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流通业任重道远——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局长黄海谈2001年流通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史长俊[1](2012)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经验表明,经济和城市的先行发展往往从沿海地区开始。由于对外开放的关系,沿海地区作为交通的枢纽,首先因贸易而繁荣,并容易形成加工贸易制造业基地。沿海经济带与内地腹地的互动关系则是近年来人们关注比较多的一个话题。之所以受到关注,往往是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希望进一步畅通交通渠道,更加充分地利用沿海地区的港口贸易优势。因为无论是决策者还是研究人员都有以下共识:沿海地区的贸易优势只是其自身得以优先发展的条件。沿海地区的发展必须依托广阔的腹地支撑。腹地是否广阔决定了沿海地区能否能打造出并维持住更强有力的交通枢纽优势。另一方面,是希望在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成本日益上升,并且对产业的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向内地转移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以升级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链。本文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互动战略,却不是沿着上述逻辑展开的。我们的逻辑认为:如果不能在沿海经济带的背景下研究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或者不能在沈阳经济区的背景下研究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我们就不能够破解一些沿海经济模式的弊端,也不利于更好地探索新型工业化的路径。之所以提出这条新的逻辑,是因为旧有的逻辑始终没有强调出腹地的真正意义。腹地的真正意义在于:它不仅与沿海共生,而且决定着沿海与腹地的分工的形成、细化与提升。所以,本文并不是简单地研究沿海与腹地的互动关系。已有的关于互动机制的研究尽管内容已经比较丰富,但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与国内发展战略背景下,存在一个主要不足:即没有或主要不是从产业分工、产业打造、产业链提升的角度来研究互动问题,无法体现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等都需要转型的国内与国际背景。对现有沿海地区发展模式的经验和教训的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一个代表国家工业化方向的先进腹地的存在,沿海地区就不能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优势,成长为以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等为主导的经济发达地区。正面的例子如纽约、伦敦等;反面的例子如珠三角等。换言之,具有先进制造业的腹地是基石,沿海地区能够实现产业转型只是顺带的结果。从珠三角或长三角来看,很大一部分制造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高端环节往往由国外企业来承担,这显然既不利于本土先进制造业的形成,也不利于本土先进服务业和研发等技术环节的提升。在此背景与逻辑下,辽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非常明显:一是沈阳经济区具有较为雄厚和先进的制造业基础,且其制造业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沈阳经济区的一体化进程,更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完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二是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利用相对较晚,还没有染上已有沿海开发的众多弊端。如果辽宁能够沿着分工、集聚、协作的路径走下去,必将能够探索出一条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打造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完美产业分工的可持续、战略性发展道路,为其他地区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提供经验。如果说上面两个方面是辽宁的潜在优势,那么辽宁的一个重要现实优势是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同属一省,并同时成为国家战略。这一优势最直接的体现是有利于协调区域内和一区一带之间的协作及政策扶持等问题。挑战在于:首先,国内沿海地区的开发尽管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从产业转型与产业链条升级的高度来看,也许更多地体现为出口依赖型发展模式的教训。这意味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既不能走老路,又要开创自己的新路。其次,沈阳经济区在如何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问题上,几乎没有先例可循。因为全国都在研究和探讨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的提升问题。辽宁根据其自身条件,有必要也有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径。即通过拉长产业链条,充分利用当地原材料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形成并扩大都市圈。而要拉长产业链条、促进社会分工、形成并扩大都市圈,又离不开强大的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支撑。所以,辽宁可以依托“沈阳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以此打造“沿海经济带”的优势服务业,形成一区一带协同发展的正反馈格局。这种路径也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实践中,对于我国这样目前农业人口仍很众多的国家而言,通过沿海开发带动的城市化,有利于实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长三角”地区通过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实现的“农村包围城市”式的城市化模式。典型的,如义乌由一个县城成长为中等城市。另一类是“珠三角”地区通过引进外资实现的“城市资本下乡”式的城市化模式。典型的,如东莞的大发展。但是,在上述两种模式中,第一种模式基本上是内生演进而非外部推动的,第二种模式则面临产业低端化和易受国际不利环境冲击等问题。辽宁一区一带合作带动的周边地区城镇化合作的路径不属于上述两者,更具有基于新型工业化的内生性,也更具有优势。事实上,国家的战略安排也赋予了辽宁这样的探索任务。辽宁“沿海经济带”自规划“五点一线”开始,成功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无疑为辽宁乃至东北与内蒙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与此同时,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市组成的沈阳新型工业化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简称“沈阳经济区”)也上升为国家战略。至此,辽宁省从地图上看分成两大块:一块是凹形的沿海经济带,另一块是与之相连接的沈阳经济区。一个省份同时有两个地区被列入国家战略,既凸显了辽宁在东北、内蒙乃至东北亚的重要地位,也是国家在地区开发战略上的一个创新探索。由此可见,辽宁的条件的确是得天独厚。除了政策优势外,它既有广阔的沿海经济带,又有雄厚的装备制造工业基础,加上原材料较为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辽宁完全有条件在两大国家战略的支撑下加速发展,闯出一条沿海开放与腹地互动协调发展的成功之路。这一路径简言之就是,新型工业、都市圈与沿海现代服务业、加工贸易业的互动协调、共生共赢之路。以上从理论分析与经验比较的视角分析了辽宁的模式定位问题。但已有理论并没有将工业化(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一体化与沿海开发战略的互动作为一个独立主题来充分论述;目前也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完全照搬应用于辽宁模式。所以,本论文在探索设计该模式时,首先需要回答的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中部城市群”若想协同发展,其“动力机制”是什么?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教训,结合辽宁实际,本论文归纳了四个“动力机制”。一是产业分工、生产分工、贸易一体化;二是新型制造业与先进服务业的互动与协调;三是制造业本身的分工与协调;四是制造业与城市化(都市圈)的互动。这四者是密切相关的统一整体。其中,分工与贸易一体化体现了沿海地区与沈阳经济区两大区域的协调问题;新型制造业与先进服务业则是两大区域协调的立足点;制造业本身的分工既在沈阳经济区内部进行,也涉及沿海经济带的相关产业;制造业与城市化的互动则是辽宁模式的关键,目的是探索通过沿海贸易带动制造业发展,通过新型制造业拉长产业链条,通过产业链条拉长来促进中小城市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共同繁荣路径。根据模式与动力机制,本文研究了产业、平台、体制、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安排。本论文共有七章。第一章是绪论。这部分主要分析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确立文章的结构,介绍研究的方法,进行文献综述。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介绍区域一体化、协调、合作、协同等概念,并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与主要进展。这部分一是介绍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现实基础,包括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经济相通等方面;同时分析了主要协同进展。第四章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核心内容。包括转变区域发展方式和合作模式、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第五章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本章提出一个分析框架,研究协同发展的具体动力机制与实现机制。主要思路是:城市化是分工、集聚与报酬递增的过程;城市区域化是分工、集聚与报酬递增的相互作用,带来循环累积、市场规模扩张的过程;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分工、集聚与保障递增在相互作用基础上导致分工升级的过程。第六章分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发展模式,对其区域合作经验研究了借鉴意义。第七章是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之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了实现辽宁模式需要的政策层面的配套问题。
谢翀[2](2012)在《产业安全视角下中国农业外资并购法律审查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深远的影响了农业利用外资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引入与利用。本文基于产业安全的视角,集中于在农业产业领域进行综合性研究。针对外资并购对我国农业企业造成的实际影响,分析了立法推进过程中的现实基础与法律缺失,集中研究了构建法律审查体系的内容框架。研究进行了如下设计:第一部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研究。这一部分首先界定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农业产业安全等基础概念,指出农业产业安全在国家整体经济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不断延伸的丰富内涵。以我国为例,讨论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安全整体现状,重点分析了在以并购模式为主的投资自由化趋势下,我国农业产业利用外资获得的积极意义,以及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第二部分:外资并购境内农业企业的现实环境与法理基础研究。这一部分突出了并购模式与传统投资模式的差异,及其容易引发的垄断风险与产业安全威胁。通过外资并购在典型农业领域的样本性案例,提出当前国内农业产业应对外资并购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得出当前农业产业领域的法律监管与保障体系构建,已经具备了适时的基础,现实必要性与紧迫性。基于我国在监管外资与维护农业安全立法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借鉴典型发达国家的综合保障体系,提出未来我国构建农业产业安全法所应具有的基本认识,确立的基本立法原则与针对农业领域的特殊价值追求。第三部分:本文的主体与核心内容。是并购农业企业的反垄断审查与产业安全审查,二类制度的并行完善与协调研究。这一部分作为产业保障性立法的基础与核心,提出了并行审查的概念。依次介绍我国现行的反垄断审查与产业安全审查的实施效用、意义、缺失,辨析两种制度的联系与功能差异,提出每种审查制度本身的内容中需要改进的法律标准,并特别将这些标准运用到农业产业,确立一些仅适用于农业产业领域的风险评估、并购审查、法律保障的标准和原则。在此基础上,论证两种审查制度应该协调在实践中的不同领域,相互配合,实现法律功能上的互补,和法律主旨上的共融,以期能够达到较为完善的保障我国基础产业安全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外资准入的引导方向与实际标准也应适时变动与改进,以配套支持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理念。最后,从长远的观点提出构建统一国家产业安全法,并划分基本产业领域的立法建议。第四部分: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业的综合法律环境完善。这一部分属于配套性、支持性的立法研究。外资法的转变与完善,应该与产业法、竞争法并行推进。在整体法律环境中统一外资基本法,外资并购法,对于农业领域引资的安全度和合理度将有极大的帮助。同时,综合的投资环境优化也要求补充与提升农业领域吸引外资的环境保护要求、知识产权保障标准。加大支持农业技术投资、农村金融保障的力度,培育可以与跨国农业资本抗衡的主导型农业企业。基于维护农业产业领域的整体经济安全,本研究以在农业领域构建保障性法律体系为目的,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保障性法律体系建立的前提是:将竞争政策领域的反垄断审查与产业政策领域的产业安全审查并行完善,解决彼此的冲突或重复之处,明确各自的价值取向、审查标准与侧重范围,协调两类审查体制在实践中的法律监管作用。建立的核心是:反垄断审查以防范恶意并购,规制垄断行为,消除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垄断态势为重点,产业安全审查以维护国家重要产业的基本安全与自主权为核心,将东道国引资策略与促进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结合。支持的法律环境是:该体系应容纳配套性和辅助性、支持性的各类法律措施与政策规定。重点是外商投资整体法律环境的优化,包括推进现行外商投资法、外资并购法的统一,关注农业技术引进所引发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健全等。建立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独立统一的《(外资并购)国家经济安全法》,并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基础划分。
张艳[3](2011)在《天津市水产集团渔业发展战略及执行研究》文中提出渔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整农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渔业既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丰富的优质水产品,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还能促进渔民增收。天津市水产集团作为国家和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事远洋渔业、加工渔业,开展对天津市水产集团渔业发展战略及执行研究,对配合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海洋渔业经济、改善渔业开发环境、加强行业自身管理、配合调整农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都有其重要的意义。企业发展战略要从总体上决定企业整体沿着社会价值观方向在各个领域采取积极适应性行为而进步的全面、长远的指导原则与谋划,其核心是企业整体的进步和企业的全面发展。企业发展战略离不开执行战略,执行战略是企业战略得以执行的保障。本文采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在广泛调查和研究国内外和天津市水产及渔业发展情况和水产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的工作基础上,理论与实际结合,应用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深入研究天津市水产集团渔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探讨目前水产集团渔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采用PEST分析方法和SWOT分析方法,提出公司发展战略及执行战略。
苏文[4](2012)在《全球化油气竞争与中国的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它使得许多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竞争的局面。随着当代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生产和消费水准的空前提高,单纯依赖国内发展,不仅越来越受到国内资源和市场限制,也无法满足消费者更加多样化的需求。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两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参与国际分工,通过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实现战略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国内产品成本最小化目标。同时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伴随着各国国家利益之间、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在全球化进程中,一个国家的实力已经不完全取决于本国的生产力总量,而决定于该国可绝对的控制并能稳定的获取全球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的总量;一个国家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再单纯地决定于它当前拥有财富的总量,而决定于能否保证这些财富不断得以增长并使国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占有量;一个国家在竞争中的失败,不再表现为国家现有财富的丧失,而是为生产这些财富的全球资源供应链被切断。对于战争与和平的估计,始终是制定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发展战略本质就是资源战略,在油气时代就表现为油气战略。油气战略关系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随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油气战略不再是独立的圈闭体系,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互动体系。全球化意味着油气生产和贸易向全球市场开放,石油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则导致对油气资源主导权的争夺更加激烈血腥。石油战略已不仅仅是局部的经济问题,而是关乎全局发展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全局性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的能源形势与国际石油市场密不可分,深入分析全球油气竞争格局与走势,是确定国家油气战略的重要前提。分析中美石油产业成长历史并做相似性对比借鉴,有益客观的选择和设计中国的油气战略。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勘探开发投资和活动重新活跃,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储量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后危机时期的全球油气市场恢复性繁荣,消费需求迅速反弹,资源供应总体上升,交易价格高位运行。应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RMA)建立全球石油储量成长模型和运用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方法(ARIMA)建立全球石油产量增长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和指数平滑法建立中国各大区产量模型和中国石油消费量预测模型,定量出常态条件下全球和中国资源量增长前景和消费形态。本文提出“国内2亿、海外3亿”的供应结构目标,同时指出:南海深水是海洋时期新增油气战略重点区域;青藏高原和东海水域是下一个油气战略接续区。美国仍是全球石油体系的主导力量,其“霸权和平”下的石油战略仍是影响主要资源国和消费国油气供求态势的决定性变量,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油气的战略选择。鉴于美国在中东的整体实力的衰退和对非洲的资源企图的增强,建议在坚持油气来源多元化的同时,强化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在积极参与非洲油气合作和资源竞争的同时,认真发展与中亚里海,特别是俄罗斯广泛的、多模式的经济贸易和油气合作;适时拓展南美油气市场和北美非传统资源市场。建议迅速加强国家海军的远洋战力,提高相关武装(包括黑鹰特警)部队的现代化机动能力,提高中国军力的影响力和对油气战略通道的保障能力,确保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海洋时期中国油气的总体战略是:“稳定陆上突破深水发展海外”;国际化战略是:“加强中东争夺非洲发展中亚开拓其它”。
邓向辉[5](2010)在《非洲能源国际竞争与中非能源合作》文中研究说明能源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随着全球对能源渴求的不断加剧,能源不但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与竞争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大国之间政治博弈的着力点,是引发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世界各能源中心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大国争夺的焦点,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多种手段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然的战略选择。而油气资源储量和产量丰富的非洲对能源消费国来说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近年来世界各大国纷纷抢滩非洲,围绕非洲油气资源的争夺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这场争夺战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占据了优势地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在奋起直追。非洲是世界八大产油区之一,然而大自然在赐予他们财富的同时并没有赐予他们和平与安宁。由于能源的巨大吸引力,该地区成为各利益集团和跨国公司竞相争夺和角逐的热点。因此,在研究该地区能源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其丰富的能源储备,还要看到其背后各股国际政治势力的较量,看到能源与地缘政治格局的互动。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战略力量,但是他们的能源状况和能源利益各不相同。这些国家从本国实际和国家利益出发,纷纷制定了不同的非洲能源战略,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种手段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众多非洲产油国由此被推向了世界政治经济舞台,围绕该地区油气资源的争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由此将直接影响到国际能源格局的调整和能源生产国及消费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国际关系,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关注的重大课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国家,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有效解决能源问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主动参与到国际能源的竞争与合作中去。中非传统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在政治关系稳定、经贸关系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加强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势在必行。在实施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中国已经将非洲作为一个重要来源区纳入战略考虑甚至将之视为中国石油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柱。非洲油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这对中非双方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一方面可以帮助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同时也可以缓解中国国内的能源短缺问题。随着中非交往的日益密切,合作内容也由过去单一的石油贸易扩展到石油勘探和开发领域,中非能源合作呈现良好势头。与此同时,中非能源合作也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中国在与非洲国家开展能源合作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比较优势,积极致力于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以实现与非洲国家平等互利互惠的“双赢”目标。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中非之间必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开展合作,中非之间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会走的更稳、更远。本文从梳理国际能源格局的演变入手,在分析非洲能源状况及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当今世界主要大国的非洲能源战略,主要研究了当今世界上比较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大国和大国联盟,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的非洲能源战略。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消费国,为了确保本国能源安全,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将非洲作为其重要的能源来源地之一。本文在研究中国当前的能源安全形势和能源战略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非能源合作的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与中非传统友好关系对中非能源合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加强新世纪的中非能源合作。虽然非洲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不能代替中东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不能从根本上打破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格局,但是随着非洲石油储量的不断增长,将影响到国际石油航线的走向。这不仅对21世纪非洲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而且也会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世界石油市场的分布格局。
盛大见[6](2004)在《西充县商贸经济的发展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贸经济在西充县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未来西充县壮大第三产业的核心和突破口,是目前巩固和提高县级财政收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对工业、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至关重要,但西充由于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商贸发展速度较慢,在四川省南充市五县三区一市2002年度的综合指标考核评比中居倒数第一,在2003年年度综合考核评比后,才从2002年第九位上升到第五位。2004年是西充县经济加快发展之年,县委、县政府根据情况对商贸经济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商贸经济如何实现实质性、突破性的快速发展,决定了西充商贸甚至是西充经济发展的前途和命运,系关西充县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笔者2003年在西充县人民政府开始分管全县的商贸经济工作。因此,对商贸经济不断深入调研,研究对策,振兴商贸,壮大三产,意义重大,并由此形成调查研究报告。该报告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是对基本县情、县域经济情况,商贸经济的现状,影响商贸和三产业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作了必要的概括和准确详实的介绍分析。其次在了解情况,剖析成因后,明确了商业及三产业发展的目标,并对应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形成了可行的调研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一是对西充县商贸经济进行现状剖析。剖析中应用经济理论知识概括了影响县域经济,特别是商贸经济的相关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表现状况和变化状况,分析它们对商贸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和影响程度。二是根据经济理论和经济现状的研究分析,发现西充县商贸经济发展的运行规律及其条件,找出西充县商贸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明确其具有的潜在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商贸经济“十五”计划、“十一五”计划期间的发展目标,进而提出改变商贸现状、解决存在的矛盾和困难、利用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实现未来商贸发展目标所应<WP=4>采取的对策,这些对策主要包括:①加强市场体系建设;②加大整治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力度;③加快招商引资和企业改制步伐;④实施城市人口扩张计划,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有效促进消费增长;⑤发展具有竞争力和相对优势的特色商贸,培育商贸支柱;⑥加快实现商贸管理改革和商贸体系创新;⑦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繁荣商贸,形成良好、高效的监管服务体系;⑧改善和优化商业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工商个体经济;⑨加快相关经济的发展,实现“三产互动,城乡共融”。调查报告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贡献在于通过研究提出了独特观点和有针对性的实施意见方案。主要观点包括:①大力发展商贸经济在贯彻实施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产互动,城乡共融”战略思想中具有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实施“三个转变”的核心是加速资本流动,加快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经济全面发展。②发展外向型县域商贸经济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③商贸经济是壮大第三产业的核心和突破口。④发展商贸经济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市场体系建设、监管和服务。⑤商贸经济发展的环境取决于县域内外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⑥突破政策瓶颈,以产业作支撑、政府政策推动,大力实施城市人口扩增计划对县域商贸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⑦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经济竞争意识,加大资本积聚,加速资本周转,对繁荣县域商贸经济和观念创新意义重大。⑧充分认识和利用外力和内力相结合的“太极拳” 经济模式,有利于县内企业参与其它企业和地区间的市场竞争,体现“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经济”规律和发挥资源整合优势。⑨培育、发展和壮大特色商贸经济和特色商贸支柱对商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⑩解放生产力最主要的就是解放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⑾按劳分配原则是按市场要素分配原则的一部分。调查报告的主要贡献在于力求实际,针对性强,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并从实践中提升理论,创新思维,观点新颖,可操作性强,为西充商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王俊[7](2004)在《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长期得不到各国政府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后,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开始逐渐重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受过去计划经济大工业化模式的影响,中国政府长期重视大企业的发展,忽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中国政府才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难。受政府的影响和实践的制约,学术界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还很不系统、深入、成熟,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国外文献偏重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其理论分析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国内大部分文献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探究和宏观对策建议的较多,理论分析不够。 本论文首先对现有的企业融资理论进行了梳理。马克思的企业融资理论主要是从市场经济发展中信用制度的演变来研究企业的融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适性。西方的资本结构理论则是通过融资方式的选择对资本结构与企业市值的影响,比较微观地分析了企业的具体融资行为。但是西方的资本结构理论是建立在对大企业研究的基础上,并不完全适用中小企业的融资研究框架。从理论上说,新资本结构理论中Myers的新优序融资理论的分析框架较适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分析,但它属于对企业融资问题的静态考察,而中小企业是具有潜在的高成长性群体,在每个成长阶段都有不同的融资需求和偏好,即具有成长周期的动态性特点。 乡镇企业决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在中国,福建省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福建乡镇企业的融资状况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具有代表性。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本论文重点以福建乡镇企业为例,来考察中小企业的具体融资实际情况。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知道:福建乡镇企业产权变迁是有深刻的融资动因的,在其产权逐步清晰化后,体制光环消失,跟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遭遇融资困境;福建乡镇企业资金使用效益明显下降,其中流动资金对净利润的贡献率明显降低,而固定资产等长期性资金对净利润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较之短期资金,乡镇企业的长期资金更为短缺,在长期资金中,乡镇企业更偏好权益性资金,其次才是银行的长期债务融资。长期资金的短缺,说明中小企业融资难不在于资金的短缺,而是在于融资渠道狭窄。 融资渠道狭窄,反映了我国金融体制和金融体系的制度性缺陷。受历史因素影响,我国金融体制和金融体系的建立具有“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外生性特点,缺少市场自发形成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即制度的主要供给者是政府而非由市场自发形成,所以在市场还无法形成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机制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还是有赖于政府的支持:在直接融资体系上,建立中小企业证券市场和健全风险投资体系;在间接融资体系上,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和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在信用体系上,培育社会信用文化,加强个人、企业和社会的信用体系规范建设。
杨学文[8](2003)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信息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一个半世纪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步骤分阶段实现中国现代化成为21世纪中国的一项伟大工程。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以信息化为契机,加快现代化进程,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应对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势不可挡的潮流,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信息化也为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又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勾画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民的历史性任务。 国家信息化,城市首先要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新主题和新动力。因此,提出和集中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信息化问题,是一项具有迫切意义的重大课题。 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思路出发,把现代化理论融汇到我们正在进行的实践之中,在借鉴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城市信息化涉及的广阔领域进行全方位讨论和分析,理清城市信息化的要求和问题,形成推进我国城市信息化的对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城市信息化和加快中国现代化的实践服务。 论文在总体上把握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下,进一步领会城市信息化的重大意义,并对城市信息化所包含的环境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与城市信息文化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以求获得中心城市信息化进程的全貌,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城市信息化的实践体系,并在现代化理论与信息化理论上提升原有认识。 第一部分从信息化的一般理论出发,概述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历程,分析了我国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论述了城市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只有大力推进 A回巨A 博士率位论又 @DOCTORAL DISSERTATION 城市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中心城市才能率先实现现代化。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大力推进信息化所需的环境。我国城市信息化是一项巨大而 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安全、信息服务 与应用等许多方面,同时其建设、管理和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国家的法律 规范,指出要着重从建立和健全信息化政策法规、加快国家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培育和发展信息产业、建设国家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等方面来推动我国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第三部分在探讨电子政务的基本内涵、特点及实行电子政务意义的基础上,着重 考察了美国、新加坡、英国等国发展电子政务的经验,分析归纳了各国电子政务的发 展重点、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 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具体对策。 第四部分在探讨电子商务的基本内涵和驱动电子商务发展主要因素的基础上, 归纳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指出了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分析电 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着重考察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 示,针对我国电子商务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第五部分探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先进国家企业信息化给我们的启示, 针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和问题,提出了通过企业信息化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 新的对策。 第六部分从分析城市信息化带来的信息文化的特征人手,分析了城市信息化对 城市文化的影响,指出信息技术产生新的信息文化为我们提出了建设信息精神文明 和民族信息文化的新课题,强调面对新的文化、新的挑战,要大力建设我国信息精神 文明和民族信息文化,并提出了建设我国信息文化的措施和对策。 总的说来,城市信息化是一个涉及经济、技术、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综 合性工程,是随着现代化发展而不断推进的过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好城 市信息化这项关系到现代化
二、2001年流通业任重道远——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局长黄海谈2001年流通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流通业任重道远——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局长黄海谈2001年流通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沿海经济带开发问题 |
1.2.2 关于沿海与腹地互动问题 |
1.2.3 关于腹地大都市圈发展问题 |
1.2.4 关于区域经济区一体化问题 |
1.2.5 关于区域劳动力资源开发问题 |
1.2.6 关于区域产业分工优化问题 |
1.2.7 简要总结 |
1.3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域一体化 |
2.1.2 区域协调发展 |
2.1.3 区域经济合作 |
2.1.4 区域协同发展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区域合作与互动理论 |
2.2.2 都市圈理论与经济区理论 |
2.2.3 区域间产业分工与协调理论 |
2.2.4 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
2.2.5 区域一体化的政策支持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主要进展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经济及社会发展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区域范围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总体发展状况 |
3.2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 |
3.2.1 沈阳经济区内城市合作的有利条件 |
3.2.2 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合作的有利条件 |
3.2.3 沈阳经济区与沿海经济带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 |
3.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主要进展 |
3.3.1 沈阳经济区内部城市合作的进展 |
3.3.2 沿海经济带内部城市合作的进展 |
3.3.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协同发展 |
3.4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进一步协同的必要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核心内容 |
4.1 转变区域发展方式和合作模式 |
4.1.1 区域协同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
4.1.2 区域协同发展与区域发展方式创新 |
4.1.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可行性 |
4.2 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 |
4.2.1 主要经济板块合理布局 |
4.2.2 推进城市错位发展 |
4.2.3 区域双核功能提升与优化 |
4.2.4 推进点轴开发格局 |
4.3 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
4.3.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
4.3.2 加快主导产业发展 |
4.3.3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
4.4 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4.4.1 主要港口发展定位与建设 |
4.4.2 区域交通与通讯网络建设 |
4.4.3 区域公共事业部门整合发展 |
4.4.4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
4.4.5 建立区域协同发展平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
5.1 区域协同发展路径选择的基本依据 |
5.1.1 分工、集聚与城市化 |
5.1.2 区域一体化的内在机制 |
5.1.3 比较优势的利用与超越 |
5.2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内部发展的路径选择 |
5.2.1 推进区域分工、集聚、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
5.2.2 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内部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
5.2.3 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之间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
5.3 制约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之间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 |
5.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2 有关问题的形成原因 |
5.3.3 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三大经济集聚区的发展模式与区域合作经验借鉴 |
6.1 我国三大经济集聚区的发展模式总结 |
6.1.1 “长三角”的发展模式 |
6.1.2 “珠三角”的发展模式 |
6.1.3 “京津冀”的发展模式 |
6.2 我国三大经济集聚区推进区域合作的进展 |
6.2.1 “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进展 |
6.2.2 “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进展 |
6.2.3 “京津冀”区域合作的进展 |
6.3 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之间协同发展的启示 |
6.3.1 有关经验的总结分析 |
6.3.2 有关经验的可借鉴之处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之间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推进区域产业政策协调与发展规划共制 |
7.1.1 推进区域产业政策协调 |
7.1.2 推进区域发展规划共制 |
7.2 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平台建设 |
7.2.1 建设区域高端人才平台培育和合作平台 |
7.2.2 建设区域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平台 |
7.2.3 建设多元区域项目合作平台 |
7.3 加快制度创新与体制机制改革 |
7.4 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产业安全视角下中国农业外资并购法律审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2.1 关注直接投资背景下产业安全的研究 |
0.2.2 对于农业产业安全的研究 |
0.2.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0.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0.4 研究创新 |
0.4.1 实证研究的创新 |
0.4.2 理论研究的创新 |
0.5 研究意义 |
0.5.1 现实意义 |
0.5.2 论意义 |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 |
1.1 农业产业安全概述 |
1.1.1 经济安全与产业安全 |
1.1.2 农业产业安全的内涵与特征 |
1.2 全球化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观 |
1.2.1 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农业安全 |
1.2.2 投资自由化背景下的农业安全 |
1.3 外资并购背景下的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现状 |
1.3.1 外资并购农业企业的特点 |
1.3.2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现状 |
2 我国外资并购双重审查的构建基础 |
2.1 外资并购双重审查的经济基础 |
2.1.1 外资并购的一般法律风险 |
2.1.2 并购的垄断风险 |
2.1.3 并购的农业产业安全风险 |
2.2 反垄断审查规制外资并购的法理基础 |
2.2.1 价值取向 |
2.2.2 国民待遇 |
2.2.3 反垄断的域外效应 |
2.2.4 反垄断法的农业豁免依据 |
2.3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法理基础 |
2.3.1 国家经济主权的行使 |
2.3.2 国家利益至上的国民待遇 |
3 农业产业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 |
3.1 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立法评析 |
3.1.1 反垄断法规制并购的立法依据 |
3.1.2 反垄断规制并购的法律影响 |
3.1.3 农业产业反垄断审查的缺失评析 |
3.2 发达国家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立法借鉴 |
3.2.1 美国的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 |
3.2.2 日本的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 |
3.3 外资并购农业企业的反垄断审查完善 |
3.3.1 农业反垄断审查应重点针对跨国粮商 |
3.3.2 农业反垄断审查标准的改进 |
3.3.3 农业反垄断应建立“有限豁免” |
4 农业产业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
4.1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立法评析 |
4.1.1 安全审查规制并购的立法依据 |
4.1.2 产业安全审查的影响 |
4.1.3 农业产业安全审查的缺失评析 |
4.2 发达国家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立法借鉴 |
4.2.1 美国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
4.2.2 日本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 |
4.3 外资并购农业企业的安全审查制度完善 |
4.3.1 农业安全审查原则——产业开放与适度保护的平衡 |
4.3.2 农业安全审查的内容完善——对等原则下的政治因素 |
4.3.3 农业安全审查标准的立法改进 |
4.3.4 农业安全审查的程序与机构 |
5 农业产业外资并购双重审查的协调 |
5.1 外资并购双重审查制度的关系辨析 |
5.1.1 相互关联 |
5.1.2 相互区分 |
5.2 农业产业外资并购双重审查的协调与完善 |
5.2.1 我国农业外资监管的法律协调问题 |
5.2.2 协调的完善 |
5.3 农业产业外资并购法律审查的目标共融与功能互补 |
5.3.1 主旨共融的审查框架 |
5.3.2 功能互补的审查手段 |
6 农业外资并购法律审查的完善路径与前瞻 |
6.1 外资并购法律审查的发展进程 |
6.1.1 发展路径 |
6.1.2 发展前瞻 |
6.2 构建《国家产业(农业)安全法》 |
6.2.1 立法模式探析 |
6.2.2 农业安全法的重要原则 |
6.2.3 农业安全法的重要内容 |
6.3 外商农业投资的法律环境完善 |
6.3.1 统一外资法,提升外资并购立法层次 |
6.3.2 国内农业法的保障与支持 |
6.3.3 提升农业产业组织形式的法律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天津市水产集团渔业发展战略及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立题依据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结构和创新 |
1.5.1 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3 主要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企业战略管理的有关理论 |
2.1 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 |
2.2 企业战略理论发展历史 |
2.2.1 上世纪初-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早期战略理论阶段 |
2.2.2 上世纪60-80年代:经典战略理论阶段 |
2.2.3 上世纪80-90年代早期: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
2.2.4 上世纪90年代至今:超越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
2.3 企业战略的制定原则 |
第三章 国内外渔业发展状况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科技环境 |
3.2 渔业环境分析 |
3.2.1 国外渔业发展状况 |
3.2.2 国内渔业发展状况 |
3.2.3 天津渔业发展状况 |
第四章 水产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
4.1 国内同行业水产集团发展现状 |
4.2 天津市水产集团主要出口国日本的市场分析 |
第五章 天津市水产集团发展状况分析 |
5.1 SWOT分析 |
5.2 天津市水产集团SWOT分析 |
第六章 天津市水产集团的发展战略 |
6.1 天津市水产集团应对战略 |
6.2 天津市水产集团的发展战略确立 |
6.2.1 经营战略的确立 |
6.2.2 竞争战略的确立 |
第七章 天津市水产集团执行战略 |
7.1 天津市水产集团执行战略 |
7.2 天津市水产集团战略执行的其他不可忽略因素 |
7.2.1 天时因素 |
7.2.2 地理因素 |
7.2.3 人和因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全球化油气竞争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4 研究文献 |
1.2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2.1 建立全球油气资源量与中国油气消费量模型 |
1.2.2 温故知新:中国油气战略回顾和分析 |
1.2.3 他山之玉:美国油气地图及其战略分析 |
1.2.4 向南突围:海洋时代中国油气战略实施要点 |
1.2.5 定性定量:绘制中国油气战略地图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理论视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案 |
1.4 研究成果与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成果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与油气市场 |
2.1 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 |
2.1.1 全球经济触底反弹 |
2.1.2 油气需求迅速上升 |
2.1.3 勘探开发重新活跃 |
2.1.4 炼油能力继续增长 |
2.1.5 油气公司业绩回升 |
2.1.6 漏油事件影响深远 |
2.1.7 政治动荡威胁减产 |
2.2 中国经济及油气产业转型发展 |
2.2.1 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 |
2.2.2 国内油气需求强劲反弹 |
2.2.3 国内油气产量稳定增长 |
2.2.4 国内炼油能力继续增加 |
2.2.5 油气管道建设快速推进 |
2.2.6 石油战略储备能力提高 |
2.2.7 三大公司实力明显提高 |
2.2.8 产业规制建设取得进展 |
2.3 全球经济与油气市场发展趋势 |
2.3.1 全球经济保持增长油气供需基本平衡 |
2.3.2 “十二五”中国经济将持续稳定发展 |
2.3.3 石油需求继续增长天然气市场供需两旺 |
2.3.4 炼化产业继续扩张结构调整深度优化 |
2.3.5 油气市场稳步发展石油价格总体趋升 |
2.3.6 国内油气开发:“稳定大陆发展海洋” |
2.4 小结 |
第3章 中美油气资源量增长比较研究 |
3.1 美国石油储量成长历史 |
3.1.1.起步阶段(1900—1919) |
3.1.2 快速增长阶段(1920~1945) |
3.1.3 稳定增长阶段(1946~1970) |
3.1.4 递减阶段(1971~2004) |
3.2 美国油气资源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
3.2.1 储量增减因素 |
3.2.2 市场油价因素 |
3.2.3 开发强度因素 |
3.2.4 理论发展与技术进步因素 |
3.2.5 政策法规因素 |
3.3 美国原油产量历史阶段 |
3.3.1 起步阶段(1900~1919) |
3.3.2 快速增长阶段(1920 ~1965) |
3.3.3 高位稳定阶段(1966~1975) |
3.3.4 递减阶段(1976—2009) |
3.4 中国油气储量与产量成长历程 |
3.4.1 中国油气资源量与储量 |
3.4.2 中国油气储量增长与年度资源探明率 |
3.4.3 中国油气勘探工作量 |
3.4.4 中国的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 |
3.4.5 中国原油储量增长历史阶段 |
3.4.6 中国未来储量增长领域 |
3.4.7 中国石油产量历史 |
3.5 中美石油储量与产量历史对比 |
3.5.1 中美原油资源基础对比 |
3.5.2 中美原油储量增长对比 |
3.5.3 中美勘探工作量对比 |
3.5.4 中美石油产量历史对比 |
3.6 结论 |
第4章 全球油气竞争与供应潜力模型 |
4.1 二战以后全球经济增长 |
4.2 现阶段全球油气竞争态势 |
4.2.1 全球油气心脏地带基本形成 |
4.2.2 全球经济严重失衡 |
4.2.3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下降 |
4.2.4 全球新油气权力中心形成 |
4.2.5 全球金融资本流动性加剧 |
4.2.6 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新的挑战 |
4.2.7 中东北非政治动荡加剧油价走高和波动 |
4.2.8 非传统油气领域争夺升级 |
4.3 全球油气储量增长模型 |
4.3.1 全球石油储量成长模型设计 |
4.3.2 应用ARMA 建立全球石油储量成长模型 |
4.3.3 模型预测结论 |
4.4 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模型 |
4.4.1 全球石油产量增长模型设计 |
4.4.2 运用ARIMA 建立全球石油产量增长模型 |
4.4.3 模型预测结论 |
4.5 小结 |
第5章 海洋时期中国油气的供求模型与发展路径 |
5.1 中国油气发展历史回顾 |
5.1.1 玉门摇篮时期(1939~1959) |
5.1.2 大庆会战时期(1955~1978) |
5.1.3.全国拓展时期(1979~2009) |
5.1.4.海洋发展时期(2010~现在) |
5.2 中国各大区石油剩余可开采量模型 |
5.2.1 建立石油产量预测模型的设计思路 |
5.2.2 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中国各大区石油产量模型 |
5.2.3 模型预测结论 |
5.3 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模型 |
5.3.1 指数平滑法应用思路 |
5.3.2 指数平滑法建立石油消费量预测模型 |
5.3.3 模型预测结论 |
5.4 海洋时期的中国油气战略 |
5.4.1 中国油气进入海洋发展时期 |
5.4.2 陆地油气开发的忧患——以延安志丹县为例 |
5.4.3 中国国内油气战略——“稳定陆上突破深水发展海外” |
第6章 美国油气地图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
6.1 美国油气地图及战略内涵 |
6.1.1 美国油气战略的目标定位 |
6.1.2 美国油气战略的系统内涵 |
6.1.3 美国油气战略的深刻启示 |
6.2 美国油气战略的真实意图 |
6.2.1 对非洲资源的新企图 |
6.2.2 大中东计划的衰落 |
6.2.3 对中亚里海的强行渗透 |
6.2.4 对欧洲和亚太的无奈 |
6.2.5 对北美、拉美的怀柔和控制 |
6.3 海洋时期中国油气的战略选择 |
6.3.1 美欧等国油气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6.3.2 海洋时期中国油气战略的适应空间 |
6.3.3 全球化时代中国油气的战略选择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简介 |
附录2 论文发表及学术成果 |
(5)非洲能源国际竞争与中非能源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主题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中的非洲 |
第一节 石油资源在国际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
一、当今世界石油资源发展状况 |
二、石油供需的基本态势及结构性矛盾 |
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难撼石油在国际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
第二节 二战后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 |
一、二战后世界能源中心的转移与国际能源格局的演变 |
二、中东局势对国际能源格局的影响 |
第三节 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和特点 |
一、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的调整 |
二、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的特点 |
三、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对我国的影响 |
第四节 非洲能源在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非洲的能源资源状况 |
二、非洲主要能源生产大国的能源发展现状 |
三、非洲能源独特的战略地位 |
第二章 世界主要大国的非洲能源战略 |
第一节 美国的非洲能源战略 |
一、美国能源形势及前景 |
二、美国能源战略的演变 |
三、美国的新目标:非洲能源 |
第二节 欧盟成员国的非洲能源战略 |
一、欧盟成员国的能源形势 |
二、欧盟成员国共同能源战略 |
三、欧盟成员国的非洲能源战略 |
第三节 日本的非洲能源战略 |
一、日本的能源困境 |
二、日本能源“走出去”战略及问题 |
三、日本“走入非洲”的能源战略 |
第四节 俄罗斯的非洲能源战略 |
一、俄罗斯能源产业结构和实力 |
二、俄罗斯全球能源战略布局 |
三、俄罗斯的非洲能源战略 |
第五节 印度的非洲能源战略 |
一、印度能源形势及发展态势 |
二、印度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 |
三、印度的非洲能源战略 |
第三章 新世纪的中非能源合作 |
第一节 中国能源安全形势与能源安全战略 |
一、目前中国国内能源安全形势 |
二、中国能源安全战略 |
第二节 中非能源合作现状 |
一、中非能源合作现状 |
二、中非能源合作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中非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
一、中非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 |
二、中非能源合作面临的问题 |
第四节 中国与其他大国在非洲的能源竞争与合作 |
一、非洲本土国家能源开发和能源合作状况 |
二、大国在非洲的能源博弈 |
三、中国与美国在非洲的能源竞争与合作 |
第五节 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与中非能源合作 |
一、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
二、非洲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困难 |
三、非洲社会经济发展对中非能源合作的影响 |
第六节 中非传统友好关系与能源合作 |
一、中非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
二、中非友好关系对能源合作的促进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西充县商贸经济的发展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
第一章 西充县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 |
第一节 西充县县情简介 |
第二节 2003年西充县域良好的社会经济现状 |
第二章 西充县域商贸经济的现状——西充商贸发展研究的基础 |
第一节 西充商贸行政管理现状 |
第二节 西充商贸的市场体系状况 |
第三节 西充商贸的市场消费状况 |
第四节 2003年西充商贸经济情况综述 |
第五节 目前西充商贸经济发展主要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西充商贸经济的发展战略和主要目标 |
第四章 相关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与商贸发展相互的影 |
第一节 农业对商贸的影响 |
第二节 工业对商贸的影响 |
第三节 交通通讯业对商贸的影响 |
第四节 社会事业对商贸的影响 |
第五节 经营城市对商贸的影响 |
第六节 招商引资对商贸的影响 |
第七节 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对西充商贸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五章 推动商贸经济发展的对策 |
第一节 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 |
第二节 加大对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的整治力度 |
第三节 加大商业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商业企业改制 |
第四节 实施城镇人口扩增计划和县域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
第五节 发展特色商贸,培育商贸支柱 |
第六节 加大管理改革和商业创新 |
第七节 采取强而有力,快而有效的措施,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活商机和市场活力 |
第八节 加快相关经济的发展,实现“三产互动,城乡共融” |
第九节 加强管理 团结协作 共促繁荣 |
致谢 |
(7)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论文的选题背景 |
二、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有关本论文研究的几个问题 |
一、 论文的研究目的 |
二、 论文的逻辑安排及主要内容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的几点新意 |
五、 关于论文的几点说明 |
第一章 中小企业融资范畴界定及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中小企业的界定 |
一、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
二、 中小企业的内在界定 |
第二节 融资、融资成本、融资风险与效率评价 |
一、 融资的涵义 |
二、 融资成本 |
三、 融资风险与效率评价体系 |
第三节 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综述 |
一、 国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溯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企业融资理论 |
一、 融资与马克思所说的“积累” |
二、 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性需求 |
三、 从企业融资的视角看市场经济与信用的制度协调性 |
第二节 西方企业融资理论: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轨迹 |
一、 资本结构的涵义和研究的目的 |
二、 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
三、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四、 新资本结构理论 |
第三节 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一、 资本结构理论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缺欠 |
二、 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三、 国内外学者对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的证明 |
四、 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的特例:高科技企业 |
第三章 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体系 |
第一节 金融体系结构的差异与中小企业融资 |
一、 金融体系的定义及功能 |
二、 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类型和形成背景 |
三、 对不同金融体系形成模式的评价 |
四、 金融体系的结构差异与中小企业融资 |
第二节 发达国家金融体系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比较 |
一、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
二、 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
三、 美国与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 |
第三节 中国金融体系与中小企业的金融抑制 |
一、 中国金融体系的类型、结构特征及形成原因 |
二、 中国金融体系的结构缺陷与中小企业的金融抑制 |
第四章 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以福建乡镇企业为例 |
第一节 福建中小企业发展概况与融资约束分析 |
一、 福建中小企业的发展概况 |
二、 福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融资约束分析 |
第二节 福建乡镇企业融资的历史考察 |
一、 权益融资 |
二、 债务融资 |
三、 融资结构分析 |
第三节 福建乡镇企业产权变迁的融资动因 |
一、 第一阶段:福建乡镇企业早期成长阶段的模糊产权选择(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中期) |
二、 第二个阶段:福建乡镇企业加速成长阶段的模糊产权选择(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 |
三、 第三阶段:福建乡镇企业稳定成长阶段的产权初步清晰(20世纪90年代初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 |
四、 第四阶段:福建乡镇企业成熟阶段的产权逐步清晰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 |
第四节 福建省乡镇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分析 |
一、 乡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趋势分析 |
二、 福建乡镇企业资金结构使用效益分析 |
第五章 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支持体系建设 |
第一节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政府支持的经济学解释 |
一、 政府与市场的共生性 |
二、 金融外部性和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及信息不对称--政府对金融干预的必要性 |
三、 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
四、 政府扶持模式:各国在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特点 |
第二节 日本、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的政府支持体系 |
一、 日本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支持体系 |
二、 台湾地区中小企业政府支持体系 |
三、 日本和台湾地区政府融资支持体系的比较和对中国大陆的借鉴意义 |
第三节 构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支持体系 |
一、 在间接融资体系上,建立政策性中小银行,鼓励中小民营银行的发展,核心是加快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
二、 在直接融资体系上,改革财税制度,健全风险投资体系,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证券市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信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城市信息化 |
一、 信息化的内容、主要特征和作用 |
二、 我国城市信息化历程和面临的形势 |
三、 城市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
第二章 城市信息化的环境建设 |
一、 建立和健全信息政策法规 |
二、 加快国家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
三、 大力培育和发展信息产业 |
四、 大力建设国家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
五、 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三章 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电子政务 |
一、 电子政务内涵、特点及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
二、 世界电子政务发展情况 |
三、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情况 |
四、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对策 |
第四章 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电子商务 |
一、 电子商务基本涵义、发展历程及其优势 |
二、 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 |
三、 部分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 |
四、 美国等其他国家发展电子商务对我国的启示 |
五、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
六、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
第五章 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企业信息化 |
一、 企业信息化概述 |
二、 世界企业信息化实践及启示 |
三、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 |
四、 企业信息化与创新 |
第六章 城市信息化与信息文化 |
一、 信息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
二、 城市信息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
三、 建设我国信息文化的措施和对策 |
主要参考文献 |
主要参考网站 |
后记 |
四、2001年流通业任重道远——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局长黄海谈2001年流通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研究[D]. 史长俊. 吉林大学, 2012(03)
- [2]产业安全视角下中国农业外资并购法律审查研究[D]. 谢翀. 武汉大学, 2012(06)
- [3]天津市水产集团渔业发展战略及执行研究[D]. 张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7)
- [4]全球化油气竞争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 苏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1)
- [5]非洲能源国际竞争与中非能源合作[D]. 邓向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6]西充县商贸经济的发展与对策研究[D]. 盛大见.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7]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D]. 王俊. 厦门大学, 2004(04)
- [8]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信息化研究[D]. 杨学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