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Profibus-DP的变频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魏戴宁[1](2021)在《西门子PLC与变频器在脱硫系统中的DP通信应用》文中提出西门子PLC在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在PLC编程中也有着明显的优势。船舶尾气脱硫系统中有多个子系统,这些系统与废气清洗控制系统(EGCS)都采用DP网络系统构成,具有网络电缆敷设简洁、PLC通信配置简单的优势。以其中一个子系统为例,采用西门子PLC为主站,两台丹佛斯变频器为从站。详细阐述了DP网络构架、开发PLC与变频器之间的实时通信程序、变频器参数设置等,实现了PLC与变频器的通信。
周玉哲,吴金星,翁晶,胡屾[2](2021)在《基于变频驱动的3200吨双臂架变幅式起重机电气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3,200t双臂架变幅式船用起重机作业起升高度高、起升吨位大,双臂架之间同步精度等难点,展开如下研究:变幅之间的同步和多吊点同时提升过程中平衡状态的控制,重载时的下放和二次起升的安保策略,电气控制系统Profibus-DP通讯网络组建等。
李玉禄[3](2021)在《基于FCS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追求着更高层次的文化艺术消费,比如歌剧,演唱会等。舞台作为呈现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它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现代剧场规模大、被控对象多的特点,对其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电机同步控制技术是舞台设备控制的核心技术之一,吊杆群作为舞台机械中需要同步运行的设备之一,它的运动形式多样化,只有通过同步控制技术和高效的通信网络,才能达到舞台与舞美、演员、灯光、场景等因素协调变化的艺术效果。本文以调速吊杆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研究舞台调速吊杆控制系统,并展开对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了解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技术的研究意义。根据国内外舞台控制技术的现状,指出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舞台控制技术在平稳性能、同步效果等方面的差距。针对舞台吊杆控制工艺要求,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控制要点及解决的控制难点问题。从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出发,研究变频矩阵切换控制,对比分析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对基于FCS的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系统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2)针对舞台调速吊杆悬挂对象的多样性以及传动机械带来的非线性因素,采用传统PID控制很难自适应舞台的复杂环境。通过分析多电机同步控制原理,在相邻偏差耦合控制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模糊PID控制设计舞台调速吊杆的同步控制方法,并在相邻偏差耦合控制方式下对常规PID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分别在MATLAB平台进行仿真研究,最后通过引入调整因子来优化改进自适应模糊PID控制。仿真研究表明,基于相邻偏差耦合控制结构的自适应模糊PID同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且带调整因子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具有更好的同步性能。3)对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系统进行硬件和控制软件设计,采用Visual Studio 2019和Sqlite3开发上位机监控系统,并在上位机监控系统中完成同步控制算法的实现。总结所做的研究工作,并简单分析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阐述未来的研究方向。
马晓彤[4](2021)在《风电机组半物理仿真培训系统的用户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风电仿真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风电机组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也在不断改进。常见的风电机组仿真系统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软件实现风电机组的仿真建模,这种设计方案开发简单、成本低,但是不能完全模拟真实风电机组的运行效果;另一种是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即风电机组模型和人机交互界面由软件实现,控制器采用风电场真实使用的控制设备,这种设计方案使得仿真结果的真实性大大提高。但是由于真实控制设备非常昂贵,而且仿真结果仅针对特定的风电机组,因此不能实现大规模推广。此外,常见风电机组仿真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功能太过单一,仅能展示风电机组仿真运行的结果,对于风电场运维人员的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为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了新的风电机组仿真培训系统,首先用集成倍福PLC控制柜代替真实控制设备—机舱柜和塔底柜,使用工控机代替了昂贵的PXI机箱,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其次基于UDP通讯方式设计了数据交互模块和状态交互模块,实现了上位机和模型机的数据通信;再次,在上述基础上,添加了故障模拟功能模块,实现了由上位机驱动模型机和PLC控制柜,进而引发机组报警、停机等动作;最后设计了全新的人机交互界面,还添加了仿真结果存储和读取等功能,使得仿真培训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提高了风电培训教学的效率,并且推广使用的范围大大增加,对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剑涛[5](2021)在《基于PLC的风电机组仿真平台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利用风能进行发电的趋势逐渐上升,一方面风能是一种清洁、环保能源,能够有效缓解近年来出现的能源危机,而且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在经济成本与建设周期方面,风力发电比传统能源要更占优势。目前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速度稳步上升,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量逐年增长。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选择适宜的系统控制策略以及对运行维护人员进行相关的指导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物理模型和控制技术进行研究,设计并开发出一种基于倍福PLC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风力发电机组仿真平台的主控制系统。该系统在企业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培训以及研究人员进行系统控制策略的验证优化方面有积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结构以及主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包括以PLC为核心的主控制系统、以变桨控制器和变频控制器为主要模拟部件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包含了机组监控界面和人机交互系统的上位机监控系统。其次针对仿真模型的实时要求进行风电机组主控制器各个结构之间的通信系统以及电气系统的搭建。通信系统主要包括现场总线PROFIBUS通信系统、以太网通信以及硬件I/O通信系统,在I/O通信系统设计中对部分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电气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电气设备的布置和外围电路的接线,主要作用是模拟输入PLC的大型电气设备的保护信号。最后,本文对风电机组主控系统核心控制算法与控制流程进行研究与设计,包括主控制循环程序、风机启动、并网、停机等控制流程,并对机组的主循环控制流程以及相关功能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仿真系统能够按预期控制流程正常运行,而且能够对于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的故障模拟做出正确响应。
石伟[6](2021)在《基于LabVIEW的巷道热湿环境及制冷设备性能实时监测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煤炭产业一直是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多年连续开采,浅层煤炭已经枯竭,只能向地下深井掘进。深井开采作业中因地热导致的高温围岩和高温涌水散热、机电设备散热、人体散热及氧化散热等散发的热量集中在矿井巷道势必面临高温高湿的热害问题,影响井下作业的正常进行及矿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从而严重降低劳动生产率。且从煤矿井下热害治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上来看,人工制冷降温技术现已成为井下降温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因此,建立一套先进可靠的巷道热湿环境和人工制冷设备性能实时监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借助环境传感器(风速、温湿度等)及西门子PLC,通过Lab VIEW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一套完整的数据采集、实时显示、存储和查询系统,并结合本文实际情况对空间插值算法进行再研究,利用改进后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进行离散点数据的可视化云图显示,完成对巷道热湿环境和最大制冷量450k W人工制冷设备性能的实时监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搭建煤矿模拟巷道,构建井下热湿环境动态模拟实验平台,根据监测系统的目标,制定总体方案,完成硬件系统的设计。(2)完成对监测系统软件架构和功能的分析与设计。梳理监测系统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系统地对下位机采集程序和上位机显示界面及功能程序开展编程设计,并根据上下位机软硬件特点,正确实现两者之间的通讯。(3)研究了现有三种常用的空间插值算法,结合三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象限搜索和变异函数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改进算法,并将改进后的插值算法应用于煤矿巷道热湿环境场,构建生成热湿环境可视化云图。本文设计的系统是巷道安全生产及管理方面的一个实时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使管理者快速、及时、准确地获取巷道内热湿环境及制冷设备性能等方面的相关信息,避免或减少因发现不及时而造成热害事故,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最后运行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设计系统的合理性、准确性、稳定性。
李泠槿[7](2021)在《烟草香料厨房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卷烟生产制造过程中,烟草香精糖料对提高卷烟制品的吸香、燃烧、保湿等理化性能有着重要作用。糖料和香精作为制丝生产线上非常重要辅料,其配制过程也是卷烟工艺管控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什邡卷烟生产线的香料厨房技术改造项目为对象,研究并设计其控制和管理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什邡卷烟厂制丝生产线香料厨房技术改造项目的背景和当前国内外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根据香料厨房控制的功能需求和对应的技术指标,详细分析了香料配置的工艺流程和工作方式,确定了香料厨房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2)基于现场总线技术,构建系统总体网络,设计并实现了香料厨房系统的底层控制功能。同时为避免出现香料使用过程出现混用,在本系统中设计了基于RFID的信息校验功能,用于替代罐体人工标识,在保证使用准确率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3)设计了基于WinCC组态软件的监控管理系统,并完成上位机监控和管理系统的开发,在本系统中可实现现场设备的集中监控、输入输出及状态显示、信息提示及错误报警等监视功能,同时具备用户权限、工艺配方、过程信息记录和保存等管理功能。本设计的监控系统具有功能全面,操作简单,层次清晰等特点。本文总体设计实现了香料厨房管理控制系统,通过系统测试,其香料配置精度达到0.5%,温度控制误差±5℃,香料配置和使用准确率100%,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工厂制丝线优质高效的生产运行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
周红芳,南江萍[8](2021)在《基于S7-300PLC工业循环水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钢管轧制过程中要求具有连续稳定的循环冷却水供给,因此该文重点设计了冷水池恒压供水方式。调用西门子编程软件Step7中的连续PID功能FB41实现恒压控制,且将程序运算结果通过PROFIBUS-DP总线输出给变频器,控制水泵的转速,实现变频恒压供水。PLC与触摸屏通信,实现水泵的远程控制,提高供水系统自动化程度。
冯玉爽,王仲民,董磊,李丰振[9](2021)在《PROFIBUS-DP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设计了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PLC控制技术和变频传动技术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研究了变频器参数设置、PROFIBUS-DP通信协议、PLC硬件组态配置。利用西门子STEP7编程软件开发了PLC与变频器之间的实时通信程序,实现了PLC与变频器的通信,有效提高了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优化了产品的生产节拍。
赵毅[10](2021)在《选煤厂煤泥压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针对选煤厂煤泥压滤过程的非线性、时变、迟滞性特点,基于模糊PID技术、变频控制技术设计变频恒压煤泥压滤智能控制系统。根据选煤厂煤泥压滤工艺流程,给出硬件、软件设计方案,以Profibus-DP通信模式实时传送压力、流量传感器数据,实现煤泥压力过程的模糊、智能控制。经实际使用发现,该智能控制系统在保障煤泥压滤过程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节能降耗的目的。
二、基于Profibus-DP的变频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Profibus-DP的变频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西门子PLC与变频器在脱硫系统中的DP通信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硬件组成 |
2 PROFIBUS DP通信 |
3 PLC编程 |
3.1 GSD文件 |
3.2 PLC交互数据配置 |
4 变频器配置 |
5 结论 |
(2)基于变频驱动的3200吨双臂架变幅式起重机电气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变频起升 |
二、多吊点的主从控制及同步 |
三、重载时的二次起升 |
四、控制系统通讯网络组建 |
五、结束语 |
(3)基于FCS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舞台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舞台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舞台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外舞台控制技术对比 |
1.3 多电机同步控制研究现状 |
1.3.1 多电机同步控制方式 |
1.3.2 多电机同步控制算法 |
1.4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舞台调速吊杆控制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
2.1 舞台调速吊杆简介 |
2.1.1 曳引式电动吊杆 |
2.1.2 卷扬式电动吊杆 |
2.1.3 舞台调速吊杆工艺概述 |
2.2 舞台调速吊杆控制要点及功能分析 |
2.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4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2.4.1 变频矩阵切换控制系统分析 |
2.4.2 PLC、DCS和FCS的对比分析 |
2.5 三级两层网络结构设计 |
2.5.1 管理级设计 |
2.5.2 控制级设计 |
2.5.3 现场级设计 |
2.5.4 通讯网络设计 |
2.6 系统安全性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方法研究 |
3.1 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方案 |
3.2 多电机同步控制原理 |
3.2.1 速度同步控制原理 |
3.2.2 位置同步控制原理 |
3.3 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算法研究 |
3.3.1 传统PID控制 |
3.3.2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
3.3.3 带调整因子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
3.4 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算法仿真 |
3.4.1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4.2 带调整因子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4.3 仿真研究 |
3.4.4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硬件设计 |
4.1.1 硬件设计原则 |
4.1.2 变频矩阵切换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3 硬件配置 |
4.1.4 检测电路设计 |
4.2 控制软件设计 |
4.2.1 变频矩阵切换控制子程序 |
4.2.2 设备控制子程序 |
4.2.3 通信子程序 |
4.2.4 报警及故障处理子程序 |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3.1 上位机功能分析 |
4.3.2 软件介绍 |
4.3.3 登陆界面 |
4.3.4 主界面 |
4.4 同步控制算法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风电机组半物理仿真培训系统的用户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风力发电基本原理 |
1.1.2 风电机组基本结构 |
1.2 风力发电仿真研究现状 |
1.3 编程环境介绍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风电机组仿真系统设计 |
2.1 风电机组仿真平台整体结构设计 |
2.2 风电机组仿真平台硬件设计 |
2.3 风电机组的数学模型 |
2.3.1 风速模型 |
2.3.2 风轮模型 |
2.3.3 传动模型 |
2.3.4 电机模型 |
2.3.5 变流器模型 |
2.4 数据通讯系统功能设计 |
2.4.1 基于UDP协议的数据通讯设计 |
2.4.2 基于I/O和PROFIBUS的数据通讯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用户软件系统设计 |
3.1 用户软件系统设计思路 |
3.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3.3 仿真数据存储和读取功能设计 |
3.3.1 TDMS文件存储功能 |
3.3.2 数据存储及读取功能设计思路 |
3.4 仿真系统运行测试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电机组仿真故障模拟系统 |
4.1 风电机组常见故障分类 |
4.2 故障模拟界面与功能设计 |
4.3 故障模拟实验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1 一般演示性故障界面显示 |
4.3.2 触发性故障结果显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基于PLC的风电机组仿真平台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力发电国内外发展趋势 |
1.2.2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基于PLC的风力发电机组仿真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风力发电基本原理与仿真系统设计 |
2.1 风能发电空气动力学原理 |
2.2 风力发电机组基本结构及原理 |
2.2.1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运行原理 |
2.2.2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基本结构 |
2.3 仿真系统整体设计与PLC控制 |
2.3.1 仿真系统组成及其功能 |
2.3.2 仿真系统实现方法及其功能 |
2.3.3 主控制系统硬件整体设计 |
2.3.4 倍福PLC自动化控制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仿真系统通信及电气系统设计 |
3.1 主控制系统通信系统设计 |
3.1.1 基于PROFIBUS的现场总线设计 |
3.1.2 基于TCP/IP协议的实时通讯设计 |
3.1.3 主控制系统硬件I/O通信电路设计 |
3.2 主控制系统电气系统设计 |
3.2.1 主控制系统电气设备布置 |
3.2.2 主控制系统电气系统接线 |
3.3 I/O通信电路的优化设计 |
3.3.1 数字量输入电路优化 |
3.3.2 数字量输出电路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仿真系统PLC控制流程及程序设计 |
4.1 PLC程序开发软件及语言环境 |
4.2 主循环控制流程 |
4.3 风机启动流程设计 |
4.4 风机并网控制流程设计 |
4.5 风机停机流程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主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
5.1 系统控制流程仿真实验 |
5.2 故障模拟仿真实验 |
5.2.1 软件触发故障仿真实验 |
5.2.2 硬件触发故障仿真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内容总结 |
6.2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基于LabVIEW的巷道热湿环境及制冷设备性能实时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煤矿监测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2.2 煤矿监测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1.2.3 LabVIEW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时监测系统设计与构建 |
2.1 搭建巷道实验平台 |
2.1.1 实验平台总体构成概述 |
2.1.2 巷道构筑方案设计 |
2.1.3 传感器测点布置 |
2.2 系统监测项目和评价方法 |
2.2.1 监测项目 |
2.2.2 评价方法 |
2.3 监测系统硬件组成与选型 |
2.3.1 监测系统硬件组成 |
2.3.2 传感器的选型 |
2.3.3 上位机的选型 |
2.3.4 下位机的选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时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3.1 软件总体设计 |
3.2 数据采集模块 |
3.2.1 数据采集模块组成 |
3.2.2 PLC程序设计 |
3.2.3 LabVIEW与 PLC通信 |
3.3 数据显示模块 |
3.3.1 制冷设备性能波形显示 |
3.3.2 巷道温湿度场云图显示 |
3.4 数据存储模块 |
3.5 报表生成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间插值算法研究 |
4.1 空间插值概述 |
4.2 空间插值常用方法 |
4.2.1 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 |
4.2.2 六面体9 节点形函数插值算法 |
4.2.3 普通克里金插值算法 |
4.2.4 三种插值算法验证结果比较 |
4.3 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的改进 |
4.3.1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改进策略 |
4.3.2 反距离加权插值改进算法验证结果比较 |
4.3.3 反距离加权插值改进算法的性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时监测系统误差分析与运行测试 |
5.1 监测系统误差分析 |
5.1.1 随机误差 |
5.1.2 系统误差 |
5.2 系统运行测试 |
5.2.1 系统测试的目的及原则 |
5.2.2 实时监测系统测试过程及方法 |
5.2.3 实时监测系统测试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烟草香料厨房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外发展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改造设计关键点 |
1.3.3 本文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烟草香料厨房管理控制系统分析 |
2.1 系统功能要求及技术指标 |
2.1.1 系统功能要求 |
2.1.2 技术指标 |
2.2 香料调制工艺流程 |
2.2.1 原料入罐和熬制 |
2.2.2 调制香精香料 |
2.2.3 牌号和质量对比 |
2.2.4 成品料罐装、储存及发放 |
2.3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控制网络 |
2.3.1 现场总线选择 |
2.3.2 控制网络总体结构 |
2.3.3 网络系统配置 |
2.4 本章小结 |
3 香料调制系统设计 |
3.1 系统硬件组成与设计 |
3.1.1 现场布局 |
3.1.2 管道 |
3.1.3 执行与检测元件 |
3.1.4 电控柜 |
3.1.5 控制器 |
3.2 控制系统功能设计 |
3.2.1 PLC硬件组态 |
3.2.2 PLC控制程序的总体结构 |
3.2.3 系统的控制功能的实现 |
3.3 基于RFID的信息校验功能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Win CC监控管理系统设计 |
4.1 管理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4.1.1 功能需求分析 |
4.1.2 监控系统总体结构 |
4.2 监控系统的实现 |
4.2.1 Win CC与 PLC通讯设置 |
4.2.2 Win CC项目建立流程 |
4.2.3 系统主画面设计 |
4.2.4 操作界面设计 |
4.2.5 实时趋势图 |
4.2.6 报警功能 |
4.3 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4.3.1 用户权限管理 |
4.3.2 设备运行管理 |
4.3.3 工艺配方管理 |
4.3.4 数据及信息管理 |
4.3.5 编码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 |
5.1 系统可靠性试验 |
5.2 基本动作检验 |
5.3 技术指标检验 |
5.3.1 料液温度控制 |
5.3.2 重量精度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S7-300PLC工业循环水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简介 |
1.1 直接冷却供水系统工艺流程 |
2 系统硬件设计 |
3 软件设计 |
3.1 冷水池出水总管压力软件设计 |
3.2 冷水池水位软件设计 |
3.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 结语 |
(9)PROFIBUS-DP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 |
2 ABB ACS550变频器参数设置 |
3 PROFIBUS-DP通信协议 |
4 西门子PLC的组态配置 |
5 西门子PLC编程实现通信控制 |
6 结论 |
(10)选煤厂煤泥压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煤泥压滤工艺流程 |
2 系统设计 |
2.1 硬件设计 |
2.2 软件设计 |
3 使用效果 |
4 结语 |
四、基于Profibus-DP的变频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门子PLC与变频器在脱硫系统中的DP通信应用[J]. 魏戴宁. 机电设备, 2021(05)
- [2]基于变频驱动的3200吨双臂架变幅式起重机电气系统研究[J]. 周玉哲,吴金星,翁晶,胡屾.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1(09)
- [3]基于FCS舞台调速吊杆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李玉禄.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风电机组半物理仿真培训系统的用户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D]. 马晓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基于PLC的风电机组仿真平台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王剑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6]基于LabVIEW的巷道热湿环境及制冷设备性能实时监测系统研究[D]. 石伟. 燕山大学, 2021(01)
- [7]烟草香料厨房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泠槿.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8]基于S7-300PLC工业循环水系统设计[J]. 周红芳,南江萍.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21(02)
- [9]PROFIBUS-DP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冯玉爽,王仲民,董磊,李丰振. 仪器仪表用户, 2021(03)
- [10]选煤厂煤泥压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J]. 赵毅. 自动化应用,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