一、颈椎病的缘由和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陈琳[1](2021)在《改良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观察改良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寻一种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更有效的方法,并总结导师的临床经验。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抽取随机数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取风府穴、C4颈夹脊穴、C7颈夹脊穴、后溪穴、申脉穴、悬钟穴、风门穴,穴位均取双侧,均取一根0.30mm×50mm一次性针灸针依次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针,将同侧C4、C7颈夹脊穴为一组连电针,予以疏密波,具体刺激强度以病人可耐受为度。治疗组采用改良温针灸治疗,双侧C4、C7颈夹脊穴均取两根0.30mm×50mm一次性针灸针,握住针体中部,同时平行并排快速直刺0.8-1寸,其余穴位针刺方法均同对照组,行轻插重提手法,以得气为甚。取双侧C4、C7颈夹脊穴加灸法,连续温针灸3壮。两组留针时间均为30分钟。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每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1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VAS评分、NDI量表评分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并在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VAS评分和NDI量表评分和TNF-α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总体临床疗效: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20.00%,对照组治愈率为6.67%,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3.VAS疼痛评分: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患者颈部的疼痛优于对照组。4.NDI评分: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优于对照组。5.TNF-α水平: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改善患者的TNF-α水平优于对照组。6.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本次课题研究过程当中监测各项安全指标未见异常,也未见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1.改良温针灸和电针疗法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效。2.改良温针灸在缓解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其相关的临床症状方面、降低TNF-α水平更优于电针疗法。3.研究过程中两组受试者均无出现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赵霞云[2](2020)在《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分段整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及血清PGE2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分段整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基于对PGE2的影响初步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分段整复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两组均为隔天一次治疗,4次为1疗程,两疗程之间隔2天,共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根据《田中靖久症状量表》和VAS视觉模拟评分表、血清PGE2浓度水平变化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定,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1.O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和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23.33%,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临床疗效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分别与疗程结束后比较,《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增加(P<0.05),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减少(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疼痛情况有所改善。4.两疗程结束后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较对照组评分高(P<0.05)、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评分低(P<0.05),表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疼痛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5.血清PGE2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PGE2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血清PGE2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治疗均能降低患者血清中PGE2水平。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清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在降低血清PGE2浓度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分段整复及常规推拿手法在经2个疗程治疗后,均能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疼痛情况,其中,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分段整复整体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分段整复治疗CSR后可降低机体血清中PGE2水平,且优于常规推拿手法,可能与有效抑制患者体内PGE2的合成和释放,控制炎症反应相关,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之一。
任祥[3](2020)在《三维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三维正骨推拿手法与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疼痛评分的首次改善时间节点,并比较其差异。方法: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标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判定纳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维正骨推拿手法组(观察组)与常规推拿手法组(对照组),每组各36人。两组的患者每日均接受1次治疗,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每个患者均按照规定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疼痛评分和症状积分的变化,观察两组CSR患者的疼痛评分VAS与NPQ症状积分,并对患者疼痛评分VAS首次下降的时间节点进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疼痛与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并比较时间节点起效人数的差异。结果:共有67例患者完成本次课题的研究。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在VAS评分及NPQ颈痛量表评分与各组治疗前的相关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NPQ积分,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积分下降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时间节点起效人数的比较中,第1天、第2天改善例数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进行3天的起效总人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更具有优势,在治疗持续5天后,两组总起效人数无统计学差异。在总体疗效上,观察组三维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为96.96%,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正骨推拿手法能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三维正骨推拿手法在改善患者症状积分程度上与取得疗效的时间上更具有优势。
戴恒亮[4](2020)在《颊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可能会导致残疾并增加医疗费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说,颈椎病是继残疾、严重抑郁症和其他肌肉骨骼疾病之后的第四位致残的主要原因[1]。随着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电子产品的遍及,人们颈部运动锻炼较少,长时间伏案低头概率逐渐增加,加之头颈部的易伤性,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颈型颈椎病为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类型,初期可见颈项部、肩背部疼痛,颈部活动不利等,症状虽较轻,但如果处理不当,则易发展成其他类型[2],因而颈型颈椎病的医治选择合适的方案尤其关键。颊针疗法作为针刺疗法的一个分支,是颈椎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以立竿见影的临床疗效为特点[3]。本研究将颈型颈椎病患者以就诊时间顺序为编号,随机分为颊针组及常规针刺组,观察治疗后两组的疗效,分析评价颊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进一步优化其针灸治疗方案。目的:1.分别采取颊针、常规针刺治疗作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手段,观察颊针、常规针刺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确认颊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性。2.评价颊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作用特点及作用优势,为优化其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60例研究对象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收治及临床招募的患者,按纳入受试者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颊针组(n=30)与常规针刺组(n=30)。颊针组予针刺患侧颈穴(定位:下颌骨髁突中点直上,与颧弓上缘交点)、背穴(定位:颧弓根下缘颞颌关节下,耳屏正中前0.5寸)。常规针刺组予操作参照《针灸治疗学》治疗颈椎病的操作。颊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治疗频率均为每周3次,2周后统计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后VAS评分、NPQ评分、SF-MPQ评分变化。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各项评分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首次治疗、疗程结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着(P<0.01),颊针与常规针刺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VAS评分。组间比较,颊针组首次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针刺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SF-MPQ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SF-MPQ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颊针组治疗后评分为8.37±3.17,常规针刺组为9.13±3.38;组内评分比较,均较治疗前差异显着(P<0.01);组间比较,两组在改善SF-MPQ评分方面疗效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4.颈痛量表(NPQ)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NPQ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颊针组治疗后评分为11.13±5.20,常规针刺组为12.17±5.11;组内评分比较,较治疗前有差异显着(P<0.01);组间比较颊针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改善NPQ评分方面疗效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症状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中医症状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显示,1个疗程后颊针组总有效率为86.7%;常规针刺组为83.3%,两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1.颊针、常规针刺均可有效的改善颈型颈椎病,疗效可靠,且无特殊副反应。颊针即时镇痛效应明显优于常规针刺,可在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时,优先选用颊针治疗;在改善临床疗效的方面上,两组疗效相当。2.颊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可靠,为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
陈丹[5](2020)在《基于大脑静息态局部功能一致性的“以痛为腧”针刺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以慢性颈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以痛为腧”为针刺治疗取穴原则,在观察针刺对慢性颈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同时,利用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 MRI)技术,分别观察“以痛为腧”针刺组与等待治疗组患者治疗期前后大脑局部功能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 Ho)的改变及与临床疗效改变的相关性,分析“以痛为腧”针刺对慢性颈痛患者大脑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中枢影像机制,为指导临床科学选穴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3例慢性颈痛患者,采用SAS软件随机分为“以痛为腧”针刺组(39例)和等待治疗组(34例)。1.取穴方法:测试者使用电子压痛仪对患者拟定的15个腧穴进行压痛阈值检测,同时检测颈项部规定的探测区域内以手触诊所得的敏感点(数目不限),分别检测3次,将变化幅度(3次压痛阈值与其他相关试验的健康人压痛阈值的平均差值)从大到小排序,排前五的5个穴位/敏感点作为针刺部位;治疗期穴位/敏感点压痛阈值每2周测量1次,并根据实际检测结果调整治疗组针刺部位。2.对照方法:等待治疗组不采用针刺治疗,允许在颈痛发作剧烈时服用规定的止痛药物或患者既往常规护理的缓解方式;将告知患者在观察4周后,课题组将提供10次免费的针灸治疗。3.治疗方法:“以痛为腧”针刺组前2周每周3次针刺治疗,后2周每周2次针刺治疗,每次留针30min;治疗4周共10次;试验周期共为8周,其中基线期为4周,治疗期/观察期为4周。4.评价方法: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期前后进行2次静息态f MRI扫描,并以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SF-12生活质量评分(Short-form 12-Item Health Survey,SF-12)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在治疗期前后完成2次病例报告表的临床疗效评价填写。试验结束完成以下分析:(1)通过SPSS软件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分别统计分析两组慢性颈痛患者的疗效指标NPQ、VAS、SF-12的组内差异及治疗后的组间差异(P<0.05),探讨“以痛为腧”针刺治疗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通过SPM软件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 Ho)分析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Re Ho值变化的组内差异以及治疗后的组间差异(FDR校正,P<0.05),选取显着差异的脑区,将其Re Ho变化值与显着改变的临床效应指标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进一步挖掘“以痛为腧”针刺组改善慢性颈痛患者疼痛的中枢机制。结果1.治疗组和等待治疗组基线资料及病情相关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指标NPQ评分、VAS评分、SF-12评分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等待治疗组的疗效指标NPQ评分、VAS评分、SF-12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在NPQ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VAS评分、SF-12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内比较,治疗组左侧扣带回和右侧中央前回、脑岛的Re Ho值增高;左侧顶下小叶,右侧中央后回的Re Ho值降低。等待治疗组左侧中央后回、颞中回的Re Ho值增高,未观察到Re Ho值降低的脑区。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双侧额中回和右侧额下回的Re Ho值增高;左侧枕中回、额下回、下半月小叶,右侧额上回、顶下小叶、前扣带回的Re Ho值降低。4.因疗效指标有显着差异的为治疗组,因此,选取治疗组显着变化的脑区右脑岛与其显着改变的疗效指标NPQ评分、VAS评分、SF-12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右侧脑岛的Re Ho值增高与生活质量SF-12评分改变呈负相关(r=-0.413,p=0.029),与NPQ评分(r=0.231,p=0.236)、VAS评分(r=-0.203,p=0.300)无相关。结论1.本研究能初步证明“以痛为腧”针刺治疗慢性颈痛安全有效,尤其是在颈痛程度方面比等待治疗组更有优势。等待治疗组患者未予干预措施无自愈倾向。2.“以痛为腧”针刺组对大脑的调控作用与边缘系统、顶叶、额叶、枕叶、小脑后叶有关;等待治疗组对大脑的调控与颞叶、顶叶有关,其中治疗组起核心关键的是边缘系统以及顶叶。3.相关分析发现治疗组右侧脑岛的Re Ho值增高与生活质量SF-12评分改变呈负相关。
杜蔚[6](2019)在《百会压灸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百会压灸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探讨百会压灸结合电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寻找一种高效、便捷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此病在临床治疗中的愈显率。方法:本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标准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百会压灸组(治疗组)和百会针刺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黄桂成主编《中医筋伤学》及2017年王和鸣主编的《中医骨伤科学》教材中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内容拟定。两组穴位均选取百会、风池(双),颈部阿是穴。百会针刺组(对照组)采用电针风池和同侧颈部阿是穴以及针刺百会,留针30分钟;百会压灸组(治疗组),电针操作方法同对照组,百会穴在电针结束后使用压灸法。百会压灸的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在百会穴上涂抹适量的跌打万花油,再放置12层左右的棉纱或面巾纸,将完全点燃的清艾条(苏州市东方艾绒厂生产,规格:25克/支)直接在棉纱或面巾纸上压灭,力道需均匀,患者自觉有热力从头顶皮肤传入脑内或向四周方向传导,热量以患者耐受为度,如出现明显的灼热感,即将艾条连同棉纱或面巾纸移开,需患者高度配合,连续操作5次。每周治疗5天。10天一疗程。通过临床疗效评价、ESCV量表评分和视觉模拟VAS量表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对治疗前,首次治疗后(30分钟),疗程结束后(30分钟)的评估数据进行分析,用spss25.0软件处理统计数据,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无一脱落病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以及治疗前VAS和ESCV量表积分等数据资料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均具有可比性。①采用ESCV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经首次治疗后组内比较,百会压灸组(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百会针刺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组间差值比较(P<0.01);疗程结束后组内比较,百会压灸组(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百会针刺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组间差值比较(P<0.01);②采用VAS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经首次治疗后组内比较,百会压灸组(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百会针刺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组间差值比较(P>0.05);疗程结束后组内比较,百会压灸组(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百会针刺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组间差值比较(P<0.01);③两组经首次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百会压灸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56.57%,百会针刺组(对照组)的有效率为23.33%;两组间有效率比较(P<0.01);④两组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疗效比较:百会压灸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86.67%,;百会针刺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愈显率5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两组愈显率比较(P<0.01)。结论:①两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均有疗效,百会压灸组(治疗组)疗效更佳;②百会压灸结合电针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有即时疗效;③百会压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疼痛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卜昙[7](2019)在《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的现状及防范研究》文中认为教师职业伤害指的是教师在从事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职业活动中所受到的各种伤害。教师职业伤害不仅会对教师职业发展乃至个人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教师个人身心健康、职业成长,对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内五个地市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展开调查,围绕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的现状、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的影响因素、具体因子下的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的相关性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性别变量方面,男教师比女教师受到更多的职业伤害;在年龄变量方面,年长的教师比年轻的教师受到更多的职业伤害;在婚姻变量方面,在婚教师的职业伤害程度明显大于未婚和离婚的教师;在学历变量方面,学历越高受到职业伤害的程度越低。基于上述调查结果,辅以访谈法对部分中小学教师、校长就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的现状、影响因素、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导致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面临着满足多重角色要求和期待的职业压力,导致自我矛盾和冲突加剧;教师面临着责任承担、工伤事故、职业病等多种职业风险的危机;教师因职业需要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频繁交流,易受到来自交往主体的伤害,面临着职业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考验;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偏误、对教师的过高期望容易导致教师职业伤害;学校和国家对教师权益和教师职业保障重视不够。防范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个人应把握角色定位,学会自我调适;强化教师职业风险防控意识,减少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的发生;建立良好的教师职业人际关系网络,避免教师受到来自交往主体的伤害;正确认知教师职业,降低教师职业压力;提高对教师权益与职业保障的重视程度,落实各项教师福利政策,推行“教师助力计划”,减少教师职业伤害发生的客观条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王仙荣[8](2019)在《温针灸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肝肾不足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肝肾不足型)患者,通过临床观察,总结此疗法对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作用,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究其中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观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选取来自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针灸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选穴相同,为双侧:风池、安眠、颈1夹脊穴、颈3横突、颈5横突、颈7夹脊穴、肝俞、肾俞。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组在前基础上,于颈3横突、颈5横突进针处加施温针灸。治疗均为1天1次,7天为一个疗程,中间休息一天,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最后将资料归纳汇总,采用统计学软件SPASS23.0,分别就治疗前和治疗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积分、VAS评分、总有效率对比进行数据统计,观察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统计得出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分布上无差异(P>0.05)的基础上,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1.治疗前,两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单个症状积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单个症状积分、VAS评分与治疗前比均有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除单个症状中的耳鸣、视物不清统计无差异外,其余观察指标治疗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3%;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1%,两组疗效经检验,P<0.05,说明温针灸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肝肾不足型)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结论:温针灸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肝肾不足型)有效且优于单纯针刺,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颈椎疾病带来的疼痛,操作安全,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治法。
韦建深[9](2019)在《颈椎调曲手法对颈椎病合并失眠症治疗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研究颈椎调曲手法与CBT-I治疗颈椎病合并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提供各自治疗颈椎病合并失眠症有效性、安全性的可靠临床证据,明确颈椎调曲手法对颈椎病合并失眠症疗效及作用特点,为颈椎病合并失眠症的治疗提供更多参考和临床依据。2、通过收集影像学资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HAMILTON焦虑量表(HAMA)、VAS评分等数据,探究颈椎病与失眠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颈椎病合并失眠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160号,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将这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颈椎调曲手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8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CBT-I治疗,每周进行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拍摄常规X线颈椎侧位片,进行颈椎曲度的测量,同时运用PSQI、HAMA进行评估,统计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并用SPSS 22.0统计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同组数据治疗前后比较则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在颈椎病的治疗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在失眠症的治疗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HAMA评分、VA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PSQI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AMA评分改善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颈曲C值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颈曲C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颈曲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调曲手法治疗颈椎病合并失眠具有显着疗效,且显着优于CBT-I治疗。颈椎调曲手法可以有效减轻颈椎病引起的疼痛症状,同时能够恢复患者的颈椎曲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焦虑状况。颈椎病引起的病变和症状与失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着颈椎病的症状得到改善,患者的失眠情况也得到改善。所以,颈椎调曲手法能够通过改善颈椎曲度,松解紧张痉挛肌肉,调节颈部的力学平衡,消除不良刺激因素,治愈颈椎病,同时使患者身心放松,缓解焦虑,提高睡眠质量。
魏俊芳[10](2019)在《针刺调节脊柱两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针刺脊柱两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阐述从针刺脊柱两端思路进行选穴的原理,评估其有效性,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增加治疗思路,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根据针刺调节脊柱两端思路进行选穴针刺治疗,选取风池、天柱、肩井、颈夹脊、脑户、陶道、长强、会阳(双侧),而对照组则予以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4周后对患者症状、体征及功能状态进行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田中靖久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量表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量表评分及NDI评分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量表评分及NDI评分比较,p值均小于0.05,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治愈6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根据调节脊柱两端思路选穴进行针刺和普通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疗效,但是治疗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调节脊柱两端方法有一定临床价值,同时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2.本研究在充分运用传统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现代医学“拧毛巾效应”,在下选取会阳、长强穴,加强了督脉阳气循脊上升,在上结合颈项部之风池、天柱、肩井、颈夹脊、陶道、脑户穴疏通颈部局部气血,形成上病下治、远近结合、升中有降、升降相因的治疗思路,突出体现了以整个脊柱平衡为目的整体观念,并指导实践。
二、颈椎病的缘由和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椎病的缘由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改良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标准 |
1.6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设计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数据统计处理 |
2.6 伦理学要求 |
2.7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NDI指数比较 |
2.4 治疗前 TNF-α水平比较 |
3 疗效性分析 |
3.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后 NDI 评分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TNF-α水平比较 |
3.4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及不良事件观察 |
分析与讨论 |
1 中医学对CSR的认识 |
1.1 中医的病因病机 |
1.2 中医疗法的研究现状 |
2 现代医学对CSR的认识 |
2.1 西医的病因病机 |
2.2 西医疗法的研究现状 |
3 选择风寒湿型的依据 |
4 穴位选择的依据 |
5 改良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CSR的理论探讨 |
5.1 改良温针灸的优势 |
5.2 改良温针灸的中医学理论探讨 |
5.3 改良温针灸的西医机理探讨 |
6 电针治疗CSR的理论依据 |
7 疗效指标的选择依据 |
7.1 TNF-α水平 |
7.2 VAS疼痛评分 |
7.3 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 |
8 临床疗效分析 |
8.1 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的分析 |
8.2 两组NDI评分比较的分析 |
8.3 两组TNF-α水平比较的分析 |
8.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的分析 |
9 安全性分析 |
10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近五年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分段整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及血清PGE2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 |
1.3 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2.1 定义及流行病学 |
2.2 病因 |
2.3 发病机制 |
2.4 西医治疗 |
3 经筋 |
3.1 定义 |
3.2 循行分布 |
3.3 功能 |
3.4 经筋病 |
3.5 经筋手法 |
4 壮医经筋 |
4.1 定义 |
4.2 理论基础 |
4.3 病因 |
4.4 壮医经筋病灶症候群 |
4.5 治疗原则 |
4.6 壮医经筋手法 |
5 分段整复 |
5.1 整脊疗法的发展史 |
5.2 分段整复理论的提出 |
5.3 分段整复治疗CSR的临床运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收集及分组方法 |
2.2 干预方法 |
2.3 疗程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定 |
2.6 观察时点 |
2.7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分析 |
3.2 两组治疗前后《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4 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 |
3.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GE2值比较 |
3.6 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壮医经筋与CSR |
1.1 病因病机 |
1.2 经筋实质 |
1.3 CSR病灶点的产生 |
1.4 CSR高发病灶点分布与现代解剖的关系 |
1.5 CSR从筋治骨的意义 |
2 壮医经筋手法特点 |
3 分段整复治疗CSR的综合机理 |
3.1 颈椎分节段整复的特点 |
3.2 整复治疗CSR与脊柱关系的探讨 |
4 前列腺素E2(PGE2)与CSR的相关性 |
5 本课题研究对PGE2影响的作用机理探讨 |
6 本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分析 |
6.1 对缓解疼痛的作用 |
6.2 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功能活动的改善作用 |
6.3 对细胞因子PGE2的作用 |
7 本研究的安全评述 |
8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三维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及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试验设计 |
2.2 治疗方案 |
3 观察指标 |
3.1 安全性评价 |
3.2 疼痛评价指标 |
3.3 症状评价量表 |
3.4 疼痛首次改善时间节点 |
4 疗效评价标准 |
5 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
6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
1.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1.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观察指标比较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观察指标的比较 |
3.1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比较 |
3.2 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比较 |
3.3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观察指标比较 |
3.4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节点起效人数比较 |
4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
5 两组患者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中医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2 西医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3 推拿手法治疗CSR作用机制 |
4 三维正骨推拿手法的理论与内涵 |
4.1 三维正骨推拿手法的理论 |
4.2 三维正骨推拿手法的内涵 |
5 结果分析 |
5.1 基线资料分析 |
5.2 症状体征总积分的结果分析 |
5.3 两组总体疗效分析 |
6 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前景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机数字表 |
附录B |
知情同意书 |
临床病例观察表 |
综述: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颊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西医对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
1.1.1 概念 |
1.1.2 发病机制 |
1.1.3 西医治疗 |
1.2 中医对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
1.2.1 颈椎病病名源流 |
1.2.2 病因病机 |
1.2.3 中医治疗方法 |
1.3 颊针疗法的概况 |
1.3.1 颊针疗法的概念 |
1.3.2 颊针疗法的理论基础 |
1.3.3 颊针机制研究概况 |
1.3.4 颊针疗法的取穴 |
1.3.5 颊针针刺操作 |
1.3.6 颊针临床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病例选择 |
2.1.1 诊断标准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剔除及终止病例标准 |
2.1.5 脱落标准及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治疗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2.4 统计方法 |
2.2.5 研究流程图 |
2.3 研究结果 |
2.3.1 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3.2 治疗前、首次治疗、疗程结束VAS评分比较 |
2.3.3 治疗前后SF-MPQ比较 |
2.3.4 治疗前后NPQ比较 |
2.3.5 中医症状临床疗效的比较 |
2.4 不良事件处理及脱落病例 |
2.4.1 晕针 |
2.4.2 滞针、弯针 |
2.4.3 血肿 |
2.4.4 断针 |
2.4.5 脱落病例 |
第三章 讨论 |
3.1 颈型颈椎病概况 |
3.2 传统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 |
3.3 颊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理论依据 |
3.4 颊针的治疗特点 |
3.4.1 取穴方便 |
3.4.2 显效迅速 |
3.4.3 安全易学 |
3.4.4 适用面广 |
3.5 颊针颈穴、背穴安全性分析 |
3.6 结果分析 |
3.6.1 VAS评分、NPQ颈痛量表评分、SF-MPQ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方面 |
3.6.2 临床疗效方面 |
3.7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颊针穴位图 |
附录二:随机数表 |
附录三: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 |
附录四: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SF-MPQ) |
附录五:颊针穴位与上关穴 |
附录六:知情同意书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5)基于大脑静息态局部功能一致性的“以痛为腧”针刺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慢性颈痛广泛影响公众健康,为临床多发疾病 |
1.2 “以痛为腧”在痛症针刺治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针刺治疗慢性颈痛的有效方法 |
1.3 运用fMRI技术探究针刺治疗慢性颈痛的作用机制技术成熟,采用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观察脑功能活动变化优势明显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对象 |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设备 |
3.3 研究材料 |
3.4 样本量 |
3.5 治疗方案 |
3.6 静息态fMRI扫描 |
3.7 观察指标 |
3.8 伦理委员会审批及临床试验注册 |
3.9 统计分析 |
3.10 技术流程图 |
4 研究结果 |
4.1 基线资料分析 |
4.2 临床疗效分析 |
4.3 慢性颈痛患者脑功能活动ReHo研究 |
4.4 研究结果小结 |
5 合并用药情况 |
6 不良事件报告 |
讨论 |
1 “以痛为腧”是针刺治疗痛证的重要方法,应为针灸理论和临床的研究重点 |
1.1 “以痛为腧”的理论依据 |
1.2 “以痛为腧”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2 慢性颈痛是研究“以痛为腧”治疗痛证的优势载体 |
2.1 慢性颈痛的中西医认识及治疗现状 |
2.2 针刺治疗慢性颈痛具有独特优势 |
2.3 “以痛为腧”是针刺治疗慢性颈痛的重要方法,科学探讨“以痛为腧”,设立等待组有积极意义 |
3 rs-fMRI是挖掘“以痛为腧”针刺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机制的有效手段 |
3.1 BOLD-fMRI是针刺治疗慢性颈痛响应中枢机制的有效研究方法 |
3.2 ReHo有助于体现“以痛为腧”针刺治疗慢性颈痛作用的脑功能活动特征 |
4 “以痛为腧”针刺治疗慢性颈痛的方案设计 |
4.1 针刺干预的选穴依据 |
4.2 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
4.3 本研究的质量控制 |
5 “以痛为腧”针刺治疗慢性颈痛的临床效应分析 |
6 “以痛为腧”针刺调节慢性颈痛的局部脑功能影响的异同分析 |
6.1 “以痛为腧”针刺调节慢性颈痛患者局部脑功能变化特征与既往研究的共性 |
6.2 “以痛为腧”针刺组与等待治疗组调节慢性颈痛患者局部脑功能变化特征与既往研究的差异性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慢性颈痛的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百会压灸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1.1 病因病机 |
1.1.2 辨证分型 |
1.1.3 针灸治疗 |
1.2 西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2.1 概念、流行病学 |
1.2.2 病因、发病机制 |
1.2.3 西医治疗 |
1.3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诊断标准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剔除、脱落及中止标准及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病例分组 |
2.2.2 治疗方法 |
2.2.3 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应急处理 |
2.2.4 观察项目 |
2.2.5 疗效指标 |
2.2.6 临床疗效观察 |
2.2.7 统计分析方法 |
2.2.8 可行性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一般资料比较 |
2.3.2 研究结果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3.1 关于百会压灸法 |
3.2 关于阿是穴 |
3.3 椎动脉型颈椎病与经筋的关系 |
3.4 结果分析 |
3.4.1 一般基线分析 |
3.4.2 疗效评价与分析 |
3.5 存在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的现状及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中小学教师 |
2.教师职业伤害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的研究设计 |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调查研究框架 |
(二)问卷的编制 |
1.量表维度 |
2.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三)访谈提纲的编制 |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现状调查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的现状分析 |
1.学校阶段变量上的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现状 |
2.区域变量上的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现状 |
3.具体因子变量上的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现状 |
4.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 |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的成因分析 |
(一)教师职业压力过大 |
1.教师职业角色压力过大 |
2.教师工作压力过大 |
(二)教师职业存在高风险 |
(三)教师职业人际关系过于复杂 |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复杂 |
2.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问题复杂 |
3.教师与同事、领导的关系问题复杂 |
(四)社会对教师职业存在认知偏误 |
(五)教师职业缺乏有效保障 |
1.学校对教师权益保护不力 |
2.国家对教师职业的保障不完善 |
四、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的防范措施 |
(一)提高教师的自我调适能力 |
1.教师要正确定位职业角色 |
2.教师要学会应对工作压力 |
(二)加强教师职业风险防控 |
1.教师个人的职业风险防控措施 |
2.学校对教师职业风险的防控措施 |
(三)建立良好的教师职业人际关系网络 |
(四)正确认知教师职业,赋予合理期望 |
(五)加强教师职业保障 |
1.优化教师人力资源管理 |
2.推行“教师助力计划”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8)温针灸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肝肾不足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中医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2 现代医学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认识 |
3 疗法总结 |
3.1 中药内服法 |
3.2 推拿治疗 |
3.3 针刺相关疗法 |
3.4 针刀疗法 |
3.5 微创疗法 |
3.6 手术 |
3.7 综合疗法 |
4 小结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0 技术路线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4 临床疗效 |
3 研究结果统计分析 |
3.1 数据采集 |
3.2 统计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一般情况比较 |
4.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量化积分比较情况 |
4.3 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4.4 治疗后两组疗效分析 |
讨论 |
1 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认识 |
2 对针灸的认识 |
2.1 针刺 |
2.2 灸法 |
3 温针灸 |
4 穴位选择依据 |
5 不足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量化积分表 |
附表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9)颈椎调曲手法对颈椎病合并失眠症治疗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失眠症与颈椎病的认识 |
1.1 定义 |
1.2 流行病学 |
1.3 病因 |
1.4 颈椎的退行性变 |
1.5 颈部的慢性劳损 |
1.6 分型 |
1.7 治疗 |
1.8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与失眠症相关性的认识 |
2 中国传统医学对颈椎病与失眠症的认识 |
2.1 基本认识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对不寐的辩证分型 |
2.4 治疗 |
2.5 中国传统医学对项痹病和不寐相关性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数据采集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质量控制 |
2.5 开展治疗后的随访 |
2.6 研究对象缺失的处理 |
2.7 患者出现不适反应情况处理 |
2.8 统计学方法 |
2.9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两组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比较 |
3.2 治疗结果的比较 |
3.3 总体疗效评定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失眠的相关研究 |
1.1 正常人类睡眠 |
1.2 睡眠与觉醒的神经调节 |
1.3 颈源性因素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
2 脊柱的生物力学 |
2.1 椎体 |
2.2 椎间盘 |
2.3 颈椎的运动 |
2.4 颈椎肌肉韧带的生物力学与失眠的关系 |
2.5 脊柱稳定性的研究 |
3 手法对颈椎曲度及睡眠质量影响机理的研究 |
4 研究结果的讨论 |
4.1 PSQI评分结果的讨论 |
4.2 HAMA评分结果的讨论 |
4.3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颈椎曲度比较结果的讨论 |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项韧带钙化及颈曲变直情况的讨论 |
4.5 PSQI评分变化与HAMA评分变化的探讨 |
4.6 患者病程与HAMA评分的讨论 |
4.7 颈椎病病变与失眠症的关系讨论 |
5 颈椎调曲手法原理的讨论 |
5.1 颈椎调曲手法的特点 |
5.2 颈椎复位的力学原理 |
5.3 在手法复位过程中颈椎发生的力学变化 |
6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7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针刺调节脊柱两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缩略词表 |
前言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综述 中西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颈椎病的缘由和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改良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分段整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及血清PGE2影响的研究[D]. 赵霞云.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三维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 任祥.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颊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戴恒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基于大脑静息态局部功能一致性的“以痛为腧”针刺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机制研究[D]. 陈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
- [6]百会压灸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D]. 杜蔚.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7]中小学教师职业伤害的现状及防范研究[D]. 卜昙.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8]温针灸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肝肾不足型)的临床研究[D]. 王仙荣.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颈椎调曲手法对颈椎病合并失眠症治疗的影响研究[D]. 韦建深.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针刺调节脊柱两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 魏俊芳.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