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热的微波辐射

用于加热的微波辐射

一、微波辐射用于取暖(论文文献综述)

戴临栋[1](2021)在《城市大气边界层精细化结构垂直探测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维风场、温度、气溶胶的分布是大气边界层中动力、热力、物质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它们不仅影响局地边界层结构的发展,同时对污染的传输和扩散有重要的影响。边界层结构的精细化探测有助于认知大气边界层大气物理学演变特征,同时有助于了解复杂的边界层结构对大气污染过程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利用当前最为先进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云高仪和相关大气污染数据,系统分析了多普勒激光雷达在城市复杂下垫面的探测精度,探讨了城市边界层内不同测风系统的时空代表性;精细化地探测了北京地区复杂的山地-平原风结构,揭示山地-平原风影响下当地的热力、物质和动力边界层结构的发展特征;系统地研究了北京不同季节的边界层结构和污染特征,并重点阐述了各个季节的边界层结构对污染的影响机制,为大气污染演变的边界层物理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城市边界层风场垂直结构探测对大气边界层理化特征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以325 m气象塔为基准,系统地比较了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杯型风速计/风向标、超声风速仪三种不同原理测风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的水平风速测量值与杯型风速计和超声风速仪测量值几乎一致,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可以精确探测边界层风速垂直分布结构。鉴于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与超声风速仪在垂直风速探测上原理不同,不同时间尺度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的垂直风速与超声速风速计之间的一致性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多尺度大气湍流探测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超声风速仪对捕捉微小尺度湍流垂直运动具备优势,而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更适合捕捉较大尺度的湍涡垂直运动。利用多普勒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与云高仪综合探测了北京山地-平原风的精细化结构,揭示了在山地-平原风作用下多种属性边界层结构的发展特征。过程性探测结果表明,北京的山地-平原风是一种较弱的局地日循环系统,而且山风(北风)和平原风(南风)的发展并不对称,山风的强度大于平原风。山风的发展高度从近地面延伸到500 m,风速先增加后减小,山风最大风速出现在350 m左右,最大风速可达6.50 m s-1。在山风发展的顶端有明显的风切变存在(风切变指数范围:2.0-2.8),这种风切变随时间发展呈现出带状演变结构。平原风的发展高度并不是特别明确,风速由近地面到高空逐步增加,整体的风速范围为0.50-5.80 m s-1,期间没有类似带状风切变结构的产生。在山风发展顶端风切变的作用下,局地大气趋于不稳定(理查森数Ri小于-0.5)。在山地-平原风转换过程中,湍流明显得到加强(湍流动能TKE可达1.08-1.56 m2s-2)。在山地-平原风的控制下,城市大气边界层热力、动力与物质结构呈现不同的演变特征,在下午平原风的控制下,物质边界层高度(基本维持在1100 m)>动力边界层高度(1050 m)>热力边界层高度(550 m);在夜晚的山风控制下,三种属性边界层高度较为一致,且均在300 m以下。探明不同属性边界层结构演变规律对局地大气污染扩散或积累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北京大气污染是多种边界层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季节的大气污染过程中边界层要素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初步观测表明,在污染的积累阶段,一般受平原风的南风输送控制,华北平原高浓度污染物输送到北京。不同季节南风的廓线结构和强度具有一定差异,秋、冬季的风速(1.2-7.30 m s-1)最强,最大风速出现在900 m;春季的风速处于中间水平(1.0-6.20 m s-1),最大风速出现在1000 m;夏季的风速最弱(0.80-5.70 m s-1),最大风速出现在750 m。随着污染物浓度积累上升,边界层逆温结构的产生,形成大气稳定层结。在春季,逆温结构一般发生在夜间且Ri趋于0.6左右,逆温出现的区域由近地面到1000m;秋、冬季的逆温结构一直存在于污染的全部过程中(Ri:0.6-0.9),逆温产生的区域主要集中在100 m以内;夏季的逆温结构并不是十分明显,大气层结为中性层结,整体Ri保持在-0.3。TKE在积累过程中整体偏低,大气湍流发展较弱。春、冬季的湍流相对较强(TKE:1.22-1.58 m2s-2),主要集中在500-700m之间;夏季的湍流相对较弱(TKE:1.14-1.32 m2s-2),主要集中在100-500 m;秋季处于中间水平(TKE:1.16-1.44 m2s-2),主要集中在0-200 m。边界层高度持续下降,抑制了污染的扩散。春、秋、冬季边界层高度整体偏高,在500-800m之间;夏季边界层高度整体偏低,在150-500 m之间。伴随边界层下降,大气湿度快速增加,有利于气溶胶的吸湿增长和二次气溶胶的生成,大气污染积累过程加强。夏季的绝对湿度最高,基本处于10.0 g m-3以上;春季的绝对湿度次之,范围为5.0-8.0 g m-3之间;秋、冬季的绝对湿度最低且范围为1.0-3.0 g m-3。在污染的爆发阶段,夜间和凌晨一般由较弱的山风控制。在偏北山风清洁作用下,污染有一定减弱。冬季的山风风速最强(1.10-6.40 m s-1),最大风速出现在300 m;其次是春、秋季(1.10-5.60 m s-1),最大风速出现在450 m;夏季最弱(1.10-4.70 m s-1m s-1),最大风速出现在700 m。在弱山风控制下,大气边界层趋于稳定,大气污染加速积累。夏、秋、冬的边界层高度偏低,整体维持在100-500 m之间;春季边界层相对偏高,整体维持在500 m左右。在山风作用下,污染虽有下降,但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此后,风场再次变为平原风,伴随南部污染物输送,北京地区大气污染浓度积累增加。在污染的消散阶段,污染物持续上升过程一般被强的系统性北风打破。冬季的北风风速最强(4.60-12.20 m s-1),边界层最大风速出现高度为1000 m;春季风速次之(3.60-10.60 m s-1),最大风速出现高度为1200 m;夏季相对较弱(2.40-8.70 m s-1),最大风速出现高度为800 m;秋季的污染有时受到降水湿沉降的作用而迅速降低,边界层风速相对较小(2.60-4.50 m s-1),最大风速出现在500 m左右。在强北风控制下,局地稳定边界层与逆温结构被破坏。冬、春、夏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Ri维持在-0.6--1.0之间;秋季受到降水的影响,大气处于中性层结,Ri维持在-0.3左右。边界层高度快速上升,污染的扩散得到加强。春季的边界层高度依旧保持最高值为500-1200 m;夏、秋、冬季节边界层高度为100-1000 m。TKE在消散阶段同样得到加强,边界层湍流作用加快局地污染物扩散。夏、冬季的TKE为2.50-4.00 m2s-2;春季TKE为2.00-2.50 m2s-2;秋季TKE为1.00-1.50 m2s-2。

赵乐诗[2](2020)在《镜像综合孔径测量中的极化影响分析及应用》文中提出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巨大破坏性使得世界各国都对极端气候的准确预报提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该需求重点涉及在地球静止轨道实现对大气温度和湿度的高空间分辨遥感问题。而受限于实孔径微波辐射计和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各自的技术瓶颈,目前在地球静止轨道还没有能够有效解决空间分辨率的测量方法。针对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对大气温度和湿度被动微波遥感的高分辨需求,镜像综合孔径微波辐射测量被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小型阵列和二维镜像综合孔径原理形成大孔径虚拟天线阵列,通过孔径综合以低的系统复杂度获得高的空间分辨率。该方法经过南昌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的联合研究,其基本理论已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对镜像综合孔径测量中的极化影响尚未进行比较充分的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本文围绕极化问题,分析了电磁波极化对镜像综合孔径相关输出测量的影响,推导了不同极化波在理想介质-理想导体分界面上的反射信号模型以及双天线相关输出的理论公式。针对镜像综合孔径辐射测量中的极化影响,本文采用了南昌大学Ka波段天馈系统搭建35GHz8通道一维/二维阵列镜像综合孔径样机系统,并开展仿真及干涉条纹验证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以及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不同电磁极化波对镜像综合孔径测量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镜像综合孔径的理论基础。针对阵列测向中的极化问题,本文研究了镜像综合孔径实现全极化测向的可行性,进行了单点源成像极化实验以及双点源成像极化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镜像综合孔径系统,采用一组圆极化线阵即可接收全极化信号,实现辐射源的高精度测向,并获知辐射源的极化状态。

周燕晖[3](2020)在《二维干涉式被动毫米波近场目标成像分析》文中提出干涉式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除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遥感外,近场成像是干涉式综合孔径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发展领域。面向星载应用所研发的综合孔径辐射计系统在地面测试阶段对系统成像能力和部分系统级指标的验证以及人体隐匿危险品安检成像、恶劣视觉条件下的近距离目标成像、地下埋入物品探测等方面的实际应用都对高分辨率被动微波近场成像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但是,现有的近场成像算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近场成像算法仍待进一步探究。另外,二维天线阵型因其可实现瞬时成像的优势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国内外的研究中对于不同二维天线阵型在近场条件下误差的定量评估仍较少涉及。在以上研究背景下,本文首先基于Matlab搭建二维综合孔径近场成像仿真模型,实现了目标场景生成、近/远场前向仿真、近场误差校正以及亮温重建等功能。然后,基于该模型完成了对点源及扩展目标近场成像特性的分析,空间分辨率相同条件下的二维天线阵型近场误差的定量评估和对比,近场相位修正算法有效性的验证以及工作频率对近场成像误差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另外,针对二单元扫描干涉仪,提出了一种基于点源目标仿真结果,将接收机通道误差、近场相位误差分步校正的自定标近场成像方法,该方法相较于基于参考点源的近场成像方法来说,不需再对参考点源进行成像,具有操作简单和成像速度快的优势。本文主要成果将会对近场条件下二维天线阵型的选择以及近场目标成像试验具有参考价值,并促进综合孔径辐射计在近场探测领域中的推广。

王婕[4](2020)在《镍基复合微波催化剂催化甲烷直接转化制氢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人类日常社会生活和工业发展的必需品。化石资源因不可再生且燃烧时所产生的气体严重威胁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寻找可持续的替代燃料成为现下非常有潜力和价值的研究方向。氢作为一种潜在的零排放燃料和能源载体,具有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和产物无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燃料电池、电子制造业及化工原料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工业上用于甲烷制氢主要有水蒸气重整(SRM)、二氧化碳重整(DMR)、部分氧化法(POM)和自热重整(ATR)这四种,该技术共同的缺点是产物中含COx和H2的混合物,很难制得高纯氢。因此,开发一种无COx的制氢工艺来替代传统制氢方法是非常具有研究意义的。本论文提出制备无COx氢的新思路,即将新型微波催化技术应用于甲烷直接转化制氢工艺中,使甲烷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高效的转化,且产物可得到高纯氢气及具有良好经济价值的碳纳米材料。采用尿素沉淀法制备Ni/Mo2C/?-Al2O3和Ni/Mo2C/SBA-15复合微波催化剂催化甲烷直接转化制氢的研究,对Ni/Mo2C/?-Al2O3和Ni/Mo2C/SBA-15复合微波催化剂升温性能、催化剂组成、微波功率、反应温度、空速、不同催化剂的性能比较及微波催化甲烷制氢反应动力学等方面探究,结合XRD、BET、SEM、TEM、RS等一系列表征,得出实验结论如下:(1)分别使用1g 5%Ni/10%Mo2C/?-Al2O3和8%Ni/12%Mo2C/SBA-15复合微波催化剂,以CH4(N2为平衡气)为反应气,在微波功率为900 W,反应温度为650℃,反应空速为4800 m L·g-1·h-1,常压反应条件下,分别获得最佳甲烷转化率为82.46%和54.17%,氢气含量为87.02%和69.35%。(2)本文充分利用催化剂载体与过渡金属碳化物Mo2C组分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将活性组分Ni锚定于复合载体上,以限制活性组分的流失,防止金属在高温的聚集和长大,提升了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同时表明比表面积大的载体可以增大反应气体与活性组分的接触界面,有利于物质的传递和接触。催化剂载体SBA-15的比表面积比?-Al2O3大,且具有规则的介孔结构,故Ni/Mo2C/SBA-15复合微波催化剂催化甲烷制氢的催化性能较Ni/Mo2C/?-Al2O3复合微波催化剂好。(3)通过考察微波甲烷转化制氢的反应动力学研究,计算Ni/Mo2C/?-Al2O3和Ni/Mo2C/SBA-15复合微波催化剂催化甲烷制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E=64.82 k J·mol-1和E=55.10 k J·mol-1。

周晨[5](2020)在《微波合成一维/二维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协同催化活性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当今突出的环境问题,本论文采用微波法合成了低维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光催化协同其他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室内气体污染物进行降解。微波合成的低维复合材料中,主催化剂为高活性位点暴露的一维结构,助催化剂为高介电常数的二维材料。通过液相微波在二维材料基底上原位生长一维材料,构筑一维/二维界面。此外,利用该二维基底(石墨烯,MXene)在微波辐照下的超热效应,在固相条件下,对一维/二维界面进行热还原和改性,增强了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力,在催化过程中有利于电子的高效迁移,也可促进气相反应中分子氧的活化。本文材料合成方法及对含碳材料性质的利用对低维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在于:1.固相微波构筑混合价态WO3-x-rGO用于光-Fenton协同降解BPA的研究利用石墨烯的微波超热效应,采用微波醇热法,合成了一维WO3纳米线/rGO复合结构。通过固相微波辐照对WO3/rGO进行热还原,在WO3表面营造了还原态的W4+。结合Fenton作用,利用W6+/W4+的过渡实现Fe3+到Fe2+的转化,促进Fenton反应持续产生活性氧物种,解决了Fenton反应对试剂的消耗问题。2.微波合成MnO2纳米线/MXene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协同降解甲醛的研究采用微波水热法,利用MXene(Ti3C2)材料的微波超热效应,使MnO2纳米线生长于MXene表面。通过刻蚀和剥离得到了薄层MXene,调节了薄层结构MXene的相对含量,使MnO2纳米线与MXene形成有效的线面接触。将其利用在光热催化降解甲醛上,实现了MXene光热活化分子氧,辅助MnO2催化甲醛降解。3.微波合成NH2-MIL-53(Al)纳米带/rGO复合材料及其吸附光催化协同降解甲醛的研究。针对无机半导体材料对甲醛去除缓慢的现象,考虑吸附作用快速降低甲醛浓度,实现吸附和光催化作用的一体化。利用GO的微波超热效应,控制合成NH2-MIL-53(Al)纳米带/rGO复合材料,将其应用于甲醛的吸附-光催化降解,实现了无光照条件下甲醛的吸附去除,光照条件下甲醛的催化降解和转化。

孙金露[6](2019)在《激光干涉测量云粒子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小水滴和冰晶微粒组成的可见聚合体,研究云的尺寸、形状和相态等微物理特性,对揭示云的发展过程和降水形成机制,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等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探测方法不能同时满足云粒子的尺寸测量、相态判别、云中冰晶粒子形状识别的需求。干涉粒子成像技术IPI(Interferometric Particle Imaging),是一种基于粒子散射理论的测量技术,采用该技术已经实现球形液滴粒子和非球形冰晶粒子的初步测量,但很少涉及对多分散系球形粒子场和非球形液滴粒子的高精度测量,并且目前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做出如下研究:1.基于光学传输矩阵理论,对粒子散射光场进行分析,介绍基于干涉粒子成像技术的球形和椭球形粒子成像及测量基本原理,给出IPI光学系统的参数计算方法。2.提出具有粗大误差剔除功能的迭代的均值滤波处理算法,即IMF算法,通过仿真得到了不同模板系数下干涉图像的滤波效果,分析了模板系数的取值范围。采用该算法时21.3μm,45μm,57.9μm粒子场和多分散系粒子场的相对测量误差分别为2.56%,0.99%,2.84%和5.11%,实现了单分散系和多分散系球形粒子场粒径的高精度测量。3.研究了椭球粒子散射光分布,提出采用干涉聚焦像或干涉离焦像进行椭球粒子转向判别的方法。建立Lighttools模型,研究粒子转向与其聚焦像分布的关系。通过Matlab仿真研究出射点与干涉离焦像散斑转向和干涉聚焦像亮点分布间的关系。提出可以通过做干涉聚焦像亮点分布方向的垂轴对称或者通过做干涉离焦像散斑转向的垂直,再做垂轴对称得到椭球粒子在平面内的转向信息。搭建干涉粒子成像系统,实验验证了椭球粒子转向判别方法的正确性。4.提出通过干涉离焦像的自相关或傅里叶变换确定散斑转向的方法,对散斑图像电场强度进行理论研究,揭示散斑分布与其自相关和傅里叶变换结果之间的斜率关系。干涉离焦像散斑转向与其自相关后的亮斑转向一致,与其傅里叶变换后的亮斑转向垂直,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结论的正确性。5.设计基于IPI技术的云粒子测量系统,分析并确定系统散射角为90°,修正了IMF算法并通过实验室内标准粒子测量完成了系统测试,采用70m3膨胀云室,通过喷雾法和膨胀法产生暖云粒子,利用云粒子测量系统获取其干涉离焦像,实现云室内暖云粒子粒径谱分布测量。

王凡[7](2019)在《基于延时相关综合孔径辐射计的数字域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具有高分辨率的优良特性,这是以硬件系统复杂度高、信号处理繁琐为代价的。为了解决常规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硬件复杂度高、信号处理繁琐的问题,各方在降低硬件复杂的角度均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从常规综合孔径成像数字域算法出发,将延时相关算法与常规综合孔径相结合,以期可以在常规综合孔径的硬件基础上,降低其信号处理的繁琐度。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以常规综合孔径原理为基础,从实际数据处理的算法角度阐明了延时相关综合孔径算法的基本流程,重点说明了延时相关综合孔径在自相关函数、可见度函数、误差校正等与常规综合孔径算法不同的地方,同时,也对延时相关综合孔径算法“减少了数据间的相关次数”这一优势做出了明确具体的阐述;(2)以数字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为契机,详细说明了单通道信号自相关函数第一零点与基础延时时间的关系,并通过数字域的实验证明其正确性,也解释了天线阵列的排布与延时相加自相关函数值的对应关系;(3)展示了延时相关综合孔径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一维成像结果,以一维点源实测数据延时相关综合孔径成像为例,对延时相关综合孔径一维成像的数据处理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实测数据延时相关成像结果出现的误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并给出解决办法。由以上内容充分论证了延时相关综合孔径在数字域是可行的并可以达到降低信号处理繁琐度的目的。

王伟宇[8](2018)在《北京市昌平城区大气中PAHs的沉降特征》文中提出降尘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种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载体。降尘不仅影响太阳辐射,降低能见度,而且通过沉降作用,载带大气污染物进入地表其它圈层,参与大气圈与地表之间的物质交换。多环芳烃(PAHs)是存在于降尘中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疑似人类致癌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因此,开展降尘中PAHs污染现状和来源研究,有助于有效控制PAHs污染和保护人群健康。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北京市昌平区降尘中16种美国环保署优控PAHs(下简称“16种PAHs”)进行测定,分析降尘中PAHs的浓度、组成以及季节变化规律,计算PAHs沉降通量,利用特征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解析降尘中PAHs的来源,采用毒性当量浓度法和终生超额致癌风险模型,对降尘中PAHs的手部皮肤接触暴露所致健康风险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1)昌平区降尘中16种PAHs总浓度为2.2235.87μg/g,其中致癌性PAHs占11.53%47.51%。降尘中PAHs组成以低环数PAHs为主。降尘中16种PAHs总浓度有显着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浓度最高(4.8535.78μg/g),春季浓度最低(2.223.26μg/g),夏秋两季居中。冬季燃煤取暖、扩散不利、降解速率低等因素造成降尘中PAHs浓度高于其它季节。(2)昌平区降尘干沉降通量为17.231489 mg/(m2·d),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春季(887.9 mg/(m2·d))>冬季(327.8 mg/(m2·d))>秋季(238.3 mg/(m2·d))>夏季(180.9 mg/(m2·d))。沙尘天气频发是造成春季降尘通量高的主要原因。PAHs干沉降通量为0.946.92μg/(m2·d),其中,致癌性PAHs沉降通量为0.212.19μg/(m2·d)。PAHs干沉降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冬季(4.70μg/(m2·d))>春季(2.57μg/(m2·d))>夏季(1.78μg/(m2·d))>秋季(1.66μg/(m2·d))。据此估算昌平区每年大约有1385 kg的PAHs以干沉降的方式沉降到地表。(3)昌平区降尘中PAHs主要来源为煤和生物质的燃烧,部分时段受到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石油污染影响明显。其中,燃煤贡献率达到57.9%;其次是石油污染和焦炉排放,贡献率为13.5%;交通源的贡献率为12.2%。(4)昌平区大气降尘中PAHs的毒性当量浓度为0.2710.44μg/g,季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夏季最高(3.41μg/g),冬季(1.94μg/g)和秋季(1.77μg/g)居中,春季最低(0.57μg/g)。降尘中PAHs皮肤接触途径的终生日均暴露剂量为3.35×10-77 mg/(kg·d),由此而导致的终身超额致癌风险为4.89×10-6,处于可接受范围之内。

韦斌[9](2018)在《微波辐射制备脲醛树脂泡沫保温材料及其性能》文中指出建筑保温材料采用隔热性能好的保温墙体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由于泡沫材料导热系数低、质轻、保温效果好、施工方便等性能,因而在建筑保温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建筑保温系统中常用的聚氨酯泡沫和聚苯乙烯泡沫极易燃烧,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熔滴,并释放大量的热和毒烟,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安全。近年来,阻燃热固性树脂泡沫材料成为了保温材料的研究热点。酚醛树脂泡沫材料阻燃性能较好,但是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同样是热固性树脂泡沫的脲醛树脂泡沫以其突出的价格优势更具有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论文采用简单高效的微波辐射加热法制备脲醛树脂泡沫保温材料。探讨了微波辐射法制备脲醛树脂泡沫的最佳工艺和发泡机理,通过实验得出微波辐射功率为100%,辐射时间在1min15s~1min20s之间时泡沫的综合性能最佳。表观密度在0.072~0.076g/cm3之间,压缩强度在180~240KPa之间,粉化率15%左右,热失重主要发生在270℃左右,最终的残余量为18.6%。氧指数均大于34%。导热系数在0.021 W/(m·K)左右,保温性能较好。研究探讨了发泡剂和表面活性剂对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发泡剂正己烷用量的增加,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发泡倍率增加,表观密度减小,力学强度降低,粉化率增大。在表面活性剂Tween-80的基础上添加阿拉伯树胶对泡沫材料的改性,泡沫的粉化率和热稳定性得到改善。在此基础上,针对脲醛树脂泡沫的粉化率高、强度低的特点。选用PVA、PEG、蒙脱土对其进行增韧、增强改性。研究发现,添加1.5%的PVA改性效果最佳。强度提高了 1.2倍左右,粉化率降低了约18%,同时改善了脲醛树脂泡沫的泡孔结构,提高了泡沫的闭孔率,但降低了泡沫材料的阻燃性。PEG400的改性效果较PEG2000好。其添加量在1.5%时,脲醛树脂泡沫的压缩强度提高了 1.02倍,粉化率降低了 29%,且PEG的引入提高了泡沫材料的燃烧性能,氧指数均在33.6%~34.7%之间。采用蒙脱土插层改性,使脲醛树脂泡沫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及力学强度均有提高。DK-1N型蒙脱土改性效果最好,最佳添加量为0.7%。

李建军[10](2017)在《微波预处理对杨木流变性能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紧密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杨木高强度微波膨化与重构机制研究,31370564)以速生杨树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波处理技术对杨木进行预处理,观察杨木宏观和微观结构的变化。探讨了微波处理对杨树木材常规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测试了杨树木材在不同微波处理条件,不同荷载水平下的蠕变曲线,并以流变学理论为指导,利用Burgers流变模型对实验曲线进行了拟合,同时讨论了模型的改良,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简要介绍了微波处理技术及电镜工作原理。从宏观上来看,当微波辐射强度较低时,可以看到试件表面仅覆盖了一层水蒸汽;当微波辐射强度较高时,某些试件表面发生了明显的开裂现象,试件已经被破坏。从微观上来看,未经微波处理的杨木内部截面孔洞和孔道壁比较完整光滑。经过微波处理的杨木横、纵截面显得更粗糙,孔洞边缘形成的毛糙变多,变细,形成网状结构;部分孔洞破裂扩大和周围的孔洞贯通形成更大、更不规则的新孔洞,甚至形成一条贯穿通道。经过力学试验后的杨木孔洞呈现出方向性使得材料的各向异性更趋明显。(2)不同的微波辐射强度和微波辐射时长对杨树木材的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辐射强度低于5kW和辐射时长少于50s时,其抗弯弹性模量和弯曲强度均有所降低,降低幅值在8%-13%之间。当微波辐射强度加大或辐射时长加长时,其抗弯弹性模量和弯曲强度均有所上升。18kW高功率时弹性模量的增幅达到52.6%,弯曲强度提高近20%。(3)杨树木材在不同微波处理条件和不同荷载下的蠕变曲线遵循相似的规律,都可以观测到减速蠕变阶段和稳态蠕变阶段,但未出现蠕变第三阶段(加速蠕变阶段)。荷载的改变会对各组蠕变的改变量造成较大的差异。荷载增大时,杨树木材瞬时弹性变形和总蠕变量也会增大。微波处理强度和处理时长对杨木蠕变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束时,同一辐射强度,不同辐射时间的各组杨木试件在50%破断强度水平下的蠕变总量相比于30%破断强度水平下的蠕变总量增幅在25%至69%之间;而同一辐射时间,不同辐射强度的各组杨木试件在50%破断强度水平下的蠕变总量相比于30%破断强度水平下的蠕变总量增幅均在46%以上,在65s,15kW微波处理工况下,50%破断强度下的蠕变总量增幅甚至达到100.3%,远超不同微波辐射时间下的最高增幅68.5%。利用Origin软件对各组在不同荷载水平下实验曲线进行拟合,拟合得到的曲线决定系数R2均可达到0.99以上。这说明在该实验条件下,Burgers流变模型在短期内可以很好的描述杨树木材的蠕变行为。但在预测长期蠕变的过程中发现Burgers流变模型数学表达式在后期变的过于线性,与实际不符。为此,在Burgers流变模型的本构关系式基础上引入λ参数,可以基本解决模型长期预测值过于线性的问题,且新模型能在实验时间内更好的模拟杨树木材的蠕变。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杨树木材经过微波处理后流变性能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木材设计中避免由于蠕变变形过大导致构件失效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二、微波辐射用于取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辐射用于取暖(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大气边界层精细化结构垂直探测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边界层测风系统的研究进展
        1.2.2 山地-平原风的研究进展
        1.2.3 边界层对污染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观测站点、观测仪器和研究方法
    2.1 观测站点
    2.2 观测仪器
        2.2.1 三维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
        2.2.2 北京城市大气边界层325 m气象铁塔观测系统
        2.2.3 微波辐射计
        2.2.4 云高仪
        2.2.5 颗粒物监测仪
    2.3 研究方法
        2.3.1 风矢量平均方法
        2.3.2 风切变指数
        2.3.3 大气层结稳定度
        2.3.4 湍流动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大气边界层风场垂直结构精细化探测
    3.1 引言
    3.2 观测实验期间整体情况
    3.3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与杯型风速计/风向标对比分析
    3.4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与超声风速仪的对比分析
        3.4.1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与超声风速仪水平风场的精度分析
        3.4.2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与超声风速仪垂直风场的精度分析
        3.4.3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与超声风速仪湍流的时空代表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地区典型的山地-平原风影响下热力、物质和动力边界层结构特征
    4.1 引言
    4.2 北京地区典型山地-平原风精细化的垂直结构
    4.3 山地-平原风对边界层内大气稳定度和湍流动能的影响机制
    4.4 北京山地-平原风影响下热力、物质以及动力边界层高度的结构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市不同季节典型大气污染过程边界层结构变化特征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机制
    5.1 引言
    5.2 北京市污染情况概述
    5.3 北京市冬季典型雾霾污染过程大气边界层结构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污染的影响
    5.4 北京市春季典型复合污染过程大气边界层结构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污染的影响
    5.5 北京市夏季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大气边界层结构变化特征典型及其对当地污染的影响
    5.6 北京市秋季典型雾霾污染过程大气边界层结构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污染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6.3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镜像综合孔径测量中的极化影响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大气被动微波遥感
        1.2.2 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极化对一维镜像综合孔径微波辐射测量的影响
    2.1 一维镜像综合孔径微波辐射测量基本原理
    2.2 不同极化下的一维镜像综合孔径反射信号模型
        2.2.1 垂直极化波在理想介质-理想导体分界面上的反射
        2.2.2 平行极化波在理想介质-理想导体分界面上的反射
        2.2.3 圆极化波在理想介质-理想导体分界面上的反射
    2.3 一维镜像综合孔径双天线相关输出
        2.3.1 平行极化情况下的双天线相关输出
        2.3.2 接收天线为左旋圆极化情况下的双天线相关输出
    2.4 极化影响仿真与样机实验验证
        2.4.1 极化仿真
        2.4.2 样机实验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极化对二维镜像综合孔径微波辐射测量的影响
    3.1 二维镜像综合孔径成像基本原理
    3.2 不同极化下的二维镜像综合孔径反射信号模型
        3.2.1 (?)方向极化波在理想介质-理想导体分界面上的反射
        3.2.2 圆极化波在理想介质-理想导体分界面上的反射
    3.3 二维镜像综合孔径双天线相关输出
        3.3.1 (?)极化情况下的双天线相关输出
        3.3.2 圆极化情况下的双天线相关输出
    3.4 二维极化影响仿真与样机实验验证
        3.4.1 二维极化仿真
        3.4.2 样机实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镜像综合孔径的全极化测向应用
    4.1 阵列测向中的极化问题
    4.2 一维镜像综合孔径全极化测向基本原理
    4.3 一维镜像综合孔径全极化测向初步实验验证
        4.3.1 实验方案
        4.3.2 实验数据处理
        4.3.3 单点源成像极化实验结果
        4.3.4 双点源成像极化模拟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二维干涉式被动毫米波近场目标成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二维综合孔径辐射计近场成像研究意义
        1.1.2 微波辐射测量的基本原理
    1.2 综合孔径辐射计简介及发展现状
        1.2.1 综合孔径辐射计简介
        1.2.2 综合孔径辐射计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综合孔径辐射计近场成像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综合孔径辐射计近场成像研究现状
        1.3.2 国内综合孔径辐射计近场成像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综合孔径辐射计近场成像相关理论
    2.1 干涉成像基本理论
        2.1.1 干涉测量原理
        2.1.2 天线阵列参数分析
        2.1.3 综合孔径辐射计主要性能指标
    2.2 二维综合孔径近场成像反演方法
        2.2.1 基于相位修正的傅里叶变换法
        2.2.2 基于G矩阵反演法
    2.3 小结
第3章 二维综合孔径辐射计近场成像仿真模型
    3.1 系统仿真模型概述
    3.2 亮温图像生成模块
    3.3 前向仿真模块
    3.4 近场相位修正模块
    3.5 后向反演模块
    3.6 小结
第4章 二维天线阵型成像仿真与分析
    4.1 点源及扩展目标的近场成像特性
        4.1.1 点源目标的系统仿真
        4.1.2 扩展目标的系统仿真
    4.2 不同天线阵型的近场误差定量评估
        4.2.1 仿真系统基本参数设置
        4.2.2 二维天线阵列结构
        4.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3 近场相位误差修正方法的验证
    4.4 工作频率对天线阵型近场反演结果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二单元干涉成像仪近场成像试验
    5.1 系统设备构成及条件设置
    5.2 点源及扩展目标的近场试验结果
        5.2.1 点源目标
        5.2.2 扩展目标
    5.3 两种近场误差校正方法
        5.3.1 基于参考点源的近场成像方法
        5.3.2 自定标近场成像方法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镍基复合微波催化剂催化甲烷直接转化制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全球能源利用现状
        1.1.2 氢气的应用
        1.1.3 氢气的生产
        1.1.4 副产碳材料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催化剂在甲烷裂解中的研究
        1.2.2 催化剂的设计与研究
    1.3 微波简介及其应用
        1.3.1 微波介绍
        1.3.2 微波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1.3.3 微波在CH_4制氢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思路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引言
    2.2 实验设备与药品
        2.2.1 实验仪器装置
        2.2.2 实验药品试剂原料规格及来源
    2.3 催化剂的制备
        2.3.1 Mo_2C的制备
        2.3.2 Ni/Mo_2C的制备
        2.3.3 Mo_2C/?-Al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
        2.3.4 Ni/Mo_2C/?-Al_2O_3复合微波催化剂的制备
        2.3.5 Mo_2C/SBA-15 复合载体的制备
        2.3.6 Ni/Mo_2C/SBA-15 复合微波催化剂的制备
    2.4 实验装置和操作
        2.4.1 催化反应装置
    2.5 催化剂的表征
        2.5.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5.2 N_2吸附-脱附分析(BET)
        2.5.3 电子扫描显微镜(SEM)
        2.5.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5.5 拉曼分析(RS)
    2.6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2.6.1 气相色谱分析
        2.6.2 实验操作步骤
        2.6.3 催化剂性能评价
第3章 Ni/Mo_2C/ ?-Al_2O_3复合微波催化剂催化CH_4直接转化的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3.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2.2 N_2吸附-脱附分析(BET)
        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2.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3.2.5 拉曼分析(RS)
    3.3 Ni/Mo_2C/?-Al_2O_3复合微波催化剂催化甲烷反应的各因素探讨
        3.3.1 Ni/Mo_2C/?-Al_2O_3复合微波催化剂的微波升温性能
        3.3.2 Ni负载量对甲烷直接转化制氢的影响
        3.3.3 Mo_2C负载量对甲烷直接转化制氢的影响
        3.3.4 催化剂的稳定性
        3.3.5 微波输入功率对甲烷直接转化制氢的影响
        3.3.6 反应温度对甲烷直接转化制氢的影响
        3.3.7 空速对甲烷直接转化制氢的影响
    3.4 不同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3.5 微波甲烷直接转化制氢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Ni/Mo_2C/SBA-15复合微波催化剂催化CH_4直接转化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4.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4.2.2 N_2吸附-脱附分析(BET)
        4.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4.2.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4.2.5 拉曼分析(RS)
    4.3 Ni/Mo_2C/SBA-15复合微波催化剂催化甲烷反应的各因素探讨
        4.3.1 Ni/Mo_2C/SBA-15复合微波催化剂的微波升温性能
        4.3.2 Mo_2C负载量及Ni含量对甲烷直接转化制氢的影响
        4.3.3 催化剂的稳定性
        4.3.4 微波输入功率对甲烷直接转化制氢的影响
        4.3.5 反应温度对甲烷直接转化制氢的影响
        4.3.6 空速对甲烷甲烷直接转化制氢的影响
    4.4 不同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4.5 微波甲烷直接转化制氢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文创新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微波合成一维/二维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协同催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水体污染
        1.1.2 空气污染
    1.2 环境污染物的治理方法
    1.3 纳米材料在环境催化中的应用
    1.4 微波法合成纳米催化材料
    1.5 立体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2.1.1 实验药品和试剂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2 催化剂结构及性能表征
        2.2.1 X 射线衍射图谱(XRD)
        2.2.2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2.2.3 透射电镜(TEM)
        2.2.4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
        2.2.5 N_2 吸附-脱附的测定(BET)
        2.2.7 光电流及阻抗测试
    2.3 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第3章 固相微波构筑混合价态WO_(3-x)- rGO光辅助高级氧化技术协同降解BPA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WO_3 纳米线的制备
        3.2.2 WO_3/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3.2.3 固相微波制备MW-WO_(3-x)/rGO复合材料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微观结构和形态
        3.3.2 结构形成过程示意图
        3.3.3 比表面积(BET)分析
        3.3.4 物相结构分析
        3.3.5 元素价态分析
        3.3.6 UV-vis性能和光电化学性质
        3.3.7 Photo-Fenton催化活性测试
        3.3.8 表观动力学模型
        3.3.9 反应条件影响及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3.3.10 催化反应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波合成MnO_2纳米线/MXene复合材料及其光热催化协同降解甲醛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MnO_2 纳米线的制备
        4.2.2 MXene的制备
        4.2.3 MnO_2/MXene的制备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形貌分析
        4.3.2 MXene含量的调变
        4.3.3 甲醛降解活性测试
        4.3.4 光热性能测试
        4.3.5 材料结构表征
        4.3.6 材料结构形成示意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波合成NH_2-MIL-53(Al)纳米带/rGO复合材料及其吸附光催化协同降解甲醛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NH_2-MIL-53(Al)的合成
        5.2.2 GO/NH_2-MIL-53(Al)的合成及调变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形貌及其影响条件
        5.3.2 吸附催化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激光干涉测量云粒子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云粒子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遥感监测云粒子
        1.2.2 飞机探测云粒子
    1.3 IPI技术粒子测量现状
        1.3.1 球形粒子测量
        1.3.2 非球形粒子测量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各章节主要内容
    1.5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粒子干涉成像分析
    2.1 散射光场分析
    2.2 球形粒子干涉成像分析
        2.2.1 球形粒子散射光强分布
        2.2.2 球形粒子干涉成像测量基本原理
        2.2.3 球形粒子干涉图像模拟
    2.3 椭球形粒子干涉成像分析
        2.3.1 椭球粒子散射光分析
        2.3.2 椭球形粒子干涉成像测量基本原理
        2.3.3 椭球粒子干涉图像模拟
    2.4 IPI实验系统设计
        2.4.1 系统参数设计
        2.4.2 系统散射角纠正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球形粒子测量
    3.1 引言
    3.2 均值滤波图像处理研究
        3.2.1 均值滤波基本原理
        3.2.2 均值滤波模板系数的选取
    3.3 干涉条纹圆定位与粒径获取
        3.3.1 干涉条纹圆定位
        3.3.2 干涉条纹圆频率提取
        3.3.3 粗大误差处理
    3.4 球形粒子粒径测量算法
    3.5 实验及结果分析
        3.5.1 测量光路系统搭建
        3.5.2 单分散系球形粒子场尺寸测量
        3.5.3 多分散系球形粒子场尺寸测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椭球粒子测量
    4.1 引言
    4.2 干涉图像电场强度理论分析
    4.3 基于Lighttools的椭球粒子聚焦像分析
        4.3.1 椭球粒子平面内转向角与聚焦像分布关系
        4.3.2 平面外角度对聚焦像分布的影响
    4.4 基于Matlab的干涉图像模拟
        4.4.1 多个出射点时的干涉离焦像
        4.4.2 粒子出射点分布与散斑转向的关系
        4.4.3 基于干涉图像的椭球粒子转向获取
        4.4.4 基于傅里叶变换和自相关的离焦像散斑转向获取
    4.5 椭球粒子制备
    4.6 实验及结果分析
        4.6.1 测量光路系统搭建
        4.6.2 椭球粒子转向测量
        4.6.3 干涉离焦像散斑转向获取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云室粒子测量
    5.1 云室介绍
    5.2 云粒子测量系统
        5.2.1 IPI系统散射角选取
        5.2.2 粒径测量上下限
        5.2.3 粒子测量系统
    5.3 实验室粒子场测量
    5.4 云室粒子粒径检测及结果分析
        5.4.1 喷雾云测量
        5.4.2 膨胀云测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基于延时相关综合孔径辐射计的数字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2 延时相关综合孔径辐射测量原理
    2.1 电磁辐射信号特性
    2.2 常规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原理简介
    2.3 一维延时相关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简介
    2.4 本章小结
3 实测数据延时相加自相关仿真
    3.1 1.4 GHz、35GHz实测数据延时自相关仿真
    3.2 51 GHz实测数据延时自相关仿真与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一维延时相关综合孔径成像的数字域实现
    4.1 一维延时相关综合孔径可行性验证
    4.2 51 GHz实测数据一维延时相关综合孔成像数字域实现
    4.3 误差分析
    4.4 解决办法
    4.5 其他相关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北京市昌平城区大气中PAHs的沉降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大气降尘的研究现状
        1.2.1 降尘的概念和危害
        1.2.2 降尘通量及标准值
        1.2.3 降尘中元素分布特征
        1.2.4 降尘中有机物分布特征
    1.3 大气降尘中PAHs的研究现状
        1.3.1 PAHs的性质
        1.3.2 PAHs的来源
        1.3.3 PAHs的危害
        1.3.4 PAHs的检测分析方法
        1.3.5 降尘中的PAHs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气候特征
        2.1.3 能源结构特征
    2.2 样品采集
        2.2.1 采样点设置
        2.2.2 采样方法
        2.2.3 降尘通量计算
    2.3 仪器与试剂
    2.4 样品预处理
    2.5 样品分析测试
        2.5.1 GC/MS的测试条件
        2.5.2 定性和定量分析
    2.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第3章 昌平区大气降尘中PAHs的组成特征及季节变化
    3.1 昌平区大气降尘中PAHs的组成特征
        3.1.1 降尘中PAHs的浓度
        3.1.2 降尘中PAHs的组成特征
    3.2 昌平区大气降尘中PAHs的季节变化特征
        3.2.1 降尘中PAHs浓度的季节变化
        3.2.2 降尘中PAHs组成分布的季节变化
    3.3 昌平区大气降尘中PAHs的沉降通量
第4章 昌平区大气降尘中PAHs的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4.1 大气降尘中PAHs的源解析
        4.1.1 特征比值法
        4.1.2 主成分分析法
    4.2 大气降尘中PAHs的健康风险评价
        4.2.1 毒性当量评价
        4.2.2 终生致癌风险评价
第5章 结论与局限性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9)微波辐射制备脲醛树脂泡沫保温材料及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墙体保温材料的现状
    1.2 墙体保温材料的概述
    1.3 脲醛树脂的概述
        1.3.1 脲醛树脂的发展现状
        1.3.2 脲醛树脂的合成方法
    1.4 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概述
        1.4.1 发泡技术
        1.4.2 发泡剂及表面活性剂
        1.4.3 固化剂
    1.5 泡沫塑料的增强与增韧改性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2 实验原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制备
        2.3.1 脲醛树脂的合成
        2.3.2 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制备
    2.4 性能研究方法
        2.4.1 发泡倍率的测试
        2.4.2 表观密度测试
        2.4.3 压缩强度测试
        2.4.4 微观形貌的表征
        2.4.5 粉化率测试
        2.4.6 导热系数测试
        2.4.7 极限氧指数测试
        2.4.8 热失重测试
        2.4.9 热重-红外(TG-FTIR)联用测试
3 微波辐射加热制备脲醛树脂泡沫的工艺
    3.1 引言
    3.2 原料和方法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3 制备方法及原料添加量
    3.3 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的确定
        3.4.2 不同辐射功率下辐射时间的确定
        3.4.3 辐射功率的大小对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性能影
        3.4.4 发泡剂的添加量对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性能影响
        3.4.5 表面活性剂对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性能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脲醛树脂泡沫的增韧改性及性能
    4.1 引言
    4.2 原料和方法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3 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4.2.4 脲醛树脂泡沫的制备方法
    4.3 性能表征与测试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泡沫乳状液的形态结构
        4.4.2 PVA改性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性能
        4.4.3 PEG改性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性能
    4.5 本章小结
5 蒙脱土改性脲醛树脂泡沫材料及性能
    5.1 引言
    5.2 原料和方法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5.2.3 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5.2.4 脲醛树脂泡沫的制备方法
    5.3 性能表征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蒙脱土对脲醛树脂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微波预处理对杨木流变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木材流变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木材微波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的
2 杨木微波处理
    2.1 微波技术简介
    2.2 微波加热原理
    2.3 微波加热特性
    2.4 微波处理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前试件处理
        2.4.3 微波处理分组
        2.4.4 微波处理装置
        2.4.5 微波处理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微波处理对杨木力学性能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装置
        3.1.3 试验方法与步骤
    3.2 结果和讨论
        3.2.1 同一微波强度和不同微波处理时长对杨木力学性能的影响
        3.2.2 同一时长和不同微波辐射强度对杨木力学性能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微波处理对杨木内部结构影响
    4.1 电镜成像原理及组成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装置
        4.2.3 试验方法与步骤
    4.3 结果和讨论
        4.3.1 经微波处理与未经微波处理且未进行力学试验木材横,纵截面变化
        4.3.2 经微波处理与未经微波处理组力学试验前后木材横截面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微波处理对杨木蠕变性能影响
    5.1 木质材料普通蠕变理论
        5.1.1 木质材料的蠕变和松弛
        5.1.2 木质材料的流变学特征
        5.1.3 木质材料的普通蠕变构成
        5.1.4 木质材料普通蠕变模型简介
    5.2 试验材料,装置及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装置
        5.2.3 试验方法
    5.3 试验结果和讨论
        5.3.1 不同微波处理强度和微波处理时长杨木蠕变测试曲线
        5.3.2 蠕变数据拟合及分析
        5.3.3 蠕变模型改良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试件实验数据与模型预测值比较表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微波辐射用于取暖(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大气边界层精细化结构垂直探测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D]. 戴临栋. 兰州大学, 2021(09)
  • [2]镜像综合孔径测量中的极化影响分析及应用[D]. 赵乐诗. 南昌大学, 2020(01)
  • [3]二维干涉式被动毫米波近场目标成像分析[D]. 周燕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0(02)
  • [4]镍基复合微波催化剂催化甲烷直接转化制氢的研究[D]. 王婕. 湘潭大学, 2020(02)
  • [5]微波合成一维/二维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协同催化活性研究[D]. 周晨.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激光干涉测量云粒子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孙金露. 天津大学, 2019(01)
  • [7]基于延时相关综合孔径辐射计的数字域实现[D]. 王凡.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8]北京市昌平城区大气中PAHs的沉降特征[D]. 王伟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微波辐射制备脲醛树脂泡沫保温材料及其性能[D]. 韦斌.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10]微波预处理对杨木流变性能影响研究[D]. 李建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用于加热的微波辐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