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苦瓜抗虫性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邱晔[1](2021)在《江苏地区西甜瓜重要害虫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甜瓜是西瓜和甜瓜的统称。随着江苏地区西甜瓜产业设施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新品种推陈出新,产业稳步提升。但西甜瓜在其生长季节,经常遭受病虫的为害,为害轻者减产10%~30%,重者减产可达50%左右,严重影响西甜瓜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影响到西甜瓜的经济效益,制约西甜瓜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因此,开展西甜瓜病虫害的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江苏地区西甜瓜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进行了调查,针对重要害虫瓜绢螟和截形叶螨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并开展了瓜蚜、瓜绢螟和截形叶螨的防治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江苏地区西甜瓜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调查2019-2020年在江苏主要产区的西甜瓜上调查收集到的害虫隶属6目12科20种,其中螨类1科3种。在田间为害严重的有8种,分别是半翅目的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和烟粉虱Bemisia(Gennadius);双翅目的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Burges)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鳞翅目的瓜绢螟Diaphania indica(Saunders)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ubner);蜱螨目的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和二斑叶螨 Tetranychus urticae Koch。2、瓜绢螟的外部形态、龄期划分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观察描述了瓜绢螟卵、幼虫、雌雄蛹及雌雄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拍摄了各虫态的形态照片;通过测量统计瓜绢螟幼虫的头壳宽度,明确了瓜绢螟幼虫共分为5个龄期。越冬调查发现,江苏地区瓜绢螟主要以蛹越冬。过冷却点测定表明,瓜绢螟卵的过冷却点最低,为-22.86℃,其次为雌雄成虫,分别为-14.95℃和-12.03℃,雌雄蛹的为-13.01℃和-12.08℃,低龄和高龄幼虫过冷却点最高,分别为-12.19℃和-5.38℃。在21-33℃范围内,瓜绢螟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3℃条件下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速率λ最高,分别为0.1792和1.1963,但在30℃条件下净增值率最大(R0=84.2123);世代平均周期从 21℃到 33℃逐渐缩短,分别为 43.0271、36.2189、28.0968、27.6177 和 20.5319;总生殖率GRR在27℃条件下最大,为94.4864,而在33℃下雌虫产卵量开始降低,此温度不利于瓜绢螟繁衍;瓜绢螟卵、幼虫、蛹、成虫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54℃、9.90℃、14.28℃、15.00℃和 13.49℃,有效积温分别为 38.00 日度、287.00 日度、77.72 日度、277.60日度和362.90日度。3、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截形叶螨取食5个不同西甜瓜品种(西瓜早佳8424、西瓜美都、西瓜嘉美和甜瓜金玉红2号、甜瓜玉菇)对其发育历期、产卵量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早佳8424是最适宜截形叶螨生长和繁殖的品种,而西瓜嘉美具有较高的抗虫性。4、西甜瓜主要害虫的防治试验应用银色膜覆盖对田间瓜蚜的趋避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银色膜覆盖具有较明显趋避蚜虫的作用。采用叶片浸渍法和喷施法,用7种药剂对蚜虫进行了毒力试验,结果表明施药3d后10%溴氰虫酰胺水分散粒剂防效最高,为88.89%,其它药剂的防效均低于70%,因此10%溴氰虫酰胺可作为防治瓜蚜的推广药剂。通过玻片浸渍法和喷施法,测定了 6种药剂对截形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3%炔螨特乳油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优,其防效达95.67%,其次是5%唑螨酯悬浮剂,防效为88.00%。此外,对瓜绢螟幼虫也进行了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防效为91.11%,对瓜绢螟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胡华冉[2](2019)在《工业大麻耐盐候选基因GDH2和NACs的克隆及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盐害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全球农业产量的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此植物的耐盐性机制研究成为当今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工业大麻(Cannabis sartiva L.)是极具潜力的经济作物,研究其耐盐机理对改良和提高大麻耐盐性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目前,NAC转录因子被证实响应植物盐胁迫,而谷氨酸脱氢酶(GDH)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胁迫应答酶。基于实验室前期研究工作,从大麻盐胁迫转录组数据库筛选了被证实参与逆境响应通路且表达上调的4个候选基因,分别命名为CsGDH2,CsN4C1,CsA4 C2,CsNAC3。本论文在探索大麻组培体系的基础上,克隆了这4个基因的全长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筛选内参基因研究其时空表达特征;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及RNAi、过表达载体,将过表达载体分别转化烟草和拟南芥,初步分析了这4个盐胁迫应答基因的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基因的半定量和定量表达分析表明,4个候选基因在根和叶中的表达量随盐浓度、胁迫时间的变化而不同。CsGDH2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总体高于根部;200 mM NaCl胁迫下,CsNAC1基因在根部的表达量高于叶片,而CsNA C2和CsNA C3基因则相反。此外,CsGDH2、CsNA C3基因的表达量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CsNA Cl、CsNA C2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2)构建的CsGDH2和CsNAC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ASY-Blunt E1,经盐胁迫诱导出大量目的蛋白。初步认为该4个基因在参与大麻耐盐碱调控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3)从大麻中克隆得到谷氨酸脱氢酶2基因(CsGDH2)cDNA片段,其序列全长1730bp,开放阅读框1236 bp,编码411个氨基酸,包含一个谷氨酸脱氢酶保守结构域;比较了与CsGDH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90%以上的物种,系统进化树显示,CsGDH2与桑树亲缘关系最近,而与南瓜、苦瓜的亲缘关系最远。克隆了 CsNAC1、CsN4 C2、CsN4 C3的cDNA 全长,分别为 888 bp、864bp、1059 bp,分别编码295、287和352个氨基酸;经保守结构域和同源序列比对发现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均具有NAM结构域,且CsNA C1和CsNA C2属于NAC家族的ATAF亚族,CsNA C3则属于AtNAC3亚族。比较了与CsAAC氨基酸序列同源性90%以上的物种,系统进化树提示,CsNA Cs与苎麻、山黄麻及蓖麻的亲缘关系最近。4个基因编码的亲水性蛋白质的等电点、脂溶系数、不稳定系数等理化性质各不相同。(4)构建了这4个盐胁迫相关基因的RNAi和过表达载体,通过叶盘法和花序侵染法分别转入烟草和拟南芥:①CsGDH2转基因烟草经盐处理后的谷氨酸脱氢酶活性、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丙二醛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②CsNAC1、CsNAC3转基因烟草的相对电导率和SOD活性都显着高于野生型,而这两项生理指标在CsNA C2转基因烟草中则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3个基因的转基因烟草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着高于野生型;CsNAC1和CsNA C3转基因植株的MDA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而CsNAC2转基因植株无显着变化。③CsGDH2、CsN4 C2和CsNAC3(CsN4C1基因侵染未获得转基因材料)的转基因拟南芥种子在盐胁迫下的发芽率显着高于野生型,说明耐盐性提高。综上所述,CsGDH2、CsNAC1和CsN4C3的过量表达,能显着提高烟草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而CsNAC2基因的功能尚难确定。(5)对于’云麻1号’,用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0.4 mg/L TDZ+0.1 mg/L NAA+MS+8g琼脂+30g糖:该品种叶片再生的潮霉素筛选压为2 mg/L,头孢霉素筛选压为0.2 g/L。
赵凯[3](2019)在《我国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鉴定及验证》文中研究表明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喜温、需水较多的短日照作物,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油脂、异黄酮和膳食纤维等,有“绿色的乳牛”之称。我国南方为高热量多雨水的气候条件,是大豆的三大主产区之一,种质资源丰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是主要的大豆食叶性害虫,具有暴食性,危害严重时导致颗粒无收。长期使用农药控制害虫,会导致环境污染且会使斜纹夜蛾产生抗药性。在最小化使用杀虫剂的方法中,抗性品种的使用与其它控制策略相容。植物对昆虫的抗性使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维持在经济损害的水平以下,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也不会产生额外的成本。本研究以482份南方栽培大豆为材料,在2018年5月、6月和9月进行了 3次抗选性试验,每次试验有3个区组。采用温室人工接虫法,以叶面积损失率(damaged leaf percentage,简称 DLP)作为抗选性鉴定指标,以 PI227687、Lamar、Japan、P64 和 P65为抗虫标准对照,沔阳白毛豆、江宁老鼠豆、监利牛毛黄、NN89-29和大浦大粒黄为标准感虫对照。比较了不同月份不同调查期间的叶面积损失率,分析了抗选性鉴定的稳定性。使用标准品种分级法对南方栽培大豆进行抗虫等级划分和筛选优异种质。通过独立性检验分析南方栽培大豆抗选性是否与生态区和播种类型相关。对筛选出来的5个抗虫品种和5个感虫品种,以Lamar和沔阳白毛豆为对照品种进行室内抗选性和抗生性验证。同时分析了斜纹夜蛾对筛选出来的抗感品种的食物利用的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评价:同一月份不同取食天数间叶面积损失率的方差分析表明材料间、取食天数间、区组间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说明不同材料间抗选性差异显着,且取食天数间差异更大。以三个月份每个区组不同调查天数间叶面积损失率的加权平均数作为观察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月份间、区组(月份)间、材料间、材料与月份互作间均达到极显着水平。通过比较不同月份下的调查天数、F值、遗传率和遗传变异系数,认为5月份调查效果最好,但调查天数较长。在同一月份整个调查期的加权平均数鉴定效果最好,其次是调查中期。使用标准品种分级法对供试材料进行抗性分级,三个月份中定安小黑豆和赣榆连毛倘均表现高抗(HR),39份种质均表现为高感(HS)。对南方大豆的抗性等级与其来源生态区和播期类型进行独立性检验,发现华南热带生态区(Ⅵ)抗虫品种占其整个生态区的41.5%,高于整个南方生态区抗虫品种22.8%的比例。南方栽培大豆群体抗选性与播期类型不相关。(2)室内对抗选性抗和感南方栽培大豆进行抗性验证:在抗选性试验中对接虫14h、28h、42h、56h叶面积损失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种间叶面积损失率差异极显着,抗虫品种叶面积损失率远远低于感虫品种,但抗虫品种抗性均低于Lamar。抗生性试验中对斜纹夜蛾第6、9和12天的幼虫重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证明筛选出来的抗选性品种同时也具有抗生性特性。(3)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了斜纹夜蛾3龄和5龄幼虫取食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叶片后的相对生长率(RGR)、食物转化率(ECI)、近似消化率(AD)和消化转化率(ECD)。通过Duncan氏新复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取食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后相对增长速率差异显着,且抗虫性越强相对生长率越小,但近似消化率、食物转化率、消化转化率间差异较小。
宋瑞雪[4](2018)在《RIP和Toxin基因在水稻抗虫性中的潜在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水稻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有重大意义。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主要受到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等害虫的危害,而目前对水稻害虫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在长期不科学的使用农药后,导致害虫对化学药剂的敏感度降低、环境污染和稻谷中农残留等问题。因此,寻找高效、安全、对水稻害虫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植物基因工程为水稻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已有研究表明:RIP1和RIP2基因在玉米中表现出抑制害虫取食消化的作用,Toxin基因具有使核糖体钝化的作用,但对于这些基因在水稻中的抗性作用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NCBI数据库查找比对,发现水稻中存在RIP1、RIP2和Toxin基因,但还不明确这些基因在水稻中是否也具有抗虫作用。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实验,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RIP和Toxin基因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的表达量利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10种不同水稻品种(TN1、秀水134、浙粳99、中早39、金早47、中浙优8号、Y两优689、甬优12号、甬优15和甬优1540)分蘖期叶片中RIP1、RIP2、Toxin基因表达水平。测定结果显示,RIP1、RIP2和Toxin基因在中浙优8号水稻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其余9个水稻品种。2.RIP和Toxin基因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表达量测定水稻不同生育期内(苗期、分蘖期和乳熟期)叶片和茎秆中三种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三种基因在水稻苗期的表达量均呈较低水平。RIPI基因和Toxin基因在分蘖期的表达量高于乳熟期,RIP2基因在分蘖期和乳熟期均有表达,乳熟期的基因表达量略高于分蘖期。三种基因在水稻同一生育期内,叶片中基因的表达量高于茎秆中,这与相关蛋白的位置分布有一定关系,具体的缘由还需详尽的实验和观察。3.稻纵卷叶螟取食水稻后RIP和Toxin基因表达量稻纵卷叶螟危害水稻叶片1d、3d、5d后测定水稻叶片和茎秆中三种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RIP1基因在中浙优8号叶片中的表达量随时间推移上调;RIP2基因在叶片和茎秆中的表达量均上调;Toxin基因在5 d茎秆中的表达量最高。4.二化螟取食水稻后RIP和Toxin基因表达量二化螟危害水稻叶片1 d、3 d、5 d后测定水稻叶片和茎秆中三种基因的表达变化。RIP1基因在中浙优8号水稻茎秆中的表达量随时间推移下调;RIP2基因在在茎秆中的表达量随时间推移下调,叶片中的表达量随时间推移上调;Toxin基因在茎秆中的表达量随时间推移上调,在所测定时间内5 d叶片中的表达量高于1 d和3 d。5.褐飞虱取食水稻后RIP和Toxin基因表达量褐飞虱危害后,三种基因在中浙优8号茎秆中的表达量均随时间推移而下调;RIP1基因和Toxin基因在5d叶片中的表达量高于1 d和3d,RIP2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水平随时间推移而下调。综合比较比三种害虫取食水稻后RIP和Toxin基因表达变化可知: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二者幼虫同为咀嚼式口器,但二者的危害部位不同(稻纵卷叶螟取食叶片,二化螟取食茎秆)导致幼虫取食危害水稻后目的基因的表达有一定差异。二化螟和褐飞虱两种害虫均能危害水稻茎秆部位,且两种昆虫的口器不同(二化螟幼虫咀嚼式,褐飞虱刺吸式),但均可导致RIP基因均随时间变化而下调,而Toxin基因在茎秆中的表达量有所差异,具体的差异原因和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这些结果可为以后的抗性水稻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罗剑峰[5](2017)在《苦瓜素类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Ofh细胞和粉纹夜蛾Hi-5细胞的毒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苦瓜素(momordicins)是一类结构相似的葫芦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是源自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茎叶提取物中的重要抗虫次生代谢物。苦瓜素I和苦瓜素II是苦瓜叶片提取物中含量较多的一类化合物,苦瓜苷B是从苦瓜茎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本文旨在细胞及蛋白组学水平上明确苦瓜素类化合物的抗虫作用机理,为筛选新型作用机制的生物农药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离体亚洲玉米螟Ostrinina furnacalis幼虫血细胞(Ofh)和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卵巢细胞(Hi-5)为对象,在细胞水平系统地研究了苦瓜素I和苦瓜苷B对Ofh细胞的毒力,并研究了苦瓜素I对Hi-5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1.苦瓜素Ⅰ和II及苦瓜苷B对Ofh细胞毒理用CCK-8法比较了苦瓜素Ⅰ、苦瓜素Ⅱ、苦瓜苷B和印楝素A对Ofh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了苦瓜素Ⅰ及苦瓜苷B对Ofh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并用台盼蓝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研究了其对Ofh细胞的致坏死作用。旨在确定苦瓜素Ⅰ和新化合物苦瓜苷B对Ofh细胞的毒力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苦瓜素Ⅰ、苦瓜素Ⅱ和苦瓜苷B对Ofh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36 h后的IC50值分别为7.566、24.340及8.514μg/mL,苦瓜素Ⅰ及苦瓜苷B对Ofh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苦瓜素Ⅱ及对照药物印楝素A。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处理后的Ofh细胞表现为体积膨大、表面变得粗糙并有明显的空泡现象,严重破坏了Ofh细胞的形态结构。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8μg/mL的苦瓜素Ⅰ及苦瓜苷B处理Ofh细胞1248 h,细胞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呈一定的时间依赖关系。而且苦瓜素Ⅰ对Ofh细胞的急性毒力高于苦瓜苷B。Ofh细胞经AO/EB染色后,用荧光显微观察发现,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处理组细胞膜破裂,细胞核受损严重,细胞呈不均匀桔黄色-橙红色荧光,呈典型的坏死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对Ofh细胞具有明显的致坏死作用。8μg/mL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处理Ofh细胞36 h后,总坏死率分别为74.92%±2.02%和49.77%±1.69%。苦瓜素Ⅰ和新化合物苦瓜苷B对Ofh细胞均具有有效的增殖抑制和致坏死作用,这可能是苦瓜素类化合物抑制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主要机制之一。2.苦瓜素I对Hi-5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以MTT法研究了苦瓜素I和苦瓜苷B对粉纹夜蛾卵巢细胞(Hi-5)的增值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对Hi-5细胞均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苦瓜素Ⅰ对粉纹夜蛾Hi-5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强于苦瓜苷B。苦瓜素I处理Hi-5细胞12 h和36 h后的IC50值分别为19.239μg/mL和12.000μg/mL。根据36 h苦瓜素Ⅰ对Hi-5细胞的增殖抑制IC50值,以12μg/m L的苦瓜素Ⅰ处理Hi-5细胞,应用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技术进一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用12μg/mL的苦瓜素Ⅰ处理Hi-5细胞后的处理组总蛋白表达谱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检测到的蛋白质点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检测到1563个蛋白质斑点,处理组检测到1070个斑点,比对照组减少了493个蛋白质点。其中,处理组和对照差异蛋白有17个,2个蛋白点消失,15个蛋白点下调,采用MALDI-TOF/TOF质谱技术成功鉴定了16个差异表达蛋白,分别是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小亚基(Ribonucleoside-diphosphate reductase small chain)、过氧化物酶(POX-A)、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hosphoglyceromutase)、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NADH 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 30 kD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ol-3-phosphate dehydrogenase-1)、微管解聚相关蛋白(Stathmin)、鸟苷酸还原酶(GMP reductase 1-like)、肌动蛋白(Actin-4)、外位ATP酶(Ecto-ATPase)、α-微管蛋白(Alpha-tubulin)、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延伸因子基因(Elongation factor 1 alpha)、Poly(A)结合蛋白(PolyA-binding protein)、反式激活因子(Transactivator)、Vasa蛋白。
杜卓涛[6](2017)在《嫁接和外源NO对苦瓜幼苗耐冷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苦瓜(Momirdica charantia L.)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蔬菜,随着人们对苦瓜食用和药用价值的认识,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苦瓜耐热、喜光,但冬、春季生产时常遭遇连续低温弱光而造成冷害,大量化瓜,降低产量。嫁接和施用外源NO都是克服低温对苦瓜生长影响的有效方法。1、为了提高苦瓜耐冷性,筛选出耐冷性好的苦瓜嫁接砧木,探讨不同砧木嫁接提高苦瓜耐冷性机理,以翠柳2号苦瓜为接穗,以丝瓜、南瓜等5个品种为嫁接砧木,以翠柳2号苦瓜自根苗和自嫁苗为对照,在昼/夜8℃下进行低温胁迫。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比较了 5种砧木品种插接和靠接的嫁接成活率。苦砧2号的嫁接成活率最高,其次是根无敌和中原共荣,苦砧1号砧木嫁接成活率最低。说明供试砧木品种苦砧2号、根无敌、中原共荣与翠柳2号苦瓜嫁接的亲合性较好。靠接法嫁接成活率略优于插接,但靠接法有步骤繁琐、效率低的缺点。而插接对于嫁接期间环境湿度要求很高,需要专门设备控制环境条件。因此,综合考虑本研究采用靠接法进行嫁接。(2)低温胁迫下,5种砧木嫁接苗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形态指标、生长速率、根系活力均高于自根苗、自嫁苗,其中中原共荣、苦砧2号、根无敌等南瓜砧木的嫁接苗表现较好,且均显着高于对照;嫁接苗的冷害指数均低于对照,其中中原共荣、苦砧2号、根无敌嫁接苗的冷害指数显着低于对照。这说明嫁接能明显提高了苦瓜幼苗的耐冷性,减少低温胁迫对苦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认为,5个砧木品种的嫁接苗的生长势和耐冷性均优于自根苗、自嫁苗,其中中原共荣、苦砧2号、根无敌3个砧木品种综合表现较优异,在生产上可以作为苦瓜耐低温砧木。(3)低温胁迫下嫁接苦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比对照明显增加,而叶绿素b变化较小,说明嫁接减少了低温下植物体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的降解,而对叶绿素b的影响不大。嫁接能改善低温胁迫下苦瓜叶片的光合指标和荧光指标,这有利于延缓叶片由于低温造成的光合能力衰退。(4)本研究利用筛选出的2种耐冷性较好的嫁接苗,分析了低温胁迫对其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发现嫁接处理可抑制低温胁迫条件下苦瓜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H202产生速率的上升,提高抗氧化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含量,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果糖、蔗糖、葡萄糖、脯氨酸含量,延缓低温胁迫对抗氧化酶防御系统的破坏,提高叶片抗逆相关酶(SOD、POD、CAT、PPO、PAL、DHAR、GR、APX)的活性,从而缓解低温胁迫对苦瓜幼苗造成的伤害。2、为探讨外源NO提高苦瓜耐冷性的内在机制,以碧绿苦瓜幼苗为试材,对其施加不同浓度(0.00、0.10、0.50、1.00、1.50 和 2.00 mmol.L-1)的外源 NO(硝普钠,SNP)并进行低温(8℃)处理,研究SNP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SNP处理提高了苦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体积及茎粗/株高和叶面积/根体积的比值,增加了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总叶绿素、叶绿素a的含量、叶片脯氨酸含量和SOD、CAT、POD三种酶的活性,降低了苦瓜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从而缓解低温胁迫对苦瓜幼苗的伤害。低浓度的SNP处理的苦瓜幼苗抗冷效果好于高浓度的,尤其以0.50 mmol·L-1 SNP处理效果最佳。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NO能增加低温胁迫下植株的生物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增强幼苗的持水能力,降低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保护了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缓解低温导致的叶绿素降解,从而提高苦瓜幼苗抗低温胁迫的能力,促进了苦瓜幼苗的生长。
郭炳垚[7](2014)在《瓜类作物对棕榈蓟马抗性机理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属于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属(Thrips),是瓜类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本论文比较研究了黄瓜、苦瓜、丝瓜、节瓜和南瓜等5类23个品种田间种植的瓜类作物,采用相关性及多元回归模型综合分析了伸蔓期的营养物质含量和叶片茸毛结构对棕榈蓟马数量的影响。本研究初步探讨了瓜类作物的生化抗性和形态抗性机制,为进一步对棕榈蓟马的防治和瓜类抗虫品种的选育提供实验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黄瓜五个品种当中,黄瓜GH-16对棕榈蓟马的抗性最差,其氨基酸和粗脂肪含量与其它四个品种存在显着性差异北京春结一号的茸毛长度与其它四个品种存在差异显着性。从相关性分析结果可见,黄瓜的氨基酸含量与棕榈蓟马的数量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蛋白质、可溶性糖、粗脂肪、茸毛密度、茸毛长度对黄瓜虫量没有影响。进一步的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氨基酸每提高1%,棕榈蓟马的数量增加13.5头/叶,其他因素对虫量的影响并不显着。2.在苦瓜五个品种上均未发现棕榈蓟马。对其叶片营养含量分析得出,台湾玉秀的粗脂肪、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最高,其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与其它四个品种存在差异显着性。可溶性糖含量以源丰杂交最高,其次是台湾银秀,两个品种均与其它三个品种呈现显着性差异。台湾银秀的茸毛密度与其它各品种存在差异显着性。丰绿8号与台湾玉秀的茸毛长度与另外三个品种存在差异显着性。3.五个品种的丝瓜抗虫性并不明显。南博脆甜的可溶性糖含量高达1.17%,与其它四个品种呈显着性差异;叶片结构分析得出,南博脆甜的茸毛密度最高并与其它四个品种存在差异显着性。留香短棒的茸毛长度最高且与其它各品种存在差异显着性。综合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氨基酸、蛋白质、可溶性糖、粗脂肪、茸毛密度、茸毛长度对丝瓜的虫量没有影响。4.节瓜四个品种对棕榈蓟马的抗性不显着。氨基酸方面,特高产广东毛节瓜、艺丰三号和康农连环杂交三者不存在差异显着性,但前两者与桂伏六号的差异显着。桂伏六号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与其它三者存在差异显着性。艺丰三号的茸毛密度和粗脂肪含量最高,与其它三种存在差异显着性。相关性分析结果可见,节瓜叶片的茸毛密度与虫量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蛋白质、氨基酸、茸毛长度对虫量并不影响。进一步的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可溶性糖每增加1%,棕榈蓟马数量增加1.84头,茸毛密度每提高1%,虫量增加2.976头/叶。粗脂肪每增加1%,虫量降低2.82头/叶。5.南瓜四个品种中,超甜蜜本王对棕榈蓟马的抗性最差,而美栗、青皮-串铃、花皮-串铃相对抗虫性较好。美栗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与其它三个品种存在差异显着性。相关性分析结果可见,南瓜氨基酸、茸毛长度、茸毛密度与虫量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氨基酸、茸毛密度与虫量呈现极显着的相关性水平(p<0.01)。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可溶性糖每增加1%,则虫量减少0.413头/叶。茸毛密度、茸毛长度每增加1%,虫量分别增加2.15头/叶和2.12头/叶,其次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别提高1%,虫量增加分别为0.55头/叶和0.1头/叶。
吕雅[8](2014)在《苦瓜中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对药食两用植物果实—苦瓜进行深入开发利用,本项研究对苦瓜黄酮和多糖进行了系列研究,包括苦瓜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工艺、其系列生物学活性等,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超声波辅助提取苦瓜黄酮工艺优化。研究了乙醇浓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这四个因素对苦瓜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确定苦瓜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80%、超声功率70w、提取时间50min、料液比1:35。在此条件下的苦瓜总黄酮最大得率为4.02mg/g。2.苦瓜多糖提取工艺优化。采用水提醇沉法,对苦瓜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及统计分析法分别确定了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温度90℃,提取时间是4h,料液比1:40;醇沉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液浓缩4倍,80%的乙醇,静置6h。3.分别采用Fenton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法测定苦瓜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如下:苦瓜黄酮提取物和苦瓜粗多糖对-OH、02-和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尤其是黄酮提取物的清除效果非常显着与阳性对照Vc的效果相当,表明苦瓜中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成分是黄酮类物质。苦瓜黄酮不同溶剂萃取物中水层对·OH、02-·和DPPH-的清除效果最好,正丁醇与乙酸乙酯的清除效果相对较差,说明苦瓜黄酮提取物中抗氧化效果最好的是水层。4.采用MTT法分析了苦瓜黄酮不同溶剂萃取物对人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萃取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浓度0.2mg/mL时效果明显,低浓度时效果不显着,浓度为0.002mg/mL时,基本没有抑制作用。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是水层,当培养48h时,对A549的抑制率达48.92%,且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5.通过滤纸片扩散法,打孔法和MIC法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苦瓜黄酮提取物对选取的六种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而苦瓜多糖提取物只对绿脓杆菌和志贺氏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对其余四种菌则无明显的抑制作用。6.通过建立高脂饲料小鼠模型评价了苦瓜黄酮和多糖提取物的降血脂药理活性。结果显示苦瓜多糖提取物和黄酮提取物均能显着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的TC、TG和LDL-C含量(P<0.05),并使]HDL-C/TC值降低;此外,苦瓜黄酮提取物还能显着降低小鼠肝脏中的TC和TG(P<0.05,P<0.01),但是,苦瓜多糖提取物则对降低肝脏的TC和TG没有明显效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苦瓜多糖提取物和黄酮提取物均能能显着降低AI1和AI2(P<0.05)。说明苦瓜黄酮提取物和多糖提取物具有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骆颖,杨可航[9](2012)在《苦瓜叶提取物及其活性物质防治农业害虫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对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苦瓜叶片提取物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苦瓜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学物质,重点介绍了苦瓜叶提取物及活性物质对斑潜蝇和菜青虫的防治研究进展,以为运用苦瓜叶片提取物及活性物质来防治农业害虫提供参考,为进一步研究抗虫机理奠定基础。
苗明军,常伟,李志,李跃建[10](2011)在《苦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苦瓜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调节血脂、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虫和抗生育等功能。综述了国内外苦瓜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的研究概况,并展望了苦瓜在食品、医药上的应用前景。
二、苦瓜抗虫性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苦瓜抗虫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地区西甜瓜重要害虫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江苏省西甜瓜概况 |
1.1.1 西甜瓜种植概况 |
1.1.2 江苏省西甜瓜种植品种概况 |
1.2 江苏省西甜瓜主要害虫的种类、危害及发生 |
1.3 江苏省西甜瓜主要害虫防治研究概述 |
1.3.1 农业防治 |
1.3.2 物理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4 化学防治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江苏地区西甜瓜害虫发生为害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地点概况 |
2.1.2 调查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江苏地区西甜瓜害虫种类及为害 |
2.2.2 江苏地区西甜瓜主要害虫发生为害特点 |
2.3 讨论 |
第三章 西甜瓜重要害虫瓜绢螟的形态及龄期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瓜绢螟的形态特征 |
3.2.2 瓜绢螟的龄期划分研究 |
3.3 讨论 |
第四章 西甜瓜重要害虫瓜绢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与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瓜绢螟不同虫态越冬调查 |
4.2.2 瓜绢螟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 |
4.2.3 不同温度条件对瓜绢螟发育历期的影响 |
4.2.4 瓜绢螟不同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4.2.5 瓜绢螟不同温度下的特定时间存活生命表 |
4.2.6 瓜绢螟不同温度下的特定时间存活生命表 |
4.2.7 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繁殖力及生命表参数 |
4.3 讨论 |
第五章 取食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发育历期的影响 |
5.2.2 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孵化率及存活率 |
5.2.3 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雌成螨历期和繁殖的影响 |
5.2.4 截形叶螨在不同西甜瓜品种上的种群参数 |
5.3 讨论 |
第六章 江苏地区西甜瓜主要害虫的防治试验 |
6.1 瓜蚜的防治试验 |
6.1.1 材料与方法 |
6.1.2 结果与分析 |
6.2 截形叶螨的毒力试验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瓜绢螟的毒力试验 |
6.3.1 材料与方法 |
6.3.2 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2)工业大麻耐盐候选基因GDH2和NACs的克隆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方法概述 |
1.1.1 RNA干扰与植物基因功能鉴定 |
1.1.1.1 RNA干扰的工作机制及特征 |
1.1.1.2 RNA干扰在植物上的应用 |
1.1.2 过表达与植物基因功能验证 |
1.1.3 转基因技术是基因功能验证(RNA干扰、过表达)的基础 |
1.1.4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1.5 转基因植物的鉴定 |
1.1.6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上的应用 |
1.2 国内外植物耐盐基因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
1.2.2 植物耐盐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进展 |
1.2.2.1 NAC家族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2.2 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麻类作物基因功能研究 |
1.3.1 盐对大麻的影响 |
1.3.2 麻类转基因研究 |
1.3.3 大麻的基因功能研究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主要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业大麻疑似耐盐基因表达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2.2.1 工业大麻的盐胁迫处理 |
2.2.2.2 RNA提取 |
2.2.2.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2.2.2.4 引物的扩增和验证 |
2.2.2.5 工业大麻疑似耐盐基因的表达分析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RNA的提取 |
2.3.2 内参基因引物的扩增产物分析 |
2.3.3 内参基因引物表达的稳定性分析 |
2.3.4 内参基因在样品中的平均表达水平 |
2.3.5 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盐浓度下的相对表达量 |
2.3.6 内参基因的选择 |
2.3.6.1 geNorm分析 |
2.3.6.2 NormFinder分析 |
2.3.7 工业大麻疑似耐盐基因表达分析 |
2.3.7.1 工业大麻GDH2基因(CsGDH2)的表达分析 |
2.3.7.2 工业大麻NAC家族基因(CsNACs)的表达分析 |
2.4 讨论 |
2.4.1 内参基因的筛选 |
2.4.2 工业大麻疑似耐盐基因的时空表达 |
2.5 小结 |
第三章 工业大麻疑似耐盐基因的原核表达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pEASY-Blunt E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1.1 大麻cDNA的获得 |
3.2.1.2 引物设计及扩增 |
3.2.1.3 目的片断与pEASY-Blunt E1质粒的连接 |
3.2.1.4 转化及阳性克隆检测 |
3.2.2 原核表达SDS-PAGE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2 蛋白诱导表达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工业大麻谷氨酸脱氢酶基因(CsGDH2)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盐胁迫处理 |
4.2.2 NaCl对大麻谷氨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4.2.3 总RNA提取及cDNA的合成 |
4.2.4 引物设计及基因克隆 |
4.2.4.1 过表达序列的引物设计及其克隆 |
4.2.4.2 RNAi序列的引物设计及干扰序列的克隆 |
4.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6 CsGDH2表达载体的构建 |
4.2.6.1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转化 |
4.2.6.2 RNAi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转化 |
4.2.7 转化烟草及转基因苗的鉴定 |
4.2.7.1 过表达载体转化烟草 |
4.2.7.2 转基因阳性苗的初步筛选 |
4.2.7.3 转基因阳性苗的PCR鉴定 |
4.2.7.4 转基因烟草的耐盐性分析 |
4.2.8 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获得和鉴定 |
4.2.8.1 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 |
4.2.8.2 转基因植株筛选 |
4.2.8.3 RT-PCR分析转基因植株 |
4.2.8.4 种子萌发率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盐浓度对谷氨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4.3.2 CsGDH2克隆 |
4.3.3 CsGDH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3.1 理化性质 |
4.3.3.2 磷酸化位点和保守结构域分析保守结构域 |
4.3.3.3 亚细胞定位、信号肽和导肽、跨膜区分析 |
4.3.3.4 蛋白结构域分析 |
4.3.3.5 CsGDH2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和同源性 |
4.3.4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转化 |
4.3.5 RNAi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转化 |
4.3.5.1 RT-PCR扩增CsGDH2 RNAi片断 |
4.3.5.2 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 |
4.3.5.3 CsGDH2 RNAi载体直接导入农杆菌 |
4.3.6 农杆菌介导CsGDH2过表达载体转化烟草 |
4.3.6.1 CsGDH2基因转化烟草 |
4.3.6.2 PCR扩增检测转基因植株 |
4.3.7 CsGDH2基因过表达载体转化烟草的形态与生理 |
4.3.7.1 转基因烟草的形态 |
4.3.7.2 转基因烟草的生理指标 |
4.3.8 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筛选和鉴定 |
4.3.8.1 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筛选 |
4.3.8.2 RT-PCR鉴定过表达拟南芥株系 |
4.3.8.3 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率 |
4.4 讨论 |
4.4.1 大麻GDH2基因的克隆 |
4.4.2 CsGDH2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 |
4.4.3 CsGDH2基因过表达对转基因苗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工业大麻NAC家族基因(CsNACs)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胁迫处理 |
5.2.3 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链合成 |
5.2.4 引物设计及基因克隆 |
5.2.4.1 过表达序列的引物设计及其克隆 |
5.2.4.2 RNAi序列的引物设计及干扰序列的克隆 |
5.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6 CsNACs表达载体的构建 |
5.2.6.1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转化 |
5.2.6.2 CsNACs RNAi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转化 |
5.2.7 CSNACs转化烟草及转基因苗的鉴定 |
5.2.7.1 过表达载体转化烟草 |
5.2.7.2 转基因阳性苗的初步筛选 |
5.2.7.3 转基因阳性苗的PCR鉴定 |
5.2.7.4 转基因烟草的耐盐性分析 |
5.2.8 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获得和鉴定 |
5.2.8.1 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 |
5.2.8.2 转基因植株筛选 |
5.2.8.3 RT-PCR分析转基因植株 |
5.2.8.4 种子萌发率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CsNACs的克隆 |
5.3.2 CsNACs推测蛋白的结构及其特性分析 |
5.3.3 CsNACs蛋白氨基酸序列的进化树分析 |
5.3.4 CsNACs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转化 |
5.3.5 RNAi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转化 |
5.3.5.1 RT-PCR扩增CsNACs的RNAi片断 |
5.3.5.2 RNAi载体构建 |
5.3.5.3 CsNACs的RNAi载体直接导入农杆菌 |
5.3.6 农杆菌介导CsNACs过表达载体转化烟草 |
5.3.6.1 CsNACs转化烟草 |
5.3.6.2 PCR扩增检测转基因植株 |
5.3.7 CsNACs过表达载体转化烟草的形态与生理 |
5.3.7.1 转基因烟草的形态 |
5.3.7.2 转基因烟草的生理指标 |
5.3.8 CsAACs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筛选和鉴定 |
5.3.8.1 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筛选 |
5.3.8.2 RT-PCR鉴定过表达拟南芥株系 |
5.3.8.3 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率 |
5.4 讨论 |
5.4.1 NAC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4.2 NAC转录因子家族及其功能 |
5.4.3 大麻NAC基因(CsNA Cs)的功能研究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大麻组培技术初步探索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 |
6.2.1 弱毒苗的获得 |
6.2.2 无菌苗的获得方式 |
6.2.3 外植体的获取及愈伤、芽分化诱导 |
6.2.4 大麻外植体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初步探索 |
6.3 结果 |
6.3.1 无菌苗的获取 |
6.3.2 不同外植体愈伤和芽分化诱导 |
6.3.2.1 以下胚轴作为外植体的愈伤诱导 |
6.3.2.2 以叶片作为外植体的愈伤诱导 |
6.3.2.3 不同激素配比对芽分化诱导的影响 |
6.3.2.4 最佳诱导愈伤培养基对茎尖愈伤诱导的影响 |
6.3.3 头孢霉素(Cef)对大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6.3.4 潮霉素(Hyg)对大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论文创新性分析 |
7.1 全文结论 |
7.2 论文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缩略词 |
致谢 |
(3)我国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鉴定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及其英汉对照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作物抗虫性研究 |
1.1 作物抗虫学科的发展历程 |
1.2 作物抗虫性机制 |
1.2.1 抗生性 |
1.2.2 抗选性 |
1.2.3 耐害性 |
1.2.4 三种抗虫机制间的关系 |
1.3 作物抗虫性的鉴定方法 |
1.3.1 抗生性鉴定 |
1.3.2 抗选性鉴定 |
1.3.3 耐害性鉴定 |
1.4 作物抗虫性的等级划分 |
1.5 作物抗虫性与害虫综合治理的关系 |
1.5.1 抗虫性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优点 |
1.5.2 单独使用抗虫性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缺点 |
1.5.3 抗虫性与其他防治相结合的策略 |
2 南方大豆研究进展 |
2.1 南方大豆生态区及其特点 |
2.2 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搜集与保存利用 |
2.3 南方大豆特点 |
3 大豆主要食叶性害虫斜纹夜蛾 |
3.1 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 |
3.2 斜纹夜蛾习性及危害情况 |
3.3 大豆抗斜纹夜蛾研究进展 |
4 昆虫食物营养利用的研究 |
4.1 昆虫食物利用的研究指标 |
4.2 斜纹夜蛾食物利用研究进展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斜纹夜蛾的人工繁殖 |
2 我国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室内对斜纹夜蛾抗性的验证 |
3.1 试验材料 |
3.2 室内抗选性的试验设计 |
3.3 室内抗生性的试验设计 |
4 斜纹夜蛾对不同抗性大豆的食物利用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5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我国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鉴定及验证 |
1 南方大豆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鉴定 |
1.1 不同月份调查我国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叶面积损失率的差异 |
1.2 同一月份南方栽培大豆抗选性的方差分析 |
1.3 不同月份南方栽培大豆抗选性的联合方差分析 |
1.4 优异抗虫大豆材料的遴选 |
1.5 不同来源生态区间南方栽培大豆的抗选性差异 |
1.6 不同播期类型间南方栽培大豆的抗选性差异 |
2 室内大豆对斜纹夜蛾的抗性验证 |
2.1 抗选性验证 |
2.2 抗生性验证 |
3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对斜纹夜蛾食物利用的影响 |
3.1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对三龄斜纹夜蛾食物利用的影响 |
3.2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对五龄斜纹夜蛾食物利用的影响 |
第四章 全文讨论、结论及创新点 |
1 讨论 |
1.1 大豆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鉴定方法 |
1.2 不同观测日期间南方栽培大豆抗虫性的差异 |
1.3 不同月份间南方栽培大豆抗虫性的差异 |
1.4 抗斜纹夜蛾材料的遴选 |
1.5 斜纹夜蛾对不同抗性大豆的食物利用 |
2 结论 |
2.1 遴选出大豆对斜纹夜蛾的抗感材料 |
2.2 调查大豆对斜纹夜蛾抗选性特征的最佳时期 |
2.3 不同来源生态区间、播种类型间大豆品种的抗选性差异 |
2.4 斜纹夜蛾对不同抗性大豆的食物利用 |
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RIP和Toxin基因在水稻抗虫性中的潜在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害虫的危害与防治 |
1.1 二化螟的危害与防治 |
1.1.1 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 |
1.1.2 二化螟的防治 |
1.2 稻纵卷叶螟的危害与防治 |
1.2.1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危害 |
1.2.2 稻纵卷叶螟防治 |
1.3 褐飞虱的危害与防治 |
1.3.1 褐飞虱的发生与危害 |
1.3.2 褐飞虱的防治 |
2 植物抗虫性研究概述 |
2.1 植物抗虫性简介 |
2.2 植物抗虫性的研究历史 |
2.3 植物抗虫性的应用前景 |
3 植物抗虫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3.1 植物抗虫基因的种类 |
3.2 植物抗虫基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3.3 RIP和Toxin基因研究现状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RIP和Toxin基因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的表达量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水稻 |
2.1.2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总RNA的提取 |
2.2.3 RNA纯度检测 |
2.2.4 基因引物设计 |
2.2.5 RNA反转录 |
2.2.6 Real-Time PCR |
2.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RIP1基因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 |
3.2 RIP2基因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 |
3.3 Toxin基因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 |
4 讨论 |
第三章 RIP和Toxin基因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表达量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水稻 |
2.1.2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总RNA的提取 |
2.2.3 RNA纯度检测 |
2.2.4 基因引物设计以及Real-Time 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RIP1基因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相对表达量 |
3.2 RIP2基因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相对表达量 |
3.3 Toxin基因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相对表达量 |
4 讨论 |
第四章 稻纵卷叶螟取食后水稻中RIP和Toxin的表达量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水稻 |
2.1.2 供试虫源 |
2.1.3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总RNA的提取 |
2.2.3 RNA纯度检测 |
2.2.4 基因引物设计以及Real-Time 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稻纵卷叶螟取食不同时间后水稻中RIP1基因表达量 |
3.2 稻纵卷叶螟取食不同时间后水稻中RIP2基因表达量 |
3.3 稻纵卷叶螟取食不同时间后水稻中Toxin基因表达量 |
4 讨论 |
第五章 二化螟取食后水稻中RIP和Toxin的表达量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水稻 |
2.1.2 供试虫源 |
2.1.3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总RNA的提取 |
2.2.3 RNA纯度检测 |
2.2.4 基因引物设计以及Real-Time 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二化螟取食不同时间后水稻中RIP1基因表达量 |
3.2 二化螟取食不同时间后水稻中RIP2基因表达量 |
3.3 二化螟取食不同时间后水稻中Toxin基因表达量 |
4 讨论 |
第六章 褐飞虱取食后水稻中RIP和Toxin的表达量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水稻 |
2.1.2 供试虫源 |
2.1.3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总RNA的提取 |
2.2.3 RNA纯度检测 |
2.2.4 基因引物设计以及Real-Time 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褐飞虱取食不同时间后水稻中RIP1基因表达量 |
3.2 褐飞虱取食不同时间后水稻中RIP2基因表达量 |
3.3 褐飞虱取食不同时间后水稻中Toxin基因表达量 |
4 讨论 |
第七章 本文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苦瓜素类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Ofh细胞和粉纹夜蛾Hi-5细胞的毒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前言 |
1.1 苦瓜素抗虫性研究进展 |
1.2 亚洲玉米螟和粉纹夜蛾的发生与为害 |
1.3 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在昆虫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药剂 |
2.2 供试细胞 |
2.3 供试试剂 |
2.4 主要仪器 |
2.5 溶液的配置 |
2.6 试验方法 |
2.6.1 苦瓜素Ⅰ和Ⅱ及苦瓜苷B对Ofh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
2.6.2 苦瓜素Ⅰ和Ⅱ及苦瓜苷B复配对Ofh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联合作用测定 |
2.6.3 苦瓜素I和苦瓜苷B对Hi-5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测定 |
2.6.4 苦瓜素Ⅰ对粉纹夜蛾Hi-5 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测定 |
2.7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苦瓜素Ⅰ和Ⅱ及苦瓜苷B对Ofh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其机制研究 |
3.1.1 亚洲玉米螟Ofh细胞的生长曲线及标准曲线 |
3.1.2 苦瓜素Ⅰ和Ⅱ及苦瓜苷B对Ofh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3.1.3 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对Ofh细胞形态特征的影响 |
3.1.4 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对Ofh细胞核的影响 |
3.1.5 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处理后Ofh细胞的死亡率 |
3.1.6 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对Ofh细胞的致坏死作用 |
3.2 苦瓜素Ⅰ和Ⅱ与苦瓜苷B复配对Ofh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联合作用 |
3.3 苦瓜素I和苦瓜苷B对Hi-5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3.4 苦瓜素Ⅰ对粉纹夜蛾Hi-5 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
3.4.1 Hi-5 细胞总蛋白样品的提取 |
3.4.2 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的建立和图像分析 |
3.4.3 差异表达蛋白的质谱鉴定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苦瓜素Ⅰ和II及苦瓜苷B对Ofh细胞的毒理研究 |
4.2.2 苦瓜素类化合物对Ofh细胞的协同增效作用 |
4.2.3 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对Hi-5 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 |
4.2.4 苦瓜素I对Hi-5 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6)嫁接和外源NO对苦瓜幼苗耐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耐冷性的研究进展 |
1.1.1 膜系统与植物耐冷性的关系 |
1.1.2 抗氧化系统与植物耐冷性的关系 |
1.1.3 渗透调节物质与植物耐冷性的关系 |
1.1.4 光合系统与植物耐冷性的关系 |
1.1.5 植物耐冷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1.2 植物嫁接的研究进展 |
1.2.1 嫁接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品质 |
1.2.2 嫁接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 |
1.2.3 嫁接提高抗温度胁迫能力 |
1.2.4 嫁接提高植物抗盐碱胁迫能力 |
1.2.5 嫁接增强植物抗水分胁迫能力 |
1.3 外源NO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
1.4 苦瓜耐冷性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实验设计 |
2.2.2 嫁接操作 |
2.2.3 指标的测定及方法 |
2.3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砧木两种嫁接方法的嫁接成活率 |
3.2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嫁接幼苗冷害指数的影响 |
3.3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嫁接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3.4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嫁接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3.4.1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嫁接幼苗根部指标的影响 |
3.4.2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嫁接幼苗地上部分形态指标的影响 |
3.4.3 低温胁迫对各砧木嫁接苗生长速率的影响 |
3.5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嫁接幼苗细胞膜渗透率的影响 |
3.6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苦瓜嫁接苗光合的影响 |
3.6.1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苦瓜嫁接苗光合指标的影响 |
3.6.2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苦瓜嫁接苗荧光指标的影响 |
3.6.3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苦瓜嫁接苗叶绿素的影响 |
3.7 低温胁迫对苦瓜嫁接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7.1 低温胁迫对苦瓜嫁接苗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影响 |
3.7.2 低温胁迫对苦瓜嫁接苗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的影响 |
3.7.3 低温胁迫对苦瓜嫁接苗膜系统的影响 |
3.7.4 低温胁迫对苦瓜嫁接苗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影响 |
3.8 低温胁迫对苦瓜嫁接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8.1 低温胁迫对苦瓜嫁接苗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3.8.2 低温胁迫对苦瓜嫁接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8.3 低温胁迫对苦瓜嫁接苗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3.8.4 低温胁迫对苦瓜嫁接苗果糖含量的影响 |
3.8.5 低温胁迫对苦瓜嫁接苗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
3.8.6 低温胁迫对苦瓜嫁接苗蔗糖含量的影响 |
3.9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生理的影响 |
3.9.1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3.9.2 外源NO对低温胁迫苦瓜幼苗SOD、POD和CAT活性的影响 |
3.9.3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膜系统的影响 |
3.9.4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9.5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叶绿素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4.2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生长的影响 |
4.3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嫁接苗光合的影响 |
4.4 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嫁接苗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的影响 |
4.5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生理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7)瓜类作物对棕榈蓟马抗性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棕榈蓟马概述 |
1.1.1 棕榈蓟马在国内外的分布情况 |
1.1.2 棕榈蓟马寄主范围 |
1.1.3 棕榈蓟马为害方式及症状 |
1.1.4 棕榈蓟马对作物为害状况 |
1.2 植物抗虫性 |
1.2.1 植物抗虫性的概念 |
1.2.2 植物抗虫性研究进展 |
1.2.3 植物体表面茸毛与抗虫性 |
1.2.4 植物体营养结构与抗虫性 |
1.3 瓜类作物概述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植物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化学试剂 |
2.2.2 试验器材 |
2.3 试验方法 |
2.3.1 瓜类作物种植情况 |
2.3.2 瓜类作物上蓟马数量调查、标本制作及鉴定 |
2.3.3 叶片茸毛密度统计 |
2.3.4 叶片茸毛长度测量 |
2.3.5 瓜类作物叶片的处理 |
2.3.6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3.7 叶片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8 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3.9 叶片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
2.4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瓜类作物上蓟马分布情况 |
3.2 差异显着性分析 |
3.2.1 黄瓜营养成分、茸毛结构与虫量分析 |
3.2.2 苦瓜营养成分、茸毛结构与虫量分析 |
3.2.3 丝瓜营养成分、茸毛结构与虫量分析 |
3.2.4 节瓜营养成分、茸毛结构与虫量分析 |
3.2.5 南瓜营养成分、茸毛结构与虫量分析 |
3.3 不同瓜类的营养成分含量、茸毛结构对虫量的影响分析 |
3.3.1 不同瓜类的营养成分含量、茸毛结构与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2 不同瓜类营养成分含量、茸毛结构对虫量的定量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蓟马在瓜类作物上的发生情况调查 |
4.1.2 黄瓜营养成分、茸毛结构与虫量分析结果 |
4.1.3 苦瓜营养成分、茸毛结构与虫量分析结果 |
4.1.4 丝瓜营养成分、茸毛结构与虫量分析结果 |
4.1.5 节瓜营养成分、茸毛结构与虫量分析结果 |
4.1.6 南瓜营养成分、茸毛结构与虫量分析结果 |
4.1.7 不同瓜类营养成分、茸毛结构与虫量的相关性 |
4.1.8 不同瓜类营养成分、茸毛结构对虫量的定量分析 |
4.2 讨论 |
4.2.1 关于本试验的抗性分析 |
4.2.2 营养物质与抗虫性的关系 |
4.2.3 茸毛结构与抗虫性的关系 |
4.2.4 有待进一步研究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苦瓜中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苦瓜品种资源及营养价值 |
1.2.1 苦瓜的品种资源 |
1.2.2 苦瓜的营养价值 |
1.3 苦瓜化学成分研究 |
1.3.1 苦瓜皂苷 |
1.3.2 苦瓜黄酮 |
1.3.3 苦瓜多糖 |
1.3.4 蛋白质和多肽 |
1.3.5 微量元素和有机酸类 |
1.4 苦瓜的药理作用 |
1.4.1 降血糖作用 |
1.4.2 降血脂作用 |
1.4.3 抗氧化作用 |
1.4.4 抗肿瘤作用 |
1.4.5 抗病毒作用 |
1.4.6 抑菌和抗炎 |
1.4.7 抗生育作用 |
1.4.8 提高免疫力 |
1.4.9 抗虫作用 |
1.4.10 其它功能作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苦瓜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定性鉴定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常用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苦瓜预处理 |
2.2.2 实验设计及工艺流程图 |
2.2.3 苦瓜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2.4 超声波提取单因素试验 |
2.2.5 正交试验 |
2.2.6 最佳工艺验证试验 |
2.2.7 苦瓜黄酮的定性鉴定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芦丁标准曲线 |
2.3.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3 正交实验 |
2.3.4 验证试验 |
2.3.5 苦瓜黄酮的定性鉴定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苦瓜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优化及定性鉴定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溶液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设计及工艺流程图 |
3.2.2 苦瓜多糖含量的测定 |
3.2.3 苦瓜预处理 |
3.2.4 苦瓜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3.2.5 苦瓜多糖醇沉工艺优化 |
3.2.6 苦瓜多糖的定性鉴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苦瓜多糖提取工艺 |
3.3.2 苦瓜多糖醇沉工艺 |
3.3.3 苦瓜多糖的定性鉴定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苦瓜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的准备 |
4.2.2 抗氧化能力研究 |
4.2.3 抗肿瘤效果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苦瓜粗多糖的抗氧化能力 |
4.3.2 苦瓜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
4.3.3 抗肿瘤研究结果 |
4.4 小结 |
4.4.1 抗氧化研究 |
4.4.2 抗肿瘤研究 |
第五章 苦瓜活性提取物抑菌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样品溶液的制备 |
5.2.2 菌悬液的制备 |
5.2.3 滤纸片扩散法 |
5.2.4 打孔法 |
5.2.5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滤纸扩散法 |
5.3.2 打孔法 |
5.3.3 最低抑菌浓度的确定 |
5.4 小结 |
第六章 苦瓜提取物的降血脂活性研究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1.1 材料 |
6.1.2 实验动物 |
6.1.3 小鼠饲料 |
6.1.4 试剂 |
6.1.5 仪器与设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药物溶液的制备 |
6.2.2 实验方法 |
6.2.3 测定样品的制备 |
6.2.4 指标测定及测定方法 |
6.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6.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6.3.1 小鼠体重变化及脏器指数 |
6.3.2 苦瓜提取物对小鼠血清各指标的影响 |
6.3.4 苦瓜提取物对小鼠肝脏TC和TG的影响 |
6.3.5 苦瓜提取物对小鼠动脉硬化指数AI_1和AI_2的影响 |
6.4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苦瓜叶提取物及其活性物质防治农业害虫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苦瓜叶提取物中的化学物质 |
2 苦瓜叶提取物防治农业害虫的研究 |
2.1 斑潜蝇 |
2.2 菜青虫 |
2.3 小菜蛾 |
2.4 其他农业害虫 |
3 展望 |
(10)苦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 苦瓜的药用价值 |
2.1 降血糖 |
2.2 调节血脂作用 |
2.3 抗病毒 |
2.4 抗肿瘤 |
2.5 抗氧化及抗炎作用 |
2.6 抗虫杀虫作用 |
2.7 抗生育及堕胎作用 |
2.8 其他作用 |
3 展望 |
四、苦瓜抗虫性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地区西甜瓜重要害虫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D]. 邱晔. 扬州大学, 2021(08)
- [2]工业大麻耐盐候选基因GDH2和NACs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 胡华冉. 云南大学, 2019
- [3]我国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鉴定及验证[D]. 赵凯.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RIP和Toxin基因在水稻抗虫性中的潜在作用[D]. 宋瑞雪.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5]苦瓜素类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Ofh细胞和粉纹夜蛾Hi-5细胞的毒理研究[D]. 罗剑峰.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嫁接和外源NO对苦瓜幼苗耐冷性的影响[D]. 杜卓涛. 海南大学, 2017(02)
- [7]瓜类作物对棕榈蓟马抗性机理初步研究[D]. 郭炳垚. 广西大学, 2014(02)
- [8]苦瓜中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D]. 吕雅. 广东工业大学, 2014(10)
- [9]苦瓜叶提取物及其活性物质防治农业害虫研究进展[J]. 骆颖,杨可航. 现代农业科技, 2012(22)
- [10]苦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 苗明军,常伟,李志,李跃建. 园艺与种苗,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