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区的、现代的新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王聪[1](2021)在《京西传统村落民居材料及再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村落作为建筑历史长河下的结晶,代表着民族的文明精神,是重要的传统文化载体。传统民居是村落分布最广泛的建筑类型,其融合传统的建造技艺,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但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村落旅游的渗透,村落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如今传统村落面临着数量锐减、遗留困难的危机,对传统村落的认知与保护愈加重要。京西是北京地区传统民居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带,作者实地调研了京西的12个传统村落,对传统材料的遗留及使用状况进行整理划分。归纳总结了木、瓦、砖、石等传统材料的性能、构造工艺与表现形式,对京西特色的石材与瓦材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并结合传统工艺与构造手法分析建筑材料的特性,分析京西多元文化下传统民居建筑材料利用的特点。以材料角度加深对传统村落的认识,从而传承历史文脉和保护传统建筑。建筑从建成、使用至废弃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废旧建筑材料的填埋、焚烧等处理方式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因此材料的再利用研究在建筑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建筑材料再利用的理论与实践双重角度出发研究,以建筑生命周期、循环经济、建筑层次理论为基础,从材料的设计之初设定解决其再利用的原则与方法。在搭建技术方面,先进行材料再利用的可行性分析,结合较为成熟的多种再利用方式:直接再利用、降级再利用、再生再利用等,从实际案例中总结材料再利用的具体做法,为实践改造做基础。本文通过对京西民居的再利用设计改造,将前文京西材料的研究梳理、材料再用的方式总结,融入到建筑设计中,结合京西地域文化,为延续历史建筑风貌,保留了当地特色的石墙与瓦面的工艺做法,同时为了满足当下对建筑的全新需求,对材料进行了适宜性的再利用研究,将再生石板、再生木板、石材的构造再利用等用于建筑改造。
迂狄童[2](2021)在《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关于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理论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建筑理论思想中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部分的专题研究。拉斯金以其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理论贡献者的身份为大众所熟知,拉斯金对建筑的精准论断,既直观地指导了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建筑设计,也持续地影响了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并仍然为当今的地域性、建筑遗产保护等建筑思想提供养分,具有历久弥新的学习和研究价值。本文以拉斯金着作及相关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理论背景、文献内容和影响意义三方面入手,对拉斯金理论中的建筑理论板块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拉斯金的主要建筑理论由三方面构成:其一是自然主义的形式审美原则;其二是功能主义思想;其三是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在对理论分析和研究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在更加宽广的建筑史视野中,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具有更丰富的启发意义——首先,这两种思想共同成为了欧洲先锋派注重功能、强调理性的主要思想来源。其次,“功能主义思想”唤起了关注环境、注重文脉之设计方法的出现。最后,“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启发了后现代时期设计方法的创新。可以确定,尽管距离今天已有一百多年,但拉斯金的建筑思想在整部近现代建筑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在后现代时期的今天仍保有强烈的启发价值和研究意义。拉斯金建筑理论研究的内容是向前看的,但其意义却是向后看的,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对当今建筑界找寻建筑发展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韩蓓[3](2021)在《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控制要素及其层级研究 ——以旗舰店建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人感知风貌的直观载体,建筑风貌的呈现与管控是风貌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现有的建筑风貌管控体系中还存在管控要素不明确、成果泛化和管控层次混乱等问题。这导致既有风貌环境中新的建筑常常出现与既有风貌严重不符或是僵硬融入的现象,破坏了既有风貌的完整性。所以对建筑界面风貌管控要素的探索及其层级探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旗舰店建筑因其承担着展现品牌的特殊任务,使得其建筑界面会去触碰风貌控制的边界,以此为例利于探究风貌控制的核心要素,故以旗舰店建筑作为本文的研究载体。本文将既有风貌环境新的建筑分为改造建筑与新建建筑,以案例分析的手段分别论述其设计原则与策略,分析其建筑界面风貌要素,并将其做出层级划分,为风貌管控提供依据。论文首先阐述了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风貌管控的困境,以建筑界面为研究对象、以旗舰店建筑为研究载体的意义。其次,论文将现有的建筑案例按照在风貌中“新”的程度分为:改建建筑与新建建筑。分别探讨它们的定义、分类以及在街区风貌中的作用。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分别分析其设计原则与策略。论文的最后将所有案例重新梳理分类,总结建筑界面的要素,并梳理其重要次序。为风貌控制提供制定依据。
梁波[4](2021)在《从哥本哈根到纽约 ——基于城市设计的BIG创作实践脉络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当今国内建筑实践在面对愈加复杂的城市和社会问题时,在实现设计自洽的基础上往往容易忽略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实际需求,导致建筑与城市缺乏有机的整体性联系。研究国外对城市问题有积极思考与解决对策的建筑团体,为国内城市建设实现多维度的共赢局面提供了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比亚克·英格尔斯(Bjarke·Ingels)及其创立的BIG建筑事务所(Bjarke Ingels Group)作为当今活跃在国际视野的建筑团体,作品涵盖了从小尺度的空间单体到城市规划等各个层级,强调建筑在功能和空间设计过程中与城市的紧密关联,对城市环境表现出积极的应对手段,具有鲜明的城市设计策略思想。本文关注BIG建筑创作因其所处环境而灵活变化这一特征,循依BIG职业生涯的发展脉络,分成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丹麦建筑思想及哥本哈根城市文化对于BIG在建筑思想的影响。之后于第二部分围绕BIG在哥本哈根的相关实践,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与集合住宅两类代表性的实践分析,总结其作品中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关系,建筑实体与城市环境的关系。第三部分主要展开讨论BIG事务所从哥本哈根来到纽约,在新的城市环境中面临更多限制及影响因素,将如何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通过对不同时期作品的特征进行比较,探究BIG思想体系的转变并追溯其乌托邦理想本质,于第四部分深入发掘并总结BIG实现乌托邦理想建构的主要路径。通过上述研究,整理总结出可以对当今国内外建筑实践的有所启示的相关经验,并对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意义和示范价值。
侯帅[5](2021)在《共生视角下海草房聚落生活空间再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城市化的大背景的驱使下,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生活方式和以乡村为代表的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激增,历史村落正面临着更新与改造。海草房这种被称为“民居活化石”的北方农宅,在城市化的洪流中依然难以幸免。而在部分海草房改造项目中,人们的生活空间并没有因为改造设计而获得较好的改善,并且部分村落丧失了其历史风貌,呈现出千村一律之景象。在此大背景下,作者通过研究生期间对威海荣成海草房聚落的深入调研与研究,同时结合本专业所学习的知识,试图通过建筑设计的方式,对海草房聚落生活空间进行改造与优化,为海草房建筑的保护与再生提出新思路。目前国内海草房研究,主要以当地海草房历史文化、海草房生态系系统与海草房建造技术为主,并没有较为详细的针对海草房建筑空间艺术价值以及改造策略的专项研究。本文将以胶东沿海地区宁津所镇海草房聚落的生活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黑川纪章的着作《新共生思想》及其建筑作品两个层面,分析其理论中“圣域”和“中间领域”的内在含义,并以共生的视角,构建可以用来解决海草房聚落生活空间诸多问题的设计方法逻辑框架。由于现存海草房聚落存在不同程度破坏,很难从某一个村落进行概括说明。因此,作者对荣成市宁津镇的渠隔村、八河孔家村、宁津所村、留村、万马邢家、东墩村、洼里七个历史悠久村落进行三次实地调研。记录并整理各个村落海草房建筑的空间形态、营造工艺、功能性与非功能性细部等。进而依据共生理论中的“中间领域”概念,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从功能置换、既有功能优化、新旧建筑共生、室外生活空间优化四个方面,对传统民居改造常用的设计手法进行类型化研究,并与所调研的海草房传统空间形态相结合,提出不同情况下适用于海草房生活空间再生的设计方法。文章最后部分,作者引介本人参与完成的2019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银奖作品验证本文研究成果,并总结研究结论。作者也将研究过程中所参考的案例进行整理附于文末,为之后研究海草房保护与改造的各领域学者提供参考资料。
范小琳[6](2021)在《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有了极大的发展,跟随中国及世界变化发展的脚步,许多理论深刻影响着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云南建筑》期刊作为展示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演变发展的重要文本,可以更好地把握媒体话语体现出来对建筑的客观认识和价值观念,可以更准确把握建筑演变的趋势。本文基于《云南建筑》专业期刊的重要文本,以“在地”一词为线索,梳理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以核心文献、关键词和典型案例解析来找寻、提炼、概括出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思想演变,并总结出当代云南地域性建筑演变的主要特征。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思想从“民族性、地方性”到回归真实即时的现代建筑语境,成为一个与地域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的演变过程,揭示“在地性”的精神性根源与存在主义哲学,使其在对传统建筑、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试图对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反思。
仲文洲[7](2021)在《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环境调控是建筑最原初而本质的动机。应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种建筑形式,即是平衡对风、光、热等能量要素获取、保蓄、释放的稳定结构。从这个意义而言,建筑形式的本质是一种气候环境影响下,能量流动的物质呈现——建筑形式是能量的构形。对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研究,能够厘清当代建筑学在环境调控领域的诸多问题。在认识论上,强调环境调控是建筑形式生成的核心驱动,使建筑设计的本体与核心回归空间与建造;在方法论上,能量成为技术介入与知识拓展的接口,集成跨学科交流下的知识、方法与工具,形成系统化的环境调控理论与方法体系。论文引入能量的角度审视建筑形式,重构环境调控视野下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流变;将其放置在更大的环境系统中,讨论在“人、建筑、气候”关系中进行的能量过程与形式生成;搭建起建筑学与生物气候学、建筑热力学的联系,直接指向形式与能量的数学及物理关系;应用数值模拟量化验证典型气候区民居中的能量过程,提取反映建筑形式特征、环境调控策略与能量运行机制的热力学模型——构建环境调控视野下,形式与能量的理论模型、系统模型、数理模型与分析模型。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通过有机建筑理论、建筑生物气候学、热力学建筑理论等基础理论阐释形式能量法则;进而借助进化论、系统论和复杂性科学来构建形式基于能量的发展路径与机制;以历史梳理的方式刻画建筑起源、乡土发展、机械介入的纵向建筑发展剖面,在时间维度下总结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归纳其呈现出的被动调节、主动干预与整体共构三种形式追随能量的内在逻辑。第二部分是系统研究,在“人、建筑、气候”中定义由外部能量系统、建筑调控系统、人体反应系统组构的热力学系统,明确各自的对象与内容、分析技术与评价指标;将多目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集成的建筑形式解构为对应特定功能的系统构成;清晰地展现环境调控系统与建筑的影响要素、对应关系与形式呈现;同时也为建筑形式与能量交互机制的量化分析提供系统化的结构。第三部分是数理研究,通过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及完备性研究,对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要素进行影响因子的归纳、提取,阐释各形式因子与能量过程的数学和物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耦合解析法。第四部分是范型研究,通过物质形式的类型解析与能量过程的量化解析,从典型气候区民居原型中解释形式与能量相互影响的机制,提取反映内在热力学逻辑和形式生成规律的热力学模型,为当代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可参照的图示工具。全文正文约18.8万字,共有图表200余幅。
龚滢[8](2020)在《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江南地区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苏州城市发展偏向性较弱,综合性较强,受异邦文化刺激和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全面,较其它城市更清晰体现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变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全面下降与周边城市的对应转型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为核心,结合谱系学历史研究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对建筑形式选择机制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近代建筑外在物质形态发展演化的缘由,并总结得出其谱系结构关系。首先明确江南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关系,解析苏州城市近代建设的导向性主流群体主要是由士绅阶层转型后的新生阶层个体们组成。基于阶层个体和群体知情意心理阶段曲线,对现存近代建筑按相关人物其时所属群体心理分为五类建筑类型:“激发”型、“盲从”型、“批判”型、“选择”型和“交融”型,类型之间穿插、交叠的关系充分印证了谱系学强调历史非连续的特性。而后,通过人物谱系对照相关近代建筑类型,印证了社会心理与建筑物质形态间的高对应度,切实说明对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挖掘近代营建的深层文化源由。从而依据个体心理影响形成群体,再由群体中先驱个体产生新心理活动形成新群体或分化次级群体的原理,指出了苏州近代建筑呈现为“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循环的建筑形式选择特征,表明建筑类型之间除承前启后的关系外,当社会新群体形成,其心理活动发生转折时,前后类型即存在彼此交叉的谱系结构,而当原社会群体分化产生次级群体时,前后类型呈现层层包含的谱系结构。进而以城市近代建设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为线索,探讨江南各城市近代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心理的联系与差别,将历时性群体背景和心理转变对应同时期建设营建活动。据此比较各城市与苏州近代建筑物质形态,得出苏州近代建筑形式选择亦受制于来源上海的商业本位思想和南京的政治权威意识,辨明了苏州与地区其它三城间的建筑形式选择关系。探明了表现为“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江南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上海向外辐射影响早、持续时间长,无绝对政权专制,与地区城市间形成自愿自由的多样性近似和差异谱系关系。南京自1927年后进行统一政治文化辐射影响,城市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的干预,对江南地区形成被动约束的统一性近似谱系关系。苏州、无锡、常州遵循城市地缘性文化底色彼此串联,镇江则多与向外辐射影响城市关联紧密,形成上海、南京辐射影响范围内彼此串联的“带状共同体”谱系结构。所以,本文主要对苏州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苏州与江南地区其它各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身份背景和心理,以及对应相关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的源流和差异,初步架构了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江南近代建筑谱系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麻可可[9](2020)在《共生理念下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乡村出现的衰落问题,2017年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乡村发展要遵循其规律,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优化乡村内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等。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由此构成我国社会“共生”矛盾的社会与时代背景。在乡村建设中,片面强调历史风貌的延续和地方建筑文化的传承,缺少原发性研究,很多地方政府以不恰当的方法和方式介入乡村建设,没有做到循序渐进的更新与传承。在建筑学角度上,乡村建筑设计简单机械地沿用城市建设地思路,缺乏针对性的理论指引。近阶段,很多建筑师与地方工匠合作开展实地建造,在农村建筑更新中认识到乡村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性,吸收乡土营建理念和技术,探讨传统乡土空间秩序的当代表达方式,为乡村公共建筑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指导。本论文以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传统乡村公共建筑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剖析,并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考察,借鉴黑川纪章共生理念,对当下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实践进行分析,探寻乡村公共建筑设计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共生设计方法,其中宏观层面包括乡村公共建筑与环境、文化的共生,中观层面包括乡村公共建筑内外空间的共生、材料的共生,微观层面包括新旧细部共生、新技术与传统共生、新科技与原有做法的共生。
陈纵[10](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地区的、现代的新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区的、现代的新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1)京西传统村落民居材料及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京西传统村落民居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1.1.2 废旧材料再利用研究的持续关注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京西传统村落范围限定 |
1.3.2 材料再利用范围限定 |
1.3.3 本文研究村落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分析 |
1.6.1 关于材料的设计研究 |
1.6.2 关于材料的再利用研究 |
1.6.3 现状研究分析 |
第二章 建筑材料的利用 |
2.1 建筑材料的种类 |
2.1.1 基本种类 |
2.1.2 材料特性 |
2.1.3 工艺做法 |
2.2 前工业时代建筑材料利用典型案例分析 |
2.2.1 西方建筑 |
2.2.2 国内建筑 |
2.2.3 中西方建筑用材的特点对比 |
2.3 近现代建筑材料利用典型案例分析 |
2.3.1 西方建筑 |
2.3.2 国内建筑 |
2.3.3 中西方建筑用材的趋势分析 |
2.4 建筑材料的再利用分析 |
2.4.1 建筑废料的产生 |
2.4.2 再利用方法 |
2.4.3 再利用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京西传统民居的材料利用与表现 |
3.1 建筑的材料背景 |
3.1.1 文化背景 |
3.1.2 地理环境 |
3.1.3 工业发展 |
3.2 木材的利用与表现 |
3.2.1 木材种类 |
3.2.2 木材利用方式 |
3.2.3 木材构造工艺 |
3.3 石材的利用与表现 |
3.3.1 石材种类 |
3.3.2 石材利用方式 |
3.3.3 石材构造工艺 |
3.4 瓦材的利用与表现 |
3.4.1 瓦材种类 |
3.4.2 瓦材构造工艺 |
3.5 其他材料 |
3.5.1 琉璃 |
3.5.2 煤渣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材料的再利用研究 |
4.1 材料再利用中的设计问题 |
4.1.1 理论基础 |
4.1.2 再利用设计原则 |
4.1.3 再利用案例分析 |
4.2 材料再利用中的技术问题 |
4.2.1 再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
4.2.2 再利用的方式 |
4.2.3 再利用的实践案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京西材料的再利用实践 |
5.1 建筑要素分析 |
5.1.1 场地及周围关系 |
5.1.2 项目定位 |
5.1.3 地域特性 |
5.2 设计方案 |
5.2.1 设计思想 |
5.2.2 设计内容 |
5.2.3 空间生成 |
5.2.4 构造及工艺设计 |
5.3 材料再利用设计 |
5.3.1 材料分析 |
5.3.2 材料再利用设计思路 |
5.3.3 材料再利用方法 |
5.3.4 材料对建设的影响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再利用的意义与可行性 |
6.1.1 再利用的意义 |
6.1.2 再利用的可行性 |
6.2 核心内容与创新点 |
6.2.1 核心内容 |
6.2.2 创新点 |
6.3 再利用的趋势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拉斯金生平的传记类研究 |
1.2.2 关于拉斯金艺术思想的研究 |
1.2.3 关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以拉斯金思想与影响为主题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2.约翰·拉斯金的工作生涯脉络剖析 |
2.1 拉斯金的工作生涯划分 |
2.1.1 拉斯金的工作生涯概述 |
2.1.2 工作生涯的阶段划分 |
2.2 拉斯金所处时代的背景综述 |
2.3 工业时代背景下社会剧变对拉斯金工作的影响 |
2.3.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
2.3.2 拉斯金工作的中期阶段(1842-1860 年) |
2.3.3 拉斯金工作的后期阶段(1860-1900 年) |
2.4 新旧时代交替背景下的艺术理论发展与拉斯金的艺术理论 |
2.4.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
2.4.2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中期阶段(1842-1860 年) |
2.4.3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后期阶段(1860-1900 年) |
2.5 19 世纪前后的建筑潮流及建筑理论发展 |
2.5.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
2.5.2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中期与后期阶段(1842-1860 年与1860-1900 年) |
2.6 本章小结 |
3.约翰·拉斯金的建筑思想 |
3.1 拉斯金建筑思想体系认知 |
3.1.1 拉斯金与普金建筑思想中对待宗教因素的异同 |
3.1.2 类比人之品德的道德说教建筑评价方式 |
3.1.3 自然主义的装饰方法与装饰主题 |
3.1.4 强调建筑中手工艺因素的价值 |
3.1.5 拉斯金“反修复”式的建筑遗产保护思想 |
3.2 对拉斯金功能主义思想的考察 |
3.2.1 对“功能主义”概念的界定 |
3.2.2 对建筑“功能”概念的肯定和拉斯金的建筑分类 |
3.2.3 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 |
3.2.4 好的建筑是健康社会关系的反映 |
3.2.5 辩证观点下的功能主义思想 |
3.3 对拉斯金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的考察 |
3.3.1 对“材料理性主义”的概念界定 |
3.3.2 建筑的两种美德:力与美 |
3.3.3 建筑结构中的三种欺诈 |
3.3.4 以材料和真实性为评判标准的建筑评判方式 |
3.3.5 基于材料理性主义的哥特复兴建筑思想 |
3.4 本章小结 |
4. “功能主义思想”与“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4.1 拉斯金建筑思想在现代建筑理论发展中的影响 |
4.1.1 现代建筑理论发展中的代表思想举例 |
4.1.2 对“功能主义”和“材料理性主义”的再认识 |
4.1.3 对单纯的“功能主义”或“理性主义”的批判 |
4.1.4 拉斯金建筑理论对“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融合 |
4.1.5 拉斯金“材料理性主义”之于巴黎美术学院建筑理性精神的“承上”关系 |
4.1.6 拉斯金“功能主义”之于新艺术、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启下”关系 |
4.2 拉斯金建筑思想在现代建筑实践发展中的影响 |
4.2.1 指导与启发 |
4.2.2 萃取与整合 |
4.2.3 批判与延伸 |
5.结论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图表目录及出处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3)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控制要素及其层级研究 ——以旗舰店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城市风貌与建筑风貌均趋同的时代背景 |
1.1.2 注重风貌管控的政策导向 |
1.1.3 建筑风貌的管控要素不明确与层次混乱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限定 |
1.3.1 城市建筑风貌 |
1.3.2 既有风貌环境 |
1.3.3 建筑界面 |
1.3.4 旗舰店建筑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风貌管控 |
1.4.2 关于建筑界面 |
1.4.3 关于旗舰店建筑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研究基础 |
2.1 既有风貌环境中“新”建筑设计与管控的困境 |
2.1.1 既有风貌环境定义与构成 |
2.1.2 既有风貌环境的“新”与“旧”博弈 |
2.1.3 现有建筑风貌管控要素缺乏层级划分 |
2.2 在风貌控制下探讨建筑界面的意义 |
2.2.1 概念 |
2.2.2 建筑界面的双重性及其构成要素 |
2.2.3 现有的风貌控制导则与建筑界面的关系 |
2.3 以旗舰店建筑为例的意义 |
2.3.1 旗舰店是在风貌控制下建筑表现自我的极限 |
2.3.2 旗舰店在街区中的选址分布均匀 |
2.3.3 旗舰店与建筑师的深度合作 |
2.4 本章小结 |
3. 既有风貌环境中改造建筑界面设计 |
3.1 定义与风貌控制的关系 |
3.1.1 定义 |
3.1.2 历史风貌建筑与风貌连续性的关系 |
3.2 案例分析 |
3.2.1 Apple SoHo纽约苏活区苹果店 |
3.2.2 Apple Covent Garden考文特花园苹果店 |
3.2.3 Apple Champs-Elysees香榭丽苹果店 |
3.2.4 艾坦 巴黎 |
3.2.5 Apple Williamsburg-威廉斯堡苹果店 |
3.3 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改造的困境与原则 |
3.3.1 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改造困境 |
3.3.2 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改造原则 |
3.4 既有风貌环境建筑界面可改造要素 |
3.4.1 侧界面-构件 |
3.4.2 侧界面-洞口 |
3.4.3 顶界面-天窗 |
3.4.4 侧界面内侧 |
3.4.5 建筑内部 |
3.5 本章小结 |
4. 既有风貌环境中的新建建筑界面设计 |
4.1 定义与风貌连续性的关系 |
4.1.1 定义 |
4.1.2 既有风貌环境中新建建筑与风貌连续性的关系 |
4.1.3 PC Hofftstraat |
4.2 建筑案例 |
4.2.1 134 Wooster Street |
4.2.2 “水晶屋” |
4.2.3 Brick Pixelation砖像素 |
4.2.4 The Looking Glass-“窥镜” |
4.2.5 Apple Kyoto-日本京都苹果店 |
4.2.6 Carred'Art尼姆现代城市艺术中心 |
4.2.7 Apple Fifth Avenue第五大道苹果店 |
4.3 既有风貌环境中新建建筑面临困境与设计原则 |
4.3.1 既有风貌环境中新建建筑困境 |
4.3.2 既有风貌环境中新建建筑原则 |
4.4 新建建筑界面消隐化策略 |
4.4.1 建筑界面相似性消隐 |
4.4.2 建筑界面形体消隐 |
4.4.3 建筑界面透明化消隐 |
4.4.4 建筑界面半透明消隐 |
4.4.5 建筑界面动态化消隐 |
4.4.6 建筑界面反射消隐 |
4.5 本章小结 |
5. 泛风貌环境下的新建建筑界面设计 |
5.1 泛风貌环境的界定 |
5.1.1 定义与特性 |
5.1.2 案例-太古里 |
5.2 建筑案例 |
5.2.1 Apple Dubai Mall-迪拜购物中心苹果店 |
5.2.2 Apple Union Square-旧金山联合广场苹果店 |
5.2.3 Apple Cotai Central澳门金沙苹果店 |
5.2.4 Apple Piazza Liberty米兰自由广场苹果店 |
5.2.5 Apple Marina Bay Sands-新加坡滨海湾苹果店 |
5.3 泛风貌环境下建筑界面设计的困境 |
5.3.1 历史信息消失前提下界面设计态度的争议 |
5.3.2 整体性与连续性消失前提下重塑风貌的困境 |
5.3.3 建筑风貌多元前提下界面要素提取的困境 |
5.4 泛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设计策略 |
5.4.1 与以往风貌环境结构的对话 |
5.4.2 对原有风貌建筑要素符号的挖掘 |
5.4.3 基于集体记忆的场所感营造 |
5.5 本章小结 |
6. 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要素提取与层级划分 |
6.1 风貌连续下的建筑界面要素提取与层级划分 |
6.1.1 界面轮廓连续下的建筑界面要素 |
6.1.2 侧界面分段连续下的建筑界面要素 |
6.1.3 断面样态连续下的建筑界面要素 |
6.1.4 建筑界面要素的风貌控制 |
6.2 以西安三学街片区为例 |
6.2.1 选址原因 |
6.2.2 街区风貌分析 |
6.2.3 结论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从哥本哈根到纽约 ——基于城市设计的BIG创作实践脉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设计层面的建筑理论研究现状 |
1.2.2 BIG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汲取:哥本哈根的影响 |
2.1 城市对建筑思想的影响:现代主义丹麦建筑思潮的培养皿——哥本哈根 |
2.1.1 克制的现代主义与丹麦建筑师 |
2.1.2 从拉斯姆森的“指状规划”到扬·盖尔的交往空间 |
2.1.3 由城市发展催生“平民主义”的丹麦新兴事务所 |
2.1.4 COBE与 BIG——实现“平民主义”的不同路径 |
2.2 哥本哈根城市对BIG设计思想的影响 |
2.2.1 城市公共空间和步行系统 |
2.2.2 公众参与和民主设计 |
2.2.3 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
2.2.4 无政府主义与乌托邦构建 |
第3章 反哺:以哥本哈根为原点展开的建筑实践 |
3.1 城市空间——从身体经验到场所经验 |
3.1.1 哥本哈根港口滨水空间更新 |
3.1.2 哥本哈根移民街区公共空间 |
3.2 建筑内外——建筑逐步与城市空间发生关联 |
3.2.1 开口:开放的建筑空间 |
3.2.2 叠置:附加的外部空间 |
3.2.3 偏移:内部创造的外部 |
3.2.4 缝隙:内部与外部的渗透 |
3.3 从建筑内外隔阂的破除到对建筑与城市关系的思考 |
3.3.1 形体裁切:建筑形态由城市环境塑形 |
3.3.2 像素体块:建筑实体对城市轮廓的影响 |
3.3.3 消隐立面:建筑形式追随城市功能 |
3.3.4 城市庭院:建筑空间对城市环境的延续 |
3.4 集合住宅——建筑映射多维度的城市问题 |
3.4.1 理想城市住宅 |
3.4.2 回应社会与环境问题的居住单元 |
第4章 新生:纽约的机遇与挑战 |
4.1 大都会的天际线 |
4.1.1 纽约——“塔之城” |
4.1.2 杂交的塔楼 |
4.2 限制与新生 |
4.2.1 区划法案的副作用 |
4.2.2 突变——限制催生出新的建筑形态 |
4.3 “拥挤”的街道 |
4.3.1 日常性的回归 |
4.3.2 街区空间更新 |
4.4 基础设施的多重属性 |
4.4.1 罗伯特·摩西与简·雅各布斯 |
4.4.2 基础设施更新作为激活公共空间的媒介 |
4.5 小结:哥本哈根与纽约作为理想城市原型的母体 |
第5章 启示:“实用主义”乌托邦建构 |
5.1 隐于表象的乌托邦理想 |
5.1.1 重复与差异——BIG建筑思想的普适性与特殊性 |
5.1.2 实用主义外表下的乌托邦理想 |
5.2 批判现实困境 |
5.2.1 图像与符号 |
5.2.2 模仿与反讽 |
5.3 解构传统体系 |
5.3.1 行为驱动形式 |
5.3.2 消解平台属性 |
5.4 重构城市秩序 |
5.4.1 隐形的网络:基础设施 |
5.4.2 显性的网格:均质空间到均质平台 |
5.5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BIG作品年表(2005-2020) |
附录2 图片附录 |
致谢 |
(5)共生视角下海草房聚落生活空间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畴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学术意义 |
1.5.1 海草房国内研究现状 |
1.5.2 传统民居改造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3 相关理论国内研究现状 |
1.5.4 相关理论国外研究现状 |
1.5.5 国内外研究的学术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
1.6.1 逻辑主线构建 |
1.6.2 基本研究方法 |
1.6.3 再生设计所面临的挑战 |
1.7 文章理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草房聚落生活空间调研与研究 |
2.1 实证调研方法设计 |
2.1.1 调研内容制定 |
2.1.2 调研成果展示 |
2.2 海草房生活空间形态研究 |
2.2.1 海草房院落空间形态 |
2.2.2 海草房室内空间形态 |
2.2.3 海草房单元之间空间组合类型 |
2.3 海草房建筑细部形态研究 |
2.3.1 功能性细部 |
2.3.2 非功能性细部 |
2.4 海草房聚落室外生活空间研究 |
2.4.1 “点”空间 |
2.4.2 “线”空间 |
2.4.3 “面”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生思想理论的引介 |
3.1 后工业时代的共生秩序 |
3.2 共生理论的思想内涵 |
3.2.1 从《新共生思想》理解共生理论 |
3.2.2 从黑川纪章作品理解共生理论 |
3.2.3 “一般领域”、“圣域”、“中间领域”的思想核心 |
3.3 共生理论在海草房生活空间再生设计上的运用 |
3.3.1 海草房建筑“圣域”的独特性 |
3.3.2 海草房建筑“形”的价值思考 |
3.3.3 基于共生思想的设计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及其设计手法类型化研究 |
4.1 生活空间再生的设计类型 |
4.1.1 内部/个体生活空间再生 |
4.1.2 外部/聚落生活空间再生设计 |
4.2 新旧空间的共生设计手法—功能置换下的生活空间再生 |
4.2.1 外部空间边界扩展 |
4.2.2 内部空间“Mini Space”置入 |
4.2.3 “内外”空间相互转换 |
4.2.4 在海草房改造中的运用 |
4.3 既有功能生活空间优化 |
4.3.1 功能流线重组 |
4.3.2 内部适老化设计构思 |
4.3.3 设计手法总结 |
4.4 新建建筑与历史村落共生设计手法 |
4.4.1 形式上弱化新建筑—新旧建筑的相互融合 |
4.4.2 形式上强调新建筑—新建筑向旧建筑的呼应 |
4.4.3 海草房聚落中新建建筑形式研究 |
4.4.4 设计手法总结 |
4.5 室外活动空间的新旧共生 |
4.5.1 室外活动空间的功能配置 |
4.5.2 休憩空间的营造 |
4.5.3 “精神性空间”的氛围营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获奖作品解读 |
5.1 项目背景介绍 |
5.2 设计过程推演 |
5.2.1 功能布局与风貌修复 |
5.2.2 建筑空间形态推敲 |
5.2.3 成果图 |
5.2.4 节点图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中网络图片来源汇总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 |
1.1.2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建筑语境 |
1.1.3 云南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 |
1.2.1 《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限定 |
1.2.2 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的界定 |
1.2.3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现状研究 |
1.4.1 地域主义发展脉络 |
1.4.2 中国地域性建筑发展脉络 |
1.4.3 《云南建筑》折射出的云南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视角 |
1.5.1 文本分析法 |
1.5.2 分类分析法 |
1.5.3 量化分析法 |
1.5.4 关键词分析法 |
1.5.5 图解分析法 |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建筑话语中的“在地” |
2.1 “地方概念”进入中国建筑界 |
2.2 从台湾的“在地”到地域建筑的“在地” |
2.2.1 local(地方) |
2.2.2 region(地域) |
2.2.3 in-situ(在地) |
2.2.4 地方性、地域性、在地性的异同 |
2.3 “在地”的“在”与“地” |
2.3.1 建筑师的“在”与海德格尔的“在” |
2.3.2 地方性的“地”与地域性的“地” |
2.4 “在地性”在建筑学上的界定 |
2.5 研究云南建筑的“在地性”的意义及价值 |
2.6 小结 |
第三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 《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1 《云南建筑》概述 |
3.1.2 《云南建筑》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的重要文献 |
3.1.3 《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4 《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5 《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6 《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2 当代云南“在地性”创作的影响因素 |
3.2.1 主体创作意识因素 |
3.2.2 社会环境因素 |
3.2.3 文化环境因素 |
3.2.4 历史文脉因素 |
3.2.5 技术特征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 |
4.1 云南地域性建筑发展的历史分期 |
4.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及建筑创作 |
4.2.1 20 世纪80 年代震荡反思时期——地域特色外在表达时期 |
4.2.2 20 世纪90 年代多元突破时期——地域特色内在表达时期 |
4.2.3 21 世纪00 年代理性创新时期——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时期 |
4.2.4 21 世纪10 年代本土话语建立时期——立足本土的地域精神追求时期 |
4.2.5 小结 |
4.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演变 |
4.3.1 CNKI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2 基于《云南建筑》的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3 基于关键词解析出的四大特征趋势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典型案例解析 |
5.1 典型作品与图解方法 |
5.1.1 图解方法理论 |
5.1.2 生成性图解和埃森曼图解方法 |
5.1.3 典型建筑选取方法和解析价值 |
5.2 20 世纪80 年代昆明旧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民族性”的图示体现 |
5.2.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2.2 建筑生成手法 |
5.2.3 工人的纪念碑——现代建筑的乡土纪念性 |
5.3 20 世纪90 年代’99 昆明世博会中国馆案例解析——“地方性”的图示体现 |
5.3.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3.2 建筑生成手法 |
5.3.3 在传统的形式中追寻“现代化理想” |
5.4 21 世纪00 年代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案例解析——“地域性”的图示体现 |
5.4.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4.2 建筑生成手法 |
5.4.3 “真实”的现代建筑语言 |
5.5 21 世纪10 年代昆明新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在地性”的图示体现 |
5.5.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5.2 建筑生成手法 |
5.5.3 解构与重构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云南建筑》1982-2018 年期刊状态及刊号列表 |
附录 C:《云南建筑》1980 年以后重要文献列表 |
附录 D:《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E:《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F:《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G:《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7)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视角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视角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核心概念 |
1.2.1 形式能量法则/形式重力法则 |
1.2.2 建筑环境调控 |
1.2.3 建筑气候适应性 |
1.2.4 能量机制 |
1.2.5 建筑热力学模型 |
1.3 研究综述 |
1.3.1 有关环境调控的理论研究 |
1.3.2 有关热力学建筑理论的研究 |
1.3.3 有关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法则的理论模型构建 |
2.1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理论基础 |
2.1.1 气候与生物——建筑生物气候学 |
2.1.2 适应与进化——生物进化论思想 |
2.1.3 耗散与协同——热力学建筑理论 |
2.2 建筑形式的能量法则 |
2.2.1 形式、物质与能量 |
2.2.2 重力法则与能量法则:从静力学到热力学 |
2.2.3 能量视角下的建筑特征 |
2.3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共构 |
2.3.1 形式适应气候——建筑环境调控的原始起源与乡土发展 |
2.3.2 形式追随设备——建筑环境调控的机械介入与价值异化 |
2.3.3 形式响应能量——建筑环境调控的自然回归与整体共构 |
2.4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与价值取向 |
2.4.1 建筑进化——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 |
2.4.2 能量响应——建筑形式与能量的价值取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关系的系统模型构建 |
3.1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
3.1.1 复杂性科学视角 |
3.1.2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 |
3.1.3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的历史维度 |
3.1.4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
3.2 气候——外部能量系统 |
3.2.1 气候的释义 |
3.2.2 气候与能量 |
3.2.3 气候的层级 |
3.2.4 全球性气候 |
3.2.5 微气候 |
3.3 舒适——人体反应系统 |
3.3.1 人体热舒适与能量平衡 |
3.3.2 物理参数 |
3.3.3 人体热舒适的综合评价 |
3.3.4 热舒适指标的选取 |
3.4 建筑——建筑调控系统 |
3.4.1 能量转换方式 |
3.4.2 建筑传热过程 |
3.5 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1 被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2 主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3 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机制的数理模型构建 |
4.1 建筑调控系统的能量机制 |
4.1.1 能量捕获——促进 |
4.1.2 能量隔离——抑制 |
4.1.3 能量阻尼——延迟 |
4.2 建筑形式因子与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与完备性研究 |
4.2.1 界面 |
4.2.2 体形 |
4.3 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 |
4.3.1 建筑性能数值模拟概论 |
4.3.2 传导、对流、辐射耦合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原型的分析模型构建 |
5.1 建筑热力学模型的定义 |
5.1.1 类型·原型与范型·模型 |
5.1.2 建筑环境调控的类型研究 |
5.1.3 建筑热力学模型——分析模型 |
5.2 酷寒区热力学原型——东北汉族民居 |
5.3 寒冷区热力学原型——晋西半地坑窑民居 |
5.4 干寒区热力学原型——青甘庄窠民居 |
5.5 温暖区热力学原型——云南汉式合院民居 |
5.6 湿晦区热力学原型——徽州厅井民居 |
5.7 湿热区热力学原型——岭南广府民居 |
5.8 建筑形式因子气候适应性综合分析 |
5.8.1 建筑形式因子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5.8.2 各气候区建筑原型的对比分析 |
5.9 热力学模型 |
5.10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 |
5.10.1 环境调控的建筑设计 |
5.10.2 设计流程与工具 |
5.10.3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的应用原理与优点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性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1.2.1 研究时间界定 |
1.2.2 研究空间界定 |
1.2.3 研究对象界定 |
1.2.4 研究具体问题、目标及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相关领域谱系学历史观点研究 |
1.3.2 相关领域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 |
1.3.3 国内外近代建筑相关史论与谱系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 |
2.1 江南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社会背景 |
2.1.1 政治体制的冲击与变革 |
2.1.2 经济形态的演变与交替 |
2.1.3 社会文化的吐故与纳新 |
2.2 近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基本特点 |
2.2.1 以代表性士绅学习“西学”为发端 |
2.2.2 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绅阶层为主体 |
2.2.3 以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为基础 |
2.3 近代城市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关系 |
2.3.1 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为底色 |
2.3.2 传统“束缚”与近代“自由”为焦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社会心理的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 |
3.1 苏州近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 |
3.1.1 近代前苏州城市社会经济概貌 |
3.1.2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 |
3.2 社会心理影响苏州近代建筑营造的决策方式 |
3.2.1 个体呈现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
3.2.2 社会群体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干预力 |
3.3 苏州近代建筑社会心理角度的分类 |
3.3.1 “激发”型建筑 |
3.3.2 “盲从”型建筑 |
3.3.3 “批判”型建筑 |
3.3.4 “选择”型建筑 |
3.3.5 “交融”型建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和谱系特征 |
4.1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 |
4.1.1 苏州传统式样建筑仍为其底色 |
4.1.2 苏州近代建筑与西式建筑的演变关系 |
4.2 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的物质形态特征 |
4.2.1 “激发”型建筑的刻意折“中” |
4.2.2 “盲从”型建筑的统一学“西” |
4.2.3 “批判”型建筑的视觉新“中” |
4.2.4 “选择”型建筑的“中”“西”斟酌 |
4.2.5 “交融”型建筑的“中”“西”共融 |
4.3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苏州近代建筑谱系 |
4.3.1 “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的循环选择特征 |
4.3.2 人物谱系与近代建筑类型间的高对应度 |
4.3.3 五种类型近代建筑“源”和“流”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受制于上海和南京社会群体 |
5.1 上海洋商群体商业本位思想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
5.1.1 近代上海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
5.1.2 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上海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
5.1.3 近代上海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
5.2 南京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
5.2.1 近代南京军政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
5.2.2 军政群体威权意识对南京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
5.2.3 近代南京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苏州与江南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近代建筑关系辨析 |
6.1 近代无锡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无锡与苏州两地比较 |
6.1.1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
6.1.2 民族工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无锡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
6.1.3 近代无锡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
6.2 近代常州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常州与苏州两地比较 |
6.2.1 近代常州官商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
6.2.2 官商绅群体私利心理对常州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
6.2.3 近代常州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
6.3 近代镇江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镇江与苏州两地比较 |
6.3.1 近代镇江的政治群体的更迭及其作为 |
6.3.2 政治群体目标导向对镇江和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
6.3.3 近代镇江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
7.1 “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 |
7.1.1 差异性辐射和亲疏性串联的结构 |
7.1.2 经济和文化带状共同体的形成 |
7.2 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决定区域内建筑谱系脉络 |
7.2.1 群体心理间的异和同定义近似和差异并存的建筑谱系关系 |
7.2.2 区域内各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建筑谱系结构图 |
7.3 江南地区中影响其它城市和接受影响城市的路径 |
7.3.1 影响其它城市的营造在于营建群体背景和业内动向 |
7.3.2 接受影响城市的营造在于导向性主流群体心理和经历 |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后续研究和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附录2:苏州近代建筑及原归属人背景概览 |
参考文献 |
(9)共生理念下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共生理念下乡村公共建筑设计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共生理论思想研究总结 |
2.1.1 共生思想形成的背景和思想源泉 |
2.1.2 “共生论”产生和发展 |
2.1.3 “共生论”思想 |
2.1.4 黑川纪章共生建筑 |
2.1.5 “共生论”思想对传统乡村建筑设计的启示 |
2.2 共生理念下国内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研究 |
2.2.1 国内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现状 |
2.2.1.1 宏观层面的共生 |
2.2.1.2 中观层面的共生 |
2.2.1.3 微观层面的共生 |
2.3 共生理念下国外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现状 |
2.3.1.1 宏观层面共生 |
2.3.1.2 中观层面的共生 |
2.3.1.3 微观层面的共生 |
2.4 乡村公共建筑设计国内外案例及理论研究总结 |
第三章 共生理念下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宏观层面的方法研究 |
3.1 乡村公共建筑与环境共生 |
3.1.1 建筑自身与环境的融合 |
3.1.2 建筑呼应自然与地形 |
3.1.3 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设计 |
3.2 乡村公共建筑与文化共生 |
3.2.1 传统记忆文化的重构与共生 |
3.2.2 乡土建筑的现代语言诠释 |
3.3 乡村公共建筑宏观层面设计策略与总结 |
第四章 共生理念下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中观层面的方法研究 |
4.1 乡村公共建筑内外空间共生 |
4.1.1 内部与外部共生——中间领域的概念 |
4.1.2 灰空间在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中的运用 |
4.2 室外场所营造原则 |
4.3 乡村公共建筑功能共生 |
4.3.1 功能复合型转化及可预见性特征总结 |
4.3.2 公共功能整合与通用性 |
4.4 乡村公共建筑材料共生 |
4.4.1 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传统与现代材料总结 |
4.4.2 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不同材料共生方法 |
4.5 乡村公共建筑中观层面设计策略与总结 |
第五章 共生理念下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微观层面的方法研究 |
5.1 新旧细部共生 |
5.1.1 传统生活场景及其元素在建筑中运用 |
5.1.2 传统构件形式在新建筑的运用 |
5.1.3 建筑细部共生方法 |
5.2 技术与传统共生 |
5.2.1 传统建造技术的借鉴 |
5.2.2 原有做法在新建筑中的运用特点 |
5.2.3 新技术与传统建造体系的结合 |
5.3 新科技与原有做法的共生 |
5.3.1 西南地区新科技运用 |
5.3.2 新科技与原有做法的共生总结 |
5.4 乡村公共建筑微观层面设计策略与总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10)“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四、地区的、现代的新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1]京西传统村落民居材料及再利用研究[D]. 王聪.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D]. 迂狄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控制要素及其层级研究 ——以旗舰店建筑为例[D]. 韩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4]从哥本哈根到纽约 ——基于城市设计的BIG创作实践脉络分析[D]. 梁波.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5]共生视角下海草房聚落生活空间再生设计研究[D]. 侯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D]. 范小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D]. 仲文洲. 东南大学, 2021
- [8]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龚滢. 江南大学, 2020(04)
- [9]共生理念下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D]. 麻可可.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