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维吾尔语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标准化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张恺怡[1](2021)在《文字改革出版社与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运动 ——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广为核心》文中认为近代以来,中国语言使用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时期的语文改革运动,是这一历史性变化发生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任何一次语文改革运动中,出版都是推动改革的主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便成立了文字改革委员会作为推动语文改革的最高领导机构,1956年文字改革委员会下设文字改革出版社。文字改革出版社作为官方出版社,在文字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书籍和期刊的出版工作,发起、落实、传播语文改革中的具体政策。本研究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广为切入点研究文字改革出版社发展的历史及其与当代中国语文改革运动的互动关系。通过收集整理文字改革出版社存续期间出版的与拼音问题有关的书籍和期刊,结合史料文献和当事人回忆录等资料,梳理和分析文字改革出版社在1956年至1985年三十年间在汉语拼音方案制定以及推广过程中的具体工作。通过研究理清以下问题:(1)文字改革出版社的基本情况,如成立背景、人员构成、出版书籍和期刊概况等;(2)文字改革出版社为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所做的工作;(3)文字改革出版社的出版活动在推广“汉语拼音方案”等语文改革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最后,以此为基础总结文字改革出版社在当代中国语文改革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邴波[2](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孙某姑[3](2020)在《彝语阿都话基础语音资源库的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彝语阿都话属彝语北部方言,主要使用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宁南县及普格、昭觉、德昌、金阳、会东、会理等地区,目前约有60万彝族人使用阿都话。利用信息化手段保存、传承具有复元音、复辅音等语音特征的阿都话是最为有效、极具价值的保护方式。论文按语言调查规范标准化制定《彝语阿都话语音调查文本》,同时运用语料库、My SQL、Web程序等技术完成彝语阿都话基础语音资源库的建设及应用开发。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六个章节进行探讨和分析:前言部分:围绕彝语阿都话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明阿都话的使用范围、情况以及语音特点等,结合国内濒危民族语言的保护策略,提出建设语音资源库的目标。第一章:彝语阿都话语音特色分析,分别从元音、辅音、声调三个维度来举例说明彝语阿都话中存在的语音特色和音系特点,完成归纳说明。第二章:彝语阿都话语音数据整理,这个过程包括调查文本的设计和整理工作。具体践行语音田野调查,具体深入阿都话使用核心区布拖境内进行语音数据采集,按规划完成语料的采集和整理彝文、汉译文、国际音标对应的32753个标注的字符。第三章:彝语阿都话基础语音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对语音资源库结构系统分析,提出以PHP+My SQL+Apache技术结合完成具备前后台系统,又兼具民族风格的阿都话基础语音资源库的建设、管理和运用。第四章:基于语料库的彝语阿都话声学参数库与元音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完成语音标注和分类存储。另一方面采用具体的实验语音分析的方式,利用Praat语音分析平台对语音数据分析建立声学参数库并完成实验语音角度的统计、分析,完成阿都话元音图谱的绘制。结语部分:总结论文研究的亮点和特色,分析不足之处,并阐明研究需要的后续改进。
巴格提·卡马力(Baget kamal)[4](2020)在《哈萨克医学术语汉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医学主要包括中医医学和民族医学两大部分。哈萨克族医药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不仅是中国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宝库,还是世界医药文化的宝库。由于哈萨克族医学翻译理论体系的不完善,同时缺少专业的翻译人才,哈萨克语医学术语的翻译与传播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截止目前,哈萨克语医学术语虽然有部分已经被翻译出来,但是翻译的数量有限,总体质量水平依然有待进步。本文通过对哈萨克语医学术语的汉译进行研究。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正文部分为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一章对哈萨克医学及哈萨克语医学术语汉译情况进行简要说明;第二章对术语的定义、医学术语和哈萨克语医学术语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三章分析了哈萨克语医学术语汉译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哈萨克语医学术语的汉译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结语是对本论文的总结以及本文的局限性。本文对哈萨克语医学术语汉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规范哈萨克语医学术语汉译的必要性。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对于一定数量的哈萨克语医学术语,我们能够在中医术语中找到对应词;在目的语(汉语)中找不出与源语(哈萨克语)等效的词语进行翻译时,正确地创建术语标准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在翻译具有浓厚哈萨克族文化气息的哈萨克语医学术语时,可以采用直译来防止哈萨克族中的文化特色在翻译中丢失;对于某些容易引起混淆的术语,可以采用意译以确保正确传达这些术语的真实含义。在第四章主要讨论了三项基本翻译原则和三项翻译方法,掌握其中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对哈萨克语文献中的哈萨克医学术语翻译起到指导作用,同时对于哈萨克族医学和中医学之间的交流有促进作用。
王蕊[5](2019)在《“湾区”语词的术语化历程及对“湾区”基于认知的空间范围初步判定》文中提出全球临海湾地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经验也印证了临海湾地区的重要性。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湾区”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热点问题,但是目前国内相关文献大多是立足于“具体湾区”的案例分析和经验借鉴,缺乏对“湾区”语词本身的研究和思考,针对一般意义上的湾区现象提出的认知和方法论也较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湾区”作为研究对象,从语词的角度切入而展开分析。本研究总体上按照“发现问题-关注客观存在-世界观-方法论-实践”的逻辑顺序进行。通过对湾区词义在国内外的演变分析,本文发现“湾区”一词在国外一直保持特指旧金山湾区的本义,在国内逐步泛化为指代一种地域空间类型。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对“湾区语词在国内的术语化历程”进行了分析,以语词客观存在的术语化现象,说明湾区作为一种客观共性地理现象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世界观阶段,对湾区的认知从语词和现象两个角度四个方面予以阐述:本文认为湾区语词核心含义可以理解为“宏观跨行政区的沿海湾地域空间实体”;湾区现象是由内部自组织力和外部他组织力共同促成的;湾区现象所反映的本质是“环海湾城市间的跨行政边界治理问题”;湾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在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城市地理和政治地理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均有独特表现。世界观指导方法论,在对湾区认知的基础上,本文对“湾区空间实体范围判定”这个首要问题提出了初步的判定思路和方法,并基于杭州湾湾区进行了实证分析。
阎莉[6](2018)在《语言生态学视角下“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研究》文中提出语言规划是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社会治理活动,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五年来,聚焦“一带一路”语言话题的语言规划研究是我国语言学界主动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形成的学术焦点,已取得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以语言资源的应用为出发点,相关研究较多地聚焦我国汉语资源的开发和外语资源的建设,对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及其所面临语言问题的探讨略显不足。当前,“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推进构建了我国与周边中亚国家间新的语言生活,凸显了新疆核心区少数民族语言生活中值得关注的跨境语言现象。核心区跨境语言凝聚着跨境族群,承载着多元文化,是独具特色的国家资源,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可发挥国际沟通、民族认同、经济支撑、安全维护等多维度的社会功能。但是,当前我国对新疆核心区跨境语言的多重资源价值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其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致使它们尚无法较为理想地发挥服务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作用。因此,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核心区跨境语言的生态发展趋向,如何开发其资源价值,增强其社会功能,并使其成为构建国家周边语言能力的要素等便成为我国语言规划研究中的新话题,而我国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语言规划实践也必然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从跨境语言的视角对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语言规划进行研究,以助推未来的规划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意义方面,对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进行研究可以实例的形式为我国的语言规划学提供学科资料和经验依据,有助于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规划学的纵深发展。在实践意义方面,对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国跨境语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国家周边语言能力的提升及区域和国家语言生活的和谐。此外,对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进行研究在维护国家语言文化安全、提升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拓展国家在境外核心区的国际利益、促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20世纪90年代,语言规划研究出现了生态学转向。语言生态学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学研究范式,关注语言生态系统中各语言的资源属性和功能地位,倡导语言多样性和多语能力建设,着眼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在语言规划理论的拓展方面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在语言规划的实践领域可发挥较强的指导作用。本文认为,可借鉴语言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审视我国的本土语言现象,开发国家跨境语言资源,解决语言生活中的新问题,指导国家当前的语言规划,以应对全球化给少数民族语言带来的语言生态危机,促进多语环境下区域乃至国家语言生活的和谐。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语言规划理论及语言生态学理论,从语言规划的生态学视角出发,探讨“一带一路”核心区的跨境语言规划,具体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1)“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具有怎样的现实基础?即核心区跨境语言在境内外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生态现状,主要包括其社会功能和活力等级。(2)为什么要对“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进行规划?即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驱动要素有哪些,以及如何从语言生态学的视角对其予以解读。(3)如何对“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进行规划?即以语言规划的生态观为指导,制定核心区跨境语言未来规划实施的方略。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作为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现实基础,各跨境语言在境内外的生态现状各异,但整体而言我国跨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活力等级要低于境外相同的民族语言,且内弱外强的态势均在逐渐深化。首先,从语言的社会功能来看,核心区各跨境语言在我国境内的社会功能差异化较大,因此语言生态位的多寡、等级现状和发展趋向各不相同。在区域范围内,各跨境语言的主要社会功能分别以省区语言、群体语言和家庭语言为主;在领域范围内,各跨境语言在工具性、人文性、经济性等方面所发挥的社会功能程度不一,部分跨境语言的上述主要社会功能呈逐步衰减态势,面临语言生态位丧失的可能。核心区跨境语言中的主体民族语言在中亚各国的社会功能相对较为整齐,因此语言生态位的多寡和等级现状差异不大,但俄语生态位的多寡和等级稳中有变。在区域范围内,各跨境语言的主要社会功能分别以国际语言、国语和官方语言为主;在领域范围内,各主体民族的语言作为国语在工具性、人文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呈逐步增强态势,而俄语作为非主体民族语言的上述主要社会功能表现各异,且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其次,从语言的活力等级来看,核心区各跨境语言在我国的整体活力处于差异较大的不同等级,半数具有活力,半数活力堪忧;核心区各跨境语言在中亚各主体民族国家的活力等级差异不大,均具有活力,且整体活力优于我国。第二,当前的规划动机、国家的语言意识形态和现行的语言规划目标构成了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主要驱动要素,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为未来规划的实施提供了现实理据。首先,跨境语言国际性工具价值的提升及其不安全现象的产生和民族认同功能的凸显构成了当前的主要规划动机,也是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直接和显性动力因素,与我国同中亚各国之间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语言生态环境因素紧密关联。其次,我国国家层面的语言意识形态以语言资源理念、语言文化软实力论、语言经济意识和语言服务导向为特征,以“语言文化”的表现形式彰显了指导跨境语言规划的语言规划观,其形成受到国内外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我国现行的语言规划目标主要是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服务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战略大局,对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具有明显的多变量特征,且充分体现了我国语言规划基于语言而不囿于语言的内涵和导向。第三,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实施方略主要包括规划生态价值取向的确立、规划目标体系的构建和规划实施内容的制定。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生态价值取向和目标体系分别是规划内容实施将要遵循的主线和方向性指引。首先,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生态价值取向的实质是构建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的语言命运共同体,通过增强各跨境语言区域和领域范围内的社会功能,在促进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实现其多维度社会功能的扩展、融合和统一,以提升语言生态位的等级现状和稳固性。其次,基于语言生态观的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目标体系具有层次性、关联性和综合性特征:与语言文化相关的规划目标侧重我国国内语言资源、语言生态和国家语言能力的建设;社会生态环境因素驱动的规划目标侧重国家对外的战略计划和全球利益的实现,但最终指向中华民族在全球生态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分为跨境语言地位规划、跨境语言本体规划、跨境语言教育规划和跨境语言服务规划四部分,分别从核心区跨境语言的社会地位、本体结构、学习教育和社会需求等层面保护跨境语言的多样性,使多样化的跨境语言在语言生活中得以保持、提升,并有效发挥其社会功能。本研究的贡献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本文从语言生态学和语言规划的交叉理论视角对核心区跨境语言的生态趋向、资源价值、社会功能等我国本土语言问题进行探讨,跳出了语言规划就是规划语言的传统思维,为语言规划的研究开启了新的视野。第二,本文以语言规划的生态观为指导,通过对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实施内容的阐述,提出“语言服务规划”这种新的语言规划类型,有助于推动和丰富我国语言规划理论的本土化研究。第三,本文从语言使用的区域范围和领域范围两个维度提出了语言规划领域中语言社会功能的再划分方式,通过对核心区跨境语言社会功能的阐释,提出跨境语言所具有的工具性、人文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四方面的社会功能可在语言规划领域实现有机融合的观点,为论证语言工具性功能和非工具性功能的和谐统一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蔡妤荻[7](2018)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承载着人类数千年的活态文明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其内容丰富多彩,既能够体现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又能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各领域的关注。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保护的措施和方法显得零散、碎片化、不成体系,缺乏对整体保护框架建设和顶层设计的思考与探讨。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持续推进,将标准化的理念、手段和方式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势在必行。标准工作指南中的标准适用范围以及可行的方式方法,加之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以及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的应用,实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实施有赖于标准体系的建构。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概念分析,依据霍尔三维结构模式以及WSR系统方法论以及相关理论分析,在遵循体系建构的全面性、整体性、专业性、系统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表编制的要求,构画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规划图。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是由若干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次序进行分类,有机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从种类维(物理)、序列维(事理)、参与者维(人理)三个主要维度进行展开,从宏观上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一个立体的标准库集合,指导当前和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具有专业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特点,因而有必要以一个具体非遗为案例讨论其实际应用。江西景德镇具有近2000年的制瓷历史,保存有完好的手工制瓷技艺,分别被列入我国国家级和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是较好的分析案例。通过运用三维理论和WSR系统方法论,建构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并通过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图表式具体建设展开说明,标示拟重点研制标准领域,最终进行应用研究,确立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具体标准,包括相关术语和定义、传统窑炉、工艺流程、制瓷判断依据等,旨在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彭婧[8](2018)在《侗语文规范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侗语是侗族的传统语言,侗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创的拼音文字。侗文自创制和试行以来,为侗族的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承发挥了特殊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侗族的经济、教育、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语言生活需求不断丰富和增长。调查当代侗族社会的语言文字需求和使用状况,总结侗文试行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侗语文教学、媒体和新闻出版的成绩和问题,有效开展侗语文规划,可以促进侗语文的现代化,使侗语文更好地为侗族群众服务。基于这一思想,本论文以侗语文规范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侗文方案(草案)》修订完善,侗语审音和词汇和语法规范,研制侗文正词法规则,研制侗语规范词表,以及人名地名以及新词术语规范等一系列与侗语文社会应用相关的问题,并研制了侗语文若干规范建议稿,以期推进侗语文的规范工作,促进侗语文的当代应用。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几十年来的侗语文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侗语文研究的成绩,指出侗语文研究中社会应用研究的严重不足。同时,还对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侗族地区的标准侗语和侗文试行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侗文在学校教学、社会扫盲、新闻出版等领域的成就,也指出了试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对原因进行分析。二、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侗文方案(草案)》的不足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侗文方案》的修订建议。三、通过对现有几种侗语词典、侗文报刊杂志和电视新闻的侗文书写情况的比较和分析,指出了侗文书写中的问题,指出了制定系统的侗文正词法规则的重要性,并吸收国内外正词法的相关理论,参照《汉语拼音正词法》等相关规则规范,提出并阐述了侗文正词法规则的制定原则、方法和思路,并拟定了《侗文正词法》建议稿。四、考虑到侗语文的现代社会应用,本文也提出了研制侗文规范词表、对侗文人名地名和新词术语进行规范等问题,并依据《侗文方案》修订建议以及《侗文正词法》,收集整理了第一批《侗文规范词表》(建议稿)。
李桢,覃莎莎,李红俊[9](2018)在《维吾尔语新词术语构词法及其翻译研究》文中提出本项目运用维吾尔语新词术语翻译理论,着眼于维吾尔语新词术语语法构词法、翻译方法及其原则,进一步的深入挖掘讨论,其目的是为了丰富维吾尔语新词术语语言词汇,进行合理的新词术语规范化,进一步激发人们对维吾尔语新词术语的认识。
张慧[10](2016)在《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支持工具,对于语言运用、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以信息技术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既要促进双语言的学习,又要承担双文化的传承任务,同时还要克服双语教学中各主体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三通两平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的推动下,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取得显着发展。应然层面,双语教学资源库、语音识别技术、手持数字设备、可弹出视频、双语教学软件等信息技术的融入,极大地促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实然层面,信息技术的强势进入与民族地区双语教学需求产生对接错位,海量教育信息资源闲置、信息技术应用效率低下、民族文化传承式微等问题依然突出。如何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实现信息技术应用、双语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整合成为亟需探讨的课题。本研究以信息技术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方式、适切性与融合度为切入点,以新疆16所双语学校为调查样本,采用文献梳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提炼出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的典型特征,梳理了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新疆双语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本民族语言、文字是双语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双语教学形成了完备的模式和体系;具有完善的双语教学研究与管理体制;南、北疆双语教学发展差异较大。同时,在教育信息化热潮推动下,新疆双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了显着进步,一方面嵌套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体系中;一方面也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如构建独立的双语教学资源库、开放交互式双语教学服务体系、维汉双语学习APP等。然而,信息技术支持双语教学的结果却收效甚微。尽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教育信息资源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但“教育信息资源”与“本土民族文化”相剥离,造成资源适切性欠缺、民族文化资源“孤立、薄弱”,双语教师与学生资源“饥渴”仍然难解。此外,信息技术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出现盲目模仿、急躁冒进现象,而双语教学中的语言障碍、文化传承式微、跨文化适应问题、双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低、相关研究薄弱等多重“短板”,进一步加剧了“信息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特殊性”之间的冲突。由此,本研究基于“共生教育”视野,结合新疆双语教学的特征,从信息技术支持双语教学的方式、双语教学的技术需求、技术如何引领双语教学等多重视角反思,强调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各民族的价值追求、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注重“民族要素之间的异质共存”。具体而言:(1)在双语教学资源建设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融入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同时关注学校之外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构建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双语教学资源云平台,建设梯级与适用的多媒体双语教材资源;将已有民族特色数据库引入双语教学,并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应用,进而促进本民族语言文化、他民族语言文化、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2)在信息技术应用上,以双向融合理念化解“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之间的冲突,以双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为抓手,通过本土化研究活化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与转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沟通“线上”与“线下”,逐步提升双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新疆双语教学中“活”的问题为取向,关注本地典型案例,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本土化研究,融通理论与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双语教学的双向融合,实现双语教学体系中各要素及其整体形成共生、共融状态。
二、浅谈维吾尔语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标准化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维吾尔语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标准化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字改革出版社与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运动 ——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广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范围和方法 |
2 文字改革出版社的人员构成和运行方式 |
2.1 成立背景 |
2.1.1 现实需求 |
2.1.2 成立条件 |
2.2 重要人物 |
2.2.1 负责人 |
2.2.2 主要作者 |
2.2.3 其他人员 |
2.3 出版工作概况 |
3 文字改革出版社与“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1956-1958) |
3.1 期刊出版 |
3.1.1 字母的选择 |
3.1.2 声调问题 |
3.1.3 隔音问题 |
3.1.4 体式、顺序和名称问题 |
3.2 文字改革出版社书籍 |
4 文字改革出版社与“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1958-1966) |
4.1 机构调整 |
4.2 拼音工作的重心 |
4.2.1 拼音教学 |
4.2.2 注音出版物 |
4.2.3 拼音的社会应用 |
5 停滞与复苏:“文革”期间的文字改革出版社(1966-1976) |
5.1 语文改革工作遭遇批判 |
5.2 语文改革工作的复苏 |
5.2.1 恢复推广汉语拼音和普通话 |
5.2.2 汉语拼音基本式教学试验 |
6 国际化与信息化:“文革”后的拼音工作(1976-1985) |
6.1 文字改革出版社恢复活动 |
6.1.1 机构和人员组成变动 |
6.1.2 语文改革和出版工作的恢复 |
6.2 文字改革出版社与汉语拼音方案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
6.2.1 汉语拼音方案进入国际标准化组织 |
6.2.2 中文的信息化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2)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
一、国家整体形象 |
二、新疆局部形象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
第一节 “空间”概述 |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
一、领土认同 |
二、地理形象 |
三、国防意识 |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
一、地理景观 |
二、城市与乡村 |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
二、绿洲生态空间 |
三、草原生态空间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寻找女人 |
二、寻找男子汉 |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
三、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
一、家国情怀 |
二、家国同构叙事 |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
一、民俗 |
二、影视民俗 |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
一、物质民俗文化 |
二、社会民俗文化 |
三、精神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
一、内容创新不足 |
二、传播渠道障碍 |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
结语 |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彝语阿都话基础语音资源库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国外现状分析 |
3.2 国内现状分析 |
4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创新点 |
4.1 研究内容(思路)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创新点 |
第1章 彝语阿都话语音特色分析 |
1.1 彝语阿都话元音系统 |
1.1.1 阿都话元音 |
1.1.2 阿都话元音特色 |
1.2 彝语阿都话辅音系统 |
1.2.1 阿都话辅音 |
1.2.2 阿都话辅音特色 |
1.3 彝语阿都话声调系统 |
1.3.1 阿都话声调 |
1.3.2 阿都话声调特色 |
1.4 阿都话其他分析总结 |
第2章 彝语阿都话语音数据整理 |
2.1 语言调查计划 |
2.1.1 语言调查前期准备 |
2.1.2 语言调查影响因素分析 |
2.1.3 语言调查描写 |
2.2 调查文本制定 |
2.2.1 调查文本制定策略 |
2.2.2 调查词汇设计 |
2.2.3 句子短语设计 |
2.2.4 故事传说(篇章)设计 |
2.3 语言调查内容 |
2.3.1 调查对象 |
2.3.2 调查时间 |
2.3.3 调查范围和目的 |
2.3.4 附带调查 |
2.4 彝语阿都话数据采集 |
2.4.1 调查记录 |
2.4.2 语音数据采集 |
2.4.3 影像数据采集 |
第3章 彝语阿都话基础语音资源库建设与管理 |
3.1 需求分析 |
3.1.1 语音资源库功能实现要求 |
3.1.2 语音资源库规模架构制定 |
3.2 语音资源库系统分析 |
3.2.1 语音资源库系统架构 |
3.2.2 语音资源库系统流程图 |
3.2.3 语音资源库结构功能预览 |
3.2.4 语音资源库开发环境搭建 |
3.2.5 开发系统平台和运行环境搭建 |
3.3 语音资源数据库设计 |
3.3.1 语音资源库设计过程 |
3.3.2 语音资源库实现模块特征分析 |
3.4 语音资源库前台设计与管理 |
3.4.1 语音库前台系统规划设计 |
3.4.2 网页首页功能实现 |
3.4.3 前台用户管理 |
3.5 语音资源库后台设计和管理 |
3.5.1 语音资源库后台系统规划 |
3.5.2 数据技术分析 |
3.6 开发重点与难点分析 |
3.6.1 系统开发重点分析 |
3.6.2 系统开发难点分析 |
3.7 语音资源库实例专题 |
3.7.1 资源资源库运行实例集 |
3.7.2 资源资源库维护实例集 |
3.8 语音资源库评估分析 |
3.8.1 前台评估分析 |
3.8.2 后台评估分析 |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彝语阿都话声学参数库与元音分析 |
4.1 阿都话语音数据存储和建档 |
4.1.1 语音剪辑与存储 |
4.1.2 语音标注与分类归档 |
4.1.3 阿都话语料参数库 |
4.2 阿都话语音实验分析 |
4.2.1 Praat 语音分析平台 |
4.2.2 阿都话元音格局概述 |
4.2.3 阿都话元音数据与声学图分析 |
4.2.4 阿都话元音格局绘制与分析 |
4.2.5 阿都话元音实验总结 |
结论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哈萨克医学术语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目的 |
0.3 研究意义 |
0.4 研究方法 |
0.5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哈萨克医学术语的汉译文献综述 |
1.1 哈萨克医学研究现状 |
1.2 哈萨克语医学术语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哈萨克语医学术语简介 |
2.1 术语的定义 |
2.2 医学术语 |
2.3 哈萨克语医学术语 |
第三章 哈萨克医学术语汉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3.1 哈萨克医学术语汉译中存在的问题 |
3.2 哈萨克医学术语汉译中存在问题的可能因素 |
3.3 哈萨克医学术语汉译规范化的必要性 |
第四章 哈萨克医学术语汉译原则和方法 |
4.1 哈萨克医学术语汉译原则 |
4.2 哈萨克医学术语的汉译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湾区”语词的术语化历程及对“湾区”基于认知的空间范围初步判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对“湾区”的研究概述 |
1.2.2 国内对“湾区”的研究概述 |
1.2.3 国内对地理学术语的研究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2 “湾区”词义在国内外的演变 |
2.1 “湾区”在英语语境的本义 |
2.1.1 “湾区”词源 |
2.1.2 英语语境下“湾区”在学术文献中的含义 |
2.2 “湾区”含义在汉语语境中的变化历程 |
2.3 本章小结 |
3 “湾区”语词的术语化历程及原因 |
3.1 “湾区”的术语化历程 |
3.1.1 主要理论基础 |
3.1.2 基于术语学的“湾区”术语生成分析 |
3.1.3 基于语言学的“湾区”术语化演进轨迹分析 |
3.2 “湾区”术语化的原因剖析 |
3.2.1 “湾区”在英语语境中保持本义的原因 |
3.2.2 “湾区”在汉语语境中泛化为术语的原因 |
3.3 本章小结 |
4 对“湾区”的认知 |
4.1 对术语“湾区”核心含义的理解 |
4.2 “湾区”现象形成的动力机制 |
4.2.1 “湾区”形成的内部动力——自组织力 |
4.2.2 “湾区”形成的外部动力——他组织力 |
4.3 “湾区”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
4.4 “湾区”的特征表现 |
4.4.1 区位条件特征 |
4.4.2 经济发展特征 |
4.4.3 城市地理特征 |
4.4.4 政治地理特征 |
4.4.5 “湾区”特征表现的联系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空间范围的初步判定 |
5.1 湾区空间范围初步判定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5.1.1 筛选海湾 |
5.1.2 确定备选区域 |
5.1.3 测评备选城市 |
5.1.4 空间范围初步确定 |
5.2 基于杭州湾湾区的实证分析 |
5.2.1 实证研究背景 |
5.2.2 实证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
5.2.3 实证过程与结果 |
5.2.4 建议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讨论 |
6.3 本文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6.3.1 论文创新点 |
6.3.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6)语言生态学视角下“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规划研究 |
2.2.1 语言战略和语言政策研究 |
2.2.2 语言资源研究 |
2.2.3 语言服务研究 |
2.2.4 语言人才培养和教育研究 |
2.2.5 语言文化传播研究 |
2.2.6 语言能力建设研究 |
2.3 跨境语言研究 |
2.3.1 跨境语言本体研究 |
2.3.2 跨境语言使用研究 |
2.3.3 跨境语言价值研究 |
2.3.4 跨境语言规划研究 |
2.4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3.1 引言 |
3.2 语言规划理论 |
3.2.1 语言规划的内涵演变 |
3.2.2 语言规划的类型划分 |
3.2.3 语言规划的驱动过程 |
3.3 语言生态学理论 |
3.3.1 语言生态研究的溯源 |
3.3.2 语言生态隐喻学说 |
3.3.3 语言生态系统学说 |
3.3.4 语言生态位学说 |
3.4 基于语言生态学的语言规划研究 |
3.4.1 语言规划的生态观 |
3.4.2 语言规划的生态模型 |
3.4.3 基于语言生态学的跨境语言规划研究框架 |
3.5 小结 第4章 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现实基础 |
4.1 引言 |
4.2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语言景观 |
4.2.1 沿线跨境语言概览 |
4.2.2 沿线跨境语言的整体特征 |
4.2.3 核心区跨境语言的确定及其优势 |
4.3 核心区跨境语言的社会功能 |
4.3.1 跨境语言的社会功能阐释 |
4.3.2 跨境语言在境内的社会功能解析 |
4.3.3 跨境语言在境外的社会功能解析 |
4.4 核心区跨境语言的活力等级 |
4.4.1 语言活力与语言社会功能 |
4.4.2 跨境语言在境内的活力等级解析 |
4.4.3 跨境语言在境外的活力等级解析 |
4.5 小结 第5章 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驱动要素 |
5.1 引言 |
5.2 当前的规划动机 |
5.2.1 跨境语言国际性工具价值的提升 |
5.2.2 跨境语言不安全现象的产生 |
5.2.3 跨境语言民族认同功能的凸显 |
5.3 国家的语言意识形态 |
5.3.1 语言资源理念 |
5.3.2 语言文化软实力论 |
5.3.3 语言经济意识 |
5.3.4 语言服务导向 |
5.4 现行的语言规划目标 |
5.5 小结 第6章 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实施方略 |
6.1 引言 |
6.2 跨境语言规划生态价值取向的确立 |
6.2.1 跨境语言规划生态价值取向的特征 |
6.2.2 跨境语言规划生态价值取向的内涵 |
6.3 跨境语言规划目标体系的构建 |
6.3.1 语言生态观指导下的规划目标阐释 |
6.3.2 与语言文化相关的规划目标 |
6.3.3 社会生态环境因素驱动的规划目标 |
6.4 跨境语言规划实施内容的制定 |
6.4.1 跨境语言地位规划 |
6.4.2 跨境语言本体规划 |
6.4.3 跨境语言教育规划 |
6.4.4 跨境语言服务规划 |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发现与启示 |
7.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 |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出台的背景 |
二、国际公约与国内非遗保护法律的对照 |
三、保护的含义、对象与流程 |
四、立法保护和名录保护 |
第二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与保护现状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与表现过程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
第三节 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适应性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 |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 |
二、标准化在早期文化领域的应用 |
三、标准与古代国家治理的关系 |
四、现代标准的普及与应用 |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可行性 |
一、标准适用范围以及可行的方式方法 |
二、非遗保护标准化具有科学基础和技术的保障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适应性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适应领域 |
二、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应用 |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概念的界定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编制依据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思路与实施 |
二、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具体建设与展开说明 |
第三节 研制标准体系的领域和规划路线图 |
一、研制标准体系的领域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体系建设规划路线图 |
第五章 景德镇非遗手工制瓷技艺的历史脉络与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古代制瓷技艺历史概述 |
一、古代制瓷技艺的发展 |
二、景德镇古代制瓷技艺的历史变迁 |
三、景德镇古御窑与民窑 |
第二节 景德镇制瓷技艺现状及其文化特点 |
一、景德镇现代制瓷技艺的发展与困境 |
二、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特点 |
三、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 |
第三节 景德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事件 |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分析 |
第四节 传统制瓷工艺标准现状及需求调查 |
一、制瓷标准现状的文献统计 |
二、标准需求深度访谈 |
第六章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应用研究 |
第一节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
一、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体系建设与思路说明 |
二、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具体建设与展开说明 |
第二节 研制标准的领域和编制依据 |
一、研制标准的领域 |
二、编制依据 |
第三节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标准的制定 |
一、相关术语和定义 |
二、景德镇传统窑炉 |
三、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流程 |
四、景德镇传统制瓷判断依据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附录 B:第一批~第五批国家级陶瓷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附录 C:国家级陶瓷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名录(共40项)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侗语文规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侗语文研究综述 |
1.1.1 侗语研究概述 |
1.1.2 侗文研究概述 |
1.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2 侗族人文概述及侗语使用情况 |
1.2.1 侗族人文历史概述 |
1.2.2 侗语使用情况 |
1.3 侗语文规范的意义和内容 |
1.3.1 侗语文规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1.3.2 侗语文规范的可行性 |
1.3.3 侗语文规范的内容 |
1.4 本文内容结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
1.4.1 内容结构 |
1.4.2 基本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侗族语言调查及侗文创制与试行 |
2.1 建国初期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及文字创制 |
2.1.1 少数民族语言大调查 |
2.1.2 新创民族文字 |
2.2 侗语调查及侗文创制 |
2.2.1 侗语调查 |
2.2.2 侗文的创制 |
2.3 侗文的推行和使用 |
2.3.1 侗文创制初期的试行 |
2.3.2 “文革”后的恢复推行 |
2.3.3 近二十年的社会使用 |
第三章 侗语的规范问题 |
3.1 侗语特点概述 |
3.1.1 语音特点 |
3.1.2 词汇特点 |
3.1.3 语法特点 |
3.2 侗语的方言划分和方言比较 |
3.2.1 侗语的方言划分 |
3.2.2 侗语方言比较 |
3.3 语音规范 |
3.3.1 侗语的标准音 |
3.3.2 侗语的语音规范 |
3.4 词汇规范 |
3.4.1 词汇规范的原则 |
3.4.2 方言词的规范 |
3.4.3 新借词的规范 |
3.5 语法规范 |
3.5.1 语序 |
3.5.2 词的重叠 |
3.5.3 量词表示法 |
第四章 《侗文方案(草案)》的问题及改进 |
4.1 《侗文方案(草案)》及其特点 |
4.1.1 《侗文方案(草案)》的诞生 |
4.1.2 《侗文方案(草案)》简介 |
4.1.3 《侗文方案(草案)》特点 |
4.2 《侗文方案(草案)》存在的问题 |
4.2.1 字母名称及读音问题 |
4.2.2 方言声母的缺失问题 |
4.2.3 长短音的字母配置问题 |
4.2.4 声调的表示问题 |
4.2.5 借词拼写和标调问题 |
4.2.6 分词连写问题 |
4.2.7 其他问题 |
4.3 《侗文方案(草案)》的修订 |
4.3.1 《侗文方案(草案)》修订的原则 |
4.3.2 《侗文方案(草案)》修订的建议 |
第五章 侗文正词法及侗文规范词表的研制 |
5.1 正词法相关理论 |
5.1.1 正词法的提出 |
5.1.2 国外有关正词法的研究 |
5.1.3 国内有关正词法的研究 |
5.1.4 参考和引用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
5.2 侗文正词法规则的研制 |
5.2.1 研制正词法的重要性 |
5.2.2 研制《侗文正词法》的相关问题 |
5.2.3 《侗文正词法》基本内容 |
5.3 侗文规范词表的研制 |
5.3.1 规范词表研制的必要性 |
5.3.2 研制《侗文规范词表》的原则和要求 |
5.3.3 《侗文规范词表》的研制 |
第六章 侗文人名地名和新词术语的规范 |
6.1 侗文人名地名的规范 |
6.1.1 侗文人名的规范 |
6.1.2 侗文地名的规范 |
6.2 新词术语的规范 |
6.2.1 侗语新词术语的借用方式 |
6.2.2 侗语新词术语的规范 |
6.2.3 对侗语新词术语规范的几点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侗文方案(草案)》 |
附录2 :《侗文与国际音标对照表》 |
附录3 :《侗文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 |
附录4 :《侗文规范词表》(第一批) |
附录5 :《侗文新词术语表》(第一批) |
附录6 :《侗文族名人名表》(第一批) |
附录7 :《侗文地名表》(第一批) |
附录8 :侗族分布及侗语图 |
附录9 :侗族语言文字大事记 |
附录10 :侗文分词连写示例样本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维吾尔语新词术语构词法及其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2. 维吾尔语新词术语概述 |
2.1 术语定义 |
2.2 维吾尔语新词术语特点 |
2.3 新词术语之“新”界定 |
3. 维吾尔语新词术语语法构词方法 |
3.1 派生法 |
3.2 复合构词法 |
3.3 短语术语结构组合 |
3.3.1 名词+名词 |
3.3.2 形容词+名词 |
3.3.3 名词+动词 |
3.4 外族语借词 |
3.5 现有词语赋予新义 |
4. 维吾尔语新词术语翻译方法 |
4.1 直译法 |
4.2 意译法 |
4.2.1 造词法 |
4.2.2 解释法 |
4.2.3 引申法 |
4.3 音译法 |
4.3.1 全部音译 |
4.3.2 音译意译相结合 |
4.4 修辞翻译方法 |
4.4.1 比喻修辞翻译法 |
4.4.2 借代修辞翻译法 |
4.5 缩略构词法 |
4.5.1 提取字母缩略法 |
4.5.2 提取字母合成 |
4.5.3 数字缩略 |
4.5.4 字母缩略 |
5. 维吾尔语新词术语翻译原则 |
5.1“一对一”原则 |
5.2 科学性原则 |
5.3“以易就易”原则 |
5.4 约定俗成性原则 |
5.5 简明性原则 |
5.6 灵活性原则 |
6. 结语 |
(10)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已有研究基础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
(一)新疆双语教学的历史概况 |
(二)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现状 |
(三)新疆双语教学的特点 |
二、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疆双语教学的发展规划 |
(二)信息技术进入双语课堂的方式及应用频率 |
(三)双语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情况与需求分析 |
(四)影响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分析 |
三、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
(一)“教育信息资源”与“本土民族文化”相剥离 |
(二)“信息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特殊性”出现冲突 |
四、共生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
(一)共生教育:“信息资源”与“民族文化”的和谐之道 |
(二)双向融合:“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冲突的化解之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浅谈维吾尔语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标准化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字改革出版社与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运动 ——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广为核心[D]. 张恺怡.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2]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3]彝语阿都话基础语音资源库的建设研究[D]. 孙某姑.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4]哈萨克医学术语汉译研究[D]. 巴格提·卡马力(Baget kamal).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5]“湾区”语词的术语化历程及对“湾区”基于认知的空间范围初步判定[D]. 王蕊. 浙江大学, 2019(02)
- [6]语言生态学视角下“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研究[D]. 阎莉. 西南大学, 2018(05)
- [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D]. 蔡妤荻. 南昌大学, 2018(08)
- [8]侗语文规范问题研究[D]. 彭婧. 暨南大学, 2018(03)
- [9]维吾尔语新词术语构词法及其翻译研究[J]. 李桢,覃莎莎,李红俊. 文存阅刊, 2018(01)
- [10]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 张慧. 西南大学, 2016(02)