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阳县桑树病虫害发生特点与控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昭[1](2021)在《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长期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农业快速增长累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相继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可持续集约技术以其有效结合农业生产收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特性受到了学者和决策者的广泛关注。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和采用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据此,本文从空间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合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和采用问题,致力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首先,借鉴经济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了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和分析框架;其次,构建了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和采用系统,并进行了分析验证;第三,从空间视角研究了异质环境下苹果矮砧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从行为视角分析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的机理;最后,基于空间扩散规律和新型经营主体采用行为机理的揭示,提出了提升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和采用效率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农业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和分析框架构建。基于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扩散理论和农业经济学的农户行为理论,构建了以农业科技园区为扩散源,以可持续集约技术为代表,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技术采用者,以特定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为支撑,以技术“势差”为动力,以信息和物资的流通为条件的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融合技术扩散和采用的分析框架,在对扩散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引入非均质空间扩散方程研究空间扩散规律;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看成是“技术信息获取—采用意愿形成—做出采用决策”的行为过程,并对这一行为过程进行深入分析。(2)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构建与验证。构建以杨凌农业科技园区为技术扩散源,以苹果矮砧技术为可持续集约技术典型代表,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技术扩散区域,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技术采用者的扩散与采用系统。通过识别新型经营主体技术来源、偏好及其与杨凌农业科技园区技术信息联系,分析技术信息联系对技术信息获取和技术采用的影响,验证了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的现实存在。(3)揭示了异质环境下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基于扩散环境评价,引入非均质空间扩散方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的技术扩散环境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由气候、地形、外部交通联系等结构性因素造成;园区苹果矮砧技术在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表现出以扩展扩散为主、带状扩散和等级扩散为辅的空间扩散规律;在扩散环境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技术扩散概率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扩散表现出较强的距离衰减效应;扩散概率的衰减程度随着扩散环境质量的提升而降低,改善扩散环境可以削弱距离的衰减效应。(4)基于理性小农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建立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Tobit模型和CLAD模型检验了推广服务、社会网络、技术来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技术信息获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广强度、推广质量和与技术信息联系强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网络规模和弱社会联系有显着促作用,社会网络密度和强社会联系有显着抑制作用;公共推广来源和大众媒体来源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和私人推广来源的影响不显着;教育和信贷获取有显着促进作用,负责人年龄、资源禀赋和经营规模的影响并不显着。(5)整合技术—组织—环境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对技术采用意愿和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影响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的所有因素中,区域农业生态条件差异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的影响程度最大;相对优势、感知障碍和农技推广服务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均有显着影响,但在采用意愿阶段的作用小于采用决策阶段;管理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对采用意愿都没有影响,而对采用决策则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组织规模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均没有影响;采用意愿对采用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6)基于空间扩散规律和技术采用行为机理研究结果,从技术扩散路径优化和技术采用行为干预两方面提出了提升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效率的对策建议。技术扩散路径优化方面:要通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提升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等方式改善技术扩散环境;要注重等级效应发生的区域,通过在此类区域建设实验示范站等方式扩大农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要关注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区域,通过提升交通可达性促进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均衡发展。技术采用行为干预方面:要实施以经营者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推广策略;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中介的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模式;要重视可持续集约技术在所推广区域的适宜性;要针对潜在采用者制定有针对性技术推广方案。
宋文亮[2](2020)在《瑞普9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优良玉米新品种的在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也对加速玉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宝鸡市地区玉米品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对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进行了筛选和鉴定。2017年和2018年在宝鸡市陇县和千阳县两个试验点对17个玉米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倒伏、株高、穗位、穗行数、行粒数、病害等性状进行分析对比,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各品种生物性状分析、抗病性分析以及产量的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如下:(1)两年两点试验表明,瑞普908、鑫研218、西蒙208、农科大18、登海3721和瑞普909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2)病害鉴定结果:登海3721、瑞普908和金凯8号对大斑病和小斑病表现出良好的抗性。(3)通过对比两年两点的数据得出,不同玉米品种的穗行数差异不显着,但行粒数存在明显差异,且受地点环境影响大。(4)在两个试验点中,陇县试验点的登海3721出籽率最高,中榆968出籽率相对较低。而在千阳县试验点,金科玉3308相对出籽率较高,而登海3721次之,相比而言,西蒙668出籽率最低。(5)在两年两试验点中,宝单918、瑞普908、农科大18、潞玉1525、鑫研218和金科玉3306倒伏率均为0,表现出良好的抗倒伏性。(6)通过在两年两个试验点中对于玉米产量的因子分析,总结出影响玉米产量的三个性状因素:单位面积穗数、百粒重和穗粒数。三个性状因素中,单位穗数和穗粒数与产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综合各品种的性状表现情况得出结论,瑞普908、鑫研218、西蒙208和农科大18为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的品种,可作为宝鸡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的春播玉米品种。
刘婉蓉[3](2019)在《广东省桑树上七种真菌性病害病原鉴定》文中研究说明桑树是蚕桑产业的物质基础,它的生长状况直接关系到蚕桑产业的发展。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桑树病害也相继发生,甚至有些病害对蚕桑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广东省蚕桑发展起步较早,但对桑树病害的系统报道较少,因此,掌握广东省桑树病害的种类和发生情况,为桑树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根据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和多基因分析法,对广东省桑树部分真菌性病害病原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桑树炭疽病病原菌有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和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桑茎点霉叶斑病、桑镰孢菌叶斑病、桑漆斑病、桑叶焦腐病、桑白果病的病原菌分别为铃状茎点霉(Phoma bellidis)、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叶生漆斑菌(Paramyrothecium foliicola)、桑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sp.)、核地杖菌(Scleromitrula shiraiana)。其中,核地杖菌(Scleromitrula shiraiana)引起的桑白果病在广东省为首次报道,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桑叶斑病在中国首次报道,其他5种桑树病害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于欢[4](2017)在《融水县桑蚕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桑蚕产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农业组成部分,为我国农村和农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桑蚕产区,桑蚕产业是融水县是全面建设小康的生态保障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山外农民重点收入来源之一,顺应国家“东桑西移”这发展形势,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带动融水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三五”攻坚精确扶贫中,桑蚕产业成为融水县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致富。从上世纪60年代,融水开始种植养蚕,有一定的历史,但是发展缓慢,90年代,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国家东桑西移后,融水县桑蚕产业快速发展,2001年桑园面积553公顷,鲜茧产茧量627吨,2014年桑园面积达到峰值,产茧量最高2207.7吨虽然前两年有所下降,到2016年茧量产量到达2176.5吨。本文介绍了蚕桑产业的特点,综述了国内外蚕桑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主导产业理论、特色产业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回顾了融水县蚕桑产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当前融水县蚕桑产业发展的背景,从自然资源、区位优势、效益对比分析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融水县发展蚕桑业的优势;总结归纳了融水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桑园基础设施薄弱,专业化水平程度低。二是蚕业劳动者综合素质低,技术利用率低。三是桑蚕养殖户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四是桑蚕产业服务体系不能适应发展需要。五是蚕茧市场不稳定,价格波动大。六是桑蚕的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产业链短。七是面临水果和甘蔗产业的竞争,政府资金投入不足。这些问题阻碍了当前融水县桑蚕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一是政府加强理论研究,加大政策扶持;二是加强桑蚕产业基础建设和管理;三是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养蚕专业户;四是建立高效桑蚕产业化科技服务体系;五是落实优茧工程,规范鲜茧收购市场;六是延长桑蚕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七是结合苗族风情发展蚕桑旅游,打造特色产业,打造和宣传好“融江两岸现代蚕业示范园区”。
苏超[5](2017)在《国家蚕桑体系安康综合试验站2016年度工作进展》文中提出1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安康综合试验站2016年承担2项体系重点任务、4项功能研究室任务和1项自主研发工作。年底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任务。1.1高效生态蚕桑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筛选并确定了3个优良桑树新品种农桑14、陕桑402、强桑1号作为主推品种,推广应用1 635hm2,其中新栽235hm2,低改1 400hm2。引进试验示范夏秋抗病蚕新蚕品种2对(华康2号、桂蚕N2),确定华康2号新品种
娄勇,旷正玲[6](2016)在《广南县蚕桑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文中研究指明广南县桑树病虫害发生逐步严重,蚕桑产业受到了很大影响。综述了广南县桑树主要病害:褐斑病、白粉病、桑疫病,以及主要虫害:红蜘蛛、桑蓟马,同时,就广南的桑树防治提出了对策建议。
谢红辉[7](2016)在《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可可毛色二孢侵染桑树引起的根腐病是我国桑树生产上的一种新病害,为有效防控该桑树根腐病,本文对该病的病原鉴定、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果:1、从发病地采集的870个桑树病根组织块中分离出12种真菌,分离率以菌株XY14为最高,达90%。根据致病性测定、致病菌形态特征观察和基于rDNA-ITS和EF1-α序列测定分析等结果,将XY14鉴定为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Pat.) Griffon & Maubl.)。由可可毛色二孢菌引起的桑树根腐病首次在中国发现。2、通过比较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在光照和黑暗培养条件下的菌落生长速度和分生孢子萌发情况,发现光照和黑暗对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没有显着影响。持续光照有利于L. theobromae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的产生。光照培养两天后,PDA平板上即出现子座芽点,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子座逐渐增大增粗。3、本文利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不同地理和寄主来源的29个可可毛色二孢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其中23株菌株是来自广西横县、宜州、鹿寨、象州的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菌株,6株来自广西武鸣县剑麻叶斑病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菌株。两种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参试菌株的平均多态率均在93%以上。RAPD分子标记的菌株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61.0.92,而ISSR分子标记的菌株遗传相似系数在0.69-0.99之间。利用NTSYSpc软件(Version 2.10e)分别构建RAPD标记和ISSR标记的UPGMA系统聚类图。RAPD标记的UPGMA聚类图将29个菌株分为7个类群(遗传相似系数为0.76时);ISSR标记的UPGMA聚类图将参试菌株划分为5个类群(遗传相似系数为0.746时)。RAPD类群和ISSR类群均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相关性。两种分子标记的结果均反映出不同居群间遗传一致度较高,遗传距离较短。4、病害调查结果显示,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发病率和严重度与桑树树龄、根结线虫为害及桑树品种有关。不论是幼年桑树,还是成年桑树,均可发生根腐病,但树龄越大,发病越严重。几乎所有根腐病为害的桑树根部均有根结线虫的瘿瘤(根结)存在,但是部分有根结线虫为害的桑树,没有表现根腐病症状。本研究调查了广西横县、宜州市、象州县和鹿寨县共11个桑树品种4-6年树龄的桑毛色二孢根腐病发生情况,结果发现品种沙2×109的发病率最高,品种抗青283的发病率最低。5、研究了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GZ-5、深绿木霉(T. atroviride)ST-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11、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 YZ14-3和一株寡雄腐霉(Pythium oligandrum)对L. theobromae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五种生防菌株均能有效抑制L. theobromae的菌丝生长。其中,P. oligandrum、B11和YZ14-3对L. 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8.89%、75%和73.3%。两株木霉菌株对L. 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拮抗系数级别均为Ⅲ级。显微镜下观察发现,P. oligandrum和木霉菌丝紧紧缠绕L. theobromae菌丝并致使L. theobromae菌丝畸形、膨大:两株芽孢杆菌可引起L. theobromae菌丝内含物泡状化、菌丝畸形膨大、易断裂。L. theobromae的分生孢子在P. oligandrum、深绿木霉和哈茨木霉培养液中的萌发率低,分别为6%、20.4%和12.2%;在两株芽孢杆菌的培养液中不仅不能萌发,而且分生孢子因细胞壁降解而解体。6、研究了9个剑麻品种的新鲜叶汁、腐熟叶汁、煮沸叶汁和灭菌叶汁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各剑麻品种的叶片汁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L. theobromae的菌丝生长,抑菌率范围为63.4.100%,抑菌率因剑麻品种和处理方式而有差异。参试的九个品种中,以76416麻和无刺番麻叶汁的抑菌效果最好,76416麻和无刺番麻能完全抑制L. theobromae菌丝生长,其抑菌率均为100%;其次为蓝剑麻,其四种处理的抑菌率为97.6%。其余6个剑麻品种的新鲜叶汁经过腐熟、煮沸和灭菌后,其抑菌活性有所下降。显微镜下观察各叶汁处理下的菌丝形态,发现L. theobromae菌丝畸形膨大、断裂并发生原生质渗漏。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除蓝剑麻、H.11648和假菠萝麻外,其余6个品种四种处理的叶汁均能完全抑制L. theobromae分生孢子萌发。L. theobromae分生孢子在蓝剑麻、H.11648和假菠萝麻四种处理叶汁中的平均萌发率分别为72.4%、16.6%和13%。7、50%多菌灵WP、70%甲基托布津WP、根腐宁WP、10%世高水分散粒剂和80%代森锰锌WP对L. 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药剂的EC5o值分别为:0.079μg/mL、0.789μg/mL、0.156μg/mL、0.165μg/mL和42.463μg/mL。L. theobromae的分生孢子在以上5种药剂ECso下的萌发率分别为:17%、37.8%、6.8%、86%和28%。8、选用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寡雄腐霉(Pythium oligandrum)、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11648麻新鲜叶汁、世高、50%多菌灵WP、70%甲基托布津WP、根腐宁WP、80%代森锰锌WP等进行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五种化学杀菌剂中,以根腐宁WP的防治效果最好(83.02%),其次为50%多菌灵WP,其防治效果为80.9%。参试的四种生防菌剂中,以T. harzianum GZ-5的防治效果最好(75.62%),其次为H.11648麻新鲜叶汁,防治效果为74.02%,防治效果显着高于70%甲基托布津WP、80%代森锰锌WP和世高等化学药剂。因此,生产上可利用根腐宁WP 600倍液、50%多菌灵WP200倍液、T. harzianum制剂和H.11648剑麻水淋蔸防治桑毛色二孢根腐病。
刘小芬,徐青[8](2015)在《海安县桑树病虫发生情况与防治对策》文中指出桑树的病虫害是影响蚕桑生产以及桑农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总结了海安县桑树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分析了桑树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完善桑树病虫预测预报网络、改变桑树病虫防治观念和加强培训宣传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宾荣佩,陈小青,潘启寿,白景彰,韦炳佩[9](2014)在《广西桑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调查统计了近几年广西桑树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情况和为害规律,分析总结了我区桑树主要病虫害流行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我区全年多批次滚动式养蚕的特点,提出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桑树病虫害的发生得到有效地控制,确保我区蚕桑生产的安全与稳定。
边剑锋[10](2008)在《千阳县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蚕桑产业是我国一个传统的优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工贸产业体系,入世后的蚕桑业已成为我国主导国际市场的少数几个优势产业之一。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稳步推进,千阳县作为商务部确定的全国实施“东桑西移”工程首批50个基地县之一,也是陕西省4个基地县中秦岭以北唯一的一个蚕桑县,必须顺应当前国内蚕桑产业的大形势,理顺蚕桑产业中的各种关系,增强蚕桑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土地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形成可持续发展,以蚕桑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因此,结合千阳县蚕桑生产实际,针对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上研究探讨千阳县蚕桑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千阳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蚕农的认识问题,管理体制混乱和生丝市场波动大的问题,蚕业经营规模小和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科学养殖技术推广入户率低的问题,投入问题等。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理顺体制,改善管理,协调各个利益关系,多途径消除蚕农的心理顾虑;拉长产业链,多方拓展蚕桑丝绸市场;加强科研,提高蚕桑产品的科技含量;强化技术推广,培育新型蚕农,构筑蚕桑产业体系;推进体制改革,增强龙头企业实力,加快蚕桑现代化生产进程;引导蚕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突出地方特色,培育蚕业品牌;发展蚕桑旅游项目,形成区域特色的蚕桑文化。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简述了当前国内外蚕桑产业的发展动态,明晰了研究思路,确定了研究方法,说明了本文可能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介绍了蚕桑产业的特征,对蚕桑产业副产物及其综合利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阐述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特色农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以及蚕桑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全面回顾了千阳县蚕桑产业的发展历程,从自然资源、发展规模、技术条件、经济和政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千阳县发展蚕桑业的优势,确定了蚕桑产业为千阳县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之一。第四部分,以千阳县蚕桑产业的发展历程为背景,以相关理论为依据,以发展优势为核心,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结合调研实际,指出了发展蚕桑产业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简述了本研究取得的成果。
二、千阳县桑树病虫害发生特点与控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千阳县桑树病虫害发生特点与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可持续集约技术 |
2.1.2 苹果矮砧技术 |
2.1.3 农业技术扩散 |
2.1.4 农业技术采用 |
2.1.5 农业科技园区 |
2.1.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2.2 理论基础 |
2.2.1 空间扩散理论 |
2.2.2 行为地理学理论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2.2.4 农户行为理论 |
2.3 文献回顾与研究评述 |
2.3.1 农业技术扩散研究 |
2.3.2 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
2.3.3 文献评述 |
2.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
2.4.1 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构建 |
2.4.2 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研究区选择与数据分析 |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区选择 |
3.1.1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 |
3.1.2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主推技术 |
3.1.3 苹果矮砧技术—典型可持续集约技术 |
3.1.4 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 |
3.1.5 苹果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
3.2 实地调研及数据获取 |
3.2.1 调研安排 |
3.2.2 调研内容 |
3.2.3 空间及统计数据收集 |
3.3 数据分析 |
3.3.1 样本特征分析 |
3.3.2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来源及偏好 |
3.3.3 技术来源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
3.3.4 技术信息联系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
3.3.5 技术信息联系和技术采用的相关性 |
3.3.6 技术信息获取和技术采用的相关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空间扩散 |
4.1 技术扩散环境评价及HSDM参数确定 |
4.1.1 扩散环境质量评价 |
4.1.2 HSDM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思路 |
4.1.3 HSDM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参数的确定 |
4.2 技术扩散环境空间分布特征及技术扩散规律 |
4.2.1 技术扩散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2 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 |
4.2.3 扩散概率和扩散环境的相互关系 |
4.3 扩散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信息获取 |
5.1 技术信息获取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
5.1.1 推广服务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5.1.2 社会网络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5.2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方法和变量 |
5.2.1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计量模型 |
5.2.2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变量界定 |
5.3 公共推广服务、社会网络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
5.3.1 公共推广服务与技术信息获取的相关性 |
5.3.2 社会网络与技术信息获取的相关性 |
5.4 技术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 |
5.4.1 影响因子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
5.4.2 模型结果对比 |
5.4.3 公共推广服务的影响分析 |
5.4.4 社会网络的影响分析 |
5.4.5 技术来源的影响分析 |
5.4.6 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 |
6.1 技术采用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1 技术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2 组织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3 环境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4 采用意愿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2 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和变量 |
6.2.1 影响因素分析的计量模型 |
6.2.2 影响因素分析的变量选取 |
6.3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与分析 |
6.3.1 结构方程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3.2 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性检验 |
6.4 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技术属性的影响分析 |
6.4.2 组织特征的影响分析 |
6.4.3 自然和政策环境的影响分析 |
6.4.4 采用意愿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
7.1 技术扩散路径优化 |
7.1.1 改善技术扩散环境 |
7.1.2 加强技术扩散网络节点建设 |
7.1.3 提高技术扩散滞后地区的交通可达性 |
7.2 技术采用行为干预 |
7.2.1 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扩散策略 |
7.2.2 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中介的园区技术扩散模式 |
7.2.3 重视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的区域适宜性 |
7.2.4 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扩散方案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瑞普9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产业概况 |
1.2 宝鸡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
1.3 宝鸡市玉米产业存在的不足和发展对策 |
1.3.1 玉米产业存在的不足 |
1.3.2 玉米产业发展对策 |
1.4 品种适应性在发挥良种优势中的重要作用 |
1.4.1 品种适宜种植生态类型对适应性的影响 |
1.4.2 品种的特征特性对适应性的影响 |
1.4.3 品种栽培措施对适应性的影响 |
1.5 玉米品种适应性试验研究目的 |
1.5.1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设计 |
2.4 田间管理及其他技术措施 |
2.4.1 苗期阶段管理 |
2.4.2 穗期阶段管理 |
2.4.3 花期阶段管理 |
2.4.4 适时收获 |
2.5 试验数据记载 |
2.5.1 气候条件的观察记载 |
2.5.2 生物学性状记载和测定 |
2.5.3 室内考种的测定 |
2.6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品种产量比较分析 |
3.2 不同品种生育期分析 |
3.3 不同品种倒伏率分析 |
3.4 不同品种株高和穗位分析 |
3.5 不同品种穗行数和行粒数分析 |
3.6 不同品种病害鉴定与分析 |
3.7 产量与性状的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比较 |
4.1.2 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差异表现 |
4.1.3 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品种适应性的影响 |
4.1.4 不同玉米品种良种优势分析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广东省桑树上七种真菌性病害病原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桑树的概况 |
1.2 桑树真菌性病害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桑树真菌性病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桑树真菌性病害的研究现状 |
1.3 病原真菌的鉴定 |
1.3.1 真菌的形态学鉴定方法 |
1.3.2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桑树病害样本采集 |
2.2 供试培养基 |
2.3 主要试剂、用具及仪器设备 |
2.3.1 主要试剂 |
2.3.2 主要仪器设备 |
2.4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2.5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2.6 形态鉴定 |
2.7 分子鉴定 |
2.7.1 菌丝体的培养与收集 |
2.7.2 菌株总DNA提取和引物合成 |
2.7.3 PCR扩增 |
2.7.4 PCR产物检测 |
2.7.5 PCR产物测序及分子系统发育树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桑果生炭疽病 |
3.1.1 桑果生炭疽病的症状特点 |
3.1.2 桑果生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的测定 |
3.1.3 桑果生炭疽病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 |
3.1.4 桑果生炭疽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2 桑平头炭疽病 |
3.2.1 桑平头炭疽病的症状特点 |
3.2.2 桑平头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致病性测定 |
3.2.3 桑平头炭疽病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 |
3.2.4 桑平头炭疽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3 桑茎点霉叶斑病 |
3.3.1 桑茎点霉叶斑病的症状特点 |
3.3.2 桑茎点霉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致病性的测定 |
3.3.3 桑茎点霉叶斑病病原菌的培养性状 |
3.3.4 桑茎点霉叶斑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4 桑树镰孢菌叶斑病 |
3.4.1 桑镰孢菌叶斑病的症状特点 |
3.4.2 桑镰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致病性测定 |
3.4.3 桑镰孢菌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 |
3.4.4 桑镰孢菌病原菌分子鉴定 |
3.5 桑漆斑病 |
3.5.1 桑漆斑病的症状特点 |
3.5.2 桑漆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致病性测定 |
3.5.3 桑漆斑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 |
3.5.4 桑漆斑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6 桑叶焦腐病 |
3.6.1 桑叶焦腐病症状特点 |
3.6.2 桑叶焦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致病性测定 |
3.6.3 桑叶焦腐病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 |
3.6.4 桑叶焦腐病的分子鉴定 |
3.7 桑白果病 |
3.7.1 桑白果病的症状特点 |
3.7.2 桑白果病病原菌的分离与致病性测定 |
3.7.3 桑白果病病原菌的培养性状 |
3.7.4 桑白果病分子鉴定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融水县桑蚕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桑蚕产业的概述 |
1.1.1 桑蚕产业的基本概述 |
1.1.2 蚕桑产业特点 |
1.2 国内外桑蚕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桑蚕产业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蚕业发展现状 |
1.3 桑蚕产业的研究动态 |
1.3.1 国外桑蚕产业研究动态 |
1.3.2 国内桑蚕产业研究动态 |
1.4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主导产业理论 |
2.2.3 特色产业理论 |
2.2.4 后发优势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融水县桑蚕产业发展现状 |
3.1 融水县基本情况 |
3.2 融水县桑蚕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3.2.1 自然资源 |
3.2.2 区位优势 |
3.2.3 劳动资源 |
3.2.4 效益对比分析 |
3.2.5 政策及服务体系 |
3.3 融水县桑蚕产业发展 |
3.3.1 融水县桑蚕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桑蚕生产的分布与规模 |
3.3.3 缫丝生产情况 |
3.3.4 桑枝食用菌生产情况 |
3.3.5 桑蚕产业技术推广情况 |
3.3.6 种桑养蚕的农户收入 |
4 融水县桑蚕产业发展主要存在问题 |
4.1 桑蚕产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专业化程度低 |
4.2 蚕业生产者综合素质低,技术利用率低 |
4.3 桑蚕养殖户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 |
4.4 桑蚕产业服务体系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
4.5 蚕茧市场不稳定,价格波动大 |
4.6 桑蚕的资源利用率低,企业带动力不强 |
4.7 面临水果和甘蔗产业的竞争,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
5 融水县桑蚕产业发展相应的对策分析 |
5.1 政府加强理论研究,加大政策扶持 |
5.2 加强桑蚕产业基础建设和管理 |
5.3 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养蚕专业户 |
5.4 建立高效桑蚕产业化科技服务体系 |
5.5 落实优茧工程,规范鲜茧收购市场 |
5.6 延长桑蚕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 |
5.7 结合苗族风情发展蚕桑旅游,打造特色产业 |
6 小结及展望 |
6.1 小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国家蚕桑体系安康综合试验站2016年度工作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年度任务完成情况 |
1.1高效生态蚕桑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 |
1.2 蚕桑资源多元化循环利用技术研发与应用 |
1.3 高效生态多元化桑品种研发、选育与示范 |
1.4 桑树栽培新技术新模式研究 |
1.5 蚕桑茧丝新功能评价和挖掘利用技术 |
1.6 蚕业适度生产规模、经营模式与产业组织研究 |
1.7 自主研发工作 |
2 年度工作情况 |
2.1 试验示范工作情况 |
2.1.1 高效生态蚕桑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 |
2.1.2 蚕桑资源多元化循环利用技术研发与应用 |
2.1.3 高效生态多元化桑品种研发、选育与示范 |
(1)抗旱耐寒果桑品种选育 |
(2)黄土丘陵桑树品种对比试验园 |
2.1.4 桑树栽培新技术新模式研究 |
(1)多批次养蚕的桑园管理试验 |
(2)建立果桑试验示范基地 |
2.1.5 蚕桑茧丝新功能评价和挖掘利用技术 |
(1)对陕北生态桑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 |
(2)桑叶、嫩枝青贮技术研究 |
(3)桑叶添加饲养绒山羊试验 |
2.1.6 蚕业适度生产规模、经营模式与产业组织研究 |
2.1.7 自主研发工作 |
(1)桑树抗旱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2)桑树FT基因启动子的功能分析 |
(3)桑树多倍体流式细胞仪快速鉴定方法 |
2.2 基础性工作 |
2.3 科技培训服务工作情况 |
2.3.1 面向政府部门的科技服务 |
2.3.2 面向企业的科技服务 |
2.3.3 面向基层的科技培训服务 |
(1)技术骨干进行培训 |
(2)蚕农培训 |
2.4 其他工作 |
2.4.1 年度应急性技术服务 |
2.4.2 人才培养 |
2.4.3 成果论文情况 |
(1)发表论文,详见表20。 |
(2)受理发明专利3项 |
(4)媒体宣传 |
3 阶段性成果简述 |
3.1“轻简高效蚕桑生产系列技术”对产业支撑和提升作用明显 |
3.2桑园套种、桑园养鸡和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规模化推进,蚕农综合收入显着提高 |
3.3 生态桑栽培和产业化利用技术取得突破 |
3.4 产业化利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
4 2017年工作计划 |
4.1 试验示范工作 |
4.2 科技服务计划 |
4.3 会议、出版等计划 |
(6)广南县蚕桑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桑树分布 |
2 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对策 |
2.1 病害 |
2.1.1 桑褐斑病 |
2.1.2 桑白粉病及其防治 |
2.1.3 桑疫病及其综合防治 |
2.2 虫害 |
2.2.1 红蜘蛛及其综合防治 |
2.2.2 桑蓟马及其综合防治 |
3 广南县桑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 |
3.1 立体气候 |
3.2 单一品种 |
3.3 单一用药 |
3.4 人为因素 |
4 解决办法及展望 |
4.1 抗病抗虫品种的筛选 |
4.2 多种防治方法并用 |
4.3 新药剂的筛选 |
(7)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桑树病害种类 |
1.1.1 国外桑树病害发生种类 |
1.1.2 中国桑树病害发生种类 |
1.1.3 广西桑树病害发生种类 |
1.1.4 我国桑树真菌病害的防治研究 |
1.1.4.1 化学防治 |
1.1.4.2 农业防治 |
1.1.4.3 生物防治 |
1.1.5 我国桑树病害研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
1.2 植物根腐病的研究进展 |
1.2.1 根腐病的症状表现多样 |
1.2.2 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繁多 |
1.2.3 根腐病的防治手段有限 |
1.2.3.1 生物防治 |
1.2.3.2 化学药剂防治 |
1.2.3.3 抗病品种的利用 |
1.3 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Griffon & Maubl.)的研究进展 |
1.3.1 L.theobromae及其引起的相关病害 |
1.3.2 形态分类学研究简况 |
1.3.3 生物学特性研究 |
1.3.4 L.theobromae相关病害的发生规律 |
1.3.5 病害防治研究 |
1.3.5.1 化学防治 |
1.3.5.2 生物防治 |
1.3.5.3 物理防治 |
1.3.6 L.theobromae生防作用研究 |
1.3.7 植物内生L.theobromae研究 |
1.3.8 L.theobromae的分离、分子检测和病菌定殖寄主后的超微结构研究 |
1.3.8.1 培养基筛选 |
1.3.8.2 病原菌快速检测 |
1.3.8.3 超微结构分析 |
1.4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光照对病菌生长的影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培养基 |
2.1.2 主要试剂 |
2.1.3 样本采集及病原菌分离 |
2.1.4 分离物的致病性测定 |
2.1.5 致病菌的形态鉴定 |
2.1.6 致病菌的分子鉴定 |
2.1.6.1 核糖体DNA-ITS序列的PCR扩增 |
2.1.6.2 EF1-α序列的PCR扩增 |
2.1.6.3 PCR扩增产物检测与测序 |
2.1.6.4 序列比对、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2.1.7 光照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器形成的影响研究 |
2.1.8 光照对L.theobromae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原菌的获得及致病性测定 |
2.2.2 致病菌XY14的形态特征 |
2.2.3 XY14 rDNA ITS序列和EF1-α序列测定及同源性比较 |
2.2.4 病原菌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 |
2.2.5 病原菌EF1-α序列的系统发育树 |
2.2.6 光照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器形成的影响 |
2.2.7 光照对L.theobromae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结论 |
2.3.2 讨论 |
第三章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菌株DNA提取与检测 |
3.1.3 桑树可可毛色二孢的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 |
3.1.3.1 RAPD引物筛选 |
3.1.3.2 RAPD PCR反应及电泳 |
3.1.3.3 数据处理 |
3.1.4 桑树可可毛色二孢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 |
3.1.4.1 ISSR引物筛选 |
3.1.4.2 ISSR PCR反应及电泳 |
3.1.4.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桑树可可毛色二孢的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1.1 RAPD引物的筛选 |
3.2.1.2 RAPD扩增结果 |
3.2.1.3 RAPD标记的聚类分析 |
3.2.1.4 基于RAPD标记的菌株群体遗传分化分析 |
3.2.1.5 基于RAPD标记的菌株群体多样性分析 |
3.2.2 桑树可可毛色二孢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2.1 ISSR引物的筛选 |
3.2.2.2 ISSR扩增结果 |
3.2.2.3 ISSR标记的聚类分析 |
3.2.2.4 基于ISSR标记的菌株群体遗传分化分析 |
3.2.2.5 基于ISSR标记的菌株群体多样性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结论 |
3.3.2 讨论 |
第四章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发生规律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和培养基 |
4.1.2 病害发生规律调查 |
4.1.2.1 不同树龄桑树的毛色二孢根腐病发生情况调查 |
4.1.2.2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发生与根结线虫为害的关系调查 |
4.1.2.3 不同桑树品种的毛色二孢根腐病发病情况调查 |
4.1.2.4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症状变化观察 |
4.1.3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与树龄的关系 |
4.2.2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与根结线虫为害的关系 |
4.2.3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与桑树品种的关系 |
4.2.4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症状发展过程及病害严重度分级 |
4.2.5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与桑细菌性枯萎病和桑青枯病的区别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结论 |
4.3.2 讨论 |
第五章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菌株 |
5.1.1.1 生防菌株 |
5.1.1.2 病原菌株 |
5.1.2 培养基 |
5.1.3 供试剑麻品种及叶汁制备 |
5.1.4 供试化学药剂 |
5.1.5 生防菌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 |
5.1.6 剑麻品种叶汁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 |
5.1.7 杀菌剂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室内毒力研究 |
5.1.8 生防真菌培养液对L.theobromae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
5.1.9 剑麻品种叶汁对L.theobromae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
5.1.10 杀菌剂对L.theobromae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
5.1.11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田间防治研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生防菌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5.2.2 九个剑麻品种叶汁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5.2.3 五种杀菌剂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5.2.4 生防真菌培养液对L.theobromae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
5.2.5 九个剑麻品种叶汁对L.theobromae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
5.2.6 五种杀菌剂对L.theobromae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
5.2.7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结论 |
5.3.2 讨论 |
5.3.2.1 生防菌对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的抑制效果 |
5.3.2.2 剑麻叶汁对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的抑制效果 |
5.3.2.3 化学杀菌剂对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抑制效果 |
第六章 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 |
附录:在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 |
(8)海安县桑树病虫发生情况与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桑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
1.1 桑螟 |
1.2 尺蠖类 |
1.3 其他害虫 |
1.4 桑树病害 |
2 桑树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
2.1 过度重视农药防治, 忽视综合防治 |
2.2 农药品种单一 |
2.3 技术不到位 |
2.4 防治观念片面 |
3 防治桑树病虫对策 |
3.1 建立桑树病虫预测预报网络 |
3.2 改变桑树病虫防治观念, 控制用药次数 |
3.3 加强培训宣传, 提高防治效果 |
(9)广西桑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近几年广西桑园主要病虫害流行的原因 |
1.1 气候因素 |
1.2 桑园管理粗放 |
1.3 带病苗木调运 |
1.4 改蔗种桑 |
1.5 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不健全,防治不及时 |
2 冬季桑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
2.1 冬季桑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
2.2 冬季桑树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
2.2.1 及时喷药封园 |
2.2.2 结合冬伐,剪除病枯枝,挖除病树 |
2.2.3 清洁桑园 |
2.2.4 树桩和地面消毒 |
2.2.5 结合冬季开沟施肥,破坏病虫害的越冬环境 |
2.2.6 人工抹杀,填塞裂隙、蛀孔 |
2.2.7 束草诱杀 |
2.2.8 加强桑苗检疫 |
2.2.9 冬耕晒土,土壤消毒,药物浸根 |
3 春季桑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
3.1 春季桑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
3.1.1 桑花叶病 |
3.1.2 桑褐斑断枝病 |
3.1.3 桑枝枯菌核病 |
3.1.4 桑椹菌核病 |
3.1.5 桑树断枝菌核病 |
3.1.6 桑赤锈病 |
3.1.7 叶虫类 |
3.1.8 桑螟 |
3.1.9 桑尺蠖 |
3.1.10 桑芽瘿蚊 |
3.2 春季桑树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
3.2.1 喷好开园药 |
3.2.2 人工捕杀和摘除 |
3.2.3 养蚕期药剂防治 |
3.2.4 及时剪除病残枝 |
3.2.5 及时排灌 |
4 夏秋季桑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
4.1 夏秋季桑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
4.1.1 桑青枯病 |
4.1.2 桑根结线虫病 |
4.1.3 桑赤锈病 |
4.1.4 桑里白粉病 |
4.1.5 桑污叶病 |
4.1.6 桑瘿蚊 |
4.1.7 桑螟 |
4.1.8 桑蓟马 |
4.1.9 朱砂叶螨 |
4.2 夏秋季桑树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
4.2.1 及时统一夏伐 |
4.2.2 清洁桑园 |
4.2.3 结合施夏肥,土壤撒药 |
4.2.4 喷药防治 |
4.2.5 及时采叶,加强桑园灌溉 |
5 建议 |
5.1 建立健全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 |
5.2 开展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 |
(10)千阳县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蚕桑产业发展动态 |
1.3.1 国外蚕桑产业发展动态 |
1.3.2 国内蚕桑产业发展动态 |
1.3.3 国内外蚕桑产业发展动态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 |
2.1 蚕桑业理论 |
2.1.1 蚕桑业的特征 |
2.1.2 蚕桑业副产物及其综合利用 |
2.2 相关理论 |
2.2.1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2.2.2 特色农业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2.4 比较优势理论 |
2.2.5 规模经济理论 |
2.3 蚕桑产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三章 千阳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 |
3.1 千阳县蚕桑产业发展历程 |
3.2 千阳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
3.2.1 蚕桑生产呈恢复性强增长态势,产区优势明显 |
3.2.2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
3.2.3 蚕桑生产技术力量较强,生产服务体系较健全 |
3.3 自然优势 |
3.4 规模优势 |
3.5 技术优势 |
3.6 经济优势 |
3.7 政策优势 |
3.7.1 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政策 |
3.7.2 千阳县推进蚕桑产业持续发展政策 |
第四章 千阳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4.1 蚕农的认识不到位 |
4.2 管理体制不规范和生丝市场波动较大 |
4.3 蚕业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 |
4.4 科学养殖技术推广入户率低 |
4.5 投入不足 |
第五章 千阳县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5.1 总体思路 |
5.2 对策建议 |
5.2.1 理顺体制,改善管理,协调各个利益关系 |
5.2.2 拉长产业链,多方拓展蚕桑丝绸市场 |
5.2.3 加强科研,提高蚕桑产品的科技含量 |
5.2.4 强化技术推广,培育新型蚕农,构筑蚕桑产业体系 |
5.2.5 推进体制改革,增强龙头企业实力,加快蚕桑现代化生产进程 |
5.2.6 引导蚕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
5.2.7 突出地方特色,培育蚕业品牌 |
5.2.8 发展蚕桑旅游项目,形成区域特色的蚕桑文化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千阳县桑树病虫害发生特点与控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D]. 王昭. 西北大学, 2021(10)
- [2]瑞普9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D]. 宋文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广东省桑树上七种真菌性病害病原鉴定[D]. 刘婉蓉.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4]融水县桑蚕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于欢. 广西大学, 2017(01)
- [5]国家蚕桑体系安康综合试验站2016年度工作进展[J]. 苏超. 蚕学通讯, 2017(01)
- [6]广南县蚕桑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J]. 娄勇,旷正玲.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09)
- [7]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D]. 谢红辉. 广西大学, 2016(01)
- [8]海安县桑树病虫发生情况与防治对策[J]. 刘小芬,徐青. 安徽农学通报, 2015(18)
- [9]广西桑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J]. 宾荣佩,陈小青,潘启寿,白景彰,韦炳佩. 广西蚕业, 2014(04)
- [10]千阳县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 边剑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