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在西安交通大学隆重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学[1](2016)在《地热利用过程中埋地热管传热研究》文中认为现今中国能源的消耗总量已经占到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五分之一,今后地能源消耗仍将继续保持增长。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有效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有效地节约能源的使用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地热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开发前景广阔,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但是如何将地热从地下顺利地开采出来,成为制约地热利用的一大瓶颈问题。而利用重力热管采集地热成为地热利用的一种新技术。采集地热的重力热管与一般的重力热管有很大的不同,存在着液池过深,蒸汽在管内流动阻力过大等问题。但由于采集地热的重力热管深埋地下,无法直接观察其流动状况,故本文采用CFD方法研究采集地热的重力热管内部工质的流动状况。本文在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流体力学,传热学,计算科学等多学科交叉,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热管的传热数学力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热管的流动传热规律。主要研究内容为:(1)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填充多孔介质表面改进热管和超长重力热管的传热数学模型;(2)采用CFD软件对填充多孔介质的热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主要考虑了管道截面形状(分别为圆截面,椭圆截面,正方形截面,三角形截面)对传热的影响,分析了各种截面变性管轴线上温度,压力,流速的分布情况,也分别分析了热管不用位置截面上温度,压力,速度的分布,最后综合分析得出了在研究的管道截面形状当中三角形截面热管的综合换热性能是最佳的;(3)采用CFD软件对超长埋地重力热管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CF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将C语言编写的自定义函数(UDF)加入软件当中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解释了其他文献实验过程中深埋重力热管蒸汽产量少,换热效率不高的原因,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倾角的热管传热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计算结果而说明了增大倾角有利于换热,更加高效利用地热。
李芳星[2](2010)在《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民营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自主技术创新是它所面临的最艰巨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依靠大量加工贸易起家的广东民营企业,面对当前产品生命周期快速缩短,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要保持其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广东民营企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独具特色的模式。本文首先重点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方法,选择了4个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出案例所代表的4种广东民营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常见模式;分别评价了每种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广东志高空调公司发展历程及其自主技术创新历程,归纳总结出其以核心人才引入及结盟上游供应商来推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并对该两种特色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评价。本文其次对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两种特色模式进行了详细评估:介绍了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的选择原则,对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深刻剖析了广东志高空调公司选择了以核心人才引入及结盟上游供应商来推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的深刻原因;对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模式的改进对策。本文再次是对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进行论述;给出了大力推进与推行志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的对策建议。最后本文研究得出结论:广东民营企业应重点采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技术创新模式,但要具体根据广东民营企业的不同特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要大力推进与推行志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
中国感光学会办公室[3](2008)在《学会园地》文中认为"第二届北京影像国际会议——数字影像及应用"将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北京影像国际会议——数字影像及应用(BICI 2008)将于2008年11月4-7日在北京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感光学会(CSIST)、美国影像科学与技术学会(IS&T)和日本影像学会(ISJ)联合主办。
《机电信息》市场部[4](2008)在《2007年中央空调市场总结报告》文中提出总体市场分析一、2007年中央空调市场总体销售情况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央空调行业发展非常有利:一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二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第2年;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各项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落实;四是我国结束入世5年的过渡期后,各领域进
刘广海[5](2007)在《冷藏运输能耗分析与装备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变暖日益加剧,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冷链物流、尤其是冷藏运输节能问题愈发显得重要。在此前提下,如何达到既保证食品品质安全要求,又实现节能环保已成为冷藏运输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对冷藏链中冷藏运输能耗状况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调查统计、建模分析、试验研究等方法,掌握能耗规律并提出相应措施;在此基础上,就冷藏运输装备进行节能优化设计。主要工作如下:一、冷藏运输及其能耗状况的调查分析通过文献检索、会议交流、座谈、现场考察、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掌握国内外冷藏运输现状及其装备发展与趋势。其中,着重考察国内铁路冷藏运输装备发展、运用状况及能耗水平,分析冷藏运输能耗特点。分析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易腐食品产销量均逐年上升,食品贮运压力巨大。由于冷链的不完善,运输装备陈旧,目前我国冷藏运输能耗水平高,食品品质难以保证。上述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改进管理制度、提高操作技术以及优化运输设备等多方面入手,掌握冷藏运输能耗变化规律是其中的基础工作。二、冷藏运输能耗分析在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建立冷藏运输能耗分析模型。模型采用热平衡法为手段,包括气象模型、围护结构热平衡模型(外表面热平衡模型、壁体传热模型、内表面热平衡模型)、车内空气热平衡模型、制冷系统性能模型等模块。其中,建立我国冷藏运输专用气象模型,建立并完善了冷藏运输装备外表面热平衡模型,将反应系数法引入冷藏运输装备传热问题,并对冷藏运输过程中的空气渗透机理进行初步的理论研究与试验分析。通过模型的联立求解、迭代计算,能够精确掌握冷藏运输过程中能耗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节能设计和操作提供良好的分析平台。其可靠性已通过ANSI/ASHRAEStandard 140-2004标准的验证。此外,设计冷藏运输技术条件综合仿真试验台,并优化其性能指标参数。利用所建冷藏运输能耗分析模型和试验台,对货物品类、运输季节、车外温度辐射状况、车辆运行速度、食品呼吸热、漏气率、漏热率、是否预冷、具体控制策略(如通风措施、包装堆码方式、冷藏运输装备气流组织方式、装卸时间)等众多因素对能耗的影响逐一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节能策略。三、冷藏运输装备节能优化设计在调查、计算、试验的基础上,就冷藏运输装备进行节能优化设计。其中,对B10型铁路机械冷藏车气流组织进行改进:对车厢出风口位置进行选择,对风道变径进行优化。此外,还对大门空气幕的设立、发泡工艺的改进、下送上回送风方式的采用、新型制冷机组的选择、空气-空气换热器在通风中的应用等节能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孟冲[6](2007)在《复叠温区新型共沸工质的整机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80℃的低温环境在生物材料的活性储存、食品的低温保鲜、医学工程、低温环境模拟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由于受到压比及冷凝、蒸发压力等条件的制约,而无法有效实现-40℃以下的制冷温度,工业界较为普遍采用双级复叠式系统实现这个温区的制冷需求。传统的应用于-80℃温区的复叠制冷系统低温级的制冷工质主要有R13、R503和R23,前两者具有很高的ODP值和GWP值,逐渐将停止使用,后者GWP值、压比及排气温度都很高。现在常用的制冷工质是R508系列,仍然具有较高的GWP系数,且润滑油溶解性能较差,将会导致系统可靠性和效率的降低。因此,开发一类高效、环保的替代工质显得异常紧迫和至关重要。对于替代工质而言,其整机性能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针对复叠温区的新型共沸工质开展了一系列的整机性能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新型共沸工质的循环性能计算利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开发的制冷剂热物性计算软件REFPROP7.1计算了新型共沸工质的循环特性,并与R508B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显示:R170+R116系和R170+R116+R23系具有相对较好的制冷性能。2.双级复叠式制冷循环实验系统的设计与搭建通过参考专利CN2364403Y、CN2694182Y、CN1485589A和国标GB/T5773-2004,建立了一套两级复叠制冷实验装置,来实验测量上述制冷剂的循环性能。在实验测量方面,采用高精度的温度、压力测量及采集系统,保证能得到精确的实验数据。本实验台适用于复叠温区各种工质。3.传统复叠温区制冷工质的整机性能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测试,比较了不同冷凝、蒸发温度下低温级常用制冷工质R13、R23、R503、R508A和R508B的COP、压比及制冷量等循环性能,又结合各制冷工质的环境性能、热工性能,分析了现有常用复叠系统低温级制冷工质各自的优缺点,为新工质的开发及进一步制冷性能对比实验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4.新型共沸混合物的整机性能实验研究在不同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下,分别测量了新共沸工质R170+R116系、R170+R23系和R170+R116+R23系的整机性能。从跟传统制冷工质中性能较好的制冷工质R508B比较来看,新开发的这三种共沸混合物不仅ODP系数为零,GWP系数较小,而且整机制冷性能较为优越,具有替代现有复叠温区常用制冷工质的巨大潜力。
龚明启[7](2006)在《中央空调系统动态运行节能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央空调系统庞大且复杂,要想实现系统动态运行节能,必须对整个系统树立全局观念,将中央空调的各个组成部分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而组成部分看作是系统的子系统去全面考虑整体节能比较恰当,并采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系统优化控制,从而达到总体节能效果。切忌为了追求某一个指标而不顾及其余指标,否则给系统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在“系统节能”方面研究成果较少的现状: 首先,对中央空调系统“量”调节节能技术原理及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以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运行为研究对象,以变频技术为手段,建立中央空调系统整体最优化运行数学模型,且给出了所有能耗部件(包括冷水机组、水泵和风机)的目标函数,并提出了中央空调优化运行模式与控制方案; 其次,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通过编制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程序,获取了空调系统各性能参数随内外扰变化而变动、随负荷率变化而变动的规律及各个运行参数对系统综合能效比EERs的影响; 之后,针对空调系统负荷特点和室外气象条件,对中央空调系统变水温性能即“质”调节进行了优化分析; 最后,借助Matlab软件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且通过某百货广场中央空调系统运行优化分析,将优化结果、仿真结果与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将采用几种不同控制手段优化结果对比分析,得出了对改建、扩建和新建工程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范锦姬,劳木源[8](2004)在《简讯·动态·信息》文中指出
卢苇[9](2004)在《蒸气压缩式集中空调机组能源效率标准的研究》文中提出为降低集中空调的能耗并缓解其使用引发的环境问题,制定与实施集中空调机组的能效标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学术角度系统研究蒸气压缩式集中空调机组(以下简称空调机组)的能效标准,力求既体现能效标准和标识的一般性原理,又反映制冷空调技术的新进展。详细讨论了国内外空调机组相关标准,并系统分析了实际产品的能效现状,认为必须提高我国空调机组的能效要求。机组制冷量、型式与能效比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在制定能效标准时可以适当合并机组型式并简化对制冷量段的划分。在分析现有模型及实际产品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研究空调机组能效标准的仿真模型,该模型可以实现不同类型压缩机、换热器及节流装置的组合,且换热关联式采用了近期的研究成果。利用该模型计算了机组不同设计方案(或方案组合)理论上可达的能效比;然后通过分析获得相应能效比所需的回收期以及不同情形下的生命周期成本,发现制定空调机组能效标准应着重考虑技术可行性;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空调机组新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此外还对空调机组综合部分负荷值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制定综合部分负荷值标准的一些建议。采用场景分析法建立了能源消耗及CO2排放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量能源并排放大量CO2。在这一背景下,建立了空调机组能效标准能源节约量及污染物减排量预测模型。2004~2020年空调机组能效标准的节能和环保收益预测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实施能效标准的必要性。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关系及耗散结构理论出发,进行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热力学分析。能效标准是一种优质信息,它在节能及污染物减排方面的积极效果体现了信息对物质和能量的控制。以熵的观点,运用热力学方法探索了能效标准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能效标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是在满足我们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能源消耗,避免了盲目的熵增,而只以最小的代价来实现发展。
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10](2003)在《前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是中国制冷学会第一专业委员会和第二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系列会议,始发于1978年。迄今为止已举行了五届会议,本次为第六届。25年来,中国乃至世界领域内低温与制冷技术的发展迅猛异常,基础研究的进步、设备性能的改善、系统性能的提高、新型设备的问世等都标志着低
二、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在西安交通大学隆重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在西安交通大学隆重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地热利用过程中埋地热管传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热管介绍 |
1.2.1 热管历史 |
1.2.2 热管分类 |
1.2.3 热管特点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方法与路线 |
第2章 热管的理论基础及流动传热过程分析 |
2.1 控制方程 |
2.2 热管流动与传热过程 |
2.2.1 重力热管的热阻分析 |
2.2.2 重力热管的传热系数 |
2.2.3 重力热管传热分析 |
第3章 表面改进热管的截面形状对换热的影响 |
3.1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3.2 控制方程 |
3.3 结果分析 |
3.3.1 相同雷诺数情况分析 |
3.3.2 相同流量情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埋地重力热管数值模拟 |
4.1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4.2 控制方程 |
4.3 结果分析 |
4.3.1 超长埋地热管传热过程分析 |
4.3.2 不同倾角热管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理论 |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归纳与评价 |
2.1 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型案例 |
2.1.1 典型案例研究方法 |
2.1.2 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四类典型案例 |
2.2 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归纳与评价 |
2.2.1 广东民营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归纳 |
2.2.2 广东民营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评价 |
2.3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归纳与评价 |
2.3.1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的发展历程 |
2.3.2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自主创新历程 |
2.3.3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的归纳与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的详细评估 |
3.1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选择了具有特色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深刻原因 |
3.1.1 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的选择原则 |
3.1.2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的 SWOT 分析 |
3.1.3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选择了具有特色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深刻原因 |
3.2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存在问题 |
3.2.2 原因分析 |
3.3 完善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的改进对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力推进与推行志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 |
4.1 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 |
4.2 大力推进与推行志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的对策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冷藏运输能耗分析与装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冷藏运输及其能耗调查分析 |
2.1 国外冷藏运输现状 |
2.1.1 全球易腐食品产销统计 |
2.1.2 国外冷藏运输的发展与现状 |
2.1.3 简要分析 |
2.2 我国铁路冷藏运输现状调查与分析 |
2.2.1 铁路冷藏运输装备发展 |
2.2.2 铁路冷藏运输装备现状 |
2.2.3 铁路冷藏运输工具运用状况 |
2.2.4 铁路冷藏运输发展分析 |
2.3 我国铁路冷藏运输能耗调查与分析 |
2.3.1 冷藏运输装备能耗统计 |
2.3.2 冷藏运输装备能耗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冷藏运输能耗计算体系的分析与确定 |
3.1 能耗计算方法发展与分析 |
3.1.1 稳态传热计算时期 |
3.1.2 准稳态传热计算时期 |
3.1.3 非稳定传热计算时期 |
3.1.4 存在问题及分析 |
3.2 能耗计算方法的确定 |
3.2.1 计算方法的选择 |
3.2.2 研究体系的确定 |
3.3 能耗计算体系的确定 |
3.3.1 外部假设条件 |
3.3.2 气象模型 |
3.3.3 围护结构外表面热平衡模型 |
3.3.4 围护结构传热模型 |
3.3.5 围护结构内表面热平衡模型 |
3.3.6 制冷系统性能模型 |
3.3.7 车内空气热平衡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冷藏运输专用气象模型及渗风气流模型 |
4.1 冷藏运输专用气象模型 |
4.1.1 冷藏运输气象模型数据来源 |
4.1.2 冷藏运输外界气温模型 |
4.1.3 冷藏运输辐射模型的分析与确定 |
4.1.4 冷藏运输辐射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
4.1.5 太阳辐射天气状况判断模型 |
4.2 渗风气流模型 |
4.2.1 空气渗透概念 |
4.2.2 冷藏运输装备渗风机理 |
4.2.3 简要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冷藏运输装备围护结构热平衡模型 |
5.1 冷藏运输装备围护结构外表面热平衡模型 |
5.1.1 参数分析 |
5.1.2 对流换热系数 |
5.1.3 天空温度 |
5.1.4 地面温度 |
5.1.5 角系数 |
5.1.6 外表面热平衡模型的简化 |
5.1.7 外表面热平衡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
5.2 冷藏运输装备围护结构传热模型 |
5.2.1 围护结构传热计算方法分析与选择 |
5.2.2 反应系数法 |
5.2.3 铁路冷藏车围护结构特性研究 |
5.2.4 反应系数的分析与确定 |
5.3 小结 |
第六章 冷藏运输能耗计算与分析 |
6.1 热平衡模型的综合计算 |
6.2 模型的验证 |
6.2.1 太阳辐射的ANSI/ASHRAE Standard验证 |
6.2.2 热平衡模型的ANSI/ASHRAE Standard综合验证 |
6.3 季节影响 |
6.4 辐射影响 |
6.5 运行速度影响 |
6.6 渗风影响 |
6.7 围护结构传热影响 |
6.8 食品呼吸热影响 |
6.9 内外温差对能耗影响度的试验分析 |
6.9.1 试验方案 |
6.9.2 试验记录及分析 |
6.9.3 节能分析 |
6.10 预冷影响 |
6.10.1 预冷影响分析 |
6.10.2 试验方案 |
6.10.3 试验记录及分析 |
6.10.4 节能分析 |
6.11 其他影响因素 |
6.12 香蕉运输综合试验 |
6.12.1 试验对象的选择 |
6.12.2 试验样品 |
6.12.3 试验过程 |
6.12.4 试验记录 |
6.12.5 试验结果分析 |
6.13 能耗分析 |
6.14 小结 |
第七章 冷藏运输装备风道优化设计研究 |
7.1 B_(10)铁路冷藏车风道设计计算模型及求解 |
7.1.1 设计思路 |
7.1.2 设计方法 |
7.1.3 设计模型 |
7.1.4 模型求解 |
7.1.5 边界条件的处理 |
7.2 B_(10)铁路冷藏车车厢出风口位置的选择 |
7.2.1 设计步骤 |
7.2.2 空车条件下车厢送风口均匀分布情况模拟 |
7.2.3 重车条件下车厢送风口均匀分布情况模拟 |
7.2.4 重车条件下车厢送风口位于车厢后2/3部分情况模拟 |
7.2.5 重车条件下车厢送风口位于车厢后1/2部分情况模拟 |
7.2.6 重车条件下车厢送风口位于车厢后1/3部分情况模拟 |
7.2.7 车厢送风口位置的分析与确定 |
7.3 B_(10)铁路冷藏车风道变径设计研究 |
7.3.1 无变径条件下风道仿真 |
7.3.2 风道变径设计 |
7.4 冷藏运输装备其他节能优化设计初探 |
7.4.1 大门空气幕的设立 |
7.4.2 发泡工艺的改进 |
7.4.3 下送上回送风方式的采用 |
7.4.4 新型制冷机组的选择 |
7.4.5 空气-空气换热器在通风中的应用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后续工作 |
8.1 结论及创新点 |
8.2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冷藏运输技术条件综合仿真试验台的设计与建设 |
F.1 试验台建设的必要性 |
F.2 试验台的设计 |
F.2.1 冷藏运输单元外部环境的模拟 |
F.2.2 冷藏运输单元的模拟 |
F.2.3 试验台监测系统 |
F.2.4 试验台电气控制 |
F.3 试验台性能检测 |
F.3.1 测试标准和项目的选择 |
F.3.2 外部环境模拟控制单元制冷、制热性能试验 |
F.3.3 外部环境模拟控制单元风速模拟试验 |
F.3.4 内部冷藏运输单元气密性试验 |
F.3.5 内部冷藏运输单元漏热试验 |
F.3.6 内部冷藏运输单元制冷性能试验 |
F.3.7 内部冷藏运输单元气体成分调节试验 |
F.3.8 内部冷藏运输单元其他试验 |
F.4 小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复叠温区新型共沸工质的整机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1.1 制冷剂发展的历史回顾 |
1.1.2 制冷工质的环境问题 |
1.1.3 替代工质的选取标准 |
1.1.4 混合工质的分类与特点 |
第二节 两级复叠制冷循环及常用工质 |
1.2.1 复叠式制冷循环介绍 |
1.2.2 复叠循环的主要应用领域 |
1.2.3 复叠式制冷循环常用工质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计算 |
第一节 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 |
2.1.1 循环流程 |
2.1.2 状态点的确定 |
2.1.3 设备的热负荷计算 |
第二节 新工质热力计算 |
2.2.1 计算工况 |
2.2.2 计算结果 |
2.2.3 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实验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
第一节 实验系统的确定 |
第二节 装置的选型与搭建 |
3.2.1 主要部件的选型 |
3.2.2 加热装置及其连接部分的设计 |
3.2.3 装置的整体搭建 |
第三节 实验测量系统及误差分析 |
3.3.1 温度测量 |
3.3.2 压力测量 |
3.3.3 功率的测量 |
3.3.4 其他 |
第四节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常用工质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一节 实验准备工作 |
第二节 常用工质性质参数比较 |
4.2.1 基本物性参数 |
4.2.2 饱和蒸汽压 |
4.2.3 ODP值及GWP值 |
4.2.4 润滑油性能 |
第三节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工质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一节 新工质性质参数比较 |
5.1.1 基本物性参数 |
5.1.2 饱和蒸汽压 |
5.1.3 温度滑移 |
5.1.4 ODP值及GWP值 |
5.1.5 润滑油性能 |
第二节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1 最低制冷温度 |
5.2.2 COP |
5.2.3 压比 |
5.2.4 排气温度 |
5.2.5 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的比较 |
5.2.6 新工质整机性能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中央空调系统动态运行节能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中央空调系统运行中的节能措施 |
1.2.1 末端变风量节能 |
1.2.2 合理确定空调房间运行参数 |
1.2.3 充分利用室外新风 |
1.2.4 采用大温差送风 |
1.2.5 用余热代替电加热器加热 |
1.2.6 减少系统运行的漏风量 |
1.2.7 提高空调系统自控水平 |
1.2.8 利用空调设备进行节能 |
1.3 国内外控制方法综述 |
1.4 目前中央空调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1 负荷、系统分区等问题引发冷热不均 |
1.4.2 空调冷冻水系统水力不平衡 |
1.4.3 水系统旁通问题 |
1.4.4 冷水机组装机容量偏大 |
1.4.5 管理水平低和自控程度差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央空调系统变流量节能原理及实现方法 |
2.1 中央空调系统模型 |
2.2 变流量节能控制思路 |
2.3 变流量节能原理 |
2.3.1 制冷压缩机节能原理 |
2.3.2 冷冻水系统变流量节能原理 |
2.3.3 冷却水系统变流量节能原理 |
2.3.4 冷却塔的节能原理 |
2.3.5 空调机组的节能原理 |
2.3.6 风机盘管的节能原理 |
2.3.7 中央空调系统变流量节能原理 |
2.4 中央空调系统变流量节能实现方法 |
2.4.1 控制原理及系统的构成 |
2.4.2 中央空调系统动态运行节能控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央空调系统优化运行模型与控制方案 |
3.1 中央空调系统优化运行的数学描述 |
3.2 中央空调系统优化运行的数学模型 |
3.3 中央空调系统数学模型的具体实现 |
3.3.1 冷水机组能耗数学模型 |
3.3.2 冷却水循环泵能耗数学模型 |
3.3.3 冷冻水循环泵能耗数学模型 |
3.3.4 冷却塔能耗数学模型 |
3.3.5 空调系统能耗数学模型 |
3.3.6 末端风机盘管能耗数学模型 |
3.4 约束 |
3.4.1 机组的爬坡速率约束 |
3.4.2 机组启停次数约束 |
3.4.3 设备能力约束 |
3.4.4 其它约束 |
3.5 系统优化控制方案 |
3.5.1 方案的提出 |
3.5.2 技术方案框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中央空调系统性能优化 |
4.1 遗传算法简介 |
4.2 遗传算法原理与实现 |
4.3 遗传算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
4.4 空调系统优化输入/输出量的确定 |
4.5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设计分析 |
4.5.1 编码 |
4.5.2 适应度函数 |
4.5.3 遗传算子 |
4.5.4 算法参数 |
4.5.5 算法的终止条件 |
4.6 系统优化的目标函数 |
4.7 基于遗传算法流程设计 |
4.8 优化结果分析 |
4.8.1 冷水机组性能分析 |
4.8.2 冷却水流量优化分析 |
4.8.3 冷冻水流量优化分析 |
4.8.4 冷却水温度优化分析 |
4.8.5 冷冻水温度优化分析 |
4.8.6 验证 |
4.9 实例验证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央空调系统变水温性能优化 |
5.1 冷水机组变水温性能优化 |
5.2 风机盘管变水温性能优化 |
5.3 新风机组变水温性能优化 |
5.3.1 空调负荷率与室外空气干球温度的关系 |
5.3.2 表面式换热器校核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能耗仿真 |
6.1 Simulink仿真简介 |
6.2 Simulimk仿真的应用 |
6.3 中央空调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6.3.1 空调房间仿真模块 |
6.3.2 空调系统控制模块 |
6.3.3 冷水机组仿真模块 |
6.4 冷却水系统仿真模块 |
6.5 冷冻水系统仿真模块 |
6.6 末端风机盘管仿真模块 |
6.7 中央空调系统仿真总模型 |
6.8 工程实例分析 |
6.8.1 工程简介 |
6.8.2 仿真结果分析 |
6.8.3 和常规空调运行方式的对比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某百货广场中央空调系统运行优化 |
7.1 工程概况 |
7.2 测试结果及节能性分析 |
7.2.1 测试结果 |
7.2.2 空调系统能耗分析 |
7.2.3 水系统节能性分析 |
7.3 方案对比分析 |
7.3.1 情况1:设定Te2 |
7.3.2 情况2:设定He,i |
7.3.3 情况3:设定Tc,i和Gc,i |
7.3.4 全年不同情况下用电总量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尚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遗传算法对空调系统优化的部分程序 |
(9)蒸气压缩式集中空调机组能源效率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经济发展、能源及环境概述 |
1.1.1 我国的经济及人民生活状况 |
1.1.2 能源及环境现状 |
1.1.3 我国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1.2 空调机组的使用及其后果 |
1.2.1 房间空调器的使用状况 |
1.2.2 集中空调机组的使用状况 |
1.2.3 我国制冷空调业的状况及发展方向 |
1.2.4 空调制冷设备对能源及环境的影响 |
1.3 能效标准和标识--提高使用端能源效率的有效工具 |
1.3.1 能效标准和标识简介 |
1.3.2 能效标准和标识的实施状况 |
1.3.3 空调能效标准和标识概况 |
1.4 研究课题的确定、意义及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选题的确定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蒸气压缩式集中空调机组能效现状分析 |
2.1 集中空调机组相关标准分析 |
2.1.1 冷水机组标准分析 |
2.1.2 单元式空调机标准分析 |
2.1.3 对标准的讨论及建议 |
2.2 当前集中空调产品的能效水平分析 |
2.2.1 集中空调能效水平概述及产品样本数据库 |
2.2.2 制冷量与能效比的关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蒸气压缩式集中空调机组数学模型 |
3.1 模型的构思 |
3.1.1 现有模型概况 |
3.1.2 当前产品的技术特点 |
3.1.3 建模思路 |
3.2 压缩机模型 |
3.2.1 活塞式压缩机 |
3.2.2 涡旋式压缩机 |
3.2.3 螺杆式压缩机 |
3.2.4 离心式压缩机 |
3.3 蒸发器和冷凝器模型 |
3.3.1 换热器基本方程 |
3.3.2 换热关联式的选择 |
3.4 节流装置模型 |
3.4.1 热力膨胀阀模型 |
3.4.2 电子膨胀阀模型 |
3.4.3 孔板模型 |
3.5 制冷剂物性的计算 |
3.6 制冷系统模型及求解方法 |
3.6.1 系统分析 |
3.6.2 求解策略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蒸气压缩式集中空调机组能效标准的建立 |
4.1 工程分析 |
4.1.1 基准产品的确定 |
4.1.2 节能改进措施的节能潜力分析 |
4.2 节能措施经济性分析 |
4.2.1 回收期 |
4.2.2 生命周期成本 |
4.2.3 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3 综合部分负荷值的一些讨论 |
4.3.1 理论依据 |
4.3.2 综合部分负荷值的计算方法 |
4.3.3 对我国制定综合部分负荷值标准的一些建议 |
4.3.4 关于额定能效比和综合部分负荷值的检测与监督 |
4.4 蒸气压缩式集中空调机组能效标准的合理建议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能效标准的节能与环保潜力评估 |
5.1 我国小康社会的能源需求预测 |
5.1.1 能源预测的一般性讨论 |
5.1.2 能源需求预测及CO2排放预测模型 |
5.1.3 预测结果及讨论 |
5.1.4 评述及建议 |
5.2 能效标准的节能及环保潜力评估 |
5.2.1 能源节约量预测模型 |
5.2.2 污染物及CO2的减排量预测 |
5.2.3 模型输入参数的设定 |
5.2.4 预测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可持续发展本质的研讨--以能效标准对社会的影响为例 |
6.1 几个重要概念的阐述 |
6.1.1 热力学熵 |
6.1.2 信息熵 |
6.1.3 社会熵 |
6.1.4 耗散结构 |
6.2 熵概念辨析及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间的本质关系 |
6.2.1 熵概念辨析 |
6.2.2 物质、能量和信息本质关系探讨 |
6.3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热力学分析 |
6.3.1 生态系统与社会的比拟 |
6.3.2 社会运作的原则性模型 |
6.4 能效标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影响 |
6.4.1 模型的建立 |
6.4.2 模型求解所需条件的确定 |
6.4.3 能效标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及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在西安交通大学隆重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地热利用过程中埋地热管传热研究[D]. 刘玉学.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2]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研究[D]. 李芳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3]学会园地[J]. 中国感光学会办公室. 影像技术, 2008(02)
- [4]2007年中央空调市场总结报告[J]. 《机电信息》市场部. 机电信息, 2008(01)
- [5]冷藏运输能耗分析与装备优化研究[D]. 刘广海. 中南大学, 2007(12)
- [6]复叠温区新型共沸工质的整机性能研究[D]. 孟冲.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2007(04)
- [7]中央空调系统动态运行节能优化策略研究[D]. 龚明启. 广州大学, 2006(02)
- [8]简讯·动态·信息[J]. 范锦姬,劳木源. 制冷, 2004(04)
- [9]蒸气压缩式集中空调机组能源效率标准的研究[D]. 卢苇. 天津大学, 2004(03)
- [10]前言[A]. 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 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