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轨的异种金属焊接(论文文献综述)
贺晋璇[1](2021)在《连续压入技术获取焊接接头不均匀材料力学性能参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电焊接结构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塑性硬化会引起材料局部区域力学性能的改变,而准确的材料力学性能对焊接结构完整性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拉伸试验难以获取焊接材料区域精确的力学性能,鉴于焊接接头局部复杂的力学不均匀状态在实验室中难以模拟,本文将核电焊接结构在制造加工过程中的塑性硬化简化为材料不同程度的预拉伸变形,提出了一种连续压入过程分析和弹塑性有限元反演分析相结合的材料力学性能获取方法,有效表征不同预拉伸率材料的力学参量,并应用于核电异种金属焊接接头不均匀材料局部微区的力学性能检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压入试验过程中材料的压入变形情况以及压痕区域的“堆积/沉陷”现象,在载荷-深度曲线中的压痕信息量与材料真实力学响应关联性的详细分析基础上,借助线硬化本构关系表征相关材料的塑性力学参量。(2)在压入试验系统中对不同预拉伸率下的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连续球形压入测试,比较分析其宏观压痕形貌,结合载荷-深度曲线识别材料在不同预拉伸变形情况下的压痕响应参数对其塑性阶段的力学变化进行有效表征,并与拉伸试验结果进行验证。(3)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连续球形压入的三维有限元反演模型,通过分析不同预拉伸变形情况下被测材料的压痕响应变化,研究塑性硬化对压痕区域堆积量及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的影响,并结合线硬化本构关系表征不同预拉伸率下材料的力学参量变化。(4)以核电压力容器一回路安全端异种金属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焊接熔合线附近局部区域进行连续球形压入测试,得到了距离焊接熔合线不同位置处的不均匀材料力学参数变化规律。
李利[2](2021)在《超声冲击对异种钢AISI304 SS/SA508Gr.3 LAS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不锈钢/低合金钢异种钢接头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和经济性,在石化、油气开采及核电管道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异种金属在化学组成、微观组织、物理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异种钢焊接冶金过程较同质钢更复杂。针对异种钢焊接过程中的碳迁移、合金元素被稀释、焊接残余应力等问题以及接头在服役过程中常见的磨损、腐蚀等失效行为,本文研制了用于不锈钢/低合金钢焊接的填充焊材,并对异种钢接头进行焊后超声冲击处理,研究焊材成分和超声冲击对接头微观组织和综合性能的影响。研制了三种不同Cr当量(Creq)和Ni当量(Nieq)的不锈钢药芯焊丝,以自制不锈钢药芯焊丝为焊材进行异种钢AISI304 SS/SA-508 Gr.3 LAS手工氩弧焊接,研究焊缝Creq/Nieq变化(分别为1.38、1.68、1.95)对接头微观组织和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异种钢接头的焊缝金属由奥氏体和少量δ铁素体组成,δ铁素体沿奥氏体晶界随机分布。当Creq/Nieq由1.38增加到1.68和1.95时,焊缝组织中δ铁素体的含量分别为7.6%、12.5%和1 8.5%,形貌也由粗大的树枝状、骨骼状转变为比较细小、均匀的蠕虫状。随着Creq/Nieq增加,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了 577 MPa、609 MPa和627 MPa,相应的伸长率为43.67%、41.75%和37.12%;高转速、大载荷油润滑条件下的磨损率分别为1.785×10-2 g/h、1.466×10-2 g/h和1.323×10-2 g/h,磨损形式也由疲劳磨损转变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异种钢接头在12%FeCl3+1.5M HC1+1.85M H2SO4混合溶液中的腐蚀失重随浸泡时间延长而增加;以3.5%NaCl+1.85M H2SO4混合溶液(pH=1.0)为腐蚀介质的电化学测试中,焊缝金属发生了钝化,相应的钝化电位Ecr分别为-0.121 V、-0.188 V和-0.160 V,维钝电流log(ip)为-6.669 A、-6.035 A和-5.062 A。综合评价,三种不锈钢药芯焊丝的成分组成可以有效抑制了 SA-508 Gr.3 LAS侧的碳迁移和对焊缝金属的稀释作用,当Creq/Nieq为1.68时,异种钢接头具有理想的焊缝组织、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等对超声冲击前及不同参数冲击后异种钢接头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探讨了超声冲击异种钢接头表面纳米化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后接头表层发生了严重塑性变形,形成了明显的梯度纳米晶结构,并伴随有形变诱发的马氏体(α’-Fe)相生成。当单位面积冲击次数N由40000次/(mm2)增加到57600次/(mm2)和75000次/(mm2)时,焊缝表层塑性变形层的厚度约151μm、220 μm和210 μm,纳米晶层的厚度达到了 16.15 μm、21.62μm和23.37 μm,最小晶粒尺寸达到了 120 nm、80 nm和60 nm以下,α’-Fe相的含量(体积分数)为0.087%、0.136%和0.172%。这表明,超声冲击异种钢接头表面纳米化与其表层的细晶强化和相变强化有关,随着N增加接头表面纳米化程度逐渐提高并趋于稳定。超声冲击异种钢接头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冲击前相比接头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接头的性能强化与其表层形成的纳米晶结构、压应力层及α’-Fe等因素有关。当N由40000次/(mm2)增加到57600次/(mm2)和75000次/(mm2)时,接头抗拉强度的增幅达到了 5.33%、8.83%和15.82%,磨损率的下降幅度为38.88%、71.83%和85.13%。焊缝表层的弹性模量(Er)和纳米硬度(Hr)呈梯度结构分布;当距离焊缝表面的深度超过塑性变形层的厚度时,Er和Hr逐步趋于稳定并达到与焊态粗晶基体一致。超声冲击异种钢接头的残余应力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接头表层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压应力层,最大压应力和压应力层的深度达到了-77 MPa/147 μm、-236 MPa/246μm和-309 MPa/278μm。相同测试条件下,浸泡192 h后焊缝金属腐蚀速率的下降幅度达到了92.52%、88.78%和82.55%;电化学测试中焊缝金属的钝化略有减弱趋势,Ecr降低至-0.215V、-0.205 V 和-0.238 V,log(ip)下降为-7.160 A、-6.975 A 和-6.857 A,表明随着 N增加,异种钢接头焊缝金属的抗电化学腐蚀性能先提高后降低。综合对比来看,当N为57600次/(mm2)时,超声冲击异种钢接头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综合强化效果最佳。
何锡鑫[3](2021)在《Ti/Al异种合金MIG电弧熔钎焊参数优化及连接机理研究》文中提出Ti/Al异种材料连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受限于二者热物理性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采用传统焊接方式难以实现可靠连接。基于MIG电弧熔钎焊的工艺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探究工艺参数、填充材料对焊缝成形和接头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焊接过程的有限元理论,对焊接全过程的瞬态温度、应力变化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Ti/Al异种金属熔钎焊过程是不均匀的加热冷却过程,温度场在横向和板厚方向上的呈现不均匀性分布。通过调整焊接过程中的热输入、电弧偏移位置可以有效调控焊接过程的温度场分布:当焊接电流为110A、焊接电压15V、焊接速度10mm/s,电弧向铝合金一侧偏移0.3mm时,焊缝温度保持在钛合金熔化温度以下的较高温度,钛合金钎焊界面温度梯度较小,是有效的焊接参数。焊后残余应力的产生与冷却过程中较高的降温速率有关。铝合金一侧近焊缝区横向残余应力表现为“两端受压,中间受拉”的现象,纵向残余应力为较大的拉应力。钛合金一侧近焊缝区横向残余应力表现为较高的拉应力,纵向为残余压应力。利用优化的焊接参数,对2.5mm厚的TC4钛合金和2A12铝合金进行熔钎焊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合金元素的焊丝获得的熔钎焊接头电弧直接加热区域的钛合金均发生了轻微熔化,形成一定厚度的呈现多层结构的熔合区,中下部为锯齿状的钎焊界面。钎焊界面周围的焊缝中均存在一定棒状、块状的析出相。Al-Si焊丝获得的接头钛合金一侧上部熔合区较窄而钎焊界面较宽整体厚度均匀。对Al-Si焊丝获得的熔钎焊接头钛铝过渡区域进行元素分布和相组成分析,其中接头上部形成的多层结构的熔合区从铝合金一侧至钛合金一侧由Ti(Al,Si)3层、Ti(Al,Si)和Ti-Si混合层、Ti3Al层组成,接头中下部钎焊区由Ti(Al,Si)3层、Ti(Al,Si)3和Ti-Si混合层、α-Ti层组成。采用焊丝填充的熔钎焊接头截面显微硬度均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其中采用Al-Cu焊丝接头硬度最高达到了450HV0.1。拉伸测试发现填充Al-Si焊丝获得的接头抗拉强度最高,达到227MPa。
刘桂谦[4](2020)在《铝钢异种材料光纤激光焊接状态视觉传感及焊缝成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减少运输车辆的自重和实现汽车轻量化技术,是减少能源消耗及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并成为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和交通工业的关注重点。铝合金具有质量轻、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可部分代替钢作为结构部件。同时钢铁的强度高、能承受较大的动载荷,可以确保结构部件使用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铝钢的连接技术已经成为现前的研究热点。然而铝钢两种金属在密度、熔点和热膨胀系数等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较大差异,使得铝钢焊接过程不稳定,焊后容易产生气孔、裂纹和凹陷等缺陷,同时在铝钢结合界面容易形成硬脆性化合物,如何控制良好焊缝成形,这些都是铝钢焊接中的难点。光纤激光焊接具有热影响区小,焊接速度快和深宽比大等优点,可以较好地控制能量输入,有利于实现铝钢异种金属的有效连接。然而,在铝钢激光焊接的过程中,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焊缝成形和控制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本文拟对光纤激光焊接工艺中铝钢异种金属接头形貌形成及焊接状态视觉传感展开研究。首先对铝钢薄板进行脉冲YAG光纤激光焊接,通过设计24组试验工艺参数,获得未熔合、熔合和焊穿三种焊缝成形,观察焊缝局部显微特征,分析激光点能量输入与焊缝成形之间的联系,通过点位移激光传感器测量焊缝的高度,分析焊缝高度与峰值功率、焊接速度、离焦量和脉冲频率之间的变化规律。进而采用大功率连续光纤激光自动焊接系统对铝钢进行连接,通过响应曲面法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分析焊缝宽度和搭接剪切力与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和离焦量等焊接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的组合,即激光的线能量输入对焊缝宽度和搭接剪切力有显着的影响。通过期望优化的方法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范围,对2 mm厚板材的铝钢激光焊接中,当激光功率为2.2-2.4 kW,离焦量为0.27 mm,焊接速度在2.8-3.1 m/min区间时,可以获得具有高强度的焊接接头。其次对铝钢激光焊接的搭接剪切强度、焊缝显微组织和接头断裂模式进行研究,并且对焊接过程采用高速摄像仪进行在线视觉检测,分析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和离焦量对搭接剪切强度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激光功率的焊缝成形和金属间化合物形态,分析接头的两种失效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线能量输入影响焊缝成形和搭接剪切强度,在光纤激光深熔焊模式中,铝和钢都发生了熔化,使得金属间化合物生成量增加,在铝钢界面分布不均匀而且影响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断裂模式,并在接头断裂面的显微图上发现二次裂纹和针状簇形态的化合物。再次对铝钢添加中间层箔片进行激光焊接,分析添加Cu、Ni箔片对焊缝成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无添加、添加Cu箔和添加Ni箔三种焊缝接头的铝钢结合界面处的金属间化合物进行点、线和面的能谱扫描。最后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铝钢激光焊接过程的原始图像,进行时域和频域的特征参数提取,分别提取金属蒸汽面积、飞溅数量和熔池尾部面积三个特征值。通过统计分析和小波包处理特征参数,采用支持向量机建模,通过归一化处理优化模型输入量,运用网格搜索、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参数寻优,实现对焊接过程状态的识别。
于得水,张岩,周建平,毕元波,鲍阳[5](2020)在《钛合金与铝合金异种金属焊接的研究现状》文中指出对钛/铝异种金属焊接过程中脆性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熔化焊(激光焊、电子束焊)、钎焊、熔钎焊、扩散焊、搅拌摩擦焊及爆炸焊的研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钛/铝焊缝中极易形成脆性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导致钛/铝接头强度的降低。在激光焊、电子束焊过程中,通过热源偏移的方式可以降低Ti-Al金属间化合物含量;采用合理的中间层,既能降低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含量又能形成塑性更好的金属间化合物。采用熔钎焊工艺并选用合适的填充材料,可以有效地抑制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采用扩散焊工艺、通过添加中间层、在钛表面渗铝及合理控制工艺参数,能有效减少Ti-Al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但接头的抗拉强度不高。采用搅拌摩擦焊并通过添加中间层抑制钛/铝接头中Ti-Al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获得性能良好的钛/铝接头,但会受到焊件的形状的影响。采用爆炸焊工艺,可以细化界面中的金属颗粒,提高钛/铝接头的强度。
程志[6](2021)在《钛-钢异种金属MIG/TIG双面双弧焊接受焊行为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钛-钢异种金属焊接Ti-Fe硬脆金属间化合物造成的接头脆化问题,本文采用MIG/TIG双面双弧焊接方法对钛-钢异种金属进行连接,并对接头受焊行为及机制进行研究。研究了以硅青铜焊丝为填充金属,MIG/TIG双面双弧焊接钛-钢异种金属连接模式,重点分析了不同模式下典型接头显微组织结构及形成机制;研究了焊接参数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焊接参数—组织结构(连接模式)—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GA-BPNN)分别建立了界面连接机制和接头抗拉强度预测模型,基于界面连接机制预测模型对钛-钢异种金属连接模式工艺窗口进行了预测,并基于接头抗拉强度预测模型,进一步采用GA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采用MIG/TIG双面双弧焊接方法,以硅青铜焊丝为填充金属,在无坡口、衬垫等焊接辅助措施的条件下,获得了具有优异性能的钛-钢异种金属接头;通过焊接工艺调控获得了钛-钢异种金属的钎焊、熔钎焊、熔焊等全部三类连接模式。典型钎焊模式接头钛侧钎焊界面主要由Ti-Cu(Ti2Cu,TiCu)金属间化合物层及其上分散分布的Ti5Si3相组成,厚度约为60μm;钢侧钎焊界面主要由脆性TiFeSi和λ(Ti(FexSi1-x)2)相组成的平直扩散反应层构成,厚度约为0.5μm。熔钎焊模式根据钛侧、钢侧界面连接机制,可以分为熔(钛)-钎(钢)和熔(钢)-钎(钛)焊两种形式。典型熔(钛)-钎(钢)焊模式接头钛侧熔焊界面主要由Ti-Cu(Ti2Cu、TiCu、TiCu2)金属间化合物层及其上分散分布的Ti(CuxSi1-x)2和Ti5Si3相组成,厚度约为165μm;钢侧钎焊界面主要由脆性TiFeSi相组成的平直扩散反应层构成,厚度约为3μm。典型熔(钢)-钎(钛)焊模式接头钛侧钎焊界面主要由Ti-Cu(Ti2Cu、TiCu、Ti3Cu4、Ti2Cu3、TiCu4)金属间化合物层和其上分散分布的Ti5Si3相构成,厚度约为100μm,且在钢侧大量熔化状态下会在界面生成λ相;钢侧熔焊界面主要由TiFe2Si脆性相、Fe(s,s)和Cu(s,s)相组成的半岛状组织构成。典型熔焊模式接头钛侧熔焊界面主要由Ti-Cu(Ti2Cu、TiCu、TiCu2、Ti2Cu3、TiCu4)金属间化合物层及其上分散分布的Ti5Si3和λ相组成,厚度约为180μm;钢侧熔焊界面在复杂熔池流动作用下,形成了主要由λ脆性相和在其晶间分布的Fe(s,s)和Cu(s,s)相组成的岛状组织。以正交试验所确定的最优工艺为参照,研究了各主控因素对接头连接模式和性能的影响。在其它焊接参数一定条件下,MIG焊接电压的变化并不引起接头连接模式的改变,始终为熔(钢)-钎(钛)焊模式;TIG焊接电流增加或焊接速度降低,接头由熔(钢)-钎(钛)焊模式转变为熔焊模式,TIG焊接电流降低或焊接速度增加,接头由熔(钢)-钎(钛)焊模式转变为钎焊模式;TIG焊枪进一步向钢侧偏置,接头由熔(钢)-钎(钛)焊模式转变为钎焊模式,TIG焊枪向钛侧偏置,接头由熔(钢)-钎(钛)焊模式转变为钎焊模式。钛-钢异种金属MIG/TIG双面双弧焊接头抗拉强度取决于钛侧和钢侧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特征。钎焊、熔(钛)-钎(钢)焊模式接头受钢侧钎焊界面脆性的平直金属间化合物层影响,抗拉强度较低;熔焊模式接头受限于钛侧熔焊界面较厚的金属间化合物层,抗拉强度也较低;熔(钢)-钎(钛)焊模式接头钛侧钎焊界面较薄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和钢侧熔焊界面半岛状/岛状组织能够显着降低界面脆性,接头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基于GA-BP神经网络建立了界面连接机制和接头抗拉强度的预测模型,模型具有优异的拟合和泛化能力,能够准确地预测不同焊接参数下钛-钢异种金属界面连接机制和接头抗拉强度。在对界面连接机制精确预测的基础上,实现了钛-钢异种金属MIG/TIG双面双弧焊连接模式工艺窗口的预测:MIG焊枪居中,TIG焊枪钢侧偏置或钛侧适度偏置,低焊接热输入下易于实现钎焊模式;TIG焊枪钛侧大幅偏置,大热输入下易于实现熔(钛)-钎(钢)焊模式;TIG焊枪钢侧偏置或钛侧适度偏置,适中焊接热输入下易于实现熔(钢)-钎(钛)焊模式;TIG焊枪适度钛侧偏置或钢侧偏置,大热输入下易于实现熔焊模式。基于接头抗拉强度预测模型,采用GA优化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MIG焊接电压12.605V、TIG焊接电流78.543A、焊接速度 11.791mm/s、MIG-TIG 纵向相对位置 0.663mm 和 TIG 横向位置-1.742mm。预测该参数下接头为熔(钢)-钎(钛)焊连接模式,其名义强度为359.9MPa,根据优化工艺参数试验所得实际熔(钢)-钎(钛)焊接头名义强度达到348.4MPa。
龚文韬[7](2020)在《1060铝-TA1钛管件磁脉冲焊接参数优化及连接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工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单一部件需要具备多种特性的问题,往往需要异种金属连接的方式来实现,而其中铝钛异种金属连接的使用在世界各国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铝合金与钛合金的材料性能差异极大,导致使用传统焊接手段难以获得良好连接,因此研究中选用电磁脉冲焊接这种非接触式的固相焊接技术对铝钛异种金属进行焊接实验。研究中使用磁脉冲焊接技术对1060铝管与TA1钛棒进行焊接实验,首先通过剥离实验及压剪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放电电压与径向间隙对焊接接头连接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大量焊接实验归纳总结出铝钛磁脉冲焊接工艺窗口。其次通过力学性能实验与焊接接头微观表征来研究重叠长度对焊接接头的影响,并讨论不同重叠长度下冲击模式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对不同焊接结合面使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能谱仪及硬度仪进行微观表征,分析不同焊接结合面的产生原因及过渡层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当单一增加放电电压时,焊接接头连接强度增强。当单一增加径向间隙时,焊接接头连接强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相比于放电电压,径向间隙对接头连接效果影响更大。通过工艺窗口发现实际焊接过程中放电电压及径向间隙相互影响,当放电电压超过一定数值时,径向间隙越大连接强度反而下降。随着重叠长度减小,接头中无效连接区的范围得到减小或消除。结合力学性能及微观形貌将铝钛磁脉冲焊接接头冲击模式分为三类,分别为双向冲击模式、整体冲击模式及单向冲击模式。不同结合面形貌会影响接头连接强度。结合面中过渡层是由焊接过程中外管携带的大量动能转化为热量导致发生元素扩散的结合面熔化后凝固形成。结合能谱分析推测出过渡层中含有化合物Al3Ti及部分未完全熔化的铝母材。
许少阳[8](2020)在《摩擦塞-铆复合焊接设备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随着汽车使用量的快速增长,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车身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铝合金因质量轻、强度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地使用。但是铝合金和钢的连接存在一定问题。传统的焊接方式会使接头处产生脆硬性金属间化合物,影响接头性能。摩擦塞-铆复合焊接是利用高速旋转的铆钉将铝合金穿透并和钢进行摩擦焊接的一种焊接技术。该焊接技术可以直接连接铝合金和高强钢,无需预开孔以及预处理,受到了高端汽车行业的青睐。本课题从焊接工艺出发研制出一台摩擦塞-铆复合焊接设备,对采用铝合金和高强钢进行焊接试验,验证焊接设备的实用性和稳定性。本文对摩擦塞-铆复合焊的工艺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焊接设备所需的功能,并制定了设备的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焊接设备分为机械、电气以及软件控制三大系统。根据设备所需的功能以及运动特点,将机械系统分为驱动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以及辅助支撑部分,并对每部分进行方案的对比确定。同时也对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进行了确定。根据机械系统的设计方案,对轴向运动装置、旋转运动装置以及机架进行设计。将轴向运动使用到的滚珠丝杠、同步带、减速机以及伺服电机进行计算选型,根据定位精度选择合适的光栅尺。旋转运动使用到的伺服电机、薄膜联轴器进行计算选型。最后,在Inventor软件中设计出机械结构的三维模型,完成了设备机械结构的整体装配。根据电气系统控制的设计方案,选用了AB PLC作为控制器,昆仑通态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由于焊接轴向运动定位精度要求高,仅靠伺服电机编码器的半闭环反馈不能满足精度要求,所以采用全闭环运动控制。完成了设备的硬件设计,并对各器件进行布局搭建控制柜,实现了焊接的运动控制。设计人机界面,用于设置工艺参数和监测运行状态。对摩擦塞-铆复合焊接设备进行了功能测试。首先对控制器、人机界面以及伺服驱动器进行组态,然后分别测试了手动运行、自动运行以及参数设置模块,都满足设计要求。测试了轴向运动定位精度,满足性能指标。最后采用6061铝合金和980超高强钢进行了焊接试验,均得到良好的焊接效果。试验结果证明了本课题所研究的摩擦塞-铆复合焊接设备的实用性及稳定性。
刘浩,陈玉华,季迪,许明方[9](2019)在《钛-铝异种材料的点焊技术研究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钛合金和铝合金的应用在航空航天及汽车制造领域都在逐步增加,而Ti/Al异种金属复合结构中搭接连接无疑是不可避免的连接形式,因此对于钛/铝异种金属点焊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由于Ti/Al两种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两者的焊接尤为困难,目前能实现钛铝异种材料的高质量焊接的方法研究较少。先从钛和铝材料的本身特性入手,阐述目前3种常用的点焊技术:电阻点焊、搅拌摩擦点焊和超声波点焊的研究现状。主要涉及点焊接头成形、焊接参数、接头的组织特征以及力学性能,探究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Ti/Al异种金属焊接质量的关键主要在于对金属间化合物的有效控制。为Ti/Al异种结构的连接提供合适的设计思路,并为新的连接方法提供借鉴思路。
薛松柏,王博,张亮,龙伟民[10](2019)在《中国近十年绿色焊接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绿色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前提,绿色焊接是"绿色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焊接行业中普遍存在的能源消耗大、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而提出的发展概念,其主要理念是研发并采用低排放、低污染的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及新型高效、绿色的焊接方法。黑色金属主要指钢及不锈钢,其构件主要用于造船、汽车制造、电站设备、石油化工设备以及桥梁建设等大型构件。随着我国制造行业轻量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铝合金、镁合金以及钛合金等轻量化产品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焊接技术作为装备制造领域的共性技术,已经成为影响黑色、有色金属在装备制造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围绕黑色金属绿色焊接,船舶制造领域CO2气体保护焊用药芯焊丝逐渐取代实心焊丝;汽车制造领域为减轻车身质量,大幅采用热成形钢、镀锌钢以及铝/钢异种结构,主流的绿色焊接技术包括动态电阻中频自适应焊接技术、激光焊、搅拌摩擦焊等;火、水、核电站等大型构件主要采用的绿色焊接方法为热丝TIG焊、窄间隙热丝TIG焊、窄间隙埋弧焊以及多头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石油化工设备制造多为现场焊接,对于球罐结构多采用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对于海洋管道的维修和抢修,水下干式高压焊是比较成熟的高质量焊接方法,未来发展的重点是无潜式全自动海洋管道焊接维修系统;我国当前桥用结构钢已经发展到第六代桥梁钢Q500q钢,Q500q钢的发展带动了新型绿色药芯气体保护焊丝等焊接材料的成功研发。针对高铁、汽车、五金家电、电子行业等制造领域有色金属构件的焊接,可采用激光焊、高效电弧焊及激光-电弧复合焊、搅拌摩擦焊、新型绿色钎焊技术等诸多方法。本文综合评述了黑色、有色金属构件与熔化焊、压力焊、钎焊相关的新型高效绿色焊接方法及绿色焊接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造船、汽车、电力、石油化工、桥梁建设等领域黑色金属大型构件的绿色焊接技术,以及每种焊接技术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然后综述了与有色金属构件相关的高铁、汽车制造、五金家电和电子行业等领域连接所涉及的绿色焊接技术,并对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典型绿色焊接技术如激光-电弧复合能场焊、搅拌摩擦焊等以及绿色焊接材料如高铁制造用铝合金焊丝以及无镉低银、无铅钎料进行了简单举证与分析;最后整理了目前绿色焊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绿色焊接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导轨的异种金属焊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轨的异种金属焊接(论文提纲范文)
(1)连续压入技术获取焊接接头不均匀材料力学性能参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焊接接头局部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2 微小结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研究现状 |
1.2.3 连续球形压入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压入测试理论及压痕参数表征方法理论分析 |
2.1 压入测试理论分析 |
2.1.1 材料压入变形的分析 |
2.1.2 压痕堆积/沉陷现象的分析 |
2.2 压痕参数表征方法分析 |
2.2.1 表征应力-应变关系的表达 |
2.2.2 塑性力学参量表征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连续压入法测试塑性硬化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
3.1 常规单轴拉伸试验获取材料力学性能 |
3.1.1 拉伸试验试样制备 |
3.1.2 拉伸试验过程 |
3.1.3 不同预拉伸作用下材料力学性能的获取 |
3.2 连续球形压入试验方案及参数设置 |
3.2.1 连续球形压入试验材料制备 |
3.2.2 连续球形压入试验装置 |
3.2.3 连续球形压入试验方案制定及参数选取 |
3.3 连续球形压入试验表征不同预拉伸率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1 不同预拉伸率材料的压痕响应结果分析 |
3.3.2 不同预拉伸率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征 |
3.3.3 连续球形压入试验中压痕形貌的观察分析 |
3.4 单轴拉伸试验与连续压入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连续压入试验有限元反演及压痕响应的研究 |
4.1 材料模型本构关系确定 |
4.2 有限元三维模型 |
4.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4.2.2 网格的划分及边界条件的约束 |
4.2.3 压入过程分析步的设置 |
4.3 有限元反演后处理结果分析 |
4.3.1 模型准确性验证分析 |
4.3.2 不同预拉伸率材料压入结果分析 |
4.3.3 压痕区域应力应变状态分析 |
4.4 有限元反演的压痕响应及力学参量表征 |
4.4.1 压痕堆积/沉陷量影响的分析 |
4.4.2 不同预拉伸材料塑性阶段力学参数的表征 |
4.5 有限元反演结果与连续球形压入试验结果对比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连续压入法表征焊接接头不均匀材料力学参量的研究 |
5.1 核电压力容器及管道金属焊接接头微区结构分析 |
5.2 连续压入法测试焊接接头局部微区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
5.2.1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试样制备 |
5.2.2 连续球形压入试验方案制定 |
5.3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局部各微区连续压入测试结果分析 |
5.3.1 载荷-深度试验曲线的分析 |
5.3.2 不同微区压痕形貌观察分析 |
5.4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局部不均匀材料力学参量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
(2)超声冲击对异种钢AISI304 SS/SA508Gr.3 LAS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异种金属焊接及焊接性 |
1.2.1 异种金属焊接应用 |
1.2.2 异种金属的焊接性 |
1.3 异种钢焊接研究现状 |
1.3.1 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应用 |
1.3.2 异种钢的焊接性及常用焊接方法 |
1.3.3 异种钢熔化焊接存在的问题 |
1.3.4 异种钢熔化焊接研究现状 |
1.4 表面纳米化工程和技术 |
1.4.1 表面纳米化结构的特点及制备 |
1.4.2 超声冲击表面纳米化的特点及应用 |
1.4.3 超声冲击技术发展现状 |
1.4.4 超声冲击在焊接工业中的应用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和测试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母材 |
2.1.2 焊接材料 |
2.2 实验过程和方法 |
2.2.1 异种钢焊接 |
2.2.2 超声冲击处理 |
2.3 接头表面形貌和微观组织表征 |
2.3.1 表面粗糙度测试 |
2.3.2 微观组织分析 |
2.3.3 XRD分析 |
2.3.4 EBSD分析 |
2.4 残余应力测试和方法 |
2.5 力学性能测试及设备 |
2.5.1 拉伸性能 |
2.5.2 显微硬度 |
2.5.3 摩擦磨损性能 |
2.6 腐蚀性能试验和方法 |
2.6.1 室温浸泡腐蚀 |
2.6.2 电化学腐蚀 |
2.7 本章小结 |
3 异种钢焊接接头制备、微观组织及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异种钢焊接 |
3.2.1 填充焊材制备 |
3.2.2 异种钢焊接 |
3.3 异种钢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
3.3.1 不同Cr_(eq)/Ni_(eq)异种钢接头表面形貌 |
3.3.2 焊缝/母材熔合区成分分析 |
3.3.3 X射线衍射分析 |
3.4 异种钢接头力学性能 |
3.4.1 拉伸性能 |
3.4.2 显微硬度 |
3.4.3 摩擦磨损性能 |
3.5 异种钢接头的腐蚀性能 |
3.5.1 浸泡腐蚀性能 |
3.5.2 电化学腐蚀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4 超声冲击对异种钢接头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超声冲击试验 |
4.3 超声冲击异种钢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
4.3.1 接头表面宏观形貌和粗糙度 |
4.3.2 接头表面形貌分析 |
4.3.3 接头截面形貌 |
4.3.4 XRD分析 |
4.3.5 EDS分析 |
4.4 超声冲击异种钢接头EBSD分析 |
4.4.1 接头表层微观组织演化 |
4.4.2 接头表层晶粒尺寸分析 |
4.5 超声冲击异种钢接头表面纳米化机理研究 |
4.5.1 细晶强化 |
4.5.2 相变强化 |
4.6 本章小结 |
5 超声冲击异种钢接头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超声冲击异种钢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
5.2.1 拉伸性能 |
5.2.2 显微硬度 |
5.2.3 摩擦磨损性能 |
5.3 异种钢接头纳米力学性能分析 |
5.4 超声冲击异种钢接头残余应力演化 |
5.4.1 接头表面残余应力 |
5.4.2 接头焊缝截面残余应力 |
5.5 超声冲击异种钢接头腐蚀性能分析 |
5.5.1 室温浸泡腐蚀 |
5.5.2 电化学腐蚀性能 |
5.6 超声冲击异种钢接头性能强化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Ti/Al异种合金MIG电弧熔钎焊参数优化及连接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钛/铝异质合金的焊接性分析 |
1.3 钛/铝异种金属焊接研究现状 |
1.3.1 激光焊 |
1.3.2 摩擦焊 |
1.3.3 扩散焊 |
1.3.4 钎焊 |
1.4 钛/铝异种金属熔钎焊 |
1.4.1 激光熔钎焊 |
1.4.2 电弧熔钎焊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方法、材料和设备 |
2.1 焊接母材 |
2.2 填充焊丝材料 |
2.3 焊接设备及方法 |
2.3.1 焊接设备 |
2.3.2 试验方法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2.4.1 微观组织分析 |
2.4.2 力学性能测试 |
3 Ti/Al MIG熔钎焊温度场与应力场数值计算 |
3.1 基本思想 |
3.2 温度场分析理论 |
3.2.1 温度场控制方程 |
3.2.2 初始和边界条件 |
3.2.3 热源模型 |
3.2.4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3.3 焊接应力分析 |
3.3.1 焊接热弹塑性理论 |
3.3.2 焊接变形问题求解 |
3.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1 有限元模型简化 |
3.4.2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3.4.3 材料性能参数 |
3.5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3.5.1 热源校核 |
3.5.2 温度场分布特征 |
3.5.3 焊接热循环曲线 |
3.5.4 应力与变形 |
3.6 本章小节 |
4 熔钎焊工艺参数优化 |
4.1 焊接电流对焊接过程的影响 |
4.1.1 焊接温度场分析 |
4.1.2 焊接应力场分析 |
4.2 焊接速度对焊接过程的影响 |
4.2.1 焊接温度场分析 |
4.2.2 焊接应力场分析 |
4.3 加热位置对焊接过程的影响 |
4.3.1 焊接温度场分析 |
4.3.2 焊接应力场分析 |
4.4 焊接温度场演变分析 |
4.5 残余应力分析 |
4.5.1 应力演变过程 |
4.5.2 残余应力分布 |
4.6 本章小结 |
5 熔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 |
5.1 熔钎焊接头宏观形貌 |
5.2 铝合金侧焊缝显微组织特征 |
5.2.1 Al-Cu焊丝填充的熔焊接头 |
5.2.2 Al-Si焊丝填充的熔焊接头 |
5.2.3 Al-Mg焊丝填充的熔焊接头 |
5.3 钛合金侧显微组织特征 |
5.3.1 钎焊附近焊缝显微组织 |
5.3.2 不同填充焊丝对钎焊界面的影响 |
5.4 钛/铝钎焊界面元素分布及结合机理 |
5.5 接头力学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铝钢异种材料光纤激光焊接状态视觉传感及焊缝成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铝钢激光焊的研究热点 |
1.3.1 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 |
1.3.2 焊接过程检测 |
1.3.3 焊接缺陷的产生 |
1.3.4 加入添加剂或辅助源 |
1.4 本文课题来源 |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试验条件 |
2.1 试验系统概述 |
2.1.1 Nd:YAG光纤激光焊接系统 |
2.1.2 大功率光纤激光自动焊接系统 |
2.2 主要的硬件结构 |
2.2.1 YAG光纤激光焊接主要硬件 |
2.2.2 HWF40光纤激光焊主要硬件 |
2.3 检测设备 |
2.3.1 焊接过程检测设备与方法 |
2.3.2 接头性能测试设备与方法 |
2.3.3 显微组织分析设备与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铝钢激光焊焊缝表征 |
3.1 YAG激光焊接薄板试验 |
3.2 YAG激光焊焊缝表征 |
3.2.1 焊缝高度测量 |
3.2.2 焊缝高度统计分析 |
3.3 大功率激光焊接 |
3.4 大功率激光焊焊缝表征分析 |
3.4.1 焊缝宽度分析 |
3.4.2 搭接剪切力分析 |
3.5 期望方法优化参数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铝钢激光焊搭接剪切强度、显微组织及断裂模式 |
4.1 试验装置 |
4.2 在线监测和搭接剪切强度分析 |
4.2.1 焊接过程在线检测 |
4.2.2 激光功率对搭接剪切强度的影响 |
4.2.3 焊接速度对搭接剪切强度的影响 |
4.2.4 离焦量对搭接剪切强度的影响 |
4.3 焊缝显微组织 |
4.3.1 不同激光功率下的焊缝成形 |
4.3.2 光学显微组织 |
4.4 金属间化合物和断裂模式 |
4.4.1 金属间化合物形成 |
4.4.2 两种失效模式的断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添加中间层箔片铝钢激光焊接及视觉传感分析 |
5.1 添加中间层箔片对焊缝机械性能的影响 |
5.1.1 试验装置 |
5.1.2 显微硬度测试 |
5.2 添加中间箔片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5.3 添加中间箔片对金属间化合物的影响 |
5.3.1 无添加中间层箔片的焊缝能谱分析 |
5.3.2 添加Cu箔片中间层的焊缝能谱分析 |
5.3.3 添加Ni箔片的焊缝能谱分析 |
5.4 添加中间箔片对金属蒸汽和飞溅的影响 |
5.4.1 图像变换与中值滤波 |
5.4.2 自动阈值图像分割 |
5.4.3 金属蒸汽面积参数的提取 |
5.4.4 飞溅数量提取 |
5.4.5 金属蒸汽和飞溅数量统计值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铝钢激光焊状态视觉识别 |
6.1 焊接过程在线检测原始图像及预处理 |
6.1.1 图像处理流程 |
6.1.2 金属蒸汽、飞溅和熔池特征均值分析 |
6.2 金属蒸汽、飞溅和熔池特征时频处理 |
6.3 支持向量机简介 |
6.3.1 支持向量机分类原理 |
6.3.2 线性可分情况 |
6.3.3 非线性可分情况 |
6.3.4 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参数寻优 |
6.4 建立模型和状态识别 |
6.4.1 特征参数预处理 |
6.4.2 试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钛合金与铝合金异种金属焊接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熔化焊 |
1.1 无填充材料的焊接 |
1.2 填充材料的激光焊 |
2 钎焊 |
3 熔钎焊 |
4 扩散焊 |
5 搅拌摩擦焊 |
6 爆炸焊 |
7 结束语 |
(6)钛-钢异种金属MIG/TIG双面双弧焊接受焊行为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钛-钢异种金属焊接性 |
2.2 钛-钢异种金属连接研究现状 |
2.2.1 钎焊 |
2.2.2 压力焊 |
2.2.3 熔化焊 |
2.3 双面双弧焊接研究现状 |
2.3.1 双面双弧焊接技术 |
2.3.2 同种金属双面双弧焊接研究现状 |
2.3.3 异种金属双面双弧焊接研究现状 |
2.4 研究内容 |
2.5 创新点 |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母材 |
3.1.2 填充材料 |
3.2 焊接系统 |
3.3 焊接方法 |
3.4 温度场数值模拟 |
3.5 测试与表征 |
3.5.1 显微组织分析 |
3.5.2 力学性能测试 |
4 钛-钢异种金属MIG/TIG双面双弧焊接连接模式 |
4.1 概述 |
4.2 MIG/TIG双面双弧焊接热特性 |
4.3 钛-钢异种金属MIG/TIG双面双弧焊接连接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钛-钢异种金属MIG/TIG双面双弧焊接接头组织结构及形成机制 |
5.1 概述 |
5.2 钎焊模式典型接头组织结构 |
5.3 熔钎焊模式典型接头组织结构 |
5.3.1 熔(钛)-钎(钢)焊模式接头组织结构 |
5.3.2 熔(钢)-钎(钛)焊模式接头组织结构 |
5.3.3 钢侧界面熔焊偏析组织形成机制 |
5.4 熔焊模式典型接头组织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6 钛-钢异种金属MIG/TIG双面双弧焊接接头力学性能 |
6.1 概述 |
6.2 接头力学性能主控因素 |
6.3 主控因素对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
6.3.1 MIG焊接电压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
6.3.2 TIG焊接电流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
6.3.3 TIG横向位置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
6.3.4 焊接速度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
6.4 接头断裂行为及机制 |
6.4.1 接头断裂模式 |
6.4.2 接头断裂行为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钛-钢异种金属连接模式预测及工艺优化 |
7.1 概述 |
7.2 GA-BP神经网络的建立 |
7.2.1 GA-BP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
7.2.2 BP神经网络结构确定 |
7.2.3 GA遗传算法权值和阈值优化 |
7.2.4 GA工艺参数优化 |
7.2.5 GA-BP神经网络试验设计 |
7.3 GA-BP神经网络的训练及验证 |
7.3.1 GA-BP神经网络参数设置 |
7.3.2 GA-BP神经网络训练 |
7.3.3 GA-BP神经网络验证 |
7.4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钛-钢异种金属连接模式工艺窗口预测 |
7.4.1 钛-钢异种金属连接模式工艺窗口的预测 |
7.4.2 焊接参数对钛-钢异种金属连接模式工艺窗口的影响 |
7.5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接头性能预测与工艺优化 |
7.5.1 参数交互作用对接头抗拉强度的影响 |
7.5.2 最优工艺参数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1060铝-TA1钛管件磁脉冲焊接参数优化及连接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铝-钛异种金属焊接技术研究现状 |
1.3 磁脉冲焊接技术概述 |
1.3.1 磁脉冲焊接实验原理 |
1.3.2 磁脉冲焊接技术特点 |
1.4 磁脉冲焊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设备、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设备 |
2.1.1 焊接设备 |
2.1.2 集磁器选型 |
2.1.3 对中环设计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案设计 |
2.4 力学性能测试 |
2.4.1 剥离实验 |
2.4.2 压剪实验 |
2.5 微观组织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铝钛磁脉冲焊接工艺调控 |
3.1 放电电压对接头性能影响分析 |
3.1.1 接头宏观形貌影响分析 |
3.1.2 接头力学性能与剥离形貌影响分析 |
3.2 径向间隙对接头性能影响分析 |
3.2.1 接头宏观形貌影响分析 |
3.2.2 接头力学性能与剥离形貌影响分析 |
3.3 铝钛磁脉冲焊接工艺窗口探究 |
3.3.1 焊接工艺窗口初步探究 |
3.3.2 焊接工艺窗口校正 |
3.3.3 焊接工艺窗口差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铝钛磁脉冲焊接过程分析 |
4.1 接头性能影响分析 |
4.1.1 接头宏观形貌 |
4.1.2 接头力学性能与剥离形貌影响分析 |
4.1.3 优选工艺参数 |
4.2 焊接过程影响分析 |
4.2.1 结合面微观表征 |
4.2.2 焊接冲击模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铝钛磁脉冲接头结合机理分析 |
5.1 接头结合面形貌分析 |
5.1.1 结合面过渡层 |
5.1.2 波状结合面 |
5.2 连接机理分析 |
5.2.1 结合面成分分布 |
5.2.2 过渡层成分分析 |
5.3 过渡层对接头性能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摩擦塞-铆复合焊接设备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铝合金/钢异种金属焊接性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电阻点焊 |
1.3.2 搅拌摩擦点焊 |
1.3.3 等离子弧焊 |
1.3.4 摩擦塞-铆焊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摩擦塞-铆复合焊接设备整体方案设计 |
2.1 焊接工艺分析 |
2.2 焊接设备功能需求分析 |
2.3 焊接设备性能要求和技术参数 |
2.3.1 焊接设备的性能要求 |
2.3.2 焊接设备的技术参数 |
2.4 焊接设备整体方案设计 |
2.4.1 机械装置方案设计 |
2.4.2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摩擦塞-铆复合焊接设备的研制 |
3.1 焊接轴向运动构件设计 |
3.1.1 滚珠丝杠的选择 |
3.1.2 减速机的选型 |
3.1.3 伺服电机的选型 |
3.1.4 同步带和光栅尺的选型 |
3.2 旋转运动构件设计 |
3.3 设备整体装配 |
3.3.1 焊接设备支承结构设计 |
3.3.2 焊接设备整体装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摩擦塞-铆复合焊接设备的控制系统设计 |
4.1 控制系统功能描述 |
4.1.1 手动控制功能 |
4.1.2 自动焊接功能 |
4.1.3 参数设置功能 |
4.1.4 故障报错功能 |
4.2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及设计 |
4.2.1 PLC选型设计 |
4.2.2 伺服驱动器选型及接口说明 |
4.2.3 压力传感器选型及放大电路设计 |
4.2.4 电气控制柜搭建 |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3.1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
4.3.2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4.4 人机界面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调试与焊接实验 |
5.1 系统组态 |
5.2 电机整定 |
5.2.1 配置直流母线电源及驱动器 |
5.2.2 运动轴参数设置及整定 |
5.3 设备功能测试 |
5.4 焊接工艺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钛-铝异种材料的点焊技术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铝/钛异种金属的焊接性 |
2 铝/钛异种金属的超声点焊 |
3 铝/钛异种金属的搅拌摩擦点焊 |
4 铝/钛异种金属的电阻点焊 |
5 结论与展望 |
(10)中国近十年绿色焊接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黑色金属构件绿色焊接研究现状 |
1.1 造船行业绿色焊接研究现状 |
1.1.1 船舶制造绿色焊接技术应用现状 |
1.1.2 船舶制造绿色焊接材料的发展 |
1.2 汽车行业绿色焊接研究现状 |
1.3 火、水、核电站绿色焊接研究现状 |
1.3.1 火电站绿色焊接研究现状 |
(1) 小口径管绿色焊接技术 |
(2) 大口径管绿色焊接技术 |
(3) 膜式壁管屏焊接技术 |
1.3.2 水电站绿色焊接研究现状 |
1.3.3 核电站绿色焊接研究现状 |
(1) 低合金钢主环缝的绿色焊接 |
(2) 不锈钢堆焊 |
(3) 接管与安全端异种钢焊接 |
(4) 贯穿件与封头焊接、小直径管对接 |
(5) 其他部件绿色焊接方法 |
1.4 石油化工设备行业绿色焊接研究现状 |
1.4.1 厂内制造焊接 |
1.4.2 现场安装焊接和维修 |
1.5 桥梁建设绿色焊接研究现状 |
2 有色金属构件绿色焊接研究现状 |
2.1 高铁制造绿色焊接研究现状 |
2.1.1 高铁制造绿色焊接技术研究现状 |
2.1.2 自动焊用铝焊丝研究现状及发展 |
(1) 国产铝焊丝冶炼铸造 |
(2) 国产铝焊丝后续加工、层绕 |
(3) 国产桶装自动铝焊丝 |
2.2 汽车制造绿色焊接研究现状 |
2.2.1 镁/钢绿色焊接技术 |
2.2.2 铝/铝、铝/钢绿色焊接技术 |
(1) 铝/铝结构绿色焊接 |
(2) 铝/钢结构绿色焊接 |
2.3 五金家电行业绿色焊接研究现状 |
2.3.1 绿色钎焊材料研究现状 |
(1) 绿色钎焊材料成分设计 |
(2) 绿色钎焊材料结构设计 |
(3) 绿色钎焊材料制备工艺 |
2.3.2 绿色硼酸三甲酯助焊剂应用现状 |
2.3.3 绿色钎焊技术研究现状 |
2.4 电子行业绿色焊接研究现状 |
2.4.1 微电子软钎焊技术概述 |
2.4.2 无铅钎料研究现状 |
2.4.3 免清洗、低VOC钎剂研究现状 |
(1) 免清洗钎剂 |
(2) 低VOC钎剂 |
2.5 其他领域绿色焊接研究现状 |
2.5.1 钛/钢绿色熔焊研究现状 |
2.5.2 钛/钢绿色压力焊研究现状 |
(1) 钛/钢扩散焊研究现状 |
(2) 钛/钢摩擦焊研究现状 |
2.5.3 钛/钢绿色钎焊研究现状 |
3 结语与展望 |
四、导轨的异种金属焊接(论文参考文献)
- [1]连续压入技术获取焊接接头不均匀材料力学性能参量研究[D]. 贺晋璇.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2]超声冲击对异种钢AISI304 SS/SA508Gr.3 LAS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 李利.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Ti/Al异种合金MIG电弧熔钎焊参数优化及连接机理研究[D]. 何锡鑫.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4]铝钢异种材料光纤激光焊接状态视觉传感及焊缝成形研究[D]. 刘桂谦.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 [5]钛合金与铝合金异种金属焊接的研究现状[J]. 于得水,张岩,周建平,毕元波,鲍阳. 焊接, 2020(11)
- [6]钛-钢异种金属MIG/TIG双面双弧焊接受焊行为及机制研究[D]. 程志.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7]1060铝-TA1钛管件磁脉冲焊接参数优化及连接机理研究[D]. 龚文韬.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8]摩擦塞-铆复合焊接设备及控制技术研究[D]. 许少阳.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9]钛-铝异种材料的点焊技术研究新进展[J]. 刘浩,陈玉华,季迪,许明方. 精密成形工程, 2019(05)
- [10]中国近十年绿色焊接技术研究进展[J]. 薛松柏,王博,张亮,龙伟民. 材料导报, 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