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煤矿安全保障信息系统

基于GIS的煤矿安全保障信息系统

一、Coalmine Safety Assurance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GIS(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法[1](2022)在《煤矿智能化最新技术进展与问题探讨》文中提出煤炭是我国一次能源中最经济、可靠的资源,煤矿智能化是实现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后,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脚步逐步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采矿专业深度融合,推动了整个煤炭行业科技发展与工程应用至新的阶段。全面阐述我国自2019年以来智能化煤矿建设最新情况,分析了成功的典型技术与应用案例;详细阐述了煤矿智能化建设顶层架构全方位推动、指引技术进步与实践,构建了煤矿智能化基础理论体系,提出了分类分级智能化煤矿建设路径,基于不同地质煤层条件开展智能化煤矿建设示范工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煤矿智能化基础理论架构方面,提出了智能化煤矿数字逻辑模型与数据推送策略,构建了煤矿巨系统智能化子系统多种类、复杂关联架构与协同机制。通过梳理现有生产系统和生产关系,研发了基于5G+新一代智能化系统、坚硬薄煤层大功率高效智能化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掘锚一体机+锚运破+大跨距转载"远程控制智能快速掘进系统成套技术与装备、智能通风系统、井下锂电池驱动人车无人驾驶系统及智能调度系统、固定岗位无人值守系统等。分析了我国煤矿智能化技术发展面临的瓶颈,提出了井下车辆和机器人电动化、井下无线发射功率、5G煤矿应用场景与生态、透明地质模型、智能巨系统兼容协同、连续自动掘进与掘支平行、采煤工作自动调高与调直、无人操作系统常态化运行可靠性、ABCD(即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煤矿技术体系、柔性煤炭生产供给体系等10个煤矿智能化技术发展方向及建设路径。

韦书凯,张军安,赵军业[2](2020)在《浅析GIS“一张图”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煤矿企业在管理中,对于生产实时信息化以及安全动态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生产以及工作规划中,应用信息技术对其管理精细化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GIS又被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拥有强大的位置信息分析能力,能够实现煤矿企业管理中对施工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H5网页平台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企业的智能矿山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吴奶明[3](2020)在《智慧矿山建设发展方案及趋势的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设智慧矿山已成为发展趋势,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具有感知、联动、分析、决策能力的智慧矿山管控一体化数据中心、安全生产联动解决方案、智能化子系统无人值守升级和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系统建设;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深度融合,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建成“安全、绿色、高效、智能”的智慧化矿山,最终达到减员增效、无人值守的目的。本文研究应用于矿山的智能生产管控关键技术,并融合信息物理系统(CPS)理念,结合工业互联网等相关技术,实现矿井各类数据的充分整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挖掘煤矿安全生产数据关系,实现数据驱动的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创新模式。项目完成后技术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应用于各类智能化矿井建设,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数据集成、功能集成和业务集成,实现多系统间的可视调度、智能协调联动和综合信息展示。智慧矿山基于空间和时间的四维地理信息,建设通信“一张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化、计算机软件及各种网络,集成应用各类传感感知、数据通信、自动控制、智能决策等技术,对矿山信息化、工业自动化深度融合。智慧矿山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具有感知、联动、分析、决策能力的智慧矿山管控一体化数据中心、安全生产联动解决方案、智能化子系统无人值守升级和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系统建设;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深度融合,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建成“安全、绿色、高效、智能”的智慧化矿山,最终达到减员增效、无人值守的目的。

胡耀元[4](2020)在《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煤矿工程仍然是我国支柱性的重点能源工程。随着矿山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煤矿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原始阶段、机械化阶段、数字化和信息化阶段,正逐步迈进智慧化阶段,智慧矿山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矿山的无人化和智慧化。在现阶段,制约智慧矿山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智慧采掘等生产技术层面的发展转变为智慧矿山管理层面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1)将管理系统引入原有智慧矿山体系,并完善了智慧矿山的定义。针对智慧矿山建设的全生命周期,运用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及流程图,构建出智慧矿山在建设过程各阶段的工作流程,挖掘其中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和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应用点,并根据已分析应用点筛选3DMine和Revit为研究BIM+GIS的两大平台;(2)以曹家滩煤矿工程为背景,通过模拟,探讨平台实现应用点落地的途径,包括运用关键点控制法实现BIM和GIS的场地模型拟合,运用类比创建法和模型分析法,将房建工程中的模型创建和管理的思想引入到煤矿工程中,解决了煤炭工程中运用常规方法无法建模以及实现BIM+GIS平台相结合进行模型管理的问题,以发挥3DMine和Revit平台各自的设计、管理优势;(3)梳理和补充了煤矿工程全寿命周期各阶段所需归档的文件名称、保存单位及保管期刊,为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文档权限和保存期限依据,并对重点内容的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管理权限进行完善,为系统的开发奠定文件格式及权限划分基础;(4)针对煤矿安全管理,提出基于系统工程、事故发生理论及生产可靠性理论的应用点,并通过Revit建模与Fuzor仿真,形象直观的揭示煤矿巷道安全隐患,辅助提高安全决策的效率和效益。通过本文的研究,填补了我国智慧矿山系统在管理层面的空缺,对BIM+GIS在煤矿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后期编制煤矿工程BIM+GIS应用规范和指南、开发煤矿工程全流程管理平台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亦可助力BIM+GIS在煤矿工程中的落地。

芦飞平[5](2020)在《基于Repast的煤矿井下安全逃生仿真研究》文中提出矿工安全逃生一直是煤矿开采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几年国家实行系列政策,治理强度加大,煤炭开采的死亡人数与百万吨死亡率均有所降低,但开采事故发生率相比于其他国家仍然较高,面临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且当前开采速度加快、开采深度加大、逃生演练减少等问题时时刻刻威胁着矿工生命。目前国内外对煤矿逃生及疏散的研究大多把煤矿巷道抽象成均质空间,无法反映真实的地理空间、灾害的突发情况、安全设施的协助状况和矿工的心理因素。故而造成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采用多智能体仿真技术,基于自下而上的多主体建模方法理论,通过仿真平台(Recursive Porous Agent Simulation Toolkit,Repast)松散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并以山西省华晋焦煤集团沙区矿为例,构建了煤矿安全逃生仿真模型。首先,使用巷道真实数据搭建了矿工工作环境,并在Repast中进行显示。其次,根据巷道环境抽象出矿工智能体、灾害对象和救灾设施对象,归纳其在灾害发生时的行为决策模式。第三,运用Repast仿真机理,推演巷道灾害发生时矿工借助救灾设施进行逃生路线规划的过程,探究了矿工在逃生过程中环境改变对决策的影响。最后,设计了硐室仿真、多出口仿真、移动救生舱仿真和工种分类仿真四种情景模拟,并对各类救灾设施对矿工逃生率的影响做了详细分析。本课题对煤矿开采中矿工的安全逃生相关因素分析做了深入研究,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管理提供了基本保障。第一,将巷道的真实地理数据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将巷道中的灾害对象、救灾设施对象、矿工映射到计算机系统中,不仅探究了矿工安全逃生的影响因素及一般规律,而且帮助矿工快速规划出一条到达出口的最短路径;第三,将逃生过程通过Repast可视化图形界面进行展示,能够深刻认识到矿井巷道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为矿井的管理人员提供改进方案,为巷道事故的防治与救援提供决策支持。

齐春雪[6](2020)在《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煤炭行业作为我国安全生产重中之重的的高危行业,煤矿应急管理日益成为事故预防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献综述发现,我国煤矿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理论和实践还缺乏系统实用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难以有效支撑煤矿应急管理的评估和决策。因此,研究煤矿应急管理能力及水平的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煤矿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方法,构建了煤矿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法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煤矿应急管理建议及措施。具体来讲,论文首先通过对应急管理和风险管理方面概念的界定,对94起特别重大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根据事故发生主要原因提取影响因素和指标,并综合相关文献中的研究成果来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构建了由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等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组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来计算确定指标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量化指标,构建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接着,以内蒙古白音华露天煤矿作为典型研究案例验证了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白音华煤矿应急能力总体上处于“好”水平,但其中的应急预案制定能力仍处于较弱水平。为此,建议该矿着重改善应急预案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最后,基于Eclipse开发平台、MySQL数据库和Java开发语言等计算机技术,开发了露天煤矿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救援管理、应急辅助决策等功能。本文研究成果在白音华二号和三号露天煤矿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实现了应急预案制定的结构化,通过应急演练对煤矿平时及战后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了科学地评估和系统性地改进,进而提高了白音华露天煤矿的应急管理工作能力。本研究成果对其他煤矿的应急能力评估和提升也具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该论文有图19幅,表20个,参考文献72篇。

李贺[7](2019)在《紫晟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研发及应用》文中认为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能源,煤矿安全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我国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但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针对煤炭企业生产现状,开展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体系研究,对于提高矿井防灾减灾能力和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在综合指标权重确立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煤矿生产安全风险预测模型,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安全评价模型相结合,对煤矿安全预警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模块设计进行详细论述,建立了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随机性、动态变化性、复杂性以及灾害事故的关联性等特点,依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以“人、机、环、管、固”为理论框架,构建了煤矿安全生产风险二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算法对比分析确定层次分析法,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测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安全风险指标进行权重确定。通过模糊数学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隶属度函数,量化指标体系,实现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预测。采用J2EE体系构架Jsp+Javabean,完成了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的开发。设计开发出煤矿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煤矿风险研判与处置子系统、煤矿风险防控管理子系统等,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基于统一数据标准(联网备查),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对煤矿海量数据进行采集,构建指标及模型,实现在线巡查、风险智能研判、风险预警提醒等功能。将所研发的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应用于紫晟煤业有限公司,评价得出紫晟煤矿的安全风险指数为88,风险等级评价标准为Ⅱ级,属较安全型煤矿,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相符;同时针对矿井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中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矿井的生产安全性。研究成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该文有图23幅,表23个,参考文献86篇。

杨传印[8](2019)在《山东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应急管理部、国家煤矿安监局指导下,山东煤矿安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强国思想,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和监察执法信息化两个层面,推进“科技强安”战略实施,组织实施了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建设。平台通过采集煤矿安全生产静态信息和动态数据,提炼影响煤矿安全的风险因素,构建煤矿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智能风险分析模型,实现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研判。实现从远程查看煤矿企业数据到数据上传到省局共享利用,从单纯的采集报警数据到利用数据进行风险分析、灾害预测预警,从独立系统建设到模块化、平台化发展,从单一的异常数据统计到安全风险辅助决策,实现了全省煤矿数据统一规划,风险智能分析、灾害预测预警。建设矿用设备监察管理系统,逐步完善分析模型、提高分析系统智能化水平。此系统主要选取试点煤矿地面提升机、主通风机、压风机、中央水泵房水泵、中央变电所等重要岗点、重要设备作为管理对象,实现煤矿重要设备基本信息、安标信息、检测检验管理、维修改造管理等功能,并实现重要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运行故障分析,达到矿用设备使用状态可查、可追,使用风险可防、可控的目的。此项目的意义在于引入专家系统和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专业分析模型,初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煤矿设备使用状况的研判和决策指导。建设煤矿远程监察应用分析系统,寻求利用大数据提高安全监察水平。完成了监察执法、应急指挥、警示教育和试点煤矿可视化四个方面的内容。意义在于从技术方面对全省煤矿联网和数据上传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直接夯实了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高煤矿安全监察能力的基础。建成此系统,促进了煤矿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和主体责任落实,实现了远程监察、风险评价和预测预警,提升了监察执法效能。

郭昕曜[9](2019)在《高突矿井瓦斯风险评估方法与管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要能源,如何保证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各类煤炭生产灾害中,瓦斯灾害的后果最为严重,其常发生在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因此,降低我国百万吨煤死亡率,控制生产过程的瓦斯风险已成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围绕影响煤矿瓦斯灾害的三类危险源,对高瓦斯突出矿井的瓦斯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实施风险应对措施是降低我国矿井瓦斯灾害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制定科学的风险管控方法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高瓦斯突出矿井沙曲矿为研究背景,围绕瓦斯风险运用工学、管理学、信息理论、计算机科学以及矿山安全理论,研究高瓦斯突出矿井的瓦斯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及风险管控技术,以期降低该类矿井内瓦斯事故发生的概率,全方位地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在本文的第2章,首先根据以往瓦斯事故的典型案例及文献分析,对所研究矿井进行现场调研,为高瓦斯突出矿井的瓦斯综合风险评估获取可靠评估资料。其次,以影响瓦斯事故的三类危险源为划分原则,构建包含50个指标因素的风险评估体系,并通过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了基于物元可拓理论的评估模型。进而,为辨识影响各类瓦斯事故的关键指标因素,通过对灰色预测理论加入弱化算子的方法改进和优化了实测初始数据和最佳权重值的获取方法。以沙曲矿的三个工作面为例,对瓦斯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灾害进行了风险等级评估,并基于优化过的灰色预测模型对一系列实测指标因素进行了关联度排序。根据风险等级评估和指标因素的关联排序结果,指出该矿井应对瓦斯爆炸灾害重点监控,同时风量合格率及应急管理措施为影响瓦斯爆炸灾害的关键指标因素,需对该两类指标进行重点应对。基于第2章影响瓦斯爆炸灾害的指标因素关联分析结果,为应对高突矿井巷道内风量过低造成的瓦斯集聚和超限风险,提高风量合格率这一关键指标因素,在本文的第3章,首先提出了基于Ventsim数值模拟的“计算-反馈-调节”机制计算各巷道风阻,通过各主要通风机模拟风量与实测风量对比,验证该机制的误差不超过2.5%。其次,采用Ventsim三维仿真模拟技术从宏观角度研究通风系统的改造方案。预测了隔离改造后通风系统内主要风机及用风点的风量变化,并通过风流短路法的降阻调节使南9集中回风巷中的调节风窗阻力降低了404Pa,所在巷道风量由原来的1458 m3/min增加到3444 m3/min。最后,基于Fluent模拟技术从微观角度拟合了风窗开启面积与风阻间的关系,确定风窗至少应开启3.28m2可使风机恢复至额定功率工作状态。为巷道风阻测定及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方案设计提供了较为方便准确的工程技术支撑。基于第2章影响瓦斯爆炸灾害的指标因素关联分析结果,为防止煤矿瓦斯事故造成群死群伤,完善应急管理措施这一关键指标因素,在本文的第4章,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所研究矿井中应急管理措施存在的不足,详细阐明了瓦斯爆炸事故中对作业人员造成伤亡的各类原因,指出了最主要因素是有毒有害气体的侵蚀。其次,基于地铁火灾人群疏散理论,对比作业人员在瓦斯爆炸事故后带上自救器疏散的时间及灾害来临的时间建立了疏散时间模型,设计了安全疏散系数K。最后基于瓦斯爆炸冲击波在巷道内传播规律、人员疏散效率的安全疏散系数K及Floyd算法计算的最短疏散路径,确定了该矿井面临瓦斯爆炸风险时临时避难硐室的选址范围及最优疏散路径。为全面提高煤矿企业日常瓦斯风险管控能力,在本文的第5章,针对上文两类关键指标因素制定的风险应对方法,将前文瓦斯风险评估模型、通风系统管理以及最优应急疏散路径分析进行集成,通过综合对比前人开发的煤矿安全管理系统所使用的数据结构及开发语言,设计了瓦斯风险管理系统平台的框架和数据发送、接收及分析步骤,建立了基于Matlab与Visual Studio混合编程技术的瓦斯风险管理系统平台的共享数据中心。利用多种编程语言、搭载不同设备完成,实现了高瓦斯突出矿井的瓦斯风险动态监测、识别、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的效果。最后,在本文第6章,根据前文研究结果对高瓦斯突出矿井的瓦斯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及风险管控的体系进行了总结,得出主要结论,提出创新点,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彭玉敬,刘建,郜彤,廖凌松,高晓峰[10](2018)在《基于GIS的煤矿企业风险预测预警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为及时掌握煤矿风险信息并对风险进行有效预测预警,设计了一种基于GIS的煤矿企业风险预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GIS信息采集平台对危险源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处理;利用风险预警模型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算法运算分析等综合预测分析,并得出风险预警结论;利用GIS分析展现平台对预警结果进行综合可视化预警与展现,为矿井安全生产调度提供辅助决策支持。该系统可实现煤矿企业风险治理的精准管控。

二、Coalmine Safety Assurance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GI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almine Safety Assurance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GIS(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智能化最新技术进展与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我国智能化煤矿建设最新进展情况
    1.1 建立了煤矿智能化基础理论体系
    1.2 初步建立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
    1.3 提出和实施分类分级智能化煤矿建设路径
    1.4 形成较为成熟的智能化高效开采模式
    1.5 智能化煤矿建设示范取得成效
2 煤矿智能化技术最新研发成果
    2.1 智能化煤矿数字逻辑模型与数据推送策略
    2.2 煤矿巨系统智能化架构与协同机制
    2.3 5G+智能化煤矿系统及应用场景
    2.4 矿井4D-GIS地理信息系统系统
    2.5 1.1m薄煤层硬煤大功率高效智能化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
    2.6“掘锚一体机+锚运破+大跨距转载”远程控制智能快速掘进系统成套技术与装备
    2.7 智能通风系统
    2.8 井下锂电池驱动人车无人驾驶系统及智能调度系统
    2.9 固定岗位无人值守系统
3 煤矿智能化技术“瓶颈”问题探讨
    3.1 井下车辆和机器人电动化问题
    3.2 井下无线发射功率问题
    3.3 5G煤矿应用场景与生态问题
    3.4“透明地质模型”问题
    3.5 智能巨系统兼容协同问题
    3.6 连续自动掘进与掘支平行问题
    3.7 采煤工作自动调高与调直问题
    3.8 无人操作系统常态化运行可靠性问题
    3.9 ABCD+煤矿技术体系问题
    3.1 0 柔性煤炭生产供给体系问题
4 结语

(2)浅析GIS“一张图”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矿生产技术GIS图形协同管理系统
    (1)协同管理GIS服务子系统
    (2)协同管理Web在线应用子系统
    (3)GIS图形平台子系统
    (4)地测图形协同管理子系统
    (5)通防图形协同管理子系统
    (6)供电设计图形协同管理子系统
2 基于GIS“一张图”的综合监测预警系统
3 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系统
4 基于GIS和大数据的安全生产智能分析系统
5 结束语

(3)智慧矿山建设发展方案及趋势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煤矿智慧矿山建设概述
    1.2 智慧矿山建设目标
第二章 智慧矿山CPS规划
第三章 标准体系及业务流程建设
    3.1 数据采集与传输
    3.2 业务流程梳理
第四章 基础网络建设
    4.1 工业以太环网建设
    4.2 无线网络
第五章 管控一体化平台建设
    5.1 管控一体化平台建设要素
    5.2 系统数据采集标准
    5.3 管控一体化平台技术组成
    5.4 组态系统
    5.5 GIS平台
    5.6 人工智能音视频分析平台
    5.7 数据分析平台
    5.8 管控一体化平台-硬件配置
    5.9 管控一体化平台主要功能
    5.10 子系统数据采集
    5.11 编码体系和标准化建设
    5.12 生产经营子系统实时监测
    5.13 智能决策管理
    5.14 生产设备运维管理
第六章 智慧生产系统建设
    6.1 智能综采工作面系统
    6.2 智能掘进工作面系统
    6.3 智能运输系统
    6.4 智能通风系统
    6.5 智能供电系统
第七章 数据中心建设
    7.1 数据中心综述
    7.2 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7.3 云数据中心方案
    7.4 资源池方案设计
第八章 智能矿山发展趋势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BIM+GIS应用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煤矿发展状况
        1.2.3 国内外煤矿发展趋势
        1.2.4 国内外智慧矿山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3.4 本论文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2 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
    2.1 智慧矿山的内涵研究
        2.1.1 智慧矿山内涵分析
        2.1.2 智慧矿山概念补充
    2.2 智慧矿山系统构成研究
        2.2.1 生产系统构成分析
        2.2.2 决策系统构成分析
        2.2.3 建设管理系统构成分析
        2.2.4 智慧矿山系统构成分析
    2.3 基于BIM+GIS的设计管理平台甄选
        2.3.1 GIS平台优劣势分析
        2.3.2 GIS平台选用3DMine的必要性
        2.3.3 BIM平台选用Revit的必要性
    2.4 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工作分析
        2.4.1 投资策划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2.4.2 勘察设计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2.4.3 项目施工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2.4.4 项目运营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2.4.5 项目报废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2.5 章节小结
3 智慧矿山BIM+GIS模型的创建与应用
    3.1 BIM+GIS场地模型数据融合研究
        3.1.1 数据采集与分析
        3.1.2 曹家滩煤矿案例数据提取
        3.1.3 BIM和 GIS平台模型数据融合方法
    3.2 智慧矿山GIS模型创建与应用分析
        3.2.1 创建地质数据库
        3.2.2 创建煤层宏观模型及含煤率分析
        3.2.3 煤矿巷道GIS模型相关分析
        3.2.4 煤矿巷道GIS模型地下测量分析
        3.2.5 煤矿巷道GIS模型地下通风设计
    3.3 智慧矿山BIM建模研究与应用分析
        3.3.1 煤矿场地BIM模型创建方法研究
        3.3.2 巷道BIM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3.3.3 煤矿BIM模型系统设计优化及应用
        3.3.4 巷道BIM模型的进度管理应用
        3.3.5 煤矿BIM参数化族库的创建及管理
    3.4 章节小结
4 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成果管理研究
    4.1 煤矿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成果归档内容梳理
        4.1.1 投资策划阶段归档内容
        4.1.2 勘察设计阶段归档内容
        4.1.3 项目施工阶段归档内容
        4.1.4 项目运营阶段归档内容
        4.1.5 项目报废阶段归档内容
    4.2 煤矿项目重点成果提交格式
        4.2.1 投资策划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4.2.2 勘察设计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4.2.3 项目施工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4.2.4 项目运营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4.2.5 项目报废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4.3 章节小结
5 基于BIM+GIS的煤矿安全应用分析
    5.1 煤矿安全BIM+GIS应用点分析
        5.1.1 基于系统工程的应用点分析
        5.1.2 基于事故发生理论的应用点分析
        5.1.3 基于生产可靠性理论的应用点分析
    5.2 煤矿安全工程中基于Fuzor平台的相关模拟
        5.2.1 巷道漫游防真模拟
        5.2.2 巷道监控模拟
        5.2.3 巷道危险工况模拟
    5.3 章节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鉴定证书

(5)基于Repast的煤矿井下安全逃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主体仿真研究
        1.2.2 煤矿逃生研究
        1.2.3 多主体仿真的煤矿逃生研究
    1.3 内容分析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煤矿系统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煤矿系统总成
    2.2 煤矿灾害
        2.2.1 顶板事故
        2.2.2 瓦斯或煤尘爆炸
        2.2.3 火灾
    2.3 紧急避险设施
        2.3.1 自救器
        2.3.2 避难硐室
        2.3.3 可移动救生舱
        2.3.4 多出口
    2.4 巷道应急疏散特征及矿工类型划分
        2.4.1 煤矿巷道布局与功能特点
        2.4.2 紧急情况下矿工心理与行为分析
        2.4.3 逃生矿工类型划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矿安全逃生模型设计
    3.1 Agent与多Agent介绍
        3.1.1 Agent理论
        3.1.2 多主体模型组成
        3.1.3 多主体模型系统
    3.2 仿真工具
        3.2.1 Repast建模工具及语言选择
        3.2.2 GIS地理信息系统
        3.2.3 开发语言选择
        3.2.4 程序开发原则
    3.3 建立模型
        3.3.1 模型概述
        3.3.2 环境栅格属性定义
    3.4 矿工智能体逃生决策
        3.4.1 方向选择——盲目随从型
        3.4.2 位置选择——出口感知型
        3.4.3 智能选择
    3.5 灾害对象规则
        3.5.1 火灾事件规则
        3.5.2 瓦斯爆炸
        3.5.3 顶板事故
    3.6 救灾对象规则
        3.6.1 自救器
        3.6.2 避难硐室
        3.6.3 移动救生舱
        3.6.4 多出口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矿安全逃生模型实现
    4.1 实现流程及架构
        4.1.1 仿真实现流程
        4.1.2 系统功能级架构
    4.2 仿真参数及界面
        4.2.1 模型运行参数
        4.2.2 运行界面
    4.3 情景模拟
        4.3.1 硐室仿真分析
        4.3.2 多出口仿真分析
        4.3.3 移动救生舱仿真分析
        4.3.4 工种分类分析
    4.4 仿真结果及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介绍
    2.1 应急管理内涵
    2.2 风险管理理论
    2.3 事故致因理论
    2.4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
    2.5 本章小结
3 建立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依据
    3.2 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问卷发放及处理
    3.4 指标权重确定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多级模糊评价法的煤矿应急能力评价
    4.1 评价方法筛选
    4.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构建
    4.3 示范单位评价模型应用
    4.4 本章小结
5 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实例应用
    5.1 示范单位概况
    5.2 示范单位应急系统设计
    5.3 示范效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紫晟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研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煤矿风险预警系统总体设计
    2.1 设计原则
    2.2 系统总体架构
    2.3 数据库设计
    2.4 系统开发环境
    2.5 本章小结
3 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体系建立
    3.1 煤矿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3.2 煤矿风险预警体系模型建立
    3.3 本章小结
4 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开发
    4.1 煤矿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
    4.2 煤矿风险研判与处置子系统
    4.3 风险指标与模型管理子系统
    4.4 煤矿风险防控管理子系统
    4.5 风险预警数据展现子系统
    4.6 本章小结
5 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应用
    5.1 紫晟煤矿概况
    5.2 紫晟煤矿风险预警模型
    5.3 紫晟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山东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数据采集与挖掘理论
    2.2 云技术理论
    2.3 双重预防理论
    2.4 智慧矿山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煤矿事故分析平台的构建设计
    3.1 平台建设目标
    3.2 前期调研工作情况
    3.3 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3.4 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
    3.5 本章小结
4 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建设内容
    4.1 平台建设技术基础
    4.2 管理信息系统
    4.3 业务应用系统
    4.4 本章小结
5 煤矿事故分析平台的应用管理与维护
    5.1 工程概况
    5.2 系统应用
    5.3 维护机构与管理制度
    5.4 本章小结
6 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的应用实例
    6.1 平台运行监测事故概况
    6.2 利用平台发现的企业隐患
    6.3 检测隐患后采取的措施
    6.4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高突矿井瓦斯风险评估方法与管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煤矿瓦斯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1.3.2 煤矿瓦斯风险应对措施研究现状
        1.3.3 煤矿瓦斯风险管控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高突矿井瓦斯综合风险评估方法
    2.1 物元可拓评估与灰色系统理论
    2.2 瓦斯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2.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2.2 高突矿井瓦斯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2.2.3 瓦斯灾害风险指标体系
        2.2.4 瓦斯风险等级划分
        2.2.5 指标因素的无量纲化及风险等级划分
    2.3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及关键指标因素判定
        2.3.1 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权重
        2.3.2 可拓物元综合评估模型构建
        2.3.3 灰色模型优化及关键指标因素分析
    2.4 评估模型应用
        2.4.1 矿井概况
        2.4.2 瓦斯爆炸事故应用
        2.4.3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用
    2.5 确定下文风险应对重点工作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风险应对的矿井通风系统模拟改造
    3.1 基于Ventsim模拟的通风阻力调节方法
        3.1.1 通风阻力测定目的
        3.1.2 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3.2 通风系统现状及仿真模型验证
    3.3 通风系统改造工程及其仿真模型
        3.3.1 通风系统改造工程
        3.3.2 通风系统改造仿真模型
    3.4 通风系统改造及调节方案
        3.4.1 改造前后对比分析
        3.4.2 基于风流短路法的降阻调节
        3.4.3 基于Fluent模拟的风窗面积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风险应对的应急避难硐室选址及疏散路径分析
    4.1 瓦斯爆炸灾害的危害分析
        4.1.1 有毒有害气体对人的伤害
        4.1.2 瓦斯爆炸冲击波伤害
        4.1.3 高温伤害
        4.1.4 耗氧危害
    4.2 基于瓦斯爆炸冲击波的避难硐室选址分析
        4.2.1 瓦斯爆炸冲击波分析
        4.2.2 瓦斯爆炸冲击波与避难硐室的位置关系
    4.3 基于人群疏散能力的避难硐室选址分析
        4.3.1 人群疏散有效时间估算
        4.3.2 人群疏散模型构建及检验
    4.4 基于Flody算法的最优疏散路径分析
        4.4.1 Flody算法思想
        4.4.2 Flody算法步骤
    4.5 实证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风险管控的瓦斯风险管理系统平台构建
    5.1 瓦斯风险管理系统平台开发目的
    5.2 基于多语言开发的瓦斯风险管理系统平台结构
        5.2.1 系统平台结构
        5.2.2 数据的处理流程
        5.2.3 系统平台的技术框架
    5.3 瓦斯风险管理系统平台开发关键技术
        5.3.1 系统平台开发工具
        5.3.2 系统平台的共享数据中心
        5.3.3 基于Arc GIS软件对生产布局图的设计与集成
    5.4 瓦斯风险管理系统平台的搭建
        5.4.1 系统平台的功能框架
        5.4.2 系统功能应用展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10)基于GIS的煤矿企业风险预测预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GIS及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分析
    1.1 GIS在煤矿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1.2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分析
2 风险预测预警系统设计
    2.1 GIS信息采集平台
    2.2 煤矿风险预警模型
    2.3 GIS分析展现平台
        2.3.1 矿井综合信息可视化展现模块
        2.3.2 矿井事故风险评估展现模块
        2.3.3 预警信息三维可视化展现模块
        2.3.4 矿井应急救援资源展现模块
3 结语

四、Coalmine Safety Assurance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GIS(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智能化最新技术进展与问题探讨[J]. 王国法. 煤炭科学技术, 2022
  • [2]浅析GIS“一张图”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A]. 韦书凯,张军安,赵军业. 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9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10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 2020
  • [3]智慧矿山建设发展方案及趋势的分析与研究[D]. 吴奶明.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研究[D]. 胡耀元.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Repast的煤矿井下安全逃生仿真研究[D]. 芦飞平.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5)
  • [6]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 齐春雪. 华北科技学院, 2020
  • [7]紫晟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研发及应用[D]. 李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8]山东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杨传印.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9]高突矿井瓦斯风险评估方法与管控技术研究[D]. 郭昕曜.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基于GIS的煤矿企业风险预测预警系统设计[J]. 彭玉敬,刘建,郜彤,廖凌松,高晓峰. 工矿自动化, 2018(06)

标签:;  ;  ;  ;  ;  

基于GIS的煤矿安全保障信息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