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比测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妍妍[1](2021)在《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设计》文中认为全国各地每逢6-8月份,江河湖泊洪水频发,而针对洪水的水文资料收集和下游洪水的预警手段相对欠缺。目前洪水期河道的水文资料收集以人工测量配合现场设备的方式为主。基于减少洪水期间人员在现场测量的风险和提高测量数据收集完整性的考量,自动化无人值守的测量河道流量系统是当前水文部门急需的一种测量手段。目前各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都在积极投入此项技术的研究。自动测量河道流量机器人就是在这个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是基于雷达波流速仪的非接触式测量流量的方法,结合自动化方案设计出的一套自动测量流量系统;是为了实现中小河流自然河道水文数据自动化测量而设计的一套完整解决方案。论文针对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钢丝绳轨道垂度变化引起的水位测量误差问题,采用RTK技术,通过RTK载波相位差分原理,对外挂在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上的RTK接收机与固定在岸边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求差,实现水位自动测量,修正水位误差;针对倾角变化引起的水位流速误差,采用倾角传感器采集倾斜角度,通过修正算法实现水位流速误差的修正;为了便于后续设备维护,优化软件逻辑,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硬件模块化设计给软件设计提供模块化逻辑,且发生故障时可以实现模块排查,便于后续维护;针对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因打滑无法返回充电桩的问题,通过设计自动增压助力装置,结合运行逻辑和故障处理机制,实现对打滑等故障的处理;为优化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实测成果,通过收集一个洪水期的某站点真实数据建立数据优化模型,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与传统转子流速仪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比对,率定出修正系数用于修正流量偏差,从而使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可以使用到实际项目中,成为解决洪水期自然河道测量流量的手段之一。
先有其[2](2021)在《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的桑叶茶成分分析及品质鉴别》文中研究表明桑叶茶是由传统农产品桑叶加工而成,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桑叶茶的化学成分研究,但分析的信息不足,无法达到了解桑叶茶复杂成分的效果,抑制了桑叶茶食养价值的深度开发。传统中医药学认为,桑叶茶中的霜桑茶较之春桑茶而言,其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更强,价值更高,但目前市场上却缺乏有效的分析手段来鉴别霜桑茶与春桑茶,不利于桑叶茶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此外,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桑叶茶加工工艺的开发,忽略了对其冲泡条件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桑叶茶中有效成分的营养保健功能发挥。因此本文使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LC-HRMS)技术对桑叶茶提取液进行成分鉴定,建立桑叶茶化合物数据库,寻找霜桑茶与春桑茶中含量差异较大的特征化合物,建立用于区分霜桑茶与春桑茶的指纹图谱与统计学模型,并为科学冲泡桑叶茶探索最优的冲泡条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桑叶茶有机化学成分的鉴定分析为探究桑叶茶的有机化学成分,运用LC-HRMS技术来获取桑叶茶的高分辨质谱数据,并比较不同数据采集方式对鉴定结果的影响,将采集的高分辨质谱数据与现有大量公开的谱图库进行比对分析,使得分散于各个谱图数据库中的零散化合物与桑叶茶进行关联整合,得到从属于桑叶茶的化合物集合,从而实现对桑叶茶成分的高通量、高准确度的非靶向鉴定。结果表明,使用数据依赖性采集模式,结合包含列表功能,正负离子分开采集获得的数据鉴定结果最优。数据经过分析与鉴定,一共鉴定到328种化合物,涵盖氨基酸、黄酮、生物碱、有机酸、脂质等类别,其中很多化合物为首次在桑叶茶中被鉴定到。基于本次实验的鉴定结果建立了包括化合物名称、保留时间、分子式、极性、加合离子、一级母离子及二级碎片离子精确质荷比信息的桑叶茶有机化合物数据库,弥补了此前桑叶茶成分信息不足的情况。2.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桑叶茶品质鉴别为鉴别桑叶茶是否经霜,运用LC-HRMS技术,基于已建立的桑叶茶化合物数据库信息,比较各化合物在霜桑茶与春桑茶中相对含量的差异,挑选其中77种在两类桑叶茶中差异大于3倍的特征化合物,建立起用于区分霜桑茶与春桑茶的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和层次聚类分析(HCA)模型,并挑选其中16种峰强度较高、重复性好、分离度较高、背景干扰少的特征化合物构建霜桑茶的对照指纹图谱。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聚类分析法和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法对CSS、SNJK、TRT、XZ四种未知来源的桑叶茶进行鉴别分析并验证方法适用性。结果表明,在主成分分析模型中,主成分一的解释度均大于65%,前两个主成分的合计解释度均大于89%,四种未知来源的桑叶茶样本组与霜桑茶样本组聚合更好,且与春桑茶样本组区分较好;在层次聚类分析模型中,四种未知来源桑叶茶样本组均与霜桑茶样本组聚为一类,在聚类树下和霜桑茶样本组的欧氏距离均小于400且和春桑茶样本组的欧氏距离均大于700,与霜桑茶距离更近;在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中四种未知来源桑叶茶指纹图谱与霜桑茶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1且与春桑茶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小于0.84,与霜桑茶相似度更高。因此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似度分析结果能够较好地鉴别四个未知桑叶茶样本均为霜桑茶。本实验建立的方法模型能够用于区分春桑茶与霜桑茶,方法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度较高。3.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桑叶茶冲泡条件探索为探索桑叶茶的最优冲泡条件,挑选响应较高且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氨基酸、黄酮、生物碱、有机酸类共80种特征化合物作为监测对象,以茶汤溶出物中各类化合物的峰面积响应强度为评判标准,分别对春桑茶和霜桑茶进行冲泡水温、冲泡时间、茶水比、冲泡次数四个条件的探索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桑叶茶的最优冲泡条件略有差异,霜桑茶的最佳冲泡条件为80℃的冲泡水温下冲泡13min,春桑茶的最佳冲泡条件为70℃的冲泡水温下冲泡9min,两种桑叶茶冲泡次数均不大于3次,冲泡茶水比均为5:200最优;其中冲泡茶水比和冲泡次数对营养物质的溶出影响最大。
梁捷[3](2021)在《九条岭水文站AI智能水位图像识别系统与人工观测水位比测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文行业的传统测验方式也将随之改变。本文通过AI智能水位图像识别系统在九条岭水文站试运行阶段中与人工观测水位的对比分析,依据《水位观测标准》(GB/T 50138-2010)的规定,讨论AI智能图像识别水位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王家伟[4](2021)在《基于图像识别的波面测量及空间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波浪试验中,波浪要素观测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其中波高的测量是波浪要素里最基础的一项。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实验室内的波浪水槽,并将该测量测量系统在大规格波浪水槽进行适配,提出基于图像识别的波面测量方法。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从波浪观测中常用的波高测量方法及应用场景、测量精度及量程、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介绍基于图像识别的测量方法在波浪测量领域的应用,总结出图像识别在波浪测量中相对传统测量仪器特有的优势,提出一种新的实验室波面测量方法——基于图像识别的波面测量方法。其次,介绍图像识别测量波面的原理:俯视拍摄波浪水槽壁面及波浪表面,通过摄像机获取连续波面图像,利用阈值分割提取波面水位值计算波高值。利用这一基本原理及依据波浪测量的要求:进行图像畸变校正、图像感兴趣区域设定、图像灰度处理、图像滤波与增强、图像二值化、图像形态学处理进行波面像素坐标提取,通过图像标定关系将像素值转化为水位值,利用上跨零点法计算得到波高、周期波浪要素。进而介绍图像识别测量波高系统,针对大比尺波浪水槽波浪测量要求,选取测量系统中布置的摄像机参数、喷涂波浪水槽壁上标尺,采集视频数据等。最后,通过人工读数建立标准波高对照组及电容式波高传感器所测数据与图像识别波高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图像识别波高测量方法测量精度较好,满足波浪试验中波浪的测量要求。再次,利用波浪识别结果对波浪非线性特征量从空间域及时间域上分析,统计了规则波工况下,各自波高在空间域及时间域上的分布的不对称度、峰度、偏度,并通过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在空间域及时间域上二者非线性特征量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数值上空间域的峰度及不对称度均大于时间域上的计算值,而空间域上的偏度计算值要小于其在时间域的计算值。在周期相同,波高不同的条件下,三个特征量均有随波高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在波高相同,周期不同的条件下,偏度随着周期的增大而减小,不对称度和峰度随着周期的增大而增大,该结论对今后的波浪形态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并运用空间波面的测量结果,对规则波及不规则波进行波浪入反射分离,对工程试验中的波浪分离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最后,对图像测量波高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提出优化的方向,对该测量系统适用场景进行分析。
蔡冰芳[5](2020)在《湄洲岛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估及开发利用对策》文中认为该文以湄洲岛不同区域有代表性的单井为抽水试验单元,监测地下水资源状况,以点带面分析推估现状下全岛地下水资源应急情况下可开采量和水质状况。结合湄洲岛现状用水情况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提出湄洲岛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赖斌[6](2020)在《邯郸永年区冬小麦关键生长期农业干旱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特别是近年来,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中国的中高纬度地方逐渐成为了新的高温、干旱中心。地处中纬度的邯郸市永年区,隶属河北平原南部,是重要的粮产地,干旱时有发生。随着工业、生活用水剧增,水资源矛盾突出,农业供水形势日益严峻,区域农业生产在干旱面前更加脆弱,因此及时的农业预警和评估是区域农业抗旱、防旱的关键手段。邯郸市永年区又是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域,在多种水利工程措施并用和强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斑状化、动态化的土壤下垫面区域分布特征,使得土壤水变化愈加复杂,区域农业干旱预测和预警更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区域土壤水变化监测和分析为基础,构建区域流域水文模型为支撑,实现区域冬小麦关键生长期农业干旱评估。主要成果如下:(1)辨析永年区冬小麦关键生长期土壤水变化规律。永年区土壤体积含水率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同期北部冬小麦种植区土壤体积含水率低于同期南部冬小麦种植区土壤体积含水率。通过分层变化分析,冬小麦在关键生长期时0-20cm、20-40cm以及40-60cm处土层土壤水含率减少速度快于其他土层。从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时间变化来看,永年区冬小麦在进入关键生长期后各层土壤含水量均随时间减少,但其间有一次明显土壤含水率增大表现。(2)构建区域水文模型。基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借助水文模型对区域农田水循环进行精细刻画,并可获取区域冬小麦土壤墒情模拟值,并与实测土壤墒情反复对比,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和模拟验证,纳什效率系数平均值超过0.80,构建了区域水文模型。(3)永年区农业干旱评估。对永年区近60年来面降水量进行排频,分析发现永年区出现枯水年时冬小麦生长期降水量不足全年总降水量的30%,并设计确定P=85%、P=90%及P=95%三种不同干旱降水情景,选择SM-AWC为干旱指标,输入水文模型进行干旱评估。结果表明,不同情景输入下,区域冬小麦关键生长期干旱情况有所波动,其中出现P=90%及P=95%干旱典型年时,4月中旬永年区中部和东部容易发生特大干旱,并且将持续到5月中旬才能缓解。(4)开展了农业干旱演变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底墒条件、土壤粒组划分、灌溉制度以及降水情况都将影响干旱的演变,在枯水年份应在冬小麦进入关键生长期前提高土壤底墒条件,并且应根据干旱发展在4月中旬干旱发展初期进行适时灌溉。本研究针对邯郸市永年区复杂多变的下垫面分布,在解析区域冬小麦关键生长期土壤水变化基础上进一步对典型枯水年降水情景下干旱发展进行探究,尝试分析全区未来发生极端少雨情况下的干旱演变规律,可为永年区冬小麦未来防旱提供科学依据。
谢萌琦,李仪,冯能操,杨鑫[7](2020)在《基于E601B型蒸发器的水面蒸发自记仪比测实验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文中认为该文针对基于E601B蒸发器的蒸发自记仪比测试验存在的误区,系统总结了比测试验在仪器选型、场地选择、设备安装、数据观测等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了上述环节误差成因,并结合行业现行规范,提出了一套客观评定蒸发自记仪性能的方案,对提高蒸发自记仪性能比测试验效能,加快推广应用水文新仪器,促进水文现代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赵张美[8](2020)在《稀土离子掺杂氟化物的光学温度探测研究》文中提出温度监测在产品质量、能源节约、国民经济发展、生物医学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某些情况下,对温度的控制与测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响应迅速、温度探测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基于稀土离子荧光特性的测温技术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测温,克服传统温度探测所面临的困境,并且具有动态范围宽、响应快、热惰性小以及灵敏度高等特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涉及的工作主要研究了基于稀土离子荧光强度和荧光强度比的测温技术方案,介绍了单掺、双掺光学测温材料,总结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并根据当前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新型非接触式温度探测提供新的启示。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发光的一些基础知识、几种特殊结构或性能的发光材料、稀土离子的光谱、对稀土掺杂材料的测温研究,其中着重介绍了基于稀土掺杂发光材料荧光特性的温度探测技术的原理以及研究进展。第二章介绍了 β-NaGdF4:Eu3+氟硅酸盐玻璃陶瓷的合成方法和表征方法。并且基于Eu3+的基态热耦合能级(7F0和7F2)进行了测温研究。在固定波长激发光的激发下,布居在近基态的7F2能级上的Eu3+被激发到5D0能级上,监测不同温度下Eu3+的5D0→7F4的发射。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处于7F2能级上的Eu3+数量增加,在和7F2→5D0跃迁共振的光激发下,能够泵浦到5D0上的Eu3+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5D0→7F4的发射强度变强。最终得到在150K时样品的相对灵敏度可以达到3.96%K-1。第三章我们研究的材料是通过热分解方法合成的单分散的β-NaYF4:Sm3+纳米颗粒。介绍了基于Sm3+的基态热耦合能级(6H5/2和6H7/2)进行温度探测的研究。在594 nm脉冲激发光的激发下,近基态的6H7/2能级上的Sm3+被激发到4G5/2能级上,在300 K到430 K,Sm3+在560 nm处(4G5/2→6H5/2)的发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测温区间包括生物体生理温度区间(300 K-333 K),且可以不用考虑低温失耦。结果表明,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较高的灵敏度的β-NaYF4:Sm3+纳米颗粒在荧光温度探测领域可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第四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 Ba2LaF7:Nd3+/Eu3+玻璃陶瓷的表征方法和温度探测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选区电子衍射来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形貌。由于Eu3+的5D0能级和Nd3+的2G7/2能级极其接近,在578.3 nm的激光激发下,Eu3+和Nd3+同时被激发,随着温度的变化,Nd3+在800 nm处(从2G7/2弛豫到4F5/2后的发光4F5/2→4I9/2)的发射强度和Eu3+在699 nm(5D0→7F4)的发射强度的变化趋势相反,这是由于Nd3+的发光初态4F5/2和Eu3+的激发初态7F0都处于各自热耦平衡的上能级和下能级。利用这两处在不同温度下的积分发射强度的比值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直接测量。在420 K时获得最大的相对灵敏度达到1.02%K-1,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温度探测表现。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所关注的用于测温的两个发射峰都处于生物组织光学窗口,这可能在生物医学领域有所应用。第五章我们研究了高浓度Er3+掺杂的β-NaYF4上转换纳米颗粒,Er3+同时扮演着敏化剂和激活剂的角色。在波长为1532 nm的激光激发下,我们测量了在297 K到417 K这一温度范围内的Er3+的变温发射谱,研究了在双光子激发下980 nm(4I11/2→4115/2)附近和810 nm(4I9/2→4115/2)附近的发射积分强度比值和温度的依赖关系(注意4I9/2和其下的4I11/2并不处于热耦合平衡状态),并且得到在300 K和330 K时相对温度灵敏度可以分别达到1.15%K-1和0.93%K-1。我们所采取的这种新方案,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都处于近红外生物窗口,相比较于用紫外和可见光激发,近红外光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而且有更好的生物组织穿透能力,可以用于生物体较深处的组织温度探测。
侯义东[9](2020)在《超高频雷达水动力学参数探测机理研究与实验》文中提出工作在分米波段的超高频雷达具有较高的距离分辨率,较小的天线口径和便携式的固有结构特点,可以有效地探测河流流速、流量等水动力学参数,同时其在理论上可以弥补高频雷达和X波段雷达的探测盲区,对近海水动力学参数也拥有较高的探测潜力。此外,超高频雷达结合波槽缩比实验,可以间接分析海浪Bragg和非Bragg散射机理。因此,超高频雷达可为河流和海洋水动力学参数提供一个可靠的非接触式测量手段。基于水波Bragg散射理论,超高频雷达河流探测机理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现有的雷达系统在工程化应用时,存在硬件结构复杂、建站环境要求高、阵列通道校准实施难度大等缺陷,无法适应现代水文的全天候在线式测量需求。对于海洋水动力学参数探测,由于频段不满足经典电磁散射理论的有效范围,无法建立回波谱与海态之间的联系,尚且缺乏可靠的反演机理。在海浪Bragg和非Bragg散射机理研究中,到目前为止仅局限于波槽实验现象的初步解释,对于散射截面、散射角、多普勒频移与周期水波波高、波周期、入射波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现有雷达系统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一套紧凑结构全数字多通道超高频雷达系统,并基于河流回波特点,提出了一套线性阵列幅相误差自校准算法,进一步推进了超高频雷达河流探测的工程化应用进程;随后结合理论、数值分析和雷达波槽实验结果,深入研究了海浪的Bragg和非Bragg散射机理和多普勒频移特性;最后从数值仿真和外场实验观测两个方面出发,重点分析了超高频雷达海洋回波谱对海态变化的响应,为超高频雷达海洋水动力学参数探测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的具体工作和相关结论包括以下方面:1.研制了一套全数字多通道超高频雷达系统RISMAR-U,给出了雷达硬件系统、逻辑电路和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过程。RISMAR-U使用直接射频采样、全数字脉冲压缩、分布式软件结构、4G网络数据传输、太阳能与交流电互补供电、远程状态监测和电源管理等技术,大大简化了系统结构和对建站环境的要求,可实现一体化无人值守建站模式。在实验室环境下对系统各项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RISMAR-U具有高于100d B的整机动态范围、低于155d Bm/Hz的模拟通道灵敏度、大于55d B的通道隔离度以及低于0.006d B和0.04度的幅度和相位稳定度。2.提出了RISMAR-U河流径向流场、矢量流场、断面流速和流量反演的完整技术方案,根据河流流速的几何分布特征,设计了一套线性阵列自校准算法,可利用河流回波实时校准阵列幅相误差,进一步降低了RISMAR-U工程实施的复杂度。为了验证RISMAR-U综合性能、探测精度和阵列无源校准算法的稳健性,本文与传统接触式河流流速、流量测量手段进行了数次外场比测实验,在顺直河道、弯道和更为复杂的河道中,RISMAR-U均取得了较高的长期比测精度。3.从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外场实验三个方面探索了周期水波Bragg和非Bragg散射机理以及多普勒频移特征,使用矩量法数值计算了周期水波散射截面和多普勒谱,使用微扰法推导了散射波第n阶扰动解的一般形式,设计并实施了雷达波槽缩比实验,使用RISMAR-U测量了周期水波回波多普勒谱。其中波槽观测结果表明,当水波波长为Bragg波长的整数倍时,会发生后向散射增强,且在多普勒谱中出现等频率间隔的多重谐波。但数值模拟显示,除了与水波相速度有关的多普勒谱峰外,其余的谐波均由波槽边界效应引起。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波槽实验均表明周期水波散射场由一系列平面波组成,散射角可通过水波长和入射波长之间的比值确定,且散射截面与波高之间存在明确的指数关系。4.数值分析了一维海面在高频、甚高频和超高频波段的多普勒谱渐变特性,为了处理完全掠入射问题,将粗糙面转化为局部扰动平面,将激发非相干散射波的表面电流视为未知量,使用矩量法求解改进的表面积分方程。通过在高频段与微扰法的对比,验证了改进散射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在多普勒谱域定量评估了微扰法的适用范围。随后重点分析了不同波段、不同海况下的多普勒频谱特性,比较了不同的非线性海浪模型对多普勒谱的影响。5.对岸基超高频雷达二维海面后向散射截面和多普勒谱特性进行了实验和数值研究,采用小斜率近似和尖波模型数值计算了非线性海面后向散射截面和多普勒谱,并使用RISMAR-U实测了不同海态下的海面回波信息。在补偿风向影响后,雷达回波功率和数值预测的散射截面对风速的响应基本一致,均在低海态下更为敏感。整个实验期间,雷达测量与数值模拟的多普勒谱相关系数超过0.96。随着海态的上升,高阶谱峰强度迅速增加,而Bragg谱峰强度却略有下降,多普勒谱的整体形状展宽的更加平坦。海洋表面流对回波谱的影响与高频雷达一致,探测区域内的表面径向流将产生整体的多普勒谱频移。
齐占辉[10](2019)在《基于GPS卫星信号的海浪观测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波浪是海洋动力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波浪的精细化观测和预报,对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浮标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海洋波浪测量方法。基于GPS卫星信号的波浪浮标测量方法与传统重力加速度式的波浪浮标测量方法是不同的。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GPS卫星信号测量波浪的方法,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提出了一套基于GPS卫星信号测量波浪的算法模型,并对其关键核心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GPS测波浮标、波浪骑士测波浮标及AWAC浪龙波潮仪的海上同步比测试验,验证了算法模型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2)针对GPS测波浮标因GPS天线偶尔被海水覆盖从而造成浮标运动速度数据序列中出现异常数据的情况,首先给出了一套基于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的修正算法模型,用于实时修正浮标运动速度数据序列中的异常数据;再通过引入高斯低通滤波器,进一步提高了GPS卫星信号测量波浪的精度和准确度,并经海上试验,验证了修正算法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从波高、波周期、波向、海浪谱、二维方向谱前五系数、频率能量分布等多个方面详细深入的研究了GPS卫星信号测量波浪算法模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4)由于波浪滑翔器载体平台的随波运动特性较差,针对GPS卫星信号在波浪滑翔器载体平台上测量波浪精度较低的问题,给出了一套基于二维方向谱前五系数的经验修正算法模型,用于提高波浪滑翔器载体平台测量波浪的精度和准确度;通过现场海上试验,验证了修正算法模型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5)使用WRF模式和SWAN模式进行了海况数值模拟研究,并用GPS测波浮标的现场波浪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给出了一套基于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的修正算法模型,用于改进波浪场中特定位置处波浪序列的预报精度。现场海上试验表明,该套修正算法模型可显着提高定点波浪预测精度。
二、人工比测若干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比测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自然河道测量流量的国内外现状 |
1.3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遇到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
2.1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供电方式及运动方式分析 |
2.2 缆道自然垂度的处理及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爬坡问题处理 |
2.2.1 缆道自然垂度的处理方法 |
2.2.2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打滑问题处理 |
2.3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工作过程及行进距离误差修正方式 |
2.3.1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工作过程简述 |
2.3.2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工作过程中的行进误差补偿方式 |
2.4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高程、角度变化对水位测量的影响修正 |
2.4.1 基于RTK技术对高程变化引起的水位修正补偿 |
2.4.2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工作过程中的角度变化补偿 |
2.5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通信可靠性问题解决方案 |
2.5.1 遥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 |
2.5.2 系统的时钟同步 |
2.5.3 固态存储数据的准确、可靠性 |
2.5.4 遥测数据与固态存储数据互为备份 |
2.5.5 固态存储数据的远程、本地提取 |
2.5.6 通信的可靠性 |
第3章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硬件设计 |
3.1 硬件设计规格 |
3.2 电子硬件部分设计方案 |
3.2.1 电气概要设计 |
3.2.2 设备功耗及供电设计 |
3.2.3 电气详细设计 |
3.3 机械结构部分设计方案 |
3.3.1 主体部分设计 |
3.3.2 充电桩部分设计 |
第4章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软件设计 |
4.1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4.2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4.2.1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功能设计 |
4.2.2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采集计算分析功能设计 |
4.2.3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通信功能设计 |
4.3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软件逻辑设计 |
4.3.1 自动工作模式 |
4.3.2 手动工作模式 |
4.4 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程序设计 |
4.4.1 主程序流程设计 |
4.4.2 DTU通信部分软件设计 |
4.4.3 数据采集部分软件设计 |
第5章 实测数据误差统计计算模型和数据比测率定 |
5.1 实测数据误差统计计算模型 |
5.1.1 非接触式雷达流速仪测量传感器实测流速数据采集汇总 |
5.1.2 流速范围频率统计 |
5.1.3 对正常流速段进行频率统计分析 |
5.1.4 流速测量优化算法 |
5.2 实测数据比测率定参数修正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的桑叶茶成分分析及品质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桑叶茶概述 |
1.2 桑叶茶有机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3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LC-HRMS)技术 |
1.4 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桑叶茶品质鉴别及冲泡条件探索 |
1.4.1 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桑叶茶品质鉴别 |
1.4.2 基于特征化合物的冲泡条件探索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路线及方法 |
2 基于LC-HRMS技术的桑叶茶有机化学成分分析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桑叶茶制作 |
2.3.2 桑叶茶样品前处理 |
2.3.3 液相色谱条件 |
2.3.4 质谱条件 |
2.3.5 数据处理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数据采集方式的考察 |
2.4.2 桑叶茶提取物的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桑叶茶品质鉴别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桑叶茶样品前处理 |
3.3.2 液相色谱条件 |
3.3.3 质谱条件 |
3.3.4 数据预处理方法 |
3.3.5 数据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系统稳定性考察 |
3.4.2 春桑茶与霜桑茶差异成分分析 |
3.4.3 桑叶茶指纹图谱建立与适用性分析 |
3.4.4 桑叶茶统计学模型建立与适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桑叶茶冲泡条件探索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冲泡条件设定 |
4.3.2 液相色谱条件 |
4.3.3 质谱条件 |
4.3.4 数据处理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冲泡水温考察结果 |
4.4.2 冲泡时间考察结果 |
4.4.3 冲泡茶水比考察结果 |
4.4.4 冲泡次数考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桑叶茶成分鉴定结果汇总表 |
(3)九条岭水文站AI智能水位图像识别系统与人工观测水位比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AI智能水位图像识别系统简介 |
2 AI智能图像识别水位与人工观测水位比测分析 |
2.1 比测方法 |
2.2 第一阶段比测 |
2.2.1 比测过程 |
2.2.2 第一阶段比测结论 |
2.2.3 原因分析 |
2.2.4 解决方案 |
2.3 第二阶段比测 |
2.3.1 比测过程 |
2.3.2 第二阶段比测结论 |
3 结论 |
(4)基于图像识别的波面测量及空间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图像识别在波浪观测上的应用现状 |
1.2.2 波浪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波面图像识别算法 |
2.1 图像处理技术基本原理 |
2.2 图像畸变校正 |
2.2.1 相机坐标系的转换 |
2.2.2 图像平面标定 |
2.3 感兴趣区域设定 |
2.4 图像灰度化 |
2.5 图像增强与滤波 |
2.6 图像二值化 |
2.7 图像形态学处理 |
2.8 图像标定及水位提取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
3.1 试验布置 |
3.2 测量系统的构成 |
3.2.1 摄像机选型 |
3.2.2 分辨率选取 |
3.2.3 视频帧率设置 |
3.2.4 相机焦距确定 |
3.2.5 相机稳定性功能 |
3.2.6 刻度尺喷涂 |
3.2.7 视频源采集及图片提取 |
3.2.8 程序编写环境 |
3.3 试验工况 |
3.4 误差评价指标 |
3.5 试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波浪空间特性研究 |
4.1 图像空间波面的建立 |
4.2 波浪非线性特征量 |
4.3 波浪入反射分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图像测量系统误差及适用性分析 |
5.1 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
5.1.1 外界环境 |
5.1.2 识别算法 |
5.2 图像识别测量系统适用性分析 |
5.3 测量系统的优化可能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湄洲岛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估及开发利用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监测井点分布 |
2 地下水资源水量监测评价 |
2.1 监测方法 |
2.2 单口监测井水量监测成果 |
2.3 地下水基本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 |
2.4 现状地下水资源储量估算 |
2.5 现状全岛群井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估算 |
3 地下水资源水质监测评价 |
3.1 水质监测分析 |
3.2 原因分析 |
4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与对策 |
(6)邯郸永年区冬小麦关键生长期农业干旱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土壤墒情监测方法 |
1.2.2 农业干旱评估指标 |
1.2.3 基于水文模型的干旱识别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工程应用价值 |
第2章 研究区域和历史干旱概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气象水文 |
2.1.3 河流水系 |
2.1.4 水文地质 |
2.2 历史干旱状况 |
2.2.1 建国以前历史干旱灾害 |
2.2.2 建国以后干旱灾害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冬小麦关键生长期土壤墒情监测 |
3.1 试验仪器选定 |
3.2 实地调研与试验设计 |
3.3 监测点布设 |
3.4 土壤环刀试验开展与成果 |
3.5 土壤墒情监测试验开展 |
3.6 土壤墒情监测成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域模型构建 |
4.1 MODCYCLE模型概况 |
4.1.1 模型结构 |
4.1.2 模型原理 |
4.2 MODCYCLE模型在研究区域的构建 |
4.2.1 子流域划分 |
4.2.2 气象站点分布及气象驱动数据 |
4.2.3 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壤类型 |
4.2.4 作物生育期及灌溉制度设计 |
4.2.5 模型其他数据处理 |
4.3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4.3.1 模型参数率定 |
4.3.2 模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冬小麦关键生长期农业干旱评估 |
5.1 干旱情景下降水过程设计 |
5.1.1 区域面降水水平年分析 |
5.1.2 干旱典型年选取 |
5.1.3 冬小麦关键生长期降水情景设计 |
5.2 区域干旱指标选用 |
5.3 不同设计情景下区域冬小麦农业干旱评估 |
5.3.1 情景A干旱空间演变特征 |
5.3.2 情景B干旱空间演变特征 |
5.3.3 情景C干旱空间演变特征 |
5.3.4 典型HRU农业干旱演变分析 |
5.3.5 典型区域农业干旱时空演变差异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7)基于E601B型蒸发器的水面蒸发自记仪比测实验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比测器具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
1.1 人工雨量数据获取 |
1.2 人工蒸发量数据获取 |
2 比测场地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
3 比测器具的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
3.1 自计蒸发器和人工蒸发器的器口高度应一样 |
3.2 蒸发器初始水面应尽量保持在同一高度 |
3.3 蒸发器都应该用原土填实 |
3.4 蒸发测量筒应部分埋入土中 |
4 降雨对蒸发量计算的影响应注意的问题 |
4.1 降雨非均匀分布对蒸发量计算的影响 |
4.2 降雨强度对蒸发量计算的影响 |
5 数据观测需要注意的问题 |
5.1 计量时段应统一,人工和自计观测时间应同步 |
5.2 人工观测应注意的问题 |
6 观测数据换算问题 |
6.1 雨量计器口高度不一样时雨量换算 |
6.2 基于连通器原理的蒸发量换算 |
7 蒸发自记仪精度评定 |
7.1 模拟试验比测 |
7.2 自然环境下降雨蒸发资料比测方法 |
8 结语 |
(8)稀土离子掺杂氟化物的光学温度探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发光的基础知识 |
1.2.1 光的概念 |
1.2.2 发光的分类 |
1.3 稀土离子的发光 |
1.3.1 稀土元素的基本性质 |
1.3.2 几种特殊形态或功能的发光材料 |
1.4 光谱 |
1.4.1 吸收光谱 |
1.4.2 漫反射光谱 |
1.4.3 激发光谱 |
1.4.4 发射光谱 |
1.5 基于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温度探测 |
1.5.1 温度探测的基本介绍 |
1.5.2 基于荧光强度的温度探测 |
1.5.3 基于荧光衰减寿命的温度探测 |
1.5.4 基于荧光强度比的温度探测 |
1.6 三种频率转换模式的稀土发光测温材料 |
1.6.1 下转换发光测温材料 |
1.6.2 上转换发光测温材料 |
1.6.3 双模式发光测温材料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Eu~(3+)掺杂的β-NaGdF_4玻璃陶瓷的温敏特性 |
2.1 引言 |
2.2 样品制备 |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3.1 样品的表征 |
2.3.2 光谱性质研究 |
2.3.3 β-NaGdF_4:Eu~(3+)的测温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β-NaYF_4:Sm~(3+)纳米材料的荧光强度测温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3.1 样品的表征 |
3.3.2 光谱分析 |
3.3.3 NaYF_4:1%Sm~(3+)测温发射峰的选择 |
3.3.4 NaYF_4:1%Sm~(3+)的温度探测研究 |
3.3.5 NaYF_4:1%Sm~(3+)纳米材料的可靠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Ba_2LaF_7:Nd~(3+)/Eu~(3+)玻璃陶瓷的荧光强度比测温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1 晶相结构的表征 |
4.3.2 Ba_2LaF_7:Eu~(3+)变温激发光谱研究 |
4.3.3 Eu~(3+)和Nd~(3+)的协同合作能级图 |
4.3.4 Ba_2LaF_7:25% Eu~(3+),1% Nd~(3+)玻璃陶瓷的温度依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1532 nm激发的β-NaYF_4:Er~(3+)的荧光强度比测温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3.1 晶相和结构表征 |
5.3.2 样品的吸收光谱谱和发射光谱 |
5.3.3 上转换发光 |
5.3.4 β-NaYF_4:10%Er~(3+)的光学温度依赖行为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超高频雷达水动力学参数探测机理研究与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1 超高频雷达硬件系统和河流探测技术 |
1.2.2 海浪Bragg与非Bragg散射机理 |
1.2.3 超高频雷达海洋水动力学参数探测机理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全数字超高频水动力学参数探测雷达设计与实现 |
2.1 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
2.2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2.2.1 雷达总体结构 |
2.2.2 接收机主板 |
2.2.3 发射机与天线 |
2.2.4 电源系统设计 |
2.3 系统逻辑电路设计与实现 |
2.3.1 逻辑电路总体结构 |
2.3.2 处理系统设计 |
2.3.3 同步控制器 |
2.3.4 相关接收器 |
2.3.5 USB控制器 |
2.4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2.4.1 软件总体结构 |
2.4.2 UHFConsole |
2.4.3 UHFServer |
2.4.4 UHFMonitor |
2.5 系统测试 |
2.5.1 电源管理模块测试 |
2.5.2 模拟前端测试 |
2.5.3 信号源模块测试 |
2.5.4 整机闭环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3 超高频雷达河流水动力学参数反演与实验 |
3.1 引言 |
3.2 超高频雷达测流基本原理 |
3.3 河流表面径向流场反演流程 |
3.3.1 解距离和解速度 |
3.3.2 一阶峰划分 |
3.3.3 通道校准和到达角估计 |
3.3.4 绘制径向流场图 |
3.4 断面流速和流量计算 |
3.4.1 断面表层流速 |
3.4.2 断面流量 |
3.5 现场比测实验 |
3.5.1 湖北宜昌长江三峡:原理验证性实验 |
3.5.2 湖北仙桃汉江:弯曲河流长期比测实验 |
3.5.3 老挝琅勃拉邦湄公河:复杂河况河流探测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4 海浪Bragg与非Bragg电磁散射机理研究与实验 |
4.1 引言 |
4.2 周期水波散射截面和多普勒谱计算 |
4.2.1 数值解 |
4.2.2 微扰解 |
4.3 波槽实验 |
4.4 结果和分析 |
4.4.1 后向散射截面和多普勒频移 |
4.4.2 双基地散射截面和多普勒频移 |
4.5 本章小结 |
5 完全掠入射下一维非线性海面后向散射多普勒谱数值分析 |
5.1 引言 |
5.2 海浪与海浪谱模型 |
5.2.1 海面的描述及基本概念 |
5.2.2 海浪功率谱 |
5.2.3 方向函数 |
5.3 一维线性和非线性海面几何建模 |
5.4 电磁散射模型 |
5.4.1 构建局部扰动粗糙面 |
5.4.2 后向散射多普勒谱仿真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表面非相干电流分布 |
5.5.2 线性波多普勒谱特征及与微扰法的对比 |
5.5.3 非线性波的多普勒谱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超高频雷达二维非线性海面后向散射多普勒谱研究与实验 |
6.1 引言 |
6.2 二维线性和非线性海面几何建模 |
6.3 电磁散射模型 |
6.4 超高频雷达海洋回波谱测量实验 |
6.5 结果与分析 |
6.5.1 后向散射截面 |
6.5.2 掠入射下后向散射多普勒谱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GPS卫星信号的海浪观测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重力加速度式波浪浮标的发展现状 |
1.3 GPS测波浮标的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基于GPS卫星信号测量波浪的算法研究 |
2.1 随机海浪描述方法 |
2.2 基于GPS卫星信号的测波算法 |
2.2.1 浮标三维运动速度求解算法 |
2.2.2 基于浮标三维运动速度的波浪参数求解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GPS卫星信号波浪测量的海上现场试验 |
3.1 GPS测波浮标与波浪骑士测波浮标的现场海上比测试验 |
3.1.1 测试设备的选用 |
3.1.2 测试地点和时间的选取 |
3.2 海上比测数据处理 |
3.2.1 基本处理方法 |
3.2.2 两种测波仪波浪数据初步比较 |
3.2.3 某时刻波浪数据初步比较 |
3.2.4 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和高斯低通滤波器的算法修正 |
3.2.5 某时刻修正后的波浪数据比较 |
3.2.6 修正后的整体波浪数据比较 |
3.3 GPS测波浮标与AWAC浪龙波潮仪的海上现场试验 |
3.3.1 现场海上比测试验情况 |
3.3.2 波浪数据比测结果 |
3.4 基于GPS卫星信号测波算法的一致性检验 |
3.4.1 海上现场试验 |
3.4.2 波高、波周期和波向的比较 |
3.4.3 海浪谱的比较 |
3.4.4 二维方向谱前五系数的比较 |
3.4.5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波浪滑翔器载体平台的GPS卫星信号测波精度修正算法 |
4.1 海上现场比测试验及结果分析 |
4.1.1 海试基本情况 |
4.1.2 波高、波周期和波向的比较 |
4.1.3 海浪谱的比较 |
4.1.4 试验结果分析 |
4.2 二维方向谱前五系数的修正方法 |
4.2.1 第一系数修正 |
4.2.2 第二系数修正 |
4.2.3 第三系数修正 |
4.2.4 第四系数修正 |
4.2.5 第五系数修正 |
4.3 修正后的比测结果 |
4.3.1 波高、波周期和波向的比较 |
4.3.2 海浪谱的比较 |
4.3.3 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台风“康妮”期间海况数值模拟试验 |
5.1 GPS测波浮标在恶劣海洋环境下的适应性试验 |
5.2 数值模式介绍 |
5.2.1 中尺度大气模式WRF |
5.2.2 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 |
5.3 WRF模式数值模拟试验 |
5.4 WRF模式和SWAN模式耦合数值模拟试验 |
5.4.1 FNL全球历史再分析资料耦合数值模拟试验 |
5.4.2 GFS全球预测资料耦合数值模拟试验 |
5.4.3 耦合数值模拟波高数据的修正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人工比测若干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自动测量流量机器人的设计[D]. 何妍妍. 南昌大学, 2021
- [2]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的桑叶茶成分分析及品质鉴别[D]. 先有其.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3]九条岭水文站AI智能水位图像识别系统与人工观测水位比测分析[J]. 梁捷. 甘肃科技, 2021(08)
- [4]基于图像识别的波面测量及空间特性研究[D]. 王家伟.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5]湄洲岛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估及开发利用对策[J]. 蔡冰芳. 水利科技, 2020(04)
- [6]邯郸永年区冬小麦关键生长期农业干旱评估[D]. 赖斌.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7]基于E601B型蒸发器的水面蒸发自记仪比测实验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J]. 谢萌琦,李仪,冯能操,杨鑫. 科技资讯, 2020(26)
- [8]稀土离子掺杂氟化物的光学温度探测研究[D]. 赵张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超高频雷达水动力学参数探测机理研究与实验[D]. 侯义东. 武汉大学, 2020(03)
- [10]基于GPS卫星信号的海浪观测算法研究[D]. 齐占辉. 天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