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沙市室内装修及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贺雅佳[1](2020)在《某活动中心室内TVOC的数值模拟及排除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新型建筑材料被用于室内装修,其中,地板建材仍然是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之一。然而地板建材不仅在生产、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害作用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而且在装修完成之后地板也会持续释放VOCs。TVOC是VOCs的总量,本课题旨在研究某活动中心进行地板装修期间TVOC的扩散和分布规律,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通风方式下室内TVOC浓度的降低情况,为设计合理的通风方式提高室内空气的品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室内TVOC的污染控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建立了实际环境地板散发TVOC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一阶衰减方程在该模型的适用性;对某活动中心在装修期间TVOC的浓度水平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结合地板的传质模型拟合了装修后室内TVOC的释放速率变化曲线,采用自定义函数(UDF)把曲线方程动态加载到FLUENT求解器,为数值模拟研究室内TVOC的分布与排除提供了初始条件;采用数值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活动中心在密闭条件下TVOC的分布状况和在自然通风、送回风和机械排风三种通风方式下的气流组织形式及浓度水平的变化,对最佳通风方式进了探讨。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实测的数据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数值模拟的紊流模型采用RNG k-ε模型,TVOC扩散采用组分输运方程求解。研究结果:(1)地板散发TVOC的数学模型分为三层,从上往下分别为:聚氯乙烯地板层、胶黏剂层和载体层,将其简化成干建材单面散发TVOC模型,分析了一阶衰减方程在该模型的适用性;(2)实测结果表明:活动中心室内TVOC污染较为严重,三个阶段在不通风状态下TVOC浓度的日均值分别为0.56mg/m3,0.3mg/m3,0.63mg/m3,在自然通风状态下TVOC浓度的日均值分别为0.52mg/m3,0.26mg/m3,0.59mg/m3,分别是《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设计标准》TVOC日平均浓度限值的1.73、0.87及1.97倍。对装修后在不通风状态下室内TVOC日平均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拟合,室内TVOC的散发速率方程E(28).0 0015*exp(-t/.488292)(10).00015,单位为mg/(m 2×s);(3)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密闭方式下,不同的污染源强度其TVOC的累积量也不同;自然通风方式下,随着自然通风量的增加,室内TVOC的通风效率先增大而后减小,将房间密闭1h后进行通风15min内,室内TVOC平均浓度处于下降的趋势,但与风速的增加无定量关系;顶送风方式下,回风口距离污染源越近其通风效果越好;机械排风方式下,采用下排风排除TVOC的能力最大。
吴浩岚[2](2020)在《沈阳市改装室内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收集沈阳市2017年734处改装室内场所的5种主要气态污染物氡、甲醛、苯、氨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浓度数据,了解沈阳市室内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分析不同室外条件、楼层高度、装修材料、壁柜安装和家具使用对5种气态污染物水平的影响,为制定沈阳市室内气态污染物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对检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按照地理位置、距主干道距离、楼层高度、墙面材料、地面材料、顶棚材料、使用家具情况和安装壁柜情况进行分类汇总;2.采用SPSS25.0对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用Excel绘制图表。结果:1.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共收集了沈阳市2017年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的25个建筑,共734间室内场所的气态污染物浓度数据,其中住宅581间,办公场所153间。所有场所各污染物浓度检出率为100%、超标率为0%。2.不同功能类型室内场所的污染物浓度水平不同:办公场所氡和TVOC浓度水平高于住宅而甲醛浓度水平低于住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住宅室内污染物水平分析:距主干道距离、层高和使用大白可明显影响住宅氡浓度水平(β=-0.109;β=0.622;β=-0.182,p<0.05);使用顶棚材料、使用地面材料、使用大白和摆放家具对住宅甲醛浓度水平影响显着(β=-0.072;β=-0.088;β=0.361;β=0.496,p<0.05);使用大白、瓷砖和摆放家具是住宅苯浓度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β=0.189;β=0.191;β=0.595,p<0.05);距主干道距离1km内、层高和摆放家具可显着影响住宅氨浓度水平(β=0.168;β=-0.224;β=0.718,p<0.05);距主干道距离和摆放家具可明显影响住宅TVOC浓度水平(β=0.432;β=0.647,p<0.05)。4.对办公场所室内污染物水平分析:高层、使用大白、地板、地胶和理石对办公场所氡浓度水平影响显着(β=-0.820;β=-0.412;β=-0.472;β=-0.190;β=0.312,p<0.05);使用顶棚材料、地板、地砖、地胶、壁纸、安装壁柜和家具可明显影响办公场所甲醛浓度水平(β=-0.363;β=0.451;β=0.391;β=0.180;β=0.493;β=0.425;β=0.226,p<0.05);距主干道距离、使用铝塑板、安装壁柜、使用地板、壁纸、地毯和摆放家具可显着影响办公场所苯浓度水平(β=0.050;β=0.479;β=0.589;β=0.509;β=0.650;β=0.474;β=0.432,p<0.05);距主干道距离、层高、壁柜和家具可明显影响办公场所氨浓度水平(β=0.167;β=0.172;β=0.175;β=0.445,p<0.05);距主干道距离、摆放家具和地毯可明显影响办公场所TVOC浓度水平(β=0.132;β=0.358;β=0.714,p<0.05)。结论:1.2017年沈阳市改装室内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呈正常水平。2.两类室内场所相比,办公场所的氡和TVOC浓度水平较高、住宅的甲醛浓度水平较高。3.住宅氡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层高,甲醛、苯、氨和TVOC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家具;办公场所氡、氨和TVOC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层高、家具和地毯,甲醛和苯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使用壁纸。
郑玄[3](2019)在《长沙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醛酮类化合物是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大气光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也是生成自由基、臭氧和过氧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同时,它也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主要目的是为人们合理评估醛酮类化合物的环境和健康效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探索醛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控制策略。本文研究了长沙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以及公共交通车(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内和道路旁醛酮类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并评估了人体暴露风险。另外,总结分析了醛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参照US EPA-TO11标准方法,长沙市城区采样时间为2014年9月~2015年7月,公共交通车内和道路旁以及雨水采样时间为2017年7月和12月、2018年5月。本研究检测到的主要醛酮类化合物为甲醛、乙醛、丙酮、丙醛和甲基丙烯醛(MACR),它们的平均质量浓度在春季分别为6.57、3.29、3.66、0.67和0.54 μg/m3,夏季分别为14.09、8.28、9.02、1.28 和 0.6 μg/m3,秋季分别为 9.24、5.48、8.62、0.73 和 0.62 μg/m3,冬季分别为5.88、4.84、7.84、0.87和0.26 μg/m3。大部分醛酮类化合物在中午浓度较高,表明光化学反应在醛酮类化合物的日变化中有重要作用。夏季的甲醛/乙醛(C1/C2)平均比值为2.1,高于另外三个季节(1.33~2.03),夏季光照强烈表明光化学反应对于提高C1/C2值具有积极作用。乙醛/丙醛(C2/C3)的比值在冬季和春季分别为6.47和5.76,要低于夏季(8.76)和秋季(9.51)的平均值,表明人为因素是春季和冬季醛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长沙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浓度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本研究道路旁的甲醛、乙醛和丙酮的浓度均高于居民区,道路旁醛酮类化合物浓度主要受机动车尾气影响。对四种动力类型的公交车(燃油、燃气、油电混合和纯电动)进行研究对比,燃气、油电混合和纯电动公交车内醛酮类化合物浓度高于燃油公交车和车外大气,因为新能源公交车大部分为新车,车内醛酮浓度受装饰材料等影响较大。地铁内醛酮类化合物浓度受客流量影响很大,因为乘客身上的香水和化妆品含有丙酮。居民甲醛的HQ值、交通警察甲醛和乙醛的HQ值均大于1,表明长沙市甲醛对人体健康有显着风险,除此之外交通警察长期暴露在乙醛的高浓度环境中也会存在健康风险。终身致癌风险值均超过了 1E-06,表示长期处于此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会有较大影响。大气温度和醛酮类化合物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降雨后大气醛酮的浓度明显降低,说明湿沉降是大气醛酮污染物去除的重要途径。植物产生的异戊二烯对甲醛的贡献率为4.8%~39.1%。
路婵,胡旭,缪玉峰,姜伟,向宇光,邓启红[4](2018)在《生命早期环境污染暴露增加儿童过敏与感染风险》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城市儿童哮喘与过敏症患病率迅速增加,儿童肺炎等呼吸系统感染发病率较高.虽然环境污染暴露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与大量研究,但是对于"主要环境污染物、关键暴露窗口、是否导致疾病"等关键科学问题尚不清楚.本文总结了生命早期包括出生前(孕前一年、整个孕期、孕期三个围产期)和出生后(第一年、过去一年、整个出生后阶段)室内与室外不同环境污染物暴露对儿童过敏性与感染性疾病的影响,并总结了关键暴露窗口对不同疾病的重要性,分析了不同污染物与时间窗口暴露增加儿童过敏与感染的发病风险.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合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儿童疾病胎儿起源"假设,揭示了孕期与出生后早期阶段室内、外环境污染物长期暴露对儿童过敏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显着性影响,为有效预防与降低我国儿童过敏性疾病与呼吸道感染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干预策略.最后总结了生命早期室内与室外环境污染物暴露对儿童过敏与感染疾病的不同影响,展望有效预防与降低儿童相关疾病发病风险的问题与挑战.
胡锦华[5](2017)在《城市建筑室内环境对儿童健康风险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与现代化的不断快速推进,城市建筑室内环境对儿童过敏健康的负面影响愈发显着。学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各种有害环境因素的防御能力较差,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利影响。因此,深入了解儿童居住环境污染状况,探索影响儿童过敏健康的环境风险因素已迫在眉睫。本研究围绕城市建筑室内环境与儿童过敏性疾病,采用问卷调查与入户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应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建筑室内环境下儿童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因素与客观污染参数,为儿童营造一个舒适而又安全的室内环境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首先,本研究参考国外关于室内环境与儿童哮喘、过敏性病症的成熟研究问卷,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特性制定了调查问卷表。采用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位于不同气侯地带的哈尔滨、北京、大连、上海、武汉和长沙等六城市中的912岁学龄儿童(小学四、五年级)展开了居住环境与儿童过敏健康问题的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数据信息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筛选,最终共获得916份有效问卷,收集了我国六城市建筑室内环境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第一手基础资料。采用双变量的卡方检验,初步识别与儿童过敏性疾病有关联的环境因素;再采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深层分析影响儿童过敏健康指标的室内环境因素。问卷分析结果显示:(1)室内有发霉现象(比值比(OR):2.19,95%置信区间(95%CI):1.02-4.73,p<0.05)、室内有结露(水流)伴发霉现象(OR值:2.57,95%CI:1.06-6.24,p<0.05)、过去10年室内地板重新装潢(OR值:2.86,95%CI:1.22-6.75,p<0.05)、室内使用芳香剂(OR 值:2.50,95%CI:1.13-5.54,p<0.05)会显着增加儿童呼吸道过敏的患病风险。(2)过去10年室内地板重新装潢(OR值:2.36,95%CI:1.27-4.374,p<0.01)、儿童卧室制冷使用空调(OR值:2.13,95%CI:1.20-3.78,p<0.01)和开窗通风理由(室内有建材异味)(OR值:2.59,95%CI:1.37-4.89,p<0.01)会显着增加儿童花粉症的患病风险。(3)过去10年室内墙壁重新喷漆(OR值:2.38,95%CI:1.25-4.52,p<0.01)、儿童卧室制冷使用空调(OR值:2.03,95%CI:1.15-3.56,p<0.05)、开窗通风理由(室内有建材异味)(OR值:2.53,95%CI:1.33-4.80,p<0.01)会显着增加儿童某种过敏疾病的患病风险。然后,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各城市选取10名近两年内患“持续性咳嗽”、“持续性痰多”、“呼吸道过敏”、“花粉症”、“湿疹”、“现患某种过敏症状”等症状中至少一个症状的儿童(定义为病例组)和近两年内完全健康,未有病例组中所列出的任何疾病症状的儿童(定义为对照组),对其住宅室内热湿环境及其客观污染参数进行详细测定。测定内容包括: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PM2.5、甲醛、乙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浮游真菌和堆积真菌。测试采样时间为2013年夏(秋)季和冬(春)季。通过对长沙市秋、冬季住宅室内污染状况与相关污染参数限值标准比较,发现PM2.5、TVOCs、DBP、DEHP、枝孢属、青霉属和曲霉属是影响长沙地区儿童过敏健康的风险因素。不同城市因气侯、住宅特性等的不同,室内污染参数存在差异性。基于暴露测量、暴露参数和儿童日常时间安排调查结果,定量评估了室内甲醛、乙醛、PM2.5、TVOCs和SVOCs经儿童皮肤、呼吸道等途径的暴露总剂量。对各城市儿童住宅环境下的污染物总暴露量进行了横向比较。最后,基于污染损失率法,建立了儿童住宅室内环境下甲醛、TVOCs、苯、甲苯和浮游真菌的综合损失模型,对长沙市儿童住宅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本研究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估了城市建筑室内环境因素对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健康影响,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从而达到减少儿童在居住环境下的健康风险的目的。
戴永斌[6](2015)在《长沙市住宅室内环境对儿童过敏症状影响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各种装饰材料的大量使用。加之汽车、工业生产等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些都导致人类生存的环境产生了急剧变化。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哮喘及过敏性疾病是困扰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儿童发生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症状更是与环境紧密相关。为了为儿童呼吸过敏性疾病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的研究提供更多依据,本文针对长沙地区的儿童进行了住宅及教室室内环境因素与儿童过敏性症状的关联性研究。研究过程中,主要关注的儿童呼吸过敏性症状包括:持续咳嗽、持续痰多、呼吸道过敏、哮喘、湿疹等。本文采用了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横断面调查法展开研究,选取长沙市区两所小学的5年级学生开展调查,并根据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建立初始数据库。运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分析住宅室内环境因素与儿童呼吸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影响关系。利用卡方检验对室内不同环境因素下儿童患有过敏性疾病症状的频率进行了分析。卡方检验中,若计算的P≤0.05,则该因素对儿童过敏有影响,若OR值大于1,则为儿童患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危险因素,其值越大,影响越大。分析发现居住在交通主干道、住宅装修、室内吸烟、养宠物、出现发霉结露、超过一个月洗涤儿童被褥、儿童室内使用杀虫剂、不采用通风设备、不使用吸尘器等对儿童过敏性疾病都有显着影响,是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在第一阶段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者选取5户儿童健康家庭与5户儿童有过敏性症状的家庭进行了室内环境测量分析。研究者对被调查家庭住宅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浮游真菌、堆积真菌浓度,悬浮颗粒物(PM2.5)浓度,室内温湿度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发现室内CO2浓度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室内浮游真菌、悬浮颗粒物都是儿童患呼吸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室内温湿度波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儿童患呼吸过敏性疾病产生影响。
黄杜钗[7](2014)在《重庆地区住宅室内环境与学龄前儿童肺炎患病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肺炎是严重的下呼吸道疾病,是5岁以下儿童致死的首要原因,每年都有大量儿童因肺炎死亡。室内环境条件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存在重要影响。学龄前儿童在住宅室内所处的时间较长,住宅室内环境质量可能对儿童肺炎患病存在重要影响。为调查住宅室内环境与儿童肺炎患病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借鉴流行病学中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并结合入户调研测试的方式分析了我国重庆地区不同住宅室内环境条件下儿童肺炎的患病风险,探析了可能影响儿童肺炎患病的住宅室内环境因素,从而指导家长趋利避害,更好的维护儿童健康。横断面研究分析了4767名3-6岁的儿童样本。结果发现,儿童曾患过喘息、哮吼、鼻炎、湿疹、被确诊患过哮喘、被确诊患过鼻炎、一次感冒大于两周,儿童患肺炎的风险显着较高。母乳喂养大于6个月的儿童其肺炎患病风险显着较低。分析住宅室内环境因素与儿童肺炎患病的关系发现天然气烹饪、湿点、住宅靠近交通干线或高速公路、冬天在住宅内感觉冷、重新装修、父亲吸烟、强化木地板、怀孕期间购买新家具、乳胶漆墙面、多户公寓住宅等是会显着增加儿童肺炎患病风险的危险因素,每天清洁、经常晾晒被褥、采用石灰墙面、水泥墙面、水泥地板、电烹饪是能显着降低儿童肺炎患病风险的保护性因素,在这些环境因素中天然气烹饪、水泥墙面、室内有蚊子苍蝇、住宅靠近交通干线或高速公路以及多户公寓住宅对儿童肺炎患病有着更显着的影响。将住宅室内环境按照拥有住宅室内环境危险因素的个数划分等级进行分析后发现,住宅室内环境状况越差,儿童肺炎患病风险越高。入室调研分析了20户儿童住宅室内甲醛、TVOC、CO、O3、NO2等室内环境参数的水平及其与典型住宅室内环境因素的关系,结合文献调研分析和验证了横断面研究中室内环境因素与儿童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处于交通干线或者高速公路附近的住宅室内CO浓度显着高于处于住宅区的住宅;冬季较少通风的住宅中室内NO2、TVOC、甲醛和CO浓度显着高于经常通风的住宅;天然气烹饪期间住宅室内CO浓度存在显着提高,最高时可能超过标准限值。因此,建议家长在住宅选址时尽可能避开交通干线或者高速公路,尽可能降低儿童在烹饪过程中高浓度污染物的暴露,并经常采用通风的手段改善住宅室内环境质量。
刘雅棋,李振海[8](2013)在《城市住宅室内化学污染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住宅内化学污染已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当前住宅内化学物污染的现状,进行了两次调查。第一次在北京和长沙各选取10户住宅,进行了室内空气中15项主要化学污染物浓度的检测,并统计得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值、最小值、最大值及超标率。结果表明:目前住宅内出现最广泛、超标最严重的化学污染物为甲醛、苯及TVOC。第二次调查选在上海,主要针对第一次调查结果进行。选择了26户家庭进行问卷和实测调查,得出影响室内化学污染的各因素中,家具和建筑装修材料污染所占比重最大。并通过绘制各污染物与装修时间关系图,得出装修后至少应通风3个月入住。
马亚梦[9](2012)在《装修居室甲醛污染状况及功能植物的甲醛去除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室内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人们在经历了“煤烟型”和“光化学烟雾型”污染之后,正进入以“室内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代空气污染时期。甲醛是装修居室和建筑材料释放到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因其潜在的致敏、致癌、致畸已成为近年室内环境研究的热点。在对长沙市部分装修住宅室内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居室甲醛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筛选有一定甲醛净化能力的功能植物,利用吊兰探讨功能植物对居室甲醛的去除能力。居室装修后2年内的甲醛超标率53.3%,甲醛平均含量0.11±0.07mg/m3,甲醛浓度范围为0.01~0.45mg/m3,最大超标倍数达3.5倍;不同功能区装修居室的甲醛平均含量顺序为:小孩房>主卧(次卧、书房)>客厅;甲醛浓度随装修后时间延长呈总体下降态势,装修后7个月以上的住宅室内甲醛含量降低0.04mg/m3;装修后短期内室内甲醛含量超标率比装修后长期居室高约25%,主卧甲醛超标率高达82.35%;相同装修时间后的住宅,放置家具比未放入家具的居室甲醛平均含量提高0.04mg/m3;相同功能区,同一住宅,平均温度为28℃时甲醛平均浓度较平均温度在22℃时甲醛的平均浓度提高0.15mg/m3,温度升高对厨房的影响最大。五种供试植物对甲醛的吸收率分别为:常春藤(87.8%)>万年青(82.8%)>吊兰(81.4%)>虎尾兰(69.4%)>芦荟(65.8%);不同时间段的植物吸收效果不同的,这可能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有关。试验初期(3h~9h)甲醛得到强烈吸收,9h~18h时间段,植物吸收甲醛能力逐渐降低,而试验后期(18h~24h),植物可能处于饱和阶段,甲醛的吸收量微弱;植物单位叶面积对甲醛的吸收量和植株整体对甲醛的吸收量并不相同。针对相同室内观赏植株,叶面积越大,甲醛的吸收量越多。室内装饰材料的甲醛释放是一个由快变慢的过程,随着甲醛含量的不断升高,甲醛的释放逐渐趋于稳定,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放置植物的居室较未放置吊兰的居室甲醛含量降低0.15mg/m3,平均吸收率为4.7%,最大吸收率约10%;植物对居室甲醛的净化作用需要与其他甲醛去除方法进行联合处理,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薛生国,马亚梦,李丽劼,黄艳红,王钧[10](2011)在《城市装修住宅室内空气甲醛污染调查分析》文中提出通过对长沙市83户装修住宅的344个受检对象室内空气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装修后2年内的居室内甲醛检出率100%,甲醛超标率53.3%,甲醛平均含量0.11±0.07 mg/m3,甲醛浓度范围为0.01-0.45 mg/m3,甲醛污染指数分布区间0.1-4.5,最大超标倍数达3.5倍;不同功能区装修居室的甲醛平均含量高低顺序为:小孩房>主卧(次卧、书房)>客厅;装修居室室内甲醛浓度随装修后时间延长呈总体下降态势,装修后7个月以上的住宅室内甲醛平均含量降低0.04 mg/m3;装修后短期内室内甲醛含量超标率比装修后长期居室高约25%,主卧的甲醛超标率更是高达82.35%;经过相同装修时间后的住宅,放置家具比未放入家具的居室甲醛平均含量提高0.04 mg/m3。这表明,城市装修住宅室内空气污染严重,甲醛污染与住宅的功能分区、装修后放置时间有关,家具对室内空气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二、长沙市室内装修及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沙市室内装修及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某活动中心室内TVOC的数值模拟及排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简介 |
1.2.1 TVOC的健康危害 |
1.2.2 TVOC的主要来源 |
1.3 室内TVOC污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室内TVOC现场实测调查研究 |
1.3.2 CFD在室内空气环境中的应用 |
1.3.3 TVOC通风控制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建材VOCs传质理论与散发模型 |
2.1 经验模型 |
2.2 物理模型 |
2.2.1 干建材散发模型 |
2.2.2 湿建材散发模型 |
2.2.3 多层建材散发模型 |
2.2.4 小结 |
2.3 地板散发TVOC模型的建立 |
2.4 模型的求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室内TVOC的测试研究 |
3.1 建筑概况 |
3.2 测试内容 |
3.2.1 测试的仪器 |
3.2.2 测试方案 |
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1 TVOC检测数据分析 |
3.3.2 房间入口风速和温湿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luent模拟室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理论基础 |
4.1 流体控制方程 |
4.1.1 基本控制方程 |
4.1.2 紊流输运方程 |
4.2 边界条件 |
4.3 控制方程的数值求解 |
4.3.1 控制方程的离散 |
4.3.2 控制方程的求解 |
4.4 模型的建立过程 |
4.4.1 房间模型的建立 |
4.4.2 房间模型的网格划分 |
4.5 FLUENT参数设置 |
4.5.1 求解器和收敛条件的设置 |
4.5.2 TVOC释放量的设定 |
4.5.3 模拟结果的单位换算 |
4.5.4 FLUENT模拟的步骤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室内TVOC浓度分布的模拟研究 |
5.1 密闭方式下室内TVOC的浓度分布 |
5.1.1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
5.1.2 恒定源 |
5.1.3 衰减源 |
5.1.4 小结 |
5.2 自然通风方式下室内TVOC的浓度分布模拟 |
5.2.1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
5.2.2 通风量对TVOC浓度分布与排除的影响 |
5.2.3 通风时间对TVOC浓度分布与排除的影响 |
5.2.4 模型验证 |
5.2.5 小结 |
5.3 不同送回风方式下室内TVOC的浓度分布模拟 |
5.3.1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
5.3.2 小结 |
5.4 机械排风方式下室内TVOC的浓度分布模拟 |
5.4.1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
5.4.2 排风口位置 |
5.4.3 排风量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沈阳市改装室内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仪器和设备 |
2.3 检测方法 |
2.4 研究方法 |
2.4.1 收集数据 |
2.4.2 统计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室内场所基本概况 |
3.2 住宅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1 不同室外条件下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2 不同楼层高度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3 使用不同顶棚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4 不同壁柜安装情况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5 使用不同地面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6 使用不同墙面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7 不同家具摆放情况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3 住宅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住宅氡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3.2 住宅甲醛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3.3 住宅苯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3.4 住宅氨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3.5 住宅TVOC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4 办公场所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1 不同室外条件下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2 不同楼层高度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3 使用不同顶棚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4 不同壁柜安装情况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5 使用不同地面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6 使用不同墙面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7 不同家具摆放情况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5 办公场所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办公场所氡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5.2 办公场所甲醛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5.3 办公场所苯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5.4 办公场所氨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5.5 办公场所TVOC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6 不同功能室内场所气体污染物浓度的差异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实践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长沙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醛酮类化合物的源和汇 |
1.3 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变化特征 |
1.4 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4.1 城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
1.4.2 室内醛酮类化合物污染研究 |
1.4.3 风险评估 |
1.5 大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1.6 论文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采样和分析方法 |
2.1 试剂和仪器 |
2.2 采样柱的制作 |
2.2.1 2,4-二硝基苯肼的重结晶 |
2.2.2 涂敷采样柱 |
2.3 采样方法 |
2.4 色谱工作条件优化 |
2.5 分析方法的评价 |
第三章 长沙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浓度变化特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采样地点 |
3.2.2 采样和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季节浓度变化 |
3.3.2 甲醛/乙醛(C1/C2)和乙醛/丙醛(C2/C3)比值 |
3.3.3 主要醛酮类化合物的相关性分析 |
3.3.4 光化学反应和臭氧形成潜力 |
3.3.5 与其他城市醛酮类化合物浓度水平对比 |
3.4 小结 |
第四章 道路旁及公共交通车内醛酮类污染水平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采样设计 |
4.2.2 醛酮类化合物的分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公共交通车内醛酮类化合物浓度水平 |
4.3.2 道路旁醛酮类化合物浓度水平 |
4.4 个人暴露和风险评价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醛酮类化合物浓度频度分析 |
5.3.2 大气温度对醛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影响 |
5.3.3 湿沉降对醛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影响 |
5.3.4 异戊二烯对大气中甲醛的贡献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4)生命早期环境污染暴露增加儿童过敏与感染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空气污染对儿童健康影响的关键问题 |
1.1 什么污染物危害最大? |
1.2 污染物对谁的危害最大? |
1.3 什么时期暴露危害最大? |
1.4 最可能导致什么疾病? |
2 室外空气污染早期暴露对儿童过敏与感染的影响 |
2.1 汽车尾气暴露增加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
2.2 工业污染暴露增加儿童过敏与呼吸系统感染风险 |
3 室内污染暴露对儿童过敏与感染的影响 |
3.1 室内霉菌/潮湿暴露增加儿童过敏与感染风险 |
3.2 室内新家具/装修暴露增加儿童过敏与感染风险 |
4 总结与展望 |
(5)城市建筑室内环境对儿童健康风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室内环境因素 |
1.2.1 化学性污染物 |
1.2.2 生物性污染物 |
1.2.3 建筑潮湿 |
1.2.4 其他因素 |
1.3 室内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际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总结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住宅环境与儿童健康调查 |
2.1 调查方法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目的 |
2.2.2 调查对象 |
2.2.3 调查内容 |
2.2.4 调查实施 |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3.1 假设检验 |
2.3.2 卡方检验 |
2.3.3 Logistic回归分析 |
2.3.4 曼-惠特尼U检验 |
2.3.5 相关性分析 |
2.4 调查概况 |
2.4.1 儿童个人属性 |
2.4.2 儿童健康指标 |
2.4.3 建筑基本信息 |
2.5 城市住宅环境危险因素初分析 |
2.5.1 住宅周边设施 |
2.5.2 住宅属性 |
2.5.3 住宅室内装修 |
2.5.4 住宅室内暖通空调设备 |
2.5.5 住宅室内潮湿 |
2.5.6 生活方式 |
2.5.7 饲养宠物 |
2.5.8 住宅室内设备和物品 |
2.6 城市住宅环境危险因素识别 |
2.6.1 儿童呼吸道过敏的危险因素分析 |
2.6.2 儿童花粉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
2.6.3 现患某种过敏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
2.6.4 危险因素汇总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沙市建筑室内环境测定与分析 |
3.1 入户实测概述 |
3.2 实测分析方法 |
3.2.1 实验仪器 |
3.2.2 采集方法 |
3.2.3 评价指标 |
3.3 长沙市住宅测定结果统计分析 |
3.3.1 实测对象概况 |
3.3.2 温度、相对湿度测定结果 |
3.3.3 CO_2测定结果与分析 |
3.3.4 PM_(2.5)测定结果与分析 |
3.3.5 化学污染物测定结果与分析 |
3.3.6 生物污染物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3.4 长沙市学生教室测定结果统计分析 |
3.4.1 温度、相对湿度测定结果 |
3.4.2 CO_2浓度测定结果分析 |
3.4.3 PM_(2.5)测定结果 |
3.4.4 其它污染物测定结果 |
3.5 被调查住宅与教室室内实测结果比较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海、武汉等城市住宅室内环境污染调查 |
4.1 概述 |
4.2 各城市室内环境测定结果 |
4.3 环境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儿童住宅环境健康风险的暴露评价 |
5.1 环境健康风险 |
5.2 暴露评价及暴露参数 |
5.2.1 呼吸速率 |
5.2.2 饮水摄入率 |
5.2.3 土壤/尘暴露参数 |
5.2.4 饮食摄入率 |
5.2.5 皮肤暴露参数 |
5.3 污染物质的暴露剂量 |
5.4 评价结果与讨论 |
5.4.1 长沙地区住宅室内PM_(2.5)、甲醛、乙醛和TVOCs暴露量 |
5.4.2 长沙地区住宅室内灰尘中的DEHP和DBP暴露量 |
5.4.3 长沙地区住宅室内环境污染物总暴露剂量 |
5.4.4 各城市冬季采样期间住宅环境下污染物暴露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住宅室内环境质量评价 |
6.1 室内环境质量损失模型 |
6.1.1 单项污染损失率 |
6.1.2 综合污染损失率 |
6.2 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标准 |
6.2.1 确定评价因子的浓度值 |
6.2.2 参数m_i、a_i和C_i的计算 |
6.3 评价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其它科研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 |
(6)长沙市住宅室内环境对儿童过敏症状影响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
1.2.1 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概念 |
1.2.2 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概况 |
1.2.3 儿童呼吸道过敏疾病的影响因素 |
1.3 室内空气环境与流行病学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3 研究现状简析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课题研究方案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横断面调查问卷设计 |
2.2.1 调查目的 |
2.2.2 调查问卷结构设计 |
2.2.3 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
2.3 调查的具体实施 |
2.3.1 被调查者的抽样方法 |
2.3.2 调查样本大小 |
2.3.3 执行问卷调查 |
2.4 建立数据库 |
2.5 调查住宅室内环境 |
2.6 小结 |
第3章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1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1.1 家庭住宅环境相关问题统计分析 |
3.1.2 设备及生活方式相关问题统计分析 |
3.1.3 家庭儿童健康情况调查统计 |
3.1.4 儿童家庭成员健康情况的调查统计 |
3.2 调查结果统计推断及卡方检验 |
3.2.1 卡方检验原理 |
3.2.2 卡方检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住宅室内实测分析 |
4.1 室内实测简述 |
4.2 室内CO_2测定 |
4.2.1 概述 |
4.2.2 CO_2采样仪器及方法 |
4.2.3 实测CO_2数据 |
4.2.4 小结及建议 |
4.3 室内微生物检测及分析 |
4.3.1 浮游真菌采集仪器及方法 |
4.3.2 采集结果 |
4.3.3 室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
4.4 颗粒物(PM2.5)的测定与分析 |
4.4.1 PM2.5 采集测试设备及方案 |
4.4.2 住宅PM2.5 质量浓度测试结果 |
4.4.3 案例组与对照组PM2.5 值比较 |
4.4.4 室内外PM2.5 浓度的相关性 |
4.4.5 小结 |
4.5 温湿度测定与分析 |
4.5.1 室内温湿度测定方法 |
4.5.2 温度测定数据及分析 |
4.5.3 湿度测定数据及分析 |
4.5.4 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横断面调查问卷) |
(7)重庆地区住宅室内环境与学龄前儿童肺炎患病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儿童肺炎 |
1.2.1 儿童肺炎患病现状 |
1.2.2 儿童肺炎相关因素 |
1.3 住宅室内环境 |
1.3.1 住宅室内环境特点 |
1.3.2 住宅室内污染源 |
1.3.3 住宅室内环境与健康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横断面研究 |
2.2.1 横断面调查 |
2.2.2 横断面调查问卷 |
2.3 住宅室内环境入户调查 |
2.3.1 住宅室内环境现场测试 |
2.3.2 住宅室内环境现场调查 |
2.4 数据处理方法 3 住宅室内环境与儿童肺炎 |
3.1 横断面调查结果 |
3.1.1 儿童基本情况 |
3.1.2 室内环境 |
3.2 重庆地区住宅室内环境因素与儿童肺炎 |
3.2.1 性别、年龄、母乳喂养、家庭照料、儿童营养 |
3.2.2 环境因素 |
3.3 重庆地区住宅室内环境水平与儿童肺炎 |
3.4 重庆地区住宅室内环境主要影响因素 4 重庆地区儿童住宅室内环境分析 |
4.1 入户调查结果 |
4.2 重庆地区儿童住宅室内污染物水平 |
4.3 重庆地区儿童住宅室内环境因素与污染物水平 |
4.3.1 住宅位置与室内污染物水平 |
4.3.2 住宅通风与室内污染物水平 |
4.3.3 住宅装饰与室内污染物水平 |
4.3.4 烹饪与室内污染物水平 5 基于儿童健康的室内环境控制手段分析 |
5.1 横断面研究有效性分析 |
5.2 室内环境因素对儿童肺炎影响的分析 |
5.3 室内环境控制手段分析 6 结论 7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8)城市住宅室内化学污染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调查概要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2 实测 |
2.1 第一次调查 |
2.2 第二次调查 |
2.2.1 问卷调查 |
2.2.2 实测结果 |
2.3 结果分析 |
2.3.1 各影响因素的相对关系 |
2.3.2 与装修时间的关系 |
3 结论 |
(9)装修居室甲醛污染状况及功能植物的甲醛去除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室内空气污染 |
1.1.1 居室环境 |
1.1.2 室内空气污染 |
1.1.3 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 |
1.1.4 室内空气污染特点 |
1.2 室内甲醛含量标准 |
1.2.1 甲醛的特性 |
1.2.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1.3 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方法 |
1.3.1 污染源控制 |
1.3.2 物理化学吸附 |
1.3.3 光催化净化 |
1.3.4 臭氧氧化 |
1.3.5 低温等离子体方法 |
1.3.6 生物酶净化 |
1.4 功能植物净化甲醛的研究 |
1.4.1 植物对甲醛吸收的机理 |
1.4.2 功能植物净化甲醛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意义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装修居室甲醛污染状况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试验仪器 |
2.2.3 研究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功能居室的甲醛含量 |
2.3.2 不同装修时间室内甲醛污染状况 |
2.3.3 家具对室内甲醛含量的影响 |
2.3.4 温度对居室甲醛含量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功能植物的甲醛吸收能力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装置 |
3.2.2 供试植物 |
3.2.3 甲醛释放源 |
3.2.4 试验仪器 |
3.2.5 试验条件的确定 |
3.2.6 试验方法 |
3.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甲醛完全挥发时间 |
3.3.2 植物对甲醛吸收能力 |
3.4 结论 |
第四章 功能植物对居室环境的甲醛去除潜力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对象 |
4.2.2 试验仪器 |
4.2.3 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室内未放置吊兰时48h内甲醛变化动态 |
4.3.2 室内放置吊兰时48 h内甲醛变化动态 |
4.3.3 室内环境48 h内甲醛变化动态 |
4.3.4 吊兰对室内空气甲醛含量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室内甲醛污染的防治探讨 |
5.1 室内甲醛污染的治理方法 |
5.2 科学的室内装修 |
5.2.1 筛选正确装修材料 |
5.2.2 材料用量的合理化 |
5.2.3 适宜的室内装修方案 |
5.2.4 选择适当的入住时间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特色 |
6.3 研究建议 |
6.4 室内甲醛污染防治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的主要成果和奖励 |
(10)城市装修住宅室内空气甲醛污染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装修装宅基本状况 |
1.2 布点和采样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功能类型居室的室内空气质量 |
2.2 不同装修时间的住宅室内空气质量 |
2.3 家具对住宅室内甲醛浓度的影响 |
3 结 论 |
四、长沙市室内装修及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某活动中心室内TVOC的数值模拟及排除分析[D]. 贺雅佳. 广州大学, 2020(02)
- [2]沈阳市改装室内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吴浩岚.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3]长沙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研究[D]. 郑玄.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4]生命早期环境污染暴露增加儿童过敏与感染风险[J]. 路婵,胡旭,缪玉峰,姜伟,向宇光,邓启红. 科学通报, 2018(10)
- [5]城市建筑室内环境对儿童健康风险的影响研究[D]. 胡锦华. 湖南大学, 2017(07)
- [6]长沙市住宅室内环境对儿童过敏症状影响的调查与分析[D]. 戴永斌. 湖南大学, 2015(03)
- [7]重庆地区住宅室内环境与学龄前儿童肺炎患病关系的研究[D]. 黄杜钗. 重庆大学, 2014(01)
- [8]城市住宅室内化学污染情况调查与分析[J]. 刘雅棋,李振海. 建筑节能, 2013(01)
- [9]装修居室甲醛污染状况及功能植物的甲醛去除能力研究[D]. 马亚梦. 中南大学, 2012(02)
- [10]城市装修住宅室内空气甲醛污染调查分析[J]. 薛生国,马亚梦,李丽劼,黄艳红,王钧.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