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制品企业污水的消毒处理及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凌梓[1](2021)在《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物流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加上全球气候恶化等不利因素,世界各地新发和变异病原频繁出现,非洲猪瘟、沙漠蝗和新冠肺炎等疫情非常严重,外来物种入侵、物种资源流失、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受破坏等生物安全事件持续不断,造成了巨大危害;此外,转基因农产品、食品和生物恐怖袭击等潜在生物安全问题,让人类和动植物以及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安全风险。生物安全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和动植物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之一,这种非传统安全威胁给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造成潜在、深远的危害。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是维护国家生物安全最重要的屏障,完善和健全的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是有效防止上述生物因子传入传出国境口岸的支柱与基石。面临国内外复杂形势,根据中国国情,为有效保障我国生物安全和经济安全,从《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简称《SPS协定》)和《国际卫生条例》等国际规则的视角审视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结合对比域外先进国家生物安全法律制度,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还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有关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系统地梳理分析、深入地调查研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则,更加科学、合理、实用的健全和完善之建议。论文分绪论、四部分主要内容和结论。绪论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主要内容四方面,第一,概述生物安全和国境口岸生物安全的内涵,归纳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阐述其重要意义。第二,梳理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现状,包括立法和实践现状,并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数据、案例,论述了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在保障国境口岸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介绍域外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包括国际规则、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的法律法规。第四,提出健全和完善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建议。立法建议的构想是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保障国境口岸生物安全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适应性,以《国际卫生条例》《SPS协定》《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规则为基础,同时借鉴和汲取域外国家生物安全立法经验。建议的内容包括:一是健全国境口岸生物安全主要法律规定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明确执法和管理机构、增设社会共治规定、增加进口货物和物品实施检疫处理的法律制度等。二是完善国境卫生检疫的立法宗旨、国境口岸分级建设要求、入境申报和跟踪制度、口岸监测和应对能力以及公共卫生事件评估和通报程序、强制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三是完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律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内容和范围等五方面法律制度。四是完善日常进出境查验监管法律制度,包括完善《海关法》,出台《生物安全法》配套法规与规章,健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物种资源流失、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查验监管和防控口岸生物恐怖袭击的法律制度。
曹恩凯[2](2021)在《基于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发酵废水处理系统生命周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发酵废水处理行业普遍存在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的“三高”特征,节能减排潜力巨大,然而整个发酵废水处理行业针对节能减排改造的方向却不够明朗。本研究选取典型发酵废水处理系统为研究案例,首先对其经过部分厌氧氨氧化改造后的运行效能进行全流程分析,其次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分析各单元环境影响贡献因子,进而结合敏感度分析结果找出节能减排的痛点环节,并从技术-环境-经济多角度综合论证提出最适合发酵废水处理行业的工艺组合,为今后节能减排指出改造方向和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工程案例中1#AO池改造为CANON池后,核心处理单元长期数据监测结果显示,UASB单元COD去除率达到78%以上,CANON池COD去除率为72%~80%,TN去除率70%~80%,AO单元COD去除率为73%~81%,TN去除率为87%~92%。物质流和能量流分析结果显示,处理单位水量,厌氧氨氧化单元比AO单元减少了100%的Na OH(质量分数30%),电耗降低了89%,剩余污泥量减少了65%,表明厌氧氨氧化工艺节能降耗优势巨大。(2)本研究采用Re Ci Pe 2016 Midpoint方法,以处理1 m3废水为功能单位,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对经过部分厌氧氨氧化改造后的发酵废水处理系统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显示,六个工艺单元中AO单元是各类环境影响指标下贡献度最大的环节,其中对于臭氧层消耗贡献度最大,其次为全球变暖潜能。对比厌氧氨氧化部分改造前后情景发现,不论从能耗还是各类环境影响角度评价,厌氧氨氧化都是更加节能环保的工艺。此外,热电联产单元对于全球变暖潜能、光化学烟雾、土地酸化、化石资源消耗均有削减作用,热电联产单元不仅抵消了生产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排放的CO2,还实现了每处理单位水量有1.74 kg的碳盈余,表明热电联产是一条污水处理行业实现碳中和的理想途径。(3)本研究基于敏感度分析得出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实现碳中和的痛点因子,即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电耗问题,进而从技术-环境-经济多角度论证全面应用一体式ANAMMOX工艺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将AO工艺完全改造为厌氧氨氧化工艺,则系统总耗电量可以降低53%,CH4排放量可以降低83%,N2O排放量可以降低60%,整体相当于减少碳排放41%。各类环境影响指标值均有大幅度下降,其中臭氧损耗指标只有改造前情景(UASB+AO)的18%。此外经济性方面优势也十分优越,处理1 m3发酵废水,UASB+ANAMMOX(S3)成本仅为现行工艺路线(S1)的54%,且在处理收益上增加16%,S3工艺路线可以实现正向经济效益,处理单位废水将收益1.45元。综上所述,本研究深刻剖析了工艺选择对于环境和社会的各种影响,未来发酵废水在工艺设计阶段不应当仅仅考虑污染物的去除单一化目标,更应该从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理念出发,综合设计最具可持续性的工艺系统。图59幅,表37个,参考文献87篇。
代钦[3](2021)在《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研究》文中认为在出现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时,不应过分依赖通过刑事司法过程增强刑事治理的应变能力,以积极的刑法立法观坚持相对克制的刑事司法,注重强化刑法立法任务的必要分摊。但是目前在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立法方面存在一些不协调之处,应作出些许调整保障法秩序的统一性,使整体法秩序和谐无矛盾。首先定罪标准及情节划分应予以充分准确地把握,目前法条规定造成“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是本罪的入罪条件,但未区别划分一般情节与加重情节,由此也导致司法过程中一般犯与加重犯之间如何定罪量刑成为问题。由此进一步造成而不应在突发重大疫情传播公害事件时寄希望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否则司法公正的界限难以保证且易引发裁判结果不一的问题。当行为人造成第三人(除同住近亲属以外)实际受感且由于感染这一传染病从而造成伤亡或严重的不可逆转性身体损伤时应适用结果加重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法定刑更为恰当,也即认定造成特别严重的实害结果的认定标准。针对严重传播危险的判断,不能将抽象的不确定危险随意引申,应确保刑罚处罚的必要性,防止司法打击面过大的问题。本罪的立法更应当注意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区别分辨,将非属于刑事制裁的妨害传染病防治行为从本罪中分离,归入治安处罚或行政处罚的领域进行合理化管控。在任何时候自由裁量权的扩张都不利于罪刑法定的遵循,在确认行为人是否系本案其他被感染者的唯一感染源的问题上不同的案例当中似乎出现了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是值得被警惕的。这一罪名在新冠疫情完全过去之后仍要继续适用,因此如果目前的立法标准过于倾向于去贴合新冠病毒的某些特点则会对其日后更加广泛的适用埋下隐患,因此应着重考虑本罪名的设置如何才能在未来不特定的情况下保障民众的健康和管理秩序的实现。
邓盼盼[4](2020)在《双风机空调系统在医药工业中的适用性分析》文中认为根据医药工业空气处理的特殊性,从几个方面探讨双风机空调系统在药厂洁净空调设计中的适用性及优势。且结合实例,对双风机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进行分析,直观检验双风机空调系统的节能效益。同时也阐述了双风机空调系统目前存在的技术风险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解决办法。
黎俊伟[5](2020)在《太原市晋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及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限制性因素。为了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保护水体环境,因此研究一种处理效率高且不影响原污水处理厂运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以太原市晋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前后工艺和实际运行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改造前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方法,重点研究了提标改造工艺并进行比较选择出适合该污水处理厂改造的方案,研究了向AAO好氧区增加生物悬浮填料进行改造后各项指标进出水水质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污水处理厂改造前进出水指标进行分析,得出改造前采用改良AAO工艺各项出水指标可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对COD的去除效果较好。对COD、NH3-N、TP三项指标的保证率曲线分析可得,在95%的保证率时可满足“地表水V类”标准。改造前SS、TN这两项进水指标相比原设计值有很大增加,因此需要对原系统进行复核。(2)针对此次提标改造工程分析了三种实施方案,由于此次改造不影响原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提标改造,所以又从三种方案中选择出两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升级改造介绍,最后结合实际和经济技术合理可行性,采用“好氧区增加生物悬浮填料+低温硝化菌保障措施”的主体改造对晋阳污水处理厂AAO系列进行提标改造。(3)改造后,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进出水水质进行分析,可知改造后出水COD、NH3-N、TP三项指标出水更加稳定,较改造前分别降低了0.28%、48.90%、9.52%,可以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要求。其他指标稳定达一级A排放标准。
王云汉[6](2020)在《B公司口蹄疫疫苗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养殖行业整体规模的持续增长,同时也推动了动物疫苗行业的突飞猛进。其中,口蹄疫疫苗行业的发展势头尤为突出。近几年,伴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口蹄疫疫苗行业不断引进大量资金、吸纳优秀人才、研发高端技术、提高产品质量,行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随着口蹄疫疫苗行业的发展壮大,行业内部各大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愈演愈烈,那么此时,市场营销策略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便显得至关重要。B公司作为中国口蹄疫疫苗行业当中一家综合实力处于中游水平的企业,专注于口蹄疫疫苗技术的研发,同时集口蹄疫疫苗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一体合理运营。其优点是拥有高品质的疫苗产品和过硬的疫苗技术研发能力,缺点是公司的市场营销手段相对匮乏,营销策略不够科学高效。这使得B公司虽然目前拥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运营平稳,但是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想要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却存在局限性,在公司发展壮大的道路上遭遇瓶颈期。本文通过将B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学习与查阅国内外市场营销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权威期刊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B公司目前的营销环境进行分析,并结合B公司目前的市场营销现状进行深入探究和梳理,旨在找出公司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身短板;其次,从SWOT分析入手,详细阐述B公司的优势与劣势,分析B公司所面临的机遇以及存在威胁;最后,在STP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市场营销组合理论从公司产品、定价、渠道以及促销四个角度进行阐述,为B公司制定出科学、合理、高效、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策略,同时从组织及人力资源、生产安全及技术、资金三个方面入手制定了系统的保障措施,以确保营销策略顺利实施。本文通过对B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期望该公司能够以此为跳板,在下一步市场营销活动中一举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孙毅夫[7](2020)在《A集团“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高速稳定发展,包括肉制品在内的加工食品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市场上供应的食品种类显着增加,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不断上升,产品向营养、健康、多元、优质、功能化方向发展。在政府的大力关怀下,加之雄厚的硬件条件和资金优势,A集团在市场环境中有已具有显着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为了更好地发挥全产业链方面的潜在优势,需要对“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进行监控,A集团提出的“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目标势在必行。本文以A集团为研究对象,对养殖加工行业和企业战略实施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养殖加工行业战略转型的客观要求,以及行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基于此,文中运用PEST分析工具,剖析A集团“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必要性,从主要竞争对手的战略转型成果出发,采用案例分析法及实践参与法,结合研究成果及平衡计分卡战略工具,实地研究“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转型的内容,并构建了“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体系,从而推动了该战略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首先,明确了如何实现“智能化”和“一体化”目标;其次,分析了重点项目的空间布局和资源整合情况;最后,分别从养殖、屠宰加工、熟品加工等方面,论述了各产业链之间全方位系统化的联动机制及智能化的实际应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剖析“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这对该集团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根据以上内容,本文提出了有益于A集团“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加强风险量化评估,进一步提升风险控制能力;提高人员技术水平,实现更加精细的标准化流程;全面强化成本管控机制,提高效益目标;加速产品整合开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产业联动机制,推动企业协同发展;优化系统化保障机制,实现智能化高效发展。
张瑞超[8](2020)在《实验动物房的工程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文中指出以实验动物房工艺设计为切入点,结合国家的相关设计规范及标准,对实验动物房的工艺布局及其对公用工程的特殊需求进行简要阐述,并提供实验动物房的设计方案实例,供相关企业和设计同行参考。
万文娟[9](2019)在《高温分解餐厨垃圾的菌制剂的研制》文中认为餐厨垃圾是家庭、单位食堂以及餐饮行业等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妥善处理。采用微生物法处理餐厨垃圾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由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特殊性,其餐厨废弃物组成成分同国外有明显差别,尤其是其中的油脂类成分、纤维素成分和含盐量都偏高;此外,从目前国内餐厨废弃物实际处理的效果来看,国外进口的微生物降解菌制剂不太适用于国内餐厨垃圾的成分,降解效率偏低,导致处理餐厨废弃物的成本偏高。因此,针对国内餐厨废弃物研制可高效降解的微生物菌制剂具有较好研究潜力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研究在较高温度的条件下对餐厨垃圾降解效率更高的微生物,并将其制作成含耐高温降解菌的菌制剂,与相应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相配套,以实现餐厨垃圾的快速降解。本研究从餐厨垃圾样品中分离目标微生物,将餐厨垃圾中的微生物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LA)、霉菌培养基、麦芽浸粉琼脂培养基(MEA)和高氏一号培养基,在温度55℃,相对湿度50%RH的条件下,稀释涂布培养,根据菌株在4种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进行筛选分离,共分离得到62株菌株,分别为20株细菌菌株,9株酵母菌菌株,18株霉菌菌株,15株放线菌菌株。将分离得到的62株菌在淀粉培养基、蛋白质培养基、油脂培养基和纤维素培养基上培养,测定分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按照其产酶特性进行了筛选,得到了具有降解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纤维素能力的优势菌株共13株,其中细菌7株,霉菌1株,酵母菌1株,放线菌4株。对筛选出的13株菌,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真菌鉴定手册》和《放线菌研究应用》等,观察菌落的大小、表面特征、颜色、气味等特征进行形态学鉴定,再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微生物的鉴定。其鉴定结为7株细菌中有2株地衣芽孢杆菌属(Bacillus licheniformis),1株噬热芽孢杆菌(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2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株黑石芽孢杆菌(Bacillus hisashii),1株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sp),1株霉菌为孢霉属(Monilochaetes),1株酵母菌为啤酒酵母葡萄酒变种(S.cerevisiae var.ellipsoideus(Hansen)Dekker),4株放线菌为噬热链霉菌(Streptomyces.thermoviolaceus)。从10种优化后的载体中选出最佳的载体种类和添加比例,该载体材料分配比为锯末:活性碳:麸皮:果壳草碳=100:3:5:1。再将筛选鉴定后的菌株做液体扩大培养,发酵液离心,将离心后的各株菌的菌体按质量比1:500的比例,用相应的灭过菌的液体培养基复溶,再按质量比1:1的添加量将各菌悬液混合均匀之后将各溶液按1:50的比例喷洒在载体材料上制作成菌制剂,在55℃的干燥箱中烘干16小时后避光保藏。探究得到最佳保藏条件为:温度为2℃~4℃,环境相对湿度为40%RH左右,菌制剂含水量小于10%。将制作成菌制剂,按1:50的质量比添加到餐厨垃圾处理器使用7天后,餐厨垃圾的降解率达到78.88%。其中到第7天时,餐厨垃圾中淀粉的含量降低到了原来的7.3%,且前2天的分解率明显高于后5天的分解情况,蛋白质的含量降低到了原来的11.7%,油脂的含量降低到了原来的69.7%,纤维素的降解率达到39.63%,降解7天后餐厨垃圾的含水量为22.2%。与已有的研究差异在于本研究获得的有效菌耐高温且对餐厨垃圾的降解效率高。因此,使用本研究筛选出的耐高温菌株制作的菌制剂能够快速分解餐厨垃圾,有效缩短餐厨垃圾降解的时间,实现餐厨垃圾的有效减量化。
于晓达,孙永伦[10](2019)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生物制药废水处理系统改造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疫苗类制药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含脂肪、蛋白质、氨氮等物质,难降解物多,废水水质及水量均存在较大波动,不易处理。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一种将高效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高效废水处理工艺,采用具有独特结构的浸没式膜组件,将其置于曝气池中,经好氧曝气和生物处理后的废水,由泵通过滤膜过滤后抽出[1]。
二、生物制品企业污水的消毒处理及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制品企业污水的消毒处理及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发展趋势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概述 |
(一)国境口岸生物安全内涵 |
1、生物安全概念 |
2、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概念 |
(二)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内容 |
1、国境卫生检疫 |
2、进出境动植物检疫 |
3、进出境日常查验监管 |
(三)完善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意义 |
1、保障公众和动植物生命健康 |
2、维护国家非传统安全 |
3、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
4、护航国家经济安全 |
二、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现状和问题分析 |
(一)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 |
1、国境卫生检疫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范内容 |
2、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范内容 |
3、进出境生物安全日常查验监管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范内容 |
(二)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实践现状 |
1、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共性问题 |
2、国境卫生检疫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3、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4、进出境其他生物因子查验及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域外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
(一)国际上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公约和条约 |
1、国境卫生检疫直接相关的国际法规和标准 |
2、动植物检验检疫直接相关的国际法规和标准 |
3、其他生物安全国际惯例、规则 |
4、主要的生物安全国际法规、惯例和规则简介 |
(二)域外国家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规定 |
1、澳大利亚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2、新西兰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3、美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四、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立法完善 |
(一)修正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中的共性问题 |
1、明确执法和管理机构的权责 |
2、增设国境口岸生物安全社会共治规定 |
3、增加进口货物和物品实施检疫处理的法律制度 |
4、强化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
(二)完善国境卫生检疫法律制度 |
1、完善国境卫生检疫立法宗旨 |
2、完善国境口岸分级建设要求 |
3、完善入境申报和跟踪制度的规定 |
4、完善口岸监测和应对能力以及公共卫生事件评估和通报程序的规定 |
5、完善国境卫生检疫强制措施的规定 |
(三)完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律制度 |
1、完善立法目的 |
2、确立动植物检疫基本原则和制度 |
3、完善动植物检疫的内容和范围 |
(四)完善日常进出境查验监管法律制度 |
1、完善《海关法》加大监管力度 |
2、尽快出台《生物安全法》配套的行政法规与规章 |
3、健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监管制度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发酵废水处理系统生命周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酵废水处理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
1.1.2 生命周期评价应用于发酵废水处理的必要性 |
1.2 发酵废水处理综述 |
1.2.1 发酵废水来源及特点 |
1.2.2 发酵废水处理现状 |
1.2.3 发酵行业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
1.3 发酵行业废水综合评价体系 |
1.3.1 当前发酵废水处理行业评价体系现状 |
1.3.2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
1.3.3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本研究目标案例—河北某发酵废水处理厂 |
2.1.1 污水处理厂概况 |
2.1.2 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
2.2 运行数据监测方法 |
2.2.1 长期运行数据监测 |
2.2.2 全流程采样 |
2.3 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
2.3.1 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
2.3.2 气样指标及分析方法 |
2.3.3 微生物样分析方法 |
2.4 基于Sima Pro9 的生命周期研究方法 |
3 基于实际案例的发酵废水处理全流程分析 |
3.1 核心处理单元长期监测分析 |
3.1.1 UASB反应器 |
3.1.2 厌氧氨氧化单元 |
3.1.3 A/O单元 |
3.2 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全流程分析 |
3.2.1 污染物沿程去除情况 |
3.2.2 温室气体排放分析 |
3.2.3 有机碳与氮素迁移转化形式分析 |
3.3 生物处理单元微生物种群分析 |
3.3.1 纲水平种群结构 |
3.3.2 属水平种群结构 |
3.4 物质流分析 |
3.5 能量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LCA的某发酵废水处理系统环境影响分析 |
4.1 目标与范围 |
4.1.1 LCA评价目标 |
4.1.2 LCA评价范围 |
4.2 清单分析 |
4.2.1 部分改造系统(S1)输入输出清单 |
4.2.2 部分改造系统(S1)清单数据 |
4.2.3 改造前系统(S2)清单数据 |
4.3 厌氧氨氧化改造对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 |
4.3.1 特征化结果对比 |
4.3.2 标准化结果对比 |
4.4 当前不同工艺单元的环境影响贡献分析 |
4.4.1 总体分析 |
4.4.2 生态毒性贡献分析 |
4.4.3 臭氧损耗贡献分析 |
4.4.4 碳排放量贡献分析 |
4.4.5 化石资源消耗贡献分析 |
4.4.6 人类毒性贡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敏感度分析的工艺碳减排优化方案 |
5.1 敏感度分析 |
5.2 全程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发酵废水 |
5.2.1 工艺碳减排方案 |
5.2.2 节约能耗分析 |
5.2.3 直接温室气体减排分析 |
5.3 基于LCA的工艺优化情景环境影响分析 |
5.3.1 清单分析 |
5.3.2 环境影响定量化分析 |
5.4 工艺优化情景成本效益分析 |
5.4.1 处理单位水量成本分析 |
5.4.2 处理单位水量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概述 |
(一)我国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立法概况 |
(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犯罪构成 |
1.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客体 |
2.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客观方面 |
3.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主体 |
4.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主观方面 |
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司法认定 |
(一)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主观要素分析 |
1.行为人仅对违反防控措施的行为存在故意性 |
2.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主观方面的判断要点 |
(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客观要素分析 |
1.本罪第五款拒绝执行预防控制措施的客观行为分析 |
2.危害行为及结果的限制 |
3.疫学因果关系的判断原理 |
(三)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相关罪名的区分 |
1.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 |
2.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 |
三、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立法完善 |
(一)扩大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适用灵活性及范围 |
1.根据现实需要调整本罪处罚的传染病范围 |
2.运用空白罪状规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
(二)细化行为构成要件 |
1.“传播”与“传播的严重危险”的入罪标准 |
2.实害结果与危险结果的分别处理 |
(三)量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一 |
(4)双风机空调系统在医药工业中的适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双风机空调系统在药厂空调设计中的适用性分析 |
1.1 室内负荷特征 |
1.2 空调热回收 |
1.3 建筑物特征 |
1.4 风压及噪音需求 |
1.5 消毒排风 |
2 工程实例计算分析 |
3 技术风险 |
3.1 压差稳定 |
(1)空调回风量偏小,室内静压偏高。 |
(2)空调送风量偏小,室内静压偏低。 |
3.2 风机控制 |
4 结束语 |
(5)太原市晋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及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水处理状况 |
1.3.2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背景 |
1.3.3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选择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污水处理厂改造前工艺及运行状况 |
2.1 污水处理厂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污水处理厂改造前工艺状况 |
2.2 试验设计及测定指标 |
2.3 改造前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情况 |
2.3.1 设计进水水质 |
2.3.2 设计出水水质 |
2.3.3“地表水V类”新出水标准 |
2.4 改造前各指标运行情况 |
2.4.1 改造前COD变化情况 |
2.4.2 改造前BOD变化情况 |
2.4.3 改造前SS变化情况 |
2.4.4 改造前氨氮变化情况 |
2.4.5 改造前TN变化情况 |
2.4.6 改造前TP变化情况 |
2.4.7 各污染物进出水及保证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污水处理厂改造工艺选择 |
3.1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工艺分析 |
3.2 主要污染物去除方法 |
3.2.1 BOD5、CODCr的去除 |
3.2.2 SS的去除 |
3.2.3 NH_3-N的去除 |
3.2.4 TN的去除 |
3.2.5 TP的去除 |
3.3 提标改造工程方案 |
3.3.1 提标改造工艺介绍 |
3.3.2 主要升级改造构筑物、设计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污水处理厂改造后运行效果研究 |
4.1 对COD去除状况 |
4.2 对BOD去除状况 |
4.3 对SS去除状况 |
4.4 对NH_3-N去除状况 |
4.5 对TN去除状况 |
4.6 对TP去除状况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B公司口蹄疫疫苗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及文献综述 |
2.1 营销组合4PS理论 |
2.2 PEST模型分析 |
2.3 SWOT分析 |
2.4 STP理论 |
2.5 文献综述 |
第三章 B公司口蹄疫疫苗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1 公司概况 |
3.2 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策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用户服务模式分析 |
3.4 竞争者分析 |
第四章 B公司口蹄疫疫苗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
4.1 产品单一化问题分析 |
4.2 定价策略保守问题分析 |
4.3 渠道策略模糊问题分析 |
4.4 促销缺乏系统性问题分析 |
第五章 B公司SWOT分析 |
5.1 优势分析 |
5.2 劣势分析 |
5.3 机遇分析 |
5.4 威胁分析 |
5.5 SWOT矩阵分析 |
第六章 B公司口蹄疫疫苗市场营销策略提升方案及实施保障 |
6.1 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定位 |
6.1.1 口蹄疫疫苗市场细分 |
6.1.2 目标市场选择 |
6.1.3 产品定位 |
6.2 营销策略提升方案 |
6.2.1 产品策略 |
6.2.2 价格策略 |
6.2.3 渠道策略 |
6.2.4 促销策略 |
6.3 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 |
6.3.1 组织及人员保障 |
6.3.2 生产安全及技术保障 |
6.3.3 资金保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A集团“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对企业战略实施的研究 |
二、国内对企业战略实施的研究 |
三、国内外对“养殖加工”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结构路线图 |
第二章 A集团“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 |
第一节 A集团战略发展概述 |
一、发展简史 |
二、主要业务板块 |
三、战略转型的客观要求 |
第二节 养殖加工业的战略转型 |
一、行业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
二、主要竞争对手的战略转型 |
第三节 “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的基本内容 |
一、“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概念及分析工具 |
二、“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的必要性 |
三、“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的战略转型 |
四、“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 |
第一节 战略实施要点 |
一、如何实现“智能化” |
二、如何实现“一体化” |
第二节 战略实施重点项目 |
一、重点项目空间布局 |
二、重点项目资源整合 |
第三节 “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 |
一、养殖“智能一体化”战略实施 |
二、屠宰加工“智能一体化”战略实施 |
三、熟品加工“智能一体化”战略实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养殖加工环节战略风险识别能力较弱 |
二、智能化技术服务和标准执行出现偏差 |
三、智能一体化成本管理不完善 |
四、产品整合及开发速度较慢 |
五、养殖加工销售节点协同效应不高 |
六、综合配套系统建设不健全 |
第二节 问题的成因 |
一、风险识别范围较小,防范能力较弱 |
二、管理层级冗余,技术指导不精细 |
三、成本管理意识弱,管理认知不统一 |
四、资源整合度不高,产品创新速度慢 |
五、产业间沟通渠道待优化,合作方式较单一 |
六、资金结构受客观因素影响,资源分配待优化 |
第五章 “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对策 |
第一节 加强风险量化评估,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
第二节 提高人员技术水平,优化标准作业流程 |
第三节 全面强化成本管控机制,提高效益目标 |
第四节 加速产品整合开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
第五节 建设产业联动机制,推动企业协同发展 |
第六节 完善系统化保障机制,实现智能化高效发展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实验动物房的工程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布局设计要点 |
1.1 设计原则 |
1.2 人物流设计 |
(1)人流流向 |
(2)物流流向 |
(3)动物流向 |
1.3 双走廊布局设计(如图1所示) |
2 对公用工程的特殊需求 |
2.1 空调设计 |
2.2 电气设计 |
2.3 给排水设计 |
3 案例分析 |
3.1 工艺布局设计分析(如图2所示) |
3.2 人物流设计分析 |
3.3 压差设计分析 |
3.4 空调系统划分分析 |
4 结束语 |
(9)高温分解餐厨垃圾的菌制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餐厨垃圾的概述 |
1.1.1 餐厨垃圾的特征概述 |
1.1.2 餐厨垃圾问题概述 |
1.2 餐厨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 |
1.2.1 物理处理方法 |
1.2.2 化学处理方法 |
1.2.3 生物处理方法 |
1.3 餐厨垃圾处理现状 |
1.3.1 国外餐厨垃圾处理现状 |
1.3.2 国内餐厨垃圾处理现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本研究的目的 |
1.4.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耐高温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耐高温降解菌的分离 |
2.2.3 耐高温降解菌的分解效果测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样品采集 |
2.3.2 耐高温降解菌的初筛与分离 |
2.3.3 耐高温降解菌的分解效果测定及复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耐高温优质菌株的鉴定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细菌鉴定 |
3.2.2 霉菌和酵母菌的鉴定 |
3.2.3 放线菌的鉴定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细菌的鉴定 |
3.3.2 霉菌和酵母菌的鉴定 |
3.3.3 放线菌的鉴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菌制剂的研制与保藏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拮抗性实验 |
4.2.2 生长曲线的测定 |
4.2.3 菌制剂的制作工艺流程 |
4.2.4 菌制剂保藏条件的优化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拮抗性实验结果 |
4.3.2 菌株生长曲线 |
4.3.3 菌制剂的制作 |
4.3.4 菌制剂保藏条件的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菌制剂降解餐厨垃圾的应用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菌制剂降解餐厨垃圾的实验室应用 |
5.2.2 菌制剂降解餐厨垃圾的实际应用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菌制剂降解餐厨垃圾的实验室应用 |
5.3.2 菌制剂降解餐厨垃圾的实际应用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报表的学术论文 |
(10)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生物制药废水处理系统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疫苗类制药废水特点 |
2 改造前废水处理系统情况 |
3 改造后废水水质、水量情况 |
4 以MBR为主体的系统改造工艺特点、流程及方案 |
4.1工艺特点 |
4.2 改造思路及方案 |
4.2.1 改造思路 |
4.2.2 膜安装方法 |
4.2.3 设备改动情况 |
4.2.4 改造工艺流程 |
5 主体MBR工艺的工程设计 |
6 运行效果及经济分析 |
6.1 运行效果 |
6.2 经济分析 |
7 结语 |
四、生物制品企业污水的消毒处理及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 吴凌梓.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基于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发酵废水处理系统生命周期评价[D]. 曹恩凯.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研究[D]. 代钦. 内蒙古大学, 2021
- [4]双风机空调系统在医药工业中的适用性分析[J]. 邓盼盼.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20(06)
- [5]太原市晋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及运行研究[D]. 黎俊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6]B公司口蹄疫疫苗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王云汉.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A集团“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研究[D]. 孙毅夫.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8]实验动物房的工程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J]. 张瑞超.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20(01)
- [9]高温分解餐厨垃圾的菌制剂的研制[D]. 万文娟.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10]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生物制药废水处理系统改造中的应用[J]. 于晓达,孙永伦.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