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UPO检测方法识别的BV诱导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持续发射的时间编码特征

用UPO检测方法识别的BV诱导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持续发射的时间编码特征

一、TEMPORAL ENCODING CHARACTERISTICS OF BV-INDUCED PERSISTENT FIRING OF SPINAL DORSAL HORN WDR NEURONS IDENTIFIED BY UPO DETECTION METHOD(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雯[1](2020)在《探究痛觉和痒觉信号在小鼠脊髓的传导机制》文中指出痛觉和痒觉对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外界有害刺激带来的伤害。但慢性疼痛和慢性瘙痒却是疾病,会给病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长久折磨。尽管关于痛觉和痒觉在外周和中枢的传导通路已有了较多研究,但这两种感觉在脊髓层面的编码方式和相互关系仍有很多谜团。此外,已知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GRPR)是痒觉信号传导过程中的特异性受体蛋白,但其和痛觉的关系尚不明晰。本实验创新性地构建了痛、痒双重刺激动物模型,并以c-fos为神经元活动标志物,在同一动物的脊髓同时标记痒觉引起的c-fos蛋白信号和痛觉引起的cfos mRNA信号,从而探究这两种刺激引起的感觉在脊髓层面的传导机制。本实验还利用GRPR-Cre;tdTomato小鼠对GRPR作特异性标记,以探究GRPR在痛痒通路中的参与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在小鼠足背皮下注射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PFA;4%,5μL)可以引起动物疼痛行为,包括舔舐、回缩和抬足,呈现出典型的双峰行为学特征。疼痛刺激所激活的c-fos信号在脊髓背角的分布主要集中在Ⅰ、Ⅱ和Ⅴ层,纵向主要分布在腰椎L4L5节段。足背皮下注射氯喹(Chloroquine,CQ;10%,5μL)可以引起小鼠痒反应,包括舔舐和咬行为。痒刺激所激活的c-fos信号比疼痛刺激信号更为集中,主要分布在脊髓背角的I-II层,纵向分布在L5节段。此外,痛和痒两种刺激引起的c-fos信号在脊髓存在一定程度的共定位,约占痛觉激活神经元的28.6±3.1%,占痒觉激活神经元的51.9±3.7%。有趣的是,GRPR阳性神经元与痒觉相关神经元和痛觉相关神经元都存在共标,占痒刺激激活神经元的50.2±2.4%,占痛刺激激活神经元的27.1±2.2%,占痛痒双标神经元的45.3±2.0%。综上所述,PFA和CQ分别引起的痛觉和痒觉信号在脊髓中的传导既有各自的特异性通路,也有共用通路。此外,本项研究发现,GRPR不但在痒觉传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也参与了痛觉信号在脊髓的传导和加工。该研究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痛觉和痒觉的脊髓传导机制,为这两种刺激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武广起[2](2017)在《大鼠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的抑制对激光诱发脑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痛觉作为我们的基本感觉,可以使我们感知伤害性刺激并保护我们免受伤害,因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国际疼痛研究学会认为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这一定义为科学和医护人员理解并治疗急性与慢性疼痛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理论基础,我们需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来理解疼痛的本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对疼痛神经机制的科学理解得到了快速的提高,然而对疼痛加工的基本机制的了解还有很大的不足。神经影像技术如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比较一致地发现初级躯体感觉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S1)在加工非疼痛刺激时被激活。但是,对于S1是否也参与对疼痛信息的处理却长期存在着争议。人类的脑成像研究并没有一致地观察到疼痛相关的S1激活。一项研究发现,与在丘脑、脑岛皮层、扣带回皮层中一致地发现疼痛相关的激活相比,仅仅有75%的功能影像学研究发现疼痛刺激诱发了S1的激活。另外,大量研究采用了非疼痛特异的疼痛刺激例如机械刺激、电刺激等,这些刺激不仅激活了痛觉相关的Aδ与C纤维,而且同时激活了触觉相关的Aβ纤维,所以,这些研究的结果受到了混淆,S1的激活很可能是由非痛觉刺激诱发的。S1是否参与疼痛加工的结果不一致也可能是其它的一些原因导致的。首先,有证据显示S1的激活受到注意、过去经验等认知因素的高度调节。第二,S1具有精确的躯体定位结构,当在被试间平均数据时,S1的小范围的激活很可能由于解剖的差异性而不能显示出来。最后,一些采用EEG、MEG技术的研究在对头皮上的信号进行脑区定位时,采用了不同的源定位方法,这也可能是导致不一致的S1检测结果的原因。另外,在那些发现S1被疼痛刺激所激活的研究中,发现的S1的激活多数位于刺激的对侧。刺激同侧的S1是否也能被疼痛刺激所激活并没有被研究明确的证实。有研究发现,哺乳类动物(例如猫、猴子)S1的手部对应区域的神经元具有双侧的接受域。这意味着,手部的躯体感觉信息可以在双侧的S1进行表征。此外,那些单侧大脑皮层损伤或手术切除的被试保留了对呈现在剩余半球同侧的疼痛刺激的感知能力,对这些被试进行定量的心理物理分析发现它们感知并评估疼痛刺激强度的能力几乎没有受到损坏。这些研究暗示着疼痛刺激可以在双侧的S1进行加工。在疼痛研究中使用动物模型是十分必要的,动物疼痛模型对理解疼痛的基本机制,鉴定新的镇痛靶点,引导与跟进人类被试的研究以及发展治疗慢性疼痛的镇痛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研究一采用了大鼠脑核团微量注射并记录脑皮层电图(Electrocorticography,ECo G)的方法对S1是否参与对疼痛信息的处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手术植入ECo G记录电极并在左侧S1的前肢代表区(S1FL)埋入预置管,然后在大鼠清醒状态下向S1FL内注射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激动剂蝇蕈醇(muscimol),进而抑制S1FL的活动,紧接着对大鼠的右前爪进行激光刺激,观察大鼠激光诱发脑响应(Laser evoked potentials,LEPS)的变化。为了与muscimol注射后的影响相对照,在同一只大鼠的S1FL脑区也进行了生理盐水(saline)的注射。结果表明,S1FL脑区的抑制会降低C纤维LEPS(C-LEPS)中N1成分的波幅。研究证实,刺激对侧的S1参与了对疼痛刺激的加工。研究二同样采用了大鼠脑核团微量注射并记录ECo G信号的方法对刺激同侧的S1是否也能参与对疼痛刺激的加工进行了验证。通过手术植入ECo G记录电极并在左侧S1FL与左侧初级视觉皮层(primary visual cortex,V1)埋入预置管,然后按顺序在大鼠清醒状态下向S1FL与V1分别注射muscimol与saline,接着对大鼠的左右前爪进行激光刺激,观察大鼠LEPs的变化。结果显示,在S1FL脑区抑制后,左右前爪的C-LEPS中N1成分的波幅均会降低。脑电地形图显示,当左侧S1FL被抑制后,对左前爪刺激时,刺激同侧的S1区域的响应也会明显的降低。这表明,疼痛刺激可以同时诱发左右两侧S1的激活,双侧的S1均参与了对痛觉刺激的加工。这两项研究为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这种基本感觉背后的中枢机制,为以后更高层次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陈军,韩济生,樊碧发,于生元,王家双[3](2014)在《面向临床医师解析慢性痛的发生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临床疼痛科的建设和发展,如何构建疼痛医学的科学知识体系已经成为大家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另外,如何把疼痛基础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给临床医师也是基础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旨在抛砖引玉,系统地介绍慢性痛发生的外周和脊髓中枢敏化机制。此外,虽然我们对慢性痛及其精神共病(如焦虑、失眠、抑郁等)的脑机制了解甚少,但本文对可能涉及的脑网络基础也做了简要介绍。希望本文能够引起临床同行的共鸣,推动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合作与发展。

左超[4](2013)在《基于神经刺激的无线闭环镇疼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疼痛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然而,大多数慢性疼痛患者没有条件得到有效的治疗救济,或者因为无法承受高额的治疗开销、担心化学治疗方法带来各种副作用而拒绝了必要的治疗。因此,高效率、低副作用、低成本的慢性疼痛治疗方案亟待科研人员的研究和开发。神经刺激可以被考虑为治疗慢性疼痛的一种适当方案。然而,当前的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大多运行在开环状态,这种开环方式,难以在客观的电生理信号监控层面对患者疼痛强度进行量化评估,也缺少实时性的神经刺激强度调节功能,因此从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等角度考虑,离可靠地适用于临床还有一段距离。本文研究并实现了应用于闭环镇痛的无线神经信号采集、刺激系统。完成了硬件电路系统的设计、制备与调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闭环反馈控制算法的上位机软件。整套系统可以对神经元细胞外放电信号进行实时地采集、监控,并在需要的时候同步产生可配置的神经刺激,用于对慢性疼痛进行抑制。通过一系列动物试验,无线闭环系统抑制疼痛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在构建闭环实验平台的基础之上,为了更加准确地量化疼痛性神经放电响应,本文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疼痛识别算法。该算法在考虑神经元细胞外动作电位信号绝对强度的同时,引入了神经元放电变化因子,通过权值综合判断,强化并凸显神经元放电过程中的突变点,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增强了疼痛识别算法的鲁棒性。此外,本文还设计开发了多通道疼痛信号采集系统、无线供电闭环镇痛系统、微型植入式脑皮层电信号采集系统,以改善当前系统在续航能力、便携性方面的不足之处,使其能够在自由移动的小型动物实验研究以及将来的临床实验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闭环反馈镇痛系统不仅为基于小型动物的疼痛行为、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套创新的实验平台,而且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镇痛方法,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了一种潜在的临床治疗选择。

肖晨[5](2011)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升结肠粘膜类胰蛋白酶对大鼠脊神经元“Ca2+”i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患者升结肠粘膜类胰蛋白酶含量、及其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 ,DRGn) [Ca2+]i的影响,探讨类胰蛋白酶在IB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获取20例符合RomeⅢ标准IBS-D患者、10例健康志愿者的升结肠粘膜活检组织孵育上清液(CMCS),并测定其类胰蛋白酶含量(ELISA法)。分离、原代培养SD胚胎鼠DRGn,并将其分为8个处理组:健康志愿者CMCS(A组);IBS-D患者CMCS(B组);IBS-D患者CMCS+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ut-175(C组);PAR-2抑制剂预培养DRGn+IBS-D患者CMCS(D组);类胰蛋白酶0.42ng(E组);类胰蛋白酶0.73ng(F组);类胰蛋白酶0.73ng+ Fut-175(G组);PAR-2抑制剂预培养DRGn+类胰蛋白酶0.73ng (H组)。应用fluo-3作为[Ca2+]i示踪剂,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处理后DRGn的[Ca2+]i变化。结果:IBS-D患者升结肠粘膜组织类胰蛋白酶浓度为(0.078±0.021) ng/mg组织,健康对照组为(0.033±0.014) ng/mg组织,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00<0.05)。A-H组的DRGn[Ca2+]i分别为:34.70±2.73,73.58±3.37,33.53±2.13,37.17±2.72,36.34±0.78,75.60±0.79,45.13±0.83,46.73±1.22,其中B组和F组的值分别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而B组与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F=0.712),A、C、D、E、G、H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BS-D患者升结肠粘膜类胰蛋白酶量增加,类胰蛋白酶通过激活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促使大鼠DRGn钙信号释放,这可能参与了IBS-D患者内脏高敏感性的发生。

曹发乐[6](2011)在《持续性伤害诱导的大鼠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突触可塑性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体验,包含感觉辨识、情感激发和认知评价,它们均由神经网络的不同机制介导。有研究证实持续性痛与痛觉传导通路中突触传递的增强密切相关。在不同的痛觉刺激条件下,脊髓、杏仁核、海马和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及其它痛相关脑结构中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均有增强。有报道称,除了兴奋性传递的改变,抑制性突触传递的改变也参与了慢性痛的持续过程。我们实验室的早期研究证实,外周炎性痛导致脊髓水平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 EAAs)和抑制性氨基酸(inhibitory amino acid, IAAs)的失衡以及ACC区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失衡。近来有研究证实广泛的皮层区域参与了痛觉的处理过程,并在痛觉的生成和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初级躯体感觉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S1)主要参与了痛觉的感觉—辨识方面。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ce imaging, f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技术发现人类皮层S1区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明显激活。我们之前的结果表明,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S1区Ⅱ/ⅡI层c-Fos表达明显增多,提示该区域的激活。但是,比较其他的痛相关区域,在持续性刺激条件下有关皮层S1区突触传递的研究相对较少。更进一步,炎性痛条件下皮层S1区突触可塑性的分子和细胞机制也不清楚。本实验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采用蜜蜂毒(bee venom, BV)模型观察外周持续性疼痛条件下皮层S1区的突触可塑性改变及其细胞和分子机制。SD大鼠被随机分为两组,Saline对照组(Saline组)和BV处理致痛组(BV组),具体实验方法与步骤如下:(1)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离体S1区脑片上进行全细胞记录,观察持续性痛刺激对锥体细胞上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EPSC)和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IPSC)的影响,综合观察S1区神经元发生的突触可塑性变化。(2)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实验,观察BV注射2 h后皮层S1区神经元AMPA受体亚基GluR1、GluR2和GluR3以及GABAAα1的表达情况,重点观察持续性痛刺激对受体总蛋白的影响;(3)Western blotting,分别观察AMPA受体亚基GluR1、GluR2和GluR3以及GABAAα1总蛋白的表达和亚细胞组分的表达变化,探求AMPA受体与GABAA受体在突触可塑性变化中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实验结果:1.持续性痛刺激下大脑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EPSC的变化通过记录并分析自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sEPSC),发现Saline组的频率为4.93±0.40 Hz,而BV组的频率为11.23±0.81 Hz,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1),说明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sEPSC的事件间期缩短/放电频率增加,提示突触前Glu释放频率增加;BV组波幅为16.59±1.15 pA,而Saline组的波幅值为10.13±1.47 pA,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说明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sEPSC的波幅增大,提示突触后膜兴奋性受体数目增多或介导的兴奋性反应增强;Saline组和BV组大鼠大脑皮层S1区后肢代表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sEPSC的半波宽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通过记录并分析微小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mEPSC),发现Saline组的频率为4.88±0.23 Hz,而BV组的频率为5.85±0.21 Hz,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1),说明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mEPSC的事件间期缩短/放电频率增加,提示突触前Glu释放频率增加;BV组波幅为16.83±0.95 pA,而Saline组的波幅值为12.52±1.11 pA,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说明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mEPSC的波幅增大,提示突触后膜兴奋性受体数目增多或介导的兴奋性反应增强;Saline组和BV组大鼠皮层S1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mEPSC的半波宽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灌流液中外源性添加了Glu(300μmol/L)后,Saline组和BV组mEPSC的频率和波幅均有明显增加(100%基线以上)。差异明显之处在于BV组暴露于Glu后其波幅上升值较Saline对照组更大(Saline组为132.35±7.73%,BV组为154.18±8.29%),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提示BV致炎致痛后S1区锥体神经元突触后膜兴奋性传递效能增强,此结果进一步印证了BV组mEPSC波幅增加得出的结论。2.外周持续性痛刺激对皮层S1区Ⅱ/Ⅲ层AMPA受体亚基GluR1, 2, 3蛋白总量及亚细胞分布的变化通过分析IHC和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发现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Ⅱ/Ⅲ层AMPA受体亚基GluR1, 2, 3的总蛋白含量在Saline组和BV组之间均无差异(P > 0.05)。提示S1区突触传递的改变并非由于AMPA受体总蛋白的变化所致。而胞浆中GluR1亚单位在BV组明显低于在Saline组(54.94±9.02 vs.100)(P < 0.05);胞浆中GluR2亚单位在BV组明显高于在Saline组(142.01±12.64 vs. 100)(P < 0.05);胞浆中GluR3亚单位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胞膜中GluR1亚单位在BV组明显高于在Saline组(121.38±9.34 vs. 100)(P < 0.05);胞膜中GluR2亚单位在BV组明显低于在Saline组(70.47±12.86 vs. 100)(P < 0.05);胞膜中GluR3亚单位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推论BV致炎致痛后,GluR1亚单位主要从细胞膜上迁移到细胞膜内,而GluR2亚单位主要从细胞膜上迁移到了细胞浆内。3.持续性痛刺激下大脑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IPSC的变化通过记录并分析自发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sIPSC),发现BV致炎致痛后,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平均值减小,但统计学上与Saline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提示突触前GABA释放减少不显着;Saline组的波幅值为35.63±4.01 pA,而BV组波幅为21.40±3.15 pA,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sEPSC的波幅减小,提示突触后膜抑制性受体数目减少或介导的抑制性反应降低;大鼠大脑皮层S1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sIPSC的半波宽在Saline组和BV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通过记录并分析微小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mIPSC),发现Saline组和BV组大鼠大脑皮层S1区后肢代表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 > 0.05),提示突触前GABA释放未受BV致炎致痛的影响;Saline组的波幅值为16.24±1.11 pA,而BV组波幅为12.70±1.01 pA,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说明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mIPSC的波幅减小,也提示突触后膜抑制性受体数目减少或介导的抑制性反应降低,Saline组和BV组大鼠皮层S1区后肢代表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mIPSC的半波宽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灌流液中添加浓度为10μmol/L的GABA后记录大鼠大脑皮层S1区后肢代表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的mIPSC。与未添加GABA时比较,灌流液中外源性添加了高浓度的GABA后,Saline组和BV组mIPSC的频率和波幅均有明显增加(100%基线以上)。差异明显之处在于Saline组暴露于GABA后其波幅上升值较BV组更大(Saline组为142.58±8.23%,BV组为118.33±7.82%),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提示BV致炎致痛后S1区锥体神经元突触后膜抑制性传递效能降低,此结果进一步印证了BV组mIPSC波幅减小得出的结论。4.外周持续性痛刺激对皮层S1区Ⅱ/Ⅲ层GABAA蛋白总量及亚细胞分布的变化通过分析IHC和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发现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Ⅱ/Ⅲ层GABAAα1的总蛋白含量在Saline组和BV组之间均无差异(P > 0.05)。提示S1区突触传递的改变并非由于GABAAα1总蛋白的变化所致。而胞浆中BV组的GABAAα1亚单位高于Saline组(158.42±10.56 vs. 100)(P < 0.05),而胞膜中BV组的GABAAα1亚单位低于Saline组(70.70±10.78 vs. 100)(P < 0.05),推论BV致炎致痛后,GABAAα1亚单位主要从突触后细胞膜转移至胞浆。结论:(1)外周持续性炎性痛条件下,大脑皮层S1区Ⅱ/Ⅲ层发生的突触可塑性改变之一为兴奋性突触传递增强,主要表现为突触前兴奋性递质释放增多和突触后AMPA受体功能上调。(2)大脑皮层S1区Ⅱ/Ⅲ层神经元突触后膜AMPA受体的转运(主要为含GluR1亚基的AMPA亚型上膜和含GluR2亚基的AMPA亚型内化)可能参与了兴奋性突触的可塑性改变。(3)外周持续性炎性痛条件下,大脑皮层S1区Ⅱ/Ⅲ层发生的突触可塑性改变之二为抑制性突触传递减弱,主要表现为突触后GABAA受体功能下调。(4)大脑皮层S1区Ⅱ/Ⅲ神经元突触后膜GABAA的转运(主要为GABAA的内化)可能参与了抑制性突触的可塑性改变。

徐玲[7](2010)在《6-氟基丁基苯酞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6-氟基丁基苯酞(3-butyl-6-fluoro-1 (3H)-isobenzofuranone, F-NBP)对H2O2(hydrogen peroxide)介导的PC12细胞(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 cell)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运用不同浓度的连二亚硫酸钠(1,2,4,8,10 mM)对PC12细胞进行损伤,通过MTT法了解在不同时间里PC12细胞的损伤情况,确定出引起细胞损伤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并研究了6-氟基丁基苯酞和对照品丁基苯酞的保护作用。运用不同浓度的H2O2(100,300,500,700,1000μM )对PC12细胞进行损伤,通过MTT法了解在不同时间里PC12细胞的损伤情况,确定出引起细胞损伤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并研究了6-氟基丁基苯酞和对照品丁基苯酞的保护作用。同时采用GSH-PX, MDA等试剂盒检测H2O2对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并研究6-氟基丁基苯酞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确定6-氟基丁基苯酞的抗氧化特性,使用DCF-DA检测细胞内ROS的水平情况。另外,对H2O2介导的PC12细胞凋亡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活细胞高内涵成像系统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用活细胞高内涵分析系统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也进行了分析。结果:2 mM的连二亚硫酸钠处理PC12细胞24小时损伤效果最好,而浓度为5μM,10μM,50μM的6-氟基丁基苯酞可显着提高PC12细胞损伤抑制率,分别达到13%,43%,82%,且具有浓度依赖性。500μM的H2O2处理PC12细胞24小时损伤效果最好,而浓度为5μM,10μM,50μM的6-氟基丁基苯酞可显着提高PC12细胞损伤抑制率,分别达到20%,50%,70%,且具有浓度依赖性。H2O2可显着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造成胞内GSH-PX降低和MDA的增加,并使细胞内ROS水平升高,触发氧化应激对细胞进行损伤,6-氟基丁基苯酞对上述的氧化损伤有抑制作用,对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500μM的H2O2接触细胞24小时后,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活细胞高内涵成像系统观察发现凋亡细胞显着增加,而预先给与6-氟基丁基苯酞作用2小时,可明显降低细胞凋亡。另外,通过测定荧光染料罗丹明123(Rh123)的荧光强度可以反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H2O2能显着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而6-氟基丁基苯酞则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1.2 mM的连二亚硫酸钠可介导PC1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诱导细胞凋亡,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一定浓度的6-氟基丁基苯酞预处理2小时可明显抑制连二亚硫酸钠诱导的细胞损伤和凋亡的作用。2.500μM的H2O2可介导PC12细胞损伤,触发氧化损伤,诱导细胞凋亡,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一定浓度的6-氟基丁基苯酞预处理2小时可明显抑制H202诱导的细胞损伤和凋亡的作用。3.6-氟基丁基苯酞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细胞内ROS,抑制细胞凋亡来实现的。6-氟基丁基苯酞可能在脑缺血的防治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杨静[8](2009)在《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及皮层下中枢自发脑电和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静脉全身麻醉药异丙酚产生镇静、遗忘、意识消失、制动和抗伤害等麻醉效应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作为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三大类主要方法,行为学、电生理学以及神经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可从整体、组织、细胞或亚细胞等不同角度和水平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并分析其机制。本论文拟结合行为学、脑电非线性分析和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以行为学表现评估麻醉效应,分析异丙酚产生各种麻醉效应时大鼠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结构自发脑电活动以及神经递质释放(包括脊髓背角)的变化,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异丙酚对大脑各皮层、皮层下中枢结构、皮层-皮层下结构通路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异丙酚的作用机制。第一部分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和皮层下各脑区自发脑电及其功能联系的影响实验一异丙酚对大鼠各皮层区自发脑电及两半球皮层间功能联系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异丙酚产生各种麻醉效应时大鼠顶区、额区和枕区近似熵(ApEn)、关联维数(D2)和互近似熵(C-ApEn)等脑电非线性参数的变化。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分别在左右顶区、额区和枕区埋置硬膜外皮层电极,连续监测其自发脑电(EEG)。记录20min清醒状态的基础EEG后,持续静脉输注10g/L异丙酚,输注速度依次为400、600和800μg/(kg·min),每个剂量均持续泵注20min,取最后两分钟的EEG进行后期分析。计算不同剂量异丙酚麻醉时各脑区的ApEn、D2和C-ApEn。埋置电极进行EEG监测的前一周,分别测量以上剂量异丙酚麻醉时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包括触须和躯体触碰反应、翻正反射和夹尾反射)。结果:随着异丙酚剂量的增加,左右顶区、额区和枕区的ApEn和D2均逐渐降低(p<0.05)。多数大鼠均在400μg/(kg·min)异丙酚输注20min时进入镇静状态,在600μg/(kg·min)异丙酚输注20min时翻正反射消失,在800μg/(kg·min)异丙酚输注20min时夹尾反射消失,产生以上麻醉效应时各脑区的ApEn、D2和两半球各皮层间的C-ApEn均低于清醒状态时。结论:异丙酚可剂量依赖地抑制顶区、额区和枕区皮层的自发脑电活动,同时抑制两半球顶区、额区和枕区皮层间的功能联系,这可能是异丙酚产生麻醉效应的机制之一。实验二异丙酚对大鼠各皮层下结构自发脑电及皮层和皮层下结构间功能联系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异丙酚产生各种麻醉效应时大鼠丘脑腹后内侧核(VPM)、网状丘脑核(RTN)、脑桥网状核口部(PnO)自发脑电活动的变化,同时观察额区皮质与以上皮层下结构以及各皮层下结构之间功能联系的变化。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分别在左右皮层+VPM、皮层+RTN、VPM+RTN、RTN+PnO埋置深部电极记录各脑区的自发EEG。记录20min清醒状态的基础EEG后,持续静脉输注10g/L异丙酚,输注速度依次为400、600和800μg/(kg·min),每个剂量均持续泵注20min,取最后两分钟的EEG进行后期分析。计算不同剂量异丙酚麻醉时两侧各脑区的ApEn和D2以及皮层-VPM、皮层-RTN、VPM-RTN、RTN-PnO间的C-ApEn。埋置电极进行EEG监测的前一周,分别测量以上剂量异丙酚麻醉时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包括触须和躯体触碰反应、翻正反射和夹尾反射)。结果:随着异丙酚剂量的增加,左右VPM、RTN和PnO的ApEn、D2均逐渐降低(p<0.05)。同侧皮层-VPM、皮层-RTN、VPM-RTN、RTN-PnO的C-ApEn也随异丙酚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其中皮层-VPM和皮层-RTN间C-ApEn的降低幅度大于VPM-RTN和RTN-PnO的C-ApEn。结论:异丙酚可剂量依赖地抑制部分丘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的自发脑电活动,同时减弱了皮层和丘脑、丘脑和脑干网状结构之间正常的功能联系。皮层是异丙酚产生镇静效应的主要位点,而异丙酚通过同时作用于皮层和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皮层下结构产生意识消失和制动效应。抑制皮层-皮层下中枢以及皮层下中枢之间联系通路可能是异丙酚作用机制之一。第二部分异丙酚对大鼠皮层、皮层下各脑区和脊髓背角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释放的影响目的利用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技术,观察大鼠在不同剂量异丙酚产生各种麻醉效应时皮层、皮层下各中枢和脊髓背角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释放水平的变化。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前3组分别在右侧初级躯体感觉皮层、丘脑腹后内侧核(VPM)、网状丘脑核(RTN)埋置脑微透析导管,第4组用横穿脊髓背角法在大鼠T12脊髓背角内置入线性微透析探针(LM-5),48h恢复期后前3组插入脑微透析探针、第4组直接进行微透析。前3组用人工脑脊液以1.5μL/min的速度、第4组用人工脑脊液以5μL/min的速度灌流,采集清醒状态下样本作为基础值后,持续静脉输注10g/L异丙酚,输注速度依次为400、600和800μg/(kg·min),每个剂量均持续泵注20min,每20 min采集一次样品(前3组为30μL、第4组为100μL)并放入-80℃冰箱内保存。利用HPLC荧光检测法检测微透析液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ly)的水平。埋置脑微透析导管和脊髓微透析探针的前一周,分别测量以上剂量异丙酚麻醉时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包括触须和躯体触碰反应、翻正反射和夹尾反射)。结果皮层和丘脑RTN中三种氨基酸在400、600μg/(kg·min)异丙酚相继各输注20min时均有所降低;但800μg/(kg·min)异丙酚输注20min时均有所回升。其中皮层内GABA增加幅度最大并最终高于清醒时基础值(p<0.05),Glu和Gly回升至清醒时水平;RTN内Glu增加幅度最大并最终高于清醒时基础值(p<0.05),GABA和Gly回升至略高于清醒时基础值。VPM中的Glu随异丙酚剂量增加明显降低(p<0.05),GABA和Gly在短暂降低后回升并略高于清醒时基础值(p>0.05)。不同剂量异丙酚麻醉时脊髓背角内Glu、Gly和GABA水平均低于清醒时基础值(p<0.05),但Glu水平降低的幅度较Gly和GABA大。结论异丙酚对不同脑区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释放的影响不同。异丙酚麻醉下皮层和丘脑VPM内抑制性递质释放占据优势,而丘脑网状核内则是兴奋性递质释放增加明显。异丙酚对大鼠脊髓背角内的兴奋性递质Glu和抑制性递质Gly、GABA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兴奋性递质Glu的抑制作用较强。导致以上各中枢结构内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水平失衡可能与异丙酚的麻醉效应有关。

姚永兴[9](2008)在《突触蛋白Homer1b/c介导病理性疼痛的脊髓和皮层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人类共有而个体差异很大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提供机体受到威胁的警报信号,同时也给患者带来痛苦。疼痛按时程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疼痛是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从外周到中枢,对疼痛及其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发现了一些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并且开发了多种用于治疗的药物。但是,仍有大量病人时刻遭受着疼痛的折磨。前扣带皮层(anteior cingulate cortex,ACC)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ACC接受来自皮层下多种信息的传入又可恒定地被外周伤害性刺激所激活,成为近年来疼痛研究的热点区域。研究表明ACC不仅参与痛情绪的形成,还对疼痛感觉有调节作用。但是,外周伤害性刺激的持续传入使ACC产生可塑性变化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研究认为,中枢突触功能的重塑是疼痛慢性化的重要机制。谷氨酸及其受体系统是介导伤害性信息传递和突触重塑最重要的递质/受体系统。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PSD)是新近在谷氨酸能突触后膜中发现的一种特殊结构。PSD中的多种蛋白质,能够在突触水平对谷氨酸受体进行募集整合。Homerlb/c是PSD家族的一员,最近研究发现Homerlb/c与慢性疼痛的发生有关,但未有进一步的研究报道。在慢性疼痛的研究中,完全弗氏佐剂(CFA)致大鼠慢性单关节炎模型(MA)和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是两种广泛应用的慢性痛模型,良好地模拟了人类慢性疼痛所表现的自发痛和刺激诱发痛等现象。本研究应用动物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沉淀和共沉淀、以及Western-Blot等方法,在大鼠关节炎和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模型上探讨了突触蛋白Homerlb/c在介导慢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为研究慢性疼痛的发病机理及寻找有效的药物靶位,提供实验依据。本实验分为三个部分:1.在大鼠关节炎和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模型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沉淀和共沉淀等方法,检测了脊髓背角以及前扣带皮层(ACC)Homerlb/c的表达以及Homerlb/c与另一种突触蛋白PSD-95的相互作用;2.应用动物疼痛指标测定的方法,观察了鞘内注射Homerlb/c反义寡核苷酸对关节炎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3.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大鼠鞘内注射Homerlb/c反义寡核苷酸后,观察Homerlb/c在脊髓背角Fos表达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Homerlb/c在脊髓背角的表达特征与其他PSD蛋白的表达方式相似,Homerlb/c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脊髓背角浅层,在其他层次只看到很浅的免疫反应阳性信号。在高倍镜下观察,Homerlb/c免疫反应阳性物位于细胞膜,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免疫印迹结果发现,Homerlb/c在大鼠脊髓背角有较高表达,而脊髓腹角未检测到信号。2.CFA致炎后,大鼠脊髓背角Homerlb/c的表达增加在CFA致炎后,大鼠脊髓背角Homerlb/c的表达呈单侧性增加,大鼠脊髓背角Homerlb/c和PSD-95的共沉淀增加。而PSD-95的表达未见增加。相反,在炎症的基础上,对大鼠踝关节施加强制曲伸的急性刺激(retrival)后,PSD-95的表达减少。3.在CFA致炎后,大鼠ACC Homerlb/c和PSD-95表达以及相互作用发生变化大鼠在CFA致炎后,对侧ACC Homerlb/c和PSD-95表达增加;对侧ACCHomerlb/c和PSD-95的共沉淀增加。该结果说明,在慢性疼痛状态下,突触后膜信号蛋白的相互作用加强。4.Homerlb/c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维持与先前研究结果一致,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后,损伤同侧脊髓背角Homerlb/c表达增加;我们同时发现,损伤对侧ACC部位Homerlb/c和PSD-95的共沉淀增加。说明Homerlb/c同样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维持。5.抑制Homerlb/c的表达对MA大鼠的痛敏反应有减轻作用鞘内应用Homerlb/c反义寡核苷酸(10μg/10μl),每日1次,连续4天,抑制大鼠脊髓背角Homerlb/c的表达的同时,减轻了炎症痛大鼠对机械刺激和热刺激的痛敏反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6.鞘内给予Homerlb/c反义寡核苷酸(ODN)对大鼠急性疼痛和运动功能无影响鞘内给予错义寡核苷酸(10μg/10μl)或反义寡核苷酸(10μg/10μl),连续4天,测定机械和热刺激反应阈值。结果发现,与给药前比较,反义寡核苷酸对正常动物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无显着影响。对大鼠后肢的回缩,抓握功能以及整体动物的翻正反射评分显示,鞘内给予Homerlb/c反义寡核苷酸(ODN)对大鼠运动功能无影响。7.Homerlb/c介导初级中枢伤害性感受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鞘内应用Homerlb/c反义寡核苷酸,10μg/10μl,每日1次,连续4天,减轻了MA大鼠对伤害性刺激后,脊髓背角Fos蛋白的表达和CREB的磷酸化。该结果表明,Homerlb/c介导慢性疼痛时,初级中枢伤害性感受的信号转导,以及下游的突触功能的重塑。由以上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脊髓背角和前扣带皮层Homerlb/c参与了慢性炎症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维持;2.慢性疼痛状态下,脊髓Homerlb/c介导初级中枢伤害性感受信号的转导和基因转录;3.前扣带皮层(ACC)PSD蛋白的变化可能是高级中枢参与慢性疼痛调制的分子机制。

王冰梅[10](2007)在《两种GPX模拟物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们构建了两种GPX模拟物(包括含硒桥联环糊精和含硒五肽),两者的GPX活力分别是7.4 U/μmol和11.0 U/μmol。本文观察了两者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我们分别观察了两种GPX模拟物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癌H22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对体外培养的HT1080人纤维肉瘤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GPX模拟物对体外培养的H2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电子显微镜可见细胞及细胞器发生明显坏死、空化及明显的细胞凋亡表现,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减少增殖细胞在S期的分布,减少细胞在S期的DNA合成,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内Bcl-2的表达,提高细胞内Bax的表达,提高细胞内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激活细胞凋亡途径;能抑制H22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增殖、增加荷瘤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巨噬细胞的血浆NO释放量、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可下调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上调Bax基因的表达、上调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2-SeCD对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内c-myc基因的表达;对体外培养的HT1080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上调细胞内Bax基因的表达。上述发现证明了GPX模拟物对体内、外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国内外尚未见类似的报道,为GPX模拟物在肿瘤防治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TEMPORAL ENCODING CHARACTERISTICS OF BV-INDUCED PERSISTENT FIRING OF SPINAL DORSAL HORN WDR NEURONS IDENTIFIED BY UPO DETECTION METHO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EMPORAL ENCODING CHARACTERISTICS OF BV-INDUCED PERSISTENT FIRING OF SPINAL DORSAL HORN WDR NEURONS IDENTIFIED BY UPO DETECTION METHOD(论文提纲范文)

(1)探究痛觉和痒觉信号在小鼠脊髓的传导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痛觉和痒觉的简介
        1.1.1 痛觉的简介
        1.1.2 痒觉的简介
    1.2 痛觉和痒觉的神经传导通路
        1.2.1 引起痛觉和痒觉的外周刺激介质
        1.2.2 痛觉和痒觉的初级传入神经
        1.2.3 痛觉和痒觉在脊髓的传导通路
        1.2.4 痛觉和痒觉在脑部的传导通路
    1.3 痛觉和痒觉的相互关系
    1.4 神经元激活标志物c-fos的简介
    1.5 研究设想和意义
        1.5.1 问题提出和研究设想
        1.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耗材及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2 实验流程和实验方法
    2.3 数据采集和处理
        2.3.1 数据采集
        2.3.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痛觉和痒觉的单刺激实验结果
        3.1.1 痛觉的单刺激实验结果
        3.1.2 痒觉的单刺激实验结果
        3.1.3 两种刺激的实验结果对比
    3.2 痛、痒双重刺激实验结果
        3.2.1 痛觉和痒觉双重刺激动物模型的确定及有效性验证
        3.2.2 痛痒双重标记信号在脊髓的分布结果
    3.3 脊髓背角表达GRPR的神经元在痛痒两种通路中的参与情况
        3.3.1 GRPR-Cre;tdTomato小鼠基因型鉴定结果
        3.3.2 表达GRPR的神经元在脊髓横截面的分布结果
        3.3.3 GRPR-Cre;tdTomato小鼠双重刺激荧光结果
第四章 讨论和展望
    4.1 讨论
        4.1.1 氯喹刺激与多聚甲醛刺激实验结果的对比
        4.1.2 痛痒双重刺激实验结果分析
        4.1.3 表达GRPR的神经元在痛痒通路中的参与情况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大鼠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的抑制对激光诱发脑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疼痛的概述
        1.1.1 疼痛的定义
        1.1.2 疼痛的作用
    1.2 疼痛的神经生理学机制
        1.2.1 痛觉的感受器
        1.2.2 疼痛信息的传导
    1.3 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在疼痛加工中的争议
        1.3.1 初级躯体感觉皮层是否参与痛觉加工
        1.3.2 刺激同侧S1是否参与痛觉加工
    1.4 动物模型在疼痛研究中的价值
    1.5 脑区功能可逆性失活的方法
    1.6 痛觉刺激的比较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
3 实验一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动物手术
        3.1.3 实验刺激
        3.1.4 实验设计
        3.1.5 实验流程
        3.1.6 脑区微量注射
    3.2 数据分析
        3.2.1 ECOG数据记录及数据分析
        3.2.2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N1成分的组平均波形及差异波形图
        3.3.2 N1成分的组平均地形及差异波的地形图
        3.3.3 每个电极N1成分的组平均差异波形
        3.3.4 药物的时间效应
4 实验二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动物
        4.1.2 动物手术
        4.1.3 实验设计
        4.1.4 实验流程
        4.1.5 脑区微量注射
    4.2 数据分析
        4.2.1 ECOG记录和数据分析
        4.2.2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不同条件对组平均LEPS波形的影响
        4.3.2 S1FL脑区各条件下N1成分的组平均地形图
        4.3.3 V1脑区各条件下N1成分的组平均地形图
        4.3.4 不同条件下LEPS中N1成分的平均波幅差异
        4.3.5 差异波N1的组平均地形图
        4.3.6 每个电极N1成分的组平均差异波形
5 组织学位点鉴定
    5.1 心脏灌流
    5.2 脑组织的切片
    5.3 染色与位点鉴定
    5.4 组织学位点鉴定结果
6 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课题

(3)面向临床医师解析慢性痛的发生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伤害性感受器分子
2. 痛敏的外周机制
3. 痛敏和异常痛敏的脊髓机制
4. 疼痛信息的脑内加工处理

(4)基于神经刺激的无线闭环镇疼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疼痛抑制机理的介绍
    1.3 无线神经信号采集系统的研究现状
    1.4 无线神经刺激系统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 单通道无线神经信号采集模块
    2.1 可穿戴无线神经元外信号采集系统
    2.2 可穿戴无线神经元外信号采集模块性能测试
    2.3 神经元外信号采集动物实验
    2.4 微型无线 ECoG 信号采集系统
    2.5 微型无线 ECoG 信号采集系统性能测试
    2.6 微型无线 ECoG 信号采集系统动物实验
    2.7 基于电磁共振技术的无线供电模块
    2.8 无线供电闭环镇痛系统的性能测试
    2.9 本章小结
3 多通道无线神经信号采集平台
    3.1 多通道电极
    3.2 多通道疼痛信号采集平台的系统设计
    3.3 多通道疼痛信号采集平台的性能测试
    3.4 动物实验与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增强型疼痛信号识别算法
    4.1 增强型疼痛信号识别系统
    4.2 增强型疼痛信号识别算法的设计
    4.3 增强型疼痛信号识别算法的仿真与验证
    4.4 动物实验与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神经刺激的动物疼痛抑制实验
    5.1 无线闭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2 实验准备
    5.3 动物实验
    5.4 动物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已发论文
附录2 英文缩写名词对照表

(5)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升结肠粘膜类胰蛋白酶对大鼠脊神经元“Ca2+”i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和实验材料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6)持续性伤害诱导的大鼠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突触可塑性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一.疼痛
    二.BV 模型
    三.大脑 S1 区与疼痛
    四.突触的稳态可塑性
    五.突触水平的可塑性与 AMPA 受体/GABAA受体
第一部分 持续性痛状态下皮层S1 区兴奋性突触传递的改变及其机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持续性痛状态下皮层S1 区抑制性突触传递的改变及其机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7)6-氟基丁基苯酞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6-氟基丁基苯酞对Na_2S_2O_4介导PC12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与溶液
        1.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PC12细胞培养
        2.2 6-氟基丁基苯酞对Na_2S_2O_4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6-氟基丁基苯酞对Na_2S_2O_4诱导PC12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4.2 6-氟基丁基苯酞对N工_2S_2O_4诱导PC12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
    5 讨论
    6 小结
        6.1 Na_2S_2O_4可诱导PC12细胞损伤
        6.2 6-氟基丁基苯酞对Na_2S_2O_4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有显着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6-氟基丁基苯酞对H_2O_2介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 #13的保护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与溶液
        1.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H_2O_2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
        2.2 6-氟基丁基苯酞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2.3 6-氟基丁基苯酞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4 药物处理
        2.5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蛋白浓度
        2.6 MDA含量的测定
        2.7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测定
        2.8 ROS含量的测定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H_2O_2诱导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
        4.2 6-氟基丁基苯酞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4.3 6-氟基丁基苯酞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
        4.4 6-氟基丁基苯酞对H_2O_2引起的MDA含量变化的影响
        4.5 6-氟基丁基苯酞对H_2O_2引起的细胞内GSH-PX活性变化的影响
        4.6 6-氟基丁基苯酞对H_2O_2引起的ROS含量变化的影响
    5 讨论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6-氟基丁基苯酞对H_2O_2介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和溶液
        1.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PC12细胞培养
        2.2 吖啶橙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
        2.3 PI测定
        2.4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测定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6-氟基丁基苯酞对H_2O_2引起的PC12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4.2 6-氟基丁基苯酞对H_2O_2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4.3 6-氟基丁基苯酞对H_2O_2引起的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影响
    5 讨论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NMDA受体生物学特点及其拮抗剂研究进展
    1.引言
    2.NMDA受体生物学特征
        2.1 NMDA受体结构
        2.1.1 NR1的结构特点
        2.1.2 NR2B的结构特点
        2.1.3 NR1和NR2组成的NMDA受体的特点
        2.1.4 NR1和NR3组成的NMDA受体特点
        2.2 NMDA受体分布
        2.3 NMDA受体的功能
        2.3.1 NMDA受体亚单位的功能区
        2.3.2 NMDA受体的转运
        2.3.3 NMDA受体在细胞表面的插入
        2.3.4 NMDA受体的内化
    3.NMDA受体拮抗剂
        3.1 NR2B选择性拮抗剂
        3.1.1 艾芬地尔(Ifenprodil)
        3.1.2 Ro25-6981
        3.1.3 CP101-606
        3.1.4 CI 1041
        3.1.5 CGX 1007
        3.1.6 CR 3394
        3.2 甘氨酸位点拮抗剂
        3.3 非竞争性拮抗剂(苯环利啶位点拮抗剂)
        3.3.1 美金刚拮抗剂
        3.3.2 MK-801
        3.4 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
    4.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附录

(8)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及皮层下中枢自发脑电和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正文
第一部分 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和皮层下各脑区自发脑电及其功能联系的影响
    实验一 异丙酚对大鼠各皮层区自发脑电及两半球皮层间功能联系的影响
    实验二 异丙酚对大鼠各皮层下结构自发脑电及皮层和皮层下结构间功能联系的影响
第二部分 异丙酚对大鼠皮层、皮层下各中枢和脊髓背角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释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全身麻醉药在脊髓内的作用机制
个人简历
发表文章
致谢

(9)突触蛋白Homer1b/c介导病理性疼痛的脊髓和皮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和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实验动物
        1.2.试剂和药品
        1.3.实验仪器和设备
    2.方法
        2.1 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制备
        2.2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模型的制备
        2.3 炎症评分
        2.4 大鼠踝关节周长的测定
        2.5 炎症踝关节伸曲刺激
        2.6 痛阈测定
        2.7 运动功能的评估
        2.8 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及鞘内给药
        2.9 组织切片的制备
        2.10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11 免疫沉淀和免疫共沉淀
        2.12 Western blot
        2.13 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结果的观察、图像采集和灰度分析
        2.14 统计分析
    附1:有关溶液的配制
结果
    1.Homer1b/c参与大鼠慢性疼痛的病理过程
        1.1 抗体特异性检测
        1.2 Homer1b/c在大鼠脊髓背角的表达与分布
        1.3 CFA引起大鼠踝关节炎症及痛敏反应
        1.4 CFA致炎引起大鼠脊髓背角Homer1b/c表达增加
        1.5 CFA致炎引起大鼠脊髓背角PSD-95表达的变化
        1.6 CFA致炎引起大鼠脊髓背角Homer1b/c和PSD-95共沉淀增加
        1.7 CFA致炎引起大鼠前扣带皮层Homer1b/c和PSD-95表达增加
        1.8 CFA致炎引起大鼠前扣带皮层Homer1b/c与PSD-95共沉淀增加
        1.9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引起大鼠痛敏反应
        1.10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引起大鼠脊髓背角Homer1b/c表达增加
        1.11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引起大鼠前扣带皮层Homer1b/c和PSD-95共沉淀增加
    2.鞘内给予Homer1b/c反义寡核苷酸对炎症痛大鼠痛行为的影响
        2.1 鞘内给予亚甲蓝后在大鼠脊髓的分布状态
        2.2 鞘内给予Homer1b/c反义寡核苷酸抑制了大鼠脊髓背角Homer1b/c的表达
        2.3 鞘内给予Homer1b/c反义寡核苷酸减轻了炎症痛大鼠对机械刺激的痛敏反应
        2.4 鞘内给予Homer1b/c反义寡核苷酸减轻了炎症痛大鼠对热刺激的痛敏反应
        2.5 鞘内给予Homer1b/c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急性疼痛无影响
        2.6 鞘内给予Homer1b/c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运动功能无影响
    3.鞘内给予Homer1b/c反义寡核苷酸对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CREB磷酸化和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3.1 鞘内给予Homer1b/c反义寡核苷酸抑制了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CREB磷酸化
        3.2 鞘内给予Homer1b/c反义寡核苷酸抑制了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Fos蛋白的表达
讨论
    1.Homer1b/c在脊髓背角的分布与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的分布一致
    2.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的应用
    3.Homer1b/c介导完全弗氏佐剂引起的炎症性疼痛
    4.增加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Homer1b/c介导炎症性疼痛的机制
    5.Homer1b/c参与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所致病理性疼痛
    6.Homer1b/c介导炎症痛大鼠急性刺激后的伤害性信号传入
    7.Homer1b/c的激活是前扣带皮层调制慢性疼痛的可能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综述二 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新靶点
临床病例报道 肺-体循环分别给药治疗体外循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临床分析
附录
致谢

(10)两种GPX模拟物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的立论依据
        1 肿瘤防治及相关技术
        1.1 抗原/抗体免疫技术
        1.2 基因疗法
        1.3 抗癌药治疗
        1.4 放射治疗
        1.5 自由基致癌、促癌
        2 抗氧化剂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
        2.1 小分子抗氧化剂的防癌作用
        2.2 过氧化物酶、硒与防癌
        2.3 GPX 模拟物
    第二节 文献回顾
        1 自由基研究
        1.1 机体内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自由基产生和分类
        1.2 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作用
        1.3 自由基的清除
        2 含硒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1 各型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2.2 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疾病的关系
        2.3 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研究进展
        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人工模拟
        3.1 Ebselen 及其衍生物
        3.2 二硒化合物
        3.3 硒代谷胱甘肽(GSeH)
        3.4 硒代枯草杆菌蛋白酶
        3.5 含硒(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3.6 含硒抗体酶
        3.7 含硒小分子短肽
        4 细胞增殖、凋亡与肿瘤
        4.1 细胞周期与调控
        4.2 细胞分化的调控异常与疾病
        4.3 细胞凋亡与疾病
第二章 含硒桥联环糊精(2-SECD)的合成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β-CD 的活化(2-β-OTs-CD 的合成)
        2.2 β-CD 的硒化(2-SeCD 的合成)
        2.3 硒价态和硒含量的测定
        2.4 活力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活力测定
        3.2 2-SeCD 的表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具有GPX 活性的五肽二聚体的合成
    1 硒代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和讨论
    2 合成具有GPX 活性的多肽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种GPX 模拟物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癌H22 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细胞株
        1.2 药物
        1.3 所用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癌H22 细胞
        2.3 MTT 法检测模拟物对体外培养小鼠肝癌H22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4 流式细胞仪检测模拟物对体外培养小鼠肝癌H22 细胞凋亡的影响(PI 单染法)
        2.5 培养液上清MDA 含量及GPX 活力的检测
        2.6 RT-PCR 法检测H22 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2.7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模拟物对H22 小鼠肝癌细胞超微形态的影响
    3 结果与讨论
        3.1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癌H22 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形态
        3.2 模拟物对体外培养小鼠肝癌H22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IC50 的测定
        3.3 模拟物对培养液上清MDA 含量、GPX 活力的影响
        3.4 模拟物对体外培养小鼠肝癌H22 细胞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3.5 模拟物对H22 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mRNA 表达的影响
        3.6 模拟物对H22 细胞超微形态的影响
        3.7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种GPX 模拟物对H22 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细胞株及动物
        1.2 药物
        1.3 所用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荷瘤小鼠体内实验模型的建立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动物一般状态的观察
        2.4 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2.5 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MTT 法)
        2.6 荷瘤小鼠NK 细胞杀伤活性的测定
        2.7 小鼠血浆MDA、NO 含量、GPX 活力的测定
        2.8 实体瘤瘤重及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测定
        2.9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22 实体瘤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3 结果与讨论
        3.1 动物的一般状况
        3.2 模拟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及对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影响
        3.3 模拟物对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3.4 模拟物对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3.5 模拟物对荷瘤小鼠NK 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3.6 模拟物对荷瘤小鼠血浆MDA、NO 含量、GPX 活力的影响
        3.7 免疫组化法检测模拟物对H22 实体瘤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的影响
        3.8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2-SECD 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 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细胞株
        1.2 药物
        1.3 所用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冻存的细胞复苏与培养
        2.2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SMMC-7721 细胞
        2.3 流式细胞仪检测2-SeCD 对体外培养SMMC-7721 细胞凋亡的影响(Annexin V/PI 双染法)
        2.4 荧光显微镜观察2-SeCD 对体外培养SMMC-7721 细胞凋亡的影响(AO/EB 双染法)
        2.5 细胞DNA 梯度降解(DNA Ladder)的检测
        2.6 RT-PCR 法检测SMMC-7721 细胞内原癌基因c-myc 的表达
    3 结果与讨论
        3.1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2-SeCD 对SMMC-7721 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3.2 流式细胞仪检测2-SeCD 对体外培养SMMC-7721 细胞凋亡的影响(Annexin V/PI 双染法)
        3.3 荧光显微镜观察2-SeCD 对体外培养SMMC-7721 细胞凋亡的影响(AO/EB 双染法)
        3.4 细胞DNA 梯度降解(DNA Ladder)的检测
        3.5 RT-PCR 检测SMMC-7721 细胞内原癌基因c-myc 的表达
        3.6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2-SECD 对体外培养的HT1080 人纤维肉瘤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细胞株
        1.2 药物
        1.3 所用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冻存的细胞复苏与培养
        2.2 培养HT1080 细胞株的观察
        2.3 MTT 法检测2-SeCD 对体外培养HT1080 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2.4 流式细胞仪检测2-SeCD 对体外培养HT1080 细胞凋亡的影响
        2.5 RT-PCR 检测2-SeCD 对体外培养HT1080 细胞内Bcl-2、Bax 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3 结果与讨论
        3.1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2-SeCD 对HT1080 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3.2 MTT 法检测2-SeCD 对HT1080 细胞的抑制作用
        3.3 流式细胞仪检测2-SeCD 对体外培养HT1080 细胞凋亡的影响
        3.4 RT-PCR 检测2-SeCD 对体外培养HT1080 细胞内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 和Bax 的表达
        3.5 讨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它成果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四、TEMPORAL ENCODING CHARACTERISTICS OF BV-INDUCED PERSISTENT FIRING OF SPINAL DORSAL HORN WDR NEURONS IDENTIFIED BY UPO DETECTION METHOD(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究痛觉和痒觉信号在小鼠脊髓的传导机制[D]. 王小雯.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2]大鼠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的抑制对激光诱发脑响应的影响[D]. 武广起. 西南大学, 2017(01)
  • [3]面向临床医师解析慢性痛的发生机制[J]. 陈军,韩济生,樊碧发,于生元,王家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4(02)
  • [4]基于神经刺激的无线闭环镇疼系统的研究[D]. 左超.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5]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升结肠粘膜类胰蛋白酶对大鼠脊神经元“Ca2+”i的影响[D]. 肖晨. 福建医科大学, 2011(10)
  • [6]持续性伤害诱导的大鼠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突触可塑性及机制研究[D]. 曹发乐. 第四军医大学, 2011(03)
  • [7]6-氟基丁基苯酞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徐玲. 河南大学, 2010(12)
  • [8]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及皮层下中枢自发脑电和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D]. 杨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9(10)
  • [9]突触蛋白Homer1b/c介导病理性疼痛的脊髓和皮层机制[D]. 姚永兴. 复旦大学, 2008(03)
  • [10]两种GPX模拟物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 王冰梅. 吉林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用UPO检测方法识别的BV诱导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持续发射的时间编码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