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磁异常界面反演计算方法

重磁异常界面反演计算方法

一、重磁异常界面反演中的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姜丹丹[1](2021)在《长白山火山区域重磁数据反演与地热成因机理》文中研究说明长白山火山区域位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前缘,地质构造运动活跃,被认为是一座具有潜在喷发可能性的休眠火山,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一定威胁。另一方面,该区域断裂发育,区内分布有多个温泉群,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然而长白山火山区域被大面积新生代火成岩覆盖,使得对内部构造特征认识不清,给地热资源开发、火山灾害预测等工作造成困难。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如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是地热资源探测的重要手段。然而,长白山火山区域地形复杂,植被覆盖面积大,在利用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方法时施工困难,经济成本高。重磁勘探是以天然岩矿体密度和磁性差异进行探测的方法,具有探测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探测深度大等优点,在识别断裂构造、圈定隐伏岩矿体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重磁勘探方法对长白山火山区域进行反演解释,揭示莫霍面和居里面分布特征,探测与热异常有关的断裂构造,精细刻画地下深部密度和磁性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通过深度学习方法计算区域大地热流分布和构造岩浆囊冷却模型研究地温场时空演化规律,进一步完善地热成因机理,为该区域地热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支撑。研究长白山火山区域地质概况,分析区域构造特征、岩浆活动、地层岩性和温泉分布等特征。该区域断裂构造发育,北西、北东和北北东向为主的数条大断裂带组成了长白山及其周边区域新生代以来的主体构造格局。穿过天池火山的鸭绿江—甑峰山断裂、马鞍山—三道白河断裂等提供岩浆运移通道。同时研究区内具有众多水温高、涌水量大的温泉,反映出该区域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勘查远景。对卫星重磁数据进行处理与解释,了解长白山火山区域深部构造结构。研究经典Parker-Oldenburg界面反演方法,由区域重磁数据分别反演莫霍面和居里面。结果显示该区域莫霍面最深约44 km,位于天池西南约120 km的朝鲜境内。同时,长白山天池东南约25 km具有次级莫霍面深度中心,深度超过40 km,向四周逐渐变浅。而研究区域居里面埋藏深度较浅,居里面隆起区位于天池、长白和临江一带,与已知温泉点和断裂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对重磁三维物性正反演理论进行研究。研究了基于规则网格灵敏度矩阵的排布规律构造“伪灵敏度矩阵”的快速正演算法,达到了降低正演计算量和提高计算速度的目的。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加权函数(深度权函数、模型约束函数,几何约束条件和物性上下限约束等)对反演算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四叉树数据压缩技术的反演算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对数据梯度大的地方精细采样,对数据梯度小的地方稀疏采样,从而使低效信息数据量和所占权重减少,降低了所需计算机内存,提高了反演速度和反演效率。结合向上延拓法、小波多尺度分析法和径向对数功率谱对长白山火山区域重磁数据进行异常分离,并通过基于小波变换的数据融合技术将不同方法分离出的信息进行融合,使得局部信息得到优化和增强。利用三维重磁反演算法对分离出的局部场进行反演,精细刻画了地下密度和磁性结构特征。由重力反演结果反映出三条重要的深大断裂带,其中包括敦化—密山断裂、富尔河—古洞河断裂、马鞍山—三道白河断裂,另外有多条北西向、北北西向、近南北向的断裂带切过天池火山口。重力反演结果还显示,在长白山下方存在规模较大的低密度体,从浅部5 km到40 km深度均有分布,被认为是岩浆囊主体部分,另外存在由岩浆囊主体向外发散且密度相对较高的低密度体,被认为是深部岩浆向浅部运移的通道。由磁反演结果显示,浅部存在密集、不连续和交错分布的高低磁异常,推断其为破碎断裂带,有利于热水的富集和运移。研究长白山火山区域地温场分布特征。利用地壳厚度、地形、布格重力异常、磁异常等17类地质参数与大地热流的统计规律,构建深度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并利用临近区域实测大地热流值验证了训练方法的可靠性,继而成功预测出研究区域大地热流值。结果显示,大地热流值等值线呈椭圆状闭合曲线,椭圆长轴近北东向,在天池、长白等地及其周围大面积区域是大地热流高值异常区,最高大地热流值在天池南侧,其值高于84 m W/m2,向四周逐渐降低。大地热流高值异常范围大,结合该地区居里面也较浅的特征,推测其深部存在巨大的热源物质。同时通过构建高温岩浆囊冷却模型,研究热流密度和岩浆囊温度对温度场时空演化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温岩浆囊持续向周围地层散发热量,促使了该区域地温梯度的上升。另外,岩浆囊温度对温度场影响较大,而在没有热补给情况下,岩浆囊温度在1 Ma之内基本冷却。在研究基础上,研究长白山火山区域地热成因机理,并给出该区域地热成因概念模型。长白山地热资源属于深部岩浆型地热,热源主要为火山口下方地壳中巨大的岩浆囊。深部岩浆沿断裂通道向上运移,导致大地热流值升高,同时存在幔源热通道使得深部热量为地壳岩浆囊持续供热。综上所述,通过对长白山火山区域地热地质条件调查、重磁数据处理与反演解释、温度场分布特征研究等工作,对长白山火山区域热成因机理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崔亚彤[2](2021)在《深部探测重、磁三维快速成像和变密度界面反演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重磁方法是探测深部结构和区域构造特征的两种常用方法。三维物性反演和密度界面反演是重磁资料解释的重要手段,在区域地质构造研究、矿产与能源勘查、防灾减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传统空间域三维物性反演方法对物理内存和计算需求较大,不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快速三维反演,而传统频率域三维成像方法可以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快速成像评价,但其深度分辨率相对较低。传统笛卡尔坐标系密度界面反演方法不适用于大区域尺度,而传统球坐标系密度界面反演方法不适用于地表观测面,且未能考虑地下密度的纵横向变化。本文针对上述深部探测中的重磁反演技术问题,开展大规模数据的重磁快速三维成像方法和地表观测面的球坐标系变密度界面反演方法研究,为深部探测的快速三维地质评价和大区域构造界面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理论推导,给出重磁异常及梯度频率域三维正演方法和拟三维正演方法,模型数据试验验证该方法正演精度与空间域解析式正演算法基本相当,正演效率远高于空间域算法,适用于大规模模型数据的快速正演。(2)通过理论推导及引入深度尺度因子、物性范围、界面等约束和采用迭代优化算法,给出重磁异常及梯度频率域三维成像方法,模型和实际数据试验验证该方法反演效率远高于常规空间域物性反演算法,深度分辨率比传统频率域成像方法有所提高,适用于大规模重磁数据的快速三维成像和评价。(3)通过理论推导和高斯-勒让德积分算法改进,给出球坐标系变密度界面正演方法,模型数据试验验证该方法有效提高地表观测面的正演精度,适用于大区域、地表观测面的变密度界面正演。(4)运用迭代优化算法而给出球坐标系变密度界面反演方法,模型数据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适用于大区域、地表观测面的变密度界面反演。(5)应用球坐标系变密度界面正演和反演方法,获得中国大陆岩石圈底界面(LAB)深度分布,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岩石圈厚度整体呈现以110°E为界的“西厚东薄”趋势,厚度范围约60 km~260 km。

马杰[3](2021)在《利用重磁场研究墨西哥湾地壳结构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文中指出本文基于重磁数据、地震以及墨西哥湾地质构造背景,对墨西哥湾地壳结构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进行了研究。墨西哥湾及邻区的莫霍面、居里面及断裂体系,在不同的构造域内具有不同性质、走向、深度和组合关系,是板块活动、古陆块漂移和洋壳扩张等地质构造运动综合反映。以莫霍面、居里面及断裂体系为基础,分析墨西哥湾及邻区地学剖面的地质意义,确定了墨西哥湾及邻区的大地构造格局,认为开曼海槽为北美板块与加勒比板块的板块边界。墨西哥湾断裂展布、火成岩分布及各类重、磁异常均以洋中脊为中心,呈不同的程度的对称或镜像特征。墨西哥湾扩张过程中,其扩张模式、扩张中心及旋转角度在西经-92°~-90°附近发生突变。结合重震联合反演结果,确立了墨西哥湾地壳结构分布特征,分为洋壳、洋陆过渡带、减薄陆壳及正常陆壳,不同地壳以一级断裂为界。墨西哥湾地壳结构演化主要分为大陆裂谷阶段、地壳减薄阶段、海底扩张阶段及被动大陆边缘阶段。墨西哥湾西缘地壳减薄的同时,墨西哥湾东部逐渐开始发生裂谷活动。海底扩张阶段,洋中脊不断向东发生迁移。墨西哥湾内存在两种类型的被动大陆边缘,洋壳南北缘的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及洋壳缘的剪切型被动大陆边缘。墨西哥湾火山型被动陆缘的结构模式为拆离加纯剪模式。明确了墨西哥湾全区的新生界底、沉积基底、莫霍面、磁性基底、居里面分布特征,分析了沉积基底与磁性基底、莫霍和居里面的相关关系。墨西哥湾磁性基底和沉积基底,整体相关性较好,大部分地区相关系数绝对值处于0.5以上,属于高度相关。其相关性的走向与墨西哥湾的断裂体系一致,磁性基底和沉积基底不同属性的地壳具有不同的相关特征,相同属性的地壳,其相关系数走向和相关系数值也有规律性的差异。墨西哥湾洋壳和减薄陆壳内莫霍面和居里面的相关系数大部分以正相关为主,居里面与莫霍面的差值集中在-2500~2500m间,说明在洋壳和减薄陆壳的区域内,温度是莫霍面的重要影响因素,居里面可能为与莫霍面一致的界面。在正常陆壳区,两个界面以负相关为主,二者深度差异较大,且居里面位于莫霍面之下,推测莫霍面附近密度的变化是成分差异导致,并非由温度引起。在墨西哥湾内,共划分9个盆地,其中5个属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4个属于剪切型大陆边缘盆地。洋壳、洋陆过渡带、尤卡坦古陆块及佛罗里达台地视为独立的构造单元,与盆地级别相同。洋壳扩张是墨西哥湾盆地形成演化的核心,扩张模式与时代、深部构造特征是影响盆地分布和类型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的比重系数、最大梯度方位角及界面曲率组合关系与油气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联系。沉积层比重系数快速增大区和莫霍面-基底厚度比重系数缓慢增大的位置,利于烃源岩的富集和油气的储存,油气田较为集中。界面构造活动稳定的区域中相对活跃的地带,有利于大型油气田的形成。多界面曲率组合关系表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莫霍面上隆更利于形成大规模油气;剪切型大陆边缘盆地中,莫霍面下坳更利于形成大规模油气。

唐玥[4](2020)在《羌塘盆地火成岩异常剥离及中生界沉积厚度估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富含油气的特提斯构造域的东段,属于造山带内部的沉积盆地,也是我国最大的中新生残留盆地,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和找矿前景。为探明羌塘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地层及沉积环境变化,必然要了解主要生烃层及盖层的分布特征及厚度。本文针对羌塘盆地中生界沉积层厚度问题和需求,开展重磁数据处理反演技术研究与综合应用解释,估算出研究区中生界沉积厚度,为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和后续勘查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认识如下:(1)收集了羌塘盆地研究区重力、航磁和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给出了火成岩异常剥离和中生界沉积厚度估算的技术流程,通过火成岩识别和剥离,圈定了羌塘盆地的隐伏及半隐伏火成岩分布,并剥离了火成岩集中地区唐古拉山一带的火成岩产生的重力异常。通过变密度约束反演获取羌塘盆地中生界顶、底界面深度分布,进而估算出羌塘盆地中生代沉积厚度分布。(2)羌塘盆地火成岩分布集中地区是东部格拉丹东,唐古拉山等地,反演得到的唐古拉山一带火成岩厚度变化为200~2000m不等。火成岩异常剥离有效削弱了研究区火成岩体对中生界研究对象的干扰。(3)羌塘盆地北部地区中生界底界面反演深度范围为2.5~10km,羌塘盆地南部地区底界面反演深度范围为0.5~8.5km。羌塘盆地北部新生界底界面反演深度范围为0.1~1.5km,羌塘盆地南部新生界底界面反演深度范围为0~1km。(4)羌塘盆地中生界沉积厚度范围为0~9.5km,中生界主要沉积区位于藏色刚日、确旦错、半岛湖、普若岗日、雀莫错、木嘎岗日等处,厚度大于6km。祖尔肯乌拉山等地区厚度计算结果较深与火成岩异常剔除不彻底有关。

张镕哲[5](2020)在《多物性参数的联合反演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地球物理反演是指通过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反推地下场源的空间分布情况,提供地下目标体的赋存状态(形状、产状、空间位置)和岩石物性参数(密度、磁性、电性、弹性和速度等)等特征信息,已经成为矿产和油气资源勘探中最为重要的定量解释工具之一。然而,随着浅层资源的枯竭,我国找矿找油工作的重点正向深部资源转移,单凭一种地球物理数据很难精准地推测出地下异常体的属性信息。鉴于单一物性反演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和表现出的多解性,开展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综合解释是提高反演解释的必由之路,而联合反演是多种地球物理数据综合解释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解决多种勘探方法反演结果结构不一致、多种数据利用率低和反演多解性严重等问题的理想方案。本论文针对反演多解性严重、多物性参数结构耦合困难以及计算慢内存占用量大等难点问题,开展了多种物性参数的联合反演算法的研究,旨在已有的联合反演方法基础上,开发优化改进的联合反演方法,更加有效地降低反演多解性,改善反演准确性、效率性和稳定性,形成一套有效而全面的多物性多约束联合反演算法,促进联合反演的实用化进程。交叉梯度联合反演方法不需要依赖不同物性参数间的岩石物性关系,而是假设同一地下区域不同物性参数的空间结构分布完全或者部分相同,因此适用于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的综合解释。本文基于交叉梯度耦合方法开展了不同物性参数的二维联合反演研究,构建了双物性单约束联合反演目标函数,在交叉梯度函数为零的恒等式约束条件下采用高斯-牛顿法进行同步迭代求解,实现了重磁电震方法间的双物性单约束二维联合反演算法。在此基础上,将归一化算子引入到交叉梯度函数中,用来克服不同物性参数间差异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归一化交叉梯度约束的多物性参数联合反演算法;针对二维多物性参数联合反演计算效率低和内存消耗大的难点问题,通过引入数据空间方法,将模型计算从模型空间通过恒等式转换到数据空间进行数值求解,从而有效降低了内存消耗,提高了计算效率。模型试算表明每种地球物理方法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采用多物性参数联合反演的策略可以对单一反演结果取长补短,有效地降低反演结果的多解性和改善不同模型的结构一致性。同时,将交叉梯度函数中的不同量级、不同单位的模型参数转换成相同数量级、无量纲的模型参数,可以有效地消除联合反演因直接耦合不同模型参数所引起的反演结果偏差。此外,数据空间联合反演方法具有计算时间短、消耗内存少等优点,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适用性。正则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反演多解性和提高反演稳定性。不同的正则化方法表现出不同的反演效果,本文研究了多种正则化方法的理论,推导了其函数项对应的模型加权矩阵,实现了不同正则化下的二维联合反演算法,并提出了基于弹性网正则化交叉梯度二维联合反演算法。模型试算表明,L2范数解总是过于平滑,L1范数解总是过于稀疏。然而,L2范数和L1范数的凸组合弹性网正则化方法,不仅可以增强稳定性以保持局部区域的平滑,而且能有效地捕捉反演解的小尺度细节,增强稀疏性以保持尖锐的边界。实例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的平滑约束联合反演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异常体下部大面积发散的现象,平滑区域出现了精细的异常体尖锐边界。为了便于地质解释,将联合反演得到的模型整合成(红-绿-蓝)模式的RGB合成图,通过RGB合成图对研究矿区地层序列和断层定位进行定量解释。针对三维联合反演中灵敏度矩阵存储量过大和传统共轭梯度法容易出现连续搜索步长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空间和改进的共轭梯度法相结合的三维联合反演算法,该算法不需要形成和存储灵敏度矩阵,有效地降低了反演计算时间和内存消耗量,并将该算法分别应用到重力和重力梯度同物性的三维联合反演以及重力及重力梯度和磁法不同物性的三维交叉梯度联合反演中,首次给出了三维数据空间下改进的共轭梯度法联合反演的公式推导过程。此外,在重力几何格架快速正演算法的基础上,将几何格架等效关系式进行修改,给出了重力梯度和磁法的几何格架关系式,开发出三维重力梯度和磁法的快速正演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反演的计算速度。模型试算表明,改进的共轭梯度法可以降低反演的迭代次数,提高反演的收敛速度;基于数据空间和改进的共轭梯度法相结合的算法可以避免存储灵敏度矩阵,更加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和降低内存消耗量;相比于单独反演,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联合反演可以获得结构一致性更高的模型结果。实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不仅可以恢复出结构一致性更高的模型,而且可以在普通计算机下快速获得地下模型,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适用性,基于数据空间和改进的共轭梯度法的三维联合反演算法将会是今后大数据联合反演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

马鑫[6](2019)在《强剩磁条件下磁异常反演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进行了强剩磁条件下的三维磁异常反演研究,通过同时反演磁化率与剩磁矢量丰富磁测反演结果、提高磁异常解释的精度。首先,采用非结构化网格有限单元法进行同时考虑磁导率与剩磁矢量的正演,非结构化网格有限元算法更适用于复杂模型计算,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速度,为反演提供了保障。在有限元正演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了磁导率反演、同时反演磁导率与剩磁矢量的反演,建立了三维磁测数据反演目标函数,通过高斯-牛顿法进行目标函数迭代求解;为减少内存的使用,采用了有限内存技术,通过正演计算灵敏度矩阵及其转置与向量的乘积,进而避免灵敏度矩与海森矩阵的存储。最后通过理论数据与实测数据反演,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孙中宇[7](2019)在《井-地重力联合视密度反演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井中重力测量可以测得地下的重力场特征,由于井中重力测量点距离矿体较近,联合地面重力异常进行视密度反演可以大大提高矿体反演效果,是提高矿产勘查和油气探测的效率的重要方法。为此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下及井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装备”,开展井中重力视密度反演和井—地重力联合视密度反演方法研究,为井中重力勘探提供技术支持。为了研究井中重力三分量的响应特征和探测能力,论文基于“点元法”研发了任意密度体的井中重力三分量异常的数值计算方法。结合实际矿体地质特征,设计多种矿体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依据计算结果分析总结了多种类型矿体的井中重力三分量重力异常的特征,并讨论了矿体的厚度、矿体相对井的位置对井中重力异常的影响,以及井中重力三分量对旁侧矿体的分辨率能力和有效探测范围等问题。本文采用基于相关系数构建井中重力三分量视密度反演的目标函数,采用基于单相关系数搜索的变形的n维黄金分割算法,实现了井中重力三分量视密度反演。在此基础上融合地面重力异常数据,实现了井—地重力联合视密度反演方法。结合井中重力的数值模拟结果对地面重力项和井中重力项的权重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同时采用反距离加权的思路对这两项进行加权处理,提高了反演运算效率,并开发了反演软件模块。利用所开发的软件模块,对多种矿体模型进行了井—地重力联合视密度反演试算,模型试算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方法可以较好的实现相对复杂矿体的三维视密度反演,特别是井—地重力联合视密度反演可以大大提高地下矿体的三维视密度反演精度。本文在正演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井中重力三分量视密度反演和井—地重力联合视密度反演方法,通过模型试算发现,反演效果尤其是纵向分辨率有一定的提高,降低了反演的多解性。

朱炅君[8](2019)在《基于协同克里金方法的磁数据三维反演》文中指出磁反演的多解性一直是三维定量反演的难点,如何降低反演的多解性,提高反演结果的可靠性成为解决磁反演的关键性问题。在已知磁反演方法中,常用的降低多解性的方法是把已知信息当作约束条件加入到反演中从而降低反演的多解性。这其中的关键是如何有效的把先验信息作为约束条件与反演过程相结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先验信息难以与反演中使用的方法相融合,从而限制了先验信息约束作用的发挥。本文把地质统计学中实用性很强的协同克里金方法应用到磁三维反演中,实现了基于协同克里金方法的磁化强度三维反演方法。利用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成岩的测井曲线、钻井岩心以及露头岩石标本的密度及磁化率数据,确定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的密度与磁化强度之间满足高斯型变差函数。以3D视密度反演结果作为次级变量,视磁化强度反演结果作为主变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的协同克里金系统用密度模型对磁化强度模型进行修正,再用修正后的磁化强度数据体进行3D视磁化强度反演,当计算的目标函数达到精度要求时所得的磁化强度三维数据体就是需要的最终结果。设计火成岩体模型试验表明,在协同克里金方法作用下的磁反演能够降低反演结果的多解性,其主要表现在:(1)最终反演得到的视磁化强度值与实际值更加接近,反演得到的异常体位置与实际模型更加接近。(2)在高磁与低磁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低磁反演的效果从而减少多解性。最后用本文研究的方法对准噶尔盆地某工区进行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火成岩识别的可靠性。

马涛[9](2019)在《地球物理场(重、磁)数据融合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测量仪器的更新换代与勘探技术的日新月异,多源地球物理场数据的种类和精度都获得了大大的提升和增强,因此针对多源地球物理场数据的融合处理与解释技术就显得格外的重要。目前对于多源地球物理数据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对单源数据分别处理,之后进行不同源数据对比,最终针对单源数据或多源数据进行综合解释,对于多源地球物理场数据的融合处理研究较少。因此,本次论文针对地球物理场数据的融合方法进行研究。在本次论文中,地球物理场数据指的是重力场数据、磁力场数据,其分别反映的是地下地质体的密度、磁性的差异特征。面对种类繁多的地球物理场数据,本次论文首先研究了相关系数与相似系数两种数据融合方法,主要为通过理论模型研究了相关系数和相似系数在计算时滑动窗口大小和不同均值的选择标准:滑动窗口计算点数为9×9点左右,将该窗口半径和不同均值的选择标准扩展到其他模型试算取得了较好的融合效果。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极值与相似系数的相似极值区的数据融合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自动为融合数据划分不同性质组合的区域,通过模型试算研究了该方法在计算中极值阈值的选择范围:0.50.7,将该阈值标准扩展到其他模型试算取得了较好的融合效果。最后,利用以上方法对西太平洋采薇海山群的重、磁异常实际资料进行了融合处理和解释,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孙凯[10](2018)在《巴里坤盆地地质填图中地球物理信息综合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覆盖区地质填图是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地质调查工作的重点领域,其目标是获取覆盖层以及下伏基岩的地质信息,包括基岩面的起伏、基岩面的地质结构、覆盖层的内部构成等。如何开展这项工作一直是地学界讨论的热点。开展覆盖区地质填图试点工作,有利于探索和创新现代地质填图理论和方法,形成一套相应的地质调查技术标准规范和填图技术方法体系。地球物理探测是覆盖区地质填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本文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1:5万板房沟、小柳沟、伊吾军马场、口门子幅地质填图试点项目”的目标任务,基于在研究区获取的各种地球物理资料,围绕盆地内部新生代覆盖层结构、基岩属性及其构造、地下水资源等地质目标,开展了地球物理信息提取、融合及应用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利用地表地质填图获取的地层、构造等信息,以及物性统计分析的结果,分析了盆地内地球物理异常可能的成因。结合巴里坤盆地构造背景及其构造演化历史,利用区域重磁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刻画了盆地构造格架,显示该山间断陷盆地构造走向为北西向,盆地南北两侧基底凹陷区均发育厚度较大的新生代沉积层,大规模的岩浆岩主要产于基岩深处。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重磁异常线性信号的识别与提取,结合大地电磁、高密度电法和浅层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确定了盆地内断裂构造的展布,并将断裂构造进行了分类,即主干断裂、基底断裂和新生代活动断裂。通过分析认为,主干断裂与盆地的形成有关,基底断裂分布与基岩出露区构造特征具有较高的契合性,新生代活动断层则反映了新生代覆盖层的沉积特点。(2)通过提取大地电磁电阻率反演结果中第四系沉积层与古-新系沉积层的厚度信息,结合岩石物性统计结果和钻孔岩芯揭露,对重力异常进行二维约束正演模拟,获得基底地层的密度结构。参考研究区及南北两侧基岩出露区地层分布和构造特征,推测新生代覆盖层下伏基岩主要为奥陶系和石炭系地层,岩性以砂岩、砾岩为主。(3)巴里坤盆地第四系与第三系沉积层结构特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论文以大地电磁、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等反演结果以及钻孔岩芯所揭示的第四系沉积厚度信息为控制,基于重力异常数据反演得到剖面第四系的沉积层厚度,综合已知信息与反演结果获得研究区第四系沉积层厚度分布。在此基础上,将第四系相对第三系密度差异产生的重力响应去除,简化密度结构模型,并利用大地电磁电阻率结构对基岩起伏进行约束,对重力异常进行二维正演模拟获得沉积层与基底的等效密度差分布,进而反演获得了研究区基岩起伏。新生代沉积层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区域性的左旋走滑构造运动环境,反映了研究区新生代的多次隆升过程。(4)从覆盖区含水层的水文地质信息出发,结合高密度电法所揭示的浅层电性结构和水井资料,对研究区含水层的分布及潜水面的埋深等进行了评估。(5)对航磁数据和地表磁数据进行了多种方法的二维和三维处理,结合大地电磁电性结构特征,获得了研究区深部隐伏岩体的空间分布和磁性变化特征。由隐伏岩体与周缘岩浆岩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推测隐伏岩体可能为早二叠世侵入岩,磁化率的差异则可以通过研究区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得到合理的解释。重磁资料与剖面地球物理资料可以相互补充和相互验证,从而综合揭示覆盖层和基岩地质结构与构造信息,对覆盖区开展地质填图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利用点(地质露头、钻孔、水井等)控制线(地震、电磁、电法等)、再由线控制面(重力与磁法等)、最后由岩石物性与地质理论等先验信息进行约束,可以在减少地质填图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填图质量以及填图效率。

二、重磁异常界面反演中的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磁异常界面反演中的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长白山火山区域重磁数据反演与地热成因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长白山火山区域研究现状
        1.2.2 重磁数据反演解释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长白山火山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岩性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岩浆活动
    2.4 地热地质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白山火山区域卫星重磁数据处理与解释
    3.1 长白山火山区域重力数据处理与解释
        3.1.1 卫星重力数据特征
        3.1.2 长白山火山区域重力异常解释
    3.2 长白山火山区域磁数据处理与解释
        3.2.1 卫星磁数据特征
        3.2.2 空间域变磁倾角磁化极理论
        3.2.3 长白山火山区域磁异常解释
    3.3 长白山火山区域莫霍面和居里面反演
        3.3.1 界面反演方法原理
        3.3.2 向上延拓分离区域场理论
        3.3.3 莫霍面分析
        3.3.4 居里面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磁数据正反演理论研究
    4.1 正演方法
        4.1.1 重磁正演基本理论
        4.1.2 灵敏度矩阵快速计算算法
    4.2 反演基本理论
        4.2.1 基本反演理论
        4.2.2 加权函数
        4.2.3 模型约束函数
        4.2.4 物性参数的上下限约束
        4.2.5 合成模型试验
    4.3 数据空间的自适应四叉树压缩技术
        4.3.1 原理
        4.3.2 合成模型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白山火山区域重磁数据三维物性反演
    5.1 重磁异常分离原理介绍
        5.1.1 小波多尺度分析法原理
        5.1.2 径向对数功率谱分析方法确定场源深度
        5.1.3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据融合技术
        5.1.4 长白山火山区域重力场分离结果
    5.2 长白山火山区域三维重力反演
    5.3 长白山火山区域三维磁反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白山火山区域地温场特征研究
    6.1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地热流值训练算法
        6.1.1 深度学习简介
        6.1.2 深度神经网络原理
        6.1.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大地热流值训练
    6.2 天池火山下部岩浆囊冷却数值模拟
        6.2.1 导热基本概念和微分方程式
        6.2.2 岩浆囊冷却模型构建
        6.2.3 结果与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长白山火山区域地热成因机理分析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深部探测重、磁三维快速成像和变密度界面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重磁场三维反演和成像方法
        1.2.2 密度界面反演方法
    1.3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章节安排
2 重磁异常与梯度频率域三维成像方法
    2.1 重磁异常与梯度频率域三维正演方法
        2.1.1 重力异常与梯度频率域三维正演方法
        2.1.2 磁力异常与梯度频率域三维正演方法
        2.1.3 理论模型数据试验
    2.2 重磁异常与梯度频率域拟三维正演方法
        2.2.1 重力异常与梯度频率域拟三维正演方法与流程
        2.2.2 磁力异常与梯度频率域拟三维正演方法与流程
        2.2.3 理论模型数据试验
    2.3 重磁异常与梯度频率域三维成像方法
        2.3.1 重力异常与梯度频率域三维成像方法
        2.3.2 磁力异常与梯度频率域三维成像方法
        2.3.3 理论模型数据试验
    2.4 实际数据应用
        2.4.1 新疆某金属矿区
        2.4.2 四川盆地
    2.5 本章小结
3 球坐标系变密度界面反演方法
    3.1 球坐标系密度界面正演方法
        3.1.1 球坐标系常密度界面正演方法
        3.1.2 球坐标系变密度界面正演方法
        3.1.3 理论模型数据试验
    3.2 球坐标系密度界面反演方法
        3.2.1 球坐标系常密度界面反演方法
        3.2.2 球坐标系变密度界面反演方法
        3.2.3 理论模型数据试验
    3.3 实际数据应用
        3.3.1 中国大陆地质构造背景
        3.3.2 数据来源与LAB界面反演
        3.3.3 中国大陆岩石圈厚度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A 球坐标系重力异常正演公式推导
    附录 B 个人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3)利用重磁场研究墨西哥湾地壳结构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2.3 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墨西哥湾及邻区新地球物理数据集与深部构造
    2.1 墨西哥湾及邻区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2.1.1 地球物理背景分析
        2.1.2 数据来源
        2.1.3 数据分析方法
    2.2 墨西哥湾及邻区构造分布特征
        2.2.1 断裂体系
        2.2.2 莫霍面及居里面特征
        2.2.3 地学断面
        2.2.4 大地构造单元
    2.3 墨西哥湾地壳结构分布特征
        2.3.1 墨西哥湾重磁异常特征
        2.3.2 墨西哥湾断裂分布特征
        2.3.3 地壳结构重磁异常特征
        2.3.4 地壳结构横向分布特征
    2.4 墨西哥湾地壳结构形成演化过程
第三章 墨西哥湾深部构造与盆地分布关系
    3.1 墨西哥湾沉积层界面及莫霍面分布特征
        3.1.1 研究方法
        3.1.2 新生界分布特征
        3.1.3 基底分布特征
        3.1.4 莫霍面分布特征
    3.2 墨西哥湾磁性基底及居里面分布特征
        3.2.1 研究方法
        3.2.2 磁性基底
        3.2.3 居里面
    3.3 墨西哥湾物性界面分析
        3.3.1 沉积基底与磁性界面
        3.3.2 莫霍面与居里面
    3.4 墨西哥湾盆地分布及其与深部构造耦合关系
        3.4.1 墨西哥湾盆地分布特征
        3.4.2 墨西哥湾盆地与深部构造耦合关系
第四章 墨西哥湾盆地深部构造与油气分布关系
    4.1 墨西哥湾已有油气分布规律
    4.2 研究方法
        4.2.1 比重分析法
        4.2.2 构造活动强度分析
        4.2.3 界面曲率组合关系分析
    4.3 墨西哥湾盆地与油气分布关系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羌塘盆地火成岩异常剥离及中生界沉积厚度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区域构造背景
    1.3 相关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1.3.1 地球物理调查现状
        1.3.2 矿产与油气资源研究现状
        1.3.3 羌塘盆地地层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研究内容,创新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岩体异常剥离及变密度界面反演方法原理
    2.1 岩体异常剥离方法
        2.1.1 异常分离方法
        2.1.2 边界识别方法
        2.1.3 2.5维重磁剖面反演方法
    2.2 变密度界面约束反演方法
第三章 羌塘地区重磁异常特征及火成岩圈划
    3.1 重磁异常数据来源
    3.2 羌塘盆地重磁异常分离
    3.3 羌塘盆地火成岩圈划
第四章 唐古拉山火成岩重力异常计算与剥离
    4.1 数据预处理
    4.2 火成岩深度反演及三维模型构建
    4.3 火成岩重力异常剥离
第五章 羌塘盆地中生界界面约束反演及厚度估算
    5.1 羌塘盆地中生界底界面深度反演
    5.2 羌塘盆地新生界底界面深度反演
    5.3 羌塘盆地中生界沉积厚度结果与认识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多物性参数的联合反演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不同物性方法的正演和反演理论
    2.1 重力及重力梯度二维正演理论
    2.2 磁法及磁梯度二维正演理论
    2.3 大地电磁二维正演理论
    2.4 地震初至波走时二维正演理论
    2.5 单一方法的反演理论
        2.5.1 单一方法的目标函数
        2.5.2 位场数据的深度加权矩阵
        2.5.3 物性参数范围约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物性多约束的二维联合反演
    3.1 双物性单约束的交叉梯度联合反演
    3.2 双物性联合反演理论模型试验
        3.2.1 单独反演与联合反演对比分析
        3.2.2 MT和重力与MT和重力梯度联合反演对比分析
    3.3 多物性多约束的交叉梯度联合反演
    3.4 多物性联合反演理论模型试验
        3.4.1 多物性多约束联合反演的优势分析
        3.4.2 归一化算子的影响分析
    3.5 RGB合成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弹性网正则化的二维联合反演
    4.1 正则化方法
    4.2 联合反演目标函数
    4.3 理论模型试算
        4.3.1 不同正则化法的单独反演结果分析
        4.3.2 弹性网正则化法的单独和联合反演结果对比
        4.3.3 弹性网正则化联合反演的抗噪性和敏感性分析
    4.4 吉林省临江地区野外数据应用实例
        4.4.1 区域地质概况
        4.4.2 数据采集
        4.4.3 CSAMT和重力数据反演结果
        4.4.4 地质解释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数据空间和高斯牛顿法的二维多物性联合反演
    5.1 模型空间法
    5.2 数据空间法
    5.3 模型试算
        5.3.1 结构一致模型
        5.3.2 结构不一致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数据空间和共轭梯度法的三维联合反演
    6.1 三维重力、重力梯度和磁法正演计算
    6.2 几何格架正演快速算法
    6.3 基于数据空间的重力和重力梯度共轭梯度联合反演
        6.3.1 三维重力和重力梯度联合反演目标函数
        6.3.2 目标函数优化
        6.3.3 模型试算
    6.4 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重力、重力梯度和磁法数据空间共轭梯度联合反演
        6.4.1 三维重力、重力梯度和磁法交叉梯度联合反演目标函数
        6.4.2 目标函数优化
        6.4.3 模型试算
        6.4.4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地区野外数据应用实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强剩磁条件下磁异常反演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正演研究现状
        1.2.2 反演理论及发展
        1.2.3 考虑剩磁的反演方法
        1.2.4 论文章节安排
        1.2.5 本文的研究成果及创新
2 正演研究
    2.1 剩余磁性影响分析
        2.1.1 球体的磁场特征
        2.1.2 球体模型化极处理
    2.2 正演研究
        2.2.1 任意多面体的解析解
    2.3 解析解的加速计算方案
    2.4 三维有限单元算法
3 反演研究
    3.1 正则化反演
    3.2 反演磁化强度的正则化反演
    3.3 同时反演磁化强度与剩磁的正则化反演
        3.3.1 模糊聚类分析正则化
        3.3.2 减少反演参数方案
    3.4 有限内存处理方法
        3.4.1 灵敏度矩阵的隐式存储
        3.4.2 有限内存处理方案
    3.5 合成数据反演
4 反演算法在实际资料中的应用
    4.1 区域地质概况
        4.1.1 地层
        4.1.2 侵入岩及地层特征
        4.1.3 区域构造
    4.2 常规数据处理
        4.2.1 化极
        4.2.2 解析延拓
    4.3 三维反演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井-地重力联合视密度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井中重力应用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地面重力反演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井—地联合反演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井中重力三分量特征分析
    2.1 地面重力与井中重力三分量数值模拟方法
    2.2 井中重力三分量特征分析
        2.2.1 井中重力三分量数值模拟
        2.2.2 井中重力三分量特征分析
    2.3 井中重力三分量探测能力和分辨率研究
        2.3.1 厚度的分辨率和横向探测最大距离
        2.3.2 最小薄层分辨率研究
第三章 井—地重力联合视密度反演方法研究
    3.1 黄金分割算法
    3.2 井—地重力联合视密度反演原理
        3.2.1 剖分方案
        3.2.2 离散化方程
    3.3 井中重力视密度反演方法
        3.3.1 井中重力视密度反演目标函数建立
        3.3.2 反演算法
    3.4 井—地重力联合视密度反演方法
        3.4.1 目标函数的建立
        3.4.2 反演计算方法
        3.4.3 技术处理措施
        3.4.4 井—地重力联合视密度反演流程
第四章 模型试算分析
    4.1 单矿模型反演
        4.1.1 反演模型
        4.1.2 反演方案
        4.1.3 反演结果分析
    4.2 双层矿体模型
        4.2.1 反演模型
        4.2.2 反演方案
        4.2.3 反演结果分析
    4.3 倾斜脉状体模型反演
        4.3.1 反演模型
        4.3.2 反演方案
        4.3.3 反演结果分析
    4.4 SEG盐丘模型反演
    4.5 综合结果分析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基于协同克里金方法的磁数据三维反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磁异常三维反演
        1.2.2 协同克里金研究现状
    1.3 研究路线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协同克里金方法
    2.1 协同克里金方法基本原理
    2.2 变差函数
    2.3 变差函数与协方差关系
    2.4 变差函数理论模型
    2.5 实际变差函数参数求取
        2.5.1 准噶尔盆地火成岩密度磁化率分析
        2.5.2 变差函数参数求取
第三章 基于协同克里金方法的磁反演方法
    3.1 技术方案
    3.2 磁正演基本公式
        3.2.1 磁场基本公式
        3.2.2 空间复杂形体正演计算
    3.3 磁三维反演原理
    3.4 反演算法
        3.4.1 构建反演目标函数
        3.4.2 区间搜索反演算法
    3.5 基于协同克里金方法磁反演基本原理
第四章 模型试验
    4.1 单一火成岩体模型
        4.1.1 单一火成岩体模型正演
        4.1.2 单一火成岩体模型反演
    4.2 双火成岩体模型
        4.2.2 双火成岩体模型正演
        4.2.3 双火成岩体模型反演
    4.3 误差分析
第五章 应用实例
    5.1 工区基本概况
        5.1.1 工区地层特征
        5.1.2 石油地质综合评价
    5.2 工区火成岩地球物理特征
    5.3 石炭系火成岩重力磁力异常提取
    5.4 三维重磁反演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地球物理场(重、磁)数据融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成果
第二章 地球物理场数据融合方法
    2.1 重、磁数据相关性的意义
    2.2 相关系数
    2.3 相似系数
    2.4 复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
    2.5 重磁及导数数据相似极值区划分
第三章 地球物理场数据融合程序设计
    3.1 需求分析
    3.2 总体设计
    3.3 详细设计
第四章 模型测试
    4.1 测试模型设置
    4.2 计算窗口大小的选择
    4.3 计算相似极值区的阈值选择
    4.4 相关系数与相似系数抗噪性对比研究
    4.5 基于极值与相似系数划分相似极值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际资料处理
    5.1 工区地质概况
    5.2 重、磁异常特征
    5.3 重、磁相关系数与相似系数
    5.4 相似极值区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

(10)巴里坤盆地地质填图中地球物理信息综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巴里坤盆地研究现状
        1.2.2 覆盖区地质调查现状
        1.2.3 地球物理信息综合应用研究
    1.3 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论文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1.4.1 论文取得的成果
        1.4.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地层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1.4 钻孔
        2.1.5 岩石物性
    2.2 区域地球物理概况
    2.3 小结
第三章 地球物理方法与数据处理
    3.1 引言
    3.2 地面重力测量
    3.3 地面高精度磁测
    3.4 大地电磁测深
    3.5 高密度电法
    3.6 浅层地震
    3.7 小结
第四章 覆盖区线性构造特征提取
    4.1 基于重磁异常数据的线性构造提取
        4.1.1 线性特征提取方法原理
        4.1.2 计算结果
    4.2 构造特征揭示及分析
        4.2.1 多尺度边缘检测
        4.2.2 电-震剖面构造特征揭示
        4.2.3 构造特征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覆盖区地质结构特征
    5.1 基底地层单元划分
    5.2 研究区沉积厚度估计
        5.2.1 密度界面反演基本原理
        5.2.2 第四系沉积层厚度估计
        5.2.3 古-新近系沉积层厚度反演
        5.2.4 巴里坤盆地新生代沉积厚度变化的含义
    5.3 覆盖层含水层特征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覆盖区隐伏岩体分布特征
    6.1 隐伏岩体三维形态
        6.1.1 三维欧拉反褶积
        6.1.2 Tilt梯度
        6.1.3 三维磁化率成像
    6.2 二维正演模拟
        6.2.1 磁性体参数估计
        6.2.2 二维磁异常建模
    6.3 地质意义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重磁异常界面反演中的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长白山火山区域重磁数据反演与地热成因机理[D]. 姜丹丹. 吉林大学, 2021(01)
  • [2]深部探测重、磁三维快速成像和变密度界面反演方法研究[D]. 崔亚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3]利用重磁场研究墨西哥湾地壳结构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D]. 马杰. 长安大学, 2021(02)
  • [4]羌塘盆地火成岩异常剥离及中生界沉积厚度估算研究[D]. 唐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5]多物性参数的联合反演研究及应用[D]. 张镕哲. 吉林大学, 2020(08)
  • [6]强剩磁条件下磁异常反演技术研究[D]. 马鑫.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7]井-地重力联合视密度反演方法研究[D]. 孙中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基于协同克里金方法的磁数据三维反演[D]. 朱炅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地球物理场(重、磁)数据融合方法研究[D]. 马涛. 长安大学, 2019(01)
  • [10]巴里坤盆地地质填图中地球物理信息综合应用研究[D]. 孙凯.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标签:;  ;  ;  ;  

重磁异常界面反演计算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