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下寒武统筇竹寺阶段软舌螺化石

陕南下寒武统筇竹寺阶段软舌螺化石

一、陕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软舌螺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朱茂炎,孙智新,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周志强,张俊明[1](2021)在《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研究指明寒武纪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时期,各门类后生动物爆发式出现,标志着地球生命系统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作为显生宙的第一个纪,寒武纪自1835年建立以来,经过180多年的研究,其年代地层框架已基本确立。中国的寒武系研究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地层分区及年代地层几经革新。近年来,中国寒武系综合地层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在岩石地层划分对比方面也形成了若干新认识。本文基于对已有地层资料和新进展的分析整理,以组为基本单元,以生物地层和化学地层为依据,以对比表的形式总结和梳理了中国寒武系8个地层区129条代表性剖面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提出了一些新的划分与对比方案和建议。

刘璠,张志飞,Christian B.Skovsted[2](2021)在《寒武纪软舌螺壳体形态解剖研究与冠轮动物演化》文中认为软舌螺是一类寒武纪出现并于二叠纪末灭绝的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具有重要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意义.但是对于该动物本身生物属性等问题一直莫衷一是,近年中国寒武纪早期的特异型埋藏化石库中发现了大量保存软躯体的珍稀软舌螺动物化石.结合华南、华北同期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中的壳体化石,系列报道将软舌螺的化石生物学、壳体矿化和分类系统学研究推到新的高度,为探讨寒武纪大爆发壳体动物的演化,尤其是冠轮动物的系统学提供新的化石证据.澄江动物群的直管螺目三槽螺属化石发现保存有粗大的扇状触手器官,其基部可以在壳体内自由伸缩,与触手基部固定的触手冠动物明显不同,表明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具有不同的生理结构和取食机制.综合最新微细结构的发现,支持软舌螺是一类与软体动物关系紧密的冠轮动物.软舌螺新材料的研究对寒武纪大爆发后生动物的演化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后生动物在矿化体制发生演化中到底是整个壳体出现早,还是多骨片的骨骼系出现早——即形态上完整的生物壳体是由多个骨片愈合而成,还是反之.如何将矿化的整壳和骨片系与壳体内部组织器官和显微结构进行有效的极向系统分析,是未来冠轮动物进化生物学和古生物系统学研究的共同挑战.

段晓林[3](2021)在《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寒武纪大爆发一直以来都是古生物等学科所关注的重点领域,在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过渡期间地球后生动物门类首次大量出现,并于寒武纪早期快速辐射扩张,开启了以后生动物为主的地球海洋生态系统。而其中不同动物门类的起源与早期演化也是各领域学者所关注的焦点。扬子地块寒武纪地层出露良好,其中一系列特异埋藏化石群的发现,为揭示动物门类的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的机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学证据。腕足动物是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并繁盛至今的一个后生动物门类。它与寒武纪早期的其他壳体化石一起最早出现在寒武纪纽芬兰世第二期,在经历了寒武纪第三期的辐射扩张之后,生物数量上逐步在古生代的海洋底栖群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文以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碎屑岩中的化石材料为主,辅以陕南地区的相关化石,对其中赋存的腕足动物化石多样性和地层分布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通过全面探讨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的壳体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壳层结构、生物地层和古生态等,以期进一步揭示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辐射扩张及其与寒武纪时期海洋底栖固着动物生态群落的协同演化。本文对鄂西寒武系第四阶石牌组中的腕足动物化石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类描述,目前共识别出6属7种(含1新种)及1未定属种,隶属于7个科,包括: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gen.et sp.nov.(乳孔贝科),Eoobolus malongensis(始圆货贝科),Palaeobolus liantuoensis(圆货贝科),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舌孔贝科),Kutorgina sinensis,Kutorgina sp.(顾脱贝科),Nisusia liantuoensis(艾苏贝科)及Neobolidae gen.et sp.indet.(新圆货贝科)。在分类和组合上,鄂西寒武纪早期水井沱组的优势分子乳孔贝类,在其上覆地层石牌组中的数量也十分丰富。但经对比研究发现,石牌组乳孔贝壳体有所加厚,出现了肉茎管结构,经鉴定为1新种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在新种出现的同时,水井沱组部分舌形贝类腕足动物化石(如Lingulellotreta和Palaeobolus)也延伸至了其上覆地层石牌组。此外,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Kutorgina和Nisusia在石牌组上部的首次出现,代表了该类化石在鄂西地区的最低层位。本文首次在滇东地区石岩头组顶部发现了多门类骨骼化石,包括三叶虫、腕足动物、高肌虫、开腔骨、软舌螺、蒙古管、微网虫骨片以及大量未定种类的管壳类和球形类化石等。就腕足动物而言,此时该类化石属种较为单调。至其上覆地层玉案山组中上部的澄江生物群中,腕足动物化石属种多样性急剧增加,但此时并未形成稳定的壳体密集层。随后至红井哨组中上部和乌龙箐组,开始出现大量的单属种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在乌龙箐组首次出现了乳孔贝类腕足动物(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层。研究表明,在寒武系第四阶至乌溜阶的凯里组,一些棘皮动物会固着在乳孔贝壳体表面。大量密集壳体的出现为表栖固着滤食生物提供了固着和发展平台,并在海洋底质改造和硬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铺路石的作用。通过对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发现,鄂西石牌组碎屑岩中腕足动物与滇东乌龙箐组腕足动物属种多样性较为相似。鄂西石牌组腕足动物以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为主,该类化石在岩层表面通常会表现为壳体局部聚集,该现象在滇东寒武系第四阶乌龙箐组也常见。但乌龙箐组乳孔贝L.sapushanensis不仅在岩层表面聚集,在纵向上也会形成一定的厚度,且在武定洒普山剖面乳孔贝壳体密集层沉积厚度达4-5米。两种不同的壳体聚集现象表明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保存差异,如水体深度以及壳体在下降沉积过程中水动力大小对它们的影响。乳孔贝L.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现象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的出现粗略的表示两者年代地层的一致性;同时,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Nisusia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中上部的首现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此外,本文首次对寒武纪早期碎屑岩中乳孔贝类的壳层结构进行研究,乳孔贝L.sapushanensis保存有精美的次级柱状壳层结构,主要表现为由直径约为2.5μm的空心管状体所组成的层状结构,且该空心管内部通常保存有可穿层的实心柱体结构(直径约为1μm)。通过对碎屑岩和碳酸盐中乳孔贝次级柱状壳层结构的全面分析,初步建立了乳孔贝壳层结构的矿化过程。石牌组泥岩中乳孔贝的空心管状体可能代表了原始的有机质膜套管,而空心管结构的内部空隙被充填磷酸盐化之后,经酸蚀处理形成灰岩中所获取的圆柱体(column);而泥岩中位于空心管中间且连接薄板层的直径约为1μm的细小圆柱体对应的结构应该是传统柱体中的中间管道(central canal)。

刘璠[4](2021)在《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文中认为软舌螺是一类已灭绝的古生代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最早发育矿化壳体的后生动物之一,软舌螺在寒武纪地层中化石数量丰富,多样性极高,是寒武纪大爆发和生物矿化机制研究的绝佳例证。自发现之初至今,软舌螺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疑难动物,早期研究局限于以小壳形式保存的软舌螺化石,多数保存破碎。目前根据口盖的形态和附肢的有无,软舌螺通常分为两个目,即直管螺目(Orthothecida)和软舌螺目(Hyolithida),但两大类群在系统古生物学记述和分类中存在较大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研究存在一定难度,而近年软舌螺的古生态、亲缘关系及在冠轮动物间的演化关系是研究讨论的热点。本文基于华南地区产出的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数量及化石保存优势,对滇东地区寒武纪第二世(澄江、关山生物群)保存软躯体的珍稀软舌螺化石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讨论。结合国际报道的小壳化石中的软舌螺,全面探讨软舌螺的系统分类、解剖、埋藏、谱系演化等问题,进一步辅助恢复寒武纪底栖群落生态,揭示寒武纪大爆发过程中软舌螺的起源与演化。本研究系统修订并描述了澄江生物群的软舌螺共计三属三种,分别是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暂归于一个属种—马龙“线带螺”‘Linevitus’malongensis。澄江生物群以壳体结构简单的直管螺目为主,形态代表最原始的直管螺类群之一,关山生物群以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为主,因此结合连续时代的两个化石库产出的软舌螺化石,可以全面分析软舌螺两大类群的形态发育及演化关系;综合同期寒武系第二统国际地层产出的小壳化石,统计系列软舌螺属种壳体形态和内部解剖的演化,显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连续性和演化阶段性。澄江、关山生物群产出的软舌螺化石保存了丰富且精美的软躯体信息。从解剖学角度,共得出以下三点认识:1.澄江化石库中丰满三槽螺发育粗大的扇形触手状的取食器官,同时结合壳体形态功能学和复杂的回型消化道,指示该生物是一类底栖沉积摄食生物;对比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的解剖形态以及软体动物的壳体显微结构,从生物矿化和解剖学全面分析了软舌螺与其他冠轮动物的演化关系和矿化机制,表明软舌螺不属于触手冠动物(lophophorate)干群,系统演化上应该属于或与软体动物门较近;2.关山生物群的马龙“线带螺”,壳体内发育U型消化道,结合寒武纪苗岭统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和奥陶纪产出的软舌螺目,揭示软舌螺目的消化系统在个体发育中稳定演化;3.石将军剖面的关山动物群发现软舌螺在软躯体消化道保存上呈三种类型(黄铁矿化;沉积物充填的管状立体;微生物膜型),由此全面讨论了化石保存过程和埋藏机制。再者,两大动物群中还保存大量以软舌螺为单一成分的软躯体密集层,统计发现澄江化石库软舌螺壳体能被腕足动物、软体动物等其他底栖生物附着,反映寒武纪早期古海洋生态环境中就存在的复杂群落关系,指示当时底栖生物间就存在明显的寄生、共生等现象。从壳体结构的演化分析,得到以下两点认识:1.澄江生物群中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具有软舌螺目的壳体特征但不发育附肢,本文归并近小角螺属和早期报道的原小角螺属建立新科,特指这类软舌螺目的姊妹类群,反映了直管螺目到发育附肢的典型软舌螺目演化的中间阶段。2.首次以“属”级分类单位对寒武纪地层产出的多个常见软舌螺进行壳体特征统计,建立纲内谱系演化树,结合时代演化和内部解剖、壳体形态变化,梳理软舌螺演化特征极向(character polarity):软舌螺纲起源于壳体简单的直管螺目,随着口盖结构的复杂化,逐步演化出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在生态上反映摄食方式的转变和演化,即:从直管螺的主动沉积取食、腐食,向被动悬浮滤食的软舌螺目演化。软舌螺化石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首现,经历快速辐射,最后至二叠纪末灭绝。通过大型古生物数据平台,属种统计表明了软舌螺在时代上的演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世);(2)寒武纪爆发主幕时期(寒武纪第二世);(3)寒武纪爆发结束后乃至二叠纪灭绝。其中软舌螺在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前期属种多样性达到最大,后到寒武纪第二世中、晚期多样性急剧减少,该趋势可能与寒武系Botomian-Toyonian时期发生的Sink灭绝事件相关,后续相关研究的深入将能够进一步探索寒武纪第四期发生的神秘灭绝事件的原因。

李洛阳[5](2019)在《华北寒武纪辛集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壳壁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前寒武/寒武纪转折时期(551–518Ma)后生动物矿化骨骼的起源无疑是地球生命演化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后生动物非矿化祖先类型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可能受原始海洋化学环境的诱导逐渐具备生物矿化能力,开始分泌多种生物矿物形成原始矿化骨骼,并在寒武纪辐射性演化的“军备竞赛”中逐渐演化成具多层次复杂微细结构的骨骼形式。寒武纪早期磷酸盐化“小壳化石”(Small Shelly Fossils)包含有多门类后生动物的矿化骨骼。而具矿化外骨骼的冠轮动物,包括软体动物、腕足动物以及已灭绝化石门类,如托莫特壳、哈氏壳、马哈螺、软舌螺等,则是寒武纪小壳化石最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研究华北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磷酸盐化小壳化石中精美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化石,一方面明确华北辛集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化石组合面貌,另一方面通过对其骨骼微细结构和原始矿物成分分析,探讨寒武纪早期软体动物与软舌螺生物矿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并深刻挖掘冠轮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的门类起源以及软舌螺类在冠轮动物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磷酸盐化作用可以精细保存骨骼的形态特征及壳壁原生结构信息。本文系统研究超过5000枚软体动物标本和1500枚软舌螺标本。软体动物门包含20种,其中双壳类1种,腹足动物干群3种,而其余16种归入太阳女神螺类。软舌螺纲共计9属12种及1未定种,其中,4属5种归入直管螺目,3属5种1未定种归入软舌螺目,其余2属4种锥壳与直管螺类相似,但口盖与软舌螺类一致,不具附肢,暂不能归入现有分类方案中。辛集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化石组合与寒武纪冈瓦纳古大陆东部地区,尤其是澳大利亚和南极同时期的化石组合高度相似。生物群的相似性不仅证实华北辛集组相当于国际寒武系第二统第3-4阶地层,而且也进一步支持华北陆块在寒武纪早期与澳大利亚古地理位置最为相近的观点。辛集组软体动物Pelagiella madianensis,Ananbarella australis,Pojetaia runnegari壳壁结构包括由文石矿物形成的水平交错纤状、纤维板片、文石板片、交错板片以及多边形结构。软舌螺锥壳和口盖微细结构包括:沟孔结构、水平交错纤状、同向文石板片、对向文石板片、交错板片、锥壳隔板、方解石板片结构等。这些骨骼原生显微结构的发现说明寒武纪早期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可通过外套膜分泌形成多种具多层次的复杂壳壁微细结构类型,从而直观地反映出该类动物在寒武纪早期对生物矿化作用控制程度很高,并且骨骼微细结构演化非常迅速。此外,研究显示寒武纪软舌螺锥壳-口盖微细结构特征与寒武纪软体动物壳壁结构非常相似,而与触手冠动物(腕足动物、托莫特壳和竹节石)骨骼结构相似度很低。从生物矿化角度出发,软舌螺与软体动物深部同源的矿化特征证实它们亲缘关系更为密切,而与腕足动物及其它冠轮动物门类亲缘关系并不相近。

潘兵[6](2019)在《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寒武纪大爆发作为生物演化史扯最为重要的演化创新事件,奠定了显生宙后生动物演化的门级基础。由于寒武系底部地层的缺失以及缺乏良好的化石记录,华北地台一直都是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较为薄弱的地区。此外,华北地台寒武系底部地层时代及其在寒武纪早期的古地理位置也未得到很好限定。多门类骨豁化石(“小壳化石”)不仅是研究寒武纪大爆发、划分对比寒武纪早期地层的关键化石,同时也可为分析寒武纪早期生物古地理提供依据。虽然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系底部产有丰富的小壳化石,但一直以来都缺乏综合深入的研究。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选择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系底部辛集组(陇县柴家洼剖面、洛南上张湾剖面、芮城水峪剖面)与猴家山组(霍邱小煤窑剖面)小壳化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详细的综合性研究,包括系统古生物学、地层对比以及古地理分布。本文共计报道并描述小壳化石47属54种,以软体动物多样性最高,约占43%(属)45%(种);软舌螺约为19%(属)23%(种);腕足类约为13%(属)15%(种);属种未定离散骨片约8%(属)9%(种);开腔骨约6%(属)7%(种);海绵骨针约2%;叶足类约2%;托莫特壳约2%。另外,棘皮动物骨片数量也极为丰富。通过对大量软舌螺类化石(包括锥壳与口盖)的系统研究,共计拟定10属14种,包括直管螺目6属9种(新种:Triplicatellaxinjia;新属新种Paratriplicatella shangwanensis),软舌螺目4属5种(新属新种:Protomiorcornus triplicensis),其中有6属7种为首次在华北发现。本文还对同期其它地区的部分软舌螺属种做了修订。首次在华北与南澳的Parakoriliihesmammillatus口盖内表面发现了多对确切的管状锁骨,证实其应属于典型的软舌螺目。Protomicrocornus与Paramicrocornus组成典型软舌螺目的姊妹群,前者可能是更为原始的类型。提出了4个Triplicatella种间可能存在的形态演化序列。分析了直管螺目的主突起与锁骨状结构可能的起源及演化模式。证实不同剖面软舌螺组合时代相同,属于典型的寒武系第二统组合且具有一定的洲际地层对比意义。华北软舌螺组合与冈瓦纳东部以及劳伦大陆有较为密切的联系。系统描述了水峪剖面辛集组中保存较好的磷质腕足动物化石,为首次在华北地台报道寒武纪早期磷质腕足动物组合,共计7属5种2未定种。新属种Paramickwitzia boreussinaensis同时具有Setatella与Mickwitzia的特征,其谱系演化位置很可能介于二者之间。该腕足动物组合多样性较低,与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组合特征相符。华北磷质腕足动物组合具有非常显着的东冈瓦纳属性,与澳大利亚相似性最高,应属于相同生物分区,暗示两地较为接近的古地理位置。首次在华北发现微网虫离散骨片Microdictyon sp.,进一步扩展了该属的古地理分布。总结了Microdicyo 的古地理分布与地层延限,认为低矮的蘑菇状纽结可能是一种较为原始的特征。首次在华北她台发现托莫特壳类化石Paterimitra pyramidalis,将其古地理分布扩展到澳大亚之外,进步支持了该种具有与腕足动物类相似的浮游幼虫阶段,但扩散能力有限,暗示华北与南澳大利亚古地理位置可能较为接近。本文还发现了大量软体动物,共计18属20种(3个存疑),结合前人报道但本文未发现的有效属种(6属6种),分析了华寒武纪早期软体动物组合的古地理分布特征,发现与南澳大利亚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14属15种),与西伯利亚和劳伦大陆也有较高的相似性,但相对较低。其它化石包括开腔骨3属4种,海绵骨针1属1种以及门类未定离散骨片化石5属5种,其中Amphigeisina?danica、Hippopharangites dailyi和Halkieria sp.为首次在华北发现。在南澳同期地层中首次发现Henaniodus magicus。华北地台南缘小壳化石组合具有一定的地层对比意义,可与东冈瓦纳Dailyatia oodyssei带中上部很好对比;可与劳伦大陆Dyeran早期至中期的小壳化石组合对比,而与Dyeran晚期的化石组合差异显着;可与华南扬子地台西北缘的筇竹寺期小壳化石组合对比;可与西伯利亚北部Atadabanian-Botoman时期的化石组合对比。华北小壳化石组合可能属于寒武纪第三期中期至第四期早期。华北小壳化石组合具有很强的生物古地理意义,与南澳大利亚以及南极的相似性要远远高于其它地区,本文认为此三个地区应属于同一古地理分区;与劳伦大陆以及西伯利亚小壳化石动物群也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与塔里木和华南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与西冈瓦纳存在较弱的联系;与阿瓦隆地区及波罗的海地台联系很弱。在寒武纪早期,华北很可能位于东冈瓦纳即现今澳大利亚东岸的边缘。

马强分[7](2019)在《鄂西寒武系第二统筇竹寺阶水井沱组生物群及其地球生物学研究》文中指出华南作为前寒武-寒武系海洋环境的重要保存地区,记录了成冰纪以来几乎所有的重要事件,发育了十分漂亮且完整的从浅水到深水的地层,目前已经发现多个埃迪卡拉和布尔吉斯型生物群。寒武纪早期是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和海洋化学波动的关键时期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寒武纪早期后生动物迅速出现且随后辐射,形成了以后生动物为主导的海洋生态系统,从而取代了前寒武纪以微生物为主导的海洋生态系统。此外,寒武纪早期还发生了其它重要的生命事件,如动物体型增大、躯体骨骼化、形态复杂化、几乎所有的现今海洋动物门类和类似于现今海洋的食物链结构的首次出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尽管生物大爆发和生物演化的过程正在不断被厘清,但对于一些细节问题,仍然有不清楚之处。例如,部分生物如放射虫和海绵的起源问题。目前,早寒武世放射虫的报道存在很大的争议,虽然部分研究者认为放射虫在早寒武世甚至前寒武时期就已出现,但是经典观点仍认为最古老的放射虫化石年龄只能追溯到中晚寒武世。早寒武世放射虫化石由于化石数量稀少,加上绝大多数化石保存太差以至于不能较好的鉴定,这使得早期放射虫化石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以便获得更多的研究材料。此外,目前的生物群研究主要聚焦于早寒武世浅水环境的碎屑岩,缺少对偏深水环境的硅泥岩和碳质泥岩中生物群的系统报道。因此,开展碳质泥岩中生物群的调查,进行下寒武统水井沱组生物群及其地球生物学研究,分析这一时期化石记录所展示的生命演化进程,对探索并解答下寒武统水井沱组生物群与早期海洋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除采用传统古生物处理方法外,辅助Micro-CT手段,以秭归地区三个地层出露连续且年代地层分辨率高的深水相剖面(罗家村剖面、九曲脑剖面和滚子垇剖面)为研究对象,对水井沱组古生物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探索放射虫早期起源。并基于水井沱组丰富的化石数据进行定量古群落分析,定量描述研究区深水相浮游生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论述寒武纪早期在深水相环境中形成的浮游群落生态系统,以揭示深水环境中的生物面貌,为寒武系水井沱组生物群及其地球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鄂西秭归地区寒武系筇竹寺阶水井沱组放射虫化石的特征描述和分类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鄂西秭归地区寒武系筇竹寺阶水井沱组放射虫化石比较常见,均为球形多囊虫类,可以归属4种类型:2个新属新种(Paraantygopora porosa和Braunosphaera sinensis),1个未定种(Tetrasphaera?sp.),还有1个属种分类位置不确定的球形放射虫化石。其中,Paraantygopora porosa、Braunosphaera sinensis和分类位置不定的球形放射虫化石属于泡沫虫目,Tetrasphaera?sp.的科目位置未定。(2)水井沱组放射虫动物群壳体结构复杂,已经形成发育的或不发育的同心层圈结构。其中多数壳体的壳层由绷带状板片融合形成的网状结构,或称为穿孔板状结构。这些孔具有外翻形成的孔缘,孔缘长短不一,长者将不同壳体连接起来。这些放射虫化石与奥陶纪早期的一些放射虫属种壳体结构类似。少数放射虫化石具有网格状壳层,这类化石在华南地区寒武纪早期地层中有许多报道,但它们与早古生代其他层位放射虫化石壳体结构明显不同,更类似晚古生代及中生代一些放射虫化石的壳层结构。(3)到目前为止,华南水井沱组放射虫动物群共由6个属级分类单元组成,他们具有清晰的或发育不完整的同心层,壳体结构相当复杂,这些特征表明寒武纪第二世筇竹寺期放射虫已经爆发繁盛,这与浅水相区宏体生物群的爆发繁盛可能为同步发生。2.基于鄂西秭归地区罗家村剖面水井沱组丰富的化石数据,14个化石类群26属45种,合计9059枚化石个体,进行定量古群落分析,根据研究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分布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了4个古生态组合(依次为组合A,B,C,D),并逐一揭示深水环境中的生物面貌,论述各个生态组合中生物群与古海洋环境的协调演化,该研究为寒武纪早期的物种多样性和复杂生态系统提供具体科学依据。生态组合A为以等刺虫Isoxys为主导的浮游群落生态系统,含3538个化石个体10个化石物种,化石丰度最高,但是物种分异度最低。生态组合A主要受水体缺氧状态的控制,该组合同期的U/Th指标表明水体底层缺氧状态,高Al含量暗示陆源输入的增加,提供水体中充足的营养供应,从而导致组合A中浮游生物占绝对优势,为2760个化石个体,占化石总量的78.01%。以底栖生物为主的生态组合B具2475化石个体和36个生物物种,物种分异度最高,无论是化石丰度还是物种分异度都以底栖生物占主导,生物个体依次为底栖活动型高肌虫Bradoriid(27.43%),底栖固着型原牙形Protoconodonts(10.55%)和海绵骨针(9.78%)。该生态组合产自于泥灰岩浅水相,水深较组合A明显变浅,故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出现更多的浅水底栖型生物。此外,综合地化指标,可发现U/Th比值表明水体环境处于低氧状态,较生态组合A含氧量有所改善。海洋环境的变化和水深的改变,可能是导致以浮游生物为主的群落向以底栖生物为主的群落转变的主要原因。生态组合C包括2541个化石个体和34个生物物种,其中海绵骨针占绝对优势,为44.82%。由于海绵骨针的需氧量极低,在排除海绵骨针的情况下,我们可发现组合C在化石丰度方面以浮游藻类为主,为26.99%,这与U/Th指示的水体缺氧状态相呼应,并且在该阶段Al含量的稳定波动表明陆源输入物质的增加。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可能导致该阶段浮游藻类为主的浮游生态系统取代了以底栖活动型生物Bradorid为主的底栖生态系统。生态组合D产出505个化石个体和13个生物物种,化石丰度最低,以浮游藻类为主。该阶段的地化指标U/Th表明海洋环境比早期缺氧条件有明显改善,在该阶段相对较高含量Al的波动表明,与较低地层相比,陆源输入有所增加,这导致浮游藻类的繁盛占据绝对优势。结合地球化学和沉积资料表明,水井沱组生物组合及其演化主要受环境氧化还原变化和陆源输入、水深变化的控制,这也说明这三个因素对寒武系第二世深水盆地的生物演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支持了氧含量是寒武纪生物演化的重要控制因素的假设。

朱茂炎,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张俊明,赵方臣,Soo-Yeun AHN,苗兰云[8](2019)在《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指出寒武纪是显生宙第一纪,见证了动物的爆发式快速演化过程,标志着地球从微生物为主导的前寒武纪生态系统转变为以动物为特征的显生宙生态系统.然而,全球寒武纪地层对比困难,高分辨率年代地层系统还未完全建立,严重制约寒武纪地球-生命系统演化历史的研究.文章简要介绍国际寒武系四统十阶年代地层系统的形成历史和已经建立的幸运阶、鼓山阶、古丈阶、排碧阶和江山阶的定义与"金钉子"(GSSP),概述第二阶、第三阶、第四阶、第五阶和第十阶底界厘定工作进展,重点阐述寒武系底界的全球对比问题,以及寒武纪化学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在简要回顾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寒武纪年代地层研究进展,对以华南为基础的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进行了修订,新建肖滩阶作为中国寒武系第二阶.全面介绍中国华南、华北和塔里木三个主要构造地层分区寒武纪综合地层(生物地层、化学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展,并对中国不同地层分区寒武系底部地层发育特征、底界识别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还对三个主要地层分区寒武系上部白云岩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出建议.

张志亮[9](2018)在《华南寒武纪早期磷酸钙质壳腕足动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地球上一次伟大的创生事件,大量而丰富的保存精美的化石为探索各门类生命的早期起源和辐射演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寒武纪初期复杂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为冠轮动物超群和蜕皮动物超群,而冠轮动物中的核心成员腕足动物自以小壳化石为代表的生物矿化事件之后,经历了寒武纪第三期的辐射扩张,逐渐占据古生代海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导地位。腕足动物作为寒武纪早期海洋底栖动物群落的核心成员,由于具有极大的形态多样性、化石丰富度和漫长的演化历史等特征而成为最重要的海洋化石记录分子之一。因此研究腕足动物的多样性起源与早期演化,将为我们理解寒武纪大爆发产生的机制及环境效应带来新的启示。寒武纪早期,扬子地台的岩相古地理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为了探索在这一沉积环境发生重大转变时期扬子地台内生物组合特征与时代上的延限,以及各生物类群的古地理分布规律,本文旨在对湖北宜昌、长阳、房县,陕西镇巴,云南昆明等地区广泛分布的水井沱组黑色页岩夹灰岩及相关地层进行全面的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对发现的磷酸钙质壳腕足动物进行细致的形态观察与分析,包括壳体形态、纹饰与内部解剖结构,壳层结构以及个体发育特征。通过对华南最早出现的腕足动物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起源、辐射和分异,并与同期滇东地区泥页岩中腕足动物进行对比,揭示不同沉积环境中腕足动物化石的组合差异,以及不同类群腕足动物在时间、地层中的延伸和展布,以期获得最早出现的始发种,揭示各类群单元出现辐射的时间顺序和地层层序。并且最终探索全球不同板块间腕足化石组合的差异及其演化关系与洲际地层对比。本文有效地将碳酸盐岩中三维立体保存的壳体化石与碎屑岩中特异埋藏化软躯体化石完美结合,发挥古生物化石在解决寒武纪壳体化石的生物属性和后生动物起源和系统学演化方面独一无二的实证作用。由于特异埋藏化石往往被强烈地压扁成二维状态,并且零星分布,使得软躯体的研究只能局限于某一时段和某一地理环境,无法将其精确地扩大到更大的地质时空尺度。相对而言,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在寒武纪全球广泛分布,其中赋存着大量的三维立体保存的壳体化石能填补软躯体化石库分布局限和壳体结构保存的不足,将有效地推动化石的多样性分析和洲际对比研究,从而全面且真实地理解后生动物的早期演化过程。本文系统描述华南寒武纪第二世磷酸钙质壳(磷质壳)(phosphatic-shelled)腕足动物9属12种,其中包括3新属、4新种(含1未定种),归于舌形贝型亚门的2个目5个科。分别为:圆货贝科Palaeobolus?liantuoensis,Spinobolus popovi,始圆货贝科Eoobolus aff.viridis、Eoobolus sp.Latusobolus xiaoyangbaensis gen.et sp.nov.,舌孔贝科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Lingulellotreta malongensis,博茨福徒贝科Botsfordia minuta,Palaeothele xiadongensis gen.et sp.nov.,乳孔贝科Eohadrotreta zhenbaensis,Eohadrotreta?zhujiahensis,Palaeotreta shannanensis gen.et sp.nov.。相对于澄江化石库中腕足动物组合呈现10科10属10种的高分异度而言,华南磷酸钙质壳腕足动物分异度相对较低,而舌形贝型亚门腕足动物表现出较大的丰度,其中圆货贝科和始圆货贝科丰度较大。此外,乳孔贝目腕足动物在碳酸盐岩中表现出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与澄江化石库中较罕见的情况截然不同。因此,华南碳酸盐岩中的磷酸盐化壳体化石记录了磷质壳腕足动物属种在新环境下的辐射和扩张,可与滇东地区寒武纪沧浪铺期(寒武纪第四期)碎屑岩中的腕足动物新属、新种出现和广泛扩张进行较好地对比。寒武纪早期水井沱组乳孔贝腕足动物Eohadrotreta zhenbaensis与Eohadrotreta?zhujiahensis壳体内表面发现大量保存精美的表皮细胞印模,首次将寒武纪早期磷质壳腕足动物的研究提升到细胞水平。E.zhenbaensis表皮细胞印模结构在腹壳上的平均尺寸为17.4μm,在背壳上为18.6μm,与现代腕足动物可以进行很好的对比,而与软体动物棱柱结构的印痕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通过详细的表皮细胞印模大小统计分析,揭示了不同类型的表皮细胞显着地分布于E.zhenbaensis壳体内部的不同解剖部位,并且背腹壳内表面的表皮细胞从后部的内脏区到前部的外套区有着一致的变化趋势。揭示了E.zhenbaensis表皮细胞印模的分布规律与其软组织的分布有着一定的关系,这为今后腕足动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不同腕足动物表皮细胞的对比研究提供了充足依据。此外,还发现腕足动物壳体的生物化学生长过程是受表皮细胞控制的,它们可以多次独立地进行壳体分泌,并以传送带的方式连续且一致地构建多层次架构的壳体。首次细致地分析了华南寒武纪早期乳孔贝类的个体发育模式。形态测量结果显示Eohadrotreta zhenbaensis连续的发育序列具有强烈的异速发育特征,主要表现为腹交互沟的加速伸长,以及伴随着背中隔板相应地复杂化。这种异速发育模式导致了E.zhenbaensis的腹壳逐渐变成锥状,并带有较长的腹交互沟。与此相反,E.?zhujiahensis的幼态持续发育模式主要表现为,腹交互沟的缓慢伸长,以及肉茎孔在尺寸约为650μm的延迟封闭。更重要的是,E.?zhujiahensis的肉茎孔在封闭的过程中,逐渐远离变态壳,最终与变态壳相离。因此,E.zhenbaensis和E.?zhujiahensis在个体发育中形态的改变是由壳体分泌及腹假铰合面的异时发育过程所导致的。而由它们不同的发育模式所代表的异时发育过程,表明乳孔贝的个体发育分异在寒武纪初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并且在随后的适应性辐射过程中演化为适应于不同生态位的多样性形态。E.zhenbaensis通过异速发育形成了较长的交互沟,导致壳体在纵向上的抬高,为争取生态位提供更多机会,而这种锥状的壳体形貌将乳孔贝引向了优胜的适应性进化方向,并在随后的奥陶纪大辐射中显示出极大的优势。首次全面分析早古生代早期腕足动物幼虫的胚后变态发育(metamorphosis)行为,探索腕足动物滤食型浮游幼虫的变态发育祖征,并重新厘定了腕足动物的壳体形态与结构术语。通过壳体显微结构的研究,解译出其个体存在的4个壳体发育阶段,即胎壳(protegulum)、幼年壳(brephic shell)、少年壳(neanic shell)和成年壳(mature shell)。E.zhenbaensis背变态壳(metamorphic shell)上发育的两对幼虫刚毛囊,以及腹幼壳上发育的幼虫消化道和肠系膜结构表明,幼虫在浮游期因进食而不断增大,同时伴随着变态壳外缘式分泌生长。乳孔贝式变态发育特征与寒武纪的管洞贝Siphonobolus,直形贝Coolinia,甚至干群腕足动物类Mickwitzia,Salanygolina都可以进行很好的对比。而相似的幼虫变态类型在谱系关系较远的各腕足动物类群如,神父贝纲、乳孔贝超科、舌形贝超科、管洞贝超科与小嘴贝型亚门中普遍的发现,表明腕足动物幼虫胚后变态发育模式、幼虫的躯体构型及延长的滤食型浮游幼虫周期是所有腕足动物的祖征(plesiomorphy),且有可能起源于干群腕足动物。现代舌形贝腕足动物的幼虫经历了显着的异时发育过程,其浮游幼虫早期以直接发育为特征。此外,对于陕南和湖北寒武纪早期水井沱组中与腕足动物大量伴生的疑难化石软舌螺Paramicrocornus zhenbaensis锥壳及口盖化石进行了研究。这些磷酸盐化的软舌螺化石保存了壳体的三维形态及结构,并对比于加拿大北部同时代的磷酸盐化软舌螺化石Parkula?sp.,揭示了重要的形态学信息。化石显示P.zhenbaensis缺少附肢,结合双层壳体结构表明P.zhenbaensis属于软舌螺目。对比与直管螺目的软舌螺,P.zhenbaensis较小的柱状结构,以及垂直的分布模式,在分类学上显示出与圆管螺目的显着不同,很可能代表了一种软舌螺目的姊妹类群。值得注意的是,P.zhenbaensis口盖内表面顶部所保存的最古老肌肉附着痕,与软躯体化石库中的软舌螺触手结构有很好的对比,表明其以触手滤食的生活习性,从而揭示了其冠轮动物类群的系统学属性。并由此推论,软舌螺P.zhenbaensis因缺乏附肢而不具备太多的运动能力,很可能以锥壳的尖端埋入到沉积物中,营底栖固着生活。

朱雅杰[10](2015)在《贵州扬子区寒武系底部小壳化石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富含小壳化石的织金戈仲伍剖面及牛蹄塘组的标准剖面——金沙岩孔剖面,对贵州扬子区寒武系底部的小壳化石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贵州寒武系底部的小壳化石属种丰富,已确定32属33种,包括1个相似属种,2个疑问属种及10个未定属种。尤其是金沙岩孔剖面牛蹄塘组底部首次发现了以单胞、多胞球形类为主的小壳动物化石,包括Olivooides pearformis和其余两类未确定的球形化石,丰富了该期小壳化石的组成面貌。这些小壳动物主要生活在温度及盐度适宜、水体清澈、中等水动力的正常浅海中,对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其组合面貌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结合小壳化石组合面貌及地层岩性研究发现:贵州织金戈仲伍剖面的戈仲伍组与下伏灯影组和上覆牛蹄塘组均为不整合接触,戈仲伍组包含小壳化石的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 Assemblage Zone和Siphogonuchites triangularis-Halkieria uncostattus Assemblage Zone,未发现第三组合带以上的小壳化石,其第一组合带的岩层为晋宁期,第二组合带与牛蹄塘组底部的岩层皆属于梅树村期。贵州金沙岩孔剖面的寒武系牛蹄塘组与其下伏的灯影组也为不整合接触,牛蹄塘组底部0-3.2m处的小壳化石属于Heraultipegma yunnanensis Zone,缺失小壳化石第一、二组合带,其至镍钼矿层之下的岩层皆属于梅树村中晚期地层。对贵州寒武系底部地层的小壳化石研究,不仅有利于弄清牛蹄塘生物群的生物面貌,为我们揭示小壳动物的生活环境特征提供重要依据,而且为解译早期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演化、胚胎生物学提供了化石资料。同时也为贵州寒武系底部地层进行精确划分和同期地层的对比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陕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软舌螺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软舌螺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寒武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2 中国寒武纪生物带
3 中国寒武纪地层区划和代表性剖面
    3.1 天山—兴安区(I)
        3.1.1 北天山—北山分区(I1)
        3.1.2 额尔古纳—兴安分区(I2)
    3.2 塔里木区(II)
        3.2.1 南天山分区(II1)
        3.2.2 库鲁克塔格分区(II2)
        3.2.3 柯坪分区(II3)
        3.2.4 铁克里克分区(II4)
        3.2.5 阿尔金山分区(II5)
    3.3 柴达木—祁连区(III)
        3.3.1 柴达木分区(III1)
        3.3.2 北祁连分区(III2)
        3.3.3 中祁连分区(III3)
        3.3.4 南祁连分区(III4)
    3.4 阿拉善区(IV)
    3.5 青藏区(V)
        3.5.1 西昆仑分区(V1)
        3.5.2 喜马拉雅分区(V2)
        3.5.3 川西分区(V3)
        3.5.4 滇西分区(V4)
    3.6 华北区(VI)
        3.6.1 西部分区(VI1)
        3.6.2 南部分区(VI2)
        3.6.3 中部分区(VI3)
        3.6.4 东部分区(VI4)
        3.6.5 边缘分区(VI5)
    3.7 扬子区(VII)
        3.7.1 扬子台地分区(VII1)
        3.7.2 扬子边缘分区(VII2)
    3.8 东南区(VIII)
4 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存在的问题
    4.1 扬子区
        4.1.1 扬子区寒武系底界识别与界线岩石地层名称问题
        4.1.2 扬子区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问题
        4.1.3 扬子区寒武系顶界厘定问题
    4.2 华北区
        4.2.1 寒武系底部地层单元的时代问题
        4.2.2 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和炒米店组的使用问题
    4.3 塔里木及天山地区
        4.3.1 柯坪分区玉尔吐斯组和肖尔布拉克组的时代问题
        4.3.2 库鲁克塔格分区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的时代问题
        4.3.3 库鲁克塔格分区金龙沟组和白云岗组的问题
        4.3.4 柯坪分区下丘里塔格群、上丘里塔格群及寒武系-奥陶系界线问题

(2)寒武纪软舌螺壳体形态解剖研究与冠轮动物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软舌螺的壳体构成概述及硬体研究新进展
    1.1 壳体构成
    1.2 壳体微细结构研究
2 软舌螺的软体解剖学研究新进展
    2.1 摄食器官
    2.2 肌肉附着痕
    2.3 体腔及消化系统
3 存在的关键问题探讨
    3.1 软舌螺的生活和摄食模式
    3.2 软舌螺的亲缘性探讨
4 结论与展望

(3)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寒武纪大爆发
    1.2 腕足动物概述
    1.3 全球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分布和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其地层概况
    2.1 鄂西地区
        2.1.1 地层概况
        2.1.2 研究剖面
        2.1.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2.2 滇东地区
        2.2.1 地层概况
        2.2.2 研究剖面
        2.2.3 寒武纪早期生物群简介
    2.3 陕南地区
        2.3.1 地层概况
        2.3.2 研究剖面
        2.3.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第三章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3.1 水井沱组化石
        3.1.1 水井沱组腕足动物化石
        3.1.2 水井沱组其他化石
    3.2 石牌组化石
        3.2.1 石牌组腕足动物化石
        3.2.2 石牌组其他化石
    3.3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的出现及分布
第四章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4.1 滇东最早三叶虫Parabadiella带腕足动物及其他化石
        4.1.1 腕足动物化石
        4.1.2 其他化石
    4.2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
        4.2.1 腕足动物化石
        4.2.2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
        4.2.3 乌龙箐组乳孔贝Linnarssonia壳体密集层
    4.3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与寒武纪底质演化
第五章 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5.1 腕足动物壳层结构
    5.2 碎屑岩中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5.3 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中乳孔贝壳层结构的对比
第六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生物地层对比
    6.1 鄂西与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比较
    6.2 陕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他壳体化石
    6.3 华南寒武纪早期生物地层对比
    6.4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生物古地理意义
第七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系统描述
    7.1 洒普山林纳逊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Duan and Zhang,2021a
    7.2 马龙始圆货贝Eoobolus malongensis Rong, 1974
    7.3 尔格李野维舌孔贝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 Koneva, 1983
    7.4 新圆货贝科未定属种Neobolidae gen.et sp.indet.
    7.5 中国顾脱贝Kutorgina sinensis Rong,1979
    7.6 顾脱贝未定种Kutorgina sp.
    7.7 莲沱艾苏贝Nisusia liantuoensis Zeng,198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舌螺研究现状
    1.2 研究材料、内容、意义与文章特色
    1.3 研究方法
    1.4 工作量统计和研究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生物群
    2.1 滇东地区(澄江生物群、关山生物群)
        2.1.1 滇东地区寒武纪早期地层
        2.1.2 澄江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2.1.3 关山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2.2 峡东地区(水井沱组、石牌组)
第三章 软舌螺概述及最新研究进展
    3.1 软舌螺壳体构成及分类
        3.1.1 口盖
        3.1.2 锥壳
        3.1.3 附肢
        3.1.4 软舌螺的分类
        3.1.5 软舌螺的壳体微细结构和矿化类型
    3.2 软舌螺的软体组织形态
        3.2.1 摄食器官
        3.2.2 肌肉系统
        3.2.3 体腔及消化系统
第四章 澄江、关山动物群中软舌螺的解剖学研究
    4.1 澄江化石库的丰满三槽螺—直管螺目解剖系统重建
    4.2 马龙“线带螺”—软舌螺目消化系统研究
    4.3 澄江化石库的云南肉茎螺—“肉茎结构”勘误
第五章 软舌螺的埋藏学
    5.1 特异埋藏化石库的软舌螺的软躯体保存
    5.2 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多种保存机制的特殊性
        5.2.1 黄铁矿化
        5.2.2 管状立体保存
        5.2.3 微生物膜型
第六章 软舌螺及相关壳体集群机制探讨
    6.1 软舌螺及其壳体表面附着物
    6.2 特异埋藏化石库中软舌螺的富集现象
        6.2.1 软躯体化石的聚集及相应动物行为性解读
        6.2.2 软舌螺在澄江生物群的富集
        6.2.3 软舌螺在关山生物群的密集保存
    6.3 澄江生物群中与软舌螺相关的Pelagiella壳体密集层
    6.4 关于软舌螺富集现象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记录讨论
第七章 软舌螺的演化和辐射
    7.1 附肢的起源、演化
        7.1.1 软舌螺附肢与其他动物可能的“同源”结构对比
        7.1.2 附肢的化石记录与狭义的软舌螺目
        7.1.3 附肢的演化
    7.2 软舌螺壳体和解剖结构的性状演化模型
        7.2.1 早期软舌螺演化模型
        7.2.2 软舌螺的壳体演化的汇总
        7.2.3 解剖结构的演化
    7.3 软舌螺的谱系演化:辐射与灭绝
        7.3.1 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统)
        7.3.2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时期
        7.3.3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结束乃至二叠纪
第八章 软舌螺的生态、亲缘关系及相关冠轮动物演化
    8.1 软舌螺的生态
        8.1.1 生活模式
        8.1.2 摄食方式
        8.1.3 个体发育
    8.2 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
        8.2.1 冠轮动物与软舌螺
        8.2.2 软舌螺的演化争议历史
    8.3 触手冠动物与软舌螺
        8.3.1 触手冠动物
        8.3.2 触手冠动物的起源问题与软舌螺
        8.3.3 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对比与讨论
    8.4 软舌螺的归属及与冠轮动物演化的探讨
第九章 软舌螺的系统古生物学
    9.1 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Yu,1974))
    9.2 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Qian,1978))
    9.3 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 Sun,Zhao et Zhu,2018)
    9.4 云南“薄氏螺”( ‘Burithes’yunnanensisHou,Bergstr?m,Wang,Feng& Chen,1999)
    9.5 马龙“线带螺”( ‘Linevitus’malongensis Yu,197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5)华北寒武纪辛集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壳壁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后生动物骨骼起源
        1.1.1 埃迪卡拉纪最早骨骼化石
        1.1.2 寒武纪后生动物普遍骨骼化—小壳化石
        1.1.3 寒武纪后生动物骨骼起源与海洋化学环境的协同演化
        1.1.4 寒武纪冠轮动物门类起源与生物矿化作用
    1.2 研究材料、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材料
        1.2.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3 论文特色及科学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岩石薄片
        1.3.2 冰醋酸酸蚀
        1.3.3 扫描电镜成像与能谱分析
    1.4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工作剖面
    2.1 地质背景
    2.2 华北地台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小壳化石
    2.3 华北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时代
    2.4 华北寒武纪古地理位置
    2.5 研究区剖面
第三章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体动物
    3.1 软体动物概述
    3.2 软体动物生物矿化基本特征
    3.3 寒武纪软体动物系统分类
        3.3.1 太阳女神螺类与有壳亚门起源
        3.3.2 疑难化石Halkieria-Wiwaxia-Orthrozanclus与双神经亚门起源
    3.4 化石材料识别生物矿化信息
第四章 华北地台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体动物化石
    4.1 辛集组软体动物组合特征–以陕西陇县柴家洼剖面为例
    4.2 辛集组软体动物组合区域对比
    4.3 辛集组软体动物壳体微细结构与矿物组成
        4.3.1 Pelagiella壳体微细结构类型与矿物组成
        4.3.2 Anabarella壳体微细结构类型与矿物组成
        4.3.3 Pojetaia壳体微细结构类型与矿物组成
第五章 寒武纪软体动物生物矿化作用
    5.1 寒武纪软体动物无壳–有壳演化
    5.2 软体动物内核表面多边形结构的不同来源
    5.3 纤维状结构与原始矿物组成
    5.4 文石板片结构与珍珠层结构起源
    5.5 复杂结构类型–交错板片结构与交错结构类型
    5.6 苗岭世普遍的方解石质微细结构
第六章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舌螺动物
    6.1 软舌螺动物概述
    6.2 软舌螺动物系统分类
    6.3 软舌螺动物壳体微细结构
第七章 华北地台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舌螺动物
    7.1 辛集组软舌螺动物组合特征及区域对比
    7.2 辛集组软舌螺动物壳体微细结构与矿物组成
        7.2.1 Conotheca锥壳微细结构
        7.2.2 Tegminites锥壳微细结构
        7.2.3 Cupitheca锥壳微细结构
        7.2.4 Protomicrocornus锥壳微细结构
        7.2.5 Parakorilithes锥壳微细结构
        7.2.6 Microcornus锥壳微细结构
        7.2.7 软舌螺口盖微细结构类型与矿物组成
    7.3 寒武纪软舌螺生物矿化作用
        7.3.1 软舌螺动物外套膜矿化模式
        7.3.2 软舌螺矿化锥壳融合假说
        7.3.3 软舌螺壳壁纤维状结构讨论
        7.3.4 软舌螺口盖方解石板片结构
        7.3.5 软舌螺生物矿化研究面临的问题
    7.4 软舌螺动物在冠轮动物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
        7.4.1 生物矿化作用在系统学和分类学中的应用
        7.4.2 生物矿化作用的深部同源性、平行演化与趋同演化
        7.4.3 软舌螺与软体动物生物矿化作用的深部同源与平行演化
        7.4.4 寒武纪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矿化骨骼比较
        7.4.5 生物矿化VS似触手冠营养结构
第八章 软体动物与软舌螺系统学描述
    8.1 华北地台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体动物系统学描述
    8.2 华北地台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舌螺动物系统学描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小壳化石
    第二节 寒武纪第二世小壳化石研究现状
    第三节 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纪小壳化石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
    第五节 研究材料、方法及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地层概况与研究剖面
    第一节 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系底部地层概况
    第二节 研究剖面
第三章 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纪早期软舌螺类系统性研究
    第一节 寒武纪早期软舌螺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新进展
    第三节 系统描述
第四章 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组合首次报道
    第一节 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纪第二世腕足类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新进展
    第三节 系统描述
第五章 华北地台微网虫(Microdictyon)首次发现
    第一节 微网虫骨片及软躯体化石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新进展
    第三节 系统描述
第六章 华北地台托莫特壳类(Paterimitra)首次发现
    第一节 神父帽贝(Paterimitra)研究现状
    第二节 Paterimitra pyramidalis古地理分布及其在华北发现的意义
    第三节 系统描述
第七章 其它门类化石
    第一节 软体动物
    第二节 开腔骨类
    第三节 棘皮动物骨板
    第四节 海绵骨针
    第五节 未定门类
第八章 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组合特征
    第一节 研究剖面小壳化石产出状况
    第二节 华北地台南缘小壳化石总体组合特征
第九章 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纪第二世小壳化石组合地层对比
    第一节 寒武纪第二世小壳化石生物地层对比现状
    第二节 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组合时代归属
第十章 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纪第二世小壳化石生物古地理
    第一节 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生物古地理重建应用
    第二节 华北地台在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早期的古地理位置之争
    第三节 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纪第二世小壳化石生物古地理分布
第十一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鄂西寒武系第二统筇竹寺阶水井沱组生物群及其地球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1.2 研究内容
    1.3 工作量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研究区地层概况
        2.2.2 岩矿特征
第三章 研究区水井沱组地层学研究
    3.1 研究区剖面描述
        3.1.1 罗家村剖面
        3.1.2 九曲脑剖面
        3.1.3 滚子垇剖面
    3.2 地层划分对比
第四章 样品采集、处理与测试
    4.1 样品采集
    4.2 古生物研究方法
        4.2.1 微体古生物
        4.2.2 宏体古生物
    4.3 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
        4.3.1 主量元素的测试
        4.3.2 微量元素的测试
第五章 水井沱组生物群面貌
    5.1 水井沱组的放射虫动物群
        5.1.1 放射虫研究概况
        5.1.2 水井沱组放射虫动物群组成
        5.1.3 水井沱组放射虫动物群壳体结构特征
        5.1.4 水井沱组放射虫起源与演化
        5.1.5 水井沱组放射虫化石系统描述
        5.1.6 小结
    5.2 水井沱组海绵骨针
        5.2.1 海绵骨针研究概况
        5.2.2 水井沱组海绵骨针面貌
        5.2.3 海绵骨针化石描述
    5.3 水井沱组其他生物类群
        5.3.1 小壳化石
        5.3.2 藻类
        5.3.3 双瓣壳节肢动物
第六章 水井沱组生物群古群落特征
    6.1 水井沱组生物个体丰度
    6.2 水井沱组生物属种分异度
    6.3 古生态组合特征
        6.3.1 生态组合A
        6.3.2 生态组合B
        6.3.3 生态组合C
        6.3.4 生态组合D
第七章 水井沱组生物组合与古海洋环境的协同演化
第八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全球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
    2.1 历史回顾
    2.2 寒武系正式定义并已确定金钉子的阶
    2.3 最新建立的寒武纪第三统和第五阶 (苗岭统、乌溜阶)
    2.4 寒武系第十阶
    2.5 寒武系未定义的阶
        2.5.1 寒武系第二阶
        2.5.2 寒武系第三阶
        2.5.3 寒武系第四阶
    2.6 寒武系底界GSSP缺点与全球对比困境
    2.7 寒武纪化学地层
    2.8 寒武纪同位素年代学
3 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
    3.1 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划分历史沿革
    3.2 中国寒武系年代地层修订
4 中国各大区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4.1 华南寒武系
        4.1.1 生物地层
        4.1.2 化学地层
        4.1.3 同位素年代学
    4.2 华北寒武系
        4.2.1 生物地层
        4.2.2 化学地层
    4.3 塔里木寒武系
        4.3.1 生物地层
        4.3.2 化学地层
5 中国寒武系底界的识别
    5.1 华南寒武系底界
    5.2 华北寒武系最低层位穿时性
    5.3 塔里木寒武系底界识别
6 中国寒武系上部白云岩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问题
7 总结

(9)华南寒武纪早期磷酸钙质壳腕足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腕足动物概述
        1.1.1 腕足动物的起源假说
        1.1.2 托模特壳(Tommotiids)的系统演化假说
        1.1.3 腕足动物的系统分类
    1.2 研究材料、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材料
        1.2.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3 文章特色
    1.3 研究方法
        1.3.1 醋酸酸蚀实验
        1.3.2 岩石切片
        1.3.3 扫描电镜(SEM)成像与能谱(EDS)分析
        1.3.4 超景深三维成像
        1.3.5 几何形态测量(Geometricmorphometrics)
        1.3.6 Micro-CT
        1.3.7 同步辐射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
        1.3.8 数据重建(Reconstruction)与三维可视化(3DVisualization)
    1.4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腕足动物
    2.1 寒武大爆发背景下动物形态演化谱系树(TOA)的成型
    2.2 澄江化石库软躯体保存的腕足动物
    2.3 腕足动物壳体的术语修订
    2.4 全球磷酸钙质壳腕足动物的最早化石记录(附件1)
        2.4.1 华南板块(扬子板块)
        2.4.2 华北板块
        2.4.3 澳大利亚板块
        2.4.4 西伯利亚板块
        2.4.5 劳伦板块
        2.4.6 其它板块
    2.5 华南磷酸钙质壳腕足动物的多样性起源
        2.5.1 壳体纹饰
        2.5.2 壳层结构
        2.5.3 肉茎沟/孔的形态
        2.5.4 幼虫变态发育
        2.5.5 个体发育
        2.5.6 寒武纪初期腕足动物生存方式与海洋基质演化
第三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磷酸钙质壳腕足动物及其它壳体化石
    3.1 研究历史
    3.2 峡东地区
        3.2.1 地质背景
        3.2.2 腕足动物化石组合
        3.2.3 其它壳体化石
    3.3 镇巴—房县地区
        3.3.1 地质背景
        3.3.2 腕足动物化石组合
        3.3.3 其它壳体化石
    3.4 滇东地区
    3.5 寒武纪早期生物地层对比
        3.5.1 华南水井沱组壳体化石组合特征
        3.5.2 板块内部地层对比
        3.5.3 洲际地层对比
第四章 乳孔贝Eohadrotreta表皮细胞印模与壳体分泌
    4.1 引言
    4.2 乳孔贝Eohadrotretazhenbaensis壳体形态与结构
    4.3 乳孔贝Eohadrotretazhenbaensis表皮细胞印模
    4.4 乳孔贝Eohadrotreta的壳体分泌模式
    4.5 Eohadrotreta表皮细胞印模结构的分布规律
第五章 华南寒武纪最早乳孔贝的异速发育
    5.1 引言
    5.2 Eohadrotretazhenbaensis与Eohadrotreta?zhujiahensis的个体发育
        5.2.1 肉茎孔形成阶段Pedicleforamenformingstage(T1)
        5.2.2 肉茎孔封闭阶段Pedicleforamenenclosingstage(T2)
        5.2.3 交互沟伸长阶段Intertroughincreasingstage(T3)
    5.3 个体发育模式
    5.4 系统学讨论
第六章 腕足动物的变态发育—华南最早乳孔贝的化石证据
    6.1 引言
    6.2 乳孔贝变态壳的形态
    6.3 Eohadrotreta变态壳的生长
    6.4 Eohadrotreta的胚后变态发育
    6.5 腕足动物幼虫早期发育的对比研究
第七章 疑难化石软舌螺的触手冠动物视角—腕足动物的近亲?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华南水井沱组的软舌螺化石
    7.4 Paramicrocornuszhenbaensis的形态结构
        7.4.1 锥壳
        7.4.2 口盖
        7.4.3 壳层结构
    7.5 没有附肢的软舌螺(hyolithid)
    7.6 软舌螺口盖的壳体结构
    7.7 Paramicrocornuszhenbaensis口盖内触手附着肌痕
第八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磷酸钙质壳腕足动物系统学描述
    8.1镇巴始壮贝EohadrotretazhenbaensisLiandHolmer,2004
        8.1.1 系统古生物学
        8.1.2 主要发育特征
        8.1.3 壳体纹饰与结构
        8.1.4 生物地层对比
        8.1.5 生存策略
    8.2朱家河始壮贝Eohadrotreta?zhujiahensisLiandHolmer,2004
        8.2.1 系统古生物学
        8.2.2 主要发育特征
        8.2.3 壳体纹饰与结构
        8.2.4 生物地层对比
    8.3 陕南古乳孔贝(新属、新种)Palaeotretashannanensisgen.etsp.nov
        8.3.1 系统古生物学
        8.3.2 壳体纹饰与结构
    8.4 青新始圆货贝(亲近种)Eoobolusaff.viridis(Cobbold,1921)
        8.4.1 系统古生物学
        8.4.2 壳体纹饰与结构
        8.4.3 幼虫的变态发育
        8.4.4 个体发育特征
    8.5 始圆货贝(未定种)Eoobolussp
        8.5.1 系统古生物学
        8.5.2 壳体纹饰与结构
    8.6 小洋坝阔圆货贝(新属、新种)Latusobolusxiaoyangbaensisgen.etsp.nov.
        8.6.1 系统古生物学
        8.6.2 壳体纹饰与结构
    8.7 莲沱古圆货贝Palaeobolus?liantuoensisZeng,1987
        8.7.1 系统古生物学
        8.7.2 壳体纹饰与结构
    8.8 波波夫刺圆货贝SpinoboluspopoviZhang&Holmer,2016
        8.8.1 系统古生物学
        8.8.2 壳体纹饰与结构
    8.9 尔格李野维舌孔贝LingulellotretaergalieviKoneva,1983
        8.9.1 系统古生物学
        8.9.2 壳体纹饰与结构
    8.10 马龙舌孔贝LingulellotretamalongensisRong,1974
        8.10.1 系统古生物学
        8.10.2 壳体纹饰与结构
        8.10.3 幼虫的变态发育
    8.11 峡东古乳房贝(新属、新种)Palaeothelexiadongensisgen.etsp.nov
        8.11.1 系统古生物学
        8.11.2 壳体纹饰与结构
    8.12 小博茨福徒贝BotsfordiaminutaLi&Holmer,2004
        8.12.1 系统古生物学
        8.12.2 壳体纹饰与结构
        8.12.3 生态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件一 全球最早的磷酸钙质壳腕足动物化石记录表
附件二 华南寒武纪早期壳体化石层位统计表

(10)贵州扬子区寒武系底部小壳化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3、研究简史
    4、存在的问题
    5、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小壳化石的处理方法和研究手段
    1、野外工作
    2、室内研究
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
    1、自然地理状况
        1.1 金沙地区
        1.2 织金地区
    2、区域地质概述
    3、剖面描述
        3.1 金沙岩孔剖面
        3.2 织金戈仲伍剖面
第四章 贵州扬子区寒武系底部小壳化石的组合特征
    1、织金戈仲伍组的小壳化石及组合特征
    2、金沙牛蹄塘组底部的小壳化石及组合特征
第五章 贵州寒武系底部小壳化石的埋藏环境
    1、小壳化石的地理分区
    2、小壳动物的生活环境
    3、小壳化石的埋藏过程
第六章 贵州寒武系底部地层对比
    1、织金戈仲伍剖面
    2、金沙岩孔剖面
第七章 系统古生物学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及图版说明

四、陕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软舌螺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朱茂炎,孙智新,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周志强,张俊明. 地层学杂志, 2021
  • [2]寒武纪软舌螺壳体形态解剖研究与冠轮动物演化[J]. 刘璠,张志飞,Christian B.Skovsted. 科学通报, 2021(27)
  • [3]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D]. 段晓林. 西北大学, 2021
  • [4]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D]. 刘璠. 西北大学, 2021(10)
  • [5]华北寒武纪辛集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壳壁结构研究[D]. 李洛阳. 西北大学, 2019(01)
  • [6]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研究[D]. 潘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7]鄂西寒武系第二统筇竹寺阶水井沱组生物群及其地球生物学研究[D]. 马强分.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8]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朱茂炎,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张俊明,赵方臣,Soo-Yeun AHN,苗兰云.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9]华南寒武纪早期磷酸钙质壳腕足动物研究[D]. 张志亮. 西北大学, 2018(01)
  • [10]贵州扬子区寒武系底部小壳化石的研究[D]. 朱雅杰. 贵州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陕南下寒武统筇竹寺阶段软舌螺化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