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整优化作物结构 加速山东农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倩[1](2021)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可持续性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无疑是重要的贡献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放开,对非技术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也导致农业人工成本不断提升。而现阶段我国的主要农业经营方式依然是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劳动力要素的变化改变了农户家庭劳动力要素的数量甚至质量水平,为适应劳动力的变化农户会重新调整要素投入结构和资源配置,改变农业生产决策,这必然会影响到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要兼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生态发展,不仅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从农作物种植结构着手研究其高效生产与生态绿色的可持续性水平,以及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数量及成本变化对其的空间差异影响作用是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基于我国的“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和乡村振兴下农业绿色生产与生态保护的新目标、高要求,进而深入研究了:(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与成本变化过程中的区域差异,系统梳理和归纳总结劳动力要素变化的特征与趋势,以及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时空演变特征。(2)从“绿色生产,高效产出”角度出发,分别从生态绿色和生产行为两个方面构建反映可持续性水平的关键指标,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可持续性进行有效测度。(3)基于空间异质性角度,对劳动力数量转移、成本变化等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可持续性的区域差异性影响进行深入分析。(4)判断劳动力数量转移及成本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可持续性的影响作用是否存在空间交互效应,并识别不同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强弱及特性。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整体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显示出上升趋势,但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其中东部地区劳动力转移率较高,但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率较低,但呈现出上升趋势。全国农村劳动力成本变化阶段可以划分为:快速增长阶段(1996-2011年),其同比增长率均为正值且保持着波动上升的趋势;平缓增长阶段(2012-2016年),其同比增长率呈现出持续性下降的趋势,增长速率放缓。整体上呈“东部地区高、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第二,在研究时段内,我国农作物复种指数和粮食作物种植率呈下降趋势,经济作物种植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农作物复种指数和粮食作物种植率总体上呈“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但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率均有所下降,降低幅度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早期经济作物种植率表现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但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增长显着,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减小。第三,1996-2016年我国各省市农作物种植结构的生态可持续性指数在-0.315~16.76之间,表明整体上各地区具备较为稳定的碳循环生态环境。总体来看,呈现出“东南地区高、中部地区居中、西北部地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和空间集聚特征。但与1996年相比,大部分地区的生态可持续性指数均有所下降,降低幅度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从演化规律看,生态可持续性指数重心逐渐向东北移动,东西向的生态可持续性指数均衡发展程度小于南北向。第四,整体来看,劳动力数量转移、成本上升和非农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性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劳动力数量转移的影响作用较强。劳动力成本、非农经济发展等与农作物复种指数呈负相关关系,而劳动力数量转移与其为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细分农作物结构,劳动力成本、非农经济发展和农业经济发展对粮食作物种植率为抑制作用;而除了劳动力要素与非农经济外,农业机械的创新投入对经济作物种植率也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各变量回归系数均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特征。第五,各变量组合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可持续性水平的交互检测结果均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其中,劳动力数量转移与农业科技水平、非农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较强,对种植结构的生态可持续性指数空间分异格局影响作用十分明显;劳动力数量转移与农业科技对农作物复种指数的空间分异有更强的解释力;劳动力数量转移与农业科技的运用在粮食作物的种植调整中形成了有效互动;劳动力成本因素与其他指标因子的交互组合均对经济作物种植率的空间分异格局影响较大。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建议农业生产政策制定应当重视地区间相互依赖的空间异质性,不能忽视不同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数量及其成本变化差异。并且也要开始把握好农村劳动力要素变化与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点,合理调控劳动力结构及农业要素投入,建立完备的生态农业合作机制。其次,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助力农业科研体制的改革,因地制宜地研发农业机械,引导农业机械企业根据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特点研发和生产适合本地的农业机械设备。
向雁[2](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提出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付佳[3](2020)在《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第一产粮大省,农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户的生计,占农业比重最大的种植业理应备受关注,近些年我国以及黑龙江省实施的相关政策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吸引了公众的关注、极大地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后经济效益如何,值得我们研究讨论。为了更好的调整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以及给政府提供合理的参考。首先,通过采取文献综述法和归纳演绎法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阅读和总结,分析找出了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问题:种植业结构有所失衡、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淡薄。其次,选取了10项指标与近10年的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权重、多目标线性加权法对评价体系做出评价,得出评价结果:2009年到2011年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差,2012年经济效益一般,2013年至2016年经济效益中等,2017年到2018年经济效益达到良好阶段。最后,利用评价结果确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种植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并结合第三章的现状、意义及问题列出了改进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相应对策:其中作物结构角度要优化布局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多品种作物;空间结构角度要减少农户风险、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人才结构角度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新型农民。长远来看,不断完善种植业结构调整可使农产品实现合理有效供给、农民增收、种植业更好的发展,希望以上建议对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
马欣悦[4](2020)在《秦岭北麓蓝田县清至建国初年农业景观格局重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岭北麓是保障关中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也是代表中国浅山区现实矛盾的一个缩影。秦岭北麓景观演变研究是深刻认识及解决其现实问题的一把钥匙,景观重建即是研究中的首要工作。从既得研究综述来看,如何将各种史料中的信息转化复原为可见的历史空间格局,是历史研究通过景观重建走向规划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将历史信息合理的空间化,将历史转化为空间图像,为研究未来人类如何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提供历史土地利用的空间话语。研究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1)基础理论部分,在提取历史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理论方法库,提出基于多源数据的重建研究分析框架(第二章)。(2)蓝田历史农业背景综述,包括蓝田的地形地貌、河流分布、土壤类型和人口情况,分析蓝田县农业景观的环境变迁背景,包括地质变迁、气候变迁、植物变迁及社会变迁,为蓝田县农业景观重建提供基础(第三章)。(3)蓝田清至建国初期景观格局重建,将蓝田历史统计文档进行纠偏,提取历史图件中有用的空间信息,同时结合遥感影像形成基于不同数据源的空间分析,运用概率理论重建历史时期耕地空间格局(第四章)。(4)文献研究及空间重建结果检验,结合历史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构建蓝田县农业发展历史过程,并基于研究结果对空间重建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第五章)。(5)探讨重建研究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地域时空规律的提取、系统状态的认知、景观演变机制的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第六章)。研究创新点及主要结论:(1)提出秦岭北麓景观历史重建模型,包括“2-6-2”模型,“2”是指定量重建和定性重建两个部分,“6”是指源数据收集、数量确定、空间规则分析、耕地适宜性分析、空间分析和结果检验六个模块,“2”是指基于历史资料的空间正向分析和基于遥感图像的空间逆向分析相结合,最终得到景观历史重建结果。(2)运用此模型进行蓝田县清至建国初年农业景观空间及过程重建,并将其与现有研究及文献资料等进行对比验证,提炼总结蓝田县农业景观地域时空规律;发现近三百年来蓝田县农业景观经历了四个阶段,清中后期至民国时期发展波动较大;在发展过程中,耕地拓展方式以圈层式为主,重心位置移动不明显;洪积扇区域的农业景观主要集中在扇缘区域,扇顶分布较少;耕地空间整体呈现集中、破碎、再集中、再破碎的发展特征;偏冷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3)归纳总结景观变化机制,将重建结果应用于规划设计实践中。研究即国土空间视角下的“相地”,是紧扣新时代风景园林实践需求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杨龙[5](2020)在《景观尺度下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对棉铃虫种群发生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种植结构调整改变着农作物害虫生存的生态环境、食物资源以及有益天敌对害虫的控制功能,常显着影响田间害虫的种群发生。在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的新形势下,由作物结构介导的害虫演替机制是农业害虫防控中关键科学问题。棉铃虫是我国重要的多食性害虫,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华北地区棉铃虫发生呈现加重趋势,而新疆棉铃虫危害逐步下降,但其大尺度生态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基于国内外已有文献通过Meta分析定量解析景观格局对多食性害虫发生的影响,并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系统研究了华北、新疆作物结构调整对棉铃虫种群发生的调控作用及其生态学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筛选到的42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解析多食性害虫对景观格局的响应程度。景观系统中非作物生境对多食性害虫种群发生无显着性影响,作物的管理强度对多食性害虫的发生有显着性作用。管理强度相对较高作物(如农药使用相对频繁作物、Bt抗虫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不利于多食性靶标害虫种群的发生,而景观中管理强度相对较低作物种植比例的增加能促进多食性害虫的发生。2.2015-2017年在华北棉花种植区研究发现,七、八月份棉田棉铃虫成虫种群发生与景观中棉花种植面积负相关,与其他作物(玉米、花生、蔬菜等)种植面积正相关,农田景观背景中棉花在寄主作物中所占比例越高棉铃虫种群数量越低。华北地区棉花均为Bt棉花,Bt棉花种植面积的增加能有效抑制棉铃虫发生,而近年来Bt棉花种植规模压缩直接导致了棉铃虫种群数量明显回升。3.2015-2019年在华北非棉花种植区研究发现,越冬代棉铃虫成虫数量与景观中上年夏玉米种植比例正相关,与自然生境(林地、草地)比例负相关,与其他作物关系不明显;1代棉铃虫种群数量与小麦、其他作物种植比例均正相关,与自然生境比例负相关;2代和3代棉铃虫与景观中玉米种植面积正相关,与自然生境比例负相关。在非棉花种植区,夏玉米田为越冬代棉铃虫提供重要虫源,1代棉铃虫主要在小麦和其他春季作物上繁殖,2代和3代棉铃虫可能主要来源于玉米田。近年来华北地区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明显增加,为棉铃虫种群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进一步促进了棉铃虫在多种作物上的发生危害。4.2017-2019年在新疆南疆棉花种植区研究发现,在作物多样化种植的地方第1代和2代棉铃虫成虫数量与景观中棉花种植面积负相关,且第2代对棉花种植比例的反应更明显。棉铃虫种群数量与景观中其他作物(小麦、蔬菜、玉米)的种植比例正相关,与棉花在寄主作物中的比率负相关。在作物单一化种植的兵团区域,棉铃虫的种群数量与棉花种植比例正相关。南疆地区Bt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有效控制了棉铃虫种群增长,是其发生程度减轻的主要原因。
黄玛兰[6](2019)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作为特征变化显着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变化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流动特点,并且区域之间差异非常大。而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决定了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仍将是我国主要农业经营方式,劳动力资源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过去几十年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众多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因素中,农村劳动力数量及其价格上涨变化是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变化的阶段化趋势,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而深入研究了:(1)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全国整体层面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以及其省际差异性影响;(2)宏观省级层面上,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区域性影响差异分析;(3)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交互效应与作用水平。(4)微观农户层面上,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下的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其价格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及其差异。文章通过系统地研究论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中国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呈现出以下时空演变特征:农作物生产重心具有波动性,但生产重心在不断强化,农作物生产区域分工水平以及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省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存在显着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不同模式的集聚特征。玉米和蔬菜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小麦相对稳定;水稻略有下降;大豆在波动中下降;而粮食作物的集聚程度在波动中上升。粮食作物强优势产区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蔬菜强优势产区聚集在华东地区,弱优势产区主要集聚在东北地区;大豆强优势产区集聚在东北地区;水稻强优势产区在华中和华南地区;小麦强优势产区在黄淮海平原;玉米强优势产区在东北地区。第二,(1)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显着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劳动力转移趋势与宏观经济走势和波动特征基本一致,主要分为:1978-1989前工业化时期的劳动力就地转移、1990-1999工业化初期的劳动力异地转移、2000-2010工业化中期的劳动力公平有序转移、2011年以来的工业化后期劳动力转移。(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工资水平以及农村内部劳动力雇工工价均呈不断上涨趋势。(1)转移劳动力薪资水平不断提升,呈现出不同行业间工资差距不断扩大而地区间差距缩小的趋势,且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比例不断提高。(2)主要作物的雇工工价整体上呈现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趋势。从不同类别作物来看,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都较为集中的水稻、大豆和棉花的雇工价格高于劳动周期较长但平均劳动较轻的蔬菜和油料作物。第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具有省际差异性。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由于农业劳动量约束,农户会倾向于种植劳动力投入少、机械化替代程度较高的农作物。但是,劳动力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面临要素替代难易程度(例如,农机对劳工的替代)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现状等现实农情的约束。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者用出售高附加值产品所获得的相对较高的价格和收入来平衡生产成本上涨,是一种理性生产行为。除此之外,工业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率、人均耕地面积、农业补贴、化肥、灾害率均对作物种植结构的形成及变化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第四,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从宏观省级视角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3个不同分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中,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不同区域农作物种植比例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对3个分区的蔬菜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粮食作物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入和流出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具有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3个分区的蔬菜、油料作物及小麦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出和流动持平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劳动力流入区水稻生产具有正向影响。第五,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探讨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劳动力流动分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上涨交互效应的贡献强度和水平呈现出显着差异。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劳动力流入区倾向于扩大附加值高的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劳动力投工多的作物种植面积;在劳动力流出区,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不利于传统粮棉作物种植比例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劳动力投工少的玉米、小麦种植比例增加,不利于耗工费时的水稻种植比例增加;在劳动力持平区,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有利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抑制了传统粮棉作物种植比例。劳动力非农转移有利于用工投入少的农作物小麦种植比例增加,抑制了劳动投工多的作物蔬菜种植比例。第六,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从农户微观视角研究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劳动力价格水平对不同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水平对3个分区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呈现出显着差异性,并且其因子作用方向与相应区域上的宏观研究结论一致。同时,3个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还受农户个体异质性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地貌类别、农作物净利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依据得出的基本结论,本研究建议在不同的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依据各地农业生产优势,深化作物种植的区域化与专业化分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深化、提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素质;加大农业机械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并提出相关具体的政策建议。
曹峥林[7](2019)在《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实现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在大量优质劳动力流失、非农就业持续增加、留守劳动力结构严重失衡的现实问题倒逼下,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围绕农事作业环节的服务外包行为普遍出现、其市场迅速发展。环节服务外包在现行制度范畴与要素禀赋先天约束下找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可能路径,逐步演化成为市场化改革深化与社会分工深化时代主题下农业规模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本研究基于农业分工深化条件下,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可能有利于促进农业规模经济增长的基本假设,围绕分析回答以“分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是如何促进农业规模经济这一科学问题,旨在揭示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农业规模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服务外包促进农业规模经济实现的可能路径。首先,搭建“服务外包——分工经济——规模经济”的基本分析框架,系统解析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演进逻辑及其经济效应,理论推导农业规模经济的准确衡量模型。其次,基于宏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环节服务外包和农业规模经济的特征事实与发展现状。然后,厘定“服务外包——行为能力——交易成本——规模经济”的逻辑线索,构建面板分位数回归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及结构性差异。最后,立足组态视角,引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技术探讨环节服务外包影响农业规模经济的因素组合及其实现路径。1.主要研究结论(1)我国环节服务外包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宏微观特点与结构性差异。宏观上,环节服务外包遵循立足产权分割与技术可分的分工深化、基于技术进步与要素流动的资源配置两大主要演进逻辑,呈现整体时序上的渐进性、品种结构上的差异性、与农业特征的耦合性的特征。微观上,一是环节服务外包比例存在明显的区域结构性差异、作物结构性差异、环节属性结构性和时间动态性差异。三种作物平均的服务外包率均值为38.73%,收割、整地和播栽环节外包率位列前列,不同作物环节外包率有所差异,6个省(市)区域内部均表现出“水稻>小麦>玉米”的特征。全区域、不同区域、不同环节的农户选择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比率总体上基本呈现逐年微增的态势,全样本三种作物生产环节服务外包比率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劳动密集型环节,而劳动技术兼具型环节则最小。二是服务外包行为动因主要是家庭劳动力不够、相关农机设备缺乏和身体难以承受劳动强度。服务外包主要来源于组织型主体、个体型主体和公司型主体,其中劳动密集型环节服务外包主要来源于组织型和个体型主体,技术密集型环节则主要来源于政府型和公司型主体。三是服务外包四大供给主体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本乡镇区域,而跨县或跨省的跨区服务供给主体很少。四是无论是整体比例而言还是具体环节比例而言,农户的环节服务外包需求意愿比例均高于实际环节服务外包行为。五是服务外包的计价与支付方式比较复杂多样,但总体以现金支付为主。就具体价格而言,外包价格均价整体呈现“劳动技术兼具型环节>劳动密集型环节>技术密集型环节”的特征。六是环节服务外包水平总体均值为33.97%,呈现“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技术兼具型”的环节属性差异、“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水稻>小麦>玉米”的作物结构差异以及“中规模>大规模>小规模”的种植规模差异。(2)我国农业规模经济差异较大但总体上与环节服务外包呈正相关关系。宏观视角下,其一,粮食的总体农业规模经济平均水平达到1.045,处于规模经济状态,并呈现“玉米>小麦>粳稻>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的作物结构差异特征,整体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区域结构特征。不同作物规模经济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早籼稻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特征、中籼稻和小麦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特征、晚籼稻和玉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特征、粳稻呈现“中部>西部>东部”的特征。其二,19972017年间,全国粮食生产除在2013年外,在其余年份均处于规模经济状态,整体呈现波动状态,近年来略呈上升趋势。不同作物的规模经济性动态时序基本呈现波动态势但有所差异。微观视角下,其一,总体农业规模经济水平平均值为1.093,总体上看多数农户生产处于规模经济状态。而且农业规模经济水平呈现明显的作物结构性特征、区域结构性特征和时间动态性特征。其中,作物结构性特征表现在产品规模经济水平均值呈现“玉米>小麦>水稻”的特征;区域结构性特征表现在总体规模经济水平和水稻规模经济水平均值均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特征,小麦和玉米规模经济水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特征;时间动态性特征表现为总体规模经济水平均值呈现逐年小幅递增的发展态势,水稻规模经济水平均值呈现逐年递增的特征,小麦规模经济水平均值表现出先降后升的波动特征,而玉米规模经济水平均值则逐年递减。其二,不同服务外包水平农户的农业规模经济表现出一定差异性,两者存在统计相关性。总体规模经济水平随着服务外包水平的提升而呈“U”型特征,总体呈现正向相关关系。不同作物的规模经济水平随环节服务外包程度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3)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影响效应根源于专业分工和市场化。通过超边际均衡分析方法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入解析了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影响机理:(1)环节服务外包条件下,农产品交易效率改进,导致农业分工深化和劳动力向农业生产性服务部门转移,将增加生产性服务者人数而降低农产品生产者人数,从而引起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份额下降,为土地流转集中和其它要素流动创造有利条件。这意味着农业生产要素人均量的扩大,尤其是土地的劳均单位面积扩大,有助于农业经营规模的适度扩大,从而促进农业规模经济的实现。(2)服务外包条件下,农产品生产者与生产性服务者实现分工与专业化,从而可从生产性服务生产率的提高中相互受益。基于农产品交易效率改进所带来的分工网络正效应,当服务外包市场发展时,农业生产性服务者和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率的提高可分别提升生产性服务和农产品的市场容量,而且两者的市场容量相互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等中间产品尤其是农产品的市场容量的扩大,表明市场需求的提升,这将进一步刺激经营主体追加投入与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其追求规模经济的动力。(4)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正向影响具有多维度的差异性。无论是固定效应模型还是分位数回归模型均表明环节服务外包水平对规模经济的影响显着为正,并且规模经济低水平的农户越容易通过服务外包来提升规模经济水平。这预示着环节服务外包在规模经济水平或条件降低的农户群体中推广的积极意义。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基于作物结构维度,各作物生产环节服务外包水平对农业规模经济水平的影响均显着为正,其影响程度呈现“水稻>小麦>玉米”的特征,而且水稻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小麦与玉米的影响,而小麦与玉米之间差异较小;基于区域结构维度,东部的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水平对规模经济水平的正向影响程度大于中部的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正向影响,而西部的影响效应则不显着;基于环节属性维度,各生产环节属性的服务外包水平对规模经济水平的影响均显着为正,其影响程度呈现“劳动密集性环节>技术密集型环节>劳动技术兼具型环节”的特征,劳动密集性环节和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影响程度差异不大,但两者影响程度均远大于劳动技术兼具型环节的影响程度。(5)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具有门限效应且存在差异性。就总体样本而言,总体样本模型存在门限效应且有2个门限值,随着服务外包水平门限值的跨越,其对规模经济的正向影响程度呈现近似倒“V”特征。可见,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水平应当有适度性,超过适度外包水平,如本样本研究定义下的0.76,其对农业生产经营及其规模经济的影响将减小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就作物结构而言,水稻样本模型有1个门限值,随着门限值的跨越,水稻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正向效应将加强且幅度较大;小麦样本模型有1个门限值,随着门限值的跨越,小麦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正向效应加强幅度不大;玉米样本模型有1个门限值,随着门限值的跨越,玉米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正向效应将从无效转为有效。从区域结构来看,东部总体样本模型有1个门限值,随着门限值的跨越,东部地区服务外包的正向效应将显着增强;中部总体样本模型有1个门限值,随着门限值的跨越,中部地区服务外包的正向效应才开始显现;西部总体样本模型则不存在门限效应。(6)环节服务外包通过“六大传导机制”和“五条组合路径”促进规模经济实现。基于基准回归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分阶段估计,从分工专业化、学习能力、技术进步、物资资产专用性、处置能力与交易能力“六大传导变量”验证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促进规模经济实现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具有分工专业化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技术外溢效应、成本节约效应、资源配置效应与规模经济互补效应等传导机制。同时,利用fsQCA方法验证筛选出实现规模经济的“五条组合路径”:一是AOS*CA*AS*SC*LCA*TPR,即在强行为能力、低资产专用性和大规模性作为核心因果性条件缺失情况下,农户可以围绕高技术进步这一核心因果性条件,辅助于高环节服务外包水平和强学习能力,借助外部渠道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的弥补,从而实现农业规模经济。这实质是前文所提及的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技术外溢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的强强联合。二是AOS*CA*RK*SC*LCA,在大规模性作为核心因果性条件缺失、低风险性作为辅助因果性条件缺失的情况下,农户经营规模较小且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此时农户仍然可以通过高环节服务外包水平和强行为能力两个核心因果性条件,以强学习能力为辅助因果性条件,获取高规模经济水平。该构型体现了环节服务外包的资源配置效应和学习效应。事实上,构型A和B也可以作为“环节服务外包”促进农业规模经济的“土地经营规模无关论”的有力支撑。三是AOS*CA*AS*RK*SC*LCA*TPR,在高技术进步作为核心因果性条件缺失,高环节服务外包水平和强学习能力作为辅助因果性条件缺失情况下,农户仍然可以通过强行为能力、低资产专用性和大规模性三个核心因果性条件,辅助于低风险性这一辅助因果性条件,来实现规模经济。四是AOS*CA*AS*SC*LCA*TPR,在以高服务外包水平、大规模性和强学习能力为核心因果性条件,以强行为能力、低资产专用性和高技术进步为辅助因果性条件的情况下,此时农户家庭内外部资源均衡,容易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高水平提升。五是AOS*AS*RK,在强学习能力作为核心因果性条件缺失的情况下,农户通过高服务外包水平、低资产专用性这两个核心因果性条件,以低风险性为辅助因果性条件,同样可以实现超高规模经济水平。2.可能创新之处(1)引入“服务外包——分工经济——规模经济”的理论架构,并对揭示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实现规模经济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有益尝试,其分析和解释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一些新的认识。如基于超边际分析的数理推演,表明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实现规模经济的“分工经济”内在逻辑,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通过分工社会化和服务市场化,拓展了农业生产经营边界,在通过各生产环节规模经济的“加总效应”改进农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同时,也引入外部服务规模经济,通过共享分工经济来提升整个农业规模经济水平。(2)基于结构性视角,实证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影响的结构性差异,突出了作用机理的层次性与异质性。同时验证了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门限效应,进一步拓展了现有文献中的机理分析,识别了环节服务外包影响规模经济过程的动态性。环节服务外包水平不是越高越好,其对规模经济的促进作用往往需要跨越某个门限值或处于一定的水平区间才能得以有效发挥,充分体现了环节服务外包的适度性及其促进规模经济实现的动态性。(3)尝试将社会学与案例研究领域前沿研究方法——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引入到生产环节服务外包与规模经济的复杂因果关系研究中,在方法运用上体现学科交叉并有所突破与新意。传统计量分析拘泥于单一模型在大样本上精确验证独立变量显着性,且无法有效解释因素组合的影响效应甚至难以处理3个以上变量交互作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弥补了上述思维窠臼与操作缺陷,验证多因素组合及其交互作用对农业规模经济的影响,更能反映现实复杂的因果关联,更加贴近客观的经济现实,拓展了机理探讨的维度与深度。同时新方法的运用带来新的观点碰撞,通过fsQCA方法找到了五条生产环节服务外包条件下农业规模经济实现与提升的等效组合路径,进一步丰富了关于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途径认知。
赵悦[8](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王郁[9](2018)在《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农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前粮食存在着供需总量平衡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矛盾,中高端及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致使农产品存在竞争力不强,农业总体经济效益不高,造成农民增收的难度不断上升的局面,因而必须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步伐,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使农产品能够有效应对市场需求。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以产业结构理论、资源禀赋理论、创新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指导,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进行阐述;其次,结合新世纪背景下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以定西市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的增长率为基础,测度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得出定西市种植业、牧业的增长率对农业经济的增最为显着的结论,并选取农业产业结构中发展优势最多的安定区作为对象,总结其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成功经验,为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借鉴。在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还存在着本身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方式落后、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较小,农产品优质农产品数量较少等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也存在缺乏具体指导方案、农民自身素质较低、农业科技含量较低、农业市场信息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因而进一步提出了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应遵循市场导向、粮食安全、资源优势、可持续发展及坚持产业融合的原则、按照发展绿色化农业、推进区域化经营、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化建设、促进融合化发展的方向,将种植业、畜牧业作为调整的重点对象,调强现有优势产业、调大新兴产业、调优农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此应采取提高农民素质,引进新型职业农民、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快资金筹措,建立资金支持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措施,促进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山衍鹏[10](2018)在《烟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种植业为农业的重要基础之一,粮棉油糖菜等主要农产品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十二五”期间,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种植业发展始终保持稳定水平,为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固保障。“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为严峻的挑战。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因此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促进种植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力保障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证粮食安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农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烟台市种植业产业结构演变、粮食作物生产结构演变和经济作物生产结构演变及其种植布局结构等方面对烟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探究政策、市场、基础设施、种植者认知等因素对烟台市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影响,全面了解烟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优势和短板、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烟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产值情况来看,种植业是烟台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其比重远高于其他农业子产业。烟台市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谷子、高粱、豆类、薯类等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油料、棉花、药材、蔬菜及食用菌、瓜果类等,其他农作物主要以青饲料为主。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近几年来烟台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长年维持在72%以上,在全市种植业结构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明显缩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占种植业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他农作物(主要以青饲料为主)的播种面积和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均稳步上升。种植业已由以前的“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发展,种植结构由目前的粮经44:56调整为粮经饲39:60:1。从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发展变化情况来看,近几年来烟台市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豆类以及薯类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尽管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但其单产产量却呈现不同幅度的上升;针对主要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及产量发展变化情况,近几年来烟台市不断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水果、蔬菜及食用菌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发展迅猛,并重点发展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稳定播种面积,努力提高油料自给水平。烟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主要包括农业产业政策导向、消费需求结构的带动;劣势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种植者年龄结构老化;机遇主要包括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不断加强、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挑战主要包括种植结构调整与市场缺乏有效对接、种植业结构调整缺少样板区和资金支持等。烟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强化行政推动,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构建生产生态协调的区域结构、推进品牌建设,强化舆论宣传等。
二、调整优化作物结构 加速山东农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整优化作物结构 加速山东农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可持续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及其演变驱动力 |
2.1.2 可持续性内涵测度与农业生产转型 |
2.1.3 劳动力要素变化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
2.1.4 文献评述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农作物 |
2.2.2 农作物种植结构 |
2.2.3 农作物种植结构可持续性 |
2.2.4 农村劳动力 |
2.2.5 农村劳动力转移 |
2.2.6 农村劳动力成本 |
2.3 基础理论 |
2.3.1 劳动力转移理论 |
2.3.2 农业区位理论 |
2.3.3 理性农户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逻辑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与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格局演变 |
3.1 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特征与区域差异 |
3.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变化规律 |
3.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 |
3.2 农村劳动力成本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布 |
3.2.1 农村劳动力成本时序演变 |
3.2.2 农村劳动力成本分布特征 |
3.3 农作物结构演变特征与区域专业化 |
3.3.1 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 |
3.3.2 主要农作物种植专业化空间格局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作物种植结构可持续性评价测度与时空特征 |
4.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可持续性测度 |
4.1.1 生产可持续性指数测算 |
4.1.2 生态可持续性指数测算 |
4.2 生产可持续性时空格局 |
4.2.1 演变趋势分析 |
4.2.2 空间分布格局 |
4.3 生态可持续性时空格局 |
4.3.1 演变趋势分析 |
4.3.2 空间分布格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劳动力要素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可持续性的异质性影响 |
5.1 基于GTWR模型的指标设定及模型构建 |
5.1.1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5.1.2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5.1.3 模型构建 |
5.2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5.2.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 GTWR模型结果分析 |
5.4 空间交互效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启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多源信息复合 |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
2.4 总结评述 |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
3.3 分析模型 |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
3.4 研究区概况 |
3.4.1 地形地貌 |
3.4.2 气候特征 |
3.4.3 土壤条件 |
3.5 数据来源 |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
4.1 耕地变化特征 |
4.1.1 耕地总量 |
4.1.2 耕地利用结构 |
4.1.3 耕地灌溉面积 |
4.1.4 耕地质量等别 |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
4.2.1 水资源总量 |
4.2.2 供水能力 |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4.2.4 用水量变化 |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
4.2.6 农田灌溉用水 |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
4.3.1 粮食生产 |
4.3.2 水稻生产 |
4.3.3 玉米生产 |
4.3.4 小麦生产 |
4.3.5 大豆生产 |
4.3.6 杂粮生产 |
4.4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
5.4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
6.3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
7.3 章节小结 |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
8.3 章节小结 |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
9.1 预测模型构建 |
9.1.1 LSTM模型构建 |
9.1.2 对比模型构建 |
9.1.3 模型评价指标 |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
9.6.4 灌溉定额管理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之处 |
10.2.1 方法创新 |
10.2.2 内容创新 |
10.2.3 实践创新 |
10.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种植业 |
2.1.2 种植业结构调整 |
2.1.3 经济效益评价 |
2.2 基础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环境 |
3.1.2 自然资源条件 |
3.1.3 社会经济条件 |
3.2 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 |
3.2.1 种植业结构调整总体发展现状 |
3.2.2 农作物结构调整现状 |
3.3 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
3.3.1 有利于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 |
3.3.2 有利于合理配置种植业资源 |
3.4 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
3.4.1 种植业结构有所失衡 |
3.4.2 农产品附加值低 |
3.4.3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淡薄 |
3.5 本章小结 |
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经济效益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筛选及确定 |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数据的收集 |
4.2.2 熵值法确定权重 |
4.3 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 |
4.3.1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 |
4.3.2 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改进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5.1 构建均衡且多元化的作物结构 |
5.1.1 优化布局种植结构 |
5.1.2 因地制宜发展多品种作物 |
5.2 构建低风险且高附加值的空间结构 |
5.2.1 减少农户风险 |
5.2.2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
5.3 构建高素质且懂种植的人才结构 |
5.3.1 提高劳动者素质 |
5.3.2 培育新型农民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秦岭北麓蓝田县清至建国初年农业景观格局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历史时期空间重建研究 |
1.5.2 农业景观演变研究 |
1.5.3 秦岭北麓历史相关研究 |
1.5.4 研究总评述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 |
1.8 论文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词义辨析 |
2.1.1 景观历史 |
2.1.2 重建与复原 |
2.1.3 景观重建与景观格局重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历史现象学理论 |
2.2.2 历史地理学理论 |
2.2.3 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3 重建研究方法 |
2.3.1 二重证据法与多重证据法 |
2.3.2 基于多源数据的多学科空间重建方法 |
2.3.3 空间格局影响因子量化工具 |
2.4 本研究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
2.4.1 分析框架 |
2.4.2 技术路线:构建农业景观重建模型 |
2.5 小结 |
3 蓝田农业景观背景 |
3.1 多源数据 |
3.1.1 历史资料 |
3.1.2 遥感影像 |
3.2 蓝田概况 |
3.2.1 地形地貌 |
3.2.2 河流分布 |
3.2.3 土壤类型 |
3.2.4 人口分布 |
3.3 蓝田历史背景 |
3.3.1 秦岭的诞生 |
3.3.2 气候变迁 |
3.3.3 水系变迁 |
3.3.4 植物变迁 |
3.3.5 人文背景 |
3.4 蓝田县农业景观现状 |
3.4.1 蓝田农业景观结构 |
3.4.2 农业景观现状问题 |
3.5 小结 |
4 多源数据拟合的蓝田农业景观格局重建 |
4.1 数量确定 |
4.1.1 文献记载数据 |
4.1.2 数量纠偏 |
4.1.3 基于耕作半径的检验 |
4.2 空间转化规则 |
4.2.1 基于遥感数据的逆向分析 |
4.2.2 基于历史资料的正向分析 |
4.3 耕地适宜性评价 |
4.3.1 影响因子的选择 |
4.3.2 基于遥感图像的因子影响程度计算 |
4.3.3 基于历史资料的权重计算 |
4.3.4 耕地适宜性概率空间分布 |
4.4 空间网格化分配 |
4.4.1 元胞自动机原理 |
4.4.2 运行方式 |
4.4.3 空间分配 |
4.5 小结 |
5 蓝田清至民国农业景观定性研究与检验 |
5.1 清朝农业社会发展 |
5.1.1 社会变迁 |
5.1.2 政策变迁 |
5.1.3 蓝田城乡分布 |
5.2 清朝农业景观 |
5.2.1 作物种类 |
5.2.2 耕作制度 |
5.2.3 培肥技术 |
5.2.4 水利技术 |
5.3 景观功能 |
5.3.1 生产功能 |
5.3.2 生态功能 |
5.3.3 生活功能 |
5.4 重建结果的检验 |
5.4.1 与历史文献的对比验证 |
5.4.2 与历史图像的对比验证 |
5.4.3 与秦岭北麓相关研究的对比验证 |
5.4.4 与一般规律相互验证 |
5.5 小结 |
6 蓝田县农业景观重建结果分析 |
6.1 地域时空规律提取——景观特征及气候效应 |
6.1.1 景观要素变化规律 |
6.1.2 农业行为过程变化规律 |
6.1.3 景观格局演进规律 |
6.1.4 景观功能变化规律 |
6.1.5 景观演变的气候效应 |
6.2 演变阶段划分——蓝田历史农业景观演变过程 |
6.2.1 农业发展阶段——生产恢复与粮食作物景观 |
6.2.2 农业扰动阶段——战争爆发与开垦混乱 |
6.2.3 农业调整阶段——作物变化及耕地集聚 |
6.2.4 农业现代化阶段——技术发展及耕地破碎 |
6.2.5 阶段演变规律 |
6.3 影响因素分析——关键因子识别 |
6.3.1 演变影响因素 |
6.3.2 影响因素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Ⅱ 图片索引 |
附录 -Ⅲ 表格索引 |
附录 -Ⅳ 历史时期蓝田聚落分布表 |
致谢 |
(5)景观尺度下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对棉铃虫种群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对害虫种群发生的影响 |
1.1.1 我国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对棉花害虫发生的影响 |
1.1.2 我国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对水稻害虫发生的影响 |
1.1.3 我国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对玉米害虫发生的影响 |
1.2 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对害虫种群发生的影响机制 |
1.2.1 农田生态环境变化 |
1.2.2 害虫食物资源改变 |
1.2.3 天敌昆虫发生变化 |
1.2.4 其他因素 |
1.3 作物种植结构影响害虫种群发生的尺度效应 |
1.3.1 田块尺度 |
1.3.2 景观尺度 |
1.3.3 区域尺度 |
1.3.4 多尺度相结合 |
1.4 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下我国棉铃虫的发生趋势 |
1.4.1 华北地区 |
1.4.2 新疆地区 |
1.5 研究思路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Meta分析农田景观组成对多食性害虫发生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文献检索与筛选 |
2.1.2 数据提取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非作物生境对多食性害虫发生的影响 |
2.2.2 作物生境对多食性害虫发生的影响 |
2.2.3 作物管理强度对多食性害虫发生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华北棉花种植区作物结构对棉铃虫成虫发生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站点 |
3.1.2 棉铃虫成虫监测 |
3.1.3 景观调查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棉花种植区作物结构 |
3.2.2 棉花、其他作物种植对棉铃虫种群发生的影响 |
3.2.3 作物种植结构对棉铃虫种群发生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华北非棉花种植区作物结构对棉铃虫成虫发生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站点 |
4.1.2 棉铃虫成虫监测 |
4.1.3 景观调查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0 棉铃虫成虫种群动态 |
4.2.1 非棉花种植区作物结构 |
4.2.2 作物种植结构对越冬代棉铃虫种群发生的影响 |
4.2.3 作物种植结构对第1代棉铃虫种群发生的影响 |
4.2.4 作物种植结构对第2代棉铃虫种群发生的影响 |
4.2.5 作物种植结构对第3代棉铃虫种群发生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南疆棉花种植区作物结构对棉铃虫成虫发生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站点 |
5.1.2 棉铃虫成虫监测 |
5.1.3 景观调查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棉铃虫成虫种群动态 |
5.2.2 作物种植结构对第1代棉铃虫种群发生的影响 |
5.2.3 作物种植结构对第2代棉铃虫种群发生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1.5.3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劳动力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种植制度与种植结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劳动力转移经典理论 |
2.2.2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及其演变驱动力研究 |
2.3.2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研究 |
2.3.3 农村劳动力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4 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分析框架 |
2.4.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4.2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理论依据 |
2.4.3 农村劳动力变化与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关联和区域差异 |
2.4.4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驱动因素的综合考量 |
第3章 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
3.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简析 |
3.1.1 农作物种植结构比例变化 |
3.1.2 农作物种植集中度与区域变化 |
3.2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时空特征 |
3.2.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3.2.2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时间变化特征 |
3.2.3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空间变化特征 |
3.3 农作物种植面积与空间集聚形成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变化 |
4.1 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性变化特征 |
4.1.1 前工业化时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2 工业化初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3 工业化中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4 工业化后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2 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 |
4.2.1 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工资水平变化 |
4.2.2 农村内部劳动力雇工工资水平变化 |
4.2.3 农村劳动力价格阶段性变化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
5.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驱动因子模型构建 |
5.1.1 实证模型设定 |
5.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2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 |
5.3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影响的省际差异检验 |
5.3.1 线性混合模型 |
5.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3.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5.4 农业机械与劳动力要素替代的影响 |
5.4.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机械化发展现状 |
5.4.2 农业机械与劳动力替代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 |
6.1 中国劳动力流动类型区域划分 |
6.2 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与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 |
6.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变化特征 |
6.2.2 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 |
6.2.3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 |
6.3 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6.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 利润、技术与政策对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交互作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
7.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交互效应模型构建 |
7.2 全国及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的实证分析 |
7.2.1 全国层面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2 劳动力流入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3 劳动力流出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4 劳动力流动持平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典型省份的分析 |
8.1 农户行为理论及其应用 |
8.2 劳动力流出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湖北农户的验证 |
8.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2.2 样本农户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
8.2.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3 劳动力流入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浙江农户的验证 |
8.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4 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山东农户的验证 |
8.4.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研究展望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农村劳动力资源变化与农作物种植结构研究展望 |
9.2.1 中国工业化后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变化展望 |
9.2.2 未来劳动力转移与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可能影响 |
9.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实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资料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回顾与借鉴 |
2.1.1 规模经济理论 |
2.1.2 分工理论 |
2.1.3 交易成本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2.1 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研究进展 |
2.2.2 农业规模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3 研究评述 |
第3章 概念体系与分析框架 |
3.1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3.1.1 服务外包与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 |
3.1.2 规模经济与农业规模经济 |
3.1.3 农业分工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3.2 农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及其条件 |
3.2.1 农业规模经济特殊性 |
3.2.2 基本模型与判定标准 |
3.2.3 影响因素与实现条件 |
3.3 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产生及其影响 |
3.3.1 外包本质与合约形态 |
3.3.2 产生逻辑与市场结构 |
3.3.3 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 |
3.4 生产环节服务外包促进农业规模经济的理论分析 |
3.4.1 总体分析框架 |
3.4.2 基本理论演绎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特征事实与现实研判 |
4.1 环节服务外包演进历程与逻辑的宏观考证 |
4.1.1 发展历程 |
4.1.2 演进特征 |
4.1.3 演进逻辑 |
4.2 环节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特征的微观考察 |
4.2.1 调查设计与样本说明 |
4.2.2 服务外包行为选择 |
4.2.3 服务外包市场特征 |
4.3 环节服务外包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析 |
4.3.1 测度方法比较与选择 |
4.3.2 外包测度结果与分析 |
4.4 服务外包发展趋势研判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农业规模经济的衡量测度与经验考证 |
5.1 农业规模经济的衡量方法及模型设定 |
5.1.1 衡量方法比较与选择 |
5.1.2 测度模型识别与设定 |
5.1.3 测度公式与估计方法 |
5.2 农业规模经济的宏观衡量及基本特征 |
5.2.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2.2 测度结果与分析 |
5.2.3 农业规模经济的宏观特征 |
5.3 农业规模经济的微观测度与现状特征 |
5.3.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3.2 测度结果与分析 |
5.3.3 农业规模经济的微观现状 |
5.4 农业规模经济与服务外包的关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实证 |
6.1 理论假设与模型建立 |
6.1.1 理论解构与假设 |
6.1.2 实证模型与方法 |
6.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1 变量选取与说明 |
6.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1 基准回归与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 |
6.3.2 门限回归与结果 |
6.3.3 传导机理验证与结果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实现规模经济的机理解析 |
7.1 理论视角与模型假设 |
7.2 分析策略与分析方法 |
7.2.1 分析策略 |
7.2.2 分析方法 |
7.3 定性比较分析设计 |
7.3.1 案例选择与数据来源 |
7.3.2 条件变量选取及标定 |
7.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7.4.1 单项前因条件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分析 |
7.4.2 前因条件构型与组合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应用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内涵与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理论基础 |
(一)产业结构理论 |
(二)资源禀赋理论 |
(三)创新理论 |
(四)竞争优势理论 |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相关概念 |
(一)农业产业结构 |
(二)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 |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第三章 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一、定西市概况 |
二、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
(一)粮食生产缓慢阶段(1978 年以前) |
(二)粮食增产调整阶段(1979~1984) |
(三)农业产业快速发展阶段(1985~1990) |
(四)质量、产量并重阶段(1991~1997) |
(五)战略性调整阶段(1998~2003) |
(六)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剧增新阶段(2004~2015) |
(七)农业结构性调整新时期(2015~至今) |
三、新阶段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状况的分析 |
(一)总体变化情况 |
(二)种植业结构变化情况 |
(二)牧业结构变化情况 |
(三)林业结构变化情况 |
(四)渔业结构变化情况 |
第四章 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案例研究 |
一、案例选择依据 |
二、安定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三、安定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 |
四、安定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总结 |
第五章 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及调整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二)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 |
一、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二、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三、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 |
(一)调强现有主导产业 |
(二)调优农产品质量 |
(三)发展新兴农业产业 |
(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
四、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措施 |
(一)完善政策引导服务,明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 |
(二)提高农民素质教育,引进新型职业农民 |
(三)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
(四)加快资金筹措,建立资金支持体系 |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10)烟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评述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种植业 |
2.1.2 种植业结构调整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
2.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3 烟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分析 |
3.1 烟台市总体概况 |
3.2 种植业总体发展现状 |
3.3 农作物结构调整现状 |
3.3.1 总播种面积及产值变化情况 |
3.3.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情况 |
3.3.3 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情况 |
4 烟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SWOT分析 |
4.1 烟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优势 |
4.1.1 农业产业政策的积极推动 |
4.1.2 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 |
4.2 烟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劣势 |
4.2.1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4.2.2 种植者老龄化趋势严重 |
4.3 烟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
4.3.1 农业技术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不断加强 |
4.3.2 消费需求结构提升的带动 |
4.4 烟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挑战 |
4.4.1 缺乏与市场有效对接 |
4.4.2 缺少样板区和资金支持 |
5 促进烟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5.1 通过政策引导转变结构和提升质量 |
5.1.1 确保粮食产能稳定提高 |
5.1.2 政策性引导产业扶贫 |
5.1.3 发展特色农作物和扩大粮改饲种植面积 |
5.2 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 |
5.2.1 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作物结构 |
5.2.2 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 |
5.3 构建生产生态协调的区域结构 |
5.4 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调整优化作物结构 加速山东农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可持续性影响研究[D]. 王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 付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2)
- [4]秦岭北麓蓝田县清至建国初年农业景观格局重建研究[D]. 马欣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景观尺度下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对棉铃虫种群发生的影响[D]. 杨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D]. 黄玛兰.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7]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实现机理研究[D]. 曹峥林. 西南大学, 2019(05)
- [8]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D]. 王郁.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2)
- [10]烟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山衍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