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帝枇建筑模网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金科[1](2020)在《新型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墙体建筑体系已经领先于其他节能建筑体系。该体系在环保节能、简化施工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混凝土墙体通过使用水泥聚苯模壳作为模板又是结构的保温层,用钢筋混凝土作为骨架承重构件将荷载均匀分配结构上。然而,在我国该体系在中高层建筑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推广中出现了些许问题,对该墙体抗震性能的研究不尽完善。本文主要对墙体骨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不对水泥聚苯模壳做针对性研究,工作主要如下:(1)在实际工程中,现有水泥聚苯模壳空腔为圆形截面的墙体在绑扎钢筋骨架时发现钢筋位置精度不够且不易固定;针对墙体格构梁柱的截面形式探索后,提出在截面面积相同但抗弯截面系数更大的方型截面新型墙体,并对格构梁柱为方形截面设计了3片墙体试件,以轴压比为影响参数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2)对无水泥聚苯模壳的墙体试件进行水平往复荷载的试验,通过试验观察墙体试件在不同轴压比下的受力情况,通过分析墙体试件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及对应位移等数据探究不同轴压比对墙体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延性系数、耗能系数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并且验证了墙体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性。(3)通过ABAQUS对无水泥聚苯模壳的格构式墙体试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比较模拟加载水平往复荷载的结果与试验研究结果,验证了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将现有格构梁柱为圆形截面的混凝土骨架结构与新型格构梁柱为方形截面的混凝土骨架结构进行对比,从骨架曲线分析新型墙体的可行性。通过有限元模型对新型墙体进行轴压比、高宽比参数分析,研究不同参数对新型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详细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墙体承载力、延性等变化规律。该论文有图43幅,表13个,参考文献64篇。
赵妍凝[2](2020)在《模网混凝土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荷载和交通量与日俱增,这就要求路面结构具有更大的承载力。通常,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等级一般为C30或C40,路面结构厚度大,导致路面板自重较大,损坏后难以修复。一般设计年限为二十到三十年,造价较高,限制了道路设计高程。钢筋混凝土中使用的钢材较多,造价较高,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性价比不高。为了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路面板的厚度,采用了一种新型路面结构——模网混凝土路面板。建筑模网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对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起着加筋作用。本文对模网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和系列性能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加入模网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强度。首先,进行原材料试验,并配制C30水泥混凝土;其次,在确定因素和水平后,进行正交试验设计;最后,根据规范要求,对试件进行了制作、养护和性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了验证不同厚度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性能,对不同厚度、不同结构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结论,模网在节约材料的同时,可以降低板底应力,有效地降低板厚和自重,降低路基压力,控制裂缝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模网对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有一定的影响,能有效地防止板块的脆性断裂,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加入模网后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分别提高了19%和18%。模网结构对荷载应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加入模网后,板底弯拉应力可有效降低10%左右。双层模网对结构的影响大于单层模网,但不能达到单层模网的双倍效果,此时板底弯拉应力减小17%。
徐阳[3](2019)在《M型轻钢墙体构造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下,建筑节能和住宅产业化成为众多学者普遍关注的课题。外墙造成热能损失约为围护结构总热量损失的一半,且传统轻钢构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材料和构造有待优化。针对上述情况,基于传统轻钢构架混凝土剪力墙,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的M型轻钢墙体方案,并对墙体建筑构造和结构构造进行优化设计,同时介绍墙体力学性能并分析计算了墙体热工性能。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调研北方市场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保温材料种类、设计理念和构造做法,并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对该墙体的保温建筑构造、结构构造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墙体保温系统与M型轻钢墙体骨架的施工流程和要点,简化了墙体施工工序,提高了墙体的使用寿命,并利用3DMAX软件模拟制作单面墙体及墙体之间拼接过程。(2)提出保温材料企口方式拼接,采用ANSYSCFD热分析软件对墙体在稳态传热条件下热流和温度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该构造对墙体保温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企口拼接方式,能有效降低保温材料拼接处热流值,并减小墙体传热系数。另外,采用新形式的保温钉锚固保温材料,并用ANSYSCFD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与普通锚固方式,该锚固方式能减小墙体传热系数且墙面未出现冷桥现象,与未使用保温钉锚固的墙体相比,两者传热系数差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不影响墙体保温效果。(3)采用ANSYS CFD热分析软件,对拼接好的保温板进行3种工况模拟,利用傅里叶定律得出了三组保温材料热工参数,并应用到墙体对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中当墙体处于北方寒冷地区气候环境下,墙体未出现表面结露和内部冷凝现象。(4)针对北方地区,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对保温层厚度进行优化,得出其经济性厚度约为70mm~90mm。综上所述,本文为M型轻钢剪力墙体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构造图集及在北方的应用推广提出有宜参考和依据。图[83]表[14]参[49]
韩正伟[4](2019)在《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静力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CKBZ暖砖是一种新型墙体材料,暖砖模块由聚苯乙烯压制而成。在砌筑墙体时,模块采用积木式搭接,以此形成以暖砖为基础的组合墙体,按照结构的设计要求在墙体内布置钢筋,浇筑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暖砖墙体将结构承重与建筑保温融为一体,并且该墙体还具有多种优良性能:造价低,施工快,节约土地,满足低碳节能的发展要求。本文利用ANSYS软件对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的静力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建立了一字形带洞口与不带洞口的墙体模型,对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进行轴向受压、偏心受压和受剪分析,研究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方式及墙体洞口等不同因素对暖砖墙体承载力的影响,分析墙体的破坏规律及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应变情况。本文对已有静力试验研究的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模拟分析,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验证本文运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的可靠性。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在轴压模拟中,裂缝主要分布在墙体内部孔洞的连接肋附近,墙体与圈梁的连接部位也出现了较多的裂缝。开洞暖砖墙体破坏时,裂缝主要分布在洞口上方的连接肋和洞口上角。带有洞口的保温暖砖墙体的极限承载力远小于没有开洞口墙体的极限承载力。在暖墙偏心受压模拟中,裂缝主要分布在墙体的连接肋上,开洞墙体的裂缝集中分布在洞口周围。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在模拟受剪破坏时,裂缝多分布在墙体的中下部。高强混凝土暖砖墙体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混凝土强度的增加提高了暖砖墙体的承载力,但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加,墙体的承载力增长的幅度逐渐降低。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配筋为2根水平钢筋和2根竖向钢筋的暖砖墙体的承载力比2根水平钢筋和1根竖向钢筋的暖砖墙体承载力高出5%左右,提升作用不大,但提高了暖砖墙体的延性。当墙体开有洞口时,墙体的整体性降低,暖砖墙体的承载力明显降低。根据配筋暖砖墙体的模拟结果,我们发现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内部的连接肋部位十分薄弱,建议增加连接肋的厚度,以改善暖砖墙体的整体性能。带有洞口的配筋暖砖墙体,洞口正下方连接肋部位容易出现裂缝,因此建议洞口下方设置垫梁。根据有限元模拟得到的数据,参考混凝土剪力墙以及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提出适用于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的轴压、偏压、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在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参考。
段雪莲[5](2018)在《基于现场构件成型的农村低层工业化住宅建造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加快农村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已经成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农村现代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针对广大农村地区开发的施工技术和工业化住宅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工业化住宅整体水平还不高,还处于起步阶段,自主研发的工业化住宅体系还在研发和实验阶段;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现有的住宅施工技术因其低廉的造价而被广泛适用,相关的建筑理念很难在短期内扭转。就此本研究尝试以构件现场成型定位连接的建造模式出发,结合刚性钢筋笼免拆模现浇混凝土体系,构建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农村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本研究首先对我国农村建设中采用的结构体系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当前主流的工业化住宅体系的优缺点,总结其不适合再农村地区推广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一种适合在新农村住宅建设中采用的结构体系——刚性钢筋笼免拆模现浇混凝土体系。然后论文详细的介绍了该体系的实践研究成果,以及其在农村地区的适用性。并结合具体项目对现场构件成型定位连接这一建造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最后通过具体的项目设计,实现了该技术在农村地区工业化住宅中的设计应用。虽然目前该建造模式还没有大范围内的推广,但是通过本论文的分析和总结,可以说明刚性钢筋笼免拆模现浇混凝土体系是符合我国目前建筑工业化的现实情况的,在满足现有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其彻底改变了农村地区住宅的施工建造模式,推动农村地区住宅工业化的发展,该体系在未来市场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佟德娟[6](2016)在《建筑模网混凝土保温屋面结构体系的工程应用》文中指出当前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模网混凝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但是如果墙体施工的过程中使用这种材料而屋面施工的过程中还在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就会使得屋面板的支模和钢筋的绑扎出现一定的问题,墙体混凝土也无法实现一次浇筑,此外,在屋面的墙体和屋面板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热桥效应,这样也就使得建筑自身的节能保温性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介绍了建筑模网混凝土保温屋面结构体系的工程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钱郑锴[7](2015)在《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节能是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的节能战略中的主要内容,建筑中的能源消耗占全年总能源消耗的比例非常大。然而在建筑物中,损失在墙体上的建筑能耗占整个建筑物损失能耗的48.18%。因此,大力开发新型墙体保温体系,对建筑节能具有巨大意义。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是采用建筑模网作为免拆模板,在其和基层墙体形成的空腔中现浇泡粒混凝土保温浆料,构成的一种新型外墙外保温系统。它克服了原有墙体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差、耐久性低等诸多缺点,并更大地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如现浇泡粒混凝土的保温系统与建筑物同寿命;良好的耐火性能;施工简单、保温效果好;彻底消除“热桥”的影响等。因此,在提倡建筑节能的今天,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对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进行结构形式设计,确定泡粒混凝土保温层的经济厚度,分析浇筑过程中建筑模网所受的荷载并确定其规格,进行模网与墙体连接件的设计,确定膨胀螺栓的形式尺寸和焊接工艺。然后对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进行性能分析,包括墙体的保温性能、隔声性能、抗结露性能以及抗裂性能等,确认该墙体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居住条件标准,并对其经济成本进行核算。最后对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的实际浇筑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阐述了泡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和模网构架的制作过程,并分析浇筑过程中,建筑模网的漏浆和变形情况,确定设计方案的施工可行性。
郭定国[8](2015)在《居住建筑节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国内外研制和开发新型节能建筑结构的情况、房屋的节能措施、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国家建筑节能政策的落实和《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13-198-2014的实施现状等几方面阐述了居住建筑节能的现状。并论述了研制、开发和引进新型节能建筑结构和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居住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建立法制性的建筑节能检验制度是推动建筑节能的有效保证。
梁永朵,孙治国,迟恭财,赵建明[9](2012)在《建筑模网混凝土剪力墙抗剪承载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建筑模网混凝土剪力墙是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为了分析模网混凝土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整理了21组模网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拟静力试验数据,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影响因子对其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并对抗剪强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模网混凝土抗剪强度的各影响因子中,轴力的影响权重最大,墙体有效面积的影响次之,折钩拉筋的影响最小。回归分析亦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王滋军,刘伟庆[10](2011)在《建筑模网混凝土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建筑模网及建筑模网混凝土的定义,阐述了建筑模网混凝土的增强机理、优点、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了建筑模网混凝土应用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二、帝枇建筑模网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帝枇建筑模网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建筑保温结构体系介绍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2 新型格构式墙体试验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件设计 |
2.3 墙体制作 |
2.4 墙体材性试验 |
2.5 测量内容和测试点布置 |
2.6 试验装置和加载制度 |
2.7 本章小结 |
3 试验结果分析 |
3.1 试件破坏形态 |
3.2 滞回曲线 |
3.3 骨架曲线 |
3.4 刚度退化曲线 |
3.5 位移延性系数 |
3.6 能量耗散系数及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
3.7 钢筋应变分析 |
3.8 抗剪承载力计算 |
3.9 本章小结 |
4 墙体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力学分析 |
4.1 有限元概述 |
4.2 ABAQUS软件概述 |
4.3 墙体模型建立 |
4.4 墙体有限元模型 |
4.5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4.6 试验结果与模拟对比分析 |
4.7 方形与圆形截面格构式墙体骨架曲线对比分析 |
4.8 格构式墙体参数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模网混凝土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模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1 模网混凝土原材料 |
2.1.1 集料 |
2.1.2 水泥 |
2.1.3 水 |
2.1.4 模网 |
2.2 混凝土级配设计 |
2.2.1 模网混凝土对级配的要求 |
2.2.2 级配理论研究 |
2.2.3 集料级配组成设计 |
2.3 模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3.1 设计原则 |
2.3.2 模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试验方案 |
3.1 正交试验法 |
3.2 试件的制备 |
3.3 力学试验 |
3.3.1 抗压强度试验 |
3.3.2 抗弯拉强度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分析 |
4.1 模网混凝土试块的破坏形态 |
4.1.1 试块受力的破坏形态 |
4.1.2 试验结果处理 |
4.2 力学强度试验分析 |
4.2.1 抗压强度试验分析 |
4.2.2 抗弯拉强度试验分析 |
4.3 模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路面板力学性能数值分析 |
5.1 有限元分析软件 |
5.2 普通混凝土路面板三维尺寸 |
5.2.1 计算模型和参数 |
5.2.2 荷载类型 |
5.2.3 路面板厚对荷载应力的影响分析 |
5.2.4 平面尺寸对荷载应力的影响分析 |
5.2.5 普通混凝土模拟结果 |
5.3 模网混凝土路面板三维尺寸的确定 |
5.3.1 计算参数和模型 |
5.3.2 荷载类型 |
5.3.3 模网对面层荷载应力的影响分析 |
5.3.4 板厚对面层荷载应力的影响分析 |
5.3.5 模网设置间距对面层荷载应力的影响分析 |
5.3.6 模网混凝土模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M型轻钢墙体构造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建筑节能 |
1.1.2 住宅产业化 |
1.1.3 研究M型轻钢墙体的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论文主要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体系的发展状况 |
1.3.1 国内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体系的发展现状 |
1.3.2 国外保温结构一体结构化墙体的发展现状 |
1.4 小结 |
2 M型轻钢墙体的材料介绍 |
2.1 墙体形式 |
2.2 墙体主要材料 |
2.2.1 保温材料的选择 |
2.2.2 M型轻钢 |
2.2.3 金属网片 |
2.2.4 保温钉 |
2.3 小结 |
3 M型轻钢墙体构造研究 |
3.1 墙体构造 |
3.1.1 墙身配筋要求 |
3.1.2 保温系统设计 |
3.1.3 墙体骨架和保温系统施工流程及要点 |
3.1.4 墙体勒脚与散水 |
3.1.5 门窗洞口构造 |
3.1.6 对墙体组装过程模拟 |
3.2 墙体连接构造 |
3.2.1 水平墙体转角连接 |
3.2.2 水平相邻墙体连接 |
3.2.3 上、下层墙体连接 |
3.2.4 其他类型墙体与M型轻钢墙体连接 |
3.3 M型轻钢墙体的安装步骤 |
3.4 小结 |
4 M型轻钢墙体的抗震试验概况 |
4.1 试验概况 |
4.2 小结 |
5 墙体的热工性能分析 |
5.1 保温板构造方式对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 |
5.1.1 模拟软件介绍 |
5.1.2 建立模型 |
5.1.3 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 |
5.1.4 材料参数设置 |
5.1.5 结果分析 |
5.2 保温钉的形式和材料对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 |
5.2.1 模型及边界条件 |
5.2.2 结果分析 |
5.3 墙体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的计算 |
5.3.1 利用数值模拟在不同工况下对保温层导热系数修正 |
5.3.2 传热系数计算 |
5.3.3 热惰性指标计算 |
5.3.4 墙体热工性能评价 |
5.4 墙体对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分析 |
5.4.1 表面结露 |
5.4.2 内部冷凝 |
5.5 保温材料的厚度优化 |
5.5.1 全寿命周期成本法 |
5.5.2 保温层厚度优化计算模型 |
5.5.3 针对北京地区墙体的经济保温层厚度计算 |
5.6 小结 |
6 调研 |
1.在雄安建筑展会对工业化结构体系的调研 |
2.关于装配式钢结构结构体系设计理念的调研 |
3.针对保温材料种类、构造做法和设计要点的调研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件 |
(4)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静力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对配筋组合墙的研究介绍 |
1.3.1 剪力墙的研究 |
1.3.2 配筋砌块砌体的研究 |
1.3.3 新型保温配筋墙体的研究 |
1.4 高强混凝土的介绍 |
1.4.1 高强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
1.4.2 高强混凝土的定义 |
1.4.3 高强混凝土的特点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暖砖墙体有限元分析的相关理论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分析理论简介 |
2.2.1 有限元法的发展 |
2.2.2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2.2.3 有限元法的特性 |
2.2.4 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ANSYS简介 |
2.3.2 混凝土和钢筋有限元单元的选择 |
2.3.3 钢筋的本构关系 |
2.3.4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 |
2.3.5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建模方式 |
2.3.6 墙体裂缝处理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1 基本假定 |
3.1.2 模型尺寸 |
3.1.3 材料参数 |
3.1.4 边界条件 |
3.2 有限元模型验证 |
3.2.1 模型参数 |
3.2.2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静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 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轴压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
4.1.1 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有限元分析参数设置 |
4.1.2 无洞口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有限元分析 |
4.1.3 带洞口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有限元分析 |
4.1.4 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 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偏压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
4.2.1 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偏压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4.2.2 无洞口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偏压模拟分析 |
4.2.3 带洞口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偏压模拟分析 |
4.2.4 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偏压模拟结果分析 |
4.2.5 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偏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4.3 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抗剪性能有限元分析 |
4.3.1 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抗剪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4.3.2 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抗剪性能模拟分析 |
4.3.3 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抗剪模拟结果分析 |
4.3.4 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现场构件成型的农村低层工业化住宅建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层面 |
1.3.2 实践层面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混凝土现场成型的工业化结构体系的相关研究 |
1.4.2 农村工业化住宅方面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构成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我国农村低层住宅通用建造模式概况 |
2.1 当前农村低层住宅通用建造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
2.1.1 农村低层住宅建设通用结构体系 |
2.1.2 农村低层住宅建设通用结构体系的优缺点 |
2.1.3 农村低层住宅通用结构体系施工模式存在的问题 |
2.2 新型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 |
2.2.1 工业化住宅体系的概况 |
2.2.2 工业化住宅体系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低层住宅工业化建造模式的特点 |
3.1 农村低层住宅传统结构体系建造方式的特点 |
3.1.1 构件形式的特点 |
3.1.2 建造模式的特点 |
3.1.3 空间结构形式的特点 |
3.2 适用于农村低层住宅建设的一种工业化建造模式——刚性钢筋笼免拆模现浇混凝土体系. |
3.2.1 刚性钢筋笼免拆模现浇混凝土体系的概念 |
3.2.2 刚性钢筋笼免拆模现浇混凝土体系的适用范围 |
3.2.3 刚性钢筋笼免拆模现浇混凝土体系的基本材料及基本构件 |
3.2.4 刚性钢筋笼免拆模现浇混凝土体系的特点 |
3.2.5 刚性钢筋笼免拆模现浇混凝土体系在农村地区应用的优势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构件成型的工业化建造模式研究 |
4.1 现场构件成型的工业化建造模式概况 |
4.1.1 项目介绍 |
4.1.2 施工总体流程 |
4.1.3 结构体现场构件成型 |
4.2 现场构件成型的工业化建造模式分析 |
4.2.1 竖向构件的成型定位连接 |
4.2.2 梁的成型定位连接 |
4.2.3 楼板的成型定位连接 |
4.3 现场构件成型的工业化建造模式的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构件成型的工业化建造模式在农村低层住宅设计中的应用 |
5.1 农村低层住宅功能空间需求分析 |
5.2 基于现场构件成型的农村低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原则 |
5.2.1 平面设计的原则 |
5.2.2 结构构件的设计原则 |
5.2.3 围护结构的选用原则 |
5.3 基于现场构件成型的农村低层工业化住宅设计 |
5.3.1 项目介绍 |
5.3.2 设计理念 |
5.3.3 平面设计 |
5.3.4 结构构件设计 |
5.3.5 围护结构设计 |
5.4 基于现场构件成型的农村低层工业化住宅经济性分析 |
5.4.1 项目直接工程费用统计 |
5.4.2 经济性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建筑物墙体现有的保温形式和特点 |
1.2.1 外墙外保温 |
1.2.2 外墙内保温 |
1.2.3 外墙中保温 |
1.2.4 墙体自保温 |
1.2.5 外墙复合保温 |
1.3 建筑模网技术 |
1.3.1 网状模板的发展 |
1.3.2 建筑模网混凝土的工作原理 |
1.3.3 建筑模网的技术特点和工程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4.2 研究的思路 |
1.4.3 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结构形式 |
2.1 保温材料的选取 |
2.1.1 常见的保温材料 |
2.1.2 泡粒混凝土的技术性能 |
2.2 泡粒混凝土模网墙体保温层的经济厚度 |
2.2.1 复合保温外墙的经济热阻 |
2.2.2 复合保温外墙保温层的经济厚度 |
2.2.3 泡粒混凝土模网墙体保温层的合理厚度 |
2.3 建筑模网的规格和性能 |
2.3.1 建筑模网的规格和构造 |
2.3.2 建筑模网的力学性能 |
2.4 建筑模网的结构设计 |
2.4.1 浇筑泡粒混凝土时建筑模网所受荷载 |
2.4.2 建筑模网加强筋沟的截面特性 |
2.4.3 建筑模网纵向的承载力和变形计算 |
2.4.4 建筑模网尺寸的确定 |
2.5 建筑模网的连接件和连接形式 |
2.5.1 膨胀螺栓的形式与尺寸 |
2.5.2 焊接连接 |
2.6 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的基本结构 |
2.6.1 泡粒混凝土模网外墙外保温系统适用的墙体形式 |
2.6.2 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的基本构造及尺寸 |
第3章 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性能分析 |
3.1 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的热工性能分析 |
3.1.1 复合外墙传热系数的计算原理 |
3.1.2 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的保温性能分析 |
3.1.3 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的隔热性能分析 |
3.2 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的隔声性能分析 |
3.2.1 墙体的隔声原理 |
3.2.2 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隔声性能分析 |
3.3 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的抗结露性能分析 |
3.3.1 墙体结露的原因 |
3.3.2 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抗结露性能分析 |
3.4 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的抗裂性能分析 |
3.4.1 外墙外保温裂缝产生的原因 |
3.4.2 泡粒混凝土模网外墙外保温的抗裂性能 |
3.5 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的经济成本分析 |
第4章 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浇筑试验研究 |
4.1 试验设计 |
4.1.1 试验方案 |
4.1.2 建筑模网构架的结构形式图 |
4.2 泡粒混凝土的制备与模网构架的制作 |
4.2.1 试验工具和设备 |
4.2.2 泡粒混凝土的制备 |
4.2.3 建筑模网构架的制作 |
4.3 泡粒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建筑模网的变形 |
4.3.1 泡粒混凝土的流动性 |
4.3.2 泡粒混凝土的浇筑 |
4.3.3 建筑模网变形量的测量 |
4.4 试验结果和分析 |
4.4.1 试验结果 |
4.4.2 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居住建筑节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居住建筑节能的现状 |
1.1 新型节能建筑结构 |
1.2 节能措施与节能改造 |
1.3 国家建筑节能政策的落实和《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现状 |
2 居住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
3 结语 |
(9)建筑模网混凝土剪力墙抗剪承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灰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2 模网混凝土剪力墙抗剪强度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
3 模网混凝土剪力墙抗剪强度回归分析及影响因素讨论 |
4 结论 |
(10)建筑模网混凝土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简介 |
2 增强机理 |
3 优点 |
4 研究现状 |
5 应用现状 |
6 存在问题及对策 |
四、帝枇建筑模网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曹金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2]模网混凝土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赵妍凝.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3]M型轻钢墙体构造与性能研究[D]. 徐阳.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4]高强混凝土暖砖配筋墙体静力性能分析[D]. 韩正伟.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5]基于现场构件成型的农村低层工业化住宅建造设计研究[D]. 段雪莲. 东南大学, 2018(01)
- [6]建筑模网混凝土保温屋面结构体系的工程应用[J]. 佟德娟.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04)
- [7]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研究[D]. 钱郑锴. 东北大学, 2015(01)
- [8]居住建筑节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郭定国. 福建建筑, 2015(01)
- [9]建筑模网混凝土剪力墙抗剪承载力分析[J]. 梁永朵,孙治国,迟恭财,赵建明. 世界地震工程, 2012(03)
- [10]建筑模网混凝土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王滋军,刘伟庆. 混凝土,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