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教改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余智敏[1](2021)在《刘达和中国科大》文中研究说明刘达是中国共产党向高等院校派出的首批领导干部之一,先后担任过东北农学院院长,东北林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黑龙江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拥有管理五所大学的经验,在这五所大学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目前,对刘达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以及刘达在清华大学的研究较多,对刘达在中国科大的研究还甚为薄弱。上述五校中,刘达在中国科大任职的时间最长(长达12年)。研究刘达在中国科大的作为,不仅能充实对刘达的研究,还是中国科大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察中国共产党对高等院校的领导,也有重要价值。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口述访谈的方法,以时间为线索,以刘达为中心人物,以“教学改革”、“回炉班”为研究重点,详细梳理了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科大的变化历程。刘达上过大学,来中国科大之前就管理过三所大学,对于如何办大学,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以贯彻毛泽东的“教育改革”指示为由,推行了自己的改革措施;以培养好工农兵学员为由,办起了“回炉班”。他为中国科大留下和培育了两批独立师资,不但使其脱离了分崩离析的厄运,还为其在改革开放后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毫不夸张的说,他对科大有再造之功。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刘达与中国科大此选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等方面作了说明;对刘达和中国科大相关的研究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第二部分主要对于刘达的整个生平和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的经历进行了介绍,刘达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重视基础建设、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同时还创建了俄文班,并开创了东北林学院的林产化工专业。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刘达主持的“教学改革”。刘达来到中国科大后,主持了中国科大的“教学改革”,出台了几项措施,并提出“选修”“免修”“单科升级”等进一步的教改措施。刘达还完成了学校的系科调整,将学校原有的13个系并成了 6个系。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刘达的经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刘达停职反省,之后一直处于被专政的状态,校园里陆陆续续地成立了许多群众组织,一些群众组织试图“解放”刘达,但未能成功;1969年12月,中国科大迁往安徽,刘达随之南下,1972年终于获得“解放”。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刘达创办教师进修班(俗称“回炉班”)的经历。“回炉班”是由选调回来的1968届、1969届和1970届的中国科大毕业生组成。面对下迁后的薄弱师资队伍,刘达勇于担当,创办“回炉班”,相继开办了进修一班、进修二班。在随后的“批林批孔”、“反回潮”运动中,他果然遭到批判,并最终黯然离开了中国科大。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刘达敢于担当,不但从中国科大应届毕业生中留下了一批师资,还冒着风险,为中国科大保留了一批“政治处理品”师资,并以办“回炉班”等方式,从全国各地召回了一批师资,从而为中国科大建立了独立的师资队伍,令其在下迁合肥后得以免遭肢解、起死回生。他还以贯彻毛泽东“教育改革”指示为由,推行了自己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尽管那些措施实行时间并不长,但它们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令中国科大得以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迅速成为改革的先驱。从这些举措看,刘达不但是中国科大历届党委书记中表现十分突出的,在中央派往高等院校的第一批领导干部中,也是非常突出的。正如朱镕基和李岚清所言,刘达是“杰出的教育家”。
李芳蓉,孙彦坪,刘凤霞,童丹,王英,李宏伟[2](2020)在《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医药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教改》文中研究表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高校教改的主题,实验教学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承载体和关键平台。医药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以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本文从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的确定和设计出发;增设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精减验证性实验;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加强团队协作学习;组织举行分析化学实验理论知识竞赛和实验操作技能竞赛;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形式,采用综合多样的考核方法;强化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加强师资培训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开展实施分析化学实验教改;建立分析化学学习网站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为医药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教改及其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苏笑悦[4](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提出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杨亮[5](2020)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智能仪器仪表》课程教改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智能仪器仪表》是目前我国现代化功能技术的一项重要支撑。该文就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智能仪器仪表"课程教改方法进行探讨的论述。
陆海燕[6](2020)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与化学的交叉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学教学仍以分科课程为主,虽可让学生获得学科内的知识,却也人为割裂学科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从2001年开始施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指出要淡化学科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可见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科交叉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新高考政策的落实,选考科目中选择生物的学生远多于选择化学的,而生化不分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对于生物学中与化学相关的交叉点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学科交叉。2017新课标指出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能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思想方法、跨学科的科学概念与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进行高中生物与化学的交叉教学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导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现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并进行了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提出了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核心素养下学科交叉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对高中生物与化学进行交叉教学现状的调查,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多数教师对学科交叉教学并不陌生,也都肯定其必要性及意义,但因无相关的教学案例等原因运用程度并不高,最终也基于核心素养提出了实施学科交叉教学的一些建议。第四部分是结合调查研究结果,基于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以人教版为例对高中生物与化学的交叉点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与核心素养相关的交叉点共有66个,丰富的交叉点说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学科交叉的必要性。第五部分是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选择典型的交叉点进行适当的案例分析,提出学科交叉教学的一般模式。最后,将案例运用于教学实践,通过纸笔测验和面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学科交叉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科交叉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为一线生物教师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学科交叉教学提供建议和参考。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张军[8](2020)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食品分析”课程群构建的研究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分析"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针对"食品分析"课程存在的课程体系松散、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脱节、课程之间的衔接环节较差、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等缺陷,提出构建"食品分析"课程群,将"食品分析"作为一门大课综合学习,建立合理评价机制等较为可行的教改措施。
陈林,丁利君,段雪娟,吴进莲[9](2019)在《OBE教育理念下“食品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初探》文中认为针对"食品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主要涉及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教与学的实施、考核评估体系的设计,目的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成果为导向的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食品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初步教学实践表明,OBE教改措施和方法有利于该课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成,但对学生团队协作素质的培养没有显着的促进作用。
刘克,王小利,何季,何进,宋理洪,陈竹,刘丽[10](2019)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仪器分析作为理工类基础学科,对于学习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课堂内容枯燥、理论抽象、重难点繁杂等特点,在实践教学中可对教学方法、内容形式进行改革,加强考核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修养,利用网络虚拟教学手段及试验参观、手动操作仪器等方法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加深对理论部分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适应社会发展及自身深造的需求。
二、关于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教改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教改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刘达和中国科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已有相关研究 |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2章 刘达高校管理经验的积累与管理特色的形成 |
2.1 刘达生平 |
2.2 创建东北农学院 |
2.3 创建东北林学院 |
2.4 坚持说真话、办实事 |
第3章 初次主持中国科大的工作 |
3.1 教学改革 |
3.1.1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
3.1.2 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 |
3.1.3 加强外语学习 |
3.1.4 减少学生课外活动量 |
3.1.5 免修、选修、单科升级 |
3.2 系科调整 |
3.2.1 系科调整前的酝酿 |
3.2.2 正式系科调整 |
第4章 特殊时期的焦点人物 |
4.1 对刘达的斗争与保护 |
4.1.1 刘达被停职反省 |
4.1.2 陆续成立的群众组织 |
4.1.3 把看管者转化为“铁杆保皇派” |
4.2 刘达终获“解放” |
4.2.1 随中国科大下迁 |
4.2.2 重新担任党委书记 |
第5章 再次主持中国科大的工作 |
5.1 试图把中国科大从合肥迁回北京 |
5.2 创办“回炉班” |
5.2.1 进修一班和进修二班 |
5.2.2 进修班与工农兵学员 |
5.3 刘达调离中国科大 |
5.4 对中国科大后来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1 刘达中国科大活动年表 |
附录2 忆刘达和科大——宣雅静谈话录 |
附录3 “刘达与回炉班”座谈会记录 |
附录4 冯焕清、周荷琴访谈录(节选) |
附录5 黎懋光先生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研究成果 |
(2)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医药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教改(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
1.1 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偏少 |
1.2 成绩评定方式片面、局限 |
2 医药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教改现状 |
3 分析化学实验课教改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
3.1 分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 |
3.2 结合本校实际选择和设计实验项目 |
3.3 组织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竞赛 |
3.4 增设研究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精减基础验证性实验 |
3.5“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
3.6 综合多样的考核方法 |
3.7 可持续发展教育、节能减排和绿色化学理念 |
3.8 师资培训与教师素质 |
3.9 建立分析化学学习网站 |
4 讨论 |
(4)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智能仪器仪表》课程教改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中的《智能仪器仪表》课程 |
1.1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智能仪器仪表》科目的发展状况 |
1.2 目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智能仪器仪表》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
2《智能仪器仪表》课程教改方案的主要内容 |
3 课程教改方案的主要特点 |
4 结语 |
(6)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与化学的交叉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
(二)学科、学科交叉 |
(三)学科交叉教学 |
二、研究背景 |
(一)“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学科交叉”顺应科技社会发展的要求 |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学科交叉”是学科紧密联系的结果 |
(三)“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学科交叉”是教学实践的需要 |
(四)“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学科交叉”符合新高考模式下的考试需求 |
(五)“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学科交叉”改善目前我国教学现状的不足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一)创新研究视角 |
(二)创新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核心素养下学科交叉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二节 学习迁移理论 |
第三节 多元智力理论 |
第四节 系统论 |
第二章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与化学交叉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相关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问卷编制 |
三、调查对象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高中生物与化学交叉教学的现状分析 |
二、被调查者对生物与化学进行交叉教学的认识和态度分析 |
三、被调查者认为进行学科交叉教学的意义和难度分析 |
四、被调查者对实施学科交叉教学的看法和建议分析 |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与化学交叉点的梳理 |
第一节 有关“生命观念”的交叉点梳理 |
第二节 有关“科学思维”的交叉点梳理 |
第三节 有关“科学探究”的交叉点梳理 |
第四节 有关“社会责任”的交叉点梳理 |
第四章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与化学交叉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一节 关于“生命观念”的交叉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二节 关于“科学思维”的交叉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三节 关于“科学探究”的交叉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四节 关于“社会责任”的交叉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五章 交叉教学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过程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纸笔测验结果及分析 |
二、面试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于教师自身而言 |
二、于中学学校而言 |
三、于高校而言 |
第三节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发表情况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8)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食品分析”课程群构建的研究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部分内容存在的问题 |
1.2“食品分析”课程群建设中相关学科部分实验内容欠妥,需要各学科间整合 |
1.3“食品分析”在知识构建上存在漏洞 |
2“食品分析”教学改革采取的措施 |
2.1 合理安排实验的学时比例和内容 |
2.2 规范学科命名 |
2.3 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制定课程进度 |
3 教改的创新点 |
(9)OBE教育理念下“食品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食品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
1.1 确定食品专业实验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
1.2 实施教与学的活动 |
1.3 设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
2 课程满意度调查 |
3 结语 |
(10)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
二运用交互式教学 |
三应用现代化方式教学 |
四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
五试验教学的探索 |
六教师的自我提高 |
七总结 |
四、关于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教改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刘达和中国科大[D]. 余智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2]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医药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教改[J]. 李芳蓉,孙彦坪,刘凤霞,童丹,王英,李宏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智能仪器仪表》课程教改初探[J]. 杨亮.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09)
- [6]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与化学的交叉教学研究[D]. 陆海燕. 喀什大学, 2020(07)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食品分析”课程群构建的研究与探索[J]. 张军. 农产品加工, 2020(02)
- [9]OBE教育理念下“食品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陈林,丁利君,段雪娟,吴进莲. 农产品加工, 2019(20)
- [10]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刘克,王小利,何季,何进,宋理洪,陈竹,刘丽. 教育现代化, 20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