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0~1999年A市居民健康状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娟[1](2021)在《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与交通通达性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景区是旅游产品的核心,也是旅游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其空间结构的演化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和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旅游业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减少交通对景区发展造成的掣肘,促进地区旅游业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旅游景区交通通达性研究可为区域旅游景区空间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浙江省3A级以上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四个时间断面的景区和交通相关资料,基于GIS软件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以及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演化格局、交通通达性进行研究分析,揭示A级景区空间结构和交通通达性的演变规律,为浙江省A级景区优化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从浙江省整体空间看,浙江省2010年至2019年A级景区数量增长明显,各城市间差异较大,景区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同时,A级景区在空间上分布状态也发展变化,由集聚状态向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转换。进一步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和洛伦兹曲线分析其整体空间格局发现,浙江省A级景区集聚性不断下降,均匀性逐渐上升。(2)从空间结构演化看,不同等级和不同类型景区空间变化差异大。5A级景区为均匀分布,但趋于集聚型分布,4A级景区均为集聚型分布,集聚程度变化小,但总体上集聚程度加剧,3A级景区由均匀分布向集聚分布转变。人文景观类景区空间分布总体上北多南少,东多西少,人文类景区高集聚区为杭州、嘉兴、绍兴、宁波四市,自然景观类景区空间分布格局与浙江省地形地貌高度相关。乡村田园类景区发展迅速,景区数量明显增加,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多变,无明显分布规律。现代娱乐类景区发展相对较慢,景区数量增长不明显,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3)从A级景区与交通通达性来看,浙江省陆路交通通达性越好的区域A级景区等级越高,A级景区分布越密集。不同类型的A级景区与交通线之间的关联性不同,人文景观类A级景区和现代娱乐类A级景区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两侧1km内,与交通通达性联系最为密切,乡村田园类景区次之,自然景观类景区数量在通达性较弱的地区有较高占比。(4)从A级景区与交通网络分布模式来看,浙江省A级景区以交通线为发展轴,随着通达性水平的提高,A级景区在交通路网的辐射影响下向外围不断扩张,以交通为轴线,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正在由“点-轴”式向网络式发展转变。(5)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与交通通达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A级景区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地区交通通达性水平的提升,同时,地区交通网络结构的完善促进A级景区在空间上得到优化提升。本文对A级景区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对A级景区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等进一步深化研究。对浙江省A级景区通达性研究,本文仅以交通节点进行计算测量,在今后的研究中若能细化至景区本身则更能反映客观事实。
宋晓琪[2](2020)在《全流程视角下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困境及优化路径》文中指出本文立足于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进展现状,从全流程的视角切入,严格遵循“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置”这四大分类管理流程,查阅大量2013—2019七年间的相关文献,运用问卷调查、人物访谈、案例比较等研究方法,将协同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作为四大基本理论支撑,通过分析各个流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来考察A市政府作用在此项工作中发挥的成效与不足。同时,选取日本和台湾两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成功案例,在“去异求同”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启示。最后,依然遵循四大管理流程,并结合政策工具、政府规制、循环经济、社区治理、正负激励等“N”种理论的核心内涵,对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面临的困境“对症下药”,分别提出对应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A市虽然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分类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居民分类意识有所提高、终端处置设施运行良好,但面临的困境显得更加突出,亟需提出可行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环节的政府治理理念、政策工具选择、管理主体权责和必要配套机制;前端分类投放环节的投放原则、宣传教育、群众基础;中端分类收运环节的混合收运、监管过程、回收系统;末端分类处置环节的处置方式、技术、资金难关以及垃圾处理的市场化水平和垃圾处理厂的空间布局。
马桂香[3](2020)在《京津冀鲁豫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共3省2市作为研究区,利用excel进行数据记录和处理,从区域、省级、市级三级尺度分析了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总量变化,同时展示了人均和地均医疗卫生资源指标及水平的时空变化,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逐步回归、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了 2000-2015年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绝大部分省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显着提升,人均和地均医疗卫生水平波动上升。从区域角度来看,医疗卫生资源占全国比重较为稳定,人均医疗卫生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地均医疗卫生水平高于全国水平;从省域来看,山东省所占比重最大,而人均和地均医疗卫生水平以北京市最高。从市域来看,各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波动上升,其中北京市医疗卫生总量在其他市域前列;2000-2015年,市域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水平高值区从无到有,低值区分布逐年缩小,最后稳定在区域南部河南省市域,并且市域间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分配逐渐公平;市域地均医疗卫生资源水平不断提高,高值区和较高区分布案范围逐年扩大,以天津市和焦作市为稳定的中值分布区。(2)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人均预期寿命逐年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从区域来看,区域居民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居民健康水平。从省域来看,北京市居民健康水平始终高于其他省市,并且稳步提升。从市域来看,2000-2015,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高值区分布逐年缩小,低值区逐年扩大,人均预期寿命高值区在2015年达到最大,以区域东部山东省市域为集中分布区,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德州市-滨州市为大片集中分布区。市域居民健康水平高值区和较高区分布范围逐年扩大,低值区和较低区分布逐年缩小直至消失,区域东部居民健康水平状况良好,为高值区和较高区集中分布区,市域间差距逐年缩小,居民健康水平不算提升。(3)人均与地均医疗卫生水平各项指标与居民健康水平各项指标均通过相关性检验,但是省域来看,地均医疗卫生水平较人均医疗水平显着性更强;市域指征居民健康的负向指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均与医疗卫生资源指标及水平呈负相关,而指征居民健康水平的正向指标人均预期寿命和居民健康水平与医疗卫生资源指标及水平呈正相关。各指标通过散点图以及拟合效果图发现,医疗卫生资源及综合水平对健康各指标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有效,而过了临界值影响逐渐减小。通过逐步回归,排除共线性影响,孕产妇死亡率与人均医疗机构、人均医疗床位数及地均医疗床位数呈负相关;婴儿死亡率与人均医疗床位数及地均医疗床位数呈负相关,人均卫生技术人员与及地均医疗床位数与人均医疗床位数呈正相关;居民健康水平则与人均卫生技术人员及地均医疗床位数呈正相关。(4)市域卫生资源和居民健康通过地理加权回归发现,卫生资源各项指标与卫生资源综合水平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不依赖于人均医疗床位数和地均卫生技术人员的变化,其中人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主要影响区域南部市域,自西南向东北影响逐渐减小;人均和地均卫生资源水平则对中部市域影响较小;人均医疗机构和地均医疗机构对区域南部市域基本无影响,并且呈现出自西南向东北影响逐渐增大的趋势。
禹宁瑶[4](2020)在《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中国社会特有的“新事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从一定意义上说,大量农村地区已然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和幼儿园,其生产生活活动基本上就是围绕养老和抚幼两件事展开。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因农村改革政策而衍生,是经长期累积而成的复杂社会问题。留守老人经历了主动型安排、被动型接受和分工型选择的阶段性历史变化,这意味着中国留守老人问题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本研究紧紧围绕政府对留守老人“做过什么”、“做得如何”、“需要做什么”“如何做”的关键问题展开考察。从“一个村庄的中国养老”的田野调查着手,面对面感受老人的苦辣酸甜,从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口述故事和感受中,抽丝剥茧,寻找问题的由来、发展的轨迹、问题的症结、解决的良方,最终提出了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理论及其体系构架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对留守老人问题特性作了规律性考察。首次界定农村留守老人是与子女或其他赡养人、扶养人分开生活6个月以上,两者住所车程时间大于60分钟,独居在农村户籍所在地60岁以上的老人。提出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有子女但子女不在身边共同生活,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最突出的特征是家庭赡养功能临时性、部分性缺失,老人处于“准事实无人赡养”状态。留守老人养老保障难、健康难、关爱难、发展难的现实背后是农村养老价值文化的严重缺失,养老观念上的“三只无形的手”——全生命周期不平等照护观念、“孝文化”名义下的养老公共责任的缺失、无限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健全人”社会定位,将农村老人在家庭、社会、国家的角色定位中置于不利地位。留守老人养老的时间阶段性、身份流动性和安排的过渡性特征决定其养老的“过桥”性质,属于特例养老,与农村常态养老、兜底养老共同构成农村养老“三角”形态。本研究从纵向历史观察、横向事件比较的“十字”时空维度,考察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的历史过程和问题症结。指出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处于基于老人自食其力基础上的“急难补救”式支持的阶段,家庭具有托底养老保障功能,而非政府。政府责任与角色错位应予纠正,支持保障方向应调整,“保基本”制度功能设计应纠偏,政策工具空间待优化。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探索留守老人养老评价体系和方法,为政府支持提供导向。首次分析了中国社会养老“剩饭现象”,提出养老“剩饭指数”理论,构建了留守老人养老评价剩饭指数由通话指数、收入稳定指数、医疗照护指数、打牌指数“四维子指数”及16个具体指标组成的评估公式与模型,用以衡量需求与供给匹配程度,更加准确判断老人生活状态和照料情况,为政策制定和服务改善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和标准。本研究在元治理理论指导下探索发现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的直接理论基础,首次提出了“影子赡养人”理论。影子赡养人是指在法定赡养人因非主观故意造成赡养义务履行暂时性、部分性缺失时,为老人提供临时性养老帮助的责任主体。它是对法定赡养人角色和责任的临时性、部分性的替代,是在家庭赡养人功能失效时替代发生作用。影子赡养人准确定性了政府特例支持的属性,高度概括了政府特例支持的核心要义,为分析和解决留守老人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根据这一理论观点,政府对留守老人的支持,首要的理论依据是老人赡养实现程度,而不是谁是法定赡养人的问题,但凡有赡养缺失情形,“影子赡养人”就发挥“拾遗补缺”作用,为养老“剩饭现象”治理提供基本理论遵循。本研究依据“影子赡养人”理论,全新构架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体系。其最大特点在于坚持留守老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赡养”角度设定支持内容,从“过桥”性质选择支持路径,针对性、目的性强,较好解决了留守老人政府支持理论与实践“脱钩”的问题,探索了留守老人问题相对“闭环”的解决方案,是对养老社会支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当前农村养老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益参考。
张晓香[5](2020)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A市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失衡、人口流动常态化,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在统筹地区范围以外的异地转诊、异地安置、异地居住、异地工作等情形下的异地就医逐年上升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市、县为单位的统筹管理制度条件约束下,以往的异地就医参保人只能先垫付全部医疗费用,然后回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核报。由此带来的垫付、跑腿压力成为困扰参保人的重要民生问题。2016年开始,我国政府下定决心推进全国医保联网,要求在2016年内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结算,争取用两年的时间,解决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由此可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作为一项问题倒逼的民生政策改革,缓解了异地就医人群的垫付、跑腿压力;但是,我们不能仅仅看到政策的便民效果,更应该考虑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的推行对参保人就医行为、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出、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本文利用A市实施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三年的面板数据,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进行研究。宏观层面,利用A市2009?2017年的数据分析本地就医和异地就医的人次数、次均医疗费用和次均医保基金支出变化趋势;微观层面,先利用A市直接结算政策实施之后的2013年截面数据分析异地住院参保人的异质性,再利用政策实施前后的全样本数据,运用基准回归、倾向匹配得分(PSM)、双重差分(DID)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对参保人就医行为、医保统筹基金支出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制。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发现:一、异地就医人次和次均医保基金支出逐年上升,而且异地就医次均医保基金支出与本地次均医保基金支出的差距逐年扩大。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参保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60岁以下参保人、女性、国有企业单位人员、退休人员等特征的参保人更倾向于异地就医,其中退休人员、国企参保人的异地就医人次数与异地次均医保基金支出倒挂,医疗服务利用呈现出亲机关、事业单位的不公平。三、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使参保地的医保基金支出增加了23.86%。通过PSM-DID的微观计量方法,实证结果显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的实施,使参保地的医保基金支出增加了23.86%。四、直接结算推高医保基金支出增加的机制有三个:第一,直接结算政策降低了参保人异地就医的自付比例,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和高铁交通便利背景下,将诱导更多参保人异地就医;第二,伪装重疾加剧了基金支出压力。由于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配置结构失衡、分级诊疗格局尚未形成,直接结算政策实施诱导了参保人小病、常见病也选择临近的大城市异地就医,尤其是40岁以下参保人对医保基金支出增加影响较大。但A市恶性肿瘤重大疾病患病的平均年龄是58.3岁,说明40岁以下参保人可能发生伪装重疾异地就医的道德风险行为;第三,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下,参保人对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较差。综上研究,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强数字驱动的医疗服务创新,完善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的在线医疗、AI智能医疗技术,缓解经济欠发达地区优质医疗资源匮乏的局面;二是推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方法革命,推动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和编码标准落地,在医疗、医保信息规范化、标准化基础上做实分级诊疗,利用DRGs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同时配套支付标准改革,不符合转诊要求的参保人降低医疗费用补偿比例,并将相关主体的道德风险量化到社会诚信系统;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医保综合治理能力,将医保基金收支平衡水平、异地就医有效监管纳入经办机构能力评估体系。本文创新有二:一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作为一种便民政策,缓解了异地就医患者的垫付、跑腿压力,这是专家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是,该便民政策对参保地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几乎没有相关研究。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市的全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直接结算政策对基金支出的影响,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对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机制,较多文献以定性分析为主,本文运用样本A市直接结算政策实施前后三年的面板数据,运用PSM、DID计量经济学的定量研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这种数据选择和定量研究方法,规避了样本数据可能带来的自选择和样本选择偏差问题,对因果分析更精确,为我国政策实施的评估提供精确的数据参考。
梁婷[6](2020)在《异地联网结算对分级诊疗的影响及医保管理对策 ——基于肇庆市A区数据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文中认为在老龄化、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等社会经济转型多因素推动下,居民对优质医疗资源和异地就医的需求迅速增长。鉴于此,国家实施异地联网结算政策以提高异地就医结算服务的水平和效率。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卫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国家推行分级诊疗制度以缓解医疗资源的“双集中”和“倒三角”结构,实现有序就医格局,以促进就医公平。可以说,实现医疗服务的公平与效率是医疗改革的重要目标。然而,作为适应流动性和提高就医效率的异地联网结算政策,其在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会否影响居民的就医行为和取向,从而影响分级诊疗体系的构建,亟待研究。本研究以政策协同和健康治理为理论视角,以健康服务需求为理论框架,先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了解国内外异地就医和分级诊疗的政策开展情况和研究成果;然后以肇庆市A区城居保在异地联网结算政策实施前后本异地住院就医的结算数据为基础,应用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法统计对比异地联网结算政策前后A区居民本异地和三级医院住院就医的人次和费用变化趋势,发现异地联网结算政策实施后,A区异地就医人次和费用呈现上升,异地三级医院就医人次、医疗总费用和个人支付费用增长显着;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联网结算政策开展对分级诊疗体系构建具有负向影响。再者,本文借助访谈资料和文献进一步分析造成负向影响的原因主要是异地联网结算政策不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不足、医保联网政策与分级诊疗体制建设协同不佳;最后,为联网结算政策开展和分级诊疗体系构建提出完善联网结算服务和管理、有效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细化转诊制度和优化支付管理、协同开展医疗医保政策等医疗保障管理建议。
鲁佳[7](2020)在《东北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健康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医疗卫生资源是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社会因素,探究二者的时空关系,能为实现卫生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居民的健康公平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以1990-2015年为时间范围,基于区域、省域、市域三个尺度,从总量、人均、地均三个方面构建以医疗卫生机构数、医疗卫生床位数、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数3个指标为基础的医疗卫生资源数据库,并以平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3个指标为基础构建居民健康水平数据库。首先分析医疗卫生资源各分指标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居民健康水平各分指标的时空演变规律,然后用摘值法构建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对人均、地均卫生资源水平与居民健康水平进行时空特征分析。最后运用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1)卫生资源水平的时空演变:东北地区卫生资源水平波动增长,空间上分布不均衡。①时间上,1990-2015年东北地区卫生资源无论是按总量配置还是按人口配置和地理配置,都处于波动增长的趋势。②空间上,辽宁省的卫生资源水平在三省中保持着绝对的优势。卫生资源总量由西南部及中部平原区向周边地市减少;人均卫生资源水平呈现由东部地市向西部地市递减的趋势,高值区分散在西北、东北、东部及西南部地市角落,低值区较为稳定地出现在齐齐哈尔与绥化两市周围;地均卫生资源水平形成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减的稳定分布格局,高值区稳定在西南部盘锦、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和大连等市,低值区稳定在黑河与伊春市等市周围。(2)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演变:东北地区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空间分异明显。①时间上,2000-2015年东北地区居民健康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空间上,辽宁省居民健康水平居于三省之首,其后为吉林省,黑龙江省处于三省之末。高预期寿命地带在东南、西南及西北部成团状散落分布,预期寿命低值区较为稳定地分布在绥化、伊春、通化等市;孕产妇死亡率因时而变,空间变化显着,没有较为稳定的高低值区;婴儿死亡率大致呈现由中部地区向西南及东北两侧降低的趋势;居民健康水平高值区分散在北部、东部及西南部边缘一些地市,低值中心稳定在绥化与通化市周围。(3)卫生资源水平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①相关性分析表明,人均、地均卫生资源水平与居民健康水平均有正向相关关系,其中人均卫生资源水平与居民健康水平的相关性整体高于地均卫生资源水平与居民健康水平的相关性;不管是人均还是地均,床位数与居民健康水平各个指标的相关性最高。②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人均、地均卫生资源水平的增加均能带动东北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均机构数对居民健康水平指标的正向影响作用更强,地均床位数的增加对区域居民健康水平指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着,但人均与地均卫技人员的增加不能带动居民健康水平指标的提升。③地理加权回归分析表明,人均与地均卫生资源单一指标及卫生资源水平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性,影响程度均呈由西南向东北减弱的趋势。④二元回归分析表明,人均卫生资源水平是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影响因子,对居民健康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比地均卫生资源水平更强。
韩金慧[8](2020)在《2018-2019年乌鲁木齐市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评价及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2018-2019乌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探索健康素养与职业紧张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问卷》、《工作紧张量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和满意度》问卷,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乌市15-69岁居民进行横断面研究调查,使用epidata3.1录入数据,使用SPSS21.0进行数据描述与分析,采用ArcGIS10.2.2绘制专题地图。结果:(1)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点估计值为12.9%(95%CI=11.9%13.9%);(2)健康素养水平最低的人群为年龄≥55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年均收入1-5万元、职业为农民者;(3)三个维度素养水平最高的是基本知识和理念,六个模块素养水平最高的是安全与急救知识素养;(4)工作紧张情况与健康素养呈负相关;(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最高的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满意度最高是计划免疫,二者最低的项目均为重性精神病健康管理;健康素养水平与计划免疫及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两个项目知晓率相关性较强;健康素养水平与慢性病防治项目满意度具有相关性。结论:(1)乌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需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大众健康教育方案;(2)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紧张程度与健康素养水平负相关,有效降低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紧张情绪,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相应健康素养水平;(3)居民对常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了解程度及满意度均较好,部分项目与健康素养正相关,普及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提高居民对该项目各内容知晓率及满意度,以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潘钰婷[9](2020)在《泸州市健康城市建设对居民身体活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泸州市在开展健康城市创建两年后居民身体活动状况的变化,了解健康城市建设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分析健康城市背景下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为明确下一阶段健康城市的重点人群和工作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2015年9月和2018年1月在四川省泸州市开展的“泸州市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评估”项目。以两轮评估的18-75岁居民和2015年-2017年全民健身工程工作指标作为研究对象。两轮居民调查通过按比例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常住居民,最终研究纳入2015年基线调查的6984居民和2018年中期调查9653名居民。通过居民自填问卷或接受调查员询问的方式收集调查数据,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2)身体活动情况:采用全球身体活动问卷测量;(3)居住运动场所情况;(4)健康城市满意率情况:包括社区环境、健身娱乐活动、健康知识宣传、医疗卫生服务、社会治安5个维度;(5)健康城市知晓情况。由于调查使用了多阶段抽样,并在社区(村)中便利抽取居民,故根据泸州市2016年年龄性别构成比应用逆概率加权法进行权重调整。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2015年和2018年的身体活动差异,使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和加权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集群稳健方差估计)分析健康城市背景下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2015年和2018泸州市居民身体活动达标率分别为52.00%和59.49%,提升了 7.46%。其中,女性居民身体活动达标率增长了 10.86%,18-44岁青年人群身体活动达标率增长了 1 5.44%,城镇居民身体活动达标率增长了 25.57%,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公务员身体活动达标率增长了 26.03%。居民反馈的居住地运动场所的提供率由2015年的33.43%提升2018年的73.97%。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年龄、职业、自评健康状况、医疗服务满意率、社会治安满意率、健康城市知晓率、健康知识宣传满意率、全民健身工程水平是居民身体活动的保护因素,健身娱乐活动满意率、社区环境满意率是居民身体活动的危险因素,居民所在街道类别是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结论]泸州市在实施健康城市建设两年来,通过开展全民健身工程和健康细胞工程等一系列举措,显着的提升了居民的身体活动达标率,并在部分人群中达到显着的成效。同时,研究发现身体活动促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领域的共同合作与发力,推动居民身体活动水平的提升。在下一阶段健康城市创建中,在提升居民身体活动时,需重点关注老年人群、工农人群和企事单位和公务员人群的身体活动促进,同时,也需加强跨部门间合作、提高居民健康城市建设的参与度、开展多样化的健身娱乐活动、完善社区环境,进一步提高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共建健康城市。
王雨辰[10](2019)在《改进BEM及其与CLMU模型耦合的城市热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是地球表面最为显着的直接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土地覆盖类型的改变。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异常剧烈的城市化进程。尤其是近年来,二三线城市已经成为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主角,促使产生了更广泛的城市下垫面。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加上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得陆-气间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过程发生改变,从而在区域甚至全球尺度上影响着气候变化。其中,以城市热岛为代表的热环境的剧烈变化,是城市化对区域气候影响最典型的表现之一。目前,现有陆面过程模型对人为热排放动态变化过程的模拟能力表现乏力,尤其是针对产生人为热排放各种热源的物理过程缺少准确而细致的描述。在城市气候的数值模拟过程中,过度地忽视人为热通量的作用不仅会影响城市地表能量平衡估算的准确性,还会影响大气模型对于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精度。针对城市陆面过程模型中缺少准确模拟动态人为热功能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对既有的建筑物能量模型(Building Energy Model,BEM)进行了改进,得到改进的建筑物能量模型(Modified Building Energy Model,MBEM)用以模拟城市中最为复杂的建筑物部分动态人为热排放,并将其与陆面过程模型(Community Land Model,CLM)中的城市模型(CLMU)耦合研究城市化对热环境的影响。MBEM重点考虑了城市建筑物内外的能量交换过程,针对汇集到建筑物内的各个热源分别建立独立的模拟算法。MBEM的物理模型在原BEM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进:(1)引入机器学习技术,建立新的室内表面温度估算模型;(2)通过观测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建立动态通风速率算法;(3)完善了通过窗户向室内传递能量的计算方案。这些方案的改进提高了BEM对于建筑物生成人为热的捕捉能力,使其能够模拟人为热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将CLMU中的能量平衡与温度场计算代码进行扩充,找到调用中用到的接口,实现MBEM与CLMU的双向嵌套耦合。通过新算法的引入、参数化方案的优化以及人为热估算方案的完善,使得耦合模型更加适用于包含有城市地区的近地表小气候与热环境研究,为气候与天气预报模型提供更准确的陆-气界面参数。此外,在耦合模型的基础上还补充了交通人为热的估算方案,组成了一套能够相对完整描述城市内能量流动的模型系统。首先,应用我校建设的“协同观测试验场”通量塔提供的实地观测值对耦合模型系统在区域上的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对比。通过比较耦合模型模拟和站点观测的显热通量,间接验证人为热的引入是否能够提高耦合模型在城市下垫面上的模拟精度。此外,为了解决观测数据与区域模拟数据之间存在的尺度不匹配问题,同时剔除非目标地类覆盖区的通量贡献,在验证方法中结合了Footprint模型,以计算出城市下垫面对站点通量数据的贡献源区范围和相对权重。在CLMU、CLMU与原BEM耦合模型、CLMU与MBEM耦合模型等对显热通量的模拟性能比较实验中,CLMU与MBEM的耦合模型取得了最为稳健且精度最高的模拟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系统的优越性。其次,本文应用CLMU与MBEM的耦合模型,以中国典型中等规模城市徐州市的主城区为研究区,通过定量模拟的方法研究2002-2015年期间城市化过程对热环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研究区热环境产生以下变化:(1)城市近地表气温的高值区有明显扩张趋势,并对城市化过程的敏感性主要表现在冬夏两季。其中,研究区年度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全部升高。(2)年均人为热逐年增长,从3.32W/m2增至10.32W/m2。随着建筑物密度与高度的增加,长短波辐射的“截陷”效应增强,建设用地中具有较高净辐射地区的面积增长了40.08%。年均显热通量由30.14W/m2增至42.42 W/m2,增幅为40.74%。(3)相对热岛强度的中高温区域扩展明显,在研究期间中温以上区域面积比例由59.37%增加到77.28%。因此,推断得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是导致近地表气温升高、陆-气间显热交换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增进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情景模式设计等方法,从土地覆盖类型、人为热排放和净长波辐射三个角度,探讨了城市化对热环境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能量平衡变化与热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近地表气温与城市热岛强度的空间分布与下垫面土地覆盖类型关系密切,同时不同下垫面覆盖类型对热岛效应的促进与缓解具有显着影响;(2)在夏季时,人为热排放能够对城市冠层内气温产生±2℃的影响,且室内空调目标调节温度较低时会增加城市热岛形成的概率;(3)净长波辐射是驱动热岛强度日变化分布不同的可能原因之一。该论文有图65幅,表24个,参考文献330篇。
二、1990~1999年A市居民健康状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0~1999年A市居民健康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与交通通达性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
1.1.2 景区空间结构的重要性 |
1.1.3 旅游交通对旅游业发展影响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研究评述 |
3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浙江省概况 |
3.1.2 浙江省旅游业与A级景区概况 |
3.1.3 浙江交通发展概况 |
3.2 相关数据来源 |
3.2.1 景区数据来源 |
3.2.2 交通数据来源 |
3.2.3 数据处理 |
3.3 研究方法 |
3.3.1 景区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
3.3.2 交通通达性研究方法 |
4 A级景区空间结构分析 |
4.1 A级景区发展现状分析 |
4.1.1 景区数量变化 |
4.1.2 景区等级变化 |
4.1.3 景区类型变化 |
4.2 A级景区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
4.2.1 空间分布类型演化 |
4.2.2 空间分布方向演变 |
4.2.3 空间格局演化 |
5 A级景区交通通达性分析 |
5.1 A级景区与交通线路缓冲区 |
5.1.1 整体分布与交通缓冲区关系 |
5.1.2 不同等级景区与交通缓冲区 |
5.1.3 不同类型景区与交通缓冲区 |
5.2 交通节点与A级景区的通达性分析 |
5.2.1 地级市节点交通通达性 |
5.2.2 县市(区)节点交通通达性 |
6 景区空间结构与通达性的关系及优化措施 |
6.1 景区空间结构与通达性关系研究 |
6.1.1 交通通达性促进A级景区空间结构优化 |
6.1.2 A级景区空间结构变化影响交通通达性的提升 |
6.2 景区空间结构与通达性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
6.2.1 存在问题 |
6.2.2 优化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全流程视角下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困境及优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 文献选取说明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 政府、政府职能和政府作用 |
(二) 垃圾、生活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
(三) 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管理 |
二、理论基础 |
(一) 协同治理理论 |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 |
(四)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二章 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现状 |
一、A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文件梳理 |
(一) 国家级指导文件 |
(二) 地方性指导文件 |
二、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具体内容 |
(一) 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职责 |
(二) 总体思路和具体分类模式 |
(三) 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 |
(四) 收运体系及其处置方式 |
三、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取得的成效 |
(一) 顶层分类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
(二) 市民垃圾分类意识有所提高 |
(三) 终端垃圾处置设施运行良好 |
第三章 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面临的困境 |
一、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的困境 |
(一) 政府治理理念滞后 |
(二) 政策工具选择失衡 |
(三) 管理主体权责不清 |
(四) 必要配套机制缺失 |
二、前端分类投放的困境 |
(一) 宣传教育浮于表面 |
(二) 居民配合差强人意 |
(三) 投放准确率仍较低 |
三、中端分类收运的困境 |
(一) 混合收运现象尚未杜绝 |
(二) 收运全过程监管不到位 |
(三) 资源回收系统存在缺陷 |
四、末端分类处置的困境 |
(一) 分类处置方式及技术难关 |
(二) 分类处置资金及设备紧缺 |
(三) 垃圾处理的市场化水平低 |
第四章 国内外分类管理的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
一、日本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的形成 |
(一) 在生态和经济危机下产生 |
(二) 末端处理到循环利用的转变 |
二、台湾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概况 |
(一) 台湾生活垃圾分类的发展历程 |
(二) 台湾垃圾分类处理的具体流程 |
三、从成功案例中获得的经验启示 |
(一) 立法先行政策跟进 |
(二) 政府作用发挥到位 |
(三) 强弱干预刚柔并济 |
第五章 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优化路径 |
一、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的优化路径 |
(一) 多元主体参与——贯彻协同治理理念 |
(二) 健全法规体系——科学运用政策工具 |
(三) 厘清部门权责——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
(四) 完善配套机制——打破集体行动困境 |
二、前端分类投放的优化路径 |
(一) 明确投放原则——以政府规制为保障 |
(二) 强化宣传教育——以社会组织为依托 |
(三) 巩固群众基础——以社区治理为主力 |
三、中端分类收运的优化路径 |
(一) 混合收运全杜绝——鼓励全民监督 |
(二) 收运过程全透明——规范政府购买 |
(三) 资源垃圾全回收——发展循环经济 |
四、末端分类处置的优化路径 |
(一) 分类处置技术及资金——深化政社合作 |
(二) 垃圾处理市场化水平——放松经济规制 |
(三) 垃圾处理厂空间布局——化解邻避冲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A市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关于A市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的访谈提纲 |
(3)京津冀鲁豫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 理论背景 |
(2) 现实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2.1 数据来源 |
1.2.2 数据处理 |
1.3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内研究 |
(1) 医疗卫生资源时空变化研究 |
(2) 关于居民健康水平的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 关于医疗卫生资源的研究 |
(2) 关于居民健康水平的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概况 |
1.5.1 区域位置与自然环境 |
1.5.2 社会经济状况 |
2 京津冀鲁豫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时空变化 |
2.1 医疗机构数的时空变化 |
2.1.1 省域变化 |
2.1.2 市域变化 |
2.2 医疗床位数的时空变化 |
2.2.1 省域变化 |
2.2.2 市域变化 |
2.3 卫生技术人员的时空变化 |
2.3.1 省域尺度卫生技术人员变化 |
2.3.2 市域尺度变化 |
2.4 医疗卫生资源水平的评价 |
2.4.1 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水平 |
2.4.2 地均医疗卫生资源 |
2.5 本章小结 |
3 京津冀鲁豫地区健康水平的时空分布 |
3.1 孕产妇死亡率的时空变化 |
3.1.1 省域变化 |
3.1.2 市域尺度 |
3.2 婴儿死亡率的时空变化 |
3.2.1 省域变化 |
3.2.2 市域变化 |
3.3 人均预期寿命的时空分布 |
3.3.1 省域变化 |
3.3.2 市域变化 |
3.4 居民健康水平评价 |
3.4.1 省域变化 |
3.4.2 市域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京津冀鲁豫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时空关系 |
4.1 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相关关系 |
4.1.1 省域相关关系 |
4.1.2 市域相关关系 |
4.2 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回归分析 |
4.2.1 省域回归分析 |
4.2.2 市域回归分析 |
4.3 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地理加权回归 |
4.3.1 市域人均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地理加权回归 |
4.3.2 市域地均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地理加权回归 1 |
4.4 本章小结 |
5 讨论与结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4)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及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方法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留守老人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
2.1.2 赡养人与影子赡养人 |
2.1.3 常态养老、兜底养老和特例养老 |
2.1.4 政府养老支持与政府养老特例支持 |
2.1.5 养老价值文化与养老剩饭指数 |
2.2 理论方法基础 |
2.2.1 元治理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2.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检讨 |
2.3.2 抽样分析法的运用 |
2.3.3 古城村田野调查 |
2.3.4 特定研究任务的多元方法运用 |
2.3.5 主要数据构成及样本编码 |
第3章 基于古城村折射的留守老人问题历史脉络 |
3.1 古城村养老历史变迁 |
3.1.1 养老发展轨迹 |
3.1.2 养老历史状况 |
3.1.3 养老变化特征 |
3.2 古城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历史考察 |
3.2.1 留守老人现象的出现及演变过程 |
3.2.2 留守老人问题的出现及环境特征 |
3.2.3 留守老人问题的政策历史背景 |
3.2.4 留守老人问题产生的根源 |
3.3 小结 |
第4章 湘潭市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分析 |
4.1 湘潭市留守老人概况 |
4.2 数据来源 |
4.3 湘潭市留守老人整体情况分析 |
4.3.1 个体特征分析 |
4.3.2 经济状况 |
4.3.3 身体及生活情况 |
4.3.4 精神状况与社会交往情况 |
4.4 湘潭市留守与非留守老人差异性分析 |
4.5 湘潭市留守老人区域性特征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湘潭市农村留守老人政府支持现状分析 |
5.1 政策实施概述 |
5.1.1 农村老人社会保障政策 |
5.1.2 农村养老服务政策 |
5.1.3 农村留守老人专项政策 |
5.2 养老政策内容分析 |
5.2.1 分析对象与方法 |
5.2.2 分析维度 |
5.2.3 政策编码 |
5.2.4 分析结果 |
5.2.5 分析讨论 |
5.3 养老政策效应分析 |
5.3.1 分析对象及方法 |
5.3.2 分项评估结果 |
5.3.3 分析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评价“剩饭指数”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6.1 建模的研究背景 |
6.2 建模的目标任务 |
6.3 基于扎根理论的建模方法选择 |
6.4 数据编码与模型建构 |
6.4.1 开放式编码 |
6.4.2 轴心编码 |
6.4.3 选择性编码 |
6.5 养老评价剩饭指数构成分析 |
6.6 基于养老剩饭指数的评价分析 |
6.7 小结 |
第7章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需求及政府责任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
7.1.2 养老需求构成要素四维设定 |
7.2 农村老人常态养老需求分析 |
7.2.1 需求内容维度分析 |
7.2.2 供给主体维度需求分析 |
7.2.3 支持方式维度需求分析 |
7.2.4 历史变化维度需求分析 |
7.3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分析 |
7.3.1 需求内容维度分析 |
7.3.2 供给主体维度需求分析 |
7.3.3 支持方式维度需求分析 |
7.4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模型 |
7.4.1 农村常态养老与特例养老需求差异性分析 |
7.4.2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模型 |
7.5 基于需求侧的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责任分析 |
7.5.1 养老支持责任的理论基础 |
7.5.2 政府养老责任清单分析 |
7.5.3 政府特例养老支持的主要差距 |
7.6 小结 |
第8章 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构建及阐释 |
8.1 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理论的提出 |
8.1.1 理论背景 |
8.1.2 理论发现 |
8.1.3 理论内涵 |
8.1.4 理论意义 |
8.2 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构建 |
8.2.1 理论基础和方法 |
8.2.2 “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 |
8.3 基础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
8.3.1 农村养老价值文化 |
8.3.2 农村养老基础政策 |
8.3.3 养老服务标准 |
8.4 核心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
8.4.1 家庭主养支持 |
8.4.2 社会共养支持 |
8.4.3 政府公养支持 |
8.5 制度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
8.5.1 “安全屋”机制 |
8.5.2 “蓄水池”机制 |
8.5.3 “长博弈链”机制 |
8.6 小结 |
第9章 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建设对策 |
9.1 构建家庭主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
9.1.1 制定全国统一的留守老人认定标准及具体办法 |
9.1.2 建立留守老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 |
9.1.3 建立留守老人养老环境支持系统 |
9.1.4 建立留守老人亲情陪护制度 |
9.1.5 试点建立农村以房养老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制度 |
9.1.6 建立留守老人法律援助制度 |
9.2 构建社会共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
9.2.1 建立留守老人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
9.2.2 建立邻里互助照料制度 |
9.2.3 完善为老公益创投制度 |
9.2.4 探索设立农村社区互助养老基金 |
9.2.5 推进农村养老价值文化建设 |
9.3 构建政府公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
9.3.1 建立定期探访制度 |
9.3.2 建立“双困”留守老人护理补贴制度 |
9.3.3 建立资助留守老人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制度 |
9.3.4 建立留守老年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 |
9.3.5 建立留守老人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
9.3.6 建立留守老人应急救援制度 |
9.4 优化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础政策环境 |
9.4.1 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9.4.2 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
9.4.3 建立老年照护救助制度 |
9.4.4 建立养老征信制度 |
9.5 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
9.5.1 鼓励急需标准的优先研制 |
9.5.2 标准化建设的重点 |
9.6 探索农村留守老人多元化养老模式 |
9.6.1 多元养老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
9.6.2 医养结合介入实验启示 |
9.6.3 积极养老模式的植入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基本结论 |
10.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 调查研究资料 |
附件1 湘潭市留守老人问卷调查表 |
附件2 湘潭市老人日常活动困难程度问卷调查表 |
附件3 湘潭县留守老人入户访谈提纲 |
附件4 湘潭市留守老人养老评价问卷调查表 |
附件5 湘潭市非留守老人问卷调查表 |
附件6 湘潭县古城村老人入户调查表 |
附件7 湘潭县古城村老人访谈提纲 |
附件8 湘潭县镇村干部访谈提纲 |
附件9 湘潭县农村养老调研座谈会纪要 |
附件10 湘潭县养老田野调查访谈样本编号及基本情况 |
附件11 访谈实录 |
(5)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A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基本医疗保险 |
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
三、医保基金支出 |
四、道德风险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Andersen卫生服务利用模型 |
二、公共物品理论 |
三、机制设计理论 |
第二章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演变路径 |
第一节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实施背景 |
一、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 |
二、人口流动常态化 |
三、异地就医的跑腿垫付压力凸显 |
四、医保信息化建设 |
第二节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演变 |
一、样本A市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沿革与实施现状 |
二、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演化路径 |
第三节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
一、直接结算规则的虹吸效应 |
二、阻碍分级诊疗政策实施 |
三、“逆向补贴”导致医保受益不公平 |
四、医疗机构的行为方式和负向激励 |
第三章 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医疗市场和医保市场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一、利益相关者及特征分析 |
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地图 |
第二节 道德风险与医保基金支出 |
一、两个市场的道德风险呈现形式 |
二、道德风险与医保基金支出 |
第三节 激励相容理论与道德风险规避 |
一、激励相容理论 |
二、机制设计与道德风险规避 |
第四章 异地就医与基金支出的描述分析——以A市为样本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说明 |
第二节 异地就医与基金支出的纵向统计描述:2009~2017 |
一、异地就医人次快速上升 |
二、异地就医次均费用与本地差距逐年拉大 |
三、异地就医次均医保基金支出快速攀升 |
第三节 异地就医与基金支出的横向统计描述:2013 |
一、60岁以下参保人异地就医频次较高 |
二、女性比男性更倾向异地就医 |
三、退休人员异地就医次数与次均住院费用倒挂 |
四、国企参保人异地就医次数与次均费用倒挂 |
五、直接结算次均住院费用是机构报账的两倍 |
六、重疾患者异地就医次均费用是本地的两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异地就医结算对医保基金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数据与研究方法 |
一、数据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实证结果 |
一、直接结算与非直接结算医保基金支出的差异 |
二、基准回归分析结果 |
三、倾向得分匹配结果 |
四、PSM-DID结果 |
五、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一、直接结算政策提高医保基金支出23.86% |
二、40岁以下参保人从直接结算中受益更多 |
三、直接结算政策降低了参保人异地就医过程中的自付比例 |
四、异地转诊患者是推高医保基金支出的重点人群 |
第六章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覆盖人群分析 |
一、数据与方法 |
二、异地就医影响因素分析 |
三、异地住院医保基金支出影响机制分析 |
第二节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补偿水平差异分析 |
一、数据和研究方法 |
二、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测算结果 |
三、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补偿水平差异的机制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一、伪装重疾异地转诊转院加剧了基金支出压力 |
二、直接结算降低了个人自付比例 |
结论与建议 |
一、主要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异地联网结算对分级诊疗的影响及医保管理对策 ——基于肇庆市A区数据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和理论视角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理论视角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政策的必然性和发展 |
1.3.2 分级诊疗体系构建及其影响因素 |
1.3.3 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对分级诊疗影响的研究 |
1.3.4 国外研究借鉴 |
1.3.5 双重差分法在研究中的应用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广东省肇庆市分级诊疗、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政策的缘起与现状 |
2.1 广东省分级诊疗改革进展 |
2.2 分级诊疗其他相关政策 |
2.3 肇庆市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政策实施现状 |
第三章 异地联网结算影响分级诊疗的研究设计及描述性统计 |
3.1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3.1.1 理论框架 |
3.1.2 研究假设 |
3.2 数据来源及介绍 |
3.3 PSM-DID评价指标选取与说明 |
3.4 描述性统计研究结果 |
3.4.1 变量的统计描述结果 |
3.4.2 A区本异地住院就医总体情况 |
3.4.3 A区异地住院就医各级医疗机构分布情况 |
3.4.4 A区本异地三级医疗机构住院就医情况 |
3.4.5 A区异地三级医疗机构住院就医方差分析 |
第四章 肇庆市A区城居保异地联网结算影响分级诊疗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 |
4.1 PSM-DID双重差分模型设计 |
4.1.1 双重差分法(DID)的模型 |
4.1.2 倾向性得分匹配法介绍 |
4.2 样本的倾向性得分匹配及检验 |
4.2.1 PSM匹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变量统计描述 |
4.2.2 PSM匹配及平衡性检验结果 |
4.2.3 PSM匹配的稳健性检验 |
4.3 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结果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肇庆市A区城居保异地联网结算负向影响分级诊疗的原因剖析 |
5.1 异地联网结算政策的不完善 |
5.1.1 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发展水平不均衡 |
5.1.2 异地联网结算服务不完善 |
5.1.3 缺乏统一的费用监管机制 |
5.1.4 异地联网结算政策宣传不足 |
5.2 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不足 |
5.3 异地联网结算政策与分级诊疗体制建设协同不佳 |
5.3.1 各地区间政策差异难以协同 |
5.3.2 电子医疗技术发展滞后 |
5.3.3 医保政策管控作用不彰 |
第六章 完善肇庆市异地联网结算政策、推进分级诊疗的政策建议 |
6.1 推进异地联网结算的政策建议 |
6.1.1 完善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服务 |
6.1.2 完善医保基金风险管理 |
6.2 推进分级诊疗的政策建议 |
6.2.1 注重医师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
6.2.2 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
6.2.3 明确医院职能分配,有效整合医疗资源 |
6.2.4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
6.3 协同推进异地联网就医和分级诊疗建设的政策建议 |
6.3.1 推进“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
6.3.2 完善转诊制度 |
6.3.3 优化支付管理制度 |
6.3.4 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7)东北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相关概念与数据来源 |
1.3.1 相关概念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区域 |
1.4.1 区域位置与范围 |
1.4.2 自然地理概况 |
1.4.3 社会经济概况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5.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东北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时空变化 |
2.1 东北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的时空变化 |
2.1.1 省域尺度医疗卫生机构数的时空变化 |
2.1.2 市域尺度医疗卫生机构数的时空变化 |
2.2 东北地区医疗卫生床位数的时空变化 |
2.2.1 省域尺度医疗卫生床位数的时空变化 |
2.2.2 市域尺度医疗卫生床位数的时空变化 |
2.3 东北地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数的时空变化 |
2.3.1 省域尺度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数的时空变化 |
2.3.2 市域尺度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数的时空变化 |
2.4 东北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水平的时空变化 |
2.4.1 医疗卫生资源水平的测度 |
2.4.2 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水平时空变化 |
2.4.3 地均医疗卫生资源水平时空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东北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变化 |
3.1 东北地区平均预期寿命的时空变化 |
3.1.1 省域尺度平均预期寿命的时空变化 |
3.1.2 市域尺度平均预期寿命的时空变化 |
3.2 东北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时空变化 |
3.2.1 省域尺度孕产妇死亡率的时空变化 |
3.2.2 市域尺度孕产妇死亡率的时空变化 |
3.3 东北地区婴儿死亡率的时空变化 |
3.3.1 省域尺度婴儿死亡率的时空变化 |
3.3.2 市域尺度婴儿死亡率的时空变化 |
3.4 东北地区居民健康水平时空变化 |
3.4.1 居民健康水平的综合测度 |
3.4.2 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东北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 |
4.1 市域人均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 |
4.1.1 市域人均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
4.1.2 市域人均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回归分析 |
4.2 市域地均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 |
4.2.1 市域地均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
4.2.2 市域地均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回归分析 |
4.3 市域人均、地均卫生资源水平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8)2018-2019年乌鲁木齐市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评价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分析法 |
2.2 问卷调查法 |
2.3 抽样方法 |
2.4 抽样结果 |
2.5 样本量计算 |
2.6 调查内容 |
2.7 名词解释和评分标准 |
3 质量控制 |
3.1 问卷效度、信度检验 |
3.2 问卷回收前的质量控制 |
3.3 问卷回收及录入数据的质量控制 |
3.4 控制信息偏倚 |
3.5 控制混杂偏倚 |
4 统计与分析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乌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调查情况 |
1.1 一般情况 |
1.2 乌市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 |
1.3 不同特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水平及各维度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 |
1.4 不同人口学特征六个模块素养水平单因素分析 |
1.5 多因素健康素养水平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
2 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紧张情况调查 |
2.1 工作人员一般情况 |
2.2 不同性别、年龄工作紧张测量(JSS)量表得分比较 |
2.3 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紧张测量(JSS)量表得分比较 |
2.4 职业紧张与健康素养关联 |
3 某区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及满意度调查 |
3.1 某区居民一般情况 |
3.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目知晓率及满意度调查 |
3.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及满意度与健康素养相关性 |
讨论 |
1 乌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亟待提升 |
2 影响乌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的倾向性因素 |
3 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紧张情况与健康素养水平相互影响 |
4 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及性,满足居民对健康素养的需求 |
5 本次研究不足之处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9)泸州市健康城市建设对居民身体活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发展现状 |
1.2.4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学术价值 |
1.4.2 政策价值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0 泸州市健康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 |
2.1 研究对象 |
2.2 抽样方法 |
2.3 调查方法 |
2.4 调查内容 |
2.4.1 居民评估调查 |
2.4.2 全民健身工程实施情况 |
2.5 质量控制 |
2.5.1 准备阶段 |
2.5.2 现场调查阶段 |
2.5.3 数据录入与分析 |
2.6 统计学方法 |
2.6.1 逆概率加权法 |
2.6.2 单因素分析 |
2.6.3 多水平logistic回归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调查对象的身体活动情况 |
3.2.1 身体活动时间分布 |
3.2.2 身体活动量分布 |
3.2.4 身体活动达标情况 |
3.3 泸州市健康城市建设情况 |
3.3.1 泸州市各区(县)全民健身工程实施情况 |
3.3.2 泸州市居民对居住地运动场所的评价 |
3.3.3 泸州市居民对健康城市建设的满意率 |
3.4 泸州市居民总身体活动达标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居民总身体活动达标情况 |
3.4.2 居民健康状况与总身体活动达标的关系 |
3.4.3 全民健身工程与总身体活动达标的关系 |
3.5 泸州市居民总身体活动达标率的影响因素多水平模型分析 |
3.5.1 层次结构分析 |
3.5.2 居民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三水平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泸州市居民身体活动情况 |
4.1.1 2015年和2018年泸州市居民身体活动的总体情况对比 |
4.1.2 2015年和2018年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居民的身体活动达标情况对比 |
4.2 居民对健身相关的健康城市建设满意率情况 |
4.3 泸州市居民总身体活动影响因素 |
4.3.1 年龄是身体活动达标的影响因素 |
4.3.2 职业是身体活动达标的影响因素 |
4.3.3 自评健康状况是身体活动达标的影响因素 |
4.3.4 对“本地健身娱乐活动的评价”是身体活动达标的影响因素 |
4.3.5 对“社区环境的评价”是身体活动达标的影响因素 |
4.3.6 对“本地医疗服务”满意是身体活动达标的保护因素 |
4.3.7 对“本地社会治安”满意是身体活动达标的保护因素 |
4.3.8 居民对健康城市建设的知晓情况是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 |
4.3.9 全民健身工程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分析 |
4.3.10 居民所在的街道类别是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 |
4.3.11 居民对“开展的健康知识宣传的评价”是身体活动可能的影响因素 |
4.4 研究创新性 |
4.5 研究局限性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关注重点人群的身体活动情况 |
5.2.2 加强跨部门间合作,发挥联动效应 |
5.2.3 提高居民健康城市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
5.2.4 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健身娱乐活动,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
5.2.5 完善社区环境建设,构建支持性的人居环境 |
5.2.6 打造“体医结合”模式,形成科学健身新理念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改进BEM及其与CLMU模型耦合的城市热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4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本章小结 |
3 BEM模型的改进及其与CLMU的耦合 |
3.1 CLMU模型介绍 |
3.2 建筑物能量模型的改进 |
3.3 交通人为热估算 |
3.4 模型耦合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4 MBEM与 CLMU耦合模型系统的模拟性能评价 |
4.1 验证实验设计 |
4.2 MBEM与 CLMU耦合模型的模拟性能评价 |
4.3 MBEM与 KBEM的模型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CLMU+MBEM耦合模型的研究区热环境模拟 |
5.1 研究区2002-2015 年期间气候变化特征 |
5.2 研究区2002-2015 年期间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 |
5.3 城市化对热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
5.4 定量识别土地覆盖变化与气候变化对热环境的影响贡献 |
5.5 土地覆盖类型与热环境的关系初探 |
5.6 城市地表能量平衡与热环境的关系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1990~1999年A市居民健康状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与交通通达性演变研究[D]. 徐晓娟.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2]全流程视角下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困境及优化路径[D]. 宋晓琪. 苏州大学, 2020(03)
- [3]京津冀鲁豫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研究[D]. 马桂香.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D]. 禹宁瑶. 湘潭大学, 2020(12)
- [5]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A市的实证分析[D]. 张晓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 [6]异地联网结算对分级诊疗的影响及医保管理对策 ——基于肇庆市A区数据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D]. 梁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东北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研究[D]. 鲁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2018-2019年乌鲁木齐市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评价及相关性研究[D]. 韩金慧.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9]泸州市健康城市建设对居民身体活动影响的研究[D]. 潘钰婷.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10]改进BEM及其与CLMU模型耦合的城市热环境研究[D]. 王雨辰.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