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漫瀚调:蒙汉音乐交融、磨合的结晶——从准格尔旗荣获“中国漫瀚调之乡”命名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陈琳[1](2019)在《音乐传承与身份变迁 ——漫瀚调国家级传承人奇附林的口述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漫瀚调国家级传承人奇附林为研究对象,将他放置在漫瀚调发展以及当今社会文化变迁的语境下,通过对他人生史的描述,进一步分析在社会变迁中,他是如何从农民成长为一名农民歌手,又从农民歌手变成舞台歌手,进而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等一系列身份的转换,以此探讨他身份转换的内在原因及其身上承载的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变迁。本文由绪论、四个章节及结语构成。绪论部分包括论文缘起、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方法与思路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阐述了漫瀚调产生的历史语境以及在漫瀚调发展过程中漫瀚调艺人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阐述出生在文革前、成长于文革中受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影响下的奇附林,如何将自己从农民塑造成一名农民歌手。第三章主要从身份的角度出发,阐述奇附林从农民歌手到舞台歌手、从舞台歌手到国家级传承人身份的转换,进一步剖析在身份转换的过程中,他一直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其身上承载的漫瀚调艺术在不同语境下也随之发生着变化。第四章以口传性作为研究视角,探讨分析在民俗社会与现代社会中漫瀚调这一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和奇附林的身份认知及身份变迁等问题。结语部分对奇附林的人生历程以及身份的转换加以归纳,并揭示出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与口传性特点。
陈静[2](2019)在《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瀚调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漫瀚调是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民歌样式,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歌词朴实生动,唱腔高亢洒脱,鲜活再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思想。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产生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以传统漫瀚调为代表的民间文化面临更多的冲击和挑战,对于如何保护、传承和创新漫瀚调成为当下学者们研究的一个新课题。结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和价值取向,选取新的研究角度、新的创作视角、新的传播模式,探索对非遗的新型保护和创新,是促进传统民间艺术得以推陈出新、绵延发展的根本之道。
杨淑甄[3](2019)在《鄂尔多斯民歌语言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民歌是鄂尔多斯的一张精美名片,以原汁原味的鄂尔多斯方言记录,传唱着鄂尔多斯的历史与生活。论文以鄂尔多斯民歌中两种主要类型爬山调和漫瀚调的唱词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归纳分析法对唱词表现在语音、词汇和修辞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研究。民歌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唱使鄂尔多斯方言语音得以以最大的限度保存下来,透过民歌唱词,我们可以了解民歌在押韵和平仄方面的特征。此外,民歌作为“歌”,必然在歌词中体现其节奏特色,因此,语音部分从音顿律和长短律两个方面分析鄂尔多斯民歌的节奏特点。鄂尔多斯方言词语在民歌中大量使用,使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词汇部分我们总结了民歌中常见的鄂尔多斯方言词语。此外,重点考察了鄂尔多斯民歌中的圪头词、分音词、蒙语借词、叠音词、离合词等的使用情况。民歌用的虽是人们即兴演唱的作品,但具有很高的语言运用技巧。民歌表现手法之丰富民歌语言表现力之强都体现在修辞方面。鄂尔多斯民歌继承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综合运用了多种辞格,生动活泼,雅俗共赏。
王舒誉,范南雁[4](2014)在《二十一世纪以来漫瀚调研究综述》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对漫瀚调传承与保护意识的提高,对漫瀚调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的兴盛时期。这一阶段,各专家学者主要从漫瀚调的音乐、唱词、多元文化的交融以及传承与发展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探究,拓宽了漫翰调的研究视野,但对漫瀚调的语言载体及其中蕴含的蒙汉民族文化内涵还有待深入研究。
杨琼[5](2012)在《论近代漠南蒙汉移民音乐》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主题是近代漠南蒙汉“移民音乐”的形成过程及其特质与归属。近代国家内忧外患,天灾人祸,黄河中下游亦泛滥不断,大量灾民北徙至漠南,造成“黄河农耕文化”与漠南游牧文化的撞击,本论题中的“移民音乐”涉及这种撞击生成的新音乐品类:漫瀚调、二人台、胡仁·乌力格尔。“移民音乐”在移民社会的二元文化中孕育、产生,又在二元文化的互动中变迁。近代漠南的移民大都是破产农民、手工业者,清初政府在上层实行“满蒙联姻”的政治同盟,在下则实行“蒙汉分治”的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北迁的汉民最初是以流民身份“春去秋回”在漠南进行农耕,当达到一定规模清廷在邻近地区设置了相关的机构对流民进行临时管制。当越来越多的民人就地落户成为移民,蒙汉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加上清中后期的内忧外患,清政府最终实行了“移民实边”政策吸引了大量移民,同时建立了正式的行政机构,移民就地落户入编。在这一系列政策主导下,漠南移民融入蒙古社会的过程大概经历了经济融入、文化融入和政治融入,这一进程深深影响了移民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而移民音乐的状况也充分反映了这一过程。本文在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照“移民社会”的进程,以“移民音乐”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前移民音乐时期”、“移民音乐时期”和“后移民音乐时期”的历史划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提出一些见解,如“胡仁·乌力格尔”研究范式的不妥,“移民音乐意义”上的二人台、移民音乐的地域性和“文化反哺现象”等。移民的分布直接决定了移民音乐的分布。东、西部移民社会文化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类型的移民音乐,如移民间接参与的胡仁·乌力格尔和移民直接参与的漫瀚调、二人台。胡仁·乌力格尔在题材、演绎形式、曲调方面的蒙汉因素,漫瀚调对原民歌的改造,蒙古族元素对二人台形成发展的支持等,都是笔者在综合音乐本体的变化和相关联因素的基础上做的尝试性解释。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移民音乐”,笔者提出“文化撞击生成理论”,这是整合了西方移民理论“文化多元论”、“文化生成论”、“撞击一体化”等而做的一次理论探索,它特指短期内两大异文化的撞击生发出的文化现象,以及一系列后续反映。“移民音乐”文化源头上的二源性直接导致生成过程中的二元性,这种娘胎里带的特质导致“移民音乐”在“属-种-音乐本体”层面的对立统一。下文就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中对上述现象一一给予解析。
蔡际洲[6](2011)在《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属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①在音乐学界,一般归为民族音乐学中具有"文化地理学性质的研究"②。至目前为止,正式出版物上对其下定义者并不多见。③笔者以为,"区域"宜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它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地区",也不同于
曹晔[7](2011)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准格尔旗漫瀚调是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原生态蒙古民歌的基础上吸收晋、陕汉族民歌而产生的一个新型地方歌种。它产生于鄂尔多斯高原东端、又与晋陕黄土高原接壤的准格尔旗。在这块历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独特的土地上,蒙汉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娱乐,创造出了“漫瀚调”这一特殊歌种。它有着优美的旋律、鲜活的唱词、独特的演唱风格、规范的演奏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传承功能。它是蒙汉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象征,在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更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本文在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具体采用文献研究法、音乐形态分析法(包括赵宋光先生的五度相生调式体系、旋律形态结构“十二纬剖析法”以及杨瑞庆先生的旋律形态学等理论)、比较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对准格尔旗漫瀚调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首先探讨准格尔旗漫瀚调生成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历史发展轨迹,以准确地了解、掌握准格尔旗漫瀚调生成和发展的背景;其次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一些新方法分析、整合、描绘其音乐形态特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究其音乐特征;再次比较其与相近歌种的关系,找出其异同之处,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最后关注准格尔旗漫瀚调在当地的传承和生存状况,分析准格尔旗漫瀚调在当代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本文力图为当前准格尔旗漫瀚调的音乐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模式,为其保护与传承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付培[8](2011)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传承变异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漫瀚调是产生并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准格尔旗一带的一种地方民歌。它是以蒙古族短调民歌为母体,融入汉族民歌而形成的独特歌种。主要特点即兴演唱。漫瀚调所反映的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或某一个体、某一类型人群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和主人公特定的思想情绪。本文以准格尔旗为个案,综合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综合研究,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综合的角度详细分析漫瀚调产生的社会背景,研究漫瀚调传承现状、变异规律,阐释漫瀚调在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下的传承模式,探寻漫瀚调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其与俗民生活的密切联系,挖掘“人”在漫瀚调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力图真实地再现漫瀚调在民间的真实存在状态以及对民众的真正意义和价值,通过阐述准格尔旗漫瀚调在民间的生存状态和面貌,探究准格尔旗漫瀚调的发生发展规律。漫瀚调在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其传承和演变值得我们仔细品味。本文尝试发现一些规律性现象并对其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有助于对漫瀚调的保护和传承发展。
陈曦[9](2011)在《民俗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漫瀚调是流传了百年的具有深厚民间文化根基的地方民歌,广泛流传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漫瀚调的产生、发展与传承都与准格尔地区的民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主要运用民俗学的理论方法,结合音乐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学科对漫瀚调进行研究,通过对漫瀚调起源的民俗环境、漫瀚调的音乐特征以及漫瀚调的民俗特征与功能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这一民俗事象有一个全新的了解。第一部分主要对漫瀚调存承的历史地理环境、物质民俗环境、社会民俗及语言民俗环境进行了描述,阐明了漫瀚调拥有的浓厚的民俗背景。由于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不能脱离所属的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因此,观察和了解这种民间艺术所存承的社会语境便尤为重要了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漫瀚调的音乐本体特征进行描述。通过对漫瀚调旋律形态、体裁特征和风格特征的分析,阐述漫瀚调的音乐形态特征,进一步认识漫瀚调在音乐形态方面所具有的民俗特性。第三部分主要对漫瀚调的民俗特性进行了论述。在这部分中,对漫瀚调的民俗特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包括对漫瀚调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稳定性与变异性特征、传承性与扩布性特征的介绍。对于漫瀚调民俗特性的研究,为科学合理地开发与保护漫瀚调起着重要作用。第四部分是对漫瀚调民俗功能的论述。这部分也是该论文的创新之处。在民俗生活中,各种民俗事象都以不同的形式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漫瀚调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在民众的生活中发挥着它的社会功能。如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认识功能、维护社会和谐的功能等。可以说,漫瀚调之所以能够在民间深深扎根,能够在民众的生活中世代流传,因为它已成为了人民的“精神食粮”,它在所依存的民众生活中起着实际的作用。
杨文娟[10](2009)在《音乐文化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漫瀚调是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歌种之一,是见证蒙、汉两个民族百年融合历史的独特艺术种类。鄂尔多斯的准格尔旗是国家命名的“漫瀚调之乡”,是研究漫瀚调的核心区域。准格尔旗漫瀚调是在以蒙古族民歌为基调的基础上,糅合汉族音乐(尤其是民歌)的艺术成分,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由蒙汉两族人民共同创造形成的。其音乐形态、音乐文化与准格尔旗的民族历史、民俗文化形态、文化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立足于音乐文化学的角度,在客观、理性的梳理漫瀚调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漫瀚调以作品、音乐行为、音乐观念为核心的存在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笔者认为漫瀚调中以情感意象为核心的音响形态有“雅声”与“俗曲”两类,有宏大的社会——历史叙事与真挚、通俗的民间情感抒发之分,从而论证了漫瀚调的人民性特征;漫瀚调音乐物化形态主要体现为竹笛、四胡和扬琴三大件。这三件乐器由于本身具有的大众化特征得以入乐,从而证明了漫瀚调的通俗性特征。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特质根植在其寄生空间的地域文化属性上,文章继而对影响漫瀚调音乐形态的以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为主要表现方面的准格尔民俗文化以及具有独特历史文化氛围和特殊地理空间的准格尔文化地理环境进行了整体关照。笔者认为,准格尔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是漫瀚调民间性艺术特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从文化地理空间的角度分析,准格尔地区是晋、陕边地的汉族农耕文化形态与鄂尔多斯游牧文化形态共生的文化地理空间,百年的民族文化交融促生了漫瀚调独特的音乐文化,正是在这种地理学意义上的文化空间内漫瀚调的音乐文化具有了地缘文化的特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最后认为,依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政策与措施,只有重视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地理背景、有着趋同或相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稳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对漫瀚调具有稳定认识和传承惯性的传承主体才能更好地、原汁原味的将漫瀚调发展延续。
二、漫瀚调:蒙汉音乐交融、磨合的结晶——从准格尔旗荣获“中国漫瀚调之乡”命名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瀚调:蒙汉音乐交融、磨合的结晶——从准格尔旗荣获“中国漫瀚调之乡”命名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1)音乐传承与身份变迁 ——漫瀚调国家级传承人奇附林的口述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近代历史语境中的漫瀚调及其艺人 |
1.1 漫瀚调产生的历史语境 |
1.2 漫瀚调艺人及近代漫瀚调的兴起 |
第二章 一位农民歌手的成长 |
2.1 童年时光——初闻山曲儿 |
2.1.1 家族的基本情况 |
2.1.2 奶奶教唱的蒙古曲儿 |
2.1.3 父母的熏陶 |
2.1.4 短暂的校园时光 |
2.2 文革时期——劳动与唱山曲儿 |
2.2.1 政治夜校时的文艺活动 |
2.2.2 遇到老艺人 |
2.2.3 劳动的日子 |
2.3 走出小滩子村、唱响黄河两岸 |
2.3.1 与二人台班子唱山曲儿 |
2.3.2 卖冰棍儿与戏班跟唱 |
第三章 从农民歌手到民歌传人的身份转换 |
3.1 从农民歌手到舞台歌手 |
3.1.1 初次比赛 |
3.1.2 生命中的贵人 |
3.1.3 第一次进京 |
3.1.4 比赛中的创新 |
3.1.5 走进央视 |
3.1.6 成为电视名人 |
3.1.7 走向全国 |
3.2 从舞台歌手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
3.2.1 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
3.2.2 成为漫瀚调的符号 |
第四章 音乐传承人与文化变迁 |
4.1 漫瀚调的传承 |
4.1.1 漫瀚调的传承方式 |
4.1.2 漫瀚调的传承特点 |
4.2 音乐传承与身份认知 |
4.2.1 自我认知 |
4.2.2 社会对传承人身份的认知 |
4.2.3 音乐传承中的身份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瀚调的传承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取新的研究角度,挖掘漫瀚调的文化力 |
二、开拓新的创作视角,提升漫瀚调的创新力 |
三、寻求新的传播模式,扩大漫瀚调的影响力 |
四、结语 |
(3)鄂尔多斯民歌语言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鄂尔多斯民歌概述 |
2.1 鄂尔多斯历史人文的独特性 |
2.2 鄂尔多斯民歌与西北高原区民歌 |
2.3 鄂尔多斯民歌体裁 |
2.3.1 爬山调 |
2.3.2 漫瀚调 |
第3章 语音特色 |
3.1 押韵 |
3.1.1 基本押韵特征 |
3.1.2 通押现象及入声韵的保留 |
3.2 平仄 |
3.2.1 整句平仄不拘 |
3.2.2 整篇有规可循 |
3.3 节律特色 |
3.3.1 音顿律 |
3.3.2 长短律 |
3.4 小结 |
第4章 词汇特色 |
4.1 方言俗语 |
4.1.1 名词类 |
4.1.2 动词 |
4.1.3 形容词 |
4.1.4 代词 |
4.1.5 副词 |
4.1.6 助词 |
4.1.7 熟语类词语 |
4.2 分音词 |
4.3 圪头词 |
4.4 蒙语借词 |
4.5 离合词 |
4.6 重叠构形形态 |
4.6.1 AA式 |
4.6.2 AAB式 |
4.6.3 ABB式 |
4.6.4 圪AA式 |
4.6.5 A格BB式 |
4.6.6 AABB式 |
4.6.7 ABAB式 |
4.6.8 ABA式 |
4.7 小结 |
第5章 修辞特色 |
5.1 赋比兴的运用 |
5.1.1 赋 |
5.1.2 比 |
5.1.3 兴 |
5.2 辞格的运用 |
5.2.1 均衡美 |
5.2.2 变化美 |
5.2.3 侧重美 |
5.2.4 联系美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论近代漠南蒙汉移民音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移民音乐”释义 |
一、“移民音乐”涉及到的移民研究界相关理论与结论 |
二、研究对象——移民音乐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论域 |
一、移民音乐的讨论时间段——近代 |
二、移民音乐的空间历史概念——漠南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外移民与音乐研究 |
二、国内移民与音乐研究 |
三、漠南移民与音乐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移民音乐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移民音乐生成的社会根源 |
一、清代漠南相关移民政策 |
二、移民音乐相关地的移民涌入和建置状况 |
第二节 近代漠南移民特点 |
拉力'>一、移民的产生:推力>拉力 |
二、移民分布的链状与区域性 |
三、移民禁而不止 |
第三节 移民音乐产生的文化背景 |
一、民俗变迁 |
二、蒙汉语互渗 |
第二章 移民社会进程中的移民音乐 |
第一节 前移民音乐时期 |
一、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范式 |
二、漫瀚调的产生 |
三、二人台的源头之争 |
四、名称中的移民文化——仰视(胡尔奇)与俯视(漫翰调) |
第二节 移民音乐时期的典型状况 |
一、乌力格尔的地域风格化与传承谱系形成 |
二、“移民音乐”漫瀚调、二人台的“风搅雪” |
三、漫瀚调、二人台及其彼此关联的代际谱系 |
第三节 后移民音乐时期的典型现象 |
一、文化反哺 |
二、东边日出西边雨——“风搅雪”的归宿 |
第三章 移民音乐的类型和归属 |
第一节 移民音乐的类型 |
一、间接影响型乌力格尔 |
二、直接参与型之漫瀚调 |
三、直接参与型之二人台 |
第二节 移民音乐的特性分析与归属 |
一、移民音乐的二元性探因 |
二、移民音乐归属的思量——移民音乐是谁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学科理论研究 |
二、关于分布状态研究 |
三、关于传播变迁研究 |
四、关于历史渊源研究 |
五、关于生态环境研究 |
结语 |
(7)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漫瀚调的名称界定 |
(二) 漫瀚调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1、研究意义 |
2、研究现状 |
(三) 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方法 |
一、准格尔旗漫瀚调生成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其历史发展轨迹 |
1.1 准格尔旗漫瀚调生成的文化生态环境 |
1.1.1 自然地理生态环境 |
1.1.2 社会人文生态环境 |
1.2 准格尔旗漫瀚调的历史发展轨迹 |
1.2.1 萌芽期 |
1.2.2 发展、成熟期 |
1.2.3 转型、冲击期 |
1.2.4 保护、创新期 |
二、准格尔旗漫瀚调的音乐形态特征 |
2.1 准格尔旗漫瀚调的音阶调式 |
2.1.1 单一调式 |
2.1.2 调式色彩音的运用 |
2.1.3 调式交替 |
2.2 准格尔旗漫瀚调的旋律形态及发展手法 |
2.2.1 旋律音调的连结形态 |
2.2.2 旋律音调的句接形态 |
2.2.3 旋律发展手法 |
2.3 准格尔旗漫瀚调的曲体结构 |
2.3.1 两句体乐段结构 |
2.3.2 四句体乐段结构 |
2.3.3 三句体乐段结构 |
2.3.4 五句体乐段结构 |
2.3.5 六句体乐段结构 |
2.4 准格尔旗漫瀚调的腔词结构关系 |
2.4.1 腔词句式关系 |
2.4.2 腔词段落关系 |
三、准格尔旗漫瀚调与其它相近歌种之关系 |
3.1 准格尔旗漫瀚调与准格尔旗原生态蒙古民歌之比较 |
3.1.1 曲名相同曲调大同小异 |
3.1.2 曲名不同曲调大同小异 |
3.1.3 曲名不同曲调也不尽相同 |
3.2 准格尔旗漫瀚调与陕西府谷信天游、山西河曲山曲之比较 |
3.2.1 流传区域的比较 |
3.2.2 歌词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的比较 |
3.2.3 音阶调式的比较 |
3.2.4 曲体结构的比较 |
3.2.5 旋律的比较 |
3.2.6 演唱和伴奏的比较 |
3.3 准格尔旗漫瀚调与二人台音乐之比较 |
3.3.1 音阶调式的比较 |
3.3.2 曲体结构的比较 |
3.3.3 旋律的比较 |
3.3.4 伴奏的比较 |
3.4 小结 |
四、准格尔旗漫瀚调的传承方式及其生存现状 |
4.1. 准格尔旗漫瀚调的传承方式 |
4.1.1 家族亲缘传承 |
4.1.2 师徒授受传承 |
4.1.3 社会民俗传承 |
4.2 准格尔旗漫瀚调的生存现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 |
附录二 主要采访对象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传承变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3. 对本文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
4. 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 |
5.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漫瀚调基本概况 |
1.1 关于漫瀚调的名称 |
1.2 漫瀚调产生的地理、历史文化环境 |
1.3 漫瀚调生成的民俗背景 |
1.4 汉族移民与蒙古族人的再习俗化 |
第二章 漫瀚调艺术风格特色与俗民生活 |
2.1 漫瀚调唱词的艺术风格特色与俗民生活 |
2.1.1 漫瀚调唱词的口语化 |
2.1.2 “风搅雪”的语言风格 |
2.1.3 漫瀚调唱词的表现手法 |
2.1.4 叠词的运用 |
2.1.5 衬词的运用 |
2.2 漫瀚调的表演风格特色与俗民生活 |
2.2.1 漫瀚调演唱的即兴性 |
2.2.2 漫瀚调的演唱场合与俗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关系 |
2.2.3 漫瀚调具有表演者与观赏者的共融性 |
2.2.4 漫瀚调演唱的程式性 |
第三章 漫瀚调民歌的艺术展演者——漫瀚调艺人 |
3.1 俗民个体与群体唱漫瀚调习俗养成 |
3.2 俗民个体与群体的漫瀚调传承 |
3.2.1 漫瀚调民俗传承的文化圈 |
3.2.2 漫瀚调的传承原因 |
3.3 漫瀚调的传承主体——民间艺人 |
3.3.1 漫瀚调艺人的社会角色 |
3.3.2 漫瀚调艺人的社会地位 |
3.3.3 漫瀚调艺人的民俗意义 |
3.4 漫瀚调传承方式 |
3.4.1 家族传承 |
3.4.2 师徒传承 |
第四章 在传承中变异的漫瀚调 |
4.1 漫瀚调民歌的变异因素 |
4.1.1 蒙汉民族的融合因素 |
4.1.2 国家政策的影响 |
4.1.3 现代传媒的作用 |
4.2 漫瀚调民歌的变异 |
4.2.1 名称的变异 |
4.2.2 表演形式的变异 |
4.2.3 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变异 |
4.2.4 民歌资源形式的变异 |
4.3 漫瀚调艺术变异所体现出的特性 |
4.3.1 从传统型逐渐走向现代型 |
4.3.2 从地方性向普遍性转型 |
4.3.3 从稳定性向开放性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主要田野访谈对象 |
漫瀚调艺术成就大事记 |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研究成果和获奖情况 |
笔者田野调查图片资料 |
致谢 |
(9)民俗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漫瀚调形成发展的民俗环境 |
第一节 地理历史环境 |
第二节 物质民俗环境 |
第三节 社会民俗环境 |
第四节 精神民俗环境 |
第五节 语言民俗环境 |
第二章 漫瀚调音乐形态探讨 |
第一节 漫瀚调体裁分类特征 |
第二节 曲调的来源 |
第三节 音乐形态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漫瀚调的民俗特性 |
第一节 地域性与民族性 |
第二节 传承性与扩布性 |
第三节 稳定性与变异性 |
第四章 漫瀚调的民俗功能 |
第一节 教化功能 |
第二节 调节功能 |
第三节 认识功能 |
第四节 维护社会和谐的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音乐文化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漫瀚调现象”与漫瀚调研究述评 |
(一) “漫瀚调现象” |
(二) 漫瀚调研究述评 |
(三) 本文研究对象、研究理路与研究方法 |
二、音乐文化学视角一:漫瀚调的存在方式 |
(一) 漫瀚调作品 |
1. 以情感意象为核心的漫瀚调音响形态 |
2. 以主要伴奏乐器为核心的物化形态 |
(二) 漫瀚调音乐行为 |
1. 操作行为 |
2. 参与行为 |
(三) 漫瀚调音乐观念 |
1. 自娱与他娱 |
2. “广场”的音乐价值取向 |
三、音乐文化学视角二:漫瀚调与准格尔旗的民俗文化 |
(一) 漫瀚调与准格尔的物质民俗 |
(二) 漫瀚调与准格尔的社会民俗 |
(三) 漫瀚调与准格尔的语言民俗 |
四、音乐文化学视角三:文化地理环境对漫瀚调的影响 |
(一) 蒙汉共存的文化地理空间对漫瀚调生成的影响 |
(二) “黑界地”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互融对漫瀚调艺术特质的规约 |
五、音乐文化学视角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下漫瀚调的传承、发展 |
(一) 历史语境下漫瀚调的传承、发展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下漫瀚调的传承、发展.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漫瀚调:蒙汉音乐交融、磨合的结晶——从准格尔旗荣获“中国漫瀚调之乡”命名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音乐传承与身份变迁 ——漫瀚调国家级传承人奇附林的口述史研究[D]. 陈琳.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2]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瀚调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 陈静.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9(04)
- [3]鄂尔多斯民歌语言特色研究[D]. 杨淑甄. 天津大学, 2019(06)
- [4]二十一世纪以来漫瀚调研究综述[J]. 王舒誉,范南雁. 文学教育(上), 2014(10)
- [5]论近代漠南蒙汉移民音乐[D]. 杨琼.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6]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J]. 蔡际洲. 音乐研究, 2011(03)
- [7]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研究[D]. 曹晔. 内蒙古大学, 2011(11)
- [8]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传承变异调查研究[D]. 付培. 西北民族大学, 2011(06)
- [9]民俗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D]. 陈曦.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10]音乐文化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D]. 杨文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