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工专业开设结构化学课程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周西云,孙晓甜[1](2021)在《基于结构化学课程的微积分教学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构化学是公认的化学类本科生最难课程之一,但它同时也是提高化学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程。此课程的学习中需应用大量的数学知识,本文针对学生在学习结构化学中,对数学公式推导畏惧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教学改革方案。通过结合结构化学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改进本科专业先修基础课程微积分教学内容与方法,对相关内容进行剖析,给出针对结构化学课程的微积分教学建议。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微积分教学进行改革,拓实基础,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结构化学的教学效果。
王婷婷,高新蕾[2](2021)在《创新教育融入《结构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加强创新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使命。本文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结构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针对课程理论性强、抽象难懂的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三方面实施了改革和探索。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的提高,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张燕辉,翁文,郭鸿旭[3](2021)在《结构化学线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现状及建设思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专业认证的推进,教育部先后启动了一流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的"双万计划"。2019年有幸参与了化学(师范)第二级专业认证,还参与了化学一流专业和结构化学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重在高阶性提升、创新性凸显、挑战性增加和贯彻课程思政目标,转变学生观念,从"要你学"到"我要学"。在此,从教学团队和课程负责人教学情况、课程目标、课程建设及应用情况、课程特色与创新、课程建设计划等方面进行介绍。期待本科教育推进四个回归,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
刘国魁,冷霞,李云志,周广丽,田充,夏其英[4](2020)在《理论化学计算软件拓宽结构化学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结构化学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难点问题,结合现代技术的进步和化学研究从纯实验研究向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并重的转变,提出在结构化学教学中引入理论化学计算软件,设计合理的理论化学计算实验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分析了该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和优势,对设计有关理论计算实验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期望。此结构化学教学方法是未来大学化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对降低教与学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新世纪高水平化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朱亚先,匡勤,汪骋,黄荣彬,杨士烑,郑兰荪[5](2020)在《化学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群设置与教学内容——以厦门大学为例》文中提出无机化学类课程是化学类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对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达成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以厦门大学为例,对无机化学课程群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行了探索。
覃彪,朱万强,李新发,赵华俊[6](2020)在《基于“互联网+超星平台”的“结构化学”教学实践探索》文中认为针对该文作者所在高校学生知识基础薄弱、教学模式单一的情况,该文构建了"互联网+超星平台"的结构化学教学模式,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精讲和课后拓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增强了课程教学效果。
侯秀芳[7](2020)在《结构化学教学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能力》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迫切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结构化学是大学化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其课程特点是难度大、比较抽象,需要量子思维模式,因此学好结构化学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根据本校大学生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创新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
王伟[8](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雷鸣,杨作银,李亚平,蒲敏[9](2020)在《基于“1+2”模式的结构化学课程在线教学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各高校积极行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推动线上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本文基于线上直播平台+线上课程资源及管理平台的教学模式("1+2"模式),实施结构化学课程的线上教学,发挥线上直播和线上慕课两种形式教学的各自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尹京花[10](2019)在《化工专业《结构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通过对结构化学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微观物质和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能够对分子原子以及晶体物质的结构等理论性知识有更清晰的认知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建立起逻辑性较强的思维框架和知识导图,结构化学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继续学习高等化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化工专业开设结构化学课程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工专业开设结构化学课程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结构化学课程的微积分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积分教学现状 |
2 微积分与结构化学之间的关系 |
3 针对性进行微积分教学 |
4 结构化学教学效果提升 |
5 总结 |
(2)创新教育融入《结构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结构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
1.1 改进课堂教学手段 |
1.2 通过科研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
1.3 引入专业工具软件辅助课程学习 |
2《结构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 |
3《结构化学》课程考核方式的调整 |
4结语 |
(3)结构化学线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现状及建设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团队和课程负责人教学情况 |
2 结构化学课程目标 |
3 课程建设及应用情况 |
3.1 结构化学课程建设发展历程 |
3.2 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
3.3 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
3.4 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 |
3.5 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
3.6 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情况 |
4 课程特色与创新 |
(1) 注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
(2) 教学形式多样化,重视学生教研能力的提升。 |
(3) 将课程与思政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好老师。 |
5 课程建设计划 |
6 结束语 |
(4)理论化学计算软件拓宽结构化学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化学计算软件进入大学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
2 理论化学计算软件进入大学教育的优势 |
3 理论化学计算实验设计的思考 |
4 总结 |
(5)化学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群设置与教学内容——以厦门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无机化学课程群设置 |
3 无机化学课程群教学内容 |
3.1 必修课程群教学内容 |
3.2 选修课程群教学内容 |
3.3 教学内容注重学科的历史、发展、思维方式 |
3.4 教学内容注重融入学科交叉内容 |
3.5 教学内容注重融入课程思政 |
4 结语 |
(6)基于“互联网+超星平台”的“结构化学”教学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院结构化学课程现状 |
(一)学生知识基础薄弱 |
(二)教学模式单一 |
(三)师资力量充足 |
二、基于“互联网+超星平台”的结构化学教学实践 |
(一)课前:教师发布任务,学生课前预习 |
(二)课中:教师课堂精讲,师生交流互动 |
(三)课后:教师发布作业,知识深度拓展 |
三、结语 |
(7)结构化学教学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 学习能力的培养 |
2 创新能力的培养 |
3 实践能力的培养 |
4 结 语 |
(8)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
一、理解 |
二、学科 |
三、学科理解 |
四、学科理解水平 |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
六、相近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
第一节 PCK理论 |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
二、学科知识与PCK |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
六、研究启示 |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
四、结语 |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五、研究小结 |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六、研究小结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过程 |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五、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理论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
二、实证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1+2”模式的结构化学课程在线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网上直播教学的实施 |
2 构建线上课程平台 |
3 推进线上教学过程的教学反馈和评估工作 |
4 学生的教学反馈 |
5 结语 |
(10)化工专业《结构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构化学的重要性 |
2 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3 清晰课程开设定位,精炼教学进程 |
4 应用现代化教学软件,提高上课效率 |
5 结语 |
四、化工专业开设结构化学课程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结构化学课程的微积分教学探索[J]. 周西云,孙晓甜. 山东化工, 2021(19)
- [2]创新教育融入《结构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王婷婷,高新蕾. 广东化工, 2021(10)
- [3]结构化学线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现状及建设思路[J]. 张燕辉,翁文,郭鸿旭. 化工时刊, 2021(05)
- [4]理论化学计算软件拓宽结构化学教学[J]. 刘国魁,冷霞,李云志,周广丽,田充,夏其英. 山东化工, 2020(22)
- [5]化学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群设置与教学内容——以厦门大学为例[J]. 朱亚先,匡勤,汪骋,黄荣彬,杨士烑,郑兰荪. 大学化学, 2020(08)
- [6]基于“互联网+超星平台”的“结构化学”教学实践探索[J]. 覃彪,朱万强,李新发,赵华俊. 教育教学论坛, 2020(28)
- [7]结构化学教学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能力[J]. 侯秀芳. 广州化工, 2020(12)
- [8]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基于“1+2”模式的结构化学课程在线教学实践[J]. 雷鸣,杨作银,李亚平,蒲敏. 大学化学, 2020(05)
- [10]化工专业《结构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 尹京花. 化工管理, 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