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带亚热带水库浮游植物叶绿素a与磷分布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黄诚[1](2021)在《南北方水源水库水质及藻类演变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库作为重要水源地之一,富营养化与水质问题日益突出。针对不同区域水库污染的问题,本文以西安金盆水库(2019年4月~2020年2月)和深圳茜坑水库(2020年5月~2020年12月)为例,通过在两水库中进行现场原位与实验室的监测,系统的研究两个水库热分层的季节性变化和水质响应以及浮游藻类的季节性变化差异,最后以金盆水库扬水曝气的运行为切入点,分析扬水曝气运行对藻类的抑制效果。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金盆水库与茜坑水库热分层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金盆水库主要受气温影响,其季节性变化为:热分层形成期(2019年4~6月)、热分层稳定期(2019年7~9月)、人工强制混合期(2019年10月)和自然混和期(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而茜坑水库热分层的季节性变化受气温与调水共同影响,热分层状况较金盆水库弱,其季节性变化为:热分层时期(2020年5~9月)、混合期(2020年10~12月)。(2)受热分层影响,金盆水库与茜坑水库溶解氧、叶绿素a和pH分布呈现相应的季节性变化。金盆水库热分层时期,底层出现明显的厌氧区域。表层由于藻类的生长,叶绿素a与pH在8~9月达到峰值。而茜坑水库由于水深与调水的原因,其厌氧区域较小且变化幅度大。表层藻类的生长导致叶绿素a与pH于6~7月达到峰值,相对金盆水库提前。混合后两水库溶解氧、叶绿素a和pH垂向上分布基本一致。(3)金盆水库与茜坑水库营养盐浓度均受内源与外源两方面影响。金盆外源污染主要来自上游径流带来的污染,对于内源污染,热分层时期底部水体在厌氧环境下,营养盐不断释放至上覆水体中。茜坑水库其外源污染源主要来自东江的引水,在汛期中各污染物浓度相应升高,导致进入水库的营养盐浓度也相应升高,对于内源污染,同金盆水库相似热分层时期底层厌氧区域的形成不断加速沉积物释放营养物。水体混合后,两水库营养盐浓度下降至稳定水平。(4)金盆水库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藻类8门59属92种,浮游藻类丰度与种群呈季节性变化,在春夏季热分层时期形成以蓝藻—绿藻为主的优势种群分布,在秋冬季混合期形成以硅藻—绿藻为主的优势种群分布。茜坑水库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藻类8门75属149种,相比金盆水库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热分层时期调水导致的水体的扰动以及营养盐的汇入使硅藻极易暴发,混合期与金盆水库相似,藻密度下降,绿藻和硅藻成为主要的优势藻种。(5)金盆水库监测到的浮游藻类属于15个功能群,其中优势功能群有10个,其季节性变化为:4月B+X1+X3→5月B+X1+F+J+M→6月B+X2+X1+F+M→7月B+X1+E+M→8月X1+M→9月B+P+MP+X1→10月~翌年2月B+P+X1+M。茜坑水库监测的浮游藻类隶属20种功能类群,其中优势功能群有10个,较弱的热分层生态环境导致功能群演替与金盆水库出现差异,其季节性分布特征为:5月B+N+X1+G+J+K→6月B+N+X1+G+J→7月B+N+MP+X1+J+M→8月B+N+X1+J+M→9月B+D+N+X1+J+M→10~12月B+D+N+P+MP+X1+J。(6)金盆水库热分层时期扬水曝气的运行使水体表底温差减少,削弱热分层,混合充氧使底层溶解氧浓度不断升高,破坏热分层时期水体底层原有的厌氧状态,使藻密度降至500万个/L以下,对蓝藻与绿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热分层消亡期扬水曝气的开启水体热分层完全破坏,加快了水体热分层至混合的过度,溶解氧处于饱和状态,同时藻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
张钘[2](2021)在《三峡库区澎溪河磷循环及其与水华的关系》文中认为磷(P)是引起淡水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目前,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大部分磷通常都储存在河(湖)底沉积物中。因此,当外源磷被控制后,水体中的磷浓度依旧居高不下,为藻类的大量生长提供了持续不断的营养供应。本研究以三峡库区水华暴发严重的北岸一级支流澎溪河为研究对象,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09月对水体进行为期8个月的月际采样;在2019年09月至2020年09月对澎溪河消落带的磷动态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原位监测;在2019年水华暴发季节(4、5月)进行了为期33天的连续采样。监测了水体营养盐水平、水质参数、水华暴发情况和消落带上淹水落干下营养的时空变化。从磷的角度,探索了澎溪河中藻-水-底泥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三峡库区支流水华的暴发机理及富营养化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2019年12月至2020年09月期间每月月末对澎溪河整条河水质情况(水体温度(WT)、溶氧(DO)、p H、叶绿素a(Chl-a)和营养盐等指标),水-泥界面磷的动态变化进行连续定点监测,得到以下结论:(1)2019/12-2020/9,澎溪河底泥中的磷含量有所增加。期间,底泥在冬春夏表现为磷的“源”,而夏末和秋季表现为磷的“汇”。澎溪河底部水体的环境因子(WTDOp H)与水-泥界面磷的动态变化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较高温度、低溶氧和高p H有利于底泥中磷的释放。(2)澎溪河底泥的磷已经成为了澎溪河水体中溶解性总磷(Dissolved Phosphorus,DP)的主要来源,且主要通过有效磷的形式释放出来。当出现暴雨天气,尤其是在夏季,澎溪河表层底泥极易受到冲刷,将澎溪河上游(PX7-6)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澎溪河的中下游(PX5-1)沉积。(3)水体扰动可能会抑制藻类的增长和聚集,但是藻类由以前主要集中于表中层下移,使得底层也有较多藻类生长,这可能会对底层水质造成进一步的影响。由于没有解决水体中营养过剩的本质问题,所以推测一旦停止扰动,水华仍然会大规模发生。2019年09月至2020年09月对澎溪河消落带的磷变化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原位监测,对消落带不同时期的土壤中磷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消落带土壤的总磷经过一年表现为“磷汇”且海拔低的区域营养更为丰富,其中以澎溪河海拔160米消落带土壤(PX160)最为明显,是2019年PX160的1.6倍;消落带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一年之中变化不大,平均含量略有升高,其中淹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的积累,而落干则会使这两者含量减少。(2)淹水时期,消落带土壤磷以积累为主,澎溪河水体中有大量的颗粒态磷(以砂粒为主)沉积到消落带区域,其中低海拔区域(PX160)的沉积土中TP含量最高约为1.4 g kg-1,AP含量最高约为0.12 g kg-1,OM含量达53.47 g kg-1。(3)落干时期,消落带土壤存在磷流失,以PX165区域为主,其表层土壤(0~3cm)TP含量降低了0.47 g kg-1,但此期间消落带土壤由于外源磷的输入整体表现为TP含量增加。在水华严重期间(4-6月),消落带上有外源磷的输入。因此为了防止消落带上的磷向水体中输送,应加大力度控制其在落干时期的稳定性。2019年04月15日至2019年05月17日对澎溪河中段水华最严重的区域高阳平湖进行为期33天的连续采样,分析整个水环境的各种因子的相互联系得到以下结论:(1)水体分层强度对于水-泥间的磷循环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在强分层时期(0.72℃m-1),底泥中的有效磷(Sediment Available Phosphorus,SAP)主要与底层水体中的DP维持着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关系,与表层水体中的DP联系不大(r=-0.208),因此持续高强度的分层会导致表层的DP因为藻类的不断生长而消耗殆尽。当水体的分层强度减弱时(0.42℃m-1),SAP与底部水体中的DP同增同长(r=0.423),一起与表层水体的DP循环交流,从而支持了藻类的持续增长。由此看来,在水华暴发的季节,磷在水-泥这两个介质中是持续不断的循环状态。除非将水-泥中多余的营养物质整体上逐渐从水体中去除,否则水华每年都会爆发。(2)在水华期间,高阳平湖底泥成为水体磷的主要来源,底部水环境参数(WT、DO、p H)对SAP的含量均有显着影响。其中,水体底部温度可以通过影响底部水体中的DO和p H间接影响SAP。另外,水位的下降会极显着影响到底部水环境参数,最终强化了底部水体与表层底泥间的磷循环。
张栋[3](2020)在《钦州湾营养盐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陆源TDN的量化减排研究》文中提出富营养化是全球近海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准确认识其原因是进一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前提。钦州湾位于北部湾海域顶端,由内湾和外湾组成,面积约380 km2,是南亚地区最大的近江牡蛎种质资源区,近年来呈现出了藻华频发等富营养化特征,但关于其富营养化的成因及陆海营养盐的量化关系尚不清楚。本文基于对钦州湾海域、河流、入海排污口水环境不同时空尺度调查资料的获取,以及对5种陆源氮(工业源有机氮、农业源有机氮、河流源有机氮、NO3-和NH4+)的干、湿季现场加富培养实验,利用多元统计、相关性分析、箱式收支模型、生态动力学解析、箱式数值模型等技术方法,探讨钦州湾营养盐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生态风险,以及陆源总溶解氮(TDN)的迁移-转化动力学过程与量化减排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揭示了钦州湾营养盐浓度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季节变化方面,农业施肥等“面源”因素和城镇排污等“点源”因素共同影响溶解无机氮(DIN)浓度的季节变化,而溶解无机磷(DIP)浓度的季节变化主要受“点源”因素的影响。空间变化方面,河-海混合是影响钦州湾DIN与DIP浓度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其季节上的空间变化还可能受到地下水输入、牡蛎养殖排放、热带气旋驱动外海再悬浮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年际变化方面,近35年DIN与DIP显着上升(p<0.001)主要与钦州湾的快速城镇化有关,而农业活动施肥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小。主要输入源方面,河流对钦州湾内湾DIN与DIP的输入贡献分别大于59.3%和63.0%,茅岭江入海口存在一个可能与附近工业有关的强DIP输入源(>7.3 kmol/d)。(2)探讨了钦州湾营养盐结构变化与近年来球形棕囊藻频发的关系。干季相对低温以及富N与P限制缓解(DIN/DIP接近16:1)的季节变化特征,可能是近年来钦州湾球形棕囊藻藻华频发的重要原因。钦州湾20世纪80年代属于DIN限制,90年代以后属于DIP限制而DIN过富(DIN/DIP>16:1),且有向更低DIN/DIP比值发展的趋势,这可能进一步加剧该海域球形棕囊藻藻华风险。(3)揭示了钦州湾5种陆源氮的迁移-转化动力学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首先,溶解有机氮(DON)在微生物或光或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均能有效迁移-转化为浮游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NO3-,其中光和微生物共同作用下的迁移-转化率高达63.4%~100%。该动力学过程受到源、光照、微生物、温度、溶解氧浓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微生物相对于光照对NH4+的硝化过程影响大,且高温促进NH4+的硝化。其次,湿季与干季浮游植物对不同氮源的最大生长速率大小的顺序不同,可能与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季节变化有关。再次,湿季浮游植物的死亡速率以及浮游植物死亡产生的颗粒氮(PN)的降解速率显着高于干季(p<0.05),表明高温加速浮游植物死亡,促进PN再生为DON。(4)构建了耦合氮迁移-转化动力学的箱式数值模型,能较准确量化钦州湾内湾DIN年均浓度与河流TDN年均输入量的关系。应用该模型计算出满足内湾DIN管控目标(≤21.42μmol/L)的TDN最大纳污量为5488.4 t/y;对于河流现状排放量(7816.7 t/y),采用不同形态氮和不同河流的双重“差别化”消减最为高效。
谭琳[4](2020)在《铁对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生长、分布及季节动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拟柱孢藻(Raphidiopsis raciborskii)和角星鼓藻(Staurastrum spp.)是热带亚热带水库常见的优势种类。水库铁供应的季节变化可能驱动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的季节演替。本文通过室内单培养实验和野外调查研究了铁供应对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生长、分布和季节动态的影响。室内实验中,以拉氏拟柱孢藻藻株(N8)和角星鼓藻藻株(FACHB-1449)为对象,比较了两株藻在8个铁浓度(0 mg/L-1.378 mg/L)下生长速率的差异。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广东省30座水库进行采样调查,分析铁对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分布的影响。基于典型热带水库-大沙河水库的周年观测数据,分析铁对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生物量和优势度季节动态的影响。结合室内实验和野外调查,阐述铁对两种藻生长作用的差异,以及铁对自然水体中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分布和季节动态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实验中,拉氏拟柱孢藻(N8)比生长速率随铁浓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未添加铁的实验组比生长速率为0.03±0.01 d-1,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17±0.01 d-1,出现在铁浓度为0.689 mg/L的实验组,8个铁浓度实验组中均检测出铁载体;所有实验组的角星鼓藻藻株(FACHB-1449)均生长较好,未添加铁的实验组比生长速率为0.19±0.01d-1,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23±0.01 d-1,出现在铁浓度为0.0172 mg/L的实验组,所有实验组均未检测出铁载体。2.调查期间30座水库表层水体总铁浓度范围在0.04 mg/L-1.16 mg/L之间,溶解性铁浓度范围在0.005 mg/L-0.107 mg/L之间,枯水期表层水体总铁浓度和溶解性铁浓度显着高于丰水期。铁对角星鼓藻和拟柱孢藻的分布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溶解性无机氮浓度和透明度是解释拟柱孢藻分布的最重要因子,检出拟柱孢藻的水体通常透明度小于0.78 m,溶解性无机氮浓度小于0.47 mg/L。当溶解性铁浓度大于0.015 mg/L时,拟柱孢藻占绝对优势(优势度大于80%)。温度是解释角星鼓藻分布的重要因子,角星鼓藻主要出现在水温大于28℃的水体中,溶解性铁浓度对其分布的影响不显着。3.大沙河水库季节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铁对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季节动态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溶解性无机氮浓度和溶解性铁浓度是影响拟柱孢藻季节动态的主要因子,溶解性铁浓度与拟柱孢藻生物量和优势度呈正相关关系,溶解性无机氮浓度与拟柱孢藻生物量和优势度呈负相关;影响角星鼓藻季节动态的主要因子是溶解性无机氮浓度,溶解性无机氮浓度与角星鼓藻生物量和优势度呈负相关,溶解性铁浓度与角星鼓藻季节动态无显着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拉氏拟柱孢藻的铁需求显着高于角星鼓藻,低铁浓度条件下拉氏拟柱孢藻的生长更易受到限制;水库中溶解性铁的供应对拟柱孢藻的分布、生物量和优势度动态有重要影响,而对角星鼓藻的分布、生物量和优势度动态影响不明显;在自然水体中,与角星鼓藻的种类相比,拟柱孢藻在群落中的竞争优势更易受到铁的限制。
谭维[5](2020)在《长江流域典型水库水-气界面碳通量变化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库温室气体源汇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维度和多变量导致温室气体的源汇变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揭示水库温室气体源汇特征与机制,对科学客观认识筑坝蓄水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为掌握长江上游流域典型水库温室气体碳通量的分布特征,阐明水库CO2、CH4浓度的影响因素,本论文选取位于长江上游流域的小坝二级、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狮子滩五个不同营养状态的典型水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法和薄边界层(TBL)模型法定量估算在汛前(5月初~6月初)、汛期(7月中旬~9月初)、汛后(11月中旬~12月底)水库水-气界面CO2、CH4通量,分析表层水体CO2、CH4浓度和水-气界面CO2、CH4扩散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主要环境参量对其水库CO2、CH4浓度的影响,采用已有的经验公式估算了水库水-气界面气体交换系数k值,并建立适用于本类型水库的k模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长江流域典型水库CO2浓度范围为8.46~92.74μmol·L-1,在三峡水库最高,小坝二级水库最低;水库CH4浓度范围为0.011~1.143μmol·L-1,CH4浓度在三峡水库最高,在溪洛渡水库最低,年内不同时期变化显着,整体呈现汛期最高、汛后较低。水-气界面CO2通量范围为-5.72~93.85mmol·(m2·d)-1,平均值为24.81±16.12 mmol·(m2·d)-1,低于全球水库CO2平均值,整体表现为大气CO2的“源”,在三峡水库最高,小坝二级水库最低;水-气界面CH4通量范围为0.005~1.094 mmol·(m2·d)-1,平均值为0.120±0.182 mmol·(m2·d)-1,与全球典型水库相比,CH4通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全年表现为大气CH4的“源”,在三峡水库最高,溪洛渡水库最低,年内不同时期变化显着,整体呈现汛期高于汛后。(2)长江流域典型水库水温介于8.5~30.4℃,DO、DOC、DTN、DTP浓度分别介于:2.89~20.11、0.31~4.87、1.45~4.09、0.006~0.117 mg·L-1,Chl-a浓度介于0.42~78.22μg·L-1。水库CO2浓度与DO、Chl-a显着负相关,Chl-a表征水体初级生产力,Chl-a浓度越高,增强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CO2浓度降低,表层水体DO越高,反应浮游植物对CO2影响显着;CO2浓度与DTN、DTP显着正相关,水体氮磷浓度的增加,能提高水生植物初级生产力,増加水体呼吸作用,引起水体CO2浓度上升。水库CH4浓度与DOC、DTP显着正相关,DOC为CH4的产生提供反应底物,磷的输入可以为水生生物活动供应底物,并加快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水体DO,形成厌氧环境,从而促进了产甲烷作用,导致水体CH4浓度升高,但CH4在向上扩散过程中不断被DO氧化,受到水深影响显着,因此,CH4浓度与水深显着负相关。(3)水-气界面碳通量取决于温室气体浓度差以及气体交换系数k值。温室气体浓度差代表水-气界面气体交换的方向和强度,交换的量级依赖气体交换系数k,气体交换系数k对于确定水生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的源汇关系至关重要。五个典型水库的k600介于6.9~42.9 cm·h-1(均值:24.1±7.1 cm·h-1),其中小坝二级、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狮子滩水库的k600的范围分别为:6.9~29.0、16.2~30.9、16.2~33.1、15.5~39.5、11.4~42.9 cm·h-1。CO2与CH4的k600值相近,但整体上CO2的k600值略高于CH4值,CO2和CH4的k600值均表现为汛期约为汛后的2倍。通过建立的k600模型计算的CO2、CH4通量值与静态箱法计算的CO2、CH4通量值比较发现,两者计算的CO2和CH4通量值的变异系数CV值均在90%以上。本论文通过对长江流域典型水库进行采样和监测分析,监测结果整体上表现为大气CO2和CH4的“源”,对估算水库温室气体通量和年净排放量有重要意义,长期跟踪观测与机理研究仍然是未来水库温室气体研究的关键。
陈杨[6](2020)在《星云湖水体环境与氮磷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变化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而氮、磷是引起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因子。星云湖作为九大高原湖泊之一,不但是I类水质抚仙湖的上游湖泊,也是玉溪市江川区重要的可调控水资源和生态屏障。开展星云湖水体氮、磷营养盐分布特征及水质状况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星云湖水体氮、磷营养盐富集情况,为其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19年4月对星云湖120个样点的表、底层水样进行了采集,研究水体物理因子、叶绿素a(Chl-a)、各种形态氮、磷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通过星云湖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探讨氮、磷与物理环境因子和Chl-a间的关系,并通过聚类分析,将星云湖水体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营养状态评价。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星云湖水体物理因子的分布特征可知,星云湖水体偏碱性。垂直方向上,受风力扰动的影响,水动力较强,没有出现明显的热分层现象,水温(WT)、浊度(Turb)、pH值及溶解氧(DO)总体上均随着水深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电导率(EC)随水深增加略有升高。由于湖泊形态、地理位置及风浪作用的差异,各参数在水平方向上均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WT、Turb、EC、pH值和Chl-a的表层空间异质性大于底层;表、底层水体Turb和Chl-a的空间异质性差异显着(P<0.05)。(2)对星云湖氮、磷形态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表明,水体中氮、磷营养盐浓度较高,总氮(TN)浓度平均值为1.81 mg·L-1,总磷(TP)浓度平均值为0.41 mg·L-1。水体中氮营养盐的形态以溶解态总氮(DTN)为主,磷营养盐的形态以溶解态总磷(DTP)为主。表层水体TN、DTN、颗粒态氮(PN)、TP和颗粒态磷(PP)的平均浓度均大于底层;表、底层水体TN、DTN、TP、DTP和PP的空间异质性均无显着差异,但表层的空间异质性稍大于底层。PN、PP的垂向变化均与水动力及水面光强条件有关。星云湖外源污染严重,水力扰动加剧了北部水体的污染程度。水生植被对星云湖氮、磷营养盐的削减与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星云湖水体的总氮总磷比(TN/TP)表明星云湖水体处于氮限制状态。(3)WT、Turb、pH、EC和DO均是水体环境的重要物理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些物理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星云湖水体氮、磷营养盐的浓度、分布特征及其形态组成。通过分析Chl-a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Chl-a与TN的相关性最强,且TN/TP与TN呈显着正相关(P<0.05),由此可进一步说明,氮是星云湖浮游藻类生长潜在的限制性元素。DTP与EC呈显着正相关(P<0.05),水体中PO43-对EC的贡献较大。水体中高浓度的氮、磷营养盐促进了藻类水华的暴发,Chl-a浓度的升高,反过来也会影响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浓度、分布特征及其形态组成。(4)选取TN、TP和Chl-a作为评价指标,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星云湖水体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星云湖水体目前已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北部湖湾富营养化程度最高,这主要与外源营养盐的输入及水文气象条件有关。此外,即便在外源营养盐输入影响较小的水域,水体富营养化依然严重,这可能跟星云湖的内源污染有关。因此,星云湖水体环境治理应对内、外源污染进行联合控制。
马骏[7](2020)在《西太平洋海山区“海山效应”对海水生源要素影响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海山是深海大洋中的独特地貌,孕育着独特的生态系统。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生源要素的研究对揭示海山区生源要素的独特性,阐明“海山效应”的机制,明晰海山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过程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对西太平洋海域137.62-153.42°E,8.76-17.78°N内的Y3、M2、M4、Magellan和M5等5个海山区的调查(山顶深度分别为315、34、110、1195和106 m),系统阐述了海山区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深入探讨了海山区生源要素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得到了以下一系列的结果和认识:1.Y3、M4和M5海山区真光层中生源要素含量显着增高,存在“海山效应”,而M2和Magellan海山区无“海山效应”。“海山效应”受北赤道流(NEC)与海山地形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在Y3和M5海山A断面最为显着,由于M4海山周围存在环流,A和B断面均存在“海山效应”。海山周围的上升流是形成“海山效应”的关键,而等温线或等盐度线的隆起是判断上升流的主要参照。5个海山区在不同的水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等温线或等盐度线的隆起,且等温线和等盐度线隆起的幅度和位置往往一致,表明了上升流的存在。Y3、M4和M5海山北部都属于浅海山或中等深度海山,山顶附近的上升流更为显着。硝酸盐(NO3-N)、磷酸盐(PO4-P)和硅酸盐(Si O3-Si)以及溶解性无机碳(DIC)对上升流的响应最为显着,各参数浓度的等值线往往出现与等温线或等盐度线基本一致的隆起,表明它们受上升流的影响强烈。Y3、M4和M5海山区山顶附近站位大多数生源要素的平均浓度往往高于远离海山的站位,进一步证实了海山周围的上升流有利于提高NO3-N、PO4-P、Si O3-Si和DIC浓度。颗粒态氮磷及亚硝酸盐(NO2-N)、溶解性有机碳(DOC)和颗粒态有机碳(POC)由于在上层水体浓度较高,受上升流影响的效果微弱,但各参数在有的海山山顶附近平均浓度较高,仍存在一定的“海山效应”。在Y3和M5海山区,各站位200 m水柱中颗粒态氮磷的平均浓度在A断面中出现从山顶向东西两侧逐渐降低的“海山效应”,而Y3海山区的B断面及M5海山区的B和C断面则未出现该现象。5个海山区所在区域的0-200 m的上层水体主要受自东向西的NEC的影响,故在东西方向的A断面更易引起上升流,进而使颗粒态氮磷等参数出现显着的隆起。M4海山区中A和B断面中都出现了山顶附近颗粒态氮磷的平均浓度较高的“海山效应”,即在M4海山周围不仅存在上升流,还存在显着的环流,造成了无机态氮磷硅以O站位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降低”以及颗粒态氮磷A和B断面山顶浓度较高的“海山效应”的现象。2.五个海山区所在水域的水层可划分为表层水(SW)(除Magellan海山外)、北太平洋热带水(NPTW)、北太平洋中层水(NPIW)和底层水(DW)等4类,水层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高盐区和温跃层、大洋低氧带和叶绿素最大值层(DCML)等典型环境特征对生源要素的形态、分布和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SW中,光照强烈,海水温度高,异养细菌大量繁殖。强烈的光照和高温是浮游植物分布在下沉分布位于次表层的主要原因,进而对NO2-N和DOC等生源分布产生影响。高温也降低了SW中CO2的溶解度,使DIC的浓度较低。位于SW下方的高盐区与温跃层的重合区域,限制了底部生源要素的向上运输,是造成SW中NO3-N、PO4-P和Si O3-Si处于极低水平的重要原因。而异养细菌的大量繁殖可能导致了DIN:PO4-P远低于16:1,Si O3-Si:溶解无机态氮(DIN)远高于1:1,加剧了海水中的氮缺乏。NPTW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占主导作用。5个海山区的NPTW中分布着DCML,是浮游植物活动最为剧烈的区域,造成了与之密切的NO2-N和DOC大量增加。该区域有机物大量生成,使颗粒态有机氮(PON)/总颗粒态氮(TPN)和颗粒态有机磷(POP)/总颗粒态磷(TPP)显着提高,同时浮游植物的代谢可能造成了DIN:PO4-P和Si O3-Si:DIN转变成磷和硅限制。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O2,导致溶解氧(DO)相较于SW分别下降了1.32、0.55、0.10、1.54和0.55 mg/L,表观耗氧量(AOU)也显着增加。DIC受到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和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共同影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造成DIC的降低。然而DIC浓度总体随水深的增加不断增加,说明有机物分解对DIC的补充速率远高于DIC的消耗速率。NPIW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占主导作用。该区域与大洋低氧带的范围基本重合,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大量消耗DO,导致生源要素从有机态向无机态的迅速转化,颗粒物中的PON/TPN和POP/TPP逐渐降低。同时,DO的急剧降低对氮循环意义重大,有利于反硝化作用充分进行,作该过程中间产物的NO2-N迅速降低,NO3-N加速转化为N2溢出,使得DIN:PO4-P降低,而Si O3-Si:DIN升高。DW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趋于结束,生源要素受大洋热盐环流的影响大。大洋热盐环流携带富含DO的南极DW使得5个海山区DO出现明显回升,而AOU则显着降低。同时,由于水体的交换,大洋热盐环流还对生源要素的分布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地,颗粒态氮磷和POC浓度略有升高,一方面可能受沉积物再悬浮作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受到大洋热盐环流水体交换的影响。同时,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趋于结束使PON/TPN、POP/TPP、DIN:PO4-P和Si O3-Si:DIN保持稳定。而NO2-N作为反硝化作用的中间环节,也因该区域减弱的反硝化作用而浓度较低并保持稳定。DW中,较低的水温和较大的压强使得Ca CO3加速溶解,使得该区域的DIC持续增高。3.发现M4海山区有典型的泰勒柱现象,该海山区等温线和等盐度线、流速和流向数据及理论计算共同证实了泰勒柱的存在。同时,泰勒柱导致了该海山区周围营养盐、叶绿素a(Chl a)和异养细菌等值线的隆起,使200 m水深以上水柱环境参数的平均浓度在山顶附近显着高于山坡水域。当水流流经海山时,形成的水文动力过程十分复杂,而泰勒柱是其中最重要的水文特征之一。基于等温线和等盐度线隆起的上升流,基于水流数据的反气旋环流以及基于海山周围环境条件的理论计算的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M4海山周围确实存在泰勒柱。温度和盐度断面图中海山周围等温线和等盐度线的隆起表明上升流的存在。同时,流速和流向断面图显示200-300 m的水层中海山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水流方向大致相反,而水流的简要平面图进一步直观地反映了该区域反气旋环流的存在。此外,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阻塞参数和罗斯贝数分别为4.922和0.195,表明环境条件足以支持M4海山泰勒柱的形成。生物物理耦合在海山周围很常见,M4海山泰勒柱的生态环境效应十分显着。营养盐、Chl a和异养细菌的等值线在A断面山顶西侧和B断面山顶上方显示出与等温线和等盐度线大致一致的隆起,表明上升流影响了这些参数的分布。同时,200 m以上水柱中营养盐、Chl a和异养细菌的平均值在海山周围的站位较高,表明泰勒柱提高了海山周围的生产力,可用“经典理论”来解释。此外,受泰勒柱影响显着的A6站位与其他5个站的营养盐浓度、Chl a浓度和异养细菌丰度之比往往大于1.0,进一步表明了泰勒柱的作用。此外,基于各站位Chl a浓度比1.0的粗略估算,M4海山泰勒柱的范围是以O站位(140.13°E,10.48°N)为中心,半径为6.1 km。
刘毛亚[8](2020)在《典型湖库联通水域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浮游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其作为湖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水生食物链的基础,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解雷诺兹功能群(Reynolds Functional Group,RFG)、形态功能群(Morpho-Functional Group,MFG)和基于形态学的功能群(Morphology-Based Functional Group,MBFG)三种浮游植物功能群分类方法在指示湖库环境变化中的适用性和差异性,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选择典型湖库联通水域东太湖、太浦河及金泽水库作为研究区域,设置野外固定采样站点,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对表层水体叶绿素a、浮游植物和水环境理化指标进行月度调研。另外,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代表性月份(每年的1,4,7,10月)调查数据,依据RFG、MFG和MBFG的理论基础和划分方法,对研究区域浮游植物群落进行划分,并对不同功能群物种数和生物量组成与分布特征以及相应的水环境理化指标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浮游植物功能群与水环境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与分布特征(1)调查期间共记录到浮游植物8门148种。其中绿藻门63种,蓝藻门34种,硅藻门32种,隐藻门、金藻门、甲藻门、裸藻门、黄藻门物种数占比较少,小于5%。调查期间研究区域绝对优势种为蓝藻门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aosa)。其中2018年优势种为蓝藻门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aosa)和硅藻门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2019年优势种为蓝藻门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aosa)。不同年份浮游植物整体密度、生物量和叶绿素a浓度,在月份间均有显着差异(P<0.05),甚至极显着差异(P<0.01)。2019年相较于2018年浮游植物植物密度、生物量均有所降低。同一年份在部分月份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不同月份差异不同。调查期间各年份浮游植物密度、叶绿素a浓度和生物量均为11月份最低,但是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不同月份。此外,聚类分析也表明月份之间相似关系可信度较好。不同年份浮游植物整体密度、生物量和叶绿素a浓度在站点间差异较大,如2018年浮游植物整体密度和叶绿素a在站点间均有显着差异(P<0.05),但在2019年均无显着差异(P>0.05),且不同年份整体生物量在站点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同一年份在该湖库联通水域沿程不同站点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和叶绿素a在部分站点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且不同年份有所差异。不同年份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从东太湖沿途经过引水河道至金泽水库均显着下降(P<0.05);2018年叶绿素a浓度在整个联通水域显着下降(P<0.05),2019年在中段有所波动,整体呈下降态势,但无显着差异(P>0.05)。此外,聚类分析对站点之间相似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依据RFG、MFG、MBFG功能群对浮游植物群落进行划分。8个月份所记录到的135种浮游植物可分为26个RFG功能群,其优势功能群为M、P和S1。其中,不同年份优势功能群均包括为M和P。八个月份记录到的浮游植物可分为23个MFG功能群,优势功能群为5a、5b和6a。其中,不同年份优势功能群均含有5b和6a。其中均是11a功能群物种数最多,6b功能群物种数次之。MBFG功能群均可划分为7个功能群(Group I-Group VII)。优势功能群为Group III、VI和VII。其中,不同年份优势功能群均有Group III和VII。(3)该湖库联通水域不同功能群划分方式对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具有明显影响。不同划分方式浮游植物功能群整体时空分布特征存在差异,从物种数、生物量角度,具有不同体现。从物种数上看,不同年份三种功能群整体物种数在季节间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在站点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从生物量上看,三种功能群整体生物量在不同年份的季节间差异不同。2018年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而在2019年,均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年份三种功能群整体生物量在不同站点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同一划分方式下,单个功能群的时空分布特征也有所差异。在三种功能群中,不同年份优势功能群物种数和生物量在站点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即沿着湖库联通水域其纵向变化不显着(P>0.05);但在时间上差异较为明显,大部分优势功能群物种数和生物量有显着差异(P<0.05),甚至极显着差异(P<0.01)。其中,2019年个别优势功能群物种数或生物量在不同季节间无显着差异(P>0.05)。二、浮游植物功能群与水环境理化指标的对应关系(1)功能群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与其水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影响三种功能群整体物种数和生物量分布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也不相同且具有年际差异。从不同划分方式下功能群整体物种数和生物量来看,在整个湖库联通水域,RFG和MFG功能群存在一定的重叠,且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年际变化以及主要影响因子均相同,即除了2019年RFG和MFG功能群整体生物量与pH、水温、水上光强和总磷均显着相关(P<0.05),其他不同年份间整体物种数和2018年整体生物量与环境因子均无相关关系(P>0.05);且仅2019年整体物种数与COD有极显着相关(P<0.01),其他不同年份整体生物量及2018年整体物种数与环境因子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2)同一划分方式下,不同年份及不同优势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对应关系也有所差异。不同优势功能群的时空变化都是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年份下,对RFG优势功能群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有pH、水温、透明度和总氮;对MFG优势功能群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有pH、总磷、电导率、水温和光照强度;对MBFG优势功能群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有水温、pH、水下光强和氨氮。同时除了2019年环境因子对MBFG优势功能群生物量的解释度略低于对物种的解释度外,其余环境因子对三种功能群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解释度均高于对物种数的解释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浮游植物生物量研究的优势。此外,不同年份RFG和MFG优势功能群生物量对环境因子的解释度均较高,MBFG优势功能群解释度相对较差。总体而言,不同功能群划分方式对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具有明显影响。因此在使用功能群方法对浮游植物群落进行研究过程中,需要根据研究目标、特定功能群所反映的信息,选择有效的功能群划分方式,必要时可以考虑不同功能群划分方式的组合,以达到多层次反映水生态系统信息的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湖库联通水域即从湖泊到水库,中间经过引水河道的线状水环境的不同浮游植物功能群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湖库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之间的响应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徐程[9](2020)在《茅尾海主要入海河口区不同介质磷形态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研究》文中指出磷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源要素,也是诱发河口海湾水体富营养化、有害赤潮频发的影响因素之一。磷在海洋初级生产力、全球碳循环以及其他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研究磷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以茅尾海主要入海河口区为研究区域,于2018年7月现场采集15个站位表层水和表层沉积物样品,结合室内分析,分析水体、悬浮颗粒物(SPM)和表层沉积物不同介质各形态磷的含量,结合水质和沉积物物理、化学、生物等参数,对不同形态磷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迁移转化及生物有效性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总溶解态磷(TDP)是茅岭江、钦江入海河口区水体中总磷(TP)的主要存在形式,分别占TP的61.2%和70.6%,总颗粒态磷(TPP)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茅岭江入海河口区水体TDP平均浓度为3.81±0.70μM,其中溶解无机磷(DIP)平均浓度为1.60±0.99μM,溶解有机磷(DOP)平均浓度为2.20±0.97μM。钦江入海河口区TDP平均浓度为3.78±0.60μM,其中DIP平均浓度为1.41±0.56μM,DOP平均浓度为2.37±0.99μM。DOP是水体溶解相中TDP的主要赋存形态。茅岭江入海河口区水体中TPP平均浓度为2.51±0.98μM,其中颗粒无机磷(PIP)平均浓度为1.75±0.84μM,颗粒有机磷(POP)平均浓度为0.76±0.27μM。钦江入海河口区TPP平均浓度为1.59±0.41μM,其中PIP平均浓度为1.09±0.34μM,POP平均浓度为0.49±0.17μM。PIP是水体颗粒相中TPP的主要赋存形态。(2)茅岭江、钦江入海河口区水体DIP浓度均呈现河口高湾口低的特征,DOP浓度分布则相反。茅岭江入海河口区水体PIP浓度从河口至湾口方向逐渐降低,而在钦江入海河口区PIP浓度从河口至湾口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水体不同形态磷的浓度分布受河流输入、水环境特征、生物过程和水动力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盐度、pH、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叶绿素a和SPM等环境因子是影响水体中各形态磷浓度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水体中磷存在很强的颗粒活性,其在溶解相和颗粒相磷分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控制。二端元混合模型计算表明,茅岭江入海河口区生物吸收去除水体DIP浓度为0.57±0.31μM,钦江入海河口区生物吸收去除水体DIP浓度为0.39±0.31μM。(3)茅岭江入海河口区SPM中铁结合态磷(Fe-P)是PIP中的主要赋存形态,平均浓度为0.71±0.58μM,占TPP的25.0±11.1%,原生碎屑磷(De-P)平均浓度为0.45±0.13μM,占TPP的18.8±4.5%,可交换态磷(Ex-P)和钙结合态磷(Ca-P)占TPP比重相对较小,分别为15.7±8.9%和8.6±2.8%。钦江入海河口区SPM中De-P是PIP中的主要赋存形态,平均浓度为0.43±0.13μM,占TPP的28.8±9.7%,Fe-P平均浓度为0.27±0.18μM,占TPP的15.9±6.3%,Ex-P和Ca-P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分别为12.8±11.0%和11.6±4.9%。茅岭江、钦江入海河口区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平均含量分别为12.15±7.67μmol/g和9.78±5.14μmol/g,无机磷(IP)是TP的主要存在形式,平均分别占TP的64.4%和65.9%,其中IP均以Fe-P为主要存在形态,平均分别占TP的31.2%和28.1%。(4)河流输入、水环境特征、生物活动等因素是影响茅尾海主要入海河口区SPM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及分布的重要因素。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及分布还与沉积物环境特征和粒度有关。SPM和表层沉积物之间不同形态磷存在迁移转化过程,主要表现为Fe-P和Ca-P可在SPM和表层沉积物之间迁移;SPM中Ex-P可转化为表层沉积物中的Ca-P;SPM中的Fe-P和表层沉积物中的Ca-P、De-P之间表现出显着的转化关系;OP的矿化分解会促进其他磷形态之间的转化。(5)Ex-P、Fe-P和OP作为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BAP),茅岭江、钦江入海河口区SPM中BAP平均含量分别为1.85±0.79μM和0.97±0.49μM,分别占TPP含量的72.6±4.3%和58.6±13.8%;表层沉积物中BAP平均含量分别为9.10±6.44μmol/g和6.92±4.19μmol/g,分别占TP含量的73.9±11.8%和68.8±5.8%。因此,在水体和沉积物磷库中BAP均占绝大部分,具有很强的释放磷的潜力,且河口释放风险远高于湾口。
周静[10](2019)在《广东水源水库水质和水生态时空变化研究》文中指出广州市流溪河水库、茂名市高州水库和湛江市鹤地水库是广东省重要的备用水源和饮用水源水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流域污染负荷加重,近年来水库水环境质量有下降趋势,高州水库和鹤地水库还曾发生过蓝藻水华,威胁供水安全。本研究选取了广东省的三座水源水库,并对2017年这三座水源水库的水质和浮游植物水生态时空变化状况进行全面调查,进而分析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环境因素,采用Carlson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等方法对水库水质和水生态进行评价,运用多元统计分析识别各水库影响藻类水华暴发的关键环境因子,并对其面临的风险提出初步措施建议,为水源水库水环境保护及水华防治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流溪河水库总氮总磷年均浓度分别为1.20和0.03 mg/L,该水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变化范围为27.4554.11,除丰水期初期入库河流外,均处于中营养状态以下,水质相对较好。在时空分布上,流溪河水库总氮总磷浓度季节变化表现为丰水期初期>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空间变化表现为入库河流区浓度较高,过渡区和水库区较低;流溪河水库浮游植物在种类组成上呈现为绿藻--硅藻--蓝藻型,然而随着时间变化,水库浮游植物种类发生变化,丰水期种类相对较多,该水库浮游植物细胞总密度变化范围为0.26×106 cells/L1.52×107 cells/L。在时间上,流溪河水库浮游植物细胞总密度丰水期最高9.93×106 cells/L,其次为平水期1.53×106 cells/L,丰水期初期0.96×106 cells/L,枯水期最低为0.75×106cells/L,空间变化表现为入库河流吕田河和玉溪河浮游植物细胞密度高于库区,水库有发生硅藻和蓝藻水华的可能。(2)高州水库总氮总磷年均浓度分别为0.58和0.03 mg/L,该水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变化范围为30.5044.53,均处在中营养状态,水质相对较好;在时空变化上,高州水库总氮总磷浓度季节变化为丰水期较高,枯水期最低,空间变化表现为良徳库区低于石骨库区;高州水库浮游植物在种类组成上呈现为绿藻--硅藻--蓝藻型,浮游植物种类数在丰水期较高,主要是蓝藻种类数增加,高州水库浮游植物细胞总密度3.28×106 cells/L1.63×107 cells/L。在时间上,高州水库浮游植物细胞总密度丰水期最高8.36×107 cells/L,其次为平水期7.90×107 cells/L,丰水期初期5.20×107 cells/L,枯水期最低为4.94×107 cells/L,空间变化为良徳库区藻细胞密度低于石骨库区,水库有发生蓝藻水华的可能。(3)鹤地水库总氮总磷年均浓度分别为1.87和0.09 mg/L,鹤地水库氮磷浓度在其他三个水库中最高,该水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变化范围为35.8060.71,为中营养状态以上,水质较差。在时空变化上,鹤地水库总氮总磷浓度季节变化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初期>丰水期,空间变化表现为入库河流石角浓度最高。鹤地水库绿藻在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上处于绝对的优势,鹤地水库浮游植物细胞总密度变化范围为3.11×106 cells/L3.37×108 cells/L。在时间上,鹤地水库浮游植物细胞总密度以丰水期最高为2.08×108 cells/L,其次为平水期1.58×108cells/L,枯水期初期6.4×107 cells/L,枯水期最低为4.80×107 cells/L;空间变化为库区藻细胞密度高于入库河流石角,水库有发生蓝藻水华的可能。(4)SPSS相关性分析表明,流溪河水库氮磷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影响较大,而高州水库和鹤地水库由于水体氮磷充足,pH、DO、T、SD对其生长的影响显得更突出,可见高州水库和鹤地水库发生蓝藻水华的成因较复杂。图20幅,表31个,参考文献93篇
二、热带亚热带水库浮游植物叶绿素a与磷分布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带亚热带水库浮游植物叶绿素a与磷分布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南北方水源水库水质及藻类演变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环境现状 |
1.2 水库热分层现象 |
1.2.1 热分层的形成 |
1.2.2 热分层对水质的影响 |
1.2.3 南北方水库热分层情况 |
1.3 水库浮游藻类研究 |
1.3.1 浮游藻类概述 |
1.3.2 影响浮游藻类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主要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西安黑河金盆水库概况 |
2.1.2 深圳茜坑水库概况 |
2.2 分析方法 |
2.2.1 采样点布置 |
2.2.2 水样采集及水质监测 |
2.2.3 浮游藻类的鉴定 |
2.2.4 RWCS/H指数计算 |
3 金盆水库热分层及水质演变规律 |
3.1 金盆水库季节性热分层变化 |
3.1.1 热分层季节性变化特征 |
3.1.2 RWCS/H、气温、表层水温季节性变化特征 |
3.2 金盆水库溶解氧季节性变化 |
3.3 金盆水库叶绿素a与pH季节性变化 |
3.3.1 叶绿素a季节性变化特征 |
3.3.2 pH季节性变化特征 |
3.4 金盆水库水质季节性变化 |
3.4.1 高锰酸盐指数季节性变化特征 |
3.4.2 营养盐季节性变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金盆水库浮游藻类季节性变化规律 |
4.1 金盆水库浮游藻类种群组成及季节性变化 |
4.1.1 浮游藻类种属组成 |
4.1.2 浮游藻类数量及种群演替 |
4.2 金盆水库浮游藻类生长因子分析 |
4.2.1 水温对浮游藻类的影响 |
4.2.2 营养盐对浮游藻类的影响 |
4.2.3 降雨对浮游藻类的影响 |
4.3 金盆水库浮游藻类功能群演替规律 |
4.3.1 浮游藻类功能群划分 |
4.3.2 浮游藻类功能类群季节性演替特性 |
4.4 金盆水库扬水曝气运行效果研究 |
4.4.1 水体混合与充氧效果 |
4.4.2 抑制浮游藻类繁殖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南方调水型水库热分层及水质演变规律 |
5.1 茜坑水库季节性分层变化 |
5.1.1 热分层季节性变化特征 |
5.1.2 RWCS/H、气温、表层水温季节性变化特征 |
5.2 茜坑水库溶解氧季节性变化 |
5.3 茜坑水库叶绿素a与pH季节性变化 |
5.3.1 叶绿素a季节性变化特征 |
5.3.2 pH季节性变化特征 |
5.4 茜坑水库水质季节性变化 |
5.4.1 调水泵站水质变化特征 |
5.4.2 高锰酸盐指数变化特征 |
5.4.3 营养盐季节性变化特征 |
5.5 茜坑水库浮游藻类种群组成及季节性变化 |
5.5.1 浮游藻类种属组成 |
5.5.2 浮游藻类数量及种群演替 |
5.6 茜坑水库浮游藻类生长因子分析 |
5.6.1 水温对浮游藻类的影响 |
5.6.2 营养盐对浮游藻类的影响 |
5.6.3 降雨对浮游藻类的影响 |
5.7 茜坑水库浮游藻类功能群演替规律 |
5.7.1 功能群划分 |
5.7.2 浮游藻类功能类群季节性演替特性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三峡库区澎溪河磷循环及其与水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磷 |
1.2 内源磷循环及释放 |
1.3 三峡库区水华与磷 |
1.4 三峡库区支流澎溪河水华与磷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研究方法 |
2.5.1 水体样品处理与水质数据的获取 |
2.5.2 土壤样品处理与测定 |
2.5.3 温跃层强度计算 |
2.5.4 水体稳定系数计算 |
2.5.5 真光层与混合层的确定 |
第3章 澎溪河磷与叶绿素a的年周期变化 |
3.1 引言 |
3.2 采样点设置 |
3.3 材料与方法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澎溪河叶绿素a含量的月际变化 |
3.5.2 澎溪河水文状况的月际变化 |
3.5.3 澎溪河水体磷的月际变化 |
3.5.4 澎溪河底泥磷和理化性质的月际变化 |
3.5.5 澎溪河水-泥界面磷释放通量的月际变化 |
3.5.6 澎溪河水体底部环境的月际变化 |
3.6 讨论 |
3.6.1 澎溪河内源磷的变化及其对上部水体的影响 |
3.6.2 澎溪河中磷与藻类的动态变化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华期间温跃层强度对内源磷循环和叶绿素a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采样点设置 |
4.3 材料与方法 |
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澎溪河高阳平湖藻类的日变化 |
4.5.2 .澎溪河高阳平湖水文状况的日变化 |
4.5.3 澎溪河高阳平湖水体磷的日变化 |
4.5.4 澎溪河高阳平湖底泥磷和有机质的日变化 |
4.5.5 澎溪河高阳平湖底部水环境参数的日变化 |
4.6 讨论 |
4.6.1 澎溪河高阳平湖底部水环境的变化以及其对SAP的影响 |
4.6.2 澎溪河高阳平湖水-泥界面的磷循环机制 |
4.6.3 治理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澎溪河消落带磷的时空变化 |
5.1 引言 |
5.2 研究区域 |
5.3 采样点设置及样品采集测定 |
5.4 数据处理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澎溪河消落带磷和有机质的年际变化 |
5.5.2 淹水期水-沉积物界面的磷变化 |
5.5.3 落干期消落带土壤磷的变化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3)钦州湾营养盐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陆源TDN的量化减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富营养化概述 |
1.2.1 .富营养化概念 |
1.2.2 .富营养化危害 |
1.2.3 .富营养化评估方法 |
1.3 .近海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 |
1.3.1 .人类活动 |
1.3.2 .水文动力 |
1.3.3 .气候变化 |
1.3.4 .营养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4 .近海富营养化的治理 |
1.4.1 .近海富营养化的防控 |
1.4.2 .量化近海营养盐浓度与陆源排放关系的关键技术方法 |
1.5 .钦州湾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
1.6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7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2 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钦州湾内湾和外湾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人类活动概况 |
2.2 .钦州湾水环境现场调查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
2.2.1 .水环境逐月调查数据 |
2.2.2 .水环境连续多年季节调查数据 |
2.2.3 .水环境年际变化数据 |
2.2.4 .排污口营养盐入海通量调查数据 |
2.2.5 .数据分析方法 |
2.3 .钦州湾营养盐收支计算方法 |
2.4 .钦州湾陆源N的现场加富培养实验 |
2.4.1 .陆源样品采集 |
2.4.2 .培养实验设计 |
2.4.3 .样品分析 |
2.4.4 .实验数据处理 |
2.5 .钦州湾耦合N迁移-转化动力学的箱式数值模型 |
2.5.1 .N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的逻辑结构 |
2.5.2 .耦合N迁移-转化动力学的箱式数值模型构建 |
第3 章 钦州湾营养盐季节与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生态风险 |
3.1 .基于短期逐月调查数据的钦州湾水环境季节变化 |
3.1.1 .内湾 |
3.1.2 .外湾 |
3.2 .基于短期逐月调查数据的钦州湾水环境空间变化 |
3.2.1 .内湾 |
3.2.2 .外湾 |
3.3 .基于多年季节调查数据的钦州湾营养盐浓度季节差异与区域差异 |
3.3.1 .季节差异 |
3.3.2 .区域差异 |
3.4 .钦州湾河流营养盐输出浓度与通量的流域差异与季节差异 |
3.4.1 .流域差异 |
3.4.2 .季节差异 |
3.5 .钦州湾DIN与 DIP浓度季节变化影响因素 |
3.6 .钦州湾DIN与 DIP浓度空间变化影响因素 |
3.6.1 .内湾 |
3.6.2 .外湾 |
3.7 .钦州湾DIN与 DIP季节变化生态风险 |
3.8 .小结 |
第4 章 钦州湾营养盐的主要输入源、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4.1 .钦州湾水量与营养盐的年平均收支 |
4.2 .钦州湾营养盐的主要输入源分析 |
4.3 .钦州湾营养状况的长期变化特征 |
4.4 .钦州湾富营养化加剧的原因分析 |
4.5 .钦州湾富营养化加剧的生态风险 |
4.6 .小结 |
第5 章 钦州湾陆源N迁移-转化动力学的现场加富培养实验解析 |
5.1 .N的光和微生物动力学 |
5.2 .N的浮游植物生长动力学 |
5.3 .N的浮游植物死亡动力学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箱式数值模型的钦州湾内湾DIN与陆源TDN量化关系 |
6.1 .N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6.2 .N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6.3 .耦合N迁移-转化动力学的箱式数值模型验证 |
6.4 .耦合N迁移-转化动力学的箱式数值模型应用 |
6.4.1 .不同形态N的水质效应 |
6.4.2 .钦州湾内湾N污染物纳污量的计算 |
6.4.3 .钦州湾内湾陆源不同形态N污染物的超压率 |
6.4.4 .钦州湾内湾陆源 N 污染物的“差别化”减排方案 |
6.5 .小结 |
第7 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4)铁对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生长、分布及季节动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的生理生态差异 |
1.2 铁对浮游植物生长的作用 |
1.3 浮游植物利用铁的种间差异 |
1.3.1 浮游植物铁吸收途径的差异 |
1.3.2 浮游植物铁需求的差异 |
1.4 水体中铁的来源及生物可利用性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室内实验 |
2.1.1 藻种来源与培养 |
2.1.2 实验及培养条件 |
2.1.3 比生长速率的计算 |
2.1.4 铁载体的测定 |
2.2 野外调查 |
2.2.1 流域概况 |
2.2.2 采样点与采样时间 |
2.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铁对拉氏拟柱孢藻(N8)和一种角星鼓藻(FACHB-1449)生长的作用 |
3.2 铁对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分布的影响 |
3.2.1 水库营养状态 |
3.2.2 环境因子 |
3.2.3 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3.2.4 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的分布 |
3.2.5 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生境差异 |
3.3 铁对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季节动态的作用 |
3.3.1 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生物量及相对生物量 |
3.3.2 生物量和相对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 讨论 |
4.1 铁对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生长的影响 |
4.2 铁对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分布的影响 |
4.3 铁对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季节动态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与投稿论文 |
致谢 |
(5)长江流域典型水库水-气界面碳通量变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库温室气体研究现状 |
1.1.1 水库碳循环 |
1.1.2 水-气界面碳交换机理 |
1.1.3 水库温室气体源汇变化与研究进展 |
1.2 水-气界面碳通量的影响因素 |
1.2.1 水体理化指标对水-气界面碳通量的影响 |
1.2.2 物理过程对水-气界面碳通量的影响 |
1.3 水-气界面碳通量监测方法的差异性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区域及点位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采样点位布置 |
2.2.2 现场指标监测与水质分析方法 |
2.2.3 水体CO_2、CH_4浓度的监测方法 |
2.2.4 水-气界面CO_2、CH_4通量监测方法 |
2.3 数据分析方案 |
2.4 不确定性分析 |
第三章 水库CO_2、CH_4浓度及其水-气界面通量研究 |
3.1 不同水库现场大气CO_2、CH_4浓度比较分析 |
3.2 不同水库CO_2、CH_4浓度比较分析 |
3.3 不同水库水-气界面CO_2、CH_4通量比较分析 |
3.4 静态箱法和模型法水-气界面CO_2、CH_4通量差异性分析 |
3.5 水库宏观特征与水-气界面CO_2、CH_4通量关系的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典型水库CO_2、CH_4浓度的关键环境因素 |
4.1 不同水库水体常规理化指标分析 |
4.1.1 水温 |
4.1.2 溶解氧(DO) |
4.1.3 营养盐(DOC、DTN、DTP) |
4.1.4 叶绿素a(Chl-a) |
4.2 水体CO_2、CH_4浓度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4.2.1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
4.2.2 水体CO_2、CH_4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3 年内不同时期对水体CO_2、CH_4浓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气界面CO_2、CH_4气体交换系数k值的比较分析 |
5.1 气体交换系数k值的比较分析 |
5.2 气体交换系数k值的影响因素 |
5.3 同全球其他水域的k值差异性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星云湖水体环境与氮磷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湖泊水环境现状 |
1.1.2 云南省湖泊水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湖泊富营养化成因的研究现状 |
1.2.2 湖泊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2.3 湖泊氮、磷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
1.2.4 湖泊富营养评价方法概述 |
1.2.5 星云湖水环境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星云湖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星云湖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星云湖历史水质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水样采集 |
2.2.2 水质参数测定 |
2.2.3 数据处理 |
第3章 星云湖水体物理指标与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 星云湖水体物理指标和叶绿素a统计分析 |
3.2 星云湖水温 |
3.3 星云湖水体浊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3.4 星云湖水体电导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
3.5 星云湖水体pH值的空间分布特征 |
3.6 星云湖水体溶解氧的空间分布特征 |
3.7 星云湖水体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特征 |
3.8 讨论 |
3.9 小结 |
第4章 星云湖水体氮、磷形态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 |
4.1 星云湖水体氮形态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 |
4.1.1 星云湖水体总氮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
4.1.2 星云湖水体溶解态总氮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
4.1.3 星云湖水体颗粒态氮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
4.1.4 星云湖水体氮形态组成 |
4.1.5 星云湖水体氮的垂向分布特征 |
4.2 星云湖水体磷形态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 |
4.2.1 星云湖水体总磷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
4.2.2 星云湖水体溶解态总磷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
4.2.3 星云湖水体颗粒态磷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
4.2.4 星云湖水体磷形态组成 |
4.2.5 星云湖水体磷的垂向分布特征 |
4.3 星云湖水体氮磷比值变化 |
4.4 星云湖表、底层水体氮、磷相关性分析 |
4.5 讨论 |
4.5.1 氮的水平空间分布 |
4.5.2 氮的形态组成 |
4.5.3 氮的垂向分布 |
4.5.4 磷的水平空间分布 |
4.5.5 磷的形态组成 |
4.5.6 磷的垂向分布 |
4.5.7 总氮总磷比 |
4.5.8 表、底层水体氮、磷相关性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星云湖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
5.1 氮、磷与物理环境因子和叶绿素a的相关性分析 |
5.2 星云湖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
5.2.1 星云湖水体环境相似性聚类分析 |
5.2.2 星云湖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
5.3 讨论 |
5.3.1 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5.3.2 星云湖水体营养状态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水体物理环境因子与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特征 |
6.1.2 水体氮、磷形态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 |
6.1.3 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6.1.4 水体营养状态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主要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 |
(7)西太平洋海山区“海山效应”对海水生源要素影响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洋海山研究进展 |
1.1.1 海山的研究历史 |
1.1.2 海山的分类 |
1.1.3 海山的生态环境特征 |
1.1.4 海山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 |
1.1.5 海山研究的发展方向 |
1.2 海水中生源要素研究概述 |
1.2.1 溶解无机态氮磷硅 |
1.2.2 颗粒态氮磷 |
1.2.3 溶解性无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 |
1.3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1.4.1 西太平洋概况 |
1.4.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2章 西太平洋海山区海水中的生源要素与生态环境 |
2.1 海山区海水中环境要素特征 |
2.1.1 温度和盐度 |
2.1.2 溶解氧和表观耗氧量 |
2.1.3 pH |
2.1.4 叶绿素a和异养细菌 |
2.2 海山区海水中生源要素特征 |
2.2.1 溶解无机态氮磷硅 |
2.2.2 颗粒态氮磷 |
2.2.3 溶解性无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 |
2.3 海山区海水中生源要素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2.3.1 “海山效应”与生源要素 |
2.3.2 水层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源要素 |
2.3.3 典型环境特征与生源要素 |
第3章 海山区生源要素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效应—M4 海山泰勒柱 |
3.1 M4海山存在泰勒柱的证据 |
3.1.1 等温线和等盐度线隆起 |
3.1.2 流速和流向数据解析 |
3.1.3 泰勒柱的理论计算 |
3.2 M4海山泰勒柱的生态环境效应 |
3.2.1 营养盐、叶绿素a和异养细菌等参数的分布 |
3.2.2 各参数在200 m水柱中的平均浓度 |
3.2.3 泰勒柱影响范围的估算 |
第4章 结语与创新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典型湖库联通水域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进展 |
1.1.1 湖库与浮游植物研究 |
1.1.2 浮游植物与功能群研究 |
1.1.3 湖库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 |
1.1.4 东太湖、太浦河及金泽水库相关研究 |
1.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2.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2.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固定样点布设 |
2.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3 浮游植物功能群划分方法 |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 |
3.1 群落组成 |
3.2 时空分布 |
3.3 聚类与排序 |
3.4 讨论:湖库联通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时空分布特征 |
第四章 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与时空分布特征 |
4.1 RFG功能群 |
4.2 MFG功能群 |
4.3 MBFG功能群 |
4.4 讨论:不同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 |
第五章 功能群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对应分析 |
5.1 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 |
5.2 RFG功能群与环境因子 |
5.3 MFG功能群与环境因子 |
5.4 MBFG功能群与环境因子 |
5.5 讨论: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与成果 |
致谢 |
(9)茅尾海主要入海河口区不同介质磷形态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
1.1.2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体与悬浮颗粒物中磷形态研究进展 |
1.2.2 沉积物中磷形态研究进展 |
1.2.3 茅尾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分析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3 样品分析方法 |
2.3.1 水体参数测定 |
2.3.2 沉积物参数测定 |
2.3.3 水体溶解颗粒相中磷形态的测定 |
2.3.4 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不同形态磷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章 水体溶解相和颗粒相中磷形态分布及转化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水质环境特征 |
3.1.2 水体溶解相中各形态磷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
3.1.3 水体颗粒相中各形态磷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
3.2 讨论 |
3.2.1 影响水体溶解颗粒相中不同形态磷分布特征的因素 |
3.2.2 水体溶解颗粒相中磷形态之间的迁移转化 |
3.2.3 磷在水体溶解相和颗粒相分配 |
3.2.4 入海河流对水体磷动力学形态变化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不同形态磷分布及转化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沉积物环境特征 |
4.1.2 悬浮颗粒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
4.1.3 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
4.2 讨论 |
4.2.1 影响悬浮颗粒物不同形态磷分布特征的因素 |
4.2.2 影响表层沉积物不同形态磷分布特征因素 |
4.2.3 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磷形态之间迁移转化 |
4.2.4 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磷的生物有效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广东水源水库水质和水生态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源水库水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2.2 水源水库水生态系统变化研究进展 |
1.2.3 水源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措施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流溪河水库 |
2.1.2 高州水库 |
2.1.3 鹤地水库 |
2.2 研究方法 |
2.2.1 水环境与水生态指标分析方法 |
2.2.2 评价方法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3 流溪河水库水环境和水生态变化趋势 |
3.1 点位设置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流溪河水库水环境特征 |
3.2.2 .流溪河水库水生态变化特征 |
3.3 流溪河水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SPSS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流溪河水库水环境时空变化 |
3.4.2 流溪河水库水生态时空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高州水库水环境和水生态变化趋势 |
4.1 点位设置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高州水库水环境特征 |
4.2.2 .高州水库水生态变化特征 |
4.3 高州水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SPSS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4.1 高州水库水环境时空变化 |
4.4.2 高州水库水生态时空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鹤地水库水环境和水生态变化趋势 |
5.1 点位设置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鹤地水库水环境特征 |
5.2.2 鹤地水库水生态变化特征 |
5.3 鹤地水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SPSS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鹤地水库水环境时空变化 |
5.4.2 鹤地水库水生态时空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广东三大水源水库分析对比以及水源水库保护对策 |
6.1 三大水源水库水环境和水生态对比分析 |
6.1.1 三大水库水环境变化规律对比 |
6.1.2 三大水库水生态变化规律对比 |
6.1.3 三大水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SPSS相关分析对比 |
6.2 水源水库水质保护对策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热带亚热带水库浮游植物叶绿素a与磷分布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北方水源水库水质及藻类演变差异性研究[D]. 黄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三峡库区澎溪河磷循环及其与水华的关系[D]. 张钘. 西南大学, 2021
- [3]钦州湾营养盐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陆源TDN的量化减排研究[D]. 张栋. 广西大学, 2020(07)
- [4]铁对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生长、分布及季节动态的影响[D]. 谭琳. 暨南大学, 2020(03)
- [5]长江流域典型水库水-气界面碳通量变化的比较研究[D]. 谭维. 重庆交通大学, 2020
- [6]星云湖水体环境与氮磷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陈杨.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西太平洋海山区“海山效应”对海水生源要素影响的探析[D]. 马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
- [8]典型湖库联通水域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D]. 刘毛亚.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9]茅尾海主要入海河口区不同介质磷形态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研究[D]. 徐程. 桂林理工大学, 2020
- [10]广东水源水库水质和水生态时空变化研究[D]. 周静.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