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驻马店地区推广普通话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桑茂[1](2020)在《乡村文化重构中的壁画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大量的乡村艺术建设项目涌入乡村地区。在这些涌入的项目中,由于其对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识的错位、缺位和不到位,致使乡村艺术和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地位屡屡受挫,乃至面临被质疑、被抵制、甚至被损毁的危险。而与此同时,村民作为乡村文化最熟悉的拥有者,在近几年的乡村艺术建设研究中被重新发现,认为,村民的主导地位将给项目主导者和参与者重新认识村民及其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巨大的警醒。近十年来,有不少艺术家深入社区和基层,参与艺术乡村建设。而壁画作为乡村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成为地方政府彰显地区文化特色、提升社会声誉度和发掘经济价值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主要以乡村壁画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乡村文化现状和存在问题及中国乡村壁画的相关案例和文献的整理剖析,指出当代中国乡村壁画存在的均质化、缺乏在地性、忽略乡村居民主体地位等问题,结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岜院村“立村共生”活动中的壁画项目,提炼出“文化重构”的方法与路径,概括出中国乡村艺术建设的新观念和新模式——倡导乡村文化价值引领的重要意义,重构以村民为主体的乡村艺术建设,将艺术转化为技术授以村民,打破传统的艺术家创作模式,引导村民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自觉、自发地进行艺术乡村建设,以达到激发乡村文化的内生活力,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目标。
范双燕[2](2020)在《河南坠子演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河南坠子演唱艺术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河南坠子演唱特色和唱腔风格,以丰富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实践,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发展。河南坠子形成于清道光时期,后形成东路、西路(中路)和北路三大流派。民国时期形成了女性艺人与男性艺人并存的二元化发展格局,唱腔体系逐渐成熟定型。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坠子演出以唱新说新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双轨制的发展格局。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坠子在面临诸多困难的同时,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河南坠子的演唱风格受到河南方言的决定性影响,其“字-声”关系应以河南方言为核心,遵循唱词的河南方言及其字调变化规律。演唱语言既要突出特色,又要突破地方局限性,可以试行语言的适应性变易,允许艺人和演员采用当地方言或普通话演唱和表演,只要演员主体仍以河南方言为基础,就可以保证河南坠子表演艺术的地方特色持续得到强化和突出。河南坠子的道白手法,强调“评、解、表、叙”四字,起到标识河南坠子文化身份的重要作用。河南坠子演唱还需要处理好“腔”和“韵”的关系,探索自己独特的润腔规律,要体现在音色造型、节奏造型和润腔手法等方面。文中笔者首次尝试寻找河南坠子特色润腔的旋律规律,并根据各润腔特点为其命名,如:连提腔、连滑腔、磨腔、叠韵、拖腔换韵、倒字等等。在河南坠子演唱中,共性润腔与特性润腔并存,形成了河南坠子演唱中“腔-韵”处理的二元化格局,其中的特性润腔手法担负着展现河南坠子固有艺术风格的重任,二者的有机结合强化和丰富着河南坠子的演唱艺术。河南坠子的腔词关系处理各有特色,吸收融汇各有侧重。乔派坠子的唱腔改革适应了市民阶层和社会精英的审美品位;赵铮在促进河南坠子品味提升、朝着高雅化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河南坠子唱腔的审美风格主要表现为:雅与俗并行,庄与谐并重,巧与拙互融;审美表现为“法无定法”和“大美有根”。河南坠子表演艺术的转型发展,首先是演出对象的区分对待和表演风格的差异化发展,积极采用新的传播方式,找准时代价值取向和审美风尚。河南坠子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建立“学校——政府——文化企业”三位一体的教育办学体制,建立“高校——中小学——培训机构”相结合的联动教学机制。
闫榀[3](2019)在《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南阳大调曲子研究》文中认为大调曲子又称鼓子曲,是河南的重要曲种之一,亦是南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曲艺之一。其历史悠久,唱腔丰富,风格质朴,雅俗兼备,内容极为丰富,在我国曲艺音乐中实为罕见,是中原地区优秀的文化遗存之一,对研究中国民族音乐和中国音乐史来说,是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因此,它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08年6月7日,大调曲子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文主要是在前人对南阳大调曲子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中国音乐史及方言研究等理论,进行深度访谈、实地考察,将田野和文献资料相结合,注重大调曲子的历史流变过程与传统状态,把南阳大调曲子置于南阳地区的历史文化体系中进行研究。通过对如今在世的艺人、传承人、作曲家们进行走访,并对现存常用曲牌、曲目、唱腔、唱词进行录音和记谱整理。本论文的意义主要在于对新音乐材料的分析,也是对现有资料和地方音乐的积累与补充;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其发展状况令人堪忧,望通过笔者的微薄之力可以让更多人去了解和关心大调曲子,并针对大调曲子的发展前景提出一些建议;南阳大调曲子的整理与研究,对当地的传统音乐文化、民族民间音乐以及曲剧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分为摘要、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七大部分。绪论中主要从选题依据与创新点、选题研究综述、田野工作调查及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分述。第一章将大调曲子放入其生存背景和历史文化环境中进行研究,揭示了南阳大调曲子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及其发展流变。第二章从南阳大调曲子的四方面进行艺术形态分析。在谱例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对大调曲子的的音乐体制、语言特征、腔词关系及演出形式等艺术特征进行分析。第三章对南阳大调曲子的思想内涵及其功能进行了阐释和分析。第四章通过笔者对南阳大调曲子实地现状调查,归纳总结出多元化的传承途径及其创新发展的产物来进一步作出反思和构想,同时为人们更加全面系统的理解、认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从而更好、更全面的对其进行保护、传播和发展传承。
李俊霞[4](2019)在《从《王云五大辞典》与《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对比看双音词词义演变》文中认为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和《王云五大辞典》(以下简称《王云五》)共收的3003个双音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部词典给出的释义进行对比来分析词义的异同,进而总结或印证现代汉语词义发展演变规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对象,指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交代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两部词典收录条目的对比情况,指出了造成两部词典共收词条目较少的原因,以及两部词典共收双音词概貌。第三章是对两部词典共收双音词义项数量变化的分析,在分析中适当地加入语料。在义项发生变化的词条中,增加新义项的占多数,主要有增加引申义、泛指义、特指义、比喻义、专科词语义、特殊标记义、表示新事物的新义七类。旧义项减少数量占比较小,主要有消失事物所表示的义项减少和专科义项的减少。这里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情况,即义项数量虽然不变,但是个别义项意义发生改变。第四章是对两部词典共收双音词的一个意义发展演变分析,主要有词义的丰富和深化、扩大、缩小、转移四类,并结合语料库对个别词条进行分析。其中词义转移、词义的丰富和深化这两种类型所占总变化数的79%,词义缩小的词语所占比重最小。第五章从普通词语专业化和专业术语泛化角度,对词义演变中发生变化了的这部分双音词进行分析描写,比较特殊的是,部分专业术语出现了跨界引申。第六章为结语,总结全文。
李颖[5](2019)在《河南、陕西筝派比较研究 ——以四首筝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筝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族弹拨乐器之一。距今约两千余年的历史。作为音乐发展历史的亲历者,筝从最初西周身影初现,贯穿始终。积淀了千百年的音乐文化也承载着历代文人墨客的家国情怀,拥有极其悠久和璀璨的历史,故而被称为“古筝”。千百年来,古筝由最初的“秦地”(今甘肃、陕西一带)为原点不断向外辐射传播,并且不断与当地的风土民俗、语言习惯和民间音乐等进行交融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各古筝流派。正是由于不断地继承与发展,古筝越来越受关注,乃至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按照地理位置来划分,古筝流派可划分为以河南、陕西等为代表的北方筝派和以浙江、潮州等为代表的南方筝派。以黄河为基点一字排开,这一地区就分布着三个风格各异的古筝流派:河南筝派、陕西筝派和山东筝派。根据地理位置上同属于北方地区的特性,而被统称为北方筝派。虽在地理条件和文化源流上同根同源,但由于当地的民间音乐和方言的差异,它们便具有相近但迥然不同的筝乐风格。即便是相似题材,三筝派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述方式。这些优秀的曲目缘何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且焕发勃勃生机;地理上的毗邻也可产生大相径庭的演奏风格和习惯,而筝派是如何运用这些“独特”去表达距离我们生活时代较遥远的历史事件或是民间传说,从而产生辨识度鲜明的曲风。这些都是作为当代习筝人需要思考的。笔者自幼生长在北方,习北方筝曲时,对北方筝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也有一定的研究优势。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搜集曲目文献资料,结合自身演奏直观感受。从河南筝、陕西筝音乐风格、独特技法入手,进而对两筝派的四首筝曲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力谱例使人们对两筝派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两筝派优秀的曲目进行思考,进行传播。对于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各古筝流派而言,仅研究河南、陕西两派无疑是管中窥豹,但能够引发莘莘筝派学子学习各筝派优秀代表性曲目的兴趣,便是本文研究价值所在。由小及大,由这两筝派地研究引发对其他筝派的探索、传承。以期对所有筝派更好地保护、继承与发展。
任梦梦[6](2017)在《现代汉语“一起”及相关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副词是现代汉语词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起”作为一个典型的副词,其具体的语义和用法值得深入探讨。以往对“一起”的研究重在将其作为协同副词的一部分加以分析,对“一起”本身的特点及与协同副词之外的词语比较未作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文详细考察“一起”的语义及用法,并将“一起”与近义词“共同”、英语对应词together/jointly,以及北方话中的近义方言词语做比较,发现“一起”在表达聚合义时,所指的各部分一般有主从之分,且互有影响。“一起”与“共同”聚合义的差别主要在于“一起”所指的各部分互有影响、“共同”所指的各部分互不影响,“一起”与“共同”在聚合义系统中的差异在英语及汉语方言中也有类似的表现。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分析了“一起”的聚合义演变过程,结合语义变化的范围,发现“一起”的聚合义一般受到时间或空间的限制。第二章对“一起”与“共同”的语义和用法进行比较。从语义特点看,“一起”与“共同”都有聚合义,“一起”所指的各部分一般有主从之分,且互有影响,“共同”所指的各部分一般无主从之分,且互不影响。从句法特征看,“一起”与“共同”都可以修饰有“动态”特征的谓词性成分,但“一起”还能修饰表“变化”、“交互”及“整体变化状态”的谓词性成分。“一起”与“共同”在与副词连用时表现基本一致,但“共同”不能与个别时间副词、范围副词、否定副词共现。从语用角度看,“一起”可以用于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且有语用意义,“共同”只能用于书面语体,没有语用意义。第三章考察“一起”与together、jointly的语义用法异同,发现“一起”与together在表达聚合义时都表示各部分互有影响,一般可以互译,但当together在动词后表联合且所指是施事成分时,也可以用“共同”翻译。jointly语义表示联合,即多个个体独立发出动作后的事件的集合,一般和“共同”互译,但当jointly在动词前、表主动语态的句子中或当所指是受事时,也可以翻译成“一起”。第四章比较了“一起”与北方话中“一起”类方言词语,发现各方言区在整体上都涵盖了“一起”的语义特点。“一起”与“共同”在聚合义系统中的差异在方言词语词形、词义较为多样的方言区中有类似表现。
刘洋洋[7](2016)在《驻马店方言疑问句研究》文中提出本篇文章首先通过对驻马店方言中存在的疑问句形式及表义差异进行考察,建立起方言的疑问句系统,包括是非问、选择问、特指问、反复问,然后就反复问在河南省境内所出现的形式差异做区域性对比。本文结合反复问在河南省内的格式体现,做区域性对比分析,以探究反复问这一疑问小类在河南省内所呈现出来的区域性特征。在河南省内,反复问其形式和表义在南北纵向和东西横向上呈现一定的规律:豫北地区中间地带以“VP+否定词”为主要类型,并且依据表义的不同分选两个不同的否定词“不”和“冇[mou]”;在豫中地区以“VP+否定词”和“VP+否定词+VP”两种类型并存,但是这两种格式内出现的否定词是以“不”和“冇”互补分布的;在豫南地区以“VP+否定词”为主要类型,只是这里的否定词以“不”为主,没有表义上的分立,并且“不”在读音上发生弱化,虚化为一个纯表疑问的语气词“呗[p?]”。正是因为在豫北和豫中地区反复问结构中否定词分立,表义透明,以至于不具备虚化的条件,因此在这些地方以反复问来表询问,而没有“吗”字类是非问。结合汉语其他方言区疑问句系统,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某个方言区有一个能够纯表询问的疑问语气词,那么这里的人们则会首先选择添加语气词的方式来表询问,而不是运用反复问格式。
刘迎迎[8](2015)在《商水方言副词研究》文中指出商水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漯项片。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以及人口流动,商水方言受到了很大影响,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加之商水方言的研究成果不多,涉及到语法的更少,因此对商水方言副词进行系统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商水县城关镇的方言副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掌握大量语料,采用共时描写与系统归纳的方法,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让人们对商水方言副词系统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本文选取程度副词“可[(?)113]”、“死”、“血[(?)ε113]”,时间副词“将[(?)113]”,频率副词“回儿[(?)→53]”,范围副词“光[(?)113]”、“斗[t(?)31]”、“净[(?)31]”,语气副词“半天”,否定副词“白”、 “没[(?)55]”、“快”等五类副词,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与普通话、本方言内部相关副词进行比较。通过详尽描写和对比分析,发现商水方言中程度副词“死”句法位置灵活,功能多样,在句中可以作谓语、定语、补语,主观色彩鲜明;频率副词“回”口语色彩浓厚,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副词“斗”虚化不彻底,身兼多职,在商水方言中可以用作时间副词、语气副词、范围副词等,具有多种意义;语气副词“半天”含义丰富,可传达意外和恍然顿悟的语义;否定副词“快”以肯定形式表达否定意义,传达出委婉拒绝的感情。
张华[9](2013)在《当代河南豫剧现代戏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代中国戏曲创作和演出实践中,河南豫剧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剧种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河南豫剧工作者怀着振兴民族文化、讴歌时代新风、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使命,创作出了一大批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精品力作,其现代戏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中国戏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使豫剧成为我国最大、最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本文从河南豫剧现代戏的发展历史、剧本创作、艺术特色与发展现状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论文通过总结归纳文献资料,简单梳理了豫剧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并对建国以来豫剧现代戏的几个发展阶段作了概括论述。在剧本创作上,通过文献汇总和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建国以来创作的现代戏剧目作了粗略统计,并选择了10部不同发展阶段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豫剧现代戏逐一论述,初步展示了建国以来豫剧现代戏创作的基本风貌。论述河南豫剧现代戏的中原文化特色是本文的重点之一,从现代戏的编剧特色和舞台艺术特色两方面分别展开,对剧本题材、人物、语言等方面的特色以及舞台创作中音乐、导演、表演、舞美等特色做了比较全面、详细的论述,试图充分、深入地展示豫剧现代戏独特、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此外,论文还就当代河南豫剧现代戏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获得成就的原因与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对未来河南豫剧现代戏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考、见解,以期对河南豫剧创作的发展有所裨益。
赵天改[10](2011)在《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1368-1949)》文中指出从空间上看,以往研究成果对河南文化的研究,多侧重于文化史的研究,注重文化现象在时间上的变迁,但是对于文化现象的空间关注度不够。从时间上看,前人所研究问题多集中在河南具有都城或者陪都地位的汉唐北宋时期,对于河南文化地位衰落以后的明清民国时期这一时段研究比较薄弱。从历史文化地理角度来看,尚无前人对河南区域文化地理进行多个文化因子的系统整体研究。笔者从历史地理学专业视角出发,对于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重点关注两个问题。其一是空间问题。重点研究河南文化的省域特征和省内区域差异。这一点,主要通过对具体文化因子的时空演变过程的研究来展示。在研究河南省内对文化区域差异具有重要指标意义的风俗、方言、地方戏、民间信仰等文化因子历史时期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划出六个综合文化区,即河北文化区、陕州文化区、西府文化区、南阳文化区、豫东黄河文化区和豫南楚文化区。其二是时间问题。主要研究明代以来河南文化地位衰落的原因。这是以往学者不曾深入论述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代用指标间接分析法研究了现代河南方言研究领域长期忽略的闽语方言岛的分布问题。蝗神薄太后信仰由于历史悠久,连明清人都不清楚其信仰开始时间。笔者采用时间序列逆推法,用可信的最近的明清时期的资料一步一步向前逆推,终于推理出了薄太后信仰开始的东汉时代。虽然,研究的结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然而在现有资料稀缺的条件下,丰富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论文结论部分探讨了三个问题。其一是明代以来河南文化地位衰落的原因。对今天河南省的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其二,提出明代以来虽然河南儒学文化衰落了,然而民间信仰文化和戏剧文化却取得了大发展,认为明代以来河南戏剧文化的发达是河南民间信仰发达的催生结果之一。其三,探讨了文化与环境的互动机制,指出文化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就是区域文化的分异。这是既往多部历史文化地理专着不曾注意的问题,推动了历史文化地理理论的发展。
二、关于驻马店地区推广普通话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驻马店地区推广普通话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文化重构中的壁画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 |
1.1.2 壁画与乡村文化建设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创新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1 创新点 |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第2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壁画的现状及反思 |
2.1 乡村文化的现状及反思 |
2.1.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现状 |
2.1.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反思 |
2.2 中国乡村壁画的现状及反思 |
2.2.1 乡村壁画作为公众艺术的创作机遇与挑战 |
2.2.2 乡村壁画的“均质化”表现 |
2.2.3 缺乏“在地性”,掏空“文化”的乡村壁画 |
2.3 艺术引导与村民自治相结合的乡村艺术建设 |
2.3.1 激发乡村文化的内生活力 |
2.3.2 优化乡村艺术的“在地性”问题 |
2.4 小结 |
第3章 以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册亨县岜院村“立村共生”活动壁画项目为实践案例 |
3.1 活动缘起 |
3.2 岜院村现状 |
3.2.1 岜院村地理结构 |
3.2.2 岜院村人口现状 |
3.2.3 岜院村文化录 |
3.3 岜院村壁画项目的多方期待及存在问题 |
3.3.1 政府作为活动推动者 |
3.3.2 村民作为主人翁与享有者 |
3.3.3 新村民作为服务者 |
3.3.4 “立村共生”活动前期准备中的问题 |
3.4 “立村共生”活动整体思路及“在地性”思考 |
3.4.1 “立村共生”活动三大板块预设及思路 |
3.4.2 “立村共生”活动进行过程中的“在地性”反思 |
3.4.3 “立村共生”活动的重点项目——壁画 |
3.5 “公共教育”板块——公共壁画的考量 |
3.5.1 村民的考量 |
3.5.2 政府的考量 |
3.5.3 艺术家的考量 |
3.6 公共壁画《岜音希望》创作构思及落地 |
3.6.1 区位与定点综合评估 |
3.6.2 壁画主题的“在地性”体现——八音坐唱 |
3.6.3 壁画内容“‘就地’取材” |
3.6.4 村民与志愿者主导下的壁画落地 |
3.7 《岜音希望》的创新及突破 |
3.7.1 《岜音希望》创新——影像+图像 |
3.7.2 岜院村壁画在多方主导下的未完成与不完美 |
3.7.3 “去艺术家”化的岜院村乡村壁画 |
3.8 小结 |
第4章 活动后续与理论反思 |
4.1 活动后续跟踪 |
4.2 有价值的引导 |
4.3 不足及反思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河南坠子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理论意义 |
(三)选题现实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河南坠子概述 |
第一节 产生源头与背景 |
一、张履谦:源于道情 |
二、张长弓:源于莺歌柳与道情 |
三、张凌怡等:源于三弦书与道情 |
第二节 发展历程 |
一、融合定型期:道光至清末 |
二、繁荣发展期:民国时期 |
三、功能转型期:建国以后至20世纪末 |
四、挑战机遇期:新世纪以来 |
第三节 河南坠子的审美流变 |
一、地域审美风格 |
二、个人审美风格 |
第二章 河南坠子的“字-声”规律 |
第一节 河南方言中的字调处理 |
一、唱词的字调 |
二、唱词的尖团音 |
三、常见问题及处理 |
第二节 吐字发音的普适性对接 |
一、普通话的字调处理 |
二、五音、四呼和三音 |
三、字头、字腹与字尾 |
四、演唱中的十三辙应用 |
五、演唱中的其他不良现象 |
第三节 道白的双轨并行 |
一、河南坠子的道白技巧 |
二、道白的河南方言基础 |
三、说白的适应性变易 |
第三章 河南坠子的润腔规律 |
第一节 声腔造型 |
一、音色造型 |
二、节奏造型 |
第二节 润腔手法 |
一、连提腔 |
二、连滑腔 |
三、磨腔 |
四、叠韵 |
五、拖腔换韵 |
六、倒字 |
第四章 河南坠子唱腔的艺术风格 |
第一节 作为曲种的唱腔风格辨识 |
一、唱腔风格:曲种存在之本 |
二、区域发展:唱腔差异化之基 |
三、跨域发展:唱腔风格之源 |
第二节 基于流派的唱腔风格呈现 |
一、流派的形成与区别 |
二、河南坠子唱腔的地域流派 |
三、河南坠子唱腔的个人流派 |
第三节 河南坠子唱腔的审美表达 |
一、雅与俗并行 |
二、庄与谐并重 |
三、巧与拙互融 |
第五章 河南坠子表演艺术的转型发展 |
第一节 发展与创新 |
一、已有探索与经验 |
二、学理思考与启示 |
三、创新重心与举措 |
第二节 对象与风格 |
一、演出对象分化导致的受众主体迁移 |
二、城镇化发展导致的文化阶层变迁 |
三、国际化交流导致的受众品味提升 |
第三节 创作与演艺 |
一、文化发展战略与曲艺创作 |
二、市场运行机制与曲艺演艺方式 |
三、新媒体发展与传播方式革新 |
第四节 传承与人才培养 |
一、传统曲艺教育 |
二、学校曲艺教育 |
三、人才培养的多元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南阳大调曲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历史视野中的南阳大调曲子 |
一、大调曲子的渊源 |
(一)大调曲与明清小曲 |
(二)大调曲与岔曲 |
(三)大调曲与八角鼓 |
二、南阳大调曲子形成与发展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历史文化生存背景 |
(三)南阳大调曲子发展与演变 |
第二章 南阳大调曲子的艺术形态分析 |
一、南阳大调曲子音乐形态分析 |
(一)曲体结构 |
(二)曲牌分类 |
(三)板式 |
二、南阳大调曲子演唱分析 |
(一)演唱形式 |
(二)演唱特点 |
三、南阳大调曲子伴奏分析 |
(一)伴奏乐器 |
(二)伴奏形式 |
四、南阳大调曲子的腔词关系 |
(一)方言语汇及运用 |
(二)唱词 |
(三)腔词关系 |
第三章 文化视野中的南阳大调曲子 |
一、南阳大调曲子的思想内涵 |
(一)冲破封建枷锁的爱情观 |
(二)倡导和谐社会的价值观 |
(三)崇尚孝道的道德观 |
(四)宣扬大无畏的英雄观 |
(五)反映新时代的生活观 |
二、南阳大调曲子的功能分析 |
(一)审美功能 |
(二)道德教化功能 |
(三)娱乐功能 |
(四)文化传承功能 |
第四章 南阳大调曲子传承和发展 |
一、南阳大调曲子传承人现状调查 |
(一)国家级传承人—黄天锡 |
(二)其他代表性传承人 |
二、南阳大调曲子传承途径多样化 |
(一)民间习俗活动传承—马街书会 |
(二)网络多媒体传承 |
(三)群众传承的田野考察描述—曲林大会 |
(四)校园传承 |
三、南阳大调曲子的创新与发展 |
(一)改革开放以来南阳大调曲子新创作品 |
(二)对南阳大调曲子当代传承发展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承担的科研任务 |
致谢 |
(4)从《王云五大辞典》与《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对比看双音词词义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和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词义演变类型的研究现状 |
1.2.2 《王云五大辞典》的研究现状 |
1.2.3 通过辞书对比观察词汇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1.3.2 抽样研究 |
1.3.3 对比与分析相结合 |
1.3.4 语料库分析 |
第二章 两部词典双音词收录概况 |
2.1 两部词典双音词条目比较 |
2.1.1 《现汉》收录大量新词 |
2.1.2 《现汉》对儿化词、同音同形词、异音同形词、异形词的处理 |
2.2 两部词典共收双音词概貌 |
第三章 两部词典共收双音词义项数量增减情况 |
3.1 义项数量增加 |
3.2 义项数量减少 |
3.3 义项数量不变,但义项有替换 |
第四章 两部词典共收双音词的一个意义发展演变情况 |
4.1 词的一个意义的丰富和深化 |
4.2 词的一个意义的扩大 |
4.3 词的一个意义的缩小 |
4.4 词的一个意义的转移 |
第五章 词义演变中的普通词语专业化和专业术语泛化现象 |
5.1 普通词语专业化 |
5.2 专业术语泛化 |
5.3 专业术语跨界引申 |
5.4 普通词语专业化和术语泛化现象的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两部词典共收双音词(以《现汉》词形为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河南、陕西筝派比较研究 ——以四首筝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释义与研究意义 |
二 结构安排 |
三 研究背景与方法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陕西筝派概述 |
第一节 “凄切秦声”——陕西筝派 |
一 “艺术母体”音乐风格 |
二 特性音 |
三 独特技法 |
四 传承人音乐风格 |
第二节 两首陕西筝曲探析 |
一 筝曲《姜女泪》探析 |
二 筝曲《云裳诉》探析 |
三 对两首乐曲的比较 |
第二章 河南筝派概述 |
第一节 “粗犷豪放、含蓄细腻”——河南筝派 |
一 “艺术母体”音乐风格 |
二 特性音 |
三 独特演奏技法 |
四 传承人音乐风格 |
第二节 两首河南板头曲探析 |
一 筝曲《苏武思乡》探析 |
二 筝曲《叹颜回》探析 |
三 对两首乐曲的比较 |
第三章 河南、陕西筝派乐曲对比分析 |
第一节 两筝派的“同” |
一 民间曲调的运用之“同” |
二 曲式结构的运用之“同” |
三 技法的创新之“同” |
第二节 两筝派的“异” |
一 取音方式之“异” |
二 演奏技法之“异” |
第三节 对古筝流派学习、继承与发展的启示 |
一 积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进行交流学习 |
二 传承人的保护 |
三 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现代汉语“一起”及相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零 绪论 |
第一章 “一起”的历时演变考察 |
1.1 “一起”的语义演变考察 |
1.1.1 聚合义的来源 |
1.1.2 聚合义的发展 |
1.2 “一起”的语义范围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一起”与“共同”的语义用法比较 |
2.1 “一起”与“共同”的语义考察 |
2.1.1 “一起”与“共同”的语义特点 |
2.1.2 “一起”与“共同”的语义指向 |
2.1.3 “一起”与“共同”所指成分的语义角色 |
2.2 “一起”与“共同”的句法考察 |
2.2.1 “一起”与“共同”对谓词性成分的选择限制 |
2.2.2 “一起”与“共同”对连用副词的选择 |
2.3 “一起”与“共同”的语用考察 |
2.3.1 “一起”与“共同”的交际语境 |
2.3.2 “一起”与“共同”的语用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起”与together/jointly的语义用法异同 |
3.1 “一起”对together/jointly的英译选择 |
3.2 “一起”与together/jointly的语义考察 |
3.2.1 together/jointly的语义考察与汉译选择 |
3.2.2 together/jointly的句法表现与汉译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起”与北方话中“一起”类方言词语的比较 |
4.1 “一起”与“一起”类方言词语的范围概况 |
4.1.1 “一起”与方言词语的词义范围 |
4.1.2 “一起”与方言词语的使用特点 |
4.2 “一起”与“一起”类方言词语的个案比较 |
4.2.1 “一起”与“一齐” |
4.2.2 “一起”与“一路 |
4.3 “一起”与“一起”类方言词语的语义定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驻马店方言疑问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驻马店概况 |
1.1.1 历史地理人文概况 |
1.1.2 方言音系 |
1.2 研究概况 |
1.2.1 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概况 |
1.2.2 驻马店方言研究概况 |
1.3 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1.3.1 选题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
2.驻马店方言疑问句系统 |
2.1 驻马店方言疑问句的标记手段 |
2.1.1 添加语气词 |
2.1.2 添加附加问 |
2.1.3 改变语调 |
2.2 驻马店方言是非问 |
2.2.1 语气词是非问 |
2.2.2 附加问形式的是非问 |
2.3 驻马店方言选择问 |
2.3.1 关联词的选择 |
2.3.2 语气词的选择 |
2.3.3 间接问句用法体现 |
2.4 驻马店方言特指问 |
2.4.1 形式与表义分析 |
2.4.2 [mɑ?113]的用法分析 |
2.4.3 附加问形式的特指问 |
2.5 回声问 |
2.5.1 是非回声问 |
2.5.2 疑问代词回声问 |
2.5.3 针对是非问的回声问 |
2.5.4 针对特指问的回声问 |
3 驻马店与河南其他方言反复问比较研究 |
3.1 豫北地区的反复问 |
3.2 豫中地区的反复问 |
3.3 豫南地区的反复问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商水方言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商水县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1.1.1 商水县地理位置 |
1.1.2 商水县历史沿革 |
1.2 商水方言音系 |
1.2.1 声母 |
1.2.2 韵母 |
1.2.3 声调 |
1.3 商水方言副词相关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和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 |
1.5.1 语料来源 |
1.5.2 体例说明 |
第2章 程度副词 |
2.1 程度副词概况 |
2.2 程度副词“可” |
2.2.1 语义分析 |
2.2.2 语法功能 |
2.2.3 语用价值 |
2.3 程度副词“血” |
2.3.1 语义分析 |
2.3.2 句法分布 |
2.3.3 句法功能 |
2.3.4 语用分析 |
第3章 时间、频率副词 |
3.1 时间、频率副词概况 |
3.2 时问副词“将” |
3.2.1 语义涵盖 |
3.2.2 句法特征 |
3.3 频率副“回儿” |
3.3.1 语义分析 |
3.3.2 句法特征 |
3.3.3 表达效果 |
第4章 范围副词 |
4.1 范围副词概况 |
4.2 范围副词“光”“斗”“净” |
4.2.1 语义分析 |
4.2.2 句法特征 |
4.2.3 语用分析 |
第5章 语气副词 |
5.1 语气副词概况 |
5.2 语气副词“半天” |
5.2.1 语义分析 |
5.2.2 句法特征 |
5.2.3 语用分析 |
第6章 否定副词 |
6.1 否定副词概况 |
6.2 “白”和“没” |
6.2.1 语义分析 |
6.2.2 句法特征 |
6.2.3 语用分析 |
6.3 否定副词“快” |
6.3.1 语义分析 |
6.3.2 句法特征 |
6.3.3 语用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商水方言常用副词表 |
附录B 主要发音人简介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当代河南豫剧现代戏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河南豫剧及其现代戏的历史演变 |
1.1. 豫剧名称的演变 |
1.2. 豫剧的起源与发展 |
1.3. 豫剧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 |
1.4. 豫剧现代戏的发展历程 |
1.4.1. 1938——1949:初创阶段 |
1.4.2. 1950——1965:变革阶段 |
1.4.3. 1966——1977:停滞阶段 |
1.4.4. 1978——现在:发展阶段 |
2. 当代河南豫剧现代戏作品 |
2.1. 当代河南豫剧现代戏作品统计 |
2.2. 河南豫剧现代戏的代表作品 |
2.2.1. 《小二黑结婚》 |
2.2.2. 《朝阳沟》 |
2.2.3. 《人欢马叫》 |
2.2.4. 《谎祸》 |
2.2.5. 《倒霉大叔的婚事》 |
2.2.6. 《老子·儿子·弦子 |
2.2.7. 《香魂女》 |
2.2.8. 《村官李天成》 |
2.2.9. 《风雨故园》 |
2.2.10. 《红高粱》 |
3. 河南豫剧现代戏的中原文化特色 |
3.1. 河南豫剧现代戏剧本特色 |
3.1.1. 题材选择 |
3.1.2. 语言运用 |
3.1.3. 人物塑造 |
3.2. 豫剧现代戏的舞台艺术特色 |
3.2.1. 音乐特色 |
3.2.2. 导演艺术 |
3.2.3. 表演特色 |
3.2.4. 舞美艺术 |
4. 河南豫剧现代戏的现状与思考 |
4.1. 豫剧现代戏发展现存问题 |
4.1.1. 经费困难 |
4.1.2. 人才危机 |
4.1.3. 剧目创作质量的滑坡 |
4.1.4. 观众市场的失守 |
4.2. 当代豫剧独领风骚的原因 |
4.2.1. 注重对应观众审美需求的剧目生产 |
4.2.2. 实施促使剧目生产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
4.2.3. 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
4.2.4. 利用广电传媒激活广阔的演出市场 |
4.3. 对豫剧现代戏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
4.3.1. 增强观众意识和市场观念 |
4.3.2. 加强创作队伍的建设 |
4.3.3. 把剧目建设作为中心环节 |
4.3.4.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4.3.5. 拓展豫剧传播途径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1368-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学术回顾 |
一、概念的厘清 |
二、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回顾 |
三、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回顾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过程中打算解决的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篇章结构 |
第二章 明代以来河南风俗地理 |
第一节 明代以来河南婚俗地理 |
一、明代以来河南婚俗的省域特征 |
二、明代以来河南婚俗的区域差异 |
三、民国时期传统礼制婚与现代文明婚的进退 |
第二节 明代以来河南的丧葬习俗 |
一、河南丧葬习俗的省域特征 |
二、丧葬习俗的区域差异 |
第三节 河南岁时习俗的区域差异 |
一、河北岁时风俗区 |
二、豫西岁时风俗区 |
三、南阳岁时风俗区 |
四、豫东岁时风俗区 |
五、豫南岁时风俗区 |
第三章 河南方言地理 |
第一节 现代河南方言的分布及前人研究 |
第二节 河南方言的省域特征 |
一、语言简洁 |
二、语言刚直滞涩 |
三、河南各地方言语音称谓差别大 |
四、明代他省以中州语音为正 |
五、方言北方特征明显 |
第三节 河南晋语区 |
一、河南晋语区区别于山西晋语区的特点 |
二、河南晋语区的内部分片 |
第四节 中原官话区 |
一、中原官话河北片 |
二、中原官话汾河片 |
三、中原官话洛嵩片 |
四、中原官话南阳片 |
五、中原官话郑开片 |
六、中原官话许陈片 |
七、中原官话归德片 |
第五节 江淮官话区和西南官话区 |
一、江淮官话区 |
二、西南官话区 |
第六节 闽语方言岛的形成与分布 |
一、河南闽语方言岛出现的原因 |
二、闽语方言岛的地理分布 |
第四章 河南地方戏的地理分布 |
第一节 明代以来河南地方戏的发展情况 |
第二节 明代河南地方戏曲文化发达的原因 |
一、宋元以来,河南发达的戏曲文化奠定了历史基础 |
二、明初河南在全国较高政治地位的吸引 |
三、明代河南诸多藩王王府的推动 |
四、明代皇宫演戏传统引领了上层社会宴会演剧的风尚 |
第三节 清代地方戏的分布格局 |
一、豫北区 |
二、三门峡蒲剧区 |
三、豫剧西府调区 |
四、豫剧祥符调区 |
五、豫剧豫东调区 |
六、豫剧沙河调区 |
七、宛梆流行区 |
八、豫南皮影戏花鼓戏区 |
第四节 豫剧的形成及其地域传播 |
一、豫剧形成的源与流的再思考 |
二、豫剧的地域传播过程 |
四、豫剧地域传播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明代以来河南民间信仰的特征及区域差异 |
第一节 河南的人祖信仰 |
一、远古人祖信仰发达 |
二、河南人祖信仰发达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河南的多神合祀突出 |
第三节 河南水神信仰的分布和变迁 |
一、龙神信仰突出 |
二、河南水神信仰的区域差异 |
第四节 河南蝗神信仰的的分布演变 |
一、八蜡神信仰的分布与演变 |
二、百虫将军伯益信仰的分布 |
三、蝗神商高宗信仰的分布 |
四、蝗神薄太后信仰的分布 |
五、蝗神卓茂信仰的分布 |
六、蝗神刘猛将军信仰的传入 |
七、蝗神金姑娘娘信仰的传入和分布 |
第五节 河南火神信仰的区域差异 |
一、河南的火神信仰的省域特征 |
二、河南火神信仰的区域差异 |
第六节 明代以来河南朝山进香的区域差异 |
一、河北区 |
二、豫西陕州属区 |
三、河南府属区 |
四、南阳府属区 |
五、豫东地区 |
六、豫南地区 |
七、小结 |
第七节 河南民间信仰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
二、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 |
三、移民的影响 |
四、商人等流动人口的影响 |
五、政府对民间信仰的推动 |
第六章 河南综合文化区的形成 |
第一节 河北文化区 |
第二节 陕州文化区 |
第三节 西府文化区 |
第四节 南阳文化区 |
第五节 豫东黄河文化区 |
第六节 豫南楚文化区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河南文化地位衰落的原因 |
一、宋代以来河南交通主要是漕运地位的衰落 |
二、重农抑商思想的禁锢和强化 |
三、兵燹灾荒连绵不断,地方文化建设缺乏连续性 |
四、河南政治优势地位的失去 |
第二节 明代以来是河南民间信仰文化和戏剧文化的大发展期 |
第三节 文化与环境的互动机制 |
一、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一定的互动机制 |
二、文化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就是区域文化的分异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关于驻马店地区推广普通话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文化重构中的壁画实践研究[D]. 桑茂.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河南坠子演唱艺术研究[D]. 范双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南阳大调曲子研究[D]. 闫榀.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4]从《王云五大辞典》与《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对比看双音词词义演变[D]. 李俊霞. 河北大学, 2019(08)
- [5]河南、陕西筝派比较研究 ——以四首筝曲为例[D]. 李颖. 郑州大学, 2019(07)
- [6]现代汉语“一起”及相关比较研究[D]. 任梦梦. 厦门大学, 2017(05)
- [7]驻马店方言疑问句研究[D]. 刘洋洋.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8]商水方言副词研究[D]. 刘迎迎. 华侨大学, 2015(03)
- [9]当代河南豫剧现代戏创作研究[D]. 张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3(10)
- [10]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1368-1949)[D]. 赵天改. 复旦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