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实与价值的纠葛——试析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的关系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许璐[1](2021)在《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体系完整、特征突出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造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取得的历史经验为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证选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界定相关的概念,概括研究的现状,阐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介绍史料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指出研究的创新之处及重难点。第二部分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与基础。主要梳理分析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实践基础以及中央苏区时期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依据。第三部分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具体阐述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分析中央苏区时期根据教育对象的现状和特点分类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系统总结中央苏区时期借助什么样的载体和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取得的实效性。第四部分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评价。重点对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从保障革命战争胜利和根据地政权巩固、推动中央苏区社会进步及社会新风尚形成两方面阐述其历史作用。其次分析其主要特点,主要有理论武装、思想引领;唤醒意识、激发情感;利益驱动、保障人权;喜闻乐见,贴近生活。最后总结其历史经验,其经验概括为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树立“接地气、烟火气”的思想政治教育作风。第五部分为结语。
王若玢[2](2021)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研究(1922-1925)》文中研究指明1922-1925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承担起领导全国青年的重任,发舆论先声,尽宣传之力,运用多种方式培育青年成长,引导青年运动,凝聚青年力量。20世纪20年代国内外形势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展舆论宣传工作提供现实需要与现实可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传统文化及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思想提供理论资鉴。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集结了一批早期有志青年,以施存统、恽代英、张太雷为代表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核心人物应时代呼声发挥了舆论领袖、榜样模范作用;《先驱》《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机关报刊,宣传马列主义、分析国情时事、报道青年运动,充分发挥其舆论宣传主要阵地的作用;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舆论宣传主要活动,关注工人、学生、农民等多个青年群体,运用多种舆论宣传策略塑造青年形象、引领青年思想、激扬青年情绪。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工作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当代中国共青团舆论宣传工作提供资鉴: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重视舆论领袖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聚焦青年群体,树立青年远大理想;提升宣传实效,多维凝聚青年力量。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深入探析,有利于舆论宣传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有利于提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对青年的组织与引导作用。
张文[3](2021)在《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研究》文中认为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因而被惯用为意识形态渗透的手段。西方敌对势力妄图以中共敌后抗战史为突破口,瓦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以期达到和平演变的政治目的。对于这一反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潮的入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讲话阐述其危害所在,并号召社会各界加紧对其批判以压缩其生存空间。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传统媒体日趋规范化管理和社会多方力量的联合批判下式微,逐渐丧失了以“硬性”(1)方式攻击中共敌后抗战的现实空间,由此逐步被压缩于网络虚拟空间。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借以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将网络空间视为大行虚无之道的“传声筒”和“扩音器”,抵御社会批判的“防空洞”和“避风港”。中共敌后抗战评价深受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荼毒,在其“预设目的”“重新评价”的话语表达中,中共敌后抗战史被其以碎片化、娱乐化等手段肆意解构和重新建构,从而得出了与客观评价截然相反的结论。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企图利用这一重大时间节点翻中共敌后抗战“旧账”,煽动网络负面舆论,影响人们既有的历史认知,任由其蔓延,会造成人们历史观的混乱,消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历史根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大“武器”,以唯物史观批判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有利于丰富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成果,引导人们以正确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同时对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党的领导地位亦具有重要意义。对此,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历史学相关理论,分析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特点,揭示其实质、危害,并结合对其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治理措施。具体而言,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绪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阐明选题的背景及意义;二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述评;三是阐释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四是界定“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和“中共敌后抗战”。第一章通过对网络平台中关于中共敌后抗战评价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搜集和整理,结合传播学理论阐述其最新表现样态、分析其特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共敌后抗战的虚无略失显性化,更多以“软性”(1)样态隐蔽性地诋毁敌后抗战的历史人物、歪曲敌后抗战的历史事件、否定敌后抗战的主要作用、抹黑敌后抗战的政党形象。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较现实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和互联网普及初期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更具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经济利益链,并表现出迅猛的传播速度、空前庞大的传播范围和隐晦暗示表达方式下的强大隐蔽性等特点。在对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梳理时,结合了当前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判断标准,在此过程中也揭示了其最新表现样态、核心观点、发布和传播此类内容的各网络主体身份及代表的不同利益。第二章旨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露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及危害。作为现实社会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中的变体,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在对中共敌后抗战进行评价时,无论形式如何变化,都是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评价、以表面现象否定内在本质,是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形而上学认识论的狭隘反映,其实质是要否定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否定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在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中表现出强大的迷惑性和破坏力,网民而言,会扰乱其历史认知,造成思想混乱;对网络空间而言,会破坏网络生态,削弱网络空间中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话语地位;对政党而言,会解构政党的历史真实性,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及领导地位。第三章结合对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分析,探究治理措施。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屡遭批判后暂时隐匿,又不断苏生、泛起,循环往复,有着深厚的现实根源,深受复杂的国内、国外因素,历史、现实维度的影响。结合国内背景下互联网普及、发展过程中网络治理现状的分析,参照学术研究、党史宣传教育中的疏漏,兼顾国际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话语权相对较弱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强势渗透的客观事实,从网络空间的净化、史学研究的深化以及党史宣传教育的强化等方面提出治理措施,有助于弱化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存植空间,阻绝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史料”支撑,增强网民辨识、抵御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使其失去庇护场所、内容来源和受众支持而自绝于网络,以正本清源。总之,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特点、实质、危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措施。其中关于我国党史宣传教育现状和完善措施的分析,对当下党史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施晓静[4](2021)在《波里比阿的历史书写与身份认同》文中指出波里比阿作为一个拥有多元身份的希腊裔史家,撰写了关于罗马人何以在短短53年的时间里成为地中海世界霸主的历史。波里比阿在《历史》中表现出作为历史学家的自觉意识,他的非史家身份同时也影响着他的历史书写,这些都在他的《历史》文本中反映出来。本文主要探讨了波里比阿的多元身份对其史家身份和历史书写活动的影响,探究波里比阿在治史过程中如何取舍和平衡自己的多重身份和立场,从而在当下的视角反思波里比阿历史书写的地位和贡献。本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现状,梳理了关于身份认同与史家角色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波里比阿及其《历史》在国内外不同时期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了整理,并对与波里比阿相关的原始文献和版本情况加以梳理和介绍。第一章从时代背景和波里比阿的个人经历出发,梳理波里比阿的多元身份和写作立场。在社会历史背景方面,波里比阿所属的希腊亚该亚同盟虽然是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重要政治实体,但其实力弱小难以与周遭强敌相抗衡;在对待罗马人干预半岛事务的问题上,亚该亚同盟内部存在分歧,政策摇摆不定,其结果是罗马人在战胜马其顿之后展开了对亚该亚同盟的清算。波里比阿以人质的身份被遣送至罗马,但基于声望和他同罗马贵族的友谊,波里比阿受到了特别的照顾。波里比阿曾任亚该亚同盟骑兵司令,也曾对罗马人的干预持反对态度,但在罗马羁留期间他的立场和主张也逐渐变化。而在此前,世界主义和泛希腊主义的思潮兴起,开始出现打破城邦界限的普世史书写,构成了波里比阿历史书写的思想背景。第二章主要探讨波里比阿对“历史学家”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反省。通过对语词的分类和上下文的梳理,本章梳理了“历史学家”这一概念在波里比阿的《历史》中出现的几种表达方式,分析比较“历史学家”和“作者”在波里比阿的语境之下的异同。之后,本章具体分析了波里比阿对历史学家提出的工作任务要求。波里比阿认为包括他在内的史家群体都应以书写综合且真实的历史为目标,并且要与实践活动,特别是政治活动保持密切联系,书写历史以指导人们的政治生活。但波里比阿未能平衡史学求真与致用的关系,他对历史学家角色的外在塑造与他对历史学家属性和原则的认识也有区别。第三章从波里比阿的写作立场出发,考察作为战败的亚该亚同盟领袖如何平衡自己在希腊和罗马之间的二重性立场。狄奥多罗斯等罗马治下的希腊作者都面临相似的情感冲突,但他们多数都未曾在政治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有的甚至远离政治,专心着书授课。波里比阿与罗马贵族关系密切,受到他们的尊重和庇护,无法回避这一立场的冲突。他认识到罗马统治世界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希腊人应当接受罗马人的统治,并且开始从帝国长远发展的角度为罗马社会中的问题反思谏言;同时他也保持着对亚该亚同盟和希腊文化的维护和热爱,力求探索罗马治下的希腊人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第四章从波里比阿的政治家身份出发,探究其知识积累和参政经验对其历史写作的影响。波里比阿的政治经验和个人经历使他可以近距离观察希腊和罗马等邦国的政体。通过观察和分析,波里比阿比较了不同政体的优劣,将罗马人霸业成功的原因归于政体的优越,并且他对政体的理论分析也得到罗马读者特别是罗马贵族和政治家的认可和借鉴。同时,出于一个政治领袖的自觉和现实的考虑,波里比阿强调史学的实用性,认为历史写作的目标就是要为从事政治事务的人提供借鉴和指导。第五章从波里比阿的军事统帅身份出发,探究其军事方面的经验积累对其历史写作的影响。作为亚该亚同盟骑兵司令,波里比阿拥有较为丰富的军事阅历和军事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知识积累,通过对罗马军营组织结构、营区建设、武器装备、兵员构成等多要素的分析,论述了罗马军团的优势所在,他尤其强调依靠本国公民而非雇佣兵是罗马人军事优势的关键因素。他还指出罗马人通过严密的军事纪律和纪念活动,将罗马人英勇对敌的战斗精神代代传扬,培育了优秀的罗马公民和军事将领,以此作为罗马人建立霸业的另一重要因素,体现了他作为军事统帅的经验优势和历史解释的视角。第六章从史学史的视角分析了波里比阿多元身份对其历史书写的影响。波里比阿传承并发展了希腊史学传统中求真与立场客观性的主张,但他写作的目的在于解释而非叙事;对于希腊的普世史书写,波里比阿也予以了借鉴和改造,他主张要用综合的方法写作人类普遍居住地的历史,这种综合的历史应当有始有终,并且所有的事务都围绕一个核心;波里比阿对史学“经世致用”的强调是他对西方史学史的重要创见,为以后的罗马史家提供了启发和借鉴。结论部分总结了波里比阿对历史学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为他对历史学家这一身份的自觉意识。同时,波里比阿的各种非史家角色和职责也反映在他的历史书写中,这对于分析多元身份对历史学家及其历史书写活动的影响具有启发意义。
孙天一[5](2021)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及其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在多个重要场合就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把握历史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四史”的重要论述,将历史观和历史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在全社会开展“四史”学习的同时,也应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人们正确历史观的破坏和消解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它所表现的原因是什么?它内在的悖论又是什么?我们如何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些问题需要研究与解答,因此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出现的主要表现、原因及内在悖论等问题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提出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有效策略,对我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第一章主要是研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涉及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概念、思维模式、主要特征等问题。研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免先从虚无主义入手,究竟什么是虚无主义?它的涵义是什么?它使用的领域有哪些?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关系是如何的?这些问题的解答构成研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前提性反思。经研究得出对虚无主义涵义的界定,并通过对比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不同国家的表现形态,进而得出文中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概念的相关结论。接下研究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表现的主要特征,将其总结为以唯心主义为理论内核、以抽象人性论为惯用手法、以单一的文明史观或现代化史观为基本立场。之后文中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思维模式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将其归纳为文中的几种观点,如以局部和细节来颠覆整体性认知、以历史主观性否认历史客观性、以去中心主义来建构多元话语主体、以反本质主义来割裂历史内在逻辑、以娱乐态度来消解历史崇高性。论文第二章主要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之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哪些表现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动向?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前后阶段的对比之下可以显示出哪些的差异与不同?通过归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及其动态走向我们是否可以预判其发展的趋势以做到对其更好地抵御?本章试图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演变的过程加以梳理,通过对这个过程的梳理来加以归纳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同时在梳理过程中也加入了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前后两个阶段表现的对比分析。一是试图把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具有的常见的表现形式,二是试图加以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动态走向。通过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表现出的主要话题、主要手法及其传播的主要载体进行研究,试图来把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演变的基本规律以进一步预判其发展的趋势,从而做到更好地防治与抵御。论文第三章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表现的原因及其内在悖论进行了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诸多表现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因素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加以利用并演变出新的动态走向?社会存在条件的变化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自身的走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哪些因素又为它自身的传播提供了方便?这些表现的背后其内在的悖论是什么?我们认为全球化带来各种价值观念,虚无主义混杂其中更带有意识形态攻击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蓄意利用社会转型条件获取传播空间;新媒体也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供有利传播条件;个体接受方式的变化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加以利用并变化出新的表现形式。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体现了自相矛盾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仍然采取历史相对主义的双重标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去意识形态化与隐蔽的意识形态指向性的矛盾、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看似追求超阶级性,但仍然体现鲜明的阶级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表征了鲜明的个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论文第四章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而提出应对策略。我们认为回应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挑战应以帮助人们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的思想根源,开展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彻底性的理论批判为起点;以“现实的个人”为线索,破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搞乱人心的惯用手法,提升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鉴别力为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养料,厚植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文化根基为根本,帮助人们从认清根源到认清实质,再到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确立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根基,才能有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
马艳秋[6](2020)在《论帕沙·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美学向度》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对印度底层研究的代表理论家帕沙·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后殖民理论进行的系统研究。作为底层研究这一领域中享有盛誉的学者,帕沙·查特吉始终致力于在东西方文化比较视域下研究印度当代的政治及文化体制,他的观点架构隐含批判的对象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经济侵入,抵制这一侵入并建构自身的话语体系是他理论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目标。查特吉十分注重对后殖民国家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去殖民化”,将现代政治的研究深入地扎根于第三世界后殖民的历史语境中,运用庶民研究的批评策略对当代西方中心主义进行了批评和解构,其理论具有明显的文化政治批判性。诚如菲利普·霍尔登所说:“查特吉为我们阐明了,理论如何能够动摇并且彻底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框架。如果我们乐意去挑战一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假设,那么这种理论恰恰开启了新的可能性”。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民族主义政治发展的日益复杂化和各民族国家对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强化是民族主义研究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在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研究中,民族主义无疑是最重要的。正是在深入研究殖民地民族主义的过程中,查特吉将其后殖民理论的批判锋芒指向了西方的文化本质论,通过分析殖民地精英民族主义话语与启蒙理性的复杂纠葛,他意识到了本土精英对殖民意识的承袭和内化。也是在这一意义上,查特吉认为,只有将底层对两种精英主义——殖民主义精英主义和民族主义精英主义的反抗纳入到去殖民化的历史向度中,才有可能实现印度的去殖民化和后殖民时代的自由发展。论文的写作主要沿着两条主线进行:一条是精英民族主义话语对殖民主义话语的抵制,另一条是底层实践对殖民话语和精英话语的双重拆解。在历史层面上,查特吉深刻揭示了印度民族历史中充斥着的各种精英话语及其对底层群体革命力量的歪曲和压制,继而对精英民族主义历史中有问题的底层声音进行了重新书写。在现实层面上,查特吉充分肯定了底层的反抗力量在政治与文化领域对保有民族特性的印度发展;对冲破新式殖民主义的封锁所做出的努力和建树。
刘后德[7](2020)在《1979年:中国历史学的再出发》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它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偏差,在“文革”中更是遭遇严重挫折。新时期中国历史学的再定向再出发,是从否定“文革”开始的。它起自政治批判,成于学术反思。它针对“文革”,但绝不限于“文革”。这种专业层面的更深入阶段的拨乱反正在1979年表现得极为典型。在这一年,伴随着全社会思想解放的氛围,历史学呈现出与“文革”时期彻底决裂的姿态。将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一度成为当时整个中国史学界的主流追求。这一追求在中国历史学的理论探讨层面、古代史研究部分和近代史研究领域都有着鲜明的体现。而它在1979年表现得特别集中,并在1979年度走向高潮。那时的中国历史学存在一种明显倾向,即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研究模式,特别是“文革”时期畸形的研究状况,针锋相对地开展再认识、再纠正。这一趋向深刻影响了之后的史学研究面貌。人们首先就统摄整个研究局面的理论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纠偏匡谬。从理论根源和实践经验两方面重新理解和认识“阶级观点”,从而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根本塑造当时史学面貌的指导思想,是1979年的中国历史学界所获得的最大理论共识。此时,笼统的阶级观点得到重新审视:一切以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为史学研究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极端做法也得到纠正;历史的全部内容绝不仅仅只有阶级之间的冲突,也不是所有的阶级斗争都可以纳入“革命”的范畴;阶级斗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动力或唯一动力的尊崇地位受到挑战,诸如生产力、生产斗争或矛盾斗争的合力等历史发展要素的重要性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强调;阶级考察之外的广阔历史空间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阶级批判之余的丰富历史遗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者们不再简单一律地套用阶级分析作为研究模具,而是积极倡导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把握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以往用阶级观点打量一切,言必称“阶级”的不正常状况大为改观。还有,深入反思教条主义、公式主义的危害,也是1979年史学界所获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一切唯本本是从,照搬简易公式的惯常做法遭到批评。在理论阐释与史料求真的结合方面,脱离史实进行虚、假论述的做法受到抵制。它们逐渐被诸如“论从史出”或“史论结合”等主张所平衡。还有一些因固守个别论断、预设某种前提而未曾从根本打破僵局的问题研究也开始得到触动。以上变化归结到一点就是,面对任何问题,人们都转而尝试通过实事求是地具体分析得出自己的独立认识。此时,史学与政治的关系也开始在反省中得到重新定位。人们一致反对炮制“影射史学”以作政治工具的行为,并且通过重新诠释“古为今用”的内涵,以尝试进一步明确史学之于政治的价值功用及合理边界,尊重学术探索的独特规律,纠正违背学术自由的做法,从而扞卫历史学应有的生存空间和独立的价值尊严。1979年,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针对以往的认识局面进行剧烈调整的整体倾向。首当其冲的是,作为“五朵金花”之一的农民战争史所存在的研究偏向受到检讨。农民战争所蕴含之消极作用的集中凸显,成为1979年中国历史学在专题研究领域所经受的最大冲击。在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上,“阶级观点”受到研究实践的重新检验。人们注意到,农民战争在社会生产和秩序稳定等方面存在不容回避的破坏作用。曾经化约为中国古代历史的真正内容或全部内容的农民战争,其价值地位因这种阻碍历史进步的消极因素存在而受到削弱。与此同时,农民本身难以抗拒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在经由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分析中遭到集中剖析。进而,农民及其领袖不能摆脱具有负面作用的皇权主义、平均主义等思想,预示了农民战争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催生出又一个大同小异的封建政权。随着农民战争在变革封建制度方面的革命性作用遭到质疑,其价值作用至多不超出改朝换代的范围,甚至客观上有着维护和延续封建统治的认识开始出现。由于人们拒绝沿用简单张贴阶级标签的做法,以及随之而来的道德评判泛化倾向被遏制,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些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代表性人物得到重新评价。作为封建帝王的秦始皇残暴专制等负面因素被集中展露;作为思想文化领域代表性人物的孔子,其礼制、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价值重新凸显;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李自成,难以摆脱天命思想束缚,即使最后取胜也必然成为封建皇帝,而不可能具有无产阶级领袖那样的进步特征和成就,这样一种宿命般的历史结局在讨论中被强调。此外,在中国社会形态及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上,由于人们对固定一种学说、服从一种认识的垄断局面多有不满,古史分期领域遂有诸说并起,从而颠覆了之前郭沫若等人所主张的战国封建说一家独尊之局面。由此,“魏晋封建说”、“西周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等不同论见纷纷出现。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这一思潮,在1979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表现的最为充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关键节点上的典型认知呈现出“过山车”般的翻转。比如,曾经作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典型的义和团运动受到集中质疑。该运动被认定为具有盲目排外、愚昧迷信等特点,甚至存在受清廷利用而“奉旨造反”的过程和行为,其对内反封建的革命性质和对外的反帝作用及价值都出现较大争议。再者,针对以往卖国之定性,在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洋务运动作为近代工业化肇始的标志性作用开始得到积极肯定。在企业管理、规模化机器制造、引进利用外资技术等方面,洋务运动所带来的进步影响;抗击外部势力经济侵略和军事侵略,构筑自身近代化的经济和国防基础,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拉开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序幕,形成开放、理性的进取精神,以及在整体上开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化进程的重要意义,都得到有力阐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从单纯依托目的初衷或阶级进行定性分析,开始向重视客观效果的考察方面倾斜。还有,对于被批软弱妥协且“阻挡人民革命”的戊戌变法运动,学者在现代性视野下重新将其定义为,一场由资产阶级发起的,旨在通过制度革新以挽救家国危亡的进步运动。其爱国主义价值,借鉴先进制度进行资本主义改革的宝贵尝试,以及改革过程中所推动实现的启蒙解放等,都开始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同。该运动的改良主义定性开始动摇,资产阶级维新派对抗封建顽固派,以及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进步作用越发得到肯定。1979年,是中国历史学进行再调整的关键年份,是“文革”时期史学向改革开放史学过渡的转捩点。它以反思姿态挺立于两种史学研究样式转换的紧要关头,通过一系列史学认识的再纠正实现了浴火重生。显而易见,研究样态的根本转变需要借助史实的订正,研究方法及理论指导的校准,但更仰赖于观念层面的透彻省悟。在追求学术独立和求实精神方面的启蒙重塑,是这一特殊年份留于后世的最醒目价值。与此同时,就学科本身而言,经过1979年前后学界在思想观念、理论方法、价值立场等方面的及时调整,历史学得以迅速转入新的发展阶段。1979年的中国历史学,为之后研究内容从较为单一的政治史向着结合社会史、文化史等领域延伸,以及研究范式和研究重心从革命史向现代化叙事转变,奠定了基础。同时,它还孕育了几种研究趋向。比如重建史实真相,考求真实;再次确认坚持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宏观研究,偏重线索规律的合理化梳理;或者吸收借鉴西方理论方法重建历史叙事等。它们都在反思以往研究弊端的基础上呈现出多元竞发的态势。细致的文献梳理,结合对“文革”前后及当时中国历史学研究取向的综合对比,以期最大限度地呈现当时史学研究领域深刻调整的思想史价值,以及为新时期史学研究健康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的学术史意义。选取1979年这一独特的年份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充分彰显其年代史学层面的蕴涵;史学界通过积极拨乱反正以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号召,体现出中国历史学在参与历史中创造历史的传统致用色彩;以“颠倒”求“反正”,尽可能地释放出了解放思想的能量,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从一个极端倒向另一极端的危险。因此,反思学术研究的偏向,仅仅通过“翻烙饼”的方式进行显然是不够的。准确拿捏1979年中国历史学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充分衡估这一时期史学研究所具有的转折过渡意义,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尤其是在清除畸形的“文革史学”那样的研究生态,为此后学术转型奠定基本格局方面,很有必要进行专门探讨。如果说1949年,崭新的中国历史学依靠政治得以确立,那么1979年,就是中国历史学在反求诸己的背景下实现学科化重生、专业化再造的又一次开始。从学术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它不啻于共和国史学的“第二次开国”。
张承志[8](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刘虹志[9](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直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兴风作浪”。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背离了客观的历史事实,打着“还原历史”和“理性思考”的幌子,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作为哲学基础,肆意地片面地对历史进行颠覆性的评价。不断更换虚伪“面具”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企图阻碍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发展。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思想武器来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主要观点以及错误之处,在系统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个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基础上,概括其基本特征,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深刻揭示其造成的社会危害,进而提出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害的有效措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其主要观点体现在对唯物史观的诋毁,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是“阶级斗争决定论”、唯物史观是“宿命论式的经济决定论”、唯物史观是“历史终结论”。其错误之处主要基于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出发点、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作为哲学基础、以实现个人利益作为价值导向三个方面。对“非毛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告别革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学术研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三个在特定时间内具有代表性的思潮进行了批驳。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资产阶级性、欺骗性以及渗透性这三个基本特征进行了逐一论述。通过探究社会转型、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以及新媒体的运用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形成背景。总结了部分人唯物史观相关知识的缺乏、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播内容迎合部分人的心理、“和平演变”战略的不断实施以及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体现需要一个历史过程这四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形成的原因。深刻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企图冲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消解马克思主义信仰;企图造成人们历史认知的混乱和价值观的扭曲;甚至企图动摇我国立国之本,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等意图。据此,从意识形态和社会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以唯物史观指导历史评价、加强党史国史教育、进一步展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净化网络空间、加强党的建设和历史观教育、大力推进历史唯物主义大众化以及运用好法律武器等八项有效措施以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
陈鸣鸣[10](2020)在《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应对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在各领域的建设中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与此同时,也不乏出现一些背离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比如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党和国家也对此高度关注。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反思历史、解放历史的名义,对历史加以片面主观地解读,并通过多种手段对既定历史做出颠覆性的评价。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传播导致人们思想混乱,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产生质疑,进而会弱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动摇我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这些现象暴露出其鲜明的政治目的,严重危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对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抵制措施,这对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立足新时代背景,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对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由来,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理论基础。继而对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在我国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主张“告别革命论”、坚持错误的历史评价、鼓吹“侵略有功”;第二部分从政治、意识形态、文艺创作、网络建设多个层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论述进行了系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谈到历史问题,并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问题作出经典论述,这是我们在新时代研究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重要指导方针和理论武器;第三部分对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进行研究,从国内外视角分析了其泛起的原因,从政治层面和思想文化层面分析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具体表现,总结了其传播特点以及现实危害;第四部分,根据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表现,从理论层面提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对策略。根据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特点,从实践层面分别提出对传播源头进行消除、对传播渠道加以遏制以及对社会受众加以引导的具体应对措施。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我们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对历史虚无主义予以批驳和抵制。
二、事实与价值的纠葛——试析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的关系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事实与价值的纠葛——试析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的关系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史料概况 |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
六、主要研究方法 |
七、创新之处及重点难点 |
第一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与基础 |
第一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环境 |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二、中共早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认识 |
三、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奠基 |
第三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础 |
一、大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
二、井冈山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
第四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依据 |
一、党内思想和组织状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二、红军内部的思想与组织状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 |
三、苏区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性 |
第二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 |
第一节 整体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框架 |
一、《宣传工作决议案》形成系统的宣传教育思想 |
二、《古田会议决议》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
三、《反对本本主义》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
四、红军政治工作会议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 |
第二节 全面系统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 |
一、核心是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重点是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关键是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基础是妇女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五、根本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三节 形式多样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
一、运用各种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
二、建立各层次组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借助纪念和节日庆祝活动动员组织和发动群众 |
四、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扩大马克思列宁主义影响 |
第三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评价 |
第一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
一、中央苏区革命战争胜利和根据地政权巩固的根本保障 |
二、推动了中央苏区社会进步和新型社会关系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理论武装,思想引领 |
二、唤醒意识,激发情感 |
三、利益驱动,保障人权 |
四、喜闻乐见,贴近生活 |
第三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 |
二、必须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领导 |
三、树立“接地气、烟火气”的思想政治教育作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研究(1922-1925)(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研究 |
1.3.2 对舆论宣传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历史逻辑与理论资鉴 |
2.1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历史逻辑 |
2.1.1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与发展 |
2.1.2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现实需要 |
2.1.3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现实可能 |
2.2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理论资鉴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舆论宣传思想 |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舆论宣传思想 |
2.2.3 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的舆论宣传思想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核心人物 |
3.1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核心人物的舆论宣传 |
3.1.1 施存统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舆论宣传 |
3.1.2 恽代英关于青年革命的舆论宣传 |
3.1.3 张太雷关于国内外时事的舆论宣传 |
3.2 核心人物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作用 |
3.2.1 勇担舆论领袖,加强青年理论武装 |
3.2.2 成为榜样模范,坚定青年政治方向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 |
4.1 《先驱》《中国青年》舆论宣传的主要内容 |
4.1.1 宣传马列主义,抵制宗教渗透 |
4.1.2 分析国情时事,宣传党团决议 |
4.1.3 报道青年运动,关注青年生活 |
4.2 《先驱》《中国青年》舆论宣传的策略 |
4.2.1 明确而清晰的舆论宣传原则 |
4.2.2 具体而多样的舆论宣传目标 |
4.2.3 新颖而灵活的舆论宣传风格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主要活动 |
5.1 舆论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 |
5.1.1 组织工人运动:以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例 |
5.1.2 领导学生运动: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例 |
5.1.3 关注农民运动:以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例 |
5.2 舆论宣传活动的策略 |
5.2.1 聚焦典型,多角度塑造青年形象 |
5.2.2 聚焦内容,多层次引领青年思想 |
5.2.3 聚焦过程,多形式激扬青年情绪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历史评价及当代启示 |
6.1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历史评价 |
6.1.1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历史贡献 |
6.1.2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历史局限 |
6.2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对共青团舆论宣传的当代启示 |
6.2.1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重视舆论领袖力量 |
6.2.2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将理论与实际结合 |
6.2.3 聚焦青年群体,树立青年远大理想 |
6.2.4 提升宣传实效,多维凝聚青年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网络历史虚无主义 |
二、中共敌后抗战 |
第一章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及特点 |
第一节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
一、诋毁敌后抗战的历史人物 |
二、歪曲敌后抗战的历史事件 |
三、否定敌后抗战的主要作用 |
四、抹黑敌后抗战的政党形象 |
第二节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 |
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
二、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隐蔽性强 |
三、背后隐藏着经济利益链 |
第二章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及危害 |
第一节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 |
一、否定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二、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 |
三、否定共产党执政合法性 |
第二节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
一、扰乱网民的历史认知造成其思想混乱 |
二、破坏网络生态以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
三、消解党执政的历史根基以动摇党的领导地位 |
第三章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
第一节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 |
一、国内因素 |
二、国外因素 |
第二节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措施 |
一、加强网络空间净化 |
二、深化史学研究 |
三、加大党史宣传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波里比阿的历史书写与身份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身份问题的理论研究 |
(二)关于“历史学家”的定义、原则与学者角色问题 |
(三)波里比阿的传播与研究史 |
(四)关于波里比阿史学的相关问题 |
(五)波里比阿的中国形象 |
三、古典作家作品及相关原始材料 |
(一)波里比阿的着作:文本流传、译本及版本的选择 |
(二)其他古代史家作品和铭文资料 |
(三)其他古典政治、军事思想着作 |
第一章 波里比阿历史写作的形成背景 |
一、历史背景 |
(一)亚该亚同盟的建立和早期发展 |
(二)亚该亚同盟的重建和鼎盛 |
(三)罗马人的介入与亚该亚同盟的解体 |
二、思想背景 |
(一)古典哲学中的世界主义和泛希腊主义 |
(二)希腊史学中的普世观念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史家角色的自我反思:波里比阿论“历史学家”及其任务 |
一、历史学家的含义 |
(一)波里比阿的语词选择 |
(二)“历史学家”的工作原则 |
(三)“作者”的撰史规范 |
二、“历史学家”的任务 |
(一)写作“综合的历史” |
(二)如实报道历史事件 |
(三)与实践活动的密切关联 |
三、史家角色的内外纠葛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败者修史:波里比阿的矛盾与取舍 |
一、罗马治下希腊作者的选择 |
(一)狄奥多罗斯 |
(二)波塞冬尼乌斯 |
(三)狄奥尼修斯 |
二、人质与新主的“友谊” |
(一)罗马人眼中的“朋友”波里比阿 |
(二)波里比阿笔下的罗马人 |
(三)波里比阿论“背叛” |
三、波里比阿的立场二重性:表现及评价 |
(一)情感态度的二重性 |
(二)写作目标的二重性 |
(三)写作视野的二重性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作为政治家的历史思考与实用诉求 |
一、波里比阿的政体思想 |
(一)政体的起源与发展 |
(二)波里比阿论罗马混合政体 |
(三)罗马政体与其他政体的比较 |
二、政治经验与理论同历史解释的关系 |
(一)政治实践的史学价值 |
(二)政体分析的史学目的 |
三、实用主义倾向产生与表现 |
(一)实用主义史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
(二)实用主义诉求命运观 |
(三)实用主义在波里比阿史学实践中的表现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作为军事统帅的经验积累与历史解释 |
一、波里比阿论罗马军团的优势 |
(一)组织结构与营区建设——罗马霸业的军事基础 |
(二)装备改良与战术革新——罗马军事的自我完善 |
(三)对雇佣兵的态度——军团实力的重要保障 |
二、波里比阿论统帅的才能及影响 |
(一)优秀统帅的标准和能力要求 |
(二)实战中的表现 |
(三)杰出将领的个案对比 |
三、军事纪律与罗马精神的传承 |
(一)士气对战争的影响 |
(二)严肃军纪与士气保障 |
(三)纪念仪式与精神传承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波里比阿史学史地位的现代反思 |
一、对希腊史学传统的承接 |
(一)真实与客观性问题 |
(二)叙事与解释 |
二、对“普世史”的借鉴与改造 |
(一)普世史的产生与发展 |
(二)“综合的历史”:波里比阿对普世史的改造 |
三、波里比阿的史学创见:“经世致用”在西方古典史学的滥觞 |
(一)渊源与地位 |
(二)罗马人的借鉴和反思 |
四、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历史学家”的身份自觉——波里比阿的理论贡献 |
二、历史学家多元身份问题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一、古典着作及参考译本 |
(一)波里比阿《历史》的参考版本 |
(二)其他古典作品及译本 |
二、研究性材料 |
(一)外文着作 |
(二)外文论文及书评 |
(三)中文译着 |
(四)中文着作 |
(五)中文论文 |
三、工具书、铭文集及数据库资源 |
附录 人名、地名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及其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概念及理论 |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相关概念 |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 |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思维模式 |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 |
(一)新世纪之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 |
(二)新世纪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表现的主要话题 |
(三)新世纪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表现的主要手法 |
(四)新世纪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表现的主要载体 |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表现的原因及内在悖论 |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表现的原因分析 |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内在悖论 |
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应对策略 |
(一)认清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对其进行理论批判 |
(二)认清其价值导向,坚定“人民本位”的立场 |
(三)破解其搞乱人心的惯用手法,提升鉴别力 |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养料,厚植文化根基 |
(五)以网络平台监管和培育意见领袖为策略,引领舆论动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论帕沙·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美学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殖民地民族主义思想的突围 |
一、众声喧哗:以民族主义思想为例 |
(一)知识界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发展 |
(二)在政治发展史上重新解码民族主义 |
(三)民族与民族主义:殖民与后殖民国家的在场 |
二、重述民族主义:从精英到底层 |
(一)“消极革命”与精英阶层对自身统治特权的再确认 |
(二)查特吉的底层叙事及其对多元民主诉求的再演绎 |
(三)去殖民化与现代的印度历史 |
第二章 精英民族主义的历史叙述 |
一、精英民族主义话语的构建 |
(一)精英阶层的权力意识与文化自省 |
(二)甘地主义及其对农民革命力量的收编 |
(三)平稳的过渡与西方现代化的印度式发展 |
二、精英民族主义对底层历史的书写 |
(一)农民:反抗者?亦或边缘的愚众? |
(二)妇女问题的象征性解决 |
(三)少数族裔的边缘与分裂 |
第三章 底层的政治社会及其对西方政治话语的拆解 |
一、政治社会:查特吉对后殖民政治现实的理论构想 |
(一)以市民社会为“镜像”的政治设想 |
(二)对东方社群文化现代意义的重构 |
(三)后殖民国家底层的民主政治实践 |
二、庶民政治思想对西方民主制的反拨 |
(一)从资本的时间到异质化的民族现实 |
(二)后殖民国家现代政治的真实景观 |
(三)庶民政治主体性的重构与政治解殖民化的开始 |
第四章 殖民与后殖民时期大众文化的多面向辨析 |
一、殖民地时期的大众文化发展与反殖民的政治斗争 |
(一)足球与反殖民斗争的集体认同 |
(二)戏剧艺术与反殖民政治意识的传播 |
二、后殖民时期的大众文化发展及其政治指向性 |
(一)文化研究面对后殖民文化实践的“失语状” |
(二)印度后殖民时期文艺对西方霸权主义的反抗 |
三、遇见查特吉后殖民理论的审美之维 |
(一)大众文化对审美政治化的表征 |
(二)艺术在“颠覆”之处重生 |
(三)尊重和肯定大众的审美趣味 |
第五章 查特吉后殖民理论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多元超越 |
一、思考现代性发展的东方视角与实践 |
(一)从泰戈尔访华看东方文明的现代性问题 |
(二)社群与西方现代的民族国家 |
(三)泰戈尔对西方技术理性的美学批判 |
二、民族主义:批判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点 |
(一)后民族时代?第三世界民族主义政治对西方现代性的反叛 |
(二)全球化时代殖民话语的消解、重述与帝国霸权主义的新实践 |
(三)帕沙·查特吉:重塑他者的自由之界 |
结语 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与中国问题的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1979年:中国历史学的再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历史学基本理论的拨乱反正 |
第一节 以历史主义取代“以阶级斗争为纲” |
一、反思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 |
二、破除“暴力革命”崇拜 |
三、用历史的观点重新看待阶级和阶级斗争 |
第二节 以实事求是替代教条主义 |
一、从“唯上唯书”到“唯真求实” |
二、跳出公式套用的怪圈 |
三、走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第三节 重审历史学与政治的关系 |
一、批判“影射史学”,放弃“古为今用” |
二、打破史学研究的“禁区” |
三、史学与政治关系的再认识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反思与重建 |
第一节 对既有农民战争史模式的挑战 |
一、检讨农民战争阻碍历史发展的一面 |
二、农民阶级思想落后性剖析 |
三、农民战争是封建制度的掘墓人还是修理工? |
第二节 历史人物再评价 |
一、重评秦始皇 |
二、为孔子正名 |
三、李自成再评价 |
第三节 打破古史分期讨论定于一尊的局面 |
一、魏晋封建说“卷土重来” |
二、西周封建说“重新开张” |
三、其他诸说“群雄并起”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史叙事的突破与转型 |
第一节 现代化视野下义和团运动的再评价 |
一、凸显迷信落后特征 |
二、强调盲目排外问题 |
三、质疑义和团运动反封建性质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再衡估 |
一、肯定洋务企业奠定中国民族资本的基础 |
二、积极评价洋务运动对列强侵略的抵制 |
三、认识洋务运动开启近代化历程的贡献 |
第三节 古今之变视角下戊戌变法历史意义的刷新 |
一、正视戊戌变法的救亡活动 |
二、全面认识戊戌变法时期的制度革新 |
三、注意发掘戊戌变法的启蒙价值 |
小结 |
结语: 新时期史学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总体评价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2.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主要观点及其错误之处 |
2.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 |
2.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 |
2.2.1 唯物史观是“阶级斗争决定论” |
2.2.2 唯物史观是“宿命论式的经济决定论” |
2.2.3 唯物史观是“历史终结论” |
2.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之处 |
2.3.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出发点 |
2.3.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作为哲学基础 |
2.3.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以实现个人利益作为价值导向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 |
3.1 “非毛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 |
3.2 “告别革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抬头 |
3.3 “学术研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来势汹汹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基本特征 |
4.1 资产阶级性 |
4.2 欺骗性 |
4.3 渗透性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
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的背景 |
5.1.1 社会转型 |
5.1.2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谷 |
5.1.3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 |
5.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 |
5.2.1 部分人唯物史观相关知识的缺乏 |
5.2.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内容迎合部分人的心理 |
5.2.3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体现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
5.2.4 “和平演变”战略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供了有利条件 |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对社会的危害 |
6.1 企图冲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消解马克思主义信仰 |
6.2 企图造成人们历史认知的混乱和价值观的扭曲 |
6.3 企图动摇我国立国之本,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
7.应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袭的有效措施 |
7.1 意识形态领域的有效措施 |
7.1.1 以唯物史观指导历史评价 |
7.1.2 加强党史国史教育 |
7.1.3 进一步展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
7.1.4 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7.2 社会实践领域的有效措施 |
7.2.1 净化网络空间 |
7.2.2 加强党的建设和历史观教育 |
7.2.3 大力推进历史唯物主义大众化 |
7.2.4 运用好法律武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论述 |
2.1 历史虚无主义的科学释义 |
2.1.1 虚无主义 |
2.1.2 历史虚无主义的由来 |
2.1.3 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理论基础 |
2.2 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的演变及表现 |
2.2.1 我国历史虚无主义的演变 |
2.2.2 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 |
3 习近平关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论述 |
3.1 政治领域 |
3.1.1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虚无党史国史 |
3.1.2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篡改侵略战争的历史事实 |
3.1.3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诋毁党的领袖 |
3.1.4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割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
3.2 意识形态领域 |
3.2.1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3.2.2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丑化英雄 |
3.2.3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
3.3 文艺创作领域 |
3.3.1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通过艺术传播消费历史 |
3.3.2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文艺作品淡化时代精神 |
3.4 网络建设领域 |
3.4.1 强调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性 |
3.4.2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通过网络传播错误思潮 |
4 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
4.1 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原因 |
4.1.1 国际因素 |
4.1.2 国内因素 |
4.2 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 |
4.2.1 政治层面 |
4.2.2 思想文化层面 |
4.3 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特点 |
4.3.1 抓住特定时间节点 |
4.3.2 以学术研究为包装 |
4.3.3 以新媒体为传播载体 |
4.4 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 |
4.4.1 消解历史动摇人们的政治立场 |
4.4.2 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造成思想混乱 |
4.4.3 影响青少年塑造正确思想观念 |
5 新时代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策略 |
5.1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5.1.1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 |
5.1.2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5.2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5.2.1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彰显的唯物史观 |
5.2.2 坚定“四个自信”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
5.3 遏制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滋生源头 |
5.3.1 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法制建设 |
5.3.2 史学工作者担负起时代使命 |
5.4 阻断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渠道 |
5.4.1 规范新媒体运营抑制错误思想传播 |
5.4.2 把握新媒体特点传播正向思想 |
5.5 减少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社会受众 |
5.5.1 重视国民的历史教育问题 |
5.5.2 重点关注对青少年群体的引导教育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四、事实与价值的纠葛——试析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的关系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许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研究(1922-1925)[D]. 王若玢. 浙江大学, 2021(01)
- [3]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研究[D]. 张文.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波里比阿的历史书写与身份认同[D]. 施晓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1)
- [5]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 孙天一.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6]论帕沙·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美学向度[D]. 马艳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7]1979年:中国历史学的再出发[D]. 刘后德. 山东大学, 2020(10)
- [8]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D]. 刘虹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应对研究[D]. 陈鸣鸣.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