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卫星携带蚕实验研究现状

生物卫星携带蚕实验研究现状

一、生物卫星搭载家蚕试验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沈广胜[1](2021)在《天宫二号航天蚕后代小茧突变体sc的发现与基因定位》文中提出家蚕(Bombyx mori)作为一种完全被人类驯化的昆虫,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蚕茧是家蚕经济价值的主要来源,蚕茧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蚕茧丝量的多少,因此研究蚕茧大小的成因对蚕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家蚕作为一种重要的鳞翅目模式昆虫,相关研究结果具有遗传学和医学上的潜在应用价值。天宫二号航天蚕小茧突变体sc是我们用天宫二号航天蚕与地面“白玉”交配制种的后代经过多代同胞交配纯合所得,是一种新的体型突变体。该家蚕突变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表现为发育延迟、摄食量少和体型小,所结蚕茧的形状大小和质量约为正常蚕茧的二分之一,且在交配后雌蛾产卵率比正常茧品种低。该突变体为研究家蚕茧形大小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优良的模型,阐明其遗传规律、定位克隆突变基因,有利于了解昆虫(家蚕)体型大小的控制机制,也将为阐明人类个子高矮、胖瘦等健康问题提供借鉴。为此,我们对该突变体进行了遗传分析,测定了其昆虫激素和发育相关通路基因的表达水平,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该突变基因进行连锁和定位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天宫二号蚕品系TG及其小茧突变体sc品系的建立6条“秋丰×白玉”家蚕幼虫搭载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成功结茧,2016年11月随天宫二号登月仓返回,由中国农业大学张龙教授团队接收。其中一颗雌蛹存活,12月3日羽化后在地面与本实验室提供的白玉品系雄蛾交配,制越年蚕种,记为F1。2017年春季一部分F1在本组实验室催青,孵化后常规新鲜桑叶饲养,将F1同胞交配后得到26蛾F2蚕种;7月饲养F2,部分蛾区发现特小形蚕茧,雌雄小茧羽化后交配并经过7代同胞交配纯合固定,得到小茧突变系,命名为sc。同时,正常雌雄个体交配纯合,建立正常茧品系,命名为TG。2、TG和sc的表型和遗传分析与TG相比,小茧突变体sc蚕卵、幼虫、蛹体和成虫形态都要小很多,约为TG的1/2体积或质量,在形态上,其显着特征是上蔟前体长较短、胸部狭窄。在5龄第7天时,sc的体长是TG体长的83%,体宽是TG体宽的60%,体重是TG体重的50%。蚕茧调查情况显示,sc的全茧量为TG全茧量的55%,sc的茧层量是TG茧层量的55%,TG和sc的茧层率相似。大茧形亲本0223V1与小茧突变体sc杂交F1代个体均表现为大茧形。F1代自交得到的F2代出现性状分离,有大茧形和小茧形两种表型,其分离比为3:1;以sc作为回交亲本,用F1代与其进行回交,后代出现了大茧形和小茧形两种表型,分离比为1:1,表明该小茧表型为隐性性状。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小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且在常染色体上,命名为sc。3、TG和sc中的昆虫激素滴度及通路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家蚕突变品种sc中的20E浓度在5龄第2天时显着低于TG,5龄第4天之后与TG中的20E浓度相似。sc中的JH浓度在5龄第3天和5龄第4天时极显着低于TG,之后回升到与TG相似的水平。在5龄48 h时添食JH后,sc的表型比对照组略大一些,体重也略有提高,但是仍然显着低于TG。以5龄第2天时TG和sc的中肠组织为材料,进行q PCR实验,结果显示在20E信号通路中,sc中的USP和Br-C基因显着上调表达,E75基因极显着下调表达;在JH信号通路中,sc中的的Met1显着上调表达;JHBP和Kr-h1极显着上调表达。4、TG和sc中的发育相关通路基因的表达差异以3龄第1天时TG和sc全蚕为材料,进行q PCR实验,结果显示在发育相关mi RNA中,mi RNA-14、mi RNA-8和mi RNA-34都出现了极显着上调表达;在Insulin信号通路中,sc中PI3K和FOXO发生了显着上调表达,PTEN和Akt发生了极显着上调表达;在JNK信号通路中,sc中的Bm Jun、Bm Fos以及dpp基因都出现了极显着上调表达,其中dpp的上调表达可能导致了表皮蛋白基因的上调表达;sc中TOR信号通路和Hippo信号通路的表达差异不大。5、突变基因sc的连锁及定位分析构建P1、P2、F1、BC1F以及BC1M群体,用亲本P1、F1和P2筛选获得了家蚕连锁群上的SSR多态性标记,然后用BC1F群体中10个小茧表型的突变体和10个正常茧个体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sc基因位于家蚕第3连锁群;用624个BC1M群体中的小茧突变个体进行精细定位分析。结果显示,根据筛选出的多态性SSR分子标记,最终将sc基因定位于第3连锁群S2930-363和S2930-289标记之间,两标记相距0.6 c M,物理距离为684 kb,包含33个预测基因。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初步分析了sc和TG在体型形成过程中激素通路和发育相关信号通路的差异,确定了小茧突变体突变基因的定位区间,为了确定突变体形成的真正原因,还需要对候选基因进行深入的研究。

冯佩诗[2](2018)在《全基因组重测序及转录组测序揭示鸭种群结构及驯化适应的分子基础》文中指出中国拥有悠久的家鸭饲养历史,是驯养野鸭为家鸭最早的国家之一。野鸭在经过迁移、驯化和适应后,逐渐形成体型外貌特征、行为特点、繁殖和生长性状各异的地方家鸭品种,为鸭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关于鸭驯化所导致的表型和生产繁殖性状改变的遗传机制尚未研究清楚。因此,本研究以斑嘴野鸭、绿头野鸭、奉化水鸭、绍兴鸭、山麻鸭和樱桃谷鸭为实验对象,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等方法对鸭驯化的遗传机制进行相关研究,分析人工选择和气候变迁对鸭种群遗传结构和种群历史的影响,鉴定鸭在驯化过程中受到选择的基因组区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鸭种群基因组遗传多态性位点的鉴定本研究对斑嘴野鸭(Anas poecilorhyncha)、绿头野鸭(Anas platyrhnchos)、奉化水鸭、绍兴鸭、山麻鸭和樱桃谷鸭六个种群共60个个体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共获得397.788 Gb的clean data,平均每个个体6.63 Gb,平均比对率为95.09%,样本平均测序深度为6.52×,样品平均覆盖度为96.41%。经过比对和过滤,60个个体最终得到2,809,077个高质量SNPs,六个种群共享838,413个SNP位点。2、六个鸭种群的群体遗传结构检测及种群历史构建利用主成分分析、群体结构分析、系统发生树和基因流分析的方法,本研究发现六个种群均可得到有效的区分,其中斑嘴野鸭和绿头野鸭、绍兴鸭和山麻鸭的遗传关系接近。D统计结果表示,樱桃谷鸭和绿头野鸭之间、绍兴鸭和斑嘴野鸭之间存在基因流,樱桃谷鸭和绿头野鸭之间的亲缘关系更近,证实了斑嘴野鸭在我国家鸭的形成中有所贡献。PSMC模拟结果展示了,不管是野生群体还是家养群体均有一次群体扩张。斑嘴野鸭祖先群体大小在距今约2万年到达顶峰,绿头野鸭、奉化水鸭、绍兴鸭、山麻鸭和樱桃谷鸭的祖先群体则是距今约4万6万年,并在最后一次冰期开始时进入群体缩减阶段。3、六个鸭种群的遗传多态性评估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野鸭群体中的绿头野鸭和斑嘴野鸭的θπ分别为0.5949×10-3和0.5862×10-3,家鸭群体的绍兴鸭、山麻鸭和樱桃谷鸭的θπ分别为0.5303×10-3、0.5462×10-3和0.4694×10-3,反映了家鸭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野鸭群体低。另外,鸭的群体核苷酸多态性指标远低于其它物种,提示我国鸭的遗传多样性不丰富。4、鸭驯化过程中选择信号的检测应用SNP数据并结合θπ和FST等统计方法,我们在家养群体(合并绍兴鸭、山麻鸭和樱桃谷鸭)上筛选出437个潜在选择区域,注释到384个候选基因,显着富集在泛酸和辅酶A(CoA)生物合成(Pantothenate and CoA biosynthesis)、FOXO信号通路(FoxO signaling pathway)和肌醇磷酸代谢(Inositol phosphate metabolism)三条KEGG通路上。另外,我们在绍兴鸭、山麻鸭和樱桃谷鸭种群上共鉴定出17个共同的驯化候选基因:PALLD、CSNK1G1、FGF6、PREP、LRP3、MED23、MTHFD1L、UTRN、CMIP、QKI、THADA、ADAMTS5、TULP4、SLC7A10、MOXD1、FGF23、PSME4,这些基因分别参与了心血管发育、平滑肌增殖、胰岛素功能调控、血磷代谢等生理活动。5、基于转录组数据揭示绍兴鸭的驯化适应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对绍兴鸭和绿头野鸭的肌肉、肝脏和小脑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总共获得731,733,980个高质量的clean reads。以|log2Ratio|≥1和q<0.05为标准筛选表达差异基因,在绍兴鸭和绿头野鸭的胸肌、肝脏和小脑中分别鉴定出319、161和28个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绍兴鸭肌肉、肝脏和小脑三个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上调基因和下调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单组织过程(single-organism process)、生物调节(biological regulation)、粘合(bingding)和催化(catalytic)上。KEGG通路分析发现,绍兴鸭胸肌中的下调基因在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和脂肪酸代谢(Fatty acid degradation)通路上富集。本研究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系统地分析了绿头野鸭、斑嘴野鸭、奉化水鸭、绍兴鸭、山麻鸭和樱桃谷鸭六个种群的群体结构和种群历史,通过选择压力分析研究了绍兴鸭、山麻鸭和樱桃谷鸭群体在驯化过程中的适应性机制,并且对绿头野鸭和绍兴鸭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合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进一步解释了家鸭驯化的遗传改变。

薛长斌[3](2017)在《星载微重力科学实验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实践十号”为背景,详细论述了以数据管理和过程控制为核心的针对多种类型星载微重力科学实验系统的集成设计技术研究,以最大限度利用卫星平台提供的空间、重量、能源等资源实现科学实验的完整性和充分性为原则,保障了科学成果产出的有效性。技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工程实施的理念是充分围绕科学目标,以满足科学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要求为目的。在研制过程中,通过多种技术路线的创新性探索和实施,解决了强工程约束条件下实现大型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系统复杂模式及过程控制和海量信息流管理的关键技术。其主要创新点在于:1、国内首次在航天领域选用基于低成本的RS485总线物理层接口实现了指令和数据自主识别模式的系统级组网通讯,网络节点可选用FPGA、专用协议芯片、嵌入式软件等多种方式实现通讯网络UART链路层协议和高可靠应用层协议;2、针对实践十号任务特点,载荷管理子系统选用了龙芯中央处理器和欧比特存储器等多种国产高性能核心器件实现了内部功能模块的高度集成化设计,其多载荷实验装置的支持和管理技术在轻小型化设计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为国产高性能核心器件的大面积在轨应用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针对载荷单机大量使用的货架产品、活动部件、管路等可靠性薄弱环节进行了系统级故障隔离和冗余设计。“实践十号”卫星取得了发射、运行、回收的圆满成功,获取了宝贵的回收样品和大量的科学数据,样品和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科学任务同样取得了圆满成功,从而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总结“实践十号”科学实验载荷成果和经验发现95%以上的科学数据均为图像和视频数据,特别是针对材料和生命类科学实验还有相当数量的显微图像。在空间实验过程中因缺少实时遥操作手段,成像质量控制和大数据量的数据压缩和传输就成为实验系统管理和控制的关键点和难点。而应用压缩感知理论实现超分辨成像的单像素相机可以很好地解决成像质量和降低数据量的双重问题,因此,本文就单像素相机未来应用于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甚至其他航天图像获取领域进行了分析和关键技术预先研究。主要创新点为:1、利用压缩感知算法提出亚扫描采样的亚瑞利成像技术,并得到实验验证。仅采用图像总像素数的6.25%即得到了超过系统分辨率的超分辨图像。亚采样同时降低了采样时间,对实时观测具有重要意义;2、提出利用阈值法提高压缩感知成像信噪比的方法,并通过理论和实验验证。仅使用绝对值较大的测量数据进行图像重建,与传统压缩感知成像相比可以同时提高重建质量及降低重建时间。研究方向面向超分辨成像和去噪声,在地面实验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并进一步开展了单像素相机的小型化、集成化和高可靠性研究工作,使得单像素超分辨成像技术可以早日应用于空间科学实验。

陈登松,吴凡,李德臣[4](2011)在《我国夏秋用家蚕品种选育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了我国夏秋蚕品种选育的历史和现状,夏秋蚕品种选育的方法,即系统分离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抗病育种、航天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分析了我国夏秋蚕品种选育的发展趋势。

贾雪莹[5](2010)在《空间环境对长春花的诱变效应及其突变体初步筛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 G. Don)既是一种观赏花卉,又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本研究采用卫星“实践八号”对长春花的种子进行搭载处理,以同批同期未经搭载的留地种子为对照,通过对诱变后长春花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生物量以及生物碱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索空间条件对长春花的诱变效应,并为长春花的新品种培育提供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长春花不同器官中文多灵、长春质碱、长春碱含量差异较大,叶片中这三种生物碱含量水平均较高;文多灵和长春质碱在8月初和9月初含量较高,长春碱在10月末含量较高。空间诱变长春花田间筛选在检测时间和检测部位选择方面,如果以高含量长春碱为目标的株系,可以在10月下旬以叶片为对象采样检测,以高含量文多灵和长春质碱为目标的株系则可在9月上旬以叶片为对象采样检测。2、空间综合因素对长春花植株表型、生物量及生物碱代谢均有影响作用,且诱变效果显着。SP1代植株表型变异较多,且变异效果为双向,总体来说,生长势与繁殖能力增强,生物碱含量水平提高,各项观测指标变化范围增加,变异系数增大。以高生物碱含量为筛选原则进行三轮培育后,筛选出4个株系,其长春碱含量水平达到300μg/g以上,为对照的3倍以上,而株系间变异系数低于15%。并从88号株系中获得全株糙毛型植株,生物碱含量与无毛型植株无显着差异,但对提升植株逆境耐受能力有一定作用。3、本文对空间诱变长春花与留地对照组长春花叶片进行红外光谱分析,二者的锋形相似、峰位基本一致,但诱变组的主要吸收峰的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诱变组长春花的主要成分种类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对长春花红外光谱中不同吸收峰处的峰强及峰面积与长春碱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其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86,决定系数为0.74,其中1047 cm-1波数处的峰强度、2926 cm-1波数处的峰强度、2894 cm-1波数处的峰面积对长春碱含量相关性较好。4、对长春花植株表型和三种生物碱含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脱叶痕数量对文多灵含量产生主要影响且为极显着负相关。长春质碱含量与节间距呈极显着正相关。长春碱含量仅与枝下高显着负相关。在与目的活性物质含量密切相关的表型选择方面,如果以文多灵含量为选育目标时,可按脱叶痕较少的表型进行初步筛选;以长春质碱含量为选育目标时,可选择节间距较大的表型;以长春碱含量为选育目标时,则应选择枝下高较低的个体。

汤良文[6](2009)在《60Co-γ辐射对柞蚕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放射性核素或加速器中产生的α,β和γ射线具有很高的能量,能对物质分子产生强烈的作用,引发广泛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效应。本实验用60Co-γ射线作为辐射源对柞蚕进行辐射,探讨60Co-γ射线对柞蚕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今后的诱变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比较对照组和辐射组柞蚕的孵化率,各龄期柞蚕死亡率、体重、血液蛋白质的含量以及基因组部分DNA序列等方面的差异来阐述60Co-γ射线对柞蚕生理生化以及对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影响。经实验表明:120Gy以下辐射剂量对柞蚕卵孵化率及柞蚕死亡率影响不大,当辐射剂量超过120Gy时,随着60Co-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孵化率明显降低而死亡率显着升高;辐射后的柞蚕也表现出体重差异,柞蚕各龄期的体重随着剂量的增加,均表现出体重减轻的趋势,这种趋势在三龄前表现不明显,在三龄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体重减轻的趋势比较明显。除此之外,在形态方面还表现出: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柞蚕生长期延长,延迟蜕皮,不化蛹,食量降低,活动能力和免疫能力下降等特征。这说明60Co-γ射线对柞蚕生理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能更深入的从核酸、蛋白质等分子水平解释60Co-γ射线对柞蚕影响,分别采集对照组和辐射组柞蚕血液和脂肪体,并对其血液蛋白质和脂肪体DNA部分序列进行分析。经研究发现:辐射组与对照组柞蚕血液蛋白质电泳图谱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在蛋白质条带消失,某些蛋白质分子量减小,或者出现小分子蛋白质。再经过对基因组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保守区序列和Blast比对分析发现,辐射组基因序列与对照组相比,有两个碱基被替换,一个碱基丢失,这说明60Co-γ射线会引起核酸DNA序列的改变,产生了基因突变。但DNA序列差异表现不大,这可能与取材的时间、DNA序列较短以及基因后期的修复机制有关。这些生物性状和分子特征的变化说明60Co-γ射线能作用于生物体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影响其结构和功能,因而说明γ射线能影响生物的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高剂量的γ射线对生物分子产生严重损伤,导致生物死亡。

李鑫磊[7](2009)在《空间环境引起水稻基因组多态性变化的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地磁场发生强度较大变化的时期,地球表面辐射强度明显增强,与此同时,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很多重要进化事件也发生在这个时期。于是,我们推测,较强的辐射强度可能是加速生物进化的重要诱因,但是地磁偏转事件过程漫长,我们无法再重现这一重要的地质学和生物学过程。空间环境与地球表面环境相比较,具有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特点,与地磁偏转时期的地球表面环境有较大的相似性,于是我们选择太空搭载生物实验来模拟强辐射环境加速生物进化过程。我们将3个品系的粳稻品种(珍珠红、莲粳2号、越光)搭载在神舟6号飞船后,在地面种植三代,利用AFLP分子标记来分析材料植株基因组变化特性。本实验室先期已经完成当代(M1)材料植株的基因组特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品种的水稻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2)空间搭载后的植株多态率明显大于地面对照植株,说明在进化过程中辐射是激发基因组突变的重要因素;3)对差异条带的序列进行分析,找到了辐射诱发突变的热点区域,推测转座可能是基因组突变的一种重要作用方式。为进一步研究空间辐射环境对水稻基因组影响的变异特征,本研究对其第二代(M2)及第三代(M3),继续采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保持同样引物,以观察相同位点在不同世代间的变化)分析基因组突变的特点,得出以下结果:1)不同植株对空间辐射的敏感性不同,其后代植株对辐射造成的突变的遗传特性也不同;2)对于珍珠红、越光两个品系来说,其M3代植株的多态率(分别为2.82%、3.02%)大于M2代植株的多态率(分别为0.93%、1.07%);对于莲粳2号品系来说,其M3代植株的多态率(0.15%)小于M2代植株的多态率(1.23%)。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空间辐射环境可能是诱发水稻基因组突变是水稻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空间环境在诱发水稻基因组发生突变后(第一代M1),在接下来的发育和生长过程中,生物体自身可能进行自我修复和复杂调控过程,其结果在后代(M2)的基因组突变率上,都明显地恢复。但有趣的是,在经过修复过程的第二代以后的第三代,却出现了两种基因组改变的趋势:一是莲粳2号,随着培育的代数增加,基因组突变率下降。二是如珍珠红和越光两品种的基因组突变率,第三代又明显高于第二代,出现了明显的基因组不稳定现象。本研究提示,水稻在空间辐射环境的推进进化的过程中,一是通过调整自身的修复能力,而尽量保持原品种状态,另一个可能是基因组变得更不稳定,以便向更多样性的方面进化。

李微[8](2009)在《激光辐射与微重力效应对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探索的是激光、地面模拟微重力效应对萌动期大豆种子萌发及生长影响的方法和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用于种子诱变的激光微重力综合试验台。在实践中证明这种装置确实具有模拟微重力效应和激光辐射的功能,而且可以达到激光辐射与微重力效应对大豆种子的共同作用,并加剧其变异程度。该试验台主要由可以模拟微重力效应的水平回转器和用于激光辐射的激光器两部分组成。试验台中的回转器和激光器是可自由拆卸,并且可以调节高度以方便实验。试验台采用计时器控制回转器与激光器的工作开始与结束时间。激光器使用已有的He-Ne激光器,回转器主要由能准确调节速度的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培养容器等几个部分组成。电机控制系统是基于AT89S51单片机,应用直流脉宽(PWM)进行调速的数字化控制系统。在这装置上,对大豆种子做了激光辐射研究、微重力效应的地面模拟研究。证明了经过处理的大豆种子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起到了类似于航天环境中的辐射和微重力处理的作用。试验结果如下:1、激光辐射大豆种子试验中,经He-Ne激光辐射后的大豆种子发芽率、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提高。2、激光辐射大豆种子试验中,5mW激光辐射时间为10min效果最好;40mW激光辐射时间为90s效果最好。这说明,激光辐射的剂量有一个阈值,高于或低于这个剂量激光辐射都不会产生最佳的效果。3、模拟微重力效应对大豆种子影响试验中,发芽率和叶绿素含量达到最佳值后,随着作用时间增加而降低;但是,大豆幼苗株高则有些不同,幼苗株高先随着作用时间增加达到峰值,然后就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实验中对种子旋转作用时间在60h时效果最为明显;当作用时间超过60h后,其测量的株高与作用时间为60h的数据值无显着性差异。4、激光微重力共同作用于大豆种子试验,两者共同作用下大豆种子发生变异程度加剧,并且变异趋势类似于模拟微重力效应条件下的情况,只是变异程度大于单独的模拟微重力。通过此途径在地面对大豆种子进行激光、微重力效应的模拟实验,对航天环境中的辐射和微重力在地面的模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大大降低了航天育种的局限性,有着更强的针对性。

孙辉[9](2008)在《60Co-γ辐射对家蚕和柞蚕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用60Co-γ射线对家蚕和柞蚕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电泳试验证实了家蚕和柞蚕经辐射后体内血液蛋白质的变化。用60Co-γ射线对家蚕卵进行照射,辐射剂量在10~30 Gy之间。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家蚕的平均孵化率有显着提高,对照区的平均孵化率为93.11%而10Gy、20Gy和30Gy区分别达到34.44%、39.67%和51.11%;四龄第二天随机称量50头蚕,对照、10Gy、20Gy和30Gy区每头蚕平均体重分别为1.174g、1.116g、0.975g和0.862g,体重随剂量增加明显减轻,其中20Gy和30Gy区对比对照和10Gy区都有极显着差异;茧层率在10Gy和20Gy辐照区与对照区比较变化不大即23.37%、23.54%对比24.25%,而30Gy为21.74%则显着降低;单蛾产卵数从对照区的529粒到10Gy升高到540粒,而30Gy又降低为392粒。家蚕的血液蛋白质电泳条带发现有变化,20Gy和30Gy部分条带均有变淡。综合实验结果用辐射育种技术对家蚕以10Gy时的照射效果较佳。柞蚕各辐射剂量组的孵化率都比对照低,剂量在5—15Gy之间孵化率变化不大,与对照的92.40%相比,从5Gy的55.19%升高到20Gy的67.22%,而25Gy组又降为34.07%;(20×25)Gy则为4.62%,明显受到上代辐射的影响。体重随着剂量的升高变化没有规律性,总体上看体重变化不明显。茧层率方面,辐射剂量为10Gy时达到13.49%,此时对照组为9.16%,其它各剂量组的茧层率与对照之间非常接近。次代卵孵化率的变化最明显,在各剂量组50粒卵中,对照、5Gy、10Gy、15Gy、20Gy、25Gy和(20×25)Gy分别为36、30、43、10、5、5和0。柞蚕的血液蛋白质电泳条带有变化,可能是辐射剂量小的原因。推测辐射对后代的累积作用相比生物体自身的修复机制在本试验中更占优势。

季美娣,邱淑芬,姚国新,赵志敏,桂仲争[10](2008)在《航天三眠蚕农村饲养试验初报》文中研究指明为初步明确航天三眠蚕在农村饲养的实际表现,于2007年春在江苏省金坛市农村进行了试养,并就其饲养成绩与实验室成绩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航天三眠蚕在农村饲养眠性稳定(95%以上);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分别为1.113g、0.210g和18.87%;茧丝长824m,解舒率72.02%,茧丝纤度1.837dtex,净度和洁净优;为进一步实用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生物卫星搭载家蚕试验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卫星搭载家蚕试验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天宫二号航天蚕后代小茧突变体sc的发现与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昆虫体形形成模式概述
    1.2 昆虫体形调控的分子机制
        1.2.1 表皮蛋白对体形的影响
        1.2.2 信号通路及相关基因对体形的影响
        1.2.3 miRNA对昆虫体形的影响
    1.3 家蚕体形突变体的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天宫二号航天蚕小茧突变体sc的发现与遗传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表型分析方法
        2.2.3 遗传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TG和sc品系的建立
        2.3.2 sc和TG的表型分析
        2.3.3 sc的遗传分析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TG和sc的昆虫激素水平及其通路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1 主要实验试剂
        3.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的制备
        3.3.2 ELISA法测定昆虫激素水平
        3.3.3 小茧突变体sc幼虫的保幼激素添食
        3.3.4 激素测定数据处理及分析
        3.3.5 引物设计
        3.3.6 家蚕总RNA提取
        3.3.7 逆转录反应
        3.3.8 实时荧光定量PCR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蜕皮激素含量测定
        3.4.2 保幼激素含量测定
        3.4.3 小茧突变体sc幼虫保幼激素添食效果
        3.4.4 蜕皮激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3.4.5 保幼激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3.5 讨论
第4章 TG和sc生长发育相关通路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1 实验材料的准备
        4.2.2 主要实验试剂
        4.2.3 主要实验仪器
    4.3 主要实验方法
        4.3.1 引物设计
        4.3.2 家蚕总RNA提取
        4.3.3 逆转录反应
        4.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4.4 结果与分析
        4.4.1 JN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4.4.2 TOR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4.4.3 Insul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4.4.4 Hippo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4.4.5 发育相关表皮蛋白的表达水平
        4.4.6 发育相关micro-RNA的表达水平
    4.5 讨论
第5章 天宫二号航天蚕小茧突变体sc突变基因的连锁及定位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1 主要试验试剂
        5.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5.2.3 主要试剂的配置
    5.3 主要实验方法
        5.3.1 家蚕基因组DNA的提取
        5.3.2 PCR反应体系
        5.3.3 琼脂糖凝胶电泳
        5.3.4 多态性标记的筛选、连锁分析
        5.3.5 新SSR标记的筛选及sc基因的精细定位和绘制基因连锁图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实验材料饲养情况
        5.4.2 BC_1F和 BC_1M的表型及基因型
        5.4.3 家蚕sc突变基因所在连锁群的确定
        5.4.4 与家蚕sc基因连锁的新SSR标记
        5.4.5 BC_1M回交群体的基因型分析及sc基因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5.4.6 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全基因组重测序及转录组测序揭示鸭种群结构及驯化适应的分子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驯化
        1.1 驯化的定义与条件
        1.2 驯化的方式
        1.3 驯化对家禽的影响
        1.4 驯化的遗传机制
    2 选择中的分子信号
        2.1 基于群体内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中性检验
        2.2 基于连锁不平衡的检验
        2.3 基于种群分化的检验
        2.4 全基因组重测序在动物进化中的应用
    3 家鸭的起源与驯化
        3.1 家鸭的起源
        3.2 本研究所用鸭品种简介
        3.3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鸭基因组遗传变异的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DNA样品提取
        1.3 文库构建
        1.4 DNA成簇和测序
        1.5 质量控制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DNA提取质量检测
        2.2 测序结果概述
        2.3 测序数据比对结果
        2.4 SNP检测与注释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鸭群体遗传结构的检测与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检测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主成分(PCA)
        2.2 群体遗传结构
        2.3 系统发生树
        2.4 基因流分析
        2.5 群体历史模拟分析
    3 讨论
        3.1 六种鸭的群体遗传多样性
        3.2 斑嘴野鸭和家鸭的基因流情况
        3.3 古气候对鸭群体历史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鸭基因组中选择信号的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检测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连锁不平衡
        2.2 群体多样性分析
        2.3 Tajima’sD检验
        2.4 FST分析
        2.5 基于FST和Pi的选择消除分析
        2.6 功能注释与分析
    3 讨论
        3.1 连锁不平衡
        3.2 群体遗传多样性
        3.3 驯化过程中的选择信号
    4 小结
第五章 转录组测序揭示绍兴鸭的进化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试剂
        1.3 仪器
        1.4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绍兴鸭和绿头野鸭在三个组织中的转录组表达概况
        2.2 差异表达基因
        2.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2.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2.5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3 讨论
        3.1 转录组在研究动物适应机制中的应用
        3.2 与骨生长相关基因的筛选
        3.3 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筛选
    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1 全文总结
    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DNA检测报告
附录B 转录组原始数据过滤结果
附录C 转录组显着表达差异基因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3)星载微重力科学实验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空间科学的研究意义及发展历程
    1.2 微重力科学研究意义及发展历程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4 本论文的应用背景
        1.4.1 实验系统集成技术
        1.4.2 超分辨成像应用技术预先研究
    1.5 空间科学实验系统设计的主要难点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第2章 有效载荷实验系统总体概述
    2.1 引言
    2.2 实践十号科学目标
    2.3 科学载荷配置需求
        2.3.1 微重力科学载荷
        2.3.2 空间生命科学载荷
    2.4 有效载荷系统技术要求
        2.4.1 实践十号载荷系统的主要任务
        2.4.2 性能及技术指标要求
        2.4.3 卫星平台接口要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载荷实验系统总体设计
    3.1 引言
    3.2 任务分析
        3.2.1 技术路线分析
        3.2.2 下传数据量需求分析
        3.2.3 能源需求分析
    3.3 系统组成及架构设计
        3.3.1 系统设计原则
        3.3.2 系统架构设计
        3.3.3 系统组成及舱段分配
    3.4 RS485 数据管理总线拓扑及协议
        3.4.1 总线拓扑结构
        3.4.2 物理层设计
        3.4.3 链路层协议
        3.4.4 应用层协议
        3.4.5 差错处理
    3.5 系统信息流设计
        3.5.1 载荷实验系统供电
        3.5.2 两级总线测控信息流设计
        3.5.3 科学数据信息流设计
        3.5.4 数据存储和对地数传信息流设计
    3.6 可靠性设计
        3.6.1 可靠性模型
        3.6.2 可靠性分配
        3.6.3 可靠性预计
        3.6.4 可靠性设计方法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据管理及过程控制设计
    4.1 引言
    4.2 设计原则
    4.3 有效载荷数据管理器子系统设计
        4.3.1 系统组成
        4.3.2 通用化模块化设计
        4.3.3 软件系统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载荷实验系统在轨运行及科学数据分析
    5.1 引言
    5.2 在轨实验及数据情况
        5.2.1 实验运行情况
        5.2.2 科学数据情况
    5.3 在轨运行情况分析和统计
        5.3.1 数据量分析
        5.3.2 实验情况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单像素相机超分辨成像和去噪研究
    6.1 引言
    6.2 单像素相机
        6.2.1 压缩感知
        6.2.2 单像素相机
    6.3 基于稀疏采样的超分辨成像
        6.3.1 超分辨重建方法
    6.4 单像素相机阈值去噪方法
        6.4.1 阈值去噪方法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4)我国夏秋用家蚕品种选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夏秋蚕品种选育历史与现状
2 夏秋蚕品种选育方法
    2.1 系统分离育种
    2.2 杂交育种
    2.3 诱变育种
    2.4 抗病育种
    2.5 航天育种
    2.6 生物技术育种
3 我国夏秋蚕品种选育的发展趋势
    3.1 夏秋蚕品种的选育必须适应产业发展多元化需求
    3.2 高抗性夏秋蚕品种选育将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3.3 开展上下游联合,进一步挖掘与创新家蚕特殊基因资源
    3.4 积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夏秋蚕育种水平

(5)空间环境对长春花的诱变效应及其突变体初步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药用植物新品种培育
        1.1.1 植物新品种培育及其重要意义
        1.1.2 药用植物育种技术概述
        1.1.3 诱变技术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1.4 我国药用植物新品种研究现状
    1.2 空间诱变育种技术
        1.2.1 空间诱变育种概述
        1.2.2 国内外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1.2.3 空间诱变药用植物的研究现状
    1.3 长春花及其生物碱
        1.3.1 长春花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研究现状
        1.3.2 长春花生物碱及其市场需求
        1.3.3 长春花药用品种选育现状
    1.4 本项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2 研究材料与方法及研究地自然概况
    2.1 研究时间与地点
    2.2 研究材料
    2.3 研究方法
        2.3.1 诱变处理方法
        2.3.2 取样方法
        2.3.3 形态学指标及生物量的测定
        2.3.4 形态特异性调查
        2.3.5 物碱含量检测方法
        2.3.6 外光谱的测定方法
        2.3.7 诱变长春花各代系谱及筛选原则
        2.3.8 数据分析
    2.4 研究地自然概况
        2.4.1 研究地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气候条件
        2.4.2 研究地地貌及土壤自然状况
        2.4.3 研究地的植被覆盖特征
3 长春花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性研究
    3.1 前言
    3.2 长春花植株生物量器官分配季节动态
    3.3 长春花植株长春碱类衍生物组织分布及季节动态
        3.3.1 各器官三种生物碱含量动态
        3.3.2 不同器官三种生物碱含量比较
        3.3.3 不同月份三种生物碱含量比较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空间诱变对长春花植株表型的影响
    4.1 前言
    4.2 空间诱变对长春花SP_1代植株表型的影响
        4.2.1 空间诱变对长春花营养器官的影响
        4.2.2 空间诱变对长春花生殖器官的影响
        4.2.3 空间诱变对长春花生物量的影响
    4.3 空间诱变对长春花SP_2代植株表型的影响
        4.3.1 SP_2代长春花营养器官的变异
        4.3.2 SP_2代长春花生殖器官的变异
        4.3.3 SP_2代长春花生物量变异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空间诱变对长春花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5.1 前言
    5.2 株系逐代筛选结果
        5.2.1 诱变SP_1代长春花生物碱含量变异及筛选
        5.2.2 诱变SP_2代长春花生物碱含量变异及筛选
        5.2.3 诱变SP_3代长春花生物碱含量变异及筛选
    5.3 空间诱变长春花叶片生物碱含量代际全部个体的变异
    5.4 空间诱变长春花目标株系间叶片生物碱含量的代际变异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长春花形态特异性株系筛选
    6.1 前言
    6.2 空间诱变长春花形态特异性株系筛选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高含量生物碱个体的快速筛选研究
    7.1 前言
    7.2 长春花红外光谱参数与长春碱含量相关性分析
    7.3 不同生物碱高含量植株表型性状筛选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60Co-γ辐射对柞蚕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辐射在植物及农作物方面的诱变效应
    2 辐射在动物方面的诱变效应
    3 辐射对家蚕和柞蚕的变异的研究
    4 ~(60)Co-γ射线诱变研究概况及对蚕品种的影响
        4.1 γ射线特点及生物学效应
        4.2 ~(60)Co-γ射线辐射家蚕和柞蚕的生物学效应
    5 实验思路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及其辐照处理
    2.2 主要的仪器和设备
    2.3 主要试剂及常用溶液的配制
    2.4 方法
        2.4.1 孵化率测定
        2.4.2 死亡率统计
        2.4.3 蚕体平均重量的比较
        2.4.4 柞蚕血液蛋白质成分分析
        2.4.5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I(COI)基因部分序列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60)Co-γ射线辐照对柞蚕化率的影响
    3.2 ~(60)Co-γ射线辐照对不同龄期柞蚕死亡率的影响
    3.3 ~(60)Co-γ射线辐照对不同龄期柞蚕体重的影响
    3.4 ~(60)Co-γ射线对柞蚕血液蛋白质成分的影响
    3.5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I(COI)基因部分序列分析
        3.5.1 柞蚕柞蚕基因组DNA 的提取及检测
        3.5.2 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的扩增
        3.5.3 含目的基因大肠杆菌的PCR 检测
        3.5.4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I(COI)基因部分序列分析
        3.5.5 柞蚕蛹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I(COI)基因的扩增,克隆及测序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空间环境引起水稻基因组多态性变化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空间环境特点与空间生物学
        1.1.1 空间环境特点
        1.1.2 空间生物学效应
    1.2 球环境变化与生物进化
        1.2.1 地磁偏转时期环境特点
        1.2.2 地球磁极偏转时期与重大进化事件的联系
        1.2.3 在地磁偏转时期较强的辐射环境是加快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
        1.2.4 地球磁极偏转时期地球环境与空间环境的相似性
    1.3 水稻生物学与水稻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3.1 水稻是良好的空间生物学与进化生物学材料
        1.3.2 水稻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3.3 AFLP分子标记法是分析基因组变化重要手段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前期研究结果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及酶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常用试剂
        2.2.2 AFLP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3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
        2.2.4 基因组DNA的0.7%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2.5 DNA浓度的测定
        2.2.6 AFLP扩增反应
        2.2.7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第3章 结果
    3.1 水稻基因组的提取与纯化
    3.2 AFLP扩增与多态性检测
    3.3 不同品系、不同世代基因组多态率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AFL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水稻基因组突变特征的可行性
    4.2 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4.3 空间辐射环境引起水稻基因组突变及遗传性的特性
    4.4 当代突变位点特征及转座对基因组不稳定性的激发作用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空间搭载水稻不同品系M2、M3代AFLP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图谱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激光辐射与微重力效应对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激光微重力综合试验台研制
    2.1 综合试验台研制思想
    2.2 模拟微重力效应回转器的研制思想
    2.3 激光辐射装置的设计思想
    2.4 回转器的主体设计
    2.5 电机控制系统的主体设计
    2.6 主要芯片的选择
    2.7 电机调速及驱动模块
    2.8 速度反馈模块
    2.9 速度输入与显示模块
    2.10 系统软件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激光辐射与微重力对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3 测定项目
    3.4 数据分析方法
    3.5 激光辐射对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3.6 模拟微重力效应对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3.7 激光微重力共同作用对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3.8 试验结果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9)60Co-γ辐射对家蚕和柞蚕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低剂量辐射刺激农作物产量提高研究
        1.1.1 辐射在植物方面的诱变效应
        1.1.2 辐射在动物等方面的诱变效应
    1.2 辐射对家蚕和柞蚕的变异的研究
        1.2.1 激光对家蚕和柞蚕的变异的研究
        1.2.2 磁场影响家蚕体内蛋白质含量
        1.2.3 碳、氦离子局部照射影响家蚕造血器官
        1.2.4 高压静电场处理蚕卵影响蚕的全茧量和茧层量
        1.2.5 软x射线照射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60)Co-γ射线诱变研究概况
        1.3.1 γ射线特点
        1.3.2 γ射线生物效应
        1.3.3 ~(60)Co-γ射线辐射家蚕和柞蚕的生物学效应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处理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主要试剂及常用溶液配制
    2.4 血液取样
    2.5 家蚕孵化率调查
    2.6 蚕体重的称量
    2.7 茧层率和单蛾产卵数的统计
    2.8 次代卵孵化率的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1 1~(60)Co-γ辐射对孵化率的影响
    3.2 辐射对家蚕体重的影响
    3.3 辐射对家蚕茧成绩的影响
    3.4 辐射对家蚕蛾产卵量的影响
    3.5 辐射对家蚕血液蛋白质影响
    3.6 柞蚕试验结果与分析
    3.7 辐射对柞蚕血液蛋白质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5.1 ~(60)Co-γ射线辐射对家蚕的生物学效应
    5.2 ~(60)Co-γ射线辐射对柞蚕的生物学效应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生物卫星搭载家蚕试验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宫二号航天蚕后代小茧突变体sc的发现与基因定位[D]. 沈广胜.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2]全基因组重测序及转录组测序揭示鸭种群结构及驯化适应的分子基础[D]. 冯佩诗.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星载微重力科学实验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研究[D]. 薛长斌.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9)
  • [4]我国夏秋用家蚕品种选育研究进展[J]. 陈登松,吴凡,李德臣. 广东蚕业, 2011(04)
  • [5]空间环境对长春花的诱变效应及其突变体初步筛选研究[D]. 贾雪莹.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3)
  • [6]60Co-γ辐射对柞蚕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汤良文. 安徽农业大学, 2009(07)
  • [7]空间环境引起水稻基因组多态性变化的特征分析[D]. 李鑫磊. 大连海事大学, 2009(09)
  • [8]激光辐射与微重力效应对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D]. 李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9(S2)
  • [9]60Co-γ辐射对家蚕和柞蚕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 孙辉. 安徽农业大学, 2008(09)
  • [10]航天三眠蚕农村饲养试验初报[J]. 季美娣,邱淑芬,姚国新,赵志敏,桂仲争. 中国蚕业, 2008(01)

标签:;  ;  ;  ;  ;  

生物卫星携带蚕实验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