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陵矿集区成矿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云云,兰学毅,郭冬,张莎莎,丁文祥,陶龙,张慧杰,张媛媛,叶林,尤淼[1](2021)在《安徽铜陵—繁昌地区深部成岩成矿作用探讨——来自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的制约》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断凹区深部是否发育类似断隆区的铜金矿化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基于穿过铜陵断隆区和繁昌断凹区的地球物理剖面,利用重磁电震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厘定了铜陵和繁昌地区深部地质结构、控岩控矿构造和岩浆系统的空间分布形态,对比分析表明两地区深部岩体的岩性、侵入高度和范围明显不同,繁昌地区深部岩体较铜陵岩体偏酸性,且侵位深度浅。断裂的作用也明显不同,铜陵地区的断裂仅起到控制岩体浅部定位的作用,而繁昌盆地边界断裂则是盆地内岩浆上升的通道。同时铜陵地区岩体具有"一母多胎"的特征,衍生出来自同一岩浆房的多个岩枝或岩株,这直接表明了铜陵地区不同类型的岩浆岩为同一岩浆源区演化的产物,不同的演化程度可能是导致它们矿化差异的原因之一。本次研究运用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探讨了铜陵和繁昌地区成岩成矿作用差异,从地球物理的角度解释了为何繁昌断凹区成矿特点不同于铜陵断隆区和繁昌盆地深部不存在"第二个铜陵"的原因,进一步深化了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铁成矿作用规律的认识,为今后的找矿勘探提供了理论支持。
刘子龙[2](2021)在《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文中研究表明北喜马拉雅(也称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是全球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尺度认识大型矿集区和成矿带形成的深部控制因素,研究摸清大型矿集区或成矿带的深部地壳结构,最终理解大规模深部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对研究青藏高原碰撞造山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研究区的深反射剖面位于藏南92°E附近,南起藏南拆离系主拆离断层以北约25km处,向北依次经过扎西康矿集区、雅拉香波穹窿,跨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到达冈底斯岩浆带内,共包含大、中、小炮的记录660个,全长约160km。深反射数据在两个年度内分段采集完成,本文在常规处理流程的基础上,通过拼接联线处理和有针对性的数据处理方法,对深地震反射数据进行处理,并探索了以深反射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初至波、反射波和面波等信息,获取地壳自浅部到深部精细结构的方法。然后通过资料解释获得了可揭露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精细结构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获得的主要认识与结论如下:(1)探索了基于深地震反射数据获取自浅部到深部精细结构的方法,无射线追踪层析静校正和稳健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可较好的提高反射数据成像质量,基于相对振幅保持的振幅恢复处理方法是反映地壳深部反射系数相对变化的关键步骤,单炮记录面波反演的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可有效补充浅层构造信息。(2)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雅江缝合带两侧具有显着不同的反射特征,反映其为两个大陆地壳的物质边界;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地壳按不同反射特征以藏南拆离系(STDS)和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MHT)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层系,上地壳反射波组呈现出同相轴倾角多变的特征,中地壳为多组北倾的叠瓦状双冲构造反射特征,下地壳为弱反射特征。(3)藏南拆离系(STDS)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韧性剪切带,同时具有滑脱带的作用,地表观测到的穹隆、断裂、褶皱等构造均位于其上部,是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关键控制因素。
杜后发[3](2021)在《江西金鸡窝叠加改造型铜矿特征和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西九瑞矿集区地处扬子板块北缘,大别造山带以南,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对该矿集区赋存于石炭纪地层中层状矿体的成因仍存诸多争议,是否存在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作用需进一步研究。本文选择位于矿集区东南端发育层控矽卡岩型矿体和层状含铜黄铁矿矿体的金鸡窝铜矿床,进行矿区地质学、岩体地质学、矿床地质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系统研究,重点探讨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元素赋存状态、同位素组成特征、成矿地质过程、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并建立成矿模式。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1)金鸡窝花岗闪长斑岩具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的同熔型(Ⅰ型)花岗岩类岩石特点,成岩年龄为144±1Ma,属于燕山早期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εHf(t)值为-4.09~-8.61,两阶段模式年龄(TCDM)为1.46~1.68Ga(均值为1.57Ga),与壳源岩石(>1.6Ga)重熔作用有关。(2)层状含铜黄铁矿矿体的金属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为主,其次为胶状黄铁矿、闪锌矿、白铁矿等,占总量的65%~85%。据黄铁矿显微组构特征,可以分为同生沉积期的黄铁矿(PyⅠ)、变质期的黄铁矿(PyⅡ)、矽卡岩-热液期的黄铁矿(矽卡岩晚期阶段(PyⅢ)和热液阶段(PyⅣ))四种类型。黄铁矿(PyⅠ)可以进一步分为胶状黄铁矿(PyⅠ-1)和纹层状黄铁矿(PyⅠ-2)两种。(3)PyⅠ-1和PyⅠ-2有相同矿化作用的元素组合和较低的Co/Ni(<0.001~0.72),但PyⅠ-1与PyⅠ-2相比,富集Bi、Cu、Pb、Zn、Ag、Au、Mn等微量元素,可能反映了其形成于早期深部含金属硫化物的热液与海水混合快速沉淀阶段。PyⅡ富含Co、Ni、As,Co/Ni为0.03~6.19。PyⅢ和PyⅣ黄铁矿的Co、Ni含量及Co/Ni(1.07~29)变化较大,与矽卡岩-热液型黄铁矿特征相似;PyⅢ与PyⅣ相比,相对富集Co和Se,亏损As、Cu、Pb、Zn、Ag、Au。(4)PyⅠ-1中Cu、Pb、Zn赋存在黄铁矿晶格中,如Cu++Au3+(?)2Fe2+置换方式存在;其它类型黄铁矿中这些元素通常是细分散机械混入物。PyⅡ、PyⅢ、PyⅣ黄铁矿富集Co和Ni,两者显着正相关,以等价替代Co2+(?)Fe2+、Ni2+(?)Fe2+进入黄铁矿晶格中;Au在黄铁矿中以固溶体Au+的形式存在。(5)黄铁矿相对衍射强度高的晶面为(311)和(200),衍射峰尖锐且各特征衍射峰半高宽(FWHM)小,其晶胞参数a=5.4012~5.4365(?),空间群为Pa-3(205),Vol=157.56~160.68(?)3,其平均值分别为a=5.4243(?)、Vol=159.56(?)3,明显高于其理论值(5.4175(?)、159.01(?)),可能归因于Co、Ni、As、Cu+、Au+等微量元素类质同象进入黄铁矿晶格。PyⅠ→PyⅣ、PyⅢ→PyⅡ的拉曼谱峰Eg、Ag、Tg(3)的散射强度(I)和半高宽(FWHM)逐渐降低,与其形成温度逐渐升高有关。(6)矿区有两类硫同位素组成,一类是层状矿体黄铁矿δ34S值介于-0.3‰~+4.6‰,其中胶状黄铁矿(PyⅠ-1)和纹层状黄铁矿(PyⅠ-2)δ34S峰值与热变质期(PyⅡ)和矽卡岩-热液期(PyⅢ和PyⅣ)黄铁矿δ34S峰值具有明显差别,暗示本区硫可能存在两种硫源;另一类是围岩中黄铁矿δ34S值为-39.1‰~-45.1‰,说明此类硫是海水硫酸盐通过细菌还原作用所致。(7)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相对稳定,数据相对集中,μ值介于9.21~9.47之间,均值为9.39,K值变化范围为3.49~3.85,均值为3.74,含放射性铅少,为深源铅,具有壳幔混源特征。(8)江西金鸡窝铜矿床的形成可能经历了晚古生代海底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和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作用。胶状黄铁矿可能形成于晚古生代海底热水沉积期,富集成矿元素,起着矿源层作用;而由于燕山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造成矿石组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其自身带来大量的含矿热液形成金属矿物和沿碳酸盐岩地层顺层交代形成层控矽卡岩型矿体。
肖庆玲[4](2021)在《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十分重要的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广泛发育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和玢岩型矿床。基于对带内典型矿床的详细研究,许多学者提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型矿床为陆内背景下岩浆热液活动的结果。然而,对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成矿系统的认识还存在很多疑惑和争议,如构造背景,成矿岩浆岩起源及演化过程,热液流体的出溶及矿质沉淀机制等,因此,需要对区内斑岩矿床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为该成矿带矿床成因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宣城矿集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南陵-宣城一带,其西面和北面分别紧邻铜陵矿集区和宁芜矿集区,南面逐渐过渡到江南隆起带地区。随着近几年深部找矿勘探工作的开展,在宣城矿集区发现了包括茶亭铜金矿床在内的多个Cu、Fe、Au、Pb、Zn等多金属矿床/矿点,目前,该区已经成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一个新的重要矿集区。茶亭矿床是成矿带中最大型的斑岩型铜金矿床,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为数不多的大型斑岩铜金矿床。勘探表明,虽然矿床围岩为三叠系碳酸盐,但矽卡岩型矿化并不强烈,以斑岩型矿化为主,明显不同于成矿带中其他斑岩-矽卡岩矿床,成矿过程明显有别于成矿带其他矿床。同时,矿区发育多种类型岩浆岩和角砾岩,他们与成矿的关系不清。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可以深化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系统演化的认识,同时对该矿集区下一步的矿床勘查方向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茶亭铜金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同时借助各种分析手段,如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矿物主、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矿物原位O-S-Hf同位素测试等技术方法,对茶亭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岩浆岩起源与演化、成矿流体演化和矿床成因等展开了全面而精细的剖析,获得了以下认识:茶亭矿床发育多期次岩浆岩,分别为成矿前的角闪闪长玢岩,成矿期的石英闪长玢岩以及成矿后的闪长玢岩、煌斑岩和安山玢岩。岩浆岩的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表明,角闪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和安山玢岩分别形成于138.8±3.0 Ma、137.6±3.0 Ma和135.5±3.6 Ma,与茶亭矿床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值(平均值136.0±1.3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均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燕山期早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角闪闪长玢岩和石英闪长玢岩具有相似的全岩主、微量及Sr-Nd-Hf同位素组成,均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但是具有较低的Yb/Lu和Y/Yb比值。结合岩石中较低的锆石εHf(t)(-8.29 to-12.02),全岩εNd(t)(-6.93to-9.01)以及较高的(87Sr/86Sr)i(0.705723 to 0.70686),推测茶亭岩体的不同类型岩浆岩来自同一壳幔混源的岩浆源区。全岩地球化学、同位素以及不同岩浆岩中角闪石、斜长石、黑云母及磁铁矿等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在陆内拉张背景下,富集地幔起源的幔源岩浆和下地壳起源的壳源岩浆在壳幔边界发生了MASH过程形成了茶亭矿床的岩浆源区,岩浆上升至地壳大约5.2-8.6 km左右,形成了浅部岩浆房;岩浆房中基性岩浆的注入促成了成矿前角闪闪长玢岩的形成,并伴随少量的流体出溶;混合后的岩浆房残余岩浆又经历了斜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的分离结晶以及围岩的同化混染,最终在地壳1.9-3.4km处形成了氧逸度更高、更加富集硫和金属的成矿期石英闪长玢岩,同时伴随大量的成矿流体出溶。茶亭矿床发育典型的斑岩型蚀变和矿化,主要发生在石英闪长玢岩内部。从早到晚分别为矽卡岩化、钾硅酸盐化和绢英岩化。由于围岩为碳酸盐,青磐岩化在茶亭矿床中仅少量发育,而矽卡岩化在矿床中分布十分广泛。矿化主要呈稀疏浸染状、脉状和角砾状产于钾化和绢英岩化的石英闪长玢岩中。在矿床900-350m处,发育大量赋矿的热液角砾岩,根据胶结物和角砾的组成,可以分为MH型(以石英为主胶结)、H1型(硬石膏为主胶结的)和H2型(以绿泥石为主胶结)三种类型。其中,MH型角砾岩位于钾化蚀变顶部,发育高温蚀变矿物,如钾长石和磁铁矿,推测为岩浆-热液隐爆作用形成,为典型的岩浆-热液角砾岩;热液流体的水力破碎作用在浅部形成了广泛的H1型角砾岩;而成矿后闪长玢岩的形成加热较冷的大气降水形成了H2型角砾岩。MH和H1型角砾岩是矿化的重要载体。茶亭矿床的热液成矿从早到晚可分为硅酸盐阶段、绢英岩化和石英碳酸盐三个成矿阶段。硅酸盐阶段以发育矽卡岩化和钾硅酸盐化为主,绢英岩化阶段是主要的成矿阶段,发育绢英岩化,石英碳酸盐阶段为成矿后阶段,以发育碳酸化为主。不同阶段硬石膏的O和S同位素、热液黑云母及磁铁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但是随着流体的演化,大气降水加入的比重越来越大。流体包裹体测温及矿物地球化学显示,随着流体的演化,温度、盐度和氧逸度逐渐降低。温度、盐度和氧逸度的降低、流体沸腾作用以及大气降水的混合可能共同控制了茶亭矿床金属矿物的沉淀。茶亭矿床发育大量贫矿矽卡岩。通过矽卡岩地质特征及石榴子石、硬石膏等矽卡岩矿物地球化学和O-S同位素研究,本文认为以下几点因素最终导致贫矿矽卡岩的形成:(1)矽卡岩形成时流体的高氧逸度阻碍了硫化物的沉淀;(2)来自浅部岩浆房的流体被厚重的大理岩圈闭于石英闪长玢岩中,形成不了足够规模的接触带矽卡岩;(3)内矽卡岩的规模很小,石榴子石化作用不能产生足够的为后期流体运移和沉淀的通道和空间;外矽卡岩的矿物组合(硬石膏和钙铁榴石)表明其在取代灰岩的过程中并不能释放大量的开放空间,流体更倾向于在斑岩体内部的裂隙活动。尽管如此,大量矽卡岩矿物如钙铁榴石和硬石膏的沉淀,能有效降低流体的氧逸度,有利于后期硫化物的沉淀。综上,本文认为茶亭矿床为一斑岩型铜金矿床,但相比于一般的斑岩矿床其成矿流体氧逸度更高且更加富硫。基于对茶亭矿床和宣城矿集区内围岩地层、控矿构造和成矿岩浆岩等方面的成矿条件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三点找矿方向:(1)在区内石炭系碳酸盐地层和岩体接触带寻找矽卡岩型矿床;(2)关注区域内岩浆-热液角砾岩发育的地区,追索可能出现的斑岩型矿床;(3)在茶亭矿床附近的隐伏中酸性侵入体,寻找可能成群出现的斑岩型矿床。
施珂[5](2021)在《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是我国东部地区一次重要的岩浆作用,其与金、铜等矿床的成因联系更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金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既可以作为贵重首饰同时也具备货币属性,如今更是广泛运用在航空、医疗及电子科技等众多领域,但近年来我国的金储备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加大金矿床的勘探力度及对金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研究极为重要。铜陵矿集区、皖北蚌埠地区和皖东滁州-马厂地区是安徽省内重要的金、铜资源地,多年来也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地区。区内燕山期岩浆岩也极为发育,但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铜矿床的成因联系仍有诸多争议。特别是区内近年来发现的一系列新矿床,其与燕山期岩浆岩的关系尚未明确,仍需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本次工作重点选择上述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铜金矿床,如铜陵矿集区杨冲里金矿、胡村南铜钼矿、蚌埠地区江山金矿及滁州-马厂地区大庙山金矿等作为典型矿床,开展相关的成岩-成矿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拟解决成岩成矿的时空关系、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及区域矿床成因等主要问题。杨冲里金矿的研究表明,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岩浆,该矿床与舒家店斑岩型铜矿为同一成矿系统,不同的成矿组合与成矿流体的成分比例改变有关,浅部可能还存在一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事件。胡村南铜钼矿的研究表明,成矿与区内的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有关,成岩成矿时代基本一致,岩浆岩具有俯冲洋壳埃达克质岩的属性,斑岩阶段与矽卡岩阶段的成矿物质基本一致,但略有不同,矽卡岩阶段的地层物质参与更多,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江山金矿的研究表明,成岩成矿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与该地区中生代第三次岩浆活动对应,Sr、Y等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指示了其具有壳源属性,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岩浆具有高氧逸度的特点,有利于金矿成矿,围岩为古老的变质基底,也具有较高的Au元素丰度,硫化物的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原位的S同位素也指示了岩浆与地层的共同作用是区内金矿的主要成因,复杂的破碎带构造提供了与区内其他金矿不同的储矿空间,形成了独特的矿体形态。大庙山的研究表明,区内的岩浆岩形成于130Ma左右,过去因为岩体的规模较小,常常忽略与成矿的关系,前人多认为该矿床为似卡林型。但锆石的微量元素显示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有利金成矿,硫化物的原位S同位素指示了一个多元成矿的特征,说明了地层与岩浆均参与了金的成矿,硫化物的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则表明,岩浆在成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区域成岩-成矿的研究工作,结合前人研究工作总结了三个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铜成矿的关系及区域矿床成因。认为三个地区燕山期的岩浆岩具有从南向北呈现逐渐年轻的趋势,均为高氧逸度的埃达克质岩,区内的Au、Cu多金属矿床均主要与这些燕山期的埃达克质岩有关。三个地区的岩浆源区略有差异,铜陵矿集区和滁州-马厂地区起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铜陵的燕山期岩浆岩特别是辉石闪长岩具有较多的幔源物质,滁州-马厂地区的燕山期岩浆岩混染了较多的壳源物质,其原因可能与铜陵矿集发育的深大断裂有关,蚌埠地区则起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同时,由于基底属性的差异导致了三个地区不同的成矿类型和赋矿层位,蚌埠地区的基底在形成时有一定的幔源物质加入,基底Au的元素丰度较高(地壳平均值的5倍),其基底围岩在成矿过程中也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因此该地区的金矿多发育在太古代的变质基底中,成矿类型主要为受构造控制的造山型(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铜陵矿集区和滁州-马厂地区的基底主要为壳源物质,具有幔源物质的岩浆为区内的Au、Cu矿床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和成矿反应的必要热能,因此矿体多发育在地球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碳酸盐岩地层当中,成矿类型多为斑岩-矽卡岩型和岩浆热液型矿床。
陈一秀,杨丹[6](2021)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层控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安徽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该矿集区具有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和多种类型的复杂成矿系统演化,找矿潜力大,研究程度较高。区内广泛发育一系列层状硫化物矿床,其成因问题一直是中国矿床学界争议的焦点之一。文章从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矿集区内层控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初步归纳,并对对铜陵矿集区的成矿规律和成矿机制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1)铜陵矿集区的层状硫化物矿床的成矿过程包含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和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富集两个阶段,但是对于不同矿床的贡献是有差异的,具体到单个矿床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详细分析;(2)燕山期岩浆热液交代改造、叠加富集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大约持续20 Ma,峰值在140 Ma左右;(3)燕山期含矿岩浆从早到晚岩石地球化学上表现出由中基性→中酸性→中性的演化趋势,以岩浆活动高峰期(140 Ma±)的花岗闪长岩成矿规模最大,这种成矿偏好性是否与深部岩浆源区性质有关值得深入研究;(4)目前关于海西期喷流沉积作用对成矿的贡献的工作很少,期望对其有正确客观的评价。
孙明明,杜建国,吴礼彬,赵先超,王利民,高曙光,陈静静[7](2020)在《安徽省沿江地区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系统梳理安徽省长江两岸的矿产勘查资料和科研资料,总结了主要类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及空间分布,探讨了成矿规律,提出了找矿方向,为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区内矿产资源包括铁、铜、铅、锌、硫、石灰岩、砂岩、明矾石、石膏等60个矿种。可划分为矽卡岩型、斑岩型、岩浆热液型、陆相火山岩型、受变质型、化学沉积型、蒸发沉积型、生物化学沉积型、叠加(复合/改造)型等13种矿床类型。研究表明,安徽省沿江地区的找矿勘查工作应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1)第二找矿空间的开拓和新类型矿床的找矿评价工作;(2)中生代火山岩盆地深部和外围寻找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金多金属矿床;(3)隆坳过渡区寻找岩浆热液型-斑岩型矿床;(4)新生代坳陷盆地内寻找常规油气和页岩气;(5)三稀矿产和铀矿的成矿潜力评价工作。
于永善[8](2020)在《铜陵地区侵入岩岩石学和锆石矿物学研究》文中提出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广泛分布中生代侵入岩和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是研究岩浆作用与铜金矿化关系的理想场所。本文选择铜陵地区成矿岩体和不成矿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类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和锆石矿物学研究,探讨了铜陵地区岩浆作用与铜金矿化的关系。岩石学研究表明,成矿岩体中发育闪长质包体和一系列不平衡结构,(如斜长石熔蚀结构、角闪石嵌晶结构、针状磷灰石),表明成矿岩体可能是壳幔混源形成;而不成矿岩体仅发育平衡结构,表明岩浆源区可能相对单一。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表明,两类岩石均表现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稀土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图显示,两类岩石均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具明显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的特征。成矿岩体中锆石的Ce4+/Ce3+和Eu N/Eu N*平均值分别为322和0.69;不成矿岩体中锆石的Ce4+/Ce3+和Eu N/Eu N*平均值分别为342和0.81。氧逸度估算结果显示成矿和不成矿岩体的锆石?FMQ平均值分别为2.7和3.5。同时在锆石Ce4+/Ce3+-Eu N/Eu N*和log(fo2)-T(℃)图解上,铜陵地区成矿岩体和不成矿岩体样品点落入相近区域。以上特征,结合已有资料发现,成矿岩体具有高氧逸度、高含水量和壳幔混源特征,而不成矿岩体则显示出高氧逸度、低含水量和壳源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氧逸度对成矿具有促进作用,但并不是控制铜陵地区岩浆岩成矿差异性的决定性因素。
蔡杨,杜建国,施珂,万秋,董婷婷[9](2020)在《铜陵矿集区清水塘铜矿成矿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铜陵矿集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清水塘铜矿床是矿集区内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位于凤凰山矿田内。本文对清水塘铜矿床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显示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140.9±1.1 Ma~141.4±1.1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1.3±0.7 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42.0±1.7 Ma,与新屋里岩体花岗闪长岩的年龄(141.3±1.3Ma)接近,表明清水塘铜矿床与花岗闪长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属于早白垩世岩浆–成矿作用的产物。辉钼矿Re的含量为2.23×10-6~4.94×10-6,表明成矿物质可能以壳源为主。铜陵地区具有多期成矿的特点,其中135~145Ma是铜金成矿作用的高峰期。清水塘铜矿的成岩成矿作用与铜陵矿集区中生代大规模铜金成矿作用在时间上一致,具有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形成于由挤压到伸展转化的构造背景下。
孔志岗[10](2020)在《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范围内与W成矿密切相关的岩体,主要有S型、A型和I型花岗质岩石,与高分异还原型S型或I型花岗质岩石及与A型花岗岩密切相关的W、Sn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较深入,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密切相关的W(Mo)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钨矿类型,其成岩成矿作用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江南钨矿带的东部新发现了一批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闪长岩有关的W-Mo矿床(如东源W-Mo矿床,逍遥W矿床、竹溪岭W-Mo矿床等),成为研究该类型矿床成岩、成矿机制理想的基地。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是江南钨矿带东部新探明的一个大型矽卡岩型W-Mo多金属矿床,本文选择该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手段,深入剖析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Mo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探讨其动力学背景,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岩体为花岗闪长岩,其中发育细粒闪长岩包体(以下简称MME)。花岗闪长岩贫Si,富Mg,为弱过铝质-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相对富集K、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Zr、Nb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具低Rb/Sr比值,高Zr/Hf比值和Nb/Ta比值特征。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化学计算结果显示,成岩温度690℃~841℃,主要侵位深度为4.8~7.9km,氧逸度主要处于MH缓冲线和NNO缓冲线之间,属高温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2)成岩成矿年龄测试结果显示:MME的锆石U-Pb年龄为146.9±0.9 Ma,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4.6±0.8 Ma。辉钼矿的Re-Os年龄为141.45±0.94Ma,与白钨矿共生的白云母Ar-Ar坪年龄为141.46±1.51 Ma,成岩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3)花岗闪长岩及MME中矿物学证据和地球化学证据显示,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是竹溪岭花岗闪长岩的主要成因机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Sr-Nd-Hf同位素特征及继承锆石年龄数据示踪,长英质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镁铁质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分析认为成岩模式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Izanagi板块低角度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因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不协调运动导致板片撕裂,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富水的玄武质岩浆。富水的玄武质岩浆上侵至壳幔边界,引发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而形成长英质岩浆。长英质岩浆快速上侵至上地壳岩浆房,同时,幔源镁铁质岩浆沿一定通道也快速上侵至岩浆房中,发生岩浆混合,最终形成竹溪岭花岗闪长岩。(4)竹溪岭W-Mo矿床成矿作用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热液石榴子石阶段、石英-白钨矿-硫化物阶段及方解石-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白钨矿详细的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显示,白钨矿可划分为8个生长阶段,矽卡岩阶段生长了第1、2、3阶段白钨矿,退化蚀变阶段生长了第4、5阶段白钨矿,石英-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生长了第5、6阶段白钨矿,方解石-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生长了第7、8阶段白钨矿。从早期到晚期,白钨矿的Mo含量降低,轻稀土富集逐渐变成重稀土富集,温度降低,盐度降低,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混入岩浆流体的大气降水逐渐增加。(5)全球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矿床时空分布特点显示,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矿床主要分布在与俯冲相关的造山带,成岩成矿时间与俯冲时间或同碰撞、后碰撞时间一致。初步探讨了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认为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形成于俯冲阶段,岩石显示弧岩浆的特征,俯冲或板片撕裂引起的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其主要的动力学背景;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形成于同碰撞或后碰撞阶段,俯冲板片的断离或加厚地壳的地幔岩石圈拆沉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其主要的动力学机制。
二、铜陵矿集区成矿作用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陵矿集区成矿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铜陵—繁昌地区深部成岩成矿作用探讨——来自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1 区域岩石物性特征 |
2.2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3 区域磁场特征 |
3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数据来源及处理 |
4 铜陵—繁昌地区深部地质结构差异的地球物理证据分析 |
4.1 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模型建立 |
4.2 重、磁、电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结果及分析 |
4.2.1 地球物理推断盖层沉积界面 |
4.2.2 地球物理推断深断裂 |
4.2.3 地球物理推断岩浆岩 |
5 讨论 |
5.1 深大断裂和岩浆上侵方式 |
5.2 成岩成矿作用差异 |
5.3 繁昌盆地深部不存在类似断隆区的成岩成矿作用 |
6 结论 |
(2)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数据采集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成矿带主要矿床及分布 |
2.3 数据采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反射剖面数据处理 |
3.1 深地震反射数据分析 |
3.2 深反射数据特点及针对性处理措施 |
3.3 主要处理步骤及参数选取 |
3.4 处理流程与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反射数据的面波反演及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 |
4.1 基本原理 |
4.2 数据准备 |
4.3 面波频散曲线提取 |
4.4 频散曲线反演和横波速度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射剖面基本特征与资料解释 |
5.1 解释方法 |
5.2 地震剖面的标识 |
5.3 全地壳反射特征与主要层位的确定 |
5.4 表层构造和断裂系统反射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部结构与成矿背景 |
6.1 区域认识 |
6.2 北喜马拉雅成矿带深部结构 |
6.3 成矿背景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与认识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与科研成果 |
(3)江西金鸡窝叠加改造型铜矿特征和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3.1 褶皱 |
2.3.2 断裂 |
2.4 岩体 |
2.5 矿产 |
第三章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
3.1 样品处理 |
3.1.1 岩(矿)石薄片和粉末样品制备 |
3.1.2 锆石挑选与制靶 |
3.2 分析方法 |
3.2.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2.2 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
3.2.3 多晶X-射线衍射分析 |
3.2.4 原位激光拉曼谱峰分析 |
3.2.5 锆石U-Pb、Lu-Hf同位素分析 |
3.2.6 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3.2.7 硫化物原位S-Pb同位素分析 |
第四章 岩体地质地球化学 |
4.1 岩体地质特征 |
4.2 岩石学 |
4.3 矿物学 |
4.3.1 斜长石 |
4.3.2 黑云母 |
4.3.3 角闪石 |
4.4 年代学 |
4.4.1 锆石形态学特征 |
4.4.2 LA-ICP-MS锆石U-Pb年龄 |
4.4.3 锆石微量元素及氧逸度特征 |
4.4.4 锆石Ti含量温度计 |
4.5 地球化学 |
4.5.1 主量元素 |
4.5.2 微量元素 |
4.5.3 稀土元素 |
4.6 锆石Lu-Hf同位素 |
第五章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
5.1 矿床地质 |
5.1.1 矿体 |
5.1.2 矿石 |
5.1.3 围岩蚀变 |
5.1.4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
5.2 矿物学 |
5.2.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
5.2.2 硫化物矿物学特征 |
5.2.3 黄铁矿微量元素的统计特征 |
5.2.4 黄铁矿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 |
5.2.5 黄铁矿晶体结构特征 |
5.2.6 黄铁矿拉曼光谱特征 |
5.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1 原位硫同位素 |
5.3.2 原位铅同位素 |
第六章 矿床成因探讨 |
6.1 成岩成矿时代 |
6.2 成矿地质条件 |
6.2.1 地层 |
6.2.2 构造 |
6.2.3 岩浆岩 |
6.3 成矿物质来源 |
6.3.1 硫的来源 |
6.3.2 铅的来源 |
6.3.3 铜的来源 |
6.4 黄铁矿成因 |
6.5 成矿过程 |
6.5.1 成矿机制 |
6.5.2 成矿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所用缩写及其对应名称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斑岩型铜(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长江中下游斑岩矿床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集区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产分布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地层 |
3.2.2 构造 |
3.2.3 岩浆岩 |
3.2.4 角砾岩特征 |
3.2.5 蚀变及矿化 |
3.2.6 矿石、脉石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 |
3.2.7 成矿期次划分 |
第四章 样品准备及实验分析方法 |
4.1 样品准备阶段 |
4.2 主要分析方法 |
4.2.1 全岩主微量分析 |
4.2.2 电子探针主量成分分析 |
4.2.3 LA-ICP(MC)-MS原位微区成分分析 |
4.2.4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4.2.5 SHRIMP原位微区S-O同位素 |
4.2.6 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分析 |
4.2.7 流体包裹体测温 |
第五章 岩浆岩年代学及成因 |
5.1 岩浆岩年代学特征 |
5.2 岩浆岩全岩地球化学 |
5.2.1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2 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岩浆岩矿物地球化学 |
5.3.1 角闪石 |
5.3.2 斜长石 |
5.3.3 黑云母 |
5.3.4 磁铁矿 |
5.3.5 磷灰石 |
5.4 讨论 |
5.4.1 成岩时代 |
5.4.2 岩浆岩性质 |
5.4.3 岩浆起源 |
5.4.4 岩浆演化 |
5.4.5 成岩模式 |
5.4.6 成矿指示意义 |
第六章 矿床地球化学及成矿作用 |
6.1 成矿年代学 |
6.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2.1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2.2 包裹体温度测试结果 |
6.3 热液矿物地球化学 |
6.3.1 黑云母 |
6.3.2 磁铁矿 |
6.3.3 硬石膏 |
6.3.4 石榴子石 |
6.3.5 石英 |
6.4 讨论 |
6.4.1 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 |
6.4.2 成矿流体来源 |
6.4.3 角砾岩成因 |
6.4.4 矽卡岩与成矿的关系 |
6.4.5 铜金沉淀机制 |
第七章 矿床成因及勘查指示 |
7.1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7.1.1 矿床成因 |
7.1.2 成矿模式 |
7.2 与岩浆弧环境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矿床对比 |
7.2.1 与岩浆弧环境斑岩矿床对比 |
7.2.2 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典型斑岩矿床对比 |
7.3 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
7.3.1 围岩地层 |
7.3.2 控矿构造 |
7.3.3 成矿岩浆岩 |
7.3.4 找矿方向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
(5)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
1.3 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4 取得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铜陵矿集区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化探异常 |
2.1.5 区域矿产 |
2.2 皖北蚌埠地区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区域化探异常 |
2.2.5 区域矿产 |
2.3 皖东滁州-马厂一带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岩浆岩 |
2.3.4 区域化探异常 |
2.3.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微量分析 |
3.2 电子探针分析(EPMA) |
3.3 锆石微量元素、U-Pb同位素和Hf同位素 |
3.4 原位S同位素分析 |
3.5 稳定同位素分析 |
3.6 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 |
3.7 流体包裹体测温与激光拉曼 |
3.8 硫化物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第四章 典型矿床研究 |
4.1 杨冲里金矿 |
4.1.1 矿床地质特征 |
4.1.2 样品描述 |
4.1.3 测试结果 |
4.1.4 讨论 |
4.2 胡村南铜钼矿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样品描述 |
4.2.3 测试结果 |
4.2.4 讨论 |
4.3 江山金矿 |
4.3.1 矿床地质特征 |
4.3.2 样品描述 |
4.3.3 测试结果 |
4.3.4 讨论 |
4.4 大庙山金矿 |
4.4.1 矿床地质特征 |
4.4.2 样品描述 |
4.4.3 测试结果 |
4.4.4 讨论 |
4.5 构造地质背景 |
4.6 典型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
4.6.1 杨冲里金矿 |
4.6.2 胡村南铜钼矿 |
4.6.3 江山金矿 |
4.6.4 大庙山金矿 |
第五章 区域成矿作用研究 |
5.1 铜陵矿集区 |
5.1.1 区域成矿类型 |
5.1.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1.3 区域矿床成因 |
5.2 皖北蚌埠地区 |
5.2.1 区域成矿类型 |
5.2.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2.3 区域矿床成因 |
5.3 皖东滁州-马厂地区 |
5.3.1 区域成矿类型 |
5.3.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3.3 区域矿床成因 |
5.4 区域成矿作用对比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层控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铜陵矿集区地质及矿床特征 |
3 矿集区岩浆岩特征 |
4 成岩成矿时代 |
4.1 锆石U-Pb定年 |
4.2 硫化物Rb-Sr和Re-Os同位素测年 |
5 成矿流体来源 |
6 成矿物质来源 |
6.1 硫同位素 |
6.2 铅同位素及其他 |
7 结语 |
(7)安徽省沿江地区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地质背景 |
2 成矿单元的划分及矿产资源概况 |
3 矿床类型的划分及其成矿特征 |
3.1 岩浆型矿床 |
3.2 矽卡岩型矿床 |
3.3 斑岩型矿床 |
3.4 岩浆热液型矿床 |
3.5 陆相火山岩型矿床 |
3.6 受变质型矿床 |
3.7 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及成因不明型矿床 |
3.8 风化型矿床 |
3.9 机械沉积型矿床 |
3.1 0 化学沉积型矿床 |
3.1 1 蒸发沉积型矿床 |
3.1 2 生物化学沉积型矿床 |
3.1 3 叠加(复合/改造)型矿床 |
4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4.1 矿床时间分布 |
4.2 矿床空间分布 |
5 成矿控制条件 |
5.1 地层与成矿 |
5.1.1 与外生矿产有关的层位 |
5.1.2 地层与内生矿产 |
5.2 构造与成矿 |
5.2.1 基底断裂控矿 |
5.2.2 褶皱构造控矿 |
5.3 岩浆活动与成矿 |
6 找矿方向探讨 |
6.1 第二找矿空间的开拓和新类型矿床的找矿评价工作 |
6.2 中生代火山岩盆地深部和外围寻找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金多金属矿 |
6.3 隆坳过渡区寻找岩浆热液型-斑岩型矿床 |
6.4 新生代坳陷盆地内寻找常规油气和页岩气 |
6.5 三稀矿产和铀矿的成矿潜力评价工作 |
7 结论 |
(8)铜陵地区侵入岩岩石学和锆石矿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 |
2 区域地质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3 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成矿岩体 |
3.1.2 不成矿岩体 |
3.2 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 锆石矿物学 |
4.1 锆石形态特征 |
4.2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5 岩浆物理化学条件 |
5.1 温度和氧逸度的估算方法 |
5.1.1 温度的估算方法 |
5.1.2 岩浆氧逸度的估算方法 |
5.2 锆石结晶温度 |
5.3 岩浆氧逸度 |
5.3.1 全岩Fe_2O_3/Fe O比值 |
5.3.2 锆石Ce~(4+)/Ce~(3+) |
5.3.3 锆石log(fo_2) |
5.3.4 小结 |
6 岩浆岩与成矿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9)铜陵矿集区清水塘铜矿成矿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特征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4 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成矿年龄 |
5.2 成岩成矿关系 |
5.3 Re含量及成矿物质来源 |
5.4 成矿动力学背景 |
6 结论 |
(10)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科学问题 |
1.2.1 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钨岩浆的形成机制 |
1.2.2 S型、A型、I型花岗质岩石与钨成矿作用 |
1.2.3 矽卡岩型钨矿的研究现状 |
1.2.4 江南钨矿带东部与弱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研究现状 |
1.2.5 皖南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2.6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2 褶皱 |
2.2.3 断裂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特点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构造 |
3.2.2 断裂构造 |
3.3 岩浆岩及岩相学特征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石矿物特征 |
3.6 矿化蚀变分带 |
3.6.1 蚀变分带 |
3.6.2 矿化分带 |
3.7 矿化阶段划分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岩作用研究 |
4.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1 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
4.1.2 全岩Sr-Nd同位素 |
4.1.3 锆石Lu-Hf同位素 |
4.1.4 锆石微量元素 |
4.2 岩石分异程度 |
4.3 岩石成因类型 |
4.4 成岩时代 |
4.5 成岩条件 |
4.5.1 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 |
4.5.2 温度 |
4.5.3 压力和深度 |
4.5.4 氧逸度 |
4.6 成岩作用机制 |
4.6.1 寄主花岗闪长岩的成因 |
4.6.2 MME的成因 |
4.6.3 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成因机制 |
4.7 成岩物质来源 |
4.8 成岩模型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矿作用研究 |
5.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
5.1.1 石榴子石显微结构 |
5.1.2 石榴子石主量元素特征 |
5.1.3 石榴子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
5.1.4 石榴子石生长模式 |
5.1.5 辉石 |
5.1.6 角闪石类 |
5.1.7 绿帘石 |
5.1.8 硅灰石 |
5.2 白钨矿特征及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
5.2.1 白钨矿矿物学特征 |
5.2.2 白钨矿矿物化学特征 |
5.2.3 成矿过程的示踪 |
5.3 W的成矿作用过程 |
5.4 成矿时代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成岩成矿机制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初探 |
6.1 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时空分布 |
6.1.1 江南钨矿带东缘W-Mo矿床成岩成矿时限 |
6.1.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
6.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钨矿床的岩体特征 |
6.2.1 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特征 |
6.2.2 弱分异还原型I型花岗质岩特征 |
6.2.3 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特征 |
6.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初探 |
6.3.1 江南钨矿带东缘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研究 |
6.3.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初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有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铜陵矿集区成矿作用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铜陵—繁昌地区深部成岩成矿作用探讨——来自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的制约[J]. 王云云,兰学毅,郭冬,张莎莎,丁文祥,陶龙,张慧杰,张媛媛,叶林,尤淼. 物探与化探, 2021(03)
- [2]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D]. 刘子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江西金鸡窝叠加改造型铜矿特征和成因[D]. 杜后发.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4]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肖庆玲.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5]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D]. 施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6]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层控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进展[J]. 陈一秀,杨丹. 矿床地质, 2021(01)
- [7]安徽省沿江地区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J]. 孙明明,杜建国,吴礼彬,赵先超,王利民,高曙光,陈静静. 华南地质, 2020(04)
- [8]铜陵地区侵入岩岩石学和锆石矿物学研究[D]. 于永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9]铜陵矿集区清水塘铜矿成矿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蔡杨,杜建国,施珂,万秋,董婷婷.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0(05)
- [10]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D]. 孔志岗. 长安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