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凝聚剂、絮凝剂在沙曲选煤厂的研究与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秦少杰[1](2021)在《煤泥水浓缩过程的药剂智能添加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中国智造”的提出,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多数煤矿企业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但是为了顺应时代进步的需要,煤矿企业还需从多维度入手,进一步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选煤厂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承担着洗选的工作,选煤厂实现智能化生产对于整个煤矿企业有着重要意义。煤泥水处理作为整个洗选流程中重要的一步,关系洗选循环水的质量,影响选煤厂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浓缩是当前煤泥水处理的主流方式,浓缩过程就是一个固液分离的过程,煤泥水中含有大量不溶水颗粒和极细煤泥颗粒,为加速煤泥水不溶水颗粒沉降速度以及促进极细煤泥颗粒的有效沉降,在煤泥水中添加辅助药剂,絮凝剂和凝聚剂,药剂的合理添加极大的影响着浓缩效果。本文以贺西选煤厂为研究背景展开研究,该厂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岗位工人目测溢流水浊度调节药剂添加量,造成药剂浪费增加生产成本,导致溢流水浊度不稳定不能满足选煤厂对于循环水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浓缩过程智能加药系统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浓缩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作为一个典型的物化反应过程,是一个多线性、大滞后的过程,无法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因此,本文采用前馈+后馈的控制策略,前馈部分,首先建立Lssvm预测模型,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寻优,得出最佳的药剂添加量。反馈部分,利用污泥界面仪测量浓缩池煤泥层的厚度,反应煤泥粒沉降速度,作为反馈输入对药剂添加量进行修正。本文详细介绍了Lssvm算法和Mopso算法的原理,根据浓缩过程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基于Lssvm的预测模型,采集现场的数据训练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进行了测试,引入药剂成本函数建立优化模型,根据现场工况条件确立约束条件,选定Mopso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寻优,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算法的可行性。本系统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原系统采用的可编程控制器为西门子s7-200,故本系统同样采用s7-200,控制系统结构为主从站式,以原有的系统作为从站,新加的plc为主站,上位机采用研华ACP400,利用Matlab搭建Lssvm预测模型,并进行基于Mopso算法的寻优运算,Matlab与组态王之间的通讯方式采用的opc通讯。现场控制器收集各个传感器的数据,通过以太网上传到上位机,在上位机中进行储存并进行寻优,得到最优的药剂添加量,回传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执行机构动作调整药剂添加量,污泥界面仪检测到沉积煤泥厚度作为反馈值调整药剂添加量,提高系统稳定性。整个系统以贺西矿选煤厂作为工业性实验场地,系统在试运行阶段,稳定可靠,对比系统改造前后的生产数据,药剂损耗量有所降低,吨煤泥PAC消耗降低(4.91%),吨煤泥PAM消耗降低了(5.39%),循环水的浊度控制在(1000~2000mg/L)的范围,满足新标准B/T 35051-2018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的要求,同时对于压滤工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滤饼水分明显降低,表明系统试运行阶段生产稳定表现良好,保证了选煤厂生产的需要,降低了药剂消耗量,降低选煤厂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陈茹霞[2](2021)在《煤泥滤饼孔隙结构的物理化学调控原理及其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优化和调整能源结构、高效清洁利用煤炭资源势在必行。煤泥水作为煤炭工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有效的煤泥水固液分离技术成为煤炭清洁利用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研究了化学助滤剂及骨架构建体助滤剂对煤泥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物理化学复合助滤剂以进一步改善煤泥脱水效果。其次,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分子模拟、扩展的DLVO理论计算等手段揭示了助滤剂与煤泥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分析了骨架构建体助滤剂对煤泥滤饼的骨架支撑作用机理,同时,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和CT扫描技术分析了复合药剂对滤饼水分分布的影响规律以及对煤泥滤饼结构的优化机理。最后,通过颗粒流数值模拟分析了滤饼动态生长规律及细颗粒在滤饼中的迁移规律,研究了不同助滤剂对煤泥颗粒迁移的影响及滤饼结构的调控机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TAC可以提高煤泥水过滤速度,降低滤饼水分,减小滤饼平均质量比阻,显着改善过滤效果。阴离子聚丙烯酰胺5250和非离子聚丙烯酰胺333均可以显着提高煤泥的过滤速度,降低滤饼平均质量比阻,但是会增加滤饼水分。硅藻土、珍珠岩、纤维素均可以不同程度上提高煤泥过滤速度,降低滤饼平均质量比阻,球形SiO2由于粒度大且均匀,在煤泥滤饼中起到了很好的骨架支撑作用,过滤效果改善最为明显。相较于单一助滤剂,本文设计的GH型复合药剂能够进一步提高煤泥过滤性能,随着GH型复合药剂中Micron-SiO2球用量的增加,过滤速度明显增加,滤饼水分和滤饼比阻逐渐降低。(2)原子力显微镜(AFM)原位测试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中,两个煤表面之间的粘附力随pH的增加而降低,并在pH 10时从负值变为正值。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5250溶液中,pH 4时粘附力为-2.71 n N,大于pH 10的值。但是,在pH 10时观察到最大的絮凝力(-1.87 n N)和最广的作用范围(45 nm),与沉降试验和絮团尺寸结果相吻合。STAC分子以簇状或短条状吸附到煤表面上,以单层和多层吸附为主。STAC分子在高岭石硅氧面的吸附形态呈现出斑点和点状外观,吸附厚度存在2nm和4nm左右两种情况,发生了单层吸附和双层吸附。STAC分子在高岭石铝氧面的吸附主要表现为斑片状吸附,吸附高度大部分集中在2-3 nm,以单层吸附为主。同时,分子模拟结果表明:由于高岭石铝氧面上的-OH官能团,额外的水分子存在于高岭石001面和STAC分子之间,这些分子可能充当STAC分子在高岭石001表面吸附的桥梁。与STAC分子的其余部分相比,STAC分子的氮原子更靠近颗粒表面吸附。因此STAC分子的烷基链伸入水中,水分子在颗粒表面的移动受到的限制减小,从而使煤和高岭石的疏水性增加,改善了煤泥的固液分离效果。(3)硅藻土骨架构建体的孔多数为通孔,有利于水分流通,而活性炭的孔多数为盲孔,不能形成有效的水分迁移路径,球形SiO2形成的滤饼孔隙率更大,更有利于脱水。同时,CT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药剂可以提高滤饼的孔隙率和孔隙的连通性。加入GH型复合药剂后,滤饼孔隙率从1.54%升高到6.67%。孔隙配位数明显增大,出现配位数大于10的孔隙,说明骨架构建体可以有效改善滤饼孔隙的连通性,在过滤过程中为水分的迁移创造出更多的路径,进而降低滤饼水分。另外,滤饼中的孔吼半径比从1.18降低到1.09,降低了水分迁移过程中的毛细阻力,从而显着提高过滤速度,改善过滤效果。GH型复合药剂可以增加煤泥滤饼中吸附水和束缚水的自由度,随着GH型复合药剂用量的增加,煤泥滤饼中吸附水和束缚水的含量从99.059%降低至96.214%,自由水的含量从0.941%升高至3.786%。(4)滤饼中的大颗粒在压力作用下主要发生滑移现象,而细颗粒由于迁移钻隙作用,促使滤饼孔隙率降低。随着细颗粒粒度的减小,颗粒在Y方向上的迁移距离基本呈增大趋势,对于30μm的滤饼主体颗粒而言,颗粒粒度小于15μm时,细颗粒的钻隙现象显着发生。两种表面活性剂均可以对煤泥颗粒产生疏水团聚作用,提高颗粒的粒度,进而提高滤饼的孔隙率及疏松度。加入STAC后,细颗粒的迁移现象明显减弱,煤泥中的小絮团在滤饼形成过程中构成了较为蓬松的结构,使得煤泥滤饼厚度增加了0.014mm,滤饼总孔隙率增加了0.042,过滤效果得到改善。由于絮凝作用,聚丙烯酰胺可以提高颗粒的粒度,形成一定数量的大絮团,降低了细颗粒的迁移,提高了孔隙率。球形SiO2骨架构建体使煤泥滤饼厚度增加了0.014 mm,总孔隙率增加了0.041,避免了颗粒的压缩变形,降低了细颗粒的迁移,因此改善了煤泥过滤效果。GH型复合药剂形成的滤饼结构更加疏松,煤泥滤饼厚度增加了0.034 mm,总孔隙率也明显增加,进一步改善了煤泥的脱水效果。
张舒洁,李军[3](2020)在《青龙寺选煤厂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青龙寺选煤厂5-2煤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进行了煤泥水自然沉降、絮凝沉降试验,研究了该厂煤泥水沉降特性。结果表明:该厂煤泥水必须添加絮凝剂才能获得较好的澄清效果,且絮凝剂分子量越大沉降效果越好;阴离子型絮凝剂对表面带有负电荷的煤泥胶体颗粒具有选择性絮凝作用,因此絮凝剂和凝聚剂复配使用可高效快速地实现煤泥水澄清,且在将煤泥水浓度稀释一倍之后再加入复配药剂,沉降速度更快,上清液更澄清,但加大凝聚剂用量后不但没有提高沉降效果,沉降速度反而降低。
邵清[4](2018)在《寺河选煤厂煤泥水处理过程药剂协同优化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煤泥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煤泥水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环境下的要求。寺河选煤厂作为我国大型选煤厂之一,基础设备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但是煤泥水处理环节中药剂添加方法与药剂模式依然沿用传统方法,导致煤泥水处理效果不能满足当前环保要求与经济指标。针对以上问题,论文根据选煤厂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方法与策略,以满足当前煤泥水处理要求。煤泥水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浓缩与压滤两个过程,寺河选煤厂浓缩过程单一添加絮凝剂对煤泥水进行处理,药剂添加量则通过人工观察浓缩池溢流水情况确定;压滤过程助滤剂添加量则通过人工观察滤饼效果确定。药剂添加模式不合理,造成主洗车间与压滤车间形成信息孤岛,药剂量不能实现定量添加,造成药耗过高。针对以上情况,论文提出一种基于传感器与智能算法相结合的煤泥水处理方法来代替传统煤泥水处理的方法。该算法中通过传感器采集测量煤泥水处理过程中的数据代替人工观察以获得精确数据,利用基于案例推理技术与模糊控制技术代替人脑思考,将煤泥水处理过程进行量化与智能化。案例推理技术与模糊控制技术是以先前煤泥水处理案例为依据,在新的工况条件出现时给出药剂添加值,实现针对不同工况条件给出对应药剂添加值。针对溢流水浊度测量时浊度仪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SO-LSSVM的溢流水浊度预测方法,并建立模型,以算法预测代替浊度仪测量实现溢流水浊度值获取。论文主要策略是通过传感器采集煤泥水数据传至PLC中,再经以太网传至上位机,在上位机中实现算法预测药剂添加值,再将添加值通过以太网传递至PLC,最后传递至各个执行机构实现药剂自动添加。论文以算法为核心,设计系统控制硬件平台,共同构建煤泥水处理过程中药剂协同控制添加系统。针对浓缩与压滤过程设计对应药剂制备装置,实现集药剂添加、搅拌、存储与添加于一体的药剂箱体。设计药剂添加控制策略,以程序与组态为媒介,通过PLC将控制思想传递至各执行机构,实现煤泥水处理过程药剂协同控制与添加。将药剂协同优化控制系统应用于工业现场,结果显示PAC药剂消耗降低5.16%,PAM药剂消耗降低6.67%,降低了药剂消耗水平,提高了药剂利用率,增加了选煤厂经济效益。同时将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省了劳动力,在一定层度上提高了煤泥水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提高了煤泥水处理效率。现在选煤厂多数为未实现药剂自动添加或者简单的药剂自动添加,没有实现根据煤泥水实际情况智能添加,因此论文中煤泥水处理过程中药剂自动协同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与推广意义。
任连刚[5](2015)在《洗煤废水处理新技术》文中认为洗煤废水处理目的就是泥水分离,即不仅要得到清洁适合洗煤标准的用水,做到洗煤水的闭路循环,而且还要得到含水率低、易于脱水的煤泥。从保护生态环境考虑,介绍洗煤废水处理新技术。
陈帅[6](2015)在《电场辅助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煤炭在我国能源中所占主体地位在今后较长时期不会改变,发展煤炭洗选加工有利于煤炭的高效利用和保护环境。煤泥水的浓缩沉降在选煤工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关系到选煤厂是否能稳定运行并提供合格产品。高泥化煤泥水沉降澄清困难是选煤厂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开展电场辅助煤泥水沉降研究可以为煤泥水处理新技术开发提供依据,具有现实意义。在对淮南矿区某选煤厂煤泥水性质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开展了非接触式外加电场及接触式外加电场对煤泥水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考察了电场操作条件、药剂等因素对煤泥水沉降特性的影响,初步分析了外加接触式电场辅助煤泥水沉降机理。结果表明:煤泥水中-0.045mm粒级煤泥主要为具有较强亲水性的高龄石和石英等粘土矿物,难以沉降;因为非接触式外加电场的电压大小不足以对煤泥水产生较明显的影响,电压大小、加电时间均对煤泥水沉降效果影响不大;外加接触式电场辅助煤泥水沉降时,煤泥水的pH值随电压大小、加电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由于外加接触式电场时电泳作用和电絮凝作用的共同作用,煤泥水沉降效果有所改善,电压大小为3.2kV,加电时间为30min时煤泥水获得最佳沉降效果;煤泥水中固体颗粒、各离子及水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会发生极化,宏观表现为固化效应和电粘效应,会对煤泥水结构及沉降特性产生影响。开展了电絮凝法预处理对煤泥水及粘土矿物性质的影响及电絮凝法预处理与凝聚剂配合对煤泥水沉降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岭石和石英悬浮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随着pH值升高而升高;电絮凝法预处理后的煤泥水、高岭石和石英悬浮液pH值随电压大小和加电时间的增加而增大,Zeta电位绝对值由于pH值变化与阳极腐蚀所产生阳离子的共同作用而先减小到一定值然后在该值附近波动;电絮凝法与凝聚剂配合可停用聚丙烯酰胺系絮凝剂,降低凝聚剂用量。基于研究结论研发出的混凝剂发生装置,可利用选煤厂经过简单表面处理的废旧铁质部件经电腐蚀作用后产生的铁系混凝剂,废物利用,降低选煤厂生产成本。
樊玉萍[7](2015)在《平朔弱粘煤沉降脱水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泥水处理是选煤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科学的处理方法对提高煤炭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煤炭行业的社会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煤泥水处理环节入料的变质程度是决定煤泥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前提,目前尤以低变质程度煤炭的煤泥水处理问题突出,而探索煤泥水处理体系中沉降和脱水特性及内在规律可为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低变质程度的平朔弱粘煤为研究对象,考察煤泥的粒度组成、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和氧化程度对煤泥沉降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获得不同入料性质、药剂制度作用下煤泥的沉降特性,同时通过对样品的表面活性官能团、润湿性、矿物组分、粒度组成及热重等分析,结合滤饼在脱水过程中的沉积规律,探讨了平朔弱粘煤的沉降脱水特性及二者的耦合作用。并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二号井选煤厂风氧化煤沉降脱水处理的工业试验,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PIV技术建立了平朔弱粘煤煤泥水沉降失稳的临界粒度计算方法。在不同条件下采用PIV技术测定煤泥水体系稳定存在时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再根据滞留区沉降末速公式计算出平朔弱粘煤煤泥水中固体颗粒失稳的临界粒径为0.026mm,当小于临界粒径的颗粒数量增加,颗粒在悬浮液中呈均匀分布状态,悬浮液稳定性提高,沉降难以进行,当大于临界粒径的颗粒数量增加,固体物可以实现沉降。这一方法为选煤实际煤泥水处理的科学调整提供了较为精准的数据支撑。2、考察了不同粒度、粒度级配对脱水效果的影响,以及滤饼形成过程中的粒度分布,得到了平朔弱粘煤沉降速度与脱水效果的耦合规律。结果表明:含有30%小于临界粒径颗粒的煤浆,均匀度越大,脱水效果越差;均匀度为1.5左右的入料,其粒度组成越细,过滤脱水效果越差。原因在于均匀度越小,颗粒堆积形成滤饼的孔隙率越大,渗透性越高,利于水分的脱除;均匀度越大,细颗粒的钻隙阻塞作用使其填充于毛细孔道,阻碍滤饼脱水过程。通过对滤饼沉积过程动力学研究发现,滤饼质量与过滤时间呈y=0.0002x3-0.0308x2+1.3565x+5.904关系,相关性达到0.96。3、研究了粘土类矿物种类及数量对煤泥沉降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煤炭的共伴生矿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相同破碎条件下,片状结构的蒙脱石、高岭石粒度组成较细,小于6μm微细颗粒含量分别为64.82和72.48%。平行六面体结构的石英砂粒度较粗,受粒度大小、颗粒形状影响,不同矿物质的沉降效果差异较大;随矿物质含量的减小,煤中有机组分对沉降脱水效果起主导作用,镜质组含量越高,沉降脱水效果越好,煤中亲水性基团减小,样品的润湿热增加、吸水率变大。4、揭示了弱粘煤氧化度对沉降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随氧化度增加,煤泥水的沉降速度和过滤速度呈y=-5E-05x+0.0091、y=-0.0006x+0.0587直线关系,而上清液的浊度和滤饼水分分别呈y=42.762e0.02222x、 y=-0.0004x2+0.0688x+21.952关系,相关性均大于0.9。原因在于氧化后煤泥中的无机矿物与有机质进行分离,粘土类矿物遇水泥化分解成微米级颗粒,由于其自身的结构及表面电性等原因造成煤水体系呈稳定悬浮状态,同时煤中的有机成分与H202发生反应,氧化后生成大量含氧基团(-COOH. R-OH等),Zeta电位增大,使得煤浆系统更加稳定,沉降脱水效果急剧恶化。5、探索了高分子药剂对煤泥沉降脱水的耦合作用规律。煤泥水体系在机械搅拌作用下产生闭合涡,造成涡内局部瞬时速度梯度增加,引起颗粒的相互碰撞,产生絮团,呈现出单颗粒沉降、絮团沉降、絮网沉降三个层次,且由于絮凝剂的网捕架桥作用程度不同,絮团尺寸会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沉降速度瞬时变化值较大;絮凝剂单独作用时,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沉降脱水效果会逐渐变好,但是过量的絮凝剂将导致絮团疏松多孔,裹挟较多的自由水,同时会增加煤泥水体系的粘度,造成沉降速度减慢,滤饼透气性变差,影响沉降脱水效果;凝聚剂与絮凝剂混合使用,絮团密实均匀,不会出现絮团过大阻碍脱水进行的现象,但是凝聚剂水解后释放的大量正电荷离子会导致颗粒表面出现电荷反转,呈正电性,抑制煤泥水的絮凝沉降。6、以煤泥沉降脱水耦合规律为依据,优化煤泥水处理系统并确定适合平朔弱粘煤的沉降脱水药剂制度,结合临界粒度进行粒度重构的絮凝沉降脱水策略成功解决了平朔二号井选煤厂风氧化煤煤泥水的沉降脱水难题。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入选原煤量由煤泥水难处理时1.5万吨/日提高到了3.5万吨/日,加压过滤机处理量由1500吨/日提高到4000吨/日,药剂成本下降6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提高。
贺斌[8](2014)在《马兰矿2号煤煤泥特性及沉降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来,有相当多选煤厂的煤泥水系统存在严重问题,导致选煤厂整体系统的运行无法正常运转,特别是在煤炭经济日趋萧条下,精煤产率和质量的降低大大影响了选煤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煤泥特性及沉降机理的研究是近几年来选煤工作者所一直努力完成的方向,因此如何将煤泥特性及其机理系统性地深入研究并应用到现场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成为了一项日益重要的课题。本论文在深入了解马兰2#原煤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马兰2#煤进行了煤泥水絮凝沉降、过滤脱水试验,并将其一体化研究。同时对各个表征参数与过滤时间建立了沉降、脱水特性模型,并通过数学分析拟合为多元线性关系。最后,在机理研究方面,运用扩展的DLVO理论对煤泥水沉降机理进行了研究,运用达西定律对煤泥水脱水机理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工业分析,得知马兰2#煤灰分为25.31%,灰分较高,通过XRD分析可知马兰2#煤中含有高岭土,导致煤粒泥化严重,不利于沉降脱水。通过粒度组成分析可知煤样中小于0.045粒级含量较多,为23.52%,且灰分很高,为28.00%。2、马兰2#煤分别在静置、以200r/min搅拌和以400r/min搅拌不同时间时,<45μm粒度级含量共都呈增长趋势,并且增加幅度不规律,说明煤样泥化现象比较严重。3、马兰2#煤进行煤泥水沉降处理时,通过添加不同絮凝剂的试验,得出TDX1215号絮凝剂较TDX1213、TDX1216和TDX1217号絮凝剂沉降效果好。复配试验结果表明,TDN2109号凝聚剂与TDX1213号絮凝剂配效果最好,当TDN2109号凝聚剂用量为16g/t原煤时,沉降速度为23cm/min,浊度为50NTU,此时压缩层高度为42ml。最后选出适合马兰2#煤的药剂,分别为:TDX1215号絮凝剂、TDN2109-TDX1213。在加入阳离子絮凝剂后后,滤饼内水水分明显比添加阴离子絮凝剂时要低。试验结果表明:阳离子絮凝剂在25g/t原煤的用量时,其滤饼水分最低为12.14%,比添加6g/t时的滤饼水分降低了 3.96%。随着药剂消耗量的增加,过滤时间和滤液体积的变化同样呈相反趋势,并且在药剂消耗量为25g/t原煤时过滤时间最短,为42s。4、各表征参数对过滤时间的函数关系为:Y=233.46651 B+303.43274C+0.19394D-1288.90981E-8.66314F+10.20881G-2.31979H-17.02281多元线性模型拟合结果的相关相关性系数R2=0.74198,接近于1,残差E值较小,得到的预测值和实际值非常接近,说明借助Origin8.0软件建立的过滤时间和各参数之间的多元线性模型是有效的。5、通过研究在不同絮凝剂用量下,煤泥水悬浮液中细粒煤泥的各种作用能的变化,以及通过由达西定律推导出的公式:V=Cd2r/uJ,共同从机理方面分析研究煤泥水试验的规律特性。
储茂顺,樊玉萍,李慧,董宪姝[9](2013)在《pH值对金晖凯川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针对金晖凯川选煤厂酸性煤泥水难处理,设备腐蚀严重等问题,通过调整煤泥水pH值,采用不同类型絮凝剂及凝聚剂与絮凝剂复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该厂煤泥水的沉降特性,结果表明:该厂煤泥水体系的Zeta电位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适当加入一定量的NaOH使煤泥水pH值达到7,选择絮凝剂TDX1412,既能提高沉降速度又不会堵塞管道,且使澄清液吸光度相对较小,同时还可减小煤泥水对设备的腐蚀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张爱菊[10](2013)在《五沟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隶属于皖北煤电集团的五沟选煤厂在建厂初期井下开采10煤层,该煤层煤泥含量、灰分适中,采用不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浮选工艺,选煤厂在投产后生产一直很稳定。但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逐年增加,煤层开始变薄、断层多,原煤灰分已高达40%-50%,加上系统中粗煤泥未能得到很好的回收,造成后续煤泥水中细粒含量较多且难以沉降。预计从2014年开始,五沟矿井将逐步开采7煤层,分析其临近的界沟选煤厂洗选的7煤层性质可知,此煤层煤泥含量较10煤层大、灰分增高,且矸石易产生泥化。自界沟选煤厂洗选7煤层以来,原有煤泥水处理系统经常出现细煤泥悬浮于浓缩池中而压塌其中的倾斜管现象,以致循环水质量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整个厂的正常生产。从界沟选煤厂的生产情况可以预测,在入洗7煤层时,五沟选煤厂的各洗选工艺环节,特别是煤泥水处理系统将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把握入选煤炭的质量,尤其是7煤层原煤及煤泥性质,未雨绸缪,采取相应的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本论文针对五沟选煤厂目前洗选的10煤层和即将洗选的7煤层分别进行了矸石泥化及矿物组成分析。着重分析了7煤层的粒度组成,了解10煤层、7煤层及煤泥的基本特性,为煤泥水处理系统中药剂种类的选择作铺垫。另外,针对五沟选煤厂的浮选机入料进行了粒度组成分析和分布释放试验,检测浮选设备的工作性能。为更好地把握五沟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工作效果,选择向该厂煤泥水及洗选7煤层后的煤泥水中分别添加凝聚剂明矾、聚合氯化铝、石膏、硫酸铝和絮凝剂为分子量1000万、1200万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沉降试验。通过改变不同混凝剂的用量及搭配方案,观察煤泥的沉降效果。分析比较在洗选两种煤层时,煤泥水处理药剂的适应性方案,确定最终洗选10煤层及今后洗选7煤层时的最合适的药剂添加方法,对五沟选煤厂实现药剂添加优化和洗水闭路循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凝聚剂、絮凝剂在沙曲选煤厂的研究与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凝聚剂、絮凝剂在沙曲选煤厂的研究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煤泥水浓缩过程的药剂智能添加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泥水处理研究现状 |
1.2.2 浓缩过程自动加药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煤泥水处理工艺与影响因素分析 |
2.1 煤泥水处理流程 |
2.1.1 凝聚剂与絮凝剂作用原理 |
2.1.2 混凝原理 |
2.2 浓缩机 |
2.2.1 浓缩机概述 |
2.2.2 浓缩机工作原理 |
2.3 影响因素分析 |
2.4 污泥界面仪在煤泥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Lssvm的预测模型 |
3.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
3.1.1 svm的原理 |
3.1.2 Lssvm原理 |
3.1.3 核函数 |
3.2 预测模型结构 |
3.3 模型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用Mopso求解最优药剂添加量 |
4.1 药剂最优问题模型 |
4.1.1 药剂最优化模型 |
4.1.2 约束条件确立 |
4.2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分析 |
4.2.1 粒子群算法(pso) |
4.2.2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分析 |
4.3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算子 |
4.3.1 速度位置更新 |
4.3.2 边界约束 |
4.3.3 非支配解选取策略 |
4.3.4 个体最优选取 |
4.3.5 外部集选取策略 |
4.3.6 全局最优选取 |
4.4 Mopso算法仿真 |
4.4.1 Mopso算法运行 |
4.5 自动加药系统控制策略 |
4.5.1 前馈策略 |
4.5.2 反馈策略 |
4.5.3 前馈+反馈策略 |
4.6 PID控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药剂添加系统工业性试验及运行效果 |
5.1 贺西选煤厂原有配药加药系统 |
5.1.1 原有凝聚剂配药系统 |
5.1.2 絮凝剂配加药系统 |
5.1.3 贺西选煤厂原有配加药系统分析 |
5.2 加药系统原理和架构设计 |
5.2.1 加药系统原理 |
5.2.2 加药系统架构 |
5.3 系统硬件选型 |
5.3.1 传感器选型 |
5.3.2 上位机选型 |
5.3.3 控制器与触摸屏选型 |
5.4 设备现场安装 |
5.5 系统软件设计 |
5.5.1 系统通讯设计 |
5.5.2 系统组态画面 |
5.5.3 模拟量转换程序 |
5.6 工业性试验效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煤泥滤饼孔隙结构的物理化学调控原理及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煤泥水性质的研究现状 |
1.2.1 固体颗粒性质及相互作用 |
1.2.2 溶液化学性质 |
1.3 煤泥水化学助滤剂的研究现状 |
1.4 骨架构建体助滤剂的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
1.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2 主要研究目标 |
1.5.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特性测试 |
2.1 试验原料性质分析 |
2.1.1 工业分析 |
2.1.2 粒度分析 |
2.1.3 矿物质组成 |
2.1.4 官能团分析 |
2.1.5 润湿热分析 |
2.1.6 水分赋存状态研究 |
2.1.7 煤泥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
2.2 试验仪器及试剂 |
2.2.1 试验试剂 |
2.2.2 试验仪器 |
2.3 主要试验方法 |
2.3.1 过滤试验 |
2.3.2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
2.3.3 FBRM测试 |
2.3.4 核磁共振测试 |
2.3.5 CT扫描测试 |
2.3.6 分子模拟 |
2.3.7 颗粒流数值模拟 |
第3章 不同类型助滤剂对煤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3.1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3.1.1 表面活性剂对煤泥过滤脱水效果的影响 |
3.1.2 煤泥颗粒表面电位的变化规律 |
3.1.3 煤泥接触角及滤液表面张力的测试 |
3.2 聚丙烯酰胺的影响 |
3.2.1 聚丙烯酰胺对煤泥沉降过滤效果的影响 |
3.2.2 溶液pH对聚丙烯酰胺助滤效果的影响 |
3.2.3 煤泥颗粒絮团结构演化规律 |
3.3 骨架构建体的影响 |
3.3.1 骨架构建体的基本性质 |
3.3.2 骨架构建体对煤泥过滤脱水效果的影响 |
3.3.3 煤泥滤饼厚度的变化 |
3.4 复合助滤剂的影响 |
3.4.1 复合助滤剂对煤泥过滤脱水效果的影响 |
3.4.3 煤泥滤液表面张力的测试 |
3.4.4 物理化学药剂协同疏水改性机理研究 |
3.5 小结 |
第4章 药剂与煤泥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吸附行为研究 |
4.1 助滤剂与煤泥之间的AFM原位作用力测量 |
4.1.1 扩展的DLVO理论计算 |
4.1.2 煤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原位测量 |
4.1.3 助滤剂与煤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原位测量 |
4.1.4 助滤剂与煤颗粒间粘附力的划分 |
4.2 助滤剂在煤泥表面的AFM吸附形貌 |
4.2.1 助滤剂在煤表面的吸附形貌 |
4.2.2 助滤剂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形貌 |
4.3 助滤剂与煤泥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 |
4.3.1 界面模型的构建 |
4.3.2 助滤剂在煤及高岭石表面的浓度分布 |
4.3.3 助滤剂对煤及高岭石表面水分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煤泥滤饼三维重构及水分赋存特性研究 |
5.1 骨架构建体基助滤剂对煤泥滤饼结构调控的试验研究 |
5.2 基于CT扫描的滤饼三维结构分析 |
5.2.1 滤饼结构的三维分割及骨架构建体的提取 |
5.2.2 三维孔隙空间的提取分割及滤饼孔隙率的计算 |
5.2.3 滤饼孔隙配位数、孔隙-吼道配置关系的计算 |
5.3 基于NMR的滤饼水分分布研究 |
5.3.1 表面水消失后煤泥滤饼水分T_2特征图谱 |
5.3.2 复合药剂对煤泥滤饼水分状态的影响 |
5.4 复合助滤剂对煤泥滤饼渗透率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煤泥滤饼颗粒迁移及生长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
6.1 滤饼动态生长规律研究 |
6.2 细颗粒钻隙迁移对滤饼结构的影响 |
6.2.1 单个细颗粒钻隙轨迹 |
6.2.2 细颗粒群的分布规律 |
6.3 表面活性剂对颗粒迁移影响的数值模拟 |
6.3.1 表面活性剂对煤泥的疏水团聚作用 |
6.3.2 表面活性剂对煤泥颗粒迁移的影响 |
6.3.3 表面活性剂对煤泥滤饼孔隙率的影响 |
6.4 聚丙烯酰胺对颗粒迁移影响的数值模拟 |
6.4.1 聚丙烯酰胺对煤泥颗粒迁移的影响 |
6.4.2 聚丙烯酰胺对煤泥滤饼孔隙率的影响 |
6.5 骨架构建体对颗粒迁移影响的数值模拟 |
6.5.1 骨架构建体对煤泥混合物粒度的影响 |
6.5.2 骨架构建体对煤泥颗粒迁移的影响 |
6.5.3 骨架构建体对煤泥滤饼孔隙率的影响 |
6.6 复合助滤剂对煤泥颗粒迁移影响的数值模拟 |
6.6.1 复合助滤剂对煤泥颗粒的影响 |
6.6.2 复合助滤剂对煤泥颗粒迁移的影响 |
6.6.3 复合助滤剂对煤泥滤饼孔隙率的影响 |
6.7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青龙寺选煤厂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煤泥水自然沉降试验 |
1.1 样品制备 |
1.2 煤泥水自然沉降试验 |
1.2.1 沉降柱沉降试验 |
1.2.2 量筒自然沉降试验 |
1.2.3 试验结果 |
2 絮凝沉降试验 |
2.1 煤泥水絮凝机理 |
2.2 絮凝剂选择与配制 |
2.3 絮凝沉降试验 |
3 药剂复配沉降试验 |
4 结论 |
(4)寺河选煤厂煤泥水处理过程药剂协同优化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泥水及其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
1.2.2 药剂自动控制与协同优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溢流水浊度预测模型研究 |
2.1 药剂作用机理 |
2.1.1 凝聚剂与助滤剂作用原理 |
2.1.2 絮凝剂作用原理 |
2.1.3 混凝原理 |
2.2 煤泥水处理系统 |
2.2.1 原有煤泥水处理药剂添加系统 |
2.2.2 现有煤泥水处理药剂添加系统 |
2.3 PSO-LSSVM模型 |
2.3.1 PSO-LSSVM预测模型原理 |
2.3.2 建立PSO-LSSVM浊度预测模型 |
2.3.3 模型仿真与应用效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药剂添加预测模型研究 |
3.1 案例推理技术研究 |
3.1.1 案例推理技术特点 |
3.1.2 案例推理技术原理 |
3.1.3 案例推理实现 |
3.2 模糊控制修正系统研究 |
3.2.1 模糊控制原理 |
3.2.2 模糊控制系统实现 |
3.3 案例推理技术与模糊控制共同使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药剂协同添加控制系统设计 |
4.1 药剂箱体设计 |
4.1.1 箱体尺寸设计 |
4.1.2 箱体结构设计 |
4.1.3 箱体主要组件选型 |
4.2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4.2.1 自控系统硬件组成 |
4.2.2 自控系统软件组成 |
4.2.3 药剂自动添加控制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药剂添加系统实现及效果分析 |
5.1 药剂自动添加系统设备安装 |
5.2 药剂添加系统程序与组态设计 |
5.2.1 药剂添加系统程序设计 |
5.2.2 药剂添加系统组态设计 |
5.3 系统通讯设计 |
5.4 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
5.4.1 煤泥水处理指标分析 |
5.4.2 煤泥水处理经济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洗煤废水处理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2煤炭洗选废水特点 |
3煤炭洗选废水处理新技术 |
3. 1微生物法 |
3. 2微波法 |
3. 3絮凝法 |
3. 3. 1角蛋白 |
3. 3. 2球形聚酰胺胺 |
3. 4化学沉淀法 |
3. 5 NAFC气浮法 |
4结束语 |
(6)电场辅助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常规混凝药剂综述 |
1.2.1 无机混凝剂 |
1.2.2 聚丙烯酰胺系絮凝剂 |
1.3 胶体电化学性质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煤泥水基本性质研究 |
1.4.2 外加电场对煤泥水沉降特性的影响研究 |
1.4.3 电絮凝法预处理对煤泥水沉降特性的影响研究 |
1.5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案 |
1.5.2 技术路线 |
1.6 预期目标 |
1.7 本章小结 |
2 煤泥水性质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样品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2.1 煤泥粒度组成 |
2.2.2 煤泥矿物组成 |
2.2.3 表面形貌 |
2.2.4 自然沉降特性 |
2.2.5 添加混凝剂沉降特性 |
2.2.6 其他性质 |
2.3 本章小结 |
3 煤泥水电化学性质及电场辅助煤泥水沉降试验 |
3.1 煤泥水中电荷来源及相互作用 |
3.1.1 电荷来源 |
3.1.2 相互作用 |
3.2 胶体电动现象及极化现象 |
3.2.1 电动现象及其应用 |
3.2.2 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 |
3.2.3 胶体的极化 |
3.2.4 极化的宏观效果 |
3.3 电场辅助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 |
3.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电絮凝法辅助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及混凝剂发生装置研制 |
4.1 电絮凝法应用现状 |
4.2 电絮凝法用于煤泥水沉降存在问题的分析 |
4.2.1 对反应场电化学性质研究不够深入 |
4.2.2 反应器现场实用性不强 |
4.2.3 可行性分析 |
4.3 电絮凝法预处理对煤泥水及粘土矿物悬浮液性质影响试验研究 |
4.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电絮凝预处理添加凝聚剂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 |
4.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4.3 电絮凝预处理添加凝聚剂与传统沉降方法比较 |
4.5 混凝剂发生装置的研制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5.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研宄生期间收获 |
(7)平朔弱粘煤沉降脱水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煤炭脱水的重要性 |
1.1.2 低阶煤煤泥的特点及分布 |
1.1.3 煤泥沉降对脱水的影响 |
1.2 煤泥沉降脱水研究进展 |
1.2.1 粒度组成对煤泥沉降脱水性能的影响 |
1.2.2 矿物质对煤泥沉降脱水性能的影响 |
1.2.3 氧化煤对煤泥沉降脱水性能的影响 |
1.2.4 絮凝沉降对煤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1.3 PIV技术测定煤泥水的沉降特性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
2.1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 |
2.1.1 脱水试验装置 |
2.1.2 PIV粒子测速仪 |
2.1.3 粒度组成测定 |
2.1.4 矿物组分测定 |
2.1.5 红外光谱测定 |
2.1.6 润湿热的测定 |
2.2 主要试验试剂 |
2.3 效果评定指标 |
2.3.1 沉降试验 |
2.3.2 脱水试验 |
2.4 试验样品选取与制备 |
2.4.1 不同粒度级样品的制备 |
2.4.2 纯矿物质产品的选取与制备 |
2.4.3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制备 |
2.4.4 氧化煤样的制备 |
第三章 粒度分布对煤泥沉降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
3.1 理论研究基础 |
3.1.1 沉降理论 |
3.1.2 过滤理论 |
3.1.3 滤饼沉积理论 |
3.2 试验研究 |
3.3 不同粒度级颗粒沉降特性研究 |
3.4 颗粒均匀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3.4.1 粒度对煤浆脱水效果的影响 |
3.4.2 粒度级配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3.5 滤饼形成过程中的粒度分布 |
3.6 颗粒沉降速度与脱水效果耦合规律的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物组分对细粒煤泥沉降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
4.1 矿物质的基本结构及特性 |
4.2 矿物质基本性质分析 |
4.2.1 不同矿物质的粒度组成 |
4.2.2 不同矿物质自然沉降规律分析 |
4.2.3 不同矿物质吸水性分析 |
4.2.4 不同矿物脱水规律分析 |
4.3 不同矿物质组分自然沉降特性研究 |
4.3.1 浓度对颗粒自然沉降特性的影响 |
4.3.2 矿物质种类对颗粒自然沉降特性的影响 |
4.4 不同矿物质的氧化试验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物含量对细粒煤泥沉降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
5.1 不同矿物含量样品的基本性质 |
5.1.1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粒度组成分析 |
5.1.2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矿物组成分析 |
5.1.3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润湿热分析 |
5.2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有机显微组成 |
5.3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沉降特性研究 |
5.4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沉降脱水性能研究 |
5.4.1 煤泥水絮凝最佳药剂制度的确定 |
5.4.2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沉降脱水规律 |
5.5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活化性能分析 |
5.5.1 样品吸水性测试 |
5.5.2 红外光谱分析 |
5.5.3 热重分析测试 |
5.6 不同矿物含量煤泥沉降速度与脱水效果的耦合规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细粒氧化煤沉降脱水规律研究 |
6.1 试验最佳条件探索 |
6.2 煤泥氧化对沉降脱水效果影响规律的研究 |
6.2.1 氧化时间的确定 |
6.2.2 氧化沉降脱水试验 |
6.4 氧化试验结果讨论分析 |
6.4.1 氧化作用对煤泥粒度的影响 |
6.4.2 氧化作用对煤泥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6.4.3 氧化作用对颗粒矿物组分的影响 |
6.4.4 氧化作用对煤泥表面电性的影响 |
6.5 不同氧化度煤泥沉降速度与脱水效果的耦合规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分子絮凝剂对沉降特性及脱水效果的影响 |
7.1 高分子絮凝剂絮凝作用机理 |
7.2 高分子絮凝剂对颗粒运动规律影响的研究 |
7.2.1 絮凝条件下煤泥颗粒絮团形貌的变化规律 |
7.2.2 絮凝对煤泥颗粒运动规律影响的研究 |
7.2.3 混凝对煤泥颗粒运动规律影响的研究 |
7.3 絮凝剂对滤饼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
7.3.1 絮凝剂对煤泥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
7.3.2 混凝作用对煤泥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
7.4 絮凝剂作用下沉降特性与过滤效果的耦合规律 |
7.4.1 絮凝剂作用下的沉降特性与过滤效果的耦合规律 |
7.4.2 凝聚剂作用下的沉降特性与过滤效果的耦合规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煤泥沉降脱水耦合规律工业应用 |
8.1 应用背景 |
8.2 煤泥基本性质分析 |
8.2.1 粒度组成分析 |
8.2.2 浓缩机溢流水浊度 |
8.2.3 颗粒表面Zeta电位 |
8.3 效果评定 |
8.3.1 原煤处理量变化 |
8.3.2 浓缩机处理效果 |
8.3.3 加压过滤机处理效果 |
8.4 技术经济分析 |
8.4.1 生产成本经济分析 |
8.4.2 处理量经济计算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论文主要结论 |
9.2 本文的创新点 |
9.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8)马兰矿2号煤煤泥特性及沉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选题意义及背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煤泥水处理现状 |
2.2 煤泥水处理的机理研究 |
2.2.1 煤泥水沉降与脱水规律的机理研究 |
2.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三章 试验研究方法 |
3.1 试验试剂及装置 |
3.1.1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
3.1.2 试验所用化学试剂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验步骤 |
3.2.2 技术路线 |
3.3 试验效果评定指标 |
第四章 煤泥特性研究 |
4.1 煤泥基本性质 |
4.1.1 样品的基本性质 |
4.1.2 样品的粒度组成 |
4.2 煤样泥化程度研究 |
4.2.1 试验目的及条件 |
4.2.2 粒度组成对泥化的影响 |
4.2.3 表面润湿性对泥化的影响 |
4.2.4 Zeta电位对泥化的影响 |
4.2.5 表面张力对泥化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泥沉降规律研究 |
5.1 煤泥水自然沉降特性研究 |
5.2 煤泥水絮凝沉降脱水特性研究 |
5.2.1 阴离子型絮凝剂沉降脱水特性 |
5.2.2 阳离子型絮凝剂沉降脱水特性 |
5.2.3 双性离子型絮凝剂沉降特性 |
5.2.4 非离子型絮凝剂沉降特性 |
5.3 煤泥水复配沉降特性研究 |
5.4 煤泥水沉降脱水模型的建立 |
5.4.1 参数相关性大小分析 |
5.4.2 煤泥水沉降、脱水特性模型建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表征及机理研究 |
6.1 煤样表征及分析 |
6.1.1 Zeta电位分析 |
6.1.2 接触角分析 |
6.1.3 物质组成 |
6.1.4 FTIR分析 |
6.1.5 激光粒度 |
6.1.6 颗粒的表面张力研究 |
6.2 EDLVO理论的应用 |
6.2.1 EDLVO理论概述及公式推导 |
6.2.2 EDLVO理论的应用 |
6.2.3 EDLVO理论运用结论 |
6.3 达西定律的应用 |
6.3.1 达西定律概述 |
6.3.2 达西定律的应用条件 |
6.3.3 达西定律实际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pH值对金晖凯川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煤泥水p H值对Zeta电位的影响 |
3.2 煤泥水p H对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 |
3.3凝聚剂作用下的煤泥水沉降效果 |
4 结论 |
(10)五沟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煤泥水澄清处理研究现状 |
1.3 常用絮凝剂类型及应用前景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2 选煤工艺简介、入选原煤及煤泥性质分析 |
2.1 选煤工艺简介 |
2.1.1 五沟选煤厂工艺流程(附录A) |
2.1.2 界沟选煤厂工艺流程(附录B) |
2.1.3 综合评述 |
2.2 7煤层粒度组成分析 |
2.3 10煤层及7煤层中矿物质组成分析 |
2.3.1 煤中矿物质组成 |
2.3.2 煤层的XRD试验分析 |
2.4 10煤层及7煤层的矸石泥化试验分析 |
2.5 10煤层及7煤层煤泥水性质分析 |
2.5.1 10煤层及7煤层煤泥粒度组成 |
2.5.2 10煤层及7煤层煤泥水水质检测 |
2.6 本章小结 |
3 五沟选煤厂浮选设备性能分析 |
3.1 浮选理论及设备的发展 |
3.2 五沟选煤厂浮选入料及分选产物特性分析 |
3.3 五沟选煤厂浮选机性能评价 |
4 煤泥水絮凝沉降特性分析 |
4.1 试验原理及药剂选择 |
4.1.1 絮凝沉降作用机理 |
4.1.2 药剂选择 |
4.2 五沟选煤厂煤泥水试验分析 |
4.2.1 凝聚剂的选择与优化 |
4.2.2 絮凝剂的选择与优化 |
4.2.3 凝聚剂与絮凝剂复配试验的选择与优化 |
4.3 7煤层煤泥水试验分析 |
4.3.1 凝聚剂的选择与优化 |
4.3.2 絮凝剂的选择与优化 |
4.3.3 凝聚剂与和絮凝剂复配试验的选择与优化 |
4.3.4 界沟选煤厂煤泥水现场沉降试验 |
4.4 本部分小结 |
5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
5.1 经济效益分析 |
5.2 社会效益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7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五沟选煤厂工艺流程图) |
附录B (界沟选煤厂工艺流程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凝聚剂、絮凝剂在沙曲选煤厂的研究与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煤泥水浓缩过程的药剂智能添加系统研究与应用[D]. 秦少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煤泥滤饼孔隙结构的物理化学调控原理及其实践[D]. 陈茹霞.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3]青龙寺选煤厂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J]. 张舒洁,李军. 选煤技术, 2020(04)
- [4]寺河选煤厂煤泥水处理过程药剂协同优化研究与应用[D]. 邵清.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0)
- [5]洗煤废水处理新技术[J]. 任连刚. 清洗世界, 2015(10)
- [6]电场辅助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D]. 陈帅.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7)
- [7]平朔弱粘煤沉降脱水特性研究[D]. 樊玉萍.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8)
- [8]马兰矿2号煤煤泥特性及沉降试验研究[D]. 贺斌.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5)
- [9]pH值对金晖凯川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的影响[J]. 储茂顺,樊玉萍,李慧,董宪姝. 选煤技术, 2013(06)
- [10]五沟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适应性研究[D]. 张爱菊. 安徽理工大学, 2013(05)
标签: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论文; 水处理絮凝剂论文; 沉降系数论文; 效益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