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纪念碑(外一章)(论文文献综述)
刘洁莹[1](2021)在《无锡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董照国[2](2021)在《刘家琨建筑思想 ——从《明月构想》出发探究刘家琨建筑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家琨的建筑思想有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他以“低技策略”和“人文关怀”被建筑业界熟知,其建筑设计的成就也被业界认可,其建筑思想有被其他建筑师研究的价值,也值得在未来的建筑史教科书中留下一笔,这是他建筑思想的明线。而作为建筑学毕业又从事文学创作然后又回到建筑行业的一个人,其建筑思想不止可以从建成作品与专业着作中去发现,其文学作品中会反映出他对建筑学和建筑行业的思考,这里可以找出一条暗线。这些对秩序与自由、集体与个人的辨证思考以及迷宫和废墟的隐喻最终反映到了他的建筑作品中。在刘家琨的建筑作品中,既有像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体现他对凌驾于集体之上的宗教秩序和其世俗化趋势的理解;又有成都当代美术馆,靠第五立面服务于城市公共空间;也有像胡慧珊纪念馆,表达对个人的人文关怀;还有西村大院面向集体,回到日常。建筑作品的背后都离不开刘家琨对于秩序与自由两条主线的辨证思考。由于刘家琨专心建筑设计之前完成了他所有的文学创作,因此解读他的建筑思想,需要从他的文学作品开始进行。另外,理解刘家琨设计理念的重要参考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瓦尔特·本雅明的《艺术社会学三论》(南京大学出版社)。本雅明的讨论成功将艺术的根基转移到政治上,使得艺术品从膜拜价值中解放出更多展示价值,建筑师的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由服务极少数转向回应集体诉求。这一点构成了刘家琨的设计中重构集体与个人记忆的根据,并成为一种驱动力。另一方面,本雅明经常提到的“灵韵与大众”则能够对应解释刘家琨作品中的秩序与自建活动。“此时此地”一词更是直接被借用成为刘家琨对其2003年之前作品的总结。刘家琨的主要空间手法——包括废墟、迷宫——的来源都与本雅明的理论有联系。本文会从刘家琨的文学作品为开端,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明月构想》,对其中的人物情节进行分析与解读,从文本背后发掘他对于现代建筑的思考,再回归建筑作品,评价与鉴赏其设计成果。本雅明的社会学理论作为主要依据贯穿全文,为全面解读刘家琨的作品,提供也为当代及未来的中国建筑城市学习和借鉴刘家琨的作品提供更全面的参考。通过了解刘家琨的建筑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关系,为当代国内建筑实践与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与启发。
李珊珊[3](2021)在《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文中认为杭州驻防地处江南地区,是清代直省驻防体系中规模较大、地位较高的驻防地点。它于顺治初年建立,随清朝结束而消亡。在二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一旗人群体与汉城人的关系经历了由冲突走向融洽的过程。随着杭州驻防旗人与汉城社会的深入交往,杭州所具有的悠久醇厚的汉文化底蕴也吸引了驻防旗人的揣摩与学习。杭州驻防旗人纷纷以汉语进行诗歌写作,留下了丰厚的汉语诗歌作品。这些诗歌既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表达的相似之处,又具有鲜明的族群特征,是清代民族文学融合的典型。本文以杭州驻防文人诗歌为研究对象,在宏观的把握上加以微观的审视,力图全面把握这一群体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前四章在历史的流变中探讨杭州驻防文人诗歌演变的历史过程;后四章则以家族文学、地域文学、创伤叙事等视角切入,重点把握杭州驻防文人诗歌创作的独特性。前四章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将杭州驻防文学置于清代的历史演进中,综合考量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具体面貌及形成因素。顺康雍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此时旗人初入关,与汉族百姓因种族、习俗、观念等的不同而存在较深隔阂,留下的少量诗作也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书写相对立的情感。乾嘉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乾隆南巡展示的文化盛景给杭防旗人带来垂范。同时,旗营将领倡导旗营子弟学习汉文化并在旗营内进行文化建设,使旗营子弟与汉文化有了更多接触,他们的诗歌写作也悄然兴起。在繁荣的经济文化图景下,杭州驻防文人的诗歌写作也多表现升平之象。道咸同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荣期,此时四十余位文人有诗歌作品存世。这一繁荣局面的出现,主要源于驻防科举制度本地化的完成,使更多的驻防旗人介入科举,在文化层面正式拉开驻地旗民交流的序幕,使杭防文人与汉文化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这一方面带来诗歌写作人数及数量的增多,另一方面也使诗作内容更加多元化。咸丰十一年(1861)杭州驻防在太平天国军队的打击下遭到毁灭,其文学创作也陡然衰落。光绪年间杭州克复后,旗营文化也进行了重建。旗营文人的诗作因个人经历的不同或表现闲适安逸,也表现出对国家及政局的关切。而此时的杭州驻防文人与汉族文人共同介入时局,为国事而积极奔走。从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历史发展中,民族融合的路径也清晰可见。后四章从多种视角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试图挖掘其诗歌创作的独特性。首先,将杭州驻防文人及诗作置于文学家族的视角下探讨其文学养成的环境及具有的特点。驻防八旗是一个有着鲜明等级和严格规范的社会,驻防文人大都属勋贵阶层。文人群体中的家族特征明显,且各个文学家族间多进行联姻。因而,杭州驻防文人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血缘亲情而建立的,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其次,在“空间”的视角下聚焦杭州驻防文人的风景诗写作。杭州旗营地近西湖,影响了杭防文人诗歌创作中的审美特质和精神内核。而他们的归属感及地域认同也得到清晰展示。第三,以创伤叙事理论分析杭州驻防文人在辛酉之难后的创伤书写。辛酉难后,杭州驻防文人幸存者多进行战争书写,表达悲愤郁结的情绪。这类写作与杭州汉城文人诗歌书写达成合流,侧面可见彼时旗民共同体的形成。最后,从整体上把握旗营文学的演进以及嬗变,逐步寻绎旗营文学建构的内在理路以及在此过程中旗营文人与汉城文人的位置关系。旗营文学的发展与汉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它始终追随着汉城文化,成为清代杭州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多维视角下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能够与历时性的考察互为补充,使杭州驻防诗歌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
老藤[4](2021)在《铜行里》文中研究表明《铜行里》,是一幅描绘百年沈阳社会文化大变迁的风俗画;《铜行里》,是一部为沈阳大国工匠精神溯源追踪的铜匠史;《铜行里》,是一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核心价值观的浮雕墙。楔子如今许多人不知沈阳城曾经有一处铜心,金银铜铁锡的铜,若在街上问行人,十人有十人会摇头,这让富发诚铜雕艺术有限公司的创办人石国卿十分不悦,才多少年哪,一座城市就如此健忘。据说当年四贝勒皇太极登基后,下令把城内外制作铜器的店铺均集中于内城中心,形成了一条铜行胡同,又将分散市井的铁匠铺置于城垣四周,由此赋予了盛京城所谓的"铜心""铁胆"。这么大的事能轻易忘记吗?
李小刚[5](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认为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喻栓[6](2020)在《空间与身份: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唯愿你在此》的空间解读》文中研究说明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英国当代文坛着名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糖果店主》《水之乡》《世外桃源》《最后一单酒》《唯愿你在此》等。小人物、历史、真相、死亡是构成斯威夫特式小说的四大要素。斯威夫特的创作喜欢以各类不幸小人物作为故事主人公,借助小说中小人物追溯绝对真相来引出背后的人性,加拿大学者琳达·哈琴称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为历史元小说。斯威夫特常用“死亡”元素作为彰显人性的有力工具,通过描绘死亡诉说生存艰难。除了以上这些元素之外,他斯威夫特还向新作《唯愿你在此》添加了后现代元素,超越了过去小说一味探寻历史真相的模式而凸显了后现代空间叙事。论文主要立足空间视域以“空间与身份”为核心重新解读《唯愿你在此》,论证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加斯东·巴什拉“诗学空间”、福柯“知识、话语与权力”三者合一关系、索亚“第三空间”思想以及列斐伏尔空间生产、身体观点等理论,致力解决全球化语境下空间叙事如何构筑归属感的问题。论文将小说人物命运发展与空间结合起来展开论证,以小说设置的空间场所为切入点进行文本空间解读。论文分为三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详细解读十字纪念碑、王冠酒吧、杰布农场、巴顿地四处空间场所。巴什拉从哲学角度阐明了空间富有情感特征,加之性别空间和神圣空间概念使得空间情感色彩更加浓厚,空间饱含情感色彩意味影响居住者身份感。第二章以露营车、改造后的杰布农场、城市空间为主解读家园变动产生的身份焦虑问题。共同体意识对居住者归属感建立具有重要作用,虽然空间可以被生产出来,但是富有归属感的空间不一定能够被生产。一定范围内身体反应可以表明主体的空间态度,本章结合空间与身体观点呈现杰克身份焦虑问题。第三章以空军基地、侯恩悬崖、了望别墅标志性空间解读汤姆、杰克、艾莉各自实现身份认同过程。杰克以哥哥身份履行家族责任迎接汤姆回归家乡。艾莉宽恕了母亲抛夫弃女行为母女关系得到和解,她也经历了反思自我重获自我过程。陷入精神困境的杰克在送葬旅途中逐渐摆脱心灵梦魇走向精神重构。艾莉与杰克和好象征着真正家园和真正自我被建立起来。故事以空间作为建立归属感的基点,空间主体只有真正认同自我才能获得归属感。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从典型的历史叙事向后现代叙事转换,他成功通过创作空间元素实现身份与家园二者融合。小说《唯愿你在此》主人公经历失去家园、寻找家园和重建家园过程,作者安排一场送葬之旅喻指后现代社会个体寻根之路。小说中融合了空间、身体、权力等多种后现代命题,论文致力于解读后现代语境下个体自我认同的建构过程。论文以空间观点为批评视域力争丰富以往学者对斯威夫特新作的解读,为作家作品研究提供多种途径,希冀为学术界空间转向添砖加瓦。
张晓芳[7](2020)在《“秋瑾文艺”研究》文中提出秋瑾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不久,文艺界便出现了以秋瑾为题材的时评杂感、诗、词、散文、传记文学、小说、戏剧、曲艺、话剧,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影视剧等,一百多年来不曾消歇,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种文艺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便是这些以秋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本文的核心议题在于:“秋瑾文艺”创作何以经久不衰?“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以何种艺术手法来塑造秋瑾形象?秋瑾艺术形象的发展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文艺类型为纲,以时间为轴,对秋瑾题材的文艺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社会价值,“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对秋瑾的“改编策略”及背后的书写逻辑。贯穿全文的是社会思潮与文化演进影响下的秋瑾形象的演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秋瑾文艺”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秋瑾文艺”的内在书写逻辑,也因此,每个时代呈现出的秋瑾的艺术形象各不相同。晚清民国时期,“秋瑾文艺”推动着社会变革,秋瑾的艺术形象也初次偏离了历史真实,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一面是女学和新学的倡导者,一面是“男女革命”的受害者形象。民国初年,在表彰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中及辛亥革命的旗帜下,秋瑾的革命功绩得到了承认,其形象也实现了由弱女子向革命先烈的跨越,并成为妇运的一面旗帜和党派斗争的缓和剂。抗战时期,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在民族大义的书写立场下,秋瑾“女革命家”的事迹被广为颂扬,“秋瑾文艺”成为启蒙与救亡的革命范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女革命家的身份在人性解放的思潮下得以重置,增添了“女性”“母性”等内涵,为其大义之举增添了悲壮的色彩,但却偏离了基本史实。秋瑾的形象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经多重合力而形成,可以说,时代的需要造就了秋瑾的艺术形象,在动态演变中,秋瑾的形象不断转换新生,文艺作品中的秋瑾形象正代表了秋瑾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秋瑾文艺”创作反映出了文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秋瑾文艺”的使命与担当。
雷天来[8](2019)在《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 ——以北川新县城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北川新县城为田野调查点,重点考察重建空间与北川灾后移民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分析北川人于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再生产过程以及由此形成“地方感”,从而理解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空间——地方”关系。本研究试图在经验层面增加关于中国灾后社会的研究,探索北川在灾后重建后的社会生态及变迁,并对其内在机理给予审视和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及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绪论”部分从交代选题缘和研究意义开始,论述灾后北川异地重建空间的特殊性,其研究的特殊意义;进而对“空间——地方”关系进行讨论,厘清“地方感”概念的来源、发展,从而论述日常生活视角于“地方”研究的重要性;再而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指出本研究存在的突破和深入探讨的可能性;最后对研究方法以及田野点的选择等进行说明。第二章“北川县城的历史地理沿革和城镇空间图景”。本章分别从北川县的历史背景、行政规划、人文地理、城镇生活等方面,对北川县的区域背景和地方历史地理进行大致梳理。通过追溯北川老县城空间形成的历史,以显示地震前的北川人自在状态下的生活环境,生长于斯的北川人享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地方观念及生活方式,老县城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地方”,为当地人提供身份归属、认同和情感维系作用。而2008年的特大地震使北川老县城物理空间成为废墟的同时,也摧毁了当地人的生活空间和一处极为重要的“地方”,为北川人的生活带来阴影,并附上无数不确定性。第三章“被‘赠予’的城镇空间:新县城的规划和重建”。本章对地震后北川重建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国家权力和高规格重建标准等话语给予自身全权承担空间重建以合法性,并赋予新县城空间以“民族文化特色”、“绿色”、“科学”等“地方身份”。在此背景下,新县城之自然地理环境、区位格局、城镇面貌无处不体现出明显的“进步意义”,与老县城之空间格局、面貌产生强烈对比。此外,源于国家权力和专家系统的知识和话语也对新县城未来发展以框定,间接对城镇空间秩序和生活秩序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使空间商榷和文化调适成为北川人未来生活的重要主题,也意味着失去“地方”(家园)的北川人面临“地方”再造的问题。第四章“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占道菜场’空间的生成与演变”。本章从北川人安置社区温泉路上的一处“占道菜场”现象入手,讨论一个在中国社会常见的“违规”空间如何在新县城中成为各方角力的焦点。围绕“占道菜场”在新县城近十年的数度变迁,指出北川人对于占道经营现象态度的前后变化,这背后隐藏着特殊的社会心态和文化逻辑,即“占道菜场”并非主要由社会消费层次差异而衍生,也并非仅作为地方社会日常生活消费空间而存在,其形成因素较为复杂。一方面,“占道菜场”与地方传统生活“场”(集市)文化相关,其形成位置及其所带有的人气、热闹等特质,贴合北川人关于“场”的记忆、认知和想象;另一方面,“占道菜场”之所以于新县城超前的规划和严密的管理中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该空间作为灾后社会情感世界的依托而存在,这种特质是政府规划中的公共菜场所不具备的。在此背景下,当城镇空间治理与地方社会逐渐和解后,“占道菜场”以合理不合规的状态存在于新县城,尽管该空间之“身份”仍不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新的富有情感内涵、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地方”正由此产生。第五章“抗震纪念园的空间规划、意象及使用争议”。本章呈现的是灾后公共纪念空间——抗震纪念园空间的规划过程、使用情况及意象争议,描述抗震纪念园成为与北川人日常休闲娱乐生活息息相关的过程,并对该园未能成为北川人纪念地震灾害及遇难者的空间进行解释。就规划过程而言,抗震纪念园自空间规划到实体建筑落成过程中,持续体现出一个“去灾化”的思路和导引北川人走向未来新生活的理念。就使用情况而言,地方政府、商家、居民于抗震纪念园中所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使该园由一个以灾后纪念为主导意象的公共空间逐渐转化为公共日常休闲空间。就意象争议而言,北川人与非北川人不同的灾害记忆、认知导致形成迥异的空间评价,显示出灾害纪念(祭祀)于北川人灾后情感中的特殊意义。抗震纪念园引发意象争议背后,存在城镇空间公共规划层面和受灾群体关于纪念(祭祀)空间价值之认知差异,传统祭祀(信仰)与现代纪念(唯物主义生死观)之思维差异,现代城镇空间管理与祭祀活动的现实矛盾,灾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灾害议题之内在冲突,更隐藏着公共死亡事件背景下社会内部结构(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合法性因素)对于纪念(祭祀)空间和仪式的影响,以上问题使北川人于新县城中的纪念空间与纪念(祭祀)活动难以真正融合,而开辟于城镇偏僻处的多处祭祀空间则成为地方政府与北川人相互妥协下的产物。第六章“广场空间的舞蹈实践与地方社区的生成”。本章主要围绕萨朗舞被国家和地方政府作为标志性羌族文化符号移植入安置社区的社区广场后引发的互动过程展开论述。改革开放后,萨朗舞先是被地方精英由茂县、汶川等羌族地区引进北川老县城,经由改编、重组,并成功实现萨朗舞舞蹈形式的在地化。地震后,萨朗舞成为国家向灾后重建空间容器中注入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尤其在地方政府的持续推进下,各安置社区配有专门的社区广场以进行萨朗舞日常训练,北川人的日常生活开始与萨朗舞产生了种种关联。尽管萨朗舞舞蹈形式及其隐含的羌族族群身份的“真实性”问题长期引发北川人的质疑和争论,但在社区广场空间日复一日的舞蹈实践中,萨朗舞对于北川人的意义早已超越舞蹈本身,它转而为灾后安置社区培育起地方归属感和新的社区道德秩序,使社区广场成为新县城安置社区中新的日常生活中心和社区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空间,这在无形中增强和塑造了个体对社区、北川新县城的地方感和凝聚力,使社区真正成为人们确认自我身份归属的重要纽带。以上数章通过对北川新县城三处空间再生产过程的描述,论述北川人通过对规划空间所赋予的定义和情感,使“空间——地方”紧张关系得以改观,并由此建构新的“地方感”的过程。最后,研究试图提出北川人于新县城中的“地方感”生成的主要构成维度,并指出灾后社会“空间——地方”关系的特殊之处。
卫恒先[9](2019)在《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以民国时期活跃在上海地区的雕塑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一手资料的挖掘整理,系统的考察民国上海雕塑家的社会活动、艺术实践和创作观念,以点带面的反映中国早期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阐述特定的城市商业环境、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对于雕塑家的深刻影响。救亡和启蒙是20世纪早期中国的时代主题,五四运动以来,从“科技救国”到“文化救国”意识转型催生了中国学子对于西方艺术领域的关注,他们对于西方雕塑的学习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上海的文化背景和城市建设背景对于现代雕塑产生的有利条件,以及西学东渐浪潮下早期上海雕塑家的出现及学习情况。第二部分以社会学的视角还原历史的现场,微观考察雕塑家们留洋归国后,如何在上海的都市背景和文化语境下进行自我经营、从事雕塑展览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以及这些艺术活动的公众评价和社会效应。第三部分考察上海雕塑家多重艺术实践的以及他们对于艺术语言、风格的自觉追求。民国上海文化中既具有最时尚和最具活力的元素,也有最传统和最经典的元素,这两种元素在艺术家的实践中是并存的,他们多数都接受过“新”“旧”之学,在面对“中”和“西”两种语汇时往往能应对自如,这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上的“分”,也体现在雕塑观念上的“合”。同时,他们将雕塑作为自我表达的媒介,在雕塑创作中强调个人风格,通过不同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诠释个人化的、特定的艺术观念。第四部分考察在民国社会和时代巨变下,雕塑家们对于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诠释与解读,他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建造的领袖和英雄形象,借鉴西方雕塑的形式和构图,塑造出符合中国时代特征的大写的“人”,将民族意志融入到公共空间中,从而促进民族公共意识的觉醒,激励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第五部分考察民国雕塑家的历史贡献与当代意义。在民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雕塑家们都有着浓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的艺术活动与“美育救国”的思潮是相联系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可以说民国上海雕塑家们是中国现代雕塑的拓荒者、美育的传播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的雕塑作品成为城市独特的公共记忆和历史记忆,它们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为城市注入了灵魂。文章的最后探讨民国时期雕塑家的艺术创作对于当今雕塑创作的启示,笔者认为雕塑民族化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不同的历程有着特定的历史语境,民族化应与时代内涵相联系。同时认为雕塑应该表现人文精神,对于人性的表现、对于情感的表现是雕塑创作恒常的主题,当代雕塑在面对不同时代和不同经历的对象时,依然会迸发出新的活力。
刘兴山[10](2019)在《上海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从上海外滩雕塑的起源出发,分析外滩雕塑产生的缘起与公共属性的根源所在,通过梳理外滩雕塑的演变特征,探索外滩公共雕塑在建立、存在、发展、毁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外滩公共空间的形成对公共雕塑出现形成的积淀作用、外滩空间公共文化的注入对公共雕塑出现的孕育过程、外滩空间的独特属性为公共雕塑呈现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通过研究揭示出外滩之所以形成公共雕塑的内部根源,夯实外滩公共雕塑研究的学术基础。论文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外滩公共雕塑演变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3年—1941年,为外滩公共雕塑演变的第一个呈现时期,论述这个时期中空间文化、政治因素、公共内涵与第一个雕塑呈现时期形成的演变关系。第二阶段:1943年—1992年,为外滩公共雕塑演变的缺失时期,分析这个特殊阶段形成的历史因素、未落成的雕塑、造成的文化流失、对未来城市雕塑发展的借鉴等具体问题,深入阐述外滩公共雕塑缺失时期与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城市变迁的演变、文化背景的演变、历史进程的演变之间的因果关系,证得雕塑缺失时期形成与延续的内涵。第三阶段:1992年—2008年,为外滩公共雕塑演变的第二个呈现时期,以分析空间建设与格局调整对外滩公共雕塑演变产生的内因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论述外滩空间的独特地理位置与历史承载特征对雕塑演变起到的根源作用,提出外滩这个时期的公共雕塑出现和造型表现对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发挥的重大作用。此外笔者从创作实践角度运用“本体语言研究”方法,对外滩历史中出现的每件公共雕塑进行了详尽的排查,对外滩现存的雕塑实体、遗留残骸、存在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和具体测量。对外滩公共雕塑的造型语言、表现手法、材料运用、尺寸设计、安装工艺等艺术创作手法进行具有实践意义的分析。笔者考察发现了外滩《红石纪念碑》遗址所在地,并对其进行实地勘测与具体尺寸分析;对《赫德像》底座造型的残片进行了断代和具体的尺寸测量;对《巴夏礼像》底座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具体尺寸和造型研究;对《汇丰铜狮》的实际存在环境和原作的演变痕迹,进行了具体的调研,为外滩公共雕塑整体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真实数据,以充实上海外滩雕塑研究的学术内容。全文将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研究与“中国近现代城市雕塑史”融合贯通,组合论证了外滩公共雕塑建立机制、建立方式、造型语言、空间因素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借鉴意义,提出外滩公共雕塑对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所带来的启蒙与昭示意义;阐述论证外滩人物雕塑的表现形式对中国早期人物纪念雕塑的启示作用;实证分析外滩纪念碑雕塑表现特征开启了中国近代纪念碑雕塑的序幕;理据再现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历程是中国近现代城市雕塑史的一个缩影,为中国近现代城市雕塑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证;最后,结合外滩现存公共雕塑现状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外滩现有空间中缺失现象产生的缘由,提出建设性意见。望将来研究成果能与中国近代城市雕塑的发展进行连接,使本研究的意义真正落到实处。
二、纪念碑(外一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纪念碑(外一章)(论文提纲范文)
(2)刘家琨建筑思想 ——从《明月构想》出发探究刘家琨建筑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已有研究 |
1.1.2 已有研究空白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刘家琨及其作品相关文献综述 |
1.4.1 .刘家琨及其作品 |
1.4.2 本雅明相关着作与建筑的关联 |
1.4.3 艺术根基的转变 |
1.4.4 小结 |
1.5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前进到建筑之前——《明月构想》解读 |
2.1 《明月构想》故事梗概 |
2.2 乌托邦、日常与社会革命 |
2.2.1 小说中的社会革命 |
2.2.2 现代建筑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
2.3 《明月构想》背后的建筑理论 |
2.3.1 迷宫印象 |
2.3.2 “光明城”与“明月新城” |
2.3.3 巨构式建筑与废墟的隐喻:建筑的时间性讨论 |
2.3.4 故事中的跃进式发展 |
2.3.5 小结 |
2.4 《明月构想》中面对的当代行业话题 |
2.4.1 建筑遗产保护 |
2.4.2 城市设计与民间自发建造活动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西村大院解读 |
3.1 “以空为空”:向群而生的策略与设计手段 |
3.2 行于黑暗,服务光明:园内的集体秩序与自发建造活动 |
3.2.1 “西村五柱式”——西村大院的平面秩序与立面秩序 |
3.2.2 隐喻时间性的材料及其秩序 |
3.2.3 园内的自适应性设计细节 |
3.2.4 自发建造活动 |
3.2.5 小结 |
3.3 西村大院办公区:非均质化的秩序包容诗学 |
3.3.1 不同的建筑策略 |
3.3.2 师法传统园林的诗意营造 |
3.3.3 抬升与遮蔽 |
3.3.4 小结 |
3.4 西村大院对当代中国城市的启示 |
3.4.1 当代城市公共生活的秩序与自由 |
3.4.2 当代建筑的时间诗意 |
3.4.3 小结 |
第四章 刘家琨的其它建筑作品解读 |
4.1 日本雕塑博物馆竞赛参赛作品 |
4.2 何多苓工作室 |
4.3 来自废墟的材料建构表达 |
4.3.1 蓝顶美术馆的“坝子”体量衔接 |
4.3.2 再生砖 |
4.3.3 再升屋 |
4.3.4 小结 |
4.4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
4.4.1 人造石 |
4.4.2 现代语境 |
4.4.3 凌驾于人间之上的宗教 |
4.4.4 设计语言的形成 |
4.4.5 小结 |
4.5 建川文革之钟博物馆 |
4.5.1 市井立面 |
4.5.2 剩余空间与象征意义 |
4.6 成都当代美术馆 |
4.7 胡慧姗纪念馆 |
4.8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
4.8.1 从成都到苏州 |
4.8.2 此时此地:园林语言的转译 |
4.8.3 小结 |
4.9 本章总结 |
第五章:总结与启示 |
5.1 对建筑师社会立场的反思 |
5.2 建筑与精神文化建设 |
5.2.1 住宅与文化精神建设 |
5.2.2 公共建筑与住宅建筑之间的拓扑空间 |
5.2.3 转译传统语言 |
5.3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来源 |
致谢 |
(3)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中华多民族文学视域下的杭州驻防文学研究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顺康雍——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 |
第一节 满汉冲突背景下的汉族文人旗营书写 |
第二节 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昂扬之态 |
第三节 杭防文学创作的先声——女性写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乾嘉——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 |
第一节 杭防旗人视角下的乾隆南巡及其文化意蕴 |
第二节 旗营将领倡导下的杭防文学风貌 |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的升平之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道咸同——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盛期 |
第一节 驻防八旗科举制度演进及对诗歌创作的推动 |
第二节 杭防文学圈的形成与多族文人的交融互动 |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书写的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宣——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衰落与重建期 |
第一节 辛酉之难影响下的杭防文学 |
第二节 “局外人”的闲适安逸书写 |
第三节 “局内人”的边疆书写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创作与姻娅网络 |
第一节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概况 |
第二节 杭州驻防家族文学传承与嬗变 |
第三节 姻娅网络与杭防文学共同体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与西湖风景空间 |
第一节 杭州驻防旗营之空间布局 |
第二节 西湖与杭防文人诗作之“地方感” |
第三节 杭防文人的精神聚焦之所——孤山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辛酉之难与杭防文人的创伤叙事 |
第一节 杭州驻防营的毁灭 |
第二节 幸存旗营文人的创伤叙事 |
第三节 旗民共同体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城东与城西:杭州驻防旗营的文学建构 |
第一节 杭防旗人文化意识的觉醒——廷玉与《城西古迹考》 |
第二节 杭防文学生态的繁荣——文人创作的涌现 |
第三节 杭防文化遗产的整理——诗歌选集与地方志的撰述 |
第四节 追步城东:杭防文人与杭城名士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4)铜行里(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 |
第一章软铜册 |
第二章葑菲 |
第三章软绣 |
第四章九佬 |
第五章门外徒 |
第六章十八匠 |
第七章街坊(上) |
第八章街坊(下) |
第九章号嘴 |
第十章老雪 |
第十一章令狐平 |
第十二章韩干部 |
第十三章下西南 |
第十四章七七级 |
第十五章泥稿 |
第十六章陶金 |
第十七章活墙 |
尾声 |
(5)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
(一)不幸的幸运儿 |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
(一)作家作品研究 |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
(四)梦幻化的效应 |
(五)爱欲的悲剧性 |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对希望的坚持 |
(三)抒情性与诗性 |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
(一)物象的象征性 |
(二)梦幻性段落 |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
(四)生命的悲剧性 |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多角色命运 |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空间与身份: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唯愿你在此》的空间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对象、方法和主要观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观点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家园破碎与身份混乱 |
第一节 社会空间与神圣家园 |
第二节 性别空间与身份混乱 |
第三节 异质空间与精神异化 |
小结 |
第二章 流动家园与身份焦虑 |
第一节 第三空间与流动家园 |
第二节 身份焦虑与空间知觉 |
第三节 权力空间与空间生产 |
小结 |
第三章 重建家园与自我认同 |
第一节 家族责任与身份回归 |
第二节 宽恕和解与自我认同 |
第三节 心灵救赎与精神重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辞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秋瑾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秋瑾文艺”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秋瑾生平、思想与创作研究 |
第一节 秋瑾生平概述 |
第二节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活动 |
第三节 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实践活动 |
第四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研究 |
第二章 秋瑾题材的散文研究 |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晚清的报刊 |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散文创作概述 |
第三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叙事特色 |
第四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社会价值 |
第五节 纪念与教育:民国后期与建国后的秋瑾题材散文创作 |
第三章 秋瑾题材的诗词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概述 |
第二节 激愤与哀思:晚清民国秋瑾题材诗词创作 |
第三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的价值 |
第四章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创作概述 |
第二节 晚清民国秋瑾题材戏曲的编创特色 |
第三节 启蒙与救亡的延续——蛰伏期的秋瑾题材的戏曲编创 |
第四节 解读与重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
第五节 个案研究:独具时代风貌的《轩亭冤传奇》 |
第六节 秋瑾题材曲艺作品的编创特色 |
小结 |
第五章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创作概述 |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
第三节 秋瑾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
第六章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创作概述 |
第二节 秋瑾题材话剧的时代风貌 |
第三节 记忆与重构:秋瑾题材影视剧研究 |
第七章 “秋瑾文艺”的接受和在今日之价值 |
第一节 常与非常——秋瑾文艺形象的塑造之路 |
第二节 多重合力——秋瑾女革命家形象的成因 |
第三节 “秋瑾文艺”在今日之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秋瑾文艺”作品及研究资料汇编(1907—2019) |
上编·作品卷 |
下编·研究资料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谢辞 |
(8)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 ——以北川新县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意识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解“空间——地方”关系 |
一、“空间”与“地方”在思想脉络中的分歧与发展 |
二、日常生活研究视野下的“空间”与“地方” |
三、日常生活之上的“地方感”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田野点的选择 |
第二章 北川县城的历史地理沿革和城镇空间图景 |
第一节 北川县地理区位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北川老县城日常生活空间图景 |
第三节 地震后的北川老县城空间 |
第三章 被“赠予”的城镇空间:新县城的规划和重建 |
第一节 新县城空间的重建与规划 |
一、重建:选址 |
二、重建:规划与定位 |
第二节 新北川县城空间图景 |
一、城镇空间边界 |
二、安置小区空间 |
三、城镇街道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占道菜场”空间的生成与演变 |
第一节 去“地方化”:规划空间与违规空间的“交锋” |
一、“占道菜场”:一个“违规”空间的初现 |
二、北川人:城镇空间秩序的“扞卫者” |
三、选址与协商:新的公共菜场的规划与落成 |
第二节 再“地方化”:“违规”空间的合理化进程 |
一、“违规者”群体的“道义”资源与空间诉求 |
二、空间秩序“扞卫者”诉求的变更 |
三、多方协作:违规空间的“合理化”改造 |
第三节“菜场”亦“集市”:灾后重建空间上的地方文化逻辑 |
一、地方传统集市的时空演变 |
二、集市空间于灾后地方社会的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抗震纪念园的空间规划、意象及使用争议 |
第一节 北川抗震纪念园建设始末 |
一、规划设计 |
二、空间深描 |
第二节 灾害纪念空间的再生产及其现实功用 |
一、大型活动空间 |
二、日常休闲空间 |
三、商业活动空间 |
第三节 灾后重建空间何以达成“纪念”? |
一、不同主体与纪念空间感知分歧 |
二、纪念空间中个体性符号的缺失及其根源 |
三、个体化哀悼的空间困境 |
小结 |
第六章 广场空间的舞蹈实践与“地方”社区的生成 |
第一节 移植来的羌族文化:萨朗舞于北川县城空间的发展图景 |
一、北川地区羌族历史与复杂的族群认同 |
二、移植来的族群文化:萨朗舞于北川县城的“在地化”过程 |
第二节 社区广场空间与萨朗舞日常实践 |
第三节 社区广场空间日常舞蹈实践与“地方”社区感知的形成 |
一、社区广场空间中的舞种冲突 |
二、作为国家权力实践场域的社区广场空间 |
三、社区广场空间:“地方”认同重构的载体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日常生活与“地方感”的形成:北川新县城空间上的实践与经验 |
二、灾后社会视野下的“空间——地方”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深度访谈一览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后记 |
(9)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前期相关文献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上海雕塑家的出现背景 |
1.1 上海都市背景 |
1.1.1 大上海的商业背景 |
1.1.2 作为文化和艺术中心的上海 |
1.1.3 上海的都市建设与公共雕塑 |
1.2 “西学东渐”与早期雕塑的开展 |
1.2.1 传教活动及对于早期雕塑的影响 |
1.2.2 救亡图存与留学运动 |
1.3 上海雕塑家的国外求学背景 |
1.3.1 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求学 |
1.3.2 法国自由画室的雕塑学习 |
1.3.3 张充仁在比利的雕塑学习 |
1.3.4 日本雕塑背景及留日雕塑家的学习 |
第二章 现实境遇——雕塑家在上海的活动 |
2.1 商业活动 |
2.1.1 艰难生存与谋求业务 |
2.1.2 商业经营 |
2.2 人际活动 |
2.2.1 江小鹣的朋友圈 |
2.2.2 其他雕塑家的人际交往 |
2.3 展览活动 |
2.3.1 雕塑展览的开创(1925-1929 年) |
2.3.2 雕塑展览的发展(1930-1936 年) |
2.3.3 雕塑展览的衰落(1937 以后) |
2.4 教学活动 |
2.4.1 在美术学校的雕塑教学 |
2.4.2 在社团和画室的雕塑教学 |
第三章 上海雕塑家的个人创作与自我追求 |
3.1 李金发雕塑中的“诗歌意象” |
3.2 江小鹣“通变中西”的多种艺术实践 |
3.2.1 江小鹣作品的现代艺术形态 |
3.2.2 传统文化对于江小鹣艺术的影响 |
3.2.3 江小鹣雕塑的“西体中魂” |
3.3 滕白也艺术中的“东方表现主义” |
3.4 岳仑、张澄江雕塑的折衷风格 |
3.5 张充仁雕塑的“罗丹风格” |
3.6 其他雕塑家关于“民族风格”的探索 |
3.6.1 张辰伯 |
3.6.2 万籁鸣 |
3.6.3 严德晖 |
3.6.4 滑田友 |
3.7 女性雕塑家的自我关照 |
第四章 塑造时代形象 |
4.1 “国父”形象的塑造 |
4.1.1 民国早期公共空间的孙中山像 |
4.1.2 上海市府总理铜像及影响 |
4.1.3 南京新街口总理铜像 |
4.2 革命英烈的塑造 |
4.2.1 骑马像 |
4.2.2 立像 |
4.3 抗战形象的塑造 |
4.4 民众肖像的塑造 |
第五章 民国上海雕塑家的价值 |
5.1 社会价值 |
5.1.1 促进美育的传播,凸显社会责任 |
5.1.2 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
5.2 历史价值 |
5.2.1 雕塑事业的拓荒者 |
5.2.2 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
5.2.3 公共雕塑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时代内涵 |
5.2.4 上海雕塑家的艺术活动丰富了“海派”文化的内涵 |
5.3 当代启示 |
5.3.1 雕塑创作要有人文关怀 |
5.3.2 雕塑创作要体现民族个性 |
5.3.3 雕塑创作要反映时代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上海雕塑家活动年表 |
二、民国时期三次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参展作品名录 |
三、民国上海雕塑家着述、译介文献名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上海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来源、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
第一章 外滩空间的形成及外滩雕塑的呈现 |
1.1 外滩空间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空间文化孕育 |
1.1.1 江浦合流工程造就了外滩的形成 |
1.1.2 开埠拉开了外滩雏形的序幕 |
1.1.3 初期的殖民文化与东方文化共同铸就了外滩空间 |
1.2 空间形态铸就了外滩雕塑呈现的基础 |
1.2.1 弯月形空间特征提升了雕塑造型的视觉展示效果 |
1.2.2 丰富的空间层次构成了外滩的立体画面 |
1.2.3 建筑形态对雕塑造型的烘托 |
1.3 外滩雕塑呈现时期形成与整体面貌展现 |
1.3.1 初期公共属性的整体面貌与第一个呈现时期的展现 |
1.3.2 城市发展促成了外滩雕塑的第二个呈现时期 |
1.3.3 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引发对中国城市雕塑的思考 |
第二章 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的历程 |
2.1 外滩公共雕塑第一阶段的演变历程 |
2.1.1 独特的空间文化铸就了第一个阶段雕塑的兴起 |
2.1.2 外滩空间的政治变革导致了第一阶段雕塑走向衰落 |
2.1.3 雕塑造型的公共性内涵导致了第一个阶段演变 |
2.2 外滩公共雕塑第二阶段的演变历程 |
2.2.1 空间建设引发了第二次雕塑的呈现与兴起 |
2.2.2 外滩2008 年的改造导致了外滩公共雕塑的流转 |
2.3 外滩空间与公共雕塑演变的原因分析 |
2.3.1 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外滩空间的重要性 |
2.3.2 历史的传承感促成了外滩雕塑的演变 |
2.3.3 外滩空间格局的不断变化造成了雕塑的演变与流失 |
第三章 外滩雕塑的缺失时期研究 |
3.1 外滩雕塑缺失时期的形成与根源分析 |
3.1.1 外滩雕塑的承载性导致了雕塑缺失时期的出现 |
3.1.2 政局动荡、历史变迁、经济波动导致了雕塑缺失时期的形成 |
3.1.3 空间文化主导因素形成了雕塑缺失时期延续的内因 |
3.2 外滩雕塑缺失时期未能落成的雕塑探究 |
3.2.1 空间中未落成雕塑的始末 |
3.2.2 空间未落成雕塑的背后 |
3.2.3 空间中未落成雕塑的演变思考 |
3.3 外滩雕塑缺失时期对空间及城市文化带来的影响 |
3.3.1 雕塑缺失时期造成空间结构的散落 |
3.3.2 雕塑缺失时期导致城市文化记忆的缺失 |
3.3.3 雕塑缺失时期引发的思考 |
第四章 外滩公共雕塑的独特性及意义体现 |
4.1 外滩的“人物纪念雕塑”分析 |
4.1.1 《卜罗德像》 |
4.1.2 《巴夏礼铜像》 |
4.1.3 《赫德铜像》 |
4.1.4 《陈毅像》 |
4.2 外滩“纪念碑雕塑”的特点与演变 |
4.2.1 《欧战纪念碑》的建立与演变解读 |
4.2.2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 |
4.2.3 《红石纪念碑》 |
4.2.4 《马嘉礼纪念碑》 |
4.2.5 《常胜军纪念碑》 |
4.2.6 《伊尔底斯纪念碑》 |
4.3 外滩纪念碑之比较 |
4.3.1 形式语言之差别 |
4.3.2 建立背景与表现主题之比较 |
4.3.3 外滩纪念碑的意义体现及社会影响 |
4.4 外滩建筑雕塑的演变研究 |
4.4.1 外滩建筑雕塑的造型研究 |
4.4.2 外滩建筑雕塑的演变 |
第五章 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启示 |
5.1 外滩雕塑的演变为中国城市公共雕塑建设开辟了先河 |
5.1.1 工部局的建立为外滩雕塑注入了公共属性的基本因素 |
5.1.2 外滩公共雕塑建立方式与公共内涵注入的分析 |
5.1.3 外滩雕塑的陈列方式与公共雕塑属性的体现 |
5.2 外滩雕塑的演变昭示了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 |
5.2.1 外滩雕塑的演变体现了与城市背景的紧密结合 |
5.2.2 外滩雕塑的演变丰富了中国近代城市雕塑发展历程 |
5.2.3 外滩雕塑的演变经历给予中国城市雕塑发展史的借鉴 |
5.3 外滩雕塑纪念性特征对中国早期纪念雕塑的启发 |
5.3.1 外滩雕塑纪念性意义的体现 |
5.3.2 外滩人物纪念像为中国人物纪念雕塑起到了先行作用 |
5.3.3 外滩纪念碑雕塑的多样性为中国城市雕塑提供了借鉴的范本 |
5.4 外滩公共雕塑的现状分析与思考展望 |
5.4.1 外滩空间的现状分析 |
5.4.2 外滩雕塑的历史回顾与现状之比较 |
5.4.3 未来设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外滩雕塑统计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纪念碑(外一章)(论文参考文献)
- [1]无锡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 刘洁莹. 江南大学, 2021
- [2]刘家琨建筑思想 ——从《明月构想》出发探究刘家琨建筑理论[D]. 董照国.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D]. 李珊珊.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4]铜行里[J]. 老藤. 芒种, 2021(06)
- [5]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空间与身份: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唯愿你在此》的空间解读[D]. 喻栓.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7]“秋瑾文艺”研究[D]. 张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 ——以北川新县城为例[D]. 雷天来.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7)
- [9]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D]. 卫恒先. 上海大学, 2019(02)
- [10]上海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研究[D]. 刘兴山. 上海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