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全球红葡萄花粉活力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宁[1](2020)在《蒙古栎生殖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掌握蒙古栎开花结实的特性,对沈阳农业大学校园内的蒙古栎的开花物候规律、花芽分化、花器官特征及结果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蒙古栎栽培和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蒙古栎物候期可分为7个阶段:芽萌动期、展叶期、花序形成期、开花期、果期、落叶期、休眠期。蒙古栎的初花期在4月下旬,开花后3 d~5 d左右进入盛花期,直至4月末5月初,进入雄花序凋落期,整个群体开花时间持续10 d左右,为集中大量式开花。群体雌花的球苞膨大在5月中上旬,5月下旬壳斗开始出现,壳斗小苞片瘤状突出逐渐明显,6月下旬壳斗基本形成,7月上旬坚果微露出壳斗顶端,8月上旬坚果露出壳斗的三分之一,8月中旬进入果成熟期,8月底,种实开始下落。群体果期持续125 d左右。个体果期平均107 d。2.蒙古栎的芽为混合芽,包括叶芽和花芽,芽在当年8月至翌年3月中上旬基本分化完成,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未分化期(8月)、分化初期(9月中下旬)、萼片形成期(10月中下旬)、雄蕊形成期(3月中上旬)、雌蕊形成期(3月中下旬)。随后4月上旬开始,进入花器官阶段,此阶段分化速度较快,花器官发育持续时间短,至4月中下旬开始蒙古栎雄花逐渐盛开,4月末到达盛花期。3.从蒙古栎雄花序和雌花的开花过程来看,雄花序根据花药的变化,主要可分4个阶段:药现期,此阶段叶片微露,剥开叶片,可见明显的花序原基,其出现在新枝条的下部;药全现期,此阶段花药可以完全看出,并且花序轴伸长;散粉期,此阶段花药饱满,开始散粉,花粉颜色为黄色的;粉干期,此时花序上只存留花丝和药隔,逐渐整个花序凋落下去。雌花生于新枝顶端,呈红色圆点状突起。根据柱头的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柱现期,此阶段柱头笔直聚拢,呈现红色有白色绒毛,柱头微裂;柱裂期,此阶段花柱顶端呈花瓣状,黄色,柱头分裂角度45°左右;柱全裂期,此阶段柱头完全裂开,柱头表面的突起物明显,易于花粉的附着;柱干期,此阶段当柱头接收到花粉时,柱头颜色由红色变红褐色,柱头逐渐变干,花粉不易粘在柱头上且光滑。据观察可知,雌花的柱头最佳可授期与雄花序的最佳散粉期是基本上是一致的。4.蒙古栎的花粉粒形状为长椭圆形,具有三条萌发沟,萌发沟能贯穿到花粉粒的两极,外壁纹饰较粗,表面颗粒明显,具有褶皱。通过对蒙古栎花粉萌发的研究,花粉在28℃条件下,培养基为:蔗糖150g·L-1+硼酸200mg·L-1下,花粉萌发率最高可达46.59%。在最佳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植物生长调节物质、K+和Ca2+,在0.1mg·L-1的浓度下2,4-D和0.5mg·L-1的浓度下IBA下促进了蒙古栎花粉的萌发,而添加NAA、GA3、K+和Ca2+时,花粉萌发率降低。5.通过对蒙古栎花粉的不同贮藏条件进行研究,花粉在室温的条件下,花粉活力失活较快,花粉在-20℃的冰箱内贮藏,花粉保存的时间较长,两年后,花粉活力还可达14.79%。6.蒙古栎植株5月中上旬到8月中下旬为果实生长发育期,根据果实的外部形态,可以将果实分为苞片形成期、幼果期、壳斗形成期、种子显露期、种子形成期、果实成熟期。从切片中可看出,蒙古栎果实的内部结构主要有胚珠、花柱道、子房。
路方方[2](2020)在《几种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膨大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论文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赤霉素、链霉素和氯比脲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8个处理组合对葡萄果实膨大及品质的影响,测定了相关果实品质指标,并观察了果实解剖结构,主要结果如下:1.从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纵横径的影响来看,赤霉素、链霉素和氯比脲的各处理组合均能增大‘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的横径和纵径,其中组合5和组合6对果实横径增大效果最明显,组合1和组合7对果实纵径增大效果最好。2.从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的大小及果形的影响来看,组合3的葡萄果粒体积较小,组合1的葡萄果形较长,组合6的葡萄果形较圆。赤霉素和链霉素具有拉长葡萄果粒的作用,生产中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3.从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解剖结构的影响来看,组合5的果实细胞面积较大、数量较多,且果实单粒重和穗重也较大,效果最佳,生产上建议应用。第一次快速生长期组合4的果实细胞密度最大,为310个/mm2,生长滞后期组合9的果实果皮细胞密度最大,为204个/mm2,第二次快速生长期组合5的果实细胞密度最大,为148个/mm2。4.从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无核率的影响来看,组合1的无核率最高达70%,其它各个组合的无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从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耐贮性的影响来看,相比于对照组,各个生长调节剂组合均能提高‘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的耐贮性。其中组合5和组合3果实的落粒率和腐烂率最小,耐贮性最佳。综上所述,生长调节剂组合5的应用,即‘阳光玫瑰’葡萄满花后12 h用25 mg/L赤霉素+2 mg/L氯吡脲蘸穗,间隔10-14d用25 mg/L赤霉素+2 mg/L氯吡脲蘸穗,可有效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果实品质、无核率和耐贮性,建议生长上应用。
邵凤侠[3](2019)在《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 Mill.)植物,是我国特有果树树种,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在南方特殊地理与气候条件下,以中秋酥脆枣为代表的南方鲜食枣具有产量高、含糖量高、风味浓、口感好、适应性强、耐贮运等诸多优点,但在生产上却面临落花落果严重、易裂果等问题,需要通过杂交育种综合其他枣品种的优点。但是,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程度高、结实率低等问题严重阻碍其杂交育种进程,亟需开展胚败育机制研究。攻克这一难题也是枣新品种选育、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本文以中秋酥脆枣为试材,主要从胚胎学和分子机制方面研究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性状。(1)中秋酥脆枣为胚高度败育品种。(2)不同批次枣果胚败育程度不同;第一、二批次枣果胚败育情况相似,大枣果胚败育率较低,小枣果胚败育率较高,所含种仁大多为单种仁;第三批次枣果与第一、二批次枣果有较大差异,胚败育程度最高,胚败育率较高的果实集中在大枣果和小枣果,所含种仁均为单种仁。(3)两种类型枣吊上枣果胚败育率差异显着;木质化枣吊上的枣果胚败育程度高于非木质化枣吊上的枣果。(4)果形指数较小和较大的枣果胚败育率较低,中间型枣果胚败育率较高;较圆或偏长枣果胚败育率较低,中等长度枣果败胚育率较高。(5)枣裂果胚败育率为100%。2.南方鲜食枣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1)现序期至开花前,枣花序上零级花蕾的横径、纵径、花柄长、重量均呈递增趋势;现序第1天至第5天,花蕾主要呈横向增长,第5天为蕾扁期;现序第6天至第8天,花蕾以纵向生长为主,第8天为蕾胖期。(2)枣雄蕊具5枚花药,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1~2层中层和腺质型绒毡层组成,花药壁的发育属于基本型;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呈四面体型;成熟花粉具3个萌发孔,为二细胞型花粉;不同花药之间和不同药室之间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均存在不同步性。(3)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存在少数异常花粉囊,但整体上不影响花粉形成。(4)雌蕊为2室子房,倒生胚珠,2胚珠,内外双层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沿珠心呈直线排列,靠近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经连续3次有丝分裂发育为七细胞八核的成熟胚囊,胚囊发育属于蓼型。(5)中秋酥脆枣存在缺失卵器或未发育完成的成熟胚囊。(6)枣花蕾外部形态与内部雌雄配子体发育时期存在相关性,可通过花蕾外部形态特征判断内部雌雄蕊的发育进程。3.南方鲜食枣雄蕊形态发育特性及花粉活力。(1)花药为底着药,呈椭圆形,表面有网状纹饰,两花粉囊对称,纵向开裂;不同发育时期花药颜色呈“黄绿色-黄色-黄褐色-褐色-黑色”变化;花药表面纹饰随花药的开裂程度增大而加深。(2)枣花粉形态特征为:花粉为近扁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呈正三角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萌发孔3个,角孔形,萌发孔处有突出的胞质囊;萌发沟3裂,沟痕整体呈细长条形,延伸至两极但无相连通;花粉粒外壁呈网状雕纹,网眼较浅,不规则、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3)花粉属小型花粉。(4)蕾扁期至子房膨大期,花粉萌发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初开期,萼片展平期和花瓣花药分离期花粉萌发率较高。(5)花粉萌发率与花粉发育成熟度相关,花粉越成熟,萌发率越高,花粉衰老时,萌发率也随之降低。(6)花粉萌发率因不同贮藏条件、不同贮藏时间而存在显着差异。(7)-70oC和-20oC干燥贮藏效果较好;活力高的花粉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寿命大于25 d。4.南方鲜食枣柱头形态发育特性及可授性。(1)枣花柱头二半裂,为干性柱头。(2)发育成熟的柱头表面有一层近圆形的乳突细胞。(3)花柱形态随着单花开放进展呈规律性变化。蕾扁期至初开期,二裂花柱紧密靠拢,整体呈圆锥状;萼片展平期花柱的间隙开始变大,向两侧生长;花瓣展平期花柱呈“V”字状;雄蕊展平期,两花柱夹角呈“Y”状,持续到子房膨大期。(4)花柱底宽和花柱长随单花开放均呈增长趋势。(5)蕾扁期柱头较平,蕾胖期至花瓣展平期均为尖圆形,表面经历从褶皱到饱满再到向外膨出的变化。雄蕊展平期和花瓣下垂期柱头向外卷曲,向上膨出,表面积较大。雄蕊下垂期和子房膨大期,柱头萎缩,干枯。(6)柱头开始失绿时可授性降低。(7)蕾扁期至子房膨大期,柱头表面的乳突细胞呈规律性变化,先发育成熟,然后达到最旺盛时期,最后萎缩变瘪、衰老、解体,柱头可授性也呈现“无-弱-强-弱-无”规律性变化。(8)依据枣花柱头表面乳突组织的发育程度可判断其可授性强弱。(9)中秋酥脆枣花柱头的最佳可授期为萼片展平期、花瓣花药分离期和花瓣展平期,最佳授粉时间可以持续6~8 h。5.南方鲜食枣授粉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规律。(1)存在授粉受精不良、胚中途败育现象。(2)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条件下,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及花粉管伸长情况相似。(3)花粉与柱头相互识别的时间至少需要4 h,花粉在柱头上萌发的时间至少6 h。授粉12 h后,花粉管开始伸入柱头;授粉24 h后,花粉管到达花柱1/4处;授粉48 h,花粉管开始扭曲;授粉72~120 h,花粉管在柱头上继续伸长,扭曲交互在一起,膨大呈球形。(4)花柱中有大量胼胝质,使花粉管在花柱道生长受阻,只有小部分花粉管生长到花柱基部,到达子房。(5)授粉72 h后,1个精子移动到2个极核附近,开始双受精。(6)授粉96 h后,1个精子与胚囊次生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1 d后解体消失;授粉120 h后,另1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合子,经过4~5 d的休眠后,即开始分裂形成小球形胚;小球形胚在形成球形胚之前退化。(7)在受精15 d,胚完全退化,最终形成空胚囊。6.南方鲜食枣胚败育胚胎学基础。(1)胚囊发育受阻。在胚囊发育过程中,多数不能形成完整成熟胚囊,存在反足细胞、卵细胞和助细胞单个或多个细胞器同时缺失现象。(2)花粉管伸长受阻。授粉受精过程中,花粉可育,发育成熟的柱头在一定开放时期具有强可授性,自交和异交花粉均可以在柱头上萌发,但大部分花粉管在花柱道中伸长受阻,并出现大量胼胝质现象,只有小部分花粉管能到达子房,完成受精。(3)胚乳和胚发育受阻。花粉管释放精子、成功完成双受精后,胚乳核不分裂或只进行了1~2次分裂而逐渐退化消失,胚乳退化最终会引起胚败育。合子分裂形成小球形胚之后在形成球形胚之前退化,最终形成空胚囊导致胚败育。(4)受精失败。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伸入花柱,虽未完成受精,但活化了花柱或子房内的生长素合成酶,从而促进了子房发育成果实。未正常受精的胚囊内的卵细胞、极核、助细胞以及其他细胞会随时间推移而解体,珠心组织退化,整个胚珠腔中空,成熟胚珠结构退化,最终导致整个胚珠败育,即在枣果内表现为种子败育。7.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相关基因筛选。(1)胚珠败育是胚败育的原因之一。(2)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6个调控胚珠发育的相关基因:Zj AGL11,Zj ABCG20,Zj ABCG11,Zj ABCG15,Zj MC1和Zj MC9。(3)Zj AGL11,Zj ABCG11和Zj ABCG15基因可能对枣胚珠发育有重要调控作用,且表达模式相似,在胚珠发育关键时期低表达会导致胚珠发育异常。(4)Zj ABCG20基因对枣种胚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低表达或者不表达可能会导致胚珠败育。(5)Zj MC1基因在种胚败育时期大量表达,导致下游基因表达发生变化,进而推测下游基因表达量的显着变化影响了胚珠正常发育而导致胚珠发育受阻并进一步发生败育。(6)Zj MC9基因在败育枣果中大量表达,推测Zj MC9基因高表达影响了胚珠后期的正常发育而导致胚珠发育受阻并进一步发生败育。
崔梦杰,王晨,张文颖,汤崴,朱旭东,李晓鹏,房经贵[4](2017)在《无核葡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无核葡萄食用方便,便于深加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鲜食葡萄市场占据着重要位置,因而无核葡萄研究倍受人们关注。本文结合近几年无核葡萄的研究现状,分别从无核葡萄的分布、主要无核类别、无核的生理与分子机制以及无核育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无核葡萄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无核葡萄栽培、育种以及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吴娟子,潘玉梅,张建丽,刘智微,钟小仙[5](2016)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象草花粉管离体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7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象草花粉管离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 GA3、210 mg/L KT显着促进象草花粉管离体生长,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5 mg/L KT>10 mg/L KT>2 mg/L KT>10 mg/L GA3;220 mg/L IAA和250 mg/L 2,4-D、6-BA、CPPU、NAA均抑制象草花粉管生长,浓度为2050 mg/L时这些生长调节物质的抑制作用最显着。
赵秀玲,杨露,史宝胜,高群英,任士福,刘红霞[6](2015)在《两种连翘的花粉萌发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测定不同蔗糖浓度、硼酸、4种生长调节剂以及不同培养时间对2种连翘花粉萌发情况的影响,阐明连翘花粉的适宜萌发条件。结果表明:适宜散粉条件为阴干,适宜蔗糖和硼酸浓度分别为15%和400mg/L,大部分生长调节剂对花粉萌发起抑制作用,花粉活力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连翘花粉抗寒性较差。
张雪,梁俊,景淑娟,陈菲菲[7](2014)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秦冠’苹果花粉管生长和花粉萌发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吲哚乙酸、萘乙酸、赤霉素、2,4-D、6-BA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苹果花粉管生长和花粉萌发的影响。以贮藏6个月的‘秦冠’花粉为材料,配制不同浓度梯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固体培养基培养花粉,研究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对花粉管生长和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吲哚乙酸≤1 mg/L、萘乙酸≤1 mg/L、6-BA≤5 mg/L、赤霉素≤10 mg/L时对花粉萌发有轻微促进作用,当浓度增大时抑制作用较突出;2,4-D对花粉萌发存在明显抑制作用;当赤霉素、2,4-D、吲哚乙酸、萘乙酸、6-BA浓度分别达到50、30、30、15、25 mg/L时,花粉遭受浓度迫害出现畸形扭曲。吲哚乙酸、萘乙酸、赤霉素、2,4-D、6-BA对‘秦冠’花粉管生长和花粉萌发均无明显促进作用,并且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较明显,人工辅助授粉时用于添加剂效果不理想。
张雪[8](2014)在《富士苹果授粉用花粉质量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富士苹果是陕西地区主栽品种,自身存在严重自交不亲和性。人工辅助授粉技术能改善富士品种授粉受精不良问题进而提高苹果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本研究于2013年3月-2014年4月在陕西白水地区,选用合适的授粉品种进行授粉用花粉生产,并进行相关生物学特性考察,对花粉生产关键环节、花粉活性测定、出粉量、花粉贮藏、花粉活性授粉指标等进行相关试验测定,为以后制定花粉生产标准及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新红星、嘎啦、秦冠品种的花粉可以作为富士苹果授粉用花粉,三者在陕西的栽培面积较大,单药出粉量较高分别为8083粒、9616粒、8000粒。采后一周能维持较好的花粉活性:新红星92.0%、嘎啦69.4%、秦冠53.4%。粉红女士不适合作为授粉用花粉进行生产,原因在于该品种出粉量低,单药出粉量仅为4833粒,花粉活性较低仅为40.4%。2.自然干燥与烘干法相比,粉红女士、新红星、嘎啦、秦冠花粉活性损失率分别为89%、37%、67%、34%,因此花粉生产时应选择25℃烘箱进行快速干燥,并且干燥后使花粉含水量保持10%-11%进行贮藏最佳。3.花粉活性测定选择离体培养法准确性要好于染色法,10%蔗糖、1%琼脂是一般苹果花粉进行离体培养的培养基最佳浓度。TTC染色法不适用于苹果花粉活性测定。4.温度影响花粉活性的保持,温度越低花粉活性保持越久。4℃贮藏花粉活性能维持半年,-18℃贮藏的花粉活性有所损失但能满足来年授粉需要,-40℃以下环境贮藏一年花粉活性损失最小。5.授粉用花粉萌发率不低于12%时,坐果率高达85%以上,可以满足授粉需要。6.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苹果花粉活性促进作用不明显,随浓度增高对花粉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强,在人工辅助授粉时不适合作为添加剂使用。
卢精林,何嘉怡[9](2012)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酿酒葡萄花粉萌发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以花期不同发育阶段的梅鹿辄花粉为试材,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酿酒葡萄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赤霉素、2,4-D能促进花粉萌发,但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最适宜花粉萌发的浓度范围是赤霉素50mg/l、2,4-D5mg/l;萘乙酸在10mg/l时促进萌发效果最好;多效唑对葡萄花粉萌发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刘程宏,宋尚伟,张芳明[10](2011)在《果树花粉生活力检测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果树花粉生活力检测的方法有染色法、萌发法、授粉结实检测法及其他一些方法,常用的染色法有联苯胺染色法、TTC染色法、I2-KI染色法、FCR染色法等,萌发法又包括离体萌发法和活体萌发法。掌握花粉生活力检测方法对于提高杂交育种效率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此,对上述各种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各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了评价和比较。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全球红葡萄花粉活力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全球红葡萄花粉活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栎生殖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蒙古栎的分布与应用 |
1.2 物候期的观察 |
1.3 开花物候的观察 |
1.4 花芽分化 |
1.5 花粉特性的研究 |
1.5.1 花粉形态 |
1.5.2 影响花粉活力的因素 |
1.5.3 花粉贮藏条件 |
1.6 壳斗科植物花器官及花粉的研究进展 |
1.6.1 壳斗科的花形态及发育过程 |
1.6.2 栎属植物的开花特性及花粉形态 |
1.7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全年物候观察 |
2.2.2 开花物候观察 |
2.2.3 花芽内外部形态观测 |
2.2.4 雌雄花发育过程观测 |
2.2.5 花粉活力测定 |
2.2.6 果实发育的观察 |
3 蒙古栎花芽分化及花器官的发育 |
3.1 物候的研究 |
3.1.1 全年物候观测 |
3.1.2 开花物候观测 |
3.2 花芽分化 |
3.2.1 未分化期 |
3.2.2 分化初期 |
3.2.3 萼片形成期 |
3.2.4 雄蕊形成期 |
3.2.5 雌蕊形成期 |
3.3 芽发育过程中外部形态变化 |
3.3.1 芽的外部形态发育过程 |
3.3.2 不同物候期芽的外部形态参数变化 |
3.4 花器官内部发育及外部形态 |
3.4.1 雌雄花器官内部发育 |
3.4.2 雌雄花外部形态发育 |
3.5 小结 |
4 蒙古栎花粉形态及活力研究 |
4.1 花粉的微观结构特征 |
4.1.1 花粉粒外观形态与大小 |
4.1.2 花粉外壁纹饰 |
4.2 不同浓度蔗糖和硼酸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
4.2.1 不同浓度蔗糖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2.2 不同浓度硼酸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2.3 不同浓度蔗糖和硼酸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3 不同培养温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4 添加不同种类外源物质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4.1 赤霉素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4.2 2,4-D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4.3 IBA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4.4 NAA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5 K~+和Ca~(2+)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5.1 K~+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5.2 Ca~(2+)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6 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7 花粉萌发的动态观察 |
4.8 小结 |
5 蒙古栎果实发育及表型性状 |
5.1 果实发育及形态的观察 |
5.2 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 |
5.2.1 果实性状总体差异分析 |
5.2.2 单株间果实性状差异分析 |
5.3 结果枝类型与结果节位 |
5.4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全年物候及开花物候 |
6.1.2 花芽分化及花器官的发育 |
6.1.3 花粉形态及活力 |
6.1.4 果实的发育 |
6.2 讨论 |
6.2.1 物候期 |
6.2.2 花芽分化 |
6.2.3 花粉微观结构 |
6.2.4 不同贮藏条件下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几种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膨大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核葡萄形成原理及优势 |
1.2 常见膨大剂作用原理及应用 |
1.2.1 赤霉素类 |
1.2.2 细胞分裂素类 |
1.2.3 生长素类 |
1.2.4 抗生素类 |
1.3 多种膨大剂混合处理的原理及优势 |
1.4 本论文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材与处理 |
2.2 测定方法 |
2.2.1 果实纵横径 |
2.2.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
2.2.3 可滴定酸 |
2.2.4 果皮颜色测定 |
2.2.5 葡萄果实细胞面积和密度测量 |
2.2.6 耐贮藏性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生长的影响 |
3.1.1 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纵横径的影响 |
3.1.2 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果形的影响 |
3.1.3 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解剖结构的影响 |
1.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细胞面积的影响. |
2.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细胞密度的影响. |
3.2 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1 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2 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3.3 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色差的影响 |
3.4 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无核率的影响 |
3.5 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成熟果实纵横径的影响 |
3.6 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性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物种胚败育研究进展 |
1.2.2 枣种胚败育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性状观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败育枣果解剖特性 |
2.2.2 不同批次枣果胚败育情况 |
2.2.3 两种类型枣吊上的枣果败育情况 |
2.2.4 不同果形指数的枣果败育情况 |
2.2.5 开裂枣果败育情况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3 南方鲜食枣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枣蕾期形态观测 |
3.2.2 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 |
3.2.3 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发育 |
3.2.4 花蕾外部形态特征与雌雄配子体发育时期的相关性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南方鲜食枣雄蕊形态发育特性及花粉活力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枣花不同开放阶段雄蕊形态发育规律 |
4.2.2 枣花不同开放阶段花粉形态发育规律 |
4.2.3 枣花不同开放时期花粉萌发特性 |
4.2.4 不同贮藏条件枣花粉萌发特性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南方鲜食枣柱头形态发育进程及其可授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柱头形态发育进程 |
5.2.2 单花不同开放时期柱头可授性 |
5.2.3 柱头形态发育特征与其可授性的关系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6 南方鲜食枣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材料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花粉萌发及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行为 |
6.2.2 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7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相关基因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主要试剂 |
7.1.3 主要仪器设备 |
7.1.4 总RNA的提取 |
7.1.5 总RNA质量检测 |
7.1.6 文库构建与质检 |
7.1.7 转录组测序 |
7.1.8 转录组数据处理及分析 |
7.1.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7.2 结果分析 |
7.2.1 转录组测序的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7.2.2 测序质量 |
7.2.3 序列对比结果 |
7.2.4 差异表达基因 |
7.2.5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7.2.6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7.2.7 胚败育过程中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1.1 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性状观测 |
8.1.2 南方鲜食枣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 |
8.1.3 南方鲜食枣雄蕊形态特征及花粉活力 |
8.1.4 南方鲜食枣柱头形态发育规律及可授性 |
8.1.5 南方鲜食枣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 |
8.1.6 南方鲜食枣胚败育胚胎学基础 |
8.1.7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相关基因分析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不同对比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前50的GO条目 |
附录 B 不同对比富集显着的前20个代谢通路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无核葡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无核葡萄的分布及生产现状 |
2 无核葡萄的分类及特征 |
3 无核葡萄产生的生理机制 |
3.1 内在因素 |
3.1.1 雄性不育 |
3.1.2 胚囊败育 |
3.1.3 胚乳败育 |
3.2 外在因素 |
3.2.1 花粉刺激 |
3.2.2 化学刺激 |
3.2.2. 1 外源赤霉素 |
3.2.2. 2 多种生长调节剂与化学试剂的配合使用 |
4 无核葡萄产生的分子机制 |
4.1 葡萄无核基因与无核遗传规律 |
4.2 葡萄无核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 |
4.3 无核葡萄的miRNA调控 |
4.4 无核葡萄的转录因子调控 |
5 无核葡萄的育种途径 |
5.1 芽变选种 |
5.2 多倍体育种 |
5.3 杂交育种 |
5.4 胚挽救育种 |
5.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5.6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辅助育种 |
6 展望 |
(5)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象草花粉管离体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花粉离体培养 |
1.2.2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 |
1.2.3 花粉管长度测量和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AA对象草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2.2 2,4-D对象草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2.3 GA3对象草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2.4 6-BA对象草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2.5 CPPU对象草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2.6 KT对象草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2.7 NAA对象草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6)两种连翘的花粉萌发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适宜散粉条件的测定 |
1.2.2 不同蔗糖浓度下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
1.2.3 不同硼酸浓度下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
1.2.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下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
1.2.5 开花不同天数的花粉活力的测定 |
1.2.6 花粉抗寒力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散粉条件对萌发率的影响 |
2.2 蔗糖和硼酸浓度对萌发率的影响 |
2.3 生长调节剂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2.3.1 生长素类调节剂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2.3.2 GA3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2.4 开花后时间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
2.5 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7)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秦冠’苹果花粉管生长和花粉萌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时间、地点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3.1 培养基的配置 |
1.3.2 花粉复活、接种和观察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
3 结论 |
4 讨论 |
(8)富士苹果授粉用花粉质量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苹果的自交不亲和及其解决方法 |
1.2 授粉品种的选择 |
1.2.1 选用当地主栽品种 |
1.2.2 花粉出粉量和花粉活性 |
1.2.3 花粉形态 |
1.2.4 与富士品种的亲和性 |
1.3 授粉用花粉生产过程 |
1.4 授粉用花粉的贮藏 |
1.4.1 贮藏花粉的温度 |
1.4.2 贮藏花粉的含水量 |
1.5 花粉活力测定 |
1.6 人工辅助授粉 |
1.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粉萌发的作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
2.2.1 苹果花粉生物学特征指标 |
2.2.1.1 花期物候期的记录观察 |
2.2.1.2 花粉形态测定 |
2.2.2 干燥出粉与花粉活性检测指标 |
2.2.2.1 花粉干燥出粉方法比较试验 |
2.2.2.2 离体培养法测花粉活力 |
2.2.2.3 染色法测花粉活力 |
2.2.3 出粉量测定指标 |
2.2.4 花粉贮藏指标 |
2.2.4.1 贮藏花粉最佳含水量测定 |
2.2.4.2 贮藏温度测定 |
2.2.5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指标 |
2.2.6 花粉授粉指标测定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苹果花粉生物学特征指标 |
3.1.1 花期物候期的记录 |
3.1.2 花粉形态分析 |
3.2 干燥出粉与花粉活性检测指标分析 |
3.2.1 花药干燥出粉方法分析 |
3.2.2 离体萌发法蔗糖浓度的筛选 |
3.2.3 花粉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 |
3.3 花粉出粉量测定指标分析 |
3.3.1 不同品种花粉出粉量比较 |
3.3.2 出粉量测定方法比较 |
3.4 花粉贮藏指标分析 |
3.4.1 贮藏花粉含水量对萌发率影响分析 |
3.4.2 贮藏温度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分析 |
3.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粉作用指标分析 |
3.5.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3.5.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
3.6 花粉授粉指标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苹果花粉生物学形态指标 |
4.2 干燥出粉与花粉活性检测指标 |
4.3 花粉出粉量指标 |
4.4 花粉贮藏指标 |
4.5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
4.6 花粉授粉指标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酿酒葡萄花粉萌发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赤霉素对葡萄花粉萌发力的影响 |
2.2 NAA对葡萄花粉萌发力的影响 |
2.3 2, 4-D对葡萄花粉萌发力的影响 |
2.4 多效唑对葡萄花粉萌发力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10)果树花粉生活力检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花粉染色测定法 |
1.1 联苯胺染色法 |
1.2 TTC染色法 |
1.3 I2-KI染色法 |
1.4 FCR测定方法 |
1.5 MTT染色法 |
1.6 醋酸洋红染色法 |
1.7 其他 |
2 花粉萌发测定法 |
2.1 离体萌发测定法 |
2.2 活体萌发测定法 |
3 花粉授粉结实检测法 |
4 其他 |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全球红葡萄花粉活力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栎生殖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D]. 李佳宁.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2]几种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膨大和品质的影响[D]. 路方方.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3]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研究[D]. 邵凤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5)
- [4]无核葡萄研究进展[J]. 崔梦杰,王晨,张文颖,汤崴,朱旭东,李晓鹏,房经贵. 植物生理学报, 2017(03)
- [5]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象草花粉管离体生长的影响[J]. 吴娟子,潘玉梅,张建丽,刘智微,钟小仙.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9)
- [6]两种连翘的花粉萌发力研究[J]. 赵秀玲,杨露,史宝胜,高群英,任士福,刘红霞. 河北林业科技, 2015(06)
- [7]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秦冠’苹果花粉管生长和花粉萌发的影响[J]. 张雪,梁俊,景淑娟,陈菲菲. 中国农学通报, 2014(25)
- [8]富士苹果授粉用花粉质量指标研究[D]. 张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9]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酿酒葡萄花粉萌发力的影响[J]. 卢精林,何嘉怡. 陕西农业科学, 2012(02)
- [10]果树花粉生活力检测研究进展[J]. 刘程宏,宋尚伟,张芳明. 河南农业科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