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草芦对土壤营养吸收的效率(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欢欢[1](2021)在《温室番茄水氮互作效应与优化灌溉施氮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光温室种植是果蔬生产的普遍方式,长期以来面临着水氮利用效率低、土壤质量退化和果实品质不高等突出问题。为实现温室果蔬优质高产高效环保的目标,本文以温室番茄为研究对象,参考20 cm标准蒸发皿的累积蒸发量(Epan),设置3个灌溉水平(灌水定额分别为50%Epan、70%Epan和90%Epan,分别记为I1、I2和I3)和4个施氮水平(0、150、300和450 kg N·ha-1,分别记为N0、N1、N2和N3),通过连续3年的水氮定位试验,分析了水氮互作效应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土壤环境、耗水量、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揭示了水氮对温室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调控机制,采用近似理想解(TOPSIS)法、灰色关联分析(GRA)法、主成分分析(PCA)法及组合法(CEM)对番茄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构建了可综合反映番茄果实品质的简化指标,提出了统筹番茄产量、生物量、品质和水氮利用效率综合效益最优的灌溉施氮模式。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阐明了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番茄生长发育各项形态指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在I1下,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AI)的增大及生物量的累积,但施氮量超过N2时,株高、LAI和生物量累积量不再增大,甚至有下降趋势;在I2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和生物量累积量显着增大,而LAI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I3下,株高、LAI和生物量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大而增大。减少灌水量降低了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但提高了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Y);增施氮肥提高了Pn、WUEY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Pn、Tr、WUEY、Gs、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冠层温度(Tc)均随穗层的增加而增加。番茄果实大小(横径、纵径、果径和体积)与开花后天数、开花后有效积温及开花后总的光合有效辐射均呈极显着的Logistic函数曲线关系。(2)揭示了温室土壤环境因子对水氮供应的响应规律,探明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增加灌水量显着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但对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无显着影响。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呈显着的先增大后减小变化,在N1时最大,蔗糖酶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大而显着增大,但与N2比较,N1的土壤尿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下降3.44%和11.76%,而蔗糖酶活性仅提高了10.83%;细菌OTU相对丰富度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大而显着增大,但N1、N2和N3间无显着差异,真菌OTU相对丰富度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大而显着减小,但N0和N1间无显着差异。增施氮肥显着提高了土壤细菌优势物种Actin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与N0比较,N1、N2和N3下Actin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7.28%、9.34%和10.74%;施氮仅显着影响真菌优势物种unclassified_f__Microascaceae的相对丰度,其在N2时最大。灌溉和施氮对土壤细菌群落优势菌群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引起土壤铵态氮、电导率、碱解氮、有机质、p H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实现的,而对土壤真菌群落优势菌群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引起土壤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全氮、p H和电导率的变化而实现的。(3)明确了水氮供应对温室番茄各穗果实产量构成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增加灌水量显着提高了番茄各穗果实坐果数,但灌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I3)时则增幅不大甚至有下降趋势;适量施氮(不超过N1)有利于番茄坐果,而过量施氮则坐果数提高不显着甚至有下降趋势(除第4穗)。增加灌水量能够显着地提高各穗果实的平均单果重,增施氮肥对所有穗单果重平均值无显着影响;施氮主要通过影响番茄坐果数而影响产量,灌溉主要通过影响果实平均单果重而影响产量。增加灌水量可显着提高产量、氮肥偏生产力(PFPn)和氮肥吸收效率(NAE),但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WUE),对氮肥生理利用效率(NUE)无显着影响;产量和WUE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N2时达到最大,但较N1的仅分别提高了1.36%和2.01%;PFPn、NUE和NAE均随施氮量的增大而显着降低。(4)探究了水氮互作对番茄品质形成的影响机理,提出了适合温室番茄综合品质的评价方法,并研究确定了可用来表征番茄综合品质的简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TSS)。果实维生素C(Vc)在穗层间的变化由光照引起,可溶性糖(SSC)在穗层间的变化是太阳辐射、果实含水量和养分共同影响的结果,有机酸(OA)在穗层间的变化是果实全氮含量和温度共同影响的结果,糖酸比(SAR)在穗层的变化由OA和SSC共同决定,TSS在穗层间的变化主要取决于SSC。增加灌水量,受果实养分吸收量降低和果实含水量稀释作用的共同影响,番茄各穗果实TSS、Vc、SSC和OA显着降低,其中果实含水量的稀释作用是主要影响因素;适当增施氮肥,受果实养分吸收量和光合同化物增多及果实含水量浓缩作用的共同影响,改善了番茄各穗果实品质,其中果实养分吸收量和光合同化物增多是主要影响因素。PCA法和GRA法较适用于番茄综合品质的评价,其评价结果一致认为N3I1处理(施氮量450 kg N·ha-1+灌水量为50%Epan)综合品质最优,且品质综合得分与TSS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01),因此,TSS可做为番茄综合品质的简化指标。(5)提出了温室番茄综合效益最优的灌溉施氮模式。以番茄产量、生物量、WUE、PFPn和TSS作为原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法和GRA法,对温室番茄灌溉施氮模式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N1I2(施肥量为150 kg N·ha-1+灌水量为70%Epan)水氮组合的综合效益最优,N3I1(施氮量450 kg N·ha-1+灌水量为50%Epan)水氮组合的综合效益最差,结合土壤环境最优,综合分析确证N1I2为温室番茄节水、优质、高效、环保的灌溉施氮管理模式。
陈振江[2](2021)在《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文中指出利用内生真菌进行禾草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在我国尚属空白。本论文以携带Epichlo?festucae var.lolii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基础材料,通过多年的温室和大田试验,筛选获得了内生真菌带菌率高和农艺性状优良的新材料(E+),并对内生真菌提高黑麦草新材料耐低氮、通过枯落物添加等方式增加土壤养分的生理与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单株的筛选流程和获得了一个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和优良农艺性状的新材料(E+)。经连续3年的田间筛选和室内检测,E+群体的茎髓和种子内生真菌平均带菌率分别是93.6%和96.5%。群体平均分蘖数,冠幅和穗数分别为206个,48.3 cm和186.6穗。相对于对照材料(E-),新材料(E+)枯黄期晚、返青期早、越冬率高。2.明确了内生真菌侵染在短时间(45 d-90 d)内提高新材料(E+)在低肥力条件下生长和存活的机制。内生真菌侵染显着提高了低肥力条件下新材料的存活率、根系代谢活性、叶片和根系干重、及叶片和根系碳、氮和磷含量(P<0.05),进而提高了宿主存活率。此外,E+植株钾、钙、镁、铁、锰、锌和铜的含量显着高于E-植株(P>0.05)。3.明确了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对新材料在低肥力条件下氨基酸代谢和内源激素分泌的影响。低肥力胁迫45 d,E+植物体内的天门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E-植物(P<0.05),而内生真菌侵染对苏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络氨酸和组氨酸的影响不显着(P>0.05)。低肥力胁迫45d和90 d,E+植株细胞分裂素和吲哚乙酸含量比E-植物分别提高了33.46%、34.26%和16.71%、23.06%。内生真菌的侵染显着降低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宿主黑麦草体内脱落酸的含量(P<0.05),但显着增加了赤霉素的含量(P<0.05)。4.明确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内生真菌通过调控宿主及其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中参与硝化、反硝化和固氮作用的基因丰度和多样性提高了新材料(E+)的生长和生物量。内生真菌侵染降低了新材料在低氮胁迫条件下叶片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和根系全磷含量。内生真菌侵染显着增加了对根际土壤氢离子、硫离子、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含量的积累(P<0.05),而显着降低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其生境p H、碳氮比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P<0.05),进而改变了宿主植物生物量的分配。在0.05 mol/L氮处理下,内生真菌侵染显着增加了宿主根际土壤中nif H和nos Z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P<0.05),增加了AOB-amo A、nif H、nir K和nos Z功能基因群落的多样性(P<0.05),但显着降低了nir K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P<0.05)。5.明确了内生真菌侵染通过改变枯落物质量,进而增加了土壤养分和土壤氮循环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进而提高了土壤养分(有机碳含量)。内生真菌的侵染改变了黑麦草植物的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与不含内生真菌的黑麦草枯落物返田相比,含有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枯落物返田显着增加了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含量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含量(P<0.05),显着降低了土壤p H(P<0.05)。含有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枯落物返田显着增加了参与土壤硝化作用的AOB-amo A功能基因群落在S1和S3返田次数下的绝对丰度(P<0.05),显着降低了S1和S3返田次数下的nir K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S3返田次数下的nir K功能基因的多样性(P<0.05),及S1、S2和S3次数下的nos Z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S1返田次数下的nos Z功能基因的多样性(P<0.05)。本研究获得了我国第一个高内生真菌带菌率、优良农艺性状和耐低氮的坪用型多年生黑麦草新品系,初步明确了内生真菌提高黑麦草新品系在低氮胁迫下生长和存活及增加土壤养分的机制,今后需进一步探讨内生真菌自身和宿主之间的营养分配机制,进一步为新品系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王盼盼[3](2021)在《芦苇、翅碱蓬、狗尾草配置设计模式对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根据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69.306 mg/kg的平均石油烃浓度和对应污染等级的实地调研本地优势植物种,选取芦苇(Phrgmin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翅碱蓬(Suaeda salsa(L.)Pall)三种植物作为实验研究的植物种类。实验室配制此浓度的石油污染土(PH8.1、全盐量0.6%),首先研究此石油浓度下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初步判定三种植物对此石油浓度土壤的耐受力和适应力;然后实验室测定不同植物配置设计模式对石油烃的降解,并结合对125块胶州湾滨海石油污染岸线区域自然植物群落样地的调研分析,最终得出三种植物十二种配置设计模式对此石油浓度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了如下结果与进展:(1)确定本研究的植物种:芦苇、狗尾草、翅碱蓬,分析三种植物生长期的相关指标得出三种植物的相对发芽率都达80%以上;通过测定生长60天后植物的生物量、株高等,揭示了混合种植均能促进三种植物的生长,且芦苇、狗尾草表现出更好的生长状态。总体上,植物耐石油力综合表现为狗尾草>芦苇>翅碱蓬,并判断这三种植物受此浓度石油污染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在此石油浓度下,均具备一定的石油耐受能力。(2)研究针对胶州湾石油污染区域自然植物群落实地调研中出现的芦苇、狗尾草、翅碱蓬三种植物组合形成的七种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浓度为69.306mg/kg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最后根据石油降解速率,从这七种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筛选出石油降解速率最高的三种植物配置模式,分别为:单一狗尾草、芦苇-狗尾草、芦苇-狗尾草-翅碱蓬。(3)以筛选出的石油降解速率最高的三种植物配置模式为依据,分析125块自然植物群落实地调研样地,从125块样地中选取存在以上三种植物配置模式的样地58块,并分析出在样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植物配置模式是芦苇-狗尾草-翅碱蓬;继而分析存在芦苇-狗尾草-翅碱蓬植物配置模式的所有样地中三种植物的近似株数比共有6种,最终筛选出三种植物近似株数比出现频率最高的三种植物不同数量比的五种配置模式,依次为芦苇:狗尾草:翅碱蓬=3:2:1、芦苇:狗尾草:翅碱蓬=2:1:2、芦苇:狗尾草:翅碱蓬=1:1:1、芦苇:狗尾草:翅碱蓬=6:2:1、芦苇:狗尾草:翅碱蓬=1:1:3。(4)以筛选出的自然植物群落中芦苇、狗尾草、翅碱蓬的五种数量比为依据,设计不同数量比的五种配置模式,研究其对石油浓度为69.306mg/kg的污染土壤的修复,并测算降解速率得出,五种植物配置模式的平均石油降解率是44.5%,相比对照组提高率了66.7%;且芦苇:狗尾草:翅碱蓬=3:2:1的植物配置模式石油降解速率最高为48.1%,比对照组降解率提高了80.1%;最后得出石油降解速率最高的三种植物不同数量比的一种配置设计模式为芦苇:狗尾草:翅碱蓬=3:2:1。(5)最终得出十二种配置设计模式对此石油浓度污染土壤的降解速率分别为:狗尾草(51.4%),狗尾草-芦苇(49%),狗尾草-芦苇-翅碱蓬(45.6%),芦苇(42.9%),翅碱蓬-芦苇(41.1%),狗尾草-翅碱蓬(40.2%),翅碱蓬(37.8%),芦苇:狗尾草:翅碱蓬=3:2:1(48.1%),芦苇:狗尾草:翅碱蓬=1:1:1(45.6%),芦苇:狗尾草:翅碱蓬=6:2:1(43.9%),芦苇:狗尾草:翅碱蓬=2:1:2(43.1%),芦苇:狗尾草:翅碱蓬=1:1:3(41.8%)。
吉巧玲[4](2021)在《多功能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在强化蓖麻修复铅锌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是公认的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目前用于修复的植物往往存在存活率低、生长缓慢、生物量低等问题。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运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能提高植物修复的效率,并己成为当下研究重点。大量研究表明,单一的微生物存在稳定性差、难与土着微生物竞争、修复效率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植物促生菌株可以通过固氮、溶磷、产生植物激素(IAA、ACC等)能有效缓解植物重金属毒害,提高植物抗逆性。结合以上特点,构建生态结构相对稳定、具有多功能的高效微生物菌群是近年研究的新趋势。己有研究表明,将不同功能类型的植物根际微生物进行组合,更有利于增强复合型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因此,本研究从铅锌尾矿的先锋植物根际土中分离、筛选出78株根际微生物,通过耐受性实验、生理生物性能以及拮抗性实验分析,然后选取5株菌株构建了多功能复合菌群(M),最后将多功能复合菌群接种于蓖麻根际土壤,考察强化蓖麻对铅锌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本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负荷增加,土壤中酸可提取态含量增加;多功能复合菌群和生物炭的联合(MB)配施比单独添加多功能复合菌群、生物炭(B)的处理组中的酸可提取态含量高;多功能复合菌群通过活化重金属离子来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2)在相同处理组的不同处理下,根系发育MB>M>B>自然土(CK);单一胁迫下不同浓度处理中,出现“低促高抑”的现象,且Pb为300mg/L时根系发育最佳,Zn为200-400 mg/L时根系发育最佳;(3)添加M、B均能改变土壤养分及结构,提高蓖麻的生物量;在相同浓度处理组下,添加M的效果比添加B的效果更好。(4)多功能复合菌群的添加提高了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且植物地上部分对Zn的吸收含量较Pb有明显提高,说明多功能复合菌群的添加提高了植物地上部分吸收重金属的能力,且Zn的转运能力比对Pb的转运能力强。(5)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是由非生物环境因素及其生物群落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添加M、B均能改变土着微生物群落中不同微生物数量,使原优势物种数量减少,其他物种增加。
付兴兰[5](2020)在《LIBS快速测量土壤元素的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而现代农业的发展依赖于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指导。土壤元素的精准感知可以为科学管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对指导精细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然而常用的土壤元素检测方法测量时间久,过程繁琐,虽然精度较高,但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快速、高效和精准的土壤元素分析方法。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具有检测快速,几乎无需样品预处理,可实现现场原位分析等优点,目前已经成功的应用于环境监测、太空探索、食品安全、工业检测和医学诊断等领域的多元素同时检测,被誉为未来分析领域的“巨星”。目前LIBS技术应用于土壤元素分析已经取得关注和认可。但是由于土壤基体复杂、元素形态各异、部分元素含量低且存在水分和尘土影响等问题,对LIBS技术的灵敏度和精准度提出了挑战,制约了LIBS技术在土壤检测中的发展。因此,探索快速高精度的分析方法及消除影响因素是LIBS应用于土壤元素快速检测的关键。本文基于LIBS技术,采用不同的吸附策略,分别提出了三种LIBS分析方法,实现了对土壤速效钾、不同价态铬和微量镉的快速精准检测。针对实际土壤含水率变化对LIBS土壤元素现场快速检测存在影响的问题,系统研究了含水率的影响规律并有效降低了水分的影响,提高了定量精度。针对LIBS便携式仪器快速测量土壤元素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仪器的样品容纳池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样品测量准确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土壤速效钾的LIBS分析方法研究。针对目前LIBS技术难以区分土壤钾元素形态的问题,提出了树脂膜提取结合LIBS的分析方法。利用树脂膜的提取特性对土壤速效钾进行提取,然后通过LIBS烧蚀树脂膜得到土壤速效钾的含量。结果表明,采用树脂膜提取土壤速效钾10分钟,得到了定标曲线的可决系数(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R2)为0.99,速效钾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2 mg/kg和7.3 mg/kg。该方法用于实际土壤样品速效钾检测,测量平均相对误差(Average relative error,ARE)为2.58%。该方法解决了目前LIBS技术无法测量土壤速效钾的难题,同时避免了常规检测方法的繁琐前处理和化学提取,简化了实验步骤且缩短了检测时间。(2)土壤不同价态铬的LIBS分析方法研究。土壤中六价铬(Cr,VI)毒性是三价铬(Cr,III)的百倍以上,因此有必要对不同价态铬区分检测。但LIBS技术不具备元素价态直接区分检测的能力,因此提出了树脂选择性吸附辅助LIBS的分析方法。利用特异性树脂吸附Cr(VI),分离土壤中的Cr(VI)和Cr(III),然后采用LIBS测定吸附前的总Cr溶液和吸附了Cr(VI)的树脂,得到总Cr和Cr(VI)的含量,二者相减得到Cr(III)的含量。结果表明,树脂5分钟可实现Cr(VI)的吸附分离,三种价态铬的定标曲线的R2均大于0.99。该方法用于三种不同地区实际土壤的检测,三种价态铬的测量ARE均小于13.11%。该方法不仅解决了目前LIBS技术无法进行土壤不同价态铬区分检测的困难,还避免了常规检测方法的化学提取,缩短了分析时间。(3)土壤微量镉的LIBS分析方法研究。针对LIBS技术检测灵敏度低,无法满足土壤微量Cd元素高灵敏检测需求的问题,提出树脂吸附结合空间约束装置的LIBS增强新方法。采用树脂吸附土壤中的Cd元素,然后通过空间约束装置辅助LIBS测量树脂,实现了土壤微量Cd元素的高灵敏检测。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压片法,利用树脂吸附后将检测浓度降低了10倍,配合空间约束装置将光谱信号增强了2-5倍。采用该方法进行定量分析,Cd元素定标曲线的R2为0.993,检测限可达0.13 mg/kg,达到我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检测要求(0.3 mg/kg)。将该方法应用于三种不同地区实际土壤的检测,Cd元素的测量ARE为8.44%。(4)土壤含水率对LIBS土壤元素分析的影响和消除方法研究。要实现土壤元素的LIBS现场快速检测,难以进行水分的烘干。但实际土壤含水率变化较大,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因此,系统的研究了土壤含水率对LIBS检测土壤元素的影响规律并消除水分的影响。首先以土壤中Cu、Pb、Cr、Al、Ca、Fe、Na、Si、Mg、K和H元素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除H元素外,其他元素光谱信号的强度和SBR均呈现下降趋势,所有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呈上升趋势。然后以土壤中Cu、Pb、Cr和K元素为例进行定量分析,结合不同的化学计量学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有效的降低了含水率的影响。经对比,最大值归一化算法的消除效果最佳,将各个元素校正集的RV2从0.86-0.89提高至0.97-0.99,交叉验证集的RP2从0.85-0.88提高至0.92-0.95,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降低了54%-67%和22%-43%。(5)LIBS便携式仪器快速测量土壤元素误差分析及样品容纳池改进。LIBS便携式仪器快速测量土壤元素时存在尘土飞溅和同一样品难以多次测量等问题,导致土壤元素定量精度低。针对上述问题,对仪器的样品容纳池进行了改进。以土壤中Cu、Cr、Pb和Cd元素为例进行了对比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样品容纳池进行检测,将四种元素的定标曲线的R2从0.521-0.675提高到0.993-0.998,四种元素交叉验证的RSD分别小于15.5%、17.3%、13.3%和19.7%,RE分别小于12.5%、13.4%、13.3%和15.3%。相比于原始的样品容纳池,改进后的样品容纳池不仅减少了尘土飞溅,同时实现了样品多次测量,减少了样品装样次数,提高了样品测量准确性。本论文围绕LIBS应用于土壤元素分析存在的技术性难题,提出了土壤速效钾、不同价态铬和微量镉的快速精准分析方法;为了实现LIBS土壤元素的现场快速测量,分析了土壤含水率对LIBS土壤元素分析的影响规律和物理机制,采用化学计量学算法有效的降低了含水率的影响;通过改进LIBS便携式仪器的样品容纳池,减少了尘土飞溅,实现了一次装样多次测量,减少了样品装样次数,提高了样品测量准确性,为LIBS技术应用于土壤元素的现场快速检测奠定了技术基础。
缪平贵[6](2020)在《立式深旋耕作对马铃薯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立式深旋耕作技术(VRT)对马铃薯农田土壤温湿度、温室气体(CO2和N2O)排放的影响,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试验设计立式深旋覆膜种植马铃薯(VRT-P)、旋耕(TT)覆膜种植马铃薯(TT-P)、立式深旋露地无作物(VRT-FL)、旋耕露地无作物(TT-FL)4个处理,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温度、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等,研究立式深旋耕作对马铃薯农田温室气体周年累计排放量及日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马铃薯生育期内,立式深旋耕作能够有效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和土壤孔隙度,促进形成良好的耕层结构,土壤容重较旋耕下降11.79%?13.18%,达到显着差异。立式深旋耕03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及贮水量较旋耕分别增加了5.47%5.61%、22.96%?25.23%。立式深旋耕作提高了农田土壤温度,较旋耕增加2.10%2.79%。在日变化研究中,立式深旋耕作处理土壤含水量较旋耕增加4.63%6.51%,土壤温度增高了6.62%6.98%。(2)在周年累计排放中,VRT处理的N2O和CO2排放通量较TT增加了39.50%?65.47%、4.81%?27.15%,N2O达到显着差异水平。TT-P、VRT-P、VRT-FL、TT-P各处理的N2O排放通量在种植季较休耕期分别增加了149.09%、239.06%、556.54%、370.32%,而CO2则分别增加了526.12%、532.03%、385.96%、318.12%,均达到显着差异水平。在种植季,VRT处理的N2O较TT处理增加了51.48%?74.25%,而CO2则增加了21.85%?24.64%,均达到显着差异水平;在休闲期内,VRT处理的N2O较TT处理增加了11.28%24.82%,而CO2则增加了4.84%?23.48%,其中N2O达到显着差异水平。(3)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马铃薯农田温室气体N2O、CO2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与气温日变化轨迹基本一致,且均表现为白天排放通量大于夜间。由矫正系数及最佳时段温室气体平均排放通量与累积排放量回归分析可得,温室气体N2O和CO2的最佳同期观测时间为8:00?10:00。(4)农田温室气体N2O、CO2排放通量与0?25cm土壤温度显着正相关;与0?30cm土壤含水量显着正相关。不同时间尺度上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马铃薯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100a时间尺度上,VRT处理较TT处理增加了36.28%?53.04%,TT-P处理较TT-FL处理增加了94.36%,VRT-P处理较VRT-FL处理增加了164.88%,均达到显着差异水平。(5)VRT-P处理马铃薯叶片SPAD值显着高于TT-P处理,在苗期、花期、块茎膨大期分别增加了12.27%、5.55%、12.31%,均达到显着差异。VRT-P处理的马铃薯地上生物量较TT-P增加了21.62%,地下生物量增加了62.07%,均达到显着差异。VRT-P处理不仅能促进个体发育,并且显着提高了马铃薯群体生长,LAI较TT-P处理提高25.42%。VRT-P处理产量较TT-P增加了10.49%,而WUE增加了6.44%。由于VRT优化了耕层土壤结构,提高了030cm土壤贮水量、土壤含水量以及马铃薯耗水,改善了马铃薯根系生长环境,增强根系的生长发育以及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了马铃薯根茎叶的发育和干物质的累积以及马铃薯群体发育,对产量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胥生荣[7](2020)在《干旱区土壤环境调控对枸杞水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枸杞(Lycium)属于茄科(Solanaceae)多年生落叶灌木,具有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盐碱危害的作用,既是西北干旱地区荒漠化土地治理的优良树种,又是重要的药用经济植物。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盆栽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枸杞水分利用和调控特性,旨在系统了解干旱农田系统中土壤环境调控对枸杞植株水分吸收、运输、贮存和利用的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枸杞的栽培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结论归纳为以下几点:1.根系活性和分布状况反映植株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与来源。树龄越大根系活力越小,同时相对电导率越大。地膜覆盖处理使根系活力和相对电导率分别增大到裸地对照的110.2%和106.98%;秸秆覆盖使根系活力增大到裸地对照的104.4%,而相对电导率降低到裸地对照的74.42%。枸杞植株细根主要分布在土壤20-60 cm深处,随着树龄增大细根水平方向分布主要区域逐渐向外扩展。覆盖处理使土壤20-60 cm深处细根生物量分布比例升高,达到细根总生物量的60%以上,60 cm以下土层细根生物量分布比例降低;使细根水平分布区域扩大,地膜和秸秆覆盖处理水平方向距离树干40-60 cm处细根生物量分别较裸地增加17.78%和10.03%。2.植株水力学特性直接影响体内水分运输速率。干旱胁迫使根系导水阻力在整个植株中所占比例从40.96%升高到59.28%,根系比导率变化幅度显着大于冠层比导率变化。根系水孔蛋白对导水率的贡献率大于49.7%。地膜和秸秆覆盖处理使根系平均比导率升高到裸地对照的109.95%和102.78%。含氮量升高可以使木质部P50值从-1.259 MPa逐渐降低到-1.379MPa,木质部导管水势临界阈值从-0.82 MPa降低到-1.06MPa;随着树龄增大,冠层木质部P50值从-1.122 MPa减小到-1.364MPa,木质部导管内水势临界阈值也从-0.82 MPa降低到-1.07 MPa。3.水分贮存状态影响植物体内水分供给和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植株体内自由水占总水分含量的68.94%-76.05%,干旱胁迫和供氮量增加对自由水含量的影响比束缚水含量影响更显着。随树龄增大植株束缚水含量变化较自由水更显着,根系束缚水在总含水量中所占的比例从28.50%降低到26.21%。枸杞植株各组织水容总体水平为茎干>根系>叶片,不同树龄植株茎干平均水容为0.0789g·cm-3·MPa-1,根系平均水容为0.0638 g·cm-3·MPa-1,叶片平均水容为0.0391g·cm-3·MPa-1。4.植株自然失水速率越小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保障水分正常供应。2年生枸杞植株叶片自然失水平均变化速度为1.719 g·g-1·h-1,茎干自然失水平均变化速率为0.888 g·g-1·h-1,根系自然失水平均变化速率为1.347g·g-1·h-1,氮素可以减缓各组织自然失水。不同树龄枸杞植株叶片自然失水平均变化速率为1.677 g·g-1·h-1,茎干自然失水平均变化速率为1.013 g·g-1·h-1,根系自然失水平均变化速率为1.326 g·g-1·h-1,随着树龄增大各组织自然失水速率变快。5.水分利用效率越高植物生产效率就越高。施氮可以促进植株利用水分,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在高氮处理时达到1.59μmol·mmol-1,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树龄增大逐渐减小。干旱胁迫和含氮量升高都可以使植株碳稳定同位素δ13C值增大;随着树龄增大枝条碳同位素δ13C值从-26.52‰减小到-29.43‰,土壤浅层0-30cm土壤水分贡献率逐渐降低,从3年生植株的77.99%显着降低到10年生植株的24.69%。裸地对照土壤水分30-100 cm水分对植物水分利用贡献率最高为81.81%,其次秸秆覆盖处理为76.31%,最低地膜覆盖仅为47.06%。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在枸杞植株水分利用系统中,多种环境因子都会影响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来源和效率;树龄增大和干旱环境都会使导水率减小,根系在整个植株水分运输系统中的导水阻力比地上部分大,且水孔蛋白在根系水分运输中起重要作用;树龄越大使组织保水能力越小,干旱环境对水分有效利用的影响越大;树龄增长会扩大土壤水分吸收范围,覆盖处理可以提高土壤水分吸收效率,但都会使植株体内水分同化效率减小。
李琳[8](2020)在《芦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为缓解牧草资源匮乏问题,本研究以芦草为研究材料,评价其营养价值,并基于此配合全混合日粮,开展肉羊的饲养、屠宰试验。通过对芦草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为开发新牧草提供基础数据。试验一:通过化学分析法对高0.5 m芦草不同部位(茎、叶、全草)、芦草的不同高度(1 m,1.2 m,1.4 m,1.6 m,1.8 m)的营养含量进行测定,表明芦草叶的饲料利用优于茎;高度为1.21.4m的全株芦竹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含量;采用超声破碎法,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液料比和pH对芦草中芦竹碱得率的影响,并利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芦草中芦竹碱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600 W、超声时间50 min、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温度50℃、液料比40 mL·g-1,pH 5。在此条件下,芦草中芦竹碱得率为1.00%。利用芦草中芦竹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测定芦草叶中的芦竹碱含量远远高于茎,FRAP法测得芦草中芦竹碱粗提物抗氧化能力为0.465mmol/g,采用96孔板法测得芦草中芦竹碱粗提物对供试菌株的的抑制效果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试验二:本试验选取体重(550±25)kg的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对芦草的NDF、ADF、CP瘤胃动态降解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瘤胃流速k=0.05/h,1.8 m全株芦草的粗蛋白的有效降解率为42.35%,中性洗涤纤维的有效降解率为27.01%,酸性洗涤纤维的有效降解率为21.54%。从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及其降解率看,2.5 m芦草的营养价值低于1.8 m芦草。试验三:选取高1.4 m全株芦草进行青贮,分别在青贮时间为7,15,23,30,45,60 d随机取三袋,混合后实验室分析发酵品质各项内容,动态研究其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的变化规律。利用MRS培养基,采用厌氧培养方式从青贮30 d芦草中筛选微生物菌株,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确定筛选到的微生物的种属。结果表明:青贮过程中,随着青贮天数的延长,CP总体呈现上升趋势,Ash含量升高,DM,NDF和ADF含量下降,青贮料p H值明显下降,NH3-N在青贮时间为30 d时含量最高,WSC含量逐渐下降,综合来看,1.4 m全株芦竹在青贮30 d时效果最佳。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芦草中芦竹碱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青贮30 d时,芦竹碱含量最高。在37℃无氧条件下以MRS培养基共分离出3株菌株。经过形态学和保守序列比对确定,其中2株为植物乳杆菌,1株为戊糖片球菌。试验四:本试验分为3个试验组,分别以芦草、青贮苜蓿、玉米秸秆为单一粗饲料来源,开展肉羊饲养及屠宰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玉米秸秆,芦草对肉羊的生产性能更好,并且随着饲喂时间越长,芦草组羔羊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与青贮苜蓿无显着差异,对肉羊的增重效果相当,可替代青贮苜蓿作为粗饲料来源。芦草代替玉米秸秆显着提高了羔羊的胴体重,有利于提高肌肉品质。芦草可提高谷氨酸的含量,提高肌肉风味。相比于青贮苜蓿,芦草显着降低了羔羊的抗氧化性能,不适合完全代替青贮苜蓿。各组试验羊瘤胃菌群相似性较低,在门水平和属水平上具有同样的优势菌群。与青贮苜蓿和玉米秸秆相比,饲用芦草对肉羊瘤胃微生物组成和相对丰度无显着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芦草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牧草。
刘德福[9](2020)在《生物炭对盐碱化农田土壤微环境和大豆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越来越受到学界认可。当前,生物炭对土壤的改良研究主要以热带、亚热带、温带的酸性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有关生物炭施用对苏打盐碱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环境及对作物生长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对生物炭在盐碱化土壤田间环境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以期阐述生物炭施用对盐碱化土壤理化、营养指标、土壤微环境和大豆生长的影响,从而为生物炭在盐碱化土地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试验基地进行,采用大田试验方式,生物炭按照0 t/hm2(B0)、32.5 t/hm2(B1)、65 t/hm2(B2)和130t/hm2(B3)(w/w)四个施用梯度一次性施入。分别测定土壤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营养指标、酶指标,植物的光合生理、生长发育和产量指标,并分别用传统稀释平板培养法、Biolog-ECO微平板法和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变化。结果如下:施入生物炭显着降低了苏打盐碱土壤的容重,提高土壤的总孔隙度、土壤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提高了苏打盐碱土在非稳定入渗和稳定入渗阶段的渗透量,土壤渗透速率随生物炭施入量的增加显着增加。生物炭施入土壤后,土壤的电导率、pH随大豆生育进程推进和降雨量的增多呈动态变化趋势。生物炭对大豆生育前期pH影响较小,生育后期pH随生物炭施入量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施入生物炭显着提高了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降低了土壤碱化度。本研究首次提出了生物炭调节田间苏打盐碱土电导率(EC)的“V”字型变化曲线,丰富了生物炭调节苏打盐碱土的作用机制。B2和B3处理显着提高了大豆各生育时期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总氮量。与此同时,土壤的C/N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B3处理的土壤C/N在大豆五个生育时期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9%、27.8%、24.2%、27.9%和20.4%。生物炭施入增加了土壤的NH4+-N含量,降低了土壤中NO3--N含量,提高了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了土壤中速效氮含量。生物炭施入盐碱土壤后,四种起关键作用的酶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大豆播种—盛花期,处理间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显着性大于结荚期—成熟期的差异显着性;大豆始花期,B3、B2、B1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较对照处理增加了20.89%、19.40%、9.75%。盛花期B3、B2、B1分别较对照处理增加了29.42%、18.61%、12.73%。土壤蔗糖酶的活性随着生物炭施入量增加而提高;大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生物炭处理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作用效果不同。施入生物炭提高了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显着提高了大豆单株荚数、大豆单株粒数、百粒重和籽粒产量。其中,B2处理下大豆籽粒产量值最高,而B3处理的大豆籽粒产量和生物量略有下降。整体表现为:B2>B3>B1>B0,三个处理的产量分别较对照处理增加了11.01%、7.57%、5.47%。生物炭施入增加了苏打盐碱土壤中细菌的相对丰度,影响了细菌群落组成。土壤中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放线菌门占主导地位。其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最高,其次为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和放线菌门;施入生物炭提高了耕层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了细菌群落中有益菌群的数量(如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本研究首次在生物炭处理的苏打盐碱土中检出己科河菌门(Rokubacteria),Rokubacteria自成一个单系,具有大基因组,高GC含量特点。根据检索,其为新型土壤细菌,具有多样的生物次级代谢物基因。本研究证实生物炭具有改良贫瘠苏打盐碱土壤、促进植物生长的潜力。生物炭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施入高pH盐碱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和营养特性,尤其是提高盐碱土壤的渗透特性,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进而提高作物的产量。与此同时,要特别注意碱性土壤过量施用生物炭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施用过程中应考虑这些不利影响。
卢静昭[10](2020)在《土壤-植被痕量元素迁移转化机制及水土环境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金属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颗粒携带有大量的痕量元素(又称,微量元素、痕量金属等),这些痕量元素在水、土壤和空气中大量暴露改变了栖息地生态系统平衡,对物种的空间分布和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这种威胁与污染物类型与迁移转化速率、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以及调查区域的气候、地形地貌和植被特征具有重要关系。对污染物进行溯源分析,了解其迁移转化机制及潜在的污染风险,从而提出针对性的修复决策方案,对理解全球的能源开发及其潜在的环境效应,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对燕山山脉某小尺度废弃闪锌矿矿区采矿造成的水土污染进行了溯源分析。Pearson相关矩阵和主成分分析(PCA)表明,该地区土壤中Zn、Cu、Cd和Pb与采矿活动息息相关,平均解释了 44.94%的变量信息。土壤和水体中痕量元素的含量随着距矿区的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与尾矿库及开采点相邻的村庄和农田土壤中Zn、Cd和Pb的含量相对较高。污染指数和富集因子表示:农旧土壤中痕量金属的污染程度:Cd>Zn>Cu>Pb>Hg~Cr。与矿山相邻的三个村庄农田土壤痕量金属引起的潜在生态风险按照A(刘家庄)>B(西大地)>C(高板河)的顺序排列,其中,Cd引起的生态风险最严重。人类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三个村庄中痕量元素的致癌风险为7.90×10-8(A)、8.92×10-8(B)和8.16×10-8(C),矿区痕量金属元素的各种暴露途径对当地人们并无潜在的癌症风险。但对当地儿童构成了明显的非致癌风险,该风险主要是铅(Pb)元素造成的。(2)基于MIKE21模型平台结合无人机(UAV)搜集的高分辨率(分辨率:500×500 m)矿区空间地理信息图像,考虑水体中多种重金属元素在水体中的分布特征,模拟了研究区域灌溉用水不同流量下Zn、Pb、Cd、Cu、Hg和Cr这6种典型金属元素的迁移速率。研究结果表明:在丰水期,矿山排水与流水汇流后整个河道中Pb、Zn、Cd浓度迅速达到稳定状态,其浓度最高可达0.096 mg L-1、0.76 mg L-1、0.011 mg L-1、0.107 mg L-1,高于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而Cu和Cr达到稳定后分别为0.041和0.052 mg L-1,几乎无污染。而在枯水期,整个河道中Pb、Zn、Cd、Hg浓度达到稳定后,与丰水期相比其浓度分别下降了 19.8%、15.8%、20.56%和22%。而Cu和Cr达到稳定后与丰水期相比差异不大。该结果说明,矿山排水通过当地水环境对周边生态系统产生胁迫效应,威胁其生态系统平衡。(3)提出一种基于网格化-信息生态网络风险评价模型(FEM-ENA),用于景观尺度下多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矿山的生态风险评估。该模型框架基于传统的环境网络分析(Network Enviornmental Analysis,NEA),根据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一系列的数字网格,然后,计算单个网格(子系统)的风险传递路径和风险发生概率,并推导出每个组件的空间生态风险分布。该方法利用遥感(GIS/RS)技术结合控制分配(CA)解决不同地域兼容性问题,优化了传统模型中整个区域中的单一风险传递路径(用节点和直线表示),有效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案例分析显示,受污染的土壤对周围的生态环境构成风险,优先影响到植被和微生物。然后,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对草食动物和食肉动物构成威胁。从土地利用类型看,风险触发概率:村庄>农田>裸地>林地。敏感度分析显示,当生态系统的输入能量(T1)增加50%时,从草食动物到土壤微生物的控制分配(CA)相应地增加1.00%,从草食动物到食肉动物的CA减少0.71%,显示了该生态风险评估框架的稳健性。(4)采用区间多标准决策分析(IMCDA)探索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SPAC)下植物空间格局对植物修复效率的影响。基于溶质吸附曲线和SPAC系统下痕量元素的迁移规律,构建了不同植物组合修复方案的评价指标和评估体系。以三种本地植物(狗尾草、黄蒿和芦苇)的九种种植模式(如,单作、双作和三作)为例,确定了不同情景下最优条件下的植物修复方案。结果表明,污染区土壤中Zn、Cd和Pb的最高浓度为7320.02、14.30、1650.51mg kg-1。当狗尾草、黄蒿和芦苇以a9方式进行混种时对金属元素的吸收率最高(269 mg kg-1 year1),其成本也最高;其次是a7(235 mg kg-1 year-1)和单种的a2(240 mg kg-1 year-1)。当模拟时间达20年时,最优方案下的土壤残余污染物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植物根毒性系数为0.12(EC<EC20),说明修复完成。该方法和结果可为其他污染区域的土壤修复决策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二、中国草芦对土壤营养吸收的效率(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草芦对土壤营养吸收的效率(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温室番茄水氮互作效应与优化灌溉施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1 水氮供应对番茄植株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
1.2.2 水氮供应对番茄耕作层土壤环境的影响 |
1.2.3 水氮供应对番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1.2.4 水氮供应对番茄果实养分和品质的影响 |
1.2.5 温室番茄优化灌溉施肥制度研究进展 |
1.2.6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1 日光温室内气象要素与水面蒸发 |
2.3.2 土壤基础理化参数 |
2.3.3 土壤酶活性 |
2.3.4 土壤微生物 |
2.3.5 番茄生长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6 土壤含水率和作物耗水量 |
2.3.7 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 |
2.3.8 番茄品质指标的测定 |
2.3.9 优化分析评价方法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水氮互作对番茄生长和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
3.1 水氮互作对番茄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1 水氮互作对番茄株高的影响 |
3.1.2 水氮互作对番茄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3 水氮互作对番茄生物量的影响 |
3.2 水氮互作对番茄植株含水量的影响 |
3.3 水氮供应对番茄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
3.3.1 不同水氮处理对番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
3.3.2 不同水氮处理对番茄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3.4 番茄果实生长特性及影响因子 |
3.4.1 果实生长随开花后天数的变化过程 |
3.4.2 果实生长随开花后有效积温的变化过程 |
3.4.3 果实生长随开花后总的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过程 |
3.4.4 生育期内果实横径与其他形态指标的关系 |
3.4.5 果实鲜重与果实横径的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水氮供应对温室番茄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 |
4.1 不同水氮供应对温室番茄耕作层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 不同水氮供应对温室番茄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1 不同水氮供应对温室番茄耕层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4.2.2 不同水氮供应对温室番茄耕层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4.2.3 不同水氮供应对温室番茄耕层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3 不同水氮供应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4.4 不同水氮供应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4.4.1 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 |
4.4.2 不同水氮供应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4.4.3 不同水氮供应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4.4 水氮供应下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
4.4.5 水氮供应下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的物种差异显着性检验 |
4.4.6 水氮供应下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水氮互作对番茄耗水量、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温室番茄生育期内的小气候变化特征 |
5.2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耗水量的影响 |
5.3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产量构成的影响 |
5.3.1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每穗坐果数的影响 |
5.3.2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每穗果实平均单果重的影响 |
5.3.3 温室番茄每穗果实产量与其产量构成的相关关系 |
5.4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1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产量的影响 |
5.4.2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3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品质的调控效应及综合品质构建 |
6.1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每穗果实含水量和养分的影响 |
6.1.1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每穗果实含水量(FW)的影响 |
6.1.2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每穗果实全氮(FTN)含量的影响 |
6.1.3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每穗果实全钾(FTK)含量的影响 |
6.2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调控效应 |
6.2.1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果实可溶性糖(SSC)含量的影响 |
6.2.2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果实维生素C(Vc)含量的影响 |
6.2.3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果实有机酸(OA)含量的影响 |
6.2.4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果实糖酸比(SAR)的影响 |
6.2.5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影响 |
6.3 不同果实等级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6.4 温室番茄综合品质的构建 |
6.4.1 基于单一评价法的温室番茄果实综合品质构建 |
6.4.2 温室番茄果实品质单一评价法的事前检验 |
6.4.3 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组合评价法的构建 |
6.4.4 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组合评价法的事后检验 |
6.4.5 水氮互作对温室番茄综合品质的影响 |
6.5 温室番茄综合品质的简化 |
6.5.1 水氮互作下温室番茄果实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6.5.2 水氮互作下温室番茄果实TSS与果实综合品质得分的相关性 |
6.6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番茄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品质和土壤环境的优化灌溉施氮模式 |
7.1 基于近似理想解(TOPSIS)法的温室番茄最优灌溉施氮模式 |
7.1.1 原始评价指标数据 |
7.1.2 原始数据归一化和优劣解的确定 |
7.1.3 各评价指标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 |
7.2 基于灰色关联(GRA)法的温室番茄最优灌溉施氮模式 |
7.2.1 原始比较数据的确定 |
7.2.2 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和参考数据X_0的确定 |
7.2.3 关联系数的计算 |
7.2.4 关联度的计算和排名 |
7.3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法的温室番茄最优灌溉施氮模式 |
7.3.1 原始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7.3.2 评价指标间的相关系数 |
7.3.3 主成分的提取 |
7.3.4 主成分得分及排名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贫瘠化的现状、影响因素和表现特征 |
1.1.1 土壤贫瘠化的现状 |
1.1.2 土壤贫瘠化的影响因素 |
1.1.3 土壤贫瘠化的表现特征 |
1.2 贫瘠土壤对植物的影响 |
1.2.1 缺氮对植物生长、光合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1.2.2 缺磷对植物生理生化和根系的影响 |
1.3 贫瘠土壤的改良 |
1.3.1 物理改良 |
1.3.2 化学改良 |
1.3.3 生物改良 |
1.4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研究 |
1.4.1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简介 |
1.4.2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的传播及在宿主体内的定殖 |
1.4.3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的检测方法 |
1.4.4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共生体多样性 |
1.4.5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生物抗性的影响 |
1.4.6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非生物抗性的影响 |
1.4.7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
1.4.8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生境的影响 |
1.4.9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5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抗逆育种的研究进展 |
1.5.1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育种的优势和潜力 |
1.5.2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进行牧草育种 |
1.5.3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进行草坪草育种 |
1.6 多年生黑麦草研究进展 |
1.6.1 多年生黑麦草 |
1.6.2 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 |
1.6.3 多年生黑麦草抗逆性品种选育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高内生真菌侵染率和优良农艺性状的多年生黑麦草优良单株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植物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方法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内生真菌带菌率和农艺性状的筛选 |
2.3.2 播期对新材料耐寒性的影响 |
2.3.3 新材料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 |
2.4 讨论 |
2.4.1 内生真菌带菌率的提高改善了宿主的农艺性状 |
2.4.2 高内生菌侵染率的新材料具有发达的根系及强越冬率 |
2.4.3 高内生真菌感染率使新材料具有更高的酶活性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内生真菌在低氮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分析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3.1 植物成活率与根系代谢活性 |
3.3.2 叶片和根系干重 |
3.3.3 叶片和根系中的碳、氮、磷含量 |
3.3.4 叶片和根系中的碳、氮和磷比 |
3.3.5 叶片和根系中的钠、钾、钙、镁含量 |
3.3.6 叶片和根系中的铁、锰、锌、铜含量 |
3.3.7 结构方程模型 |
3.4 讨论 |
3.4.1 内生真菌侵染对根系代谢活性的影响 |
3.4.2 内生真菌侵染对叶片和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
3.4.3 内生真菌的侵染对植物营养含量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内生真菌在低肥力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氨基酸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分析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3.1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体内氨基酸的影响 |
4.3.2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体内内源激素的影响 |
4.3.3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内生真菌对低氮条件下根际土壤养分及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植物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数据统计分析 |
5.3 试验结果 |
5.3.1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黑麦草营养和生物量的影响 |
5.3.2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3.3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氮循环基因丰度的影响 |
5.3.4 氮梯度处理下,内生真菌对氮循环基因多样性的影响 |
5.3.5 氮梯度下,氮循环基因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内生真菌侵染降低了宿主的营养 |
5.4.2 内生真菌增加了宿主根际土壤中的养分 |
5.4.3 内生真菌改变了宿主根际土壤中氮循环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 |
5.4.4 根根际土壤中氮循环基因丰度和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枯落物返田对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植物材料 |
6.2.2 试验设计 |
6.2.3 试验方法 |
6.2.4 数据统计分析 |
6.3 试验结果 |
6.3.1 内生真菌对植物OC、TN和TP含量的影响 |
6.3.2 土壤化学性质 |
6.3.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 |
6.3.4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 |
6.3.5 土壤AOB-amoA,nirK and nosZ功能基因群落的多样性 |
6.3.6 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
6.3.7 结构方程模型 |
6.4 讨论 |
6.4.1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6.4.2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6.4.3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 |
6.4.4 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总结性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项目资助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的获奖情况 |
致谢 |
(3)芦苇、翅碱蓬、狗尾草配置设计模式对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相关背景 |
1.1.2 国内相关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岸线界定 |
2.1.2 植物群落基本配置模式 |
2.1.3 植物群落景观设计 |
2.2 石油污染土壤植物修复 |
2.2.1 生物修复 |
2.2.2 植物修复 |
2.3 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 |
2.4 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配置设计模式修复研究进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物种类的确定与实验设计 |
3.1 研究区基本概况 |
3.1.1 胶州湾滨海岸线自然环境 |
3.1.2 胶州湾滨海岸线植被特征 |
3.1.3 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概况 |
3.2 植物种类确定 |
3.2.1 野生观赏植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概述 |
3.2.2 胶州湾滨海岸线自然植物群落实地调研分析 |
3.2.3 确定本研究的植物种类 |
3.3 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 |
3.3.1 实验设计 |
3.3.2 实验材料 |
3.3.3 实验方法 |
3.3.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四章 三种植物七种配置模式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
4.1 三种植物七种配置模式实验组设计 |
4.1.1 实验组设计 |
4.1.2 实验组植物播种设计 |
4.2 实验室结果—石油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4.2.1 植物萌发分析 |
4.2.2 植物生长反应 |
4.3 实验室结果—七种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 |
4.3.1 植物生长关系及与石油降解率大小分析 |
4.3.2 七种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4.4.1 植物耐受性 |
4.4.2 七种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
第五章 三种植物不同数量比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
5.1 胶州湾石油污染岸线自然植物群落实地调研分析 |
5.2 三种植物不同数量比的五种配置设计模式实验组设计 |
5.2.1 实验组设计 |
5.2.2 实验组植物播种设计 |
5.3 狗尾草、芦苇、翅碱蓬三种植物不同数量比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 |
5.3.1 三种植物不同数量比的五种配置设计模式对石油烃降解率的测定方法 |
5.3.2 样地中三种植物不同数量比的五种植物配置模式占比与石油烃降解率分析 |
5.3.3 三种植物不同数量比的五种配置设计模式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4)多功能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在强化蓖麻修复铅锌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现状 |
1.1.1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来源与分布现状 |
1.1.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危害 |
1.2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3 能源植物作为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的研究现状及相关修复理 |
1.3.1 能源植物作为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的研究现状 |
1.3.2 能源植物蓖麻的概述 |
1.3.3 能源植物蓖麻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现状及其相关机理 |
1.4 复合功能菌群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相关机理 |
1.4.1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机理 |
1.4.2 复合功能菌群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机理 |
1.4.3 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机理 |
1.5 本文课题来源 |
1.6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区根际微生物的分离及铅锌高耐受菌株的筛选 |
2.1 前言 |
2.2 矿区根际微生物的筛选分离与纯化 |
2.2.1 试验仪器 |
2.2.2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2.3 试验方法 |
2.3 菌株铅锌耐受水平筛选及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
2.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3.2 试验方法 |
2.4 耐受菌种16s和ITS rRNA分子鉴定 |
2.4.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4.2 试验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矿区根际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筛选 |
2.5.2 菌株铅锌耐受水平筛选及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
2.5.3 耐受菌种16s和ITS rRNA分子鉴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菌株植物促生特性研究与复合菌群构建 |
3.1 前言 |
3.2 菌株植物促生性能的筛选 |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2.2 试验方法 |
3.3 菌株去除重金属能力试验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方法 |
3.4 菌株拮抗试验 |
3.4.1 试验材料 |
3.4.2 试验方法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植物根际微生物促生性能的测定 |
3.5.2 菌株对铅锌去除效果的研究 |
3.5.3 菌株拮抗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功能复合菌群对铅锌胁迫下蓖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盆栽试验处理 |
4.2.2 试验分析指标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多功能复合菌群对Pb、Zn单一胁迫和复合胁迫下重金属酸可提取态的影响 |
4.3.2 多功能复合菌群对Pb、Zn单一胁迫和复合胁迫蓖麻根系发育的影响 |
4.3.3 多功能复合菌群对Pb、Zn单一胁迫和复合胁迫对蓖麻鲜重、干重的影响 |
4.3.4 多功能复合菌群对Pb、Zn单一胁迫和复合胁迫重金属累积量的影响 |
4.3.5 单一铅胁迫下不同处理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本研究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A: 部分菌株的菌落形态 |
附图B: 植物根系发育图 |
附录A 缩略词表 |
附录B 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LIBS快速测量土壤元素的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写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土壤元素检测方法 |
1.3 LIBS技术的发展 |
1.3.1 LIBS技术简介 |
1.3.2 LIBS技术的优势 |
1.3.3 LIBS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 |
1.4 LIBS技术检测土壤元素的研究进展 |
1.4.1 土壤营养元素检测的研究进展 |
1.4.2 土壤重金属元素检测的研究进展 |
1.4.3 土壤元素的LIBS检测灵敏度提升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4 LIBS便携式仪器检测土壤元素的研究进展 |
1.4.5 问题与不足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激光器 |
2.1.2 光谱仪 |
2.1.3 系统的时序控制 |
2.1.4 样品检测室与数据处理软件 |
2.2 LIBS基本原理 |
2.2.1 LIBS测量原理 |
2.2.2 LIBS等离子体的形成原理和展宽机制 |
2.2.3 LIBS光谱产生原理及强度计算 |
2.2.4 等离子体温度和电子密度求解 |
2.3 LIBS分析方法 |
2.3.1 土壤元素特征谱线的确定 |
2.3.2 光谱数据预处理 |
2.3.3 定量分析及评价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土壤速效钾的LIBS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树脂膜对速效钾提取的有效性 |
3.3.1 树脂膜提取速效钾的原理 |
3.3.2 树脂膜对速效钾的提取特性 |
3.4 关键参数优化 |
3.5 定量分析 |
3.6 真实样本验证 |
3.6.1 真实样本检测 |
3.6.2 分析性能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壤不同价态铬的LIBS分析方法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树脂对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吸附特异性 |
4.3.1 树脂对三价铬和六价铬吸附分离的原理 |
4.3.2 树脂对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吸附特异性 |
4.4 条件优化 |
4.4.1 树脂吸附参数优化 |
4.4.2 总铬溶液承载基板的选择 |
4.5 不同价态铬的定量分析 |
4.6 实际样本验证 |
4.6.1 加标样本分析 |
4.6.2 分析性能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壤微量镉的LIBS分析方法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树脂吸附结合空间约束测量镉元素的原理 |
5.3.1 树脂吸附土壤镉元素的原理 |
5.3.2 空间约束对镉元素光谱信号的增强原理 |
5.4 树脂吸附结合空间约束对镉元素的增强效应 |
5.4.1 传统压片法测量土壤镉元素 |
5.4.2 树脂吸附法对土壤镉元素的增强效应 |
5.4.3 空间约束对土壤镉元素的增强效应 |
5.5 定量分析 |
5.6 真实样本验证 |
5.6.1 加标样本分析 |
5.6.2 分析性能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土壤含水率对LIBS土壤元素分析的影响和消除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方法 |
6.3 含水率对LIBS发射谱线的影响 |
6.3.1 含水率对光谱强度的影响 |
6.3.2 含水率对谱线的相对标准偏差和信背比的影响 |
6.4 含水率对土壤和激光相互作用过程的影响机制 |
6.5 土壤含水率对定量分析的影响和消除 |
6.5.1 原始光谱定量结果 |
6.5.2 最大值归一化对土壤含水率影响的消除效果 |
6.5.3 标准正态变换对土壤含水率影响的消除效果 |
6.5.4 多元散射校正对土壤含水率影响的消除效果 |
6.5.5 移动平均平滑对土壤含水率影响的消除效果 |
6.5.6 不同预处理算法对土壤含水率影响的消除效果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LIBS便携式仪器快速测量土壤元素误差分析及样品容纳池改进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3 改进前样品容纳池土壤元素分析性能 |
7.3.1 定量分析 |
7.3.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7.4 样品容纳池改进设计 |
7.5 改进后样品容纳池土壤元素分析性能 |
7.5.1 定性分析 |
7.5.2 定量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6)立式深旋耕作对马铃薯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农业温室气体研究进展 |
1.2 农田温室气体产生机理 |
1.2.1 农田温室气体CO_2产生机理 |
1.2.2 农业温室气体N_2O产生机理 |
1.3 耕作措施对温室气体的影响 |
1.3.1 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2 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3 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 |
1.3.4 耕作措施对C、N分布及C、N关系和微生物的影响 |
1.3.5 耕作措施对农田温室气体CO_2、N_2O排放影响 |
1.4 .种植作物对温室气体的影响 |
1.4.1 种植作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4.2 种植作物对C、N分布及C、N关系、微生物的影响 |
1.4.3 种植作物对温室气体CO_2、N_2O排放的影响 |
1.5 小结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研究区域气候条件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技术路线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1 温室气体样品采集 |
2.2.2 CO_2、N_2O排放通量 |
2.2.3 土壤温度 |
2.2.4 土壤含水量 |
2.2.5 土壤贮水量 |
2.2.6 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
2.2.7 土壤容重 |
2.2.8 SPAD、LAI的测定 |
2.2.9 干物质与产量 |
第三章 耕作方式对马铃薯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1 不同耕作措施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 不同耕作措施对马铃薯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3 不同耕作措施对马铃薯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4 不同耕作措施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四章 耕作方式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
4.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2 不同耕作方式对0~30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4.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4.4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4.5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日变化的影响 |
4.6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
第五章 作物种植及耕作方式对农田温室气体的影响 |
5.1 马铃薯生育期内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变化 |
5.1.1 马铃薯农田土壤N_2O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 |
5.1.2 马铃薯农田土壤CO_2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 |
5.1.3 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土壤温、湿度对马铃薯农田CO_2、N_2O排放的影响 |
5.2 马铃薯生育期内农田温室气体日排放通量变化 |
5.2.1 马铃薯农田土壤N_2O排放通量日变化 |
5.2.2 马铃薯农田土壤CO_2排放通量日变化 |
5.2.3 土壤温度和水分对马铃薯农田温室气体CO_2、N_2O日排放的影响 |
5.2.4 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马铃薯农田温室气体N_2O、CO_2排放的最佳观测时间. |
5.3 不同耕作措施对农田温室气体累计排放量及增温潜势的影响 |
5.3.1 不同耕作措施马铃薯生育期内农田温室气体累计排放量 |
5.3.2 不同耕作措施马铃薯农田土壤周年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 |
5.3.3 不同耕作措施马铃薯农田土壤周年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估算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6.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6.3 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N_2O排放特征 |
6.4 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CO_2排放特征 |
6.5 温湿度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6.6 不同耕作措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6.7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7)干旱区土壤环境调控对枸杞水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枸杞资源概述 |
1.2.2 植物水分生理特性 |
1.2.3 植物体内水分动态变化 |
1.2.4 植物体水分运输特性 |
1.2.5 植物水孔蛋白研究进展 |
1.2.6 植物水分利用研究进展 |
1.2.7 农田覆盖对水分利用的调控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水氮处理对枸杞植株水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2.1.2 外源物质和干旱胁迫对根系水孔蛋白活性的影响 |
2.1.3 不同树龄枸杞植株水分吸收利用特性变化 |
2.1.4 覆盖处理对枸杞植株水分吸收利用的调控 |
2.2 技术路线 |
2.3 试验区概况 |
2.4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4.1 盆栽试验 |
2.4.2 大田试验 |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6 数据计算与分析 |
第三章 干旱胁迫与氮肥对枸杞植株水分利用系统的影响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对根系活力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1.2 对植株水分运输的影响 |
3.1.3 对植株体内水分状态的影响 |
3.1.4 对植株水分利用的影响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外源物质和干旱胁迫对根系水孔蛋白活性的影响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枸杞根系导水率的影响 |
4.1.2 不同浓度外源物质对枸杞根系导水率的影响 |
4.1.3 外源物质对干旱胁迫处理下枸杞根系导水率的影响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树龄植株对土壤水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枸杞园土壤环境变化 |
5.1.2 土壤水分吸收特性变化 |
5.1.3 植株体内水分运输特性 |
5.1.4 植株体内水分状态变化 |
5.1.5 植株水分吸收利用特性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覆盖处理对植株水分利用系统的影响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6.1.2 对植株水分吸收的影响 |
6.1.3 对植株根系比导率的影响 |
6.1.4 对植株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
6.2 讨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土壤环境调控对植株水分吸收的影响 |
7.1.2 土壤环境调控对植株水分运输的影响 |
7.1.3 土壤环境调控对植株水分贮存的影响 |
7.1.4 土壤环境调控对植株水分利用的影响 |
7.2 主要结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
导师简介 |
(8)芦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我国饲草业现状 |
1.2 芦草 |
1.2.1 芦草简介 |
1.2.2 芦草作为牧草的优势 |
1.2.3 芦草的研究现状 |
1.2.4 芦竹碱 |
1.2.5 芦草的发展前景 |
1.3 青贮饲料 |
1.3.1 青贮技术 |
1.3.2 青贮过程 |
1.3.3 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 |
1.3.4 青贮芦草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芦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芦竹碱的提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检测指标 |
2.2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芦草各部位的常规成分含量分析 |
2.3.2 不同生长高度对芦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3 芦草中芦竹碱提取工艺的优化 |
2.3.4 芦竹碱理化性质 |
2.4 讨论 |
2.4.1 芦草各部位的常规成分含量分析 |
2.4.2 不同生长高度对芦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
2.4.3 芦草中芦竹碱提取工艺的优化 |
2.4.4 芦草中芦竹碱的性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芦草在肉牛瘤胃中降解特性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检测指标 |
3.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芦草的营养成分 |
3.3.2 芦草的营养成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 |
3.4 讨论 |
3.4.1 芦草营养成分 |
3.4.2 芦草的营养成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贮芦草的品质鉴定及主要菌种的筛选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检测指标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青贮时期对芦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
4.3.2 不同青贮时期对芦草 p H、氨态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
4.3.3 不同青贮时间对芦草中芦竹碱含量的影响 |
4.3.4 青贮芦草中主要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
4.4 讨论 |
4.4.1 不同青贮时期对芦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
4.4.2 不同青贮时期对芦草pH、氨态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
4.4.3 青贮对芦草中芦竹碱含量的影响 |
4.4.4 青贮芦草中主要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芦草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时间、地点及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试验日粮 |
5.1.4 试验管理 |
5.1.5 检测指标 |
5.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5.3.2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5.3.3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3.4 不同粗饲料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
5.3.5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5.4.2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5.4.3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4.4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肉品质的影响 |
5.4.5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5.4.6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生物炭对盐碱化农田土壤微环境和大豆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列表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盐渍土研究概况 |
1.2.2 生物炭的特征、特性 |
1.2.3 生物炭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 |
1.2.4 生物炭对盐渍土壤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4.1 大豆生长发育及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
2.4.2 土壤理化指标测定 |
2.4.3 土壤团聚体的测定 |
2.4.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4.5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物炭处理对盐碱土物理指标的影响 |
3.1.1 生物炭处理对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饱和持水量的影响 |
3.1.2 生物炭处理对盐碱土壤渗透特性的影响 |
3.1.3 生物炭处理对盐碱土团聚体分布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3.1.4 小结 |
3.2 生物炭处理对盐碱土化学指标的影响 |
3.2.1 生物炭处理对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土壤EC的动态影响 |
3.2.2 生物炭对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土壤pH的影响 |
3.2.3 生物炭处理对盐碱土Exc.(Ca~(2+)、Mg~(2+)、Na~+)、CEC和 ESP的影响 |
3.2.4 小结 |
3.3 生物炭施用对盐碱土壤营养指标的影响 |
3.3.1 生物炭处理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3.3.2 生物炭处理对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土壤全氮量的影响 |
3.3.3 生物炭处理对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土壤C/N的影响 |
3.3.4 生物炭处理对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土壤NH4~+-N和 NO3~--N含量的影响 |
3.3.5 生物炭处理对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3.3.6 生物炭处理对土壤理化和土壤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3.7 小结 |
3.4 生物炭处理对盐碱土酶活性的影响 |
3.4.1 生物炭处理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4.2 生物炭处理对蔗糖酶(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3 生物炭处理对脲酶活性的影响 |
3.4.4 生物炭处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4.5 生物炭处理后土壤理化及营养指标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3.4.6 生物炭处理后土壤理化及营养指标与土壤酶活性的回归分析 |
3.4.7 小结 |
3.5 生物炭处理对大豆光合指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3.5.1 生物炭处理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
3.5.2 生物炭处理对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3.5.3 生物炭处理对大豆植株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 |
3.5.4 生物炭处理对大豆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3.5.5 土壤理化、营养指标与大豆生长、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5.6 小结 |
3.6 生物炭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6.1 生物炭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6.2 生物炭处理对盐碱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6.3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细菌多样性的分析 |
3.6.4 小结 |
4 讨论 |
4.1 生物炭处理对盐碱土物理指标的影响 |
4.2 生物炭处理对盐碱土化学指标的影响 |
4.3 生物炭施用对盐碱土壤营养指标的影响 |
4.4 生物炭处理对盐碱土酶活性的影响 |
4.5 生物炭处理对大豆光合生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6 生物炭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7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土壤-植被痕量元素迁移转化机制及水土环境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痕量元素来源及赋存状态 |
1.2.2 土壤-植被-大气体系下植物对痕量元素的积累 |
1.2.3 土壤-植被-大气体系下影响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
1.2.4 兼量元素胁迫特征对植物修复效率的影响 |
1.2.5 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下痕量元素的迁移模拟 |
1.2.6 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下土壤修复优化管理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案 |
第2章 痕量元素在矿区水土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溯源分析 |
2.1 背景介绍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调查区域和样品收集 |
2.2.2 化学分析 |
2.2.3 统计分析 |
2.2.4 健康风险评估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地球化学和矿物学性质 |
2.3.2 土壤和水资源中的痕量元素污染 |
2.3.3 污染指数和富集因子 |
2.3.4 痕量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 |
2.3.5 表面痕量元素的健康风险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型废弃金属矿区排水对农田灌溉水重金属污染影响的数值模拟 |
3.1 研究背景 |
3.2 数据获取与分析 |
3.2.1 调查区域 |
3.2.2 数据来源 |
3.2.3 模拟方法 |
3.2.4 模型率定和验证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模型(FEM-ENA)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方法 |
4.2.1 创建几何和网格划分 |
4.2.2 NEA中flow currency的转变 |
4.2.3 生态风险评估方法 |
4.2.4 网络控制分配 |
4.2.5 直接风险评估 |
4.2.6 整体风险评估 |
4.3 案例分析 |
4.4 研究内容 |
4.4.1 能源网络的数值矩阵和拓扑流程 |
4.4.2 输入风险 |
4.4.3 直接风险和整体风险 |
4.4.4 灵敏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间残留重金属浓度下矿区植物修复的最佳种植模式分析 |
5.1 背景介绍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研究地点和样品收集 |
5.2.2 化学分析 |
5.2.3 植物修复过程的建模 |
5.2.4 区间变换分析 |
5.2.5 基于区间分布的多准则决策分析 |
5.3 结果和讨论 |
5.3.2 模拟痕量元素的吸收 |
5.3.3 基于区间的多准则决策分析 |
5.4 政策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中国草芦对土壤营养吸收的效率(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室番茄水氮互作效应与优化灌溉施氮模式研究[D]. 李欢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D]. 陈振江. 兰州大学, 2021
- [3]芦苇、翅碱蓬、狗尾草配置设计模式对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研究[D]. 王盼盼.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4]多功能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在强化蓖麻修复铅锌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研究[D]. 吉巧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5]LIBS快速测量土壤元素的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D]. 付兴兰. 西南大学, 2020
- [6]立式深旋耕作对马铃薯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缪平贵.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7]干旱区土壤环境调控对枸杞水分吸收利用的影响[D]. 胥生荣.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8]芦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D]. 李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9]生物炭对盐碱化农田土壤微环境和大豆生长的影响[D]. 刘德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8)
- [10]土壤-植被痕量元素迁移转化机制及水土环境效应分析[D]. 卢静昭.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