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病人为中心护理管理模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方瑞迪[2](2020)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广东省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公民日益高涨的健康需求要求社会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卫生医疗环境。同时为满足公民的健康需求,国家大力推进护理事业和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进多元化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情况仍达不到社会医疗服务的要求,就业竞争力低,无法满足多元化护理人才市场的需求。笔者结合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的研究并针对性提出对应培养策略。本研究以“冰山素质”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护士条例》将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研究划分为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三个研究维度和十个研究条目,其中职业认知维度围绕基础理论知识、护理专科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三个条目开展调查研究;职业道德维度围绕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关爱意识、遵守职业规范意识三个条目开展调查研究,职业能力维度围绕护患沟通能力、临床实践能力、问题应对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四个条目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发放635份自行编制的《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问卷》和随机抽取师生进行访谈,收集了各种资料了解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情况,剖析当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发现,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主要存在着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职业认知层面存在护理专业知识与临床脱节,不同教师对护理专业知识的影响不协同,职业认知浅薄等问题;第二,职业道德层面存在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待加强、护理行为难以体现关爱意识、不同教育人群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影响存在差异等问题;第三,职业能力层面存在沟通交流能力欠缺、合作医院级别对学生职业能力素养培养存在差异、片面重视技能培养、忽略综合职业能力素养培养等问题。针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可以考虑如下的对策建议:第一职业认知素养方面,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对职业合理认知,合理分配教师资源促进知识协调影响和增加临床实践机会促进知识实践应用等;第二,职业道德素养方面,提供优质实习环境实践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意识、校园人文关怀环境建设培养关爱意识、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培养慎独精神等;第三,职业能力素养方面,丰富沟通课堂教学,建设附属医院促进产教融合,临床实践充分开展PBL教学全面提升职业能力素养等。
刘琼[3](2015)在《新形势下医院护理管理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医院管理必须要经过改革才能更好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基层医院,基层医院很多方面受条件的限制比较落后,因此更应该加大改革才能更好的发展。护理工作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部分必然也要改革,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如何在新形势下找准定位点,来适应医院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成为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陈晓红,滕苗,陈俊香,张艳丽,王吉善[4](2014)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护理评审评价方法》文中指出护理管理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目前我国护理管理工作现状入手,从护理管理角度阐述了"以病人为中心""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为主题的新的医院评审标准和多维度的综合评审评价方法在护理工作评价中的体现和应用,从而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适合中国国情、科学的护理评审评价方法体系,这对当前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公立医院改革任务、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管理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邓华梅[5](2011)在《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的认知与护理文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广东省中医院为案例,结合护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成果,探索现代社会环境中护理工作的运行规律,保障患者安全;通过对静态的制度体系和动态的管理系统的研究,探索培育先进护理文化的有效途径,以期总结出一套护理文化建设的方法。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采用美国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署(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发布的“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ospital Survey On Patient Safety, HSOPS),对广东省中医院护理文化的内涵建设进行实地调研。统计分析方法:首先,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录入及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计算量表条目的同意率,每个维度的同意率为该维度条目同意率的平均数。其次,计数资料进行分层组间比较采用x-检验,将本次调查结果与美国AHRQ2010年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对二者同意率差值≥5%的项目,不同岗位及科室护理人员得分的比较用Kruskal Wallis检验。最后,对调查表的结构效度应用AMOS 7.0进行证实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结果从理论上对护理文化渊源与发展现状、使命、构成要素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通过将广东省中医院护理人员患者安全文化的调查结果与美国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署(AHRQ) 2010年数据库中862家医院护理人员的调查数据相比较,广东省中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处于较高水平(P<0.05)。提出促进“患者安全文化”落地应健全事件报告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沟通有效性、促进多学科合作的建议。从广东省中医院护理文化内涵建设的实践中发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已深植于员工心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护理文化体系,衍生出八项文化内涵,包括:仁者爱人的服务文化,精益求精的质量文化,和谐共享的团队文化,自强不息的学习文化,勇于担当的责任文化,乐于奉献的感恩文化,追求卓越的创优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医文化。结论先进的护理文化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与凝聚力,广东省中医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与“患者安全文化”的建设有着相辅相成的效果。要实现当代护理文化的进步,必须从实际出发,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粹,借鉴国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深化护理人文关怀的内涵,实现护理文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彰显护理工作的价值。
赵晓梅,张秀英,相锋[6](2010)在《我国护理质量管理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范继美,李遵清[7](2010)在《精神科护士实施星级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实施星级护理服务对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效果,为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取我院精神五科36位在职在岗护士和90例恢复期住院精神病病人为观察对象,作为研究组;精神一科38位在职在岗护士和90例恢复期住院精神病病人为观察对象,作为对对照组,研究组实行星级护理服务,对照组护士实行普通护理。两组采用护士自身综合素质考评标准和护理管理量化考核评价标准以及住院病人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星级护理服务后,研究组在护士素质考评、护理管理效果以及住院病人满意度等评价指标上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实施星级护理服务对于提高护士素质,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以及提升病人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彭刚艺[8](2009)在《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研究与临床实践评价》文中提出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根据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保证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备,科学统筹护士人力资源,扭转目前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缺编的状况;要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技术水平要求,合理调整护士队伍结构。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次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在我国,护理人力资源存在护士短缺、编制结构及配备不合理等方面相应问题。因此改革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有限护理资源,提高护理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一部分:广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分析目的:对广东省内三级医院护理人员相关信息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实施的基础。方法:采取现场问卷的形式,分别于2007年及2008年度对65家和69家三级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士数量、病房护士数量、病房护士与床位的比例、监护病房与床位的比例、合同护士的数量、有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病人满意度等,用SAS 9.13统计软件录入及分析数据。结果:两年均调查的54家医院中病床数明显增加,2008年与2007年相比,病床平均使用率增加;合同护士比例占较大比重,并有增长趋势;护理人员学历在不断提高;调查对象的平均床护比均达到1:0.4。2008年调查结果,护士离职率>10%的医院占4.34%,护士离职率介于5%-10%之间的医院占27.54%,护士离职率≤5%的医院占68.12%。结论:广东省三级医院依然存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护理人员总体学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少数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学历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调查医院中不同程度存在护士离职的现象,探讨高效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势在必行。第二部分: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目前护理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1、护理工作的内涵和复杂程度日益提高。2、临床护理工作模式仍然是以完成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3、临床护士同质化管理加大了非临床趋势。4、护士排班方式反映临床护士人力资源利用的低效率。管理模型的基本构成:1.重新规划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2.建立新的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模型。2.1细化医院病区护士人力资源配置数量、类别和结构。2.2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临床实践标准。2.3建立责任制护理的临床实践标准(政策标准)。2.4建立连续性排班的临床实践标准。2.5建立以层级管理为核心的护理工作核心工作制度及其运行模式。第三部分: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实施状况分析目的:了解接受调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包括护士分层级管理、连续性排班及责任制护理)实施情况。方法:采用“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珠江医院(省级)、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级)、东莞市人民医院和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入选科室的1125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因素调查和分析。结果:1125名被调查的护理人员的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21-25岁以及26岁-30岁年龄段的护理人员比例最大,分别为29.16%和34.76%,46—50岁的护理人员仅占被调查人群的0.62%。男性仅占0.36%,学历以大专为主,职称分布以护士和护师为主,副主任护师以上仅占2.4%。护理工作年限在1-5年的护理人员最多,占总人数的38.67%,然后逐年减少,从事护理工作26年以上的仅占1.33%。护士分层级管理的临床实践调查中,98.49%被调查科室已经施行了护士的分层管理,97.51%被调查科室各护士的层级岗位相对固定,高级责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护士挂牌上岗,护士待遇(岗位津贴等)与岗位挂钩。93.42%的受调查科室中各班护理人员能形成老中青梯队。结论:新的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使护士的职责更加明确,能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了护士人力资源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为患者提供了无缝隙的护理。第四部分: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评价目的:比较普通排班和连续性排班对护士满意度的影响,探讨连续性排班后护士工作满意度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珠江医院共142名临床护士参与普通排班模式调查,396人参与连续性排班调查;1125人参与连续性排班调查,分别来自东莞市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圳龙岗区医院和珠江医院。采用自制调查及MMSS调查问卷,自制调查表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婚育状况、学历、工作年限等;MMSS表主要包括福利待遇、排班、家庭与工作平衡、与同事关系、社会或专业的交流、交往机会、专业发展机会、对工作支持及决策的机会和表扬及认可等8个方面31条目,每个条目要求按1~5打分。非常满意5分,中等满意4分,中立3分,中等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结果:连续性排班后护士在工作总满意度、福利待遇、排班、家庭与工作平衡、与同事关系、社会或专业的交流、交往机会、专业发展机会、对工作支持及决策的机会和表扬及认可等方面满意度提高,与普通排班相比有显着差异。连续性排班后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年龄、婚育状况、学历、级别、工作年限相关。结论:连续性排班优于普通排班,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连续性排班后,护士满意度与年龄、婚育状况、学历、级别、工作年限等因素相关。第五部分:管理模型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识评价目的:研究对护理人员实施连续性排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的认识,以及连续性排班和传统排班护理对安全文化认识的差异比较。对象和方法:整群选取广东省四家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不同科室的护理工作人员作为对象,以美国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署设计的“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作为测量工具,评估我国护理人员实施连续性排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识,其中在珠江医院中实施三次问卷调查,分别在实施连续性排班前、排班初期、排班后期。以多重回归分析统计方法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在珠江医院回收实施连续性排班前有效问卷192份,实施APN排班初期有效问卷254。在四家医院实施连续性排班后期共回收有效问卷1125份。结果显示:实施连续性排班和传统排班对患者安全文化认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实施连续性排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同意率较高的是“组织学习与持续性改进”、“科室内团队合作”、“对错误的反馈与沟通”、“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同意率较低的是“人员配置”、“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事件报告频率”。职称是与患者安全文化总得分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结论:实施连续性排班对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没有负面影响,对我国护理人员实施连续性排班后对患者安全有很好的认识。第六部分:管理模型的病人满意度评价目的:了解病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实施以后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方法:使用住院病人满意度量表(IPSQⅢA)对珠江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深圳龙岗区人民医院的825名病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入院过程、护理、医疗环境与设施、知情权等。结果:住院病人对医院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住院病人对医生服务(83.78)和护理(82.04)评价最高,而对伙食供应(64.93)和花费(71.38)两个项目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结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安排,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有重要作用。
蔡敏[9](2008)在《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质量管理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被管理界公认为是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它渗透于现代管理之中,适用于所有领域,同样适用于医院医疗工作乃至护理工作。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于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及效率十分重要。护理工作是医院整体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反映医院护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和医院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影响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甚至对医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选择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06年3月2008年4月期间的护理人员和住院病人作为调查对象,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院部分科室的护理单元进行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探讨护理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就如何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来指导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以进一步深化护理内涵。本课题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基础护理与等级护理的影响;对护士基础理论水平、护理文件书写、技术操作的影响;对特护、一级护理的影响;对病房管理、特殊单元的影响;对医院领导、护士长的影响;对病人满意度的影响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医院的基础护理质量、等级护理质量及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均显着提高,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提高护士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岗位技能水平,提高护士长工作水平,提高病房管理水平和临床科室特殊单元管理水平,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王艳敏,张小敏,陈淑苹[10](2008)在《护理管理的现代发展趋势探讨》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临床护理管理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科学化趋势、人性化趋势、整体化趋势、柔性化趋势、专业化趋势和国际化趋势。科学地分析和把握这些趋势,对于促进我国临床护理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以病人为中心护理管理模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病人为中心护理管理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2)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广东省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护士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
四、关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依据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第二节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
一、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素养的调查分析 |
(一)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 |
(二)护理专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 |
(三)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 |
(四)学生职业认知素养的评价调查 |
二、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调查分析 |
(一)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调查 |
(二)关爱意识的调查 |
(三)遵守职业规范意识的调查 |
三、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调查分析 |
(一)护患沟通能力的调查 |
(二)临床实践能力的调查 |
(三)问题应对能力的调查 |
(四)团队合作能力的调查 |
第三章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素养的问题 |
一、职业认知较为浅薄,停留在职业表象 |
二、不同教师对护理专业知识的影响不协同,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
三、护理专业知识与临床脱节,不容易学以致用 |
第二节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问题 |
一、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待加强 |
二、护理行为难以体现关爱意识 |
三、不同教育群体对学生遵守职业规范意识评价标准存在偏差 |
第三节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问题 |
一、沟通交流能力欠缺,表达能力待提升 |
二、合作医院级别不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差异 |
三、片面重视技能掌握,忽略综合职业能力素养培养 |
第四章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
第一节 职业认知素养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
一、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对职业的合理认知 |
二、合理分配教师资源,促进知识的协调影响 |
三、增加临床实践机会,促进知识的实践应用 |
第二节 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
一、学校提供优质实习环境,实践中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意识 |
二、加强校园人文关怀环境建设,促进学生关爱意识培养 |
三、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培养良好的慎独精神 |
第三节 职业能力素养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
一、丰富沟通课堂教学,促进护患沟通能力提升 |
二、产教融合“双元”育人,促进附属医院临床实践培养 |
三、临床实践充分开展PBL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素养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附录1 参考文献 |
附录2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3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教师及学生管理者问卷) |
附录4 学生及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致谢 |
附录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7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3)新形势下医院护理管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形势下基层医院护理管理面临的问题 |
2 更新观念,改变护理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护理管理机制 |
(4)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护理评审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护理管理工作评价基础 |
2 我国医院评审标准与国际接轨 |
3 我国医院评审方法与国际接轨 |
3.1 书面评价 |
3.2 医疗信息统计评价 |
3.3 现场评价 |
3.4 社会评价 |
4 小结 |
(5)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的认知与护理文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护理文化概述 |
1 护理文化的渊源与概念 |
1.1 社会文化 |
1.2 医院文化 |
1.3 护理文化 |
2 护理文化的要素与结构 |
2.1 护理文化的要素 |
2.2 护理文化的结构 |
3 护理文化的功能与使命 |
3.1 护理文化的功能 |
3.2 护理文化的使命 |
4 护理文化的发展现状 |
4.1 国内护理文化的发展现状 |
4.2 国外护理文化的发展现状 |
第二章 广东省中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 |
1 调查方法及结果 |
1.1 调查对象 |
1.2 方法 |
1.3 结果 |
2 调查结果评价 |
3 促进安全文化落地的建议 |
3.1 健全事件报告体系,倡导系统改进 |
3.2 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培训 |
3.3 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间的有效沟通能力 |
3.4 推动多学科合作,提升科间协作水平 |
第三章 广东省中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文化内涵建设 |
1 广东省中医院的护理文化体系 |
2 广东省中医院护理文化的内涵 |
2.1 仁者爱人的服务文化 |
2.2 精益求精的质量文化 |
2.3 和谐共享的团队文化 |
2.4 自强不息的学习文化 |
2.5 勇于担当的责任文化 |
2.6 乐于奉献的感恩文化 |
2.7 追求卓越的创优文化 |
2.8 传承创新的中医文化 |
结语 |
1 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6)我国护理质量管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护理质量管理组织 |
1.1 三级质量控制管理组织 |
1.2 护理质量改进委员会 |
2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
2.1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和指标 |
2.2 护理质量评价内容 |
3 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
3.1 缺陷管理 |
3.2 风险管理 |
3.3 国际质量规范化管理 |
3.4 持续质量改进 |
4 小结 |
(8)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研究与临床实践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广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结果 |
2.1 病床数 |
2.2 病床使用率 |
2.3 床护比 |
2.4 合同护士及护士离职情况 |
2.5 护士学历 |
2.6 护士年龄结构 |
3.讨论 |
3.1 护理人员人力资源构成 |
3.2 学历 |
3.3 护士离职 |
3.4 政策及对策 |
第二部分 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
1.背景与依据 |
1.1 护理工作的内涵和复杂程度日益提高 |
1.2 临床护理工作模式仍然是以完成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 |
1.3 临床护士同质化管理加大了非临床趋势 |
1.4 护士排班方式反映临床护士人力资源利用的低效率 |
2.政策模型 |
2.1 重新规划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2.2.建立新的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模型 |
3.预期结果与优势 |
3.1 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作用 |
3.2 增加薄弱时段护士人力 |
3.3 有效缓解夜班人力不足的问题 |
3.4 组长角色加强和充实了临床一线的骨干力量 |
3.5 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有助于提高护士为病人服务的质量和专业能力 |
3.6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下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的运行确保安全质量 |
第三部分 临床护理人力资源政策模型实施状况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调查工具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
2.2 护士分层级管理的临床实践调查结果 |
2.3 连续性排班的临床实践调查结果 |
2.4 责任制护理的临床实践调查结果 |
3.讨论 |
3.1 调查样本的基本构成 |
3.2 护士分层级管理的临床实践调查 |
3.3 连续性排班的临床实践调查 |
3.4 责任制护理的临床实践调查 |
第四部分 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评价 |
第一章 连续性排班和普通排班护士满意度的比较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管理对策 |
第二章 连续性排班的护士工作满意度相关因素分析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部分 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识评价 |
前言 |
1 患者安全文化 |
2 排班模式 |
3 我们的研究 |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
2.2 实施APN排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识 |
2.3 患者安全文化在连续性排班和传统排班比较 |
2.4 实施连续性排班后患者安全文化得分的多重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本研究的代表性 |
3.2 在实施连续性排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的认识情况 |
3.3 实施连续性排班和普通排班中患者文化得分比较 |
第六部分 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病人满意度评价 |
前言 |
第一节 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 |
第二节 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 |
第三节 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1.不同性别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比较 |
2.不同年龄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比较 |
3.不同文化程度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比较 |
4.不同住地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比较 |
5.不同付费类别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比较 |
6.不同家庭经济情况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比较 |
7.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的多重回归分析 |
全文总结 |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进一步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统计审核证明 |
(9)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外护理管理的发展 |
1.2 国内护理管理现状 |
1.3 当前我国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
1.3.1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
1.3.2 护理人员的观念有待于进一步转变 |
1.3.3 管理缺乏激励机制 |
1.3.4 护士长管理重心偏移 |
1.3.5 护理质量评价内容不全面 |
1.3.6 护理质量管理标准滞后 |
1.3.7 护理质量检查流于形式,方法单一 |
1.4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
1.4.1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
1.4.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
1.4.3 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1.4.4 质量管理的理论体系 |
1.4.5 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 |
1.4.6 护理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模式 |
1.5 全面质量管理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1.5.1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基本情况 |
1.5.2 全面质量管理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程序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2.5 质量控制 |
第3章 结果 |
3.1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各项护理指标的影响 |
3.1.1 对基础护理的影响 |
3.1.2 对等级护理的影响 |
3.1.3 对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的影响 |
3.1.4 对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的影响 |
3.1.5 对护士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的影响 |
3.1.6 对护理人员行为的影响 |
3.1.7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护士长行为的影响 |
3.1.8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病房管理合格率的影响 |
3.1.9 对特殊单元合格率的影响 |
3.2 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 |
3.2.1 住院病人对护士文明行医的满意度 |
3.2.2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3.2.3 住院病人对护士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
3.2.4 住院病人对医院护理管理的满意度 |
第4章 讨论 |
4.1 医院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1 质量体系不够完善 |
4.1.2 考核方式缺乏灵活性与科学性 |
4.1.3 护理人力资源相对而言紧张 |
4.1.4 管理手段有待进一步加强 |
4.2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护理人员的影响 |
4.2.1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 |
4.2.2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护理人员考评制度的影响 |
4.2.3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建立临床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影响 |
4.2.4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护理人员行为的影响 |
4.2.5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培养护理管理队伍的影响 |
4.3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病人的影响 |
4.4 医院在组织管理、协调方面的因素探讨 |
4.4.1 实施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领导重视 |
4.4.2 临床科室积极参与是关键 |
4.4.3 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是保证 |
4.4.4 沟通护患关系新平台 |
4.5 病人满意度影响因素探讨 |
4.5.1 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与护理人员严重缺编之间的矛盾 |
4.5.2 管理者对病人满意度认识狭隘 |
4.6 本文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4.6.1 创新性 |
4.6.2 局限性 |
4.7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特一级病人护理质量评分标准 |
附件2:二级、三级护理质量评分标准 |
附件3:护理表格书写评价标准 |
附件4:特殊单元组质控标准 |
附件5:病房管理评分标准 |
附件6: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 |
附件7: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调查表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0)护理管理的现代发展趋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科学化趋势 |
1.1 护理管理科学化的兴起与实践 |
1.2 护理管理科学化的特点与发展 |
1.3 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
2 人性化趋势 |
2.1 护理人性化管理的兴起 |
2.2 人性化管理的必然性和双重目标 |
2.3 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措施与实践 |
3 整体化趋势 |
3.1 整体化护理与护理管理 |
3.2 整体化护理管理的主要特点 |
3.3 整体化护理管理的发展方向 |
4 柔性化趋势 |
4.1 柔性化护理管理的特点 |
4.2 柔性化护理管理的方法 |
4.3 实行柔性化护理管理的关键 |
5 专业化趋势 |
5.1 护理专业化管理的特点 |
5.2 重视专门人才培养 |
5.3 专业化护理管理在我国的应用 |
6 国际化趋势 |
6.1 国际化护理管理的内涵和必然性 |
6.2 我国护理管理国际化的主要措施 |
四、以病人为中心护理管理模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广东省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方瑞迪.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2)
- [3]新形势下医院护理管理的探讨[J]. 刘琼. 健康之路, 2015(10)
- [4]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护理评审评价方法[J]. 陈晓红,滕苗,陈俊香,张艳丽,王吉善. 中国护理管理, 2014(02)
- [5]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的认知与护理文化的研究[D]. 邓华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6]我国护理质量管理研究进展[J]. 赵晓梅,张秀英,相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16)
- [7]精神科护士实施星级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研究[J]. 范继美,李遵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08)
- [8]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研究与临床实践评价[D]. 彭刚艺. 南方医科大学, 2009(04)
- [9]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蔡敏. 吉林大学, 2008(07)
- [10]护理管理的现代发展趋势探讨[J]. 王艳敏,张小敏,陈淑苹. 护理研究, 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