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养鱼的合理配置(论文文献综述)
崔文超,焦雯珺,闵庆文,孙业红,刘某承,吴敏芳[1](2020)在《土地流转背景下不同经营规模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环境影响差异——基于碳足迹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下,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正面临着适龄劳动力大量外流、土地抛荒、传统知识体系难以维持等诸多威胁与挑战。推动土地流转、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可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产生积极作用。土地流转在给遗产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变化同样值得关注,但现有研究却少有涉及。本研究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将不同经营规模的稻鱼共生系统分为小农户经营模式和规模化经营模式,运用生命周期法对两种模式的碳足迹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小农户经营模式和规模化经营模式的碳足迹分别为6510.80和5917.00 kg CO2-eq·hm-2,单位产值碳足迹分别为0.13和0.10 kg CO2-eq·yuan-1。与小农户经营模式相比,规模化经营模式温室气体排放更少,单位产值的环境影响更小。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后,当地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4097.20 kg CO2-eq。农业生产过程中积累的CH4在碳足迹中占比最大,农业生产资料中复合肥是仅次于CH4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对于小农户经营模式,饲料中使用的玉米和小麦也对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传统农业系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谢春凤,覃华兰,肖卫,罗庆华[2](2020)在《张家界山区稻田草鲤鲫混养综合技术模式探讨》文中提出介绍了稻田养鱼除草防病控虫、增肥力提效率和稳产降本增效等方面的优势,从田块选择、田间工程、水稻品种选择与种植方式、鱼种选择与放养、日常管理、鱼种收获等6方面总结了张家界山区稻田草鲤鲫混养的综合技术措施,并提出了山区平板式稻田养鱼模式注意要点。
许冬阳[3](2020)在《新侗款理念下的侗族村寨联动发展研究 ——以贵州黎平县三佰水口村寨联合体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区域间的合作与联动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与空间发展现象。全球性的区域联动从发达国家蔓延至发展中国家,并显现出从城市走向乡村的趋势。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创新区域发展战略及方针,日益重视乡村区域的发展,如2016年颁布的《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指出,除了要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还需要扶持特殊类型地区转型发展,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推动民族地区健康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进一步强化对口支援和帮扶。再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发展出“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乡村记忆工程”“乡村振兴”等系列乡村建设运动。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乡村群”,在新一轮乡村振兴的发展浪潮下,将迎来乡村区域联动规划发展实践新高潮。另外,在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也明确,要抓紧编制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基于上述背景,为保护侗族文化,促进小、散、贫侗族村寨地区的发展,推动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及乡村振兴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并取得胜利。本文基于传统侗款文化的现代化价值——“新侗款”研究,根据联动主体、联动要素及内在联动逻辑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侗族村寨联动发展体系。首先,对近十年的相关研究文献及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和综述,挖掘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再次,通过分析侗款文化的成因、形式结构、变迁及现代新价值,论证侗款文化中的现代价值对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具有启示作用,提出新侗款理念下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最后,结合黎平县三佰水口地区村寨的现状问题,从治理、产业、网络、资源、文化、生态六大联动角度入手,提出具体的三佰水口地区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的策略,以促进原本孤立分散的乡村发展建设走向开放联动。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晶[5](2020)在《基本农田用途管制背景下农户利益补偿政策优化研究 ——基于广州的调查》文中提出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9.58%,较40年前提高了41.66个百分点。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对土地资源产生巨大的需要,导致土地开发与农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农田作为粮食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和总体国家安全,中国已形成堪称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尤其严格。1998年国家制定《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对基本农田用途实施管制,在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和保持土壤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使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土地的发展权和农户的利益承受了损失。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农户因土地发展权而遭受的利益损失就越大。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分析等方法开展调研和分析。首先介绍了我国基本农田政策的现状、基本农田管制的目标以及农田用途管制与农田发展权益的联系;然后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广州市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介绍广州市农田用途管制分布现状、政策现状、执行现状以及补偿现状并分析其特点;研究广州基本农田违法行为特点,分析农户的违法动机和实际需求;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形式调查234名农民对农田保护政策和农田发展权限的认知情况,以及受访农民对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满意度情况;结合现状和问卷调查结果,归纳出农户利益受损的原因如基本农田经济补偿标准过低,政策动态调整滞后;政策制定中忽视了农户的个体差异;土地污染和农田占补不规范导致地力下降;土地规划不够集中且经营权流转制度不完善,制约农业规模经营;农业融贷和农业保险行业发展滞后等。最后在基本农田制度使农地发展权受限的背景下,提出将对农户利益保护的措施及补偿措施作为基本农田用途管制的配套政策一并考虑,对农户利益补偿政策的优化提出建议。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优化农户利益补偿政策需从以下层面出发:建立健全土地发展权收益评估机制,精准制定农户利益补偿标准和方式;补偿标准和方式的确定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农田等级等因素综合评定;建立健全补偿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通过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污染防治和保持土壤肥力等方式长效保障农民利益,引导农民向职业化发展;集中连片基本农田并健全基本农田经营权流转制度,通过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提高种植收益;挖潜基本农田的生态价值,优化农业融贷和农业保险服务等。
谢锐勤[6](2019)在《国资国企司法治理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僵尸企业”,法院并没有按照普通民商事案件简单处置,而是专门出台司法解释和司法文件,并且在立案、审理、执行等审判流程中体现出强烈的服务国企改革导向,服务党政政策导向。事实上,法院对于“僵尸企业”的处置手法并非孤例,而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涉国资国企案件一脉相承的做法。那么,法院在国企改革问题上为什么会有强烈的公共政策导向呢?该如何评价该导向呢?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分类法,国资国企无论在定性上还是定量上,重要性都显而易见,并且得到《宪法》隆重其事的规定。对于国资国企治理的研究,立法保护和行政保护的研究较为充分,而司法保护研究相对欠缺。本文以国资国企为研究对象,以司法解释和司法案例为载体,对国资国企司法治理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以中国宪制为总基调,以司法治理为主命题,以立审执等案件审判流程为实践基础,以国资国企司法政策为理论基础,以司法治理现代化为归宿,展现“中国渐进式双轨制保护模式”。具体到司法实践,首先体现在筛选机制上。从法院受理涉国资国企案件的筛选机制可见,对于涉及部队军产案件、改制与破产案件、行政部门案件、社会稳定案件,法院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拒绝司法。对于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保障企业改制与破产、防范并化解金融风险、发挥司法建议功能,法院采取综合治理的态度能动司法。在拒绝司法中,党政的策略是确保国企改革顺利推进,国企的策略是追求案件一揽子解决,社会行动者的策略是创造条件寻求司法救济,法院的策略是韬光养晦应对挑战。在能动司法中,党政的策略是让法院为国企改革保驾护航,国企的策略是通过法院确认和保护改革成果,社会行动者的策略是通过适度让利换取权益尽快变现,法院的策略是通过全面整合资源力求标本兼治解决案件。上述司法角色定位基于政治形势判断。司法既要服务国家治理目标,又要完成改革任务分工,还要确定并发展自主性,力求进退应矩。正是在不断规范司法与政治的边界中,区分司法与党政的发展方式下,法院通过及时确认改革成果,推动国企改革以法治方式前进。其次体现在审理术上。在涉国资国企案件审理中,对于涉及上级公司案件、行政部门案件、国企与非公案件、金融债权案件、社会稳定案件,法院采取优先保护与案结事了的态度进行处置。实践中,通过扩大或缩小法律适用,建立统一协调机制,达到医治“生病企业”的目的。审理中,党政的策略是既通过法院提升治理效率与效益,又通过支持公正司法树立法治形象。国企的策略是既将意识形态优势转化为制度利益,又通过巧用司法解释与拖延案件进度减少损失。社会行动者的策略是既确认主要收益落袋为安,又有意让程序空转减少损失。法院的策略是既配合党政政策服务大局,又通过创设法律制度自我保护。审理中,参与者都有最低限度的同意,使得司法公正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上述司法角色定位基于权力资源配置。司法既要落实国家治理,又要抑制地方保护主义;既要形塑独立社会功能,又要巧用调判结合方式。正是在司法自治与回应的平衡中,法官着力弥补司法制度不足,法院着力弥补公共政策不足,努力建构适合国情的多元法律秩序。再次体现在执行机制上。在涉国资国企案件执行中,对于涉及上级公司案件、行政部门案件、国企与非公案件、社会稳定案件、产权保护案件,法院一方面采取内外有别的态度倾斜保护,另一方面又服从大势所趋推动平等保护。实践中,通过健全执行联动机制,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既名正言顺服务大局,又推动政策转型走向平等保护。执行中,党政的策略是既采取多道防线自我保护,又支持法院巩固经济绩效。国企的策略是既制造事件保全利益,又以大局为重适度让利。社会行动者的策略是既抵抗地方保护主义,又穷尽手段增强胜算。法院的策略是既适当控制执行幅度照顾各方利益,又尽力减少执行积案以完成司法任务。执行中,参与者都使出浑身解数相互博弈,法院则通过选择性执行达到利益平衡,避免司法政治化。上述司法角色定位基于专业化实践。司法既要提升执行治理水平,又要增强制约行政能力,还要规范执行自主建设。在党带头解决执行难的语境下,法院建立健全平等保护体系,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具体到司法解释,法院充当涉国资国企案件“立法者”的角色。从“立法”阶段来看,法院经历了 1978—1992年的萌芽期,1993—2002年的壮大期,2003-2012年的平稳期,2013年至今的成熟期。总体“立法”特点是回避政治问题、防止资产流失、维护社会稳定、迈向平等保护、夯实司法权力,法院一方面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另一方面仍努力建构平等观念与制度。在法院“立法”中,党的策略是既保障非公经济信心,又树立法治国际形象。人大的策略是既合理配置立法资源,又总结司法经验教训。国务院的策略是既与司法合力推进国企改革,又持续调适两者权力边界。国企的策略是既服从党政政策安排,又确保好处“一个都不能少”。社会行动者的策略是既希望增加法律制度供给,又希望法院坚守司法公正底线。法院的策略是既在渐进式改革中积累治理国企技术,又在参与者的阳谋下进行专业化与自主性建设。上述司法角色定位基于国家治理转型。法院既要平衡好司法与政治的关系,又要保障国企改革顺利推进;既要认真对待社会转型,又要确认公共沟通成果;既要提高司法治理绩效,又要构建自主司法体系。在司法规则要适应国情的语境下,法院推动司法公正分阶段实现,推动主体性司法道路建构,从而更好实现司法治理现代化。从涉国资国企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可见,在国家与社会的博弈中,法院采取老人老办法,逐步减弱对国资国企的倾斜保护;采取新人新办法,逐步增强对非公经济的平等保护。通过司法双轨制配合渐进式改革,达到经济与司法平稳过渡的目的,并逐步向顶层设计转型。博弈的背后是政治使命必然要求,国资国企既是经济安全的物质基础,又是国家安全的政治基础,法院应服务于党的使命。国企治理也是治理绩效必然要求,既要坚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理念,又要有效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法院应确认好改革成果。在国企治理与司法治理的分工配合中,要推动“表达”与“实践”、“意识”与“制度”、“书本”与“行动”有机结合。博弈的目的是不断提升国企治理的合法性与现代性。在从运动治理向司法治理转型中,法院要学会规范好政策与司法之间的距离;在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上,党与司法要致力于实现现代化与法治化;在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的利用上,司法要推进自主型治理道路;作出属于法院的贡献。在推进民族复兴的目标指引下,中国司法要与中国地位相匹配,应展现出大国司法形象,应具备中国司法自信,应坚定走中国法治道路,这是改变西方“中心”与“边缘”支配格局的必然选择。从国资国企司法治理来看,法院“以中国为中心”,展现了“中国渐进式双轨制法治模式”的道路自信,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制度自信,这既是终结“终结的预言”,也是对“西方中心论”的反思与升华。法院“以中国为方法”,展现了“主体性司法”的文化自信,展现了“立法者的司法”的理论自信,这既是对改革开放的认同,也是对“中国特色”教条化的反思与升华。法院参照“经济发展阶段论”模式,展现了“渐进式司法公正”的中国智慧,展现了“增量式司法公正”的中国方案,这既是对司法公正的建构与进化,也是对党治理国家合法性转换的反思与升华。于党和国家而言,现代化一直在路上,而人民利益是永远不变的归宿,改革要和正在成为主流人口的期望值相匹配。司法将在多元主义法治观的指引下,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孙剑锋[7](2018)在《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市场价格双重引导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步入到一个新的时期,而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农业怎样实现更进一步地发展,怎样实现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提升与农民人均收入的提升,就成为现阶段我国发展农业经济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针对更好的做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核心目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不过在具体的收效方面目前还不够理想。本文选择地处秦巴山区的旺苍县木门镇当做目标展开研究,通过深入到农村地区进行调查采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及相关资料查询。在资料汇总的基础上,本文对怎样做好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研究,探究有效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对策。本文结合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及木门镇2003至2017年相关资料及数据查询,对木门镇的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经验以及相关理论,首先对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产业发展现状、扶贫现状、社会事业发展状况及农业产业结构分析,得到木门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基于这些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如何调整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五个原则,即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坚持科技、持续发展、地方特色。依据上述的基础,扩大经济作物的生产,加大果蔬、茶叶的发展,优化结构;畜牧业坚持绿色发展,以青草作为饲料,不添加有害品。不断加大饲养的规模,将林牧业结合发展;不断探索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优化产品的质量,发展特色经济。农民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成为时代新人,让科技带动农业发展,以及大为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建议依托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商贸物流示范镇的建议。
汪有智[8](2018)在《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移民安置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在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今天,水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显得愈发重要。从1949年开始,水利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移民搬迁问题。对于移民搬迁,绝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还涉及到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而后者是极其敏感的问题,稍有不慎,会造成当地人民群众生活难以保证,打破原有的经济结构等问题。社会和谐程度、良好的生态环境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继而引发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移民安置规划项目的深入探讨和分析,研究了在新的人地关系下,如何通过利用水利项目所在地的地缘优势,结合水利项目本身对移民点的效益,合理选取移民点,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移民收入,为移民打造和谐、稳定的宜居社区。本文首先对大藤峡水利枢纽移民安置规划工程影响到的空间范围、人口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该项目所在地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通过结合当地的地缘优势,以及对安置地环境容量的分析,合理的选取了移民安置点并对人口的配比进行优化。其后通过对现阶段该区域的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进而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案和居民区的迁建规划设计。通过本研究,促进了移民区的经济发展,改变了当地产业单一的问题,提高了移民的收入,改善了移民的居住环境,为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和维护改地区和谐安稳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姜似海[9](2018)在《资源、机会与能力: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元阳县良心寨村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云南省元阳县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为切入点,在对搬迁的原因和政策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国家扶贫政策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获得扶贫搬迁指标和国家政策扶持。并在移民社区建设过程中搬迁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彝族移民如何利用自身的社会文化资源实现社会结群,以及作为少数派的哈尼族移民遭遇彝族文化冲击时如何实现适应与调适。同时搬迁后,搬迁人口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与具体的环境相结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从而形成具有差异性的资源配置格局和发展路径选择。最终,不同的搬迁人口在资源转移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和参与区域开发的机会实现自身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拓展,进而如何利用新旧资源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重新组合和配置,从而在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即在资源的技术配置和社会配置的相互关系中实现搬迁人口经济收入增加、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秩序重构。从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的效果来看,该搬迁项目的安置类型属于行政村内就近安置,就作为避灾和摆脱迁出地居住空间限制而言,已达到其最初目的。并且行政村内就近安置搬迁人口并没有完全脱离原来的社会文化空间和放弃原来的耕地等自然资源,因此无论在社会文化还是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比较容易实现适应与调适。但作为扶贫和拓展搬迁人口发展空间的途径而言,行政村内就近安置并没有因搬迁本身而使得搬迁人口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得到实质性的拓展,其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的进一步获得依然依赖于国家扶贫政策和区域扶贫开发等发展战略的支持。因此易地扶贫搬迁能否实现脱贫与发展的目标,还取决于搬迁人口能否有效利用原来的资源以及充分利用优先获得国家扶贫政策支持和享受扶贫资源分配的权利拓展自身的资源禀赋的同时,通过政府提供的技能培训和在旅游开发中发挥自身的文化资本优势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和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从而利用国家产业扶贫的契机调整耕地利用制度和从业结构,并积极参与区域开发实现“外部资源内部化”,实现资源和发展空间的拓展,形成新的资源配置格局和经济发展新动能。事实上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具体实践中,不同地区因其社会发展条件和发展状况的差异,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精准脱贫的发展路径和政策支撑也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同时,由于地区文化差异以及潜在搬迁对象之间在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行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导致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因、搬迁对象类型以及搬迁实施过程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就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而言,作为国家和政府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政策支撑上,表现出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红河州南部山区综合扶贫开发”政策的双重特征。从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因来看,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导致部分村民居住安全出现问题,因此需要通过迁移的方式获得新的居住空间,使得生活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搬迁户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受灾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随迁户以及危房改造户等;但从国家扶持政策的角度来看,又将搬迁对象划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随迁户(即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或同步搬迁户)两种类型;从民族成分来看,良心寨村搬迁户还可以划分为彝族和哈尼族两种类型。从而使得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上,还存在更深层次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因素。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村民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以及多方利益博弈导致搬迁户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情形,并且不同搬迁户类型不仅反映了不同搬迁人口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还导致搬迁户之间对扶贫资源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的利用方式差异,从而形成不同搬迁对象实现脱贫和发展的路径差异。质而言之,是不同搬迁户基于自身条件以及对未来发展空间的期待差异,即基于不同的机会成本考量形成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实现脱贫、发展途径。在不同搬迁人口选择、支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的机会、能力和方式差异中,以及由这些资源构成的资源利用或资源配置格局中,不同搬迁人口支配的不同资源的资源存量和增量的组合、增长过程不断行塑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即在资源重新配置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并且在资源的技术配置和社会配置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经济资本累积向象征资本累积的资本转化,从而实现“权利的重新配置”或“支配性结构权利”的再分配。积极参与占主导地位的现存社会秩序的建构,成为重塑自身新的社会地位的能动主体。基于此,使得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获得意义。
沈费伟[10](2018)在《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实现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是什么,通过怎样的策略能够振兴资源型村庄,如何培育和保持资源型村庄内生发展的长久活力,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围绕着上述问题,本文从后农业税时代下中国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典型案例的实证检验,应用“任务型治理”的理论框架,探析了现阶段资源型村庄实现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设计和总结新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所谓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是一种围绕解决资源型村庄治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定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手段与途径。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中,能否有效地实现治理目标,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点和难点正是对于任务的界定,以及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而不同治理主体分工协作所达成的一种良好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根据国家对农村的政治战略安排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总任务是实现乡村振兴。围绕着乡村振兴这个总任务框架,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建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初始期,需要解决的是村庄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的经济基础任务、村庄的组织基础任务和村庄的环境基础任务,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过渡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村庄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环境服务供给、村庄文化服务供给和村庄制度服务供给,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塑造村庄的特色品牌,主要包括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和传统文化弘扬,应该形成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由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不同阶段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因此各个治理主体在应对不同阶段任务中的力量发挥有差异,但是不管哪个治理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这只是体现了治理结构中各个治理主体的力量强弱差异,其本质依旧是稳态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通过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不仅能够取得重振村庄组织活力、复兴产业实力、重塑文化魅力、再造环境美化等村庄外在层面的振兴,而且更能够达到村民主体性的确立、社会资本的培育、多元参与的建立以及乡村精神的重塑等村庄内在层面的培育,真正实现资源型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本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从理论层面来解析“任务型治理”的内在逻辑,明确“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过程和绩效,不仅有利于推动治理理论的深化与拓展,而且也有利于构建和阐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其二,是从实践层面通过考察资源型村庄的典型代表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任务型治理”的具体过程和内容,提炼和总结荻港村成功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成功经验,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寻找和克服村庄衰败的根源,为中国其余类似荻港村的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提供具体的经验支持和参考意见,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论文以七个章节的篇章结构围绕村庄治理议题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阐述,以求对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模式得以深刻的理解。第一章,导言。这是本文的开篇之章,一是分析了村庄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进而明确当前研究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二是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进而明确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定位。三是根据本文的研究需求,界定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两个核心概念及其内涵。四是交代了调研村庄浙北荻港村的基本概况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五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本章主要从政治与行政学科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以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构建的分析框架。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一是提出“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以此表明当前。“任务型治理”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因素使然,而是基于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适时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二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合作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结构功能理论对“任务型治理”的主体、过程、关系和功能四方面进行理论解读。三是通过治理主体分析、总体任务界定、阶段任务划分、治理结构塑造、任务有效执行的行文思路来论证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机理,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交代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主要包括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历史沿革、制度安排以及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三方面内容。第三章,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的任务是完善村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健全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和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三方面,而每个方面的任务又可以细化为更基础、具体的任务。在健全资源型村庄基础任务方面,可以划分为通过换届选举而重建村民自治组织、以基层维稳而重建六老组织、推动村庄治理而组建各类民间组织。在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兴办青鱼合作社、村办集体企业改制以及成立村经济合作社。在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整治油脂化工企业、开展清水河道工作和构建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之所以突出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我国的村民自治组织是实施村民自治的主要形式,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凭借其在乡村社会独特的资源,在提供村庄基础服务与促进乡村善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四章,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过渡阶段的任务是供给村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供给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提升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和健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三方面。在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方面,分为村庄五水共治、农民新房建设和各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方面,包括修复村庄古建筑文物、开展各类文化项目、获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方面,涵盖了实施六百工作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制度化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之所以在该阶段要着重突出政府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内在职责,政府应该向村庄提供那些因市场失灵、村民自治组织无法有效提供的、但对村民群体有益的、必需的服务,从而提升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绩效。第五章,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本章主要剖析了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的任务是塑造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具体包括了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和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三方面。在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开展了创办荻港古村旅游公司、获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招商引资挖掘村庄资源等工作。在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方面,进行了修复桑基鱼塘、创建丝绸风情小镇和营造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等活动。在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方面,完成了创办荻港渔庄、举办鱼文化节和渔家乐的传承的任务。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构建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的治理结构。之所以要突出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缘于市场组织在资源型村庄的品牌塑造中有着先天的优势,能够整合优化资源型村庄的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型村庄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实现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目标。第六章,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本章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内在机理、优势解析和治理策略四方面来论证和反思资源型村庄治理方式的话题。在乡村振兴时期,由于社会转型的压力、政府政策的驱动、乡村精英的助推、村民利益的诉求等,有着强大的村庄治理动机,因而需要构建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基于对荻港村治理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认为“任务型治理”是其中一种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当前,在构建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问题上,首先,明确资源型村庄治理中各个治理主体的治理边界;其次,合理划分资源型村庄治理中的阶段性任务;再次,塑造“一主两辅”的良好治理结构;最后,提升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质绩效。第七章,总结。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四大富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二、综合养鱼的合理配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养鱼的合理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流转背景下不同经营规模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环境影响差异——基于碳足迹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农资投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 |
1.2.2 农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 |
1.2.3 农业生产碳足迹计算 |
1.2.4 单位产值碳足迹计算 |
1.3 数据来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
2.2 农业生产资料投入 |
2.3 农资投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
2.4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
2.5 不同经营模式下稻鱼共生系统的碳足迹 |
2.6 不同经营模式下稻鱼共生系统的单位产值碳足迹 |
3 讨 论 |
4 结 论 |
(2)张家界山区稻田草鲤鲫混养综合技术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田养鱼的优势 |
1.1 除草防病控虫 |
1.2 增肥力提效率 |
1.3 稳产降本增效 |
2 稻田草鲤鲫混养的综合技术措施 |
2.1 田块选择 |
2.2 田间工程 |
2.3 水稻品种选择与种植方式 |
2.4 鱼种选择与放养 |
2.5 日常管理 |
2.5.1 水位水质调控 |
2.5.2 饵料投放 |
2.5.3 施肥用药 |
2.5.4 加强巡查 |
2.6 鱼种收获 |
3 平板式稻田养鱼模式注意要点 |
(3)新侗款理念下的侗族村寨联动发展研究 ——以贵州黎平县三佰水口村寨联合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区域联动背景:从城市走向乡村 |
1.1.2 .乡村规划背景:从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向乡村振兴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案例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案例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区域联动概念解析 |
2.1.2 .侗款概念解析 |
2.1.3 .脱域治理概念解析 |
2.1.4 .新小农主义概念解析 |
2.2 .研究综述 |
2.2.1 .区域联动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区域联动下的乡村规划相关研究进展 |
2.2.3 .侗款相关研究进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侗款到“新侗款”的区域联动理念 |
3.1 .侗款的成因、形式结构及变迁 |
3.1.1 .侗款的成因 |
3.1.2 .侗款的组织形式及结构 |
3.1.3 .侗款的变迁 |
3.2 .新侗款文化对侗族村寨发展的启示 |
3.2.1 .侗款的现代价值 |
3.2.2 .新侗款文化对村寨发展的启示 |
3.3 .新侗款理念下的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总体思路 |
3.3.1 .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
3.3.2 .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的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侗族村寨现状及联动发展战略整合 |
4.1 .三佰水口地区村寨的现状特点及问题 |
4.1.1 .空间:规模细小、分布散乱 |
4.1.2 .行政:边界效应、管理困难 |
4.1.3 .产业:单一缓慢、贫困落后 |
4.1.4 .人文:民族性强、文化独特 |
4.1.5 .生态:环境原生、敏感脆弱 |
4.1.6 .SWOT分析 |
4.2 .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战略整合 |
4.2.1 .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目标 |
4.2.2 .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原则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侗款理念下小、散、贫侗族村寨区域联动策略 |
5.1 .治理联动:脱域治理加快要素流动 |
5.1.1 .构建村寨自组织、政府组织、协力组织三方联动乡建共同体 |
5.1.2 .探索适宜的现代侗款自治制度 |
5.2 .产业联动:小农经济规模化经营 |
5.2.1 .优化侗族本土立体农业产业结构 |
5.2.2 .形成“家庭—自然村—村寨联合体”为结构的联合品牌 |
5.3 .网络联动:区域物流网络构建 |
5.3.1 .完善交通网络格局 |
5.3.2 .构建各类信息网络 |
5.4 .资源联动:各类设施共建共享 |
5.4.1 .合理配置 |
5.4.2 .共享设施 |
5.4.3 .串联路径 |
5.4.4 .协调风貌 |
5.5 .文化联动:款文化生态空间保护活化 |
5.5.1 .坚持整体保护 |
5.5.2 .鼓励原地保护 |
5.5.3 .注重活态保护 |
5.5.4 .激发自我保护 |
5.6 .生态联动:自然资源利用及保护 |
5.6.1 .发展本土绿色经济 |
5.6.2 .建设综合生态工程 |
5.7 .本章小结 |
总结 |
一、主要结论 |
(1)传统侗款文化的重构与新生 |
(2)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的趋势与内涵 |
(3)侗族村寨区域联动的机制 |
(4)侗族村寨区域联动的策略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1)研究不足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滚正村村规民约(2014年) |
附录二 :滚正村村规民约(2019年) |
附录三 :七佰南江村规民约(1988年) |
附录四 :本文引用访谈名单及访谈主要内容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本农田用途管制背景下农户利益补偿政策优化研究 ——基于广州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基本概念 |
2.1.1 基本农田 |
2.1.2 农田用途管制 |
2.1.3 农户经济利益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发展权 |
2.2.2 利益均衡理论 |
2.2.3 价值及产权理论 |
第三章 广州市基本农田用途管制的政策现状和实施情况 |
3.1 广州市基本农田政策现状 |
3.1.1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现状 |
3.1.2 广州市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现状 |
3.2 农田用途管制的目标 |
3.2.1 加强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
3.2.2 农田利用整体效率最大化 |
3.2.3 协调“吃饭”与“建设”的矛盾 |
3.2.4 保护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3.3 广州市土地利用情况和基本农田补偿现状 |
3.3.1 广州市土地利用情况 |
3.3.2 广州市基本农田补偿政策现状 |
3.4 广州市基本农田用途管制实施情况 |
3.4.1 广州基本农田用途管制制度实施情况 |
3.4.2 占用破坏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分析 |
3.5 农田用途管制与农田发展权益的联系 |
3.5.1 农田用途管制为农田发展权的创设奠定了基础 |
3.5.2 农田用途管制与农田发展权既对立又统一 |
3.5.3 农田用途管制与农田发展权二者具有历史递延性 |
第四章 广州基本农田用途管制下农户利益受损情况调查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4.1.1 调查区域概况 |
4.1.2 抽样调查 |
4.1.3 样本特征 |
4.2 农民对农田保护政策和农田发展权受限的认知 |
4.2.1 农民对农田保护政策的认知 |
4.2.2 农民参与农田规划保护的态度 |
4.2.3 受访农民对农田发展权受限的感知 |
4.3 受访农民对基本农田补偿政策的认知情况及评价 |
4.3.1 受访农民对基本农田补偿政策的认知情况 |
4.3.2 受访农民对基本农田补偿政策的评价 |
4.4 调查结论 |
第五章 广州市农民基本农田发展利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
5.1 基本农田经济补偿标准过低,调整机制滞后 |
5.1.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 |
5.1.2 与农转用产生的经济收益差距大 |
5.1.3 基本农田经济补偿政策动态调整滞后 |
5.2 基本农田补偿政策忽视了农户的个体差异 |
5.3 重数量轻质量造成农民利益损失 |
5.3.1 基本农田分级不完善,占优补劣现象严重 |
5.3.2 环境污染严重,农田质量下降 |
5.4 个体种植效益低,规模化经营难度大 |
5.4.1 种植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低 |
5.4.2 基本农田规划和布局分散 |
5.4.3 基本农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不健全 |
5.4.4 农业融贷和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
第六章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下农户利益补偿政策优化建议 |
6.1 树立新的发展目标 |
6.1.1 常规目标:以经济目标为核心的三大目标体系 |
6.1.2 主体目标:主体利益博弈均衡的着眼点 |
6.2 制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标准 |
6.2.1 因时制宜,完善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标准动态调整 |
6.2.2 因地制宜,差异制定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标准 |
6.2.3 加大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的宣传力度 |
6.3 长效保障农民利益,引导农民向职业化发展 |
6.3.1 拓宽社保资金筹措渠道,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
6.3.2 推广基本农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保障占补质量 |
6.3.3 加强污染防治,保持基本农田土壤肥力 |
6.3.4 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
6.4 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提高基本农田种植收益 |
6.4.1 科学划定基本农田,重视“集中性”和“连片性” |
6.4.2 健全基本农田承包经营权及流转制度 |
6.5 挖潜基本农田生态价值,以金融服务促进农业生产 |
6.5.1 充分发挥基本农田生态价值,提高基本农田保护效益 |
6.5.2 优化农业融贷和农业保险服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基本农田用途管制下农户利益受损情况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国资国企司法治理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认真对待国资国企司法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对象 |
二、特殊在哪里 |
三、宪法规定与司法实践 |
四、研究语境 |
五、问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立法层面 |
二、行政层面 |
三、司法层面 |
四、为什么以司法治理为进路 |
第三节 理论脉络和内容结构 |
一、以中国宪制为总基调 |
二、从案件审判流程来论述 |
三、以司法治理现代化为归宿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公法与私法的交叉学科研究 |
二、策略博弈分析法 |
三、法律实证研究 |
第五节 可能的贡献 |
第六节 可能的不足 |
第一章 法院受理涉国资国企案件的筛选机制 |
第一节 材料与问题 |
一、材料1: 不予受理企业改制案件 |
二、材料2:能动司法受理涉外案件 |
三、材料3:能动司法服务国企改革 |
第二节 受理还是不受理 |
一、司法规定 |
二、司法实践 |
第三节 能动还是克制 |
一、司法规定 |
二、司法实践 |
第四节 为什么拒绝司法 |
一、党政的策略 |
二、国企的策略 |
三、社会行动者的策略 |
四、法院的策略 |
五、小结与反思:实事求是? |
第五节 为什么能动司法 |
一、党政的策略 |
二、国企的策略 |
三、社会行动者的策略 |
四、法院的策略 |
五、小结与反思:利益均沾? |
第六节 司法角色定位:基于政治形势判断 |
一、司法服从国家治理需要 |
二、司法完成改革任务分工 |
三、司法确定并发展自主性 |
四、小结与反思:进退应矩? |
第七节 反思与展望:走向自主型司法 |
一、司法与政治:调整权力边界 |
二、司法与党政:区分发展方式 |
三、司法与改革:确证成果合法 |
第二章 涉国资国企案件审理术 |
第一节 材料与问题 |
一、材料4:不良债权系列案件 |
二、材料5: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
第二节 司法规定 |
一、涉及上级公司案件 |
二、涉及行政部门案件 |
三、涉及国企与非公案件 |
四、涉及金融债权案件 |
五、涉及社会稳定案件 |
六、小结与反思:保护理念 |
第三节 司法实践 |
一、专项资金支持 |
二、减免缓诉讼费 |
三、开通绿色通道 |
四、组建专业团队 |
五、出台指导意见 |
六、统一协调机制 |
七、效果导向:“生病企业”的医院 |
八、小结与反思:戴着镣铐跳舞? |
第四节 为什么如此审理 |
一、党政的策略 |
二、国企的策略 |
三、社会行动者的策略 |
四、法院的策略 |
五、小结与反思:螺旋式上升? |
第五节 司法角色定位:基于权力资源配置 |
一、司法治理落实国家治理 |
二、司法抑制地方保护主义 |
三、司法形塑独立社会功能 |
四、司法巧用调判结合方式 |
五、小结与反思:过渡性策略? |
第六节 反思与展望:法律多元主义 |
一、法官弥补司法制度不足 |
二、司法弥补公共政策不足 |
三、建设多元一体法治国家 |
第三章 涉国资国企案件的执行机制 |
第一节 材料与问题 |
一、材料6:债权执行系列案 |
二、材料7:基本解决执行难 |
第二节 司法规定 |
一、涉及上级公司案件 |
二、涉及行政部门案件 |
三、涉及国企与非公案件 |
四、涉及社会稳定案件 |
五、涉及产权保护案件 |
六、小结与反思:平等保护势在必行? |
第三节 司法实践 |
一、区别对待执行 |
二、案件报告制度 |
三、地方保护主义 |
四、执行联动机制 |
五、执行和解机制 |
六、业务指导机制 |
七、小结与反思:政策转型导致制度变迁? |
第四节 为什么如此执行 |
一、党政的策略 |
二、国企的策略 |
三、社会行动者的策略 |
四、法院的策略 |
五、小结与反思:司法政治化? |
第五节 司法角色定位:基于专业化实践 |
一、司法提升执行治理水平 |
二、司法增强制约行政能力 |
三、司法规范执行自主建设 |
四、小结与反思:执行的春天到了? |
第六节 反思与展望:迈向平等保护 |
一、司法理念:平等保护 |
二、司法行动:平等制裁 |
三、路径安排:党与司法 |
第四章 作为涉国资国企案件“立法者”的法院 |
第一节 “立法”情况 |
一、总体概况 |
二、具体情况 |
第二节 “立法”特点 |
一、回避政治问题 |
二、防止资产流失 |
三、维护社会稳定 |
四、迈向平等保护 |
五、夯实司法权力 |
第三节 为什么是法院“立法” |
一、党的策略 |
二、人大的策略 |
三、国务院的策略 |
四、国企的策略 |
五、社会行动者的策略 |
六、法院的策略 |
七、小结与反思:司法法治国? |
第四节 司法角色定位:基于国家治理转型 |
一、司法与政治之间的平衡 |
二、司法确认公共沟通成果 |
三、司法治理推进国企治理 |
四、小结与反思:合二为一? |
第五节 反思与展望:司法治理现代化 |
一、服务:“不换思想就换人” |
二、维护:“司法公正阶段论” |
三、建构:“主体性司法道路” |
第五章 司法治理与法治道路 |
第一节 司法双轨制 |
一、社会的胜利 |
二、国家的胜利 |
第二节 为什么博弈 |
一、国企治理是政治使命必然要求 |
二、国企治理是治理绩效必然要求 |
三、国企治理与司法治理分工配合 |
第三节 目的:提升合法性与现代性 |
一、运动治理与司法治理 |
二、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
三、法律移植与实践资源 |
四、小结与反思:什么是法院的贡献 |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司法自信与法治道路 |
一、外部视角:“以中国为中心” |
二、内部视角:“以中国为方法” |
三、司法治理:“阶段论” |
四、展望未来:“变化态” |
第五节 反思与检讨:解释限度 |
结语 |
附件: 论文相关司法解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感恩奋斗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基础 |
1.3.1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 |
1.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概念 |
1.3.3 农业产业结构调的理论依据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资料与数据来源 |
1.4.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产业发展现状 |
2.1.2 扶贫现状 |
2.1.3 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
2.2 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
2.2.1 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 |
2.2.2 种植业发展变化 |
2.2.3 林业发展变化 |
2.2.4 畜牧、渔业发展变化 |
2.3 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2.3.1 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两个不优”并存 |
2.3.2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龙头企业发展“两个缓慢”并存 |
2.3.3 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业信息建设发展“两个不全”并存 |
2.3.4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规模化建设“两个较弱”并存 |
2.3.5 农产品深加工与产品种类“两个不景”并存 |
2.4 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成因 |
2.4.1 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 |
2.4.2 农村劳动力普遍素质较低 |
2.4.3 农业科技推广滞后 |
2.4.4 农业基础设施脆弱,不成规模,经费紧张,调整周期长 |
2.4.5 缺少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基本思路及策略 |
3.1 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3.1.1 以市场为导向 |
3.1.2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
3.1.3 依靠科技进步 |
3.1.4 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3.1.5 用经济手段调控和引导 |
3.1.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 |
3.2 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
3.3 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
3.3.1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运销组织发展,帮助农民了解市场 |
3.3.2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3.3.3 健全农产品信息体系、市场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 |
3.3.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
3.3.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坚持生态优先,做强农旅结合 |
3.3.6 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农业内部协调发展 |
第四章 全文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移民安置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移民安置规划相关理论及方法 |
2.1 移民安置人口及规模的确定 |
2.1.1 移民安置容量的定义 |
2.1.2 土地承载能力 |
2.1.3 水源承载能力 |
2.2 移民安置经济发展理论 |
2.2.1 农业发展经济学理论 |
2.2.2 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 |
2.3 移民安置人地关系理论 |
2.3.1 人地关系论的理论体系 |
2.3.2 土地资源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
2.3.3 移民安置后新型人地关系下的产业结构布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藤峡水利枢纽项目移民安置规划的背景和现状 |
3.1 项目影响范围 |
3.1.1 项目影响的空间范围 |
3.1.2 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 |
3.1.3 项目对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影响 |
3.2 基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移民接受地选择 |
3.2.1 安置地的地缘优势与产业结构 |
3.2.2 安置地容量分析 |
3.2.3 安置地选择与人口数量配比 |
3.3 移民安置的社会经济效用分析 |
3.3.1 生产安置效益分析 |
3.3.2 移民生活水平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藤峡水利枢纽项目移民安置空间规划 |
4.1 产业结构优化与镇域总体规划调整 |
4.1.1 现阶段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4.1.2 移民安置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 |
4.1.3 促进移民安置区产业结构合理布局 |
4.1.4 镇域总体规划调整 |
4.2 水库水域开发利用规划 |
4.2.1 规划的原则 |
4.2.2 渔业规划 |
4.2.3 旅游规划 |
4.3 移民搬迁安置规划 |
4.3.1 移民点位置选择 |
4.3.2 居民点迁建规划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资源、机会与能力: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元阳县良心寨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方法 |
(一) 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 |
(二) 比较分析法 |
(三) 文献研究法 |
三、文献综述 |
(一) 有关资源禀赋的研究 |
(二) 有关机会结构的研究 |
(三) 有关人的发展能力的研究 |
(四) 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 |
(五) 有关移民社区重建的研究 |
(六) 有关农村(农业) 资源配置的研究 |
四、中心论点 |
五、田野点概况 |
(一) 牛角寨乡概况 |
(二) 良心寨村概况 |
第一章 良心寨村的易地扶贫搬迁 |
第一节 搬迁的原因 |
一、自然灾害频发 |
二、水资源紧张 |
三、土地、山林资源匮乏 |
四、居住空间不足和基础设施落后 |
五、文化习俗的影响 |
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足 |
第二节 迁入地概况 |
一、选址原则 |
二、迁入地条件 |
第三节 投资预算、发展规划及预期效益 |
一、投资预算 |
二、发展规划 |
三、预期效益 |
第二章 搬迁对象与分户现象 |
第一节 搬迁对象的识别、规模调整与搬迁户类型 |
一、搬迁对象范围 |
二、贫困户的识别与扶贫资源分配的价值评判 |
三、搬迁对象的识别 |
四、搬迁对象的变化与搬迁规模的调整 |
五、搬迁户类型 |
第二节 搬迁户补助标准差异与政策纠偏 |
一、搬迁户补助政策 |
二、不同搬迁批次的补助标准 |
三、搬迁户人均补助标准差异与政策纠偏 |
第三节 分户现象及意义 |
一、“农转非”与分户类型 |
二、分户的原因 |
三、分户的意义 |
第三章 搬迁项目实施的主体实践与政策纠偏 |
第一节 宅基地分配的主体实践 |
一、宅基地分配原则 |
二、宅基地分配的主体实践 |
第二节 住房建设的主体实践与政策纠偏 |
一、住房建设标准 |
二、住房超标建设与政策纠偏 |
第四章 搬迁人口的社会文化适应与调适 |
第一节 社区组织重建 |
一、庙会组织 |
二、厨房组织 |
三、搬迁精英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
第二节 社会关系重构 |
一、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关系重构 |
二、迁入地村民组重构 |
三、搬迁人口的关系重构 |
第三节 搬迁人口的适应与调适 |
一、“彝族特色村”问题 |
二、搬迁人口的社会文化适应与调适 |
三、搬迁人口生产生活的适应与调适 |
第五章 易地扶贫搬迁与搬迁户脱贫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搬迁户资源禀赋状况 |
一、搬迁贫困户资源禀赋状况 |
二、随迁户资源禀赋状况 |
第二节 搬迁户机会结构状况 |
一、搬迁贫困户机会结构状况 |
二、随迁户机会结构状况 |
第三节 搬迁户发展能力评估 |
一、搬迁人口年龄结构及分布 |
二、搬迁人口文化水平及技能分布 |
第四节 搬迁户资源配置方式与脱贫发展路径差异 |
一、搬迁户资源配置方式选择 |
二、搬迁户资源配置差异 |
三、搬迁户实现脱贫发展的路径差异 |
第六章 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 |
第一节 易地扶贫搬迁的构成要素 |
一、自然资源权属的转移 |
二、人口的转移 |
三、人力资本的转移 |
四、物质资本的转移 |
五、神圣事物的转移 |
第二节 易地扶贫搬迁与搬迁户资源拓展 |
一、自然资源的拓展 |
二、社会资源的拓展 |
三、人力资源的拓展 |
第三节 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 |
一、自然资源重新配置 |
二、人力资源重新配置 |
三、物质资本重新配置 |
第四节 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意义 |
一、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意义 |
二、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社会意义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硕士阶段参与项目和发表论文 |
后记 |
(10)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论证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
二、国外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
三、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资源型村庄 |
二、任务型治理 |
第四节 个案选择与研究方法 |
一、个案的影响力与代表性 |
二、荻港村简介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提出 |
一、“任务型治理”议题的研究回顾 |
二、“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解析 |
三、“任务型治理”的核心特征 |
四、“任务型治理”的作用价值 |
第二节 “任务型治理”的理论解读 |
一、利益相关的主体解读 |
二、互动合作的过程解读 |
三、彼此依赖的关系解读 |
四、功能多元的价值解读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一个理论框架 |
一、资源型村庄的三元治理主体分析 |
二、资源型村庄的任务界定与治理结构 |
三、资源型村庄的阶段划分与任务执行 |
四、资源型村庄的任务治理绩效与意义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 |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历史沿革 |
二、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制度安排 |
三、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 |
第三章 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基础治理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一、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二、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三、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 |
一、村庄合并与换届选举 |
二、六老组织与基层维稳 |
三、社会组织与村庄治理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 |
一、村庄集体经济薄弱 |
二、青鱼合作社的创办 |
三、村庄集体企业改制 |
四、成立村经济合作社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 |
一、油脂化工企业整治 |
二、清水河道工程开展 |
三、村庄长效管理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公共服务供给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一、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
二、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三、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公共服务供给 |
一、五水共治:以龙八港为例 |
二、农民新房建设与村庄洁化 |
三、服务设施完善与环境美化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文化公共服务供给 |
一、古村落文化资源的消失 |
二、政府政策支持古村修复 |
三、文化项目提升村民素质 |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获选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制度公共服务供给 |
一、实施六百工作制 |
二、推行网格化管理 |
三、完善制度化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品牌塑造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一、资源型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二、资源型村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三、资源型村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 |
一、荻港古村旅游公司的创办 |
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选 |
三、招商引资与旅游资源开发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 |
一、桑基鱼塘修复 |
二、丝绸小镇创建 |
三、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 |
一、荻港渔庄的创建 |
二、鱼文化节的举办 |
三、“渔家乐”的传承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 |
一、资金缺乏与项目产业支持 |
二、精神空虚与文化复兴 |
三、纠纷频发与治安维稳 |
四、环境污染与村庄整治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内在机理 |
一、村民主体性的确立 |
二、社会资本的培育 |
三、多元参与的建立 |
四、乡村精神的重塑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优势解析 |
一、城市与乡村:和合共生 |
二、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 |
三、发展与文化:持续和谐 |
四、五位一体:共同推进并实现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策略:任务型治理 |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动力机制考察 |
二、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
三、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四、综合养鱼的合理配置(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流转背景下不同经营规模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环境影响差异——基于碳足迹的实证研究[J]. 崔文超,焦雯珺,闵庆文,孙业红,刘某承,吴敏芳. 应用生态学报, 2020(12)
- [2]张家界山区稻田草鲤鲫混养综合技术模式探讨[J]. 谢春凤,覃华兰,肖卫,罗庆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20(08)
- [3]新侗款理念下的侗族村寨联动发展研究 ——以贵州黎平县三佰水口村寨联合体为例[D]. 许冬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基本农田用途管制背景下农户利益补偿政策优化研究 ——基于广州的调查[D]. 李晶.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国资国企司法治理实证研究[D]. 谢锐勤.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7]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研究[D]. 孙剑锋.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4)
- [8]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移民安置规划研究[D]. 汪有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9]资源、机会与能力: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元阳县良心寨村的个案研究[D]. 姜似海. 云南大学, 2018(01)
- [10]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D]. 沈费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