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谈思[1](2021)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已经步入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性产业,也处在由粗放式发展向休闲化、高质量转型的攻关期。山地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人文环境,成为旅游景区重要的建设场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但是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结构优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推动以及山地景区发展存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门票经济依赖、基础设施落后、整合营销能力不足以及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等现实问题,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因此加强对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方面丰富了旅游发展评价、山地旅游案例研究内容,深化了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为其他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提供评价依据以及案例借鉴。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961021),应用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竞争优势论等相关理论,使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德尔菲法、半定量研究方法以及变异系数法等相关研究方法,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点进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最后基于前文系统分析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提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本研究第一章、第二章在分析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山地旅游、旅游转型发展以及玉龙雪山景区旅游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山地旅游、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以及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等概念进行阐述及再定义,融合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竞争优势论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分析我国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与必要性,总结归纳典型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主要内容;第四章借助变异系数法、专家咨询法与文献分析法,结合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与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以及评价模型;第五章在分析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运用评价模型评价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第六章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评价与SWOT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模型与转型策略分析模型,并结合玉龙雪山景区实际情况,对各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通过山地旅游案例研究、文献梳理与政策解读,认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促进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与立体化;主要内容包括景区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业态、景区营销、景区品牌、景区项目引进、旅游产品质量、旅游服务、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空间、景区环境管理、景区合作与旅游客源市场等十二个方面。2.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实证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总体水平得分0.6993,转型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不同转型发展方向转型水平不同:其高端化、智慧化发展水平较高,得分分别为0.2086、0.1956;特色化发展得分为0.1132,转型发展水平一般;国际化、立体化发展水平较低,得分分别为0.1005、0.0815。3.通过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SWOT矩阵模型分析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战略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现阶段内部资源、区位、交通以及品牌优势明显,外部面临政策支持、大滇西环线旅游发展、新兴旅游消费需求与业态等重大机遇,积极发挥优势,利用机遇,应采取增长型转型战略。4.构建了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包括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动力系统以及转型机制四个方面,其中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是转型发展基础内容,动力系统是促进转型方式与策略的重要驱动力量,转型机制是促进转型有效运行的保障。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式包括:研学旅游提升教育科普内涵层次、绿色旅游提升产品生态质量、深度文化体验游促进物质形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定制旅游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互动旅游提升游客行程体验、多媒体营销手段融合提升景区国际知名度、结合大滇西旅游环线发展重塑国际品牌形象、政策兜底保障环境优化、地域分异规律贯穿垂直海拔高差景观产品开发、生态旅游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提升游客体验、交通发展促进景区地理空间拓展、文化贯通促进景区文化空间融合等16个方面。6.玉龙雪山旅游转型提升措施包括:推进“旅游+”,加快旅游融合、整合特色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组成、发挥政府作用,加大转型宣传、运用创新成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加强立体空间开发,突出山地景区特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市场需求调研、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加强外部空间建设,丰富景区外部空间产品业态等八个方面。

王海卓[2](2021)在《生态哲学视角下的生态旅游研究 ——以中国生态旅游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旅游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撑产业之一,发展十分迅猛。而生态旅游作为切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旅游模式,更是得到了国家的扶持和各级政府的大力发展。然而,生态旅游现今的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游客不文明行为、景区违章建筑、国家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频频出现破坏着生态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本研究基于生态旅游的理论内涵分析生态旅游乱象及其成因,即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内在价值的冲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讨论真正符合生态旅游理论内核的理想的生态旅游模式究竟是怎样的。首先,对于生态旅游概念进行辨析,讨论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可持续发展、具有教育和学习意义的理论标准究竟与一般旅游模式有什么不同。其次,重点关注现今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用生态旅游理论对照现实情况分析生态旅游乱象的成因。并从生态哲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具体的生态旅游案例分析现在生态旅游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导致生态旅游地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展现生态旅游的理论与现实的生态旅游案例之间的差异。最后,生态旅游与休闲哲学、生态哲学相结合,通过在生态旅游中体现自然的内在价值体现;在旅游活动中实现与环保意识培养的联动;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精神需求的休闲方式方式,展现一种理想的生态旅游。

陈田,虞虎,王甫园[3](2021)在《迈向可持续目标的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国土空间保护利用、美丽中国等重点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对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迈向可持续发展目标下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研究认为:生态旅游对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实现具有多维促进作用,大众生态旅游在现代化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和生态文明的中国话语体系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当代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具有与以往国外后工业化时期生态旅游完全不同的时代特点,外部环境和关联要素正在不断促使生态旅游发展寻求新的发展路径。自然生态、地域功能、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共同勾画出当代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图景,未来研究需要建立以资源环境容量为底线、以生态游憩机会图谱和时空匹配为规律、以空间治理和现代化管控为提升、以强约束低损耗的政策和技术标准为配套的四位一体发展体系,从而为中国实现生态环境严格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多元目标提供支撑。

蔡新良[4](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何星[5](2020)在《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真[6](2020)在《新保护地体系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成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推动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对生态旅游的功能、角色、定位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正在开展的生态旅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已然对区内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背景下,本文尝试梳理新保护地体系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的具体要求,构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有益探索。本文在系统总结生态旅游及其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不同发展阶段特点,构建了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构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目标线性加权求和函数法建立指标评价评估模型,最后以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构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库即起步难的创建期——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发展慢的成长期——政府指导企业参与的适度游憩型;规范化的成熟期——政府指导市场主导的深度融合型。并分析提出当前最适宜的模式是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2)建立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目标层—准则层—亚准则层—指标框架,准则层由制度、社会、环境和生态四个部分构成,评价指标共42个。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建立了指标评价评估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与标准化处理,建立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3)对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证研究该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得分是39.53分,处在可持续发展准备阶段。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该保护区可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生态旅游优化调整:树立生态伦理观,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管理体制;突出生态教育特质,开展深度生态旅游体验;建立高质量解说系统,完美实现寓教于游;实施最佳环境管理,定期开展可持续发展评估。

唐玉霞[7](2020)在《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墨脱为例》文中认为为探索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实现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区域墨脱为例,通过调查墨脱区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努力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中,利用层次分析法,筛选了25个评价指标,运用综合评价等级与隶属度、木桶原理相结合,对墨脱旅游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测评。结果表明:(1)墨脱旅游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为3.46,属于轻微弱载状态;(2)从隶属度看,墨脱旅游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对轻微弱载隶属度最高,接近适载;(3)结合木桶原理得出,固体垃圾与住宿接待率是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指标。墨脱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相关指标调查的基础上,选取29个指标因子,构建墨脱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体系,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评价。结果表明:(1)本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景观得分分别为:29.27、3.94、6.97、8.59、7.56、20.97,总分为77.30,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良好;(2)指标值显示,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与生态意识方面,具有建设的空间。结合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研究结果,分析出墨脱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之间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生态旅游拉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为实现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1)提高生态经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结构;(2)建设生态基础设施,促进生态经济发展;(3)增强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4)完善生态安全,创建绿色生态环境;(5)实行国家公园体制,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李飞[8](2020)在《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通辽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的地级市,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号召,合理利用区域资源和区域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既是建设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途径,也是完成国家乡村扶贫、走向致富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通辽市经济建设的必经之路,因此研究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对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进行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不仅可以提高通辽市乡村旅游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还会促进通辽市的社会发展,加强通辽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自然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做到有机统一,达到效益最大化。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进行整体把握;其次,明确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基础理论,然后,分析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及其对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之后,对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进行具体分析;接着,通过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对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通过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总结,对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启示,包括:提高游客生态旅游意识,加强生态旅游教育;加强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加强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推广;制定和实施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二,通过对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现实基础分析发现: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持续扩大;乡村生态旅游综合收入持续增长;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其发展取得了许多成就,包括:带动了农牧民收入增长;促进了关联产业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劳动力就业;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第三,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综合评价得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社会生活可持续发展水平,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也均呈增长趋势。第四,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整体层面上,经济产业可持续、社会生活可持续、环境生态可持续均通过了显着性水平检验,与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显着关系。具体来看,乡村生态旅游游客接待能力、乡村生态旅游经济收入、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乡村生态旅游就业率、农牧区人均收入、农牧区第三产业净收入、农牧区人均居民旅游消费、乡村森林覆盖率、乡村生态旅游业经济占比、乡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这些指标通过了模型检验,可以推断出这些指标对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有积极影响的。乡村生态旅游业投资占比总投资比重、乡村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乡村废水排放总量、乡村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指标均没有通过模型检验,在一定层面制约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五,提出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具体包括:一是加大乡村生态旅游资金投入;二是提高乡村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三是要加大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四是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于波[9](2020)在《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海洋生态旅游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洋经济具有极大的拉动作用,因此,海洋生态旅游也受到国内沿海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逐步成为发展当地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的最佳选择。由于发展战略的偏差,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过度开发问题也逐渐出现,急需得到关注和解决。通过对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研究,提出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对策。1.分析了荣成市海洋旅游的主要资源,对成山头、赤山、那香海景区、桑沟湾、楮岛的等旅游资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对荣成市海洋旅游资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区域横向对比来看,荣成市海洋旅游资源等级与青岛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与烟台相比,也不占绝对优势;从市域层面看,总体旅游资源丰富,景区等级与知名度较好,但分部较散,缺少联动发展,没形成强有力的旅游核心力。2.分析了 2015-2019年间荣成市渔民收入情况,总体上成上升趋势,目前为人均3.4-3.5万元/人/年。2015-2019年荣成市旅游公司员工的工资也呈现上升趋势,员工人均工资为4.6万元/人/年。分析了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服务及产品价格。对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对大多数人有吸引力,最吸引他们的是海岛景色和与陆地相隔的海岛环境。3.对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现进行了 SWOT分析。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为: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多彩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荣成市旅游品牌知名度高;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劣势:对海洋生态旅游的认识不足,资源整合不够、缺乏品牌产品,海洋开发投入不足日益突出,海洋生态旅游区的管理体制不完善,海洋生态质量不容乐观;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机遇:广阔的海洋旅游前景,荣成市旅游软环境的改善,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城市的转型升级;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挑战:海洋生态旅游面临激烈的空间竞争,滨海岸线旅游发展空间不足,受气候影响,旅游的季节性强,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产业起步较。4.提出了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思路,并在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首先,加强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管理,坚持海陆环境同治,提升海洋生态景区环境承载力;其次,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科学发展海洋生态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再次,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科学利用保护海洋资源,推进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最后,加大海洋生态人文建设重视力度,推进生态文化设施建设,倡导绿色消费文化观念,树立先进生态文化理念。

褚英敏[10](2020)在《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测算与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湿地旅游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由于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分注重景区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许多湿地景区遭到了严重干扰与破坏,湿地旅游发展前景堪忧。湿地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已成为旅游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平衡湿地景区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创收的关系?景区旅游接待规模是否合理?值得深入研究。作为华北最大的淡水湿地,近年来,白洋淀景区旅游开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加上水源不足,水位不稳、干淀现象频繁、水体污染严重,白洋淀的生态功能正在衰退。目前,雄安新区的开发建设为白洋淀景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因此,本文以白洋淀为研究区,基于生态足迹、水足迹、碳足迹等模型与方法,分析了白洋淀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碳足迹和旅游水足迹,综合评价了景区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探讨了白洋淀湿地景区旅游合理接待量,为制定合理的景区旅游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其它湿地景区的旅游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问卷与实地调查资料与白洋淀旅游统计数据,估算了白洋淀景区旅游各环节的旅游碳足迹、旅游水足迹与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白洋淀景区2016年旅游碳足迹总量约为1.73×104 hm2,其中旅游交通碳足迹和旅游住宿碳足迹所占比重最大,游客人均碳足迹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白洋淀景区2016年的旅游水足迹总量达0.40×104 hm2,其中旅游餐饮水足迹所占旅游水足迹总量比重最大,旅游水足迹强度低于河北省水足迹强度。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达4.76×104 hm2,其中旅游交通生态足迹、旅游淡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旅游住宿生态足迹所占总旅游生态足迹比重较大。(2)白洋淀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超过了其旅游生态承载力,出现了生态赤字。但景区的碳承载力大于旅游碳足迹,景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也略大于旅游水足迹,因此,旅游生态足迹是制约白洋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运用Dematel方法进一步分析表明,影响白洋淀旅游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游客人数、景区宾馆规模、游客逗留时间以及游客出行方式。由此开展情景分析发现,当游客人数约减少15%时,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与旅游生态承载力持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白洋淀景区宾馆规模缩小10%,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约减少2.5%,旅游碳足迹约减少3.6%,旅游水足迹约减少0.9%;当游客在白洋淀景区逗留时间减少1/3时,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将减少约15%、旅游碳足迹将减少约21%、旅游水足迹将减少约32%;如90%的游客乘坐大巴车前往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将减少约25%,总旅游碳足迹减少约27%;如90%的游客乘坐私家车出行,则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将增加约24%,旅游碳足迹增加约27%。(3)探讨了白洋淀景区旅游适宜接待规模,找到了白洋淀旅游合理接待量阈值,即旅游全年接待人数约200~210万,平均逗留时间在36小时以内,45%~60%的游客大巴出行,这种情况下,白洋淀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持平,从而保障白洋淀旅游可持续发展。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最后提出促进白洋淀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1)加强景区管理,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2)低碳出行,减少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3)节约用水,提高旅游水资源利用效率;(4)提倡游客健康饮食与适当住宿;(5)通过一系列修复保护工作,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6)多举措促进白洋淀旅游业健康发展。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一、旅游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山地成为景区建设的重要区域
        三、山地景区旅游发展亟需转型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山地旅游研究
        二、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三、玉龙雪山旅游发展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山地旅游
        二、山地景区
        三、旅游转型发展
        四、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系统协同论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三、旅游竞争优势论
第三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
        一、山地旅游资源丰富
        二、山地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三、旅游消费主体与结构发生改变
        四、政府大力支持提供政策保障
        五、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一、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历程
        二、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及启示
        一、国内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
        二、国外山地旅游目的地发展经验
        三、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启示
    第四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梳理
        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主要方向
    第五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山地景区国际化转型主要内容
        二、山地景区高端化转型主要内容
        三、山地景区特色化转型主要内容
        四、山地景区智慧化转型主要内容
        五、山地景区立体化方向转型主要内容
第四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节 旅游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二、指标构建基本思路
    第二节 指标筛选与构建
        一、指标的筛选
        二、指标权重确立方法
        三、指标评价方法
        四、评价模型
第五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第一节 玉龙雪山景区概况
        一、景区概况
        二、景区转型发展概况
    第二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
        一、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二、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基于评价的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与策略研究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SWOT分析
        一、旅游转型发展SWOT分析
        二、基于评价和SWOT分析的转型发展战略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
        一、旅游转型发展要素系统
        二、旅游转型发展外部空间
        三、旅游转型发展动力
        四、旅游转型支撑机制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
        一、旅游转型方式
        二、旅游转型提升措施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一轮)
    附录2: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二轮)
    附录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专家打分表
    附录4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游客问卷调查
    附录5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单项评价法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2)生态哲学视角下的生态旅游研究 ——以中国生态旅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生态旅游国内研究综述
        1.2.2 生态旅游国外研究综述
        1.2.3 生态哲学与休闲哲学
    1.3 研究方法
        1.3.1 比较分析法
        1.3.2 调查研究法
        1.3.3 交叉分析法
    1.4 创新点
二、生态旅游概念辨析
    2.1 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2.1.1 生态旅游的萌芽
        2.1.2 生态旅游的发展
    2.2 生态旅游的核心内涵
        2.2.1 以自然为基础
        2.2.2 可持续性
        2.2.3 学习与教育
        2.2.4 道德要求
    2.3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模式
        2.3.1 生态旅游与NBT旅游
        2.3.2 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
        2.3.3 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
三、中国生态旅游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3.1.1 中国生态旅游总体情况
        3.1.2 中国生态旅游景区体系现状
        3.1.3 中国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3.2 中国生态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3.2.1 生态旅游活动的种种乱象
        3.2.2 政府管理失职与公益性缺失
        3.2.3 环境教育进程缓慢,缺少环保意识培养
    3.3 基于生态旅游理论分析生态旅游模式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3.3.1 发展与保护:打着生态旗号的经济发展
        3.3.2 人类与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旅游
        3.3.3 消耗资源与精神需求:概念泛化的生态旅游产品
        3.3.4 管理与治理:旅游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维护
四、生态旅游案例分析
    4.1 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与旅游发展状况
        4.1.1 呼伦湖自然保护区自然情况
        4.1.2 呼伦湖自然保护区旅游情况与发展现状
    4.2 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4.2.1 水位下降、草场退化
        4.2.2 水质污染
        4.2.3 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4.3 内蒙古呼伦湖自然保护区生态危机的成因
        4.3.1 旅游活动与游客行为
        4.3.2 景区建设与管理
五、回归真正的“生态”旅游
    5.1 生态旅游与环境的内在价值
        5.1.1 尊重环境的内在价值
        5.1.2 生态旅游活动中心由人类转向自然
    5.2 生态旅游与环保意识的培养
        5.2.1 我国现在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方法
        5.2.2 生态旅游是天然的培养环保意识的教育手段
    5.3 休闲哲学与生态旅游
        5.3.1 追求精神愉悦的休闲哲学
        5.3.2 休闲哲学与生态旅游的精神诉求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致谢

(3)迈向可持续目标的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
    2.1 SDG目标下的生态旅游
    2.2 生态旅游研究关键内容
3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的基础条件和时代背景
    3.1 基础条件
        3.1.1 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广泛的物质基础
        3.1.2 地域功能类型差异丰富了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式体系与多样化内容
        3.1.3 自然社会承载力决定了生态旅游开发规模容量和实现程度
        3.1.4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注入持续动力
    3.2 时代背景
        3.2.1 生态环境严格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多元目标的重要抉择
        3.2.2 践行生态文明、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有效增长方式
        3.2.3 生态脆弱性地区资源利用模式优化的关键载体
        3.2.4 资源—资本—资金增值机制的外源动力
4 面向可持续目标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策略
    4.1 建立面向生态旅游发展的资源环境容量的底线约束机制
    4.2 探索构建不同资源生态本底的生态旅游产品谱系与配置规律
    4.3 优化强约束、低损耗的生态旅游发展政策和配套支撑
    4.4 提高生态旅游区域空间治理水平和现代化管控能力
5 结论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6)新保护地体系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
        1.1.2 新保护地体系的核心理念
    1.2 问题的提出
        1.2.1 新保护地体系建设对生态旅游提出的新要求
        1.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目的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
        1.2.3 小结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框架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旅游
        2.1.2 保护地体系
    2.2 研究综述
        2.2.1 保护地体系研究
        2.2.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
        2.2.3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2.2.4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2.5 研究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人与自然共生理论
        2.3.2 旅游生态经济学理论
        2.3.3 生态环境伦理学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构建
    3.1 时代大背景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实判断
        3.1.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是特殊的准公共产品
        3.1.2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级保护区的功能和任务
    3.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关键问题
        3.2.1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误差
        3.2.2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3.3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构建
        3.3.1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内涵
        3.3.2 开发原则和战略部署
        3.3.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3.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实选择——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
4 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4.2 指标选取的方法与原则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4.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3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指标体系初选
        4.3.2 专家咨询
        4.3.3 构建指标评价方法
        4.3.4 指标说明与计算
    4.4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 专家咨询
        4.4.2 数据分析
        4.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5 可持续发展评价评估模型
        4.5.1 评价指标的量化与标准化处理
        4.5.2 可持续发展评价评估模型
        4.5.3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等级
5 阳际峰国际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5.1 案例地选择与概况
    5.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5.3 评估结果分析
    5.4 保护区生态旅游优化调整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第一轮)
附件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第二轮)
附件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第三轮)
附件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AHP)
致谢

(7)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墨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基本理论
        1.2.1 自然保护区相关理论
        1.2.2 生态文明相关理论
        1.2.3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
        1.2.4 三者间的关系
    1.3 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4.1 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
        1.4.2 墨脱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
        1.4.3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第三章 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3.1 研究步骤与方法
    3.2 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3.2.1 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3.2.2 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
    3.3 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权重测算
    3.4 构建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数学模型
    3.5 构建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与评价标准
        3.5.1 综合评价模型
        3.5.2 综合评价值隶属度计算
        3.5.3 木桶原理
        3.5.4 综合评价等级标准
    3.6 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计算
    3.7 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结果
    3.8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结论与讨论
        3.8.1 从权重角度
        3.8.2 从综合评价值角度
        3.8.3 从隶属度角度
        3.8.4 从木桶原理角度
第四章 墨脱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研究
    4.1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4.2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标评价标准
    4.3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方法与总体标准
        4.3.1 评价方法与过程
        4.3.2 总体评价标准
    4.4 研究墨脱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4.4.1 各指标权重计算
        4.4.2 评价结果
        4.4.3 生态文明建设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墨脱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关系分析
    5.1 生态旅游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拉动作用
        5.1.1 生态旅游拓宽经济收入来源
        5.1.2 生态旅游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5.1.3 生态旅游拉动社会发展
        5.1.4 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系统
    5.2 生态文明对生态旅游发展的的促进作用
        5.2.1 生态文明提高景区品质
        5.2.2 生态文明提升服务质量
        5.2.3 生态文明规范生态旅游
        5.2.4 生态文明刺激生态旅游需求
第六章 生态文明视角下墨脱可持续发展对策
    6.1 提高生态经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结构
    6.2 建设生态基础设施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6.3 增强居民生态文化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6.4 完善生态安全创建绿色生态环境
    6.5 实行国家公园体制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旅游
        2.1.2 乡村生态旅游
        2.1.3 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2.2 基础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两山”理论
第3章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及启示
    3.1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3.1.1 美国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
        3.1.2 日本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
        3.1.3 泰国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
    3.2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对通辽市的启示
        3.2.1 提高游客生态旅游意识,加强生态旅游教育
        3.2.2 加强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
        3.2.3 加强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推广
        3.2.4 制定和实施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4章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
    4.1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4.1.1 自然条件
        4.1.2 社会条件
        4.1.3 经济条件
        4.1.4 政策条件
    4.2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4.2.1 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分布
        4.2.2 乡村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持续扩大
        4.2.3 乡村生态旅游综合收入持续增长
        4.2.4 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4.3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成就
        4.3.1 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4.3.2 促进了关联产业发展
        4.3.3 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4.3.4 促进劳动力就业
        4.3.5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4.4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类型
        4.4.1 生态采摘体验型
        4.4.2 乡村休闲度假型
        4.4.3 “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复合型
第5章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5.1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5.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5.2 评价对象及数据来源
    5.3 评价方法
        5.3.1 熵值法
        5.3.2 灰色关联度分析
    5.4 评价结果分析
        5.4.1 整体及各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分析
        5.4.2 各维度通辽市整体及各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分析
第6章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6.1 基本假设条件
    6.2 模型构建及共线性诊断
        6.2.1 模型构建
        6.2.2 共线性诊断
    6.3 回归分析
        6.3.1 经济产业、社会生活、环境生态整体层面的回归分析
        6.3.2 各指标层面回归分析
    6.4 影响因素分析
第7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7.1 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加大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7.2.2 提高乡村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7.2.3 加大乡村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力度
        7.2.4 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附表1
作者简介
致谢

(9)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荣成市发展海洋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文献评述
    1.5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6 可能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海洋经济
        2.1.2 海洋生态旅游
        2.1.3 海洋生态旅游产品
        2.1.4 海洋生态旅游服务
    2.2 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旅游发展理论
        2.2.2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3.1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3.1.1 荣成市的海洋旅游资源特征
        3.1.2 荣成市现有主要海洋生态旅游产品
    3.2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2.1 海洋生态旅游收入
        3.2.2 渔民收入情况
        3.2.3 旅游公司员工工资
        3.2.4 服务或产品价格
        3.2.5 客源市场分析
4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4.1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
        4.1.1 优越的区位优势
        4.1.2 丰富多彩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
        4.1.3 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
        4.1.4 荣成市旅游品牌知名度高
    4.2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劣势
        4.2.1 对海洋生态旅游的认识不足
        4.2.2 资源整合不够,独特性不明显
        4.2.3 海洋开发投入不足日益突出
        4.2.4 海洋生态旅游区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4.2.5 海洋生态质量不容乐观
    4.3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机遇
        4.3.1 广阔的海洋旅游前景
        4.3.2 荣成市旅游软环境的改善
    4.4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挑战
        4.4.1 海洋生态旅游面临激烈的空间竞争
        4.4.2 受气候影响,旅游的季节性强
        4.4.3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产业起步较晚
5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路
    5.1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5.1.1 经济目标可持续
        5.1.2 环境与资源目标可持续
        5.1.3 社会目标可持续
    5.2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品牌创建战略
    5.3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空间战略
    5.4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5.4.1 开发新型海洋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5.4.2 发展海洋生态旅游新业态
6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6.1 加强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管理
        6.1.1 坚持海陆环境同治
        6.1.2 提升海洋生态景区环境承载力
    6.2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6.2.1 科学发展海洋生态经济
        6.2.2 增强业态创造力
        6.2.3 提档升级旅游要素
    6.3 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
        6.3.1 利用现代先进信息化技术进行科学管理
        6.3.2 重视海洋生态旅游的科研与教育
        6.3.3 提升荣成海洋旅游软实力
    6.4 加大海洋生态人文建设重视力度
        6.4.1 倡导绿色消费文化观念
        6.4.2 树立先进生态文化理念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客源市场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10)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测算与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
    2.3 文献综述
    2.4 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白洋淀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3.1 研究区概况
    3.2 白洋淀旅游资源环境情况
    3.3 白洋淀旅游开发状况
    3.4 白洋淀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计算
    4.1 旅游足迹计算方法介绍
    4.2 问卷调查与分析
    4.3 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白洋淀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
    5.1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5.2 白洋淀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
    5.3 白洋淀旅游足迹赤字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白洋淀旅游合理接待规模分析
    6.1 白洋淀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2 白洋淀旅游开发情景分析
    6.3 白洋淀旅游合理接待规模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白洋淀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7.1 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
    7.2 减少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
    7.3 提高旅游水资源利用效率
    7.4 提倡游客健康饮食与适当住宿
    7.5 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
    7.6 多举措促进白洋淀旅游业健康发展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D]. 谈思.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生态哲学视角下的生态旅游研究 ——以中国生态旅游为例[D]. 王海卓.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迈向可持续目标的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 陈田,虞虎,王甫园. 中国生态旅游, 2021(01)
  •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D]. 何星.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6]新保护地体系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 陈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7]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墨脱为例[D]. 唐玉霞. 西藏大学, 2020(12)
  • [8]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飞. 吉林大学, 2020(08)
  • [9]荣成市海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 于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10]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测算与环境承载力研究[D]. 褚英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