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系统正式签约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闫庆丰[1](2020)在《N公司组织管理变革案例研究》文中认为N公司是一家以销售高校校园一卡通等软硬件产品、及高校信息化建设服务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前身是某高校校办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N公司原有的组织管理方式逐渐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和组织成长的需要。面对稍纵即逝的商机,N公司需要进行组织管理变革以应对来自外部和内部的这些变化。针对N公司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该企业若干典型案例的深入描述和探究,识别了N公司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相应的组织管理变革对策和建议。本文作者运用组织管理相关理论,对案例中所描述的若干管理问题如考核任务退回、设备进场延误、项目经理更迭、部门协作困难等管理冲突导致企业关键合约贻误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溯源,分析显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组织管理架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仍沿用校办企业时期的老旧做法,与现有业务体系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发生冲突,从而导致了各种管理冲突的出现。案例研究显示,N公司组织管理变革的重点在于重新设计组织管控模式、优化管理流程、建立有效的绩效激励体系;与此同时,N公司在进行组织管理变革的同时,还需要在高层领导支持、组织文化变革、信息化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以保障公司组织管理变革的成功。本文的研究,旨在帮助N公司构建新的管理变革方案,以应对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和企业成长的需要,更好地适应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作者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其他转型企业能够提供帮助和借鉴。
范琳琳[2](2019)在《A公司校园智能一卡通项目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过程中,项目的质量决定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IT项目管理质量的水平关系着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程度,进而影响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IT技术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其具有更高的创新性,并且迅速的融入到了各个行业的发展中。IT技术在随着其技术理念逐渐成熟化与普及化,为企业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包括企业市场发展蓝图、基础组织架构以及业务领域规划等各个方面。随着当前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于社会的推动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好质量IT的项目管理过程规范和体系,对项目的实施起到积极地作用,如果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没有项目管理人员参与或者是项目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将会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也将会使得企业投入较多的资金后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来对互联网公司IT项目管理进行研究,从IT项目管理关键要素理论出发,介绍了互联网行业IT项目管理的概念及其与传统项目管理的区别,并详细阐述了项目集成管理要素、项目沟通管理要素和项目风险管理要素。在此基础上,以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首先对A公司基本状况和组织结构进行了介绍,阐述了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的背景,然后从项目集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和项目风险管理等层面对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管理层没有大力的支持IT项目、项目团队中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项目管理有待进一步提升、信息沟通不清晰、风险意识不够强烈、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进而指明A公司在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弊端,并从项目管理的集成管理过程、沟通管理过程、风险管理过程三个方面,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从项目的启动、计划、执行、监控、收尾五个方面对A公司项目管理进行实施。通过本文对A公司IT项目管理的运用研究,对A公司提出以下几个建议:首先是注意重视前期调研工作的重要性,对项目进行前期调研工作的质量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和最终的项目质量高低;其次是项目计划制定方面的建议,项目目标应该制定的较为容易达到,项目范围可以只包含必备工作即可;最后是项目控制的建议,项目管理层应被赋予较高的权力需要同时关注关键路径和次关键路径的进度情况,灵活的应对项目风险。本文通过对A公司IT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了A公司IT项目管理的解决办法,确保A公司能够提升该IT项目的实施质量,并从该项目中获得预期的经济收益。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互联网企业实施IT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对IT项目管理方面的理论基础有一定贡献。
饶湖广[3](2019)在《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基于知识重构的调节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资源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创新合作的重要性,创新合作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它既涉及企业内部资源,又涉及外部资源。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创新合作伙伴,是企业合作中最关键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综合运用资源依赖理论、资源基础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围绕“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展开研究,逐步研究了“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的概念内涵和维度划分”、“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企业的知识重构在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与创新绩效的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三个问题。在现有的文献研究基础上,先通过案例的比较分析,初步了解主要变量之间关系,后通过理论研究提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本文将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分为组织资源异质性和网络资源异质性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了组织资源异质性和网络资源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合作伙伴组织资源异质性和网络资源异质性都对创新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2)知识深化重构正向调节组织资源异质性和网络资源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3)知识拓展重构只在创新合作伙伴组织资源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网络资源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调节效应不显着。本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从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的内外两个维度,深入探讨组织资源异质性和网络资源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拓展资源异质性的划分方向。同时在知识重构层面进行探讨,分析知识重构在资源异质性对创新绩效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资源异质性、知识重构和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最后的研究结论和实践启示也将对企业在创新合作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创新合作伙伴,增强知识重构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于万洋[4](2019)在《高校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校园的提出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智能卡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内各高校都在发展建设各自的高校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按照某某大学关于建设高校校园卡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提出了本课题,并围绕本课题开展了高校校园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通过该系统的构建,高校师生可以利用校园卡在校内实现消费、就餐、门禁、洗浴、上机管理、场馆使用、图书借阅、经费管理、购置扣费、网络扣缴等功能,为高校师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尽量大的便利。本文首先按照某某大学对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按照构建高校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的任务,对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与实践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对国内外关于高校校园卡管理系统建设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路线。然后,对高校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技术分析,分析了开发软件所需要的技术平台和数据库平台等,提出了相应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方案,基于业务模型,面向操作实际提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设计用例、功能分析、网络架构设计、数据库配置、数据库的备份及各个应用子系统的设计和实施等。子系统的建设包括校园卡管理信息子系统、银行接口系统、金融功能子系统、教务及其他相关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功能模块。接下来,对系统的开发和实现进行了阐述,分别介绍了系统的流程、接口的实现以及系统建设完成的主要功能界面等内容。最后,对高校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系统测试与试运行分析,并给出了测试结果。本文的最后提出了对课题研究的总结以及下一步工作的展望。通过对高校校园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包括最后的实现,有助于某某大学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助于功能模块的不断拓展,进而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郭志超[5](2018)在《D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平台的快速提升,校园管理逐渐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校园一卡通方便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同时也使得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管理起来更加方便。伴随着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向校园信息化管理任务中引入IC卡应用成为了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趋势。相对于传统的校园管理模式,高校一卡通系统管理模式将使校园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和安全。本文以项目管理和信息系统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针对D高校数字化校园重点项目——校园一卡通项目进行研究,分析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对策。论文首先介绍了D高校的基本情况及其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应用现状,在研究D高校校园一卡通项目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分析系统在功能性、安全性、流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根据最新金融政策提出的要求对现有校园一卡通系统提出改进建议。改进完成后,高校师生可通过大学生校园一卡通APP实现校园一卡通线上查询、充值、限额设定和余额提醒等功能,也可使用包括亲情汇、当面付等新增的特色功能,提升用户平台使用体验。针对D高校的校园一卡通改进项目可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并且可以方便学校的相关部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促进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论文最后,从组织上、技术上及系统运行维护三个方面给出了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唐巍[6](2018)在《绵阳市商业银行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加速发展,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多的使用于我们生产生活中。随着商业银行金融IC卡的推广,银行IC卡逐步切入各行业应用,由于银行卡具备很多优点,因此使用银行卡来替代原有模式的校园卡,可满足学校的更多需求;绵阳医科学校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完成将实现金融服务功能(含收费、缴费,款项发放,校园内金融消费,现金存、取款和电子现金圈存等)以及校园综合管理功能(含师生信息管理、校园水、电消费等)。本文针对校园卡系统的整体构架要求和卡管系统的建设需求,根据系统特性,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网络设计以及根据BFD技术和负载均衡技术实现的系统高可用性;在卡管系统的建设中,本文主要对系统中的“系统登录”、“持卡人信息管理”、“发卡”、“卡管理”和“交易管理”共5个大模块中所包含的15个功能的具体设计和实现进行了介绍,系统采用B/S模式的三层构架进行设计,开发使用JAVA语言、tomcat、Mysql数据库等技术。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充分全面的测试,保证了系统上线后的正常、稳定的运行,既满足了学校的需求也满足了银行的规定,对于同类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一[7](2017)在《基于公交卡小额支付的商业模式研究 ——以嘟嘟宝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为什么要创建公共交通系统呢?因为这样我们就不用步行去目的地。为什么要创建交通公交卡呢?因为有了它,我们就不必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一个一个的买票。为什么要创建第三方支付呢?因为通过这种途径,我们就可以统一使用数字货币。这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它为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便利。便利是推动企业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的驱动因素。曾经我们如此单纯的思考问题,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竞争愈发激烈,这迫使公司不得不考虑新的方式来迎合客户的需求。据数据表明,目前国内每年公共交通卡的发行量已超过4亿张,这一庞大的持有量不仅体现了人们日常出行的市场需求,更是蕴藏了无限商机。如果公共交通卡仅仅只是一张各类公共交通工具的收费卡,也许有一天它将被更智能更便捷的支付工具所替代,对于公交卡最有利的出路便是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使其一卡多用,成为比肩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又一种小额移动支付工具,让人们再次享受到互联网时代电子货币的便利快捷,并且最终实现资金流、数据流和信息流的互通。目前国内公交卡公司的主要商业模式为:服务提供商如公交公司、地铁公司、出租车公司及普通商家等支付的交易手续费及清算服务费,用户预存款及公交卡押金等沉淀资金在商业银行获取利息。也就是说,服务提供商越多,可能发生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就越大,可收取的服务费就越多;同样的,使用场景覆盖面越大,客户使用就更便捷,办卡量及预存款金额就会更多,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息。所以,对于国内公交一卡通而言,应从如何拥有更多的服务提供商及如何扩大使用场景的覆盖面这两项商业模式进行探讨及开发。在世界各地,交通卡都是持卡人数数量众多的智能卡之一,同时也是最受欢迎及被人们认可的电子支付方式之一,其中日本的西瓜卡,香港的八达通以及台湾的悠游卡都是公交卡商业化运作的成功典范,它们成熟的技术研发及采用的商业模式非常具有研究及借鉴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然后分析了国内公交卡行业的现状,结合移动互联时代,来探讨公交卡在小额支付上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嘟嘟宝公司的运营经验来探讨在现有公交卡经营体制下,帮助其拓宽支付应用场景,增加服务内容,吸引沉淀资金,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来换取收益的商业模式,以此推进基于公交卡小额支付的普及。
薛颂[8](2017)在《基于校园卡数据的学生成绩关联性因素分析》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校园卡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系统架构,深入了解校园卡系统的硬件、软件、网络以及数据库的运行模式和数据采集机制。进而从校园卡系统中获取可进行挖掘的源数据,经过数据清洗、筛选后,将系统中统计出的学生使用校园卡产生的原始计数数据转换为二分类变量数据,然后使用Apriori关联分析算法,对二分类变量处理后的五类变量进行数据挖掘,找出潜藏在数据背后的可循规则,挖掘出学生日常行为轨迹中影响成绩的因素。并就得出的分析结果进行解读,针对所发现的问题,为教育管理者提供相应的教育策略,将校园中琐碎的数据充分的利用起来,为高校实现适应时代需求的信息化教育和教学管理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更好的推动学校整体的发展和学生学业水平提高。本文的研究选取了某学院同一年级各班的学生为样本,样本总量为226,每个样本有五类变量,分别为成绩、饮食规律、作息规律、进入图书馆次数、借阅图书次数。将每班学生按成绩排名分为好与一般,取所有样本吃早餐次数的平均值为标准,大于且等于此标准的样本,饮食规律标为好,小于此标准的样本,饮食规律标为一般。取所有样本超过晚上十一点回宿舍次数的平均值为标准,大于等于此标准,作息规律标为一般,小于此标准,作息规律标为好。同理,样本进入图书馆次数和借阅图书的次数大于等于所有样本平均值的,样本此项的值都标为好,小于平均值的,标为一般。将整理出的数据表导入SPSS Modeler建模软件,使用Apriori关联分析算法建模,调整参数后,运行模型,最终得出四条后项为成绩的关联规则,即进出图书馆次数多、借阅图书多和饮食规律好→成绩排名好(S=17.3%,C=87.2%);饮食规律好、借阅图书多、作息规律一般→成绩排名好(S=17.3%,C=84.6%);借阅图书多和进入图书馆次数多→成绩排名好(S=20.8%,C=80.9%);作息规律一般、饮食规律一般和进入图书馆次数少→成绩排名一般(S=18.1%,C=80.5%)。作息规律一般、进入图书馆次数少和饮食规律一般这三个因素没有对成绩排名一般造成直接的影响,每个因素与其他两个因素并发时才会有很大的概率导致成绩排名的一般。借阅图书少这个因素无论是否与其他因素并发,都没有对成绩一般造成影响。有效关联规则中有四个影响成绩排名好的因素,分别是借阅图书多、进入图书馆次数多和饮食规律好以及作息规律一般,前三种因素需要同时满足条件,或是借阅图书多和进入图书馆次数多这两个因素需要同时满足条件。而作息规律一般与其他因素同时满足条件后,对成绩排名好产生了影响,这个结果乍一看不符合常理,但正是说明了成绩排名好与成绩排名一般的学生都普遍有熬夜的习惯,就寝时间比较晚。针对发现的此类问题,教育管理者就可以利用数据对学生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引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本研究中,样本的饮食规律、作息规律、借阅图书次数和进入图书馆次数这四类变量并没有单独直接影响成绩的排名。
刘君[9](2016)在《高校一卡通圈存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圈存系统的目的是实现银行到校园一卡通的充值通道。通过预授权,校园一卡通系统可以与银行系统进行后台相关接口的互信操作,并通过握手、验证、校验等手段,完成签约、解约、圈存、对账等操作。本文阐述了圈存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的关系,并从实际使用的角度,提出了对于中等规模的大专院校,建立圈存系统可采用的系统架构和相关技术。系统采用分层设计,融入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以应对高峰期并发访问。使用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完成端口通讯技术实现一卡通与银行间的数据传输,并通过将业务模型组件化,实现解耦和重用。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中国农业银行与校园一卡通对接的圈存系统,并进行了实际使用。实践证明该系统的架构模式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实际的生产环境中,相关技术的实际表现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计。对于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作者考虑到了圈存业务的横向和纵向扩展。对于前者,可以对接新兴的互联网支付平台,而后者可以提高圈存的用户体验。系统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以后的扩展升级,其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和组件化技术,可以保证今后功能升级的平滑过渡。
张晨[10](2015)在《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综合应用,各个高校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根据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的需求,本课题的任务是在学校校园网络信息平台上研究、设计与实现“校园一卡通”业务,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增加新的数字化业务应用。论文根据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数字信息化建设规划目标与任务,首先,对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现状和需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基于业务模式与功能为核心给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然后,在网络与系统配置的基础上划分和设计了校园一卡通应用业务子系统包括校园卡结算、卡片管理、银行支付、金融商务、教务管理及身份认证、图书馆借阅管理和电话查询等功能模块;其次,选择PowerBuilder和Sybase为开发工具对校园一卡通业务子系统进行开发与实现;最后,通过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构建的网络管理平台,对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进行了测试与试运行,实现了学校校园一卡通系统收费支付、金融结算、身份识别与认证、图书馆借阅及电话查询等多项功能,基本满足了学校校园一卡通业务信息管理需要。设计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已经在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校园网络信息平台中得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数据维护量小,可操作性强,能动态显示用户操作情况,并具备数据查询、统计、自动圈存等相应功能。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提升管理绩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中国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系统正式签约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系统正式签约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N公司组织管理变革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2 论文内容结构与安排 |
1.3 技术线路图 |
2 案例描述 |
2.1 行业背景 |
2.1.1 行业概况 |
2.1.2 主要对手 |
2.1.3 发展态势 |
2.2 企业背景 |
2.2.1 企业概况 |
2.2.2 业务概况 |
2.2.3 绩效管理 |
2.2.4 员工结构 |
2.3 管理问题描述 |
2.3.1 考核任务退回 |
2.3.2 设备进场延误 |
2.3.3 项目经理更迭 |
2.3.4 部门协作困难 |
2.3.5 关键合约贻误 |
3 案例分析 |
3.1 理论依据 |
3.1.1 组织生命周期 |
3.1.2 企业管控模式 |
3.1.3 组织结构 |
3.1.4 组织变革与管理 |
3.2 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组织管理问题识别 |
3.2.2 问题分析 |
4 变革方案与保障措施 |
4.1 组织变革原则 |
4.1.1 组织变革的策略 |
4.1.2 组织变革过程与程序 |
4.2 调整组织管控模式 |
4.2.1 建立财务管控模式 |
4.2.2 分公司改制子公司 |
4.2.3 实施项目管理制度 |
4.3 优化组织管理流程 |
4.3.1 优化销售管理流程 |
4.3.2 优化费用审批流程 |
4.3.3 优化人员招聘流程 |
4.3.4 优化培训管理流程 |
4.4 设计组织绩效考核 |
4.4.1 优化考核指标 |
4.4.2 配置指标权重 |
4.4.3 调整考核周期 |
4.4.4 激励考核人员 |
4.5 保障措施 |
4.5.1 获得高层领导支持 |
4.5.2 引导企业文化方向 |
4.5.3 搭建数据共享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N公司组织管理问卷调查 |
致谢 |
(2)A公司校园智能一卡通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五、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IT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
第一节 IT项目的概念界定 |
一、IT项目管理概念 |
二、IT项目管理与传统项目管理区别 |
第二节 IT项目管理关键要素理论概述 |
一、项目集成管理要素 |
二、项目沟通管理要素 |
三、项目风险管理要素 |
第二章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现状 |
第一节 A公司基本情况 |
一、A公司简介 |
二、A公司组织结构 |
第二节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背景 |
一、甲学校校园一卡通系统 |
二、乙学校校园一卡通系统 |
第三章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项目集成管理问题分析 |
二、项目沟通管理问题分析 |
三、项目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
第二节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管理层没有大力的支持IT项目 |
二、项目关键要素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
三、风险意识不够强烈 |
第四章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方案的设计实施及保障 |
第一节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方案优化设计 |
一、项目集成管理过程 |
二、项目沟通管理过程 |
三、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
第二节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 |
一、项目发起阶段 |
二、项目监控阶段 |
三、项目执行阶段 |
四、项目收尾阶段 |
五、其他优化建议 |
第三节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的保障措施 |
一、赋予管理层合理的权力 |
二、重视关键路径与次关键路径的进度状况 |
三、灵活的应对项目风险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与启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基于知识重构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和方法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
1.4 本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相关研究 |
2.1.1 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内涵及维度 |
2.1.2 组织资源异质性和网络资源异质性 |
2.2 知识重构相关研究 |
2.2.1 知识重构概念及维度 |
2.2.2 知识深化重构和知识拓展重构 |
2.3 创新绩效相关研究 |
2.3.1 创新绩效的内涵 |
2.3.2 创新绩效的测量 |
2.4 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知识重构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探索性案例分析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设计 |
3.2.1 案例选择 |
3.2.2 案例数据获取 |
3.2.3 数据分析过程 |
3.3 案例企业简介 |
3.3.1 吉利汽车 |
3.3.2 海康威视 |
3.3.3 聚光科技 |
3.3.4 思创医惠 |
3.3.5 正元智慧 |
3.4 案例内分析 |
3.4.1 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 |
3.4.2 知识重构 |
3.4.3 创新绩效 |
3.5 案例间分析 |
3.5.1 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与创新绩效 |
3.5.2 知识重构的调节作用 |
3.6 本章小结 |
4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2.1 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4.2.2 知识重构的调节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方法 |
5.1 数据调查与收集 |
5.2 变量测度 |
5.2.1 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的测量 |
5.2.2 知识重构的测量 |
5.2.3 创新绩效的测量 |
5.2.4 控制变量的测量 |
5.3 分析方法 |
5.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5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5.1 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5.5.2 知识重构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5.5.3 创新绩效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5.6 相关分析 |
5.7 回归分析 |
5.7.1 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 |
5.7.2 调节结果分析 |
5.8 实证结果讨论 |
5.8.1 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5.8.2 知识重构的调节作用 |
5.9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实践启示 |
6.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4)高校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1.4 本论文的组织架构 |
2 高校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和技术分析 |
2.1 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 |
2.1.1 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 |
2.1.2 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对象 |
2.1.3 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的业务范围 |
2.2 系统的开发工具 |
2.3 数据加密算法 |
2.4 数据库系统 |
3 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与概要设计 |
3.1 系统的建设模式 |
3.1.1 校园卡建设中卡片的应用模式 |
3.1.2 校园卡系统建设中的资金管理模式 |
3.1.3 校园卡系统建设的信息应用模式 |
3.2 高校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用例的设计和分析 |
3.3 高校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类图分析 |
3.4 高校校园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序图例设计与分析 |
3.5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4 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高校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架构的设计 |
4.1.1 网络技术 |
4.1.2 高校校园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协议的选择 |
4.1.3 高校校园卡管理系统的安全机制 |
4.2 校园卡管理系统的数据库配置设计 |
4.2.1 中间件服务器的设计 |
4.2.2 校园卡管理系统前置程序设计 |
4.2.3 校园卡管理信息系统的银行前置终端 |
4.3 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备份机制的设计 |
4.3.1 数据备份方式 |
4.3.2 高校校园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策略的制定 |
4.4 高校校园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
4.4.1 校园卡信息数据中心模块 |
4.4.2 校园卡管理子系统模块设计 |
4.4.3 银行对接系统模块 |
4.4.4 虚拟金融系统模块 |
4.4.5 教务相关及身份认证模块 |
4.4.6 图书借阅、场馆管理系统模块 |
4.6 高校校园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
4.6.1 校园卡管理子系统的实现 |
4.6.2 收费系统的实现 |
4.6.3 消费系统的实现 |
4.6.4 门禁及身份识别系统的实现 |
4.6.5 图书馆管理系统接口的实现 |
5 高校校园卡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及试运行 |
5.1 高校校园卡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及试运行必要性 |
5.2 系统测试的目标和范围 |
5.3 系统测试流程 |
5.4 系统的测试与试运行 |
5.5 系统的应急维护措施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D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理论综述与一卡通系统研究现状 |
2.1 校园一卡通综述 |
2.1.1 一卡通的发展历程 |
2.1.2 校园一卡通使用现状分析 |
2.1.3 校园一卡通特点 |
2.2 信息系统相关理论 |
2.2.1 管理信息系统 |
2.2.2 信息系统集成 |
2.3 校园一卡通系统研究现状 |
3 D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D高校概况 |
3.2 D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现状 |
3.2.1 应用范围 |
3.2.2 现行一卡通系统功能 |
3.2.3 系统技术平台 |
3.3 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流程不规范 |
3.3.2 功能不完善 |
3.3.3 安全性问题 |
3.3.4 账户冲突难以适应新金融政策 |
4 D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改进对策 |
4.1 系统改进的原则 |
4.1.1 安全性原则 |
4.1.2 易维护性原则 |
4.1.3 实用性原则 |
4.1.4 稳定性原则 |
4.1.5 可扩展性原则 |
4.2 D高校一卡通系统改进 |
4.2.1 开发一卡通APP |
4.2.2 完善系统功能 |
4.2.3 加强安全措施 |
4.2.4 流程改进 |
4.2.5 账户冲突问题解决方案 |
5 保障措施 |
5.1 组织保障 |
5.2 技术保障 |
5.3 系统上线及运维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绵阳市商业银行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校园卡系统发展状况及研究趋势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校园一卡通系统简介 |
1.5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校园卡系统需求分析 |
2.1 校园卡系统总体需求 |
2.1.1 系统概念 |
2.1.2 校园卡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 |
2.2 校园卡系统网络建设需求 |
2.3 校园一卡通卡管系统需求 |
2.3.1 系统登录 |
2.3.2 持卡人信息管理 |
2.3.3 发卡 |
2.3.4 卡片管理 |
2.3.5 交易管理 |
2.3.6 账务凭证 |
2.3.7 业务统计查询 |
2.3.8 清算对账 |
2.3.9 权限功能 |
2.4 校园一卡通存储介质需求 |
2.4.1 卡片选择及技术标准 |
2.4.2 卡片 |
2.4.3 卡片图样 |
2.5 本章小结 |
3 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架构 |
3.1 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遵循的原则 |
3.2 系统总体架构 |
3.3 系统整体网络架构 |
3.4 校园卡卡管系统功能列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校园卡系统安全与高可用性的具体实现 |
4.1 校园卡系统安全性设计 |
4.1.1 网络安全 |
4.1.2 系统安全 |
4.1.3 数据安全 |
4.2 系统高可用性的实现 |
4.2.1 网络高可用性 |
4.2.2 服务器高可用性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校园卡卡管系统主要功能设计实现 |
5.1 系统主要技术介绍 |
5.2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5.2.1 系统登录 |
5.2.2 持卡人信息管理 |
5.2.3 发卡 |
5.2.4 卡管理 |
5.2.5 交易管理 |
5.3 主要数据库设计 |
5.3.1 数据库设计思想 |
5.3.2 主要数据库表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测试计划 |
6.2 测试环境准备 |
6.3 测试方法 |
6.4 测试案例 |
6.4.1 功能测试 |
6.4.2 异常测试 |
6.4.3 性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工作及成果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公交卡小额支付的商业模式研究 ——以嘟嘟宝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公交卡行业分析 |
2.1 我国公交卡发展现状 |
2.1.1 发展公共交通成为国家战略 |
2.1.2 城市公交卡管理体制及政策支持 |
2.1.3 我国公交卡的现状 |
2.1.4 我国公交卡的问题 |
2.2 我国进入移动互联时代 |
2.2.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
2.2.2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
2.3 未来国内公交卡发展趋势总结 |
第3章 国内外案例研究 |
3.1 香港八达通-以城市为例 |
3.2 台湾悠游卡-以地区为例 |
3.3 日本西瓜卡-以国家为例 |
3.4 国内外案例经验总结 |
第4章 嘟嘟宝的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4.1 公司概况 |
4.2 战略规划 |
4.2.1 公司发展目标 |
4.2.2 公司拓展规划 |
4.3 产品技术 |
4.3.1 嘟嘟宝的产品 |
4.3.2 嘟嘟宝的技术 |
4.4 竞争对手 |
4.4.1 郑州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4.4.2 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4.3 北京亿阳汇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4.4 城市公交卡(一卡通)公司 |
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
第5章 嘟嘟宝公司发展的竞争环境分析与面临的挑战 |
5.1 公交卡公司接入风险 |
5.2 公交卡公司的资质风险 |
5.3 线下小额收单POS布放及改造风险 |
5.4 线下小额消费习惯养成风险 |
5.5 NFC手机普及速度风险 |
第6章 嘟嘟宝的商业模式 |
6.1 嘟嘟宝商业模式的要素 |
6.1.1 要素一:客户的价值主张 |
6.1.2 要素二:盈利方式规划 |
6.1.3 要素三:关键资源与流程 |
6.2 嘟嘟宝商业模式的执行 |
6.2.1 策略一:农村包围城市 |
6.2.2 策略二:提高用户粘性 |
6.2.3 策略三:维持高速成长 |
6.2.4 策略四:融入用户生活 |
6.2.5 策略五:明确成长路径 |
6.3 嘟嘟宝商业模式的总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及启示 |
7.2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附录10 |
附录11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基于校园卡数据的学生成绩关联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国家政策 |
1.2 校园卡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小额消费支付 |
1.2.2 身份识别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文献分析法 |
3.2 Apriori算法 |
3.3 访谈法 |
2 校园卡系统的架构和子应用 |
1 校园卡系统的架构 |
1.1 校园卡系统专用网络总体架构 |
1.1.1 主校区网络设备的部署 |
1.1.2 主校区校园卡终端的ip分配 |
1.1.3 分校区网络设备的部署 |
1.1.4 分校区校园卡终端的ip分配 |
1.2 硬件设备总体架构 |
1.3 软件系统总体架构 |
1.4 数据库服务器架构 |
1.4.1 数据库服务器 |
1.4.2 应用服务器群 |
1.4.3 银行前置服务器 |
2 校园卡系统的子应用 |
2.1 校园卡综合管理平台应用 |
2.2 校园卡小额消费应用 |
2.3 校园卡身份认证应用 |
2.4 校园卡子应用数据采集 |
3 校园卡系统数据对学生成绩排名的预测性分析 |
1 问题提出 |
2 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设计思路 |
2.1 Apriori简单关联规则有效性的测度指标 |
2.2 Apriori简单关联规则实用性的测度指标 |
2.3 Apriori简单关联规则算法的步骤 |
3 校园卡系统采集数据预处理 |
3.1 数据表选择与数据导出 |
3.2 二分类变量数据处理 |
4 学生行为对学生成绩影响的预测性分析 |
4.1 SPSS Modeler的Apriori算法应用 |
4.2 SPSS Modeler Apriori算法的分析结果与评价 |
4 提高学生成绩的对策研究 |
1 转变管理理念,利用数据决策 |
2 建立预警机制,利用数据防控 |
3 依据数据标准,保持良好习惯 |
5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高校一卡通圈存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校园一卡通圈存系统简介 |
1.1 数字校园与校园一卡通系统 |
1.2 存折模式与钱包模式 |
1.3 圈存系统介绍 |
1.4 圈存系统设计原则 |
1.4.1 适用性 |
1.4.2 先进性 |
1.4.3 扩展性 |
1.4.4 安全性 |
1.4.5 可靠性 |
1.4.6 实时性 |
1.5 圈存系统应达到的技术水平及主要设计指标 |
1.5.1 系统使用的主要技术 |
1.5.2 系统设计技术指标 |
2 相关技术 |
2.1 技术框架 |
2.2 面向服务 |
2.3 套接字 |
2.4 多线程 |
2.5 组件化 |
2.6 数据加密 |
2.7 J2EE规范 |
3 一卡通圈存系统业务需求 |
3.1 业务需求 |
3.1.1 圈存机系统 |
3.1.2 圈存后台管理系统 |
3.1.3 圈存前置服务 |
3.2 技术需求 |
3.2.1 软硬件环境需求 |
3.2.2 性能需求 |
3.2.3 安全保密需求 |
3.3 接口需求 |
3.3.1 用户接口 |
3.3.2 硬件接口 |
3.3.3 软件接口 |
3.3.4 通讯接口 |
4 一卡通圈存系统实现 |
4.1 圈存系统功能结构图 |
4.2 圈存系统物理拓扑图 |
4.3 圈存系统三种工作模式 |
4.3.1 采用专用圈存机进行圈存 |
4.3.2 采用银行查询机进行圈存 |
4.3.3 采用网银转账模式进行圈存 |
4.3.4 比较和选择 |
4.4 系统边界划分 |
4.5 基本系统功能划分 |
4.5.1 系统组织结构 |
4.5.2 圈存系统功能一览表 |
4.6 圈存系统功能设计实现 |
4.6.1 圈存机设计实现 |
4.6.2 圈存后台管理设计实现 |
4.6.3 圈存前置服务设计实现 |
4.7 系统接口设计实现 |
4.7.1 用户接口 |
4.7.2 内部接口 |
4.7.3 外部接口 |
4.8 圈存系统主要数据库设计 |
5 系统测试 |
5.1 测试方法 |
5.2 功能测试 |
5.3 集成接口及业务流程测试 |
5.4 性能测试 |
5.5 测试结论及运行情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思路 |
2 校园一卡通系统规划与分析 |
2.1 系统规划目标 |
2.1.1 实现目的 |
2.1.2 研究对象 |
2.1.3 业务范围 |
2.2 系统开发工具 |
2.2.1 系统开发工具 |
2.2.2 系统安全性基础 |
2.3 系统建设模式 |
2.3.1 卡片应用模式 |
2.3.2 资金应用模式 |
2.3.3 信息应用模式 |
2.4 系统用例分析 |
2.5 系统功能类图分析 |
2.6 系统顺序图分析 |
2.7 系统功能分析 |
3 校园一卡通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
3.1.1 组网技术 |
3.1.2 网络通信协议选择 |
3.1.3 系统的安全机制 |
3.2 校园一卡通系统数据库配置 |
3.2.1 中间件平台(服务器群组) |
3.2.2 校园综合前置机 |
3.2.3 校园银行前置机 |
3.3 校园一卡通数据库备份 |
3.3.1 备份方式的选择 |
3.3.2 确定备份策略 |
3.3.3 备份方式的选择 |
3.4 应用业务子系统设计 |
3.4.1 校园卡数据结算中心子系统 |
3.4.2 卡片管理子系统 |
3.4.3 银行支付子系统 |
3.4.4 金融商务子系统 |
3.4.5 教务管理及身份认证子系统 |
3.4.6 图书馆子系统 |
3.4.7 电话查询系统 |
3.5 数据表设计 |
4 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
4.1 收费类子系统的实现 |
4.1.1 餐饮收费子系统的实现 |
4.1.2 机房收费字系统的实现 |
4.1.3 超市和商场收费子系统的实现 |
4.2 身份识别子系统实现 |
4.3 图书馆管理系统接口实现 |
4.3.1 借阅书籍的实现 |
4.3.2 图书馆管理与业务接口 |
5 校园一卡通系统测试与试运行 |
5.1 系统测试与试运行 |
5.2 系统测试范围 |
5.3 系统测试流程 |
5.4 系统测试与试运行阶段划分 |
5.4.1 系统试运行的准备工作 |
5.4.2 系统试运行测试阶段 |
5.4.3 系统测试与试运行阶段 |
5.5 日常维护及应急措施 |
6 论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中国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系统正式签约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N公司组织管理变革案例研究[D]. 闫庆丰.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5)
- [2]A公司校园智能一卡通项目管理研究[D]. 范琳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3]创新合作伙伴资源异质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基于知识重构的调节作用[D]. 饶湖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4]高校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于万洋.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5]D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D]. 郭志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7)
- [6]绵阳市商业银行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唐巍. 西南科技大学, 2018(12)
- [7]基于公交卡小额支付的商业模式研究 ——以嘟嘟宝公司为例[D]. 陈一.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8]基于校园卡数据的学生成绩关联性因素分析[D]. 薛颂.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9]高校一卡通圈存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7)
- [10]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晨.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