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海渔业公司瞄准大洋鱿钓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刘恋宸[1](2017)在《舟山远洋渔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国际海洋局势的风云变化,我国先后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等一些列海洋战略,海洋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远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替代的。舟山作为中国远洋渔业的起步区和示范区,一直以来就是中国远洋渔业的“开拓者”和“引路者”。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国远洋渔业亟待转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即将迈入“十三五”之际研究舟山远洋渔业的发展状况意义重大。基于上述背景,开始本文研究。文章大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总结概括;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对于远洋渔业的概念、分类与特点以及海洋渔业资源的概念与特点做了简单陈述,并提出了一界定了远洋渔业全产业链概念为文章写作做理论铺垫;第三章:舟山远洋渔业的发展,本章论述了舟山发展远洋渔业的意义分别从民生、生态、文化、国家权益四个角度,接着梳理出舟山远洋渔业发展的四个阶段:摸索阶段、快速发展、奠定格局、跨域发展,接着介绍了目前舟山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接着对于国内外远洋渔业的发展做了概述着重于写对于舟山发展有启示的部分;第四章:舟山远洋渔业坐在的问题及分析,本章先简单介绍了目前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表象包括“丰产不丰收”、“劳资问题频发”、“企业实力弱”,随后从表象出发掘其问题根源,由于往往一个表象问题会由多个深层次问题导致所以笔者将深层次根源进行了简单总结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束缚严重、优质从业者短缺、支撑体系不完善,并从根源出发对其形成与影响做了细致分析;第五章,对策与建议,本章针对问题与发展需要,为舟山发展提出了三部分建议包括发展全产业链、完善支撑体系、规范远洋管理,并对每部分意见的具体实施细节做了细致的论述。
唐明华[2](2016)在《海耕——一个农耕民族的沧浪之歌》文中研究说明公元1894年9月17日,当北洋水师的战舰在晨曦中醒来的时候,四十五岁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迎来人生最后一个生日。天公作美,风和日丽,邓世昌像往常一样巡阅完毕,他手扶舷栏,引颈眺望,恍惚中,耳边响起四女小婷嫩嫩的声音:等爹爹生日的时候,我给您唱好听的歌儿。一缕淡淡笑影从邓管带的眼波里溢出,绽成深秋里一朵盛开的墨菊。就在这时,号角响了。十二时许,中日两国舰队在鸭绿江口外的黄海迎头相撞。顿时,阴风怒号,樯倾楫摧,惊天地、泣鬼神。弹尽援绝之际,邓世昌回首西望,双膝跪地。随即,二百四十余弁勇亦悉数跪倒。邓世昌仰
刘岩[3](2012)在《西南大西洋公海底拖网资源探捕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西南大西洋公海渔场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中以头足类和无须鳕类资源最为丰富,许多国家、地区的拖网及鱿钓船只在此作业。我国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渔场拖网作业始于2008年,目前国内非常缺乏相关研究。文章在对该渔场渔业资源及渔业环境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年资料,对该渔场拖网作业特点进行总结,并对渔场海洋环境、拖网渔业资源、主要渔获物体长、体重分布,阿根廷滑柔鱼的生物学进行研究分析,最后本文对该渔场拖网生产的经济效益及风险进行分析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西南大西洋公海拖网渔场作业概况及作业特点分析根据我国拖网船2008-2009、2010-2011航次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渔场作业的航海日志及作者2010-2011航次的实地考察,较为详细的整理了该渔场两个航次的拖网作业概况,对拖网作业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与鱿钓作业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整理结果:2008-2009航次尚缺乏经验,对渔场开发尚不充分,2010-2011航次基本对适宜作业渔场进行了充分的开发。渔场拖网渔业资源种类丰富,渔情复杂,不同月份与不同渔场渔获组成和渔获量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渔场拖网与鱿钓作业渔船在渔场完成燃油补给和渔获物的转载任务,以节省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两种作业方式的渔场重叠比例较大,但实际作业时两种渔船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互不影响生产。渔场流速、流向复杂多变,对于鱿钓作业影响较拖网作业大。拖网作业抵御渔业资源大幅变动带来的风险的能力比鱿钓作业要强,但渔具选择性差,高耗能,对渔业资源损害大。二、2011年夏秋季节西南大西洋公海渔场环境概况与拖网渔获物分析研究根据2011年1-3月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拖网调查船探捕生产情况,结合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调查,对渔场环境、渔业资源变化、主要渔获物体长和体重分布等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渔场底质平坦,水深在110-180m之间,适宜拖网作业。渔场在水深20-80m之间存在温、盐跃层。拖网产量逐月递增,经济渔获物共11种,依次以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拉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ramsayi、阿根廷无须鳕Merluccius hubbsi、阿根廷鳀Engraulis anchoita与鳐类产量最高,占总产量的92.26%。平均CPUE662.0kg/h,其中1月平均CPUE为462.8kg/h,2月平均CPUE为713.8kg/h,3月平均CPUE为778.1kg/h。各月资源密度分布略有差异,渔场南、北部渔获种类组成与资源密度有较大差异,其中北部资源种类丰富,南部种类组成较为单一。阿根廷滑柔鱼优势胴长在1-3月有逐月增大趋势;阿根廷无须鳕优势体长变化不明显,1月小于2-3月;拉氏南美南极鱼的优势体长皆小于其初次性成熟体长,1月时仅为110-130mm。所使用拖网不利于拉氏南美南极鱼的资源保护,本调查所用渔具渔法亟需改进。三、阿根廷滑柔鱼生物学分析根据2010年1-4月与2011年1-4月拖网船在西南大西洋作业生产时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样本,对其生物学进行分析。2010年采集159尾样本,对其形态特征、繁殖力及体长-体重关系等开展相关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样本的触腕长度相异。其中,左触腕长度>右触腕的样本比例与右触腕长度>左触腕的样本比例相当。绝对繁殖力在1.2-11.1万粒之间。对个体绝对繁殖力(F)、相对胴腹长繁殖力(FL)、相对体重繁殖力(FW)与胴腹长L、体重Wn、性腺重Wo的相关性关系拟合回归方程可知,F和FL与L、Wn呈S形曲线相关,与Wo呈幂函数相关,FW与L呈三次函数相关,与Wn呈二次函数相关,与Wo呈S形曲线相关。对胴腹长、内壳长、体重、纯重数据拟合相关关系,在6种函数模型中以幂函数模型相关性最大,这与鱼类体长与体重关系最适模型相同,且接近于等速生长。2011年采集901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对渔获群体组成、摄食等级、胴长-体重关系以及性腺发育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本个体大小随采样时间的推移有明显增大趋势;小胴长组阿根廷滑柔鱼的摄食能力较大胴长组弱,摄食等级的高低与其繁殖高峰期有关。胴长-体重幂函数关系分别为:雄性BW=1.05×10-6ML3.5952,雌性BW=4.86×10-6ML3.2810。阿根廷滑柔鱼雌雄初次性成熟胴长分别为191.6mm和182.6mm,性腺成熟度为Ⅴ期个体的平均胴长小于处于Ⅲ、Ⅳ期个体的平均胴长。综合分析推测,本研究采集的901尾样本为南部巴塔哥尼亚群体South Patagonic Stock(SPS)和夏季产卵群体Summer SpawningStock(SSS)的混合样本,在拖网作业后期,渔场补充了部分大个体的夏季群体。四、西南大西洋公海拖网渔业的经济效益及风险分析海洋渔业对于环境和渔业资源状况具有高度依赖性,这些因素的会对海洋渔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并造成一定的海洋捕捞风险。以“鲁荣渔6177、6178号”双拖网捕捞生产船2010-2011年实际生产及销售情况为对象,为对于西南大西洋渔场拖网作业的经济效益及相关风险分析展开相关讨论。核算每艘拖网船生产成本为653.0万元,渔获销售所得为862.5万元,利润为209.5万元,利润率为32.01%。分析其成本构成,国内出发前增加了成本投入,影响了渔船的平均作业效率,建设渔业基地势在必行。阿根廷滑柔鱼与鳐类经济价值最高,提高这两种渔获物产量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利润主要途径。文章从我国渔业政策,渔场资源,渔场环境,安全管理分析该渔场拖网作业的渔业风险。合理的渔业政策可有效的减少生产成本,降低远洋渔业的产业风险。积极开发新型渔具,寻找适宜我国市场的经济鱼种对抵御资源变动带来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开发新型抗风浪渔船,引进先进的拖网渔船,以提高渔船的抗风浪能力,可延长我国渔船在该海域的作业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向清华[4](2011)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使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联系空前紧密世界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和生产外包现象越来越普遍,以研究跨国生产联系为己任的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因而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全球生产网络已经成为经济地理学创新色彩浓厚、社会影响大的一个学术流派。全球化的外生力量和国家寻求发展的内生性因素,使越来越的国家和地区被纳入全球化生产体系。不少发展中国家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吸引外资,承接了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合同外包生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因此而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区域比较优势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球生产网络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经济全球化的组织生产过程,但由于其该结论来源于大量实证研究和经验主义方法,以及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加工制造业领域,且大多数研究在全球或区域尺度上展开,很少对同一个产业从全球、区域、国家和地方等不同空间尺度上同时考虑,笔者认为前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选取了远洋渔业这一国家战略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拟从全球、国家和地方三个不同空间尺度透视,对其生产网络进行了研究,以扩展全球生产网络在研究涵盖范围上的不足,以及不同空间尺度上生产网络核心主体的不同。由于远洋渔业的产业特点,本文以具有全球经济效益以及影响力最大的金枪鱼为例,采用理论文献分析方法、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方法和网络分析方法,以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为基础,对远洋渔业产业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远洋渔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归纳了远洋渔业的关键影响因子及其产业特征,远洋渔业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经济实力、先进技术、人力资源、饮食文化和消费偏好等因子的深刻影响。具有产业集中度高、政府高度干预和多层次治理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文献资料以及访谈,描述了远洋渔业全球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以及在全球的空间布局状态,为从不同尺度分析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判定了基础。论文的重点是从全球、国家和地方尺度上展开对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的构成和治理进行分析,对这三个不同的尺度,分别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定位分析,以中西太平洋、中国、上海来对应上述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分别阐述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的构成、治理,以及三个不同空间之间的链接关系。最后,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角度,提出上海发展远洋渔业的战略选择。经研究发现,远洋渔业生产网络本质上是一个多空间尺度、多行动者参与、多层级的全球生产网络,其形成与发展受时间和空间的深刻影响。由于世界各地源禀赋条件不同,远洋渔业产业发展空间差异显着。处于不同空间尺度的远洋渔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国家和政府是影响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治理和权力关系的主导因素。国家经济、政治实力和对外影响力决定了该地在不同空间尺度生产网络中的地位,这与其它产业生产网络主要由跨国公司进行治理的状况有显着区别。远洋渔业的发展,直接受制于主权国家对全球远洋渔业资源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远洋渔业的发展过程中,跨国公司主要发挥辅助作用。金枪鱼全球生产网络的技术分化严重,远洋捕捞环节发生了国际转移,部分发达国家逐渐退出这一传统领域,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力成本和地理临近优势承接了产业环节的转移,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捕捞环节,扩张了全球生产网络的边界。加工环节的外包比捕捞环节的生产外包更为明显。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初加工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而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控制力强的捕捞环节仍然保持在发达国家,金枪鱼生产工业化分工受技术实力的深刻影响。远洋渔业产业发展受资源、市场和生产能力的综合影响,空间分布“核心-边缘”特征显着。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的空间层次治理特征显着。在全球尺度上,国际公约、渔业协议、法律和管理规范对全球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区域尺度上,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是介于全球和国家之间的通道,对区域、次区域的渔业管理运用国际认可的标准、法律、政策和程序,提供咨询意见并协议实施;在国家尺度上,中央政府直接负责该国的渔业资源管理。不同的治理主体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的影响也不完全相同。同时,不同空间尺度的治理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较大,这也是远洋渔业生产网络与其它产业生产网络的另一个不同之处。
李志会[5](2008)在《中国水产总公司船员资源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际远洋渔业环境的急剧变化,国际远洋企业之间的竞争与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将日趋激烈,而这种激烈竞争的焦点越来越聚集在渔业船员人才的争夺上。因为随着高新技术在远洋领域的广泛应用,船舶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程度的大幅提高,船舶将继续向大型化、高速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渔船性能不断增强,捕捞技术不断提高,渔船配员也在不断减少,这就对船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支个人素质好、业务素质高、精炼高效的船员队伍,既能降低运营成本,又能使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中国水产总公司作为一家大型的综合实力比较强的远洋渔业企业,始终坚持着稳健的经营管理策略,力求使集团早日成为世界上同行业中效益最好、实力最强的跨国渔业公司之一。要实现上述目标,中国水产总公司既要积极面对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建立起与之相应的管理机制,又要着眼未来,制定船员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保障企业能够持续、有效、健康的发展。本文利用比较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这两种方法,首先分析了目前国际远洋渔业船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这种趋势对国内远洋渔业船员劳务市场的影响。然后重点对中国水产总公司现有船员数量、结构构成、文化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指出公司目前船员队伍的特点、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船员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创造出适合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渔船设备现代化,船员配备科学化,普通船员基地化,保证船员人力资源与未来企业发展各阶段的适应。
洪超[6](2001)在《华海渔业公司瞄准大洋鱿钓生产》文中研究说明 山东省荣成市华海渔业公司投资的一艘1354总吨大型远洋鱿鱼钓船已在国内骨干造船企业——山东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开工建造,计划2001年5月1日前交付使用,开赴阿根廷外海渔场从事鱿钓生产。这是荣成市建造的首艘新型现代化大洋鱿钓船,对荣成市乃至全国大洋渔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袁红楼[7](1998)在《我国远洋渔业发展与思考》文中指出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一直是在中央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进行的。改革20年来,我国远洋渔业取得可喜的成绩,本文作者围绕远洋渔业的产业位置和国家有关政策、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近况简述仅面临的问题等专题作扼要概述。
二、华海渔业公司瞄准大洋鱿钓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海渔业公司瞄准大洋鱿钓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舟山远洋渔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处于“海洋强国”初级阶段 |
1.1.2“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1.1.3 中国远洋渔业处于转型期 |
1.1.4 舟山群岛新区加速发展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远洋渔业的概念、分类、特点 |
2.1.1 远洋渔业的概念 |
2.1.2 远洋渔业的分类 |
2.1.3 远洋渔业的特点 |
2.2 海洋渔业资源的概念、特点 |
2.2.1 关于海洋渔业资源 |
2.2.2 海洋渔业资源的特点 |
2.3 远洋渔业产业链 |
2.3.1 产业链 |
2.3.2 全产业链 |
第三章 舟山远洋渔业的发展 |
3.1 舟山发展远洋渔业的意义 |
3.1.1 保障民生 |
3.1.2 改善生态环境 |
3.1.3 弘扬文化 |
3.1.4 维护国家权益 |
3.2 舟山远洋渔业的发展历程 |
3.2.1 摸索前进(1985-1990) |
3.2.2 快速发展(1991-2000) |
3.2.3 奠定格局(2001-2010) |
3.2.4 跨越发展(2010-2015) |
3.3 舟山远洋渔业的现状 |
3.4 国内外远洋渔业的发展 |
3.4.1 国内各地区发展各具特点 |
3.4.2 国外突破发展困境方法各异 |
第四章 舟山远洋渔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4.1 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4.1.1 丰产不丰收 |
4.1.2 劳资问题频发 |
4.1.3 企业实力不强 |
4.2 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2.2 体制性束缚严重 |
4.2.3 优质从业者短缺 |
4.2.4 支撑体系不完善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5.1 发展全产业链 |
5.1.1 明确发展优势 |
5.1.2 扶持优质企业 |
5.1.3 国资主动整合 |
5.2 完善支撑体系 |
5.2.1 完善市场支撑 |
5.2.2 完善金融支撑 |
5.2.3 完善科技支撑 |
5.3 规范远洋管理 |
5.3.1 落实属地管理 |
5.3.2 规范远洋行业 |
5.3.3 完善管理制度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西南大西洋公海底拖网资源探捕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简介 |
1.1.2 山东省远洋渔业发展简介 |
1.2 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分布与状况及主要资源种类 |
1.2.1 世界海洋渔业渔场的分布及资源状况 |
1.2.2 海洋渔业主要高价值渔业资源及分布 |
1.3 西南大西洋渔场的研究现状 |
1.3.1 西南大西洋渔场 |
1.3.2 阿根廷滑柔鱼的分布、资源及研究现状 |
1.3.3 阿根廷无须鳕的分布、资源及研究现状 |
1.3.4 拉氏南美南极鱼的分布、资源及研究现状 |
1.3.5 其它几种主要经济渔获的分布、资源及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西南大西洋公海作业渔区的概况分析 |
2.1 拖网作业概况 |
2.1.1 2008-2009 航次 |
2.1.2 2010-2011 航次 |
2.1.3 拖网作业特点 |
2.2 关于西南大西洋渔场不同作业方式的比较 |
2.2.1 渔法特点比较 |
2.2.2 作业位点及渔获比较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2011 夏秋季节西南大西洋公海渔场环境概况与拖网渔获物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渔场分布与调查时间 |
3.1.2 探捕船及网具 |
3.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环境调查 |
3.2.2 水温分布 |
3.2.3 盐度分布 |
3.2.4 产量组成及逐月变化 |
3.2.5 资源密度及其分布 |
3.2.6 主要渔获种类体长与体重组成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西南大西洋拖网渔获物之阿根廷滑柔鱼生物学分析 |
4.1 2010 年阿根廷滑柔鱼样本生物学分析 |
4.1.1 材料和方法 |
4.1.2 结果 |
4.1.3 讨论 |
4.2 2011 年阿根廷滑柔鱼样本生物学分析 |
4.2.1 材料和方法 |
4.2.2 结果 |
4.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西南大西洋公海拖网渔业的经济效益及风险分析 |
5.1 研究对象 |
5.1.1 拖网船及网具 |
5.1.2 渔场与作业时间 |
5.2 经济效益分析 |
5.2.1 渔获物统计及销售额 |
5.2.2 成本分析 |
5.2.3 效益分析 |
5.3 风险分析 |
5.3.1 我国的远洋渔业政策 |
5.3.2 西南大西洋公海渔场资源 |
5.3.3 作业海况 |
5.3.4 安全管理 |
5.4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4)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录 |
表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全球化与渔业重构 |
1.1.2 渔业经济地位及远洋渔业发展 |
1.1.3 尚待解决的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目标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全球生产网络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生产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2.1.1 全球生产网络 |
2.1.2 地方生产网络 |
2.1.3 全球-地方链结 |
2.2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源渊 |
2.3 全球价值链治理 |
2.3.1 治理内涵 |
2.3.2 治理目标 |
2.3.3 治理主线 |
2.3.4 治理手段 |
第3章 远洋渔业及其产业特征 |
3.1 远洋渔业概念与类型 |
3.1.1 渔业基本概念 |
3.1.2 主要渔业类型 |
3.2 金枪鱼渔业 |
3.2.1 产业价值主体 |
3.2.2 主要市场品种 |
3.2.3 主要生产方式 |
3.3 关键影响因子 |
3.3.1 渔业资源 |
3.3.2 经济实力 |
3.3.3 技术水平 |
3.3.4 人力资源 |
3.3.5 饮食文化与消费偏好 |
3.4 产业特征 |
3.4.1 高风险高收益 |
3.4.2 产业高度集中 |
3.4.3 政府高度干预 |
3.4.4 治理的多层级 |
第4章 远洋渔业全球价值链及空间布局 |
4.1 资源和空间分布差异 |
4.1.1 资源集中在太平洋海域 |
4.1.2 鲣鱼是资源量最大的种群 |
4.1.3 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存在差异 |
4.2 远洋捕捞 |
4.2.1 捕捞环节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
4.2.2 发达国家占据网络核心位置 |
4.2.3 亚太地区的空间集聚 |
4.3 加工制罐 |
4.3.1 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外包 |
4.3.2 产业并购与集中 |
4.3.3 ACP地区的空间集聚 |
4.4 贸易物流 |
4.4.1 少数大型跨国贸易商居主导地位 |
4.4.2 完备的全球服务网络 |
4.4.3 竞争合作关系 |
4.5 市场营销 |
4.5.1 生鱼片市场 |
4.5.2 罐头市场 |
4.5.3 市场流通渠道 |
第5章 全球尺度下远洋渔业生产网络及治理 |
5.1 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构成 |
5.1.1 区域渔业管理组织 |
5.1.2 国家政府 |
5.1.3 国际行业协会 |
5.1.4 国际非政府组织 |
5.1.5 跨国公司 |
5.2 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治理特点 |
5.2.1 国家主导 |
5.2.2 国际合作 |
5.2.3 多种类型 |
5.3 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治理机制 |
5.3.1 多边协调 |
5.3.2 多层规制 |
5.4 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治理手段 |
5.4.1 国家权力 |
5.4.2 技术权力 |
5.4.3 市场权力 |
第6章 国家尺度下远洋渔业生产网络及治理 |
6.1 中国远洋渔业发展概况 |
6.1.1 产业特点 |
6.1.2 国际地位 |
6.1.3 空间分布 |
6.2 中国远洋渔业生产网络构成 |
6.2.1 中央政府 |
6.2.2 远洋渔业协会 |
6.2.3 大学和研究机构 |
6.2.4 社会团体 |
6.2.5 企业 |
6.3 中国远洋渔业生产网络治理 |
6.3.1 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政策推动 |
6.3.2 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 |
6.3.3 渔业协会和相关社会团体的组织协调 |
第7章 地方尺度下远洋渔业生产及治理 |
7.1 上海远洋渔业发展概况 |
7.1.1 集团公司规模迅速扩大 |
7.1.2 金枪鱼渔业竞争力增强 |
7.1.3 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
7.2 上海远洋渔业生产网络构成 |
7.2.1 地方政府 |
7.2.2 大学和研究机构 |
7.2.3 企业 |
7.3 上海远洋渔业生产网络治理 |
7.3.1 全球生产网络的垂直控制治理 |
7.3.2 地方生产网络的水平合作治理 |
7.3.3 多层次治理的链接 |
7.4 上海远洋渔业发展战略 |
7.4.1 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发展战略环节 |
7.4.2 开展技术创新,促进价值链升级 |
7.4.3 培育国内市场,创建自主品牌 |
7.4.4 网络升级,增强产业全球话语权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的本质 |
8.1.2 远洋渔业产业分工与合作受技术水平的深刻影响 |
8.1.3 不同空间尺度下,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治理要素存在差异 |
8.1.4 全球生产网络不同产业环节的核心力量存在差异 |
8.1.5 资源禀赋和空间分异直接影响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格局 |
8.1.6 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的空间治理层级特征显着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区分了不同空间尺度下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结构及其治理模式 |
8.2.2 明确了不同空间尺度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的核心要素存在差异 |
8.2.3 发现了远洋渔业与其它产业全球生产网络行动主体的差异 |
8.3 存在不足 |
博士研究生阶段科研成果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水产总公司船员资源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中国水产总公司船员资源发展的环境分析 |
1.1 中国水产总公司发展的宏观环境 |
1.1.1 自然环境分析 |
1.1.2 社会环境分析 |
1.2 中国水产总公司发展的产业环境分析 |
1.2.1 国际远洋渔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
1.2.2 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
1.2.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1.3 船员资源开发环境SWOT 分析 |
1.3.1 机会与威胁 |
1.3.2 优势与劣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水产总公司船员资源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水产总公司船员资源发展现状 |
2.1.1 船员的来源 |
2.1.2 船员的总体结构 |
2.1.3 船员的流失情况 |
2.2 中国水产总公司船员资源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水产总公司船员需求预测 |
3.1 船员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
3.2 国内外普通渔业船员需求趋势分析 |
3.3 对中国水产总公司普通渔业船员需求预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水产总公司船员资源发展战略方案 |
4.1 中国水产总公司发展战略对船员资源开发战略的要求 |
4.2 船员资源开发战略制定的原则和目标 |
4.3 中国水产总公司船员资源开发战略方案 |
第五章 中国水产总公司船员资源发展战略方案实施 |
5.1 中国水产总公司船员资源招聘选才 |
5.2 中国水产总公司船员资源培训育才 |
5.3 中国水产总公司船员资源考评用才 |
5.4 中国水产总公司船员资源激励留才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华海渔业公司瞄准大洋鱿钓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舟山远洋渔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刘恋宸. 浙江海洋大学, 2017(07)
- [2]海耕——一个农耕民族的沧浪之歌[J]. 唐明华. 时代文学, 2016(05)
- [3]西南大西洋公海底拖网资源探捕的初步研究[D]. 刘岩.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4]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研究[D]. 向清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5]中国水产总公司船员资源发展战略研究[D]. 李志会. 大连交通大学, 2008(06)
- [6]华海渔业公司瞄准大洋鱿钓生产[J]. 洪超. 海洋信息, 2001(01)
- [7]我国远洋渔业发展与思考[J]. 袁红楼. 现代渔业信息, 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