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和雨林——马来西亚婆罗洲自然遗产(论文文献综述)
易淑琼[1](2021)在《“婆罗洲”形象及其在中国大陆的建构——以中国大陆公共收藏体系中的“婆罗洲”主题中文文献为依据》文中指出婆罗洲地理范围主要是指属于马来西亚联合邦的砂拉越和沙巴二洲,即东马来西亚(简称"东马")。中国大陆公共收藏体系中的"婆罗洲"主题图书大致反映出中国大陆的"婆罗洲"知识谱系。这个知识谱系以婆罗洲在地生产为主,其本土历史书写建构出"历史与乡土"情感框架下的婆罗洲华人形象,本土文学书写则建构出魔幻与现实交织的婆罗洲热带雨林形象。本土知识建构的"婆罗洲"形象在中国大陆的接受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自我认知的需求,中国大陆公众在自我与"他者"的互动中所接受的"婆罗洲"形象无可避免地带有异国情调或西方知识框架与价值立场规训的痕迹。
田志文[2](2021)在《古南海构造属性研究 ——来自沙巴和沙捞越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古地磁证据的约束》文中研究表明南海属西太平洋的边缘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晚古生代以来,南海地区受到特提斯和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影响,大地构造背景受控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澳大利亚板块、菲律宾板块共同制约,经历了古南海的俯冲消亡和新南海的打开,具有复杂的大地构造环境。古南海的构造属性和构造演化对理解南海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至关重要,目前对于古南海的存在时限、构造属性、俯冲范围和规模存在一定的争议。沙巴和沙捞越地区与古南海俯冲消亡密切相关,通过沙巴和沙捞越野外考察资料和对野外样品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古地磁测试分析,结合南海及邻区区域地质、岩浆活动、古生物和古地磁等资料,认为古南海是曾经位于华南以南、印支以西现今南海所在位置的中生代洋壳,在晚白垩世晚期古南海洋壳有可能发生过扩张。本研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沙巴蛇绿岩套在早三叠世就存在了,蛇绿岩套基性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MORB特征,古地磁测试表明三叠纪沙巴地区有可能位于南半球(古纬度29.9°S)。侏罗纪,沙巴地区缺失沉积地层,只存在一些蛇绿岩套,表明沙巴地区侏罗纪有可能处于深海沉积环境。沙巴中部Telupid地区晚白垩世辉长岩样品古地磁测试古纬度为10.6°N,数据表明晚白垩世沙巴地区古纬度高于现今纬度。白垩系-始新统Chert-Spilite(Cs)组2个砂岩样品碎屑锆石最小年龄分别为68±2Ma、90±2Ma,Sapulut(SP)组1个砂岩样品碎屑锆石最小年龄为81±2Ma。Cs组砂岩碎屑锆石以前寒武纪和白垩纪锆石居多,对比沙巴邻区构造演化、地质特征以及同时期碎屑锆石年龄图谱,推测南海北部有可能是Cs组砂岩的物源区,表明沙巴曾经靠近南海北部地区。晚白垩世晚期,沙巴向南漂移又与东加里曼丹拼贴在一起,间接表明古南海在晚白垩世晚期有可能发生扩张。2.沙捞越西部Lundu地区晚白垩世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火山弧花岗岩,经古地磁实验测试分析Lundu地区晚白垩世古纬度为1.9°S。沙捞越北部武吉米辛线野外露头出露糜棱岩化千枚岩,并且发育构造透镜体,表现出古南海俯冲消亡所产生的动力变质岩。在沙捞越Tatau地区始新统Bawang组与渐新统Tatau组(~34Ma)明显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始新统Pelagus、Metah、Silantek和Kapit Member组构造运动强烈,具有弱区域变质作用,间接反映了古南海的俯冲消亡。3.通过梳理前人对古南海的研究,结合南海及围区地质、岩浆活动、古地磁和古生物等资料,认为中新生代南海地区受特提斯和古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控制,早三叠世-中新世的古南海不同阶段其构造属性有可能不同:(1)三叠纪,南海地区受古特提斯和古太平洋共同影响阶段,古南海可能是具有古特提斯洋洋壳的残余海或是古太平洋一部分;(2)侏罗纪,南海地区受中特提斯与古太平洋叠加影响阶段,古南海可能是具有古太平洋洋壳的弧后盆地;(3)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中期,南海地区主要受古太平洋影响阶段,古南海可能是具有古太平洋洋壳的弧后盆地,并且逐渐向半封闭环境演化;(4)晚白垩世晚期-中新世,南海地区已经形成半封闭环境,根据沙巴Cs组碎屑锆石、古地磁和微地块Semitau中生代古植物证据推测晚白垩世晚期古南海洋壳可能发生扩张,此时的古南海可能是由新生洋壳和古太平洋残余洋壳共同组成的边缘海。古南海的俯冲消亡使南海北部地壳减薄,促使了新南海的打开,而南沙海槽的西南段有可能是古南海的残余洋壳。4.南海地区发育古南海中生界地层,晚中生代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南海北部和西部基底发生不均衡隆升并且遭受风化剥蚀,而南海南部一直接受海相沉积。南海北部和西部盆地可以加强中生界新生古储潜山油气藏的研究,南海南部盆地中生界具有发育潜山油气藏和古生新储岩性油气藏的潜力。
胡贤林[3](2021)在《论东南亚华文文学对弱势族群的形象建构》文中提出现代东南亚国家普遍形成了多元种族混杂的社会形态。弱势族群作为所居国除主体族群之外的少数族群,是与华裔族群"身份相同或者在某些方面有着某些相似性的边缘族群"。①本文所论的弱势族群,主要包括生活于东南亚的印度族群以及地处偏远的原住民群落。弱势族群的生成并非缘于族群人口比例上的劣势,而是基于政治、经济及文化权力结构中的边缘处境等。东南亚的弱势族群在复杂的历史变迁中呈现出"相对性"与"流动性"的特征。②形如英国殖民地时期的马来族群曾属于弱势族群,独立后却逆转为马来西亚的主体族群。
郁金勇,李丽,贺娟,贾国东[4](2021)在《巽他陆架末次冰期植被之谜》文中研究指明末次冰期低海平面时期出露的巽他陆架植被变化对全球碳循环影响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植被重建结果仍存在很大争议。利用巽他陆架区域现有末次冰期的碳同位素和植物孢粉记录进行了古植被重建。与全新世相比,末次冰期时热带雨林的分布范围向赤道方向收缩,呈现不均匀的带状分布,而远离赤道的区域草本植物扩张。赤道辐合带的向南移动和热带太平洋的类El Ni?o状态导致的巽他陆架区域整体降水减少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山地在冰期植被垂直分布结构的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湿而冷的区域,山地雨林向下扩展;而在干而冷的区域,山地扮演着雨林避难所的角色。巽他陆架古植被重建工作仍面临着隐域性植被、植被指标局限性等难点。
尤慧君[5](2020)在《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新会话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生活着大约一万名来自广东四邑地区的华人,他们的祖籍地以广东新会为主,他们所讲的新会话来自粤方言四邑片。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从词汇的角度切入,以泗里街新会话词汇作为研究主体,并将其与广东新会话词汇进行对比,试图较为全面地了解泗里街新会话词汇的基本面貌,力求从中挖掘泗里街新会华人社区的发展状况。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的概况,包括地理、华人和语言状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概况和泗里街新会话音系。第二章分别从泗里街新会话词汇的一般特点和典型特点入手,展现了泗里街新会话的词汇概貌。第三章以对比的研究思路,从构词和文化两个角度着眼,对泗里街新会话和广东新会话进行比较,展示两地新会话的发展情况。第四章深入泗里街新会话的借词问题,从借词特点、借词分类、语音形式的转换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勾勒出泗里街新会话的生存状态。第五章为结语,主要是对全文的分析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陈国符[6](2020)在《东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马来西亚沙巴州原住民族群众多,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多年来一直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变化。十九世纪起西方文化进入沙巴,打破了原住民自身的发展进程,解构了原住民的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方式。沙巴原住民最早信仰万物有灵,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祭祀仪式,伴随着仪式进行的是丰富的音乐文化。西方文化进入后,多数原住民从万物有灵信仰转变为基督教信仰。传统信仰的崩溃使得依附于其上的祭祀仪式活动基本消亡,原住民音乐文化的根基不复存在。沙巴原住民传统音乐文化的变迁主要是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逐步涵化和不断适应渐渐形成的,原住民祭祀仪式音乐因此基本衰亡,生活娱乐音乐则渐趋现代化化。随着民族意识的复兴,部分原住民试图将传统音乐融入西方音乐之中,以创建一种新的传统。同时,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沙巴开始重视原住民传统音乐文化的经济效应,这既给传统音乐文化的复兴创造了一个契机,同时也是一个挑战。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获得恰当的平衡是当地音乐传承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为缺失了本民族传统信仰的原住民音乐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保留着原来的形,但是其意义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这也是东方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宋振威[7](2020)在《印度尼西亚传统民居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处亚欧大陆之间。赤道横穿印度尼西亚中部,造就了其高温、多雨、微风和潮湿的气候。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加之火山灰的原因,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印度尼西亚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历史条件和民族的多样性,造成了印度尼西亚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民居建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印度尼西亚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传统民居的多样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导致了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合作交流更为频繁,更好更深层次的合作需要我们更加了解印度尼西亚的文化,而传统民居的研究是其中重要的一点。本文主要是初步对印度尼西亚主要岛屿的传统民居进行研究。笔者通过对印度尼西亚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挖掘,以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勘测所得的资料分析研究印度尼西亚的发展历史、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建筑、设计策略和建筑装饰等,归纳总结出其特点,并与西太平洋国家传统民居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其共性和个性。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集中的论述了论文的课题来源、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及内容、概念界定、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框架等,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印度尼西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要素,全面解读印度尼西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对历史、民族、宗教和民俗风情做简单的叙述及分析,了解到印度尼西亚人的自然观和人文观,为课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三章介绍印度尼西亚传统村落,分析了村落的选址、分类和形态特征,对村落中的公共建筑和墓葬建筑做简要分析,并以实例加以佐证,通过传统村落的研究更好地分析研究印度尼西亚传统民居;第四章印度尼西亚传统民居建筑类型与概况,根据民居的分布数量,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出发,将印度尼西亚传统民居分为加里曼丹民居、苏门答腊民居、苏拉威西民居、爪哇民居、努沙登加拉群岛民居和其它岛屿民居,并对中国移民与殖民时期民居进行简要分析,每种类型下面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并对这些类型的基本特点进行概述;第五章是印度尼西亚传统民居建筑设计分析,从方位朝向、空间形态、平面布局、材料、造型、仪式活动和象征意义、构造做法和生态技术方面提炼出印度尼西亚传统民居的设计策略;第六章印度尼西亚传统民居建筑装饰,通过实地调研的案例,对其装饰特点和装饰工艺进行分析;第七章则是与西太平洋国家的传统民居进行对比分析,尤其是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和台湾原住民的民居进行对比,从村落选址和规划、建筑平面、建筑造型、建筑材料和度量方法方面分析其存在的异同,然后分析西太平洋国家分布较广的长屋和船形屋,从产生原因、平面、造型与空间几个方面将印度尼西亚与西太平洋其它国家的长屋和船形屋进行对比,以找出其异同点。全文约123262字,其中图表234幅(图229幅,表5幅)
耿中耀[8](2019)在《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认为在民族学史上,学者们围绕着二元对立的学术思想展开的争论从未休止过。到了当代,学科内的学术思想分离更为凸显,理论的主张从对话走向对立,方法的选用从共同的标准走向各行其是,民族志的书写也在持续的批判与反思之中步入了“表述的危机”。于是,学者们又不得不对批判进行批判,对反思进行反思,再次呼吁坚持跨学科结合的研究思路,践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随着“人类史”、“人新世”、“一万年尺度”等概念提出后,预示着宏大叙事的民族志书写再次回归。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学家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兼顾,实践主体与结构系统的互动等角度入手,对“人类史”上作物的驯化、农业的起源、国家的诞生、饮食结构的改变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相互关系研究,极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热带、亚热带地区桄榔类植物,仅是地球上的一类普通物种,但被人类驯化以后却由此而发生一个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其背后正是人类社会文化演替的集中体现。具体而言,在距今一万年前左右,人类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以采集野生植物和捕获野生动物为食的狩猎采集生计类型,转而选种有限的几个物种进行驯化,以此产出粮食。桄榔类植物,也在这一时期被驯化成了粮食作物。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以桄榔类作物产出“主食”的农业生产体系得以成形,相关的人群还以此建构出独具特色的政治形态、经济行为、宗教信仰、艺术活动、饮食习俗等文化类型。纪元前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桄榔农业民族”开始进入了国家的统治,桄榔类作物由于得不到国家的接纳和认可,从而在与其它粮食作物的争地过程中一步步隐退,最终退出了相关民族的文化利用范围。基于此,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将桄榔类物种式微的过程分为前后相互连接的三个阶段:兴起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繁盛于五千年左右,隐退始于被纳入国家统辖之后。桄榔类作物的由盛转衰的过程,正好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农业的起源、国家的发展、航海贸易的兴起等文化演替直接关联。对该类物种式微的三个阶段探讨,分别对应文章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旨在分析和回应从第二章至第五章提出和面对的问题。第七章,则是立足于当代的生态建设和扶贫行动目标,提出桄榔类作物当代复兴的策略。通过对桄榔类物种追本溯源后,可以回应当前民族学中悬而未决的现实难题:其一,从长时段的时间序列中,以物种的盛衰为载体,澄清符号与象征的起源,及其背后权力和意义运行中相互制造的辩证关系,可望能够打通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壁垒;其二,对物种盛衰过程的因果关系,作出能够被证实或证伪的解释,以此表明民族学的文化分析依然需要回归到“实证”研究的学科属性;其三、对桄榔类物种提出的当代复兴策略表明,民族学可以在当代的社会行动中贡献出学科的力量。文章的从大尺度的时空视角,检视桄榔类作物式微的历程及其原因与机制,并提出当代的复兴策略,不仅回应了当代民族学理论中争议的焦点,还期望能够对民族志的书写作出一些新的尝试,撰写出一种有新的“实验民族志”。
杨再宝[9](2019)在《南海南部孢粉分布特征及其对周边地区4万年来气候环境演化历史的指示》文中认为通过对南海南部15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及位于巽他陆坡西部的CG2孔106个层位和东部CB19孔86个层位的积物样品进行孢粉组合、孢粉浓度、百分含量等综合研究,对南海南部孢粉来源和传播方式进行了讨论,并将CG2孔和CB19孔孢粉数据与其它古气候记录对比,重建了南海南部4万年以来植被演化历史及水文气候特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物孢粉分布特征研究对南海南部15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研究发现,沉积物样品中的孢粉呈现以蕨类孢子为主,木本花粉次之,草本花粉最少的特征:1)木本花粉浓度和百分含量分布特征显示出高值区分布在距离海岸线及主要岛屿较近的位置,离海岸线越远,数值越低。其中,松属花粉可能来自南海北部周边山地,而热带高山雨林花粉的源区为其南部的婆罗洲(以东北部山区为主),由地表径流输运而来。低山雨林花粉在研究区的分布普遍偏少,这与其花粉颗粒小而致密有关,只能借助水流传播,且传播距离较短。热带低地雨林花粉分布特征表明花粉源区位于婆罗洲及纳土纳群岛等南海南部主要岛屿,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地表径流及河流。红树植物花粉主要来源是纳土纳群岛及婆罗洲的海岸带,且由表层洋流来运输。2)草本植物花粉在南海的分布普遍不高,且主要来源地为纳土纳群岛及婆罗洲,并以河流运输为主。草本植物中的禾本科花粉主要分布在南沙海槽及巽他陆坡附近,可能与婆罗洲与纳土纳群岛上广泛分布的农田有关。3)蕨类孢子浓度高值区分布在巴拉望岛西海岸,婆罗洲北部海岸的南沙海槽,这一区域孢子浓度大都大于800粒/g。巽他陆架及陆坡区浓度也相对较高,一般大于400粒/g。这种离岸越远数值越低的分布特征表明,蕨类孢子的主要来源是巴拉望岛,婆罗洲,南沙群岛也有部分贡献,传播途径为河流及洋流。蕨类孢子的孢粉含量分布呈现出与浓度相反的方式,即离岸越远数值越高。首先表明在南沙群岛上的植被类型中,蕨类植物占优势;其次,因蕨类孢子体积大密度小,容易随洋流进行远距离输运。芒萁属孢子的浓度和百分含量分布特征相同,呈现距离婆罗洲北部岸线越远,数值越低的趋势,表明相比于南沙群岛婆罗洲上的森林植被破坏比较严重。4)通过对研究区内,东北向和西南向的两个表层孢粉剖面研究发现,孢粉更容易沉积在具有较高周围地形的南沙海海槽中,使得孢粉向更远距离的传输变得困难,说明海底地形对孢粉的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影响。2.CG2孔重建的LGM以来南海西南部植被演化及水文气候记录CG2孔106个层位的沉积物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并基于8个层位的浮游有孔虫14C测年建立的年代框架,重建了南海西南部LGM来南海西南部植被演化。CG2孔的降水数据(蕨类孢子百分含量、海水剩余氧同位素和粘土矿物)可以很好的反映研究区内的水文气候变化。与邻近婆罗洲石笋数据代表的热带对流强度的变化趋势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南部水文气候在H1时期,发生重大转变,蕨类植物孢子含量明显降低,草本花粉含量增多,δ18Oseawater值变重、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比值减小,均表明区内降水大幅减少。在进入全新世阶段后,区内降水稳步增加。根据现代松属植被的分布及松属花粉传输方式,将CG2孔松属花粉的浓度作为东亚冬季风强度替代指标。CG2孔松属花粉浓度与东亚冬季风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在末次冰消期期间,当AMOC关闭时,强盛的EAWM甚至可以跨赤道影响ASM。将CG2孔的水文气候数据与南北半球夏季风强度数据对比发现,在南北半球间的降雨在末次冰消期时存在“翘翘板”式的变化。在AMOC关闭,北半球变冷使得南北半球间温度梯度加大,EAWM增强,且与ASM产生跨赤道的联系,并推动ITCZ的向南移动,导致研究区内较为干旱的条件。现代ENSO的变化对南海南部的降水变化有显着影响,经对比发现,LGM以来,赤道太平洋ENSO-like状态也会影响南海南部的降水。尤其是末次冰消期时,El Ni?o-like状态可能是CG2水文资料逐渐响应AMOC陡峭变化的主要原因。植被的破坏能够减少陆地的蒸发量,从而降低研究区内岛屿上的对流降水。在末次冰消期时,海平面“扮演”植被破坏者的角色,影响植被分布的同时也减少了陆地降水。植被在冰消期海平面上升时期的破坏也可能是H1事件降水减少的一个因素。3.CB19孔重建的四万年以来南海东南部植被演化CB19孔86个层位的沉积物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并基于4个层位的浮游有孔虫14C测年建立的年代框架,重建了南海东南部4万年来南海东南部植被演化的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在MIS 3阶段,婆罗洲北部水热条件相对适宜,婆罗洲上植被的垂直分布结构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热带高山雨林、低地雨林、热带低山雨林和红树林均有分布,且覆盖面积保持相对稳定。MIS 2期时,虽然降水保持稳定,但气温大幅降低,热带高山雨林植被的扩张,压缩了热带低山雨林和低地雨林的生存空间。虽然海平面降低,但较短的陆架不足以为热带低山雨林和低地雨林提供足够扩展空间,同时陡峭的陆架破折地区,也严重影响了红树植物的生长。CB19孔孢粉数据中重复出现较高含量的高山雨林花粉与北半球高纬度的Heinrich事件相对应。通过与其位于热带地区的温度记录进行对比,发现热带高山林成分(以罗汉松属为主)的相对含量,能够用来作为热带地区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有效指标,并揭示了赤道附近南海周边岛屿上的植被对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千年尺度的快速冷事件的响应模式。CB19花粉序列中,两个松属花粉的浓度峰值出现在25 ka和31 ka,与Heinrich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分别对应H2和H3,同时符合黄土记录的东亚冬季风强度变化,进一步验证了来自南海南部的松属花粉浓度可以作为东亚冬季风强度的指标。综上,通过对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样孢粉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孢粉样品中,除松属来源较广外,其他孢粉主要来自南海南部以婆罗洲为主的岛屿,为CG2孔和CB19孔孢粉重建区域古气候、古环境演化提供孢粉来源的基础。两个柱样站位的松属花粉的浓度,是良好的冬季风强度指标,其高值与北半球高纬冷事件相对应。婆罗洲的植被以高山雨林向山下扩张的模式响应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冷。以蕨类含量为指标的降水数据显示,南海南部降水H1时期大幅减少,与南半球的降水增加相对应,表明ITCZ的向南移动,但其对北半球高纬冷事件的平缓响应,表现出El Ni?o-like状态对研究降水的调节作用。
张哲[10](2018)在《海南三种蝴蝶兰属植物的保育生物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蝴蝶兰属(Phalaenopsis)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兰花贸易占有极高的份额,但野生种质资源受到人为活动、盗采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种群退化严重,极度濒危。本研究以海南岛分布的大尖囊蝴蝶兰(P.deliciosa)、海南蝴蝶兰(P.hainanensis)和五唇兰(P.pulcherrima)三种蝴蝶兰属植物为材料,开展了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生境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内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繁殖生物学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五唇兰花色和伴生报酬植物对其繁殖成功的影响,并研究了五唇兰的遗传多样性及交配系统。研究结果将为种原生蝴蝶兰的保育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尖囊蝴蝶兰(Phalaenopsis deliciosa)(1)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热带属性,以热带亚洲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共调查到附生宿主41种,对叶被木(Streblus taxoides)和刺桑(S.ilicifolius)具有附生偏好性。水平分布格局上,个体在3个种群内均存在小尺度聚集分布的现象。垂直分布格局上,个体均分布在5 m以下,且集中于1–1.9 m高度等级上。(2)内生微生物: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真菌菌株38株,鉴定得到5个OTUs,归为5个属,优势属为球二孢属(Lasiodiplodia)和曲霉属(Aspergillus);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细菌菌株54株,鉴定得到17个OTUs,归为12个属,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3)开花物候:去雄处理(3.28 d)和授粉处理(8.98 h)的单花花期极显着低于自然状态的单花花期(6.93 d);个体、种群水平上,2014年较2015年花期开始较早,结束较晚;个体水平的相对开花强度较低,主要分布频率为10%–40%;个体水平物候指数与繁殖成功的相关分析发现,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4)传粉机制:属泛化的食源性欺骗传粉系统,传粉者为彩带蜂(Nomia sp.)。(5)繁育系统:无自动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的现象,自交结实率(60.00%)和异交(65.00%)无显着差异(P>0.05),但它们均显着高于自然结实率(2014年为7.14%;2015年为4.24%)。(6)花粉迁移:大尖囊蝴蝶兰2014年的花粉迁移率(移出率16.43%,沉降率7.30%)较2015年高(移出率8.48%,沉降率4.24%),三级电站(SD)种群两年的花粉迁移率均相对较低。2海南蝴蝶兰(Phalaenopsis hainanensis)(1)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热带属性,以热带亚洲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共调查到附生宿主17种,但对刺桑(Streblus ilicifolius)和云南野桐(Mallotus yunnanensis)具有附生偏好性。水平分布格局上,个体在4个代表性样方内均存在小尺度聚集分布的现象。垂直分布格局上,个体分布在4 m以下,各个距离等级分布数量差异不显着,但在0–0.9 m和2–2.9 m高度等级上分布数量最多。(2)内生微生物: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真菌菌株56株,鉴定得到7个OTUs,归为为6个属,优势属为炭角菌属(Xylaria)和镰刀菌属(Fusarium);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细菌菌株65株,鉴定得到19个OTUs,归为14个属,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3)开花物候:去雄处理(6.00 d)和授粉处理(10.57 h)的单花花期极显着低于自然状态(12.40 d);个体、种群水平上,2014年较2015年花期开始较早,结束较晚;个体水平的相对开花强度较低,主要分布频率为20%;个体水平物候指数与繁殖成功的相关分析发现,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4)传粉机制:属泛化的食源性欺骗传粉系统,传粉者为柔毛切叶蜂(Megachile lanata)。(5)繁育系统:无自动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的现象,自交结实率(26.27%)显着低于异交(100.00%)(P<0.01),可能存在自交不亲和或近交衰退;人工授粉结实率均显着高于自然结实率(2014年为6.52%;2015年为5.32%)。(6)海南蝴蝶兰2014年的花粉迁移率(移出率16.00%,沉降率6.67%)较2015年高(移出率15.96%,沉降率5.32%),椰子村(YZC)种群两年的花粉迁移率都相对较低。3五唇兰(Phalaenopsis pulcherrima)(1)五唇兰多样的花色在昆虫的视觉空间中分为2种,粉色和紫色;这两种花色表型分别与伴生报酬植物山芝麻(Helicteres angustifolia)和拟金草(Oldenlandia consanguinea)相似,形成了双色拟态的效果。(2)粉花在种群中占有优势,不同花色表型的五唇兰雄性和雌性繁殖成功率在不同种群、不同年份均不存在显着差异,证明花色间不存在负频率选择作用。(3)山芝麻和拟金草对五唇兰的雄性和雌性繁殖成功率均有显着的正相关影响,表明伴生报酬植物对五唇兰具有磁性物种效应。(4)五唇兰存在合子前的晚期自交不亲和机制。(5)五唇兰在较小尺度上存在着个体聚集分布的现象,也存在小尺度的空间遗传结构,三元回归分析发现五唇兰的种子散布相对花粉具有很高的局限性。(6)五唇兰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低;五唇兰种群显着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而杂合子过量。(7)五唇兰属于异交为主的交配系统,8个果荚的F1代均为异交后代,每个果荚仅有一个父本;五唇兰花粉流的距离平均为272.68 m。4三种蝴蝶兰的比较分析(1)群落结构群落植物组成均具有明显的热带区系成分;(2)空间分布:均具有在较小距离上聚集分布的现象,可能在局域尺度上受到真菌分布的影响;(3)内生微生物: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能受到生活习性和生境条件的影响;内生细菌均以芽孢杆菌属为优势属;(4)花期物候:授粉和去雄处理均可显着降低单花花期,具有兰科植物典型的授粉后(或去雄后)的响应机制;花期重叠程度较高,均分布在5到11月范围内,开花高峰期均出现在7到8月间;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的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可能存在远离生境效应;而五唇兰的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由磁性物种效应导致。(5)传粉机制:传粉昆虫均为蜂类,但种类不同,均属于泛化的食源性欺骗传粉系统;自然状态下的生殖隔离主要依赖不同的传粉者。(6)繁育系统:人工授粉座果率均显着高于自然座果率,说明存在严重的花粉限制;均不存在自动授粉和无融合生殖;海南蝴蝶兰和五唇兰具有自交不亲和或近交衰退的现象;三种蝴蝶兰种间杂交正反交均可结实。(7)花粉迁移:花粉迁移率在受到人为干扰和自然灾害影响的种群中相对较低。综上,在三种蝴蝶兰的保育中,应加强对生境植物群落特别是附生偏好树种或伴生植物的保护,也应加强对传粉昆虫的保护。对于人为干扰较大种群,如本研究中大尖囊蝴蝶兰的三级电站种群(SD)应加强原生境的就地保护和种群监测;海南蝴蝶兰的椰子村(YZC)种群应尽快进行迁地保护。同时,也应注意自然灾害造成的种群繁殖适合度的降低和种群衰退,采取重引入(种群复壮)的保育策略。
二、海洋和雨林——马来西亚婆罗洲自然遗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和雨林——马来西亚婆罗洲自然遗产(论文提纲范文)
(1)“婆罗洲”形象及其在中国大陆的建构——以中国大陆公共收藏体系中的“婆罗洲”主题中文文献为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中国大陆公共收藏体系中的“婆罗洲”知识谱系 |
三、本土历史书写中的婆罗洲形象:“历史与乡土”情感框架下的华人 |
四、马华文学书写中的婆罗洲形象:魔幻与现实交织的热带雨林 |
五、文化形象学视域下“婆罗洲”形象在中国大陆的接受 |
六、结 语 |
(2)古南海构造属性研究 ——来自沙巴和沙捞越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古地磁证据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实物工作量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2.3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古南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古南海研究现状 |
2.3 古南海相关缝合线及断裂 |
2.3.1 卢帕尔线 |
2.3.2 武吉米辛线 |
2.3.3 南沙海槽南缘断裂 |
2.3.4 廷贾断裂(西巴拉姆线) |
2.4 古南海相关地质问题 |
2.4.1 南海及邻区中生代岩浆弧 |
2.4.2 沙捞越造山运动 |
2.4.3 沙巴造山运动 |
2.4.4 南沙海槽是否存在古南海残余洋壳 |
第3章 沙巴和沙捞越地质特征及其对古南海的地质记录 |
3.1 沙巴和沙捞越地质特征 |
3.1.1 沙巴地层及其对古南海俯冲消亡的变形记录 |
3.1.2 沙巴火成作用和变质作用 |
3.1.3 沙捞越地层及其对古南海俯冲消亡的变形记录 |
3.1.4 沙捞越火成作用和变质作用 |
3.2 岩石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分析 |
3.2.1 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分析 |
3.2.2 火成岩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分析 |
3.3 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分析 |
3.4 古地磁测试分析 |
第4章 古南海构造属性和构造演化 |
4.1 古特提斯和古太平洋共同影响阶段(T) |
4.2 中特提斯与古太平洋叠加影响阶段(J) |
4.3 古太平洋影响阶段(K_1-K_2中期) |
4.4 古南海扩张与俯冲消亡阶段(K_2末期-N_1) |
4.5 南海中生界油气勘探前景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论东南亚华文文学对弱势族群的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失魂落魄的他者 |
二、异国情调的幻象 |
三、美美与共的友伴 |
结 语 |
(5)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新会话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华人及华人社区的语言 |
第二节 新会话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方法及材料来源 |
第四节 相关术语的说明 |
第五节 泗里街新会话音系简介 |
第二章 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新会话的词汇概貌 |
第一节 砂拉越泗里街新会话词汇的一般特点 |
第二节 砂拉越泗里街新会话词汇的典型特点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新会话与广东新会话词汇的比较 |
第一节 从构词的角度比较泗里街与祖籍地新会话的词汇 |
第二节 从文化的角度比较泗里街与祖籍地新会话的词汇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泗里街新会话的借词研究 |
第一节 借词特点 |
第二节 借词的分类 |
第三节 借词的语音形式转换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广东新会话音系 |
附录二 词汇调查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6)东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范围界定 |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田野情况 |
第一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原生音乐人文景观 |
第一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源流考 |
一、东马沙巴的地理环境 |
二、沙巴历史简述 |
三、东马沙巴原住民源流 |
第二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宗教音乐观 |
一、东马沙巴原住民的万物有灵信仰 |
二、宗教观在音乐中的表现 |
第三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生活习俗 |
一、恋爱与婚姻 |
二、死亡及葬礼 |
第二章 外来文化对东马沙巴原住民的影响 |
第一节 外来文化的进入 |
一、中国和东马沙巴的文化交流 |
二、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统治下的沙巴(1881-1946) |
第二节 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 |
一、基督教在东马沙巴的传播 |
二、伊斯兰教在东马沙巴的发展 |
第三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的变迁 |
第一节 仪式祭祀音乐文化的变迁 |
一、万物有灵信仰的仪式祭祀音乐 |
二、宗教信仰转变和仪式祭祀音乐的衰落 |
三、原住民音乐文化对基督教在地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日常生活音乐文化的变迁 |
一、沙巴原住民的传统声乐 |
二、沙巴原住民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器乐 |
三、西方文化对原住民娱乐音乐的影响 |
四、不同族群的文化交融和适应 |
第四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案例 |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沙巴竹乐团 |
一、创建与管理 |
二、历程与现状 |
三、学习与排练 |
四、演出与聚会 |
第二节 生活与舞台:沙巴文化村 |
一、马里马里文化村(Mari Mari Cultural Village) |
二、蒙索比亚文化村(Monsopiad Cultural Village) |
三、旅游依托的舞台真实性 |
第五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成因及思考 |
第一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概述 |
一、祭祀仪式音乐由繁盛走向衰亡 |
二、生活娱乐音乐由传统走向现代 |
第二节 文化涵化:仪式民俗音乐文化衰亡成因 |
一、“文化涵化”的传统民俗变迁基础 |
二、“文化涵化”的现代媒介传播加速 |
第三节 文化适应:原住民传统音乐现代化成因 |
一、乐器现代改造的适应 |
二、音乐表现形式的融合 |
三、音乐创作手法的趋同 |
四、文化适应的代际差异和族群认同 |
第四节 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的思考 |
一、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二、文化生态多样性的观照 |
三、东方作为西方音乐的他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印度尼西亚传统民居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概念界定 |
1.4.1 民居 |
1.4.2 传统民居 |
1.4.3 传统村落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内研究现状 |
1.6.2 国外研究现状 |
1.7 课题研究方法与结构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结构 |
第2章 印度尼西亚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要素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候特点 |
2.2 社会文化要素 |
2.2.1 历史沿革 |
2.2.2 民族文化 |
2.2.3 宗教文化 |
2.2.4 民俗风情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印度尼西亚传统村落与形态 |
3.1 村落选址 |
3.2 传统村落分类及类型特征 |
3.2.1 血缘村落 |
3.2.2 地缘村落 |
3.2.3 业缘村落 |
3.3 村落形态特征 |
3.3.1 内聚型结构 |
3.3.2 带状结构 |
3.3.3 散点状结构 |
3.4 村落中的公共建筑 |
3.4.1 庙宇 |
3.4.2 集会所 |
3.4.3 粮仓 |
3.5 墓葬建筑 |
3.5.1 丧葬风俗 |
3.5.2 墓葬建筑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印度尼西亚传统民居建筑类型与概况 |
4.1 加里曼丹民居 |
4.1.1 加里曼丹地理区位与历史 |
4.1.2 加里曼丹长屋分类 |
4.1.3 伊班长屋 |
4.1.4 陆达雅长屋 |
4.1.5 肯雅长屋 |
4.1.6 毛律长屋 |
4.1.7 杜顺长屋 |
4.1.8 恩加未长屋 |
4.2 苏门答腊民居 |
4.2.1 苏门答腊地理区位与历史 |
4.2.2 巴塔克民居 |
4.2.3 加丹木屋 |
4.2.4 尼亚斯民居 |
4.2.5 明打威长屋 |
4.2.6 利马斯屋 |
4.2.7 亚齐民居 |
4.2.8 占碑民居 |
4.2.9 南苏门答腊高原民居 |
4.3 爪哇民居 |
4.3.1 爪哇地理区位与历史 |
4.3.2 爪哇的民族与传统民居分类 |
4.3.3 爪哇民居功能布局 |
4.3.4 乔格洛民居 |
4.3.5 利马善民居 |
4.3.6 柬篷民居 |
4.3.7 庞刚皮民居 |
4.4 苏拉威西民居 |
4.4.1 苏拉威西地理区位与历史 |
4.4.2 通科南船形屋 |
4.4.3 武吉士民居 |
4.5 努沙登加拉群岛民居 |
4.5.1 努沙登加拉群岛地理区位与组成 |
4.5.2 巴厘民居 |
4.5.3 龙目民居 |
4.5.4 松巴民居 |
4.5.5 西帝汶民居 |
4.5.6 帕卢厄民居 |
4.6 其它岛屿民居 |
4.6.1 达尼民居 |
4.6.2 科罗威树屋 |
4.7 中国移民与殖民时期民居 |
4.7.1 中国移民民居 |
4.7.2 殖民时期民居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印度尼西亚传统民居建筑设计分析 |
5.1 方位朝向分析 |
5.2 空间形态分析 |
5.2.1 独屋空间形态 |
5.2.2 群屋空间形态 |
5.2.3 庭院空间形态 |
5.3 平面布局分析 |
5.3.1 平面组成 |
5.3.2 “前堂后室”的平面布局 |
5.3.3 以睡席划分寝卧空间的平面布局 |
5.3.4 性别差异 |
5.4 建筑材料 |
5.4.1 竹材 |
5.4.2 木材 |
5.4.3 其它材料 |
5.5 建筑造型分析 |
5.5.1 屋顶形式 |
5.5.2 立面形式 |
5.5.3 体量分析 |
5.6 仪式活动和象征意义 |
5.6.1 仪式活动 |
5.6.2 象征意义 |
5.7 构造做法 |
5.7.1 屋顶 |
5.7.2 屋身 |
5.7.3 基础 |
5.8 生态技术 |
5.8.1 通风 |
5.8.2 隔热和遮阳 |
5.8.3 防潮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印度尼西亚传统民居建筑装饰 |
6.1 屋顶装饰 |
6.1.1 屋脊装饰 |
6.1.2 屋檐装饰 |
6.1.3 山墙装饰 |
6.2 墙身装饰 |
6.2.1 墙体装饰 |
6.2.2 门窗和栏杆装饰 |
6.2.3 柱子装饰 |
6.3 建筑色彩和装饰图案 |
6.3.1 建筑色彩 |
6.3.2 装饰图案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印度尼西亚与西太平洋国家传统民居对比研究 |
7.1 南岛语系文化 |
7.2 与中国传统民居对比研究 |
7.2.1 与台湾原住民民居对比研究 |
7.2.2 与西南少数民族民居对比研究 |
7.3 长屋对比研究 |
7.3.1 长屋产生原因 |
7.3.2 建筑平面 |
7.3.3 建筑造型与空间 |
7.4 船形屋对比研究 |
7.4.1 船形屋产生原因 |
7.4.2 建筑平面 |
7.4.3 建筑造型与空间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实地考察的印度尼西亚传统民居建筑简述表 |
附录二:印度尼西亚努沙公园部分民居勘测图 |
附录三:中英文对照 |
附录四:印度尼西亚调研行程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8)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与预设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时空范畴 |
一、“桄榔”的界定 |
二、本研究的时空范畴 |
第三节 桄榔相关的前期研究 |
一、关于史前桄榔类植物的研究 |
二、关于历史时期内桄榔类作物演替的研究 |
三、桄榔类作物的民族志研究 |
四、当代开发价值的研究 |
第四节 田野点选择 |
第二章 学理回顾:文化视角下的物种研究 |
第一节 结构、象征与符号:结构主义 |
一、结构主义与“烹饪三角” |
二、《利未记》的可憎之物 |
第二节 生态、适应与功能:文化生态学 |
一、印度圣牛的唯物论 |
二、生态系统与猪 |
第三节 历史、权力与意义:政治经济学与实践论 |
一、实践论:以家畜与牛肉为研究对象 |
二、政治经济学派笔下的作物 |
第四节 本文的思路、方法与应用 |
一、当代的争论 |
二、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三、民族学的应用与贫困问题 |
第三章 作物起源与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
第一节 生物属性利用与文化属性利用 |
一、生物属性的利用 |
二、文化属性的利用 |
第二节 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
一、丰裕与匮乏 |
二、最早的桄榔文化遗址 |
三、采集桄榔的“机会主义”者 |
第三节 桄榔类作物的起源 |
一、作物起源的神话 |
二、驯化的起源 |
三、驯化的操作规程 |
第四章 桄榔农业及其生产实践 |
第一节 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
一、野生与栽培 |
二、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
第二节 早期桄榔食物生产实践 |
一、采伐与收获 |
二、加工与利用 |
三、栽培与管护 |
第三节 桄榔农业的起源及其文化圈 |
一、桄榔农业的认定 |
二、桄榔农业文化的起源 |
三、桄榔农业文化圈 |
第五章 作物的扩张与桄榔的隐退 |
第一节 纪元前后的几个世纪 |
一、旱作农业的推广 |
二、东南亚的早期国家与农业 |
三、桄榔类主粮作物延续 |
第二节 从桄榔类作物向稻类作物的过渡 |
一、“不敢食谷”的国王 |
二、水稻的国家作物地位确立 |
三、桄榔类作物主粮地位的跌落 |
第三节 西方殖民扩张与作物 |
一、水稻的资本化 |
二、沦为救荒之物的桄榔 |
第六章 桄榔类作物盛衰的动因及机制 |
第一节 桄榔农业起源的动力 |
第二节 桄榔农业民族及其政权 |
一、政权的出现及其动力 |
二、桄榔农业民族的政治形态 |
三、作物的力量 |
第三节 桄榔农业衰落的原因 |
一、主因认定 |
二、国家作物的特征 |
三、主粮政策的正负效应辨析 |
第七章 当代的复兴 |
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维护 |
第二节 多样性利用 |
第三节 生态维护价值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1:桄榔类植物生长环境调查报告 |
附录2:各族乡民对桄榔类植物的认知与利用 |
附录3:沧源勐来乡董棕群落伴生植物物种(简表) |
附录4:个旧斗卡房镇棉花山董棕林伴生动物名录(简表) |
附录5:附图 |
(9)南海南部孢粉分布特征及其对周边地区4万年来气候环境演化历史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区域概况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3 地貌特征 |
2.4 气候特征 |
2.5 区域洋流系统 |
2.6 河流沉积特征 |
2.7 植被特征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站位选择与材料 |
3.2 AMS14C年代测定 |
3.3 孢粉分析方法 |
4 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物孢粉分布特征研究 |
4.1 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物研究结果 |
4.2 主要植物类群孢粉的百分含量及浓度分布 |
4.3 南海南部表层孢粉剖面研究 |
4.4 小结 |
5 LGM以来南海西南部植被演化及水文气候记录 |
5.1 CG2 孔年代框架 |
5.2 CG2 柱状沉积物样品孢粉分析结果 |
5.3 孢粉源区的判断及海平面影响 |
5.4 CG2 孔孢粉记录反映的环境及植被演化历史 |
5.5 LGM时期“热带草原走廊”假说 |
5.6 CG2 孔松属花粉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 |
5.7 CG2 孔指示的南海南部地区水文气候演化 |
5.8 CG2 孔水文气候控制因素分析 |
5.9 小结 |
6 四万年以来南海东南部植被演化 |
6.1 CB19 孔年代框架 |
6.2 CB19 柱状沉积物样品孢粉分析结果 |
6.3 CB19 孔孢粉记录反映的植被演化历史 |
6.4 CB19 孔高山雨林成分对高纬度冷事件的响应 |
6.5 CB19 孔松属花粉浓度指示的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
6.6 小结 |
7 结论 |
创新点 |
南海南部孢粉图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海南三种蝴蝶兰属植物的保育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兰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
1.1.1 生活习性 |
1.1.2 与内生微生物的关系 |
1.1.3 繁育系统及传粉机制 |
1.1.4 种子散播及幼苗更新机制 |
1.1.5 种群遗传多样性及交配系统 |
1.2 兰科植物的保育 |
1.2.1 兰科植物的保育现状 |
1.2.2 兰科植物的保育方法 |
1.2.3 兰科植物保育的影响因素 |
1.3 蝴蝶兰属植物保育研究概述 |
1.3.1 种类和分布 |
1.3.2 系统发生学 |
1.3.3 组培快繁 |
1.3.4 内生微生物 |
1.3.5 繁殖生物学 |
1.3.6 种群遗传学 |
1.3.7 种群动态监测及重引入 |
1.4 课题选择 |
1.4.1 研究材料 |
1.4.2 选材依据 |
1.4.3 研究目的 |
1.4.4 研究意义 |
1.4.5 研究内容 |
1.4.6 研究地概况 |
1.5 创新与特色 |
1.6 技术路线 |
2 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的生境植物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样地 |
2.1.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群落结构组成 |
2.2.2 群落区系特征 |
2.2.3 附生习性 |
2.2.4 空间分布格局 |
2.3 讨论 |
2.3.1 植物群落结构组成 |
2.3.2 群落区系特征 |
2.3.3 附生习性 |
2.3.4 空间分布格局 |
2.4 小结 |
3 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内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内生菌的分离与纯化 |
3.1.3 内生菌的分子鉴定 |
3.1.4 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最佳表面消毒时间 |
3.2.2 内生真菌和细菌的分离 |
3.2.3 内生真菌和细菌的分子鉴定 |
3.3 讨论 |
3.3.1 内生真菌多样性 |
3.3.2 内生细菌多样性 |
3.4 小结 |
4 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的繁殖生物学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种群概况及个体统计 |
4.1.2 花形态测量 |
4.1.3 开花物候 |
4.1.4 传粉观察 |
4.1.5 繁育系统 |
4.1.6 花粉迁移 |
4.2 结果 |
4.2.1 花朵形态测量 |
4.2.2 开花物候 |
4.2.3 访花昆虫 |
4.2.4 繁育系统 |
4.2.5 花粉迁移 |
4.3 讨论 |
4.3.1 开花物候 |
4.3.2 传粉机制 |
4.3.3 繁育系统 |
4.3.4 花粉迁移 |
4.4 小结 |
4.4.1 大尖囊蝴蝶兰的繁殖生物学 |
4.4.2 海南蝴蝶兰的繁殖生物学 |
5 五唇兰两种花色表型及伴生报酬植物对其繁殖成功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样地 |
5.1.2 花色反射光谱测定 |
5.1.3 花色对繁殖成功的影响 |
5.1.4 花色间的负频率选择 |
5.1.5 伴生报酬植物对繁殖成功的影响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花色反射率测定 |
5.2.2 花色对五唇兰繁殖成功的影响 |
5.2.3 花色间的负频率选择 |
5.2.4 伴生报酬植物对五唇兰繁殖成功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五唇兰的遗传多样性与交配系统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地概况 |
6.1.2 花粉管萌发的荧光观察 |
6.1.3 空间分布格局 |
6.1.4 SSR分子标记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花粉管萌发的荧光观察 |
6.2.2 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 |
6.2.3 DNA提取结果 |
6.2.4 SSR引物筛选及体系优化 |
6.2.5 成年群体和F1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6.2.6 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
6.2.7 基于花色表型的成年群体系统发育树 |
6.2.8 小尺度的空间遗传结构 |
6.2.9 交配系统 |
6.2.10 父本分析 |
6.3 讨论 |
6.3.1 自交不亲和机制 |
6.3.2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
6.3.3 空间分布格局及遗传结构 |
6.3.4 交配系统及父本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大尖囊蝴蝶兰(Phalaenopsis deliciosa) |
7.1.2 海南蝴蝶兰(Phalaenopsis hainanensis) |
7.1.3 五唇兰(Phalaenopsis pulcherrima) |
7.1.4 三种蝴蝶兰部分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 |
7.2 展望 |
7.2.1 菌根化育苗及重引入 |
7.2.2 交配系统 |
7.2.3 谱系地理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主要仪器及设备信息 |
附表2 PDA和NA培养基配方 |
附表3 原生蝴蝶兰属植物的种类及分布 |
附表4 大尖囊蝴蝶兰群落物种名录 |
附表5 海南蝴蝶兰群落物种名录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海洋和雨林——马来西亚婆罗洲自然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 [1]“婆罗洲”形象及其在中国大陆的建构——以中国大陆公共收藏体系中的“婆罗洲”主题中文文献为依据[J]. 易淑琼.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古南海构造属性研究 ——来自沙巴和沙捞越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古地磁证据的约束[D]. 田志文. 吉林大学, 2021(01)
- [3]论东南亚华文文学对弱势族群的形象建构[J]. 胡贤林. 当代作家评论, 2021(02)
- [4]巽他陆架末次冰期植被之谜[J]. 郁金勇,李丽,贺娟,贾国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04)
- [5]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新会话词汇研究[D]. 尤慧君. 暨南大学, 2020(04)
- [6]东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研究[D]. 陈国符.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7]印度尼西亚传统民居建筑研究[D]. 宋振威.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8]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耿中耀. 吉首大学, 2019(02)
- [9]南海南部孢粉分布特征及其对周边地区4万年来气候环境演化历史的指示[D]. 杨再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08)
- [10]海南三种蝴蝶兰属植物的保育生物学研究[D]. 张哲. 海南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