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汕头建成全省最大藻类养殖基地(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21)在《广东推进深水网箱养殖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
秦锦清[2](2020)在《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作为渔农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海洋教育的开端与重要组成,对丰富海洋教育发展史,完善海洋教育理论,促进海洋水产业的发展,乃至建设海洋强国,都有着重大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但学界长期以来对海洋水产教育这一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相关研究也较为贫乏。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与历史分析法,对我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历史资料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从我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展背景、教育实践以及评价启示等方面作了系统分析与研究。清末民初,我国渔权屡屡受到侵犯,急需加强维护;传统渔业面临困境,急需大力变革;海洋水产教育落后,急需培养专门人才。随着清末“癸卯学制”颁布,大力提倡实业教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海洋水产教育应运而兴。其先后经历了诞生(1903-1912)、发展(1912-1922)、完善(1922-1937)和调整(1937-1949)四个主要阶段。为我国沿海地区培养了一批海洋水产专业人才,促进了海洋水产科学观念与技术的传播,并提高了渔民的文化素养与水产技术。学历海洋水产教育,是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主体。本文从宏观层面,梳理其多层次多样化的学制系统;从中观层面梳理其各司其职的学校管理系统;从微观层面梳理其详尽完备的专业课程系统。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是我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有机组成,是对学历海洋水产教育的重要补充。本文对各种非学历教育组织代表性机构及其教育目的、形式、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比较。总体而言,我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主要效仿外国先进海洋水产教育;二是学校选址布局区域相对均衡;三是学历海洋水产教育体系完备;四是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五是注重海洋水产调查研究与成果出版。当然,受多方因素制约,我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也存在着政府投入不足,学历海洋水产教育本土化程度不高以及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成效不等的问题。众所周知,“三渔”问题不仅是当代的社会热点问题,其实也是近现代以来的一个历史问题。近现代许多水产教育家,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解决渔业、渔民、渔村问题的见解和思路,对于我们今天从教育和科技的视角解决“三渔”问题仍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知往鉴今,历史启迪未来。我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曲折发展历程及其正反两方面经验与教训,也留给了我们当代巨大的启示:一是海洋水产教育要主动服务海洋水产业的发展;二是政府要重视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三是学历海洋水产教育要注重实践;四是要高度重视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五是必须保持高度开放性与国际化。因此,认真地研究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仍可为我们解决今日的“三渔”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廖静[3](2019)在《汕头南澳渔业 向苗种选育进军》文中研究指明汕头南澳岛,是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其地理位置独特,附近可开发渔场达5万平方公里。它不仅是一个名声在外的旅游海岛,也是一个重要的渔业岛,这里渔乡风情浓厚,在南澳深澳镇一带的养殖海域,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养殖浮标。据了解,南澳岛在最繁荣的时期,分布着数万亩的养殖基地,如今的养殖规模虽然逐渐萎缩,但是岛民们努力转型创新,开始关注鲍鱼等品种的苗种选育,南澳岛也逐渐发展成周边养殖区的重要苗种供应地。
张家豪[4](2019)在《“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大学作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也是晚清民国生产知识、思想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提出,也促使大学史研究不断升温。中国近代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教会等多种形式,其中国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然而各个国立大学的规模建制及教研水平差距甚大,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学拥有各种资源优势,但也有一些校史较短、与中央关系疏远的国立大学历经坎坷,教学成就有限。若欲全面了解民国高等教育的多般面相,应对此类带有地方性、边缘性的国立大学抉隐索微,探讨其困境成因,借此透视不同地区政府、社会与大学的互动以及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在这方面,国立山东大学便是一个恰当的样本。作为传统文化大省,近代山东在文教事业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当地政府曾借清末新政之机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式大学堂,但教学成绩有限。而且在其后近30年时间里,山东陷于内乱、灾荒和政争,省内社会环境混乱,亦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教育资源稀缺,因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除教会大学外,1927年前山东各类高校从未培养出合格的本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环境暂时趋于和平稳定。在蔡元培、何思源、傅斯年等官员学者的提议下,行政院批准在山东创设国立大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作为中央平衡全国教育布局的计划之一,国立山东大学是近代山东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国立大学,却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该校虽然位于经济大市,但其自身基础不固,与中枢较为疏远,在当时13所国立大学中相对边缘化。山大自中央所得拨款极其有限,多数时间依赖省府“协款”及其他零碎款项勉力维持,师资设备得以不断添置,但由此也造成学校自身发展计划时常受到省府干预;学校周边环境安谧、商业发达,是教学研究的福地,也使学校在发展海洋生物等学科方面具有先天地理优势;山大员生数量稀少而关系融洽,大部分师生很少介入政治或社会运动,学风朴实而不流于浮躁。经多年勠力经营,至1937年前山大已成为具有3院8系,文、理、工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顺利培养出2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对省内文教事业贡献颇着。不过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受国难的刺激而发起数次学潮,虽然规模有限,亦表现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也使得杨振声、赵太侔两任校长及部分教员离职,造成了师资流失。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因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断。卢沟桥事变后,沿海战区大学大多在日寇侵逼下陆续迁徙至西南、西北地区办学,民族文化命脉在战时得以赓续,而山大则没有这么幸运。因韩复榘应战不力,日军很快沿津浦线侵入山东,山大本来历史浅短,设备未周,校方对战事应变迟缓、准备仓促,且与教育部联络不畅,师生西迁数千里后,校产已丢弃大半,人员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仅成立数年,规模有限,经此一役实已耗尽办学资本,不得不接受教育部停办的指令,并入中央大学,成为唯一一所因战争解散的国立大学。剩余校产也被其他教育机构“借用”。重庆政府时期,山大校友多次向中央政府呼吁恢复母校,但学校在战时复员并不易实施,直至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不久,该建议方得到教育部批准。经过近一年的接洽校舍、添购设备、招徕师资、招收新生等繁杂工作,山大于1946年底成功在青岛复员开学。此时全校为5院14系建制,师生人数较之前倍增。而且学校真正实现“国立”的名义,校款全由教育部提供;但另一方面,战争对山大以及山东本省环境的摧残却一时不易恢复,学校解散时“借用”给各机关的校产也难以索回或损毁,原校区亦被强占。1946年的复校工作无异于“新创”:适龄学生人数大增,学校科系相应增加,但校舍需重新争取;图书仪器多为现购,教员须多方接洽;以周边环境而言,山东自战后便不断爆发国共两党的武装冲突,交通路线时常瘫痪,内战阴影笼罩青岛,导致市内难民云集,物价高过平沪,山大师生教学、生活大受影响,离职退学者亦所在多有。直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前,山大有不少课程仍无法顺利开出,日常教学工作也不时因罢课罢教和课外活动而中断,复校之初即筹划的两个研究所亦徒具空壳,未培养出研究生。在1927-1937年间的13所国立大学中,多数学校能借助自身政治背景、文化环境、办学基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情形下的机遇取得较为出色的教学成绩,除个别特例外,各校在战争中尚能延续办学,并循序扩大规模。相比之下,山大的发展轨迹却相当曲折,洵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校在地域环境、文化积淀、教育基础和政治背景方面的劣势。山东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不佳,省内政局混乱,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社团来扶助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造成山大建校基础薄弱;国民党政权自两广起家,政府内鲁籍乃至北方人士较少,缺乏话语权,加之山东地方政府与中央不睦,导致山大不受南京政府重视;国立大学的经济实力一般与其政治地位相关,因此山大在战前难以获得教育部的拨款以及其他基金会等团体的支持,大多数时间依赖省政府“协款”维持办学,学校规模有限,在和平环境中尚有发展之机,而一旦遭遇战争则不堪侵毁;在1946年复员后,山大得以获教育部供款,且成功聘到一些知名学者,不过由于山东政治经济形势恶劣,这种变化成效一时未能彰显,直至青岛解放前学校一直处于恢复整顿的状态。总之,虽然山大在全校师生的筹划运作下,教学成绩尚属中规中矩,且还能在战后重整旗鼓,扩大规模,但由于办学根基不固、缺乏优势资源,导致山大在民国时期教学成就有限。梳理国立山东大学在民国年间的办学历程,了解地方性、边缘化的国立大学的运作经验,有助于还原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为今日大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胡忠妍[5](2018)在《连云港C公司条斑紫菜加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也变得不平衡。许多人喜欢高能量和高营养的食物。这些食物大多是高蛋白高脂型,容易导致血液增厚,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随着科学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这些疾病的危害。紫菜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因其富含蛋白质、多糖和维生素,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是出口创汇最多的品种之一。紫菜是中国沿海广泛栽培的重要经济海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江苏紫菜的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在中国紫菜产业中占有有利的地位。由于藻类食品的需求量大量增加,连云港本地的紫菜养殖业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场面,养殖户数量剧增,为顺应市场需求,连云港C公司计划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吸引国内外专家技术人才,在连云港建设一个条斑紫菜加工中心。该项目将致力于解决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和打造民间条斑紫菜品牌。本项目位于连云港赣榆经济开发区,是一个新项目。自然条件与区域优势相吻合,促进紫菜加工产业的快速扩张。紫菜加工业的发展,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紫菜加工业的出现已逐步进入成熟阶段[1]。本论文以连云港C公司条斑紫菜加工中心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为背景,用SWOT分析法,结合连云港C公司产品的战略发展定位,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在机遇,将项目可行性分析方法和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公司项目投资决策中,从而提高连云港C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对拟投资项目决策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积累连云港C公司对未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经验,并给公司的投资者和管理者提供项目决策的依据。本论文主要从连云港C公司的市场需求、技术能力、组织架构、财务和风险等方面对本项目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得出连云港C公司条斑紫菜加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的结果。作为连云港C公司新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希望通过连云港C公司条斑紫菜加工中心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为企业以后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的范本,并为相关的项目研究提供借鉴。
万祥春[6](2018)在《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文中提出自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上落后挨打,饱受列强的反复侵略,其中绝大多数侵略都来自于海洋。中国人民对这些海洋侵略深恶疼绝,对海洋安全的渴求十分强烈,无数仁人志士在反对海洋侵略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提出了各种海洋安全观,但这些探索受到种种制约,最后都失败了。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布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海洋争端,要实现海洋安全,就必须用海洋安全观来指导海洋安全实践,并在海洋安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更好地促进海洋安全目标的实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海洋安全观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实践、发展和完善,不仅有利于实现国家海洋安全,更有利于促进国家总体安全。本论文的研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概念部分,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概念基础,由第一章构成。安全是指主观和客观上没有威胁、事物保持平稳发展的状态。安全观是指安全主体对自身所面临的客观安全状况和环境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关于安全的信念、理想、追求、认识和评价的系统性认知。海洋安全观,是海岛国家和沿海国家对自身所面临的海洋安全状况和环境的理性认识,是涉海人们关于海洋安全的信念、理想、追求、认识和评价的系统性认知。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以海洋共同安全观为核心,由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和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五个子体系构成。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由第二章构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了西方列强的弱肉强食的海洋争霸安全思想,强调其他国家要获得海洋安全,就必须学习西方一切先进的海洋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主张中国的海洋安全观以反对西方海洋霸权为主要任务,倡导建立新的海洋安全观。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本研究的理论指南。第三部分是外延体系部分,由第三、四、五、六章和第七章构成。第三章论述了中国积极倡导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愿意同世界有关海洋国家一起提供海洋公共安全产品,共同担负起维护世界海洋安全的共同责任,并把中国塑造成负责任的海洋政治大国。第四章阐述了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是指,在海洋经济贸易活动中,中国把既坚决维护我国的海洋经济利益,又能促进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各地区海洋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观念。第五章阐释了奉行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是指在海洋军事安全竞争合作力求双赢,在海洋军事竞争中努力谋求合作;在海洋军事合作中也不完全放弃竞争,通过有限度的海洋军事竞争促进本国海军的健康发展。第六章论述了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是指在海洋世纪,中华民族既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海洋文化,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海洋文化,推动海洋文化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和融合创新,努力促进世界各国各地海洋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第七章论述了全球海洋是一个大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一处地方遭到破坏,必然会影响到全世界其他地方。所以,建设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就是全世界国家和人民要团结一致,认识到海洋生态系统是全人类的共同的蓝色家园,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把海洋建设成为人类共同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各国共有一个海洋。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运用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世界海洋安全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提倡“中国海洋安全方案”,同世界各国共享海洋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理论和指导意义。
武宇辉[7](2017)在《大型海藻龙须菜对浮游植物生长的抑制效应及其在复合养殖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针对近年来我国内陆水体和近海海域有害藻华频发现象,水环境生物修复的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大型海藻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作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龙须菜对淡水和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抑制效应;在近海海域开展了大型海藻与鲍复合养殖试验,探讨了龙须菜作为生物修复材料的可行性。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受控实验发现龙须菜干藻粉能有效抑制淡水浮游植物的生长,对假鱼腥藻和普通小球藻均有显着抑制效果(P<0.05);添加的龙须菜干藻粉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呈现一定的剂量梯度效应。2.2016年5月在汕头南澳近海原位实验中,发现龙须菜鲜藻和干藻粉均能有效抑制浮游植物生长,降低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对优势种中肋骨条藻的抑制效应显着(P<0.05),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梯度效应;龙须菜干藻粉比鲜藻的抑制效果更好;龙须菜鲜藻能够显着增加水体浮游植物种类数(P<0.05),而干藻粉对浮游植物种类数无显着影响。3.2016年5月6月大型海藻龙须菜收获前后,选取鲍单养区、鲍与龙须菜混养区、过渡海区和对照海区,对浮游植物及主要理化因子进行了6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调查海区共记录浮游植物84种,其中硅藻为优势类群,共71种。龙须菜收获前鲍单养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显着高于鲍-龙须菜混养区(P<0.05);龙须菜收获后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都显着高于龙须菜收获前(P<0.05)。龙须菜收获前,鲍-龙须菜混养区总氮(TN)、氨氮(NH4+)和叶绿素a(Chl-a)浓度最低,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最高;龙须菜收获后各区无显着差异。统计分析表明: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理化因子主要为TN、TP、水温和盐度。4.鲍-大型海藻复合养殖模式可降低鲍养殖水体中的氮磷浓度,能维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是值得推崇的健康养殖模式之一。
刘泓泉[8](2016)在《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文中指出濒江临海的南通自古便有着较为丰厚的渔业资源与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张謇于清末开启了南通及我国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渔业仍多以传统渔业为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后至2000年间,南通渔业现代化则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既经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也经历了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渔业的恢复与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及一定发展,更有改革开放后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南通的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之发展逐渐迈向现代化。渔业生产方面,南通渔业生产的渔船与网具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得到了改进与革新。改革开放后,现代渔船与网具的生产更是呈现出了规模化之势;捕捞渔业在经历了兴盛、受阻、恢复、发展、产业调整及转型等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养殖渔业历经兴起、发展、推进、快速与产业化发展后,不断彰显了其日益现代化的程度与水平;水产品的保鲜与加工则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产品的销售与贸易也渐次由鱼行主导化、国营化走向现代市场化。渔民方面,解放前南通渔民困窘的生活处境、受损的权益、薄弱的教育及卑微的社会地位等在解放后均发生了巨变。渔民生活逐渐改善并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权益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保障,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注重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及信仰也渐渐变迁与移风易俗。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上,解放前,南京国民政府对渔村与渔港的建设虽有关注,但渔村除了衰败根本无建设,渔港建设也进展甚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南通渔村进行了整治与初步建设,渔港的建设提上日程并正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渔村(区)与渔港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的步伐加快。在南通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渐行向现代化推进的同时,对其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渔业管理也日渐现代化。其中,渔业生产管理除不断注重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外,还通过渔业指导与合作、渔业集体生产与计划调控、渔业生产承包与渔政管理及目标管理等不断推进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渔民与渔村的管理也由钳制渔民的保甲制向民主化等管理方式嬗变。改革开放后,现代渔民与渔村(港)的管理则在改革中继续推进。作为近现代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历程折射出了渐进的我国渔业现代化之曲折与不易。南通渔业现代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举足轻重之地位倍显,并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与促进作用。而南通渔业现代化在其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且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渔业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
毛振鹏[9](2014)在《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基于产业经济学和海水养殖经济学科研究的基本理论,对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方法既包括现代信息分析与预测技术(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也包括传统的抽样调查方法和文献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笔者特别注意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与中国鲍养殖产业相关但尚无文献记录的知识,以利于深刻把握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建构包括鲍养殖产业信息和区域信息在内的数据库,为政府有关部门产业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技术进步和市场机制建立是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我国,野生皱纹盘鲍资源主要分布在辽宁大连、山东青岛、烟台和威海等地,野生九孔鲍资源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海南和台湾等地。鲍的采捕和消费拥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野生鲍产量很低,长期以来鲍都是以奢侈品的面目出现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鲍的人工养殖逐步开展起来。2000年前后,杂交皱纹盘鲍人工育苗和渔排养殖模式在福建省等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在养殖产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养殖成本和销售价格大幅降低。在这期间,鲍养殖产业经历了三个转变,1、鲍的消费市场经历了从国际市场到国内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演变过程,鲍逐渐成为大众能够消费得起的产品;2、鲍养殖产业运营主体由从事增殖放流等公益活动的事业单位转变成追求利润的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企业选择退出市场;3、鲍养殖产业由资本输入型产业转变为资本输入和输出并存的产业。这三个转变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鲍养殖产业正在进入成熟阶段。二、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鲍产业“规模优势”和“价格劣势”并存。从产量方面看,我国鲍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显着优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在2011年,中国鲍(鲍螺)产量占到全球的88.8%(含养殖和捕捞)。在同一年,中国鲍(鲍螺)产业产值仅占全球的53.36%(含养殖和捕捞)。这说明:中国养殖鲍螺价格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三、我国鲍养殖产业呈现出区域集中度较高和产业集中度较低的特征。我国鲍养殖产区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福建、广东等省的约40个县(含县级市、区)。2012年,福建省鲍养殖面积只占全国的25.23%,却生产了72.56%的鲍苗和71.94%的商品鲍,创造了64.89%的产值。与鲍养殖产业的区域集中度较高不同,主要鲍养殖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高,计算结果表明,2012年鲍养殖产业的集中度系数(CR4)仅为4.93%,属于典型的竞争性产业。四、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我国鲍养殖产业可以细分成亲鲍产业、育苗产业、中苗产业、商品鲍养成产业、大鲍养成产业、商品鲍加工产业、商品鲍销售产业等环节。现有养殖模式包括池塘围堰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软式浮筏养殖、渔排养殖、底播增殖等。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企业引入了跨区养殖模式。北方企业基于节省越冬成本和增加产量的考虑,将鲍运到南方越冬,南方企业为了规避夏季赤潮和病害,将鲍运往北方度夏。研究还表明,在中国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发展过程中,资本起到了显着的推动作用。五、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产业绩效密切相关。根据笔者对2003年——2012年运行状况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表现出以下特征(基于SCP范式):1.鲍养殖产业销售利润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59.83%下降到2012年的30.35%;2.鲍养殖产品差异化程度始终很低,广告密度虽逐年上升,从2003年的0.04%上升到2012年的0.14%,十年平均值仅为0.09%;3.公有制产权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19.53%下降到9.97%。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表明,产业集中度提高明显有利于提高产业绩效,而广告密度增加、进入壁垒提高、公有制股权比重提高则不利于产业绩效的改善。六、中国鲍养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不高,却是涉及几十万渔民生计的重要民生产业。例如,2012年鲍养殖产业产值仅占全国GDP的0.04%,占全国渔业生产总值的2.12%,创造了全国渔民纯收入的3.99%。2011年,在最主要的鲍养殖产区福建省,鲍养殖产业创造了全省GDP的0.59%,全省渔业产值的13.14%,全省渔民纯收入的20.57%。在主要产区县,鲍养殖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例如,在莆田市秀屿区,2011年鲍养殖业产值创造了全区GDP的6.93%,渔民收入的54.27%,全区五分之一的就业岗位与鲍养殖产业密切相关。七、中国鲍养殖产业目前正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是生态环境问题,如野生鲍种群的消亡,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固体垃圾的随意排放;二是产业结构问题,如产品差异化不高,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三是制度安排问题,如海域确权不完善,养殖空间受挤占,惠农补贴不到位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系列推动中国鲍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积极构建适合鲍养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权制度,整合产业资源,培育优势企业;二是转变养殖理念,树立可持续的养殖观,更加注重控制养殖密度和保护海域生态环境;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促进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和延伸,满足国内高端市场的需求,适时发展涉鲍休闲运动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四是技术研发应当与产业经济研究相融合,推广生态健康的新养殖模式,构建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预警与应对机制。
林晓燕[10](2013)在《基于生态足迹的海岛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以广东南澳岛为例》文中认为实现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科学的定位和可持续的开发,而首要条件是对旅游地的旅游可持续能力进行合理测度。本文采用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较为前沿的生态足迹方法,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引入六个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来定量衡量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程度;通过理论梳理进行了模型设定和验证,并通过对广东南澳岛的旅游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承载力进行测度,探讨海岛旅游的发展问题。研究发现:广东南澳岛平地面积仅占全岛6.4%,山地面积占主导,草地的供给远小于需求,生态承载力较弱;旅游生态足迹因为目前略显无序的开发而相对较大,其中旅游者的规模、空间行为、饮食结构、住宿设施的规模、档次以及当地居民人口数等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旅游生态足迹中,化石能源地所占比例较大,说明旅游活动能源消耗对南澳岛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旅游餐饮、旅游交通和旅游购物这三个生态足迹占了旅游生态足迹的绝大部分,旅游住宿和旅游观光所占比例较小;对比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承载力,发现其生态现状是略有生态盈余,有进行旅游开发的潜力。但随着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强,旅游人口的增长,其旅游生态足迹的增加将在所难免,减少人均旅游生态足迹是当地旅游开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因此,减小旅游餐饮、交通以及购物的生态足迹,增加旅游住宿和旅游观光设施的建设对于平衡旅游生态足迹总量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测度结果可得,在广东南澳岛倡导生态旅游开发势在必行,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双重现实意义。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南澳岛为代表的我国海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和保障建议,期望为当地政府、旅游企业乃至旅游者们找出保护和发展双赢的方法与手段。
二、汕头建成全省最大藻类养殖基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汕头建成全省最大藻类养殖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文献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基本概念和范围界定 |
1.3.1 基本概念 |
1.3.2 范围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研究文献的统计学特征 |
1.4.2 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1.4.3 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历史分析法 |
1.7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展背景及概况 |
2.1 中国近现代海洋渔业的自然环境及资源 |
2.1.1 全国海洋渔业的环境与资源概述 |
2.1.2 沿海各省的海洋渔业资源具体表现 |
2.2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兴起的动因 |
2.2.1 渔权屡屡受到侵犯,急需加强维护 |
2.2.2 传统渔业面临困境,急需大力变革 |
2.2.3 海洋水产教育落后,急需专门人才 |
2.3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展概况 |
2.3.1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诞生阶段(1903-1912) |
2.3.2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展阶段(1912-1922) |
2.3.3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完善阶段(1922-1937) |
2.3.4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调整阶段(1937-1949) |
2.4 中国近现代沿海各省海洋水产教育的发展 |
2.4.1 近现代辽宁省海洋水产教育 |
2.4.2 近现代河北省(含天津市)海洋水产教育 |
2.4.3 近现代山东省海洋水产教育 |
2.4.4 近现代江苏省(含上海市)海洋水产教育 |
2.4.5 近现代浙江省海洋水产教育 |
2.4.6 近现代福建省海洋水产教育 |
2.4.7 近现代广东省海洋水产教育 |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学历海洋水产教育的实践 |
3.1 教育制度的近代化演变与海洋水产教育 |
3.1.1 “癸卯学制”与海洋水产教育 |
3.1.2 “壬子·癸丑学制”与海洋水产教育 |
3.1.3 “壬戌学制”与海洋水产教育 |
3.1.4 《职业学校规程》与海洋水产教育 |
3.2 海洋水产学校建筑与实习设备 |
3.2.1 学校建筑面积与规模 |
3.2.2 教学实习设备及场所 |
3.3 海洋水产学校的行政管理 |
3.3.1 管理组织结构 |
3.3.2 学校主要部门及其功能 |
3.4 海洋水产学校的学生状况 |
3.4.1 入学资格 |
3.4.2 招生方式 |
3.4.3 学生规模 |
3.4.4 学生管理 |
3.5 海洋水产学校的专业设置 |
3.5.1 “癸卯学制”时期海洋水产专业设置情况 |
3.5.2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海洋水产专业设置情况 |
3.5.3 “壬戌学制”时期海洋水产专业设置情况 |
3.6 海洋水产学校的课程设置 |
3.6.1 “癸卯学制”期间海洋水产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
3.6.2 “壬子·癸丑学制”期间海洋水产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
3.6.3 “壬戌学制”期间海洋水产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
3.7 海洋水产学校的实习活动 |
3.7.1 海洋水产教育实习课程的发展概况 |
3.7.2 海洋水产教育实习活动典型案例 |
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的实践 |
4.1 海洋水产业专业人才职业培训班 |
4.1.1 海洋水产业专业人才职业培训班典型案例 |
4.1.2 海洋水产业专业人才职业培训班的特点 |
4.2 渔业技术传习所 |
4.2.1 渔业技术传习所典型案例 |
4.2.2 渔业技术传习所的特点 |
4.3 渔民小学(学堂) |
4.3.1 渔民小学典型案例 |
4.3.2 渔民小学的特点 |
4.4 海洋水产教育宣传展览会 |
4.4.1 海洋水产教育宣传展览会典型案例 |
4.4.2 海洋水产教育宣传展览会的特点 |
4.5 四种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组织形式的比较 |
第五章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评价与启示 |
5.1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特点 |
5.1.1 效仿外国先进海洋水产教育 |
5.1.2 学校选址布局区域相对均衡 |
5.1.3 学历海洋水产教育体系完备 |
5.1.4 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形式灵活多样 |
5.1.5 注重海洋水产调查研究与成果出版 |
5.2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成就与历史意义 |
5.2.1 初步建立了海洋水产教育体系 |
5.2.2 培养了一批海洋水产专业人才 |
5.2.3 促进了海洋水产科学观念与技术传播 |
5.2.4 提高了渔民的文化素养与水产技术 |
5.3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不足 |
5.3.1 政府对海洋水产教育投入不足 |
5.3.2 学历海洋水产教育本土化不够 |
5.3.3 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成效不等 |
5.4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启示 |
5.4.1 海洋水产教育要主动服务产业 |
5.4.2 政府要重视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 |
5.4.3 学历海洋水产教育要注重实践 |
5.4.4 高度重视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 |
5.4.5 必须保持高度开放性和国际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汕头南澳渔业 向苗种选育进军(论文提纲范文)
老渔民故事折射南澳渔业发展 |
产学研合作助推鲍苗选育 |
(4)“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学术前史 |
(一) 关于中国近代大学的通论性研究 |
(二) 大学个案及专题研究 |
(三) 关于国立山东大学的研究 |
(四) 对已有成果的检讨及本选题努力的方向 |
三、写作视角和方法 |
(一) 选题的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国立山东大学的源起 |
一、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 |
(一)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变迁—以济南、青岛两地为例 |
(二)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现象之成因 |
二、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及更名国立山东大学 |
(一) 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
(二) 具体建校工作 |
(三) 国立山东大学的定名 |
三、山东大学起源考辩 |
(一) 山大校史的阐释史 |
(二) 编写校史的争议与山东大学校史起点的考订 |
小结 |
第二章 战前的国立山东大学(1930-1937) |
一、山大与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经费及科系设置问题的博弈 |
(一) 杨振声掌校时期的山大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
(二) 1932年后政府与校方的合作与分歧 |
(三) 学校经费的争取 |
二、办学方针与学校建设 |
(一) 办学方针 |
(二) 营建方面 |
(三) 设备方面 |
(四) 院系建制 |
(五) 师资延聘 |
(六) 校务行政 |
三、战前山大的教学与日常生活 |
(一) 战前山大招生与教研工作 |
(二) 青岛环境与山大学生日常生活 |
(三) 对于“新月派”和“大同盟派”几个问题的澄清兼谈山大教员群体之交往 |
四、战前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反甄别运动的波澜 |
(二) “九·一八”后的赴京请愿 |
(三) 1932年的“六月风波”与杨振声的黯然下台 |
(四) 学运低潮期的活动(1932-1936) |
(五) 山大学生响应北平“反对华北自治化”学运及其解决 |
(六) 山大的风潮之特殊性与得失 |
小结 |
第三章 全面抗战与国立山东大学的停办及复校 |
一、鲁青地区的沦陷 |
二、国立山东大学的西迁与停办 |
三、鲁殿重光——艰难复校的历程 |
(一) 山大解散后争取复校的工作与复员政策的确立 |
(二) 复校工作的具体开展 |
小结 |
第四章 战后山大的恢复与重整(1946-1949) |
一、“祸乱边缘的都市”——内战中的鲁青地区 |
(一) 国民党接收青岛后的内外局势 |
(二) 美国势力在青岛 |
(三) “难民城”和“乞丐市” |
(四) 经济问题 |
(五) 青岛市政府甄审政策的失误 |
二、经费与学校的恢复建设 |
(一) 校舍与设备的扩充 |
(二) 教员的招聘与薪资 |
(三) 行政组织的完善 |
(四) 院系建制的扩充 |
三、战后山大的教学与师生的日常生活 |
(一) 学生的招收与救济 |
(二) 日常教学与测验 |
(三) 校内的社团及课余活动 |
(四) 社会服务工作 |
四、战后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复员初期的预备工作及“六·二”运动 |
(二) “六·二”运动后的蓄势待发(1947年6月-1948年秋) |
(三) 特刑庭事件及教师第二次罢教 |
(四) 护校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国立山东大学发展的困境 |
一、“中心”地区国立大学的发展优势 |
(一) 政治中心及次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 经济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三) 文化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另一所地方性国立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的机遇 |
三、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困境及其成因 |
(一) 演变态势与发展困境 |
(二) 成因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5)连云港C公司条斑紫菜加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现状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2 可行性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概述 |
2.1 可行性分析 |
2.1.1 可行性分析基本概念 |
2.1.2 可行性分析的方法 |
2.2 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项目评价 |
2.2.1 项目周期及项目评价程序 |
2.2.2 投资项目评价的内容及基本原理 |
3 连云港C公司条斑紫菜加工中心建设项目需求分析 |
3.1 连云港C公司概况 |
3.2 连云港C公司SWOT分析 |
3.2.1 优势 |
3.2.2 劣势 |
3.2.3 机遇 |
3.2.4 威胁 |
3.2.5 分析结论 |
3.3 国内外紫菜市场需求分析 |
3.3.1 紫菜行业生命周期 |
3.3.2 国内市场 |
3.3.3 国外市场 |
3.4 项目概况 |
3.5 项目建设必要性论述 |
4 连云港C公司条斑紫菜加工中心建设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
4.1 厂址条件分析 |
4.1.1 条斑紫菜加工生产线选址条件 |
4.1.2 连云港C公司条斑紫菜加工项目厂址选择 |
4.2 原料及能源供应分析 |
4.2.1 原料供应分析 |
4.2.2 能源供应分析 |
4.3 工艺技术和设备选型分析 |
4.3.1 生产规模和物料 |
4.3.2 生产工艺方案 |
4.3.3 设备选型分析 |
4.4 环境影响分析 |
4.4.1 污染物防治措施 |
4.4.2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
4.5 能源利用分析 |
4.5.1 能耗分析 |
4.5.2 节能措施 |
4.5.3 能源利用分析结论 |
5 连云港C公司条斑紫菜加工中心建设项目组织管理可行性分析 |
5.1 项目实施 |
5.1.1 项目实施原则 |
5.1.2 项目实施计划 |
5.2 实施保障措施 |
5.2.1 项目组织结构 |
5.2.2 项目管理规划 |
5.3 组织管理与人员配置 |
5.3.1 职工来源和培训 |
5.3.2 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
6 连云港C公司条斑紫菜加工中心建设项目经济可行性与风险分析 |
6.1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6.1.1 投资估算内容和估算依据 |
6.1.2 投资估算明细 |
6.1.3 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分析 |
6.1.4 资金筹措 |
6.2 项目效益分析 |
6.2.1 财务评价 |
6.2.2 财务评价结论 |
6.3 项目风险分析 |
6.3.1 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
6.3.2 主要项目风险和应对措施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存在的不足 |
7.3 未来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五、论文研究逻辑框架 |
第一章 安全与安全观概论 |
第一节 安全相关概念与安全类型 |
一、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 |
二、安全化与安全困境 |
三、永久和平——安全的理想状态 |
四、安全类型 |
五、实现安全的实力途径 |
第二节 安全观及其类型 |
一、安全观的含义 |
二、安全观的类型 |
三、海洋安全观、陆地安全观、天空安全观 |
四、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含义和建构原则 |
五、海洋共同安全观——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核心思想 |
六、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外延体系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观及其中国化 |
第一节 海洋经济思想的持续发展 |
一、海洋新航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加速器 |
二、对外开放的海洋经济政策 |
三、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海洋开放战略 |
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科技 |
第二节 海洋政治思想的不断深化 |
一、和平利用黑海海峡,争取国际和平环境 |
二、反对美国干涉西太平洋的海洋外交政策 |
三、经济优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外交政策 |
四、和谐海洋思想 |
第三节 海洋军事思想的连续演进 |
一、机器大工业实力是海洋暴力的本质 |
二、海军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不懈追求 |
第四节 海洋文化思想的不断深化 |
一、对中国大陆文化的深刻剖析和前景展望 |
二、反对海洋殖民文化,倡导新民主义文化 |
三、海洋文化交流中打赢没有硝烟的战争 |
四、倡导海洋文化多样化,维护文化安全 |
第五节 海洋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断提升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蕴含的海洋生态思想 |
二、绿化海岸线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思想 |
三、依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
四、保护海洋环境的力度不断加大 |
五、建设美好海洋家园 |
第三章 塑造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政治安全是海洋安全观的集中体现 |
一、优良海洋政治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
二、海洋政治确立了中国海洋安全的目标 |
三、海洋政治影响海洋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海洋政治安全面临的错综复杂形势 |
一、海洋世纪带来的安全冲击 |
二、错综复杂的海洋划界争端 |
三、激烈交锋的海洋政治安全观 |
第三节 构建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体系 |
一、构建海峡两岸政治安全共同体 |
二、近睦远交的海洋安全外交观 |
三、倡导亚洲海洋新安全观 |
四、构建海洋政治共同安全机制 |
五、以海洋法公约为基础共同维护各方海洋权益 |
第四章 构建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经济是海洋安全的基础 |
一、海洋经济是海权的推进器 |
二、海洋经济是海洋政治议题的推动器 |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安全的现状 |
一、中国经济对海外资源的依赖不断上升 |
二、海洋航线成为中国经济的生命线 |
三、大而不强的海洋经济 |
第三节 积极实施互利共赢海洋经济策略 |
一、建设互利互惠的蓝色粮仓 |
二、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基础 |
三、构建互利共赢的海洋贸易体制 |
四、发展互利合作的南北极海洋事业 |
五、共同开发新能源科技解决海洋能源运输安全问题 |
六、一带一路倡议是互利共赢海洋安全观的集中体现 |
第五章 奉行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 |
第一节 海军是海洋安全的战略保障 |
一、海军是海外经济利益的坚强保障 |
二、海洋军事外交是外交的有效形式 |
三、海军是保护黄金海岸的移动钢铁长城 |
第二节 中国海洋军事安全面临的挑战 |
一、陆缓海急的总体安全形势 |
二、中国海军建设面临的不足 |
第三节 建设共同竞合的强大海军 |
一、世界海洋安全的共同维护者——中国海军的世界定位 |
二、近海防御、远洋防卫的战略 |
三、海军高新技术是维护共同海洋安全的第一战斗力 |
四、海军人才是实现共同竞合安全观的第一资源 |
五、战训合一的训练体制是共同竞合安全观的强大保障 |
第六章 倡导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文化是海洋安全观的软实力 |
一、海洋文化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 |
二、海洋文化是海洋军事安全的导航灯 |
三、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
第二节 中国海洋文化面临的挑战 |
一、陆主海从的传统文化特征 |
二、海洋文化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 |
三、西方海洋文化冲击的威胁 |
第三节 促进海洋文化共同繁荣的新举措 |
一、用海洋传统文化增强海洋文化吸引力 |
二、以海洋文化自强推动海洋文化共同繁荣 |
三、积极实施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开放战略 |
第七章 建设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宝藏 |
一、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重要富源 |
二、海洋是全球气候调节器 |
三、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
第二节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现状 |
一、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水水质恶化 |
二、部分珊瑚礁面临灭绝危机 |
三、近海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岸侵蚀状况严重 |
第三节 共同保护和建设美丽海洋家园 |
一、坚持依法治海、规划用海 |
二、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
三、划定并严守海洋生态红线 |
四、建设海洋生态命运共同体 |
五、建立严格的海洋生态政治制度 |
结语: 海洋安全观为海洋强国保驾护航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海洋意识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大型海藻龙须菜对浮游植物生长的抑制效应及其在复合养殖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大型海藻概述 |
1.1.1 大型海藻形态特征与分布 |
1.1.2 大型海藻分类与用途 |
1.1.3 大型海藻栽培现状 |
1.2 大型海藻与浮游植物的关系 |
1.2.1 大型海藻与浮游植物的化感效应 |
1.2.2 大型海藻与浮游植物的营养竞争 |
1.2.3 大型海藻与浮游植物的光竞争 |
1.3 大型海藻对浮游植物及其群落结构的作用 |
1.3.1 大型海藻对浮游植物的抑制作用 |
1.3.2 大型海藻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控作用 |
1.4 大型海藻的生物修复作用 |
1.4.1 大型海藻对水环境的影响 |
1.4.2 大型海藻对海水养殖环境的影响 |
1.4.3 大型海藻对有害藻华的防控 |
1.5 大型海藻在复合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
1.5.1 复合养殖概述 |
1.5.2 大型海藻在复合养殖中的调控机理 |
1.5.3 大型海藻-鱼复合养殖模式 |
1.5.4 大型海藻-虾复合养殖模式 |
1.5.5 大型海藻-贝复合养殖模式 |
1.5.6 大型海藻-海珍品复合养殖模式 |
1.5.7 推广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管理的复合海水养殖模式 |
1.6 南澳海水养殖区复合养殖现状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龙须菜对微藻生长抑制作用研究 |
2.1 龙须菜干粉在淡水藻华防治中的初步研究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2 龙须菜在海水有害藻华防治中的应用研究(原位实验)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3 讨论 |
2.3.1 龙须菜干粉对淡水微藻的抑制作用 |
2.3.2 龙须菜对海洋藻华微藻的抑制作用 |
2.4 小结 |
3 龙须菜对鲍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及采样点分布 |
3.2.2 理化指标采集与分析 |
3.2.3 浮游植物样品采集与分析 |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水质理化指标 |
3.3.2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细胞密度变化 |
3.3.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
3.3.4 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 |
3.3.5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水质变化特征 |
3.4.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3.4.3 浮游植物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
3.5 小结 |
4 大型海藻龙须菜-鲍复合养殖模式的初步探讨 |
4.1 大型海藻-鲍复合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 |
4.2 大型海藻-鲍复合养殖模式的生态效益 |
4.2.1 改善鲍养殖区水质 |
4.2.2 稳定鲍养殖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4.2.3 有利于海洋生态系统平衡 |
5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8)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渔村的关注 |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
一、特点 |
二、经验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
后记 |
(9)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0.1.1 选题依据、背景和研究目的 |
0.1.2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0.2 研究内容 |
0.2.1 概念界定 |
0.2.2 研究对象 |
0.2.3 研究框架设计 |
0.2.4 研究目标 |
0.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0.3.1 研究方法 |
0.3.2 技术路线 |
0.4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布 |
0.4.1 数据来源 |
0.4.2 样本分布 |
0.4.3 研究方法 |
0.4.4 采访过程 |
0.5 论文创新点 |
1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1.1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 |
1.1.1 产业结构理论与 SCP 范式 |
1.1.2 产业链和价值链理论 |
1.1.3 产业区域分工理论 |
1.1.4 认知地图方法 |
1.2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海水养殖产业资源配置的文献研究 |
1.2.2 关于海水养殖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研究 |
1.2.3 关于海水养殖产业链、价值链的文献研究 |
1.2.4 关于海水养殖产业经济效益的文献研究 |
1.3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特征的总结 |
1.3.1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
1.3.2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的内容特征 |
1.3.3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的方法特征 |
1.4 本章小结 |
1.4.1 产业经济理论为本文提供理论指导 |
1.4.2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为本文提供方法借鉴 |
2 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1 基于区域产业发展视角的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1.1 辽宁省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1.2 山东省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1.3 闽东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1.4 闽南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1.5 广东省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2 基于技术演进视角的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2.1 鲍养殖品种的演变过程 |
2.2.2 鲍养殖模式的演变过程 |
2.2.3 鲍养殖技术的扩散路径 |
2.3 基于产业经济视角的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3.1 鲍消费市场需求的演变过程 |
2.3.2 鲍养殖产业运营主体的演变过程 |
2.3.3 鲍养殖产业资本的流动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鲍养殖产业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特征 |
3.1 中国鲍螺产业在世界鲍螺产业中的地位 |
3.1.1 世界鲍螺产业的变动趋势 |
3.1.2 中国与世界鲍螺产量变动趋势比较 |
3.1.3 中国对世界鲍螺产业的贡献 |
3.2 中国鲍养殖产业的空间分布 |
3.2.1 中国鲍养殖产量的空间分布 |
3.2.2 中国鲍养殖海域的空间分布 |
3.2.3 中国鲍苗产业的空间分布 |
3.3 中国鲍养殖产业的地域特征 |
3.3.1 辽宁省鲍养殖产业的地域特征 |
3.3.2 山东省鲍养殖产业的地域特征 |
3.3.3 福建省鲍养殖产业的地域特征 |
3.3.4 广东省鲍养殖产业的地域特征 |
3.4 中国鲍养殖产业集中度的研究 |
3.4.1 鲍养殖产业集中度的测量 |
3.4.2 北方和南方鲍养殖产业集中度的比较 |
3.4.3 南方和北方鲍养殖产业集中度差异的原因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鲍养殖产业链解析 |
4.1 鲍育苗产业链解构 |
4.1.1 亲鲍培育产业 |
4.1.2 北方工厂化育苗产业 |
4.1.3 南方工厂化育苗产业 |
4.1.4 中苗产业 |
4.2 鲍养成产业链解构 |
4.2.1 基于底播增殖模式的鲍养成产业 |
4.2.2 基于池塘围堰养殖模式的鲍养成产业 |
4.2.3 基于软式浮筏养殖模式的鲍养成产业 |
4.2.4 基于渔排养殖模式的鲍养成产业 |
4.2.5 大鲍养成产业 |
4.3 鲍流通产业链解构 |
4.3.1 鲍产品的运输 |
4.3.2 鲍加工产业 |
4.3.3 鲍销售产业 |
4.4 鲍商品的市场特征 |
4.4.1 鲍销售市场的空间分布 |
4.4.2 鲍产品差异化的表现形式 |
4.4.3 鲍养殖产业的产品差异化标识办法 |
4.4.4 鲍产品差异化的测量 |
4.5 鲍养殖产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
4.5.1 基于价格费用法的鲍养殖产业进入壁垒测量 |
4.5.2 基于绝对费用法的鲍养殖产业进入壁垒测量 |
5 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5.1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5.1.1 理论基础 |
5.1.2 研究假设 |
5.1.3 样本选取 |
5.2 变量及其测量 |
5.2.1 产业集中度变量的测量 |
5.2.2 产品差异化变量的测量 |
5.2.3 进入壁垒变量的测量 |
5.2.4 产权结构变量的测量 |
5.2.5 产业绩效变量的测量 |
5.3 数据分析 |
5.3.1 基于产业绩效与产业结构的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构建 |
5.3.2 线性回归分析的结论与讨论 |
5.3.3 基于产权结构的相关分析模型构建 |
5.3.4 基于产权结构的相关分析结论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影响 |
6.1 鲍养殖产业发展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6.1.1 鲍养殖产业经济影响的评估方法 |
6.1.2 中国鲍养殖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
6.1.3 鲍养殖产业发展对渔民收入增加的直接影响 |
6.1.4 鲍养殖产业对就业的直接影响 |
6.2 鲍养殖产业发展对省域经济的影响——以福建省为例 |
6.2.1 鲍养殖产业对福建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6.2.2 福建省鲍养殖产业对增加渔民收入的直接贡献 |
6.2.3 鲍养殖产业对就业的直接贡献 |
6.3 鲍养殖产业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影响——以莆田市秀屿区为例 |
6.3.1 鲍养殖产业对秀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6.3.2 鲍养殖产业对秀屿区渔民增加收入的直接贡献 |
6.3.3 鲍养殖产业对秀屿区就业的直接贡献 |
6.4 鲍养殖产业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定性分析 |
6.4.1 鲍养殖产业对民生发展的影响 |
6.4.2 鲍养殖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鲍养殖产业的区域分工经济学 |
7.1 调研准备 |
7.1.1 认知地图调研方法简介 |
7.1.2 调研过程 |
7.1.3 “北鲍”和“南鲍”的概念界定 |
7.1.4 鲍的跨区养殖模式简介 |
7.1.5 鲍跨区转移的前期准备 |
7.2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简介 |
7.2.1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的静态分布 |
7.2.2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模式之一:“北鲍南养” |
7.2.3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模式之二:“南鲍北养” |
7.3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模式的经济学解析 |
7.3.1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模式发展的动机选择 |
7.3.2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模式的效益结构 |
7.3.3 资本在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中的推动作用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论文的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构建适合鲍养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
8.2.2 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促进产业链优化升级 |
8.2.3 优化鲍养殖产业发展的技术路径 |
8.3 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 |
8.3.1 不足之处 |
8.3.2 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样本企业名录 |
附录 2 海洋与渔业厅(局)调查问卷 |
附录 3 鲍养殖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4 鲍育苗过程的调查问卷 |
附录 5 鲍养殖过程的调查问卷 |
附录 6 鲍加工企业的调查问卷 |
附录 7 用于调研鲍的跨区养殖情况的认知地图工具 |
图表、表格目录 |
图表目录 |
表格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生态足迹的海岛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以广东南澳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 内容结构 |
2. 研究方法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二、海岛生态旅游 |
(一) 生态旅游的涵义 |
(二) 生态旅游理念在我国海岛旅游中应用的必要性 |
1. 海岛自然属性的要求 |
2. 海岛旅游对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的依赖 |
3. 传统海岛旅游开发面临问题亟需的解决之道 |
(三) 海岛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可能的制约因素 |
1. 海岛生态旅游的比较优势 |
2. 海岛生态旅游可能的制约因素 |
三、生态足迹研究的相关概念 |
(一) 生态足迹的模型与计算方法 |
1. 假设前提 |
2. 生物生产面积 |
3. 生态足迹初步计算方法 |
4. 中国生态足迹现状概述 |
(二) 生态足迹相关基础模型与计算方法 |
1. 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内涵及计算方法 |
2. 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 |
(三)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与方法 |
四、案例验证--广东南澳岛生态足迹探析 |
(一) 南澳岛基本情况 |
1. 南澳岛自然环境概况 |
2. 南澳岛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 南澳岛旅游资源构成 |
4. 南澳岛主要外部环境 |
5. 南澳岛旅游发展现状 |
(二) 南澳岛生态足迹计算及分析 |
1. 南澳岛旅游生态足迹计算 |
2. 南澳本底生态足迹计算 |
3. 南澳岛生态承载力计算 |
4. 南澳岛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比较 |
5. 旅游生态足迹对南澳岛生态旅游开发的指导意义 |
五、结论与讨论 |
(一) 结论 |
(二) 讨论 |
1. 南澳岛发展生态旅游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
2. 南澳岛生态旅游开发对策与建议 |
3. 南澳岛生态旅游开发的保障建议 |
六、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汕头建成全省最大藻类养殖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推进深水网箱养殖业发展研究[D]. 李敏.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2]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研究[D]. 秦锦清.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3]汕头南澳渔业 向苗种选育进军[J]. 廖静. 海洋与渔业, 2019(10)
- [4]“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D]. 张家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5]连云港C公司条斑紫菜加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 胡忠妍.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6]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D]. 万祥春.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
- [7]大型海藻龙须菜对浮游植物生长的抑制效应及其在复合养殖中的作用[D]. 武宇辉. 暨南大学, 2017(02)
- [8]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D]. 刘泓泉. 苏州大学, 2016(06)
- [9]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特征研究[D]. 毛振鹏.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10]基于生态足迹的海岛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以广东南澳岛为例[D]. 林晓燕. 厦门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