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式理论与英语语篇中的隐喻理解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周俊良[1](2021)在《“N+V情态动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文中提出
袁昊[2](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文献外译在我国对外宣传政治主张、讲好中国故事中承担着特殊重要的使命,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国家外宣工作的效果,关乎能否向国际社会准确传达中国声音。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以下简称“中国特色政治语汇”)集中反映新时期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以来提出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治国理念,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汉语文化特点,在我国当代政治话语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些语汇是政治文献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题研究现状考察发现,国内外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成果不多,基于语料库分析和受众理解度调查的研究成果更为少见。本文以目的—顺应理论为指导,以中共十九大报告、2016-202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汉语原文和俄语译文为语料,研究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的相关问题。课题研究既可以总结经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又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和分析问题,促进其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依据目的—顺应理论,本文确立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以准确传播中国声音为最高目的原则,努力达到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的目标。论文研究以自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为基础,考察译文特征和翻译规律,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力争避免译文分析的主观性。按照接受美学理论,把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作为译文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项,在纽马克翻译批评的五方面内容和四个视角、黄忠廉提出的“两个三角”译评体系框架内,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语料库分析法考察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语言特征及翻译手段的应用情况发现,译文较好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具有明显的书面语色彩;翻译手段统计发现,四字格和谚俗语形式的中国特色政治语汇偏用直译法;缩略语形式的语汇翻译偏用阐释法;隐喻形式的语汇翻译常使用意译和替代法;经典名句形式的语汇翻译会综合运用不同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考察俄语受众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情况表明,译文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普遍较高。受众理解度较低的是用直译法翻译的富含民族文化信息的语汇译文,经代偿法翻译后理解度升高。对译文目的—顺应情况分析进一步证实,尽管直译在一些情况下是忠实于原文的译法,但由于汉语和俄语分属不同语系,具有自身的异质性,多数情况下更适宜综合运用包括显化、简化、范化在内的代偿式方法,以实现双向的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本文的译文评价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展开。语言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由母语干扰引起;文化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因中俄文化图式差异造成,在翻译策略上偏重了语言形式对等,在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直译法。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在顺应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同时,如何使译文顺应源语文化和政治目的需要的问题,提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充分认识其政治性和特殊性,正确把握传播与接受、顺应源语与顺应目的语的关系,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和技巧,努力使译文达到双向顺应的目标。最后,在对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实现了以下几方面创新:第一,综合运用语料库翻译学、目的—顺应理论、受众接受理论和翻译质量评价理论的优势,形成了较合理的理论框架;第二,运用语料库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获取译文语言特征和翻译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以定量研究为主,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一定程度避免了论证过程中的主观臆断;第三,遵循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原则,从语言顺应、语境顺应、受众理解、语言内评价和语言外评价多个视角和维度观察和评价译文,较全面总结了相关俄译的成功经验,客观分析了典型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翻译模式构想。该研究丰富了政治文献俄译研究成果,为相关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陈刚[3](2021)在《认知诗学视域下的雷蒙德·卡佛诗歌研究》文中指出短篇小说家、诗人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作家。他在短短的一生中不仅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还留下了300多首诗歌。卡佛的诗歌多数在他生前已经以诗歌集出版,如Fires(《火》)出版于1983年,此诗集主要收录了他在1970年出版的Winter insomnia(《冬季失眠症》)和1976年出版的Salmon night back《鲑鱼夜溯》。Where Water Comes Together with Other Water(《水流交汇的地方》)出版于1985年,Ultramarine(《海青色》)出版于1986年。也有些是其去世后由其第二任妻子苔丝·加拉格尔整理收录出版的,如A New Path to the Waterfall(《通往瀑布的新路》)出版于1989年,以及未辑之诗Don’t be a hero,please!(《别逞英雄,拜托》)出版于1991年。卡佛的诗歌为他想说的话提供了一种含蓄和节制的表达方式,为那些最贴近心灵的人与事提供了一个得以安放与展现的空间。正如《费城询问报》(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的评论:“(卡佛)最好的诗就像他短篇小说的缩影,小小的令人心碎的场景回响着叙事的细节......他诗歌中丰富的情感和他无与伦比的小说一样,是其优秀文学遗产的一部分”。但是,卡佛诗歌的艺术独特性却被其短篇小说的成就和作为小说家的荣耀所遮蔽。因此,不管是美国还是美国以外的评论界,卡佛作为诗人的文学贡献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认知诗学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以色列学者楚尔(Reuven Tsur)教授提出、并于二十世纪末在英美学界开始盛行的跨学科人文理论。认知诗学,将研究文学阅读视为其主要任务,同时也着重分析历来文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并且试图建立自己的批评理论与文学理论体系。楚尔认为文学的诗性语言或文学批评是既受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所限制又被这一过程所影响。相较于传统诗学,认知诗学具有根本上的转变,它不再落入传统文学批评拘泥于“作者-文本-读者“三者关系的俗套之中,而是对整个文学活动过程进行重估,尤其是注重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的认知体验过程,借此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为我们打开了研究文学的另一扇窗户。故此,本文将认知诗学理论引入到卡佛诗歌的研究之中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在本文中,主要选取了认知诗学领域中的意象图式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来对卡佛的诗歌展开分析,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节为卡佛的生平经历与诗歌创作介绍。第二节中对国内外研究卡佛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阐明了对卡佛诗歌展开研究的必要性。第三节主要对认知诗学理论的发展及本论文所借用的理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四节主要从卡佛诗歌的特殊性出发,分析了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对其诗歌进行解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第二章为“作为生命与生活“图式”的诗歌”。在这一章中,主要运用意象图式理论来对卡佛的诗歌主题展开研究。卡佛的诗歌秉承了其小说创作中极简主义的叙事风格,叙事化的创作模式成为了卡佛诗歌最为突出的特点,使得卡佛的诗歌叙事意味极强。而认知诗学领域中的意象图式理论,作为分析文本的手段之一,更加偏向于对叙事类文本的深入分析。本文借用意象图式理论对卡佛诗歌四个方面的主题分别展开研究:主要为第一节“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第二节“展现自我的爱与苦难”,第三节“反映底层蓝领的生活”,第四节“呈现美国的西部风貌”。第三章为“反现代主义的诗艺追求”。在这一章中,主要运用了原型范畴理论来对卡佛的三种典型文体风格展开研究。认知诗学领域中的原型范畴理论,更多的是被运用于研究某一作家文学作品的典型性特征,通过对其典型性特征的研究与揭示,能够更好的理解其作品的深刻含义。通过对卡佛诗歌的研究,能够发现存在于其诗歌中的以下典型性特征:“极简叙事”的典型文体风格、“冰山原则”的典型文体风格与呈现“原生态”的典型文体风格。
张伶俐[4](2020)在《国内三所高校MTI口译毕业论文调研报告(2009-2019) ——基于CNKI数据库的图谱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2007年起,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内的15所高校率先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历经12年,翻译硕士教育蓬勃发展,口译硕士数量亦逐年递增。关于翻译学,翻译硕士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亦是不断深入。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口译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更鲜有学者从口译硕士自身视角对这一主题进行探索。本文拟借助文献图谱软件CiteSpace,选取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MTI学生为调研对象,以中国知网于2009-2019年区间内所收录的上述三所院校893篇口译硕士学位论文作为数据来源,通过可视化图谱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本调研拟探讨下列问题:从论文研究热点和趋势等方面,探讨2009-2019年期间,北外、上外、广外的MTI口译方硕士论文的发展及趋势。研究发现,2009-2019年间,北外、上外以及广外的英语口译毕业生,进行论文写作时主要采取实践报告的模式,结合相应理论,对自身在交传或同传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与讨论。引用频率最高的理论为精力分配模型,释义理论,目的论以及关联理论;而探讨的最多的话题是应对策略。但是三所高校的学生又有各自研究偏好。例如,北外学生更多进行文学译本的对比分析,上外学生更多对交传或同传实践进行分析,而广外学生则更侧重于多元化语言服务的场景下的实践分析。此外,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出现了更多对新出现的,如语音识别,神经网络机器翻译,听辨障碍,译员角色与主体意识等话题讨论。作者在论文中展开了详细的讨论,以期丰富MTI口译方向学生对毕业论文发展现状的理解,并为其今后口译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刘喆[5](2019)在《汉英经典儿歌中的动物意象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儿歌是儿童接触最早的文学样式之一,也是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文本之一。无论汉语儿歌还是英语儿歌,都有许多描写动物的儿歌。儿歌中的动物具有具象、清晰等特征,利于儿童认知。但由于汉英文化差异,汉英儿歌中的动物意象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本文以现代语言学的图式理论为支撑,以汉英经典儿歌为语料,对儿歌中的动物意象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汉英经典儿歌中动物意象的描述方法、文化内涵、教化功能、认知特征等的异同。研究发现:汉英经典儿歌中的动物意象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一些动物意象在汉英民族认知图式中具有近似性,一些动物意象在汉英民族认知图式中相去甚远,甚至存在一些动物意象在汉英民族认知图式中缺失的情况。汉英经典儿歌中的动物意象在描述方法上,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汉英经典儿歌中都有对动物意象的描述,但汉语儿歌注重对动物意象的具体描述,英语儿歌注重对动物意象的模糊描述;汉语儿歌注重对动物意象的局部特征描写,英语儿歌既重整体描述也重视局部描述。汉英经典儿歌中的动物意象,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一些动物意象在汉英两个民族中文化内涵相似;一些动物意象在汉英两个民族中文化内涵不同;还有一些动物意象是汉英民族各自独有的,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汉英经典儿歌的动物意象呈现出的教化功能也存在相同和相异特征。在教化功能上,汉英经典儿歌都关注儿童早期的教化作用。汉语经典儿歌更注重培养儿童的品德教养,而英语经典儿歌更注重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在认知特征方面,汉语经典儿歌的动物意象更偏向具象认知,而英语经典儿歌的动物意象更偏向抽象认知;汉语经典儿歌的动物意象注重儿童的悟性认知,而英语经典儿歌的动物意象更注重儿童的实践认知。
韩淑俊[6](2019)在《英语处所谓语构式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处所谓语构式(English Locative-Predicate Construction)反映人们概念化致使位移事件的方式,表达受力者受力移动进入处所后的相对静态状况,强调目标达成性。构式结构相对固定,形式为NP1+VL+NP2。NP1是施力者,NP2是受力者(也是位移主体),VL是源于具有处所义同形名词的处所名转动词,这类动词不仅具有动作义,还保留了名词原有的处所概念。有关处所谓语构式的过往研究主要集中于谓语的名词本源和名转动的内在机制,这种研究思路体现“动词中心”模式,在对词语转类或活用问题进行处理时,语法构式的作用并不明显。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构式被视为“语法表征的基本成分”(Langacker 1987,2008),词语的语法功能和句法分布取决于其所在的语法构式环境,对处所名转动词进行“构式为中心”的研究可进一步拓展和挖掘。因此,本研究从构式视角探讨处所谓语构式语义特征及形成的认知理据。鉴于处所谓语构式及其谓语均体现出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变化情况,本研究提出“再范畴化实现模式”。再范畴化实现模式特征如下:第一,再范畴化过程涉及从原范畴至新范畴的单向发展过程;第二,再范畴化可以涉及语言的语音、语义、语法、语篇等诸多层面;第三,原范畴成员实现再范畴化进入新范畴受到认知机制的促动和语境的调控;第四,促使再范畴化过程实现的认知机制包括:认知识解、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第五,对再范畴化实现起到调控作用的语境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本研究基于再范畴化实现模式,主要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处所谓语构式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处所谓语构式与致使位移构式均可对现实致使位移事件进行编码,两者存在何种内在关系?处所谓语构式和单宾构式的形式一致,两者间存在何种关系?处所谓语构式呈现出多少种类型?第二,处所谓语构式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分别具有什么样的语义特征?构式中谓语动词的名词来源有何认知理据?处所谓语构式表达什么样的构式义?第三,处所谓语构式的浮现是由什么认知理据促动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运用逻辑推理和思辨,对真实语料进行描写与解释。研究使用的语料除少数标明出处外,均来自the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COCA)和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图式范畴化理论和动态范畴化理论,提出再范畴化实现模式,将研究范围从语言范畴内部扩展至语言范畴与范畴之间;将研究重点集中于语言范畴间的互动现象及这类现象背后的变化机制。第二,处所谓语构式与致使位移构式及单宾构式关系密切。处所谓语构式是致使位移构式所表征的处所明示致使位移事件再范畴化为动处合一致使位移事件的形式产物。同时,处所谓语构式还是单宾构式范畴化扩展的产物,可视为单宾构式的一个子类。处所谓语构式根据处所维度不同可分为二维处所谓语构式和三维处所谓语构式,这两类构式又可细分为具体类处所谓语构式和抽象类处所谓语构式。第三,处所谓语构式中主语的语义特征体现在使动性、移情等级、定指性和射体/界标联结四个维度。构式中充当谓语的动词是处所名转动词,这类动词涉及名词和动词两个语法范畴,从“原生名词”原范畴至“名转动词”新范畴,体现的是再范畴化过程。谓语的语义特征体现为致使性、位移性、空间性和有界性四个方面。构式中宾语的语义特征体现在受控性、意愿性、可被移动性、定指性、射体/界标联结、可被支撑性或可被容纳性和有界性方面。第四,处所明示致使位移事件至动处合一致使位移事件的再范畴化过程受到认知机制的促动和语境的调控。认知机制的促动包括认知识解、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具体而言,认知识解涉及详细度的调整、心理扫描路径的转换和突显侧面的转移,即概念化主体将详细度从高调整至低,将心理扫描路径从“施力者至受力者至处所”转换为“施力者至处所至受力者”,将突显成分由“突显主语、宾语和处所”调整为至“突显主语和宾语”。概念转喻的促动涉及以简单语言形式编码复杂的现实事件,以精简的形式表达复杂的语义。概念隐喻的促动体现在处所谓语构式通过从具体空间域向心理、社会、情感等抽象域的映射,实现语义的再范畴化扩展。语境的调控体现在具有高认知显性度和强表达经济性的原型单宾构式的显赫扩张性和情景语境对事件概念和构式解读的影响。总之,本研究基于范畴化理论,提出了再范畴化实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范畴化研究的视野,扩大了范畴化理论的应用范围,增强了范畴化理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并且,本文研究发现加深了对处所谓语构式的理解,有助于解释其他语言中的相关结构。
康喆文[7](2019)在《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文中提出语块是一种形式固定、表达完整语义的预制性序列,在语言运用中能够被整体存储、提取和使用。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语码的转换,更涉及语码背后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语块作为具有心理预制特点的语言单位和思维单位,在翻译活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效应。本文以语块为切入点,立足于中央文献翻译,开展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及翻译模式研究。本文对2014年至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央文献核心语块及俄语译文进行了界定和提取,并尝试提出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包括语块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语块研究综述、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综述。第二章从语块理论出发,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完成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界定和提取工作,并确立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序列层级。本文认为,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是由连续的或非连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具有固定语义的预制性序列,在中央文献中可被整体储存和提取;其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为主,涵盖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党建等各个方面。中央文献核心语块包括一级语块、二级语块和三级语块。一级语块为词级语块,包括搭配和固定语;二级语块为框架级语块,包括短语框架和述语框架;三级语块为句级语块,包括谚俗语、格言警句和句群。第三章探讨了认知视角下的语块翻译。文中分别概述了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及与翻译的关系,阐释了不同学者的认知翻译观。本文认为,认知翻译观为研究语块的翻译提供了两点启示:一是模拟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模型探讨语块双语的转换进程;二是从翻译活动的参与者、双语产生的现实等多重视角探讨语块的翻译。在此基础上第三章提出了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流程图。第四章从以往经典的翻译理论模式出发,结合第三章的理论基础,拟构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该模式凸显了源语语块及对应译语作为整体翻译单位在记忆加工系统中的优势效应;反映了源语世界与译语世界的语言符号认知、逻辑思维认知、语境关系认知、社会文化认知及主体间性认知等多维认知层对语块翻译目标、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随后本章结合具体译例,对每一认知层级的内容做了详细分析,对拟构模式进行了论证。第五章为结束语,展望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的应用前景,并拟提出本课题后续的研究思路。总之,本文借鉴语块理论及认知翻译的相关研究成果,围绕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探讨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和翻译模式问题,拟构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规范中央文献中重要概念的翻译,推动中央文献翻译的自动化、机器化进程。
刘海远,徐丕青[8](2018)在《海事英语一词多义的认知理据》文中指出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海事英语中的多义词,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对海事英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机制展开分析和阐释,得出结论:海事英语的一次多义现象是有充分的认知理据的,通过人的认知模式来学习多义词可以使词汇学习更加形象化和系统化。
罗红玲[9](2018)在《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文中指出比喻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普遍存在,正是这种普遍性使得比喻在话语研究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真实话语中的比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如何使用比喻,将有助于我们对比喻的本质作出更客观的认识。然而,目前的汉语比喻研究成果众多,但还缺乏一种能对比喻进行整体而全面分析的统一理论框架;过于侧重比喻静态形式结构层面的描写,忽视了比喻的解释性研究;所选语料多为固死的书面语料,缺乏语言真实使用过程中的研究;且多数研究仍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以语料库为基础的全面性研究。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办法比较可信地回答比喻的形成机制、存在方式以及应用规律,当然也就无法揭示比喻的本质所在。基于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聚焦于真实语言中的比喻使用现象,在相对真实的话语交际环境下,借助于跨学科视角,探讨比喻的形成机制、存在方式以及应用规律,从而揭示比喻的本质特征,对话语中的比喻使用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以期从理论及实践上丰富和拓展现有的汉语比喻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研究首先对现有汉语比喻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述,探讨了目前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所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2)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复杂动态理论,从复杂性视角出发探析了比喻产生的内部以及外部原因,提出了比喻的形成机制;探析了话语中比喻使用的根本动因以及影响比喻使用的诸多因素,提出了比喻在话语中的存在方式;最后,结合己有汉语比喻研究成果以及复杂动态理论,构建了比喻研究的多维动态模式,并在该模式下提出了比喻的定义、比喻辨识方法以及比喻研究的观测维度。(3)依据上述研究框架,基于自建和通用语料库,对交际过程中比喻的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话语样本中比喻的密度值、比喻表达结构的典型特征以及话语中比喻的分布特征;对交际过程中比喻使用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比喻结构在话语局部的动态表现形式、交际主体间比喻交互情况、特定语境中特定比喻表达的选择及变异情况、比喻固化的动态过程以及话语事件层面上比喻使用模式的特征与规律。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价值在于(1)从复杂动态理论的跨学科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比喻的本质特征,突破了传统比喻研究的静态观,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考察比喻的生成、理解和变异的复杂动态过程,使得比喻研究更加逼近其本来面貌,为汉语比喻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拓宽了比喻理论研究的视野。(2)本研究从跨学科视角提出了比喻的形成是基于主体的多模块多感官系统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从联系的观点来审视比喻与其使用环境之间的复杂性关系,提出了比喻的存在方式具有多维性、互动性、适应性、多层次性、主体性以及动态性等特征。(3)本研究提出了比喻研究的多维动态研究框架,旨在将目前的认知研究与话语研究的成果在一个跨学科理论框架下进行整合,让所有研究都能在该研究框架下找到它们相应的位置,并在此框架下对比喻进行了定义与识别,通过大量真实语料的分析,全面呈现了比喻使用中的形式特征与动态过程,深刻揭示了比喻的复杂动态本质。(4)本研究立足于交际中的比喻研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深刻揭示了比喻的本质特征以及使用规律,这些研究发现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比喻使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相关教材编写都极具启示意义与参考价值。
甘时源[10](2017)在《认知视角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言语的指示现象存在于人际交际和话语者自我表达的过程中,指示语的使用让话语更加连贯和更具衔接性。语篇指示现象,是作者和读者在交际语篇中以话语主体为参照点用词或短语对存在于语篇内或语篇外另一个话语对象进行指向,或者用词或短语来表明其所在句子和在同一个语篇之内的其它言语成分之间的语义或语用关系。语篇指示的研究涉及语言的分析和描述、语篇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等领域,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同时,也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因为语篇指示语在指称过程中涉及话语主体的焦点确定及话语者对信息的认知加工方式。语篇指示语的形成路径为:现实世界>现实表征>心理表征>语篇表征,这是一个连续体。因此,在语篇中,话语接收者是否能够正确辨析指称对象、将“现实表征”投射到“语篇表征”成为语篇理解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的研究以语篇指示语为研究对象,运用布勒的“指示场-指示”理论和功能、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建立起语篇指示语的分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完整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系统,以期对汉、英语篇各类型指示语语义特征、心理距离指示功能、语篇指向功能以及语法化过程的异同进行基于语料库的系统性统计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语篇指示为何可能;指代认知加工怎样实现;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认知机制是什么等问题。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序言,主要介绍了本选题的缘起、意义和创新之处;界定了研究对象并对研究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阐述了本研究的认知语言学基本观点、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也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为研究现状,就以往对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的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查找以往研究的不足,旨在通过评析和前瞻确认本研究的可行性和价值所在。第三章建立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或依据。从人类认知特征出发,基于布勒“指示场-指示”的指示原点分布图,探讨了指示语的构成和指示成分,旨在对布勒的指示分布坐标进行补充和完善,建立包括“价值/意义”要素在内的语篇表征经语法化后形成的完整语篇指示语分布坐标,并帮助我们初步归纳得到“情景指示>语篇指示>虚化链接指示”的语篇指示语连续统。对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的论述,也构成本文汉、英语篇指示语分类设置、指示和指向功能阐释、语法化相关问题分析和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统计的基础。第四章在第三章建立的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的基础之上,首先,讨论汉、英语篇指示语的五种分类设置,即人称性语篇指示语、指示性语篇指示语、空间时向性语篇指示语、情态附加性语篇指示语及连接性语篇指示语,并基于自建的小型语料库对汉、英语篇指示语分类模式进行了跨语言对比统计分析,得出汉、英语篇指示语类型在使用规律上的对比结果,汉语在语篇中表现为倾向于使用隐性语篇标记,英语则更多使用显性的语篇标记,这也印证了汉语为意合语言,英语为形合语言的特质;其次,我们以典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为例,从五个层面详细探讨典型汉、英语篇指示语在指示系统中的分布,通过例示分析指出:在实际的语篇中,典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存在三种指示形态,即“情景指示”、“语篇指示”和“虚化链接指示”,且从情景指示到语篇指示再到虚化连接指示是一个连续统,也是指示语所经历的语法化过程,本文的重点研究是语篇指示语,但不能否认情景指示(空间性特征)和虚化链接指示(性质特征)是指示语研究的来源和语法化后的最终去向,为了指示系统表述的完整性,在这一章中,我们也对情景指示做了简单描述,至于虚化链接指示,会在探讨语篇指示语语法化问题的第六章中做以详述。第五章是对语篇指示语进行深入探讨的部分,我们选择典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从语篇心理距离指示和前指、下指的语篇指向两个功能参数出发,结合自建语料库和大型语料库,分析汉、英语篇指示语的普遍特征和差异(其间,渗透了对人称性、指示性、空间时向性和情态附加性汉、英语篇指示语的具体用法分析)。首先,详细探讨了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的语篇心理距离指示功能。我们认为,以话语发出的主体为参照,通过主体和所指对象之间的“距离”来对远、近指示语进行选择。这种“距离”无论是空间的还是时间的,其本质都是话主对所指对象的一种心理距离上的认知加工和判断,受到心理因素影响。简言之,情感态度的心理投射就是心理距离指示。语篇心理距离的拉近或推远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伴随性心理距离指示,另一种是凸显性心理距离指示。研究结果显示:语篇指示词的伴随性心理距离指示不可避免,它和凸显性心理距离指示的唯一差别就是程度高低不同;语篇心理距离指示语的使用反映出话语参与者们较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心理状态,受四种因素影响,即注意焦点、社交距离、熟悉程度和情感元素;通过汉英语料对比统计分析可以看到,汉语语言使用者更倾向于使用近指词语(如“这/这些/这边/这里”)来缩小人际距离,然而,英语语言使用者更乐于使用远指指示语(如“that/those/there”)以保护个人私密空间,具有文化内涵。其后,详细探讨了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前指和下指的语篇指向功能。基于前指项和先行项之间是否是共指关系,我们可以把前指分成显性前指和隐性前指两种。根据指示现象中前指项所替代的先行词的认知和句法功能,我们将显性前指分成三种类型,即名词性显性前指、谓词性显性前指和小句性显性前指;依据前指项和先行项之间的关系,隐性前指分为三类,即蕴含性隐性前指、联想性隐性前指和概括性隐性前指;与前指功能相较,“这/那”和“this/that”的语篇下指用法虽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们仍然具有语篇指向功能并兼具语篇衔接功能。在语篇(特别是文学语篇)的创作中,使用下指,比直接性的描写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其使用目的是为读者在心理上营造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对比统计分析表明,在语篇前指和下指用法上,汉、英语言间都存在显着差异。第六章探讨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问题。也就是对语篇指示语经过语法化后形成虚化链接指示用法的讨论(涵盖了对连接性汉、英语篇指示语的具体用法分析)。提出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或虚化标准;详细探讨代名语篇指示词和饰名语篇指示词的语法化。结果表明:“代名语篇指示词”语法化为汉语和英语语篇中的链接词、英语语篇中的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标记;“饰名语篇指示词”能够语法化为汉、英语篇中不定指标记。同时,它还能够实现其他指示语的虚化用法,比如英语中的先行词,汉语中的定冠词、定语从句标记、所属关系词、泛指词和同位共指词;基于“理想化的认知模式(ICM)”,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机制有:意向图式、隐喻和转喻。为语篇指示语语法化研究提供了认知理据。第七章总结了我们对汉、英语篇指示语的研究发现,对研究问题做出了解读,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我们从认知视角出发对汉、英语篇指示语的研究是基于真实语料数据对布勒“指示场-指示”理论的扩展和完善、对指示分类的补充和分析,以及对指示系统的完整阐释,本研究能够有效发掘汉、英语言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认知基础和理据,有助于更好理解汉、英语篇特征,具有跨文化的借鉴意义,对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英语教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研究都具有跨学科的借鉴意义。
二、图式理论与英语语篇中的隐喻理解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式理论与英语语篇中的隐喻理解程序(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依据 |
0.2 课题综述 |
0.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0.5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目的—顺应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1.1 目的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1.2 顺应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2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2.1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
1.2.2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语汇俄译研究 |
1.3 翻译质量评价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3.1 接受美学理论 |
1.3.2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观点 |
1.3.3 黄忠廉“两个三角”译评体系 |
1.4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与俄译基本原则 |
1.4.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 |
1.4.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及译文语言特征 |
2.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 |
2.1.1 语料库的类型及语料选择 |
2.1.2 语料库的构成和规模 |
2.1.3 语料的预处理 |
2.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词汇和句法特征 |
2.2.1 类符/形符比(TTR)(词汇特征) |
2.2.2 形动词和副动词(词汇特征) |
2.2.3 平均句长(句法特征) |
2.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1 四字格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2 缩略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3 隐喻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4 谚俗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5 经典名句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受众理解度调查 |
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选词标准 |
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设计与实施 |
3.2.1 问卷设计 |
3.2.2 问卷实施 |
3.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结果与分析 |
3.3.1 问卷调查结果 |
3.3.2 调查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的—顺应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成效分析 |
4.1 基于显化的目的顺应 |
4.1.1 显化现象分布与统计 |
4.1.2 四字格译文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3 缩略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4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5 谚俗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6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2 基于简化的目的顺应 |
4.2.1 四字格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2.2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2.3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3 基于范化的目的顺应 |
4.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副动词 |
4.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形动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争议译文分析与评价 |
5.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质量评价空间及评价视角 |
5.1.1 翻译质量评价空间 |
5.1.2 翻译质量评价视角 |
5.2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语言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
5.2.1 词汇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2.2 语法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2.3 修辞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3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文化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
5.3.1 文化图示缺省 |
5.3.2 文化图示冲突 |
5.3.3 文化特色显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
二、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 |
三、课题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附录一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 |
附录二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结果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3)认知诗学视域下的雷蒙德·卡佛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雷蒙德·卡佛生平及诗歌创作 |
(一)卡佛的生平经历 |
(二)卡佛的诗歌创作 |
二 卡佛诗歌研究现状 |
(一)卡佛诗歌的国内研究现状 |
(二)卡佛诗歌的国外研究现状 |
三 认知诗学理论简介 |
(一)认知诗学兴起的学科背景 |
(二)认知诗学的提出与发展 |
(三)意象图式与原型范畴 |
四 卡佛诗歌的认知诗学解读 |
第二章 作为生命与生活“图式”的诗歌 |
一、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 |
二、展现自我的爱与苦难 |
三 反映底层蓝领的生活 |
四 呈现美国的西部风貌 |
第三章 反现代主义的诗艺追求 |
一 “极简叙事”的典型文体风格 |
(一)“零度”抒情的极简写作 |
(二)参照现实的“自白” |
二 “冰山原则”的典型文体风格 |
(一)话语的沉默 |
(二)未能言说的“心事” |
三 呈现“原生态”的典型文体风格 |
(一)历史与现实的想象性交织 |
(二)自然与异化社会的博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国内三所高校MTI口译毕业论文调研报告(2009-2019) ——基于CNKI数据库的图谱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Ⅰ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1.1 Rationale |
1.1.2 The Research Status of MI Thesis |
1.1.3 Application of CiteSpace |
1.1.4 Conclusion |
1.2 Outline of this Report |
CHAPTERⅡ RESEARCH METHODOLOGY |
2.1 Data Sources |
2.2 Research Design |
2.2.1 Tool Used in the Research |
2.2.2 Research Thoughts and Methods |
CHAPTERⅢ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ANALYSIS |
3.1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Description |
3.2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3.2.1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BFSU,SISU and GDUFS |
3.2.1.1 Similarities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Highly-cited Theories |
3.2.1.2 Differences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Highly-cited Theories |
3.2.2 Research Trends of Graduation Thesis of MTI Interpreting Students |
3.2.2.1 Trajectory of Research Hotspots of Graduation Thesis of MTI Interpreting Students |
3.2.2.2 Trend of Research Hotspots of Graduation Thesis of MTI Interpreting Students |
CHAPTERⅣ CONCLUSION |
4.1 Major Findings |
4.2 Suggestions for MTI Interpreting Students |
4.3 Limitations of this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PPENDIX A:MTI interpreting theses topics of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
APPENDIX B:MTI interpreting theses topics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
APPENDIX C:MTI interpreting theses topics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
(5)汉英经典儿歌中的动物意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意义和价值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汉英经典儿歌概述 |
第一节 汉英经典儿歌界定 |
第二节 汉英经典儿歌的分类 |
第三节 汉英经典儿歌的特征 |
第二章 图式理论 |
第一节 图式与图式理论 |
第二节 图式的分类及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图式理论的应用现状 |
第三章 汉英经典儿歌中的动物意象对比 |
第一节 汉英经典儿歌中的动物意象 |
第二节 汉英经典儿歌中动物意象的描述方法对比 |
第三节 汉英经典儿歌中动物意象的文化内涵对比 |
第四节 汉英经典儿歌中动物意象的教化功能对比 |
第五节 汉英经典儿歌中动物意象的认知特征对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目录 |
致谢 |
(6)英语处所谓语构式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4 研究意义 |
1.5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处所谓语构式的研究述评 |
2.1 形态学研究 |
2.2 生成语言学研究 |
2.3 语用学研究 |
2.4 认知语言学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再范畴化 |
3.1 范畴理论 |
3.1.1 经典范畴理论 |
3.1.2 原型范畴理论 |
3.2 范畴化理论 |
3.2.1 图式范畴化理论 |
3.2.2 动态范畴化理论 |
3.3 再范畴化产生的动因 |
3.4 再范畴化的含义与特征 |
3.4.1 再范畴化的含义 |
3.4.2 再范畴化的特征 |
3.5 再范畴化的实现机制 |
3.5.1 认知识解 |
3.5.2 概念转喻 |
3.5.3 概念隐喻 |
3.6 再范畴化的实现模式 |
3.6.1 实现模式的提出 |
3.6.2 语境对再范畴化实现的调控作用 |
3.7 小结 |
第四章 致使位移事件及处所谓语构式 |
4.1 位移事件 |
4.1.1 位移事件概念框架 |
4.1.2 位移事件特征 |
4.2 致使位移事件 |
4.2.1 致使位移事件简述 |
4.2.2 背景明示致使位移事件 |
4.2.3 背景明示致使位移事件要素 |
4.2.4 动处合一致使位移事件 |
4.3 处所谓语构式 |
4.3.1 构式定义和范围 |
4.3.2 处所谓语构式的构式图式 |
4.3.3 处所谓语构式的类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处所谓语构式的范畴化和再范畴化语义描述 |
5.1 处所谓语构式中主语的语义特征 |
5.2 处所谓语构式中谓语的名词来源 |
5.2.1 原生名词范畴和处所名转动词范畴 |
5.2.2 语言语境的调控 |
5.2.3 认知机制的促动 |
5.3 处所谓语构式中谓语的语义特征 |
5.3.1 致使性 |
5.3.2 位移性 |
5.3.3 空间性 |
5.3.4 有界性 |
5.4 处所谓语构式中宾语的语义特征 |
5.5 处所谓语构式的整体语义特征 |
5.5.1 处所谓语构式的构式义 |
5.5.2 二维处所谓语构式的构式义 |
5.5.3 三维处所谓语构式的构式义 |
5.6 小结 |
第六章 处所谓语构式的再范畴化实现 |
6.1 动处合一致使位移事件的再范畴化实现模式 |
6.2 语境的调控 |
6.2.1 语言语境 |
6.2.2 情景语境 |
6.3 认知机制的促动 |
6.3.1 认知识解的促动 |
6.3.2 概念转喻的促动 |
6.3.3 概念隐喻的促动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的发现 |
7.2 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任务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语块研究的相关理论 |
1.3.2 语块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3 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综述 |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 |
2.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本体研究 |
2.1.1 语块的定义及分类 |
2.1.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界定 |
2.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提取 |
2.2.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识别原则 |
2.2.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提取的基本方法 |
2.3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 |
2.3.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过程 |
2.3.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序列层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认知翻译视角下的语块翻译 |
3.1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
3.1.1 认知科学与翻译 |
3.1.2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观 |
3.2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 |
3.2.1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过程 |
3.2.2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 |
4.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构图 |
4.1.1 翻译理论模式 |
4.1.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图 |
4.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阐释 |
4.2.1 语言符号认知 |
4.2.2 逻辑思维认知 |
4.2.3 主体间性认知 |
4.2.4 社会文化认知 |
4.2.5 语境关系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的应用前景 |
5.2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主要参考词典 |
Реферат |
附录Ⅰ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中俄对照表 |
附录Ⅱ NLPIR汉语分词词性标记对照表 |
附录Ⅲ 汉语分词词性标注示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8)海事英语一词多义的认知理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海事英语一词多义的原型范畴理据 |
1.1 范畴化理论 |
1.2 海事英语多义词的原型理据 |
2 海事英语一词多义的隐喻和转喻理据 |
2.1 隐喻和转喻理论 |
2.2 海事英语多义词的隐喻理据 |
2.3 海事英语多义词的转喻理据 |
3 海事英语一词多义的意象图式理据 |
3.1 意象图式理论 |
3.2 海事英语多义词的意象图式理据 |
4 海事英语多义词认知理据的实践意义 |
4.1 认知解析使词汇学习形象化 |
4.2 语义网络使词汇内容系统化 |
5 结束语 |
(9)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不同学科视角下的汉语比喻研究 |
二、汉语比喻的应用研究 |
三、他山之石——西方比喻(metaphor)研究及其发展动态 |
四、汉语比喻研究的启示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法和语料来源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五节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复杂动态理论下汉语比喻研究框架的建构 |
第一节 走进复杂性一回归比喻的本真 |
一、用复杂性思维看待事物的本质 |
二、用复杂性思维看待语言的本质 |
三、复杂性视角下的比喻研究路径 |
第二节 复杂性视角下比喻的形成机制分析 |
一、比喻的形成起因 |
二、比喻形成的主体性因素 |
三、基于主体的多模块多感官系统与环境互动的形成机制 |
第三节 复杂性视角下比喻的存在方式分析 |
一、当代比喻研究中的话语转向:真实世界的比喻研究 |
二、复杂性视角下的话语 |
三、影响话语中比喻使用的复杂因素分析 |
四、话语中比喻的存在方式 |
第四节 复杂性视角下比喻研究模式的建构 |
一、比喻研究的多维动态模式 |
二、基于该模式的比喻定义 |
三、基于该模式的比喻辨识 |
四、基于该模式的比喻观测维度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喻使用构形式特征分析 |
第一节 话语中比喻使用的密度分析 |
一、话语比喻密度计算的依据标准 |
二、话语样本中比喻的密度值 |
三、关于本研究比喻密度值的讨论 |
第二节 话语中比喻的典型表达结构分析 |
一、考察要素的选定及其标注形式 |
二、话语样本中比喻表达结构类型统计分析 |
三、话语中比喻表达的典型结构讨论 |
第三节 话语中比喻的分布特征分析 |
一、比喻丛及其划分方法 |
二、话语样本中比喻丛的分布特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喻使用的动态过程分析 |
第一节 比喻的局部动态表现 |
一、比喻结构的局部动态性 |
二、比喻局部动态变化的类型 |
三、比喻局部动态变化的类型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二节 比喻的互动过程分析 |
一、比喻表征的对话性 |
二、比喻的互动与回应类型 |
三、比喻的互动过程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三节 比喻的适应过程分析 |
一、语境与比喻使用的变异 |
二、交际中比喻变异的语境参数 |
三、比喻的适应过程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四节 比喻的固化过程分析 |
一、比喻的社会文化认知与个体认知 |
二、亚稳定状态的比喻使用特征 |
三、话语中比喻的固化过程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五节 比喻使用模式的涌现过程分析 |
一、交际过程中比喻的动态轨迹 |
二、交际中比喻使用模式的分析路径 |
三、案例话语的比喻使用模式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本研究的主要应用 |
第一节 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
一、从本族语者的比喻使用到二语学习者比喻使用能力的提出 |
二、比喻使用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三、以比喻使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及启示 |
第二节 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应用 |
一、比喻纳入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必要性 |
二、本研究对教材编写与评估的启示 |
第三节 作为话语分析工具的应用 |
一、比喻作为一种话语分析工具 |
二、本研究对于口语话语分析的启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认知视角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选题意义和创新之处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
1.3.1 研究对象 |
1.3.1.1“指示语”和“语篇”的界定 |
1.3.1.2“语篇指示语”的界定 |
1.3.2 研究问题 |
1.4 功能、认知语言学基本观点的运用 |
1.4.1 理想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 |
1.4.2 Bickerton(1990)的认知语言观 |
1.4.3 原型范畴理论 |
1.4.4 指示语语法化理论 |
1.4.5 功能语法的例示理论 |
1.5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1.5.1 语料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1.5.2.1 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方法 |
1.5.2.2 描写基础上的解释归纳 |
1.5.2.3 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 |
1.6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2章 研究现状: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 |
2.1 指示语研究 |
2.1.1 外国学者指示语研究的主要成果 |
2.1.1.1 传统语言学视角 |
2.1.1.2 认知视角 |
2.1.2 中国学者的指示语研究现状 |
2.1.2.1 指示语基本研究 |
2.1.2.2 指示语的对比研究 |
2.1.2.3 指示语的语言学理论研究 |
2.1.2.4 指示语的认知研究 |
2.2 语篇指示语相关研究 |
2.3 对现有研究的评析 |
第3章 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 |
3.1 指示语构成 |
3.2 指示成分 |
3.3 语篇指示语分类模式 |
第4章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类型 |
4.1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分类设置 |
4.1.1 人称性语篇指示语 |
4.1.2 指示性语篇指示语 |
4.1.3 空间时向性语篇指示语 |
4.1.4 情态附加性语篇指示语 |
4.1.5 连接性语篇指示语 |
4.2 汉、英语篇指示语类型的对比统计分析 |
4.3 典型汉、英语篇指示语的例示化对比分析 |
4.3.1“这”、“那”、“this”、“that”的指示研究概观 |
4.3.2“这”、“那”、“this”、“that”的指示系统和分类构成 |
4.3.3“这”、“那”、“this”、“that”的情景指示 |
4.3.3.1 手势性情景指示 |
4.3.3.2 非手势性情景指示 |
4.4 小结 |
第5章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篇功能 |
5.1 汉、英语篇指示语心理距离指示功能及对比分析 |
5.1.1 心理距离指示 |
5.1.2 产生心理距离指示现象的四种可能 |
5.1.3 语篇指示语的两种心理距离指示现象 |
5.1.4 影响语篇指示语心理距离指示的四个因素 |
5.1.5 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心理距离指示功能的对比统计分析 |
5.2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指向功能及对比分析 |
5.2.1 汉、英典型语篇指示语的前指 |
5.2.1.1“这”、“那”、“this”、“that”显性前指 |
5.2.1.1.1 名词性显性前指 |
5.2.1.1.2 谓词性显性前指 |
5.2.1.1.3 小句性显性前指 |
5.2.1.2“这”、“那”、“this”、“that”隐性前指 |
5.2.1.2.1 蕴含性隐性前指 |
5.2.1.2.2 联想性隐性前指 |
5.2.1.2.3 概括性隐性前指 |
5.2.2 汉、英典型语篇指示语的下指 |
5.2.2.1“这”和“那”的下指 |
5.2.2.2“this”和“that”的下指 |
5.2.2.2.1“this”的下指 |
5.2.2.2.2“that”的下指 |
5.2.3 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指向功能的对比统计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问题 |
6.1 语篇指示语语法化标准 |
6.2 代名语篇指示词(Pronominal Deixis)语法化 |
6.2.1 英语关系从句标记 |
6.2.2 汉、英语篇中的句子连接词 |
6.2.3 英语宾语从句标记 |
6.2.4 小结 |
6.3 饰名语篇指示词(Adnominal Deixis)语法化 |
6.3.1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不定指用法 |
6.3.2 英语中的先行词 |
6.3.3 汉语中的定冠词义 |
6.3.4 汉语中的定语从句标记 |
6.3.5 汉语中的所属关系词 |
6.3.6 汉语中的泛指词 |
6.3.7 汉语中的同位共指词 |
6.3.8 小结 |
6.4 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this”、“that”的语法化特征对比统计分析 |
6.5 语篇指示语语法化的认知机制 |
6.5.1 图式化模式 |
6.5.2 隐喻模式 |
6.5.3 转喻模式 |
6.6 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对研究问题的解读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图式理论与英语语篇中的隐喻理解程序(论文参考文献)
- [1]“N+V情态动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 周俊良.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2]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D]. 袁昊.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1(08)
- [3]认知诗学视域下的雷蒙德·卡佛诗歌研究[D]. 陈刚.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4]国内三所高校MTI口译毕业论文调研报告(2009-2019) ——基于CNKI数据库的图谱可视化分析[D]. 张伶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5]汉英经典儿歌中的动物意象对比研究[D]. 刘喆.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11)
- [6]英语处所谓语构式的认知研究[D]. 韩淑俊. 河南大学, 2019(05)
- [7]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D]. 康喆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 [8]海事英语一词多义的认知理据[J]. 刘海远,徐丕青.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8(03)
- [9]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D]. 罗红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10]认知视角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研究[D]. 甘时源. 吉林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