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人口系统的最佳增长率控制

一类人口系统的最佳增长率控制

一、OPTIMAL CONTROL OF GROWTH RATE FOR A CLASS OF POPULATION SYSTEMS(论文文献综述)

宋姝妍[1](2021)在《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耦合及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杨清[2](2021)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文中认为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地退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自2011年以来,我国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牧民收入的提高。甘肃省河西走廊,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主要区域之一。甘肃省在实施这一政策过程中,依据区域特点,综合各类因素,制定了差别性的补奖标准。牧民是生态生产力的直接维护者,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牧民既是被补偿的主体,也是“经济人”,在参与项目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响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策的实施效应。本研究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等理论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对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PESREn)系统协调性及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于2015-2017年连续3年,每年7月,分别对属于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天祝县、肃南县、民乐县、永昌县、民勤县、古浪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等8个县、22个乡镇、94个村的550户牧民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调研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农牧业生产及牧民生计、牧民生态保护意识、牧民对政策的认知和行为响应、政策执行及牧民对政策的满意度、牧民政策期望等七个方面。基于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认知、行为响应、参与政策的意愿和满意度,对实施不同补偿标准的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在牧民响应和对政策的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经济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综合效应等方面评价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效应。最后基于牧民需求视角,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为:1.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各县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指数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系统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在波动中小幅优化,资源和环境子系统发展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复合系统的协调可持续进程。该区域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区域异质性,发展水平最高的肃北县得分1.589,最低的民乐县仅得分-0.650。2.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行为响应积极。影响牧民行为响应的因素依据程度大小依次为:草地面积、民族、对政策的了解、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规模和对实施政策效果的评价。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青藏高原区,牧民的草地面积和家庭规模是主要因素,该区域牧民对草地资源的依赖性很强。民族、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家庭收入则是影响西部荒漠草地区牧民行为响应的重要因素。3.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牧民对补奖政策的平均满意度为68%,但其参与意愿较高。影响牧民对政策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对政策内容的了解、家庭规模、民族和年龄。影响少数民族牧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以及家庭规模。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影响青藏高原区牧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规模、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受教育水平和对补偿政策的了解。影响西部荒漠草地区牧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是:对政策作用的评价、对补偿政策内容的了解、对草地的维护以及受教育水平。4.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综合效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后的生态效应最为显着,提升了27.57%,其次为社会效应,提升了19.18%,经济效应最低,仅提升了8.56%。河西走廊各区域政策效应呈现出差异性,生态效应提升幅度最大的为民乐县,社会效应提升最大的为阿克塞县,经济效应提升最大的则为肃北县。从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比较来看,青藏高原区政策实施效应高于西部荒漠草地区。5.优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对策建议。牧民作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重要参与者,在草原生态保护的同时,提高牧民收入水平和可持续生计能力是草原生态补奖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基于牧民需求视角,提出以下建议:(1)以区域差异为依据,细化生态补偿标准。(2)以技术补偿为主,探索生态补偿集体奖励制度。(3)以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逐步实现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4)以延长产业链为突破口,实现草原经济三产融合。(5)以生态移民工程为保障,转变牧民生活方式。(6)统筹系列化改革,建立生态补偿配套制度。

林发照[3](2020)在《福建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今后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课题。作为我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福建省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备受各界关注。本文以福建省9地市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协调发展理论和EKC理论为理论依据,首先阐述福建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其次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各要素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再次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福建省9地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最后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制约福建省9地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以上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2010年以来,福建省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综合素质均有较大提高,但是人口性别结构失衡仍然严重。经济的发展,不仅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而且城乡收入差距正在持续缩小。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能源使用强度和环境污染有所下降,但是资源紧缺问题仍然十分严峻。(2)2010-2018年期间,福建省9地市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发展十分迅速,三个子系统的综合得分均有明显提升。从空间分异来看,2018年福建省9地市的子系统发展仍然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3)福建省9地市的子系统耦合度整体较高,绝大多数地区已达到优质耦合,说明大部分地区的三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比较紧密。(4)福建省9地市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数值维持在0.373-0.721范围,从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异来看,耦合协调度数值总体差异较大。根据耦合协调度类型划分标准,2018年福建省9地市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分为三种:中级协调(福州、厦门),初级协调(泉州),勉强协调(其余地市)。(5)由于各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子系统的发展状况存在空间差异,因此制约各地区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指标层障碍因素有较大区别。总体而言,2018年在制约各地区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层障碍因素中,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障碍因素为资源环境因素,而西部山区地区的主要障碍因素为人口因素。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最后提出完善人口政策、增加研究与试验投入、加强污染防治、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区域协作和优化产业结构等多项举措,助推福建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

李海宾[4](2020)在《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人口学和统计学领域的文献中,有大量关于人口、经济、环境、资源和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学者们探讨了在各种背景下的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将会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维持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实际策略等。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施绿色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是人口的增长还是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施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人口与环境发展体系是否能顺利实施,是否能给环境保护带来福音还有待验证,考虑不同现实情况的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就目前国内外的学术成果来看,从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匹配度角度进行探讨的研究较少,还不能满足区域性的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实施过程中科学决策的需要。因此,本文重点围绕雄安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人口与环境两大主体,首先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以及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对雄安新区未来35年的人口和环境承载力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结合最小二乘法(PLS)通径模型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接着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分类,构建了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在协调度测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匹配度模型,分析了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共生演化原理,并做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管理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的工作如下:(1)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雄安新区未来35年(2055)年的人口增长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雄安新区人口将会呈现出“慢--快--慢--快”的趋势,预计在2050年人口将突破1200万;本文还运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对雄安新区环境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雄安新区所包含的三个县在建立之前(2016年前)其环境承载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雄安新区成立之后,雄安新区的环境承载力正在逐渐得到提升,其经济系统贴近度由之前的不足0.5逐渐恢复在0.5上下波动;基于对雄安新区人口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预测,本文还运用基于最小二乘法(PLS)通径模型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有正有负,具体时期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从整体上看,人口与环境系统及其分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整体上质量维度对人口与环境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及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均相对较小,而总量维度对人口与环境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及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均相对较大,进一步说明无论在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整体上还是在其子系统内部发展均未摆脱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而且从人口与环境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的影响来看,环境子系统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影响程度较大,人口系统次之。(2)构建了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度测度模型,为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匹配度测度奠定了基础。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模型,将协调度等级划分为失调等级和协调等级两个维度,分阶段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内部协调度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显示,在总体上,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中,2008年至2019年时期内,人口子系统的内部协调度较环境子系统的内部协调度高。但是从平均值来看,在建设雄安新区之后,环境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都会开始呈现不协调的状态;从协调度的测度结果来看,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中的环境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的协调度变化趋势表现出一致性,且都是向反方向演化,趋势和程度基本一致,这表明虽然环境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都开始有失调的迹象,但是人口与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还是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说明雄安新区的环境和人口没有形成相互竞争的态势;从阶段性变化来看,随着国家对雄安新区的关注,各种政策的实施使得其环境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内部协调度发生变化,表明外部政策会对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有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十分显着的,同时,政策不仅影响了人口与环境子系统的变化方向,还会影响人口与环境子系统内部协调度的变化程度。(3)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匹配度进行了分析。本文采用熵值法与重心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熵值法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程度,再根据重心模型计算雄安新区各区域要素重心位置偏离几何中心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据此分析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重心的动态演变特征和空间匹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2009-2018年间,雄安新区的三个主要区域雄县、容城、安新的人口与环境综合指数区际差异不是十分显着,总体趋势平稳,未来环境的综合指数呈现下滑的趋势,人口的综合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国家政策推动建立雄安新区,发展该地区的人口、经济,东西方向上的拉力明显较大,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均衡性的影响明显,强大的影响力使得雄安新区的人口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环境重心则向西北方向偏移,而且在人口的偏移幅度上,东西方向的偏移幅度明显大于南北方向,环境的偏移幅度则刚好相反;另外,人口的偏移幅度较环境的偏移幅度更为明显,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匹配度演化轨迹呈M型,整体呈较不匹配状态。重心模型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反映出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重心的运动轨迹,对人口与环境重心的空间偏移方向和程度能够进行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这说明重心模型在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的匹配度研究中是有效的。(4)研究了雄安新区环境和人口系统协调共生的内部演化规律,就雄安新区环境和人口系统的演化路径、雄安新区环境和人口系统内部协调共生演化的关系及局部稳态性做了相关的分析。分析了雄安新区环境和人口系统中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建立竞争模型;其次,进行有序度分析,确定人口与环境系统演化的综合指数和指标体系;再次,建立雄安新区环境和人口系统协同演化模型;最后,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的协同演化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雄安新区未来的人口综合发展水平将会超过平衡点,而资源环境将会向稳定点发展。根据指标有序度可知,当前雄安新区环境资源储备不充足,环境资源需要得到合理的规划及利用,如何提升环境承载力以及如何规划产业布局将是雄安新区未来面对的主要问题。

严杰[5](2019)在《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哈密城市空间系统演变研究》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其在我国数量众多、发展特色明显。然而,由于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通常具有短视性与盲目性。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资源型城市在后续发展中极易凸显出产业结构单一、社会经济发展不稳定、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并陷入“矿竭城衰”的窘境。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一直是城市问题的研究热点之一。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对其研究有利于认知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与特征,较为准确地把握资源型城市发展态势,为探索健康可持续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参考。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演变的重要理论之一,为资源型城市空间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资源型城市空间具有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涨落等特性,符合复杂系统的耗散结构特点。而熵理论作为耗散结构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是定量化研究复杂系统演化过程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文尝试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对资源型城市空间进行解读,并基于熵理论对资源型城市空间的演变进行定性及定量化测度,以探索与认知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的动态过程、特征及内在规律等。本文以新疆哈密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厘清了哈密用地、产业、人口系统的发展脉络,并对哈密的用地、产业、人口系统的演变态势、演变机制、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然后,分别建立哈密城市用地、产业、人口子系统与哈密城市空间综合系统的相关性模型,分析出各子系统的发展趋势,采用协调度模型分析用地、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运用对比法对比分析哈密与阜康、乌鲁木齐市,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哈密城市空间演变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最后,结合哈密城市空间演变的态势及综合评析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哈密城市空间发展及优化策略。

李致江[6](2019)在《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水族人口规模为41.18万人,主要聚居于黔桂交界的龙江与都柳江上游,贵州省三都县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约63%的水族人口聚集于此。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民族人口政策、民族教育政策、民族经济政策等的支持下,水族人口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具体表现为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人口产业结构与人口职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口流动日益加剧。但是,水族人口发展与全国、汉族、少数民族人口平均发展水平相较仍有差距,不仅面临人口增长速度锐降、人口身体素质较差、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单向流迁等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而且存在人口城镇化率低、人口产业结构滞后、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人口相对贫困、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的原因既与以往计划生育政策过严、民族政策不完善有关,又与水族地区自然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相连,同时也与社会流动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相接,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人口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主要指向。当下,水族人口虽然存在一系列非均衡发展问题,但同时亦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生育空间,民族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绿色发展理念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为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首先,应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二孩生育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综合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积极化解人口老龄化风险;其次,应加快水族经济发展步伐。重点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优化人口职业结构,推进人口产业结构均衡发展。再次,应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提升人口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最后,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不仅对水族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对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均衡发展产生一定的参照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实现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发展、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崔开昌[7](2018)在《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优化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必然趋势。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内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危机将逐步凸显,并将在老龄化的高峰期形成巨大缺口。在此背景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成为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现实可行路径,也有利于发展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的养老保险,同时,也有利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本文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和延迟退休的政策背景下,以人口转型理论、劳动价值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等理论为基础,在“协调”发展理念和“共享”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了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中国模式,通过对划转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现状与问题的调研和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我国人口预测模型,预测我国未来的养老保险缴费人口和领取人口;继而,预测我国未来老龄化高峰期的养老保险收支缺口;测算划转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合理区间和最优比例,通过模拟仿真分析,验证划转比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分析不同主体在划转中的博弈关系,探究划转的方案、路径,提出划转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目标、方法及内容框架;第二章理论基础和文献评述,阐释划转的主要理论依据,将划转构建为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中国模式,并梳理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论证提供了基础,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发现研究尚有待优化和突破的领域;第三章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主要研究减持国有股、转持国有股、划转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历程,透析国务院划转方案的主要内容,深入剖析划转方案的不足和实施中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第四章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需求侧分析,主要从我国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基金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来分析养老保险基金的需求。第五章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供给侧分析,主要从全国国有企业、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发展,来分析国有资本划转的经济基础。第六章全国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方案仿真模拟,主要通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人口预测模型,预测我国未来的人口规模、结构和养老保险的缴费人口和领取人口,测算我国未来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及缺口,设置仿真实验,模拟仿真不同总和生育率下国有资本的不同划转比例对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发展趋势,模拟最优的划转比例,确定划转的合理区间;第七章地方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方案仿真模拟,以山东省为例,通过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仿真山东省的划转比例;第八章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路径设计,分析了不同主体在划转中的博弈关系,从划转的方案即分类型、分阶段、分空间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对不同地区的补充划拨系数,提出划转的科学方案与实施路径;第九章政策建议,主要从划转的法律层面、技术层面、市场层面、社会层面和人才层面,提出相关的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政策措施。第十章为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构建了充实养老保险的中国模式的理论思考,剖析了现有划转方案的不足和问题,构建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分析框架,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我国人口预测模型和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预测模型,测算出了全国国有资本划转的比例区间为8%-14%,并进行了模拟仿真验证。分析了不同主体在划转中的博弈关系,提出了分类型、分时间、分空间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对不同地区的补充划拨系数。建议在法律层面,建立健全国有资本划转的立法及风险防范体系;在技术层面,建立划转的统一的智能化信息平台;在市场层面,应促进国有资本和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和保值增值;在社会层面,应健全完善国有资本划转的社会监督体系;在人才层面,加强划转的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新意在于:建构了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中国模式,将划转作为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以“协调”、“共享”发展理念,构建了这一中国模式的理论基础,阐释了这一中国模式的具体内涵和特征,并从社会共识、筹资来源、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在“全面二孩”政策和延迟退休政策下,对我国未来的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进行了测算,其人口基础数据更加真实。划转的比例研究是基于我国国有资本和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预测的基础上,测算出了最优划转比例和合理的划转区间,其结果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并且就所测算出的划转比例,设置仿真实验,模拟仿真了政策实施效果,从而使得提出的划转比例、路径和政策建议,更具可信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有效地为划转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参考。

刘亚男[8](2017)在《人口变化趋势下升学率对GDP影响的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如今,知识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又一生产要素。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并使之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是人。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快速的人口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总量增长速度下降,但同时老年人口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劳动力人口比重开始减小,使得我国过早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人口红利持续下降甚至会消失。在经济的增长中,除了物质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提升人力资本总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研究人口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是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人口、教育和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的历史和现状,探讨未来人口结构变化和教育水平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为了研究人口、教育、经济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绘制包含人口、教育、经济在内的因果关系图,并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我国现在人口结构与劳动力数量及未来30年的发展趋势。通过控制儿童入学率和不同级别教育的升学率来分析各等级教育在校的学生人数,进而得到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利用人均受教育年限与劳动力人口数共同代表人力资本(即文中的劳动力教育资本),找到其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然后仿真实验不同生育水平和不同升学率情况下的未来GDP发展趋势及GDP增长率变化情况,发现人口增长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对GDP增长速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仿真实验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罗平[9](2015)在《欠发达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均衡人口是近几年人口理论的新研究领域,人口的均衡发展也成为宏观人口的发展目标和人口实践的创新领域。基于这一理论体系的建构将有助于推进人口理论的发展特别是有助于中国人口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支持,既为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发展模式提供具有新的道路选择,也为未来云南社会发展提供均衡人口的新内涵。与全国人口转变形势一致,云南人口转变处在新时期、新任务和新挑战的关口,需要重新审视人口发展的长远战略与微观支持的可持续性。面向未来的云南人口实践需要具有时代创新的理论与观念体系中得到科学与客观的解释,而人口均衡发展理论对人口行为的价值评判、逻辑思辨与机理解释突破了传统人口理论的一些本质性缺陷,将人类人口行为的认知提升到新高度,也由此获得学界与社会实践应用的积极回应。云南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发展的进程、水平与阶段以及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性,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因此,需要在均衡人口理论的指导下对云南人口系统的内部关系、外在关联,以及问题与趋势加以客观判断和新的阐释,以期获得对云南人口发展未来走势的科学把握。因此,本研究认为人口均衡发展应该成为解决云南人口问题、推进人口发展战略选择的目标模式。以此为题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突出的实践应用针对性。这一新生的理论架构与概念体系的解释、分析与批判性思维,将有助于推进和完善我国人口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基于对均衡人口理论的梳理和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第一,从人口发展历史角度简要概括了人类人口理论研究史的重要观点,综合梳理当前均衡人口研究中的主要观点和理论,构建起了欠发达地区均衡人口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将人口与其生活其中的环境,所拥有的资源,所处的社会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该框架将均衡人口发展的均衡度分为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两大部分。第二,借鉴经典的人口转变理论,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包括健康素质和文化素质)和人口结构(包括人口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其理论观点。借助云南省历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研究分析云南省人口内部的均衡性。第三,从人口均衡的分析框架出发,分析云南均衡人口的外部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分别分析了云南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方面关系自2000年以来的变化情况。第四,参照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根据某些技术方法构建了均衡人口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各个系统共计25个指标,并利用非主观赋权法--商权法对各个指标进行赋值。第五,构建评价模型,运用2000年至2012年十三年的数据测度各年的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度并利用协调度模型,通过计算云南、全国平均及广东不同发展水平均衡人口发展度E、均衡度D、以及可持续发展度SD。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各个地区各自均衡人口发展水平。通过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对于欠发达地区的云南省得到如下结论:1、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云南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过程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各个指标状况都处于“不协调—基本协调—协调”的改进过程中。2、作为实证研究,我们同时研究了在同一政策环境下处于欠发达、中等收入以及高收入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状态。结果表明,无论云南,还是全国乃至较为发达的广东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程度都不高,基本都处于濒临失调的阶段,还没有达到协调的程度,所以要达到实现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目标,即便是辅以相关政策的改变,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经济发展水平并非是人口均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虽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但其人口均衡发展度可能是一样的,欠发达地区甚至可能更高。这说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都可以寻求人口的均衡发展,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人口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较高的人口均衡发展度只是表明;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区域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匹配。虽然云南的人口均衡发展度与全国平均和广东地区差别并不大,但其体现的是一种低水平的协调,而实际发展水平包括人均收入,人口预期寿命以及平均受教育等这些体现人口发展水平的具体指标,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并没有脱离其欠发达的境遇。

赵先超[10](2014)在《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系统分析与调控》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全球人类共同面临着资源能源日趋枯竭、环境污染加剧、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灾难性问题,特别是由于能源消费增长而引致的碳排放增多问题已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当前,能源碳排放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贯穿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实践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对能源消费碳排放开展系统性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地理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与研究热点。省级行政区域是我国实现既定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行政单元之一。为此,以中部典型省份—湖南省为例,开展能源消费碳排放系统分析与调控研究对推进新时期湖南省“两型社会”的建设以及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湖南省实际,基于地理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理论,整体上遵循“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对策研究”的研究思路,梳理了支撑能源消费碳排放系统分析与调控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了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力演化机制、调控机理与框架,测算了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表征了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格局,研究了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驱动力,分析了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关系,测度了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预警指数,提出了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调控重点、分区调控策略与调控对策。(1)系统梳理了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相关科学概念、理论基础、动力演化机制、调控机理、调控框架与调控流程。系统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足迹理论、脱钩发展理论、环境库滋涅茨理论与预警理论构成了支撑能源消费碳排放系统分析与调控研究的理论基础体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调控机制主要包括政策引导机制、法律(包括规划)约束机制、市场调节机制以及技术支撑机制。能源消费碳排放调控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其调控框架主要包括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调控主体和受控对象,能源消费碳排放调控的输入和输出,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调控目标和行为,信息及其传输和反馈,以及能源消费碳排放调控决策和措施。(2)定量测算了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并对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格局进行了系统分析。2000-2011年,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由2000年的2171.35×104t增加到2011年的8208.88×104t。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地均能源消费碳排放均呈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从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差异来看,张家界、湘西州、长沙、常德、株洲、岳阳与湘潭属于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高值区;益阳、郴州、娄底、永州与衡阳属于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中值区;邵阳和怀化属于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低值区。(3)基于灰色关联法、相关系数法、LMDI模型以及STIRPAT模型系统研究了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驱动力。经济产出效应对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贡献最大,累积效应达27698.40,经济发展是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人口规模对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也有较大影响,累积效应达到1573.34;产业结构累积效应达到5328.18,也是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能源结构效应多数年份为正值,且累积贡献率为991.71;能源强度效应为-418.64,其对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着。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人口规模的弹性系数是4.96,与城市化率的弹性系数是1.07,与人均GDP的弹性系数是0.32,与第三产业结构所占比重的弹性系数是-0.69。根据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的驱动方向,可将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分为正向强化驱动因子、负向弱化驱动因子和双向拉动驱动因子。(4)客观分析了湖南省能源消费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关系。湖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且是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1995年以来,湖南省大部分年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处于相对脱钩状态。湖南省各市州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弹性差异较大,且呈现出不稳定的发展态势。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均与人均GDP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1995年以来,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处于颉颃阶段,其耦合度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升高—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趋势,其耦合协调发展度和综合指数均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5)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创新构建了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预警指标体系,从时、空两个维度对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警情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运用灰色预测法对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警情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从时间上看,2000-2011年间,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呈现出“临界状态”-“不安全”-“临界状态”-“亚安全状态”的发展趋势,其警度则呈现“中警”-“重警”-“中警”-“轻警”的发展趋势。从空间上看,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总体上呈现湘中与湘南警情较高(安全指数较低),其它地区警情较低(安全指数较高)的空间格局,即长沙、永州、湘西州、常德、邵阳、怀化、湘潭、张家界、岳阳与株洲属于“中警”;衡阳、益阳、郴州与娄底属于“重警”。预警预测表明,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指数由2012年的0.6267增加到2016年的0.6833,碳排放安全指数逐步提高,但安全等级仍长期处于“亚安全”状态,对应警度也仍为“轻警”,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大小,可将非化石能源消费所占比重、城市化水平、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人均碳排放等指标视为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的关键障碍因子。以2011年为基期年,设定7种情景对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关键障碍因子进行调控模拟,情景7即当对压力系统、状态系统和响应系统13个关键障碍因子进行调控时,其敏感变化率为13.51%,为所有情景中敏感变化率最高的情景模式。(6)基于决策尺度和空间尺度对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调控重点和分区调控策略进行了相应研究,同时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新时期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调控对策展开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科学调控与管理提供参考。从决策尺度出发,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调控重点主要包括5大领域,即产业领域、能源领域、生活领域、城市领域与技术领域。从空间尺度出发,湖南省应制定分区域的能源消费碳排放调控策略。其中,长株潭城市群应采取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调控策略,洞庭湖经济区应采取以清洁生产为主导的调控策略,大湘南地区应采取以产业转型为主导的调控策略,大湘西地区应采取以林业碳汇为主导的调控策略。

二、OPTIMAL CONTROL OF GROWTH RATE FOR A CLASS OF POPULATION SYSTEM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PTIMAL CONTROL OF GROWTH RATE FOR A CLASS OF POPULATION SYSTEMS(论文提纲范文)

(2)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区域
    1.3 研究前提
        1.3.1 “经济人”
        1.3.2 “社会人”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综述
        1.5.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1.5.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1.5.4 比较分析
    1.6 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2.1.2 公共产品理论
        2.1.3 外部性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生态伦理理论
    2.2 国外生态补偿内涵及实践模式
        2.2.1 国外对生态补偿内涵的界定
        2.2.2 国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2.2.3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模式
    2.3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2.3.1 国内对生态补偿内涵的界定
        2.3.2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三章 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PESREn)复合系统协调性及草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3.1 河西走廊PESREn复合系统协调性评价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3.1.2 PESREn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3.1.3 PESREn复合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
    3.2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
        3.2.2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3.2.3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
    3.3 小结
第四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牧民参与行为特征分析
    4.1 调查基本情况
        4.1.1 调查区域的选择
        4.1.2 调查区域概况
        4.1.3 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4.2 牧民的社会特征
    4.3 牧民的经济特征
    4.4 牧民的生态意识
    4.5 牧民对政策的认知
    4.6 牧民的生产行为
    4.7 草地流转与牧民移民倾向
    4.8 政策的监管
    4.9 牧民对政策的评价和期望
    4.10 小结
第五章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行为响应及影响因素
    5.1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5.1.1 变量选取
        5.1.2 研究方法
        5.1.3 模型检验
    5.2 牧民行为响应及影响因素
        5.2.1 牧民行为响应
        5.2.2 影响因素
    5.3 牧民行为响应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5.4 小结
第六章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6.1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6.1.1 变量选取及描述
        6.1.2 研究方法
        6.1.3 信度和效度分析
    6.2 牧民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6.2.1 牧民的满意度
        6.2.2 影响因素
    6.3 牧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6.3.1 青藏高原区
        6.3.2 西部荒漠草地区
        6.3.3 少数民族地区
    6.4 小结
第七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分析
    7.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方法
        7.1.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数据来源
        7.1.2 研究方法
    7.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测度
        7.2.1 经济效应
        7.2.2 生态效应
        7.2.3 社会效应
        7.2.4 综合效应
    7.3 小结
第八章 基于牧民需求视角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优化对策建议
    8.1 以区域差异为依据,细化生态补奖标准
    8.2 以技术补偿为主,探索生态补偿集体奖励制度
    8.3 以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逐步实现放牧与舍饲养殖相结合
    8.4 以延长产业链为突破口,实现草原经济三产融合
    8.5 以生态移民工程为保障,转变牧民生产生活方式
    8.6 以系列化改革为手段,建立生态补偿配套制度
第九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9.1 讨论
    9.2 结论
    9.3 创新点
    9.4 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草原生态补偿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
致谢

(3)福建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二、与福建省相关的研究进展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耦合度
        二、耦合协调度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循环经济理论
        三、协调发展理论
        四、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第二章 福建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
    第一节 人口发展现状
        一、人口数量
        二、人口素质
        三、人口结构
    第二节 资源环境现状
        一、资源条件
        二、能源消耗
        三、环境污染
        四、环境保护
    第三节 经济增长现状
        一、经济总量
        二、生活水平
        三、产业结构
第三章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机理分析
    第一节 人口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一、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
        二、人口素质与资源环境
    第二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一、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
        二、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
        三、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一、资源条件与经济发展
        二、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
        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第四节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机理模型
第四章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收集处理
        一、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二、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三、福建省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四、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第二节 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一、综合评价指数测算
        二、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第三节 障碍度模型
第五章 福建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分析
    第一节 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一、人口系统
        二、资源环境系统
        三、经济系统
    第二节 系统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一、耦合度分析
        二、耦合协调度分析
    第三节 障碍因素诊断
        一、系统层障碍度测算
        二、各市主要障碍因子分析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积极完善现行人口政策
        二、增加R&D投入,提高科技资源共享水平
        三、继续加强污染防治,推进流域生态补偿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五、加强区域分工合作,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文章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文献评述
    2.2 理论分析框架
        2.2.1 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
        2.2.2 理论分析框架
    2.3 本章小结
3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3.1 基于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的雄安新区未来人口趋势预测
        3.1.1 建立模型
        3.1.2 数据来源
        3.1.3 预测流程
        3.1.4 雄安新区不同时期人口预测
        3.1.5 研究结果
    3.2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雄安新区环境承载力预测
        3.2.1 建立模型
        3.2.2 模型评价结果
    3.3 基于PLS通径模型的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3.3.1 模型的构建
        3.3.2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3.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2.2 指标体系及主要指标说明
        3.3.2.3 数据处理
        3.3.3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3.3.3.1 人口与环境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3.3.3.2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综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3.4 本章小结
4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度测度分析
    4.1 协调度测度模型概述
        4.1.1 功效函数协调度
        4.1.2 变异系数协调度
        4.1.3 相对距离协调度
        4.1.4 综合变化协调度
        4.1.5 隶属函数协调度
        4.1.6 灰色关联协调度
    4.2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的构建
        4.2.1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间协调度测度模型
        4.2.2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子系统内部协调度测度模型
    4.3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度测度
        4.3.1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等级划分标准
        4.3.2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协调度测度
        4.3.3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子系统协调度测度
    4.4 本章小结
5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匹配度分析
    5.1 相关理论
        5.1.1 匹配度
        5.1.2 人口与环境关系论
    5.2 研究方法
        5.2.1 熵值法
        5.2.2 重心模型
    5.3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匹配度实证分析
        5.3.1 评价指标
        5.3.2 雄安新区各区域人口与环境综合指数
        5.3.3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重心移动的轨迹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共生演化分析
    6.1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内部因素关系分析
        6.1.1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分析
        6.1.2 建立种间竞争模型
    6.2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有序度分析
        6.2.1 人口与环境系统有序度
        6.2.2 建立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6.3 建立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同演化模型
        6.3.1 建立协同演化模型
        6.3.2 模型分析
    6.4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同演化的实证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哈密城市空间系统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资源型城市背景
        1.1.2 新疆城市背景
        1.1.3 研究背景述评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资源型城市研究
        1.2.2 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研究
        1.2.3 城市空间耗散结构研究
        1.2.4 城市空间熵演变研究
        1.2.5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认知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空间
        2.1.2 资源型城市
    2.2 自组织理论
    2.3 耗散结构理论
        2.3.1 耗散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耗散结构的特性
    2.4 熵理论在耗散结构理论中的应用
    2.5 其他相关理论
        2.5.1 协同理论
        2.5.2 突变理论
    2.6 小结
第3章 资源型城市空间耗散系统的特性认知
    3.1 资源型城市空间系统的认知
        3.1.1 资源型城市空间系统的基本特性
        3.1.2 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的一般规律特征
    3.2 资源型城市空间的耗散结构特性
        3.2.1 开放性
        3.2.2 远离平衡态
        3.2.3 非线性
        3.2.4 涨落
    3.3 资源型城市空间耗散系统与熵
        3.3.1 资源型城市空间耗散结构与“流”
        3.3.2 资源型城市空间系统演变与熵流
        3.3.3 资源型城市空间系统熵的计算
    3.4 小结
第4章 哈密城市空间系统的演变分析
    4.1 城市基本概况
    4.2 用地演变分析
        4.2.1 用地发展脉络
        4.2.2 用地演化态势
        4.2.3 用地演化机制
        4.2.4 用地演变特征
        4.2.5 用地演化影响因素
    4.3 产业演变分析
        4.3.1 产业发展脉络
        4.3.2 产业演化态势
        4.3.3 产业演化机制
        4.3.4 产业演化特征
        4.3.5 产业演化影响因素
    4.4 人口演变分析
        4.4.1 人口发展脉络
        4.4.2 人口演化态势
        4.4.3 人口演化机制
        4.4.4 人口演化特征
        4.4.5 人口演化影响因素
    4.5 小结
第5章 哈密城市空间系统的综合评析及优化
    5.1 用地、产业与人口系统与哈密城市空间系统的相关性分析
    5.2 用地、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分析
    5.3 哈密与其他城市对比分析
        5.3.1 哈密与阜康
        5.3.2 哈密与乌鲁木齐
        5.3.3 对比总结
    5.4 城市空间耗散系统演变的SWOT分析
        5.4.1 优势
        5.4.2 劣势
        5.4.3 机遇
        5.4.4 威胁
    5.5 城市空间系统的优化
        5.5.1 用地方面
        5.5.2 产业方面
        5.5.3 人口方面
        5.5.4 综合方面
    5.6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6)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二)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三)水族研究
        (四)研究现状简评
    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基础
        (三)创新之处
    四、田野调查点概况
        (一)水族传统文化
        (二)田野点基本情况
        (三)调查过程
第一章 水族人口变动的历史考察
    一、水族人口数量与人口再生产类型
        (一)人口数量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
    二、水族人口素质
        (一)人口文化素质
        (二)人口身体素质
    三、水族人口自然结构
        (一)人口性别结构
        (二)人口年龄结构
    四、水族人口经济社会结构
        (一)人口城乡结构
        (二)人口产业结构
        (三)人口职业结构
    五、水族人口迁移
第二章 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一、水族人口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一)人口增长速度锐降
        (二)人口素质偏低
        (三)人口性别比失调
        (四)人口老龄化严重
        (五)人口单向流迁
    二、水族人口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一)人口城镇化率较低
        (二)人口产业结构滞后
        (三)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
        (四)人口相对贫困
        (五)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第三章 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机遇与路径选择
    一、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二孩政策创造了生育空间
        (二)民族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
    二、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
        (二)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三)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调查问卷(节选)
附录二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访谈提纲(部分)
附录三 :田野调查相关照片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口转型理论
        2.1.2 劳动价值论
        2.1.3 公共产品理论
        2.1.4 公共财政理论
        2.1.5 福利经济学理论
        2.1.6 系统动力学理论
        2.1.7 博弈论
    2.2 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中国模式建构
        2.2.1 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中国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2.2.2 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中国模式的理论依据
        2.2.3 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2.3.1 划转的必要性、合理性研究
        2.3.2 划转的理论模型研究
        2.3.3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及缺口研究
        2.3.4 划转的比例研究
        2.3.5 划转的路径研究
        2.3.6 划转的政策措施研究
    2.4 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章 划转的现状与问题
    3.1 划转的发展历程
        3.1.1 减持国有股充实养老保险基金阶段(2001年-2009年)
        3.1.2 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养老保险基金阶段(2009年-2013年)
        3.1.3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探索阶段(2013年-至今)
    3.2 “划转方案”的主要内容
    3.3 “划转方案”实施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3.3.1 可能导致国有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
        3.3.2 地方政府的划转政策可能偏离设计初衷
        3.3.3 划转的立法保障和过程监督尚未健全
        3.3.4 划转的方案与现行法律条文存在冲突
        3.3.5 存在一定的代际不公平问题
        3.3.6 划转比例能否有效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3.3.7 划转的试点和推广安排尚需完善
第四章 划转的需求侧分析
    4.1 我国人口老龄化分析
        4.1.1 我国人口总量及其发展趋势
        4.1.2 老年抚养比加速提高
        4.1.3 少子化预示未来基金缴费人口萎缩
        4.1.4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不平衡
    4.2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发展的不充分
        4.2.1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发展的不充分
        4.2.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发展的不充分
    4.3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发展的地区不平衡
        4.3.1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发展的不平衡
        4.3.1.1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抚养比的地区不平衡
        4.3.1.2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地区不平衡
        4.3.1.3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可支付月数的地区不平衡
        4.3.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发展的不平衡
        4.3.3 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发展的不平衡
第五章 划转的供给侧分析
    5.1 全国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存量分析
    5.2 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存量分析
    5.3 地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存量分析
        5.3.1 北京市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存量分析
        5.3.2 山东省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存量分析
        5.3.3 上海市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存量分析
        5.3.4 安徽省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存量分析
        5.3.5 内蒙古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存量分析
第六章 全国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方案仿真模拟
    6.1 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仿真分析
        6.1.1 ―全面两孩‖政策下我国人口预测研究
        6.1.1.1 模型假设
        6.1.1.2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6.1.2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预测研究
        6.1.2.1 养老保险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6.1.2.2 系统主要变量参数设定及关系分析
        6.1.2.3 系统运行预测结果
    6.2 全国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方案仿真模拟
        6.2.1 全国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模型构建
        6.2.1.1 模型的边界和时限确定
        6.2.1.2 确定系统模型变量
        6.2.2 不同生育水平下我国国有资本划转比例测算
        6.2.2.1 高生育水平下的划转比例侧算
        6.2.2.2 低生育水平下划转比例测算
        6.2.3 不同生育水平下我国国有资本划转方案仿真模拟
        6.2.3.1 国有资本规模总量预测
        6.2.3.2 低生育水平下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划转方案模拟
        6.2.3.3 高生育水平下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划转方案模拟
第七章 地方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方案仿真模拟——以山东省为例
    7.1 山东省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仿真分析
        7.1.1 山东省人口预测
        7.1.2 山东省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预测
    7.2 山东省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仿真模拟
第八章 划转的路径设计
    8.1 划转的主体博弈关系
        8.1.1 七大主体在划转中的角色定位
        8.1.2 划转中的主体博弈关系
    8.2 划转的原则
    8.3 划转的实施路径
        8.3.1 分类型:按国有企业类型分类划转
        8.3.1.1 按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和地方所属国有企业分步划转
        8.3.1.2 按商业类国有企业、公益类国有企业分步划转
        8.3.2 分阶段:按三步走战略分步划转
        8.3.2.1 2018 年-2020年试点划转
        8.3.2.2 2020 年-2035年基本实现按比例划转
        8.3.2.3 2035 年-2050年全面实现按比例划转
        8.3.3 分空间:按经济地理空间分地区划转
        8.3.3.1 东部地区划转方案
        8.3.3.2 中西部地区划转方案
        8.3.4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对不同地区的补充划转路径研究
第九章 划转的政策建议
    9.1 法律层面——健全划转的法律法规及风险预警体系
    9.2 技术层面——建立划转的智能化信息平台
    9.3 市场层面——促进划转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9.4 社会层面——健全划转的监督管理体系
    9.5 人才层面——构建划转的专业人才队伍
第十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系统动力学公式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后记

(8)人口变化趋势下升学率对GDP影响的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人口与经济增长
        1.2.2 教育与经济增长
        1.2.3 系统动力学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可能的创新点
    1.4 研究方案设计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系统动力学理论
    2.2 我国人口结构及劳动力供给
        2.2.1 人口结构现状
        2.2.2 劳动参与率
    2.3 经济增长的含义及指标
第3章 教育与经济增长
    3.1 我国教育现状
    3.2 人力资本理论与评估方法
        3.2.1 人力资本概念
        3.2.2 人力资本评估方法
    3.3 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4 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
        3.4.1 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
        3.4.2 教育经济增长模型
第4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人口、教育、经济建模
    4.1 模型总体结构
        4.1.1 建模目的
        4.1.2 模型结构框架
        4.1.3 模型基本假设
    4.2 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
        4.2.1 因果关系分析
        4.2.4 各子系统结构及流图
    4.3 系统变量及结构方程
        4.3.1 变量的确定
        4.3.2 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4.3.3 结构方程
        4.3.4 模型检验
    4.4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4.4.1 人口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
        4.4.2 教育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
        4.4.3 经济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
第5章 仿真实验与政策建议
    5.1 仿真模拟实验
        5.1.1 不同生育水平
        5.1.2 提高升学率
        5.1.3 仿真实验总结
    5.2 政策建议
        5.2.1 加强教育普及力度
        5.2.2 提高教育质量
        5.2.3 鼓励就业后教育培训
        5.2.4 调动适龄人口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参与率
        5.2.5 加快推行二胎政策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欠发达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立题意义与相关研究
        (一) 立题意义
        (二) 研究意义
    二、人口均衡理论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框架结构
    四、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均衡人口理论及相关概念体系
    一、相关概念体系
        (一) 人口要素
        (二) 资源要素
        (三) 经济要素
        (四) 环境要素
        (五) 社会要素
    二、相关理论的发端与进展
        (一) 人口理论
        (二) 适度人口理论
        (三) 人口社会学理论
        (四)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
        (五) 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六)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系统关系、作用机理与动态均衡
    一、相关系统之间的关系
        (一)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
        (二) 人口与社会的关系
        (三)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四)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五) 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关系
    二、相关系统之间的作用机制
        (一) 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 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关系的基本属性
        (三) 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系统相互作用机制
    三、均衡人口的系统运行与协调机制分析
        (一) 人口发展系统的内部均衡机理
        (二) 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动态均衡机理
第四章 人口内部均衡状态的指标比较与分析
    一、云南人口增长的均衡性比较分析
        (一) 云南人口自然增长的均衡性评价
        (二) 云南人口自然增长状况
    二、云南人口素质的均衡性状况与分析
        (一) 人口健康素质
        (二) 人口文化素质
    三、云南人口结构的基本状况与均衡性指向
        (一) 人口自然结构
        (二) 人口社会结构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人口均衡外部指标比较分析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
    二、人口与资源开发
    三、人口与社会发展
    四、人口与环境保持
第六章 均衡人口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
        (一) 综合评价的原则
        (二) 挑选评价指标的原则
    二、数据的处理及赋权
    三、赋权方法的选择
        (一) 主观赋权法
        (二) 客观赋权法
    四、赋权结果
第七章 云南均衡人口发展的评价
    一、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 发展水平测度
        (二) 人口均衡发展度评价方法构建
        (三) 均衡人口可持续发展度构建
    二、原始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
        (一) 计算结果
        (二) 发展度分析
        (三) 行业结构
    四、均衡人口发展分析
    五、研究结论
第八章 政策意义与建议
    一、政策意义
    二、建议与对策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获得的成果
致谢

(10)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系统分析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省内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框架、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能源消费碳排放系统分析与调控的理论研究
    2.1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相关概念
    2.2 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系统科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地关系协调论
        2.2.4 生态足迹理论
        2.2.5 脱钩发展理论
        2.2.6 环境库滋涅茨理论
        2.2.7 预警理论
    2.3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力演化机制
        2.3.1 人口系统的强化动力机制
        2.3.2 资源系统的双向动力机制
        2.3.3 经济系统的增强动力机制
        2.3.4 社会系统的约束动力机制
    2.4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调控机理机制
        2.4.1 政策引导机制
        2.4.2 法律约束机制
        2.4.3 市场调节机制
        2.4.4 技术支撑机制
    2.5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调控框架
        2.5.1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调控主体与受控对象
        2.5.2 能源消费碳排放调控的输入和输出
        2.5.3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调控目标与调控行为
        2.5.4 信息以及信息的传输与反馈
        2.5.5 能源消费碳排放调控决策与调控措施
    2.6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调控流程
    2.7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界定
    3.2 自然地理概况
        3.2.1 地理位置
        3.2.2 气候条件
        3.2.3 地形地貌
        3.2.4 水文条件
        3.2.5 地表植被
    3.3 社会经济概况
        3.3.1 人口与城市化
        3.3.2 经济发展概况
        3.3.3 产业结构概况
        3.3.4 居民收入概况
        3.3.5 居民消费现状
    3.4 能源生产概况
        3.4.1 能源生产总量
        3.4.2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3.4.3 能源自给率
    3.5 能源消费概况
        3.5.1 能源消费总量
        3.5.2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3.5.3 分品种能源消费量
        3.5.4 能源消费结构
        3.5.5 能源消费强度
        3.5.6 行业部门能源消耗
    3.6 本章小结
4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格局分析
    4.1 能源消费碳排放测算方法
    4.2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序变化分析
        4.2.1 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的时序变化
        4.2.2 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的时序变化
        4.2.3 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序变化
        4.2.4 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的时序变化
    4.3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
        4.3.1 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的空间格局
        4.3.2 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空间格局
        4.3.3 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格局
        4.3.4 地均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空间格局
        4.3.5 人均与强度指标组合的空间格局
        4.3.6 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格局
    4.4 本章小结
5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力与驱动机理分析
    5.1 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的初步选取
        5.1.1 灰色关联法简介
        5.1.2 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的初步筛选与检验
    5.2 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的相关性测度
        5.2.1 相关系数法简介
        5.2.2 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的相关性测度与分析
    5.3 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的驱动效应分析
        5.3.1 LMDI研究方法简介
        5.3.2 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的驱动效应分解
    5.4 能源消费碳排放与驱动因子的响应
        5.4.1 修正STIRPAT模型构建
        5.4.2 能源消费碳排放与驱动因子的响应分析
    5.5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驱动机理分析
        5.5.1 能源消费碳排放正向强化因子的驱动机理
        5.5.2 能源消费碳排放负向弱化因子的驱动机理
        5.5.3 能源消费碳排放双向拉动因子的驱动机理
    5.6 本章小结
6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研究
    6.1 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计量均衡关系检验及分析
        6.1.1 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变化趋势分析
        6.1.2 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计量均衡关系检验
    6.2 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弹性测算
        6.2.1 OECD-Tapio脱钩弹性测度方法介绍
        6.2.2 脱钩弹性测度及其分析
    6.3 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库滋涅茨效应测度
        6.3.1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KEC模型构建
        6.3.2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KEC回归分析
        6.3.3 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模拟及拐点预测
    6.4 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测算及分析
        6.4.1 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构建
        6.4.2 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测度及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预警与调控模拟
    7.1 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分析
        7.1.1 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的概念
        7.1.2 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的内涵
        7.1.3 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的特征
    7.2 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预警方法介绍
        7.2.1 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预警指数测算方法
        7.2.2 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预警预测方法
    7.3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预警
        7.3.1 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制约因素初步分析
        7.3.2 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7.3.3 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警限确定
        7.3.4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警情的时序评价
        7.3.5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警情的空间格局分析
    7.4 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预警预测
        7.4.1 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预警预测与总体分析
        7.4.2 各子系统指数预测与分析
    7.5 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调控模拟
        7.5.1 关键障碍因子的诊断
        7.5.2 情景设定与调控模拟
    7.6 本章小结
8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调控
    8.1 基于决策尺度的能源消费碳排放调控重点与路线
    8.2 基于空间尺度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分区调控策略
        8.2.1 湖南省各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现状分析
        8.2.2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分区调控策略
    8.3 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下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具体调控对策
        8.3.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8.3.2 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切实提高能源效率
        8.3.3 加强区域生态管治,着力增加碳汇能力
        8.3.4 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推进低碳金融发展
        8.3.5 构建低碳消费模式,合理降低生活能耗
        8.3.6 适度调控人口增长,限制城市盲目扩张
        8.3.7 发挥多方协同作用,推动低碳示范建设
        8.3.8 构筑低碳规划体系,强化法规政策支撑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OPTIMAL CONTROL OF GROWTH RATE FOR A CLASS OF POPULATION SYSTEMS(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耦合及调控研究[D]. 宋姝妍.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D]. 杨清. 兰州大学, 2021(09)
  • [3]福建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研究[D]. 林发照.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 李海宾.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5]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哈密城市空间系统演变研究[D]. 严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6]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D]. 李致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7]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优化路径研究[D]. 崔开昌.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6)
  • [8]人口变化趋势下升学率对GDP影响的仿真研究[D]. 刘亚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01)
  • [9]欠发达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平. 云南大学, 2015(09)
  • [10]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系统分析与调控[D]. 赵先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一类人口系统的最佳增长率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