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生散步问题的解(论文文献综述)
陈日铭[1](2021)在《女生散步问题》文中研究指明早在1850年,英国数学家柯克曼提出一道难题,题目为"15个女生每3人一行外出散步一次,怎样安排才能使每个女生在一周7天内与其他14个女生在3人行中各散步一次?"因为题目里说的是关于女生散步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就被称作"女生散步问题"。这个问题被提出后,不少数学家苦心研究,但历经一百多年,问题仍未被完全攻克,因而被公认为世界级难题。着名数学家陈景润生前也仅研究出其中一种解法。
褚昕宇[2](2021)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文件和政策的问世也推动着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保障,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计划,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只有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目标。从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国内外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不难看出,国内外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运动不足成为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锻炼习惯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获取青少年锻炼习惯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回归、层次聚类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建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中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及特征,提出了干预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为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整体情况有待改善,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趋于多元。青少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久坐、屏幕依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多数青少年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其中女生差于男生;青少年体育课内外身体活动量不够;青少年有一定的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认知,但在锻炼主动性和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为了探究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揭示出包含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四个方面的32条目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赋权的AHP模型建构,为揭示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提供测量工具。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的方法验证了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各因素(25条目)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学校因素高于其他影响因素,鉴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对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3)运用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问卷和SRHI量表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条目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程度,显示个人因素中的享受乐趣、舒缓压力,实现目标的满意感,体育活动主动性有助于青少年产生并保持体育锻炼习惯;家庭因素中,父母体育知识和运动习惯、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和父母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因素中,学业压力、体育老师指导水平、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同伴们参与体育锻炼,对影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亦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社会因素中,政府大型体育活动、城市运动设施易得性和政府推广是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较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各模块的影响因素之间均有复杂性的联系。学校因素目前可能在对个人的在体育中感受的乐趣或个人满意感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有负向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系数较高并且均是正向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和体育锻炼习惯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明显优于女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分析显示,年龄越小,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家庭影响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学校影响越明显,16-18岁阶段受学校因素影响达到峰值,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4)揭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情景线索、激励和锻炼行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锻炼意识和情景线索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作用的关键。社会层面作用机制体现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作用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体育锻炼习惯促进的早期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奖励作用的动态性和习惯养成的长期性。(5)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予以青少年锻炼习惯干预,应该进一步关注认知-意向-行动-保持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注重锻炼意识诱导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和促进社区、学校、家庭的体育锻炼促进网络体系建立的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干预策略。
孙涛涛[3](2021)在《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的第四位主要危险因素、仅次于高血压、吸烟和高血糖,缺乏身体活动还会增加青少年抑郁的患病风险。青少年时期的身体活动除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外,该时期养成的行为习惯还会延续到成年之后,对其后续生活产生长远的影响。社区是青少年除了学校之外所处时间最长的重要居住环境,为明确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社区环境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对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人群的影响差异,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以贵州省贵阳市、黔南州、毕节市的青少年和社区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运用青少年身体活动调查问卷(PAQ-CN)、青少年久坐行为调查问卷(ASAQ-CN)、以及研制的社区环境问卷、社区工作人员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对贵州省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及其与社区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贵州省12-18岁青少年身体活动平均得分为2.20±0.57(男:2.27±0.59、女:2.14±0.55)、久坐行为达到5.15±3.71h/day(男:5.23±3.64h/day、女:5.08±3.34h/day);总体屏幕时间达到1.37±1.45h/day(20.9%未达标),其中男生1.44±1.52h/day(21.8%未达标),女生1.30±1.38h/day(20.1%未达标);主干家庭孩子身体活动水平得分最高(2.28±0.58)、单亲家庭孩子久坐时间最长(6.02±1.30h/day);13岁的孩子身体活动达到最高水平(2.42±0.54);回归分析显示:“社区体育宣传”对城市地区青少年身体活动的adj R2=10.6%、农村地区青少年adj R2=3%;“运动场所类型”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adj R2=10.8%、高中生adj R2=6.1%;“社区绿化地带”对女生身体活动adj R2=4.2%、男生adj R2=3%;“社区同伴”对单亲家庭孩子的adj R2=23.3%、核心家庭adj R2=11.4%。结论:贵州省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较低,男生身体活动水平略高于女生;贵州省社区内可玩耍的绿化地带、社区整体的观赏性对女生和初中生的影响更大;交通安全对女生、初中生以及城市的青少年影响更大;女生和城市地区青少年以及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社区内同伴的影响;社区环境首要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因素是运动场所的数量、种类,以及体育氛围。建议:1)结合初中生、女生的兴趣爱好,丰富贵州省社区运动场所类型;2)结合初中生、女生需求,改善贵州省城市社区周边交通安全状况;3)以初中生和女生为重点,采用城市为主、农村为辅的方式加强贵州省社区体育宣传;4)以高中生、女生、单亲家庭孩子为重点,加强贵州省城市社区邻里互动。
窦慧慧[4](2021)在《济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听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对特殊学生体育的研究中,以往的研究者更注重研究肢体残疾、智力障碍等人群,对听力障碍学生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济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听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听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状况,发现体育活动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视觉补偿力、平衡力、反应力等,改善学生的自卑、敏感等心理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针对于此,本文从学校、学生、教师三者基本情况,以及学生的校内、校外体育活动参与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等对听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果:1.大部分学校体育课时为2节;体育课项目基本与普通学生相同,项目种类较多;学生体育课表现以非常积极为主,对体育课满意度以比较满意为主。2.大课间操以跑步为主,学生的满意度主要为不太满意,男生满意度低于女生。3.个人锻炼项目中,男生以篮球、足球为主,女生以羽毛球、散步跑步为主;参与形式以同学为主;活动时间主要集中于下午;锻炼时长集中在30分钟以内,锻炼频率集中在1-2次;锻炼场所集中在体育场、学校空地。4.校外个人锻炼项目中,男生以篮球、乒乓球为主,女生以跳绳、散步跑步为主;锻炼时长集中在30分钟以内,锻炼频率集中在1-2次;大部分学生希望与其他特殊学校进行体育互动。5.听力障碍学生存在自卑、敏感、消极社交意识等心理问题;情感体验以积极为主。通过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大部分学校体育课时偏少;特殊学校的体育课内容缺乏针对性,内容选择上比较灵活;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较为积极,满意度较高。2.课间操内容影响学生参与积极性,尤其是男生,主要是由于大课间操内容过于单一,学生感觉枯燥,兴趣较小。3.运动内容以球类为主,大部分项目的性别差异显着;参与时长、频率欠缺,男女生参与时长差异大,年级间参与频率差异大;场地设施影响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4.大部分学生在校外进行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低于校内;学生渴望与特殊学生进行体育互动;学生的身心问题和性别影响学生的校外体育活动项目选择。5.听力障碍学生心理问题影响其社交意识;体育活动参与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高文韬[5](2021)在《高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 ——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报告中的数据显示,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很大程度上落后于中学生,其中耐力素质的指标还在持续下滑。这一问题的出现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学生严重缺乏体力活动,依据系统论的观点,功能的发挥有赖于适宜的环境,因此本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学生体力活动与学校体育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寻找二者互惠互进的方式。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纳入本研究的2385名校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在问卷编制方面,运用项目分析、信度检验、德尔菲法对学校体育环境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运用T检验与方差分析探索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运用相关分析探索变量间的相关性,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学校体育环境对学生低强度体力活动(LPA)、中强度体力活(MPA)、高强度体力活动(VPA)三种体力活动时间的贡献量。得出以下结果:(1)沈阳师范大学的学生LPA一周活动时间为90.80分钟,MPA活动时间为37.24分钟、VPA活动时间为18.22分钟。工作日静坐时间为332.92分钟,休息日静坐时间为314.72分钟。(2)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在体力活动时间与静坐时间上均存在显着差异。(3)体育物质环境各维度得分情况为“体育器材”3.86分高于“体育场地”为3.76分。体育制度环境各维度得分情况为“体育政策”4.10分高于“体育制度”3.97分。体育精神环境各维度得分情况为“体育教学”4.09分高于“体育活动”4.05分等于“体育人文”4.04分高于“体育人际”4.02分高于“体育氛围”4.01分高于“体育信息”3.00分。(4)体育物质环境与MPA、LPA时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84、0.110,P<0.01,体育制度环境与MPA、LPA时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93、0.111,P<0.01,体育精神环境与学生VPA、MPA、LPA时间均呈正向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31、0.111、0.137,P<0.01。(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校体育环境与学生体力活动呈正相关,具有一定线性关系。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沈阳师范大学学生的体力活动时间不足,静坐时间过多。(2)人口学变量对学生的体力活动与静坐时间具有一定的影响。男生的体力活动时间高于女生,低年级学生的体力活动时间高于高年级学生。女生无论在工作日于休息日的静坐时间都多于男生,大一与大四年级工作日与休息日的静坐时间高于大二与大三年级。(3)沈阳师范大学校园体育环境建设较好,体育信息环境建设相对薄弱。(4)学校体育精神环境均对学生VPA、MPA、LPA活动时间具有促进作用,体育制度环境与物质环境对学生MPA、LPA活动时间具有促进作用。(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证实高校体育环境与学生体力活动呈正向影响。
王思玉[6](2020)在《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最初接受教育的起点以及继续接受各种教育的基础,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个体来自家庭,成长于家庭,最终回归家庭,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致深、致远且不容忽视。父母不仅是孩子成长成材路上的教育启蒙者,而且是终身教育者。近年来,诸多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肥胖、超重、疾病、近视等问题,究其主要原因,久坐行为、运动不足、营养过剩等问题造成的。对于课程学习时间长、负担重的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过往十多年来,学校体育承担着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任,然而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这就非常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今天,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本质性的解决?由此可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仅仅依靠学校体育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全社会共担责任,形成合力。家庭是人一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对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念以及培养良好的体育行为具有重要。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扬州市江都区第一中学、扬州中学、邗江中学三所学校的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利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形式对扬州市三所中学高中生家庭体育开展现状、高中生的体育行为现状进行详实的调查研究,再运用SPSS25.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深入探讨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引起家庭对高中生体育锻炼的重视,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增强学生体质。也为家庭体育、体育行为以及家庭体育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等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研究结论如下:1、扬州市城区高中生家长平时参与体育锻炼的总体情况一般,家庭体育氛围良好,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运动持非常支持的态度;但与子女一起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得人数较少,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大约每周一次,持续时间在60分钟左右,参与的体育项目以跑步、散步为主,球类项目次之;偶尔谈论体育话题或者观看体育比赛的家庭居多,超过55%的家长会对子女进行体育技术指导。2、扬州市城区高中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一般,对体育的认知程度不深;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集中在每周1-2次,时间大多在30-60分钟左右,体育锻炼的强度以微出汗和中等出汗为主,运动项目以跑步、散步和球类运动为主,体育课成绩良好率最高,体育消费水平较低。3、家长和子女谈论体育话题或者观看体育比赛的频次与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时间、体育课成绩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但与高中生平均每个月的体育消费水平之间不具有显着相关关系。4、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活动给予过技术指导、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频次、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等家庭体育行为与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时间、体育课成绩、平均每月消费水平有显着的相关关系。
李军言[7](2020)在《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都对妇女体育参与问题表现出广泛的关注度,不少国家专门出台了妇女体育相关政策支持指导着妇女体育的发展,可见促进妇女体育参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2019年我国出台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均提出“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制定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农民、职业人群、残疾人等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可见“青少年”和“妇女”的体育参与也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高中女生”作为“青少年”和“妇女”的交叉人群,在身心发展的过度阶段,高中女生体育参与情况值得重点关注。然而,据调查女生体育参与率从幼年开始就普遍低于男生,并在高中阶段达到差异的最高点,面对此严峻的现实问题,找出阻碍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原因,调查高中女生具体参与障碍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为调查对象,根据Froehlich Chow(2010)等研究者建立的“影响妇女和女孩体育参与的身体活动社会生态学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调查我国城市高中女生在个人层面、人际关系层面、社会环境以及政策制度层面的体育参与障碍,分析障碍因素形成的具体深层次原因,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我国国情,给出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1)我国城市高中女生群体在体育参与的时间、频率、强度和体育活动态度等方面都明显低于男生,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女生的体育运动量会明显下降,不同年级高中女生的体育运动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导致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级的增长,高中女生的运动强度明显降低;(2)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调查发现:个人障碍因素、人际关系障碍因素、社会环境障碍因素、政策障碍因素都与高中女生的运动量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其中个人层面对于高中女生最具影响力,其次分别是社会环境层面和人际关系层面,高中女生对政策障碍因素的感知度相对较低。不同年级、不同活跃程度高中女生其体育参与障碍因素也存在差异;(3)个人障碍因素是阻碍其体育参与的首要因素,在个人障碍因素层面中“缺乏运动时间”“缺少运动习惯”“身体自我意识”三个因素是影响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关键;(4)排在第二位的是社会环境因素,其中“缺乏运动氛围”“男生更容易在体育领域获得成就”“爱运动的男生更受欢迎”这三个因素是阻碍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显着社会环境因素;(5)人际关系障碍因素中,“体育教师的性别”“教师在体育运动中对待男女生的差异”与“身边缺乏女性运动榜样”这三个人际因素对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影响最为显着;(6)政策制度障碍对于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影响较弱,“政策制度的缺失与宣传力度的匮乏”“现有体育考试制度不当”“体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妇女体育协会缺乏作为”都对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造成了影响。并根据不同层面的障碍因素提出了以下建议:(1)个人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建议:(1)从自身出发,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端正体育参与态度,养成体育锻炼习惯;(2)杜绝任何形式的女性体育丑化现象,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2)人际关系方面:(1)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改善教学方式、平等关注男女生的体育参与,尊重女生体育态度;(2)进一步提升家长的活跃程度以及对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支持程度;(3)同学朋友在运动中不评价、不起哄,形成一个积极鼓励的运动氛围;(3)社会环境方面:(1)学校落实分班教学,注重体育教师师资力量建设,诱导女生开始运动并且坚持运动,增加运动时间;(2)媒体加大对女性体育报道的力度,增加女性运动榜样的可见性;(3)营造适合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文化氛围;(4)社区应加强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互动发展,共同推动女生体育参与;(4)政策制度方面:(1)建立与完善女性体育政策,加大政策宣传与监管力度;(2)在政策的实施中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明确妇女体育协会的职责;(3)改革体育考试制度,重视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培养女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
勾乐梅[8](2020)在《高密度校园内中学生身体活动特征和环境感知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还有益于提升社交,但当下我国的教育体制让学校建立和保持了以坐为主的学习氛围,而国内近二十年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城市的密度不断增加,加剧了位于高密度中心城区的高密度学校环境对学生身体活动的限制,对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社会生态学理论指出建成环境因素与其他因素一起,会对身体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环境行为学的理论,个体的决定基于该个体对环境的感知,并非基于客观环境。针对于建成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多局限于社区层面上的客观环境因素的研究,对特殊校园微观环境及环境感知对学生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尚浅。因此,本研究尝试填补此类研究的空白,以期厘清校园环境感知与中学生身体活动的关系,为身体活动友好的校园环境优化提供参考。本研究以通过校园设计从人群层次上提高初中生的身体活动水平为目标,以天津市和平区的4所中学为例,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身体活动情况及环境感知评分,提取出了主要的影响因子,理清了各影响因子与学生身体活动水平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密度校园促进身体活动的环境优化策略。同时,通过对带有定位功能的校园卡产生的时空数据的分析,结合实地调研和观察,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身体活动的优化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天津市高密度校园内中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大多在中等水平,课间和午休期间在教室静坐的学生较多;男生的活动频率和身体活动水平均高于女生,但其活动偏好不同;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2)各影响因子中,对身体活动水平影响从高到低的排序分别是场地和设施的可使用性、主观需求、主观感受,而场地面积和设施维护对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无明显的影响。(3)通过小空间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复合化利用校园内的活动空间及灰色空间,以鼓励娱乐型、趣味型和日常型的活动为主,并通过宣传,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活动观念,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中低强度的身体活动。
刘帅[9](2020)在《哈尔滨城市公园绿地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城镇化趋势下,城市公园绿地的占地面积减少,引发的空间无序发展、结构碎片化等问题,使城市公园绿地品质不断下降。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居民的主要户外活动空间,对于引导居民进行户外休闲活动,有效缓解和疗愈多种亚健康问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缺乏良好的户外活动空间,城市居民体力活动机会减少、体力活动水平下降,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其身心健康的成长受到广泛关注。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心理的快速发展时期,进行充足的体力活动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减缓学习压力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体力活动的开展与城市公园环境情况密切相关,如何通过良好的公园环境促进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但目前,有关城市公园绿地中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城市公园绿地为载体,通过对城市公园绿地到访距离、景观元素和主观感受对青少年体力活动情况的影响的调查,探讨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子,以及促进寒地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环境设计方法。通过对城市公园绿地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城市公园绿地的到访距离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到访公园距离近的青少年体力活动频率高、参与公园中活动的时间短,距离远对应频率低,但活动时间长,呈现出频率和时长上的补偿效应;b、公园到访距离与体力活动情况的研究表明,发生变化的距离阈值(对频率影响)节点分别为,距离为100m、600m,100m以内时活动频率较高,600m以上表现为活动频率较高。发生变化的距离阈值(对公园中活动时长影响)节点分别为,距离在300m、2km,300m以内活动时长较短,2km以上表现为,公园中活动时长较长;c、对活动频率和公园中活动时长的综合效应进行计算,不考虑活动强度影响的情况下,距离在300-600m时最能促进青少年参与体力活动。(2)对于城市公园绿地质量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青少年对环境因子的重视程度依次为:维护管理、安全性、整体氛围、设施、景观环境。维护管理因子中,最重视卫生维护,其次是场地维护、设施维护。有关安全性方面中,对不良人员活动产生的安全问题最为重视;b、优美的建筑造型、开阔的水面以及通畅的道路系统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开展;c、设施和场地的趣味性与良好的安全性是青少年开展体力活动的基础。同时,环境应该注意良好的维护,尤其是设施及卫生情况;d、通过对重要景观元素的分析发现,建筑造型对于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开展较为重要。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污浊空气、噪音问题、卫生情况的不利影响。(3)研究表明青少年体力活动情况受父母的知识水平和对体力活动的喜爱程度影响较大。父母学历越高,越重视青少年体力活动。
张媛媛[10](2020)在《绘本教学促进中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行动研究 ——基于大理市Z幼儿园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阅读理解能力越来越重要,被看作为在当今社会中能够获得成功的基础。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3-6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对于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指南》中也明确指出了3-6岁幼儿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相关要求,以及具体的培养目标。同时,鉴于幼儿的形象思维的特点,绘本教学能够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绘本的内容,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本次研究也为在以后开展绘本教学来提高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相关方面的借鉴。本研究中,是以中班三十三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实验班幼儿实施了两轮行动研究,总计为八次的绘本教学。选取了三本故事结构简单明了、篇幅适中且故事的图文可读性较强的绘本对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三次测查,在行动研究前对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前测,在第一轮行动研究后,再次对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中测,在两轮行动研究后,对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后测。并对比分析绘本教学前、第一轮教学后、第二轮教学后对中班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以此来探讨绘本教学是否能促进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中班不同性别幼儿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在绘本教学中幼儿的表现以及对测查数据的量化角度来分析绘本教学对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利用绘本教学来提高中班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可行的,绘本教学能够较好的促进中班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中班男女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高于男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且绘本教学提升了中班幼儿的绘本主题理解水平的发展。最后提出了以绘本教学来提高中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建议: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应该选择篇幅适中的绘本,选择有趣味性的绘本。对于教师方面,应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绘本解读能力,优化教师教学中的提问策略,采用多样化的绘本教学形式。在对于幼儿家长方面,应增加亲子阅读时间,配合绘本教学丰富亲子阅读活动。
二、女生散步问题的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女生散步问题的解(论文提纲范文)
(2)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内外对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日益增加 |
1.2.2 运动不足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 |
1.2.3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 |
1.2.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6 研究技术路线、思路与创新点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研究思路 |
1.6.3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习惯 |
2.1.1 习惯的定义 |
2.1.2 习惯的心理学机制 |
2.2 体育锻炼习惯 |
2.2.1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及其特征 |
2.2.2 体育锻炼习惯的产生-保持-打破 |
2.2.3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2.2.4 体育锻炼习惯测量方法 |
2.2.5 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研究 |
2.2.6 体育锻炼习惯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2.2.7 体育锻炼习惯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 相关理论基础 |
3.1 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理论模型 |
3.1.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
3.1.2 跨理论模型 |
3.1.3 自我决定理论 |
3.1.4 社会认知理论 |
3.2 习惯的双系统理论 |
3.2.1 双系统理论——目标与习惯 |
3.2.2 双系统模型的建构 |
3.2.3 双系统模型的控制 |
3.3 本章小结 |
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与访谈 |
4.1 现状调查与访谈的意义 |
4.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
4.2.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
4.2.2 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 |
4.2.3 问卷发放情况 |
4.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
4.3.1 健康情形和生活方式 |
4.3.2 身体活动量 |
4.3.3 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
4.3.4 青少年健康意识 |
4.3.5 体育锻炼习惯和影响因素初步调查 |
4.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访谈 |
4.4.1 访谈对象简介 |
4.4.2 访谈内容主题结构检验 |
4.4.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与养成过程访谈结果 |
4.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 |
4.5.1 青少年对自己的健康现状较满意 |
4.5.2 久坐和屏幕依赖的不良生活方式值得关注 |
4.5.3 有一定的健康意识但锻炼知识有所欠缺 |
4.5.4 男生体力活动情况优于女生 |
4.5.5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社团有待进一步加强 |
4.5.6 亟待环境改变促进锻炼习惯养成 |
4.6 本章小结 |
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验证 |
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的意义 |
5.2 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阐释 |
5.2.1 影响因素模块划分 |
5.2.2 影响因素条目与AHP赋权方法 |
5.2.3 量表与问卷发放 |
5.2.4 层次聚类分析 |
5.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
5.3.1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优化 |
5.3.2 专家对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赋权 |
5.3.3 赋权前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和SRHI回归分析 |
5.3.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与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
5.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讨论 |
5.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路径理论分析 |
5.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
5.5.2 聚类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
5.5.3 个人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4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5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6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6 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探析 |
5.6.1 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6.2 不同年龄段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6.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个案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用机制与干预策略 |
6.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探讨 |
6.2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影响因素机制阐释 |
6.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机制理论基础 |
6.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作用特点探析 |
6.2.3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个体层面作用机制 |
6.2.4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社会层面作用机制 |
6.3 体育锻炼习惯干预策略 |
6.3.1 认知-意向-行动-保持 |
6.3.2 锻炼意识的诱导 |
6.3.3 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 |
6.3.4 促进社区、学校与家庭体育网络体系的建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健康、体能活动及生活习惯问卷 |
附录二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问卷(32 条目) |
附录三 锻炼习惯自我报告系数量表 |
附录四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 AHP 专家问卷 |
附录五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六 访谈对象名单及基本信息 |
附录七 个案分析材料 |
10 致谢 |
11 博士就读期间研究经历 |
(3)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身体活动不足对健康的危害 |
1.1.2 青少年身体活动下降的后果 |
1.1.3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与身体素质现状 |
1.1.4 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 |
1.4.1 贵州省青少年身体活动及久坐行为现状 |
1.4.2 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青少年”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2 “身体活动”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3 “久坐行为”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4 “社区环境”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文献综述 |
2.1 身体活动的内涵 |
2.2 国内外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 |
2.2.1 国外 |
2.2.2 国内 |
2.2.3 小结 |
2.3 国内外青少年久坐行为现状 |
2.3.1 国外 |
2.3.2 国内 |
2.3.3 小结 |
2.4 国内外关于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
2.4.1 国外 |
2.4.2 国内 |
2.4.3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相关问卷的介绍 |
3.3.1 青少年身体活动问卷(PAQ-CN) |
3.3.2 青少年久坐行为问卷(ASAQ-CN) |
3.4 社区环境问卷的研制 |
3.4.1 问卷的研制依据 |
3.4.2 问卷的结构与内容 |
3.4.3 计分方式 |
3.5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5.1 初步施测 |
3.5.2 正式发放 |
3.6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3.6.1 青少年身体活动问卷(PAQ-CN) |
3.6.2 青少年久坐行为问卷(ASAQ-CN) |
3.6.3 社区环境问卷 |
3.6.4 社区工作人员问卷 |
3.6.5 小结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调查对象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家庭结构 |
4.2 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现状分析 |
4.2.1 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分析 |
4.2.2 青少年久坐行为现状分析 |
4.2.3 小结 |
4.3 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现状差异分析 |
4.3.1 城乡之间的比较 |
4.3.2 年龄之间的比较 |
4.3.3 学段之间的比较 |
4.3.4 性别之间的比较 |
4.3.5 家庭结构之间的比较 |
4.3.6 小结 |
4.4 社区环境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社区环境与身体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
4.4.2 社区环境与身体活动的回归分析 |
4.4.3 小结 |
4.5 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社区环境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4.5.1 城乡之间的比较 |
4.5.2 年龄之间的比较 |
4.5.3 学段之间的比较 |
4.5.4 性别之间的比较 |
4.5.5 家庭结构之间的比较 |
4.5.6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5.3.1 研究不足 |
5.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青少年调查问卷 |
附录二:社区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
致谢 |
(4)济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听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特殊教育 |
(二)特殊教育学校 |
(三)听力障碍 |
(四)体育活动参与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实地调研法 |
(五)数理统计法 |
(六)逻辑分析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一、济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听力障碍学生的基本情况 |
二、听力障碍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现状分析 |
(一)听力障碍学生校内体育活动参与的现状分析 |
(二)听力障碍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参与的现状分析 |
(三)听力障碍学生体育活动参与个性倾向性的现状分析 |
三、听力障碍学生心理情况的分析 |
(一)敏感 |
(二)好动、好奇 |
(三)自卑 |
(四)冲动 |
(五)焦虑 |
(六)消极社交意识 |
四、听力障碍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情感体验分析 |
(一)听力障碍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时的情感体验 |
(二)听力障碍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后的情感体验 |
五、听力障碍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影响听力障碍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社会因素 |
(二)影响听力障碍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自身因素 |
(三)影响听力障碍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学校因素 |
(四)影响听力障碍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家庭因素 |
六、提高听力障碍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策略 |
(一)做好听力障碍学生心理工作,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
(二)完善场地设施,为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提供条件 |
(三)加强师资力量,引导学生体育活动参与 |
(四)采用合理教材,帮助学生科学进行体育运动 |
(五)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
(六)转变家长观念,影响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态度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济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听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调查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济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听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调查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专家对问卷检验的效度量表 |
附录五 专家对问卷检验的效度量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5)高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 ——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一)国家政策大力提倡促进学生体育活动 |
(二)学生缺乏体力活动导致身体素质下滑 |
(三)环境是促进个体体育行为的重要因素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创新点 |
(一)设计创新 |
(二)内容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体力活动 |
(二)体育环境 |
二、国内外关于体力活动与学校体育环境的相关研究 |
(一)国外关于体力活动与体育环境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关于体力活动与体育环境的相关研究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一)研究对象 |
(二)调查对象 |
(三)抽样方法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德尔菲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数理统计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一、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与分析 |
(一)不同性别学生体力活动差异分析 |
(二)不同年级学生体力活动差异分析 |
(三)不同性别学生静坐时长现状与分析 |
(四)不同年级学生静坐时长现状与分析 |
二、高校体育环境现状与分析 |
(一)高校体育物质环境的现状分析 |
(二)高校体育制度环境的现状分析 |
(三)高校体育精神环境的现状分析 |
三、高校体育环境与学生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 |
(一)高校体育物质环境与学生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 |
(二)高校体育制度环境与学生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 |
(三)高校体育精神环境与学生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一)关注高校学生的体力活动行为 |
(二)重视高校体育环境建设 |
(三)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精神环境的作用 |
(四)加强建设学校体育信息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体育环境初选指标 |
附录2 高校体育环境测量指标的构建专家问卷(第一轮次) |
附录3 高校体育环境测量指标的构建专家问卷(第二轮次) |
附录4 第一轮次指标纳入结果 |
附录5 第二轮次指标纳入结果 |
附录6 国际体力问卷(长卷) |
附录7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家庭 |
2.1.2 家庭体育 |
2.1.3 体育行为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文献计量分析 |
2.2.2 国内家庭体育的综述研究 |
2.2.3 国内学生体育行为的研究现状 |
2.2.4 国内家庭体育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扬州市城区高中学生家庭体育的基本现状 |
4.1.1 家庭现有体育器材的情况分析 |
4.1.2 家长平时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分析 |
4.1.3 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分析 |
4.1.4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分析 |
4.1.5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情况分析 |
4.1.6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情况分析 |
4.1.7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运动的项目情况分析 |
4.1.8 家长和子女谈论体育话题和观看体育比赛的情况分析 |
4.1.9 家长对子女进行体育技术指导的情况分析 |
4.2 扬州市城区高中学生体育行为的现状 |
4.2.1 高中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分析 |
4.2.2 高中生对体育认知的调查分析 |
4.2.3 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频次的调查分析 |
4.2.4 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时间的调查分析 |
4.2.5 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强度的调查分析 |
4.2.6 高中生参与体育运动主要项目调查分析 |
4.2.7 高中生体育课成绩情况调查分析 |
4.2.8 高中生体育消费水平调查分析 |
4.3 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的相关分析 |
4.3.1 家长和子女谈论体育话题或观看体育比赛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3.2 家长对子女进行体育技术指导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3.3 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3.4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3.5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3.6 家长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4 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的线性回归分析 |
4.4.2 家庭体育对高中生体育锻炼时间的线性回归分析 |
4.4.3 家庭体育对高中生体育课成绩的线性回归分析 |
4.4.4 家庭体育对高中生体育消费水平的线性回归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
附件二 访谈提纲 |
(7)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促进妇女体育参与的政策文件在世界各国持续出台掀起妇女体育研究热潮 |
1.1.2 妇女和女孩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特殊的价值 |
1.1.3 女生作为体育参与的弱势群体,其参与体育活动面临众多障碍 |
1.1.4 高中阶段女生体育参与率明显下降,如何促进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难题 |
1.1.5 国际上与发达国家针对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已有成功经验可以学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参与障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3.2 女性体育参与障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3.3 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3.4 高中女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5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所带来影响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相关基础理论 |
3.1.1 核心概念界定 |
3.1.2 研究理论基础——社会生态学模型 |
3.2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概况与分析 |
3.2.1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概况 |
3.2.2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现状分析 |
3.3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障碍因素及分析 |
3.3.1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个人障碍因素及分析 |
3.3.2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人际关系因素及分析 |
3.3.3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社会环境障碍因素及分析 |
3.3.4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相关政策障碍因素及分析 |
3.4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成功经验 |
3.4.1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个人障碍的成功经验 |
3.4.2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人际关系障碍的成功经验 |
3.4.3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社会环境障碍的成功经验 |
3.4.4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相关政策障碍的成功经验 |
3.5 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
3.5.1 政策制度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
3.5.2 社会环境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
3.5.3 人际关系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
3.5.4 个人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B 我国城市高中男生体育参与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C 高中女生访谈提纲 |
附录D 体育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高密度校园内中学生身体活动特征和环境感知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身体活动 |
2.1.2 环境感知 |
2.1.3 高密度校园 |
2.2 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特征 |
2.3 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 |
2.3.1 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的影响因素 |
2.3.2 学校建成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 |
2.4 研究评述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案例 |
3.2 研究方法 |
3.2.1 问卷调查法 |
3.2.2 统计分析法 |
3.3 研究框架 |
第4章 高密度学校中学生身体活动特征 |
4.1 身体活动数据的获取 |
4.1.1 身体活动数据获取的方法 |
4.1.2 调查问卷的选择及计算方式 |
4.2 研究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差异性分析 |
4.3.1 性别差异 |
4.3.2 学校差异 |
4.3.3 年级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感知与中学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5.1 环境感知数据的获取 |
5.1.1 环境感知要素的筛选 |
5.1.2 环境感知因素的测度 |
5.2 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的主因子提取 |
5.3 各因子得分的学校、年级和性别差异 |
5.3.1 各因子得分的学校差异 |
5.3.2 各因子得分的年级差异 |
5.3.3 各因子得分的性别差异 |
5.4 各因子与身体活动的影响关系 |
5.5 各因子对身体活动水平的具体影响 |
5.5.1 场地和设施的可使用性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
5.5.2 主观需求的满足程度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
5.5.3 对场地的主观感受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
5.6 各学校环境感知其及建成环境 |
5.6.1 身体活动友好型学校 |
5.6.2 身体活动一般型学校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身体活动的中学校园环境的优化策略 |
6.1 增加场地和设施的可使用性 |
6.1.1 增加非结构化身体活动的空间 |
6.1.2 通过地图、标识等宣传和引导 |
6.1.3 优化身体活动相关的管理规定 |
6.2 学生的需求 |
6.2.1 为女生及不爱运动的同学创造活动机会 |
6.2.2 利用新技术创造更多活动机会 |
6.3 优化建成环境的主观感受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信息化背景下身体活动促进型学校的改造设计 |
7.1 案例学校概况 |
7.2 信息化背景下对学生行为的分析 |
7.2.1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7.2.2 案例学校学生的行为特征及身体活动特征 |
7.3 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
7.3.1 环境感知评分 |
7.3.2 具体优化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学校环境对中学生身体活动影响的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哈尔滨城市公园绿地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公园绿地 |
1.3.2 体力活动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体力活动对公共健康影响 |
1.4.2 公园绿地对体力活动影响研究 |
1.4.3 小结 |
2 调查研究与分析 |
2.1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2.1.1 研究内容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1.4 问卷获取及筛选 |
2.1.5 研究框架 |
2.2 城市公园绿地质量因子选择 |
2.3 体力活动衡量标准选择 |
2.4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4.1 评价尺度的选择 |
2.4.2 调查问卷的结构设计 |
3 数据分析 |
3.1 信度检验 |
3.2 基本信息统计 |
3.2.1 个人背景信息统计 |
3.2.2 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统计 |
3.2.3 UGS质量因子综合评价描述 |
3.3 UGS对体力活动影响研究 |
3.3.1 距离与PA的关系 |
3.3.2 UGS质量因子与PA相关性分析 |
3.3.3 影响PA频率的UGS质量因子 |
3.3.4 小结 |
3.4 个人背景与PA、UGS质量相关性分析 |
3.4.1 个人背景与PA的相关性分析 |
3.4.2 不同背景人群对外部环境特征的喜好 |
3.4.3 小结 |
4 分析与讨论 |
4.1 UGS到访距离对PA影响 |
4.2 UGS质量因子对PA影响 |
4.3 体力活动方式的差异性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设计建议 |
5.3 本文的局限性 |
5.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绘本教学促进中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行动研究 ——基于大理市Z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幼儿期是培养早期阅读的关键期 |
2.阅读理解能力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
3.绘本教学是培养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1.绘本教学 |
2.中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 |
(五)研究综述 |
1.关于绘本教学的相关研究 |
2.关于阅读理解能力的相关研究 |
3.关于绘本与阅读理解能力的相关研究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1.大理市Z幼儿园 |
2.大理市Z幼儿园的中A班 |
(二)行动研究法 |
(三)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
三、绘本促进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教学实践 |
(一)前测研究:基于绘本的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状况调查 |
(二)中测研究:绘本促进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第一轮实践 |
(三)后测研究:绘本促进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第二轮实践 |
四、行动研究过程的效果分析 |
(一)绘本教学活动前测和中测的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比较分析 |
1.在绘本基本信息认知理解的对比分析 |
2.在绘本情节认知理解的对比分析 |
3.在对绘本主题理解的对比分析 |
4.阅读理解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 |
(二)绘本教学中测与后测的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比较分析 |
1.在绘本基本信息认知理解的对比分析 |
2.在绘本情节认知理解的对比分析 |
3.在对绘本主题理解的对比分析 |
4.阅读理解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 |
(三)绘本教学前测和后测的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比较分析 |
1.在绘本基本信息认知理解的对比分析 |
2.在绘本情节认知理解的对比分析 |
3.在对绘本主题理解的对比分析 |
4.阅读理解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的结论 |
1.利用绘本教学来提高中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是可行的 |
2.中班幼儿在阅读理解能力上存在性别差异 |
3.绘本教学提升了中班幼儿的绘本主题理解水平的发展 |
(二)研究的建议 |
1.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 |
2.对于教师方面 |
3.对于幼儿家长方面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绘本阅读实验研究测查表 |
附录2 绘本《南瓜汤》的测查指导语 |
附录3 《小猪变形记》的测查指导语 |
附录4 《月亮的味道》的测查指导语 |
附录5 |
致谢 |
四、女生散步问题的解(论文参考文献)
- [1]女生散步问题[J]. 陈日铭. 数学小灵通(5-6年级版), 2021(09)
- [2]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褚昕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D]. 孙涛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4]济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听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研究[D]. 窦慧慧.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5]高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 ——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D]. 高文韬.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6]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D]. 王思玉.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
- [7]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D]. 李军言. 河南大学, 2020(02)
- [8]高密度校园内中学生身体活动特征和环境感知影响机制研究[D]. 勾乐梅. 天津大学, 2020(02)
- [9]哈尔滨城市公园绿地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研究[D]. 刘帅.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10]绘本教学促进中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行动研究 ——基于大理市Z幼儿园为例[D]. 张媛媛. 大理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