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之祖:毛竹山旧石器早期遗存(论文文献综述)
陆莹,孙雪峰,王社江,鹿化煜[1](2021)在《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年代序列与区域演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早、中更新世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蕴含着丰富的早期人类活动和生存环境的背景信息,建立精确的遗址年代序列是分析古人类活动的基础。近二十年来,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测年研究为建立我国早期人类活动的年代框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已发表的95个有独立测年数据的早、中更新世遗址,将其纳入黄土-古土壤年代框架,初步建立自200多万年至末次间冰期的古人类活动年代序列,根据它们的时空分布,进一步阐释了古人类在不同区域活动强度演变的时空特征。总体来看,这些遗址在泥河湾-周口店、秦岭山地、长江下游及长江流域以南(南方)四大区域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征;区域古人类活动强度主要表现在从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周口店、中更新世的秦岭山地、到中更新世晚期的长江中下游和南方区域的时空序列上。此外,仍有较多已发掘遗址缺少年代研究或存在测年问题,今后需要加强遗址的精确测年研究。
杨石霞,裴树文,邓成龙[2](2021)在《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研究的发展,我们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材料和数据。尽管个别遗址的年代、文化性质和化石人类分析及鉴定仍有争议,但如此长时间的积累依然为构建序列性认识和思考提供了基础。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遗址或者区域的古人类化石、石器打制技术和气候环境背景的个案分析,对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尚缺乏系统探讨。本文选取过去百万年里地球气候冰期-间冰期旋回经历的两次显着转型事件: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和中布容事件作为时间节点,讨论伴随气候转型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秦岭及周边地区和中国南方地区出现的早期古人类演化特征的变化。具体从遗址分布、石器技术变化、早期人类化石特征等方面入手,尝试构建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
卢立群,董兵,陈胜前[3](2021)在《中国旧石器时代石球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石球是一种旧石器时代分布极为广泛的石质工具,有关其形制、制作与使用还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其形制包括一般打制石球与琢制滚圆的石球。中国发现石球按大小可以分为两个类型,较大者多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较小者多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及以后时期,本文讨论侧重前者。实验研究显示,石球生产是一项时间成本高昂的活动,如果加上琢制过程,所需要时间远多于手斧生产。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石球的大小与质量存在明显的偏向性,与成年男性手掌大小一致,这支持石球可能是直接握持使用的。投掷使用实验表明,平均质量与大小、形制规整的石球最有利于用手抓握投掷。结合考古材料中石球集中发现的状况与伴生动物化石进一步支持石球很可能是一种狩猎工具。不过采用石球狩猎距离较短,杀伤力有限,且更依赖机会,有较高风险。
桑文娟[4](2020)在《宣城市博物馆的地域文化展示分析》文中提出博物馆作为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见证物的社会机构,在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任。尤其是地方博物馆对于展示地方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定要展示出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其文化内涵。宣城市地处皖东南,历史悠久,宣城铜器、宣州窑瓷器、民俗文物、宣城方言、宣城名人等构成丰富的地域文化。宣城市博物馆依托宣城历史文化而建立,承担着展示宣城历史文化的责任。宣城市博物馆要充分发挥好宣传窗口的作用,积极展示地域文化,在保护和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使博物馆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宣城市博物馆对于地域文化的展示,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及跨学科研究方法等。首先概述宣城市地域文化主要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中将宣城市历史文化名人单独叙述。其次对宣城市博物馆展示地域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论述博物馆陈列展览、公众活动以及文创产品等几个方面对地域文化的展示。在对宣城市博物馆展示地域文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博物馆对于特色地域文化的展示不够充分;常设展览中文物展品内涵发掘不足;公众活动以及博物馆文创产品等对于地域文化的展示有所欠缺。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博物馆要增加方言文化、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展示;充分利用专题陈列突出展示宣城名人及文房四宝等文化;增加文物背景知识,丰富常设展览文物内涵,展示文物价值;同时加强宣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灵活运用临时展览、流动展览丰富对地域文化的展示;特色解说系统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加入拓宽展示地域文化的渠道。希望通过本文或可为提升宣城市博物馆以及其他博物馆展示地域文化提供参考。
陈虹,方梦霞[5](2020)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分期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次一研究背景二文化分期三文化分区四结语自二十世纪下半叶起,随着长江中下游地区考古工作的持续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迅速增加,新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数量丰富,第四纪地质等相关学科的研究逐步细化,不断地更新着我们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的认识。本文以公布的考古材料和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尝试对长江中下游已知的旧石器时代工业进行分期和分区,拟建立较为详细的旧石
董哲,战世佳[6](2020)在《安徽省宣城麻村旧石器遗址调查及发掘简报》文中提出水阳江流域是长江下游右岸的一条重要支流,以上世纪80-90年代发现"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为学术界所关注。200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流域内宣城麻村旧石器遗址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其中调查采集石制品71件,发掘出土石制品78件。遗址埋藏于水阳江右岸第二级河流阶地的红色黏土层中;石制品原料取自河流阶地下部的河卵石且以石英岩占绝对优势。石制品制作以锤击法为主,砸击法少量;石制品类型包括打击类、剥片类、废片类和小型工具等。石核剥片程度较低,石片多为初级剥片产品,总体显示中国南方砾石工业的特点。虽然技术组合处于模式I范畴内,但部分长度超过10 cm的石片和手镐及石刀等大型切割工具的发现,表明早期人类具备生产模式II产品的能力。根据石制品埋藏于网纹红土及上部均质红土的特点以及同长江中下游相关地区的地貌和年代对比,推测麻村遗址时代为大致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
李锋,陈福友,赵海龙,高星[7](2019)在《试论“水平层”与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方法》文中认为田野考古发掘是获取考古学资料的主要手段,确保遗存时空信息的准确性是发掘的关键,也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有自身的特点,即以考古地层学为指导,在"堆积层"的基础上,按一定厚度的水平层进行自上而下的发掘,并详细记录遗迹、遗物等的三维空间坐标。
董哲,裴树文,袁四方[8](2019)在《安徽水阳江流域2017年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文中指出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安徽水阳江流域开展旧石器考古调查工作,新发现15处旧石器地点,获得56件石制品。石制品可分为剥片类、废片类和打击类三大类。剥片类(包括石核、小型修理工具和大型切割工具)43件,石核类型有随意石核、准石球、盘状石核、多面体石核、砸击石核、石核刮削器、重型刮削器、单面和两面砍砸器等;小型工具1件,为尖状器;大型切割工具4件,手斧和手镐各2件。废片类10件,有I型、II型和III型石片、砸击石片、碎片和碎屑;打击类2件,包括石锤和石砧各1件。石制品原料以石英岩为主,其次为石英、燧石、安山岩和玄武岩等,原料多为河流砾石,就地取材。石核剥片与工具修理以锤击法为主,少量为砸击法产生。这批石制品埋藏于水阳江及其支流两岸的第二、三级阶地,石制品主要埋藏于网纹红土层中,依据已有工作初步推测,新发现地点的时代主要为中更新世中、晚期;其中五磁地点埋藏于灰黄色-灰白色黏土中的石制品应为晚更新世。大型切割工具的发现表明该地区存在模式2技术,这为探求早期人类在长江下游的扩散和技术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陈书芳[9](2018)在《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景观不仅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梅山地区聚居着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境内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梅山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作为湖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时,如何走出一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之路,既能青山常在、文化永续,又能发挥资源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实现梅山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梅山核心区的安化县和新化县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生态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等原理,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两县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景观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景观潜在利用方式等方面对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模式,力图提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梅山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生态规划路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丰富并完善地域性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为梅山文化的保护和梅山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八章,研究内容按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接着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查阅,针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二部分为对象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梅山地区景观资源、景观格局和景观适宜性评价做系统分析,涵盖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三章,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进行分析,并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而研究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获得的梅山地区地形图、卫星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上,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对研究区的28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后期景观生态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和工作效率。第五章,运用GIS的综合分析功能,构建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AHP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资源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特征、景观潜在利用方式、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等方面对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为策略及实践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章,通过SWOT分析、问卷调研等方法科学分析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第七章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符合地域特色、整体优化的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环境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第八章,在操作层面上对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选取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从小尺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证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唐磊[10](2017)在《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名属于词汇中的专有名词,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孕育的地名数量极为庞大。我国对地名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但由于传统地名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地名学科体系建立的时间较晚等因素,我国的地名研究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另外,随着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地名被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的文化属性日益被重视和关注。我国于2014年开启了为期4年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使得汉语地名词的研究具有较好的社会背景和现实价值。本文旨在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结合汉语地名自身的语言文化特性,挖掘与阐述地名理论和个案。本文以地名和地名学的基本理论为框架支撑,采用历时、共时相结合的方法,试对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属性进行探讨。地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对地名的阐释皆与汉语文化息息相关,二者互为融合,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的主要内容为:首先是地名词研究的基本理论阐述。在历时、共时层面上,对汉语地名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汉语地名呈现出的区域性特征进行论述。其次对汉语地名所具有的构建功能、汉语地名在心理认知视角下的解读作了综合性的分析。最后,在掌握文献资料和现今地名分布数据的基础上,对“坂、峦、沱、潭、渊、坞”等地名词作了细致的个案性研究与探讨。全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简要地介绍了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汉语地名研究的学科理论勾勒。首先对地名、地名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其次从语言、历史、移民、地理、社会心理、国家主权等方面对汉语地名研究具有的意义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证。第三章以历时层面为出发点,研究了汉语地名的起源、发展演变。在起源上,汉语地名经历了地理意识、有声语言地名、图画地名、文字地名四个阶段。在发展演变上,从汉语地名发展演变的过程、影响汉语地名发展演变的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别论述。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上,主要就殷墟卜辞中的地名、继殷墟卜辞之后的古代地名和现今地名呈现出的过程性特征进行了描述。在地名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上,主要探讨了地名的名实关系以及地名发展演变的方式和速度。第四章以共时层面为出发点,研究了汉语地名具有的区域性特征。本章将汉语地名分为历史、地理、语言三个类型区,并以历史地名与现今地名、老地名与新地名、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人文地理实体地名、民族语言地名、汉语方言地名、外语地名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与论证。第五章为汉语地名的综合性研究。本章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汉语地名进行了综合性的阐述,即汉语地名词在汉语词汇中表现出来的构词功能、地名心理认知视角下的文化解读。地名不仅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具有构建汉语其他类型词汇的功能,如汉语地名词可构成植物类词语,汉语地名词可构成姓氏,可为品牌、农产品品牌标志命名等。地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还折射人类认知、心理特征,对地名作认知、心理的文化解读有助于深化对汉语词汇的认识。第六章是汉语地名词的个案研究,主要是在历时、共时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现今的地名数据等对汉语地名中的六个常见通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其中:“坂”以地名“长坂”为着手点,对其以及与之相关的少数民族地名通名、域外语言地名进行了触类旁通的拓展。通名“峦”“沱”“潭”“渊”以“荆州谓之峦”“楚人谓深水为潭”“楚人名渊曰潭”等古楚方言材料为支撑,通过基本音义探源及义项演变分析,发现它们作地名词使用时,不管是历史地域分布还是现时地域分布,皆位于古楚国的地域范围内,应为典型的古楚方言地名词。另外,通过对“坞”的地域分布及地名词使用的特征考证,初步判定其应与古越语中的发语词“乌”存在联系。
二、龙之祖:毛竹山旧石器早期遗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之祖:毛竹山旧石器早期遗存(论文提纲范文)
(1)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年代序列与区域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早、中更新世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 |
3 区域古人类演化的年代序列 |
3.1 泥河湾盆地的早期古人类演化 |
3.1.1 早更新世遗址 |
3.1.2 中更新世遗址 |
3.2 秦岭地区的早期古人类演化 |
3.2.1 早更新世遗址 |
3.2.2 中更新世遗址 |
3.3 长江下游地区早期古人类演化 |
3.4 南方早期古人类演化 |
4 古人类演化年代框架与区域活动强度特征 |
5 总结 |
(2)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前 言 |
2方法与数据 |
2.1以重要气候事件作为序列节点 |
2.2 遗址数据的采集 |
3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体质与行为演化特征 |
3.1 中国北方地区 |
3.2 秦岭及周边地区 |
3.3 中国南方地区 |
4讨论 |
4.1人类体质、行为演化与气候事件的关系 |
4.2 秦岭地区作为南北方分界地带在早期人类进化中的意义 |
5展望 |
(3)中国旧石器时代石球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方 法 |
2中国旧石器时代石球材料 |
3实验研究 |
3.1实验的目的与地点 |
3.2原料的选择 |
3.3毛坯的选择 |
3.4技术方法、打片序列与时间成本 |
3.5与手斧制作的对比 |
3.6投掷使用 |
4讨论 |
5结 论 |
(4)宣城市博物馆的地域文化展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研究综述 |
1.2.1 地域文化与地方博物馆关系研究 |
1.2.2 宣城市博物馆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宣城市地域文化概述 |
2.1 物质文化 |
2.1.1 文化遗址及历史文物 |
2.1.2 历史建筑 |
2.2 非物质文化 |
2.2.1 传统技艺类 |
2.2.2 传统戏剧、音乐、舞蹈类 |
2.2.3 民俗类 |
2.2.4 其他类 |
2.3 历史文化名人 |
2.3.1 宣城诗人 |
2.3.2 宣城画派 |
2.3.3 世家大族 |
第三章 宣城市博物馆展示地域文化的现状 |
3.1 陈列展览 |
3.1.1 基本陈列 |
3.1.2 专题展览 |
3.1.3 临时展览 |
3.2 公众活动 |
3.2.1 社教活动 |
3.2.2 馆校共建实践基地 |
3.2.3 展览进社区 |
3.3 文创产品 |
3.4 存在问题 |
3.4.1 地域文化展示不够充分 |
3.4.2 常设展览文物存在局限 |
3.4.3 展示方式开发力度不够 |
第四章 提升宣城市博物馆展示地域文化的思考 |
4.1 增加展示部分地域文化内容 |
4.1.1 展现地域文化的多面性 |
4.1.2 充实地方特色文物资源 |
4.2 充分发挥专题陈列优势 |
4.2.1 打造“山水诗乡”专题陈列 |
4.2.2 建立“文化世家”专题陈列 |
4.2.3 完善“文房瑰宝”专题陈列 |
4.3 丰富常设展览文物内涵 |
4.3.1 增加文物背景知识 |
4.3.2 充分展示文物价值 |
4.3.3 文物布置紧扣主题 |
4.4 加强对宣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
4.4.1 丰富“吾土吾情”专题展厅 |
4.4.2 非遗展示与公众活动相结合 |
4.4.3 加强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
4.5 灵活运用临时展览和流动展览 |
4.5.1 特色文物与临时展览相结合 |
4.5.2 增加地域文化相关的流动展览 |
4.6 开拓展示地域文化的新途径 |
4.6.1 建设特色解说系统 |
4.6.2 建立宣城市博物馆官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分期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文化分期 |
(一)地层与年代 |
1.长江中游地层序列 |
2.长江下游地层序列 |
(二)旧石器时代早、中期典型地点 |
1.浙江七里亭遗址、银锭岗遗址[1] |
2.江苏放牛山遗址、南京人地点 |
3.安徽陈山地点、人字洞遗址 |
4.湖南虎爪山地点、鸡公遗址 |
5.湖北学堂梁子遗址、石龙头遗址、黄家窝遗址 |
(三)旧石器时代晚期典型地点 |
1.江苏将军崖遗址、神仙洞地点 |
2.浙江乌龟洞地点、合溪洞遗址 |
3.江西袁河流域 |
4.湖南乌鸦山遗址、十里岗遗址和燕儿洞遗址 |
5.湖北鸡公山遗址、樟脑洞遗址、杜店遗址 |
(四)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 |
三文化分区 |
(一)砾石—手斧文化区 |
(二)砾石—大尖状器文化区 |
(三)砾石—砍砸器文化区 |
(四)砾石—手镐石球文化区 |
四结语 |
(6)安徽省宣城麻村旧石器遗址调查及发掘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1 地理位置和地层概况 |
2 石制品 |
2.1调查采集的石制品 |
2.2发掘出土的石制品 |
3 结语与讨论 |
3.1麻村遗址石器工业面貌 |
3.2 年代推测 |
3.3对比与讨论 |
(7)试论“水平层”与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考古发掘的目标 |
二、“水平层”概念及其在中国考古发掘中的实践 |
三、旧石器时代遗址堆积特点和按水平层发掘的局限 |
四、当前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特点 |
(一) 堆积层[32]内细化“考古操作层” (水平层) |
(二) 覆盖面广的三维空间记录 |
(三) 新的发掘与记录方法 |
五、相关问题思考 |
(一) “生土”不生 |
(二) 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古人类生活面及居住结构 |
六、结语 |
(8)安徽水阳江流域2017年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调查方法、地层与发现 |
2.1 官冲地点 (17GC) |
2.2 五磁地点 (17WC) |
3 小结 |
(9)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课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梅山地区 |
1.2.2 生态旅游 |
1.2.3 景观生态学 |
1.2.4 景观格局 |
1.2.5 景观生态规划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2.1 宏观领域 |
2.1.1 生态旅游学研究 |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 |
2.2 中观领域 |
2.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2.2.2 景观格局研究 |
2.2.3 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
2.3 微观领域 |
2.3.1 梅山文化研究 |
2.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 |
3.1.1 复杂丰沛的自然地理语境 |
3.1.2 优化融合的产业经济语境 |
3.1.3 神秘多元的人文社会语境 |
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及特征 |
3.2.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 |
3.2.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特征 |
3.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3.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
第4章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
4.1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
4.1.2 研究数据的处理 |
4.2 梅山地区景观构成要素 |
4.2.1 基本要素 |
4.2.2 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
4.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1 梅山地区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2 研究区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4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4.4.1 梅山地区景观类型变化 |
4.4.2 梅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 |
4.5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5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
5.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
5.1.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
5.2 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环境特征评价 |
5.2.1 梅山地区景观自然度评价 |
5.2.2 梅山地区景观旷奥度评价 |
5.2.3 梅山地区景观美景度评价 |
5.3 梅山地区人地作用关系特征评价 |
5.3.1 梅山地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
5.3.2 梅山地区景观相容度评价 |
5.4 梅山地区景观潜在利用方式评价 |
5.4.1 梅山地区景观可达度评价 |
5.5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
5.5.1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5.5.2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特征 |
5.5.3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 |
5.5.4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 |
5.6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6章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研究 |
6.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6.1.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 |
6.1.2 梅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
6.1.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
6.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定位 |
6.2.1 战略目标和开发原则 |
6.2.2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 |
6.2.3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
6.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6.3.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模式 |
6.3.2 产品维度——多元化导向开发模式 |
6.3.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模式 |
6.3.4 关系维度——均衡型共管开发模式 |
第7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7.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
7.1.1 系统性原则 |
7.1.2 保护性原则 |
7.1.3 多样性原则 |
7.1.4 地域性原则 |
7.1.5 可操作性原则 |
7.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 |
7.2.1 核心生态保护区 |
7.2.2 外围保护性缓冲区 |
7.2.3 集中引导性开发区 |
7.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 |
7.3.1 基质和斑块优化 |
7.3.2 廊道景观优化 |
7.4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
7.4.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布局规划 |
7.4.2 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
7.4.3 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
7.5 梅山地区环境文化保护规划 |
7.5.1 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 |
7.5.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
第8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
8.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
8.1.1 项目概况 |
8.1.2 设计目标 |
8.1.3 设计理念 |
8.2 基地分析 |
8.2.1 基地周边环境 |
8.2.2 基地内部现状 |
8.3 梅山文化园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
8.3.1 总体格局与景点设置 |
8.3.2 功能分区与旅游策划 |
8.3.3 道路规划与景观营造 |
8.3.4 视线组织与竖向设计 |
8.3.5 水系重塑与水景设计 |
8.3.6 植物配置与动物养殖 |
8.4 梅山文化园旅游开发模式 |
8.4.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 |
8.4.2 产品维度——复合型多元开发 |
8.4.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 |
8.4.4 关系维度——联动式多方开发 |
8.5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
8.5.1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 |
8.5.2 梅山文化园旅游线路规划 |
结语 |
研究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品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 |
附录D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10)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现状 |
一、传统地名学阶段 |
二、现代地名学阶段 |
三、国外的地名研究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语料说明 |
第一章 地名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一节 地名 |
第二节 地名学 |
第三节 地名研究的意义 |
一、地名与语言 |
二、地名与历史 |
三、地名与移民 |
四、地名与地理 |
五、地名与社会心理 |
六、地名与国家主权 |
第二章 地名的历时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地名的起源 |
第二节 地名的发展演变 |
一、地名发展演变的过程 |
二、地名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地名的共时区域特征 |
第一节 历史类型区 |
一、历史地名与现今地名 |
二、老地名与新地名 |
第二节 地理类型区 |
一、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
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 |
第三节 语言类型区 |
一、民族语言地名 |
二、汉语方言地名 |
三、外语地名 |
第四章 地名词的综合性分析 |
第一节 地名可构建汉语词汇 |
一、植物类 |
二、姓氏类 |
三、品牌类 |
第二节 心理认知视角的地名解读 |
一、地名与认知 |
二、地名与语言塔布 |
第五章 地名词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坂 |
一、“坂”与“阪” |
二、“坂”与“长坂坡” |
三、“坂”与汉语方言 |
四、“坂”与少数民族语言 |
五、“坂”与域外语言“大阪” |
六、小结 |
第二节 峦 |
一、“峦”的基本音义及探源 |
二、古楚地域的界定 |
三、“峦”的义项分析 |
四、“峦”的分布考察 |
五、小结 |
第三节 沱 |
一、“沱”的基本音义辨查 |
二、“沱”的历时分布及词义演变 |
三、“沱”的共时分布 |
四、滹沱考 |
五、小结 |
第四节 潭 |
一、“潭”地名的历时分布 |
二、“潭”的义项分析 |
三、“潭”与少数民族语言 |
四、小结 |
第五节 渊 |
一、“渊”的地名分布 |
二、“渊”的地名义项 |
三、小结 |
第六节 坞 |
一、“坞”的基本音义辨查 |
二、“坞”的义项分析 |
三、“坞”的地名分布 |
四、地名词“坞”应与古越语相关 |
五、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龙之祖:毛竹山旧石器早期遗存(论文参考文献)
- [1]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年代序列与区域演化特征[J]. 陆莹,孙雪峰,王社江,鹿化煜. 人类学学报, 2021
- [2]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J]. 杨石霞,裴树文,邓成龙. 人类学学报, 2021
- [3]中国旧石器时代石球的实验研究[J]. 卢立群,董兵,陈胜前. 人类学学报, 2021(04)
- [4]宣城市博物馆的地域文化展示分析[D]. 桑文娟. 安徽大学, 2020(08)
- [5]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分期分区研究[J]. 陈虹,方梦霞. 考古学报, 2020(01)
- [6]安徽省宣城麻村旧石器遗址调查及发掘简报[J]. 董哲,战世佳. 人类学学报, 2020(01)
- [7]试论“水平层”与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方法[J]. 李锋,陈福友,赵海龙,高星. 考古, 2019(01)
- [8]安徽水阳江流域2017年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J]. 董哲,裴树文,袁四方. 人类学学报, 2019(02)
- [9]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D]. 陈书芳. 湖南大学, 2018(06)
- [10]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 唐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