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冻猪肉加工中沙门氏菌的综合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何思琪[1](2021)在《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与担忧。但目前我国中学教育中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生活以及成长的需要。因此,基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开发和开展“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选修课程,除了能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方面的素养外,对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及其社会责任感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以食品安全与检疫为主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挖掘高中生物学相关课程资源,进行“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以期提升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引导学生养成安全饮食的行为习惯、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检疫流程,同时,能够向身边的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社会责任感。研究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食品安全与检疫科学知识以及国家课程标准作为指导,采用文献法、调查法、SWTO分析法、观察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展开了对“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研究首先在昆明市某中学高二年级师生中展开调查,进行学校环境分析及学生需求分析,以此结果为依据确定了“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其次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制作课程讲义及教案。接下来以选修该课程的5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实施该校本课程,并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评价和反思。研究表明,“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提升学生能力,还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力推动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
白艺彩[2](2020)在《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鲜猪肉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由于生鲜猪肉属于生鲜食品,具有生产环节多、生产周期长、易腐烂易变质的特点,其质量安全问题屡见不鲜。积极的研究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控制方式,保证从养殖环节到销售环节的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是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研究生鲜猪肉质量安全的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国内外生鲜猪肉质量安全相关研究现状,并根据生鲜猪肉及其质量安全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生鲜猪肉质量安全的控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对养殖环节、屠宰加工环节、储运环节以及销售环节中生鲜猪肉质量安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按照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选取各个环节的主客观因素。把这些影响因素分为两个层次,将细化的23个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且运用专家打分法确定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根据选取的指标构建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的DEMATEL评价模型。首先,将这些指标的量化关系初始化为直接影响矩阵;然后,将直接影响矩阵通过计算得到综合影响矩阵;最后,通过综合影响矩阵中的数据,可以得到23个影响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及原因度与中心度,找出养殖环节、屠宰加工环节、储运环节及销售环节中影响生鲜猪肉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养殖环节、屠宰加工环节、储运环节以及销售环节的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控制流图,并且使用VENSIM对各个环节的影响生鲜猪肉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分别对养殖环节、屠宰加工环节、储运环节及销售环节中影响生鲜猪肉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进行控制,最大程度的保证生鲜猪肉的质量安全。
周广亚[3](2020)在《国内市售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和食用植物油消费国。近年来,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风险评估是国际公认的一种有效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的方法,在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本文采用概率暴露评估、综合评价、数据挖掘等风险评估方法,构建了猪肉和食用植物油中相关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旨在为猪肉和食用植物油的安全监管提供支持,以降低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市售猪肉中化学性危害因素和致病微生物的风险评估(1)市售猪肉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基于不同国家猪肉中兽药残留标准的差异,建立了进口猪肉中兽药残留的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美国、巴西、泰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猪肉中兽药残留的潜在风险较低。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对2015-2019年中国发生的猪肉兽药残留安全事件的分布、聚类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猪肉中兽药残留安全事件在时空上呈聚集分布,且热点聚集区域多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通过构建暴露评估模型对国产猪肉中铅、砷、镉、汞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猪肉中的砷对2到4岁年龄段人群的致癌风险超出可接受水平。采用故障树分析法探究了猪肉供应链中导致化学性危害事件发生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预防我国猪肉化学性危害事件发生的关键是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和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2)市售猪肉中致病微生物的风险评估:通过构建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对进口猪肉传入非洲猪瘟病毒和猪水泡病病毒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来自加拿大、美国、巴西、德国、西班牙的进口猪肉传入非洲猪瘟病毒和猪水泡病病毒的风险均较低。采用模块化过程风险模型法构建了国产猪肉中大肠杆菌的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国产猪肉中大肠杆菌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售卖时猪肉中大肠杆菌的污染水平、购买后常温下的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通过分析猪肉供应链中沙门氏菌浓度的变化,建立了猪肉中沙门氏菌的定量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每1万人中约有51人因食用猪肉而罹患沙门氏菌病。2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1)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黄曲霉毒素B1和重金属的风险评估:通过分析花生油、大豆油和菜籽油中苯并芘的污染情况,评估了3种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的致癌风险。结果表明,三种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的致癌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使用暴露限值法和数学模型法对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基于食用植物油中铅、砷、镉、铬的污染水平,构建了食用植物油中重金属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中重金属铬的致癌风险超出最大可接受水平。(2)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综合风险评估:建立了基于风险矩阵的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评估模型。结果表明,2018年山东、黑龙江两省食用植物油的安全状况整体较好,但两省都需加强对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黄曲霉毒素B1和特丁基对苯二酚的风险管理。进一步采用灰度关联法结合解释结构模型法(GRA-ISM)构建了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食用植物油安全的主要化学性风险因素是苯并芘、砷、酸价和二丁基羟基甲苯。另外,使用熵权层次分析法集成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食用植物油化学性危害等级预测模型,模型的十折交叉验证及独立测试的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0.994和0.992,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3、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的构建基于本文建立的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本研究采用MVC分层开发模式,设计并开发了一套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系统(http://www.biotechshu.com:8080/porkandoil),该系统可以为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和普通消费者进行猪肉和食用植物油的安全风险管理提供辅助。
陈婷婷[4](2020)在《猪、鸡肉品加工及零售环节中沙门菌的污染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门菌是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在全世界范围引起沙门菌病的暴发。有研究报道,细菌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总数的30%-90%是由沙门菌感染引起。食用受污染的肉、蛋、蔬菜等食物是感染沙门菌的主要原因。猪肉和鸡肉是肉类食品的重要来源。由于我国是猪肉和鸡肉生产和消费大国,它们一旦被沙门菌污染,不仅威胁人类健康还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沙门菌在环境中存活时间长,使其通过环境在肉品生产链传播,造成猪肉和鸡肉的污染。目前的研究多针对肉品养殖,加工和销售的某一环节中沙门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对于整条生产链或生产链中多个环节对比研究的资料较少。本研究旨在调查重庆市部分区县猪肉、鸡肉及其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沙门菌污染情况,以期找到沙门菌在其中的传播规律,为沙门菌污染在动物性食品中的防控提供解决思路。本研究从重庆市12个区县部分屠宰场和超市的猪肉、鸡肉及其环境中采集样本,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检测、血清学分型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研究。共采集样本1112份,分离到沙门菌115株,分离率为10.34%。在生产环节中,屠宰场和超市中沙门菌分离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调查的样本类型中,猪肉污染情况最为严重,其分离率极显着高于鸡肉和环境(P<0.01)。按环境样品的类别来看,屠宰场9种环境样本仅有地面、刀具、桌面分离到沙门菌,分离率分别为33.33%、10%、和6.67%,而超市的7种类型环境样本中均有沙门菌检出。通过对115株沙门菌流行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类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四环素、氨苄西林和多西环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3.04%、66.96%和59.13%。50.43%沙门菌表现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其中超市中MDR菌株在总菌株中的占比显着高于屠宰场(P<0.05)。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β-内酰胺酶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药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均超过70%。探究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关系,携带β-内酰胺酶类基因菌株表现耐药表型的比例最高,为87.80%;磺胺类耐药基因阳性菌株表现相关耐药表型的比例最低,为53.19%。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共有30种血清型检出,超市中检测到25种血清型,屠宰场中检测到10种。Derby、London和Rissen是优势血清型,菌株数分别为26株、16株和12株。MLST分型将样本分为23种型,包括20种来自超市,8种来自屠宰场,5种在两环节均有检出。ST型别为ST40、ST155和ST469的沙门菌数量最多,分别是24株、19株和17株。通过结合血清型、ST型和耐药谱分析发现綦江、渝北、忠县三地屠宰场的环境和猪肉中沙门菌具有同源性,提示存在交叉污染现象。综上所述,重庆市猪、鸡肉品加工和销售环节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其中猪肉中沙门菌的分离率最高且与环境之间存在交叉污染现象,应加强猪肉在屠宰和销售环节中环境的管理。其次,超市作为常见的肉品销售环节,较屠宰场具有更多的多重耐药菌株,且菌株来源更为广泛。因此,应重视超市中生鲜食品的卫生监管。本研究还结合血清学分型和MLST分型,探究沙门菌在肉品生产链中的传播规律。MLST分型、血清学分型、耐药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将来MLST数据库逐渐完善时,可将其与其他分型方法、耐药性、致病性等结合,增强结果的准确性和减少工作量。
吴秋玲[5](2019)在《河南省生猪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及沙门氏菌耐药分析》文中提出我国的猪肉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于世界首位,猪肉产业规模大,养殖企业数量增加,因此猪肉以及猪肉制品的安全问题就和国民健康息息相关。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由食源性病原菌引发疾病的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食源性病原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全球关注的食品安全核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我国应加强对食源性疾病的研究,做好防控工作。本文将简要介绍食源性致病菌的在养殖场和屠宰场待宰生猪中流行情况,对引起生猪感染致病菌的因素进行调查,对分离出的致病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做好致病菌流行情况和耐药情况的分析,可以做好有效的防控以减少致病菌对生猪及其猪肉制品的污染,也可以在疾病发生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大肠埃希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等,我们于2018.1-2019.9期间先后从河南省3个地区7个生猪养殖场共获得1001份样品,其中鼻腔拭子样品400份,肛门拭子样品556份,水样品15份,空气样品15份,饲料样品15份;从河南省3个市9个屠宰场共采集1522份样品,其中肛门拭子897份,鼻腔拭子320份,体表拭子包括劈半、脱毛和冷库共275份,烫毛水样15份,空气样15份。将采集到的样品按照国家标准(GB)规定的常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同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主要食源性病原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然后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沙门氏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ampicillin)(含量85.5%)、磷霉素(fosfomycin)(钠70%)、氟苯尼考(florfenicol)(含量98%)、喹乙醇(olaquindox)(含量80%)、头孢噻肟(cefquinome)等17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养殖场所采样品中,沙门氏菌的分离率为32.19%(179/556),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30.25%(121/40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均未分离到阳性菌株。从屠宰场宰前生猪肛门拭子样品中分离出沙门氏菌221株,分离率为25.20%(221/877);从鼻腔拭子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其分离率为18%(18/100)。在屠宰加工过程不同环节的样品中也分离到了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麻电环节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分别为30%(30/100)和24%(24/100);劈半环节分离率分别为12.09%(11/91)和0;脱毛环节分离率分别为15.56%(14/90)和4.44%(4/90);在卸头环节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31.67%(38/120);烫毛池水样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分别为40%(6/15)和6.67%(1/15)。在冷库环节,上述两种细菌在体表拭子中的分离率分别为4.26%(4/94)和1.06%(1/94)。在屠宰场所有样品中均未分离出其他3种致病菌。本试验对养殖场和屠宰场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耐药分析,结果显示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多西环素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2.9%、100%。同时,粘菌素作为抗革兰氏阴性杆菌抗生素,受试菌中对粘菌素耐药的菌株也较多,耐药率达到78.6%。从屠宰场分离到的沙门氏菌,不同来源、不同环节的沙门氏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存在差异,在新郑某屠宰场命名为A,漯河某屠宰场命名为B所采的3批样品中分离出的沙门氏菌对多西环素、四环素的耐药率都接近100%,然而,B1的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黏菌素、氟苯尼考、新霉素、头孢他啶也表现出了高度的耐药,B2的沙门氏菌对卡那霉素、氟苯尼考也表现出来高度耐药,屠宰链的不同环节沙门氏菌对同一种抗生素的耐药表现出差异,例如B2宰前肛、麻电肛、劈半体表、脱毛体表、冷库体表样品中分离出沙门氏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1%、47%、62.5%、40%、100%,存在较大的差异。整体结果显示,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生猪以及屠宰加工环节的污染情况较严重,其中沙门氏菌在养殖场和屠宰场宰前生猪中分离率差异不大,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养殖场中污染情况较屠宰场宰前环节严重。在不同屠宰场所采样品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又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屠宰链不同环节中,烫毛池水样致病菌分离率最高,其次为麻电环节。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冷库体表中也分离到了致病菌,这就可能在猪肉及猪肉制品流入市场后引发食源性疾病。通过对河南部分地区生猪养殖场和屠宰场进行致病菌污染调查,对分离得到的沙门氏菌进行耐药分析,了解到沙门氏菌在养殖场和屠宰场的污染情况严重,且沙门氏菌出现多重耐药,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在畜牧业中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从而为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提供保障。
史云娇[6](2019)在《藏羊肉优势腐败菌的分离、成膜特性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羊肉屠宰生产过程中实施更为有效安全的减菌技术,降低羊肉胴体初始携菌量、清除腐败菌生物膜、延长冷鲜羊肉的货架期,为未来新型抗菌抗生物膜减菌剂的研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青海省藏羊肉为实验样本,首先对冷鲜藏羊肉不同分割部位腐败菌进行人工分离、鉴定,确定优势腐败菌为 Acinetobacter、Enterobacter cloacae、Enterococcusfaecalis、Macrococcus caseolyticus,后期实验以成膜能力较强的 Acintobacter A3、E.cloacae C4、E.faecalis E2、M caseolyticus M1为目标菌株,研究其在7d内的成膜特性;采用SAEW、1%PLA、2%PLA、1%PLA+SAEW 处理时间为 1min、5min 及 30min 通过监测菌数、SEM、CLSM综合得出各减菌剂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浮游菌以及对四种菌形成初期和成熟时期生物膜的清除能力,对藏羊胴体喷淋1min及5min,监测胴体在不同喷淋时间不同减菌剂处理下的菌数、菌群多样性、pH、色泽、TVB-N的变化,筛选出最佳的胴体喷淋时间;最后减菌剂喷淋结合75%02+25%C02气调包装将羊肉贮藏于0℃的近冰温条件,监测胴体在贮藏期间的菌数、菌群多样性、pH、色泽、TVB-N的变化,筛选出最佳的胴体减菌剂。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Acinetobacter A3、E.cloacae C4、E.faecali E2、M caseolyticus M1 四种菌均在培养Id内可形成生物膜,培养3d后生物膜呈成熟状态,生物膜内菌数达到最高,生物膜结构最为致密;而E.faecalis E2在培养3d后生物膜仍继续生长,培养至7d后生物膜内菌数达到最高。这说明四种优势腐败菌成膜能力较好,成膜迅速;其中,E.faecalis E2生物膜生长周期更长,成膜能力更强。(2)SAEW与PLA两种减菌剂均对四种菌的浮游菌及形成初期和成熟时期生物膜有显着的杀菌效果,其中2%PLA、1%PLA+SAEW处理组在相同处理时间下减菌效果均显着优于其他各组。这说明,SAEW与PLA可作为新型抗菌剂用以清除肉羊屠宰过程中的腐败菌膜,PLA减菌效果与暴露时间及浓度呈正相关,SAEW由于其易挥发,瞬时杀菌的特点,在处理30min后减菌效果明显减弱,经1%PLA与SAEW联合使用的减菌效果与高浓度PLA减菌效果相当。(3)各处理组喷淋胴体5min后,胴体菌数显着下降,绝对优势腐败菌占比减少,pH、TVB-N、L*、a*、b*值均比对照组及处理1min时降低。其中,1%PLA+SAEW喷淋5min后胴体菌落总数最低、pH、L*、a*、b*值均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TVB-N值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物种组成的相对丰度中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的丰度与其他各处理组相比显着降低。这说明,经PLA及SAEW喷淋处理均可以抑制碱性化合物的产生,延缓胴体腐败;1%PLA+SAEW喷淋5min减菌效果最佳,可有效抑制优势菌的生长,对胴体品质影响最小。(4)在贮藏后期,样品中主要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cdaceae)、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等好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为主。各处理组胴体菌落总数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保质期为15天左右,而1%PLA+SAEW组可将保质期延长12天,在pH、TVB-N及色泽值上也均反映其在整个贮藏期间对胴体品质影响最小,保鲜效果最佳。因此,1%PLA+SAEW喷淋胴体5 min结合高氧气调包装是一种较好的减菌保鲜措施,可大大降低羊肉的初始菌数、有效清除腐败菌生物膜,将冷鲜藏羊肉保质期延长至27天,且对胴体品质影响最小。
李冉[7](2018)在《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订及销售卫生现状和品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盐水鹅,扬州人俗称“老鹅”。近年来,随着人民越来越注重饮食,从基本的吃好,到发展为吃的安全与营养。作为淮扬菜的代表之一,盐水鹅的质量及营养开始受到各方人士重视,而同时为了淮扬菜发展需要,不少淮扬菜大师表示,要制订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及长远意义。盐水鹅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从理化指标、污染物指标、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等方面制订。标准制订过程中,对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查询、收集及研究,接收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等建议,经反复修改及补充形成草案。盐水鹅多采用小作坊加工,以街头摊点方式销售。为更好地控制盐水鹅卫生状况,进一步加强盐水鹅卫生管理力度,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需进行研究。研究散装盐水鹅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品质特征的变化规律,是确保盐水鹅质量安全的前提。对不同贮藏温度下散装盐水鹅品质特性进行研究,可为散装盐水鹅贮藏、食用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持。1盐水鹅理化指标的研究按照国标方法测定了 150批盐水鹅水分、蛋白质、脂肪及氯化钠指标。结果显示部分指标含量不符合GB/T 23586规定。2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的研究按照国标方法测定了 120批盐水鹅总砷、铅、镉、总汞及铬含量。结果显示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符合GB 2762规定。一方面预防污染物污染盐水鹅产品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污染物检测。3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的研究按照国标方法测定了 150批盐水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根据相关限量要求,非预包装盐水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合格率为70.83%、44.17%和97.50%;预包装盐水鹅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为100%。非预包装盐水鹅在加工、运输及流通等环节易受到污染,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非预包装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监督管理。4盐水鹅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的研究按照相关方法测定了 300批盐水鹅亚硝酸盐、山梨酸、柠檬黄、日落黄、氯霉素及罂粟壳含量。结果显示部分指标含量不符合GB2760要求。氯霉素检出1批、罂粟壳检出2批。5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现状研究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现场抽查盐水鹅摊点共204个。从业人员268人,持有效健康证217人,持证率80.97%。防蝇防尘等卫生设施完善的有204份,合格率76.12%。对摊点使用的刀具、盘、电子秤及砧板四种工具进行大肠菌群测定,合格率分别为39.44%、33.93%、29.81%及25.98%。随机抽取72批盐水鹅,盐水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68.06%、36.11%,致病菌检出1批。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警示,规范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6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以散装盐水鹅为对象,研究其在4℃、25℃及35℃贮藏温度下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特征变化,对于当天加工制作,并在中午销售的盐水鹅,保存期限建议值为:35℃不超过8 h,25℃不超过20 h。另一方面根据实验研究,提出盐水鹅消费指南建议,指导人们健康食用盐水鹅。
蒋艳[8](2016)在《基于纳米荧光探针的细菌芯片高效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国内外出现的多起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食品和水源中致病菌中毒事件,以及现有致病菌检测技术存在的检测耗时长、检测设备庞大、操作繁杂等不足,本研究将微流控芯片技术和纳米技术结合,提出了高荧光强度、低背景干扰和高选择性纳米荧光探针标记的细菌荧光检测法和用于细菌高特异性、高灵敏、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的细菌微流控芯片原位荧光检测法,为食品和水源中背景复杂、低含量的细菌(致病菌)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对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的评价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吖啶橙荧光标记的细菌微流控芯片检测研究设计并制作了集成7通道PDMS-Glass微流控芯片,并以大肠杆菌JM109为模板菌种,采用荧光量子产率高达0.92的吖啶橙标记,采用荧光光谱仪及微流控芯片微型荧光检测仪检测,大肠杆菌JM109分别在102-106 cfu·mL-1和103-105cfu·mL-浓度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最后,以超市冻猪肉为实际样本,对其国标法预处理后,同样AO标记通入自行设计的7通道PDMS-Glass微流控芯片荧光检测和分析,多组测试结果显示猪肉样本表面含菌总数在103-104 cfu·mL-1范围内,这与国标法-平板计数法测试结果基本一致,且检测时间从国标法的48 h缩短至不到4 h,极大的缩短了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时间,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现场便携式细菌快速检测提供了新途径。(2)自制壳层式AO@SiO2-NH2荧光纳米探针定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吖啶橙(AO)为荧光内核材料,通过改进的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呈规则球形大小均一,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80 nm左右,表面带氨基且光稳定性较好的核壳结构AO@SiO2-NH2荧光纳米粒子。进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样本,通过戊二醛分步交联将自制的AO@SiO2-NH2作为高效低毒荧光标记探针对金黄葡萄球菌进行标记并进行荧光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对数与相应的荧光信号强度在103-107 cfu·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 FL=69.188log(c)-161.28,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814,检出限达到5×102 cfu·mL-1。将该方法用于合成样本中金黄葡萄球菌细菌进行检测,回收率在96.5%-102.7%之间,RSD小于7%(n=5)。该方法具有简单直接、条件温和、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和线性范围宽(跨越5个数量级)等优点。(3)基于石墨烯-碳点FRET效应和适配体特异性识别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微流控细菌芯片检测利用石墨烯对适配体自动吸附及其荧光猝灭特性,提出特异性识别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纳米荧光碳点-适配体(CDs-Apt)识别探针,设计制作了电沉积氧化石墨烯微流控阵列芯片,搭建了微流控芯片-LED诱导荧光原位检测分析微系统,针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建立了高灵敏性、高选择性和高通量的细菌检测模式和方法。实验首先采用改良的Hummers法和水热法分别制备得到水溶性的单层氧化石墨烯和纳米荧光碳点;通过ITO导电玻璃上电沉积还原氧化石墨烯成功制备得到rGO/ITO微阵列芯片,并以芯片上沉淀的石墨烯为吸附基质和纳米淬灭剂,吸附识别探针CDs-Apt,构建的基于形成FRET原理的高灵敏荧光信号增强型微流控芯片传感平台,在CDs-Apt浓度为1μM,流速为1.0μL·min-1,淬灭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0 min和30 min的条件下,2 h内实现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在线分析,且检测范围为102-106 cfu·mL-1,检出限为100 cfu·mL-1。通过检验CDs-Apt/GO复合物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证明该芯片传感系统对于目标菌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特异性,同时将该方法用于自来水等合成样本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检测,回收率在96.5%-102.0%之间,RSD小于6%(n=7)。这种简单、集成的高通量检测芯片,可发展为复杂样品的自动化、集成化分析检测平台,推广到其它的生物分析体系中。
袁伟,唐善虎,岑璐伽,李雪,陈诺,罗薇[9](2010)在《PCR法检测肉鸭屠宰加工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文中提出为建立肉鸭加工中快速、准确的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肉鸭屠宰生产加工链沙门氏菌的实时监测。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沙门氏菌特有的fimY基因设计合成一对引物5′-GCATTCCGCTCATTAGAT-3′和5′-TGGAGGCTGATAACAAGG-3′,并对沙门氏菌DNA扩增PCR体系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Mg2+浓度和聚合酶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沙门氏菌标准株和分离株的275bp目的片段,灵敏度达到了1.2pg;应用建立的PCR方法对国内某典型肉鸭屠宰厂的肉鸭屠宰链环节进行沙门氏菌污染的检测,发现在屠宰环境、拔毛浸烫水、浸蜡冷却水、清洗池水、宰前毛、食道、粪便和沥水体腔内共有25个样品中扩增出了275bp大小的特异性片段,而空白对照无扩增条带。
李建民[10](2007)在《腊肠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基于HACCP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了腊肠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体系。首先对市售腊肠制品的卫生质量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然后对腊肠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对原料肉的感官、微生物、理化等指标,加工过程的微生物变化,环境、设备、工具、手的含菌量,辅料的微生物含量均进行了检测。从洛阳市场上随机抽样获得的众多厂家腊肠成品检验结果表明:理化指标的总合格率为76% ,其中品牌腊味企业产品35份,合格30份,合格率为85.7%;无牌腊味企业产品15份,合格8份,合格率为53.3%。具体到单项理化指标,水分、酸价、亚硝酸盐的合格率分别为90%、78.0%、80.0%。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表明:细菌总数的范围在4.5×103~7.3×105cfu/g,大肠菌群检测范围在0—500 MPN/100g,各月份产品微生物指标平均合格率为78%,不同季节产品的合格率波动很大,气温较高的季节其产品合格率明显偏低。从加工过程的徽生物变化来看:在加工过程的前几个工序(缓化、绞肉、切丁、搅拌、灌肠)中菌落总数增加很快,从原料肉的1.83×105cfu/g,升到灌制后的7.23×105cfu/g,表明缓化、腌制、绞碎、拌馅、灌制五道工序是导致细菌总数急剧增大的关键环节。该厂产品的总体合格率略低于市售腊肠的平均合格率,从各车间环境、设备、工具、操作人员手的带菌量来看:这些环节的卫生状况不理想,这与该厂的卫生标准程序不完善有关,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腊肠生产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危害分析,确定腊肠加工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为:原料肉的验收检验、发色剂添加搅拌、烘烤、金属探测等四个工序。各关键控制点的临界限值为:⑴原料肉及肠衣验收:具有“三证”:检疫合格证、药物残留合格证、无禁用药物合格证。⑵添加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添加量CL值设为≤0.10g/kg,搅拌时间设定为5min。⑶烘烤:温度48℃-55℃,时间53h-68h。⑷金属探测:Fe:Φ≦0.8mm,非Fe金属:Φ≦1.2mm。对各关键控制点建立合适的监控、纠正措施,建立了HACCP质量控制系统,该系统经初步应用有效地防止和控制了肉类等原辅材料从采购进厂到成品整个加工生产过程中被有害物质污染的可能性,可以有效地保证腊肠制品的安全质量。
二、冻猪肉加工中沙门氏菌的综合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冻猪肉加工中沙门氏菌的综合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课改背景推动校本课程完善 |
1.1.2 社会背景: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
1.1.3 学校教育背景:素质教育背景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食品安全与检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
2.1.2 食品安全 |
2.1.3 食品检疫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 |
2.2.3 目标模式——泰勒 |
2.2.4 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
2.2.5 实践模式——施瓦布 |
2.2.6 情境模式——斯基尔贝克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3.1 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
3.1.1 针对性原则 |
3.1.2 以学生为本 |
3.1.3 整体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
3.1.4 可行性与发展性原则 |
3.1.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调查法 |
3.2.3 实验研究法 |
3.2.4 SWOT分析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问卷 |
3.3.2 试卷 |
3.3.3 访谈提纲 |
3.3.4 量表 |
3.4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校本课程开发 |
4.1 校本课程开发前的分析调查 |
4.1.1 学校环境分析 |
4.1.2 学生需求分析 |
4.2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 |
4.2.1 课程目标的设置 |
4.2.1.1 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设置的依据 |
4.1.2.2 课程目标的确定 |
4.2.2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4.2.2.1 内容选择原则 |
4.2.2.2 内容来源与组织 |
4.2.2.3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
第五章 校本课程的实施 |
5.1 实施方案(阶段计划) |
5.2 教学方法 |
5.2.1 演示法 |
5.2.2 讲授法 |
5.2.3 合作学习法 |
5.2.4 情境教学法 |
5.2.5 案例教学法 |
5.2.6 小组讨论法 |
5.3 课例分析 |
5.3.1 课例一:食品安全概述 |
5.3.2 课例二: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之野生菌中毒 |
5.3.3 课例三:最熟悉的陌生人——食品添加剂安全知识 |
第六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评价和结果分析 |
6.1 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 |
6.2 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
6.3 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 |
6.3.1 学生前测、后测成绩结果统计分析 |
6.3.2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及结果分析 |
6.3.3 访谈结果分析 |
6.3.4 对学生课程实践活动成果的评价 |
第七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研究结论与思考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促进学生发展 |
7.1.2 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
7.1.3 推动学校校本课程的发展建设 |
7.2 思考与讨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调查问卷 |
附录 B 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讲义(节选) |
附录 C 校本课程“食品安全与检疫”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 |
附录 D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本身开发评价量表 |
附录 E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 |
附录 F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 |
附录 G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前测试卷 |
附录 H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后测试卷 |
附录 I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学生表现评价量表 |
附录 J 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及收获剪影 |
附录 K 访谈提纲及记录 |
附录 L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选修课“舌尖上的安全”课堂剪影 |
附录 M 学生“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手抄报实践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2 相关理论 |
2.1 生鲜猪肉相关概述 |
2.1.1 生鲜猪肉的定义及分类 |
2.1.2 生鲜猪肉的产品特征 |
2.2 质量安全相关理论 |
2.2.1 质量安全定义 |
2.2.2 质量安全标准 |
2.2.3 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危害 |
2.3 研究方法 |
2.3.1 专家打分法 |
2.3.2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生鲜猪肉质量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生鲜猪肉行业发展现状及质量安全情况 |
3.1.1 生鲜猪肉行业发展现状 |
3.1.2 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发展变化 |
3.1.3 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3.1.4 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3.1.5 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
3.2 生猪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生猪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现状 |
3.2.2 生猪养殖环节质量安全问题 |
3.2.3 养殖环节中影响生鲜猪肉质量安全的因素 |
3.3 生猪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生猪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现状 |
3.3.2 生猪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安全问题 |
3.3.3 屠宰加工环节中影响生鲜猪肉质量安全的因素 |
3.4 生鲜猪肉储运环节质量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生鲜猪肉储运环节质量安全现状 |
3.4.2 生鲜猪肉储运环节质量安全问题 |
3.4.3 储运环节中影响生鲜猪肉质量安全的因素 |
3.5 生鲜猪肉销售环节质量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5.1 生鲜猪肉销售环节质量安全现状 |
3.5.2 生鲜猪肉销售环节质量安全问题 |
3.5.3 销售环节中影响生鲜猪肉质量安全的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DEMATEL方法的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影响因素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
4.2 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影响因素DEMATEL评价模型的建立 |
4.3.1 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影响因素之间直接影响关系的确定 |
4.3.2 初始化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直接影响矩阵 |
4.3.3 计算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综合影响矩阵 |
4.4 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控制策略 |
5.1 养殖环节的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控制 |
5.1.1 养殖环节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控制的流图分析 |
5.1.2 养殖环节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关键影响因素的控制 |
5.2 屠宰加工环节的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控制 |
5.2.1 屠宰加工环节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流图分析 |
5.2.2 屠宰加工环节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关键影响因素的控制 |
5.3 储运环节的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控制 |
5.3.1 储运环节的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控制的流图分析 |
5.3.2 储运环节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关键影响因素的控制 |
5.4 销售环节的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控制 |
5.4.1 销售环节的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控制的流图分析 |
5.4.2 销售环节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关键影响因素的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国内市售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问题的概述 |
1.1 猪肉安全问题的概述 |
1.2 食用植物油安全问题的概述 |
2 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 |
2.1 猪肉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 |
2.2 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 |
2.3 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 |
3 风险评估系统开发涉及的计算机技术 |
3.1 Java EE技术 |
3.2 Java Web开发技术 |
3.3 MVC开发模式 |
4 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市售猪肉中化学性危害因素和致病微生物的风险评估 |
1 数据与方法 |
1.1 数据准备 |
1.2 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市售猪肉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 |
2.1.1 进口猪肉中兽药残留的风险评估 |
2.1.2 国产猪肉中兽药残留的风险评估 |
2.1.3 国产猪肉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估 |
2.1.4 基于故障树的国产猪肉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 |
2.2 市售猪肉中致病微生物的风险评估 |
2.2.1 进口猪肉传入非洲猪瘟病毒和猪水泡病病毒的风险评估 |
2.2.2 国产猪肉中大肠杆菌的风险评估 |
2.2.3 国产猪肉中沙门氏菌的风险评估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 |
1 数据与方法 |
1.1 数据准备 |
1.2 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黄曲霉毒素B1和重金属的风险评估 |
2.1.1 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的风险评估 |
2.1.2 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风险评估 |
2.1.3 食用植物油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估 |
2.2 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综合风险评估 |
2.2.1 基于风险矩阵的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评估 |
2.2.2 基于GRA-ISM的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评估 |
2.2.3 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等级的预测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的开发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风险评估系统的开发环境 |
1.2 风险评估系统的结构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系统主界面模块的实现 |
2.2 参数输入和结果显示模块的实现 |
2.3 业务控制模块的实现 |
2.4 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模块的实现 |
2.4.1 进口猪肉中兽药残留的风险评估模型的实现 |
2.4.2 猪肉中大肠杆菌的风险评估模型的实现 |
2.4.3 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的风险评估模型的实现 |
2.4.4 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等级预测模型的实现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4)猪、鸡肉品加工及零售环节中沙门菌的污染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沙门菌概述 |
1.1.1 沙门菌的理化及培养特性 |
1.1.2 沙门菌的宿主及其危害 |
1.2 沙门菌的耐药情况概述 |
1.2.1 耐药表型流行情况 |
1.2.2 耐药基因流行情况 |
1.3 沙门菌分型方法研究进展 |
1.3.1 沙门菌的表型分型 |
1.3.2 沙门菌的基因分型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猪、鸡肉品加工及零售环节沙门菌的污染情况调查 |
2.2.2 猪、鸡肉品加工及零售环节沙门菌流行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的比较研究 |
2.2.3 猪、鸡肉品加工及零售环节沙门菌血清分型及基因分型研究 |
第3章 猪、鸡肉品加工及零售环节沙门菌污染情况调查 |
3.1 试验材料 |
3.1.1 样品来源 |
3.1.2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分离及鉴定 |
3.2.3 数据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沙门菌鉴定结果 |
3.3.2 重庆市不同区县的样品中沙门菌分离情况 |
3.3.3 猪、鸡肉品及环境在屠宰销售环节中沙门菌分离情况 |
3.3.4 不同类型环境样品中沙门菌分离情况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猪、鸡肉品加工及零售环节沙门菌流行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型别的比较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菌株来源及标准菌株 |
4.1.2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药物敏感性试验 |
4.2.2 耐药基因检测 |
4.3 试验结果 |
4.3.1 沙门菌分离株药敏试验结果 |
4.3.2 屠宰及销售环节中沙门菌的药敏实验结果 |
4.3.3 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 |
4.3.4 流行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类型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猪、鸡肉品加工及零售环节沙门菌血清分型及基因分型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1.1 菌株来源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仪器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血清学分型 |
5.2.2 多位点序列分型 |
5.3 试验结果 |
5.3.1 血清学分型结果 |
5.3.2 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 |
5.3.3 沙门菌污染溯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及参加会议 |
(5)河南省生猪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及沙门氏菌耐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文献综述 |
试验一 河南省部分地区生猪养殖场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讨论 |
试验二 河南省部分地区屠宰链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调查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试验三 河南省猪源沙门氏菌耐药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6)藏羊肉优势腐败菌的分离、成膜特性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羊肉生产及冷鲜羊肉的发展现状 |
1.1.1 国内羊肉生产状况 |
1.1.2 冷鲜羊肉的发展现状 |
1.1.3 藏羊简介 |
1.2 食品中的细菌生物膜 |
1.2.1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
1.2.2 细菌生物膜在食品中的危害及清除 |
1.3 常用的减菌保鲜措施 |
1.3.1 高压清水清洗 |
1.3.2 巴氏杀菌处理 |
1.3.3 有机酸喷淋 |
1.3.4 含氯化合物喷淋 |
1.3.5 生物保鲜剂 |
1.3.6 气调包装(MAP) |
1.3.7 新型减菌剂 |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冷鲜藏羊肉加工屠宰过程中胴体表面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优势腐败菌的成膜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藏羊肉中腐败菌的分离和鉴定 |
2.3.2 各腐败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分析 |
2.3.3 藏羊肉优势腐败菌生物膜内菌数变化分析 |
2.3.4 优势腐败菌生物膜微观结构 |
2.3.5 优势腐败菌胞外多糖测定 |
2.3.6 ATR-FTIR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减菌剂对优势腐败菌及其生物膜的杀菌效果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纯菌杀菌效果 |
3.3.2 细菌微观结构变化 |
3.3.3 生物膜内杀菌效果 |
3.3.4 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内菌体的微观状态 |
3.3.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的表面状态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减菌剂喷淋胴体的杀菌效果及其对胴体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各减菌剂喷淋不同时间后对藏羊胴体菌落总数的影响 |
4.3.2 不同减菌剂喷淋对藏羊胴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4.3.3 pH值的测定结果 |
4.3.4 TVB-N的测定结果 |
4.3.5 色差的测定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不同减菌剂喷淋胴体结合气调包装在贮藏期间对胴体品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贮藏期间羊肉胴体菌落总数变化 |
5.3.2 不同减菌剂喷淋对藏羊胴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5.3.3 贮藏过程中pH的测定结果 |
5.3.4 贮藏期间TVB-N的变化 |
5.3.5 贮藏期间胴体的色泽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7)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订及销售卫生现状和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立题依据 |
1.1 盐水鹅 |
1.2 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亟待制订 |
1.3 我国地方特色肉制品相关标准 |
1.4 我国法律法规和标准相关要求 |
1.5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 |
1.6 不同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盐水鹅理化指标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水鹅水分测定结果 |
2.2 盐水鹅蛋白质测定结果 |
2.3 盐水鹅脂肪测定结果 |
2.4 盐水鹅氯化钠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盐水鹅水分测定情况 |
3.2 盐水鹅蛋白质测定情况 |
3.3 盐水鹅脂肪测定情况 |
3.4 盐水鹅氯化钠测定情况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水鹅总砷测定结果 |
2.2 盐水鹅铅测定结果 |
2.3 盐水鹅镉测定结果 |
2.4 盐水鹅总汞测定结果 |
2.5 盐水鹅铬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盐水鹅总砷测定情况 |
3.2 盐水鹅铅测定情况 |
3.3 盐水鹅镉测定情况 |
3.4 盐水鹅总汞测定情况 |
3.5 盐水鹅铬测定情况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水鹅菌落总数测定结果 |
2.2 盐水鹅大肠菌群测定结果 |
2.3 盐水鹅致病菌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盐水鹅菌落总数测定情况 |
3.2 盐水鹅大肠菌群测定情况 |
3.3 盐水鹅致病菌测定情况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盐水鹅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水鹅亚硝酸盐测定结果 |
2.2 盐水鹅山梨酸测定结果 |
2.3 盐水鹅日落黄及柠檬黄测定结果 |
2.4 盐水鹅氯霉素测定结果 |
2.5 盐水鹅罂粟壳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盐水鹅亚硝酸盐测定情况 |
3.2 盐水鹅山梨酸测定情况 |
3.3 盐水鹅日落黄及柠檬黄测定情况 |
3.4 盐水鹅氯霉素测定情况 |
3.5 盐水鹅罂粟壳测定情况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的制订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3.1 盐水鹅 |
4 技术要求 |
4.1 原辅料 |
4.2 感官要求 |
4.3 理化指标 |
4.4 污染物限量 |
4.5 微生物限量 |
4.6 食品添加剂 |
4.7 非法添加物 |
4.8 净含量 |
5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
6 检验规则 |
6.1 组批 |
6.2 抽样 |
6.3 检验 |
6.4 取样方法 |
6.5 判定规则 |
7 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
7.1 标识 |
7.2 包装 |
7.3 运输 |
7.4 贮存 |
第七章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2.2 销售人员与环境卫生状况 |
2.3 食品容器及用具大肠菌群测定结果 |
2.4 市售盐水鹅微生物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销售人员与环境卫生状况 |
3.2 食品容器及用具大肠菌群状况 |
3.3 市售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状况 |
3.4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警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不同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贮藏温度对L~*值影响 |
2.2 不同贮藏温度对a~*值影响 |
2.3 不同贮藏温度对b~*值影响 |
2.4 不同贮藏温度对感官品质影响 |
2.5 不同贮藏温度对pH值影响 |
2.6 不同贮藏温度对TVB-N值影响 |
2.7 不同贮藏温度对TBARS值影响 |
2.8 不同贮藏温度对菌落总数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贮藏温度L~*值、a~*值及b~*值测定情况 |
3.2 不同贮藏温度感官品质测定情况 |
3.3 不同贮藏温度pH值测定情况 |
3.4 不同贮藏温度TVB-N值测定情况 |
3.5 不同贮藏温度TBARS值测定情况 |
3.6 不同贮藏温度菌落总数测定情况 |
3.7 盐水鹅消费指南建议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综述: 全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研究概况 |
1 资料来源 |
2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发布情况 |
3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类别 |
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地域分布 |
4.1 产品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涵盖食品类别 |
4.2 检验方法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涵盖类别分布 |
4.3 生产经营规范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涵盖类别分布 |
5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存在的问题 |
5.1 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重叠 |
5.2 形式与内容不规范 |
5.3 管理手段滞后,监管不力 |
5.4 支持力度不够 |
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的建议 |
6.1 明确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地位 |
6.2 加强地方特色产品标准化建设 |
6.3 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意见 |
6.4 广泛听取消费者的意见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1 盐水鹅理化指标的研究 |
2 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的研究 |
3 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的研究 |
4 盐水鹅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研究 |
5 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的制订 |
6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研究 |
7 不同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8)基于纳米荧光探针的细菌芯片高效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3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研究进展 |
1.3.1 微流控芯片技术 |
1.3.2 微流控芯片细菌分析检测技术 |
1.4 细菌标记和检测的纳米荧光探针 |
1.5 基于纳米荧光探针的微流控芯片细菌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5.1 基于纳米金标记的微流控芯片细菌检测应用 |
1.5.2 基于量子点(QDs)标记的微流控芯片细菌检测应用 |
1.5.3 基于碳纳米材料标记的微流控芯片细菌检测应用 |
1.5.4 基于荧光二氧化硅纳米探针标记的微流控芯片细菌检测应用 |
1.6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
1.6.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吖啶橙荧光标记的细菌微流控芯片检测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设备 |
2.2.2 溶液配制 |
2.2.3 微流控细菌芯片制作 |
2.2.4 吖啶橙(AO)标记细菌芯片荧光检测 |
2.2.5 猪肉样本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流控细菌芯片设计 |
2.3.2 微流控细菌芯片分析体系的构建 |
2.3.3 吖啶橙(AO)直接标记大肠杆菌JM109的荧光光谱仪检测结果 |
2.3.4 吖啶橙(AO)标记的大肠杆菌JM109的微流控芯片原位荧光检测结果 |
2.3.5 芯片荧光原位检测法、荧光光谱仪检测法与国标平板计数法的对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自制壳层式AO@SIO_2-NH_2荧光纳米探针定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溶液的配制 |
3.2.3 AO@SiO_2-NH_2 NPs的合成 |
3.2.4 AO@SiO_2–NH_2 NPs的表征 |
3.2.5 AO@SiO_2–NH_2 NPs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定量分析 |
3.2.6 金黄色葡萄球菌荧光定量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O@SiO_2–NH_2 NPs的设计原理 |
3.3.2 AO@SiO_2–NH_2 NPs的表征结果 |
3.3.3 AO@SiO_2–NH_2 NPs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分析结果 |
3.3.4 样本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氧化石墨烯-碳点FRET效应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微流控芯片检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溶液的配制 |
4.2.3 荧光碳点(CDs)及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
4.2.4 荧光碳点(CDs)及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4.2.5 荧光碳点-沙门氏菌适配体复合物的制备 |
4.2.6 多通道PDMS-rGO/ITO细菌芯片的制备 |
4.2.7 多通道PDMS-rGO/ITO细菌芯片上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标记和在线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荧光碳点(CDs)及氧化石墨烯的表征结果 |
4.3.2 多通道PDMS-rGO/ITO芯片设计思路及其检测沙门氏菌的原理 |
4.3.3 多通道PDMS-rGO/ITO芯片的制作及测试系统搭建 |
4.3.4 微流控芯片上实现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定量检测和显微观测 |
4.3.5 样本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9)PCR法检测肉鸭屠宰加工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1.1 材料 |
1.1.2 试剂与仪器 |
1.2 PCR方法的建立 |
1.2.1 沙门氏菌培养和样品中沙门氏菌增菌 |
1.2.2 沙门氏菌基因组DNA的抽提 |
1.2.3 沙门氏菌基因组DNA质量浓度测定 |
1.2.4 PCR扩增 |
1.2.5 特异性检测 |
1.2.6 灵敏度检测 |
1.3 肉鸭屠宰链中沙门氏菌污染的检测 |
1.3.1 采样 |
1.3.2 PCR样品制备 |
1.3.3 PCR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组DNA质量浓度的确定 |
2.2 特异性检测 |
2.3 灵敏度检测 |
2.4 样品检测结果 |
2.5 讨论 |
3 结论 |
(10)腊肠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肉类加工业及其产品质量发展概况 |
1.1.1 肉类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增长 |
1.1.2 肉类加工业快速发展 |
1.1.3 灌肠制品的发展及质量状况 |
1.2 HACCP 体系概况 |
1.2.1 HACCP 的含义、起源及发展 |
1.2.2 HACCP 在国外的应用概况 |
1.2.3 HACCP 在国内的发展及应用 |
1.3 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腊肠生产过程及产品卫生质量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卫生标准 |
2.1.3 取样方法 |
2.1.4 检测项目与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市售腊肠成品检验 |
2.2.2 腊肠各生产环节卫生检验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章 腊肠生产HACCP 体系的建立 |
3.1 组建HACCP 研究小组(assembling HACCP team) |
3.2 产品描述(describing product) |
3.3 描绘流程图(constructing flow diagram) |
3.3.1 原料 |
3.3.2 缓化、漂洗 |
3.3.3 肥膘整理 |
3.3.4 肥膘切丁 |
3.3.5 漂洗膘丁 |
3.3.6 瘦肉整理 |
3.3.7 绞肉 |
3.3.8 瘦肉拌料、腌制 |
3.3.9 瘦肉、肥膘丁混合搅拌 |
3.3.10 灌肠扎绳 |
3.3.11 洗肠 |
3.3.12 烘烤 |
3.3.13 冷却、修剪计量 |
3.3.14 包装 |
3.3.15 金属探测 |
3.3.16 装箱入库 |
3.4 确认流程图(confirming flow diagram) |
3.5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
3.5.1 水质安全 |
3.5.2 食品接触面的条件 |
3.5.3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 |
3.5.4 工人个人卫生 |
3.5.5 与食品接触的器物、手等的要求 |
3.5.6 防止交叉污染 |
3.5.7 洗手及消毒手的设施及维护 |
3.5.8 防止物理和化学污染 |
3.5.9 有毒有害化学物的标记、贮存 |
3.5.10 防止冷凝物污染食品及食品接触面 |
3.5.11 工人的健康 |
3.5.12 卫生间的设施及维护 |
3.5.13 蚊蝇、害虫与鼠类的扑灭及控制 |
3.5.14 工厂设计 |
3.6 进行危害分析(conducting hazard analysis) |
3.6.1 原料肉的危害分析 |
3.6.1.1 生物性危害 |
3.6.1.2 化学危害 |
3.6.1.3 物理危害 |
3.7 关键控制点的确定(determining CCPs) |
3.7.1 CCP1 原料肉验收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
3.7.2 CCP2 添加亚硝酸盐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
3.7.3 CCP3 烘烤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
3.7.4 CCP3 金属探测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
3.8 建立关键限值(establish critical limits for each CCP) |
3.8.1 原料肉验收的关键限值 |
3.8.2 添加亚硝酸盐的关键限值 |
3.8.3 烘烤关键限值的制定 |
3.8.4 金属探测关键限值的制定 |
3.9 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系统(establish a monitoring system for CCPS) |
3.10 人员培训 |
3.11 建立纠正措施(establishing corrective action plan) |
3.11.1 原料肉CCP1 的纠正措施 |
3.11.2 发色剂添加CCP2 的纠正措施 |
3.11.3 烘烤工序CCP3 的纠正措施 |
3.11.4 金属探测CCP4 的纠正措施 |
3.12 建立验证程序(establishing verification procedure) |
3.13 文件记录的保持措施(establish documentation) |
第四章 腊肠生产HACCP 体系的初步应用 |
4.1 实施HACCP 体系的措施 |
4.1.1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
4.1.2 加强软件建设 |
4.2 实施HACCP 体系的效果 |
4.2.1 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
4.2.2 腊肠产品卫生质量显着提高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冻猪肉加工中沙门氏菌的综合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 何思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生鲜猪肉质量安全控制研究[D]. 白艺彩.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1)
- [3]国内市售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研究[D]. 周广亚. 上海大学, 2020(02)
- [4]猪、鸡肉品加工及零售环节中沙门菌的污染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陈婷婷. 西南大学, 2020
- [5]河南省生猪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及沙门氏菌耐药分析[D]. 吴秋玲.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6]藏羊肉优势腐败菌的分离、成膜特性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史云娇. 扬州大学, 2019
- [7]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订及销售卫生现状和品质研究[D]. 李冉. 扬州大学, 2018(12)
- [8]基于纳米荧光探针的细菌芯片高效分析方法研究[D]. 蒋艳. 重庆大学, 2016(03)
- [9]PCR法检测肉鸭屠宰加工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J]. 袁伟,唐善虎,岑璐伽,李雪,陈诺,罗薇. 食品科学, 2010(22)
- [10]腊肠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应用研究[D]. 李建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11)
标签:食品安全论文; 沙门氏菌论文; 食品安全标准论文; 生鲜食品论文;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