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评优颁奖大会”在京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黄维忠,玉珍,央宗[1](2018)在《《中国藏学》30年(1988-2018)大事记》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藏学》是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藏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社科类学术期刊,汉藏文版均于1988年正式创刊,季刊。英文版创刊于2003年,半年刊。截至2018年底,本刊共刊发文章(含学术动态与信息、综述、书评、书目索引等)近6000篇,其中《中国藏学》3000余篇,《中国藏学》(藏文版)
胡鑫,任卫娜,马俊哲,王蓉,宋晓华,张世蓁[2](2018)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大事记(1987-2017)》文中研究指明1984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不久,原在国家农垦部曾从事期刊工作的赵书敏教务长就和方道中院长以及王蓉处长(培训处)等,多次就创办院刊事宜进行研究和磋商。1986年6月,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学院培训处积极引进在农业部成人高校具有多年编辑工作经验的张世蓁同志,着手院刊创刊的筹备工作。1987年3月学院组建院刊编辑委员会,组成如下:
张宇[3](2018)在《昆剧新编戏与改编戏研究(1949~2015)》文中提出戏曲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反映作家戏剧观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1949年以来,昆剧新编戏与改编戏频繁上演,展现出与传统剧目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艺术气质。本文以1949~2015年间的昆剧新编戏与改编戏为研究对象,运用宏观概括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个案为切入点,由文化政策、戏曲观念、审美观念、传播方式等多个维度考察昆剧新编戏与改编戏的发展变化。作为“推陈出新”的代表,《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在改编方面的不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第一章即围绕着《十五》的改编背景与策略,还原它的创演过程,客观剖析他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评价的原因,及它对传统剧目改编的影响。青春版《牡丹亭》是“申遗”成功后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昆剧作品,它代表了一种截然不同于《十五贯》的昆剧改编方式。第二章立足“非遗”语境以及“昆剧新美学”对它的影响,以“昆剧新美学”理念下的青春版《牡丹亭》为案例,理性评价它对现代昆剧改编与传播的影响,深度剖析“青春版”现象难以复制的原因。全球化语境下昆剧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改写既是跨文化改写的实践探索,同时也是国家文化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文化自信的动态记录。第三章通过分析、比较几部外国作品改写而来的昆剧剧目,探讨跨文化改写中的价值重塑与美学重构。第四章到第六章以目前新编昆剧领域三位重量级作家及其代表作为研究对象。郭启宏、张烈、曾永义都是新编昆剧的主力作家,他们不仅作品颇丰,且各有对昆剧编剧的理性思考。郭启宏先生的《南唐遗事》是其“传神史剧”观的代表;张烈先生的《张协状元》获赞“一出戏救活一个流派”,更被誉为“古剧新生”的典范之作,不仅让古老的南戏以昆剧的形态复活于现代舞台,更让观众看到了昆剧在娴雅之外的另一种面貌:曾永义先生于严谨治学之外更尝试编写昆剧,在创作中谨守昆剧的文本体制与音乐规范,为新编昆剧开辟了另一条实践之路。综上,本文选取1949年至2015年之间昆剧代表性剧目及主力剧作家,结合时代背景,发掘其改编或创作动机。从创作手法、美学价值、艺术价值、理论价值等多个维度客观评价昆剧新编戏与改编戏的得失,尽可能为昆剧日后的抢救、传承、传播等一系列工作提供经验性参考。
曹语庭[4](2017)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文化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阿拉伯国家联盟(以下简称“阿盟”)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政策建构的价值基础、文化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文化政策的沿革及其主要内容、实践应用、实施体系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结合21世纪阿盟文化政策下的中阿文化交流,全面解析和研究阿盟的文化政策。阿盟文化政策对内的核心内容和目标是促进阿拉伯身份认同和统一阿拉伯文化,对外是以语言作为整体布局的出发点,实行阿拉伯语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推广政策。本文第一部分为引言,分为研究背景及其意义、国内外相关阿盟文化政策研究的文献综述、关于本文“文化”和“文化政策”的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和理论、难点与创新之处、拟解决的问题与主要观点等环节。本文第二部分为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从文化的定义、文化政策的定义、文化政策的衍变和基本框架、文化政策的理论建构等四方面阐述文化与文化政策的相关概念。第二章首先论述阿盟文化政策建构的价值基础,包括民族身份的一体化构建、伊斯兰教的属性、文化多样性理论和国家文化安全政策;其次,从阿盟文化政策的管理机构、执行机构、合作文化机构和赞助文化项目、奖励机制等方面,全面解析阿盟的文化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最后,从文化预算和资金运营、成员国文化政策的实施类型等两方面对阿盟文化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论述。第三章分析阿盟文化政策的沿革及其主要内容。首先,分析阿盟文化政策的沿革及其文化背景。阿盟文化政策的沿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45-1985年的萌芽雏形阶段,二是1986-1999年的完善规划阶段,三是2000年-至今的发展细化阶段。从沿革历程来看,阿盟文化政策内容范畴在不断拓展、发展和深化,更加注重文化整体性和应用性方面的研究,同时从最初的对阿拉伯国家内部文化政策,拓宽到对非阿拉伯国家的外部文化政策。从文化政策内部研究来看,以宗教和语言为前提,实现阿拉伯文化统一是阿盟文化政策追求的终极目标。从文化政策的外部研究来看,阿盟各时期制定的文化政策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时代背景下蕴含的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其文化政策的走向,有些甚至被单独列入文化政策议程中,这也是研究阿盟文化政策沿革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从文化政策方针、“新文化话语”与文化措施等两方面来论述阿盟文化政策的主要内容;最后,列举阿盟文化政策的主要载体,包括文化会议和论坛、文化相关事务规范、专门性文化项目计划等。第四章从文化政策领域和文化相关政策领域两部分来分析阿盟文化政策是如何具体实践应用的。从形式上来看,一类文化政策的实践应用是由阿盟或阿盟专属文化机构亲自调控的文化活动,另一类则是阿盟通过资助扶持部分非阿盟文化机构,或与地方文化机构建立伙伴合作关系的方式开展文化政策的实践应用。文化政策领域包括语言文字、文化遗产、音乐与表演艺术、出版业、互联网媒体和电影产业;文化相关政策领域包括旅游业和体育产业。通过这两个领域的案例分析,对阿盟文化治理运作模式、阿拉伯地区的文化运作机制和发展道路开展经验性研究。第五章围绕阿盟文化政策的实施体系和绩效评估两方面展开。实施体系涵盖两部分。首先,以阿盟专属文化机构——阿拉伯教科文组织为例,分析其文化政策的实施体系、文化政策制定的体系功能、文化政策的评估体系;其次,论述阿盟采取内部文化治理和文化外交“软实力”的实施策略。最后,从文化测度和文化指标、文化近用和参与度、文化支出预算等三方面论述和分析阿盟文化政策的绩效评估。第六章研究21世纪阿盟文化政策与中阿文化交流。中阿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中阿合作论坛,中阿文化交流的最大机遇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和阿盟文化领域的合作实践,最后论述当前中阿文化交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本文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分析阿盟文化政策的绩效评估体系存在信息障碍、社会障碍、文化障碍、实践障碍、经济障碍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同时,指出研究阿盟文化政策的意义:一是为中国对阿盟各国外交提供参考;二是阿盟文化政策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服务能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有着一定借鉴意义。
谭晓玲[5](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邵靖[6](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邓天玉[7](2013)在《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文中指出本博士学位论文《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主要是通过对邢先生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发表的系列国学视角语法文章进行精细阅评,从而达到总结和阐释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目的。笔者选择这一论题的原因有三:第一,截至到2012年12月31日,邢先生已发表489篇文章,其中《中国语文》29篇,《光明日报》19篇:主编、参着与独着了51本书,其中个人独着21本。3本独着《语法问题发掘集》、《汉语语法学》、《汉语复句研究》已分别荣获了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由于邢先生文章多,篇幅长,信息量大,笔者学力及能力有限,所以只选取了邢先生研究领域里的一个侧面——国学视角,进行“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式的研究。第二,邢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的国学视角语法文章,都是邢先生70岁以后研究相当成熟的代表之作。这些文章都涉及到了语法学,有的直接与语法结合,有的涉及得少些,但都与语法相关。通过对这些“短小精悍、简明扼要”的国学语法小文章的深入阐释,可以破译和发现邢先生是如何将国学与语言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第三,笔者通过对邢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的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和3篇不在国学版上发表但与国学紧密相关的语法文章的精细体察,发现:邢先生这些文章的构架都是由三大思想维度来支撑的,即邢先生的语法思想、国学思想和传授学思想。因此,本博士学位论文在结构上分为上编、下编和附注三大部分。上编是笔者运用文史评论的方式,借助语言学理论,对邢先生的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进行解读和阐释。笔者的每篇评论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一个“突出亮点”,进行深入挖掘,力求将邢先生的特色阐释得比较全面,从而发掘出邢先生做研究的奥秘。具体从小句审解、用词辨察、结构组配、特异说法等四个方面展开:(一)小句审解:主要对《“人定胜天”一语话今古》、《漫话“有所不为”》和《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小句“人定胜天”、“有所不为”、“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进行研究分析时,研究的重点各不相同,“人定胜天”侧重于古今辩证思维的审解;“有所不为”侧重于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侧重于对语言应用的指导。(二)用词辨察:主要对《“救火”一词说古道今》、《说广数》、《“诞辰”古今演化辨察》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词“救火”、“四”、“八”、“诞辰”进行研究传授时,传授的方式各不相同,对“救火”一词,在传授过程中注重充分设问的引导;对广数“四”和“八”,在传授过程中注重数字文化的讲解;对“诞辰”一词,在传授过程中注重传授艺术的锤炼。(三)结构组配:主要对《“X以上”纵横谈》、《“十来年”义辨》、《“生”、“死”与“前”的组合》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结构“X以上”、“十来年”、“生前”、“死前”进行研究挖掘时,挖掘的方法各不相同,对结构“X以上”,挖掘的方法是探讨、发掘和思索;对结构“十来年”挖掘的方法是不懈地追踪;对结构“生前”、“死前”挖掘的方法是表里值小三角。(四)特异说法:主要是对《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在广阔时空背景下观察“先生”与女性学人》、《“起去”的普方古检视》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特异说法“一+名”、“先生”与女性学人、“起去”进行研究验察时,验察的角度各不相同,对特异说法“一+名”,验察的角度侧重于语法格式的文化视角;对特异说法“先生”与女性学人,验察的角度延伸到了时间、空间、地域、文化、效果、应用实践等多个视野;对特异说法“起去”,验察的角度侧重于普方古大三角的视角。下编是在上编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出的三维理论。笔者运用文史评论的方式,借助语言学理论、国学理论和传授学理论,对邢先生的三维学术思想进行细化。在进行阐释细化的过程中,笔者又列举了邢先生的大量研究实例,进行事实论证,力求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信得过”。具体从语法思想、国学思想和传授学思想三个方面展开:(一)邢先生的语法思想:笔者通过对邢先生研究历程的深入考察,总括出了邢先生的七大语法理论,如“小句中枢说”、“句管控”、“两个三角”、“三个充分”、“动词核心名词赋格”、“语表趋简语义兼容”、“词性判定法”等。(二)邢先生的国学思想:笔者通过对上编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的精细评说,以及对下编直接反映邢先生国学思想的3篇重要文章《重视语言研究的“向”和“根”》、《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国学”与“新国学”》的深入研究,发现邢先生具有“儒道合一”的国学思想。其儒家思想表现为:天下情怀和力行意识;其道家思想表现为:人法自然和逆向思维。(三)邢先生的传授学思想:笔者选取了邢先生经典的教育语录“治学之道学风先导”、“抬头是山路在脚下”、“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和“亦师亦友志在高山”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的这四条语录,在中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里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证据,因此,这四条语录可以堪称为现代经典教育观,值得大力推介。《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附注是笔者在三年攻博期间,围绕邢先生的学术和人生,发表地个人拙见。尽管笔者功力肤浅,但钻劲较足,10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研究、探讨、追踪、验察邢先生的为人为文,尽力使得上下编关于邢先生学术思想的阐释更为准确,更为丰满。如果说上编是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引领,那么,下编则是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细化。如果说上下编是研究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话,那么,附注则是研究邢先生的学术人生。本博士学位论文将学术思想和学术人生结合研究,力求达到“知人论世”、“文人合一”的境界。写作本文,基于一个朴素的追求:中国要跟世界接轨,要在与世界对话过程中听到自己的声音,语言学研究也必须重视总结自己的东西,更好地认识自己。
吴磊[8](2012)在《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转型,少数民族文化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使之避免在上述进程中消失,又能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成为当前少数民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正是由此制定并实施的,就目前而言,这项政策取得了诸多重要的成就,对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采用了民族学、公共政策学、文化遗产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主要借鉴政策过程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制定、执行及完善做了整体的考察与分析。论文首先考察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制定。制定这项政策的背景包括有“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统”、“全球化与现代化冲击”以及“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护”。还分析了制定这项政策的理论依据,包括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民族平等理论、民族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论文回顾与审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发展历程,并分四个阶段对于政策形成的背景、内容及特点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再其次,论文分析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的要素、机制以及措施,详细论述了当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所取得的成效。通过对该政策执行实践的考察,概括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有“重视遗产申报轻视保护”、“以产业化开发来代替保护”、“遗产私属化”、“遗产及传承人造假”、“遗产保护主客体错位”,“选择性保护”,进而从利益分配、政策资源、机构设置和执行人员素质等四方面分析了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的核心观点,即要调整和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促进民族国家认同、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以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调整与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目标取向。调整应当遵循一定的思路,包括应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合理规划为关键,以公民参与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最后,论文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政策过程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政策的措施,分别是规范政策主体、营造政策环境、提高政策执行力、协调多元化利益以及建立利益补偿机制。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应用公共政策学理论来分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问题,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新路径,实现了民族学、公共政策学、文化遗产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交叉应用。第二,提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政策要以民族国家认同、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为目标等观点,在当前民族团结、民族和谐的时代背景之下,将能够更加凸显开展少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来提出调整与完善政策的具体措施,提出整合政策执行中多元化利益并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论文不足之处:文中对于一些问题的论证不够深入和具体;在注重宏观政策考察及分析的同时,微观个案研究有所忽略。
章丹[9](2009)在《同方知网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人类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的信息量急剧增加,然而高质量、有价值的信息却并没有随之增加,反而湮没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互联网出版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在种类繁多的知识信息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全文数据库产品。作为国内最大的全文数据库提供商,同方知网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用户范围遍及国内外,尤其在高校市场取得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奠定了自己在互联网出版行业的绝对优势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更多的有实力的竟争对手加入到互联网出版行业,从而使同方知网公司面临着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使同方知网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坚实的树立自己的领军地位,本文对同方知网公司市场营销战略进行了研究。本文共分7章:第1章:引言。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2章:营销战略管理理论概述。营销战略涵义、营销战略的特征、营销战略管理的过程模型。第3章:同方知网公司概况。阐述同方知网公司的发展历程、组织结构、公司产品、经营状况。第4章:同方知网公司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利用PEST模型对同方知网公司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同方知网公司的产业环境进行分析;并且还要对同方知网公司的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最后得出同方知网公司的SWOT矩阵。第5章:同方知网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选择。首先确定同方知网公司的市场营销目标和同方知网公司战略选择的原则,然后分别从STP战略、4PS战略、关系营销战略三方面做以分析阐述。第6章:同方知网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与控制。第7章:结论。
章宏伟[10](2008)在《改革开放30年出版大事记》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1月14日国家出版局在北京邀请一些老同志座谈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以及三家出版社合并组成的三联书店的历史,批驳了所谓"30年代黑店"的谬论。
二、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评优颁奖大会”在京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评优颁奖大会”在京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2)《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大事记(1987-2017)(论文提纲范文)
3 |
月27日 |
(3)昆剧新编戏与改编戏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概念厘定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推陈出新”的典型——《十五贯》与昆剧改编 |
第一节 《十五贯》的改编背景 |
一、“戏改”的政治背景 |
二、剧团的生存困境 |
三、昆剧的接受情况 |
第二节 《十五贯》的改编策略 |
一、情节简单化 |
二、语言白话化 |
三、唱腔乱弹化 |
第三节 《十五贯》的昆剧史意义 |
一、建国初期戏曲组织化创作的代表 |
二、建国初期戏曲政治化宣传的代表 |
三、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
四、为昆剧改编提供了参考 |
小结 |
第二章 “非遗”语境下的新经典——青春版《牡丹亭》与“昆剧新美学” |
第一节 “非遗”前的昆剧基本生态 |
一、八十年代:昆剧抢救的兴起与停滞 |
二、九十年代:抢救、保护昆剧刻不容缓 |
第二节 青春版《牡丹亭》的改编策略与营销策略 |
一、独具一格的“昆剧新美学” |
二、“昆剧新美学”影响下的青春版改编策略 |
三、“昆剧新美学”影响下的青春版营销策略 |
第三节 青春版《牡丹亭》新经典地位的奠定 |
一、为昆剧传统剧目改编提供美学参考 |
二、为昆剧市场化运营提供经验参考 |
三、为昆剧年轻观众养成提供模式参考 |
小结 |
第三章 全球化语境下的昆剧跨文化改写——外国文学作品的昆剧搬演 |
第一节 主题挪移:异域文化本土化的价值重塑 |
一、情节的更易 |
二、角色的重塑 |
三、人物功用的变化 |
第二节 审美挪移:异域文化昆剧演绎的美学重构 |
一、从关注人性到摹写人情 |
二、女性角色的处理 |
三、模糊行当的表演 |
第三节 外国文学作品的昆剧改写意义 |
一、探讨异国形象的误读问题 |
二、探索传统与现代并置问题 |
小结 |
第四章 “传神史剧”观下的昆剧实践——郭启宏的新编昆剧 |
第一节 独树一帜的“传神史剧”观 |
一、“传神史剧”观提出的背景 |
二、“传神史剧”观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传神史剧”观下的昆剧创作实践 |
一、题材上的“从前”情结 |
二、文本上的“重铸伟词” |
三、审美上回归昆剧传统 |
第三节 “三位一体”的创作特色 |
一、优雅的历史感 |
二、鲜活的现实感 |
三、别一种自我意识 |
小结 |
第五章 “古剧新生”与新编昆剧——张烈的新编昆剧 |
第一节 “古剧新生”:一出戏救活一个流派 |
一、《张协状元》的创作缘起 |
二、《张协状元》与永昆风貌的复归 |
三、《张协状元》对永嘉昆剧的影响 |
第二节 “古剧新生”影响下《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昆剧搬演 |
一、《宦门子弟错立身》 |
二、《小孙屠》 |
三、《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昆剧搬演的再评价 |
第三节 张烈昆剧编创理念的实践与影响 |
一、张烈的昆剧编创理念:通俗化 |
二、张烈新编昆剧的舞台实践 |
三、张烈新编昆剧的影响与意义 |
小结 |
第六章 “拨乱反正”观念下的新编昆剧实践——曾永义的新编昆剧 |
第一节 曾永义的昆剧创作观 |
一、取材历史故事与“民族故事” |
二、“至情”主题寄托遥深 |
三、关目排场当行本色 |
第二节 曾永义新编昆剧的艺术特色 |
一、以研究态度为戏,以研究成果入戏 |
二、深谙戏曲主体在于歌乐 |
三、宾白醒豁,科诨自然 |
第三节 曾永义新编昆剧的意义与影响 |
一、昆剧文本传统的复归 |
二、以场上实践夯实编剧理论 |
三、丰富昆剧新编剧目 |
小结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4)阿拉伯国家联盟文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词 |
中文摘要 |
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文化和文化政策的相关概念 |
第一节 文化的定义 |
第二节 文化政策的定义 |
第三节 文化政策的衍变和基本框架 |
一、文化政策的衍变 |
二、文化政策的内容和目标 |
三、文化政策的价值 |
第四节 文化政策的理论建构 |
一、文化政策的研究维度 |
二、文化政策的话语结构 |
第二章 阿盟文化政策建构的价值基础和机构设置 |
第一节 阿盟文化政策建构的价值基础 |
一、民族身份的一体化构建 |
二、伊斯兰教的属性 |
三、文化多样性理论 |
四、国家文化安全政策 |
第二节 阿盟文化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 |
一、管理机构 |
二、执行机构 |
三、合作文化机构和阿盟赞助的文化项目 |
四、奖励机制:文化奖项的设置 |
第三节 阿盟文化政策具体实施方案 |
一、预算和资金运营 |
二、阿盟成员国文化政策的实施类型 |
第三章 阿盟文化政策的沿革及其主要内容 |
第一节 阿盟文化政策的沿革及其文化背景 |
一、1945-1985 年:萌芽雏形阶段 |
二、1986-1999 年:完善规划阶段 |
三、2000 年-至今:发展细化阶段 |
第二节 阿盟文化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阿盟文化政策方针 |
二、阿盟“新文化话语”与文化措施 |
第三节 阿盟文化政策的主要载体 |
一、文化会议和论坛 |
二、文化相关事务规范 |
三、专门性文化项目计划 |
第四章 阿盟文化政策的实践应用 |
第一节 阿盟文化政策领域的实践应用 |
一、语言文字 |
二、文化遗产 |
三、音乐与表演艺术 |
四、出版业 |
五、互联网媒体和电影产业 |
第二节 阿盟文化相关政策领域的实践应用 |
一、旅游业 |
二、体育产业 |
第五章 阿盟文化政策的实施体系与绩效评估 |
第一节 阿盟文化政策的实施体系 |
一、阿盟文化政策的实施 |
二、阿盟内部文化治理 |
三、阿盟的文化外交 |
第二节 阿盟文化政策的绩效评估 |
一、文化测度和文化指标 |
二、文化近用和参与度 |
三、文化支出预算 |
第六章 21世纪阿盟文化政策与中阿文化交流 |
第一节 中阿文化交流的成果 |
一、中阿合作论坛 |
二、文化交流意向 |
第二节 中阿文化交流的新机遇 |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和阿盟文化领域的合作实践 |
二、把握中阿文化交流新机遇 |
第三节 中阿文化交流面临的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5)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
第一章 关于小句审解 |
1.1 评说《“人定胜天”一语话今古》的辩证思维 |
1.1.1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 |
1.1.2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 |
1.1.3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 |
1.1.4 古义与今义的辩证 |
1.1.5 个体与整体的辩证 |
1.2 评说《漫话“有所不为”》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 |
1.2.1 比较语言事实的典型程度 |
1.2.2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里含义 |
1.2.3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表形式 |
1.2.4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用价值 |
1.2.5 比较语言事实的思想内涵 |
1.3 评说《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对语言应用的指导 |
1.3.1 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语言理论的探究 |
1.3.2 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现实应用的指导 |
1.3.3 推及到所有“世代沿袭名言”现实应用的指导 |
1.3.4 笔者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误用原因的语言学解析 |
第二章 关于用词辨察 |
2.1 评说《“救火”一词说古道今》的设问魅力 |
2.1.1 在设问中充分观察 |
2.1.2 在设问中充分描写 |
2.1.3 在设问中充分解释 |
2.1.4 充分设问的价值 |
2.2 评说《说广数》的数字文化 |
2.2.1 辨察数字的文化现象 |
2.2.2 考察数字的文化价值 |
2.2.3 丰富数字的文化理论 |
2.3 评说《“诞辰”古今演化辨察》的传授艺术 |
2.3.1 国学传授的真与美 |
2.3.2 国学传授的情与理 |
2.3.3 国学传授的小与大 |
2.3.4 笔者对“诞辰”一词的思考 |
第三章 关于结构组配 |
3.1 评说《“X以上”纵横谈》对语言问题的探讨、发掘和思索 |
3.1.1 在逻辑中探讨问题 |
3.1.2 在探讨中发掘问题 |
3.1.3 在发掘中思索问题 |
3.1.4 在思索中追踪问题 |
3.2 评说《“十来年”义辨》的追踪信念 |
3.2.1 对概数“来”字语形结构的追踪 |
3.2.2 对概数“来”字语义蕴涵的追踪 |
3.2.3 对概数助词“来”形义辩证的追踪信念 |
3.3 评说《“生、死”与“前”的组合》的小三角研究 |
3.3.1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表形式研究 |
3.3.2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里意义研究 |
3.3.3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用价值研究 |
3.3.4 良好文品 贯穿始终 |
3.3.5 笔者对反义语素同义词的思考 |
第四章 关于特异说法 |
4.1 评说《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的语法格式文化 |
4.1.1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渊源 |
4.1.2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内涵 |
4.1.3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价值 |
4.1.4 发掘方言现象传承中华文化 |
4.1.5 笔者对“一+名”语法格式的思考 |
4.2 评说《在广阔时空背景下观察“先生”与女性学人》中的多角度研究 |
4.2.1 对“先生”一词的内涵研究 |
4.2.2 对“先生”一词与女性的关系研究 |
4.2.3 对“先生”一词用于女性学人的理论探究 |
4.2.4 对“先生”一词用于女性学人的实践建议 |
4.2.5 笔者对“先生”一词的思考 |
4.3 评说《“起去”的普方古检视》的研究程序 |
4.3.1 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
4.3.2 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
4.3.3 用理论解释自己的观点 |
4.3.4 用务实说出自己的疑问 |
4.3.5 笔者对“起去”一词的思考 |
4.3.6 笔者的启示:学术的进步源于否定 |
下编 |
第一章 邢福义的语法思想 |
1.1 邢福义的研究历程 |
1.1.1 练步期(19561965年) |
1.1.2 求悟期(1966年—1989年) |
1.1.3 寻己期(1990—今) |
1.2 邢福义的语法理论 |
1.2.1 “小句中枢说” |
1.2.2 “句管控” |
1.2.3 “两个三角” |
1.2.4 “三个充分” |
1.2.5 “动词核心名词赋格” |
1.2.6 “语表趋简语义兼容” |
1.2.7 “词性判定法” |
第二章 邢福义的国学思想 |
2.1 邢福义“儒道合一”的思想 |
2.1.1 邢福义的儒家思想 |
2.1.2 邢福义的道家思想 |
2.2 评说《重视语言研究的“向”和“根”》对语言研究未来的展望 |
2.2.1 语言研究的现状 |
2.2.2 语言研究的未来 |
2.3 说《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对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探究 |
2.3.1 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理论探究 |
2.2.2 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实践印证 |
2.4 评说《“国学”与“新国学”》对当今国学的预测 |
2.4.1 探讨“当今国学”丰富的内涵 |
2.4.2 思索“当今国学”产生的背景 |
2.4.3 发掘“当今国学”发展的道路 |
2.4.4 肯定“当今国学”传播的平台 |
2.4.5 笔者对“当今国学”的思考 |
第三章 邢福义的传授学思想 |
3.1 治学之道学风先导 |
3.1.1 倡导“务实学风” |
3.1.2 主张“反省自己” |
3.1.3 重视“引导后辈” |
3.2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 |
3.2.1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阐释 |
3.2.2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践行 |
3.2.3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影响 |
3.3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 |
3.3.1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的阐释 |
3.3.2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源于中西方 |
3.3.3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的践行 |
3.4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 |
3.4.1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的阐释 |
3.4.2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的践行 |
参考文献 |
附注 |
国学研究与传授学 |
评说《“国学”和“新国学”》一文对“当今国学”的关注 |
邢福义:看透方块字的奥妙 |
评说《漫话“有所不为”》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 |
吕叔湘慧眼识后辈 |
邢福义的老顽童启示 |
走出语言学的语言学家邢福义 |
一部“新而不难,全而不杂”的好教材 |
一本值得推荐的语言学教材 |
《从“诞辰”古今演化辨察》看语言的规范问题 |
后记 |
(8)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研究的理论借鉴 |
六、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制定 |
第一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制定的背景 |
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统 |
二、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冲击 |
三、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护 |
第二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 |
二、民族发展理论 |
三、民族平等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酝酿准备时期(1921—1949年) |
一、政策内容 |
二、政策特点 |
第二节 基本形成时期(1949-1978年) |
一、民族工作方针的提出 |
二、政策内容 |
三、政策特点 |
第三节 全面发展时期(1978-2000年) |
一、民族工作重心的调整 |
二、政策内容 |
三、政策特点 |
第四节 转型调整时期(2000年至今) |
一、文化遗产观念转变 |
二、政策内容 |
三、政策特点 |
第三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及其成效 |
第一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执行 |
一、政策执行要素 |
二、政策执行机制 |
三、政策执行措施 |
第二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的成效 |
一、申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
二、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成果显着 |
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保护成果斐然 |
四、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得以抢救和保护 |
五、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区建设进展良好 |
六、其他方面的成就 |
第四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一、重视遗产申报轻视保护 |
二、以产业化开发代替保护 |
三、选择性保护 |
四、遗产私属化 |
五、遗产及其传承人造假 |
六、遗产保护主客体错位 |
第二节 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利益分配不均衡 |
二、政策资源缺失 |
三、机构设置失当 |
四、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 |
第五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
第一节 明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取向 |
一、促进民族国家认同 |
二、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 |
三、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
第二节 调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思路 |
一、以转变观念为先导 |
二、以科学规划为关键 |
三、以公民参与为基础 |
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
第三节 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具体措施 |
一、规范政策主体 |
二、营造政策环境 |
三、提升政策执行力 |
四、整合多元化利益 |
五、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建国以来有关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文件 |
附录2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1949.9-2012.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9)同方知网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本文的选题依据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2.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2.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实证研究法 |
第2章 营销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2.1 营销战略的内涵 |
2.2 营销战略的特征 |
2.3 营销战略管理的过程模型 |
2.3.1 营销战略的制定 |
2.3.2 营销战略的实施 |
第3章 同方知网公司概况 |
3.1 同方知网公司的发展历程 |
3.1.1 艰难创业阶段(1995年——1999年) |
3.1.2 快速成长阶段(1999年——2004年) |
3.1.3 科学发展阶段(2004年——今) |
3.2 同方知网公司的组织结构 |
3.3 同方知网公司的产品 |
3.3.1 同方知网公司产品的资源种类 |
3.3.2 同方知网公司产品的平台技术 |
3.4 同方知网公司的经营状况 |
3.5 同方知网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概况 |
第4章 同方知网公司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4.1 同方知网公司的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同方知网公司的产业环境分析 |
4.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4.2.4 替代品的威胁 |
4.2.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4.3 同方知网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4.3.1 同方知网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 |
4.3.2 同方知网公司的物力资源状况 |
4.3.3 同方知网公司的研发能力分析 |
4.3.4 同方知网公司的生产能力分析 |
4.4 同方知网公司的SWOT分析 |
4.4.1 同方知网公司的优势 |
4.4.2 同方知网公司的劣势 |
4.4.3 同方知网公司的机会 |
4.4.4 同方知网公司的威胁 |
第5章 同方知网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选择 |
5.1 同方知网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目标 |
5.1.1 长期目标 |
5.1.2 中期目标 |
5.1.3 年度目标 |
5.2 同方知网公司市场营销战略选择的原则 |
5.3 同方知网公司的STP战略 |
5.3.1 市场细分 |
5.3.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5.3.3 市场定位 |
5.4 同方知网公司的4PS战略 |
5.4.1 产品策略 |
5.4.2 价格策略 |
5.4.3 分销策略 |
5.4.4 促销策略 |
5.5 同方知网公司的关系营销战略 |
5.5.1 员工关系营销战略 |
5.5.2 客户关系营销战略 |
5.5.3 政府关系营销战略 |
5.5.4 竞争者关系营销战略 |
5.5.5 供应商关系营销战略 |
第6章 同方知网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
6.1 同方知网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 |
6.1.1 健全同方知网公司的组织结构 |
6.1.2 优化同方知网公司的营销流程 |
6.1.3 完善同方知网公司的绩效考核 |
6.1.4 规范同方知网公司的人员培训 |
6.2 同方知网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控制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改革开放30年出版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四、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评优颁奖大会”在京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藏学》30年(1988-2018)大事记[J]. 本刊编辑部,黄维忠,玉珍,央宗. 中国藏学, 2018(S1)
- [2]《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大事记(1987-2017)[J]. 胡鑫,任卫娜,马俊哲,王蓉,宋晓华,张世蓁.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8(S1)
- [3]昆剧新编戏与改编戏研究(1949~2015)[D]. 张宇. 苏州大学, 2018(01)
- [4]阿拉伯国家联盟文化政策研究[D]. 曹语庭.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5]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6]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7]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D]. 邓天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4)
- [8]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 吴磊.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9]同方知网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 章丹. 东北大学, 2009(05)
- [10]改革开放30年出版大事记[J]. 章宏伟. 编辑之友,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