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幽门螺杆菌蛋白质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晶晶,郑田利,沈丹芸,陈嘉熠,裴晓方[1](2021)在《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幽门螺杆菌是人类常见病原体之一,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可由螺旋形变为球形,进入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可能对公众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在该状态下,幽门螺杆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发生了改变,能够保持代谢活性但蛋白质表达下降,同时丧失了在培养基上的生长能力。环境因素、抗生素及抑制剂类物质等条件可诱导幽门螺杆菌进入VBNC状态,但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能否复苏尚不明确。基于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细胞膜完整且具有代谢活性等特性,可使用活菌直接镜检法等经典方法以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目前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已在水体环境及生物媒介体内检出,且幽门螺杆菌可在人工污染的食品中进入VBNC状态,这给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带来了挑战。因此,研究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变化规律、检测方法等,对今后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防控及其相关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宋敏[2](2021)在《小儿便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导师冯晓纯教授在多年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经验中发现,便秘患儿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而现在并未有文献指出小儿便秘与幽门螺杆菌之间存在明确相关性,本文通过对照试验的方法探讨小儿便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疗开阔思路,为解决小儿便秘问题提供新的角度和方法。目的:1.探讨小儿便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2.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在相关临床症状上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便秘患儿200例作为便秘组、儿童保健科的健康体检儿童200例作为健康组,两组受试儿童均提检13C,比较便秘儿童与健康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差异性。进一步对便秘组的受试患儿进行临床观察,以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在年龄、性别、饮食、证候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1.本次研究显示,便秘组患儿幽门螺杆菌阳性者49例,占24.50%,健康组幽门螺杆菌阳性者13例,占6.50%。P=0.000<0.01,显示便秘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与健康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2.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小儿便秘中医证型的分布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小儿便秘的病程分布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小儿便秘的严重程度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家族史间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6.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便秘患儿与幽门螺杆菌阴性的便秘患儿在性别、年龄、饮食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通过对便秘组患儿的病例观察显示,男性121例,占60.50%,女性79例,占39.50%,男性约为女性的1.53倍。8.从年龄分层上看,<7岁的儿童48例,占24.00%,≥7岁且<12岁的儿童80例,占40.00%,年龄≥12岁的儿童72例,占36.00%。9.饮食情况上看,婴儿期母乳喂养者37例,占18.50%,人工喂养者91例,占45.50%,混合喂养者72例,占36.00%;添加辅食后,饮食结构正常的患儿44例,占22.00%,肉制品偏多者82例,占41.00%,蔬果偏多者21例,占10.50%,零食及加工制品偏多者49例,占24.50%,滋补品偏多者4例,占2.00%。10.从便秘患儿的家族史上看,父母双方均有便秘史者7例,占3.50%,某一方有便秘史者151例,占75.50%,双方均无便秘史者42例,占21.00%。11.父母中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儿93例,占46.50%。12.从便秘的严重程度上看,轻度便秘者63例,占31.5%,中度便秘者83例,占41.5%,重度便秘者54例,占27.00%。13.从中医辨证分型上看,食积便秘证55例,占27.50%,燥热便秘证81例,占40.50%,气滞便秘证26例,占13.00%,气虚便秘证30例,占15.00%,血虚便秘证8例,占4.00%。结论:1.两组相比便秘组13C阳性率更高。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小儿便秘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相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便秘者以食积便秘证居多,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中医证型以燥热便秘证为主。3.便秘病程超过6个月者其13C的阳性率更高。4.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便秘的严重程度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便秘者多以重度便秘为主。5.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其家族中大多同样存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6.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便秘患儿的性别、年龄、饮食上不具有相关性。7.小儿便秘的发病以男性居多。8.学龄期及青春期的发病率较高。9.便秘患儿在婴儿期母乳喂养的发病率较人工喂养、混合喂养低,添加辅食后饮食结构中以肉制品及零食制品偏多的儿童便秘发病率高。10.便秘患儿绝大多数存在便秘的家族史。
郭珍[3](2021)在《自组装抗菌肽的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一类具有对抗外界病原体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抗菌肽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是生物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细菌、病毒、真菌、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同时,抗菌肽特殊的杀菌机制使得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因而在多个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抗菌分子或者抗菌添加剂。设计和研究抗菌性能好、稳定性好、靶向性好的抗菌肽,是开发绿色抗菌药物的前提,但是目前关于抗菌肽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生物活性、稳定性、生物毒性等,关于这些方向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本论文主要提出了基于多肽自组装的策略,以提高抗菌肽的稳定性和抗菌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细菌,与慢性胃炎、胃黏膜、消化性溃疡相关的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胃癌等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对相关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然而,由于胃部特殊的生理环境以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导致药物的药效降低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前期研究发现的一些天然的抗菌肽,对幽门螺杆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有望被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相关疾病。在本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在天然抗菌肽的基础上,设计了四种自组装抗菌肽。研究发现,这四种抗菌肽均对幽门螺杆菌具有高效抗菌作用。其中,多肽GE33具有最强的抗菌作用,并且其自组装性能具有p H响应性。在中性条件下,GE33能自组装成稳定的多肽纤维;而在酸性条件下,GE33自组装体将分解成寡聚体,从而发挥杀菌性能。体内实验也发现,GE33在进入小鼠的胃部环境后仍然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有望被开发成一种新型的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分子。第二部分:生物被膜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密切相关,广泛涉及人类的生活,如医学感染、环境修复和工业过程。然而,由于其显着的耐药性,控制生物被膜仍然是一个挑战。在这部分研究工作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由D-型氨基酸(DAAs)组成的两亲性抗菌肽:Ac-DKDHDHDQDKDLDVDFDFDADK-NH2(KKd-11)。与由L-型氨基酸(LAAs)形成的抗菌肽(Ac-LKLHLHLQLKLLLVLFLFLA LK-NH2(KK-11))进行各方面性能的对比,发现KKd-11能自组装成具有更强的长期抗微生物能力和更好的抗蛋白酶活性的水凝胶。研究结果表明,KKd-11不仅能够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而且还可以有效破坏成熟的生物被膜并杀死生物被膜内的细菌。此外,细胞活力分析表明KKd-11肽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我们认为D-肽水凝胶在生物被膜诱导感染的治疗中可能具有巨大的潜力。另外,还发现这两种序列相同、手性相反的短肽在一定的相同条件下自组装会产生不一样的手性现象,而在混合体系中时,手性现象会消失,这说明多肽的手性会影响其自组装行为。这一组装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物系统中手性复杂现象的发生,为进一步理解一些复杂的生物现象提供了参考。
王旭婷[4](2021)在《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制备条件优化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卵黄免疫球蛋白(IgY)是一种天然抗体,免疫幽门螺杆菌(HP)的鸡蛋中提取的IgY具有较强的抗HP活性,能有效治疗胃溃疡等疾病。然而,抗HP型IgY的普及化使用仍然受限于两个因素:一是IgY提取方法效率低,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IgY在胃液环境中易失活,需要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蛋黄中大多数蛋白质与脂肪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而IgY是一种水溶性蛋白,因此提取IgY的第一步是去除卵黄中的脂蛋白,得到水溶性成分。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探究了冻融-水稀释法提取IgY的效果、条件优化和提取机理,并研究了抗HP IgY复合压片配方及其在胃部的释放特性。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冷冻条件对IgY提取的影响,主要评价指标为宏观图、蛋白质浓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透射率。实验结果表明,在-18℃下冷冻4h以上和在-40℃下冷冻2h以上的蛋黄融化后用水稀释法提取IgY得到了更澄清、杂质更少的提取液。为进一步优化冻融-水稀释法提取IgY的工艺条件,研究了离子浓度、p H、絮凝剂用量和稀释倍数对冻融蛋黄(-18℃下冷冻8h)中IgY提取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最佳工艺条件为:使用去离子水,稀释比例1:5(蛋黄:去离子水,m/m),p H为原始p H 6.2,海藻酸钠添加量0.6%(w/w),氯化钙添加量为0.18%(海藻酸钠与氯化钙比例固定为10:3)。此条件下的IgY粗产品得率为99~122 mg/egg,纯度27.5±0.7%,活性保留率为91.87±2.91%。冻融-水稀释法有效解决了传统水稀释法除脂效果差、IgY纯度低(15%~18%)的问题,并且降低了水稀释法提取IgY的水质要求和稀释倍数,不需调节p H值,不加絮凝剂也可以直接超滤,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优化生产流程。为深入探究冻融-水稀释法提取IgY的机理,分析了冻融蛋黄的流变学性质、微观结构、蛋黄组分分布和蛋黄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8℃和-40℃下冷冻8h后再融化的蛋黄形成了偏固态的凝胶,且相比较而言,-18℃冻融后形成的蛋黄凝胶硬度更大,可能由于慢速冷冻条件下易形成更大的不均匀冰晶,导致蛋白(尤其是脂蛋白)失水而发生聚集和絮凝。分子间作用力测试结果显示,冻融处理后蛋黄蛋白质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增强,蛋白质分子间形成了致密的凝胶结构。因此,冷冻诱导蛋黄凝胶化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和其他杂质蛋白保持在致密的凝胶结构中,而IgY释放到上清液中,有利于得到澄清、纯度较高的IgY水提液。为拓展抗HP IgY在胃部的给药方式,本论文研究了魔芋胶、海藻酸钙与IgY复合片剂的胃部释放特性。实验结果发现,在模拟胃液中,海藻酸钙-IgY片剂在消化1h后IgY不再释放,魔芋胶-IgY片剂可以实现IgY持续、缓慢释放,魔芋胶的比例越高,IgY释放速度越慢。对魔芋胶-IgY片剂的结构和复水溶蚀特性的研究发现,魔芋胶-IgY片剂遇水后表面水化形成凝胶层,可以阻碍IgY释放,释放机制主要为扩散作用和溶蚀作用。本论文探索了冻融蛋黄提取IgY的最佳工艺条件,阐明了冻融-水稀释法分离IgY的机理,明确了抗HP IgY片剂的胃部缓释策略,为IgY的工业化生产优化和抗HP IgY的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杨琼[5](2021)在《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历代医家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探讨伏邪学说的思想内涵;研究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内涵,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例,探讨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湿热伏邪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和血清生化代谢物特征;研究舌苔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证”间的相关性。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阅读古籍,整理文献,以时间为脉络,梳理历代医家“伏邪”学术观点,归纳“伏邪”的论点,总结“伏邪”的学术思想,探讨伏邪学说的内涵和意义。通过理论学习和文献分析,总结老师湿热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基本内容。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例,从理论角度探讨湿热伏邪的病因病机;从临床实践角度探讨湿热伏邪的诊疗思路。2试验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第二部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舌苔微生物菌群研究。2.1临床研究方法:按照疾病和证候诊断标准,纳入受试者共75例,其中试验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35例,对照组(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40例。采集受试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信息,中医证候要素量表、主要中医证候要素评分量表和脾胃湿热证舌诊信息量表;记录受试者血生化检测结果;留存并检测受试者血清样本中的胃动素、胃泌素、5-羟色胺、P物质、表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水平,构建受试者临床资料数据库,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2舌苔微生物菌群研究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受试者共38例,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本研究采取两组不同的分组方法。按照受试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分组: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组(GR)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FGR)。按照受试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和受试者中医证候分型分组: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组(SPWSR);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组(SPWXR);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组(FPWSR);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组(FPWXR)。通过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先对舌苔样本OTU聚类和物种注释,再分析舌苔菌群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物种?多样性分析、?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成分;按照不同分组方案,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苔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舌苔微生物菌落间异同,最后对舌苔样本进行功能预测分析。结果1.理论研究结果:温病学起源于伏邪理论,伏邪学说的“伏寒化温”理论是温病学的最早的病因学理论,伏邪学说的“伏邪与新感”理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充实了温病学理论。伏邪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是在历代诸多医家不懈努力下逐渐形成的。伏邪学说也存在诸多争议如伏邪的病因之争、伏邪与新感之争、伏邪的部位之争等,这些不同的观点促进了伏邪学说的发展和成熟。湿热伏邪是一类具有湿邪和热邪双重属性的邪气,且有潜伏特性,感邪之后移时而发。湿热伏邪致病特点是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反复发作。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隐匿、伏藏、热郁、湿阻、耗气、伤阴、成瘀、酿毒、反复、缠绵的特点,符合中医湿热伏邪发病特点,幽门螺杆菌可以认为是一种湿热伏邪,可用湿热伏邪的扶正、祛邪、透邪的方法治疗。2.临床研究结果2.1中医证候要素研究结果:脾胃湿热证的中医症状临床特点以中焦脾胃为中心,病证可累及五脏六腑和四肢九窍,并且可出现矛盾性症状。湿热伏邪与非湿热伏邪所导致的脾胃湿热证在症状分布和常见症状一致,但症状程度更轻。“口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比较特异性的症状。舌苔是诊断脾胃湿热证的重要参考标准,脾胃湿热证受者试的舌苔颜色为浅黄色或深黄色,焦黄色较少;脾胃湿热证受试者的苔质为腻苔、厚苔,或两者同见;较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受试者中厚苔更多。2.2血生化研究结果:两组脾胃湿热证受试者血生化检验指标有所差异,试验组AST、ALT、TBIL、DBIL、IBIL和HCY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CHOL、TG、LDL-C、APO-B、LP(a)、UA和GLU血清水平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部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3血清代谢物研究结果:两组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清中GAS、MTL、SP、EGF和EGFR含量不同,试验组血清中的GAS、MTL、SP、EGF和EGFR血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舌苔微生态研究结果:3.1舌苔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1)舌苔菌群Alpha多样性指数中的simpson指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组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两组舌苔样本间存在差异;舌苔样本在门、纲、目、科水平的主要菌落是相同的;两组在属水平和种水平的主要菌属组成之间存在差异。在考虑群落丰度的情况下,两组间舌苔样本在门和纲水平上相同,而在目、科、属和种水平上,两组舌苔样本菌落的平均相对丰度不同。(2)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两组志愿者舌苔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指数是一致的,两组舌苔样本的优势菌种的丰度和构成比基本一致。两组舌苔在梭杆菌门和梭杆菌纲平均相对丰度有差异。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梭杆菌门和梭杆菌纲相对丰度下降。3.2舌苔微生物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舌苔微生物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受试者舌苔微生物菌落基本一致,且舌苔微生物菌落之间有进化关系,而通过unweighted-unifrac距离算法,对样本在OUT水平进行层级聚类,发现两样本的微生物菌落之间距离有近有远。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这三者之间PCoA不同,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物种组成成分分析和组间物种差异性分析结果:通过组内物种组成成分分析和组间物种差异比较,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苔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在界、门、纲水平上是相同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差异物种是目水平上的微球菌目和巴氏杆菌目;在科水平上的微球菌科和巴氏杆菌科;在属水平上的罗斯氏菌属和嗜血杆菌属;在种水平上的副流感嗜血杆菌和微黄奈瑟氏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患者的舌苔菌落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物菌群中的有害菌增多。3.4舌苔微生物菌群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舌苔微生物功能主要集中在DNA的转录翻译、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能量生产和转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无机离子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生产等功能。与脾胃湿热证有关的舌苔功能主要是DNA的转录翻译、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无机离子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生产等功能。结论1.伏而后发的邪气均属于伏邪,伏邪虽是发病学概念,但可以用来阐释疾病的病因病机,其内容极其丰富,可用分类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2.湿热伏邪是一种特异性致病因素,可化燥伤阴,损络成瘀,酿瘀成毒。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湿热伏邪,可以应用湿热伏邪学说的治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湿热伏邪临床症状分布广泛,但症状程度更轻,“口臭”和“苔厚”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较为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可用来初步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4.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肝脏代谢和合成功能障碍,对糖脂代谢的影响不及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5.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舌苔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下降,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则影响舌苔微生物间相似性和物种进化关系;6.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舌苔微生物群落丰度下降,导致有益菌的减少和有害菌的增加。
张思依[6](2021)在《Hp感染对胃微生态影响的临床观察及连朴饮对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现状。2探讨Hp感染后机体的病理状态与胃内菌群改变及炎症微环境的相关性,以揭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生物学内涵。3探讨连朴饮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作用机制。(1)构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2)观察连朴饮对模型大鼠胃黏膜凋亡、免疫细胞分化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证实连朴饮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改善细胞凋亡,发挥黏膜保护作用。方法1理论探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Hp相关性胃炎的病理机制,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布,治疗现状。2临床观察: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2名,分为慢性胃炎Hp感染脾胃湿热证组(Hp+PWSR,n=17)、慢性胃炎非Hp感染脾胃湿热证组(Hp-PWSR,n=11)、慢性胃炎非Hp感染脾胃虚弱证组(Hp-PWXR,n=14)。内镜下观察各组患者胃黏膜相关病理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特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干扰素-?(Interferon-?,IF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 chemokine ligand12,CXCL12)的表达。免疫组化(IHC)检测胃黏膜组织CD4+T细胞、CD8+T细胞表达。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检测胃黏膜菌群。3实验研究:(1)以高糖高脂饮食喂养,56°乙醇灌胃,人工气候箱制造湿热外环境刺激,联合Hp菌液灌胃,构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饮食、体重、毛色、大小便等一般情况,快速尿素酶试验和吉姆萨染色测定Hp定植情况,结合HE染色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对模型进行评价。(2)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组(n=10)、连朴饮低剂量组(n=10),连朴饮中剂量组(n=10),连朴饮高剂量组(n=10),四联疗法组(n=10)。采用复合因素造模,造模2周后,从各组抽取两只大鼠检验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第3周开始进行药物干预,连朴饮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15,7.5,3 g·kg-1,四联疗法组给予大鼠奥美拉唑(2 mg·kg-1)+阿莫西林(100 mg·kg-1)+克拉霉素(50 mg·kg-1)+胶体果胶秘胶囊(35 mg·kg-1),2次/d,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21天。干预结束后,取大鼠胃黏膜组织和血清。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癌-2基因相关X蛋白(B-cell lymphoma-2 associated X,Bax)、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IHC检测Bax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胃黏膜中辅助T细胞(T helper,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Treg)比例。ELISA检测血清中IFN-?,TNF-?,IL-4,IL-10,IL-17a,TGF-?的表达水平。结果1理论探讨:(1)Hp感染后菌群失调、免疫失衡导致胃部疾病的发生。(2)Hp相关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主要分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寒)证、寒热错杂证,其中脾胃湿热证为常见证型。(3)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Hp相关性胃炎可提高临床疗效。连朴饮作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治疗方,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2临床观察:(1)内镜下观察发现Hp+PWSR患者出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红斑(点、片状、条状)、出血点、黏膜粗糙不平、糜烂、粘液增多的比例明显高于Hp-PWXR(P<0.05);出现黏膜粗糙不平的比例明显高于Hp-PWSR(P<0.05)。Hp-PWSR患者出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红斑(点、片状、条状)、糜烂、粘液增多的比例明显高于Hp-PWXR患者(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Hp+PWSR组患者胃黏膜组织损伤、炎性细胞浸润、炎症活动度最重,其次为Hp-PWSR组。(3)IHC结果显示,Hp+PWSR患者胃黏膜组织CD4+T细胞、CD8+T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Hp-PWXR患者(P<0.05)。(4)ELISA结果显示,Hp+PWSR患者血清IFN-?、TNF-?、IL-1?、IL-8、IL-12、IL-21、IL-17a水平显着高于Hp-PWXR患者(P<0.05),IL-4、IL-10水平显着低于Hp-PWXR患者(P<0.05)。(5)16S r D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Hp+PWSR组Richness、ACE、Chao1、Shannon指数均显着低于Hp-PWSR组和Hp-PWXR组(P<0.05)。?多样性分析及物种构成分析显示各组菌群构成存在差异。功能预测结果显示,Hp感染患者胃黏膜菌群在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脂质代谢、泛醌及其他萜类醌的生物合成、脂肪因子信号、二甲苯退化、矿物吸收、视黄醇新陈代谢等途径较非Hp感染患者减弱(P<0.05),在蛋白复制,重组和修复、谷氨酸突触、细胞色素P450、新霉素生物合成、细菌分泌系统、脂肪酸生物合成等途径较非Hp感染患者增强(P<0.05)。3实验研究:(1)造模后,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饮食、饮水量减少,大鼠嗜睡,喜身体蜷缩,被毛潮湿,肛门脱垂,反应较为迟钝,目光呆滞,便质粘,气味较臭,快速尿素酶试验和吉姆萨染色结果显示胃黏膜Hp定植率为90%,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2)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结构完整,腺体排列整齐,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胃黏膜表面欠光整,腺体排列紊乱,可见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中性粒细胞浸润。连朴饮高、中、低剂量组和四联疗法组大鼠胃黏膜的腺体排列,炎性细胞浸润匀有所改善,以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联疗法组和连朴饮高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连朴饮低、中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Bcl-2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IHC结果显示,Bax蛋白在细胞胞浆内表达,蛋白表达趋势与Western Blot一致。流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h1、Th2、Th17、Treg、Th1/Th2、Th17/Treg比例显着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联疗法组、连朴饮高剂量组Th1、Th2、Th17、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显着下降(P<0.05)。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FN-?、TNF-?、IL-17a水平显着升高(P<0.05),IL-4、IL-10、TGF-?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联疗法组和连朴饮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FN-?、TNF-?、IL-17a水平显着降低(P<0.05),IL-4、IL-10、TGF-?水平显着上升(P<0.05),连朴饮中剂量组大鼠血清IFN-?、TNF-?、IL-17a水平显着降低(P<0.05),IL-4、IL-10水平显着上升(P<0.05),连朴饮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NF-?、IL-17a水平显着降低(P<0.05),IL-4、IL-10水平显着上升(P<0.05)。结论1脾胃湿热证是Hp相关性胃炎最为常见的中医证型,连朴饮作为治疗方,疗效确切,深入研究连朴饮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为Hp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2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病理改变的出现与Hp感染后宿主胃黏膜菌群结构功能改变,机体免疫反应失衡,炎症状态增强,黏膜病理损伤加重有关。3复合因素造模可成功构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连朴饮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改善细胞凋亡,发挥对模型大鼠的胃黏膜保护作用。
宋聪华[7](2021)在《幽门螺杆菌与Correa’s Cascade关系及ERM家族在其中的机制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中提出了“控制危险因素”、“癌症信息化大数据应用”、“提升癌症防治能力”、“推广癌症早诊早治”等核心行动内容。我国为消化系统肿瘤高发区,其中胃癌是癌症防控工作的要点。然而,胃癌确诊时就多已伴肿瘤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死亡率高。因此,如何防控胃癌具有重要意义。与多种肿瘤的发生过程类似,胃黏膜病灶在发生癌变之前一般也会有个慢性的炎症过程,即“炎—癌转化”这个科学问题。“Correa’s Cascade”假说认为肠型胃癌(Lauren分型)的发生一般遵循以下演变规律:正常胃黏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胃黏膜不典型增生(DYS)→胃黏膜癌变(ML),表明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的慢性演变过程,为胃癌的防控提供了依据。由于炎症“可控”,而癌症“难控”,故围绕“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的早期管理成了胃癌防控的着力点。在我国,不仅胃癌的发病率高,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感染率也高。H.pylori感染是包括胃癌在内等诸多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病因,被认为是“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的“始作俑者”。因此,根除H.pylori是“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管理的重要落脚点,是炎症“可控”的具体体现,更是提升胃癌防治能力的理论依据。值得指出的是,“Correa’s Cascade”假说描述的相关胃黏膜病变阶段“逐级交联”及“时序演变”的进展规律是学者通过观察胃癌高危人群队列胃黏膜病变随时间进展的病理学改变而对胃癌发生模式所作出的一种科学假设,属于质性研究。鉴于“Correa’s Cascade”假说中各胃粘膜病变之间的进展需要较漫长的时间,因此研究这一模式存在困难,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模式的前瞻性研究。因此,“Correa’s Cascade”假说的科学性还需要更多的真实世界数据支持。此外,“Correa’s Cascade”假说中各胃黏膜病变致胃癌风险大小也不甚清楚,H.pylori触发“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发生和进展的作用靶点及分子事件目前仍知之甚少。ERM家族(ezrin/radixin/moesin,ERM family)是细胞质膜与细胞骨架之间的重要连接蛋白,也是细胞微绒毛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四个成员:埃兹蛋白(ezrin)、根蛋白(radixin)、膜突蛋白(moesin)、膜突样蛋白(merlin)。它们通过影响细胞骨架参与对细胞膜结构与细胞形态的调控,对维持细胞形变和细胞运动有着重要作用,并作为细胞皮质信号整合子,通过沟通膜蛋白介导信号传递参与细胞极化、侵袭、迁移和黏附等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部分ERM家族蛋白成员不仅与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致病密切相关,而且在消化系统肿瘤发生进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有必要对ERM家族蛋白在H.pylori致“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炎—癌转化”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探讨,以期为胃癌防控及胃癌发生进展分子机制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H.pylori与Correa’s Cascade 的关系(1)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提取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连续5年调查区间中所有因各种原因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者的个人特征、临床信息、胃镜记录及病理描述等资料。(2)根据筛选标准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基于胃镜活检病理检测信息计算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总检出率,计算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在不同年龄段中的检出率;(3)将近5年来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在任意一个受检者中被同时检出情况制作成共现(两两比共同出现)分布表,并计算胃黏膜病变的共现率,分析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逐级交联”及“时序演变”的规律;(4)基于胃镜活检病理检测信息计算H.pylori阳性率,分析H.pylori阳性率在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差异,探讨H.pylori感染程度与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程度的关联;(5)基于连续5年胃镜数据分析H.pylori阳性率与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检出率的演变趋势。2.ERM家族在Correa’s Cascade中的机制初探(1)从GEO数据库获取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基因表达谱信息数据(GSE106656和GSE11631),利用官网GEO2R分析ERM家族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差异(2)从TCGA获取胃癌转录组数据和临床信息,利用及相关程序包(edgR和DESeq2)对ERM家族在胃癌与癌旁中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3)在Oncomine数据库中分析ERM家族在不同胃癌肿瘤分型(Lauren分型:肠型胃癌、弥漫型胃癌及混合型胃癌3种)、不同性别(男、女)以及不同肿瘤分期阶段(Stage Ⅰ~Ⅳ期)中的差异。(4)利用GEPIA分析了 ERM蛋白家族基因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了 ERM蛋白家族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预后关系。(5)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对ERM蛋白家族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预后关系作了补充分析和验证。(6)基于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ERM蛋白家族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结果运用R语言进一步实现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SEA)。(7)基于“炎—癌转化”科学问题,结合H.pylori致病分子机制、ERM蛋白家族分子生物学特点及基因功能富集结果,进一步通过TIMER数据库进行了免疫浸润分析。3.ERM家族蛋白moesin在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1)选择 26695、ATCC43504(即 NCTC11637)、7.13、PMSS1、G27 及 CCS9803等作为H.pylori标准菌株或模式菌株(cagA PMSSl>cagA 7.13),另选择永生化的人胚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以及人胃腺癌细胞HGC-27与BGC-823、低度分化的人胃腺癌细胞AGS与SUN-1以及中度分化的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作为实验细胞。(2)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选择病理科保存的组织蜡块,病变分别为CNAG(含轻度与重度,即 MCNAG与SCNAG)、CAG、IM、DYS以及ML,均含有H.pylori感染信息。(3)选择12例胃癌手术患者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作为验证补充。(4)qRT-PCR实验检测各实验细胞中moesin mRNA表达(5)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细胞系与H.pylori培养后moesin表达水平的变化。(6)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与癌旁组织中moesin蛋白的表达。(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合并H.pylori感染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样本中moesin蛋白的表达。结果:1.H.pylori与Correa’s Cascade 的关系(1)在2015年至2019年这连续5年的调查区间中,因各种原因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者资料经初筛共有399059例次。结合既定的筛选标准,对399059例次受检者资料经R语言数据清洗进一步剔除了 87029例次。最终,本次调查研究共获得符合筛选标准的胃镜受检者资料共312030例。按年份划分,2015年至2019年的胃镜检查例数分别为58172例、61292例、65661例、63027例、63878例。(2)经数据筛选结果发现312030例受检者资料中行胃镜黏膜活检病理检查共171974例,胃镜检查过程中对受检者的总活检率约为55.1%(171974/312030)。若按年份划分,2015年至2019年的胃镜活检例数分别为20387例、29136例、38556例、41406例、42489例,对应的活检率分别为35%、48%、59%、66%、67%。(3)在171974例行胃黏膜活检病理检查的受检者中,年龄最小者不足10岁,年龄最大者达96岁,总体平均年龄为(50.9±12.9)岁。胃黏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可同时存在着两种及以上的“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各相关胃黏膜病变并非各自独立,部分可以存在“交叉”、“重叠”或“共现”情况。(4)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在各年龄段中的检出率存在一定的趋势。具体而言,CNAG普遍在各年龄段中检出,以青少年组人群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检出率呈下降趋势。CAG+(即,CAG+IM)、DYS、ML则与之相反,即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这些胃黏膜病变随着年龄的变化趋势与Correa’s Cascade假说所描述的相关胃黏膜病变序列高度一致。(5)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各胃黏膜病变之间联系紧密程度并非完全一致,病变之间并非并列而是可能存在先后顺序且病变有优先发展方向,CNAG、CAG+、DYS、ML的发展趋势是逐级关联进展的,即病变有先后顺序(逐级),现有病变优先向某一胃黏膜病变发展(交联),且在病理生理(无外界干预)情况下,这种发展方向不可逆。(6)CNAG合并ML的概率为0.8%,CAG+合并ML的概率为1.1%,DYS合并ML的概率为11.0%。(7)在171977例胃镜黏膜活检及病理检查中行特殊染色查H.pylori感染状态共122735例,检测率高达71.4%(122735/171977),提现了临床对H.pylori感染的认知和重视。近5年来,H.pylori的总体阳性率为31.0%。(8)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组中H.pylori感染阳性率均高于无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组(P均<0.01),各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程度占比随着H.pylori感染程度分级或分度的增加而增加,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组中H.pylori感染阳性率均高于无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组(P均<0.01),提示胃黏膜病变程度与H.pylori感染程度有关。进一步分析显示,除了 DYS病变,其他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程度差异均与H.pylori感染状态程度(分级与分度)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9)H.pylori感染与Correa’s Cascade相关各胃黏膜病变及病变程度之间的均有关联,各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程度占比随着H.pylori感染程度分级或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近5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上,H.pylori阳性率、DYS及ML演变趋势一致,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近3年来(2017~2019)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检出率的趋势变化均呈放缓趋势。2.ERM家族在Correa’s Cascade中的机制初探(1)在GEO数据分析中,发现ERM蛋白家族基因4个成员在CNAG vs CAG和CNAG vs IM中均无差异,而在CNAG vs ML和CAG vs ML中发现只有moesin基因表达均为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在TCGA-STAD数据分析中,发现ERM蛋白家族基因中只有moesin基因表达有差异,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胃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GEPIA中将TCGA-STAD和GTEx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发现ERM蛋白家族中只有moesin基因和merlin基因表达有差异,二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胃癌旁组织以及胃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在不同临床分期中,发现ERM蛋白家族基因中只有moesin基因在各期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Ⅱ~Ⅲ期表达水平显着高于Ⅰ期。(5)不同胃癌类型(Lauren分型)中,发现ERM蛋白家族基因中moesin基因和merlin基因表达有差异且稳定,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6)高表达的moesin基因预示着胃癌总体预后(OS与DFS)均不良(P<0.05),而merlin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预后未见相关性。(7)Moesin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肿瘤分级及T分期有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N/M分期均无关。(8)Moesin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不仅较癌旁组高,也较正常胃组织高(P均<0.05)。此外,其在合并H.pylori感染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也较无H.pylori感染的胃癌组织高(P均<0.05)。(9)基因富集分析显示胃癌中moesin基因主要与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途径、Janus激酶—信号转导因子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途径、细胞粘附分子途径、钙离子信号通路途径、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途径等有关(P均<0.001)。(10)胃癌中moesin基因与JAK1、STAT5、ZEB1、ZEB2的有着较密切的相关性,与NF-κB、IL-6呈正相关性(P均<0.05)。(11)在TIMER分析中,发现除B细胞外,胃癌组织中moesin基因与多数免疫细胞均有正相关性(P均<0.05),相关性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3.ERM家族蛋白moesin在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1)不同H.pylori菌株作用GES-1细胞的moesin蛋白表达均显着高于无H.pylori作用的对照组(P<0.01)。(2)与不加H.pylori的GES-1/AGS 对照组相比,GES-1/AGS+PMSS1、GES-1/AGS+7.13组的moesin蛋白表达均增高,两两之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GES-1/AGS+PMSS1组moesin蛋白的表达显着高于GES-1/AGS+7.13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oesin蛋白的表达可能部分是通过菌株的cagA来实现的(已知cagA拷贝数:PMSS1>7.13)(3)与 GES-1/AGS 对照组相比,GES-1/AGS+WT7.13 组、GES-1/AGS+△cagA7.13组的moesin蛋白表达均增高,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GES-1/AGS+△cagA7.13组moesin蛋白的表达显着低于GES-1/AGS+WT7.13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证实H.pylori上调moesin蛋白的表达可能主要是通过CagA来实现的。(4)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2对临床胃癌及配对组织样本中moes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83.3%(10/12)的moes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也显示moes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oesin蛋白在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炎细胞还是腺细胞中,moesin蛋白在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腺细胞中,moesin蛋白表达在ML组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1),而其他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炎细胞中,则moesin蛋白表达在SCNAG组显着高于其他胃黏膜病变组(P<0.01),而其他组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oesin蛋白在合并H.pylori感染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炎细胞还是腺细胞中,moesin蛋白在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是在腺细胞中,无论有无H.pylori感染,ML组的表达均高于其他胃黏膜病变组(P均<0.001);无论是在炎细胞还是腺细胞中,moesin蛋白在合并H.pylori感染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均显着高于相对应的无H.pylori感染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以腺细胞明显(P<0.05)。结论:1.“Correa’s Cascade”假说中胃黏膜病变逐级交联及时序演变的进展规律与真实世界证据相吻合,假说中不同阶段的胃黏膜病变合并癌变的风险大小不一,对胃癌防控有着确切的指导价值。2.H.pylori感染与“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有关,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故在“Correa’s Cascade”假说指导下控制H.pylori感染对预防胃癌具有积极意义。3.ERM家族蛋白moesin在“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高表达,尤其是在胃黏膜癌变阶段,且与H.pylori及其毒力因子CagA有关。4.高表达的moesin与胃癌进展有关,能预示胃癌的不良预后,故异常高表达的moesin可能发挥着促癌作用,有望作为胃癌的诊断生物标志物或治疗干预靶点。
刘媛[8](2021)在《胃癌、胃溃疡患者胃微生物群落分析及Actinomyces timonensis对幽门螺杆菌的拮抗作用研究》文中提出人类胃部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资源,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胃癌、胃溃疡作为常见消化道疾病,了解其胃部菌群多样性以及微生物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幽门螺杆菌的长期感染是引起胃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探究幽门螺杆菌与胃部菌群的相互作用,可以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与根除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本研究以胃癌、胃溃疡患者胃粘膜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法和微生物培养法,进行胃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其次将分离到的可培养菌株与幽门螺杆菌SBK共培养,筛选对幽门螺杆菌SBK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对拮抗菌株Actinomyces timonensis R4-12-8进行基因组分析,并通过蛋白质组学差异探究该拮抗型菌株对幽门螺杆菌SBK的抑制机制。研究成果如下:1.对胃癌、胃溃疡患者的胃粘膜组织样本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并结合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胃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通过纯培养技术,共分离获得536株细菌,潜在新物种10株,其中从胃癌样本中分离得到386株细菌,分布于49个属,122个物种;从胃溃疡样本中分离得到150株细菌,分布于17个属,49个物种。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胃部菌群主要分布在四大门类: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不同的临床状态塑造了不同的胃部菌群结构,形成自己特异的细菌类群。幽门螺杆菌在溃疡组织中属于优势类群,而在胃癌样本中丰度明显降低。胃癌样本中,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细菌类群明显不同,在肿瘤组织中幽门螺杆菌丰度显着下降。表明胃微生物的组成与胃癌的发展阶段可能并不相关,而是由胃部组织特定的微生境所决定的。胃溃疡样本中,幽门螺杆菌占绝对优势。另外,不同的人胃部微生物群落的差异甚至更为显着。2.基于纯培养法获得的胃微生物,进行幽门螺杆菌SBK拮抗型菌株的筛选。从分离得到的可培养菌株中共筛选出了 6株对幽门螺杆菌SBK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筛选得到的拮抗型菌株分布于5个属,分别是Actinomyces,Streptococcus,Lactobacillus,Alloscardovia,Enterococcus。以菌株A.timonensis R4-12-8为研究对象,通过Transwell小室建立共培养体系,与幽门螺杆菌SBK进行共培养。结果显示Actinomyces timonensis R4-12-8会加快幽门螺杆菌SBK由螺旋杆状向球状细胞的转化,即Actinomyces timonensis R4-12-8产生的某些物质抑制了幽门螺杆菌SBK的生长。3.对拮抗菌株Actinomyces timonensis R4-12-8进行基因组分析,并通过蛋白质组学测序探究该菌株对幽门螺杆菌SBK的作用机制。初步分析菌株Actinomyces R4-12-8的基因组,发现存在3个相关次级代谢通路。通过KEGG数据库注释到部分代谢通路,包括萜类化合物和聚酮类化合物的代谢通路,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通路。利用菌株Actinomyces timonensis R4-12-8发酵上清液对幽门螺杆菌SBK进行培养,收集幽门螺杆菌SBK菌体进行蛋白质组学测序,结果共注释到2521个可定量蛋白质。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周质,胞外和外膜。使用GO数据库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功能富集分析,包含了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通过差异表达蛋白来预测Actinomyces timonensis R4-12-8对幽门螺杆菌SBK的作用机制。Actinomyces R4-12-8可能会促进幽门螺杆菌SBK的KDO生物合成,抑制糖酵解,并促进其趋化现象的发生。
高志辉[9](2021)在《FBXO7在幽门螺杆菌介导的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根据2018年世界癌症数据显示,胃癌作为全球范围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患病率排名第五,死亡率在众多的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胃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因此,深入探究幽门螺杆菌参与调控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泛素-蛋白酶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UPS)通过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及泛素蛋白连接酶E3发挥蛋白质降解的功能,其中,E3泛素连接酶主要对要降解的底物进行特异性识别。相关研究报道,MTA1泛素化途径和胃癌的发展与转移密切相关。E3泛素连接酶Cbl-b参与维持胃癌上皮表型和抑制细胞迁移的过程。E3泛素化连接酶CHIP参与调控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Skp1-Cullin1-F-box(SCF)复合体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 CRL(Cullin-Ring Ligase)家族成员,其主要由F-box蛋白家族、结合蛋白Skp1、骨架蛋白Cullin、Ring-finger家族和Rbx1蛋白组成。通过结构域的相互作用,F-box蛋白被招募为SCF型E3泛素连接酶组成部分,可以特异性识别底物蛋白。研究表明,一些F-box蛋白家族成员可作为ATM(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的底物参与 DNA 损伤应答;此外一些 F-box 蛋白如 Skp2、FBXW7、FBXO15、FBXO39等与肿瘤代谢过程相关。FBXO7是包含结合Skp1蛋白的F-box结构域的蛋白质家族成员之一。研究数据表明,FBXO7基因突变可导致PARK15(帕金森-锥体束综合征)。此外,FBXO7可直接结合p27和Cdk6,提高cyclin D-Cdk6的水平,其高表达可引起永生化成纤维细胞通过Cdk6依赖性方式发生转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F-box家族一些成员与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但是目前关于FBXO7在胃癌中的作用尚无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探究了 FBXO7在幽门螺杆菌介导的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分子调控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更深层次地阐述了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为胃癌的前期干预提出新的候选靶点及数据支撑。研究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FBXO7表达之间存在调控关系的机制,明确FBXO7参与调控幽门螺杆菌介导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从而有助于胃癌的临床诊断和干预。研究方法1.FBXO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检测通过免疫组化实验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石蜡切片中FBXO7的蛋白水平,同时利用QRT-PCR方法检测86对人胃癌和癌旁组织中FBXO7的mRNA水平。2.体外FBXO7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把FBXO7小干扰RNA和两种过表达类型的质粒转染至两种胃癌细胞BGC823和MGC803中,利用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小干扰和过表达质粒对目的分子的作用效率,通过克隆形成实验、CCK8细胞活力实验、细胞划痕实验、未铺基质胶的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铺了基质胶的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其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是否会产生影响。3.体内FBXO7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分别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对转染了慢病毒的胃癌稳转细胞系中的FBXO7的mRNA和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将转染成功的对照组细胞和FBXO7稳定干扰组细胞进行小鼠皮下成瘤实验和尾静脉转移实验,由此来检测FBXO7在体内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等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4.免疫共沉淀和蛋白质谱筛选FBXO7参与的信号通路通过免疫共沉淀收集与FBXO7直接或间接结合的蛋白分子,然后对其进行蛋白质谱检测,从获得的质谱结果中筛选出与癌症相关的蛋白分子,然后在Metascape网站进行通路分析(网址:http://Metascape.org),进而筛选出影响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关键分子和通路,即P38MAPK信号通路。之后,我们通过抑制剂进一步明确了 FBXO7参与到该信号通路中。首先,在BGC823细胞中通过细胞转染实验干扰FBXO7后按照抑制剂说明书添加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然后通过Transwell实验和CCK-8实验判断FBXO7是否与靶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参与p38MAPK通路。5.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检测胃癌中FBXO7参与调控p38MAPK的具体机制首先,在BGC823细胞系中,通过免疫共沉淀验证了 FBXO7与p38α的相互结合作用,然后我们在MGC803和BGC823细胞中转染FBXO7的小干扰、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缺失335-372氨基酸序列),Western blot实验来检验p38α以及pp38的趋势变化。为了进一步明确FBXO7与pp38的关系,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了 FBXO7与pp38在胃癌细胞中的定位情况。之后,我们在稳定干扰FBXO7的BGC823细胞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加入环己酰胺孵育0、1、2、3、4、5、6h后提取蛋白来检测p38 α以及pp38蛋白半衰期的变化。BGC823细胞转染突变型质粒和野生型质粒后,加入MG132后检测p38 α蛋白水平的变化。在BGC823细胞中稳定干扰FBXO7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MG132(5μm)处理12h,之后进行CO-IP实验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P38 α的泛素化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了进一步验证FBXO7是否通过参与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来影响胃癌细胞功能,我们首先在GEPIA网站(http://gepia.cancer-pku.cn/)分析了胃癌中P38 α与HSF1、STAT1、c-myc的相关性,之后我们在BGC823细胞中转染FBXO7突变型质粒和野生型质粒,利用QRT-PCR检测HSF1、STAT1、c-myc的mRNA水平变化。6.幽门螺杆菌感染对FBXO7、p38MAPK在胃癌细胞中的调控按照MOI=1:100,将幽门螺杆菌两种菌株Hp11637、Hp26695感染胃癌细胞BGC823,以PBS作为对照组,检测FBXO7在1.5h、3h、6h、9h时间点表达水平;之后按照MOI=50、MOI=100、MOI=150进行分组,将幽门螺杆菌两种菌株Hp26695、Hp11637感染胃癌细胞BGC823,感染12h后收集细胞检测目的分子FBXO7的表达水平。之后,利用相同的实验方法检测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后p38α和pp38的蛋白水平变化。最后,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细胞的同时,加入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FBXO7表达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1.FBXO7在人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免疫组化实验数据表明,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较,前者FBXO7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86对临床胃癌和癌旁组织QRT-PCR实验结果表明FBXO7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2.体外下调FBXO7的表达增强了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上调FBXO7的表达抑制了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将FBXO7特异性SiRNA转染胃癌细胞MGC803、BGC823中,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FBXO7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出现明显下调。克隆形成实验和CCK8细胞活力实验结果表明,下调FBXO7之后,MGC803、BGC823的克隆形成能力和细胞增殖能力得到了增强;未铺基质胶的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干扰FBXO7之后,两种胃癌细胞MGC803、BGC823的迁移能力显着增强;铺了基质胶的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结果表明,干扰FBXO7之后,两种胃癌细胞MGC803、BGC823的侵袭能力得到了增强。把FBXO7突变型质粒和过表达质粒分开转染到上述两种胃癌细胞MGC803、BGC823中,细胞克隆形成实验、CCK8细胞活力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转染FBXO7野生型质粒后,两种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能力均受到显着性抑制,但是转染FBXO7突变型质粒后,两种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能力没有发生显着性差异。3.干扰FBX07后胃癌细胞在体内增殖和转移能力增强首先验证了慢病毒稳定干扰FBXO7的效率。随后在裸鼠腋下进行稳转细胞的注射,裸鼠长出肿瘤后进行观察、测量和记录,记录完成后对裸鼠进行处死,收集肿瘤进行称重和拍照。结果显示,稳定干扰FBXO7后,胃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增殖能力显着增强。通过裸鼠尾静脉注射胃癌细胞,31天后进行小鼠活体成像,结果显示干扰组的荧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强。将裸鼠处死解剖,结果显示干扰组肝肺组织的荧光信号强于对照组。肉眼明显观察到,干扰组的结节数量多于对照组,干扰组肺的重量明显大于对照组。肝和肺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表明,干扰组的肿瘤转移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4.FBXO7参与调控MAPK信号通路在Metascape网站,将FBXO7的蛋白质谱结果与6243个癌症疾病相关分子取交集,筛选出来的分子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FBXO7与p38MAPK信号通路具有相关性,提示FBXO7可能参与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来影响胃癌的发生与发展。之后,在BGC823细胞中转染FBXO7的小干扰后添加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干扰FBXO7后,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上调,但是添加抑制剂后,细胞的迁移能力的上调受到抑制。CCK-8增殖实验也是如此,从而初步确定了 FBXO7在胃癌细胞中是通过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来影响细胞功能的。5.FBXO7通过泛素化调控pp38的降解为了进一步探究FBXO7对p38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首先我们在BGC823细胞系中做了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提示,FBXO7和p38α总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之后我们在BGC823和MGC803细胞中分别转染FBXO7的小干扰RNA和两种质粒,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干扰FBXO7后,BGC823细胞中,p38α蛋白水平上调,MGC803细胞中p38 α蛋白水平无显着变化,但是pp38蛋白水平在MGC803和BGC823中均上调。转染FBXO7两种质粒后,FBXO7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上调,转染FBXO7突变型质粒后,p38α和pp38的蛋白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但是转染FBXO7野生型质粒之后,在BGC823细胞中p38α及pp38蛋白水平均明显下调,在MGC8O3细胞中,pp38蛋白水平下调,p38α蛋白水平无显着变化。结果提示,FBXO7可能是通过泛素化降解pp38来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此外,我们在MGC803和BGC823细胞中做了 FBXO7与pp38的荧光共定位实验,结果显示,FBXO7与pp38在细胞中的定位基本一致。在稳定干扰FBXO7的BGC823细胞系中加入环己酰胺抑制蛋白合成后,p38α和pp38蛋白降解变慢,蛋白半衰期延长。转染两种质粒同时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结果显示加入MG132后,可上调由于FBXO7野生型质粒过表达引起的p38 α总蛋白水平的降低。在稳定干扰FBXO7的BGC823细胞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MG132处理12h,进行CO-IP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38α的泛素化程度下降。以上结果明确了 FBXO7可通过依赖于泛素化的方式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为了进一步明确FBXO7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一些关键分子,我们通过GEPIA网站分析了在胃癌中P38α与靶基因HSF1、STAT1、c-myc具有正相关性,之后,在胃癌细胞BGC823细胞中转染FBXO7两种质粒,QRT-PCR结果显示,转染FBXO7野生型质粒后,HSF1、STAT1、c-myc的mRNA水平均下调,但是转染FBXO7突变型质粒后,HSF1、STAT1、c-myc的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FBXO7通过泛素化方式调控pp38蛋白水平来影响下游的一些关键分子,进而调控胃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6.幽门螺杆菌感染下调FBXO7的表达水平以及上调p38和pp38的蛋白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p26695和Hp11637分别以MOI=100感染胃癌细胞系BGC823和MGC803,感染后的0h、1.5h、3h、6h、9h时间点处收取细胞,被感染胃癌细胞中FBXO7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下调;Hp26695和Hp11637分别以 MOI=0、MOI=50、MOI=100、MOI=150 感染胃癌细胞系BGC823和MGC803,12h后收取细胞,被感染胃癌细胞中FBXO7的mRNA和蛋白水平也下调。同时,Hp26695和Hp11637分别以上述相同的方式感染胃癌细胞系BGC823,收集细胞提取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38 α蛋白水平和和pp38蛋白水平均上调。除此之外,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细胞的同时,添加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FBXO7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下调受到抑制,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影响FBXO7启动子区甲基化来调控FBXO7的表达。实验结论1.FBXO7在体内外可以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2.FBXO7在人胃癌组织中低表达,提示FBXO7为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胃癌诊断标志物。3.FBXO7可通过泛素化降解pp38进而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4.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细胞可通过甲基化修饰方式下调FBXO7的表达,进而上调pp38的蛋白表达,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FBXO7影响p38MAPK信号通路进而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
尤佳[10](2021)在《基于Fas-Fasl细胞凋亡通路研究健脾清化汤对Hp相关性胃炎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基于Fas/Fasl细胞凋亡通路,研究健脾清化汤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可能通路,通过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相关指标Fas、Fasl、Caspase-3及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及胃细胞凋亡情况,阐明Hp相关性胃炎发病的可能机制,研究为健脾清化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研发治疗耐药Hp胃炎的现代中药提实验依据。方法:1.实验过程: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健脾清化汤低剂量组、健脾清化汤中剂量组、健脾清化汤低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其余各组大鼠均自有饮用吲哚美辛·NaHCO3混合液,对大鼠进行灌胃预处理,后继续禁食不禁水6小时,之后每只动物口服接种Hp菌液(109CFU/ml)0.5ml,共7次,后进行13C呼气试验检测方法检测DOB值变化,建立Hp相关性胃炎模型,造模成功后予不同浓度健脾清化汤灌胃治疗1月,治疗结束后取材。2.检测指标:光镜下HE染色观察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胃粘膜上皮细胞Fas及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RT-PCR检测,检测Fas、caspase-8及caspase-3基因转录水平。结果:1.各浓度梯度中药组大鼠一般情况得到改善。2.造模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及各中药组大鼠DOB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DOB水平,DOB>4.0,提示造模成功。经治疗前后对比,模型组DOB值与各中药组DOB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染色:模型组大鼠损伤程度较正常对照组尤为明显,模型组完整胃粘膜上皮细胞数量较正常组减少;中、高剂量中药组大鼠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改善,中、高剂量中药组完整细胞数量高于模型组。4.免疫组化:Fas免疫组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胃黏膜Fas少量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细胞质;模型组Fas蛋白表达较强烈,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及细胞核,表现为深棕色,表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单位面积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为各组最高;各浓度梯度中药组AOD值较模型组降低。Caspase-3免疫组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胃黏膜Caspase-3少量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细胞质;模型组Caspase-3表达较强烈,表现为深棕色,散在分布于细胞质及细胞核,表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OD值为各组最高;各浓度梯度中药组AOD值较模型组降低。5.RT-PCR结果:Fas mRNA表达水平:模型组大鼠胃粘膜Fas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各浓度梯度中药组大鼠胃黏膜Fas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均较模型组降低,其中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更为明显。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模型组大鼠胃粘膜Caspase-8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各浓度梯度中药组大鼠胃黏膜Caspase-8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均较模型组降低,其中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更为明显。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模型组大鼠胃粘膜Caspase-3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各浓度梯度中药组大鼠胃黏膜Caspase-3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较模型组下降,其中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更为明显。结论:健脾清化汤可以改善SD大鼠一般情况,同时可一定程度治疗Hp感染。健脾清化汤可能通过减少Fas/Fasl通路中的Fas、Caspase-8、Caspase-3基因表达量,减少细胞过度凋亡,使之恢复正常,从而改善Hp相关性胃炎。
二、幽门螺杆菌蛋白质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幽门螺杆菌蛋白质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
1.1 形态学变化 |
1.2 代谢活性及基因表达 |
2 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诱导与复苏 |
2.1 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诱导条件 |
2.2 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复苏方法 |
3 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 |
4 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现状 |
5 结语 |
(2)小儿便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综述一:祖国医学对小儿便秘的相关研究 |
1.历史文献对本病的研究 |
2.病名 |
3. 病因病机 |
综述二:现代医学对小儿便秘的认识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1.现状概述 |
2.现代医学对便秘发病机制的认识 |
综述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小儿便秘的治疗进展相关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1.古代医家对于幽门螺杆菌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
3.小儿便秘及幽门螺杆菌研究的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试验方法 |
5 研究指标 |
6 安全性评价 |
7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结果 |
结果 1:小儿便秘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研究 |
结果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在相关临床指标上的差异性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心得与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自组装抗菌肽的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自组装的定义 |
1.2 生物大分子的自组装 |
1.3 多肽生物材料的优点 |
1.4 多肽自组装生物材料的应用 |
1.4.1 药物递送 |
1.4.2 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 |
1.4.3 生物传感器 |
1.4.4 生物催化 |
1.4.5 免疫反应 |
1.4.6 肿瘤治疗 |
1.4.7 抗菌材料 |
1.5 抗菌肽 |
1.5.1 定义 |
1.5.2 抗菌机理 |
1.5.2.1 细胞膜损伤机理 |
1.5.2.2 胞内损伤机理 |
1.5.3 研究现状 |
1.6 抗菌肽的设计 |
1.6.1 增加正电荷的含量 |
1.6.2 疏水氨基酸残基的引入 |
1.6.3 保留天然抗菌肽的核心序列 |
1.6.4 环肽及其衍生物 |
1.6.5 非天然氨基酸的引入及化学修饰 |
1.7 多肽自组装纳米结构的主要研究方法 |
1.7.1 原子力显微镜 |
1.7.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1.7.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1.7.4 ThT荧光 |
1.7.5 傅里叶红外光谱 |
1.7.6 圆二色光谱 |
1.8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8.1 本文的选题依据 |
1.8.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抗幽门螺杆菌的p H响应型强效抗菌肽 |
2.1 引言 |
2.2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 |
2.3 抗菌肽对细菌的影响 |
2.3.1 实验目的 |
2.3.2 材料与方法 |
2.3.2.1 幽门螺杆菌抗菌曲线的测定 |
2.3.2.2 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曲线的测定 |
2.3.2.3 洁净硅片的制备 |
2.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细菌样品的制备 |
2.3.3 结果与分析 |
2.3.3.1 抗菌肽对幽门螺杆菌的影响 |
2.3.3.2 抗菌肽对大肠杆菌的影响 |
2.3.3.3 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 |
2.4 磷脂膜与抗菌肽的相互作用研究 |
2.4.1 实验目的 |
2.4.2 材料与方法 |
2.4.3 结果与分析 |
2.5 抗菌肽对细菌内外膜渗透性的影响 |
2.5.1 实验目的 |
2.5.2 材料与方法 |
2.5.2.1 外膜渗透性测定 |
2.5.2.2 内膜渗透性测定 |
2.5.3 结果与分析 |
2.6 幽门螺杆菌的SYTO9/PI染色流式检测实验 |
2.6.1 实验目的 |
2.6.2 材料与方法 |
2.6.3 结果与分析 |
2.7 抗菌肽用于治疗胃部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小鼠 |
2.7.1 实验目的 |
2.7.2 材料与方法 |
2.7.2.1 Hp的培养 |
2.7.2.2 建立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 |
2.7.2.3 胃部组织收集 |
2.7.2.4 切片染色 |
2.7.3 结果与分析 |
2.7.3.1 胃部细菌定值量检测 |
2.7.3.2 胃部组织HE染色分析 |
2.8 抗菌肽的pH响应性及组装体纳米结构的表征 |
2.8.1 实验目的 |
2.8.2 材料与方法 |
2.8.2.1 肽溶液的制备 |
2.8.2.2 圆二色光谱 |
2.8.2.3 FTIR光谱学 |
2.8.2.3 Th T荧光光谱 |
2.8.3 结果与分析 |
2.8.3.1 抗菌肽的p H响应性 |
2.8.3.2 抗菌肽组装体二级结构的表征 |
2.9 抗菌肽的细胞毒性测试 |
2.9.1 实验目的 |
2.9.2 材料与方法 |
2.9.2.1 细胞毒性检测实验 |
2.9.2.2 细胞凋亡检测实验 |
2.9.3 结果与分析 |
2.10 小结 |
第3章 D-型多肽抗菌水凝胶 |
3.1 引言 |
3.2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 |
3.3 抗菌肽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
3.3.1 实验目的 |
3.3.2 材料与方法 |
3.3.2.1 KKd-11 最低自组装浓度的测定 |
3.3.2.2 KKd-11 或KK-11 自组装行为研究 |
3.3.2.3 KKd-11 和KK-11 共组装的行为研究 |
3.3.2.4 KKd-11 自组装制备D-型多肽水凝胶 |
3.3.2.5 显微镜观察组装体形貌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3.1 KKd-11 最低自组装浓度的测定 |
3.3.3.2 KKd-11 或KK-11 自组装行为研究 |
3.3.3.3 KKd-11 和KK-11 共组装行为研究 |
3.3.3.4 KKd-11 自组装形成D-型多肽水凝胶 |
3.4 二级结构表征 |
3.4.1 实验目的 |
3.4.2 材料与方法 |
3.4.2.1 圆二色光谱 |
3.4.2.2 FTIR光谱 |
3.4.3 结果与分析 |
3.4.3.1 纳米纤维的二级结构 |
3.4.3.2 凝胶的二级结构 |
3.5 KKd-11 水凝胶的性质表征 |
3.5.1 实验目的 |
3.5.2 材料与方法 |
3.5.2.1 流变学实验 |
3.5.2.2 差示扫描量热(DSC)实验 |
3.5.3 结果与分析 |
3.5.3.1 流变力学性质 |
3.5.3.2 热力学性质 |
3.6 分子动力学模拟 |
3.6.1 实验目的 |
3.6.2 材料与方法 |
3.6.3 结果与分析 |
3.7 抗菌能力测定 |
3.7.1 实验目的 |
3.7.2 材料与方法 |
3.7.2.1 MIC值测定 |
3.7.2.2 SEM表征 |
3.7.2.3 共聚焦显微成像 |
3.7.2.4 KKd-11 水凝胶抑制生物被膜的生长 |
3.7.2.5 KKd-11 对成熟生物被膜的破坏 |
3.7.3 结果与分析 |
3.7.3.1 MIC值测定 |
3.7.3.2 荧光染色分析KKd-11 和KK-11 对细菌的作用效果 |
3.7.3.3 KKd-11 水凝胶抑制生物被膜的生长 |
3.7.3.4 KKd-11 对成熟生物被膜的作用效果 |
3.8 KKd-11 水凝胶的蛋白酶降解作用 |
3.8.1 实验目的 |
3.8.2 材料与方法 |
3.8.3 结果与分析 |
3.9 KKd-11 对大肠杆菌内外膜渗透性的影响 |
3.9.1 实验目的 |
3.9.2 材料与方法 |
3.9.2.1 外膜渗透性测定 |
3.9.2.2 内膜渗透性测定 |
3.9.3 结果与分析 |
3.10 抗菌肽的细胞毒性实验 |
3.10.1 实验目的 |
3.10.2 材料与方法 |
3.10.2.1 MTT试验 |
3.10.2.2 细胞活性分析实验 |
3.10.3 结果与分析 |
3.11 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种常见氨基酸名称及简称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制备条件优化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卵黄免疫球蛋白 |
1.1.1 卵黄免疫球蛋白的概述 |
1.1.2 卵黄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
1.1.3 卵黄免疫球蛋白的性质 |
1.1.4 卵黄免疫球蛋白的优势 |
1.2 卵黄免疫球蛋白的提取 |
1.2.1 卵黄蛋白质的分布 |
1.2.2 卵黄免疫球蛋白的分离方法 |
1.2.3 卵黄免疫球蛋白的纯化方法 |
1.2.4 卵黄免疫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小结 |
1.3 卵黄免疫球蛋白的应用 |
1.3.1 卵黄免疫球蛋白在畜禽业和水产业的应用 |
1.3.2 卵黄免疫球蛋白在食品药品中的应用 |
1.3.3 卵黄免疫球蛋白在免疫诊断上的应用 |
1.3.4 卵黄免疫球蛋白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4 卵黄免疫球蛋白胃释放研究 |
1.4.1 胃释放研究概述 |
1.4.2 口服载体材料 |
1.4.3 卵黄免疫球蛋白胃释放研究进展 |
1.4.4 卵黄免疫球蛋白胃释放研究小结 |
1.5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蛋黄的冻融处理 |
2.2.2 冻融-水稀释法制备卵黄免疫球蛋白 |
2.2.3 卵黄免疫球蛋白提取效果分析 |
2.2.4 冻融-水稀释法提取卵黄免疫球蛋白工艺优化研究 |
2.2.5 冻融-水稀释法提取卵黄免疫球蛋白机理研究 |
2.2.6 卵黄免疫球蛋白的片剂制备与释放特性研究 |
2.2.7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冷冻条件对卵黄免疫球蛋白提取的影响 |
3.2 冻融-水稀释法提取卵黄免疫球蛋白工艺优化 |
3.2.1 离子浓度的影响 |
3.2.2 pH的影响 |
3.2.3 絮凝剂的影响 |
3.2.4 水稀释比例的影响 |
3.2.5 得率、纯度与活性 |
3.3 冻融-水稀释法提取卵黄免疫球蛋白的机理研究 |
3.3.1 流变学性质 |
3.3.2 蛋白质分布情况 |
3.3.3 水相分布 |
3.3.4 冻融蛋黄中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
3.3.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3.3.6 冻融-水稀释法提取卵黄免疫球蛋白机理示意图 |
3.4 卵黄免疫球蛋白片剂的胃部释放特性研究 |
3.4.1 魔芋胶、海藻酸钙对卵黄免疫球蛋白片剂胃部释放特性的影响 |
3.4.2 魔芋胶比例对卵黄免疫球蛋白片剂胃部释放特性的影响 |
3.4.3 魔芋胶-卵黄免疫球蛋白复合片剂形态分析 |
3.4.4 魔芋胶-卵黄免疫球蛋白复合片剂的水相分布分析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伏邪学说的理论探析 |
1.伏邪学说源流探讨 |
2.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内涵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内涵及其在Hp感染中的应用 |
1.湿热伏邪学说理论的起源 |
2.湿热伏邪学说的基本内容 |
3.湿热伏邪学说在Hp感染中的应用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Hp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及方法 |
3.研究结果及分析 |
4.讨论 |
第四部分 Hp感染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3.试验结果 |
4.讨论 |
讨论和结论 |
1.本研究总结 |
2.创新点 |
3.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综述 舌苔微生态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Hp感染对胃微生态影响的临床观察及连朴饮对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现代研究 |
1.1 固有免疫(又称“天然免疫”) |
1.2 适应性免疫 |
1.3 菌群与免疫 |
2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医学理论研究 |
2.1 Hp相关性胃炎病名认识 |
2.2 Hp相关性胃炎病因病机及中医证候认识 |
3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现状 |
3.1 西医治疗 |
3.2 中医治疗 |
4 连朴饮的现代研究 |
4.1 连朴饮的来源及组方 |
4.2 连朴饮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
4.3 连朴饮相关的实验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1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患者胃内菌群及炎症微环境影响的临床观察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5 讨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 幽门螺杆菌联合湿热因素构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及模型评价 |
1.1 研究背景 |
1.2 材料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2 连朴饮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3 连朴饮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胃黏膜免疫细胞分化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讨论与总结 |
1 本研究总结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综述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幽门螺杆菌与Correa’s Cascade关系及ERM家族在其中的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胃癌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1.2 "Correa’s Cascade"假说指导着胃癌的防控 |
1.3 幽门螺杆菌是"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的病因 |
1.4 ERM家族蛋白或在H.pylori感染相关胃黏膜病变中发挥作用 |
1.5 研究设计与意义 |
第2章 H.pylori与 Correa's Cascade的关系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筛选标准 |
2.2 方法 |
2.2.1 研究设计 |
2.2.2 研究实施 |
2.2.3 研究变量 |
2.2.4 相关标准(定义、操作规范、诊断标准、数据测量及分类依据) |
2.2.5 研究偏倚 |
2.2.6 样本量估计 |
2.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 |
2.3.1 胃镜活检概况 |
2.3.2 受检者病理信息概况 |
2.3.3 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总检出率 |
2.3.4 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与年龄的关系 |
2.3.5 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级联与序列的科学性 |
2.3.6 H.pylori感染状态 |
2.3.7 H.pylori感染与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关系 |
2.3.8 H.pylori感染程度与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程度关系 |
2.3.9 H.pylori感染与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的演变关系 |
2.4 讨论 |
第3章 ERM家族在Correa's Cascade中的机制初探 |
3.1 材料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材料来源 |
3.2 方法 |
3.2.1 数据获取 |
3.2.2 差异分析 |
3.2.3 预后分析 |
3.2.4 基因功能 |
3.2.5 免疫浸润分析 |
3.3 结果 |
3.3.1 ERM家族基因在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 |
3.3.2 ERM家族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
3.3.3 ERM家族基因在不同胃癌分期中的表达 |
3.3.4 ERM家族基因在不同胃癌类型(Lauren分型)中的表达 |
3.3.5 MSN与NF2 的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3.3.6 MSN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
3.3.7 MSN在合并H.pylori感染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
3.3.8 基于MSN表达的胃癌转录组GSEA分析 |
3.3.9 MSN相关免疫浸润概况 |
3.4 讨论 |
第4章 ERM家族蛋白moesin在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
4.1 材料 |
4.1.1 模式菌株 |
4.1.2 实验细胞 |
4.1.3 蜡块组织 |
4.1.4 新鲜组织 |
4.1.5 主要试剂 |
4.1.6 主要仪器 |
4.1.7 溶液配制 |
4.2 方法 |
4.2.1 细胞的复苏、培养、传代、计数及冻存 |
4.2.2 H.pylori的复苏、鉴定、传代及保存 |
4.2.3 H.pylori与各细胞系共培养 |
4.2.4 qRT-PCR实验检测各细胞系moesin mRNA表达 |
4.2.5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细胞系和新鲜组织moesin蛋白的表达 |
4.2.6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法检测胃黏膜组织样本中moesin蛋白的表达 |
4.2.7 统计学方法 |
4.3 结果 |
4.3.1 不同细胞中moesin m RNA的表达 |
4.3.2 菌株刺激细胞的适宜浓度与时间 |
4.3.3 不同菌株刺激后胃上皮细胞moesin蛋白的表达 |
4.3.4 H.pylori及 CagA对胃上皮细胞和胃癌细胞moesin表达的调控 |
4.3.5 Moes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
4.3.6 Moesin蛋白在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 |
4.3.7 Moesin蛋白在合并H.pylori感染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 |
4.4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胃黏膜癌前变化与胃癌预防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8)胃癌、胃溃疡患者胃微生物群落分析及Actinomyces timonensis对幽门螺杆菌的拮抗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词汇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胃内微生态研究进展 |
1.1.1 健康人胃微生物 |
1.1.2 胃癌发生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
1.1.3 胃溃疡患者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
1.2 幽门螺杆菌 |
1.3 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
1.4 蛋白质组学 |
1.5 立项依据 |
第二章 胃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样品 |
2.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本预处理 |
2.2.2 细菌分离培养 |
2.2.3 细菌16S rDNA基因的扩增与鉴定 |
2.2.4 样本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1 研究对象及临床资料 |
2.3.2 菌株分离及分类 |
2.3.3 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 |
2.3.4 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的胃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对幽门螺杆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筛选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菌株 |
3.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所用菌株的培养 |
3.2.2 对幽门螺杆菌SBK有拮抗作用菌株的筛选 |
3.2.3 幽门螺杆菌SBK与Actinomyces timonensis R4-1 2-8共培养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拮抗型菌株初筛结果 |
3.3.2 幽门螺杆菌SBK与Actinomyces timonensis R4-1 2-8共培养 |
3.4 小结 |
第四章 Actinomyces timonensis R4-1 2-8基因组及幽门螺杆菌SBK蛋白质组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菌株 |
4.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所用菌株的培养 |
4.2.2 茵株Actinomyces timonensis R4-1 2-8基因组测序 |
4.2.3 蛋白质组测序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菌株Actinomyces timonensis R4-1 2-8基因组分析 |
4.3.2 蛋白质组分析 |
4.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资助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FBXO7在幽门螺杆菌介导的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基于Fas-Fasl细胞凋亡通路研究健脾清化汤对Hp相关性胃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一 Hp相关性胃炎的中西药治疗 |
1. 幽门螺杆菌致病研究 |
1.1. Hp的动力来源与定植 |
1.2. Hp的环境改造 |
1.3. Hp的毒素损伤 |
2.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 |
3. 中西药治疗Hp相关性胃炎 |
3.1. 西药治疗Hp相关性胃炎 |
3.2. 中药治疗Hp相关性胃炎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细胞凋亡途径研究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1. 线粒体凋亡途径 |
1.1. 线粒体细胞凋亡途径中关键蛋白 |
1.2. 线粒体细胞凋亡主要通路 |
1.3. 线粒体细胞凋亡途径与Hp的关系 |
2. 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 |
2.1. 内质网应激凋亡主要通路 |
2.2. 内质网应激与Hp的关系 |
3. 外部死亡受体凋亡途径 |
3.1. 外部死亡受体凋亡主要通路 |
3.2. 外部死亡受体凋亡通路与Hp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内容及目的 |
2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及试剂、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检测方法 |
3.1. 13C尿素呼气试验 |
3.2. HE染色 |
3.3. 免疫组化 |
3.4. RT-PCR检测胃组织中Fas、Caspase-8、Caspase-3基因表达 |
4.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 |
1. 大鼠一般情况 |
2. 大鼠13C尿素呼气试验 |
3. 大鼠HE染色 |
4. 大鼠胃组织免疫组化染色 |
4.1. Fas结果 |
4.2. Caspase-3结果 |
5. RT-PCR定量检测胃组织中Fas、Caspase-8、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 |
5.1. Fas基因表达水平 |
5.2. Caspase-8基因表达水平 |
5.3. 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健脾清化汤方义及分析 |
2.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
2.1. 大鼠一般情况分析 |
2.2. 大鼠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分析及造模情况 |
2.3. 大鼠胃黏膜细胞损伤情况 |
2.4. 健脾清化汤对Fas/Fasl细胞凋亡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四部分 结语 |
1. 实验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四、幽门螺杆菌蛋白质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J]. 李晶晶,郑田利,沈丹芸,陈嘉熠,裴晓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12)
- [2]小儿便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临床研究[D]. 宋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自组装抗菌肽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 郭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4]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制备条件优化与应用研究[D]. 王旭婷. 江南大学, 2021(01)
- [5]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D]. 杨琼.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Hp感染对胃微生态影响的临床观察及连朴饮对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D]. 张思依.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幽门螺杆菌与Correa’s Cascade关系及ERM家族在其中的机制探究[D]. 宋聪华. 南昌大学, 2021(01)
- [8]胃癌、胃溃疡患者胃微生物群落分析及Actinomyces timonensis对幽门螺杆菌的拮抗作用研究[D]. 刘媛. 山东大学, 2021(11)
- [9]FBXO7在幽门螺杆菌介导的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高志辉. 山东大学, 2021(09)
- [10]基于Fas-Fasl细胞凋亡通路研究健脾清化汤对Hp相关性胃炎的影响[D]. 尤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