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于怀瑾[1](2021)在《法显行程与《法显传》的成书》文中研究说明东晋高僧法显及其所着《法显传》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是有关《法显传》成书及与成书过程密切相关的行程节点问题,学界一直无法达成共识。通过重新审视已有文献,发掘其隐匿的内涵,才能得到更接近真实的结论。可以看出,法显出发和归国的时间分别是隆安三年年底前和义熙九年七月十四日,这是法显随时记录、积累素材的阶段;"请法显一冬一夏"的"刘兖青州"是刘道怜,法显是在彭城而不是去京口度冬夏,此乃法显开始整理并撰写《法显传》初稿的阶段;慧远不仅与法显有交集,且为其《法显传》题跋,这是《法显传》定稿的阶段。可见《法显传》的成书是法显不断记录积累资料,归国后先陆续撰写成初稿,然后经慧远劝令修改的长期创作过程。
李晓旭[2](2021)在《近十余年来对法显及《法显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显是我国东晋时期的高僧,也被称为出国求法并取回佛经的第一人。学术界对其一直有很大的关注,前辈学者们已经对2010年之前的有关研究做回顾和展望。近十年来对法显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且出现了较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视角,本文拟对近十余年关于法显及《法显传》的研究做研究简述。法显是我国东晋时期着名的高僧,也被称为有记载的出国求法并取得佛经回国的第一人,后又根据亲身经历写了《法显传》(又名《佛国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为中国佛教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王邦维的"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国内外关于法显以及《法显传》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展望。
张重洲[3](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王汝良,徐剑英[4](2020)在《《法显传》的文学性解读》文中提出《法显传》在文学归属上,因宗教性与文学性相结合,《法显传》最适合归入宗教文学。在文学表现上,《法显传》纪实性与情感性兼具,白描与工笔结合,文风简洁朴实。在文学影响上,《法显传》为后世文学开辟了新的表现空间,也蕴涵着丰富深湛、可供阐发运用的人文价值。
黄文镐(Hawong Moon Ho)[5](2020)在《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关注佛教初传到十世纪之间,中国对朝鲜半岛佛教与建筑文化的影响,研究的素材包括寺院遗址、宗教文物和历史典籍,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通过考据、计量、比较等历史研究方法,共分六个章节展开详细的讨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韩国佛教史和佛教建筑史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使用的历史观念和方法。第二章通过坟墓壁画及考古遗址介绍了初传时期朝鲜半岛本土的建筑风貌及形式特征,并阐明了佛教初传与当时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系统盘点了朝鲜古三国在用佛教强化王权的前提下所营建的寺院和佛塔。第四章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梳理了朝鲜半岛对中国佛教建筑文化的学习和挪用。第五章讨论了统一新罗时期典型三层塔和双塔伽蓝模式的起源。第六章顺着宗派和宗谱的线索,探明了留学僧的求学轨迹,并纠正了韩国佛教界对八角塔起源的固有认识。论文得出如下重要结论:1、佛教最初传播到朝鲜半岛并非文化的自发流动,而是出于国际政治局势的结盟需要。2、佛教传播到朝鲜半岛的路径除了经由中国大陆外,也经由中亚和蒙古高原。3、古三国时期营建的所有佛教寺院和佛教理论都是王室和贵族强化统治的手段。4、芬皇寺模砖石塔及慈恩寺塔源自天竺佛陀伽耶精舍大塔。5、古三国时期的“三堂一塔”源自北朝盛行的三尊立佛上设塔的青州形制。6、新罗曾模拟长安城+终南山的“长安模式”改造自己的王京和南山。7、华严学的兴盛催生出新罗独特的三层石塔和双塔伽蓝布局。8、新罗留学僧求禅轨迹依次为湘赣西堂·马祖和福建雪峰。9、韩国八角僧塔不是朝鲜半岛的特有形制,它的原型来自于中国南宗,江西杨岐寺的乘广禅师塔为实证。
向常娇[6](2020)在《中国古代僧侣西域行记视野中的动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佛教在中原地区的广泛传播,从魏晋时期开始,佛教徒这一群体渐渐兴起了一股西行求法的热潮。在西行求法的过程中,佛教僧侣们将西域沿途的见闻编撰成书,统称为“西域行记”。僧人们行经的路线基本相同,都是从中原内地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其最终目的地都为印度。针对佛教僧侣群体这一文化行为,本文将中国古代西行僧侣所着的西域行记进行综合性探究梳理。通过研究中国古代僧侣西域行记中关于动物的相关记载,探求西域地区居民与动物的互动关系,僧侣行者间的动物记载差异及其背后所折射的共性思想,最后体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相依关系,从而进一步为我们重视生态,保护自然起到一定启发和借鉴作用。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部分绪论,概述本文的研究意义与方法,梳理僧侣西域行记中动物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交代僧侣西域行记的记载背景,简析了出现西行取经热潮的缘由。第三部分梳理各类动物记载,进一步整理总结出动物所体现的社会价值,体现动物与人类的互动关系。第四部分探讨不同的僧侣行者对动物的记载差异,并具体分析造成差异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以动物记载为切入点,思考行者们思想情感的共性体现。结语则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并呼吁要加强对自然生态方面的更多关注。
于萍[7](2019)在《中古中国西域行记民生记载考察》文中提出张骞凿空西域之后,内地与西域的联系不断加强。而在此期间众多前往西域的官员、学者、僧人等在回国之后亲自或由他人撰文记录西行途中的所见所闻,这也造就了西域行记的诞生。西域行记不仅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绚烂的瑰宝,也是研究西域历史的第一手材料。西域行记不仅展现了西域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等风貌,而且也展现了西域民众生活的真实面貌。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游记本来的意义了。通过对西域行记中有关民生内容的文本进行分析,探讨造成民生差异的原因,以及西行记作者编撰行记所隐含的思想。文章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中古中国西域行记记载背景。此期间西行人员的身份由僧侣变成了官员。第二部分考察西域行记中民生的内容。可将其分为农耕型、游牧型和混合型三种经济形态。第三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是从地理环境、政权强弱、商业贸易以及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分析造成民生差异的原因。最后,在分析民生差异的同时亦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行记作者在撰写行记之时隐含的撰者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猎奇思想以及借鉴思想。“求真”与“求善”的历史学的本质属性。“经世致用”则是这二者社会价值的体现。通过西域行记民生问题的相关研究,希望对我国民生改善与提高有所借鉴。
区佩仪[8](2019)在《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研究》文中提出佛教早在汉魏时期东传西域,从此开展延绵千年辉煌的西域佛教史。公元十世纪中叶伊斯兰文化进入后西域佛教开始衰落,但近世纪出土的大量考古遗存显示,佛教在高昌地区直至九世纪中叶回鹘从蒙古高原西迁建立高昌回鹘王国时依然盛行不衰,到约十五世纪始被伊斯兰文化完全取代。高昌地区在南北朝以后流行汉传佛教,有学者甚至认为这里基本上是汉传佛教的翻版。然而目前文献资料揭示这种论断未必是高昌回鹘佛教的真实反映,例如糅合佛教大、小乘思想的弥勒信仰在西域的传承和发展与汉地就有着不一样的轨迹。弥勒信仰虽从大乘净土思想发展出来,却是唯一结合原始教义、部派念天生天修持,以致大乘菩萨思想,同时包含着上生兜率净土与下生人间净土的信仰系统,在佛教思想史与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十六国尤其北凉前后此信仰随着西域僧人传入,在中国西北地区广为传播。中国的弥勒信仰在唐中叶以后已见式微并逐渐被阿弥陀净土信仰取代,但前者在西域尤其北道的发展似仍持续兴盛并延展至回鹘王国时期。大量出土的回鹘佛教遗存如着名说唱文学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和回鹘皇家寺院西大寺等的发现,在在显示回鹘入主高昌前后西域北道仍有不少弥勒信仰流布的痕迹。本文以横跨近五百年的回鹘王国为立足点,通过对前后时代及周围地域的考察,研究弥勒信仰进入西域的源流脉络及此信仰在传入西域后的内涵演变和传承发展,尝试为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重塑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面貌。弥勒信仰最早是由印度西北通过西域地区再传入中国,后在西域北道直至回鹘王国时仍然盛行,可是能依据考证回鹘时期的弥勒信仰形态、传承和发展情况的东西方文献资料却十分有限而且零散。本研究涉及较大的时代、地域跨度,以及大、小乘佛学思想与佛教传播历史等,因此笔者主要运用历史文献考证法,检索利用的文献包括汉文历史文献、汉文经录、高僧传记及游记、佛教经典主要为汉文佛典和沿线出土文物文献等。本文同时运用考古资料比对法,利用与本研究题目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出土实物遗存的考古资料作辅助考证。为了更好厘清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形态与面貌,本文首先溯源此信仰形成、发展与东传西域的传布脉络。从弥勒经典及图像考察,包含上生、下生思想的成熟“弥勒信仰”是经过一段漫长多阶段的过程而逐步演变、发展形成的。种种资料显示,弥勒信仰与以乌仗那为中心的法藏部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它也最有可能是弥勒信仰兴起与传播的关键。至于弥勒信仰东传西域的时限及路线范围,考察显示塔里木北缘、西域北道的龟兹和焉耆与弥勒信仰传播的联系甚为明显,传承为扇宾及法藏部一脉。然而弥勒信仰尤其上生崇拜作为一个独立信仰体系而在西域北道流行的应该始自北凉高昌。麹氏高昌和西州时期明显流行汉地回传的大乘佛教,亦见有多元净土信仰出现,并与属宾-龟兹-北凉一脉的佛教传统杂行。笔者从回鹘文经籍文书、回鹘佛教实物遗存包括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等来考察在高昌回鹘时期弥勒信仰的形态内涵及流布情况。综合资料分析,可以相信早期弥勒上生信仰是约于公元三世纪中由罽宾的法藏部及/或其支系,通过罽宾道经疏勒传入龟兹地区;成熟的弥勒信仰于四世纪初至中在龟兹地区开始流布,于四世纪末五世纪初传入中国河西地区再回传高昌。这个传承过程中,西域北道的弥勒信仰由最初纯粹的罽宾-龟兹法藏系的涅盘-禅观-生天传统,逐渐转向为包括上、下生及多元思想的信仰系统。因此,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或可被视为中西合璧、大小乘及多元思想磨合与融和而出现的一种崭新信仰体系。本文的研究是基于现存可资查证的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其中涉及的材料有局限性,所得考察和推论也未必能反映事实的全部,只是希望借着本研究能稍为填补有重要和持续影响力的佛教净土系统弥勒信仰和部派法藏部在西域佛教史上的空白,为日后对西域佛教更深入而全面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
意拉拉他(yilalta)[9](2019)在《《法显传》蒙藏译本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众所周知,东晋学者法显所着《法显传》早已被学界关注,其研究成果较多。该游记记载其本人自公元399年从长安出发,至古印度、斯里兰卡等30余国家,于公元412年回到汉地的一路所见所闻。《法显传》一书早在19世纪就被译成法语、英语等多种语言。20世纪初,蒙古国学者沙·达木丁藏译《法显传》,是从蒙古文翻译成藏文的。其运用的蒙古文底本是从法语翻译成蒙古文的《法显传》。本人收集到《法显传》蒙古文和藏文译本,对两者进行比较的同时,进一步与其原文(汉文)进行比较,总结出两种译本的特征。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结语、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论述该论文选题原因、意义、选题目的和研究方法、创新点等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法显传》作者、成书年代、主要内容、研究状况、版本情况等;第二章,介绍了《法显传》蒙藏译本来源及藏文译本前言、后记的蒙古语翻译;第三章,是该论文的核心部分。在此写出原文内容梗概,并对汉、蒙、藏内容进行比较,归纳相应的名词术语并对疑难词语做了注释。总结出蒙古文藏文译本特征;结语,总结《法显传》蒙古文藏文译本文献价值和本论文的得失;附录,《法显传》蒙古文藏文译本拉丁文转写,蒙古文藏文译本及原文影印等内容。
董守志[10](2018)在《上古一中古汉语复音词的衍生及其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在全面而详尽地描写上古—中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状况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规律和动因以及复音化对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的影响。其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总结上古—中古汉语复音词演变的规律,深化汉语词汇演变史的研究。2.解释上古—中古汉语复音词演变的动因和机制,深化汉语词汇演变动因及机制的研究。殷周之际,汉语复音词的产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复音化是三千年以来汉语词汇史中发生过的最重大的变化。汉语词汇复音化的产生及发展深刻影响了汉语的基本面貌。复音化前,单音节词为主的词汇系统在词汇总量一直增加的情况下,不管是选择为每一个新词都创制全新的语音形式还是借用已有的音节或者在已有音节的基础上略作改变来记录新词,都会导致单音节不堪重负或者单音节内变化太多,区别度降低等问题。这样就背离了决定语言结构最基础的原理之一——象似性原则(一个形式对应于一个意义)。单音节内部的变化已经不足以区别新词,不足以承担新词的大量产生时,在已有的音节上增加一个音节,组合音节来构成新词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这就是汉语词汇复音化的产生。复音节是单音节内部区别特征不足以应对语言的发展时,而采取的一种新的区别特征。汉语词汇复音化过程中,复音词的衍生模式一共有三大类:语音构词、派生构词和复合构词。从上古到中古汉语,语音构词和派生构词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复合构词从一开始就一直是主要的复音词构词方式。而在复合构词内部,联合式与偏正式所占比例最高,在中古时期超过70%,动宾式、补充式、主谓式和重叠式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偏正式和联合式一直在复合构词内部占据绝对优势,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先天优势:汉语中偏正短语和联合短语本来就比其他结构方式的短语多;第二,后天优势:相邻原则和相似原则决定了偏正式和联合式比其他格式的短语更容易词汇化;第三,动宾式、主谓式和述补式的后天劣势:由动词参与的短语词汇化难度大。复音化对汉语语音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导致了语音系统的简化和双音节音步韵律的建立。对于词汇系统的影响是,新造词更多使用复音节的形式,越来越多的复音词进入基本词汇,一般词汇中复音词的数量越来越多,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汉语在中古的魏晋时期转变为以复音节为主的语言。复音化对语法系统的影响有:(1)丰富了汉语构词法,产生了全新的构词方法——合成构词。复音化以后,汉语构词从以构形为主转变为以合成为主。(2)促进了汉语语法系统的严密化。(3)深刻影响了汉语动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
二、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法显行程与《法显传》的成书(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显出发与回国登陆的时间 |
二、法显居留彭城 |
三、法显到达道场寺的时间及活动 |
四、《法显传》初稿的形成 |
(一)法显创作《法显传》的准备 |
(二)法显撰《法显传》的地点 |
(三)法显撰《法显传》的时间 |
五、跋语作者与慧远卒年问题 |
(一)跋语透露的信息及其作者 |
(二)慧远卒年问题 |
六、慧远、谢灵运所作《佛影铭》 |
(2)近十余年来对法显及《法显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显精神与当代价值 |
二、法显所取得的佛经翻译情况 |
三、法显西行途径地的当时佛教发展 |
四、《法显传》内容与译本研究 |
五、结语 |
(3)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
小结 |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
小结 |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
小结 |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
小结 |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法显传》的文学性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5)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佛教艺术之建筑 |
1.1.1 “艺术”、“美”之考 |
1.1.2 样式、tectonic、以及物质文化 |
1.2 再考韩国佛教史文献 |
1.2.1 《三国史记》考 |
1.2.2 《三国遗史》考 |
1.3 韩国佛教史学与佛教建筑史学的历程、以及时代区分 |
1.3.1 韩国佛教史的时代区分 |
1.3.2 韩国佛教建筑史 |
1.4 关于宗派以及来华求法僧的先行研究小考 |
1.4.1 宗派 |
1.4.2 求法僧人的研究 |
1.5 佛教复兴时期的历史观-从Benjamin的《Theses on the concept of history》中学习 |
1.6 金堂考 |
1.6.1 现代韩国建筑史界的常用词 |
1.6.2 韩日古文献中金堂以及起源 |
1.6.3 关于金堂之初步结论: |
1.7 着手前言 |
1.7.1 佛教建筑史研究的难点 |
1.7.2 Bilingualism |
第2章 初传时期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 |
2.1 原始建筑至乐浪建筑 |
2.1.1 原始建筑 |
2.1.2 乐浪文化及建筑的影响 |
2.2 高句丽坟墓壁画与考古遗址 |
2.2.1 高句丽古坟及壁画中的建筑 |
2.2.2 内外层双槽平面 |
2.3 初传与各国公认( 4、5 世纪) |
2.3.1 高句丽 |
2.3.2 百济 |
2.3.3 新罗 |
第3章 古三国的王权强化及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
3.1 转轮王小考 |
3.1.1 韩国古三国“全轮圣王”之概念的流通与实现 |
3.2 高句丽七宝行事图与八角佛塔 |
3.2.1 5 世纪高句丽古坟壁画与七宝行事图 |
3.2.2 高句丽八角塔与北凉石塔 |
3.3 百济大通寺、王兴寺及弥勒寺 |
3.3.1 早期百济佛教思想及建筑 |
3.3.2 大通寺考 |
3.3.3 王兴寺 |
3.3.4 弥勒寺 |
3.4 新罗芬皇寺和皇龙寺 |
3.4.1 古新罗中期出现的佛教式王名 |
3.4.2 善德女王和慈藏 |
3.4.3 芬皇寺及皇龙寺塔 |
第4章 法水东流—大乘佛教物质文化的东渐 |
4.1 关于佛教信仰空间的诞生 |
4.1.1 大月氏·贵霜起立的佛教造型 |
4.1.2 寺与伽蓝 |
4.1.3 塔与窣堵波 |
4.2 伽蓝配置 |
4.2.1 东亚佛寺遗址中所见的伽蓝布局的变化 |
4.2.2 品字形塔堂配置的背景考 |
4.3 立刹及九层佛塔 |
4.3.1 舍利信仰与造塔 |
4.3.2 方形塔 |
4.3.3 7 世纪在海东流行的九层木塔 |
4.3.4 高层砖塔的出现-芬皇寺石塔 |
4.4 以瓦解释 |
4.4.1 在朝鲜半岛屋瓦的出现与普及 |
4.4.2 中国南朝“瓦作”的受容及传播-大通寺式瓦 |
4.4.3 南朝梁之影响 |
4.5 佛国时期的理想城市“长安” |
4.5.1 新罗人的“长安” |
4.5.2 室罗伐-佛教传入及王京的变化 |
4.5.3 6-8 世纪“长安模式”的东亚都城 |
第5章 莲花满开—统一新罗时期的佛教艺术 |
5.1 留学僧与教学发展 |
5.1.1 7、8 世纪“华严Avata?saka”的流行及影响 |
5.1.2 元晓和新罗华严学的成熟 |
5.1.3 法华在新罗 |
5.1.4 华严十刹考以及初期华严寺院 |
5.2 石塔之国 |
5.2.1 木塔转变石塔 |
5.2.2 百济定林寺石塔 |
5.2.3 统一新罗石塔的典型化 |
5.2.4 三层塔的造塔依所经考 |
5.3 双塔形制 |
5.3.1 对于双塔式伽蓝的先行研究 |
5.3.2 新罗双塔式伽蓝遗址的现况与分布 |
5.3.3 7、8 世纪在东亚流行的双塔形制及新罗的特点 |
5.3.4 统一新罗双塔形制起源说考 |
5.4 佛国寺与石佛寺 |
5.4.1 关于佛国寺与石窟寺的先学研究成就 |
5.4.2 统一新罗时期的佛国寺 |
5.4.3 由朝鲜时期至今的佛国寺 |
5.4.4 解读佛国寺设计概念 |
5.4.5 石窟寺石室设计 |
5.5 释迦塔及多宝塔 |
5.5.1 韩国庆州多宝塔形象起源小考 |
5.5.2 西石塔及无垢净光塔 |
第6章 “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
6.1 宗派化的禅宗历史与其物质文化 |
6.1.1 派别 |
6.1.2 宗谱与“立塔树碑”僧塔的出现 |
6.2 在唐僧塔形制的演变 |
6.2.1 长安地区的早期僧塔 |
6.2.2 中国式葬礼传统与单层禅宗墓塔 |
6.2.3 神会以后-湘赣地区的僧塔 |
6.3 .罗末丽初八角亭形僧塔史的再考 |
6.3.1 来华求禅灯的新罗僧侣 |
6.3.2 迦智山宝林寺-正统禅灯在朝鲜半岛 |
6.3.3 八角亭式僧塔的形制与分布 |
6.3.4 乘广禅师塔及塔碑 |
6.3.5 考辨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 |
6.4 新教理的新式佛寺 |
6.4.1 古佛与露柱 |
6.4.2 新罗末禅寺与湘赣禅寺 |
6.5 五代传灯中心雪峰山 |
6.5.1 唐末五代时期东亚佛教中心—雪峰山门 |
6.5.2 《祖堂集》和南宗禅雪峰系 |
6.5.3 高丽国初期法眼宗的兴起及其寺址 |
6.5.4 雪峰寺之古貌 |
6.6 中国南方建筑文化对韩国古建筑的影响 |
6.6.1 韩国古建筑中可见的中国南方建筑因素 |
6.6.2 航海时代的中韩文化交流线 |
6.7 小结:传灯的物质证据 |
第7章 结论 |
7.1 韩国佛教史及金堂 |
7.2 初传时期朝鲜半岛建筑 |
7.3 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
7.4 法水东流 |
7.5 莲花满开 |
7.6 “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
7.7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1.绪论 |
2.初传时期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 |
3.古三国的王权强化及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
4.法水东流 |
5.莲花满开 |
6.“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
图片目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中国古代僧侣西域行记视野中的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僧侣西域行记的记载背景 |
3.行记所载动物的价值体现 |
3.1 豢养家畜 |
3.2 野生动物 |
3.3 神话动物 |
4.行记所载动物的差异及分析 |
4.1 同一动物的记载频率差异 |
4.2 动物的多样性差别 |
4.3 观察动物的视角差异 |
4.4 对动物的认知程度不一 |
4.5 时代变迁下的动物地位与数量差异 |
4.6 动物刻画的语言表达差异 |
5.行者思想的共性体现 |
5.1 好奇心理与情感表达 |
5.2 天人关系与生命关怀 |
5.3 华夷关系与认知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中古中国西域行记民生记载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应用意义 |
1.3 研究述评:拟选题研究现状、发展动态和趋势 |
1.3.1 有关西域行记研究专着 |
1.3.2 有关西域行记民生研究论文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中古中国西域行记的记载背景 |
3 西域行记中民生的内容 |
3.1 农耕型 |
3.2 游牧型 |
3.3 商业型 |
4 影响民生的因素 |
4.1 地理环境 |
4.1.1 地理位置 |
4.1.2 气候、矿藏等自然因素 |
4.2 政权强弱 |
4.3 商业贸易 |
4.4 社会环境 |
4.4.1 不稳的社会环境 |
4.4.2 稳定的社会环境 |
5 西域行记作者民生思想的三个方面 |
5.1 人文情怀 |
5.2 猎奇心理 |
5.3 借鉴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 论文选题背景 |
二. 论文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选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选题的内容和凡例 |
一. 论文内容 |
二. 范围界定 |
三. 格式规范 |
第一章 弥勒信仰—起源及传播 |
第一节 弥勒净土信仰 |
一. 净土信仰的兴起 |
二. 弥勒净土与修定的关系 |
三. 弥勒净土与大乘思想的关系 |
四. 弥勒角色的演变 |
第二节 弥勒六部经 |
一. 成佛经类 |
二. 下生经类 |
三. 上生经类 |
第三节 弥勒图像的出现 |
一. 佛教艺术的起源 |
二. 弥勒图像的出现 |
三. 弥勒图像的各种形式 |
四. 弥勒图像与大、小乘佛教的关系 |
第四节 部派与弥勒信仰 |
一. 弥勒信仰形成的年代与地域 |
二. 与弥勒信仰有关的小乘部派 |
第五节 弥勒信仰的东传 |
一. 佛教初传西域时序 |
二. 弥勒信仰初传西域 |
三. 初传西域路线 |
小结 |
第二章 回鹘以前西域及周边地区的弥勒信仰 |
第一节 塔里木西缘的绿洲佛国 |
一. 疏勒 |
二. 莎车、斫句迦 |
第二节 塔里木南缘的绿洲佛国 |
一. 于阗 |
二. 鄯善 |
第三节 塔里木北缘的绿洲佛国 |
一. 龟兹初传佛教 |
二. 龟兹佛教的承传与流布 |
三. 弥勒信仰足迹 |
第四节 河西走廊 |
一. 凉州 |
二. 敦煌 |
小结 |
第三章 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 |
第一节 回鹘前后时期的高昌佛教 |
一. 北凉高昌 |
二. 麴氏高昌 |
三. 西州高昌 |
四. 高昌回鹘 |
第二节 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从回鹘文经籍文书考察 |
一. 回鹘文佛经残卷 |
二. 回鹘文礼忏文书 |
三. 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 |
四.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 |
第三节 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从佛教实物遗存考察 |
一. 高昌地区遗存 |
二. 龟兹地区遗存 |
三. 北庭回鹘大寺 |
第四节 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从其他相关的佛教思想考察 |
一. 忏悔灭罪 |
二. 天王护国 |
三. 王法正理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法显传》蒙藏译本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上古一中古汉语复音词的衍生及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上古—中古汉语的时代划分 |
第二节 上古—中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研究价值 |
第三节 上古—中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研究现状 |
一、上古—中古专书复音词研究 |
二、上古—中古汉语词汇复音化历时研究 |
三、汉语词汇复音化动因研究综述 |
四、上古—中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研究小结 |
第四节 语料选择 |
第一章 汉语复音词的产生 |
第一节 汉语复音词的判定标准 |
一、以形式标记(合文)来判定复音词 |
二、以语义结合的紧密程度来判定复音词 |
三、借助修辞格式来判定复音词 |
四、以复音组合语法性质的转移来判定复音词 |
五、以出现频率来判定复音词 |
六、从语法、语义、修辞、词频等多角度来判定复音词 |
第二节 汉语复音词的产生与发展 |
一、汉语词汇复音化开始年代的争论 |
二、汉语复音词产生于西周时代 |
三、上古—中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发展 |
第二章 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动因与路径 |
第一节 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动因 |
一、复音化前上古汉语新造词的路径 |
二、熵(entropy)与上古汉语词汇的发展 |
三、上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必然性与路径 |
第二节 汉语词汇复音化与语言类型学 |
一、汉藏语系诸语言的构词法与造词法 |
二、阿尔泰、印欧、南亚、南岛诸语系语言的构词法与造词法 |
三、世界上的语言词汇发展的类型学共性 |
第三章 上古—中古汉语复音词衍生模式计量研究 |
第一节 上古—中古汉语复合构词计量研究 |
—、上古汉语(殷商—西汉)复合构词计量研究 |
二、中古汉语(东汉—隋)复合构词计量研究 |
三、上古—中古汉语复合构词的发展 |
第二节 上古—中古汉语语音构词计量研究 |
一、上古汉语(殷商—西汉)语音构词计量研究 |
二、中古汉语(东汉—隋)语音构词计量研究 |
三、上古—中古汉语语音构词的发展 |
第三节 上古—中古汉语派生构词计量研究 |
一、上古汉语(殷商—西汉)派生构词计量研究 |
二、中古汉语(东汉—隋)派生构词计量研究 |
三、上古—中古汉语派生构词的发展 |
第四节 上古—中古汉语复音词衍生模式的发展 |
第五节 汉语复音词衍生模式的选择及原因 |
一、汉语复音词衍生模式以偏正式与联合式为主的原因 |
二、从类型学角度看复音词衍生模式 |
三、上古汉语早期复音词以偏正式为主的原因 |
四、战国—中古汉语复音词以联合式为主的原因 |
第四章 汉语词汇复音化对语言系统的影响 |
第一节 复音化对汉语语音系统和韵律的影响 |
一、复音化与汉语语音系统的简化 |
二、复音化与汉语韵律的建立 |
第二节 复音化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 |
一、复音化与汉语造词法 |
二、复音化与基本词汇的发展 |
三、复音化与一般词汇的发展 |
第三节 复音化对汉语语法系统的影响 |
一、复音化与汉语构词法的发展 |
二、复音化与语法系统的严密化 |
三、复音化与动补结构的发展 |
结语 |
一、本文主要结论 |
二、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主要征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成果发表情况 |
四、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法显行程与《法显传》的成书[J]. 于怀瑾.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近十余年来对法显及《法显传》的研究[J]. 李晓旭. 青春岁月, 2021(17)
- [3]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4]《法显传》的文学性解读[J]. 王汝良,徐剑英. 东方论坛, 2020(06)
- [5]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D]. 黄文镐(Hawong Moon Ho). 清华大学, 2020(01)
- [6]中国古代僧侣西域行记视野中的动物研究[D]. 向常娇.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7]中古中国西域行记民生记载考察[D]. 于萍.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8]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研究[D]. 区佩仪.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1)
- [9]《法显传》蒙藏译本比较研究[D]. 意拉拉他(yilalta).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10]上古一中古汉语复音词的衍生及其发展[D]. 董守志.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