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腺癌术后多脏器转移化疗完全缓解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1](2021)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文中研究指明1乳腺癌筛查指南1.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为诊断。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和群体筛查(massscreening)。
任辉[2](2021)在《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轨迹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整体水平及影响因素,验证现有理论对理解我国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适用性,探索理论驱动下的癌症复发恐惧与影响因素间的路径关系;探寻乳腺癌患者术后癌症复发恐惧的发展轨迹,以及癌症复发恐惧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因果预测关系,根据现有研究发现制定对策与建议,为制定此方面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一: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以某省四所三级甲等医院的乳腺癌术后5年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945位患者进行调查,最终收回有效问卷857份(有效回收率为90.7%)。采用的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复发恐惧量表简表、简明疲劳量表、疾病感知问卷简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限制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单因素分析,采用R软件4.1.0版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研究二: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以研究一的有效样本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疲劳、社会支持和社会限制为自变量,以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策略为中介变量,以癌症复发恐惧为因变量,采用SPSS-PROCESS 3.3宏程序和基于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检验疾病感知和非适应认知策略在每个自变量与癌症复发恐惧的关系上的链式中介效应,采用AMOS 24.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多个自变量同时存在的整体路径作用。研究三: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发展轨迹及其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关系本研究为纵向研究设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研究一的有效样本中选取300名术后第3个月的患者进行了三次追踪调查,最终有267人完成全部调查(失访率为11.0%)。采用Mplus 8.3软件,构建潜变量增长模型以描述乳腺癌患者术后癌症复发恐惧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构建交叉滞后模型分别验证癌症复发恐惧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跨时间因果预测关系。研究四: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方法,结合增加样本多样性原则和饱和原则,对857名有效样本中的17人进行了质性访谈。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Nvivo 12.0软件对资料进行逐层整理、编码和分析。结果:研究一: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1)857位乳腺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量表总分平均为(14.95±7.22)分;其中523人报告了高水平的癌症复发恐惧,占样本总人数的61.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手术方式、化疗史和放疗史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总分的分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癌症复发恐惧与疲劳、疾病感知、非适应性认知策略、社会限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经济困境呈显着正相关(r=0.255~0.572),与社会支持呈显着负相关(r=-0.511)。(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预测因素根据贡献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社会限制、疲劳、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年龄、焦虑症状、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化疗史和放疗史,上述变量总共可以解释癌症复发恐惧61.5%的变异,社会、认知、心理因素分别可以解释癌症复发恐惧19.8%、18.2%和11.6%的变异;在随机森林回归分析中,按重要性评分对影响因素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疾病感知、社会限制、社会支持、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年龄、经济困境、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疲劳、受教育程度、个人每月可支配收入、职业、放疗史、化疗史和手术方式。随机森林模型发现,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对影响因素重要性评分结果不同。研究二: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链式中介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在疲劳和癌症复发恐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89,占总效应的28.81%;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在社会支持和癌症复发恐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53,占总效应的48.88%;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在社会限制和癌症复发恐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88,占总效应的28.58%。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发现,疲劳、社会限制和社会支持相互关联的情况下,疾病感知与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同样起到链式中介作用,癌症复发恐惧被上述变量共同解释的变异量为60.0%。研究三: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发展轨迹及其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关系潜变量增长模型发现,乳腺癌患者在术后3~9个月期间的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呈线性下降,且初始水平与后期的发展趋势存在显着关联。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分别对癌症复发恐惧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研究四: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经过半结构化访谈和主题分析,最终确定了三个主题:癌症复发恐惧的感受、癌症复发恐惧的态度以及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其中,影响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媒体的报道、复查、认识人的复发或死亡消息),个人因素(躯体症状和疾病特点)、家庭因素(家庭支持和家庭情感负担)和医疗因素(医生支持和医疗体验)。结论:(1)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整体平均水平较高,高水平癌症复发恐惧检出率也较高,现状不容乐观。(2)年龄<39岁的患者其癌症复发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年龄组,且不同年龄段患者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评价不同,提示我们应根据各年龄段患者的特点采取适龄的、灵活的干预措施,有的放矢地开展个体化的支持服务。虽然化疗史和放疗史对癌症复发恐惧的预测能力较低,但也为寻找最佳干预时机和重点干预人群提供了科学指导。(3)社会、认知和心理因素对癌症复发恐惧的预测能力明显超过人口、疾病与治疗因素对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提示我们应重点关注上述这些可通过干预进行改善的影响因素,从而促进相关防控措施的开展和扶持政策的改进。其中,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和社会限制在两种模型中都表现出最强的对癌症复发恐惧的预测能力,提示我们应重点关注患者的认知应对方式和社会环境因素。尽管疾病感知与社会支持在多元线性回归中预测能力较低,却出现在随机森林模型重要性排序的前三位,这可能与随机森林模型能考虑变量间的交互作用有关,提示我们应结合多种统计方法的优缺点综合分析影响因素的预测能力,并深入探索重要因素间的路径关系。在多元线性回归中没有显着意义的经济困境,在随机森林中却比较重要,为今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弥补了从癌症的经济副作用角度探索癌症复发恐惧的研究空白。(4)疲劳、社会限制、社会支持与癌症复发恐惧的关系均受到了疾病感知与非适应性认知策略的链式中介影响,验证了疾病自我调节模型和社会认知加工模型对理解我国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强化了认知与应对在癌症复发恐惧发生机制中的关键作用。此外,疲劳、社会限制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互动关联,提示当内部和社会因素同时作为触发因素时,也可以通过激活认知与应对过程,对癌症复发恐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框架,提示我们应从生理、社会与认知多个角度综合理解癌症复发恐惧的发生机制,从而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措施与社会支持服务。(5)在术后3~9个月期间,乳腺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且初始水平低者其后期下降速度较快,提示我们术后尽早开展干预措施将有助于控制后期癌症复发恐惧的进展。(6)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的升高可以引起癌症复发恐惧水平的升高,为明晰癌症复发恐惧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关系提供了实证依据,并提示我们从改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角度寻找控制癌症复发恐惧的突破口将会大有裨益。(7)乳腺癌患者对癌症复发恐惧有着积极和消极的感受,并采取着乐观、寻找意义或逃避的态度,合理运用其积极态度,为其寻找正向意义,可能有利于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减轻癌症复发恐惧。影响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医疗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我们,为乳腺癌患者增强支持网络,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干预措施,将是缓解癌症复发恐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同时,临床医生对患者的态度及其能提供的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对癌症复发的恐惧。
金海龙[3](2021)在《乳腺癌术后不同局部区域复发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目前,乳腺癌术后LRR的模式发生转变,治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术后发生局部区域复发(local regional recurrence,LRR)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部位LRR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LRR部位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评估其对LRR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乳腺癌患者术后LRR的外科治疗和综合诊治策略提供思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市吴淞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治疗后随访期间LRR部位,将入组患者分为3组:同侧乳房肿瘤复发(ip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组指保乳术后同侧乳房内肿瘤复发,合并或不合并区域淋巴结转移者;胸壁复发(chestwall recurrence,CR)组指术后胸壁复发,合并或不合并区域淋巴结转移纳入;区域淋巴结复发(lymph node recurrence,LNR)组指同侧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内乳淋巴结和(或)胸肌间淋巴结复发。研究设计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所有患者或近亲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医院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月经状态等一般资料,以及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等临床病理特征,同时检测原发肿瘤病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复发后治疗方案(手术、化疗、放疗)等。参照1.1版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近期疗效,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远期疗效,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6月。比较ITBR组、CR组、LNR组的临床疗效、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LRR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Excel 2010录入研究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LRR对预后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LRR部位与OS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ITBR组、CR组、LNR组患者年龄、月经状态、BMI、肿瘤直径、病理分期、淋巴转移、原发肿瘤手术方式以及HER-2、PR、ER等分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RR部位与病理类型、复发后手术方式显着相关(P<0.05),而与辅助化疗、放疗无显着相关(P>0.05)。2.96例LRR患者均接受治疗,其中手术61例,化疗73例,放疗78例。CR组ORR为28.57%,显着低于ITBR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O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死亡组与存活组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LRR部位、淋巴转移、复发后治疗方式(手术、化疗、放疗)及ER、PR、HER-2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以预后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逐步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期、HER-2(阳性)、LRR(CR)是影响乳腺癌术后LRR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复发后手术则是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LRR患者中位OS为44.77个月(95%CI:41.57~47.96),不同LRR部位患者中位OS由高到低依次为ITBR组50.76个月(95%CI:46.91~54.61)>LNR组41.58个月(95%CI:37.81~45.34)>CR组33.28个月(95%CI:29.84~36.71),经log-rank检验,三组中位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0,P<0.05)。结论:1.乳腺癌患者术后LRR部位与病理类型、复发后手术方式显着相关,CR、LNR患者以浸润式导管癌居多,复发后手术治疗比例较低,而ITBR患者导管原位癌比例较大,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较高,病情分期相对较早。2.乳腺癌术后LRR部位与预后密切相关,ITBR患者的再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对较好,但LNR、CR患者中亦存在潜在可治愈的亚群,积极行复发病灶手术切除对于乳腺癌LRR患者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孙瑞瑞[4](2021)在《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预后》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9年3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ent endocrine therapy,NET)的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41例及接受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728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根据患者年龄、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是否表达、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术后是否行辅助化疗或放疗等临床病理特征,利用卡钳匹配法按1:2的比例将行NET的患者与non-NET的患者进行匹配,卡钳值设为0.05,匹配后得到31例NET的患者及55例non-NET的患者,将其纳入研究。利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NET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NET治疗时长与NET疗效的相关性,利用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分析NET或non-NET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生存和预后的影响。结果:PSM前,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7-129个月),NET组有7例复发转移(17.1%),4例患者死亡(9.7%),non-NET组中35例复发转移(4.8%);33例患者死亡(4.5%),两组的中位年龄无显着差异(P=0.595),NET组T2-T3的患者数显着多于non-NET组(70.8%vs 32.2%,P<0.001),淋巴结转移更为多见(87.8%vs 28.7%,P<0.001);II-III期的患者较多(92.7%vs 46%,P<0.001),Ki-67>20%者较多(55%vs 32.2%,P=0.003)。两组保乳手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BCS)率分别为31.7%vs 19.9%(P=0.068),尽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T组的BCS高于non-NET组。NET组的患者中,临床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1例(2.4%),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24例(58.5%),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16例(39.1%),疾病进展(disease progression,PD)0例(0%),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60.9%,其中1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 CR)。在NET组中,治疗时长为6个月的临床缓解率显着高于NET持续4-6个月的临床缓解率(76%vs 37.5%,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初始肿物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类、PR及Ki-67表达的高低、Her-2是否表达、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与NET的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进行PSM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2.5个月(8-126个月),共纳入86例,其中NET组31例(75.6%);non-NET组匹配55例(7.6%)。NET组与non-NET组的5年DFS分别为82.7%vs81.4%(P=0.334),5年的OS分别为89.1%vs 94.8%(P=0.202),两者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NET主要适用于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通过降期保乳手术率提高,适当延长NET治疗持续时间可提高临床缓解率。通过PSM方法证实,同等临床病理及术后综合治疗相同的情况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或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DFS及OS相同。
柯晋[5](2021)在《微波消融脊柱转移瘤随访及机器人精准穿刺消融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评估影像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脊柱转移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构建新西兰大白兔VX2椎体肿瘤模型,比较穿刺经验对使用导航机器人进行穿刺的影响,对使用CT引导和导航穿刺机器人引导穿刺进行比较研究;3.比较光学导航穿刺机器人辅助穿刺消融与传统CT引导穿刺消融新西兰大白兔VX2椎体肿瘤模型实验研究。资料与方法:1.回顾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所有脊柱转移瘤的病例,筛选出适合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病例,记录手术前后的VAS评分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2.由有/无穿刺经验的医生分别使用CT引导和光学导航穿刺机器人系统引导进行穿刺构建新西兰大白兔VX2椎体肿瘤,记录穿刺时间、穿刺效率、穿刺次数、操作舒适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3.由医生分别使用传统CT引导和光学导航穿刺机器人系统引导对新西兰大白兔VX2椎体肿瘤进行消融,记录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消融成功率以及手术前后影像数据。结果:1.纳入23例脊柱转移瘤病例,术前的VAS评分平均8.17±1.46(6-10分),术后24小时VAS评分平均为2.17±1.19,手术后VAS评分明显下降,两者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不同原发癌来源手术前后VAS评分和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灶手术前后VAS评分,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比较使用光学导航穿刺机器人系统与传统CT引导进行穿刺构建新西兰大白兔VX2椎体肿瘤模型,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经验对使用传统CT引导下进行穿刺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光学导航穿刺机器人进行穿刺,有经验组与无经验组相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使用光学导航穿刺机器人辅助消融比CT引导下穿刺消融,前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更高,两组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消融前后1周磁共振影像显示的肿瘤体积都明显减小,消融前后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变化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皮微波消融脊柱转移瘤能较好地缓解癌性疼痛,手术方式安全有效;2.有无经验对于医生使用光学导航穿刺机器人穿刺构建新西兰大白兔VX2椎体肿瘤模型的准确性无影响;有无经验的医生使用光学导航穿刺机器人与传统的CT引导下穿刺构建新西兰大白兔VX2椎体肿瘤模型相比较,前者穿刺效率更高,使用时间更短,操作更舒适,疲劳感更小;3.使用光学导航穿刺机器人精准微波消融系统对新西兰大白兔VX2椎体肿瘤模型进行微波消融,对比传统的CT引导下徒手穿刺消融,两者的消融效率基本接近,前者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王立星[6](2021)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口服阿帕替尼250毫克临床药物浓度检测目的:探讨临床口服阿帕替尼250mg的血浆药物浓度情况。方法:共36例包括:肺腺癌6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12例,贲门腺癌4例,其他14例。收集36例患者的血浆标本,上午7:40取空腹血作为血浆谷浓度(minimum concentration,Cmin),上午8:00口服阿帕替尼250mg,上午11:00取静脉血作为血浆峰值浓度(maximum concentration,Cmax),每个患者均有Cmin和Cmax样本,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样本数量,共获得100份血浆样本。结果:第4天血浆药物浓度达到稳定状态;血浆谷浓度范围为1.18ng/ml-863.3 ng/ml,血浆峰值浓度范围为71.11ng/ml-1609.4ng/ml,平均血浆谷浓度为264.4±42.5ng/ml,平均血浆峰值浓度为543.6±66.1ng/ml。结论:1.第四天血浆峰、谷浓度达到稳定状态。2.250毫克药物浓度与口服850毫克浓度有交叉,临床可用阿帕替尼250毫克治疗。第二部分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探讨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EP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依据第一部分阿帕替尼250毫克与既往研究850毫克血药浓度存在交叉,采用阿帕替尼250毫克联合EP标准化疗的方法,对40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 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ED-SCLC)进行前瞻性、单臂、单中心的研究,入组2017.11.15-2019.4.18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SCLC,影像分期为广泛期,根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至少存在1个可测量病灶,同时除外有症状脑转移的患者。2.入组患者接受阿帕替尼(250mg口服1/日)联合标准一线化疗(依托泊苷注射液100mg/m2,每周期第1-3天静脉输注;顺铂30mg/m2,每周期第1-3天静脉输注),每21天重复,共行6周期治疗,对于不足6周期治疗出现病情进展的患者,计算PFS后,出组。3.首要研究终点为安全性,次要研究终点为6个月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6个月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结果:1.自2017年11月15日至2019年4月18日共纳入4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6岁(范围28岁-67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活动状态(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ECOG PS)评分为0分的患者占92.5%,随访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27例患者进入初步统计,阿帕替尼的口服时间为4-26个月,平均口服时间为10.6个月。2.6个月的ORR为63%,DCR为85%(17PR,6SD)。3.9例患者(33.3%)达到了PFS,中位PFS为22个月(95%CI:3.643-40.357个月);Log-Rank显示年龄、PS评分、是否多脏器转移对PFS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s,AEs)有1-2级的高血压(37%),手足综合征(3.7%)和肝功能不全(7.4%)。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
蒋瑜[7](2020)在《茯苓的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乳腺癌已经成为全世界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严重威胁了女性的健康。放化疗虽然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放化疗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肝肾损伤和胃肠道反应,使患者进食困难,进而引起营养不良、身体抗性减弱。并且放化疗还会不同程度地破坏患者的肠道稳态,而肠道稳态的失衡又会加速肠道炎症和肿瘤的发生。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毒副作用低的天然产物,使其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降低药物对肝肾及胃肠道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一个新的思路。茯苓在调节肠道腹泻以及脾胃虚寒中均具有良好效果。茯苓还具有保肝护肝作用,对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治疗效果良好。茯苓作为一种扶正抗癌药,其单药或与其他药材配伍在我国中医药领域中用于乳腺增生以及乳腺肿瘤的治疗和调理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目前关于茯苓抗乳腺癌的具体药理学机制仍不明确。虽然茯苓被报道能够通过干扰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E的表达或提高Bax/Bcl-2的比率等对多种癌细胞的增殖或侵袭有抑制作用。但茯苓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茯苓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物质以及对肿瘤小鼠肝肾的毒性和肠道稳态的作用仍还未见报道。为此,结合茯苓的多种功能活性,本文通过体内外实验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文首先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裸鼠移植瘤模型评判了茯苓的体内外抗乳腺癌活性、活性部位所在以及初步的抗肿瘤机制。随后,从肝肾组织学形态、肝功能指标以及小鼠的肌肉力度等方面探究茯苓醇提物的体内毒副作用。由于肿瘤的生长会导致肿瘤小鼠肠道稳态失衡,因此我们比对分析了各组小鼠肠道屏障和肠道菌群的差异,探究了茯苓对乳腺癌小鼠肠道稳态的影响,并对其代谢功能进行了预测和验证。最后,通过硅胶色谱柱联合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反复分离和纯化获得茯苓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单体,利用LC/MS和核磁共振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并从蛋白分子层面以及物质的结构和活性方面寻找其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茯苓中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成分主要集中在茯苓醇提取部位,并且体内外实验结果一致证明了茯苓具有抗乳腺癌活性。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均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从体外细胞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茯苓醇提物能够明显干扰乳腺癌细胞周期使其大量阻滞于G1期,并且显着够诱导细胞的凋亡(P<0.05)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从体内动物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茯苓醇提物干预能够明显延缓小鼠肿瘤的生长速度从而降低最终肿瘤重量(P<0.05)。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的结果均显示茯苓醇提物明显改变了肿瘤组织的细胞形态和结构。并且,茯苓醇提物可通过增加小鼠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和降低Ki67的增殖指数而显着延缓裸鼠移植瘤的生长。2.小鼠的肝、肾、脾重、血浆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浓度、肝肾组织切片组织形态分析以及代表肌肉力度的指标综合显示,茯苓醇提物对肿瘤小鼠重要器官无明显毒副作用,并且,其对肿瘤小鼠的肝肾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推测其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小鼠肠道屏障相关指标和肠道菌群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茯苓醇提物可以通过上调磷酸化ERK1/2和p38 MAPK的表达,提高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降低DAO、D-LA和内毒素水平,显着缓解肿瘤小鼠的肠粘膜损伤以及修复肠道屏障功能。同时,茯苓醇提物可以通过提高有益菌Bifidobacterium、Lactobacillus的丰度,减少硫酸还原菌Desulfovibrio和炎症相关菌Mucispirillum、S24-7和Staphylococcus的丰度以及增加肿瘤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显着改善乳腺癌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对肠道菌群代谢功能预测以及小鼠尿、血清中腐胺含量差异的进一步检测,推测腐胺相关代谢通路可能是茯苓醇提物在调节肿瘤小鼠肠道微生物稳态中调节的通路之一。3.通过对茯苓醇提取物依次经过有机试剂萃取、MCI和ODS色谱硅胶柱反复分离,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分离纯化,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的逐级检测筛选,最终分离得D2-1(25.38 mg)、D2-2(10.88 mg)和D2-3(10.88 mg)三个单体化合物。经LC/MS分析和核磁结构鉴定,化合物分别为:3-O-乙酰-16α-羟基-脱氢栓菌酸、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其中,茯苓酸对两株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单体化合物(P<0.05),且对正常的乳腺上皮细胞无明显毒性。由此可推测茯苓酸是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物质。通过分析三个单体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推测茯苓酸结构中C-17上的C9侧链在C-24上连接的亚甲基结构以及C-8的双键结构共同促进了其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活性。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对茯苓酸抗乳腺癌分子机制的研究显示,茯苓酸可以通过下调周期蛋白Cycline D1、Cycline E、CDK2和CDK4,上调p53和p21蛋白的表达来改变乳腺癌细胞的周期,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Bax,下调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同时激活死亡受体和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激活蛋白酶caspase-3,-9和-8来调控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以上结果明确了茯苓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物质以及体内的毒副作用,从物质的结构以及蛋白分子层面共同阐述了茯苓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并首次报道了茯苓能够通过修复肠道屏障损伤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来维持肿瘤小鼠的肠道稳态。我们的结果显示茯苓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乳腺癌的药物。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茯苓在乳腺癌的治疗和相关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董阿茹汗[8](2020)在《疏郁散结方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1.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价疏郁散结方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乳房肿瘤临床疗效并分析其预后相关影响因素。2.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疏郁散结方有效成分及成分间协同作用探析其治疗乳腺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13年12月1日-2019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经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乳房局部肿瘤治疗同时口服疏郁散结方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资料52例,以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时间为随访起点,至疾病发生进展或失访、死亡。收集术后6个月病灶影像学结果对中西医联合治疗进行疗效评价,对不同证型间疗效差异进行对比,评价无进展生存期,分析预后影响因素。2.借助TCMSP平台筛选疏郁散结方中有效活性成分,Uni Prot Knowledgebase数据库查找其作用靶点,通过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数据库、Gene cards数据库挖掘乳腺癌相关作用靶点,使用Venny 2.1.0工具绘制韦恩图,得到疏郁散结方与乳腺癌共同靶点,将靶点代入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互作图,利用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疏郁散结方有效活性成分-疾病-靶点-通路PPI网络图,借助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分析,对疏郁散结方治疗乳腺癌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分析讨论。研究结果1.术后6个月局部病灶控制率:评价52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局部乳房病灶体积变化情况,根据WHO实体瘤评价标准,13例病灶完全缓解(CR),32例部分缓解(PR),4例病灶稳定(SD),3例病灶进展(PD),近期局部病灶控制率(CR+PR)86.5%。2.中医证型间疗效差异比较:将52例患者根据证型分布情况,分为虚证组与实证组,比较2组间疗效差异,两组数据经检验,P=0.932>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虚证患者根据证型分布情况通过非参数检验比较组间疗效差异,P=0.633>0.05,提示气阴两虚组、气血两虚组、冲任失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实证患者根据证型分布情况通过非参数检验比较组间疗效差异,P=0.248>0.05,提示气滞痰凝组、毒热蕴结组、瘀毒互结3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无进展生存期:随访时间12-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1年、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6.9%、51.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25个月,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29.9个月。4.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将可能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年龄、BMI、激素受体状态、临床分期、有无远处器官转移、是否联合治疗、术前血小板计数、肿瘤标志物CA15-3、中医辨证虚实纳入预后分析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激素受体状态(P=0.001)、临床分期(P<0.001)、是否伴远处器官转移(P<0.001)、是否联合治疗(P<0.001)与疏郁散结方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乳房局部肿物预后相关,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伴远处器官转移(P<0.001)、是否联合其他治疗方法(P=0.004)、临床分期(P=0.012)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5.疏郁散结方中药活性成分:通过数据库检索,经过筛选后,共得到疏郁散结方活性成分65种,其中柴胡17种,枳壳5种、郁金15种、姜黄3种、白芍13种、川芎7种、茯苓15种、浙贝母7种、猫爪草12种,鸡内金直接得到靶点17个。6.疏郁散结方有效成分及核心靶点:通过有效成分靶点信息筛选,共得到疏郁散结方有效成分对应靶点175个,筛选出Degree≥15的成分为疏郁散结方主要成分,共20个,同时筛选出Degree≥10的靶点为核心靶点,共32个。7.疏郁散结方-乳腺癌共同靶标及蛋白互作图中关键靶点:通过搜索相应数据库,共得到乳腺癌相关疾病靶点407个,疏郁散结方-乳腺癌共同靶点13个,分别为:ADRB2、AR、BCL2、CHEK1、ESR1、ESR2、GSK3B、NOS2、NR3C1、PGR、PIK3CG、PPARG、PTGS2,其中ESR1、PTGS2、NR3C1、GSK3B为4个关键作用靶点。8.疏郁散结方GO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疏郁散结方主要参与调控RNA聚合酶启动子转录、DNA转录、基因表达、细胞间信号传导、细胞生长、平滑肌收缩、类固醇激素介导相关信号通路、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药物反应、乳腺腺泡发育等15个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靶点富集于细胞核、核浆、细胞质、蛋白质复合体、胞浆核周区、线粒体外膜等7种细胞成分;影响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RNA聚合酶II转录因子活性、蛋白结合、酶结合、锌离子结合等15个分子功能,KEGG分析共得到显着性通路10条,其通路包括肿瘤相关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脂肪细胞脂解通路等,并在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相关信号通路中富集。疏郁散结方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凋亡、肿瘤血管生成、改善甲状腺激素、催乳素、雌激素等相关激素水平及激素受体水平发挥抗肿瘤效应。
宋泽茹[9](2020)在《耳穴压豆加神阙穴中药贴敷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化学药物治疗,常会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患者出现食欲减退、营养状况变差,甚至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使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目前西医常采用静脉注射止吐剂或口服止吐药进行治疗,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本课题将耳穴压豆及神阙穴中药贴敷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乳腺癌术后行首次化疗的患者,观察该方法对患者行化疗时所致恶心呕吐便秘的临床效果,以期减轻患者由于化疗所带来的消化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1月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乳腺癌手术后首次化疗的女性患者74例,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两组均为37例,比例为1:1。对照组采用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耳穴压豆加神阙穴中药贴敷。以1个化疗周期为观察窗。比较两组患者恶心、急性呕吐、延迟性呕吐的次数、便秘的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恶心、急性呕吐、延迟性呕吐的程度。利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本研究在进行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因数据收集不完整剔除1例,观察组患者因对中药敷贴的气味无法耐受退出1例,最终共收集有效病例72例,其中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1.干预前: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基线资料、相关临床资料以及手术资料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恶心程度及次数:干预后,对化疗后第1-7天两组患者恶心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采用秩和检验对第1-7天两组患者恶心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第1-7天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第1-7天不同次数段的恶心人数比较,观察组在恶心次数少的阶段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第1-7天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呕吐程度及次数:干预后,对两组患者急性呕吐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86.11%,观察组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采用秩和检验对两组患者防治急性呕吐疗效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采用秩和检验对化疗后两组患者急性呕吐情况在不同次数段的人数进行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延迟性呕吐程度及次数:干预后,对化疗后2-7天两组患者延迟性呕吐进行比较,观察组对延迟性呕吐的控制率要高于对照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第2天至第7天不同次数段的呕吐人数进行比较,观察组呕吐次数少的阶段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便秘评分:干预后,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患者1-7天便秘评分进行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耳穴压豆加神阙穴中药贴敷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的程度,预防便秘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两种中医护理操作简单、安全,价格低廉,且属于非侵入性护理操作,对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借鉴。
王历花[10](2020)在《调肝养血方治疗肝郁血虚型癌因性疲乏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肝郁血虚型癌因性疲乏(CRF)患者的疲乏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体力状况积分、外周血象的变化情况,验证调肝养血方加减改善CRF患者的临床效果,从而为CRF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中药和中医治疗策略。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病例共70例,按照随机化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调肝养血方加减,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所有病例均观察4周,分别于入组前、治疗第28天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疲乏程度、临床证候、体力状况及外周血水平的分值变化,以判定调肝养血方干预CRF患者后疲乏缓解和体力改善的情况,及对外周血水平的影响,客观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入组前,分别对两组病例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组成、年龄分布、肿瘤病种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均无显着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1)Piper量表分析:两组治疗前的Piper积分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疲乏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对照组疲乏总分及各项维度分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果比较,治疗组Piper量表总积分(123.97±28.63)明显低于对照组(139.06±32.60)(P<0.05),且在行为积分、情绪积分方面效果更明显(P<0.05)。两组疲乏有效率对比虽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疲乏总分差值(前-后)、行为积分差值(前-后)、情绪积分差值(前-后)方面,P值都<0.01,治疗组仍有改善疲乏程度的优势。(2)中医证候分析:两组治疗前的中医各症状积分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在烦躁抑郁、头晕眼花、失眠、倦怠乏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68.6%,对照组总有效率11.5%,经卡方检验,χ2=24.560,P=0.000<0.01,具有显着性差异。(3)KPS量表分析:两组治疗前的KPS积分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PS积分有效率对比,治疗组(82.85%)高于对照组(57.14%),进一步卡方检验,χ2=17.302,P=0.002<0.01,具有显着性差异。(4)外周血分析:两组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水平(WBC)、血红蛋白含量(HGB)、中性粒细胞水平(NE)、血小板水平(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提高趋势,但统计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资料比较无显着差别(P>0.05),两组组间资料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等)及肾功能指标(Scr、BUN等)组内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调肝养血方加减能够有效减轻肝郁血虚型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疲乏程度,缓解中医证候,使患者体力状况得到改善,且未见明显的副反应,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二、乳腺癌术后多脏器转移化疗完全缓解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癌术后多脏器转移化疗完全缓解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筛查指南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超声检查 |
1.3.3 乳腺临床体检 |
1.3.4 乳腺自我检查 |
1.3.5 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70岁 |
1.4.3 70岁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5.1 罹患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1.5.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 |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
2.2.2 钙化 |
2.2.2. 1 钙化类型 |
2.2.2. 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 1 不对称 |
2.2.4. 2 球形不对称 |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2.4.1 检查目的 |
2.4.2 乳腺分型 |
2.4.3 清晰地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
2.4.4 与前片比较 |
2.4.5 评估分类 |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1 肿块 |
3.4.3. 2 周围组织 |
3.4.3. 3 钙化 |
3.4.3. 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 1 三维成像 |
3.4.5. 2 弹性成像 |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3.5.2 评估是完全的—分类 |
3.6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 1 记录病灶 |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 3 结论 |
3.6.3. 4 病灶图像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分期 |
4.1.3 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患者的应用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⑴妊娠期妇女。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 检查前准备 |
4.3.1. 1 临床病史 |
4.3.1. 2 检查前准备 |
4.3.2 MRI检查 |
4.3.2. 1 设备要求 |
4.3.2. 2 扫描体位 |
4.3.2. 3 成像序列 |
4.3.2. 4 后处理 |
4.4 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4.5.1 评估不完全 |
4.5.2 评估完全 |
5影像学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学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要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乳腺磁共振成像引导 |
5.2.4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5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乳腺癌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 |
6.1 标本类型及固定 |
6.1.1 标本类型 |
6.1.2 标本固定 |
6.2 取材及大体描述规范 |
6.2.1 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 |
6.2.2 真空辅助微创活检标本 |
6.2.3 乳腺肿块切除标本 |
6.2.4 乳腺病变保乳切除标本 |
6.2.4.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
6.2.4. 2 取材 |
6.2.5 乳腺切除术(包括单纯切除术和改良根治术) |
6.2.5.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
6.2.5. 2 取材 |
6.2.6 SLNB |
6.3 病理学诊断分类、分级和分期方案 |
6.3.1 组织学分型 |
6.3.2 组织学分级 |
6.3.3 乳腺癌的分期 |
6.3.4 免疫组织化学和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
6.3.5 病理报告内容及规范 |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 |
7.1.2. 1 临床Ⅰ、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 2 临床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含以下因素时应谨慎考虑行保乳手术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 保乳手术 |
7.1.6. 1 术前准备 |
7.1.6. 2 手术过程 |
7.1.6. 3 术后病理学检查 |
7.1.6. 4 随访和局部复发 |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 全乳放疗 |
7.3.1. 1 适应证 |
7.3.1. 2 与全身系统性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 3 照射靶区 |
7.3.1. 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APBI) |
7.3.2. 1 适应证 |
7.3.2. 2 技术选择 |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AJCC(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剂量和照射技术 |
9.4.1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4.2 常规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1.2.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人群选择(表4) |
1 0.1.2.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禁忌证 |
1 0.1.2.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谈话 |
1 0.1.2.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准备 |
1 0.1.2. 5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案(附录Ⅵ) |
1 0.1.2. 6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注意事项 |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1.3.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1.3.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
1 0.1.3.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 0.1.3.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 |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临床指南 |
1 0.1.4. 1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1.4. 2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1 0.1.4. 3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谈话 |
1 0.1.4. 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准备 |
1 0.1.4. 5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方案 |
1 0.1.4. 6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注意事项 |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
1 0.2.1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2.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
1 0.2.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谈话 |
1 0.2.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
1 0.2.4. 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方案(附录Ⅵ) |
1 0.2.4. 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注意事项: |
1 0.2.4. 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和方案调整 |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局部和全身处理 |
1 0.2.5. 1 局部处理 |
1 0.2.5. 2 全身处理 |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1. 2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
1 0.3.1. 3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相关概念 |
1 0.3.1. 4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绝经定义参见附录Ⅷ) |
1 0.3.1. 5 晚期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1. 6 晚期乳腺癌二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临床指南 |
1 0.3.2. 1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2. 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谈话 |
1 0.3.2. 3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准备 |
1 0.3.2. 4 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附录Ⅶ) |
1 0.3.3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临床指南 |
1 0.3.3. 1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3. 2 抗HER2单抗使用的注意事项 |
1 0.3.3. 3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谈话 |
1 0.3.3. 4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准备 |
1 0.3.3. 5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详见14.2章节内容) |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治疗临床指南 |
1 0.4.1 适应人群 |
1 0.4.2 终末期乳腺癌患者姑息治疗前谈话 |
1 0.4.3 主要措施 |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 0.4.4. 1 疼痛 |
1 0.4.4. 2 厌食和恶病质 |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
1 0.4.4. 4 疲乏 |
1 0.4.4. 5 昏迷 |
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 |
11.1随访和评估 |
11.2临床处理和康复指导 |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2.1乳房重建的目的 |
12.2乳房重建的指征 |
12.3乳房重建的类型 |
12.4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2.5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2.6乳房重建术后评价系统 |
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
13.1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3.4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3.5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4.1 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标准 |
1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4.3 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原则 |
1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5.1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5.2诊断 |
15.3治疗原则 |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概述 |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7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
17.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
17.2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
17.3对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的建议 |
17.4 BRCA1/2基因突变检测流程、质控及报告内容和解读规范 |
18乳腺癌多基因精准检测和精准治疗指南 |
19乳腺肿瘤整合医学的其他问题 |
19.1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
19.2乳腺癌营养治疗指南 |
附录 |
(2)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轨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3 研究工具 |
2.4 统计分析与方法学基础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准则 |
2.7 技术路线 |
第3章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分析 |
3.4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
4.1 条件检验 |
4.2 疲劳、疾病感知、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对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路径 |
4.3 社会支持、疾病感知、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对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路径 |
4.4 社会限制、疾病感知、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对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路径 |
4.5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作用路径的整体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发展轨迹及其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关系 |
5.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5.2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发展轨迹 |
5.3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焦虑症状的关系 |
5.4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
6.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6.2 信效度检验 |
6.3 主题分析框架 |
6.4 质性资料分析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讨论与对策建议 |
7.1 讨论 |
7.2 对策建议 |
第8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乳腺癌术后不同局部区域复发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1.1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 方法 |
2.2.1 资料采集 |
2.2.2 激素受体检测与判定标准 |
2.2.3 分组标准 |
2.3 随访 |
2.3.1 近期疗效评价 |
2.3.2 远期疗效评价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三组LRR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
3.2 不同LRR部位近期疗效比较 |
3.3 乳腺癌术后LRR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
3.4 乳腺癌术后LRR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3.5 乳腺癌术后LRR患者生存分析 |
第4章 讨论 |
1.乳腺癌术后LRR部位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
2.乳腺癌术后LRR部位与乳腺癌临床疗效的关系 |
3.乳腺癌术后LRR部位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乳腺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药物 |
2.1.1 他莫昔芬(TAM)vs芳香化酶抑制剂(AI) |
2.1.2 不同AI作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药物的比较 |
2.1.3 新辅助内分泌药物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
2.1.4 氟维司群 |
2.2 治疗时长 |
2.3 新辅助化疗vs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
2.4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新辅助化疗(NCET) |
2.5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靶向治疗 |
2.6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的预测评估指标 |
2.7 总结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实验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
3.2.1 纳入标准 |
3.2.2 排除标准 |
3.3 对照组配对标准 |
3.3.1 配对标准 |
3.4 分型和分组标准 |
3.4.1 TNM临床分期 |
3.4.2 组织学分类 |
3.4.3 免疫组化分类 |
3.5 研究方法 |
3.6 NET治疗方法 |
3.7 观察方法及指标 |
3.8 疗效评价 |
3.9 统计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769例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统计描述及分析 |
4.1.1 769例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
4.1.2 769例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随访情况 |
4.1.3 NET组临床疗效评价 |
4.1.4 NET组临床疗效与诸因素的关系 |
4.2 PSM的结果 |
4.2.1 匹配后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 |
4.2.2 匹配后NET组和non-NET组的生存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微波消融脊柱转移瘤随访及机器人精准穿刺消融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经皮微波消融脊柱转移瘤临床随访研究 |
一、背景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学导航穿刺机器人精准穿刺实验动物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光学导航穿刺机器人系统概述 |
第二节 光学导航机器人精准穿刺构建新西兰大白兔VX2椎体肿瘤实验动物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光学导航穿刺机器人精准穿刺微波消融脊柱肿瘤实验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光学导航穿刺机器人精准微波消融系统综述 |
第二节 微波消融离体新西兰大白兔VX2椎体肿瘤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节 循环血肿瘤DNA含量变化对评价新西兰大白兔VX2椎体肿瘤经皮微波消融早期反应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六、不足与展望 |
第四节 光学导航穿刺机器人精准穿刺微波消融新西兰大白兔VX2椎体肿瘤实验动物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波消融在脊柱转移瘤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博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和课题 |
致谢 |
(6)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第一部分 口服阿帕替尼250 毫克临床药物浓度检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探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阿帕替尼在恶性实体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茯苓的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
1.1.1 乳腺癌的发病现状 |
1.1.2 乳腺癌的现代治疗方式和弊端 |
1.2 茯苓的简介 |
1.3 茯苓的抗肿瘤作用 |
1.3.1 茯苓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
1.3.2 茯苓三萜的抗肿瘤作用 |
1.3.3 茯苓与化疗药物的协同增效作用 |
1.3.4 茯苓多糖和三萜的发掘现状 |
1.4 肠道稳态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
1.4.1 乳腺癌患者的肠道屏障状况 |
1.4.2 乳腺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 |
1.4.3 茯苓在肠道稳态中的潜在价值 |
1.4.4 肠道稳态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茯苓醇提物的体内外抗乳腺癌活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试剂及耗材 |
2.2.2 主要细胞及培养基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的制备 |
2.3.2 细胞的培养 |
2.3.3 MTT细胞毒性实验 |
2.3.4 细胞周期的检测 |
2.3.5 细胞凋亡检测 |
2.3.6 动物实验设计与操作 |
2.3.7 肿瘤组织的H&E染色 |
2.3.8 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 |
2.3.9 数据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茯苓水提物和醇提物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
2.4.2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 |
2.4.3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 |
2.4.4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 |
2.4.5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周期的影响 |
2.4.6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 |
2.4.7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 |
2.4.8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行为状态的影响 |
2.4.9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2.4.10 茯苓醇提物对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及重量的影响 |
2.4.11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2.4.12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肿瘤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茯苓醇提物的体内毒副作用及对肠道稳态的调节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的培养 |
3.3.2 动物实验设计与操作 |
3.3.3 小鼠肝、肾以及结肠组织H&E染色 |
3.3.4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测定 |
3.3.5 小鼠抓力的检测 |
3.3.6 小鼠血浆中D-LA、DAO及血浆内毒素浓度的检测 |
3.3.7 肠紧密连接蛋白及肠组织ERK1/2 and p38 MARK磷酸化表达的检测 |
3.3.8 16SrDNA扩增子测序 |
3.3.9 生信分析 |
3.3.10 腐胺含量的测定 |
3.3.11 数据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肝和肾组织形态的影响 |
3.4.2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影响 |
3.4.3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主要脏器重量的影响 |
3.4.4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肌肉力度的影响 |
3.4.5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结肠组织粘膜形态的影响 |
3.4.6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黏膜因子的影响 |
3.4.7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
3.4.8 茯苓醇提物对肠组织ERK1/2 and p38 MARK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
3.4.9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α和β多样性的影响 |
3.4.10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3.4.11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道特异性菌群的影响 |
3.4.12 肠道微生物代谢功能预测 |
3.4.13 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物质的分离及作用机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细胞及培养基 |
4.2.3 仪器与设备 |
4.2.4 细胞的培养 |
4.3 实验方法 |
4.3.1 MTT细胞毒性实验 |
4.3.2 茯苓不同提(萃)取物的制备 |
4.3.3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部位的初步分离 |
4.3.4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分离 |
4.3.5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的纯化 |
4.3.6 单体化合的鉴定 |
4.3.7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
4.3.8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茯苓不同提(萃)取物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
4.4.2 茯苓氯仿萃取物MCI柱分离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
4.4.3 组分M经ODS柱进一步分离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
4.4.4 组分D2经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
4.4.5 单体化合物的鉴定 |
4.4.6 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性与其结构的关系 |
4.4.7 茯苓酸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疏郁散结方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 疏郁散结方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
1 临床资料 |
2 操作过程及技术方法 |
3 疏郁散结方组成 |
4 随访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讨论 |
1 疏郁散结方立方思想 |
2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及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优势 |
3 疏郁散结方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 |
4 疏郁散结方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乳腺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疏郁散结方治疗乳腺癌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讨论 |
1 疏郁散结方组成及有效成分分析 |
2 疏郁散结方配伍机制分析 |
3 疏郁散结方作用机制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综述一 ~(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耳穴压豆加神阙穴中药贴敷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
1.1 病名考究 |
1.2 病因病机 |
2 祖国医学对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的认识 |
2.1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 |
2.2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便秘 |
3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
3.1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
3.2 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
4 现代医学对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的认识 |
4.1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 |
4.2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便秘 |
5 耳穴压豆治疗临床研究 |
5.1 耳穴压豆的概念 |
5.2 耳穴压豆的历史沿革 |
5.3 耳穴压豆的研究现状 |
6 神阙穴贴敷临床研究 |
6.1 神阙穴贴敷的概念 |
6.2 神阙穴贴敷的历史沿革 |
6.3 神阙穴的研究现状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终止研究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确定 |
2.2 随机分组方法 |
2.3 盲法 |
2.4 培训与考核 |
2.5 方案实施 |
3 研究工具 |
3.1 临床病例观察表(CRF) |
3.2 观察指标 |
3.3 疗效评价标准 |
3.4 安全性评价 |
4 资料收集与录入 |
5 统计学分析 |
5.1 一般资料数据分析 |
5.2 研究结果数据分析 |
6 质量控制 |
6.1 观察前的质量控制 |
6.2 观察中的质量控制 |
6.3 观察后的质量控制 |
7 伦理考量 |
结果 |
1 样本数据收集情况 |
2 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
2.3 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比较 |
2.4 两组患者病理类型、分期比较 |
2.5 两组患者化疗方案比较 |
2.6 两组患者化疗前卡氏评分比较 |
3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比较 |
3.1 两组患者1-7 天恶心程度比较 |
3.2 两组患者第1-7 天不同次数段的恶心人数比较 |
3.3 两组患者防治急性呕吐疗效比较 |
3.4 两组患者急性呕吐情况在不同次数段的人数比较 |
3.5 两组患者防治延迟性呕吐疗效比较 |
3.6 两组患者第2-7 天不同次数段的呕吐人数比较 |
3.7 两组患者便秘评分比较 |
讨论 |
1 耳穴压豆对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的作用机理 |
1.1 耳与脏腑经络联系密切 |
1.2 耳与生物全息理论的联系 |
1.3 耳与神经的联系 |
2 神阙穴中药贴敷对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的作用机理 |
2.1 神阙穴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 |
2.2 神阙穴的解剖学基础 |
2.3 刺激神阙穴具有生理功能调节作用 |
3 耳穴压豆及神阙穴贴敷联合应用的临床优势 |
4 耳穴压豆选穴依据及功效解析 |
5 神阙穴贴敷药物处方及功效解析 |
6 一般资料分析 |
7 临床研究效果分析 |
7.1 耳穴压豆加神阙穴中药贴敷可明显减轻患者恶心 |
7.2 耳穴压豆加神阙穴中药贴敷减轻患者急性呕吐及延迟性呕吐 |
7.3 耳穴压豆联合神阙穴中药贴敷改善患者便秘症状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随机数字表 |
附录二 耳穴贴压操作流程 |
附录三 耳穴埋豆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 |
附录四 穴位贴敷操作流程 |
附录五 穴位敷贴法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 |
附录六 患者临床观察表(CRF) |
致谢 |
论文着作 |
(10)调肝养血方治疗肝郁血虚型癌因性疲乏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癌因性疲乏的现代医学研究概述 |
1. CRF发病因素 |
2. CRF发病机制 |
3. CRF治疗进展 |
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癌因性疲乏的中医研究概述 |
1. CRF病因病机 |
2. CRF中医分型 |
3. CRF干预措施 |
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方案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3. 研究方法 |
4. 观察指标 |
5. 疗效评定标准 |
6.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基线情况 |
2. 治疗前两组指标对比情况 |
3. 治疗后两组指标效果分析 |
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与分析 |
1. 肝与疲乏的关系 |
2. 从肝论治癌因性疲乏的临床价值 |
3. 癌因性疲乏的病因病机探讨及治法方法的确立 |
4. 调肝养血方的组成与功效 |
5. 调肝养血方单味中药现代药理研究与解析 |
6. 结果分析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问题与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Piper疲乏量表 |
附录2 中医证候评分表 |
附录3 卡诺夫斯基(karnofsky)评分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乳腺癌术后多脏器转移化疗完全缓解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21(10)
- [2]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轨迹研究[D]. 任辉.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乳腺癌术后不同局部区域复发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D]. 金海龙. 南昌大学, 2021(01)
- [4]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预后[D]. 孙瑞瑞. 吉林大学, 2021(01)
- [5]微波消融脊柱转移瘤随访及机器人精准穿刺消融实验研究[D]. 柯晋. 南方医科大学, 2021(02)
- [6]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D]. 王立星.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7]茯苓的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 蒋瑜. 江南大学, 2020(04)
- [8]疏郁散结方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D]. 董阿茹汗.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耳穴压豆加神阙穴中药贴敷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的效果研究[D]. 宋泽茹.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调肝养血方治疗肝郁血虚型癌因性疲乏临床研究[D]. 王历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