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击乐器中滚奏技巧及棰法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闫钰,张晓杰[1](2020)在《试论影响马林巴演奏速度的几个因素》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马林巴的发声原理出发,在简单分析速度对演奏的重要性后有效地分析了不同音区、力度变化和情绪变化对马林巴演奏速度的影响,希望通过探究为大家提供更多参考性意见。
柴青[2](2018)在《马林巴演奏中速度对滚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打击乐演奏中,滚奏是必须被掌握的演奏技巧。根据不同的打击乐器,不同的演奏方式,练习滚奏的方法也有所差别。本文以马林巴为代表,摘选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乐曲滚奏片断,其中对滚奏的速度在乐曲中起到什么作用、不同滚奏速度下应如何调整滚奏的演奏方式、如何合理运用滚奏速度来更好的表现出作曲家要表达的情感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透彻的解读。使打击乐演奏者能够对不同风格的作品灵活调整滚奏技巧,用不同速度的滚奏来提高音乐表现力,从而更贴切的诠释作品,实现“技术服务于音乐”的宗旨。
王晶如[3](2013)在《对《Rosauro颤音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赏析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颤音琴(Vibraphone)作为现代打击乐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个地区,其音色迷人,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旋律型打击乐器。颤音琴不仅在现代爵士打击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外音乐院校打击乐专业中设有颤音琴专业,从而使更多的打击乐学习者对其进行专业学习、研究及演奏。本文将以巴西现代打击乐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Ney Rosauro所作的颤音琴协奏曲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及自己的演奏深入的进行作品分析;准确把握作品的演奏风格,即巴西东北部的民间音乐风格;在演奏技法上,分析颤音琴在作品中出现的多锤结合、循环节拍、重复音、旋律音、双跳、不规则的切分节奏及踏板的合理运用等技术难点,从而达到对《Rosauro颤音琴协奏曲》第三乐章中的曲式结构、演奏风格和技术难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总结与概括。在这首颤音琴协奏曲中,Rosauro大胆尝试循环节拍、不规则切分节奏的运用,并将本民族喜爱的利底亚调式大胆运用到现代流行打击乐器中,促进了本民族音乐与外来音乐的融合,其创作思维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有利于借鉴和促进外来音乐文化的交流。通过系统研究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概括和梳理,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得赏析《Rosauro颤音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希望能够让更多的音乐学习者了解打击乐器,了解颤音琴,为颤音琴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些实际应用价值。
李瑛梅[4](2007)在《马林巴琴演奏技法与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马林巴(Marimba)是世界上广泛流行,而且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旋律型打击乐器。现代马林巴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虽然传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由于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表现力十分丰富,而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目前马林巴作为一种“异域风情”的乐器,无论是在理论认识和教学推广方面,还是在实际演奏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上,都仍处在一个较为初始的状态,与隔海而望的日本比,差距仍是非常明显。因此,本文首先从马林巴的基础理论知识入手,整理和糅合文献资料,简要地概述了马林巴起源、发展和构造等。其次通过对自己多年的学习、表演体会等分别就马林巴演奏技法和马林巴表演的训练方法进行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总结与概括,以期对从事马林巴教学提供基础理论和实践参考。
李瑛梅[5](2006)在《打击乐基本技巧与练习方法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众多乐器的演奏技巧中,打击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节奏乐器,其表现力丰富,技巧难度大。本文就打击乐持槌及各种演奏方法,作以全面阐述。
关文东[6](2003)在《打击乐器中滚奏技巧及棰法浅析》文中研究表明“滚奏”是打击乐器演奏中最重要、难度极高、极其复杂的一种技巧。文章拟就打击乐器中滚奏技巧及棰法作初步的分析。
二、打击乐器中滚奏技巧及棰法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击乐器中滚奏技巧及棰法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影响马林巴演奏速度的几个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林巴的发声原理 |
二、速度对演奏的重要性 |
三、影响马林巴演奏速度的几个因素 |
(一)马林巴低音区对演奏速度的影响 |
(二)马林巴高音区对演奏速度的影响 |
(三)力度变化对马林巴演奏速度的影响 |
(四)情绪变化对马林巴演奏速度的影响 |
四、结语 |
(2)马林巴演奏中速度对滚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马林巴的发声原理 |
2. 速度对于滚奏的重要性 |
3. 速度对滚奏的影响 |
3.1 马林巴低音区对滚奏速度的影响 |
3.2 马林巴高音区对滚奏速度的影响 |
3.3 力度变化对滚奏速度的影响 |
3.4 音乐情感对滚奏速度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对《Rosauro颤音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赏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内尔·罗萨洛(Ney Rosauro)的艺术生涯 |
1.1 内尔·罗萨洛(Ney Rosauro)简介 |
1.2 内尔·罗萨洛(Ney Rosauro)的音乐贡献 |
第二章 《Rosauro颤音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概述 |
2.1 作品简介 |
2.2 作品分析 |
2.2.1 引子——充满律动感 |
2.2.2 首部(A-D段)——巴西民族风 |
2.2.3 中部(E-G段)——多变的创作素材 |
2.2.4 再现部(H-J段)——强化音乐风格 |
2.2.5 尾声 |
第三章 《Rosauro颤音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创作分析 |
3.1 作品创作特色 |
3.1.1 重复音 |
3.1.2 旋律音 |
3.1.3 节奏型 |
3.1.4 双跳 |
3.2 心得体会 |
3.2.1 灵活多变的节奏型 |
3.2.2 踏板的运用 |
3.2.3 内尔·罗萨洛(Ney Rosauro)创作引发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马林巴琴演奏技法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 研究范围和方法 |
(四) 预期研究成果 |
一、马林巴的起源、构造及发展 |
(一) 马林巴的起源 |
(二) 马林巴的演进 |
(三) 马林巴的构造 |
(四) 马林巴在中国的发展 |
二、马林巴演奏技法 |
(一) 马林巴的基本持槌法 |
(二) 马林巴的击槌法 |
(三) 马林巴的演奏技法 |
三、马林巴表演的训练 |
(一) 马林巴持槌技巧训练 |
(二) 马林巴击槌技巧与音乐结合的训练 |
(三) 马林巴表演的训练 |
四、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打击乐基本技巧与练习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动作的规范化 |
1、持槌的手型。 |
2、击鼓的动作。 |
二、单音 |
1、单击 |
2、轮击 |
三、双音 |
1、持续双音 |
2、带轮奏的双音 |
四、滚奏技巧练习 |
1、计数滚奏 |
2、不计数滚奏 |
五、装饰音练习 |
1、倚音 |
2、波音: |
3、回音: |
4、颤音: |
四、打击乐器中滚奏技巧及棰法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影响马林巴演奏速度的几个因素[J]. 闫钰,张晓杰. 戏剧之家, 2020(33)
- [2]马林巴演奏中速度对滚奏的影响[D]. 柴青. 天津音乐学院, 2018(12)
- [3]对《Rosauro颤音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赏析与思考[D]. 王晶如. 山西大学, 2013(01)
- [4]马林巴琴演奏技法与教学研究[D]. 李瑛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07(07)
- [5]打击乐基本技巧与练习方法探究[J]. 李瑛梅. 东南传播, 2006(12)
- [6]打击乐器中滚奏技巧及棰法浅析[J]. 关文东.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