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条件下新闻单位图书馆的发展及馆员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陈一[2](2017)在《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信息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既给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导致全球图书馆业态都发生剧烈的变化。为了应对新型环境与保持图书馆传统价值,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图书馆共同趋势。但转型进程中伴随着经济、政策、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又被理论和实践所忽略,这就使得图书馆转型也伴随着风险,乃至灾难的发生。本文认为,为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系统梳理我国图书馆转型实践,科学认识转型中存在的风险,及时识别并治理风险,防止转型灾难。论文结合组织发展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图书馆发展理论以及不确定性理论展开研究,使用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语义强度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社会发展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使图书馆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而图书馆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又使得在转型过程中又必定会伴随着不确定性,“发展与不确定性”矛盾推动风险演化。通过梳理我国图书馆转型现状,确定转型风险测度,找出其中的风险来源。通过对图书馆从业人员对图书馆转型风险的认知调查,以及对风险因素的多维度分析,总结出图书馆转型风险的主要特征。研究重点在于凝练出我国图书馆转型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构建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将“馆员”作为一个变量纳入到风险演化体系中。探索构建治理手段专业、合法,风险控制有效、高效的图书馆转型风险迁移路径。为探索我国图书馆转型方向,规避图书馆转型风险提供参考。本研究一共分为9章:第1章为文献综述。论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转型研究现状。调研发现,国内外有关图书馆转型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而且研究轨迹比较类似。从宏观上讨论信息环境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冲击,分析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到探索具体的转型策略,以及对一些典型转型案例的探讨。关于转型中的风险问题,国内外学者都存在很大程度的忽略。第2章阐述了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我国图书馆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距离全面满足用户信息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必须通过转型来适应新常态、新业态。在服务经济增长、国民素质提升、文化强国、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社会发展对图书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图书馆在投资、人口数量与结构、人力资源与技术、其他行业竞争以及内部治理方面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通过转型,使得图书馆优化工作流程,节约运作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论文将我国图书馆转型主要归纳为:服务模式转型、业务流程转型以及组织结构转型。第3章确立了图书馆转型风险测度并分析了转型风险来源。论文通过转型效率、转型成本、转型效益以及转型文化来测度风险。从服务模式转型、业务流程转型以及组织结构转型三个角度总结了转型实践中的遇到的不确定性,其中涉及图书馆经费、人力、法律、价值定位等各个层面。第4章筛选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因素。论文利用系统性、完整性、重要性原则进行风险因素筛选。在参考国际组织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对国内图书馆转型现状的梳理,对各类转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归纳,同时根据各社交媒体平台关注用户的留言反馈,留意媒体的相关报道。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包含图书馆业务、战略、财务、人才、法律、运营、技术、价值等在内的40种风险因素。并就这40项风险因素,向业内人士展开意见征询。采用因子分析,对风险因素进行降维处理,最终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归纳为运营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价值风险6个类别,共29项风险因素。第5章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图书馆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的认知。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测度图书馆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感知。研究发现,业内人士对图书馆转型风险整体认知水平较为一致,绝大多数的风险发生可能性及发生后产生的后果均值都在3以上,业内人士认为在转型过程中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但对风险发生后带来的后果认识并不十分明晰。论文基于不同的图书馆性质,受调查者不同的职业层级、职业背景以及图书馆不同的发展水平4个角度分析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的认知差异,并从主观-客观、行业内-行业外、领导-管理这3个维度,6类属性对转型风险进行多维分析,从而更全面的认识风险本质。第6章总结了我国图书馆转型的主要风险。其中包括环境风险:用户逐渐远离图书馆,商业性信息服务竞争;运营风险:业务流程改变,领导力挑战,人力资源短缺;财务风险:投资保障不足,财政投资的可持续性不够,社会力量投资热情不高;法律风险:图书馆法律地位模糊,图书馆忽略责任与义务,图书馆特权政策缺失;技术风险:技术采纳迟缓,技术融合不佳;价值风险:图书馆价值社会可视性,传统服务弱化。第7章归纳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规律。论文发现,图书馆转型风险具有普遍性、可预知性和可变性。图书馆为巩固社会地位,提升社会价值,转型成为必然,而同时,业态环境中资本的投入水平、持续保障能力;新信息技术的更迭;法律政策的支撑水平等诸多不确定性又可能制约转型进展,可能给图书馆转型带来风险。发展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都必然存在,“发展与不确定性”这对矛盾相互作用,导致转型过程产生风险。同时,图书馆员和用户的感知差异对风险产生“催化”作用,可能共同推动风险向纵深演进。第8章探讨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策略。在坚持风险识别前瞻性、风险管理专业化、风险迁移合法性以及风险治理社会化的原则的基础上,论文提出通过环境洞察把控风险,优化治理迁移风险,业务创新降低风险,制度建设规避风险。第9章为总结与展望,梳理全文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提出展望。
金岁庆[3](2016)在《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调查研究》文中指出作为高校辅助部门的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是高校教学与科研服务的重要信息集散地。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逐渐由传统模式转变为现代化模式,担当信息加工与传播的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今社会最前沿的信息文献资源能否被完整地搜集整合,并将最有价值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与科研当中,重要取决于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所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图书馆乃至高校管理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陕西省人口众多、高校林立,但经过对文献进行调研后却发现有关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极少。该论文以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文献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调查研究了陕西省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现状,并归纳分析出现存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最后引入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一步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加强陕西省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本文共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综述;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第三部分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中的有关数据归纳总结,并对10所高校图书馆发放调查问卷及实地调研,分析出当前陕西省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现状以及馆员的心理状况;第四部分通过与部分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到目前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研究并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经验;第六部分通过调查分析并借鉴的国外经先进验,结合我国实际,针对性地给出加强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性建议。通过此次研究,希望能全方位剖析出目前陕西省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的有关加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对陕西省高校图书馆的人事制度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有利于其建立起顺应时代变化、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有效促使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李昆[4](2016)在《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媒体对图书馆学科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国内各大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部门纷纷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社交媒体账号等新媒体平台,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学科服务。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用户的信息环境和学科信息需求变得复杂多样,用户对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要求、服务方式和方法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用户不再满足简单的文献服务,越来越倾向于基于专业知识或知识解决方案的服务,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因受到学科馆员能力和精力的限制,用户信息环境日益复杂与用户信息需求呈现复杂多元化,单一的学科馆员因胜任力偏低,学科服务深度和广度不够,难以满足学科用户的需求。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主导形式正经历着学科馆员单一服务向团队服务方式转变的过程。新媒体为图书馆学科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使得图书馆学科服务知识共享变得更加便捷、成本更加低廉。高校图书馆借助新媒体平台能够即时快捷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与用户的互动交流,学科服务知识共享的效率和速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科服务团队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知识服务成为当前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研究热点。知识生态理论是研究人、知识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可以为新媒体环境下学科服务团队知识的组织、共享技术和知识共享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因此,本文借鉴知识生态理论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机理、影响因素、探索知识共享的模式,提出一种针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方法,并针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知识共享的现状和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和创新:首先,本文基于知识生态理论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机理模型,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概念和特点,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知识生态系统,对知识共享知识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要素知识、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环境、知识共享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同时也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知识生态链,知识生态链的形成和知识流转情况。将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网络的类型分为星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Y型拓扑结构和网状拓扑结构四种结构形式。借助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知识共享的过程模型,分析了知识共享过程的每个阶段。认为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动力主要是以知识共享环境、知识共享技术和知识固有属性刺激影响的外部动力和以知识共享主体和学科服务团队的需求驱动的内部动力,受到两种动力的共同作用。本部分的研究奠定了全文理论研究的整体框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从知识生态系统角度,借鉴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对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将影响因素分为知识、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环境、知识共享技术及知识共享网络结构五个方面,共设计提出了16项影响因素。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了276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17.0对构建的模型进行检验和分析,验证研究假设并对每一类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知识的可及性、时效性、丰富性、知识质量对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意向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享主体的利他主义、自我效能以及互惠对知识共享意向产生正向影响。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内外部环境中的信任环境、团队文化氛围、激励制度都对知识共享主体的意向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技术的易用性、可靠性以及新媒体平台流畅性对知识共享行为直接存在正向影响。图书馆学科团队知识共享形成的知识共享网络中的知识共享主体在网络中的位置、知识共享网络的稳定性都与知识共享主体的意向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享主体之间的网络距离对知识共享意向产生负向的影响。第三,对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模式进行分析。结合知识生态理论,依据新媒体的类型和功能特点以及知识共享主体发挥的作用,将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模式分为资源推送式、任务驱动式、即时交互式、流媒体直播式四种类型。分别选取每种模式的典型新媒体应用,结合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使用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借助知识生态理论,从知识、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环境、知识共享技术四个方面分析各类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特点和作用,并针对四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第四,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方法,采用质性访谈的方法选取评价指标,结合知识生态理论将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分为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环境、知识共享过程、团队和图书馆组织四个维度,选取了25个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绩效的评价,并选取吉林省某大学理工科学科服务团队作为应用评价对象,验证本研究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最后,针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学科服务知识共享的现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借助新媒体开展学科服务知识共享的困境,分别从知识、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环境、知识共享技术和知识共享网络结构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这些研究结论的得出,不仅丰富了图书馆学科服务、知识共享和知识生态的理论研究,更是为高校图书馆借助新媒体开展学科服务知识共享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有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效率和水平,对于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的学科服务水平和质量都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意义。
许雯敏[5](2015)在《澳门图书馆专业人员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图书馆学是随着科技发展而高速变动的专业,当信息的呈现方式、知识的观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内涵也要改变。工作内涵改变,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也就和以前有所不同。澳门近十年来,图书馆陆续增加,对图书馆员的需求也日渐增加。人才是现今社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元素,亦是促进政治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澳门的图书馆人才从何而来?在本地没有开设图书馆学专业学位的情况下,图书馆专业人才是如何培养的?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人力资源中重要不可缺乏的,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可持续资源。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图书馆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对提高,为了配合图书馆整体的发展,图书馆员不断增加知识和技能,建立自学意识,发扬团体精神及重视全局的观念,以至提供更优质的图书馆服务,除了不断优化和完善图书馆管理外,持之以恒的图书馆教育培养亦是有效的措施之一,图书馆的教育培训是一项持续的工作,按照人员的职务和工作表现作出评核。同时,图书馆在人才培养应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并致力实施人才发展计划,建设高素质的图书馆人才队伍,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做好人才的招揽、开发、培养。由于现时澳门图书馆的培养机制不完善、激励措施效果不好等问题,影响着澳门图书馆人才培养的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培养制度,注重培训的实用性,提升师资的质素,鼓励馆员不断进修,调整心态和观念,完善规划和加强培训评估,以达至整体质素的提升。图书馆专业包括图书馆学教育及专业培训,图书馆人才更是澳门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界必须制定人才教育与培训政策,为澳门未来培养更多的图书馆人才。本研究主要探讨澳门图书馆教育是如何发展,目前遇到什么困难点,对问题提供相对适应的对策以解决之。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统计信息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分析了澳门图书馆教育的现况及专业培训情况。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述说澳门图书馆教育背景、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并构建全文框架,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概述澳门本地人才资源研究的问题及本地图书馆人才的问题,并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国外图书馆人才培养研究的情况,引以借鉴。第三部门界定有关图书馆人才教育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第四部分是介绍澳门图书馆教育情况及现时澳门图书馆发展及人员的概况,以及图书馆专业人员结构分析,包括专业人员比例、馆员等级制度,以及馆员学科背景等,最后并分析现时澳门图书馆教育现况及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图书馆培养体系的构建,包含培养的要素、原则、要素之间的关系等,同时构建培养体系该具备的条件;第六部是澳门图书馆人才培养方式的对策,指出如何解决图书馆人才短缺问题的建议。第七部分是本篇论文的总结及其研究不足的地方,以及对本文研究的展望。
苏超[6](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习琴琴[7](2013)在《我国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知识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隐性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成为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动力,隐性知识本身也成为企业知识资产的关键构成部分。图书馆作为一种知识型组织,要提升读者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必须加强自身隐性知识的管理。目前,关于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但总的来说,大量研究停留在图书馆隐性知识本身的涵义、特征、表现以及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概念、内容等理论层面,基于流程、方法、策略等应用层面的研究很少且不够深入,这使得图书馆学界自引入企业知识管理理念,展开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以来,迟迟没有形成一套在实施知识管理方面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体系。本文基于上述原因,在梳理图书馆隐性知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流程的方法论角度出发,就隐性知识的识别与获取、组织与存储、转化与共享、创新与应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一个系统的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模型设想,对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实践的指导理论展开探讨。
范兴坤[8](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三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三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李鹏[9](2010)在《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核心要素,成为了新的竞争资源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对于知识的管理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知识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的全新的管理模式,它能够提高员工素质和生产效率,能够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进入知识经济后,图书馆面临着来自于各类信息服务提供商的竞争,不再是获取知识信息的唯一场所,其专业地位也受到挑战。同时,知识经济也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知识含量,做到让用户满意,进而实现知识创新已经成为图书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能够实现知识增值的知识服务应运而生,它是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能够充分地获取知识、有效地利用知识,能够实现知识创新。因此,图书馆应尽快实施知识管理,改变资源与组织管理模式和服务观念,在传统信息服务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知识服务,以充分地获取知识、有效地利用知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实现知识创新。文章以系统论为基本思想,采用文献查阅与分析法、网上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提高用户满意度为出发点,结合当前关于知识管理和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对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知识服务进行了详细研究。文章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选题提出的背景、知识管理和图书馆知识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章,相关理论研究。介绍了知识管理和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具体包括:知识的内涵、分类、转化;知识管理的定义和特征;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定义和特点;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在联系;图书馆实行知识服务的可行性分析。第三章,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构建。在提出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构建的总体思路后,首先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知识服务系统各要素进行分析,然后具体构建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最后阐述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实现过程。第四章,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策略。在对知识管理和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分析以及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基础上,从研究与开发用户资源、提高图书馆员素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融入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策略。第五章,上海图书馆知识服务成功范例。简单介绍上海图书馆后,对上海图书馆数字服务平台和其他知识服务实践进行了分析。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简要的概括与归纳,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郭佳[10](2009)在《略论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措施》文中研究说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公共图书馆来说,必须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着眼发展,创新理论,实现从传统模式管理向知识管理模式转变。要从八个方面采取措施:制定合适的知识管理战略;确立实施知识管理原则;实施管理内容创新;拓展新的管理职能;适当调整组织结构;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营造知识共享的图书馆文化。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由原来的一般文献信息服务提升为知识增值服务。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新闻单位图书馆的发展及馆员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新闻单位图书馆的发展及馆员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相关术语界定 |
0.2.1 图书馆转型 |
0.2.2 不确定性和风险 |
0.2.3 风险治理 |
0.3 理论基础 |
0.3.1 组织发展理论 |
0.3.2 社会认同理论 |
0.3.3 图书馆发展理论 |
0.3.4 不确定性理论 |
0.4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 |
0.4.3 研究内容 |
0.5 研究创新点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外图书馆转型研究 |
1.1.1 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 |
1.1.2 图书馆转型具体策略 |
1.1.3 图书馆转型典型案例分析 |
1.1.4 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 |
1.2 国内图书馆转型研究 |
1.2.1 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 |
1.2.2 图书馆转型的具体策略 |
1.2.3 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 |
1.3 研究评论 |
2 我国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 |
2.1 图书馆发展转型动力考察 |
2.1.1 图书馆通过转型适应新常态 |
2.1.2 图书馆通过转型适应新业态 |
2.2 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新要求 |
2.2.1 图书馆服务经济增长 |
2.2.2 图书馆服务国民素质提升 |
2.2.3 图书馆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
2.2.4 图书馆服务社会建设 |
2.2.5 图书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
2.3 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
2.3.1 投资与预算 |
2.3.2 人口数量与结构 |
2.3.3 人力资源 |
2.3.4 信息技术 |
2.3.5 其他行业的竞争 |
2.3.6 图书馆内部治理 |
2.4 我国图书馆转型实践 |
2.4.1 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 |
2.4.2 图书馆业务流程转型 |
2.4.3 图书馆组织结构转型 |
3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测度与来源 |
3.1 风险测度 |
3.1.1 转型效率 |
3.1.2 转型成本 |
3.1.3 转型效益 |
3.1.4 转型文化 |
3.2 风险来源 |
3.2.1 服务模式转型风险 |
3.2.2 业务流程转型风险 |
3.2.3 组织结构转型风险 |
4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因素筛选 |
4.1 识别原则 |
4.1.1 系统性 |
4.1.2 完整性 |
4.1.3 重要性 |
4.2 风险因素筛选过程 |
4.2.1 国际组织的调查 |
4.2.2 图书馆观察 |
4.2.3 意见征询 |
5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认知调查 |
5.1 总体认知 |
5.1.1 风险发生可能性认知 |
5.1.2 风险产生后果认知 |
5.1.3 风险因素测评 |
5.2 风险认知差异 |
5.2.1 图书馆性质 |
5.2.2 图书馆职业层级 |
5.2.3 图书馆职业背景 |
5.2.4 图书馆发展水平 |
5.3 多维分析 |
5.3.1 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 |
5.3.2 领导风险与管理风险 |
5.3.3 行业内风险与行业外风险 |
6 我国图书馆转型的主要风险 |
6.1 环境风险 |
6.1.1 用户逐渐远离图书馆 |
6.1.2 商业性信息服务竞争 |
6.2 运营风险 |
6.2.1 业务流程改变 |
6.2.2 领导力挑战 |
6.2.3 人力资源短缺 |
6.3 财务风险 |
6.3.1 投资保障不足 |
6.3.2 财政投资的可持续性不够 |
6.3.3 社会力量投资热情不高 |
6.4 法律风险 |
6.4.1 图书馆法律地位模糊 |
6.4.2 图书馆忽略责任与义务 |
6.4.3 图书馆特权政策缺失 |
6.5 技术风险 |
6.5.1 技术采纳迟缓 |
6.5.2 技术融合不佳 |
6.6 价值风险 |
6.6.1 图书馆价值社会可视性 |
6.6.2 传统服务弱化 |
7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 |
7.1 图书馆转型风险特征 |
7.1.1 普遍性 |
7.1.2 可预知性 |
7.1.3 可变性 |
7.2 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规律 |
7.2.1 演化路径 |
7.2.2 演化模型 |
7.2.3 转型风险函数 |
8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 |
8.1 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原则 |
8.1.1 风险识别前瞻性 |
8.1.2 风险管理专业化 |
8.1.3 风险迁移合法性 |
8.1.4 风险治理社会化 |
8.2 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策略 |
8.2.1 环境洞察把控风险 |
8.2.2 优化治理迁移风险 |
8.2.3 业务创新降低风险 |
8.2.4 制度建设规避风险 |
9 研究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3)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以及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2.1 人力资源概述 |
2.1.1 人力资源的内涵 |
2.1.2 人力资源的特征 |
2.2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2.2.1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
2.2.2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
2.3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2.3.1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
2.3.2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
2.4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2.4.1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
2.4.2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
2.4.3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
2.4.4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
第三章 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概况调查 |
3.1.1 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概况调查数据汇总 |
3.1.2 人员状况分析 |
3.2 陕西省高校图书馆馆员心理状况调查 |
3.2.1 调查内容 |
3.2.2 结果分析 |
3.3 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 |
3.3.1 调查结果汇总 |
3.3.2 调查结果中发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章 境外先进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借鉴 |
4.1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
4.2 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地区)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
第五章 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建议 |
5.1 加强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树立“以人为本”新观念 |
5.2 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
5.3 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绩效考评体系 |
5.4 设立馆员教育培训机制 |
5.5 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学科馆员制度 |
5.6 加强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树立图书馆良好形象 |
5.7 制定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
5.8 人力资源共建共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4)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研究现状 |
1.3.2 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现状 |
1.3.3 图书馆知识生态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新媒体 |
2.1.1 新媒体概念与特点 |
2.1.2 新媒体的分类 |
2.1.3 新媒体对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 |
2.2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 |
2.2.1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概念及其特征 |
2.2.2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服务现状分析 |
2.2.3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组织结构模型 |
2.2.4 图书馆学科团队的服务内容 |
2.3 知识共享理论 |
2.3.1 知识的概念与分类 |
2.3.2 知识共享的内涵 |
2.3.3 知识共享的过程 |
2.3.4 知识共享模式 |
2.4 知识生态理论 |
2.4.1 知识生态学 |
2.4.2 知识生态因子 |
2.4.3 知识生态系统 |
2.5 社会网络理论 |
2.5.1 社会网络相关概念及核心理论 |
2.5.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机理 |
3.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概念及其特征 |
3.1.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概念 |
3.1.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特征 |
3.2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知识生态系统构建及要素分析 |
3.2.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知识生态系统构建 |
3.2.2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知识生态系统的要素分析 |
3.2.3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知识生态链 |
3.3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的知识共享网络拓扑结构 |
3.3.1 星型拓扑结构 |
3.3.2 总线型拓扑结构 |
3.3.3 Y型拓扑结构 |
3.3.4 网状拓扑结构 |
3.4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动因分析 |
3.4.1 知识共享环境和技术影响刺激的外部动因 |
3.4.2 知识共享主体需求驱动的内部动因 |
3.5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方式和过程 |
3.5.1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方式 |
3.5.2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团队知识共享过程 |
3.6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机理模型构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知识生态理论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 |
4.1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构建 |
4.2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2.1 知识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2.2 知识共享主体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2.3 知识共享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2.4 知识共享技术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2.5 知识网络结构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3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4.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3.3 结构模型检验 |
4.4 结果讨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模式 |
5.1 基于知识生态理论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模式的内涵 |
5.1.1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模式的定义 |
5.1.2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一般模式构建 |
5.2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资源推送式知识共享模式 |
5.2.1 资源推送式知识共享模式 |
5.2.2 案例分析 |
5.3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任务驱动式知识共享模式 |
5.3.1 任务驱动式知识共享模式 |
5.3.2 案例分析 |
5.4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即时交互式知识共享模式 |
5.4.1 即时交互式知识共享模式 |
5.4.2 案例分析 |
5.5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流媒体直播式知识共享模式 |
5.5.1 流媒体直播式的知识共享模式 |
5.5.2 案例分析 |
5.6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模式比较与选择 |
5.6.1 模式比较研究 |
5.6.2 模式选择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 |
6.1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 |
6.2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构建思路 |
6.2.1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6.2.2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构建思路 |
6.3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说明 |
6.3.1 指标选取 |
6.3.2 指标说明 |
6.4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6.4.2 构建两两比较矩阵 |
6.4.3 指标的相对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6.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方法 |
6.6 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
6.6.1 背景介绍 |
6.6.2 评价指标量化及数据获取 |
6.6.3 评价方法计算过程 |
6.6.4 评价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促进策略 |
7.1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促进策略的制定原则 |
7.2 知识方面的促进策略 |
7.2.1 丰富共享知识的类型和形式 |
7.2.2 提高学科服务知识的质量和相关性 |
7.2.3 了解用户的个性化知识需求和服务要求 |
7.2.4 注重共享知识的组织和保存 |
7.3 知识共享主体方面的促进策略 |
7.3.1 提高知识共享主体的共享意向和积极性 |
7.3.2 发挥学科服务团队核心馆员的知识共享示范作用 |
7.3.3 注重知识共享主体的知识培训和学习 |
7.3.4 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管理者的能力和积极性 |
7.4 知识共享环境方面的改善策略 |
7.4.1 加强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团队文化建设 |
7.4.2 改善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环境氛围 |
7.5 知识共享技术方面的促进策略 |
7.5.1 搭建便于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新媒体平台 |
7.5.2 创建知识管理系统和知识地图 |
7.6 知识共享网络结构方面的策略 |
7.6.1 创建扁平化的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组织结构 |
7.6.2 保持学科服务团队的稳定性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5)澳门图书馆专业人员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澳门图书馆专业人员培养现况研究 |
2.1 澳门本地专业人才资源研究综述 |
2.2 图书馆人才培养综述 |
2.3 国外图书馆教育综述 |
3 图书馆人才教育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3.1 概念界定 |
3.1.1 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 |
3.1.2 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 |
3.1.3 在职培训(On-The-Job Training) |
3.1.4 教育培训(Education and Training) |
3.2 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 |
3.2.1 激励理论 |
3.2.2 职业生涯理论 |
3.2.3 期望成就理论 |
3.2.4 绩效评估理论 |
4 澳门图书馆专业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
4.1 澳门图书馆教育现况 |
4.1.1 澳门图书馆教育 |
4.1.2 澳门以外图书馆教育 |
4.1.3 澳门图书馆培训课程 |
4.2 澳门图书馆发展及人员现况 |
4.2.1 公共图书馆 |
4.2.2 大学及专科图书馆 |
4.2.3 学校图书馆 |
4.2.4 专门图书馆 |
4.3 澳门图书馆专业人员结构 |
4.3.1 澳门图书馆专业人员比例 |
4.3.2 澳门图书馆人员等级制度 |
4.3.3 澳门图书馆员学科背景 |
4.4 澳门图书馆业人才存在问题 |
4.4.1 专业人员不足 |
4.4.2 欠缺专业资格认可 |
4.4.3 培训体系不健全 |
4.4.4 缺乏相关法律政策保障 |
4.4.5 欠缺人才培养机制 |
4.4.6 博彩业的急速发展,辍学学生人数上升 |
4.5 小结 |
5 澳门图书馆人员培养体系的构建 |
5.1 澳门图书馆人员培养三要素 |
5.1.1 目标要素 |
5.1.2 环境要素 |
5.1.3 教育形式要素 |
5.2 图书馆人才培养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
5.3 澳门图书馆人才培养体系原则 |
5.4 澳门图书馆人才培养体系 |
5.4.1 培养目的 |
5.4.2 培养策略 |
5.4.3 培养途径 |
5.4.4 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
5.4.5 培养保障机制 |
6 澳门图书馆人才培养对策 |
6.1 加强图书馆专业的教育与培训 |
6.2 开办图书馆学专业学位课程 |
6.3 制订培训制度 |
6.4 制定专业资格及职称等级 |
6.5 建立澳门图书馆人员培养机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澳门图书馆人才教育问卷调查 |
附录二: 澳门图书馆人才培养研究访问大纲 |
致谢 |
(6)“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我国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论文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方法、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和难点问题 |
第2章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 |
2.1 知识管理概述 |
2.1.1 知识管理的起源 |
2.1.2 知识管理的含义 |
2.1.3 知识管理的内容 |
2.2 图书馆知识管理 |
2.2.1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 |
2.2.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任务 |
2.2.3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对象 |
2.3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概述 |
2.3.1 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涵义、内容 |
2.3.2 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具体表现 |
2.3.3 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特征 |
2.3.4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第3章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模型构建 |
3.1 模型构建的合理性设想 |
3.1.1 隐性知识管理的主要环节 |
3.1.2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可行性评价 |
3.1.3 模型的具体构架 |
3.2 图书馆隐性知识挖掘体系模型 |
3.2.1 隐性知识挖掘的信任与激励机制 |
3.2.2 基于SECI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 |
3.3 图书馆隐性知识组织与存储模型 |
3.3.1 知识库 |
3.3.2 知识地图 |
3.4 图书馆隐性知识挖掘与组织的系统模型 |
3.4.1 需求分析 |
3.4.2 数据库 |
3.4.3 关键技术 |
3.4.4 知识管理平台 |
3.4.5 功能模块 |
3.5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测评体系 |
3.5.1 隐性知识的评估 |
3.5.2 隐性知识管理能力的评测 |
3.6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模型的构建策略 |
第4章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模型的运行 |
4.1 图书馆隐性知识流向分析 |
4.1.1 个体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 |
4.1.2 个体与组织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 |
4.1.3 组织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 |
4.2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过程分析 |
4.2.1 隐性知识管理设计 |
4.2.2 隐性知识管理需求分析 |
4.2.3 隐性知识挖掘 |
4.2.4 隐性知识转化 |
4.2.5 知识创新与共享 |
4.3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技术分析 |
4.3.1 图书馆隐性知识挖掘技术分析 |
4.3.2 隐性知识组织与存储技术分析 |
4.3.3 隐性知识共享和创新技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关键词释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案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框架 |
1.3.5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
1.3.6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
1.4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
1.4.1 本论文选题背景 |
1.4.2 现实价值 |
1.4.3 学术意义 |
1.5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
1.5.2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
1.5.3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
2.1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
2.2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
2.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
3.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
3.1.1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
3.1.2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
3.2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
3.2.1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
3.2.2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
3.3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
3.3.1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
3.3.2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
3.3.3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
3.3.4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
4.1 国家立法机关 |
4.2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
4.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
4.4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
4.5 图书馆 |
4.6 其他 |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
5.1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
5.2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
5.2.1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
5.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
5.2.3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
5.2.4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
5.2.5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
5.3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
5.3.1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
5.3.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
5.4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
5.4.1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
5.4.2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
5.5 技术现代化政策 |
5.5.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
5.5.2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
5.6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
6.1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
6.2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
6.2.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
6.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
6.2.3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
6.2.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
6.2.5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
6.2.6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
6.2.7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
6.3 《图书馆法》的制订 |
6.3.1 《图书馆法》的性质 |
6.3.2 立法活动历程 |
6.3.3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
6.4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
6.4.1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
6.4.2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
6.4.3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
6.4.4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
6.4.5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
6.5 《图书馆法》的实施 |
6.5.1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
6.5.2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
6.6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
6.6.1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
6.6.2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
7.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
7.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后记 |
(9)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提出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可行性分析 |
2.1 知识管理 |
2.1.1 知识的内涵 |
2.1.2 知识的分类 |
2.1.3 知识的转化 |
2.1.4 知识管理的定义 |
2.1.5 知识管理的特征 |
2.2 图书馆知识服务 |
2.2.1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定义 |
2.2.2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特点 |
2.3 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在联系 |
2.4 图书馆实施知识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
2.4.1 对图书馆知识资源的认识与分析 |
2.4.2 对图书馆信息技术的认识与分析 |
2.4.3 对图书馆用户及其需求的认识与分析 |
2.4.4 对图书馆知识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的认识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构建 |
3.1 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构建的总体思路 |
3.1.1 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构成要素 |
3.1.2 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设计其他因素分析 |
3.2 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构建 |
3.2.1 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后台 |
3.2.2 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前台 |
3.3 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功能的实现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策略 |
4.1 研究与开发用户资源 |
4.2 树立知识服务理念,强化图书馆员的知识服务意识 |
4.3 建立丰富的知识资源库 |
4.4 变革组织形式,创建知识服务需要的组织结构 |
4.5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图书馆员素质 |
4.6 加强图书馆服务质量控制,建立用户反馈机制 |
4.7 创新图书馆文化,构建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知识服务范例——上海图书馆 |
5.1 上海图书馆概况 |
5.2 上海图书馆数字服务平台 |
5.2.1 简介 |
5.2.2 上海图书馆数字服务平台框架结构 |
5.2.3 系统功能实现过程 |
5.3 其他知识服务实践 |
5.3.1 建立参考馆员制度 |
5.3.2 三个维度的服务 |
5.3.3 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 |
5.4 上海图书馆的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略论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 |
1. 它是公共图书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
2. 图书读者服务对象决定了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要从传统管理走向知识管理。 |
二、公共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 |
1. 制定合适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战略。 |
2. 确立实施知识管理的原则。 |
3. 实施管理内容创新。 |
4. 拓展新的管理职能。 |
5. 建立适当组织管理系统。 |
6. 实施人力资源管理。 |
7. 营造知识共享的公共图书馆文化。 |
8. 知识管理要求图书馆像管理硬件资产那样去管理知识的软件资产。 |
四、知识经济条件下新闻单位图书馆的发展及馆员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D]. 陈一. 武汉大学, 2017(06)
- [3]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调查研究[D]. 金岁庆. 西北大学, 2016(05)
- [4]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研究[D]. 李昆. 吉林大学, 2016(03)
- [5]澳门图书馆专业人员培养研究[D]. 许雯敏. 南京大学, 2015(04)
- [6]“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7]我国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模型研究[D]. 习琴琴. 苏州大学, 2013(05)
- [8]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07)
- [9]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D]. 李鹏. 山西大学, 2010(03)
- [10]略论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措施[J]. 郭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